有人懂么三国志13翻译看不懂下

瞎编的东西,怎么也有人说自己懂? | 科学人 |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瞎编的东西,怎么也有人说自己懂?
overclaim 过度宣称 装逼 不懂装懂 砖家 报销路人访谈 lie witness 自我提升
本文作者:hcp4715
如果你是果壳的忠实粉丝且热爱心理学,那你一定非常熟悉皮格马利翁效应、责任分散效应和破门效应,对吧?
你刚刚是在微笑点头以表示“当然熟悉”呢,还是在拼命回忆那陌生的“破门效应”?
其实,这所谓的“破门效应”,是我虚构出来的。不过,即便是用这种瞎掰出来的术语去问一些心理学知识丰富的人,说不定也还是有人会点头称是。
看,他们装大发了!
心理学家早已发现,在许多方面,大多数人会认为自己的表现高于人群的平均水平——而这常常是不现实的。心理学家专门为这种错觉取了个名字:“高于平均水平效应”[1](这个效应是真的!)。而在2003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学研究者保卢斯(Delroy Paulhus)等人发现,人们会宣称自己了解并不存在的词汇[2]。在一项实验中,他们“合成”了30个不存在的概念,让它们看起来像某些领域的专有名字,然后把这些瞎编的词与120个真实的词汇混在一起,去问参加调查的人:“您熟悉这个词吗?”
这个“钓鱼”研究发现,有25%的人会声称自己熟悉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专业词汇”。保卢斯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过度宣称”(overclaiming),这种现象表明人们可能会不自觉地夸大自己的能力。
除了装作“术语通”,人们还可能对一个自己并不了解的问题侃侃而谈。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曾经采访了一些美国人,问他们对《1975年公共事务法案》持什么看法。虽然这个法案根本不存在,仍然有1/3的被采访者表达了自己“深入”的见解[2]
。这种现象如此普遍,以致于直到现在,还不乏电视节目热衷于展现人们这种“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的情况。
“吉米鸡毛秀”的《扯淡路人访谈》堪称“过度宣称”现象的素材库。视频来源:Jimmy Kimmel Live 翻译:谷大白话
“好像知道 ”vs. 记忆检索
为什么人们会在一些问题上表现出过度宣称的现象?美国康奈尔大学心理学系的斯塔夫·阿泰(Stav Atir)、大卫·邓宁(David Dunning)和杜兰大学市场营销系埃米莉·罗森茨威格(Emily Rosenzweig)最近提出一个可能的解释:人们在评估自己是否知道某个知识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去检验自己的记忆和知识存储,而是依赖一种“知道感”,即好像知道有这么回事儿。但在自命熟悉的领域,这种“知道感”却往往并不客观。
换句话说,在那样的语境下,人们可能并不是有意地在吹牛,而是被自己的感觉给欺骗了。
阿泰等人进行了一系列的钓鱼实验检验了这种假设,并将研究结果[3]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他们最初招募了两批志愿者(100人和202人),让志愿者先对自己在金融方面的知识水平进行自评。随后,研究人员给出15个“金融术语”——其中只有12个是真正的术语,3个是研究者捏造出来的——让他们判断自己对这些词的熟悉程度。而在对第二批志愿者进行的测试中,研究者还用金融知识测试检验了志愿者真实的金融知识水平。
在两批志愿者中,均有90%以上的人至少会对1个捏造的词表示“我熟悉这个词呀”。而研究者发现,志愿者越认为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高,认知中的“知道感”越强,就越可能过度地宣称自己熟悉那些不存在的“术语”。
而看似出乎意料,却又合情合理的一点在于,那些经测试检验,金融知识水平更高的人,也更容易在测试中“装过头”。这其实也很好理解:他们的金融知识的确比一般人更好,所以在这方面的“知道感”可能会相应更加膨胀。
嘿,先别急着取笑金融界的朋友,会出现这种状况的领域并不局限——研究者在后续的实验中,又采用了生物、地理等方面的名词和术语对志愿者进行测试,也同样发现了这样的现象。可以想象,这种效应所带来的后果并不永远只是简单的“失态”。
怎么才能让自己不做这种听起来那么蠢的事?其实说简单也很简单,当被问起这样的问题时,提醒自己认真地检索自己的记忆,面对事实,而不是不假思索地跟着感觉走。
(编辑:Calo)
参考文献:
Alicke, MD, Govorun, O. The better-than-average effect. In: Alicke, MD, Dunning DA, Krueger J (eds). The self in social judgment. New York: Psychology P 2005. pp. 85-106.
Paulhus, DL, Harms, PD, Bruce, MN et al. The over-claiming technique: Measuring self-enhancement independent of 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 890-904.
Bishop, GF, Oldendick, RW, Tuchfarber, AJ et al. Pseudo-opinions on public affair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 198-209.
Atir, S, Rosenzweig, E, Dunning, D. When knowledge knows no bounds: Self-perceived expertise predicts claims of impossible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Science ): .
你可能感兴趣
早在公元前,希腊先哲夏烈烈就提出,这是“撞笔效应”。就是不同的人各自独立发现(通常是以冥思做唯一手段)一种现象或内在规律,并记录下来,后来发现彼此记录了相同的东西,于是各自取长补短,完善双方共同的理论,称为“撞笔”。但是也有撞笔后取互相了解后未能达成一致的,轻则导致产生两种思想,重则导致两个人或两个学派产生巨大分歧甚至武力冲突的。因为这个时候“笔”作为记录工具已经没什么用了,没有了存在的价值,称作“杀笔效应”。
- -#我最恨这种人了,小时候有个小伙伴就是这样,比如大家一起讨论前一天晚上射雕英雄传里面陈玄风的人皮,他就会说“哎呀我知道,那块人皮在小区后面的那个仓库里藏着呢,我见过,不信我带你们去看!”,然后我们其他这些心地纯良的孩子们就信了,就跟着这个混蛋去那个不知道几百年没人光顾的仓库里到处乱找一气(过程中他还像模像样的不停的指路说从那个破桌子下面钻过去从那个床板上面翻过去什么的)。。。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并且回家之后毫无悬念的被家长骂“上哪个土坑里打滚儿去啦造得这么埋汰?”
无形装逼 最为致命
显示所有评论
全部评论(62)
无形装逼 最为致命
破门效应?只是因为和破窗相关?==
- -#我最恨这种人了,小时候有个小伙伴就是这样,比如大家一起讨论前一天晚上射雕英雄传里面陈玄风的人皮,他就会说“哎呀我知道,那块人皮在小区后面的那个仓库里藏着呢,我见过,不信我带你们去看!”,然后我们其他这些心地纯良的孩子们就信了,就跟着这个混蛋去那个不知道几百年没人光顾的仓库里到处乱找一气(过程中他还像模像样的不停的指路说从那个破桌子下面钻过去从那个床板上面翻过去什么的)。。。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并且回家之后毫无悬念的被家长骂“上哪个土坑里打滚儿去啦造得这么埋汰?”
引用 的话:- -#我最恨这种人了,小时候有个小伙伴就是这样,比如大家一...哎,单纯的小盆友被骗的一塌糊涂!
生物物理博士生
其实因为标题的警告,我是拼命猜疑“责任分散效应”而还没有来得及注意到“破门效应”。
生理学博士
这个研究怎么就引出来了“知道感”了?为什么不能是更简单的解释这些人就是瞎编?
金属材料学博士
我说的那么自信,连我自己都信了。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不正是“砖家”们常干的事么?穿个白大衣就当自己是科学家了!23333~~
举起手来!这是一把看不见的枪,并且对榆木脑袋无效。
嗯,我知道“破壁效应”。。。。。
引用 的话:其实因为标题的警告,我是拼命猜疑“责任分散效应”而还没有来得及注意到“破门效应”。我一直在想皮格马利翁是谁,这名字咋这么熟
引用 的话:我一直在想皮格马利翁是谁,这名字咋这么熟我也是
引用 的话:我也是 不就是那个爱上了自己雕刻的少女的人嘛
引用 的话:- -#我最恨这种人了,小时候有个小伙伴就是这样,比如大家一起讨论前一天晚上射雕英雄传里面陈玄风的人皮,他就会说“哎呀我知道,那块人皮在小区后面的那个仓库里藏着呢,我见过,不信我带你们去看!”,然后我...我一小时后的小伙伴现在也这样,过年的时候都不想和他说话了
早在公元前,希腊先哲夏烈烈就提出,这是“撞笔效应”。就是不同的人各自独立发现(通常是以冥思做唯一手段)一种现象或内在规律,并记录下来,后来发现彼此记录了相同的东西,于是各自取长补短,完善双方共同的理论,称为“撞笔”。但是也有撞笔后取互相了解后未能达成一致的,轻则导致产生两种思想,重则导致两个人或两个学派产生巨大分歧甚至武力冲突的。因为这个时候“笔”作为记录工具已经没什么用了,没有了存在的价值,称作“杀笔效应”。
引用 的话:- -#我最恨这种人了,小时候有个小伙伴就是这样,比如大家一起讨论前一天晚上射雕英雄传里面陈玄风的人皮,他就会说“哎呀我知道,那块人皮在小区后面的那个仓库里藏着呢,我见过,不信我带你们去看!”,然后我...你们应该把丫揍一顿 下次这丫就知道不要装逼了
我来歪楼了
引用文章内容:如果你是果壳的忠实粉丝且热爱心理学,那你一定非常熟悉皮格马利翁效应、责任分散效应和破门效应,对吧?刚看到文章开头,作为忠实的果粉表示“皮格马利翁”这名字我是熟识的。毕竟对于心理学还是有兴趣的。但可能还算不上热爱吧,所以“责任分散效应和破门效应”很无奈地表示陌生 -_-想了好一阵子,终于想起来在哪里认识到“皮格马利翁”了,原来是在PSP上的《战神》,剧情当中圭爷会到达“匹格马利翁市”。唉,果然和心理学没半毛子关系……
所以这篇文章是说那些觉得自己掌握星座的妹子是看多了有了知道感?
“皮格马利翁效应”
知道我最不满的是什么蛮?
就是一个效应,居然能被五六个名词指向!!
我就各种服,各种脚软了。
而且为什么这些名词不能像“期待效应”这样简单明了好理解,偏偏要用人名,是流芳百世还是祸害千年啊喂!
比如说贴吧里有不少人懂吸引力法则。
万一有人随口胡说了一句话,显的很没水平,有时作为他/她的友人或者亲信可能会出现帮腔的行为,强行为这句胡话添油加醋,最后包装成一个好像很有逼格的名人名言。有时对于这种瞎编的话,原本胡说的人本来并不在意,但经过周围人的迎合,弄的自己好像也开始相信了;或者反驳的话,却好像自己很没面子的感觉。这算在“破门效应”里面么?
我就是知道,我就是知道,我就是知道
……不明觉厉…
就是说,越以为自己是行家,越容易被骗
还以为破门效应是破窗效应的另一种说法……
引用 的话:万一有人随口胡说了一句话,显的很没水平,有时作为他/她的友人...已经成功创出 破门效应的 内在雏形, 继续, 没准真能造一个出来, 以后就得再编个新的啦~~
不是破窗效应么……?
简单地说,装13是一种人类近乎本能的行为。以此条布日布殊夫原则为基础,可以很好的解释标题的现象
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可是社交必备常识\(^o^)/~
显示所有评论
(C)2017果壳网&&&&京ICP证100430号&&&&京网文[-239号&&&&新出发京零字东15000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举报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懂外语的翻译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