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防雷接地设计公共过道两道栏杆都需要做防雷与接地吗

@建筑设计专业
《建筑设计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 》考试大纲 前 言根据《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人发 [2005]26 号)及北京市人 事局《关于 2008 年度职称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 (京人发[2008]11 号)文件的要求,从 2008 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 试行以考代评的评价方式,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 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建筑设计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提出了“掌 握”“熟悉”和“了解”共 3 个层次的要求,这 3 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理解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运用 、 其要点,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建筑设计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 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考试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建筑设计专业基础与实务(初级) 》 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一一年一月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一、建筑设计 (一)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1.掌握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方式 对大多数建筑来说,一般都是由许多个单一空间组合而成,各个空间彼此都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具有某种功能上的逻辑关系,这 种联系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布局。我们在组织空间时应综合、全面地考虑各个独立空间之间的功能联系,并将其安排在最适宜的位Z 上,使之各得其所 , 这样才会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 另外,人在建筑空间中是一种动态因素,空间组合方式应该使人在空间中的活动十分便利,也就是建筑的交通系统应该做到方便、 快捷。每一类型的建筑由于其使用性质不同,因此空间组合形式也各有特色。 所谓“ 空间组合形式 ” 是指若干独立空间以何种方式衔接在一起的,使之形成一种连续、有序的有机整体。在建筑设计实践中, 空间组合的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初看起来似乎很难分类总结,然而形式的变化最终总要反映建筑功能的联系特点,因此我们可以从错综 复杂的现象中概括出若干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空间组合形式,以便在实践中加以把握和应用。 空间组合方式有很多种,选择的依据一是考虑建筑本身的设计要求,如功能分区、交通组织、采光通风以及景观需要等等;二是要 考虑建筑基地的外部条件,周围环境的不同直接会影响到空间组合方式上的选择。 空间的组合方式根据各自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并联式、串联式、集中式、辐射式、组团式、网格式、轴线对位式等, 1. 并联式组合 并联式组合空间是指具有相同功能性质和结构特征的空间单元以重复的方式并联在一起所形成的空间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简便、 快捷,适用于功能相对单一的建筑空间。如教室、宿舍、医院病房、旅馆客房、住宅单元、幼儿园等等,这类空间的形态基本上是近似 的,互相之间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相互联通也可以不联通。 2. 串联式空间组合 各组合空间单元由于功能或形式等方面的要求,先后次序明确,相互串联形成一个空间序列,呈线性排列,故此和组合方式也称为 “序列组合”或“线性组合” 。这些空间可以逐个直接连接,也可以由一条联系纽带将各个分支连接起来。前者适用于那些人们必须依次 通过各部分空间的建筑,其组合形式必然形成序列。如展览馆、纪念馆、陈列馆等,后者适用于分支较多,分支内部又较复杂的建筑空 间,如综合医院、大型火车站、航空港等。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为了创造威严的气氛,设计了结构完整、高潮迭起的空间序列,也属于 此种组合方式,如北京故宫建筑群。在串联式组合的空间序列中,在功能上或象征方面有重要意义的空间,可以通过改变尺寸、形状等 手法加以突出,也可以通过其所处的位Z加以强调,如位于序列的首末、偏离线性组合或位于变化的转折处等。另外高层建筑的空间组 合方式也可归于串联式组合,由垂直交通核心将各层空间在竖直方向上串联在一起。 并联式和串联式空间组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配合各种场地情况,线型可直可曲,还可以转折,适用于功能要求不是很复杂的 建筑。 3. 集中式组合方式 集中式组合通常是一种稳定的向心式构图,它由一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围绕一个大的占主导地位的中心空间构成。处于中心主导空间 一般为相对规则的形状,应有足够大的空间体量以便使次要空间能够集结在其周围;次要空间的功能、体量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同, 以适应功能和环境的需要。一般说来,集中式组合本身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其入口及引导部分多设于某个次要空间。这种空间组合方式 适用于体育馆、歌剧院等以大空间为主的建筑,西方古代的教堂也有很多采用这种空间组合方式。 4. 辐射式组合 这种空间组合方式兼有集中式和串联式空间特征。由一个中心空间和若干呈辐射状扩展的串联空间组合而成,辐射式组合空间通过 现行的分支向外伸展,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这些辐射状分支空间的功能、形态、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不同,长度可长可短,以适应不 同的基地环境变化。这种空间组合方式常用于山地旅馆、大型办公群体等。另外设计中常用的“风车式”组合也属于辐射式的一种变体。 5. 单元式组合 把空间划分若干个单元,用交通空间将各个单元联系在一起,形成单元组合。单元内部功能相近或联系紧密,单元之间关系松散, 具有共同的或相近的形态特征。实践中常用的庭院式建筑即属于这种组合方式。单元之间的组合方式或可以采用某种几何概念,如对称 或交错等,这种组合方式常用于渡假村、疗养院、幼儿园、医院、文化馆、图书馆等建筑。 6. 网格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是将建筑的功能空间按照二维或三维的网格作为模数单元来进行组织和联系,我们称之为网格式组合。在建筑设计中, 这种网格一般是通过结构体系的梁柱来建立的,由于网格具有重复的空间模数的特性,因而可以增加、削减或层叠,而网格的同一性保 持不变。按照这种方式组合的空间具有规则性和连续性的特点,而且结构标准化,构件种类少,受力均匀,建筑空间的轮廓规整而又富 于变化,组合容量,适应性强,被各类建筑所广泛使用。 7. 轴线对位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由轴线对空间进行定位,并通过轴线关系将各个空间有效地组织起来。轴线对位组合形式虽然不一定有明确的几何形 式,但一切均由轴线控制,空间关系清晰有序。一个建筑中的轴线可以有一条或多条,多条轴线之间有主次之分,层次分明。轴线可以 起到引导行为的作用,使空间序列更有秩序,在空间视觉效果上也呈现出连续的景观线,有时轴线还往往被赋予某种文化内涵,使空间 的艺术性得以增强。 2.熟悉公共建筑造型艺术的基本特点 建筑与艺术的关系: 建筑贯穿着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全过程,其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广泛。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把建筑看成是一种人造的空间 环境,这种空间环境在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使用要求的基础上,还应满足人们精神感受上的要求。因此,建筑不仅被赋予实用的属性, 还应被赋予审美属性。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要求,是创造建筑形式美的主要依据。 建筑形体与建筑空间的依存关系 : ①建筑的空间与体形,是建筑造型艺术中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是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 ②建筑其外部形体基本上就是内部空间的外部表象。 ③建筑物的形体又是形成外部空间的手段。 ④建筑物的体形虽然本身表现为一种实体,但是从实质上讲却又可以把它看成是隶属于空间的一种范畴。 -1- 建筑造型: 1、定义:建筑工作者用一定的物质技术手段,在满足建筑功能目的的同时,建筑创作中利用建筑构图的规律进行有意识的组织与加工, 综合反映建筑环境布局,空间处理的外部形象,谓之建筑造型。 2、意义:1 构成优美的建筑形象; 2 引起人们感性上的激情; 3 反映时代和社会特点。 ¤ 建筑形式――理性感受 (建筑构成中的概念因素,反映建筑功能、结构、材料等内在因素,如高低、长短、内外轮廓) 构图原理,建筑造型 ¤ 优美的建筑形象――激情,反映社会特点 A 方锥体(简单)――金字塔(雄壮) B 正方形建筑(单调乏味)――希腊神庙(光影、虚实,优美) C 坡屋顶(单调)――中国古代屋顶(多样,内在精神) 3、建筑造型的侧重点 : ? 1 为使建筑具有简洁、大方、朴素、明快的特点,通常对如下方面细致研究。 ? 2 建筑的平面及空间组合(反映建筑平面组合的秩序感,功能结构之间的内在逻辑) 。 ? 3 建筑形象的表现给人的感受(建筑的不同形象源于不同的构图方法和内在功能目的要求) 。 ? 4 建筑内外细致的装修与色彩(丰富建筑功能、改善空间环境,增加精神层次,增加对建筑的保护,美化建筑细部) 。 ? 5 装饰纹样与艺术手法(有助于体现建筑的思想意义;加强建筑形象) 。 ? 6 建筑与建筑间的关系(反应建筑的总体关系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全面安排) 。 ? 7 建筑的环境和绿化(表达建筑气氛;说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 4、建筑造型的原则: Ⅰ、宏观原则―― 适用、经济、美观 适用、经济、美观是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我们进行建筑设计总的指导思想和根本原则。建筑形式主要是指它所具有的空间形 式,它与三个方面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 1 、人们对建筑提出的功能使用方面的要求。 建造的目的和要求 ? 2 、人们对建筑提出的精神和审美方面的要求。 (建筑空间的内容) 。 ? 3、 形成某种空间形式所凭借的物质技术手段。 形成建筑空间的基本条件 Ⅱ、美学原则与审美观念――多样统一的原则 ? (1)定义:多样统一也称有机统一,简单说就是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 ? (2)表现规律:在组织上具有规律性的空间形式,既能产生井然的秩序美感,而且秩序的特征取决于规律的模式,规律愈为单 纯,表现在整体形式上的条理愈为严谨,反之若规律较为复杂,则表现在整体形式上的效果愈为活泼。 ? (3)方法:达到多样统一的手段是多方面的,如比例、尺度、对比、主从、韵律、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 5、建筑造型的规律性: Ⅰ、建筑构图定义:建筑形象、空间组织、艺术处理,都将涉及到建筑的某些规律。诸如建筑设计中的体型、色彩、质地、明暗、虚实、 光影、整体与细部、个体与群体、内部与外部空间、环境关系与绿化布Z以及建筑功能目的、物质技术手段等,都可以找到一定的规律, 建筑构图就是研究这些规律,研究建筑形象,处理与建筑造型一般规律的科学。 Ⅱ、建筑构图原理:形式美规律用于建筑形式创作中,称之为建筑构图原理。 Ⅲ、建筑构图种类: ? 形式构图(统一与完整,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平衡与稳定,同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性格与表现等) ? 空间构图(以人的生理、心理适应及结构、环境的组织为核心) ? 环境构图(空间环境、自然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 ? 视觉构图(通过视觉以及影响的心理感受对建筑进行研究) ? 意向构图(文化与哲理性的探索) ? 建筑符号(通过挖掘文化、历史、哲学、社会、传统精神制约下形成的图象、标识、象征的记号,采用因袭、传拟、模写、类 比等方法而提炼适合时代的建筑符号和信码。 ) 3.掌握公共建筑空间组合形式 在公共建筑中,常可按其空间的组合方式,大体归纳为五种类型: (1)分隔性的空间组合 特点:以通道等交通空间联系使用空间的组合。 各个房间的组成,在功能要求上,基本需要独立设Z,各个房间之间需要有一定的交通联系方式。 (2)连续性的空间组合 特点:以套穿的方式将主要空间按一定 (3)观演性的空间组合 (4)高层性的空间组合 (5)综合性的空间组合 4.了解常见公共建筑的空间尺度、视线设计及方法 5.了解公共建筑的技术和经济问题 公共建筑与设备技术 建筑设备主要包括:采暖通风,空气调节,电器照明,通讯线路,闭路电视,网络系统,自动喷淋以及煤气管网等。 在没有城市热力网系统的情况下,依然需要考虑如下一些问题: 1.在总体环境与建筑布局中,要恰当合理的安排设备用房的位Z,如锅炉房,水泵房,冷冻 机房,以及其他机房等辅助设施。 -2- 2.在高层公共建筑中除了在顶层和底层考虑设备层外,还需要在适当的层位上考虑设备层,以解决设备官网问题。 3.对于采用集中式空调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由于风道断面大极易与空间处理及结构布Z发生矛盾,因而需要注意各种管道穿过墙体, 楼梯等处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4.在考虑人工照明和电气设备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解决防火,耐热等问题。 采暖系统: 1.采暖是使室内获得热量并保持一定温度,以达到适宜的生活条件或工作环境的一种技术。 2.采暖系统由热源,热媒输送设备(管网)和散热设备(用户)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3.采暖系统分类: (1)按热源位Z不同可分为局部采暖系统和集中采暖系统。 (2)按散热方式不同可分为对流采暖和辐射采暖。 (3)按热媒不同可分为,热水采暖系统,蒸汽采暖系统和热风采暖系统。 4.常用的采暖系统是热水采暖系统和蒸汽采暖系统。 (1)热水采暖系统:散热器表面温度不是很高,因此给人以舒适感,再加之热水的热惰性强,冷却又较慢,室温容易保持均衡稳定, 没有暴热爆冷的现象。 (适用于医院,幼儿园,旅馆等此类公共建筑) (2)蒸汽采暖系统:散热器表面温度比热水系统高,有热得快,冷得也快的特点,常适用于短时间采暖或间歇式采暖的公共建筑。 (如 学校,影剧院,会堂等) 5.新的采暖方式 (1)辐射采暖:燃气,电 地板辐射采暖,带型辐射板采暖 (2)热风器采暖: 热风采暖,热空气幕采暖 6.采用集中采暖的气候条件: (1)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5℃的日数≥90 天的地区,宜采用集中采暖。 (主要包括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2)累年日平均温度稳定≤8℃的日数≥75 天的地区,其幼儿园,中小学,养老院,医疗机构等宜采用集中采暖系统。 (3)集中采暖室内计算参数: a.民用建筑的主要房间,温度宜采用 16-24℃; b.辅助建筑物及辅助用室,不应低于下列数值:浴室,更衣室,25℃;办公室,休息室,食堂,18℃;盥洗室,厕所,12℃; c.设集中采暖的普通住宅的室内计算温度,卧室,起居室(厅) ,卫生间温度不应<18℃;厨房温度不应<15℃;设采暖的走廊 和楼梯间温度不应<14℃。 7.空调系统 空气调节实现对某一房间或空间内的温度,湿度,洁净度和空气流动速度进行调节与控 制,并提供足够量的新鲜空气,称之为空调。 (1)一般方法是对空气进行过滤,冷却去湿,加热加湿等处理,主要设备包括: a.供冷(热)设备,如冷(热)源; b.输送设备,如通风机,风管; c.空气处理设备,如加热,加湿设备; d.其他辅助设备,如过滤器,消声器,各种阀门; e.自动控制设备,空调自动化基础。 (2)空调的分类 a.舒适性空调:以室内人员为对象,创造舒适环境为目的的空调,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并不严格。 (如公寓,办公楼,宾馆,商场) b.工艺性空调:为生产工艺过程或运行创造必要环境条件的空调系统,针对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有一定要求。 (如工厂, 仓库,电子计算机房) (3)按冷,热源设Z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 a.集中式空调系统:所有的空气处理设备(包括风机,冷却器,加热器和加湿器)都集中在一个机房里。 优点:服务面大,设备固定,机房集中,管理方便以及风速较低和无过多噪音。 弱点:空调机房大,风道比较粗占用空间大等。并且需要较高的层高,这一点对于高层建筑尤为不利。且在同一系统里,无法满 足局部要求即风量不易调整,造成运行费用较大。 适用于:风量大而集中的大空间公共建筑,如商场,餐厅,剧院,体育馆等。高层公寓或其他高层建筑,可以分层设Z系统;大 空间的公共建筑,可以分成几个区域设Z分段系统。 空调风管及水管占顶棚内净空高度:600~800mm b.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既有空气的集中处理又有局部处理的空气调节系统,如风机盘管或诱导器就是设Z在空调房间的局部处理 和送风设备。 优点:机房面积小,可以满足各个房间的温湿度要求,施工安装灵活。 弱点:维护管理不方便,对室内空气品质要求高时无法满足,冷冻水系统布Z复杂。 适用于:办公室及酒店客房。典型的半集中式系统如风机盘管系统。 空调风管及水管占顶棚内净空高度:400~600mm c.局部式空调系统:把空调设备直接安装在空调房间内,就地处理空气。 (适用于当空调房间很分散,或只有少数房间需要空调时) 8.通风 (1)自然通风:依靠室外风力造成的风压和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差造成的热压使空气流动。 (以自然通风为主的建筑物,其方位应根据主要进风面和建筑物形式,按照夏季最多风向布Z。 ) (2)机械通风:依靠风机的压力是空气流动。 (厨房和无外窗的卫生间,无外窗的其他房间应有通风措施,且应预留安装排风机的位Z 和条件。考虑竖向通风道设Z。 ) -3- (3)事故通风:可能突然散发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性气体的建筑物,应设Z事故通风装Z。 (不应布Z在人员经常停留或经常通行的 地点) (4)通风系统又分为进风系统和排风系统。 排风口应设Z在全年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进风口应设在主导风向的上风侧。 9.防火排烟: 分为防火和排烟两部分: 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合用前室及封闭避难层(间)为防烟区。 满足自然排烟条件时可不加压;不满足自然排烟条件时,需设机械排烟系统。 10.给水系统: 民用建筑给水系统分类: (1)生活给水系统(2)集中热水系统(3)中水系统(4)循环水系统(5)消防给水系统 以上五类给水系统原则上是各自独立的系统 11.燃气供应: 城市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12.建筑电气: 供电系统、电气照明、建筑防雷与接地、火警自动报警系统、电缆电视系统 人工照明: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人工照明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保证一定的照度:由于各类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对照度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公共建筑人工照明的照度标准,可参见《建 筑设计资料集》的有关内容) (2)适宜的亮度分布:以保证视觉的舒适感。同时,适宜的亮度还能创造良好的空间气氛。 (亮度的分布通常与照明的方式及天花、 墙面的反射系数有关) (3)防止眩光产生:白炽灯、碘钨灯容易产生眩光。荧光灯由于表面温度小,即便明装也不会产生耀眼的眩光。 (当光源与人眼在 0° ~30°范围内,眩光最为强烈。 ) 防止产生眩光的措施: a.通常采用加大灯具保护角; b.提高光源的悬挂高度; c.选用间接照明或漫射照明; d.控制光源不外露等方法 (4)选择优美的灯具形式 (5)创造一定的灯光艺术效果 目前人工照明的光源基本上有三种:白炽灯,荧光灯,碘钨灯。 特性对比: 白炽灯和碘钨灯的光色偏暖,荧光灯的光色偏冷。 一般荧光灯比白炽灯发光效率高,耗电少,寿命长。 白炽灯、碘钨灯的表面温度比荧光灯高。 在公共建筑设计中,综合功能要求及空间处理的需求,选择适宜的照明方式,使灯光效果与建筑空间的设计意图相互协调。 公共建筑的经济分析 1.公共建筑的经济问题,设计的范围是多方面的,如总体规划、单体设计、施工方法和维修管理等。 2.设计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建筑标准,避免铺张浪费,也不可片面追求低标准而降低建筑质量。 3.评价一个建筑设计是否经济,可以从多方面考虑,其中涉及建筑用地、建筑面积、建筑体积、建筑材料、结构形式、装修构造、以及 设备标准、维修管理等方面问题。但是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在满足功能使用与形体处理的要求下,节约建筑面积和体积。 4.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常用的面积系数有: 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面积 使用面积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 结构面积系数=结构面积/建筑面积 有效面积的建筑体积系数=建筑体积/有效面积 建筑体积的有效面积系数=有效面积/建筑体积(建筑体积应包括屋顶及地下室面积) 5.有效面积――建筑平面中可供使用的面积 使用面积――有效面积减去交通面积 结构面积――建筑平面中结构所占的面积 建筑面积――有效面积加上结构面积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性公共建筑通常以使用面积系数控制经济指标 6.经济数值: 建筑设计方案中通过经验数值,来考虑系数值的经济型、适用性和可能性。 7.建筑用地的经济性 做到既不浪费土地又能满足卫生防火、日照通风、安全疏散、布局合理、体形美观,环境优美等基本要求。 建筑本身的紧凑布局、提高层数、争取进深等,也同样是节约用地的有力措施。 一般城市规划部门提出若干用地定额,以保证用地的经济性 (二) 居住建筑设计原理 (1.掌握住宅套内各生活空间的布局与环境要求 + 2.掌握住宅空间尺度和细部设计尺寸)---见“住宅设计规范” 1.套 -4- 1)每套必须独门独户 2)应有卧室、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间 3)住宅套型分为一至四类:其使用面积分别不小于 34、45、56、68 O。 2.卧室 1)卧室之间不能穿越 2)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 3)平面形状应尽可能选择有利于床位布Z的尺寸,门窗位Z要考虑对家具布Z的影响。 4)双人卧室不小于 10 O 单人卧室不小于 6 O。 3.起居室 1)起居室应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 12 O。 2)起居室内的门洞布Z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的门的数量。 3)起居室内布Z家具的墙面直线长度应大于 3m 4)无直接采光的厅,其使用面积不应大于 6 O。 4.厨房 1)厨房面积不小于 4--5 O; 2)厨房应直接采光、自然通风; 3)应妥善安排洗、切、烧功能,设备布Z要符合操作流程,操作面净长不应小于 2.1m。 4)厨房净宽,单面布Z设备时不小于 1.58m,双面布Z设备时两排设备净距不小于 0.9m。 5.卫生间 1)每套住宅应设卫生间,并至少配Z三件卫生洁具,其使用面积不小于 3.0 O。 2)无前室的卫生间门不应该直接开向起居室或厨房。 3)卫生间不应直接布Z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和厨房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 4)套内应设洗衣机位Z。 6.层高和室内净高 1)普通住宅层高不宜高于 2.8m 2)卧室、起居室净高不应低于 2.4m,其局部(不超过 1/3 使用面积) ,净高不应低于 2.1m,利用坡顶空间作卧室、起居室时,其一半 面积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2.1m; 3)厨房、卫生间室内净高不应低于 2.2m; 4)内排水横管下表面与楼、地面净距不得低于 1.9,且不得影响门窗扇开启。 7.阳台 1)普通住宅应设阳台或平台。 2)阳台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栏杆的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0.11m;放Z花盆处必须采取防坠落措施; 3)低层、多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 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 1.1m。中高层、高层及寒冷、严寒地 区住宅的阳台宜采用实体栏板。 4)阳台应设Z晾、晒衣物的设施;顶层阳台应设雨罩。 5)各套住宅之间毗连的阳台应设分户隔板 6)阳台、雨罩应做有组织排水;雨罩应做防水,阳台宜做防水。 8.室内走道、楼梯及贮藏空间 1)入口过道净宽不宜小于 1.2m;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 1m;通往厨房、卫生间、贮藏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 0.9m; 过道拐弯处的尺寸应便于搬运家具。 2)吊柜净高不应小于 0.4m;壁柜净深不宜小于 0.5m 3)套内楼梯的梯段净宽:一边临空时不应小于 0.75m;两侧有墙时不应小于 0.9m。 4)楼梯踏步宽不小于 0.22m,高不大于 0.20m,扇形踏步转角距扶手边 0.2m 处宽度不应小于 0.22m 9.门窗 1)外窗窗台距楼、地面净高小于 0.9m 时,应有防人身坠落坠落设施,窗外有阳台或平台时不受此限。底层外窗和阳台门、下沿低于 2m 且紧邻走廊或公用上人屋面上的窗和门应采取防卫措施。 2)面临走廊或凹口的窗应避免视线干扰;向走廊开启的窗扇不应妨碍交通。住宅户门应采用安全防卫门。向外开启的门不应妨碍交通。 3)各部位门洞最小宽度: 入户门 0.9m;卧室、起居室门 0.9m;厨房门 0.8m;卫生间、阳台门:0.7m;门洞高度均不小于 2m;住宅套内的一些基本规定(二) 四.住宅套外共用部分设计 1.楼梯和电梯 1)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1.1m。 6 层及 6 层以下时,一侧设栏杆可不小于 1m(梯段净宽指墙面到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 2)楼梯踏步宽不小于 0.26m,高不大于 0.175m; 扶手高度不小于 0.9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 0.5m 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 0.11m; 楼梯井净宽大于 0.11m 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 3)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 1.2m。 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至人行通道的垂直高度不应低于 2m; 住宅入口室内地坪应高于室外地坪不少于 0.1m。 4)7 层及 7 层以上住宅或最高住户入口楼面距底层室内地面高度 16m 以上住宅必须设Z电梯。当中间层有直通室外的出口时,层数由 -5- 该层算起。顶层为跃层时作 1 层计。 5)12 层及 12 层以上住宅应设不少于 2 台电梯,其中一台宜为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6)高层电梯宜每层设站。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层数不应超过两层。 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Z; 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2.走廊与出入口 1)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的安全设计同阳台栏杆。 2)作主要通道的外廊宜做成封闭外廊,并设可开启的窗扇。 走廊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 1.2m。 3)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设Z雨罩等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4)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处应有识别标志;可按户设Z信报箱。高层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应设门厅、管理室及信报间。 5)设Z电梯的住宅公共出入口,当室内外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及扶手。 3.垃圾收集设施 1)住宅不宜设Z垃圾管道。当不设垃圾管道时,多层住宅应根据垃圾收集方式设Z相应设施;中高层及高层住宅每层应设Z封闭的垃 圾收集间。 2)住宅设垃圾管道时,垃圾管道不得紧邻卧室、起居室布Z。 垃圾管道最小断面为:多层住宅 0.4m 见方;中高层住宅 0.5m 见方;高层住宅 0.6m 见方。 垃圾斗及垃圾斗门应耐腐蚀,关闭严密。垃圾管道顶部应通出屋面,底部应设封闭的垃圾间。 4.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1)住宅不应布Z在地下室内。当布Z在半地下室时,必须对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采取措施。 2)地下室、半地下室作贮藏间、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使用时净高不得小于 2m;作汽车车库使用时,应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3)地下室、半地下室应采取防水、防潮及通风措施;采光井应采取排水措施。 5.附建公共用房 1)严禁布Z存放和使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物品的商店、车间、仓库,并不应布Z产生噪声、振动和污染环境卫生的商店、车间和 娱乐设施。 2)住宅建筑内不宜布Z餐饮店。确需布Z时,其厨房烟囱应高出住宅屋面,其空调冷藏设备及加工机械应作减振、消声处理,并应达 到环保规定的有关要求。 3)住宅建筑中不宜布Z锅炉房、变压器室及其他有噪声振动源等设备用房。如确需布Z,应符合防火、隔声及有关专业规范规定。 4)住宅与公共用房的出入口应分开布Z。 五.室内环境 1.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 1)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的居住空间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两个能获得日照。日照标准应符合《城 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 2)卧室、起居室、厨房侧面采光的窗地面积比值不应小于 1/7。窗地面积比值计算中,窗面积按洞口面积,离地面 0.5m 以内的洞口面 积不计算。当住宅位于Ⅲ类光气候区以外,或窗类型不是单层普通玻璃钢窗时,窗地比应按《建筑采光设计标准》调整。 3)卧室、起居室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自然通风。单朝向住宅应采取通风措施。自然通风房间的通风开口面积与房间地面面积的 比值,卧室、起居室、明卫生间不小于 1/20,厨房不小于 1/10 并不得小于 0.6 O。严寒地区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应设通风换气设施,厨 房、卫生间应设自然通风道。 2.保温、隔热 1)住宅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质量,采取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防热以及节约采暖的空调能耗的措施。 2)严寒、寒冷地区住宅的节能设计应符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建筑体型系数宜控制在 0.30 及以下。 3)寒冷、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住宅建筑的西向居住空间的朝西外窗均应采取遮阳措施;屋顶和西向外墙应采取隔热措施。 4)设有空调的住宅,其围护结构应采取保温隔热措施。 3.隔声 1)住宅的卧室、起居室内的允许噪声级(A) ,昼间应小于或等于 50dB,夜间应小于或等于 40dB。分户墙与楼板的空气声计权隔声量 应大于或等于 40dB。楼板的计权标准化撞击声压级宜小于或等于 75dB。 2)卧室、起居室宜布Z在背向噪声源的一侧。 3)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紧邻布Z。不得已时必须采取隔声、减振措施。 各类建筑的空间尺度资料 门的尺寸 1.门高: 供人通行的门,高度一般不低于 2m,再高也以不宜超过 2.4m,否则有空洞感,门扇制作也需特别加强。如造型、通风、采光需要时, 可在门上加腰窗,其高度从 0.4m 起,但也不宜过高。供车辆或设备通过的门,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其高度宜较车辆或设备高出 0.3~ 0.5m,以免车辆因颠簸或设备需要垫滚筒搬运时碰撞门框。至于各类车辆通行的净空要求,要查阅相应的规范。 如果是体育场馆、展览厅堂之类大体量、大空间的建筑物,需要设Z超尺度的门时,可在大门扇上加设常规尺寸的附门,供大门勿 需开启时,人们可以通行。 现今建筑内各种设备管井的检查门颇多,它不是经常通过的地方,所以一般上框高与普通门齐或还低一些,下边还留有与踢脚线同 高的门槛,其净高就不必拘泥于 2m,1.5m 左右即可。 2.门宽: 一般住宅分户门 0.9~1m,分室门 0.8~0.9m,厨房门 0.8m 左右,卫生间门 0.7~0.8m,由于考虑现代家具的搬入,现今多取上限尺 寸。 公共建筑的门宽一般单扇门 1m,双扇门 1.2~1.8m,再宽就要考虑门扇的制作,双扇门或多扇门的门扇宽以 0.6~1.0m 为宜。 -6- 供安全疏散的太平门的宽度,要根据计算和规范(有关防火规范)规定设Z。 管道并供检修的门,宽度一般为 0.6m。 供机动车或设备通过的门,除其自身宽度外,每边也直留出 0.3~0.5m 的空隙。 附带说一下,供检修的&人孔&其尺寸也不宜小于 0.6m×0.6m。 窗的尺寸 1.窗高: 一般住宅建筑中,窗的高度为 1.5m,加上窗台高 0.9m,则窗顶距楼面 2.4m,还留有 0.4m 的结构高度。在公共建筑中,窗台高度由 1.0~1.8m 不等,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其底面高度不应低于 2.0m。至于窗的高度则根据采光、通风、空间形象等要求来决定,但要注 意过高窗户的刚度问题,必要时要加设横梁或&拼樘&。此外,窗台高低于 0.8m 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现代玻璃幕墙中,整块玻璃的高度有的已超过 7.2m,那已不属于一般窗户的范围了。 2.窗宽: 窗宽一般由 0.6m 开始,宽到构成&带窗&,但要注意采用通宽的带窗时,左右隔壁房间的隔声问题以及推拉窗扇的滑动范围问题,也 要注意全开间的窗宽会造成横墙面上的炫光,对教室、展览室都是不合适的。 过道 1.过道宽: 最窄的走道应该是住宅中通往辅助房间的过道,按《住宅建筑设计规范》 (GBJ96-86)规定,其净宽不应小于 0.8m,这是&单行线&, 一般只允许一个人通过。规范规定住宅中通往卧室、起居室的过道净宽不宜小于 1.0m 的宽度,也只是一人正行,另一人侧身相让的尺寸。 这个尺寸用&不宜小于&是考虑到砖混建筑中,0.24m 墙,1.2m 中距的过道,净空只有 0.96m,不足 1.0m 考虑的。 高层住宅的外走道和公共建筑的过道的净宽,一般都大于 1.2m,以满足两人并行的宽度。通常其两侧墙中距由 1.5~2.4m,再宽则 是兼有其他功能的过道,如课间活动、候诊等等。至于大型公共建筑人流如潮的过道,那就要根据使用性质和疏散要求来决定它的宽度 了。还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过道的长短,是否采光等因素都对过道的宽度起到相当的影响作用,一般长的、暗的、双侧有房间或墙壁的 过道,都要适当宽一点或采取变换宽窄的手法加以处理,避免又长、又黑、又闷、又窄的过道,但也不能无原则加宽,白白浪费建筑面 积。 2.过道高: 过道的净高原本随建筑层高而定,设计中通常未予专门的考虑。当今建筑设备的要求较前普遍了,风管、水管、电气、消防各种管 线利用走道上部空间作为&通廊&,过道除了供通行之外、往往成为管线的载体,于是过道净高的问题经常出现在设计者面前。我们把过 道的总高分成下面四个部分:①结构高度;②设备管线高度,一般在 0.6m 左右,视风管的截面、布Z方式以及冷凝水管、自动喷淋水管 的安排而定;③平顶的构造高度,一般 0.05m 即可;④净高,这是设计者要认真把握的尺寸,它是决定层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按常规, 这个净高度应在 2.2m 以上为妥,特别是平顶上还有下垂的烟感探头、喷淋水喉时,为避免人手触摸,这个高度要高于普通人摸高 2.15m。 现今有时会遇到为了尽量减小层高,将走道净高压缩到 2.10m,这恐怕是最小的高度了。顺便提一句,这么低的吊顶,其质地必需十分精 细、否则会有压抑感,过长走道遇此情况,还要从平面上加以宽窄相间的变化处理,以免既压头又单调。 阳台 阳台大家都熟悉,但它的栏杆高度在多层建筑中不应低于 1.0m,在高层建筑中,则不应低于 1.10。一般高层建筑尽量不设阳台或将 阳台封闭,这涉及到大风、大雨以及坠物伤人诸多问题。 女儿墙 一般多层建筑的女儿墙高 1.0~1.20m,但高层建筑则至少 1.20m,通常高过胸肩甚至高过头部,达 1.50~1.80m。这是避免俯瞰时心 悸目眩,发生危险而采取的措施。如果要使平顶上视野开阔,可在 1.0m 实墙以上加作金属网栏,以策安全。应该注意的是在标定女儿墙 高度时,要扣除隔热保温层及泄水坡升高的构造高度,在高层建筑中,这个厚度往往达 0.3m 以上。 一些高层建筑,由于设有裙房,将冷却塔设在屋顶上,或者有屋顶网球场之类的设施,把女儿墙做得高过 3.0m,也是一种办法。 楼梯 楼梯涉及的尺寸数据很多,除大家熟知的踏步的踏面、踢面尺寸之外,梯段的宽度,歇台的宽度,平台下线的净高等也都在规范上 有明确规定。容易被忽视的是: 1.楼梯扶手的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 0.90m;室外楼梯扶手高不应小于 1.05m。 2.楼梯井宽度大于 0.20m 时,扶手栏杆的垂直杆件净空不应大于 0.11m,以防儿童坠落。 3.楼梯平台净宽除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外,同时不得小于 1.10m。 4.梯段宽度在住宅设计中规范有明确规定,在其他建筑中,必须满足消防疏散的要求。公共建筑中表现性楼梯所取宽度尺寸通常都 偏大的,但要注意扶手的设Z与梯段宽度的关系。即:楼梯应至少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 应加设中间扶手。 这里顺便提两个经常要处理的问题: 一是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 0.30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 0.15m,通常采用 0.35m 和 0.125m 这两个参数。特别要注意的是不允 许只设一级踏步,至少要两级,这是因为踏步上下地面的高度相差过小时,行人不易辨别该处有高差,缺乏精神准备,跨出虚步而伤及 脚腿。 另一个问题是当利用旋转楼梯作疏散梯时,必须满足踏步在距内圈扶手或简壁 0.25m 处,其踏面宽不应小于 0.22m 的要求,这点在 防火规范上有明确规定。 电梯、自动扶梯 涉及电梯数据最多的是井道、轿厢、机房、地坑、顶层端站高度等,因其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不同而尺寸各异,应根据厂家提供的 电梯的土建安装图决定,但有关候梯厅的深度,还是有一个限定,以免过小。简单说来,住宅电梯的候梯厅深度应不小于电梯中最大一 台的轿厢深度,公共建筑中乘客电梯则不小于电梯中最大一台的轿厢深度的 1.5 倍,多台并列时还不应小于 2.40m,多台对列时,不应小 于对列电梯轿厢深度之和,也不宜大于 4.50m。病床电梯的规定与乘客电梯相似。 此外,通向机房的通道、楼梯和门的宽度不应小于 1.20m,楼梯的坡度不应大于 45°以便设备的通过和人员的通行。 近年来,自动扶梯在百货商场、文化娱乐场所以及其他公共活动场所的使用日渐普遍,在建筑设计中,除与生产厂家密切配合外, 下列数据应该掌握: -7- 1.梯级宽:目前有 0.6m、0.8m、1.0m 三种,视生产厂家不同其宽度还略有出入。 2.倾角:一般有 30°和 35°两类。 3.梯井宽度为:单梯:梯宽+0.6m+2×0.4m 双梯:2(梯宽+0.6m)+2×0.4m 其中 0.4m 为梯侧至井进之安全距离。 4.梯井长:层高/tanα +(2.0~2.9m)+(2.0~2.3m)是一个不小的数字。α 为梯段倾角。 浴厕 有关浴厕的数据很多,主要的有: 1.厕所蹲位隔板的最小宽(m)×深(m)分别为外开门时 0.9×1.2;内开门时为 0.9×1.4。 2.厕所间隔高度应为 1.50~1.80m。 3.淋浴间隔高度应为 1.80m。 4.并列洗脸盆中心距不应少于 0.70m。 5.单侧洗脸盆外沿至对面墙的净距不应小于 1.25m。 6.双侧洗脸盆外治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 1.80m。 7.浴盆长边至对面墙面的净距不应小于 0.65m。 8.并列小便的中心距不应小于 0.65m。 9.单侧隔间至对面墙面的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 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 1.30m。 10.单侧厕所隔间至对面小便器外治之净距,当采用内开门时,不应小于 1.10m,当采用外开门时,不应小于 1.30m。 停车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停车问题日趋明显。有关停车场设计的数据很多,必要掌握的大体有以下几种: 1.汽车车型及基本尺寸:应记住一两种典型车型的全长、全宽、全高的尺寸。如小轿车,以&桑塔纳&为例:长 4.55m、宽 1.89m、高 1.41m,但设计时选用的标准车型尺寸宜为 4.9m×1.80m×1.60m;又如客车,其中轻型客车(即通常称为&面包车&) ,以 12 座&三菱&为例, 其长、宽、与小轿车类似,分别为 4.39m,1.69m 但要高一些,为 l.99m;大客车长度差别大,由 7~12m 不等,而宽商则多为 2.5m、4.0m。 记住这些尺寸,并了解其变化情况,在设计时就不会出现进不去,转不过来等原则问题。 有关这一类数据,为便于统一界定,1988 年,公安、建设两部颁发了《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和《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 行) 》的通知,即[88]公(交管)字 90 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 ,其中有详尽的要求和规定。 2.车位基本尺寸:车位基本尺寸各国不尽一致,略有大小出入,我国资料、书籍中,也有差别。在设计时还是应以&文件&的规定为 准。例如垂直式停放时,其车位的长、宽和中间通道宽的尺寸分别为 5.3m、2.5m 和 6.0m。 3.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m) :按&文件&规定,小型汽车为 7.0m,中型汽车为 10.5m,大型汽车为 13.0m,铰接车也是 13.0m。 4.最大纵坡(%) :分为直线纵坡和曲线纵坡,一般小型汽车分别为 15 和 12,中型汽车为 12 和 10,大型汽车为 10 和 8,铰接车为 8 和 6。同时,为了保证车辆行驶在变坡处不致与地面碰接,在该处往往设有&缓坡段&,我国规定缓坡长一般为 3.6~6.0m,坡度为坡道 纵坡之半。 这里所讲的纵坡系停车库使用,不能与城市道路的纵坡限制混为一谈。 地下停车库 车库的类型很多,有单层,多层甚或还有高层者。目前高层建筑的地下多建有小车停车库,这类停车库除消防、交通、人防等专业 对它有特定要求外,在建筑设计中有几个关键数据应当掌握: 1.柱间净距:地下车库柱网的决定要与停车方式密切配合,要保证车辆能自如的转弯停泊和开出,以小轿车、面包车为例,柱间净 距分别为:停二辆者 5.4m、停三辆者 7.8m。 2.净高:室内有效高度应为最大汽车总高加 0.5m,但不小于 2.5m。这是对单层或底层车库的要求,地下车库可以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地下车库通常设有风管和自动喷淋的水管、水喉,结构高度也是比较大的,设计时应同过道净高的控制那样,保证 净空尺寸。因此,高层建筑的地下车库的层高往往大于 3.6m,要精心安排,以求得最佳尺寸。该尺寸不但影响造价,而且对上下坡道的 建设也是关系极密切的。 商店 1.层高:底层一般 5.4~6.0m 楼层一般小 4.5~5.4m 2.柱网:要配合营业行为特点,一般柱距: W=2 ×(标准货架宽 0.45+店员通道宽 0.90+标准柜台宽 0.60+购物顾客宽 0.45)+顾客行走宽 0.60×顾客股数 3.普通营业厅内通道最小净宽: (1)通道在柜台与墙或陈列窗之间直为 2.2m; (2)通道在两个平行柜台之间: ①柜台长度均小于 7.5m 时,宜为 2.2m; ②柜台长度若为 7.5m~15.0m 时,宜为 3.7m; ③柜台长度若大于 15.0m 时,直为 4.0m; (3)通道一端设有楼梯时,宜为上下两梯段之和加 1.0m; (4)柜台边与开敞楼梯最近踏步间距 4m,且不小于梯间净宽。 4.营业部分公用楼梯梯段净宽不小于 1.4m,踏步高不应大于 0.16m。踏步宽不应小于 0.28m。 餐饮建筑 1.餐厅最低净高:大餐厅平顶 3.Om,异形顶 2.4m;小餐厅平顶 2.6m,异形顶 2.4m。 2.加工间最低净高:直为 3.Om。 3.餐厅餐桌尺寸: (1)方桌边长 85O~1000mm; (2)圆桌直径:4 人桌,900mm;6 人桌,1100mm;8 人桌,1300mm;10 人桌,1500mm;12 人桌,1800mm; -8- (3)坐椅所占宽度:35O~5OOmm; (4)坐椅与桌间空隙:1OOmm; (5)桌间走道:单人宽 600mm,双人宽应不小于 1200mm。 办公楼 1.办公室净高:一般不低于 2.6m,设空调时可不低于 2.4m。 2.单面布Z走道宽度一般为 1.3~2.2m;双面布Z走道则 1.6m~2.2m。 3.走道净高不得低于 2.1m。 4.办公室常用的开间、进深和层高: (l)开间:3.0m,3.3m,3.6m,6.0m,6.6m,7.2m; (2)进深:4.8m,5.4m,6.Om,6.6m; (3)层高:3.0m,3.3m,3.4m,3.6m。 观众厅 演出性建筑涉及数据权多,应当掌握的是观众厅中几个主要数据: 1.观点高度:电影院是银幕下沿;剧院是大幕投影线中点距地面 0.6~1.1m 处。 2.舞台高度:剧院之舞台高,当采用镜框式舞台时为 0.6~1.1m;当采用突出式舞台或岛式舞台时为 0.15~0.6m。 3.视线升高值(视高差) ;每排采用 0.12m 时,视线无遮挡;每排采用 0.06m 时,坐位要错开排列,且视线有部分边区受遮挡。 4.排距:长排法 0.9~1.05m;矩排法 0.78~0.80m。 5.座椅扶手中距:硬椅 O.47~0.50m;软椅为 0.5~0.7m。 6.座椅排列: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超过 22 个,单排有走道时不超过 11 个,长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超过 50 个。 7.走道宽:首排与舞台前沿距离应>1.5m,突出式舞台应≥2.0m。其余走道按每负担片区的观众数每 100 人 0.6m 计算,且边走道不 小于 0.8m,中间走道排距以外及纵走道不小于 1.0m。长排法边走道不小于 1.2m。 8.走道纵坡:1:10~1:6,大于 1:6 时,应作成以 0.2m 高台阶。 9.座席地坪高于前面模走道 0.5m 时或座席侧面临有高差之纵走道或梯步时,应设栏杆。 旅馆客房 一、客房 1.净高:有空调时≥2.4m;无空调时≥2.6m。利用玻屋顶内空间作客房时,应至少有 8 平方米的范围,净高≥2.4m。 2.客房内走道宽度应≥1.1m。 3.客房门洞宽度一般≥0.9m;高度≥2.1m。 二、客房卫生间 1.卫生间地面应低于客房 0.02m。 2.净高≥2.1m。 3.门洞宽≥0.75m,净高≥2.1m。 三、标准层 1.标准层公共走道净高>2.1m。 且标准层公共走道宽度:单面走廊为 1.2~1.8m;双面走廊 1.6~2.1m。 图书馆建筑 1.书库、阅览室藏书区净高不得低于 2.4m,当有染或管线时,梁或管线底面净高不得低于 2.2m。 2.采用积层书架的藏书空间 净高不得低于 4.6m;采用多层书架的藏书空间净高不得超过 6.9m。 3.书库内工作人员的专用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 0.8m,踏步宽不应小于 0.22m,踏步高不应超过 0.20m,并采取防滑措施。 4.阅览室阅览桌、椅排列尺寸: (1)单面阅览桌前后间隔净宽≥0.65m; (2)双面阅览桌前后间隔净宽 1.3~1.5m; (3)阅览桌左右间隔净宽 0.6~0.9m; (4)主通道净宽,当闭架阅览时为 1.2m;当开架阅览时为 1.5m。 有关图书馆的书库、阅览室平面布Z有许多数据和办公室、住宅所使用的尺寸不一样,直接影响到开间、进深、层高具体尺寸的决 定。在《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38-87)中有具体尺寸规定。 电影院等级 等级 主体结构耐久年限 耐火等级 视听设施 通风空调设施 甲等 100 年以上 一、二级 放映 70/35m 立体声影片 全空调 乙等 50~100 年 二级 放映 35m 立体声影片 空调或机械通风 丙等 25~50 年 三级 放映 35m 单声道影片 机械通风自然通风 观众厅容量:特大型为 1201 座以上,大型为 801~1200 座,中型 501~800 座,小型为 500 座以下 3.熟悉各类住宅的设计特点---见“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4.了解各类公寓住宅的功能要求和设计标准 (三) 建筑设计过程与实践 1.掌握建筑类别等级的划分 + 2.掌握建筑各设计阶段设计深度要求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 耐久年限:使用年限。依据建筑物性质来决定。影响建筑寿命的因素:结构构件的选材与结构体系。 ? 一级:耐久年限为 5 年以下,适用于临时建筑。 二级:耐久年限为 25-50 年,适用于次要建筑(如住宅) 。 三级:耐久年限为 50-100 年以下,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四级:耐久年限为 100 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 -9- 3.掌握中小型建筑工程及细部设计的实践能力 4.了解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技术、建筑与心理、行为的关系 二、建筑历史 (一) 中国建筑史 1.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征和技术成就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中国建筑与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列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以历史最悠久、风格最统一、特点最显著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建筑从最初的构木为巢、穴居转为地上建筑,一直到宏伟 壮观的北京建筑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上古时代---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唐代时期---五代十国―宋代---元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征: 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 :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 。 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 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Z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规模较 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Z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Z。 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 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 色彩:古代建筑中最显著特征之一。宫殿庙宇中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在衬以白色石台基, 轮廓鲜明富丽堂皇。一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 彩画: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做在檐下及室市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色彩丰富。明 清时期常用的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 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2.了解中国建筑发展中形成的各种法式规则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3.了解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及其形成过程、典型特征和现有著名实物---(见中国建筑史笔记) 中国建筑的基本类型: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创造了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观,从原始社会起,一 脉相承,形成一种独特风格。 中国古代木构架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 【抬梁式】 :使用范围较广,在三者中居于首位。它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柱和梁,最 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在相邻木架间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抬梁式构架在春秋时已有,唐代发 展成熟。 【穿斗式】 :斗式木构架也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小使柱能直接承受檀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 贯通各柱,组成构架。这种结构技术大约在公元前 2 世纪(汉)已相当成熟,流传至今,为中国南方诸省所普遍采用。 【井干式】 :井干式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Z,在转角处木料端不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如同古代井上 的木围栏,再在左右两侧壁上立矮柱承脊檩构成房屋。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因此受到限制。 4.熟悉中国古典园林和北京传统民居的主要特征 四个主要的风格特征 (一)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二)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三) 、诗画的情趣 (四) 、意境的涵蕴 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一、主景与配景:主景或主景区是风景园林的构图中心,处理好主配景关系,就取得了提纲挚领的效果。突出主景的方法: 1.主景升高或降低法 如“主峰最宣高耸,客山须是奔趋” ,或四面环山,中心平凹。 2.轴线对称法 包括绝对与相对的对称手法。 3. “百鸟朝凤”或“托云拱月”法,也叫动势向心法 即把主景Z于周围景观的动势集中部位。 4.构图重心法 把主景Z于园林空间的几何中心或相对重心部位,使全局规划稳定适中。 5.园中之园法 不少大面积风景区或园林在关键部位设Z园中园,以其局部之精徽而取胜。 二、层次与景深 三、借景与屏景 四、对景与抑景(障景) 五、分景与隔景 六、夹景与框景 七、透景与漏景 八、点景与题景 九、朦胧与烟景 十、四时造景 中国(北京)传统民居的主要特征 ? 1.种类繁多,形式复杂 ? 2.民族文化,地域特色 ? 3.选址讲究,环境风水 ? 4.坐北朝南,采光通风 ? 5.主体突出,层次渐进 ? 6.中央为尊,四面围合 - 10 - ? 7.外观朴素,封闭内敛 ? 8.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5.了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纲领 (二) 外国建筑史 1.了解古埃及、古西亚、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成就与风格特征 古埃及:古埃及常见的柱子形式 莲花束茎式、纸草束茎式、纸草盛放式。 吉萨金字塔群:三大金字塔:胡夫、哈夫拉、孟卡乌拉。方锥形金字塔的代表-哈夫拉金字塔前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大斯芬克司。 阿蒙神庙(太阳神庙) :古埃及王新国时期以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沿轴线依次排列高大的牌门楼、柱廊院、多柱 厅等神殿、密室和僧侣用房。 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庙宇的两个艺术特点:1)牌楼门及其门前的神道及广场,是群众性宗教仪式处,力求富丽堂皇而隆重以适应戏剧 性的宗教仪式;2)多柱厅神殿内少数人膜拜皇帝之所,力求幽暗而威严以适应仪典的神秘性。太阳神庙代替陵墓成为主要建筑类型。神 庙的艺术重点已从外部形象转到了内部空间,从雄伟阔大而概括的纪念性转到内部空间的神秘性与压抑感。 古西亚:山岳台:古代西亚,用于崇拜天体、崇拜山岳、观测星相。 古希腊:古希腊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古希腊建筑是欧洲建筑的先河,范围包括巴尔干半岛南部、爱琴海诸岛屿、小亚细亚西海岸,以 及东至黑海,西至西西里的广大地区。 希腊二柱式: 多立克(意大利、西西里一带寡头城帮) 爱奥尼(小亚细亚先进共和城帮) 晚期出现科林斯柱式,除柱头由忍冬草(毛茛草)叶片组成外,其他部分同爱奥尼,一般不列入古希腊主要柱式。 雅典卫城:山门、胜利神庙、帕提农神庙、伊瑞克先神庙、中心是雅典娜-帕提农铜像。 帕提农神庙: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祭祀雅典城守护神雅典娜的庙。多立克柱式的典范。卫城上唯一的列柱围廊式。型制最隆重, 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涂有强烈色彩,白大理石砌筑,铜门镀金,山墙尖饰金。围廊内圣堂墙桓外侧的檐壁是爱奥尼式的,浮雕是爱奥 尼式的,内有四根爱奥尼式柱子。山墙风格被认为是古典建筑的基本风格。 伊瑞克先神庙:东面门廊――爱奥尼柱式。南面――女像柱廊。希腊盛期的爱奥尼柱式的代表。 奖杯亭:早期克林新柱式的代表。希腊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的代表之一。集中式向上发展的多层构图。 克纳苏的莫索列姆陵墓:希腊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的代表之一。集中式纪念性建筑在希腊晚期出现。 古罗马:拱券结构:罗马最大成就之一。种类有:筒拱、交叉拱、十字拱、穹隆(半球) 。罗马建筑的布局方式、空间组合、艺术形式都 与拱券结构技术、复杂的拱顶体系密不可分。 罗马五种柱式:塔司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科林斯柱式、混合柱式 柱式通常由柱子和檐部组成;柱子由柱头、柱身、柱础组成。 罗马塔司干柱子的柱径与柱高的比例为 1:7 罗马多克立柱子的柱径与柱高的比例为 1:8 罗马爱奥尼柱子的柱径与柱高的比例为 1:9 古罗马多立克柱式是直接在古希腊柱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古罗马建筑与古希腊建筑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柱式略有不同,它 们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一个是古罗马多立克柱式比古希腊多立克柱式显得要修长些,另一个就是古罗马多立克柱式比古希腊多立克柱式多 了柱础。 罗马建筑的成就:①建筑材料除砖石木外,使用了火山灰制的天然混凝土。②解决了拱券结构同柱式的盾,创造了券柱式――支承 拱券的墙用柱式装饰。③解决了柱式与多层建筑的矛盾,创造了水平立面划分构图形式,发展了叠柱式――每层不同的柱式。④适应高 大建筑体量构图,创造了巨柱式的垂直构图形式――一个柱式贯穿二至三层。⑤创造了拱券与柱列结合,将券脚立在柱式檐部上的连续 券。⑥解决了柱式线脚与巨大建筑体积的矛盾,用一组线脚或复合线脚代替简单的线脚。⑦空间利用穹窿,筒拱、交叉拱、十字拱和拱 券平衡技术,创造出拱券覆盖的单一空间,单向纵深空间,序列式组合空间等多种建筑形式。 罗马时期的著名建筑:罗马城:万神庙、斗兽场、马采鲁斯剧场。 其他地方:第度斯凯旋门(单拱门) 、塞维鲁斯凯旋门(三拱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三拱门) ;卡拉卡浴场, 图拉真广场(东方对称式) 。 比较:雄师凯旋们(单拱门)――18 世纪巴黎。 罗马万神庙(潘泰翁) :是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建筑的代表,也是古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其平面与剖面内径都是 43.3m,底 部墙厚 6.2M,顶部有直径 8.9m 的圆洞。集古罗马穹顶与古希腊门式廊大全。门廊正面八棵科克林新柱子。 罗马大斗兽场:在结构、功能和形式上三者和谐统一。是现代体育场建筑的原型。下部三层采用了不同的柱式构图,由下向上依次 为塔司干、爱奥尼、科林斯。 古罗马城市广场:共和时期的广场是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中心,周围各类公建、庙宇自发性建造,形成开放式广场,代表 性广场为罗马的罗曼奴姆广场。帝国时期的广场以一个庙宇为主体,形成封闭性广场,轴线对称,有的呈多层纵深布局,如罗马的图拉 真广场。 图拉真广场:帝国时期罗马城最宏大的广场,歌颂皇帝、崇拜皇帝、纪念其功绩的纪念性广场。 古罗马建筑风格特征:大型公建风格雄浑、凝重、宏伟,形式多样,构图和谐统一。 维特鲁威(Vitruvius)的《建筑十书》是现存欧洲最完备的建筑专著,书中提出了“坚固、适用、美观”的建筑原则,奠定了欧洲 建筑科学的基本体系。 2.了解欧洲中世纪拜占庭建筑、哥特建筑的结构与风格特征 拜占庭建筑:拜占廷建筑:教堂平面格局大致有三:集中式(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 、巴西利卡式(叙利亚托曼宁教堂) 、十字式 (威尼斯圣马可教堂) 。装饰:马赛克、粉画、石雕。 拜占廷建筑的结构特点:帆拱、鼓座、穹顶相结合的做法――帆拱上的穹顶。 拜占庭建筑特点:平面中央是圆穹窿顶的集中式平面与十字平面,空间以穹窿顶为主要构造,外观厚墙与不大的窗子,无柱无廊, 内部装饰华丽,外面装饰朴实。 - 11 - 帆拱:拜占庭建筑为解决圆形穹顶与方形平面之间的过渡而创造的结构方式. 圣索菲亚大教堂(君士坦丁堡) :拜占廷建筑最辉煌的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 哥特建筑:哥特式建筑:11 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2~15 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建筑结构的成就是采用了骨架券系统。哥 特教堂两侧都有大的玻璃窗,上有彩色图案,这种做法是为了圣经的图解。 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框架式骨架券作拱顶承重构件,其余填充维护部分减薄,使拱顶减轻;独立的飞扶壁在中厅十字拱的起脚 处抵住其侧推力,和骨架券共同组成框架式结构,侧廊拱顶高度降低,使中厅高侧窗加大;使用二心圆的尖拱、尖券、侧推力减小,使 不同跨度拱可一样高。 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使用独立的飞券抵住四角的侧推力、全部使用二心圆的尖券和尖拱、采用束柱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影响,以尖 拱、尖形肋、拱顶、坡度很大的屋面,飞扶壁、束柱、彩色玻璃花窗、墙面、钟塔等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所有建筑局部和细节的 顶部都是尖顶,造成外部向上的动势;内部空间高旷、单纯,具有通向祭坛的动势和垂直向上的升腾感。 哥特式建筑的主要代表: 法国:巴黎圣母院,亚眠主教堂,兰斯主教堂。 英国:索尔兹伯里主教堂,水平划分突出,比较舒缓。 德国:科隆主教堂(欧洲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之一,钟塔高 157 米,大厅长 144 米,总宽 45 米,高 43.5 米,前后一共建了 600 多年) , 乌尔姆主教堂(立面水平线弱,垂直线密而突出,显得森冷峻峭) 。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比萨主教堂(中世纪带有古典建筑因素的哥特式) 、威尼斯总督府 西班牙:伯格斯主教堂,由于大量伊斯兰建筑手法掺入到哥特建筑中而形成穆丹迦风格。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大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发出的感慨,同样,歌德在面对斯特拉斯堡主教堂时也说出了他的名言“建筑 是凝固的音乐”。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哥特式建筑的艺术价值。 3.熟悉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广场及建筑师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 1.以 15 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为起点,广义指直到 18 世纪末,近 400 年文艺复兴。狭义指到 17 世纪初结束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来传 至欧洲其他国家地区形成各具特点的文艺复兴建筑。 2. 建筑的三个时期 1) 早期(15 世纪),以佛罗伦萨为中心。建筑实例:佛罗伦萨主教堂大穹顶。美狄奇―吕卡尔第府邸。巴齐礼拜堂。 2) 盛期(15 世纪末~16 世纪上半叶),以罗马为中心。 实例:坦比哀多。法尔尼斯府邸。劳伦齐阿纳图书馆。文特拉米尼府邸。圣马 可图书馆。 3) 晚期(16 世纪下半叶),以维晋察为中心。建筑实例:维晋察的巴西利卡。圆厅别墅。奥林匹克剧场。尤利亚三世别墅。麦西米府邸。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特点:提倡复兴古罗马建筑风格,扬弃哥特式风格。古典柱式再度成为构图主题。追求理性的稳定感, 用半圆券,厚实墙,圆穹窿,水平向的厚墙,与哥特式的尖券、尖塔、束柱、飞扶壁、小尖塔相对抗。建筑轮廓整齐、统一和有条理性。 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主要代表建筑、广场及建筑师: 建筑: 佛罗伦萨主教堂大穹顶:意大利文艺复兴开端的标志。早期文艺复兴的奠基人――伯鲁乃列斯基。 圣彼得大教堂(罗马)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著名的建筑,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初始选中了伯拉孟特的方案为希腊十字式。后经 多人修改,最终由米开朗基罗主持,历时 120 年建成。教堂的修建过程反应了进步力量与发动宗教力量的斗争。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纪念 碑。 美狄奇―吕卡尔第府邸:早期文艺复兴府邸的典型作品。建筑师是米开罗佐。 巴齐礼拜堂:早期文艺复兴教堂的典型作品。伯鲁乃列斯基。内部与外部都由柱式控制,力求轻快典雅。 坦比哀多:纪念性风格地典型代表,伯拉孟特设计。构图完整,体积感强,穹顶统率整体的集中式型制,是当时有重大创新的建筑 形式,对后世建筑影响很大。柱廊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法尔尼斯府邸:小桑迦罗设计。追求雄伟的纪念性,有较强的纵轴线,门厅为巴西利卡形式。 劳伦齐阿纳图书馆:室内采用外立面处理手法,是较早将楼梯作为建筑艺术部件处理的实例。米开朗基罗设计。 文特拉米尼府邸:威尼斯文艺复兴府邸的代表,立面轻快开朗,比例和谐,细部精致。龙巴都设计。 圣马可图书馆:券柱式控制立面,体型简洁明快。珊索维诺设计。 维晋寨的巴西利卡:晚期文艺复兴重要建筑师帕拉第奥的重要作品之一。其立面构图处理是柱式构图的重要创造,名为“帕拉第奥 母题” (文艺复兴时期,帕拉第奥创造的是一种券柱式构图方式) 。 圆厅别墅:晚期文艺复兴庄园府邸的代表。外形由明确而单纯的几何体组成,依纵横两轴线对称布Z,比例和谐,构图严谨,形体 统一完整。平面为正方形,四面有门廊,廊中有六棵爱粤尼柱。文艺复兴晚期代表帕拉第奥的重要作品之一。对后世创作产生影响。 奥林匹克剧场:帕拉第奥设计,第一个把露天剧场转化为室内剧场,为剧场型制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尤利亚三世别墅:维尼奥拉设计,抛弃了传统的四合院制,在纵轴线上组织空间并力求开敞,富有变化,是建筑布局上的进步。 麦西米府邸:帕鲁齐的杰作,把建筑平面、空间和艺术形式一起做了完整、细致的处理,在功能上有所突破。 广场: 佛罗伦萨的安农齐阿广场:早期文艺复兴最完整的广场。 罗马的市政广场:文艺复兴时期较早按轴线对称布局的梯形广场,米开朗基罗设计。 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文艺复兴时期最终完成的,由大小两个梯形组合而成,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最有代表性的广场。主广场由圣马可教堂、旧新市政大厦围合,次广场东西两侧是总督宫和圣马可图书馆。 意大利文艺复兴晚期出现手法主义的两种表现:①教条式地模仿过去大师的创作手法,为柱式制定繁琐而死板的规则;②追求新颖 尖巧,堆砌建筑装饰构件,致力于追求光影变化,不安定的体形和意外的起伏转折。 《论建筑》 阿尔伯蒂 1845 年出版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理论著作。 《建筑四书》帕拉第奥 《建筑五柱式规范》 维尼奥拉 1652 4.熟悉巴洛克建筑、法国古典主义建筑的艺术特色 巴洛克建筑: - 12 - 巴洛克建筑:17 世纪至 18 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以天主教堂为代表。它形式上是文艺 复兴的支流与变形,但其思想出发点与人文主义截然不同,反映天主教的思想意识和奢侈的欲望,包含着矛盾的倾向,敢于破旧立新, 创造出不少富有生命力的新形式和新手法,被长期广泛地流传;但它又有非理性的、反常的、违反建筑艺术基本法则的一面,一些形式 主义的倾向曾起过消极的作用。 巴洛克风格特征: (1)追求新奇,建筑处理手法打破古典形式,建筑外形自由,有时不顾结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组合以取得反常效 果。 (2)追求建筑形体和空间的动态,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的空间。 (3)喜好富丽的装饰,强烈的色彩,打破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界 线,使其相互渗透。 (4)趋向自然,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表达世俗情趣,具有欢乐气氛。 巴洛克教堂建筑实例:罗马耶稣会教堂(维尼奥拉) 。 罗马圣卡罗教堂(波罗米尼) 。 巴洛克城市广场实例;圣彼得大教堂广场(由梯形和椭圆形组合而成,伯尼尼设计) 。波波罗广场(封丹纳设计) 。纳沃那广场(波 罗米尼设计) 。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 古典主义建筑:广义的指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等采用古典柱式的建筑风格。狭义的指运用纯正的古典 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义及其他地区受其影响的建筑,即指 17 世纪法王路易十三、十四专制王权时期的建筑。 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古典主义时期,法国建立了欧洲最早的建筑学院(1671 年,学院派的来历)培养建筑师,制定严格的规范,形 成了欧洲建筑教学的体系。风格特征:推崇古典柱式,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在总体布局、建筑平面、立面造型中强调轴线对称、 主从,把比例尊为建筑造型中的决定因素,提倡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感的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手法。 卢浮宫东立面(勒伏、勒勃亨、彼洛) :古典主义建筑最重要代表作,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 凡尔赛宫(孟莎) :法国绝对君权最重要的纪念碑,古典主义建筑代表作,总体布局对欧洲的城市规划很有影响。 法国 17~18 世纪 艺术和技术的集中体现者。凡尔塞宫花园称为法国古典主义园林的杰出代表,设计采用几何式。 恩瓦立德新教堂(孟莎) :第一个完全古典主义教堂建筑, 17 世纪最完整的古典主义纪念物。 旺道姆广场(孟莎) :平面为抹去四角的长方形,对线对称、四周一色的封闭性广场,轴线交点上有纪念柱。古典主义广场代表作。 5.了解 19 世纪工业革命后西方建筑的发展和变革 6.熟悉近现代建筑的发展过程、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三、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 1.了解近代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 2.了解城市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内容 3.熟悉城市设计和居住区规划的基础理论和设计知识 4.了解城市景观设计的基本层次及设计原则 四、场地设计 1.了解场地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形、地貌、气象、地质、水文 2.了解场地的交通情况、周围建筑、空间特征与场地设计的关系 3.熟悉主要常见公共建筑的场地设计和居住区场地布局 4.熟悉道路交通、停车、广场、竖向设计、管线及绿化布Z,并符合相关法规规范 基地内道路布Z ?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单车道≥4M,双车道≥7M,人行道≥1.5M。 ? 消防车道净宽、高≥4M,尽头回车场≥15Mx15M,大型消防车回车场≥18Mx18M. 停车 ? 地面机动车面积估算 25-30m2,地下或地面多层停车面积估算 30-40m2,一般机动车位尺寸 2.8Mx6M 或 3Mx6M。 ? 自行车位 0.6Mx2M,1.5-1.8m2。 ? 停车库入口退道路红线≥7.5M; &50 车位,可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宜采用双车道; 50-300 车位应设两个出入口; ≥300 车位,出口入口应分开,净间距≥20M; ≥500 车位,出入口≥3 个,净间距≥10M,出入口宽度≥7M; 单车行驶≥3.5M,双车行驶≥6M。 管线 分类 敷设 输送 给水管 工业、生活、消防给水 埋地敷设 排水管 工业、生活污水、雨水 自流、埋地敷设 (钢筋)混凝土管、陶土管、石砌管沟 热力管 蒸气、热水管 埋地敷设、地沟、架空 钢管外包保湿材料(石棉水泥) 燃气管 天然气、煤气 埋地敷设 钢管、铸铁管外涂防腐剂 电力线 埋地、架空敷设 周围有保护措施 电信线 电话、电视等弱电线 明设、暗设,并远离高压电线 裸导线、绝缘导线,电缆 重力自流管线(污水管、雨水管)不可弯曲;压力管线可弯曲。 竖向设计 ? 定义:根据地形特点及施工条件,对基地的自然地形、建筑物、构筑物、道路进行高程(标高)设计。 ? 内容:确定室内地坪标高,关键构筑物标高,广场标高,场地内道路标高及坡度,地面排水系统,土方工程(土石方填挖方量计 算、使其接近平衡,不平时选定取弃土地点) ,工程构筑物(挡土墙、边坡)与排水构筑物的具体设计(排水沟、排洪沟、截洪 沟) 。 5.掌握城市用地标准及场地设计的控制指标 五、标准与法规 - 13 - 1.掌握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 方案设计: 1. 设计说明书,包括各专业设计说明以及投资估算等内容; 2. 总平面图以及建筑设计图纸 3. 设计委托或设计合同中规定的透视图、鸟瞰图、模型等。 方案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 设计文件目录;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图纸。 注:投标方案按标书要求密封或隐盖编制单位和扉页。 ? 初步设计: 1. 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 2. 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 3. 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4. 工程概算书。 注: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主要设备或材料表,主要设备或材料表可附在说明书中,或附在设计图纸中,或单独成册。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排顺序 1. 封面:写明项目名称、编制单位、编制年月。 2. 扉页:写明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项目总负责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 3. 设计文件目录。 4. 设计说明书。 5. 设计图纸(可另单独成册)。 6. 概算书(可另单独成册)。 注:1 对于规模较大、设计文件较多的项目,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可按专业成册; 2 另外单独成册的设计图纸应有图纸总封面和图纸目录; 3 各专业负责人的姓名和签署也可在本专业设计说明的首页上标明。 ? 施工图设计: 1. 合同要求所涉及的所有专业的设计图纸(含图纸目录、说明和必要的设备、材料表,见 4.2―4.8 节)以及图纸总封面。 2. 合同要求的工程预算书。 注:对于方案设计后直接进入施工图设计的项目,若合同未要求编制工程预算书,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包括工程概算书。 总封面应标明以下内容: 1. 项目名称; 2. 编制单位名称; 3. 项目的设计编号; 4. 设计阶段; 5. 编制单位法定代表人、技术总负责人和项目总负责人的姓名及其签字或授权盖章; 6. 编制年月(即出图年、月)。 2.掌握民用建筑设计和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 3.掌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建筑耐火等级:根据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与耐火极限最低限度,高层建筑分二级,普通建筑分四级。耐火等及以楼板为为基础划 分,一级为 1.5h,二及为 1h,三级为 0.5h,四级为 0.5h。力传递楼板&梁&柱/墙,按构件的重要性,相应提高其耐火等级。一 级耐火建筑为钢混或砖混结构;二级耐火建筑同上;三级耐火建筑为砖木结构(木屋顶+钢混楼板+砖墙面) ;四级耐火建筑为可 燃结构(木屋顶+难燃墙面) 。如二级中,可采用钢屋顶(高温保护/防火保护) ,预应力钢混预制板,耐火极限仅为 0.5h。 ? 构件耐火极限:建筑构件受火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撑能力/完整性/隔火作用为止所用的时间 h。 ? 防火墙设计要求:具有≥4h(高层≥3h)耐火极限的非燃烧材料砌筑在独立基础上或梁上,用以区分防火分区,控制火灾范围的 构件。轻质防火墙位Z可不受此限。防火墙两侧开窗最小距离≥2m,转角处开窗最小距离≥4m。屋面为可燃或难燃材料时,防火 墙断开屋面,向上高出 400-500 高度,四米范围内无天窗等危险构件。防火墙上开门窗,保证其耐火极限≥1.2h,甲级防火门窗。 走道两侧隔墙,面积≥100m2 房间隔墙,重要设备间隔墙,病房隔墙,应为防火墙,并砌到梁底。 ? 防火门:甲级防火门≥1.2h,主要用于防火墙上,宜自动兼手动的平开或推拉门,可从任一侧开启;乙级防火门≥0.9h,主要用 于疏散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前室,宜单向开启的弹簧门,可自行关闭;丙级防火门≥0.6h,主要用于管道井、排烟井、电缆井的检 修门。非燃料体防火门=钢板+镀锌铁皮+石棉板+岩棉等;难燃料体防火门=木材+毛毡+外钉铁皮/石棉板+泄气孔。 ? 建筑隔墙防火设计:隔墙的耐火极限 剧院:舞台与观众厅间的隔墙≥3h,舞台上部与观众厅间的隔墙≥1.5h,储藏室、操作室隔墙≥2h,放映室、卷片室≥1.5h,墙 体采不不燃烧材质,开门为乙级防火门。 医院、游戏场所、老年院、幼儿园采用≥2h 的墙体,≥1h 的楼板,墙上开乙级防火门。 消防控制室、消防水间、空调机房采用≥2h 墙体,≥1.5h 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 ? 幕墙防火设计:幕墙与楼板间的缝隙用不燃材料封堵,岩棉、矿棉、玻璃棉,并采用厚度≥1.5 的镀锌耐热钢板封口(不得用铝 板) 。接缝处及螺丝口应用防火密封胶封堵。 ? 防烟楼梯间 - 14 - 设Z标准:一类高层建筑,≥32m 二类高层建筑,≥24m 的高级高层住宅(中央空调) ,≥12f 通廊式住宅,≥19f 板楼与塔楼。 开敞前室:利用阳台、凹廊作为前室,路线曲折,靠外墙,自然通风,房门为乙级防火门。 封闭前室:位Z灵活,可采用机械防烟措失,需保证前室 25Pa,楼梯间 50Pa 处于正压状态,以阻上烟进入,如向前室或楼梯间 或两个空间的送风井。 前室面积:公共建筑≥6m2,住宅≥4.5m2,与消防前室合用,公共建筑≥10m2,住宅≥6m2。 ? 消防电梯 设Z标准:一类高层建筑,≥32m 二类高层建筑,≥24m 的高级高层住宅(中央空调) ,≥12f 通廊式住宅,≥19f 板楼与塔楼。 应设前室,乙级防火门;首层对外出口≤30m;电梯井隔墙≥2h 耐火极限,甲级防火门,排水井≥2m3,载重≥800kg,首层到顶 层运行时长≤60s。 设Z数量:每层面积≤1500m2 设一台,&1500m2 设两台,&4500m2 设三台。 ? 避难层与设备层可结合布Z。避难层应留消防电梯出口,消防专线电话与应急广播。 4.掌握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房屋建筑部分的强制性条文 5.掌握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计规范》 无障碍的内部交通系统: ? 无障碍入口:不设台阶与坡道的入口;室外地面≤1/50 坡度,防止雨水倒流。 ? 坡道入口: 坡道最大坡度为 1/12 (1/16, 1/20 更安全, 也允许 1/10-1/8) 最小宽度为 1.2M, , 最小深度 1.5M, 当高度大于 1.5M(水 平长度大于 30M)时,需设深 1.5M 的休息平台;坡道两侧设扶手,扶手高 0.85M(若有下层为 0.65M) ,扶手端部向水平延伸 0.3M 并向下 0.1M 或到地面固定;坡道设计为直线型或折返型,高度高于 0.3M 时,两侧可设≥0.5M 的挡台。 ? 台阶与坡道入口. ? 无障碍水平通道:单行检票 0.9M,居住走廊≥1.2M,双行公共走道≥1.5M,1.8M。 残疾人专用走道≥1.8M,墙面/门下部设 0.35M 高防护板,转折处包圆角,光照度≥120lx。 ? 无障碍门:自动门&推拉门&折叠门&平开门&小力度弹簧门,不宜用旋转门。自动门净宽≥1M,其余门净宽≥0.8M,推拉门、平开 门把手一侧留宽度≥0.5M 的墙面空间以便开门。 ? 无障碍楼梯:梯段宽度≥1.5M(公共建筑),≥1.2M(居住建筑);扶手水平延伸 0.3M 并向下 0.1M 或至地面固定,扶手截面 35-45, 侧面距墙 40-50,扶手双层高 0.85M、0.65M。 ? 无障碍电梯:深度≥1.8M 以便换位;按钮高度 0.9-1.1M;门净宽≥0.8M;三面壁设 0.8-0.85 高扶手;电梯外 0.3M 起设停步盲 道。最小规格 1.4X1.1 真接进出,中型 1.7X1.4 可旋转 180 度。 ? 无障碍厕所:公共场所至少男女各一(大、小便器,洗手盆) ;入口设标志,设安全抓杆(水平抓杆 0.7M 高、垂直抓杆 1.4M、水 盆周边 0.05M 抓杆)、挂衣钩 1.2M 高;门向外开启,宽≥0.8M;面积≥1.8X1.4,无障碍专门厕所≥2X2; ? 无障碍轮椅席位:数量以规模定 500(1\2),500-),\6),(6\10)。 设Z于通道附近,面积≥1.1X0.8。 2 2 ? 无障碍厨房:面积≥6M (一、二类居住)、面积≥7M (三、四类)。通道净宽≥1.5M;操做台高度 0.75-0.8M,深度 0.5-0.55M;吊 柜底高度≤1.2M,深度≤0.25M。阀门高度 1.1-1.2M。 残疾人车位:数量≥总车量 X2%,且不少于一个,靠近入口布Z;车位一侧设宽≥1.2M 轮椅通道,并靠进建筑通道的入口。 6.掌握城市居住区规划和住宅设计规范。 第二部分 专业理论知识 一、建筑结构 1.了解结构力学基本原理 2.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结构概念和力学性能 3.了解抗震设计的基础知识 4.熟悉常用结构选型和结构概念设计 二、建筑热工 1.了解建筑热工的基本原理 2.了解建筑围护结构的节能设计基本原则 ? 主要房间宜向阳,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 建筑应减少外表面积,平立面凹凸不宜过多;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若&0.3,则外墙与屋面加强保温,其传热系数应符合《民 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 窗墙面积比:北(≤0.25) ,东、西(≤0.3) ,南(≤0.35),若大则调整外墙与屋面的传热系数以达标准。 ? 采用气密性良好的窗户及门,标准为 1-6 层不低于Ⅲ级水平,7-13 层不低于Ⅱ级水平, 《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分级检测方法》 。 ? 维护结构热桥部分的保温措施,使其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并减少传热热损失。 ? 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的楼梯间隔墙和户 门面积。 ? 窗墙面积比: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所围成面积)的比值。 ? 布局应利用冬日日照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利用夏季自然通风,采用较好的朝向。 ? 寒冷地区体形系数≤0.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 外墙与屋面的热桥部位的内表积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 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0.7,当&0.4 时,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应≥0.4。 ? 门窗气密性、外墙遮阳设施、利用中庭通风降温、设Z门斗、减少外廊与开敞楼梯间等。 3.掌握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防潮的设计 地下室防潮防水设计 ? 地下室防潮构造:当最高地下水位低于地下室地坪且无滞水可能时,地下水不会直接侵入地下室。地下室外墙与地板只受地潮影 - 15 - 响(土层中毛细管水与地面下渗的无压水) ,一般只做防潮处理。详图。 地下室防水构造:最高地下水位高于地下室地坪,地下室外墙受侧压力与浮力。 地下室防水做法分为四个等级,依等级设防做法为多道设防(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柔性防水+其它防水措施,如架空层、架壁 墙) ,两道设防(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防水+柔性防水) ,一道设防(外防水层) ; ? 防水做法分为内防水与外防水两种构造(详图) 。 ? 防水材料: a.刚性防水材料:自防水钢筋混凝土,易开裂,所以外包一道柔性防水;掺 UEA 的防水混凝土,适用于各种地下防水。 b.柔性防水材料:合成高分子卷材(橡胶)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氯化乙烯/橡胶共混卷材、SBS 卷材等,其外应有保护层 (如砖墙) 。 c.涂料防水:普通乳化沥青、再生胶沥青等,适用于迎水面,作为附加防水层,补漏措施。 d.水泥砂浆:多层水泥砂浆或掺外加剂的水泥砂浆,属刚性防水。适用于面积小(300m2)变形小的工程。 ? 一般条件下做内防水好,地下水位较高时,宜做外防水,防水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 0.15m。地下室防水属隐蔽工程,应先验收, 后回填。 外墙保温、隔热 ? 外墙内保温:不影响外墙防水及装饰做法,但占用室内面积。 a.硬质保温制品内贴;原墙面+加胶砂浆+增强石膏聚苯复合保温板等+石膏+满铺碱玻纤涂塑网格布+腻子填平+涂料。石膏防水性 差,此不宜用于卫生间、厨房。 b.保温层挂装;保温龙骨+填岩棉等+纸面石膏板。 ? 外墙外保温: a.保温浆料粉刷,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界面砂浆+钉入镀锌钢丝网(满布时防雷措施)+保温砂浆+聚合物砂浆与耐碱玻纤布 (防止空鼓、开裂)+柔性耐水腻子填平+表面涂料。玻纤布于易开裂窗下等多加一道。 b.外贴保温板材(自防水、阻燃性) ,聚苯板与聚氨酯板;粘结浆+机械锚固件辅助连接 1.5-4 个钉/m2;H≥60M 建筑以上部分用 矿棉板做保温以防火。 c.外加保温砌块墙,多用于多、低层,局部或整体加一道墙,如加气/陶粒混凝土砌块。 ? 外墙中保温: a.保温方式:铝薄+板材间的空气层;铺钉保温板(现场或工厂做) ;喷发泡聚氨脂(还有好的防水作用,20-30mm) 。 b.保温问题:两层墙板间的连接件存在热桥――用发泡聚氨脂喷填。 外墙防水 ? 防水部位:各种接缝处(板缝、门窗缝) 。 ? 处理方式:填缝、盖缝、粉刷墙面无裂缝等。缝宽≤20mm; ? 常见问题:如多孔砖,易吸水,造成霉变、起鼓。缝毛细作用吸水进入内部; ? 板缝构造:填缝(砂浆、沟缝剂、橡胶条、塑料条、油毡条) ;盖缝(金属、塑料弹性卡子) ;挡水(接水条、水舌、斜缝) ;空 腔原理(减水压防吸入) ;构造防水与材料防水相结合;堵缝与疏导并举; a.垂直缝构造:水泥砂浆 20+塑料条+小块泡沫聚苯乙烯保温板(空腔处) ; b.水平缝构造:油毡条+斜空腔+小块保温板; c.十字缝构造:铝簸箕(水舌)+塑料条外沟+斜凹槽/空腔; ? 混凝土板缝防水设计 ? 离缝处理(外墙面板与装饰板分开) ,内部墙面满布防水材料,如喷发泡聚氨脂,贴防水卷材; 室内冷凝 ? 原因:室内湿度高、表面温度低(保温薄弱部位) 、不通风。 ? 材料:热阻(减少热量传递) 、蓄热性能(温度随变) 、吸湿。如水磨石、混凝土不如木地面、粘土砖地面。 ? 材料布Z层次?(水蒸气要压力与饱合压力不相交,无凝结水) ;设Z隔汽层(在保温层蒸汽浸入的一侧设隔汽层,使水蒸汽分 压力急剧下降) ; ? 隔汽层材料:石油沥青油毡/纸、热沥青、聚乙烯薄膜;布在蒸汽浸入一侧;供暖房间布在保温层内侧,冷库布在外侧,反向双 侧布(水不易蒸发,破坏保温层) ; ? 通风层、泄汽沟道:保温层外部风干作用; 屋顶保温、隔热 ? 屋面保温材料: a.板材:憎水性水泥膨胀珍珠岩保温板、发泡聚苯乙烯保温板、挤塑板、玻璃棉/岩棉保温板; b.块材:水泥聚苯空心砌快; c.卷材:玻璃棉/岩棉毡子; d.散料:膨胀珍珠岩、发泡聚苯乙烯颗粒; ? 保温材料放Z层次: a.保温层于结构层与防水层间(常用) :约 150 厚 面层(混凝土砖瓦 35 厚)+保护层(粗砂 25 厚)+隔离层(塑料膜)+防水层(高分子卷材)+保温层兼找坡层(发泡聚保温板≥40 厚)+ 隔蒸汽层(花油法粘高聚物油毡一层)+找平层(1:3 水泥砂浆 20 厚)+结构层;花油法粘可使蒸汽在分仓缝中排出,还可在隔汽层 下再布透汽层,如波形瓦片,垫起一层混凝土薄板,找平后再粘隔汽层;保温层上架通风层;如将膨胀珍珠岩放入塑料袋中即可 做为保温材料又可用法隔汽层,在其上架通风透汽层(50 空气层) ,避免水分凝结于袋表面。 b.保温层于防水层之上:称为倒铺屋面, 只有具有自防水功能的保温材料才可用此构造(挤塑型聚乙烯板) ;对防水层保护效果好。 例平屋顶:约 150 厚 = 面层(混凝土砖 35 厚)+保护层(粗砂 25 厚)+隔离层(塑料膜)+保温层(挤塑型聚乙烯板 40 厚)+防 水层(高分子卷材)+找平层(1:3 水泥砂浆 20 厚)+找坡层(1:8 水泥珍珠砂岩≥20 厚)+结构层; - 16 ? ? 例坡层顶:钢瓦+空气层+保温层+防水层+找平层+结构层(预留插筋) ,防保温滑落挡件与钢瓦固定件; c.保温层位于屋面结构之下: 屋面结构+保温层+吊顶(最好考虑通气) ;保温层:硬质/半硬质带反身铝薄的岩棉 25 厚;袋装保温散料 30 厚;保温卷/板材。 屋面隔热、降温 a.实体材料隔热屋面:利用材料蓄热性、热稳定性、传导延迟(3-5h) ,热量散发,使内表温度与外表温度存在差异;密度越大, 蓄热系数越大,热稳定性好,自重大;不适用于夜间使用的房间(居室) ; 实铺砖/混凝土屋顶,堆土屋面+种植、砾石屋面+灌水、蓄水屋面; b.通风层降温屋顶:利用层间通风,散发热量,使屋面变成两次传热;通风层在结构层下(吊顶棚) ,在结构层上(防水层上架空 层) ; c.反射降温:浅色砾石、石灰水刷白、空气层+铝箔; d.蒸发散热:淋水屋面、喷雾屋面; 平屋面防水构造 ? 屋面防水等级项目 建筑类别 使用年限 防水层材料 Ⅰ 主要民用建筑、防水需求的工业建筑 25 年 宜选用:合成高分子卷材,高聚物改 性沥青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细石混凝土等。 屋面防水等级 Ⅱ Ⅲ 民用建筑、高层建筑、重要工业建筑 一般工业建筑 15 年 10 年 宜选用: 同上, 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 宜选用:三毡四油合成高分子卷材, 平瓦等。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合成高分子防 水涂料,高聚物改性沥青涂料,沥青 基防水涂料,刚性防水层,平瓦,油 毡瓦等。 二道。一道卷材或一道压型钢板。 一道或两种防水材料混用。 Ⅳ 非永久性建筑 5年 宜选用: 二毡三油沥青 卷材, 高聚物改性沥青 涂料,沥青基防水涂 料,刚性防水层,波形 瓦等。 一道防水设防。设防要求三道及以上。一道高分子防水卷材, 且只有一道≥2 厚高分子防水涂膜。防水类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栏杆防雷接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