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仪器用哪些仪器检测汽轮机故障

您的位置: &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分析探究
优质期刊推荐【图文】汽轮机状态检测、故障诊断与状态维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汽轮机状态检测、故障诊断与状态维修
&&汽轮机状态检测、故障诊断与状态维修
大小:3.05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火电厂汽轮机常见故障维修_文档下载
亿万文档 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 &
& 火电厂汽轮机常见故障维修
火电厂汽轮机常见故障维修
火厂电轮机常见汽障维故
华.北力大学电.北河定
00;32 .北方合联电有力责限公任剐包头二第热电厂, 1】人蒙古包头
[摘要】汽轮是机电火厂生产的-重蚤运行设,备其运的质行和效量率直关接到系火电厂安的运全和生产行水.平轮汽机属于型大备,设运
行在过中程受会到多种素因的响影,部各间件的配合摩擦不当会汽轮机产生一定的影对,响因此,工作 中加要对强汽轮机的护维保养和保证 .正常稳定其运的行本文对轮汽机常的故见和维障方修加法分以析,旨提在高汽轮钡运的行安全}生可和靠性。
[关闭键火电;汽}姊L厂故障;修检
火电厂安的生全产运离不行汽轮机开,汽轮机组组为作火电厂的要重动力成,组其安稳全定的运有着行为重极要的意义。轮机在生产汽运行过程中需要担较高负承,长期荷行中运会对各部产件生同程不的度
磨损,一超旦自身的出受承限极会致导不安事全故的生发引发极,为重
的大全事故安,威人身胁和产的财全。
安3汽轮超机速危及控害措制施火电汽轮厂发机组电高是状速态运下的精密机行械备设,轮机汽作为主机具有强大动动力矩的,在速运高中行果如出现调节系统失灵,会就使汽轮机速高剧急动转起,来转等子其它零件的应力会达不到部允的数许值,产各种生性危恶害,如片甩脱、轴承叶损坏转、子裂等断,
发机组电运行的境环比较杂,复影响的素很因,多常出常各现种故:如障轮汽的机动振零部件的、擦、冷凝摩的器真下空等降,要需在日常
作中工强防护,加提前采取有措效,提施高修理护维技术。工作中一
直至}门组整个废报l因此,轮机汽超速危是及身安全人设、安全备极
大的恶性的故事! 生中要产有效制汽轮机控的超运转,必速采用须保安统系加强气埔轮 运行机度速的监控一旦,发汽现轮机的行运速度出任偏差何,靠保安系依自统动生动发作予调以整,止制轮机汽速超,保证运行速在度定的规标之准内,因此,保安系统必随时保须正常的运行状证。态组机在装、安调试大、修期或间安系统运保行一定周后期,都要保对系安统进调整测
发旦现不常正现的,象刻予立检查以维修,防事故的止发。生
1汽机轮的不常正动振与维
汽修轮机的正不振常会对整体结构的稳动性、安全性定造成影响, 致导轮汽
机现出不正常状的态,此因必须,找到轮机振动的汽原因,
予以处。理
、确其保f壬在隋况下能正够确作,确保汽轮机的动安云。行
4汽轮水机击危害及冲修措施维水冲是指击或水蒸汽进冷到汽轮机入中对设备造成的坏。水损;中
会击对叶造成片伤损使气,缸出现纹裂造或成形变使机,部械发分碰生
情况下,汽轮机出振动有现个原两因:首是由先于轮汽处于高速运机动状态下,工的作片叶会到受均不的匀者不平衡或的气热流击冲,气流振激,导致轮汽机现出在流的作气用下发生振动影响,整个机组到的行运:
推力轴损坏承现象,等作工中应以防预主,防为止产生汽机轮进水
其次,汽轮机转在子速高动中由运于表摩擦导面热变形致也会,引
发不正的常动。振轮机出汽不现常正的动后振,振产动的生频率以、
及振的变幅化使会轮汽正常运行机的各参产生变化数因此,,影响到整
事故,旦出一现问 题,应即立采果取断措予施以处。理
作工当主蒸汽温度中不,压稳力大不小定,应注意时强监加视 当汽温出现,直线降下且下降规到值定,时紧急应机处理:同停时察观气内缸金温度属变化加热、器凝、器汽水位,觉有进发水危险,时速迅清问查题原因,切可能断出的现进水源在态启热之动前,用应蒸汽充
体分的安性能全必须,高重视度。 产中生为防止消除不正和振动常现象发生,的可采以以取下手段. 针对流激气振的题问,可以整锅调炉内的热容水积、水蒸气流量,的调整高压门气等通,过对机械运的行隋况强检测加,一步进观察振激变的
,或化,者还可以调负荷控整制振激象的产生现;转子过热引机械发变,形产生正不振动常的况情,要是来自主于部内动,因振此,可以换更机轴械颈其或部件消除他内部擦摩,解决类问题。
2此空下真的降危及维害修方法
暖管进一,步证输保畅通水;作工时应定期检加查器热位水调节装、置
水位高警报置装、高压加热保护装器置,等使之于处安运全状态行,一旦发不现正常况,应迅状关速抽汽闭对管应的进门、气回止,停阀向止 轮汽机气供,强加除器氧水的监督位,杜绝水冲事故击的生。发
5流部通故分及障处方法理汽轮通流机分部的磨常常发生损机组在、停和变启化时,由于启 动方式不合、加热理和冷却不匀、保温质量均良或加热装置不使用不当等使,气和转子缸之间胀膨、擦摩造成
磨损产,不应当生的机械障故。
真空下降器是汽也轮机运行时的常见故障之一,出当这种现现象时
,会生产一列系连的反锁应,汽轮对机的安造成全危害,影机响
组的常正行。运
此因故,中应加强启障、停机、和变动情况下对胀工差监控的,合里调
通流整分间隙、部低降机组荷负防,上止缸下温差大过起引子弯转曲、 生产动振等,进一步止汽封套防形变,调节级整流导牢固稳环和挂耳定的焊接质量。 6
凝当器汽真空下降时,排汽压力会随之上升,使组机出力的随会下降之,排气缸中轴承的座受到持会续过热因,出现此胀现象膨引,起轴负承荷会生产荷分配不均,负不衡平振动由此产生。相之下对,凝汽的铜管器续受持热会也引起膨,胀现松出、弛变、形裂等不断常正象,这现样随,着轴推力向增加,的缸排气变气化生了末产级流脱 ̄/
JIL,情况会越来越重严最会后损伤叶片。到凝汽一旦器出现空真障要故即立排原查因,时可有是能汽器凝出现
渗,这漏时要需在凝汽器边侧喉部下和方等位黄的真空分部注,水细仔
轮机安汽可全靠运行是火厂电正常行的运础基,因此,加应对汽轮强的日机常维护和养保,积采用极先进的维技术和智能化的修检仪测器,对汽机轮工的作态状行进实检测时,随时制止不正现常,象防止事
的发生。随故科着技进步的新工,艺新技术、应的用,会大减大少轮汽
观察是否出
漏现水问题发,漏现水题问就须必停止行实施维修运:时
有机障的故发,为火生厂的安全电产保生驾护。航
障故原因是环泵循产故障生,使水力法达到无环标;循,佳因产此生真
现象,这空就要针是循对环泵做一步进检、观察其查水口吸水的是位达否到标准,网有滤有出现堵塞等没,及时发现问题以予理。处
同时要还考是否虑循环泵的机电电、流有等无题问,检查下加一以 调整,损坏的对设尽备更换快用备环循泵消,除不影响平时良应做
日常好清理的清洁工,定作进期行垢除祛,保证污汽凝的器洁,清少减凝汽器的故现障象。
1 1 刘丹火电Jj…汽轮¨屯’见南障及维修方法U故I科技新与虚刨用 2 .} ( 1 5㈦鲁2晶子火电一 r汽轮卞『 1机辅见常放障检及修法研方Ⅱ】究机电信息,2 0
Word文档免费下载: (下载1-1页,共1页)
火电厂汽轮机常见故障诊断及检修_电力/水利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龙源期刊网 http...维修性与安全性的问题日 益突出,从而促进了人们对机械设备故障机理及诊断技术的...火电厂汽轮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着火电厂汽轮机,分析了汽轮机常见的故障类型,并 提出了火电厂汽轮机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 以期可以为...汽轮机是 火电厂生产中重要的生产设备 , 其运行的效率直接 关系到火电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所以要加强对汽轮机的维 修检 查, 确保 其能 够正 常运 行...浅析火电厂汽轮机常见故障的发生原因及检修方法_设计/艺术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因此,针对汽轮机异常震动原因的分析就 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查明原因才能对症维修...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 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电厂汽轮机的常见故障,并且对相应故障提出了具体化的检修 处理对策和维修建议,旨在全面促进电厂工作的进步,避免汽轮...一、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常见的故障 科技的发展,使得人们更加重视机械设备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与可维修性。以下就 汽轮机或汽轮机常见的故障进行简要分析。 1...探讨火电厂汽轮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_电力/水利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Machinery&Equipmemt 探讨火 电厂汽轮 机 常见故 障及维修 方法 冯 强 (广 西百色银海发电...火电厂汽轮机的常见故障及检修探究_电力/水利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浅谈火电厂汽轮机常见故障及维护 【摘要】汽轮机是一种以蒸汽为动力,并将蒸气的热能转化为 机械功的旋转机械,是现代火力发电厂中应用最广泛的原动机。汽 轮机...火电厂汽轮机的常见故障和检修策略_电力/水利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解决电厂疑难问题的金钥匙&汽轮机设备故障诊断与预防
自营订单满3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日开 本:12k纸 张:胶版纸包 装:平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6丛书名:解决电厂疑难问题的金钥匙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下载当当读书APP,免费阅读万本电子书。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汽轮机性能试验规程 ASME PTC6-1996
&&&&内部 资 料美 国 国 m标 准 p n汽轮机性能八 映as e  ptc6 1 9 m&&&&一 96( s   p c -17 修订版) a me  t 6 96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 热 力发电 及 料 量检 测 心编 设备 材 质 验 试中 译 编 译说明" s p c -19”      t 6 96是美国机机师工程协会制定的汽轮机组性能试验规 a me  程, 是美国国家标准。 该规程是‘ s p c -17” ` me  6 96 的修订本。 96 a t 自17 年版本问世 以来 , 汽轮机性能测试仪表和测试技术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 , 同时近 2 0年 的汽轮机性能试验实践也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和处理某些试验技术问题的新 方法,96 19 年版本都作了相应的修订和增补 , 使其使用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为便利使用者准确执行规程的各项规定, s      a me于 18 92年出版了“ s a me p c a-18"作为 p c -17 t6 92. , t 6 96的附录, 罗列了各种类型汽轮机组性能试验结 果及修正计算的算例。 这些算例对 p c -19 仍然适用, t 6 96 不再重新出版。 这次编 译“ s a me  c -19” 将“ t 6 p 6 96 时, p c a-18” t 92 仍附录在后, 以利读者对规程的 理解和执行。 " s p c -19”      t 6 96是用于指导汽轮机性能验收试验的国际上最严格的试 a me 验规程 , 如能完全按该规程实施试验 , 将得到汽轮机 的绝对性能水平, 因此, 该规 程对专门从事汽轮机性能试验的技术人员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作用 , 同时对从事 汽轮机性能研究和火电厂汽轮机性能检测和技术管理 的有关人员也有一定的参 考价值 。 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译人员 的水平有 限,      对规程的理解难免有缪误之处, 敬请 批评指正。对在编译工作中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各位同仁在此一并致谢。主 编 翻 译 校 对 审 核周 良茂 韩升良 施延州吴璧华 王周 良茂强赵 毅安敏善电力工业部( 国家电力公司) 热力发电设备及材料质量 检 验及测试 中心                 1 9 .                                 986 p c s报告 18 (95      t6 9819 年重新确认)汽轮机常规性能试 《 验方法》 给出了定期检查汽轮机性能的, 有相对好的精度的简化 试验方法。该报告是第 6 性能试验规程委员会出版的一独立报告。该试验方法, 可在汽轮机的整个使用年限内使用, 其宗旨不是用于验收试验 , 也不完全满足 p c -19 t 6 96的要 求。p c 报告 9519 年重新确认)汽轮机性能试验测量      18 (91 t 6 《不确定度评价导则》 描述 了用简化仪 器布置和 简化试验方法进 行的试验 。该报告是 第 6 性能试验规程委 员会 出版的一独立报 告。该试验方法不满足 p c -19 t 6 96的要求。这样的试验不能作为验收试验, 除非试验各方就所有试验工况与 p c -19 t 6 96的偏 离都以书面的形式表示认可。 任何与规程描述方法的偏离,连同依据 p c 报告 18 计算出的相应不确定度, t6 95 都要在试验报告 中予以清楚地描述。 发表 日 19 年 7 3 期:96 月 1日本标准将在协会批准下一版本时修订o  me  c -19 不出      a s p 6 96 t版 附录 。请注意:      就本标准技术术语的解释之类的质询, s a me将发表其 书面答复。但解释不是本标准的组成部分。仃购了p c -19 也就 t 6 96 自动订阅了技术说明( 解释)这些将 陆续出版, , 直到下一版本问世。a me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的注册商标。      s    ’ 本规程或标准以符合美国国家标准的程序建立。批 准该规程或标准的委员会 , 使代表不同利益的代表有机会参加, 从而达到势力均衡。 规程或标准的草案, 大众能够阅读和评论, 从而使工业界、 学术界、 政府 部门和社会各界有机会参与意见。 a me没有“      批准”“ s 、评价” 认可” 或“ 任何条款、 结构、 有所有权的设备或行为。a me不涉足违反与本规程提及的任何条款相关的有效知识产      s 权, 既不承担保证本规程的使用者不违反相应知识产权的责任, 本身也 不承担任何这样的责任。 直接忠告规程或标准的用户, 确定这类产权的 有效性及是否冒险违反这类产权 , 完全是用户 自己的责任。 政府部门代表和工业界人士的参加,      不能解释为政府或工业界认 可本规程或者是标准。 a me只对那些依据 a me管理程序发布的解释和杜绝个人发      s s 布解释的法规承担责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通知所有的性能试验规程,      必须同时满足 p c  指导总则》 t 1《 , 的要求。 以下信息是来 自上述文件的, 在这里重复是为 了强调和方便本规程的 用户。 希望用户在应用本规程之前, 首先彻底领会 p c  t1 的第 工 和第1部分 。用 a me性能试验规程,      s 会得出与最先进的工程技术相一致的、 精度等级最高的结果。 这些规程是由势力均衡的、 有代表不同利益的委 员参加的委员会建立起来的。规程规定 了试验方法、 仪器、 设备操作要 求, 计算方法和不确定度分析。 当依据本规程进行试验时,      试验结果本身, 无需就不确定度进行任 何调整, 已经是被测设备性能可得到的最好的说明。a me性能试 就 s 验规程没有规定试验结果与合 同保证值的比较方法。 因而, 建议商业试 验的各方在试验开始前, 最好是在签定合同前就试验结果与合同保证 值的比较方法达成一致。确定或解释如何进行比较不包括在任何规程 的范围之 内。批准: 信件投票#9-1 和 b t   19 年 3月 1-1 5 p c  95 3 4日行政会议。 言月 u( 该前言不是 a me  c -1 9 s p 6 9 6的组成部分) t历史背景汽轮机试验规程是 11 年版本的一组十种 a me性能试验规程中的一种。11      95 s 98年开始 对这些规程进行修订, 并且于 12 4月出版了汽轮机试验规程的修订版。 98年13 年决定对 12 年版本进行全面修订,      92 98 并在第 6 委员会主席 c h b r .  er .  y的要求下扩大了该委员会。这一决定是由两个方面的发展促成的。首先, 由于抽汽式、 混压式和其它型式 汽轮机应用的增加 , 要求把汽轮机试验规程的范围扩大以包括这些型式 ; 其次, 由于国际会议的召开 , 对试验规程有了更广泛的概念 。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如下。12 年国际电工委员会( c 的美国国家委员会邀请美国机      95 ( ) i e械工程师协会( s ) a me 合作, 制定一个国际通用的汽轮机试验规程。 这一邀请被提交到性能试验规程委员会并为其所接受。ic这一项 目的秘书处设在了美国, e 并发行 了两种国际出版物, 一种为技术规范, 另一种为验收试验规程。委员会就这些国际规程附录的内容取得了一致意见 。附录包括 了 as me性能试验规程委员会在其 14 版汽轮机试验规程中增加的汽轮机型 91式。通过这一类的国际活动,      获得了该试验规程内容更为广泛的概念。a me性能试验规程 s委员会经常讨论这些新概念 , 并以该委员会示范试验规程大纲的修订本作为规程新版本准备 和现有版本修订的指导。因为 14      年版规程在使用中发现有差异和含糊之处需要纠正和澄清, 91 所以在 14 年对 99 该规程进行了修正。该修订本被 a me理事会批准和采用, s 并于 14 年 1 99 月出版, 编号为p 6 14 , tc - 9 9随着蒸汽循环的发展,      尤其是再热的广泛应用, 也就需要考虑对 p c -14 进行修订。 t 6 99 压力和温度都提高了, 热力循环变得更复杂了, 同时也有了先进的测量技术。 96 1 月, 15 年 1 第6试验规程委员会进行了改组 , 目的是准备规程的修订版 以反映测试方法 、 试验仪器和热力循环发展趋势的现状。修订后的规程于 16 年出版, 94 其目的主要是确定性能真实的水平。16 94年规程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热力循环朝着高主汽压力和温度、 使用再热蒸汽和先进的系统布置 发展的趋势。 由于多年来发展的需要 ,t 6      p c 委员会的一项附加任务是制订一套包括相对精度在 内的用于常规试验或商业试验的简化方法。委员会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地研究后编写了两个报告即 p c s和 p c 报告。 t 6 t 6 随着由核能供汽系统供汽的热力循环中主要在湿汽区运行的汽轮机的加人,      由于在这些系统中湿汽是常用的, 因而必须有新的技术和仪器。因而建立了一个过渡性规程 p c .- t 61 17 , 92发表试用并征求意见。该过渡性规程与其它几个修订本一起最后并人 p c -16 , t 6 94作为 p c - 17 表。 t 6 9 6发在制订 p 6 96      c -17 的同时, t 国际电工委员会, 5 第 技术委员会也在着手修订他们的验收试验规程以包括在干饱和蒸汽参数下工作的汽轮机。 他们通过努力工作发表了两种出版物即:19 年出版的文件 ic 5-1 ic 5-2 90 e 93 和 e 93 。前者是针对大型凝汽式汽轮机的高精度试验的, 而后者是针对宽的精度范围、 不同型式和容量的汽轮机试验的。现状p c -17 发表几年后,     96 t6 有一个问题对委员会来说越来越明显了, 即因依据该规程进行 的全面试验, 费用相对较高, 因而大多数机组没有进行试验。委员会研究了替代试验技术并建 立了简化验收试验方法, 以满足高精度标准要求同时费用又较低。 因为该方法不要求有确定整个系统状况的测量值。该简化试验方法于 18 94年作为过渡性规程 p c .  t 61发表, 仅包括 了为达到其 目的的附加要求和导则, 必须与 p c -1 7 一起使用。 t 6 96随 开始着手      修订p c 以 后, t 6 便将过渡性规程1 4 9 规程发表后新发展 9 和17 8 6 起来的 高精度仪器包括进 p c -17, t 6 96 新修订的规程,      现名为《 性能试验规程 6汽轮机,t 6 96, 19 年 1 月 1 , p c -19)于 95 1 4日由 )性能试验规程理事会批准。 该试验规程于 19 年 3 8日被 a s 标准确认理事会批准为美 96 月 ni国国家标准 。 第一章目的和范围·............................ () ............................. 1 ...... ....................... 第一章 定义和术语说明·.......................... () ........................... 4 ...........................  第三章 指导性原则·............................ () ............................. 7 .............................  第四章 仪器和测量方法 ·......................... (4 ..:....................... 2) ..........................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第一章第三章试验结果计算 ·.......................... (4 ................. .......... 7 ) ..... ......................  试验报告 ·............................ (4 ................... .......... 8 ) ............................ .  试验需要的读数次数 ·....................... (6 ........... ... .......... 8 ) ........................  简化试验的第 1 类修正 ·. .. .. ....... .. ....... . (6 . ... .. .. .. ... .. ... .. .. . 9 ) . ....... .. ... .. .. .. ... .  热耗率试验不确定度基本原理· ... .. ....... ..... .. (0 ) . .. . .. .. .. .. . .. .. .. . 18 ... ... .. .... ... .... . 序 言·...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 19 .. .. .. .. . .... ... .. .. .. ... .. .. . 附录a 汽轮机试验规程 ················“······…… (1) ················ ······· ················ ······ 15第二章 国际单位制换算表·........................ (2) ......................... 10 ......................... 试验结果 比较的导则·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1 1 . . . . . .. .. . .. .. .. . . . .. .. . 第四章 用烙降法测量流量·······················…… (2) ······················· ······················· 13第五章 完全膨胀凝汽式汽轮机的试验算例·................. (2 ) .... .............. 15 ..................  第五章 a 完全膨胀凝汽式汽轮机的试验算例 ···············…… (3 ) ··············· ··············· 10 第六章 再热一回热循环汽轮机试验算例·.................. (3 ) ..... .............. 15 ...................  第七章 核电站汽轮机试验计算示例·.................... (6 ) ..................... 12 .................... .  第八章 自动调节抽汽背压式汽轮机试验算例· .. ..... .. .. .. ... (0 ) ... .. .. ... .. .. ... 2 2 ... .... ....... .. .  第九章 可变速机械驱动用汽轮机的试验算例·.. .............. (0 ) ................. 28 .................  第一章1 1 目的 .目的和范围本规程提供了汽轮机精确试验的方法。建议将该规程用于汽轮机的验收试验或必须在误      差最小的前提下确定性能指标的其它情况。本规程的目的是要用精密的仪器和最好的测试技术来确定机组性能。 在试验的准备阶段和进行试验时, 各方都必须努力尽可能与本规程保持一致, 以确保达到最低的不确定度。12 范围 .本规程可用于主蒸汽具有较大过热度(      主要为化石然料机组) 的过热蒸汽或者是主要在湿 汽区( 主要为核燃料机组) 的汽轮机 的试验。本规程描述了进行汽轮机试验和编写试验报告时要遵守的规定和步骤,      包括试验前商定 的强制性要求, 所用的仪器、 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方法、 试验技术和试验结果的计算方法。 按本规 程试验 可确定如下性能指标: ()      a热耗率。()      b 发电机愉出功率。()      c  蒸汽流量。()      d 汽耗量。 ()      e给水流量。本规程还提供了在核电厂确定湿汽烩值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以及满足放射性安全要求而     容许对试验方法所做的必要修改。13 全面试验和简化试验 .本规程提供了汽轮机试验的两种方法。      无论哪种方法, 主流量都可在主凝结水管道或最后 一级加热器下游的给水管道上测量。 只要严格遵守最小不确定度原理, 试验各方可同意在全面试验和简化试验两者之间选择 。13 1 全面试验。全面试验要对热力系统全面测试和计算。以提供汽轮机高压、      .  .  中压和 低压单个组件的详细资料。一个全面试验会得出具有最小不确定度的结果。 13 2 对于化石燃料机组汽轮机的验收试验,      .. 若验收试验各方没有预先的书面协议, 建 议采用测量主凝结水流量的全面试验方法。 13 3 简化试验。简化试验仅用少数测量值,      .. 而大量使用循环修正和加热器性能的修正 曲线 , 与全面试验相比, 可以大量节省费用。 与全面试验相比, 不确定度略有增大。 视汽轮机循 环的设计而定, 对核电机组来说, 测量给水流量的简化试验也许更合适。 若要使用这一方法, 则需验收试验的各方达成一致 。 134 简化试验的数据,      .. 使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略有增大, 特别是在试验循环与额定循环之间有较大差异时, 更是如此。如果汽轮机达不到额定性能, 那么试验各方必须就进一步应 采取的行动达成协议。 简化试验也许没有提供所需的确定各具体部件性能的数据, 因为简化试 验只测量了那些计算热耗率所必须的, 从而可与额定值作比较的量。 如果在晚些时候需要作试 验以确定汽轮机各部件的性能, 建议在设计试验系统时应包括进行全面试验所需的措施和测点。l4 与本规程的一致性14 1 如果能证明其精度等效于本规程的要求,      .. 那么其它方法和仪器也可使用。对于每一具体情况来说 , 仅能用到本规程的相关部分。 142 试验应尽可能严格地遵守本规程的规定进行。      .. 然而, 由于受设备的限制, 试验各方 不能满足规程的一项或多项要求 , 因为如果这样就会与规程的其它要求相矛盾。这种情况下 , 濡要试验各方达成协议 。协议应尽可能与本规程的宗 旨相一致。对于与规程具体要求的偏离的处理方法 , 协议 中要有详细的规定。 143 与规程要求的任何偏离,      .. 都必须 以书面形式达成协议且必须与规程的宗 旨相一致。在没有书面协议的情况下, 本规程的要求是强制性的。 144 规程试验的不确定度。对于典型的化石燃料再热循环机组来说,      .. 以热耗率表示的 全面规程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 约为 0 2%, . 5 简化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为约 03 0。 .4 0 对于主要 在湿汽区运行的汽轮机其结果的不确定度分别为 03 写和 05 %。 .7 .  不确定度值受系统构成和 0 设备型式的影响, 也可能会相当高。第 9 节讨论热耗率不确定度的理论基础并在表 91 . .-94中示范了不确定度的计算。 145 建议试验后根据 p c 91      .. t 1.  所述方法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对于严格遵守本规程仪 器要求和试验方法的试验, 是否进行不确定度分析 , 由试验各方约定。 146 对于具体汽轮机的验收试验,      .. 规程的仪器要求和试验方法不总是经济可行的或实 际可能的。 这种情况下, 实现不了规程的宗旨, 那么应参照p c 报告, t6 以指导试验的设计和试验不确定度的计算。15 附加要求和参考 .151  c 的综述性条款,     t 1 .  p .  也是本规程的强制性部分。在准备一台具体汽轮机的试验 时, 应研究并遵守 p c 1 t .  的要求。 152  c 定义和数值规程,     t 2 .    . p 规定了贯穿本规程的一些技术名词定义和数字常数。除 非本规程中有说明, 否则, 仪器必须满足 p c  t 1 9系列仪器和仪表附录对应部分的要求。 153 单独出版的本规程附录p c a,      .. t 6 给出了各种试验结果计算的数字举例。 第二章 定义和术语说明除非文中另有定义, 本规程使用下列符号:2 1 符号 .单 位s 1符号a定义英制i        ni'      n 面积                         mz       m            m           d d fg9.主流量元件喉部直径               i        管 道 内径                       nlf      b 力                         n       当地 重力加速度                   fs '   c te / fs '   c te /m '      / s标准重力加速度=3. 0f s '  06m/'. 2 145t e (.  5 s) 7 / c 986hj该 值是    国际公 认 的, 北纬 4 0 5海平 面上的平均值 焙                            jk bu b    im t/ k /g     bt      u 机械等效热 (bu 7 81f b=1 1 . wh 1  =  . t f /4 2 1k t 7 7l 3 4 比率      湿度 =1 x 10                  一( /0 ) im      b 质量                       m/z      sj       m切比率     k      grd       a/ sk        w ka      pn p ps转速                          r      pm功率                        k 或h w p压力                          pi      so        f 温度                       摘                          k/k · ) bu im0 t/b r j(g kk        ℃“       tt vv 之 心 x绝 对温度                     '      rk       f/e    c ts 速度                        f/ m   b tl 3 比容                       流量                          im/r    h b 百分    蒸 汽品质                        数m/      sm/   g 3 k k/      gs百 分数   日1 7p 7比率 p dd                       值,/百分    数 效率                         比率     百 分数   密度                        im/t    f b ' if t   f b/ ' 比重                         k/    3 gmn/      m3 22 缩 写 .单 位i s符号hr名热 耗率词一 美国惯用bu k r t / whjj      /bu  一h t/p r k / wh h jk ·s r汽耗率k/   j gk lm/p r k /wh b h 一h gk ’lm/ wh b k r。可用的非 s 单位 i23 下标 .g 一发电机r 额定工 况 一c 一修正后的s 一与额定工况不同的规定运行工况 t 一试验运行工况1 紧靠汽轮机主汽阀和滤网前测量的参数( 若汽轮机合同中包括这些设备) 2 对使用过热蒸汽的汽轮机, 指通往第=级再热器的汽轮机出口连通管状态。对使用湿 蒸汽的汽轮机 ,      指通往外置式汽水分离器的汽轮机出口连通管状态。 3 对使用过热蒸汽的汽轮机, 指第一级再热器下游, 紧靠再热主汽阀、 中压调节门或截断 阀(      三者中的第一个阀) 前的状态( 若汽轮机合同中包括这些阀’ 。对使用湿蒸汽的汽 ) 轮机,      指外置式汽水分离器出口的状态。 4 对使用过热蒸汽的汽轮机, 指通往第二级再热器的汽轮机出口联通管处状态。对使用湿蒸汽的汽轮机,      指再热器下游, 紧靠再热主汽阀、 中压调节门或截断阀( 三者中的第 一个阀)      前的参数( 若汽轮机合同中包括这些阀. ) 5 对使用过热蒸汽并有二级再热的汽轮机, 指第二级再热器下游, 紧靠再热主汽阀、 中压 调节门或截断阀(      三者中的第一个阀) 前的参数( 若汽轮机合同中包括这些阀’ ) 6 汽轮机排汽口状态 7 凝汽器凝结水出口状态 8 凝结水泵出口状态 9 给水泵或给水泵前置泵人 口状态 1 给水泵出口状态 01 末级给水加热器出 口状态 1的 压损 进 行修 正 。.如果在汽轮机合同    中不包括再热主汽阀 或低压主汽同、 调节阀、 截止阀与汽轮机汽缸间的连接管. 则有必要对连接管 a 过热器减温水 la 第一级再热器减温水 2a 第二级再热器减温水 3c 凝汽器循环水泄漏 1e 抽汽e 加人凝结水系统的补充水 p 汽封漏汽( i 轴封或阀杆) i i" ,"n i" 序号图21  c的温度— 摘图 .() ) a至( 就是用来说明上 述用数字表示的 状态点的。1 】 弓. 口 !/尹 一、、省煤器     锅护 和过热 器再 热器甲、 7 t洲, //催/ 7, r,念 给水泵i 个 砚结水加热y   、1 愧 r we -                                                               /                 、 、凝 结 水泵.  () a主要在过热汽区工作的汽轮机/产 ̄、 、 、 、  、    1/   /  、  〕  里  1    尹一一、      、、l号广-一一一一一 气7, 1 1..口 .口. .口. .匕口 .. ..燕汽发生器/ ̄山公/ 给加 , i水 热/ 专/ .给水加热/       水 份分 离器/ / 一、1‘山令 给水泵凝结水加热a a 1m  * /  i   1 a  &j * x a/态扭结水泵, 『水份分离器凝结水泵 如用。() b没有再热的握度一 摘图 ( c 主要在湿汽区工作的汽轮机 b和 )() c 有再 热 的 沮度一 摘 图圈 21 . 通度一摘图 24 定义 .单 位s l之定 义名词 汽 耗率     汽轮机每小时单位出力的耗汽量k/   j gk i h 一h k /wh b p r gk ’ m/ k/   j gk k /wh gk '美国惯用 im/ wh    k r b热 耗率     每小时单位出力的热耗量。机组的性能可在 以下基础上定义: 供    k r jj      / b u wh t/ 给汽轮机的热量是主蒸汽的总烩加上再热器加人的总焙, 并从中 pu (p r k / wh t/h 一h) jk . 扣除给水从系统 中带人蒸汽发生器的总熔 。 电机端子箱 出的毛 发 j       / j 功率, 减去机组连续运行必须的、 作为机组的一部分供货的、 最少 k / wh jk ' 的电动辅机和励 磁设备的功耗。机组运行 范围 内对所有 出力 的实 际热耗 的连续 曲线阀回路特性    曲    线 阔回路平均    特性    曲线 阀 门全开    (      vwo) 阀点     给出与阀回路特性曲线相同的出力加权平均性能的光滑曲线汽轮机控制系统正常运行时所能得到的最大调门开度相应于阀 回路 曲线低点处的阀门位 里 汽 轮机或 汽轮发 电机组每单位时间所提供 的有用能 。阀点轨迹曲线 连接阀点的连续 曲线功率     h 一h 或    r pk h/ r    rh w,可用的非 s 单位 i2总始: bui k/g 与流¥ m h(gh 的乘积.t/rk /) ) 始值 t/ m(jk ) h i /rk /) b buh( jh25 国际单位转换表 .参 t 热耗 率汽耗 率 s 单位    i jj      / k / wh jkk/   j gk k /wh gk k/    gsk a      p巴’ 温度k u kk/    3 gm k/   g jk k/kk) j(g温度 差 密度    熔    嫡    比热    长度    面积    体积 速度注: 对于温度差 . 必须用“ ” k。k mkk  j( ) /  g 耐 mam/ s转换 系数                    2 9 0 x  - x  t / wh ) .  7  0 ' b u k r 3 1 ( 10 5 6 ( t/ wh ) .  0 x  u k r 5 b 1 2 0  0 ' ( m/ wh ) .  x  - x  6 1 i k r b 0 4 3 x  m/wh ) .  6 ( 5 i k r b 1 2 0 1 - x  m/ r  .  x  ' ( 6 0 i h) b 68 4 x s) .  8  pi  9 ( 00 8 4 x s) .  9 8  pi  6 ( ( +4 9 6 ) l 8 0 f 5 .  /.  7 ( 一3 ) 1 8 0 f 2/. 0八 . f 8 1.  x  m/ ' 60 8 ( 1 l f) b t 23 6 x  t/ m) .  0 ( u  2 b 1 6 4 1 6 x  t / m0 ) . 8 8 ( u  r b l b 4 1 6 x  t/ m0 .8 8 ( u l r) b b0 3 4 x t .  8  f) 0 ( 0 0 2 0 x t) .9 9 3 ( ' f 0 0 8 1 x t) . 2 37 ( ' f 0 3 4 x tsc .  8 ( /e ) 0 f 第三章3 1 试验计划 .指导性原则3 11 要求达成协议。对按本规程进行的任何试验,      .. 各方应就试验的具体目的和操作方 法达成协议。协议应能反映出每一适用的合同或规范的意图。对任何规定的或合同要求的运 行工况 , 或者与试验 目的相关的任何规定性能都应予以确定, 除非明确要用简化试验方法 , 否 则要用全面试验方法。 应避免对试验工况的任何疏忽或含糊之词, 在试验开始之前就对其量值或意图予以商定。在协商试验方法时, 应一起确定系统布置、 运行工况和试验程序。32 协议中应包括的条款 .32 1 新建机组或老机组改造在施工阶段应达成协议的典型条款如下:      .. ()        a 试验 目的和操作方法。 ()        b 要采用简化试验方法的任何合同或规范的宗旨, 必须包括额定热力系统和最终期望 值的描述( 34 1 。 见 -.  段) ()        c 任何合 同或规范 中应 明确有关试验时间, 运行工况, 保证值 , 包括热耗率定义 、 试验结 果与保证值比较的方法及由谁负责编写试验报告。 ()      d 试验计算所依据 的流量测量装置 , 其安装位置及前后管道布置( 4 9 1 .  段) 见 .  -4 9 7 。 .  .  ()      e辅助流量装置的型式和安装位置以及校验措施, 如需要的话, 包括现场校验的临时性 管道布置 。( 所需的隔离阀门或其它装置的数量和位置。      f ) 确保无不明流量进出试验循环或旁路循环 中任何部件。在核电厂中, 必须特别注意补充水管路和可能没有关闭的应急阀门, 其流量必须予 以考虑 ( 3 58段 ) 见 .. 。()      节流调整后的连续疏水量、 g 泄漏量、 连续排污量等的处理方法, 以避免试验复杂化或造成误 差 。()      s h 遵循 a me标准 n . p , 1第 2 o t -1第 、 部分《 d 防止电站汽轮机进水损坏推荐措施》 中的准则和推荐办法, 进行有关疏水流量处理和计算。 ( 测量泵轴封和泄漏流量的方法。      i ) ( 温度套管和压力接头的数量和位置。      j ) ()      k 保证关键测点精确测量所用双重仪器接 口的数量和位置。 ( 测量电功率输出的仪用互感器的校验和联接。      1 ) ( 若用电厂的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      m) 那么对系统整体即现场仪表到计算机应进行校验 ( 校验应包括用一已知的输人值与计算机输出相 比较) 。 ()      31.  31. 段的要求, n 为满足 .32 .34 和 确定调节阀压损的方法( 在将要开启的最后一个调门的前后要有取压 口) 。 ()      。 确定蒸汽品质的方法, 包括要求的取样技术( 推荐的方法有示踪剂法、 加热器疏水流量 测量法和量热计法) 。()      p 取得放射性示踪剂使用许可证的责任, 装运、 接收、 保管、 贮存和使用示踪剂及有关设备 的方 法 。()      q 当验收试验延期至第一次揭缸内部检查之后进行时, 性能非正常退化的水平。 ()      确定给水泵汽轮机效率的办法。 r若需要, ()      s试验后仪器再次校验的标准。 3 22 试验开始前应达成协议的典型条款如下:      .. ()      a试验前确定汽轮机工况的方法( 331 332 34 5 。 见 .  ,.  和 ..  .  .  段)<)      b 仪器的安装位置、 型号和校验 ( 3 1.  。 见 .0 1 段) ()  中未包括的测量方法 。      c( ) b( ) 验 中系        统 的 隔离 ( 3 5节 ) d试 见 .  。()      e 给水加热器严重泄漏的检测方法( 4 1. 段) 见 .  6 。 6() 持 试验       工况 恒定 的方 法 ( 3 8 1和 3 8 2段 ) f保 见 . .  . . 。()      9 隔离或抑制诸如燃烧控制系统信号波动、 电气系统波动等引起调门动作的方法。( ) 行试      验 时的运行 状态 , h进 包括但不 止 以下 各项 : 每个 试验 的负荷 阀位 或 阀点 ( 38 3 见 . . 和 31 .  ) 3段 。i 运行 的 ()      自动阀和手 动 阀的位置 ( 3 8 9段 ) 见 . .  。()      j读数频率( 3 92段) 见 .  .  。()      k 同一试验 点上进行 试验 的次数 ( 3 7 1和 3 7 2 ) 见 .  .  .  段 。 .()      i试验持续时间( 3 92段) 见 .. 。 ( 开始读数前 ,      m) 在试验负荷下运行的持续时间( 3 8 1 。 见 . .  段)()      n 用来采集试验数据并进行分析的计算机或数采系统。 ()      o 数字采集和分析的准备 , 包括数采系统的校验 。()      p 记录数据的方法和形式。 ()      q 组织和培训试验人员及明确试验责任( 34234 3 345 。 见 . . ,. . 和 .  段) .  ()      r试验结果计算方法。()      s 在功率因数和氢压偏离设计值时, 实测发 电机输出功率的修正曲线。()      t试验蒸汽参数偏离设计值时的修正( 3 1 节) 见 .  。 2 ()      u 将热耗率修正到额定工况的曲线( 仅对简化试验而言) 。 ()      v 用试验确定任何修正系数值的方法 ( 3 45段和 3 1 见 .. .  。 2节) ( 由于试验时间和季节对运行工况的影响,      w) 导致某些参数的偏差超出了允许值的处理方法 。 c) x 对于核电机组进行试验时, 所有试验计划必须符合该机组的技术规范。 () y 由于许可性的原因( 核能供汽系统的限制或其它限制) 造成负荷限制, 致使某一段时间、 内不 能带 满 负 荷运 行 。() z 由于试验区为放射性环境 , 也许要求与事先制定的试验安排和试验方法发生偏离。33 验收试验的时间 .33 1 验收试验应尽可能早地 ,      .. 最好在汽轮机首次带负荷运行后的 8 内进行。 周 这样就 有时间对试验进行周密的计划 , 材料采购 , 仪器准备 , 试验准备 、 运输 、 控制调节 、 预备性试验以 及查出和修正机组存在问题。 只要没有发现严重的运行困难及确信机组没有结垢和损坏 , 就应进行 试验 。在这一段时间里,        要尽量减小机组性能指标的下降和损坏的风险。 同样 , 在这一段时间里,应做焙降试验或预备性试验, 以监视汽轮机整个过热区的性能。然而, 烙降试验不能得出湿蒸汽 的汽轮 机级 段 的性能指标 。所 以必须尽 可能早地 进行验 收试 验 。任何情况下,      若熔降试验表明机组性能非正常退化, 或因电厂条件限制使得试验拖延到首 次运行的四个月以后, 那么, 试验应延期至首次揭缸检查( 如果影响机组性能的缺陷在检查期 间得到了消除) 后立即进行。 除非双方有书面协议, 验收试验应在合同规定的保证期内进行。 本 规程不允许将热耗率试验结果调整到刚投运时的烩降效率或是计人老化影响。 验收试验前,      可用下列方法代替揭缸检查来大致确定汽轮机的性能: ()      a 对于用过热汽的汽轮机 , 将初次启动后立即进行的焙降效率试验与验收试验前再次进 行的烩降效率试验进行比较( 332 。 见 .  段) . ()      b 进行预备性试验。对于主要在湿汽区工作的汽轮机, 这是唯一可采用的方法。 ()      。综合采用上述两种方法。 如果在试验前停机,      则希望对所有易受影响的部件进行检查。对于损伤迹象的处理措施, 各方应达成一致意见 。332 性能基准的确定。汽轮机首次投运之后,      .. 希望能立即确定其性能基准。即使验收试验推迟到 8周以后 , 也有理由确信汽轮机在这段运行期 间内没有受 到损坏或结垢( 3 31 见 ..段) 。对在过热区工作的汽轮机 , 每一级段的内效率( 实际烙降除以等嫡熔降) 应根据进出该部 分的蒸汽温度和压力测量值来确定。测量应在所有调门全开时进行 。性能基准试验的仪器精 度与校检要求与 本规程试验测量的规定相同。 不象中压缸在蒸汽流量很大的变化范围内效率基本恒定,      高压缸效率受调门位置的影响。 如果汽轮机的初次启动后不能立即带到满负荷 , 则应通过把主汽压力降低到调 门全开时也不超出负荷限制的值, 来进行内效率试验。在这种条件下测得的汽轮机各段内效率, 将与随后在 设计压力和调门全开时进行的试验作比较。蒸汽压力和温度测量值( 或试验数据) 应附上功率 测量值以便为汽轮机低压段提供数据。 由于部分级在湿汽区工作 , 以低压段不能由内效率测 所 量值来检查。 当汽轮机各段排汽均为湿汽时(      如由核能供汽的汽轮机)那么就不可能用烩降效率试验 , 来建立基准性能。如果能进行热耗率预备性试验, 那么这将是建立基准性能的非常好的方法 。如果这不实际 , 那么建议在核能供汽系统容许的输出热量下进行一次“ ” 容量 试验。作容量试 验时, 系统工况要处于稳定状态, 发电机输出功率及影响性能的循环参数如主蒸汽和凝汽器压 力均要仔细地测量。就循环参数与额定值的偏差, 要用相应的修正曲线对发电机 出力进行修 正。 对反应堆的容许输出热能与实测值之间的偏差也要修正, 假定电功率输出与反应堆热量输出成正比, 修正后的电功率输出可以被用作基准, 因为它可以与试验时用同样方式求得的电功率输出作比较。这一方法的精度取决于电功率输出和反应堆热量输出的可重复性 。因为容量 试验是在实测热量输人的情况下进行的, 因而它类似于简化的热耗率试验。 所以有必要隔离系 统以便精确地确定任何损坏的存在。34 试验的总体要求 .34 1 本规程为试验的实施细则和结果计算给出了可供选择的方法。      .. 试验报告中应说明 采用 了哪一种方法( 见第 6节) 因为简化试验要求的测量值很少 , 。 所以系统各部件尽可能接近 规定工况运行是很重要的。否则, 就要进行适当的修正以反映试验工况, 从而降低不确定度。 34 2 试验双方可指定专人指导试验 ,      .. 并在对观测精度、 运行工况或操作方式发生争议时充当调解人。 343 试验双方指定的代表应在场,      .. 以证实试验是按照本规程和事先达成的协议进行的。3 44 对于第 4节就各种测量所提 出的注意事项应采取措施。系统 隔离的措施应根据      ..35 . 节制定。 3 45 为了达到以下 目的,      .. 可做预备性试验: ()      a确定汽轮机和电厂的状态是否具备试验条件( 331 33 2 。 见 . . 和 . . 段) ()      b检查所有仪器()      c 培训人员()      d 确定阀点 ()      e确定试验工况偏离规定工况时的修正()      f确认系统隔离346 试验数据。除非双方有协议,      .. 否则, 在做校验系数修正、 转换或统计分析前要保存所有的试验数据记录。试验的各主要部门要拥有一份原始记录拷贝。不能抹去或删除任何原始数 据 。35 系统隔离 .351 总述。      .. 试验结果的精度取决于系统的隔离。 系统隔离对全面试验和简化试验同等 重要。 如可能, 应将系统外部的流量隔离以消除测量误差。 包括在合同内的热力系统设备的无 关流量, 只有在双方都同意时才能隔离。如果对试验中隔离无关流量的能力有怀疑, 则试验前 应做好测量这些流量的准备。352 在汽轮机初次投运之前,        .. 应拟定要隔离的设备和流量以及完成隔离的方法。 353 外部隔离。        .. 外部隔离是针对进、 出汽轮机循环的流量而言的, 例如凝结水的补充水 或锅炉排污。这一系统隔离应使测量的储水量变化之与进、 出系统的流量之间的差值( 不明漏 量) 减至最小 。不明漏量不能超过满负荷时主汽流量的 0 1 . %。过大的不明漏量必须在继续试 验前予以消除。 系统内凝汽器、 除氧器及其它回热加热器、 汽包、 汽水分离器和其它储水点的储 水量变化都要计人 。354 内部隔离。内部隔离针对那些流量,      .. 虽不进、 出汽轮机循环, 但会旁路它们设计流经的设备。这些流量的例子有蒸汽管道疏水至凝汽器或给水加热器旁路流量。内部隔离不能 用上述的总流量平衡法验证。必须遵从 3 5 6和 3 58段所述方法检验 内部隔离。 .. ..355 应隔离的流f。下面所列是应隔离的设备和无关流量:      .. ()        a 不完全是系统中部件之一的大容量储水箱。 ()        b 蒸发器及其相关设备 , 如蒸发器凝汽器和蒸发器预热器。 ()        c启动旁路系统和辅助蒸汽管道。 ()        d 主流量测量装置的旁路管。()        。 e 汽轮机喷水()        f主汽阀、 截止阀和调节阀疏水管。()      g 主汽、 冷再热、 热再热和其它抽汽的疏水管道。()      h 与其它机组的联通管。 c 除盐设备。        隔离除盐设备并不是必须将该设备从系统中切除。 而是必须将该设备与其 i ) ( 它机组的所有联系隔离, 如对影响主流量测量的再循环管道必须隔离或测量其流量) 。 ( 使用凝结水的化学加药设备。      j ) <)        k 锅炉注水管道。 ( 锅炉排气管。      1 ) ( 蒸汽吹灰器。      m)<)      n 加热器的凝结水或给水旁路。 ()      o 加热器疏水旁路。 ()      p 加热器壳体放水。 ()      q加热器水室排气管。c)      r启动抽气器 。 ()      s  凝汽器水室注水器 。 ()      t电站采暖汽或水管道。()      u 为用水清洗汽轮机而安装的汽或水管道。 356 应隔离或测盆的流f。      .. 那些进出系统或旁路系统部件的无关流量, 如果忽略不计, 就会对流经汽轮机的流量带来误差, 因而必须隔离或予以测量, 这些典型流量有 : ()      a锅炉炉门和排渣口冷却盘管冷却水流量。 ()      b 下述密封和轴封冷却流量( 包括供和回两路) 。 ()        1凝结水泵 。()        2给水泵。 ()        3锅炉循环水泵或反应堆循环水泵。 () 自密封的加热器疏水泵。        4非 ()        5给水泵汽轮机。 ()        6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水。()        c 主蒸汽减温水流量。()        d 给水泵最小流量管和当管道布置允许有通过主流量元件的再循环流量存在时的平衡箱 流量 。()        e燃料雾化和加热用汽。“)      蒸汽发生器排污。()      9 汽轮机水封流量。 ()      h 汽轮机冷却蒸汽过热减温水。i ( 紧急排污阀或汽轮机密封泄漏和密封蒸汽。        )j ( 汽轮机水封溢流。      )()        k 汽封漏汽以外 的至汽封调节阀的蒸汽。()        1补充水 ,如需要 的话 ) ( 。( (      m)例如在低负荷时用高一级抽汽供除氧器) 除氧器低压运行时的再沸腾管蒸汽。 ()        n 加热器壳体空气管如可能应关闭, 如不可能, 则关至最小。 ()      o 除氧器溢流管。()      p 除氧器排氧门应关至最小。 ()      q漏至任何水封法兰的水, 如水封真空破坏门。()      r离开系统的泵密封泄漏。 ()      自动抽 汽。 s 工业用()      t湿汽汽轮机汽缸和连通管连续疏水。 ()      u 用于汽水分离器和再热器盘管疏水冷却的过冷态水份。 ()      v 反应堆堆芯喷水。 ( 不用的加热器蒸汽管。      w) ()      x 水和汽采样设备。如果无法隔离汽、 水采样设备而采样流量又较大时, 应予以测量。 ()      y 至空气预热器的蒸汽。 3 57 对于全面试验来说 ,      .. 如果无法测量轴封泄漏量、 门杆泄漏量、 汽轮机内部漏量和汽 轮机疏水流量, 那么有必要使用其计算值。对于简化试验, 在没有实测值时可用计算值。 3 58 隔离方法。      .. 建议用下列方法将辅助设备和外部流量从主给水循环中隔离出去或检验其 隔离效 果 。()      a用双重阀门和指示器。( ) 盲板法 兰 。      b用()      c在两个法兰之 间加 盲板。1        2 () d 拆除管接头 , 肉眼检查。 用 c) e 用肉眼检查从安全门和阀杆漏向大气 的漏汽情况 。() f关闭已知不泄漏阀门( 经双方验证) 并在试验前和试验期间不操作 。() 9用示踪剂指示器表明泄漏存在。() h 对通向凝汽器的蒸汽管, 用管壁温度指示。( 对于绕过给水加热器的旁路管, i ) 测量旁路与凝结水/ 给水管交混点三通前、 后的温度夕j ( 对于( ) i 以外的情况, ) ( 和( h ) 测量温度( 仅在双方均同意的情况下方可用) 。 () k 声学技术 , 经双方同意。36 汽轮机阀点位置 .361 确定汽轮机阀点的方法取决于阀点的定义。阀点可以用高压缸效率、      .. 准确测量的汽轮机压力或阀杆位置的形式来确定。汽轮机就据此进行试验 。362 对于高压段全部在过热区工作的机组,      .. 阀点可通过寻求高压缸的最高效率来确 定。 在该过程中, 机组进汽量在包括阀点的某一范围内以很小的幅度变化。 进汽量每变化一次, 都要同时测量用于计算出高压段效率的进汽和排汽的温度和压力。如果所用仪器和试验方法 适当, 局部最高效率是明显的。在测试期间, 随流量变化的参数( 如各调门位置、 第一级或整个高压段压 比) 也应记录, 这样, 通过这一系列测试, 阀点即该 自然设定 。363 通过测量每个调门后进汽区的压力即可建立以压力表示的阀点。      .. 若该调门处于关闭状态, 那么该进汽区的压力几乎与汽轮机第 1 级的压力相同。随着该调 门的开启 , 这两个压 力间的差别就会逐渐变化 , 进汽区的压力会升高并高于第一级压力。3 6 4 . .以阀杆位置 表示 的阀点 是通 过测试期 间的一些适 当的测 量建立 的 。如阀点位置在系列试验开始之前就已确定 , 那么就会节省试验时间和人力。 3 6 6 阀点从最小的进汽弧度起顺序标记。 . . 例如 , 对有4 调节 阀且前 两个 阀门 同时 开启 个 的汽轮机第1 个阀点在第3 个调门将要开启时出现, 第二个阀点在第 4 个调门将要开启时出现。365 ..37 试验次数 .37 1 建议应做的试验。      .. 至少应在阀门全开工况和两个部分负荷工况点做重复试验。 在同一运行工况的重复性试验, 会减小不确定度 中的随机误差。部分负荷试验应在阀点进行 , 从而使其重复性试验能够在相同条件下进行。 一组试验应从 同一阀点工况开始并结束, 最好选阀 门全开工况开始并结束。 不能在不改变阀门位置和不破坏隔离的情况下连续进行试验。在负荷变化期间为维持热      井水位可能要求破坏隔离, 负荷变化至少要变到另一个或高或低阀点的负荷。 对于全周进汽式汽轮机, 负荷至少变化 1%. 5如果在进行重复性系列试验间改变了负荷和隔离的话 ,.  段所述标准,      3 72 . 就是用来证实重复性试验的运行工况是正确的。如果达不到这一标准, 那么根据 p c -19 ,  4 1 t 1 9 1p部分 .61                     3 段, 经双方 同意 , 以放 弃这 一系列试验 。 一标 准是用 来验 证运行工况 , 可 这 而不 是确 定统计 的离散性 。所用的热耗率之差是基 于经验提 出, 和表 9 1 . .  4的不确定度没有直接关系。 -9372 孟复性试验。本规程对重复性试验结果间一致性的要求,      .. 示范于下例() f ) a 到(" 的几个假设的试验结果中。 若两次试验是在同一工况点进行的, 那么修正后的热耗率相差应在 02 %以内。也就是说, .5 两个试验结果与平均值之差都不能超过该值的一半或者说 0 15 0 .2 00 下例中热耗率的单位为 bu k r t/wh , ()       a2 次试验结果相差小于 0 2 肠 .580                  0979                  91用平均值=80              00 如果两次试验相差超过 02 0,      . 50那么在该试验点要求进行附加试验, 直到至少有 2 次修 正后的试验热耗相差小于 0 2 %为止。如果有不止一对试验结果符合 02 %标准, .5 .5 那么应接 受最接近从其它试验点得到的修正后试验热耗的轨迹曲线的那一对。或者, 再做一次试验。 ( )       b3 个试验结果, 3 第 个超出了另 2 个的范围。 81>02 %与最接近一个结果相差              00 .  578                  98 78                  90用后 2              个的平均值=78 94() 个试验结果, 2个分别与第 3      c3 前 个相一致。81                  0578>02 %与第一个相差              95 .  580                  00用与轨迹线最相符的一对中取              自第 3 个试验的平均值 80 , 00      ( ) 个试验结果 , 3 d3 第 个在前 2 个之间, 接着又做了第 4 次试验。 81>0 2 %与最接近的一个相差              0 1 .  577                  99 78                  98 78                  93用后 3              个的平均值=78 93 若在同一点做了 3      次试验后, 没有两个修正后的热耗相差小于 02 0, . o那么应仔细检查 5 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以便做出下一步的决定, 在继续试验前 , 必须找到原因并消缺。()       e3 次试验的结果 , 没有一对相差小于 0 2 00 .5 08 2                  0 1 80                  0 0原文为“”文中并无“”    9 . 9条款. 原文有误。( 译者注)1    4 77                  99在继续试验前找 出原因。             在任何试验点 ,      所有修正后的试验热耗与其平均值相差小于 015 .2 %的结果都是可以接受 的。() 次试验结果为很接近的一组。      f481                  00 80                  0581                  0280                  00用4              个的平均值=80 07 因为每个结果与平均值之差都小于 0 15              . %. 238 试验条件 .38 1 试验工况的稳定。      .. 任何试验之前, 汽轮机及其所有辅机应运行足够长的时间, 以达 到稳定工况。如果满足 383 .. 段所述的标准, 那么就达到了稳定工况。 当采用示踪剂确定蒸汽品质时,      其注人阶段应在试验开始前足够长的时间开始 , 以达到均匀状态。 作为指导, 保守地认为 , 注人开始后 , 在经过流经最长的注人管和最长的取样管所需时间计算值的 2 倍后, 就已达到均匀状态。对本规程的实际应用, 若试验期间, 相隔 3 分钟取得 0 的2 个相邻样品中示踪剂浓度相差不大于 3 那么可认为已达到了均匀状态。 %, 38 2 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负荷稳定。这可通过在所要求的负荷下,      .. 卡住调节阀执 行机构开启方向的行程, 同时让调节阀在关闭方向上 自由动作以便应付故障或紧急情况。 这样运行时, 汽轮机不能带 比阀门执行机构行程卡住时更大的负荷 , 但在甩负荷时 , 可使汽轮机调 节 到 稍高 的转 速 。383 运行参数规,      .. 为避免对试验结果进行修正或使修正值最小, 应尽一切努力使试验 在规定参数或尽可能接近规定参数下运行。 此外, 参数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影响试验结果, 因此, 在试验开始以前, 应使参数尽可能稳定, 并在试验期间予以保持。 试验前, 蒸汽发生器和汽轮机 的控制机构应调整好, 使参数的偏差降至最低。表 3 1 . 列出了除 38 1 段所述 以外其它参数 ..1 的允许偏差值。除表 31 . 所述的波动以外, 在试验期间也常出现参数缓慢变化或“ 漂移” 现象。 对于一些关键参数,漂移” “ 值应限制在表 31 . 所列试验平均工况与设计或额定工况偏差的 5 %。 0 关键参数为主蒸汽压力, 主蒸汽和再热汽温度, 排汽压力, 出力和转速。 对于简化试验来 说, 因为和全面试验相比, 用的修正曲线较多, 31 在表 . 所限制的条件下运行尤为重要。 384 为了减小鼓风损失,      .. 增进热交换和安全原因, 氢的纯度应达到最高。 运行手册上规 定了氢的最低纯度, 那主要是就安全性而言的。 例如, 如果氢的纯度小于卖方规定的值 , 那么试 验应该推迟, 直至氢的纯度提高至规定值。 通常, 这方面的改进是容易做到的, 不要因此而使试 验的各方过分困难。应检查氢纯度指示仪器确保指示正确。 385 汽轮机及其循环除进行系统隔离外在试验期间应工作正常( 35 。 382      .. 见 . 节) 除 ..1                     5 段所述外, 不应进行那些不适于汽轮机正常和连续运行的特别调整。 386 汽轮机轴封系统,      .. 若可调整, 在试验期间应调整到正常运行状态。 并安排测量影响 试验结果的任何进、 出流量。 387 在确定恒定转速汽轮机的汽耗率、      .. 热耗率或容量时, 汽轮机应在规定转速下运行。 38 8 允许的调整。为了达到额定运行工况,      .. 允许作如下调整: <)      a降低主汽压力。如果是通过节流主汽来降低初压, 则节流点应选在距主汽压力和温度测点上游至少 1 倍于管径处。 0()      b调整排汽压力.这一点可通过抽气器吸人口放人空气, 将部分抽气设备解列或减小冷 却水量来实现。作这一调整时应密切监视热井凝结水的电导率。 表 3 1 各变里的允许偏差                                .变 t,试验工况平均值与设计工况或额定 工况 的允许偏差        绝 对压 力 的士3 0 .%、二任 何试 验 中的 允 许波 动() a 主蒸汽 压力绝 对 压 力 的 士0 2 %和 .5 5os(4 5 p ) . i .  a 二者 中 p 3 k的大者( ) 汽和再热 汽 温度 b主当过热度在 20-50 (5 0 时士10 当 过 热 度 在 20 of 7 f 0f 1 -3k) 5 f 7-50 ( k) 8 (5 0 时 士4f  1 -3k) 0 (k) 2 当过热度超过 50(0 ) 0 3k 时士30 (6 f 0f 1k)当过热度大于50(0 ) 0 3k f时士7f 4 0 (k)() c 主蒸汽 品质 () d 主流量 () 助流 量 e辅对湿汽汽轮机士05 .%不 作 规定 士5 0 x( .% 主流量) 辅助 流量) ( / 士5 % 0 士5 0 .% 士5 0 .%士 1 0 ( k  0f  ) 6对湿汽汽轮机士0 1 .%见 4 1. 段 .01同( )  主流量) 辅助 d x( ( /流量 )“) 化石燃料机组再热压降() 9 抽汽压力() h 抽汽流量 ,,, ( 末级加热器出 口给水温度 i ) () j排汽压力 、、,,士0 0pi  4p ) . s(.  a 和绝对压力的士25  士0 0pi0 1k a 和绝 5 03k .  %. . s(.  p ) 2 4 二者中的大者。 对 压 力 的 士 10 二 者 . %,参 见 3 1. 段 .35士5 0 .% 不 作 规定 士5 0 .%士 1. 00() 荷 k负 () i电压中的大者 士0 2 .  5士1 0 a .0 士0 2 % .  5( 功率因数 m)() n 转速() o 自动抽汽汽轮机任一级段的等嫡总焙降     二 除非试验前达成特别协议. 任何情况下. 压力、 温度和转速变化均不得超出卖方规定的值。 ,。 波动会通过数据的分散度表示出来( 392 见 .. 段)苦 荟 妥当抽汽用于给水加热器时. 抽汽压力( 山汽轮机的设计和流动条件决定) 可能偏离预想值几个百分点。这对总体性能的影响通常可忽略不计。应该确认这种确实存在的偏差并非由于给水加热器的运行故障所致。如果大的偏 差一直存 在. 应就所采取的措施达成一致 。1 6 ,,,,        如果实际上无法达到设计或额定的排 汽压力 . 可按协议在另一排汽压力下进行试验. 任一方都 可要求排汽压 力修正曲线要通过试验来验证。               389 阀门位置。如喷咀、      .. 旁路、 抽汽以及出人汽轮机系统的辅助流量等配有的阀门, 应 处于额定性能所规定的位置。 如果规范书在这方面写得不明确 , 或者其中任一阀不能调整到规定位置 , 则试验双方应就此进行协商 。38 1      不要求对给水加热器泄漏和凝汽器循环水泄漏进行测量, . .0 但应检查这些设备有 无过大的泄漏。对于泄漏可能影响主流量或再热流量的给水加热器 , 这一检查尤为重要。 38 1      偏差 。 . .1 试验中各参数偏离可能会 出现超出表 31 . 所列极限或协议规定极限值。 如果试验期间出现这样的偏差, 那么应尽可能消除其原因, 然后继续试验, 直到在原计划的试验持 续时 间 内, 所有 变 量的偏差 都在规 定的极 限 以内。如果在试验期间不能消除造成偏差的原因,      或者是在对整个试验进行结果计算时才发现 有偏差 , 除主汽压力 、 主汽和再热汽温度 出现超偏差外, 该试验要全部或部分作废, 如果必要, 在偏差原 因消除后重做试验。 如果主汽压力、      主汽和再热汽温度偏离超过了表 3 1 . 所列的极限, 那么这些参数的修正系 数必须根据所考虑的具体循环来计算, 以取代通常随汽轮机提供的标准蒸汽参数的修正曲线。 作废的部分试验数据 ,      在计算总平均值时不能使用。如果满足以下条件, 则认为试验结果是 可 以接受 的 : () a 有效 的试验 时间 累计 达 1 时或 更长 。 小() b 有效时间内的记录值满足 39 1至 3 9 5 ..  .  段所述的标准。 .  () c 所选 的时段 内没有变动 电量 , 水位 或是 包括 无效 时段的其它 累计 参数 。3 9 观测频率和试验持续时间 .39 1 观测频率。对于汽耗率或热耗率试验来说,      .. 从指示仪表观测读取的功率值和主流 量的差压值, 其读数间隔不得大于 1 分钟。 其它重要参数的读数间隔不得大于 5 分钟。 累计式 表计和水位的读数间隔不大于 1 分钟。 0 392 试验持续时间。      .. 本规程推荐, 在每一负荷点至少应做持续 2 小时的稳定工况试验。 尽管在 2 小时以内, 高速数采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足以满足其它要求 , 本规程还是推荐至少 2 小 时以验证系统隔离。 任何情况下, 用于平均值计算的试验时间至少应和图 3 1中 n 所对应的 . r 时间一样长。n 为读数平均分散度对试验结果的不确定度影响不大于 0 0 %时所要求的读 r .5数次数。表 3 2 .  给出了用来计算图 3 1中横坐标 z的百分 比系数。 .393 有效的读数次数。试验期间在记录了数次数据并确定了其分散度后,      .. 可以根据图 31 .  来确定, 为满足分散度对试验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为 00 写时所需的读数次数, .5 或者确定 是否需要改进测量仪器或调整试验工况。394 示例及推导。      .. 本规程第 7 章给出了图31 . 的使用示例及公式推导。 对用于计算试 验结果的某种形式的所有数据, 同时还给出并示范了估计试验不确定度的方法。p c 91 t 1.  中给出了计算不确定度的详细论述。 30 20 150 10 50 的翻 绍 撼 邢 名 摇 豁/// / // / // //   l/ /50 均 加 20 巧 伯 。 。 ",‘" _ 月r/ /// /产 / / 日/01 . 5  02 .序么7 / a/p ' 尸月 /03  0 4 .   .0 8  08  '0 .   .  ./ /    /才//0 / 0 ,冷 飘 尸 洲 i  -
` . -/,刀 -/ 决 a/./夕 『! d 矛/i刁 /川/」r /p/./ / /7 /’/ 月/ 厉 下, // /, ’走之 , 了 ·勺 0/ 产 ; / // / r / / /l, / /户 /{/r 1 2 月10 , , 一1 ) 0 x6( 二 .   1 j 2  (. . 0. 0 5 二 h; o 6 i二 1 百分数 . 0. +i .  r  , 一i )注:=仪表读数范围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2 百分数) n =其最大值和最小值用于确定 z的有效读数次数    . i    =工程单位的仪器读数 6=由表 32    , . 查得, i 每 %读数的影响 0=由表 32    , . 查得, 每单位读数的影响图31 读 散度 验结 . 数分 对试 果不确定 影响 度的 为q0%时对应的读数次数              .  5 395 ..只有将观测值和测量值如此处理才能达到试验的 目 标。对于简化试验, 除要求的测点外, 也许还要增加辅助测量, 以帮助试验结果的分析。31 仪器的校验      .03 1.      所有的测量仪器都应精确和可靠 , . 01 并且要进行校验以满足本规程第 4章提 出的准则。校验标准应是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传递的标准。校验标准(      测量标准) 的精度与被校验仪器的精度之 比, 称为精度 比。如果可能达到,0: 11 是校验工作希望的校验精度比。 对接近测量标准精度的极其精密的仪器, 其校验精度比可以是 4, 。 1对进行校验的环境应予以考虑。      即使在实验室条件下, 被测的量和仪器得到的测量值也会 受到震动 , 磁场、 环境温度、 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改变、 波动、 电源电压的不稳定及其它 因素的影响。校验范围应筱盖仪表的使用范围。校验点之间的间隔和在两个校验点之间进行 内插方法      的选择, 应使校验不确定度达到最低 。 对于每一个校验点 ,      被校验仪表读数与校验标准之间都存在一偏差。 绘出偏差—测量值 曲线或列成表格, 用该曲线或表格来修正试验测量值。 校验结果也可用每一已知的校验标准值对应于仪器输 出值的形式表示 。由此, 以推导出仪器的换算公式。 可 校验报告      中应阐明校验设备和仪器的名称、 型号, 并且要叙述校验过程, 说明校验标准的 不确定度 , 同时以表格形式给出校验数据。 校验报告要有实验室责任代表人的签字。 如果合适, 校验应在仪器在试验现场安装就绪后进行。所有的校验工作都应能够在试验前进行 。 当辅助流量用永久性安装在电厂的流量元件测量且要求校验时 ,      或者是用 电厂仪器和计算机来采集试验数据时, 有必要在现场校验电厂的仪器。 所有试验仪器的安装 ,      应满足第 4 章所述的有关准则 。使用中易坏或易损的仪器, 应有经校验的, 不需延误就能立即投人使用的备用仪表。3 1 蒸汽压力和温度的测量      .131.     抽汽压力和温度, . 11 需要时, 对于布置在凝汽器喉部以外的加热器, 应在抽汽管的 汽机端和给水加热器端分别测量。 在中低压联通管或低压缸人 口处的取压 口, 可以作为中压缸 和低压缸效率计算的公共测点。在确定取压孔位置和温度套管位置时, 以 4 1. 1 应 .72 和 4 1.  . 3 8 段作为指导。31. 仅在蒸汽的过热度至少有 20(5 )      .12 7 1k 时才能用温度测量值和压力测量值确定其 f 烩值 。31.     热力学参数。除非合同双方另有书面协议, . 13 否则要用最新版本的 a me水蒸汽 s 表、水蒸汽的热力学和传热学参数》 《 和焙一嫡图( 莫利尔图) 来计算试验结果。若用计算机, 可 将其与提供水蒸汽表的源程序的编译版本相连接。否则, 就要根据“97国际工业用公式” 16 编1                   9 制计 算程 序 。表 3 2 图 31 . . 的定义和注释( ) 6用于计算图 31 a0 , . 中横坐标 2的影响系数注 :., 1e 表示仪器读数 的每一个百分点的以百分数表示 的影 响2e   表示每一个单位的仪表读数的以百分数表示的影响 .:30   和 叮为修正系数曲线的斜率 .1 ‘40    和 氏 是用来考虑为确定热耗计算公式中某一给值而进行有关参数测量时. ., ” ” 在读数出现波动的情 况下.    仪表读数范围的影响。 对于 e 和 e 的取值. ,
“ ” 可通过图 72 7374 75将纵坐标转换成绝对 . . .  .  , , 或 。 压力或绝对温度每一个百分点 以百分数表示的影响求得 e ,    或转换成每单位读数影响的百分数求得6即    2 。 数据类型              0 : e ,()              1 功率( ) 容 积 秤重法 测流 量              2用10 .10 .()              3 用流 量喷咀差压测流量05 .()              4 蒸汽压力和温度el  1 0 +0 l 1 1 厂 +6, 1()              5 给水温度( ) 汽压力              6排…日‘ 10, 2 1日‘ 2() b 对于组合型数据数 据型 式 组 合 型 式() 1  n列相似读数的平均值, 4 如 个排汽压力接头2= = ) 9生甲 z z( 具有相同 2 ) 读数时间间隔的m种读数的总影响. 如负 例 荷和流量、 或压力和温度注:1z ()为仪表读数范围( 最大读数一最小读数) 对试验结果影响的百分数( )指 的是单个测点读数的列数编 号 2i乙二、 侄砚3 1 修正 .23 1.     试验工况与规定工况的任何偏差, .21 都应在试验结果中予以修正。 修正系数可以以曲线形式或数值形式给出。修正方法应遵守第 5 章的规定。位于凝汽器喉部的未保温的加热器和联接管道的散热损失, 应看作是循环的损失而不是汽轮机的损失。3 1.     修正量应在试验前达成协议。为了验证一些修正系数, .22 可以进行一些辅助性试 验。任何该类试验都应在试验报告中完整地描述, 诸如所用方法及取得的结果。( 345 见 .  和 .3 8 1 段及第 5节 ) . .  1 。2 0 31 试验结果的比较方法      .33 1.      就试验结果与规定性能的比较方法, .3 1 双方应在试验前达成协议。 下面是进行 比较时可用的几种不同方法。31.     阀点基准。 .3 2 如果规定性能是以阀点为基准, 那么通过规定性能点可以画一条轨迹 曲线, 通过阀点热耗率试验的修正后热耗率可以画出另一条轨迹曲线 , 将两条 曲线进行比较。在额定负荷处读取两条曲线的差值 , 这样就可以进行结果 比较 。 也可在试验 阀点负荷进行结果 比较 。任何一种情况 , 都要满足合同条款和宗 旨的要求。 也许有这样的例子,      即有制度规定机组只能在低于阀门全开的负荷点运行 。这种情况下,毖 对 回 运 进 修 ,得 大 许 验 荷 的 验 耗 包 在 正 的 验 须 阀 路 行 行 正使 最 允 试 负 下 试 热 会 含 修 后 试 热耗率 曲线上 。建议最大试验负荷尽可能地接近阀门全开点负荷,      这样就可以使阀回路修正值最小。 如可行, 建议降低蒸汽发生器压力以减小阀回路修正。建议用 以下步骤 :     <)      a 通过试验测定阀门全开运行时最后一个开启的阀门( 或阀组) 前后 的压降。这一( 或这 些) 阀门的开启也许会导致蒸汽发生器压力的下降。 如果无法实测, 则用最后一个调节阀( 或阀组) 全开时的设计压降。 ()      b 最大负荷时 , 测量最后一个开启的调节阀( 或阀组) 前后的压差。l;e'm ,-{ f 一u a} i 'a -i r wp p m (pt        /()      c应用下列公式, 以求得热耗修正的百分数:又10 0kw 最大试 荷 通过 一个调 验负 下, 最后 节阀( 组) 流量与 阀 的 式中 m 。为最大负荷试验 ,mo为 ' w总流量之 比( 即总流量中承受额外节流比例) 。 a m一△ } p 。 pw oa       为( )      1 最大负荷试验 中通过最后一个 阀( 阀组) 的压降与阀门全开工况下通 过同一阀( 阀组) 的压降之差与() 2 主汽压力之比( 因最后一个阀( 阀组) 没有全开而产生了额外的压降流) 。 k      =每 1 %的压降变化对热耗的影响( 百分数) p=绝对主汽压力      , k .       对于由核能供汽系统供汽的, =0 1 , 5 主要在湿汽区运行的汽轮机k .       =01 对于主要在过热区运行的汽轮机。对于其它类型的汽轮机 ,      k值可从制造商处得到。31.     阀回路平均值基准。 .33 如果规定性能是以阀回路平均值为基准的, 那么可以方便地 转换成阀点基准. 这种转换的修正曲线由制造商提供。 然而, 如果对其精确度有疑虑, 那么可以 通过烩降试验或效率试验来确立阀点曲线和平均阀回路曲线之间的差异。 3 1.      节流阀基准。对于单阀或多阀一致动作的机组, .3 4 每一试验热耗与设计热耗的比 较, 都应在负荷为阀门全开点负荷相同的百分数时进行。这一转换工作, 最好包括在阀门全开 负荷所做的试验, 因为这是所希望的工况。然而, 有些机组不能在阀门全开工况作试验。这种情况下, 有必要用下面给出的资料预测阀门全开时的试验负荷。 建议最大试验负荷至少为额定 蒸汽参数和额定循环工况下 9 %的额定流量所对应的负荷, 5 以便减小外推所引起的不确定 度。建议用以下步骤: <)      a 在尽可能大的负荷变化范围内, 建立主汽流量与第一级进汽室压力关系。 见图 32 如 .  。 542 .. 段所述, 将主汽流量从试验主汽参数修正到额定参数。如下式表示的, 第一级进汽室压力一定要修正到额定主汽压力下的值:p 片户 , 口式中:。 户=修正后的第 1 级进汽室绝对压力p=试验第 1       级进汽室绝对压力 .p=额定主汽绝对压力        ,p=试验主汽绝对压力       卜    额定主汽压力v wo点的设计压降x 二修正到额长 田v o点主汽流a w修正到额定工况的主汽流量图32 修正后的第 1 . 级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轮机常见故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