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红布吉他谱八寸等于多少厘米

生活民俗 | 欢迎光临广西地情网!
我的图书馆
生活民俗 | 欢迎光临广西地情网!
汉族的神龛设在堂屋,迎宾、议事、祭祀均于此。按常规,左为大,右为小,堂屋左边的房间是家长或长子的卧室,右边为儿子或次子的卧室。
广西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地本民族特色的居住、饮食、服饰、器用、游艺等生活民俗。各民族多聚族而居。壮、仫佬、毛南等族“干栏”为楼居式房屋,楼上住人,楼下置物,既避湿热,又防虫兽,是南方少数民族住房的基本形式之一。汉族院落式,住房纵深三四进,高墙大院,甚为气派。瑶、苗等族的房屋因地而异,各具特色。
  各民族主食略同,平原多食大米,山区多食玉米,均佐以薯豆。副食丰富多彩,很有民族风味。壮族的粽子、糍粑、五色糯饭、生鱼片,汉族的年糕、米粉、扣肉、纸包鸡,瑶、苗、侗等族的酢鸟、油茶、肉汤粥、腌酸菜等,都是民间喜爱的吃食。各民族风味小吃花色品种更多,蕉叶糍、五色糕、酸嘢、焖田螺、马肉米粉、打油茶……有的为某一民族所专有,有的为各民族所共有。
  古代,各民族均有其民族服饰,衣多尚青、蓝,以自织土布制作。近代,机织布逐渐取代土布。建国之后,各民族男子服饰逐步趋于一致,妇女仍多穿民族服装。以瑶、苗、侗等族妇女最为显著。喜佩带银饰,多者数十件,重达一二十斤。古代壮族有纹身、凿齿之俗,近现代少见。
  历史上。广西各民族家庭陈设和日常器用都较为简单。粮食加工多用木臼、石臼或水碾,凿木、锯竹为碗、勺、瓢、杯使用。建国后,日常生活器用逐步增多并趋于现代化。
  各民族游艺渊远流长,且各有民族特色。每逢节日或农闲,群众自发地组织各种游艺活动,如春节舞狮,元宵舞龙,三月三对歌。壮族的扁担舞,瑶族的长鼓舞与铜鼓舞,苗族的芦笙舞,侗族的春牛舞,彝族的跳公舞等在民间流行,久盛不衰。传统壮剧、桂剧、彩调、山歌别具风格。抛绣球、射弩、爬竿、抢花炮、打磨秋等为群众喜闻乐见,成为各民族群众喜爱的传统活动。
  第一章  居  住
  第一节 村 落
  选  址 
广西各民族村落的选址因地形、气候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而不尽相同,但依山傍水,背风向阳却是共同的特点。大多数村落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的地方,村后靠近大山或山林,寨前视野开阔,靠近田地、河流。民谚“高山瑶,矮山苗,汉族住平地,壮、侗住山槽(峒场)”,基本上反映了广西各民族的居住分布和村落选址情况。
  壮族村落多选在地势较高,背靠青山,面临溪河的地方。以向阳为佳,坐西向东,或坐北朝南。习俗认为,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象征生活蒸蒸日上;向南风和日暖,人畜兴旺。
  汉族村落多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背风向阳,交通便利的地方。  .
  瑶族古代依山险而居。近现代除部分瑶族(平地瑶)村落选在丘陵、河谷地带外,大部分瑶族仍居住在高山密林中,河池地区的瑶族则大多居住在石山或半石山地区。村落的选向依山势而定,不一定要坐北朝南或坐西向东,只要是靠近水源和耕种区域,易找建筑材料,野兽出没较少的向阳处,便可建寨。
  苗族村落大多建在山坡、山坳以及半山腰较开阔的地方。龙胜的苗族村落则大多建在山麓、河边或田坝旁。南丹、隆林等地的苗寨则多建在山腰或山顶。
  毛南族村寨大多选在平地,以山峰为依托,村前一般有片开阔地。京族村落大多选在海岛和海岸边。仡佬族村寨大多选在l3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侗、水、仫佬、彝等族的村落一般选在依山傍水,光照充足,村旁树木参天,寨边溪水长流之处。
  构  成
  历史上,各民族多聚族而居。秦汉之后,随着各民族的迁徙、通婚,逐渐打破“举峒纯一姓”的状况,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聚族而居的村落结构至今仍未彻底改变。
  壮族村落至今多为同姓聚族而居,远离城镇的村寨,这种情况更为显著,较大的村寨也有几个姓氏的家族共同居住的。一般说来,城镇附近的壮族村落相距不很远,村与村之间的距离,近者二三里,远者三五里。边远山乡和交通闭塞的山区,两村之间相距约八至十里。村落大小不等,大村几百户,小村十来户。人们习惯于从山脚开始,一栋靠一栋地往山坡上建造干栏,形成梯形干栏群;或将若干个干栏排为两行,中间留一条通道,两端有围墙和院门,形成一个长方形的院落。在村落边缘,如有那么几家离得稍远一些,或者散居他处山边,一般是从别处迁来的外族或外姓人。
  汉族一般由若干个姓氏的家族杂居在一个村落中,但桂北等地则多同姓住一村。小村数十户,中等村落上百户,大村寨数百上千户。
  瑶族村落比较小,分布比较零散,村与村的距离,近者相距二三里,远的相距三五十里。只有富川、恭城等地的瑶族(平地瑶)和金秀的瑶族(茶山瑶、花蓝瑶、坳瑶)村落比较大,住户较为集中,数十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组成一个村寨。其余大部分瑶族(盘瑶和布努瑶)的村落一般只住十多户有血缘关系的同姓家族或亲戚,最多二三十户;大部分村落比较分散,有的人家住在山腰,有的人家住在坳顶,有的则住在坳下。每户之间大都相距半里到一里,有时一个村落分布在数个山头或 场,每个山头或 场只住一二户。民谚称“讲话听得见,见面走半天”。
  苗族大多聚族而居,几家或几十家一个村寨,大的村寨一二百户。村寨的房屋紧密相邻,三五十栋或一二百栋紧挨在一起。隆林等地的苗族一般与壮、彝、仡佬族杂居,每寨七八户、十几户不等,三四十户的大寨较为少见。
  侗族聚族而居,单家独户居住的情况极少。大寨三五百户,小寨也有十五六户。
  仫佬族有血缘关系的同族人往往居住在同一村寨,只是在一些较大的村寨,才与别的民族或别的姓氏杂居。罗城下里一带的仫佬族,同姓不同祖宗的人同住在一村时,分段居住。大村百来户,小寨二三十户,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多在五六里之内。
  毛南族多同族、同姓聚居在一起,很少和外族、外姓杂居。山区村落比较分散,三五户为一村者颇多;平地村落多为十多户至数十户,大的百余户。平地村寨相距较近,二三里内有一村落;山区村寨相距约十里到数十里之遥。寨内房屋零星分散,各房族自成一栋,互不相连。
  回族多聚族而居。在城镇,多集中于几条街道居住;在农村,则多自成村落聚居。
  京族大多聚族而居。村落多位于茂盛的树林之中,这些茂盛的树林可阻挡、减弱从海面吹来的热带风暴,所以严禁砍伐。村落中的房屋零星分散,没有整齐的排列。每家四周留有开阔的空地,周围种植一些剑麻、仙人掌之类植物,既可作为篱笆,又能点缀美化村落。
  水族大多聚族而居,同一村寨的人大都有血缘关系。村落大多较为集中,少的几十户,多的百余户。
  设  施
  壮族村落习惯用石头垒一道围墙,墙外种荆棘,不少村落附近还生长着高大葱茏的榕树、龙眼树和大竹。建国前,村头巷口都建有门楼,门内设栅栏,有的还筑有炮楼,耸立于村中或寨侧,以保护村寨的安宁。村前寨口,靠近溪水之处,设有水碓、水碾或水榨房,供村人加工粮油。建国后,社会治安良好,生产有了发展,门楼、炮楼逐步拆除,机械粉碎机代替了昔日的水碓、水碾与水油榨。
  东兰等地的壮族还在寨中较平坦的地方建一座凉亭,供寨上的人休息、乘凉、议事。村中儿童也常于月明星稀之夜在这里做游戏、唱歌、猜谜语,或听老人讲故事。
  村中的巷道多用鹅卵石或石板铺平,巨族大姓在寨内建有祠堂。村头寨尾一般建有庙宇。庙内神台有泥塑神像。“文化大革命”中,祠堂、庙宇基本夷为平地,或改作他用。近年来,有些村寨又筹资重建祠堂庙宇。
  50年代中以前,多数壮族乡村不建厕所,人们到村外偏僻处拉屎,有拉屎“打游击”戏称。合作化后,大多已修建了厕所。
  汉族村落周围林木葱郁,多种植榕树、桉树、龙眼树等。相当部分的村落过去建有围墙、门楼和炮楼,村边十字路口或大树底下,多设置社庙。村中设祠堂。
  瑶族村落大都竹木青翠,风景秀丽。建国前,居住在石山区的部分瑶族为防盗匪打劫,在出入村寨的坳口上建有石头砌的山墙。住在平地的瑶族也于村口及村的四周修建层层闸门和围墙,用以防卫匪盗。村旁一般保留有一片古老的树林,俗称“神林”,林中设社坛。村寨习惯破竹为槽,架设水枧,将水引到家中饮用。一般是几家人共用一条主水枧,各家再引一条分水枧入屋,让水直接流入水缸或木桶。水枧百数十米,甚至上千米,盘山过坳,飞越几个山坡。河池地区居住在大石山区的瑶族,由于缺乏水源,过去习惯在村中低洼处挖一泥塘,用以储积雨水供食用。建国后,国家拨专款在这些地区修渠引水,或修建水柜储存雨水,供人畜饮用。
  苗族的村落旁常保留着几株或几十株参天大树,俗称“水口林”。过去,还在村寨四周种荆棘为篱,高五六尺,纵横交错,人畜均难通过;在进村的路口建一小木楼作寨门,晚上由守寨人或最后收工者关闭寨门。建国后,寨门多已倒塌,但荆棘篱笆仍然保留。寨中一般有公共场所,并建有戏台,平时供人们休息和儿童做游戏,节日时供人们聚会娱乐。三江等地的苗寨,村寨中还挖有水井,井上建有亭阁,既可保持水源清洁,又可供人乘凉。
  建国前,侗族村与村之间的主干道多为石板路,用石板或大鹅卵石铺成。斜坡筑有石阶,平地镶铺石板,雨天不滑,晴天无尘。建国后,由于修筑公路和机耕道,乡间石板路大多废弃。过去,在交通要道的山坳上,多建有茶亭(又称凉亭),内设长条木凳,供来往行人乘凉休息。热心的侗族妇女还常把一双双草鞋挂在茶亭内的柱子上,免费供行人穿着。茶亭过去有专人管理,夏日免费供给行人茶水,冬天采樵生火,让行人歇脚取暖。大的茶亭还建有公房,供管亭人居住,来往行人亦可少量留宿。设置于三岔路口的茶亭立有路碑,指明各条道路的去向。建国后,公路通入侗乡,来往旅客多改乘汽车或自行车,乡间古道几无行人,茶亭虽仍存在,但已无人住守。
  侗族村落多为绿树环抱,古木参天。村民将这些古树视为保佑村寨平安、兴旺的标志。过去村寨多用篱笆围住,进出寨子都要推开两扇关闭的“把门”。寨内鼓楼高耸,四周布满鱼塘。有的还把粮仓建于塘上,既可防火,又可防鼠。鼓楼是侗族一村一寨或一族姓的标志,是议事和文化娱乐的中心。如全村同一姓,就共建一座鼓楼于村寨中心;若是数姓杂居,则各姓所聚居的中心分别建鼓楼。鼓楼是宝塔式的亭阁,分上下两个部分。下半部为四方形的殿式建筑;上半部是重檐斗拱,一般呈四面流水或六面流水,也有呈八面流水的。由下而上依次缩小,呈宝塔状,层数多为奇数,三五层至十五层不等,高于全村所有房屋。著名的三江马胖鼓楼,是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侗族聚居的地方,有河必有桥。桥梁大都建在村前寨后的交通要道,有石拱桥、石板桥、竹筏桥等。其中长廊式“风雨桥”最为著名。整个建筑为石礅木身结构。桥礅以青石加工后垒砌而成,不用钢筋水泥;桥身以木头凿榫穿枋衔接而成,不用一颗铁钉,桥面并排数根木头为底,上铺木板。桥顶竖柱立架,盖以青瓦,形成能避风雨的长廊通道。桥上有亭台楼阁,有栏杆坐凳;桥内各顶梁与排枋上,雕刻或绘有各种图案及飞禽走兽等装饰。“风雨桥”既是通行的要道,挡风避雨的场所,又是休息娱乐的好去处。建筑规模视河流的宽窄而有大有小,结构有简有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三江程阳桥。
  侗族有唱歌、演戏之俗,故近百户人家的村寨除修建鼓楼外,还建戏台。戏台形似鼓楼,一般为二层,每层高约二米。第二层为舞台。台前建有岩坪,以青石板铺成,为观看演出之场地,也是人们茶余饭后休息乘凉之处。
  侗族一般不饮用河水,每个村寨旁和茶亭附近都有泉眼,村民常用大石板将泉眼围成水池,俗称“石井”。井上盖一块大石板,用以遮住雨水和随风飘落的树叶、杂草,保持泉水清洁。较大的石井还修建井亭,亭柱上挂着一排竹筒做的竹杯或竹瓢,供人取水饮用。亭内有木板长凳,可供小憩。
  侗族家家户户都选定通风向阳、光照充足、靠近村寨的地方起牌搭架,专作晾晒禾把,或黄粟、椮子用,俗称“禾晾”。禾晾高约四米,每排由两根杉木柱与两块穿枋构成,中间横穿一二十根活动圆木,可取下可安上,供晾晒东西。 建国前,每个侗寨都建有先母坛。坛旁种有冬青、万年青等,坛屋外砌一小岩坪,供人们进行祭祀活动。建国后,随着先母崇拜的逐渐消失,先母坛亦逐渐废弃。
  仫佬族的村寨过去筑有围墙和闸门,以防盗匪。就是村中巷道,也有重重闸门。一些富裕户还在屋内修建二层高的炮楼。建国后,国泰民安,这些围墙、闸门和炮楼逐渐拆除。村中巷道,大多是用石板铺就,晴雨都便于行走。
  建国前,毛南族村寨无论大小,在进村的道口旁常有用三块料石砌成的小亭,上盖石板或瓦,内置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称李大将军庙。在村寨前的大树下,还立社王以保五谷丰收和人丁兴旺。在村、峒的交界处,或水井边、桥头、山坳等行人过道处,常用石头或木头刻写乡规民约,习俗称“隆款”。
  在回族聚居的街道与村落,一般建有清真寺。
  京族村寨中建有“哈亭”。“哈亭”既是京族“唱哈”用的歌亭,又是神庙和祠堂。“哈亭”以优质木料建成.牢固美观。“哈亭”正堂两旁用木板和料石筑有台阶,到“唱哈”时,供村人入座听“哈”。
  第二节 房 屋
  基址选择
  建国前,壮族建房先请地理先生看风水,卜凶吉。住宅对面的山峰,一般选择圆形山,如钱袋;远山一般选择形如笔架或有三角形白崖(旗山)的山,认为以上均是房屋朝向的佳选。若山峰有岩洞或为红崖,建房的朝向必须避开。建国后,此俗略有减弱。
  汉族屋基选择讲究干燥向阳、交通比较方便。建国前的习俗认为,最佳屋基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即房屋的左边有流水,右边有路,前边有池塘,后边有丘陵。房屋不能对着白崖与山尖,否则认为将于主家不利。又信“有钱难买向南居”之说,向南的住宅冬暖夏凉,是理想的朝向。建国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建房之地越来越紧张,建房择地之风渐失。
  瑶族建房请巫师择地,房屋的朝向不讲求一致,有的向南,有的向北,依地形而定,但门口都向山左,不向山右。房屋建在哪座山,门口就对着脚下的山向。
  苗族过去建房除较富裕的人家有能力请地理风水先生择地外,一般人家多按传统习惯选择屋基。屋基多选在山梁或山梁两侧的当阳处,不能建在山窝潮湿处,房屋的朝向不能前后山相对。
  仫佬族建房多选在背靠青山,屋前向阳、开阔之处。
  毛南族把建房选址称为“定山向”,把请地理先生选择基址叫“定课”。在建房前半年或一年,就请地理先生定课。用罗盘在宅地看坐落方位,然后根据主家夫妇的八字推算出建房日期及房屋坐落的朝向,最后用红纸写出文书,供建房时用。
  彝族房屋多建在山腰,房屋的朝向视山势而定,东南西北均有。
  建筑与结构
  壮族建房时间一般选在秋收之后天气晴朗干燥的农闲季节。动工时日须择吉,以人和、财和、丁旺三吉利的日子为最佳,还要测算当年的吉利方向,如所建的房屋坐向与该年的吉利方向冲突,则当年不建房。建房请人做木匠有讲究。天峨白定壮族过去请木匠的人要走夜路,抄小道避开扛锄头的人。木匠建屋不放大样,全凭师傅传授的经验,有的按官、劫、本、财、害、病、离、义八字尺规格,并以“财”为本,即以主梁柱的尺寸为准。也有的按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青、七赤、八白、九紫的九曲尺来定尺寸,以利为准。破土之日,天等、上林等县,先由师公念咒,杀一只公鸡,将鸡血洒在屋基上,然后由主家挖第一锄。马山等县在挖好基础后,用红布或红纸包上五块新砖或新料石,由主家朝房屋的坐向跪拜,亲手将砖放到基础中,摆成“仝”形。也有用四块新砖摆成“口”字的,意指人丁兴旺。待主家下好奠基砖后,才砌大脚。此后,主家不能参加丧事等不吉利的事,不能外出过夜,不能过性生活,也不能吃狗肉,直到新居落成,搬入新房居住为止。
  立柱、安门、上梁、架檩椽也要择吉日。环江壮族在立房柱时,要在柱礅上放一枚银币垫柱头,认为可避邪。建国后改用伍分硬币。宁明等地,当墙起至平门头时,必须请师公喃神,燃放鞭炮,在门头上挂一块红布,然后才砌砖或舂墙过门头。东兰、资源等县砍树作大梁木时也要择吉日,而且要赶在天没亮、路上没有行人时去。到山上选好树后,要杀一只公鸡,烧香、焚纸钱供祭树神,然后方砍伐。砍伐的梁木不准放落地,由几个年轻人用绳索将要倒的梁木拉住慢慢放在木架上,按尺寸锯断后扛回来,复放在木架上。大多数壮族地区上梁时辰不能逢午,据说午时忤逆,意味着子孙将来不孝;也不能让禽兽到屋宅上斗咬,否则预兆鸡飞狗走,主家不得安宁。梁木砍回来按尺寸修整好后,要全部涂红,中间画太极图,梁木正中钉一块红布,上书“吉星高照”、“紫微正照”或“上梁大吉”等字,以求吉祥如意。
  上梁仪式隆重。这一天左邻右舍青壮年男子都主动到场帮助抬梁扶柱,递檩架檐。如果主家手头拮据,村邻亲友还会送些米、肉及檩、椽。上梁前,主家要杀一只公鸡,到梁木前烧香纸供祭。一些地方还请道公喃神。道公将公鸡冠咬破,以血滴洒梁木,口念赞梁词,祝贺主家富贵大吉,四季平安。上梁吉时一到,主家便点燃鞭炮,高喊:“上梁大吉”、“四季平安”等吉词。众人一边随声附合,一边用绳索将大梁吊起,徐徐上升。安好大梁后,主家给上梁者献糯米糍粑等食物。上梁的人接住后,吃一部分,将另一部分掷下。先掷给主家夫妇用衣襟或围裙接住,然后撒向四方,让众人争抢,谁捡得谁要,以示主家今后生活富裕,家业兴旺,俗称“抛梁”。上梁时,大家只能讲吉利的话,谁胡言乱语,定遭众人斥责。当晚,主家设筵席招待建房师傅和帮工的亲友。
  壮族的房屋建筑形式主要为干栏式楼房和院落式平房,有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和茅栅结构等。土木结构的干栏式建筑是壮族的传统建筑形式。干栏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有发现,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魏书·僚传》记壮族先民僚人事说:“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日干阑。干阑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干栏建筑形式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最初的干栏只是在大树桠上架木搭棚,上层用竹或木为楼板,供人居住,下层敞空。后来移到地面,竖柱建屋,下层围以竹、木或砌石为墙,用以饲养牲畜,便于防兽防盗。再后来,则发展为具有较高建筑艺术和布局合理的干栏建筑。
  壮族干栏建筑大致可分为全楼居、半楼居二种形式。全楼居即高脚干栏,在地上立柱,凌空而起,这种楼居主要分布在龙胜、德保、靖西、龙州、天等、大新等地及边远山区。半楼居多依山而建,劈山为平台,以平台为屋基的后半部或左部、右部,另一半则立柱悬空为楼,上铺楼板,与平台齐,成为半楼,这种楼居主要分布在河池地区。建筑的用料与式样因地而异。山区一般都是草木结构,楼板、外墙都用木板合成,木柱下垫石礅或石板,有的楼下支柱间用木条或竹篱围起,或用石头砌墙,房顶盖茅草。丘陵和平地,多为泥瓦或砖瓦结构,除楼板与隔墙用木板外,四周墙壁均用三合土舂墙或砌砖石,房顶盖瓦。干栏分为上层、下层与阁楼三个部分。上层住人,下层关养牲畜、堆放杂物,阁楼主要是存放粮食。干栏有三开间、五开间的,也有七开间的。建国后,随着壮族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干栏建筑又增加了望楼、挑廊、抱厦、偏沙等。望楼供乘晾、眺望;抱厦作为望楼的扩大部分,突出在建筑的前部,打破了一般干栏的“一字”体型,使造型更为美观;偏沙相当于半个开间,多设在一年之中风来得最多的方向,以增强干栏侧向的抗风能力。此外,在上层火塘间的室外向阳面还建有晒楼,供洗涤、晾晒衣物用。这些附属结构使房、楼、阁、舍、廊融为一体,形成一个造型多变、高低相就、整体丰满的多层建筑。在干栏的四周,人们喜欢用荆棘为篱笆围上一圈。篱笆与干栏之间的环形空地是院子,一般种上蔬菜、木瓜、柚子、芭蕉、柑桔与翠竹。
  壮族的院落式住房建筑,多是三间一幢。生活较贫困的人家也有二间一幢或仅一间的。生活较富裕的人家,在正房前建有门楼,门楼与正房之间是天井,天井两侧有围墙将门楼和正房连为一体。靠围墙的内侧建有厨房、猪栏或厢房。院落式建筑无论是几间一幢,窗都开得很少、很小,所以室内光线较差。其结构多为泥砖瓦顶、三合土舂墙瓦顶或茅草顶,少数为火砖瓦顶。建国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地区都建了青砖瓦房。一些生活富裕的人家还盖起钢筋混凝土楼房。
  汉族房屋多是院落式。起房屋时,房屋的朝向要请地理风水先生拿罗盘来测定,动土要择吉日良辰,有的还要请道公喃神。钟山县等地,需备猪肉、全鸡、全鱼及一盆烧开的柚树叶水,由道公或风水先生祭祀土地神后,将柚树叶水洒向地基四周,俗称清洁地基。民间认为,用柚树叶水洒地基,可将宅地内的野鬼赶走。举行祭祀仪式后,由主家分别在屋基的四个角挖几锄,然后众人方可动手挖地基。参加破土仪式的人,均得到主家送的红包,每个红包三角六分或一元二角不等。屋基挖好后,由主家下第一块奠基石。恭城、合浦、南丹等地,奠基时是放一块平整的石头;玉林地区多是放8块青砖,房基四个角,每个角放二块。有的人家还在基石或基砖上放贰分或伍分钱硬币,硬币面朝上,俗称“下金砖”。下奠基石必须择吉时,良辰一到,哪怕是半夜或遇大雨,也要按时动工。主家下好奠基石后,工匠们什么时候动工都行,但不能移动奠基石。基础全部下好后,主家要设宴请做工的人吃一餐。在恭城、永福等地,竖大门时,主家要准备一只公鸡,请木匠师傅用木工斧将鸡杀死,说一些“出入两利,进退均安”,“新屋大门八字开,左招金榜右招财,门前来往商客到,荣华富贵此门来”之类的彩话,然后将鸡血涂在门框两边,剩下的洒在地上。并在门框上贴一张红纸,上书“开门大吉”之类的祝词。晚上,将这只鸡煮给建房的工匠吃,鸡头则给杀鸡的木匠师傅吃。舂完最后一板墙或砌完最后一块砖时,泥水师傅又拿一只公鸡走到厅堂正中的墙上,说一些“今日富贵起大屋,青石打根万年固,地生黄金人添福”之类的吉利话,然后将鸡杀死,把鸡血滴在四周的墙上,把刀朝宅中的地上扔去,接着扔鸡,并大声颂祝词:“钢刀落地,万年大计”、“金鸡落地,大吉大利”、“一年起新屋,子孙万代住”。随后大放鞭炮。汉族上梁有抛梁习俗。新居落成之日,主家办筵席,招待建筑工匠和帮忙的人。乔迁之日,主家先在旧居神龛前祭祀,请祖先神灵及灶神等搬去新居。武宣、来宾等地,乔迁之日,还要在米上放蒜头、算盘、葱、发糕等物,一同挑入新居。蒜、算盘含会算之意,葱寓意聪明伶俐,发糕表示发财。是日,主家除办筵席庆贺乔迁之喜外,有钱人家还请舞狮队舞狮庆贺。
  汉族居城镇者的院落式住房,一般为一栋二层至三层的单间楼房。临街多为骑楼。在主楼与厨房之间有一个小天井。居农村者,多为三间一幢的平房,正房的前面建有门楼、厨房、耳房,有围墙将正房、门楼厨房、耳房等连在一起,使主房与门楼之间形成院子。建国前,有钱的人家还在门楼上修建炮楼,建国后多改建卧室或储藏室。钟山、富川等地,房屋建筑受湖南省汉族建筑风格影响,砌砖盖瓦,一栋横排三间,正中一间略凹进尺余,屋檐四角上翘,或于前面二角上饰龙头,屋顶饰葫芦、金钱等吉祥物。桂东一带客家人的院落式建筑呈东西横长的平面,房屋纵深三四进,房前围高墙,将天井、客房、厨房、杂物房和正屋连成一片。整个建筑群高低相就,层层相套。建国前,一般人建房多用泥砖砌墙或春泥墙,上盖茅草或瓦。建国后,红砖青瓦和钢筋混凝土平顶房逐渐成为主要的建筑结构。
  瑶族建房破土、上梁、盖瓦等都要择吉日。河池、南丹等县建房多择龙、虎、牛、猪、猫等日。破土前要杀一只公鸡祭祀鲁班,请巫师喃神,敬请祖先、山神、姜太公、张天师。据说请了这些神灵后,便可驱避凶鬼恶神。在金秀等地,吉日选定后,如遇上农忙或有其他要事,可先在中间或左右角建好墙基,春好一板墙,然后用杉木皮盖好,俗称“安根”。安根之后,有空闲随时都可以动工建筑,不需再择吉日。安大门时,不仅要杀鸡敬供门神,在部分瑶族(坳瑶)地区,还要将若干个铜钱放在门框上,摆成戽斗形,大口朝内,尖角朝外,表示今后钱财流进。南丹县瑶族砍树木建房时,认为树倒向东方最吉利,倒向北方或南方还可以,倒向西方则主凶。建国后,这些习俗多有改进。
  瑶族建房历来有互相帮助的美德。建房时全村人或出劳力,或送米、酒、木料等物给主家。帮工不计报酬,主家只招待帮工者一日三餐酒饭。直到现在,这种习俗仍大部保留。巴马等地,岳父家起房屋时,女婿必须送梁木和糍粑。上梁要择吉日良辰,吉时一到,要鸣炮,诵“上梁吉庆词”。安好大梁后,将绑梁木的布匹垂下,把二筒米、几枚铜钱、几个糍粑从梁上顺布投入主家夫妇的怀中,然后再撒糍粑让众人抢吃。当晚,主家不仅要宴请帮忙的亲友,还举行打铜鼓等文娱活动以示庆祝。金秀瑶族建房上梁时,用红布系几根谷穗于大粱中间,谓之“禾魂”,表示禾魂在家,生产顺利,粮食丰收,生活富裕。盖房要卜卦选“好日子”,请木匠师傅吃三天酒、肉;在宅地旁搭个棚子,里面放张桌,将木匠的工具和三斤猪肉、一只鸡摆在桌上,祭祀鲁班。盖房过程中,每餐吃饭时都要拿一碗饭供祭鲁班,直到完工日为止。凌云等地的瑶族,新房盖成后,要请老人拿一碗水淋各个柱头,认为这样可使房屋稳如泰山,家人长寿。新房落成后,要请全村人痛饮一餐,同时择吉日“安香火”,把祖先的神祗与香炉一块请入新房的神龛。
  历史上,瑶族由于长期过着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生活贫困,住房较为简陋。宋代,瑶族“穴居野处”或“剪茅叉木”为屋。直至建国前,在边远山区还有相当一部分瑶族居住在“人字寮棚”中。这种“人字寮棚”搭在略为平整的地面,以横木为梁,破竹篾绑扎桁条,整个建筑既不凿榫,也不打眼,用芭芒杆、小木条或破竹编篱,围住四周,割茅草盖顶即成。篱笆的孔隙很大,夏夜月光射孔而入,冬日寒风穿隙而过。屋顶形如“人”字。两面坡度较大,屋檐低矮,四壁无窗。而大部分瑶族居住竹舍、木屋和茅屋,少部分住砖瓦屋。竹舍除柱子用木外,其余大多用竹;架竹为檩,编竹为篱,破竹为瓦。这种竹舍,又称为“千枝落地”。木屋以木为柱及檩檐,四周围以木板或小木条,屋顶盖木板或杉树皮。茅屋顶盖茅草,下围木板或竹篱或小木条,或舂泥墙。无论是竹舍、茅屋还是木屋,四壁一般无窗,屋檐低矮,大门用竹篱或小木条做成,也有钉木板为门者。其中泥墙茅屋、泥墙杉木皮屋等屋檐较高。就建筑形式来说,竹舍、木屋和茅屋又可分为平房和干栏房。平房多为三开间一栋。建国后,多为泥墙瓦顶屋,少数为泥墙茅草顶屋或茅舍。泥墙瓦顶屋比较宽敞、高大,墙上开有一二扇小窗,房内较暗,光线不足。在左、右两间房的前面或侧面分别搭一晒台或建猪牛栏。屋后多设有澡棚。老式的平房共开两个大门。左为人进出的门;右为鬼门,平时不开,只有死人时才打开。左右两间各开一个侧门,一个通向晒台或屋后,一个作为日常出入的大门。瑶族的干栏式建筑有自己的特点。金秀部分瑶族(茶山瑶)的干栏建筑,房屋狭长,纵深二至三进,有门无窗。楼上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大门雕龙刻凤,绘花饰草;门框刻有横匾、对联,整个门庭装饰得如花似锦。大门侧上方的墙上开有一扇侧门,直通阳台,亦称晒楼,即从正门的墙上伸出几根长约一米的木条,上铺厚板,面积约二平方米,四周匿有木栅,供晾晒衣物和姑娘晚上与情人谈爱。这类房屋多是一间紧靠一间,前后成排,在紧靠左邻右舍的两面墙上,各开一扇侧门。过去,遇到土匪抢劫村寨,打开侧门便可从一家跑到另一家,一直跑到村外。
  苗族建房也要择日,并有帮工习俗。隆林苗族除建杈杈房外,建其余的房都要举行上梁仪式。梁木必须由舅家赠送,如无舅,则由姐夫或妹夫赠送。上梁这天,送梁木的亲戚还要送五六元钱硬币和十二元纸币,以及四块大糍粑和半箩小糍粑。上梁时,将硬币与小糍粑混杂于一个箩筐内,面上放四个大糍粑,再将十二元钱分为四份放在四个大糍杷上,然后将箩筐吊在梁木上,由送梁木的亲戚将梁木与箩筐一起吊上房顶。安好梁后,将四块大糍粑连同十二元钱一起抛下,让主家接住。又把小糍粑与硬币一起撒下,让众人抢,并燃放鞭炮。之后,主家为上梁的人敬酒,以表谢意。
  苗族地区盛产木材,房屋大多为木质结构,以杉木皮、茅草或瓦片盖房顶。建国前,大多数苗族住在杉木皮盖的木房、草房或十分简陋的“杈杈房”里。“杈杈房”以树干交叉搭棚,上盖茅草,用茅草、树枝或竹片编篱为墙,再涂以泥,用以挡风。建国后,多建楼房。融水、三江、龙胜等地的苗族多住吊脚楼。人们利用山坡的斜度,在山坡的下方竖较长的木柱支撑,上方则竖较短的木柱支撑。铺板为楼,楼下堆放杂物。木楼的窗户一般开得很小,室内阴暗,但适宜避御风寒。融水、三江等地的苗旗村寨,寨内房屋大都紧邻相靠。禾仓则建在村边寨头,以免一旦村寨失火,殃及粮食。 
苗族住房多为五柱三间,也有七柱五间的。有的人家还根据地势,在两头配建横屋,在正屋前檐下再配上比檐口低五十公分左右的重檐,以加大门楼的宽度。 
侗族建房不用图纸。建筑师傅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建筑符号,代代相传。经常使用的建筑符号主要有3(前), (后)、右(左)、 (右)、 (上)、z(下)、≯(中)、ヲ(天)、土(土)、 子(桂)、井(梁)、乡(方)、川(柱)等十三个,他们在“香杆”和大小方条上都用这种符号来标明用途及尺寸,以便施工。“香杆”用毛竹破开制成。房屋的柱子、大梁、檩檐等的图形、尺寸,全部绘制在半边竹片上。“香杆”的长度根据房屋的高矮而定,一般与房屋中柱的长度相当。在建房过程中,木匠师傅把“香杆”往木头上一放,一根根柱子、檩、檐就很快地截割出来了。
  侗族一家建房,全村相帮,建房所需近百根粗大的杉木,全由左邻右舍帮忙到山上砍倒扛回。上梁、盖瓦和进新房那天,远近亲朋好友闻讯都到场,主家杀猪备酒饭招待。上梁时,梁木上系着红布、谷穗、银毫、笔墨、筷条和日历,红布象征生活火红,谷穗表示五谷丰登,银毫预示富裕,笔墨表示有文化,筷条寓意人丁兴旺,日历象征永久。当大梁徐徐上升时,主人燃放鞭炮,向围观的人群抛撒糍粑。大梁安好后,便举行“踩梁”仪式。由术匠师傅手拿三个糍粑和一匹侗布走上梁木,把布的一端系在梁上,另一端悬空垂下,让主家在地上跪接。木匠师傅把第一个糍粑顺着布匹滑下去,让主家接住,把第二个糍粑收进衣兜里,将最后一个糍粑顺布滑给主家,同时口讲彩话。“踩梁”完毕,主家向木匠师傅敬献猪头、谷穗和布匹,表示酬谢;亲朋好友则向主家赠对联,张贴在屋柱上,庆贺新居落成。
  配黑白图片:侗族干栏房(摘自《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志》)
侗族的干栏房一般为木瓦结构。一座木楼一般二三层高,除房顶盖瓦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成,整座建筑不用一颗铁钉,但十分坚固。一般为二开间或三开间一幢。每间宽约四米,两端有偏厦,呈四面流水,屋顶垒一堆瓦,或砌一“金钱”。廊前皆设门窗,有的装以木格或花格窗门,有的用木条于外壁镶几何图案。有的还在四周廊道上围以栏杆,呈“走马转角楼”。干栏建筑一般是一家一幢。三江苗江、八江、林溪一带侗族,因聚族而居,人们便将同一房族的房屋建在一起,廊椽相接,可以互通。地势较平坦的村寨,房屋紧连,前后成排,整齐美观。建在河边或陡坡的寨子,则依地势建吊脚楼,外面的柱脚,有的高达二三丈。有的干栏建筑还于楼前檐附以木格门窗,龙头穿柱,檐柱吊以“金瓜”,窗子雕缕龙凤,造型美观大方,富有浓厚的民族艺术风格。
  仫佬族建房时,凡挖屋基、下基脚、安门和砌墙完工都要择吉日。安门和砌最后一块砖(或舂最后一板墙)时,要请木匠、泥水匠师傅杀鸡、烧香、焚纸钱,祭祀神灵。祭毕,主家要架梯爬上墙头,帮泥水师傅挑工具,接泥水师傅下墙。
  仫佬族住房多是泥墙瓦顶的四合院建筑,茅房极少。一些富裕户则建砖瓦楼房。80年代以来,砖瓦楼房不断拔地而起,大有取代旧式平房的趋势。房屋基本上都是三开间一栋。有的门楼大门正对堂屋的大门,有的则在正房前面建一道围墙,然后再向左面开大门。一般是人畜分居。牛栏、猪舍建于正房前,中间为天井。天井两侧盖走廊,用于存放农具和杂物。房屋外面的墙壁一般不批浆、不粉刷,而室内四壁批浆、粉刷得洁白明亮,并绘有各种花草。
  毛南族建房有很多仪式,其中开墨、上梁最有特色。建房吉日,主人请木匠师傅到家,办一桌酒,放一只活公鸡和八尺黑布于桌边,木匠师傅也把墨斗、角尺等工具摆在酒桌旁,烧香祭祀鲁班师傅。祭祀仪式结束后,木匠便用墨斗在用来作第一根木柱的木头上打一条墨线,俗称“开墨”,此后才可动土开工建房。上梁仪式亦颇隆重。吉日这天,凌晨三四点钟时,村中的男劳力便来到主家的新房基地旁,把柱子栌梁竖好,并赶在天亮前把“排檐”全部竖好,接着便吃早餐,准备上梁。这时,外祖父家、舅家、叔伯姑姨家的亲属纷纷挑糍粑、棕子、布匹等礼品赶来庆贺。进餐后,稍事休息,便开始上梁。正梁涂成朱红色,写上“梁文”。“梁文”以正梁的中心点为界,向两端分开书写,一侧写上梁年、月、日、辰,另一侧写主家的地址、姓名。开始上梁时,主家把一架特制的九级木梯靠在副梁上,木梯的每一级都挂有一个红纸做的封包。外祖父首先走到木梯前唱起上梁歌,每上一级梯唱一首,祝贺主家万事如意。唱完一首时取下一个封包,一直唱到登上第九级。然后,木匠登梯爬上另一头,与外祖父遥遥相对。两人各拿一条黑土布,把另一头抛到地面,让下面的人用布将红梁两头缠紧,再缓缓提上。安好梁木后,木匠下梯,外祖父则走到红梁正中,手中持一条红布和一条黑布,将一头垂下来给主家夫妇接住,并拢成布槽,放到主家夫妇的衣襟里。外祖父将鸡蛋、橙子、硬币等,一个接一个地沿着布槽放到主家夫妇的衣襟里,表示送福,并唱送福歌。歌毕,主家夫妇收起布条,分吃外祖父送给的礼品,表示受福。接着,外祖父口含糖水,向新宅四方喷洒,意为洒甘露。然后,一边唱颂歌,一边向来贺喜和帮工的乡亲撒糍粑、粽子、橙子、甘蔗、糖果、硬币等,一方面表示向亲朋道谢,另一方面表示主家万事亨通。最后大声祝颂:“室内外来宾亲朋永远安康!大吉大利,大发大旺!”至此,上梁仪式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主家设宴招待来宾和帮工的乡亲。筵席将散时,木匠师傅拿两桶瓦(每桶四块)到屋顶摆好,寓意新居落成。
  毛南族的房屋称“干栏石楼”,多是泥墙瓦顶,少数为砖墙瓦顶,屋基多用精制的料石砌成,正门的楼梯也用长条的料石砌成登门台阶,坚固而美观。房前一侧建有一石砌成或竹、木架成的晒台,供乘晾和晒衣物用。建国前,大部分毛南人都住在低矮的泥墙茅屋中,有的人还住岩洞,只有少数富裕之家才住砖墙瓦房。建国后,高大宽敞的泥墙瓦房取代了低矮的泥墙茅房。房屋建筑多为三间一幢,也有五间、七间、九间一幢的。
  京族过去多建竹木结构的矮长住房,竹篾为壁,涂上泥土,盖茅草或瓦。屋的四角有四根木柱,用石头垫高五六寸,以竹条或木条密排作地板。建国后,这类房屋已逐渐减少,大部分人家盖起了砖瓦房。因海风较大,房屋仍建得较矮,瓦面压上砖石。近年也有的用条石和钢筋水泥建成二层小洋楼,坚固美观。
  彝族建房时,立好柱后,即举行上梁仪式。梁木由姑、舅等亲属送,梁上写“五世其昌,万代兴隆”等吉祥词语。此外送一块红布,俗称“献梁”。主家用亲属们送给的红布包裹硬币(过去是银毫)、谷种、农历、毛笔等。系在粱上,继而将一只公鸡放在梁木上,请一老人念“颂梁词”。然后将鸡冠弄破,以鸡血滴梁后,即可升梁。梁安置好后,撒核桃、糍粑、硬币等,让孩子们抢。新房落成后。入宅的那天晚上要举行庆贺仪式,主家的亲属都要送东西庆贺。入宅庆贺的高潮是打铜鼓“跳新房”。铜鼓要挂在堂屋的正梁上,铜鼓一响,全寨的人都来跳,有时要连跳三个晚上才结束。
  彝族的房屋属干栏式建筑。过去多为茅屋,建国后泥墙瓦房和砖墙瓦房逐渐增多。隆林彝族的房屋多为一栋三开间,舂泥为墙,厚墙小窗,便于避风挡寒气。
  水族的房屋为干栏式建筑。早在宋代,水族地区就出现了“楼屋战棚”,并有竹栅护卫。后来发展为“人楼居,梯而上”,“上以自处,下居鸡豚”。最后又把底层围起,除关养家畜外,还堆放杂物。一般为三开间一幢,也有五间一幢的,高二至三层。修建时,先在地面上立约二米高的底架,作为上层的承重部件。底架多用粗大的圆木为柱,用枋木拉穿,上面铺楼板,显得十分平稳。不少人家还在房屋上加挑枋,竖长瓜,盖成重檐,重檐下作为走廊,并设有栏杆。有的还在长瓜上凿孔穿上横条,作为晾晒农作物的支架。建国前,贫苦农民多住在狭小的茅屋里,用竹篾或芦苇编成大排,围在四周的柱子外边,也有夯土为墙的。屋顶盖茅草,四壁少开窗户。建国后,茅屋已逐渐被淘汰。
  仡佬族建房择吉日。过去,贫苦农民多住茅房,有的甚至住“塌塌房”或“千脚棚”。“千脚棚”呈三角形,房檐接地,用树枝架撑为屋架,顶上盖茅草。“塌塌房”用短小的树枝编为“墙壁”,有低矮的屋檐。这二种房,屋内狭窄黑暗。有钱人家的房屋用大木柱和厚木板建造,房顶盖瓦,屋内的壁板涂上油漆,宽敞明亮。建国后,虽然仍有部分人住茅屋,但房屋建得比过去高大,一般是三开间一栋,高约七米。富者以石砌基础,立木为柱,围以木板,上面盖瓦。人畜分居,每家都在房屋旁建一间小木屋,分为上下二层,上层养羊或鸡、鸭,下层关牛、马或猪,也有的用作杂物房。
  房舍配置
  历史上,广西各族住房的布局、配置,神龛与火塘的方位等,受到传统习俗的规定和制约。
  壮族家庭中的神龛设在堂屋隔墙中间高约三米多的地方。隔墙位于房屋的中线处,或是距大门五分之三的地方,有的用木板相隔。神龛上供天地君亲师财帛灶君等神位,神龛下面是一张高腿方桌,方桌两侧置两把椅子,是为家长和客人的坐椅。妇女和儿童,尤其是儿媳妇,过去是不能坐家长和客人专座的。堂屋两边是卧室与客房。入中门,后面是厨房与卧室。一般说来,男客是不能进中门的。60年代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家已不再设置神龛,堂屋的正墙多贴字画,挂年历、挂钟等。各地壮族住宅的布局与房舍配置不完全相同。龙胜龙脊一带的壮族,堂屋是煮食、吃饭、祭祀及进行社交活动的地方,神龛、炉灶、火塘均设置于此。神龛后面是家公房,家公房的两侧分别为家婆房与媳妇房。家婆房有一侧门与家公房相通。儿子房在堂屋右侧,女儿房在大门右角的楼梯旁,而客房位于大门左角突出处。天峨白定壮族的神龛与火塘也设置在堂屋,但神龛后面为子女房,父母房在左后角。上思壮族神龛仍留在堂屋中,但厨房已搬到正房之外,神龛后面的房间是父母及小孩住。堂屋两边的卧室,长子婚后一般住在左前房,次子婚后住右前房,三子住左后房,四子住右后房。若家中儿子小,父母亲亦可住左右后房。
  壮族对大门的安置十分讲究。一般习俗认为,大门是一个家庭招财进宝的门户,所以一般都开在正中,以便进财。但龙胜壮族则认为,大门开在正中,“开门见山,祖宗不安,人丁不旺”,而将大门开于左侧。凌云等县的壮族住房大门一般要朝东开,但如果门前有向东的流水,大门就不能再向东开,否则认为全年生产得来的东西会象流水一样流逝。同时,后门和前门不能开在一条直线上,否则认为财气会从前门进,后门出,还会给家人带来灾难。家公、家婆的住房,在他们没有死时是不可变动的,只有待他们死后,子媳才能搬进去住。来客若为夫妇,须分住客房,不能同居,否则必须给主人家“挂红”,轻者要用红纸包钱送给主人,挂红布于床上,放鞭炮驱邪;重者则罚买肉杀鸡,请师公做法事“去秽”。
  汉族的神龛设在堂屋,迎宾、议事、祭祀均于此。按常规,左为大,右为小,堂屋左边的房间是家长或长子的卧室,右边为儿子或次子的卧室。
  瑶族的房屋靠近大门的地方主要用于煮食、社交和祭祀。在距离大门五分之三的地方编竹为篱,将整栋房屋分为两大部分,后为卧室。神龛设在堂屋。部分瑶族(盘瑶和山子瑶)的神龛设在堂屋左侧的竹篱上。神龛下置一小桌,用以陈列香炉、烛台、祭品。卧室的多少因人口而定,神龛后面是家长的卧室,左右分别为子女儿媳卧房。大门居堂屋正中,两侧各开一小门,左为男人门,右为女人门,姑娘的卧室一般设在女人门的旁边。在女人门旁设有一铺床,供客人住宿。石磨、碓多设于堂屋的右前方,火灶置于堂屋左边的前半部。金秀部分瑶族(茶山瑶)的神龛置于堂屋正中,与大门相对。一些富裕户还用一个木架套在神龛四周,木架雕刻龙凤,装饰花纹,神龛后面及楼上为卧室,卧室之后是厨房,接人待客可在堂屋,亦可在厨房的火塘旁。
  瑶族住房大门的朝向有一定规矩,金命朝北,木命朝南,土命朝西或朝南,火命朝东或朝南,水命向西或向西北,如因地势、房屋建筑面积的限制,也可折中行事。
  苗族现在的房屋正中一间是堂屋,左边一间做火塘,右边一间分里、外两个卧室,卧室的上方铺木板为楼亦作卧室。也有的在堂屋香火壁后面围个房间,用作家长的卧室,或是用作贮藏室。  ,
  过去,苗族的屋内布局以火塘为中心,人们的起居、饮食、祭祖敬神,均在火塘旁。火塘用青石板砌成,再用椿木围成正方形,然后在火塘周围用质地坚硬的木板铺“地楼”。“地楼”离地面约三十厘米,苗族称之为“拉总”或“总站”,意为“床铺”或“冷铺”。平时,火塘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有的人家还用桐油油得明亮发光。尽管现在苗族大都制做了木架床,有的立了香火牌,晚上睡觉不再卧在火塘旁,借火取暖御寒,但火塘边仍是安灵设位祭祀祖先的地方,节日或喜庆日、忌日,均在此摆酒、肉、饭菜等供品,敬奉祖先。所以,到苗家作客,如未得到主人的邀请,不能在“地楼”火塘边的凳子上坐。当主人邀请就坐时,必须到外面擦掉鞋子上的泥巴,然后再到火塘旁坐。晚上睡觉时,主人总是热情地招呼客人“包拉总”(睡觉),安排客人睡在火塘旁的“地楼”上。此时客人千万不能说是“睡地铺”。苗家叫“睡地铺”为“包大斗”,专指睡在地板上的牲畜。安排客人“包拉总”,意思是让客人与祖先的神灵一样在全家最好的地方,表示尊重客人。
  侗族木楼多分为三间,二楼正中一间是堂屋,在堂屋的中轴线用木板隔开作中壁,设神龛于壁上,两厢为卧室,内间是火炉堂。火炉堂正中设火塘,置三脚架煮食物;或于一端砌灶。全家大小多在火塘就餐,冬天则在此休息取暖,男女青年“行歌坐夜”也在火塘旁。外间一般是长廊,设有长凳给人休息及给妇女纺纱、刺绣、做针线活。另一端是客房。二楼一般是父母与兄嫂居住,未婚子女则住三楼。姑娘的卧房也是织布房。四楼多为仓库,存放粮食。
  仫佬族房屋一般内分六室,正中一间分为二室,前为正厅,后为后堂,左右两间共有四间房。正房厅堂内,在正面墙壁的上半部用木板做成长方形的神龛,两边贴对联,中间贴香火榜,神龛下的壁上悬挂镜屏,张贴年画等,在神龛的下方,放有一张方桌,两旁各放一张长条凳。厅堂左侧或右侧挖地砌一地炉,烧煤煮饭菜。后堂用来堆放杂物,或作青年妇女休息与做针线、纺织之场所。正房两侧为卧室,左前屋为老人卧室,后屋为青年人卧室。右前屋也有用作关养牲畜,或是于大门外的围墙边建牛栏。前有院子,后有菜园。
  毛南族房屋中为堂屋,堂屋架设板壁,用木板镶花边为小阁,是为神龛。神龛中间多用整张红纸写“天地君亲师位”,或“天地民亲师位”,或“天地国亲师位”,两侧一般写“守龛童子,护宅郎君”。两边多用红纸写阁联:“心香一炷冲牛斗,手泽千年寄子孙”,横额为“天赐纯嘏”。阁台上摆有香炉,阁台下放一张八仙桌,左右两边分别是两张长条凳或太师椅,供客人就坐。堂屋左边是灶房,右边放石磨、围箩等。堂屋后面是父母的卧室,大门两侧是子女或客人的卧室。有的还在卧室上铺楼,存放粮食,也有的是在房前一侧建粮仓。堂屋内有专用于供奉祖先的灵台,有的设在堂屋左边靠近火塘的地方,有的设在吃饭的地方。灵台是一张四方桌,上面摆有祖宗的牌位、香炉、茶壶、茶杯等。在炉台旁靠墙的地方,有的还用红纸写上“灶王之位”。在靠近正房大门左边的柱子上设财神位,用红纸写“本坊下界廖尹二氏神位”,两边贴对联:“日进千乡宝,时找万里财”等。
  隆林彝族的房屋多人畜分居,住房周围建关养牲畜的小舍。那坡彝族的房屋,地层主要是关养牲畜,左前厢养猪,左后厢养马,中间养牛,右前厢放石碓。二楼住人。左右两间铺设竹楼,用来放置粮食、饲料及晾晒辣椒,但互不相通。有的人家还在竹楼上放一副质地和式样都很好的棺木,这是全家晚辈对长辈孝敬的表示。堂屋设神位,神位的墙上有的贴对联,有的只贴几张棕树叶和红纸条。贴棕树叶和红纸等事必须由男主人或长子来做,妇女不能参与。堂屋的左右两边分别为卧室与厨房。
  水族房屋的堂屋设在正中一间,左右两侧,一边为厨房,一边是子女卧室和客房。堂屋设神位,两侧各放一条长凳,称“春凳”。神位后面是家长的卧室。卧室上均铺板为楼,用以存放谷物、饲料。
  仡佬族的堂屋不住人,也不放置杂物。神台设在堂屋的中墙上,用隔板搭成。神台下是灶神的台位,财神的台位在祖公牌右方的水平位置上。神台上放有香炉与香桶。神台的左边或右边,一般是安置石磨的地方。另一间为卧室与厨房。比较富裕的人家将厨房与卧室分开,将作卧室的房屋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婆住房,另一部分是儿媳住房,在房屋的两侧开一小门,以便出入。
  第二章 饮 食
  第一节 饮食品类
  主  食
  广西各民族以大米或玉米为主食,食品的做法和种类丰富多彩,具有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
  壮族多以大米为主食,杂以玉米、红薯等;在山区及缺水的平坝,则以玉米等为主食,间食大米。建国前,贫苦农民一天三餐吃粥,多以玉米、木薯、乔麦磨成粉混合煮粥,搭配红薯、芋头而吃,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大米干饭。中等之家多为两稀一干。即早、中餐吃大米或玉米粥,配以红薯、芋头等;晚上吃大米干饭。只有富裕户才能稀干悉便。现在大多数地区的壮族都能吃上干饭。8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主食中的玉米、红薯、木薯等消费量正在逐渐减少,除部分山区外,大部分地区基本上以大米为主食,但早餐仍多吃粥。大新、扶绥等地过去有吃馊粥的习惯,人们为赶早工,常备隔夜粥,待第二天早上吃。建国后,此俗渐失。靖西等地的壮族,每到夏天,人们都喜欢吃艾草粥。艾草清香味微苦,具有温气血、祛寒湿、增进食欲的功能。将鲜嫩的艾叶洗净放入锅中与大米一块煮粥,老幼皆宜。有的地方还爱吃肉末粥。待粥熬熟时,在粥中加肉末、精盐、葱、姜等,趁热食,清甜微辣,冬日吃它,可以驱寒。山区多吃玉米粥。将玉米磨成粉,待水沸后,一边将玉米粉均匀地撒下锅里,一边用一根木棍不停地搅拌,煮成糊状即可。也有将玉米磨碎为小颗粒,去皮后煮成粥或饭的。东兰等地的壮族种植墨米,因其颜色黑如墨而得名,用其熬粥煮饭,有健身活力之功效。在百色、河池两地区,人们还爱吃南瓜饭。将一个老南瓜切开顶部作盖,挖掉中间的瓜子、瓜瓤,将泡涨淘洗干净的糯米、腊肉等放入瓜中,适量加水拌匀,盖上瓜盖。将南瓜放于灶上,用文火将瓜皮烧到焦黄,再用炭烬火灰围住南瓜四周,使之熟透,便可将瓜剖开而吃,风味别具一格。或将收回贮存数月的老黄南瓜削皮,取出瓜子、瓜瓤,然后切成小片,放于锅内加水将南瓜片煮烂,捣为南瓜泥,再将糯玉米粉撒下去搅匀,用文火煮熟,其味清甜。有的壮族爱吃竹筒焖饭,砍青竹一节,两头的节留住,在一头凿个口,将肉、油、水、盐和淘净的糯米等装入竹筒,封好之后用文火烧熟,风味极佳。居住在山区的壮族还将刚灌浆的玉米粒磨成浆,用玉米棒叶包成扁平的三角形状或扁平的长方形状,蒸熟后,色黄而味甜,新鲜可口。
  糯米糍粑是壮族过节必备的食品,也是汉、瑶、苗、侗等族喜爱的食物。桂北地区,将优质大糯浸泡后蒸熟,倒入木槽或石臼中,用木杵春成泥状,再用手捏成茶杯大小的扁平圆块,即为糍粑。趁热吃,柔软可口。如夹些芝麻、白糖为馅,其味更佳。留冷后坚韧,吃时可油炸、油煎、水煮或火烤,使之膨胀柔软,清香诱人。用作送礼的大糍粑,每个用米数斤,直径尺余,面上打上红色花纹,是馈赠亲友的佳品。清明时节,人们还将鲜嫩的野生艾草摘回洗净舂烂,加入糯米粉搓匀,以芝麻、红糖为馅。蒸熟,味道别致,是时鲜上品。
配黑白图片:壮族包的各式粽子。(摘自《壮族》画册)
  粽子是壮族过年、过节必不可少的食品,也是亲属间互相赠送的礼品。粽子大者数斤,小者几两,有三角粽、枕头粽、牛角粽、羊角粽、凉粽、肉粽等。先将粽叶用沸水烫软、洗净,然后将浸泡过的糯米用棕叶包成所需的形状,用稻秆或龙须草绑好后煮熟即成。将精选的五花肉切成长条,加上三花酒、五香粉、精盐等佐料,再放些绿豆、板栗,包在中间作馅,便成为美味可口的肉粽。将糯米用碱水浸泡后做出的凉粽,淡黄透明,沾上蜂蜜或黄糖汁等来吃,味甜而清凉,是端午节的精美食品。上思等地壮族还有每家过春节包一只主棕的习俗,全家有多少个人,主粽就放多少斤米,以五花肉为馅,上桌时每人只吃一两片就饱了。一只粽就够一家人食用,以示全家团圆美满。广西各民族都有做粽子的习俗。
  五色饭是壮、瑶、侗、仫佬、毛南、彝及部分汉族群众普遍爱好的一种特有食品。每年农历三月三、四月八和清明节,壮族家家户户都做五色饭。用红蓝草、黄花、枫叶、紫蕃藤的根茎或叶花泡煮或捣烂挤压,取其汁水,将上等糯米分别染成红、黄、蓝、紫四色,加上糯米本色为白,放入多格蒸笼蒸熟即成五色饭。其色彩斑斓,质地柔软,味香袭人。
  生菜包饭是壮族三月三与四月八的特有吃法。将鸡蛋、蒜苗、葱、姜、盐等与煮熟的饭一起放油炒香,放于一张洗净的生菜叶中,再夹一些酸菜、笋与佳肴,包好即可食用,风味独具。
  煨红薯的吃法别有风味。在收获红薯的季节,在地里垒土做窑,将窑洞烧得通红后,把红薯放入窑里,再将窑踩倒,用烧红的泥土覆盖红薯,半小时后将泥拨开,煨熟的红薯一个个皮黄香甜。这是壮、瑶族野外常用的野炊法。
  汉族大多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红薯、木薯、大薯、芋头,在边远山区则以玉米为主食。建国前,贫者一天三餐皆食粥,间或吃些杂粮饭;富者早餐吃米粉、面条,中餐、晚餐吃干饭。建国后,大多数家庭都解决了吃饭问题,一般为一粥两饭,一些家庭早餐吃米粉、包子、面条。
  陆川、凭祥等地的汉族(客家人)喜欢吃捞水饭。比平时煮饭多放些水,将水煮沸,待米成饭时,将饭用竹篾织的饭捞捞起盛于钵中待食,捞不尽的饭留于锅中加火熬成粥。合浦等地的汉族爱吃鱼生粥与及第粥。鱼生粥是将斑鱼切成薄片,佐以姜、酒、醋、糖等配料,放入煮开的粥中,即可食。吃时放些古月粉、味精、葱,其味更为鲜甜。及第粥是将猪肝、瘦肉、粉肠佐以姜、盐、蒜等调味料,放入煮开的粥中煮二分钟即食,其味香甜,脆爽。
  年糕与粉利是汉族过春节的食品。年糕多在春节前制作,取“年年高升”之意。将洗净烫软的芭蕉叶铺在蒸笼底及四周,再把糯米粉与红糖姜水伴匀装入蒸笼中,蒸熟后趁热吃,柔软香甜。留冷后坚韧,吃时可火烤、油煎、油炸。粉利也在春节前制作,取其“大吉大利”之意。将浸泡过的粘米磨成米浆,经过煮浆、搓粉,蒸熟后做成一节节直径约一寸、长约三寸的粉条。吃时可切成薄片条,与瘦肉、大蒜、菜花、芹菜等共炒;要吃甜的,则放入糖水中煮沸,其味香甜。
  米饼也是汉族过春节的食品。将炒香的糯米舂成细粉,用白纸或布垫地,铺米粉于其上,让米粉回潮后,拌以白糖、芝麻等调匀,再用雕刻有花纹图案的木模压制成一个个直径约三厘米、厚约一厘米的小饼,用蒸笼蒸熟,再用竹搭烤干,洁白柔韧,甘甜爽口。昭平等县还以薏米制作米饼,其味更佳,不仅有营养价值,且能治病。
  瑶族以玉米、稻米为主食。稻谷有水稻与旱谷之分。居住在山区的瑶族多吃旱谷米。建国前,一日三餐为粥。因粮食不足,常将木薯粉、饭豆、黑豆、瓜、蔬菜等放入锅中与玉米及大米同煮。百色等地的瑶族还将蔬菜切碎,与玉米粉搓和作粑粑吃。遇上荒年,则采集蕨根、芭蕉心,取其淀粉充饥。不少地区以野菜、竹笋等为度荒的主要食物。建国后,大多数地区的瑶族丰年都能吃上了干饭,以玉米掺杂大米、红薯等煮食。平时天亮出工前吃一餐,天黑后收工回来吃一餐,中午则以芭蕉叶或竹篾箩装饭到田间食用。80年代,多数人家采用铝饭盒装饭到田间。
  瑶族过春节有做粽子、打糍粑的习俗,但因缺少糯米,居住在山区的瑶族除用糯米外,还用玉米、高粱、荞麦等做糍粑。
  恭城瑶族有二月初一吃“安心粑”的习俗。将入冬后腌制烤干的猪、鸡、鸭的肠、肝、心与香菇、木耳等剁碎,拌以五香粉作馅,包于糯米糍粑中,再放到蒸笼里蒸熟,祭祀祖先后,全家围坐而食。吃了安心粑,意味着春节的探亲访友等娱乐活动已结束,从此安心搞生产,直到秋收五谷入仓。
  苗族一般以大米、玉米为主食。融水、三江等地的苗族以大米、糯米为主;隆林苗族则以玉米为主食。建国前,一日三餐,富者以食大米为主;中等之家以大米、玉米、红薯、芋头相杂而食;贫户则以杂粮与蕨根等植物的淀粉做粑粑充饥。建国后,以食大米、玉米为主,红薯、芋头等已成副食。隆林等地的苗族,常将玉米磨成粉,放到蒸笼里去蒸,待上汽后便倒出来洒水拌匀,然后再放入蒸笼中蒸熟,其质柔软,味甜可口。融水、三江等地的苗族,用木质蒸笼(俗称饭甑)蒸出来的糯饭,质软干爽。吃时将手洗净,用手捏成饭团,边捏边吃,不用碗筷,风味别致。
  苗族喜吃肉汤粥。用清水煮猪、鸡、鸭等,待肉煮熟捞起来后,将糯米、青菜、姜末、葱、盐等先后放入锅内,煮成肉粥,味甜鲜美,是宴席上不可少的食品。
  醋泡饭是融水苗族等地苗族过节时的食品。将刚出饭甑的糯饭用手捏成团,放入自制的酸醋中浸泡而食,味香而易于消化。
  建国前,侗族以糯米、大米为主食,富者一日三餐蒸糯米饭吃;中等之家糯米、粘米、红薯、芋头等杂配而食;贫户多以红薯、芋头、糯米等混杂煮干饭和粥吃。建国后,渐以大米为主食,一日三餐多吃干饭。早上蒸一甑饭,足够一日三餐之食。也有的地方有时早餐吃油茶,中餐吃米饭,晚餐吃油茶,夜餐复吃米饭。年节用煮鸡、鸭的汤水煮糯米粥,熟后趁热放些姜、葱、薄荷等香料而食,既可御寒,又开胃。
  仫佬族以大米、玉米为主食,平时一干二稀,农忙时二干一稀,或三餐都吃干饭。粥用大米掺玉米和大麦来煮。糯米种植很少,仅供节日时做粽子、糍粑、糯饭等用。有些节日要专做糯米食品来庆贺,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包大粽子,做狗舌糍粑和斗糍粑。仫佬族过春节时包的大粽子,每个都有好几斤重,象个小枕头。按传统规矩,过春节时包的粽子,不管家里多么贫穷,都要留一二个到清明节扫墓时作祭祖用。狗舌糍粑即桐叶粽,因其扁长柔软形似狗舌而得名。用浸泡过的糯米磨细后装在一个布袋里滤干,然后把烫软、洗净的桐叶放在手上,抹一层猪油,撒一层芝麻粉,放一层滤干的糯米粉,再撒一层芝麻粉,最后把桐叶四周包卷起来,用禾秆绑好,放到沸水中煮熟。煮熟后捞起,打开叶子,油滑光亮的粽子上覆盖着一层灰蒙蒙的芝麻粉,十分好看,吃起来松软可口,味道鲜美。包狗舌糍粑时,根据各人喜欢的口味,在糯米粉中掺糖或盐,风味各异。斗糍粑的做法与做壮族糍粑相同,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做,少则做三五十斤糯米,多则做三四百斤糯米,除食用外,还是走亲访友及送亲必不可少的礼品。
  毛南族山区以玉米为主食,平原地区以大米为主食,辅以红薯、芋头。建国前,一般人平时一日三餐,早上吃粥,中午吃南瓜、红薯或芋头,晚上吃干饭或红薯等。建国后,早上仍多吃粥,中午、晚上吃干饭。在夏日,人们喜欢做“毛南饭”吃。将磨碎、舂得圆滑的玉米粒用清水炖熟,加入玉米粉、竹笋、豆角、南瓜,混合煮熟后,再将刚摘回的南瓜苗、南瓜花及适量的油、盐、青椒、生姜末等,放入锅中搅匀即成。吃入口中,有饭有菜,味道鲜美。
  甜红薯是毛南族喜吃的食品。秋季收红薯时,选出饱满个大、无伤痕的红薯,放在太阳下暴晒,晚上留在露天让露水浸打,经过二十至三十天,收回放在火灶边或地窑里贮藏二十天后,便充分糖化。吃时,洗净放在锅里蒸或煮,红薯皮上溢出一层饴糖,油亮发光,薯肉如胶汁状,入口清甜,有如蜜饯,故名“甜红薯”。
  回族以大米和面食为主食。喜吃蒸馍、烙饼、包子、饺子、汤面、拌面等。逢年过节炸油香、馓子以及各种油炸食物。
  京族以大米为主食。建国前,由于生活贫困,一般人都以玉米、红薯、芋头等杂粮,混杂着少量大米煮粥为主食,只有渔汛、农忙时才吃干饭。建国后,一日三餐多吃大米干饭,逢年过节喜欢吃糯米饭与糯米糖粥。
  “风吹 ”是京族男女爱吃的传统食品。将粳米浸泡后磨成米浆,盛于直径约70厘米的圆托盘中蒸熟,再撤上炒香的芝麻,取出晾干后,放在炭火上烘香烤脆即成。吃起来香脆爽口,既可作出海打渔时的干粮,也可作小吃。
  彝族以玉米为主食,一日三餐都吃干的。将磨好筛过的玉米粉拌水蒸二次,使其上、下均匀,干湿一样,早上一次蒸好后分三餐吃。枕头粑是彝族过春节时做的传统食品,将浸泡过的糯米蒸熟,放在石臼中用木杵舂烂如泥,做成长一尺、宽三寸、高四寸的枕头状,放入大瓦缸的清水中浸泡,吃时捞起切成薄片,放入煮沸的甜酒锅中,味道十分甜美。
  清中叶以前,水族以糯米为主食,此后粘稻种植逐渐推广,大米变成主食。做饭多用木甑,少数地区也用鼎锅焖饭。
  仡佬族的食物,山区以玉米为主,平原地区以大米为主。仡佬族喜将玉米做成“玉米干饭”。先将玉米磨成细粉,筛去皮,在簸箕里用水淘匀,放进蒸笼去蒸。冒汽后,取出用水淘过,再放到蒸笼里蒸熟,松软且香。混合饭是玉米饭的另一种做法,先将大米煮熟,玉米粉也蒸过,各对半,或多少不定,将二者捞匀,放少量水,再蒸十至十五分钟。即可吃。混合饭质地松软,味香扑鼻,是过小节和招待客人的佳食。
  副  食
  广西各民族的副食花色品种丰富,做工细,富于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
  岭南四季炎热,园圃冬夏常青,人们终年都可以吃到鲜灵嫩脆的蔬菜。壮族的副食,菜类有芥菜、包菜、生菜、苦马菜、空心菜、大白菜、小白菜、菠菜、茄子、黄花菜、韭菜、萝卜、葱、蒜、辣椒、番茄等;瓜豆类有南瓜、丝瓜、节瓜、冬瓜、黄瓜、苦瓜、木瓜、黄豆、豌豆、扁豆、饭豆、四季豆、绿豆、豆角等;肉类主要有猪、牛、羊、狗、蛇、鸡、鸭、鹅、鱼等;油类有花生油、菜籽油、茶油、芝麻油、火麻油等;菜肴的烹调过去很简单,多是先将水烧沸,再用手将洗净的蔬菜摘断放入水中煮熟,少加盐、油即食。贫苦之家,多以米汤代油放入菜中,或是将黄豆,或将火麻籽,或将南瓜籽舂成粉拌菜煮,另做盐碟,吃时挟菜蘸盐而食。近、现代,特别是建国后,菜的烹调方法增多,烹、焖、炖、煎、炒、凉拌等方法都有。人们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等放入锅中,只炒到七八成熟,即拿出锅,以防维生素在高温中遭受破坏,吃起来清脆爽口。桂西北、桂北等地冬天还有吃火锅的习惯,将鲜嫩的猪肉、鱼肉、鸡肉等洗净后切成小薄片,拌以盐、酒、姜、酱油等配料,各装入盘中,待锅中的水烧沸后,将部分肉片、鸡片、鱼片及蔬菜陆续放入锅中,边煮边吃,其味清甜鲜嫩。
  白斩鸡是壮、汉、侗等民族最喜爱的节日食品与宴客佳肴。将阉鸡和未下过蛋的雌鸡(俗称项鸡)杀好,掏出内脏,腹腔内抹盐,放一团姜(以沙姜最好),放入白水中煮到九成熟(骨中略带血丝)捞起,切块,蘸以姜、蒜、葱、香菜、酱油、盐、香油等调成的佐料,鲜美嫩脆。
  煨鸭是环江等地壮族一种特有的烹调方法。将鸭敲死或放入水中溺死,不拔毛,取出内脏后,将姜、盐、酒、酱油、五香粉等佐料塞入腹腔,再用线缝合,然后用烂泥涂抹在鸭毛上,做成个泥球状,埋入烧红的炭火或火灰中煨熟,拿出来将泥与毛一齐拔下,即可破开食,其味香脆诱人。
  桂西一带的壮族有养“年猪”的习惯。除夕前几天,各家各户纷纷杀年猪,除留够过年吃外,其余全部用做腊肉。将猪肉切成二寸多厚、一尺多长的长条,拌以盐、酒等腌好后,用小绳索穿绑挂晾,滴干水后,挂到火灶上,让火烟熏烤。如能用生甘蔗渣或椿树枝叶烧火熏烤,不仅颜色晶黄透亮,而且气味芳香。吃时将腊肉放到热水中洗净,整条放在饭面,蒸熟后切成薄片排在碟子里,其味奇香。
  酿猪血肠,又称灌“龙棒”,是壮、毛南等族的一种特有吃法。将刚流出猪体的猪血与煮熟的糯米饭、生葱、五香粉等拌匀,然后灌入洗净的猪肠中,再放到热水中,一边煮,一边用针在酿好的猪血肠上扎孔,不使其破裂,半小时后煮熟即可捞起食用。
  烤全猪是壮、汉、瑶、毛南等族的拿手好菜。一般选用肥嫩的小猪,尤以巴马、环江、上思等地的香猪为上品。这种猪一般只长到五六十斤,烤全猪一般只用十五、六斤的小猪,肉质细嫩,不长肥膘,将其杀好去内脏后,在肉皮上涂一些佐料,用铁条整个穿起,架在炭火上慢慢地转动烘烤。待猪皮焦黄,猪肉熟透时,便将整个猪上席。主客用餐刀切割,各取所需,其肉肥而不腻,香气四溢,是招待贵宾的佳肴。
  豆腐圆也是壮、汉、毛南等族节日的食品与待客的名菜。将鲜嫩的水豆腐放入盆中抓烂如泥。滤干水,放于掌心压为薄片,将猪肉、虾、花生、蒜、葱、盐、木耳、五香粉等剁溶为馅,包好后放于锅中煎。或放入油锅中炸,待表皮呈黄褐色时起锅,吃时加水、酱油等焖熟,或在打边炉时放在锅里煮,既可送饭,又能充饥,味道极美。
  鸡杂酒是壮族的特制酒肴,把煮熟的鸡肠、鸡肝、鸡心剪碎,分放在杯里,斟上酒即成,喝这种酒要一饮而尽,留存在嘴里的鸡杂再慢慢咀嚼,既解酒,又鲜美好吃。
  酿苦瓜是壮、汉族待客菜肴。将苦瓜一节节斜切为二寸长,掏尽瓜瓤,将葱、猪肉、花生等剁烂如泥,与糯米饭、盐、五香粉等拌匀作馅,放入锅蒸熟,其味清新鲜美。除此之外,还有酿辣椒、酿茄子、酿南瓜花、酿竹笋等。
  油鱼与没六鱼风味独特。油鱼仅产自巴马瑶族自治县的一眼泉水中,二指宽,几两重;没六鱼产出于平果县没六鱼洞,该洞连通地下河,其中通道的一些地方比较狭小,超过六市斤的鱼,体大出不来,故名“没六鱼”。这两种鱼的产量都不高,其特点是煎时都不用油,加工洗净放于锅中煎,鱼体便慢慢渗出油来,用自身的油煎它自己,鱼香四溢,故有“一家煎鱼百家香”的美誉,其味清香甜美。
  马山等地的壮族喜吃骨丸。将带少量肉的猪骨或羊骨用斧头或铁锤砸碎,加姜、葱、盐、酱油、五香粉等捏成手指大的骨丸,或煮或炸,既脆又香,对正在长身体的儿童尤有好处。与此齐名的还有羊丸、鱼丸、肉丸等。
  壮族喜欢吃蛇,吃法很多,风味也各异,其中清炖“龙虎凤”是民间常见的吃法。将蛇剥皮后,砍成一段段,每段一尺左右,然后把肉从骨上剥下,切成薄片,与切好的鸡肉、猫肉一起用姜、酒、盐等拌匀清炖吃,其肉鲜甜。一餐蛇宴,可以起到尝新、补身、治病之多种作用,非贵宾难有此口福。
  磨芋豆腐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佳肴。将磨芋的根茎挖回,去皮洗净,切碎磨为浆,放在盘里凝结成块,取石灰水或烧稻秆取碱水,与磨芋浆块一起放于锅中发酵,结为晶体,再取出放在清水中浸泡,即成磨芋豆腐。吃时切成小薄片,拌以辣椒、西红柿、大蒜、生姜等炒食,富于营养,据称可以防癌,是壮、毛南等族喜吃的佳肴。 
汉族做菜讲究烹调方法,追求菜肴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炒油菜是日常及宴客时必不可少的名菜。将鲜嫩的蔬菜洗净后头尾摆齐,放油用爆火炒至八成拿起,青翠鲜嫩。
  扣肉是汉族春节食品与待客的菜肴。选用五花猪肉,先炖熟,在猪皮上刺上密密的小孔,擦上精盐,放入油锅中炸至黄褐色,捞起泡软,切成五寸长、半指厚,用葱白、蒜头、柠檬、五香粉、腐乳、酱油、酒、白糖等调配的佐料涂抹,夹以油炸过的荔浦芋装入碗中,放于蒸笼中蒸熟,便为扣肉,若配些酸菜垫底,则鲜香而不腻。  
  狗肉亦称“地羊肉”或“香肉”,是汉族喜爱的佳肴,民间谚语说:“不食狗肉,不知天下美味。”狗肉的吃法很多,可以红烧、红扣、清炖、白切、打边炉等,其中以打边炉吃狗肉最有风味。将带皮狗肉切为一斤半左右的大块,拌水、姜、酒、桔皮、八角等配料煮到八成熟,捞起放到油锅中爆过,使皮焦黄,加酱油、酒、腐乳等焖熟,让味入肉中,再重新放入原汤中炖到皮软熟,切为小块配以水豆腐、蔬菜、蒜等,香气四溢,边煮边吃。隆冬季节吃之,既可御寒,又能补身。
  纸包鸡是汉族有名佳肴,最早出于梧州,相传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选用肥嫩的三黄鸡(未生蛋的雌鸡),杀后除去头脚,切成一寸宽、三寸长的肉块,用酱油、酒、葱白、胡椒粉、味精、白糖、五香粉、香麻油等腌透,然后用玉扣纸将鸡块和一两片香菇、一条香葱头一同包好,放入将沸的花生油锅中炸,待纸包鸡浮起时即可上碟,打开包纸,鸡肉鲜嫩,香味扑鼻,吃起来滑而不腻。
  玉林牛肉巴是汉族下酒的名菜。牛肉巴也叫“牛羓”,是用上等的新鲜黄牛肉经腌烤制成。吃时先将牛肉巴放入油锅中烹炸,然后配以甘草、八角、草果、陈皮、姜、蒜、糖、盐、醋、柠檬、酱油等佐料汁焖透,色如咖啡,鲜明透亮,鲜美爽口,韧而不坚,越嚼越有味道。
  蛋卷是汉族宴客的佳肴。蛋卷,又叫春卷。将鸡蛋打溶,放于锅中煎成蛋皮,将猪肉、花生仁、葱、盐等剁碎为馅,用蛋皮卷包成一尺长的圆条,放在蒸笼中蒸熟。吃时拿出来切成薄片,香甜嫩滑。
  酿田螺是汉族筵席上的名菜。将田螺放在清水中养一二日,让其吐尽泥浆,然后取出敲掉尾端部分,将螺肉挑出,去掉肚、肠,用盐水洗净螺壳与螺肉,将螺肉与半肥瘦的猪肉、葱、蒜等剁烂如泥,拌上盐、味精等佐料,塞入螺壳中为馅,在锅中放油用猛火略炒后加水焖熟,吸食螺馅,味清香鲜美。
瑶族种植的菜类有芥菜、白菜、萝卜、番茄、南瓜苗、辣椒、茄子等;野菜类有野苦麻菜、野葱、野芹菜、飞机菜、竹笋、香菇、木耳等;瓜豆类有南瓜、黄瓜、冬瓜、豆角、黄豆、饭豆等;肉类主要有猪肉、鸡肉,次为牛肉、羊肉,以及野猪、山鼠、竹鼠、松鼠、鸟、黄麂、穿山甲、山鸡、山青蛙肉等;油类有猪油、茶油、火麻油、向日葵籽油等。
  建国前,瑶族过着游耕生活,较少种菜,多吃竹笋、蕈子和野菜。建国后,实现定居,每户都有一小块菜圃,种些蔬菜;或是在玉米、黄豆地中间种南瓜、黄瓜等,以解决吃菜问题。不足部分则以野菜补充,或到山外圩场购买一部分。除兽肉外,一般肉食多是过年、过节或待客时吃,平时很少吃。80年代以后,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肉食的比例逐渐增加。过去菜肴的烹调方法简单,以煮食为主,兼或炒食,不论蔬菜或肉,放点水和盐油,煮熟或炒熟即可。由于缺盐少油,常以米汤代油煮菜,用辣椒代盐作调味品。建国后,这种状况有了根本的改变。荤菜的制作主要有火烟腊肉、酢肉、酢鱼。
  火麻豆腐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而又容易做的便菜。将火麻籽捣碎除渣,与磨好的黄豆浆一块煮,沸开后将蔬菜、南瓜苗、番茄等放下去煮熟,其味鲜美清香。都安、巴马、大化等地瑶族常吃此菜,据称可以长寿。
  白漂肉是常用于待客和节日的食品。将半肥瘦的猪肉切为一市斤左右的长条,放于清水中煮熟,捞起后切为三四指大的肉片,蘸辣椒盐水吃,肥而不腻。
  羊骨圆是都安、大化、巴马等地瑶族的名菜。宰羊时,将骨捣碎如骨浆,然后拌上玉米粉、芭蕉根,搓成一个个小圆球,用油炸,香酥脆甜,或放入锅中煮熟,清甜可口。都安、大化、巴马等地瑶族宰羊必做此菜。
  吃“肉山”,是金秀瑶族为小孩做“三朝”时招待客人的特有吃法。肉山一般由九层菜肴组成,最底一层由竹笋、香菇、青菜、猪肠、猪肉等组成;第二、第四层是瘦肉、猪肝、猪肚等,每块都有一巴掌大;第三层是肥肉片,大小与第二层同;第五层也是肥肉片;顶层肉用一块约二斤多重的肥肉盖住,整座“肉山”装在一个大簸箕里,约有二三十斤重。前来贺喜的客人,围着“肉山”团团坐下,吃时各取所需。
  山鼠肉是瑶族特有的佳肴。将加工处理烘干后的山鼠砍为小块,加酒、姜、白糖、蒜、盐等,用油炒熟,香脆爽口,很有嚼头,一般作招待贵客用。
  蜂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营养佳肴。将马蜂、地雷蜂等野蜂的蛹略加清水、盐和酒煮沸,待水干后,用油炒香,鲜美爽口。
  山青蛙肉是瑶区有名的野味。将山青蛙加工洗净,去掉内脏,砍成小块,用盐、酒、姜、蒜等略腌片刻,放在锅中炒煮,味美鲜甜。
  苗族种植的菜类有芥菜、白菜、青菜、萝卜等;瓜豆类有冬瓜、黄瓜、南瓜、水瓜、茄子、黄豆、饭豆、豆角、辣椒等,尤其喜吃辣椒。野菜类有蕨菜、竹笋、香菇等,肉类有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及野兽肉和鱼等;油类有猪油、菜油。
  建国前,苗族缺盐少油,常吃酸菜,或用大米煮成米汤为油,再将菜放入。建国后,食油与盐的问题已解决,开始讲究烹调,但旧习亦未彻底改变。此外,各地还喜作豆豉、豆腐等。荤菜的加工保存,主要有熏腊肉、腌肉、香肠、干鱼等,但不常食。鸡、鸭宰杀后,多用火将毛烧掉。
  霉豆腐是苗、彝等民族中特有的名菜。将干豆腐切成块,放于竹筛中,用树叶覆盖,待其发酵后用酒、生姜、辣椒拌匀,放入坛中,二三个月后拿出来吃,辣甜可口。
  辣椒骨是苗、彝等族喜爱的食物。将舂碎的猪骨与干辣椒粉、酒、生姜末、八角、花椒和盐等拌匀,放进瓦坛密封腌制而成。可作佐膳的菜肴,又可作调味品,或当盐碟,或放入水中煮辣椒骨汤,用以泡饭或作汤喝,其味香辣,冬日食之,浑身发热。
  白水菜是苗、侗族的家常菜。烧一锅水。抓一把糯米放入锅中,再扭断芥菜放入锅中同煮熟,食之风味别具。
  羊瘪汤是苗族的上乘佳肴之一。将新鲜的羊血、羊肠、羊肝、羊筋等煮熟后切碎,放在事先煮好的汤水中,然后破开羊胆,把胆汁慢慢滴入汤中,搅拌调匀,直到其色如天蓝状,一股浓香味自锅中慢慢升腾时,食之入口,顿感口腔内湿润清苦,精神为之一振,常食能避寒消暑,润胃滋肝。
  烤烧鲤鱼是苗、侗等族秋收时节的野餐食品。苗、侗等族有稻田养鱼之习俗,待稻谷成熟时,人们带上盐、辣椒、米酒去劳动,下田剪禾捉鱼。中午在田头生燃篝火,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用树枝夹住,或穿过鱼嘴,放在火上烤熟,其味清香可口。
  侗族普遍栽培蔬菜,品种繁多,主要有青菜、萝卜、白菜、油菜、韭菜、丝瓜、黄瓜、葫芦瓜、辣椒、番茄等。肉类有猪、牛、鸡、鸭、鹅、鱼等。此外,还采集竹笋、蕨菜、香菇等作菜肴。
  蔬菜的烹调,一般是先把水煮沸,再用手把菜扭断,或是用剪刀剪断,放入锅中煮熟,然后再加辣椒、盐等,即可食用。好吃牛肉、鱼、辣与酸。酸是侗族的家常菜,平时进餐,招待贵宾,走亲送礼,红白宴席都少不了酸,故有“侗不离酸”之民谚。
  “肉串”是侗族筵席上必备的食品。将煮熟的肉片、鱼片用竹片串起来吃。60年代前逢红白喜事才上肉串,每人前面一串,每串二块猪肉,一块草酸鱼,既是份菜,也可带回。现在凡筵席均上肉串,每串数片猪肉,一片酸鱼,作礼物敬送。
  鱼是侗族最喜爱的菜肴,不论是家常便饭,还是请客送礼,祭祀祖宗,都离不开鱼。侗家吃鱼,除了煎、蒸、煮之外,最喜欢的就是腌酸鱼。将鲜鱼放入坛中腌制,时间越久越好。食时不再烹煮,其味酸香,是侗族待客的佳肴。婚宴、寿宴都少不了这道菜。
  仫佬族的蔬菜品种主要有空心菜、芥兰菜、芹菜、辣椒、萝卜、豆角、黄瓜、南瓜、黄豆,肉类主要有猪肉、鸡肉、鸭肉、牛肉、鱼等。烹调方法也较简单,早、中餐不煮菜,多以酸菜、辣椒佐食。晚餐煮菜,也很简便。除逢年过节或宴客做各式炒菜外,平常都是将各种菜放入一个锅煮。肉类的煮法是把整块猪肉或去掉内脏的鸡鸭放入锅中煮熟,然后取出切为小薄片,蘸辣椒盐碟吃。
  豆腐菜是仫佬族常吃的菜肴,先将黄豆舂成粉,或磨成浆。再放入清水内,加少许酸坛水,用力搅拌,然后放到锅里与蔬菜一起煮熟,味道新鲜清甜。
  毛南族多在玉米地里间种白菜、青菜、南瓜、黄瓜、番茄、萝卜、豆角、辣椒等,不足则采集竹笋、蘑菇等野菜补充。肉食有猪、牛、鸡、鸭肉等。平日每餐一菜,即使有数样菜,也是放入一个锅煮,配以必不可少的辣椒佐味。人们普遍喜吃酸辣食品,民谚说“吃不得辣椒,上不了高山”。还有“百味用酸”之说。
  粉蒸肉是毛南族清明节和分龙节的食品。将五花猪肉切好,用盐腌透,再将沙姜片与糯米放于锅中炒熟,呈黄褐色时拿起,磨成粉,与五花肉拌匀,蒸熟即可食用,味香可口。
  肉肠子与猪杂酒是毛南族特有食品。杀大猪时,把煮熟的猪肚、猪肝、猪脾、猪心等切成长条,用猪网油卷成圆长条,再用烫熟的黄花菜叶捆成节,放入锅蒸成肉肠子,吃时横斜切成薄片,蘸上盐水,软甜滑嫩,清香可口。将新鲜猪肝、猪肾切成小块,各将一片猪肝、猪肾放于盛白酒的酒杯中浸泡片刻,然后将猪杂拿出放入口中,再将酒喝干,酒醇肉香,十分好吃。
  鸡血糕的吃法很别致,将香糯米铺平于一个碟子中,杀鸡时把鸡血淋在香糯上,待血与香糯凝结成块,在鸡汤中煮熟即成“鸡血糕”。吃时切成薄片,既软又香。
  毛南菜牛肉是打边炉的特有菜肴。其肉一层瘦肉夹着一层肥肉,肉质脆嫩清甜,不膻不腻。切成薄片,拌以生姜、蒜、酒、番茄等,用来打边炉,边煮边吃,如涮羊肉,味道格外鲜美。
  盐碟是毛南族吃饭、喝粥、吃肉菜和青菜必不可少的调味品。毛南族的盐碟格外讲究,除了盐、酱油外,还配有许多香菜。吃鸡肉时,除盐、酱油外,还要有葱、小薄荷、芫荽等。吃牛肉时,要有生姜、辣椒、番茄;吃狗肉时,要有辣椒、香油、马蹄香、椿芽叶、柠檬叶、番茄、酸姜等。
  回族的肉食多为牛、羊、鸡、鱼肉,忌食猪、马、狗、骡和一切凶猛禽兽的肉。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萝卜、茄子、黄瓜、韭菜等。
  京族的肉食以鱼、虾为多。鱼汁又称鲶汁,即鱼露,是京族喜爱的传统食品。把在海上捕捞得的小鱼洗净后,装在大瓦缸或木桶里,分层加盐压实,然后加盖封好,腌至数月后,小鱼逐渐溶解,分泌出一种红色的溶液,经过滤后得出的鱼汁如酱油状,其味鲜美,香气浓郁,是送饭的佳料。
  [米壹]丝螺肉汤是京族喜爱的菜肴,将“[米壹]丝”(干米粉)与海螺肉、蟹肉伴煮为 丝螺肉汤,入口甘香,既嫩滑又爽口,风味独特。
  彝族的副食品一般以豆类、青菜、霉干菜为主。喜吃牛肉、猪肉和虾。烹调方法简单,菜多为煲食,不炒。放盐少放辣椒多,煮得很烂。
  牛干巴是彝族喜爱的菜肴。将新鲜牛肉切条,用盐水洗净后挂在火灶上烘干,制成“牛干巴”,吃时放进炭火中烧至散发香味后,再洗净切成片,配以姜、酒、糖、蒜等炒吃,香脆而有嚼头。
  “迎祖菜”是彝族过重大节日时吃的一种特殊菜肴,用豆芽作底,河虾铺面,煎蛋、豆腐片作顶花盖面。
  水族常食的副食品有豆角、豌豆、南瓜、冬瓜、韭菜、辣椒、青菜、腌制过的酸菜和猪、牛、狗、鸡、鸭、鱼肉等,喜吃酸辣食。
  酥蛋排骨是水族爱吃的菜肴。将鸡蛋打烂搅匀,再与面粉一起拌匀,然后将切好腌制过的排骨放到面粉鸡蛋浆里,裹上一层蛋面浆,放入油锅中炸至黄褐色,捞起后再倒入鸡汤或肉汤中炖半小时,吃起来皮嫩肉软,别有风味。豆腐圆也是水族的名菜。水族亦有吃火锅的习俗,将火麻籽捣碎后与水煮汁,再用汁加水煮菜。
  仡佬族地区盛产黄豆、饭豆、花豆、豌豆、南瓜、黄瓜、葫芦瓜,以及白菜、芥菜、苋菜等;肉类有猪肉、羊肉、鸡肉、鸭肉,还有山禽肉。除猪油外,还吃少量的香油、豆油。仡佬族十分爱吃辣椒,每天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此外还做辣椒粥、辣椒霉豆腐、辣椒豆豉与辣椒骨。
  风味小食
  广西各民族各地区都有制作风味小食的习惯。旧志说,广西人吃食较杂,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树上生的,草里长的,不少东西均进入食谱。清代至民国年间,各种风味小食的用料和制作加工都比较讲究,形成各自的传统风味,受到群众喜爱。有的风味小食为各民族所共有,有的则为某个民族所专有。建国后一段时期,由于原料及管理等原因,风味小食的生产被削弱。80年代又得到恢复发展。
  蕉叶糍 壮、汉等族逢年过节喜欢吃的食品。将浸泡过的糯米磨为米浆,用布袋盛着,压干水份,将洗净烫软的芭蕉叶剪成六寸左右的方块,涂些生油,以防粘连,用蕉叶包裹米浆成长条形放入锅中蒸二十分钟即熟,名日蕉叶糍。要吃甜的,便将糖煮成浓浆,加适量猪油,倒入干米浆中搓匀,以白糖、芝麻、碎花生仁等为馅;如吃咸的,则在千米浆中加少量盐,或用甜皮包咸馅,吃起来除了有一般糍粑的风味外,还有蕉叶的清香。除民间做来食用、送礼外,现在广西各地的旅游饭店一般都有出售。
  沙糕 壮族走亲访友时用来馈赠亲友的礼品。将浸泡过的糯米、粘米按一定的比例炒熟,舂成粉,加红糖粉与炒香的芝麻作佐料,用木模压成一指厚、口杯大小的圆饼,两边都有花纹,其味香甜。
  五色糕 壮族别有风味的糕点。将浸泡过的粘米磨成米浆,倒入五个盆中,分别调以红、黄、绿、蓝四色,加上米浆本色共五色,然后先将一种颜色的米浆舀入涂抹过油的镀锌铁皮盘中,蒸熟后,在上面再加另一色的米浆,放入锅中蒸熟,然后再加另一色米浆蒸熟,直到五层米浆全蒸熟为止。晾凉后,用刀切成方块,每层各现一个颜色,味美色艳,为节日小食或送人佳品。
  素米糕 壮、汉等族夏日常吃的食品。将浸泡过的粘米磨为米浆,然后调以过滤干净的石灰水搅拌,蒸熟冷却后切成小方块,拌以辣椒、米醋、葱、蒜、番茄、盐等,凉拌而食,别有风味。
  马蹄糕 壮、汉等族喜吃的糕点。马蹄,又名荸荠,洗净去皮,磨为水浆,经过滤沉淀后,将浓汁拌糖少许,舀入镀锌铁盘中。入锅蒸二十分钟左右即熟,味道甘甜,清凉解热。
  芋头糕 壮、汉等族秋季喜欢做的食品。将槟榔芋去皮,切为细丁,拌葱、蒜,炒至半熟,然后将磨好的米浆舀入铁盘中蒸熟,再将炒过的芋头细丁舀在面上蒸,一层米浆一层芋头,如此反复加料蒸到三五层后。端起晾凉,用刀切成块,即可吃。或加以油、盐、酱、醋、辣椒、番茄等凉拌吃,味道更佳。
  扁米包 壮、苗、侗族兴吃扁米。那坡等县壮族于秋收前将刚灌满浆的大糯谷剪下,用文火烤至谷壳焦黄,舂谷去壳,将青绿的米粒舂成扁平形,加白糖拌匀,再用荷叶包好,放到石磨下压一小时,即可取来吃。其色青翠,入口细嚼,软硬适度。
  阴米糖水 壮、汉等族春节期间常吃的小食。将浸泡好的大糯染上红、黄、绿等色,蒸熟,取出晒至半干时,用石磨磨过,使其还原为原颗粒状态,再晒干。吃时先放于锅中用猛火炒,待锅冒烟时,再用文火将米粒炒爆为一颗颗松泡的米花,盛入沸开的姜糖水中,清甜可口,趁热吃,可发热御寒。
  糯米甜酒 壮、汉、侗、仫佬等族喜欢吃的食品,把蒸熟的糯米留至温热时,拌入适量酒饼,放到瓮中加盖密封,待其发酵后,即可连水带渣一块盛出,或取水滤出生喝,或将甜酒放入姜糖水中煮沸,再打鸡蛋下去,做成蛋酒吃,味甜而微有酒味。家有产妇,必做一两瓮,以滋补身体。平常习惯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做。
  凉粉 壮族夏天的传统消暑小食。将凉粉果中的白色籽粒加工榨出液体,加热冷却后形成晶莹透明的晶体,将熬过的红糖水加入,捣碎晶体作凉拌吃,清凉甜爽。近年来,虽然冰淇淋、汽水之类的饮料已进入平常壮家,但凉粉仍是民间的传统消暑小食。
  马蹄粉 壮、汉等族有名的小食。将马蹄(荸荠)磨细、过滤、沉淀、晒干后,加糖调匀,再用数倍沸滚的开水冲匀,清凉润肺。夏日吃效果尤佳。
  瓦煲饭 南宁、梧州等地的汉族厨师从广东引进的小食。选用优质油粘米,严格按比例将米与水放在有名的合浦沙煲中,置半边锅于火上,半边锅于火外,不停转动瓦煲,使每半边锅都在火上烧一定的时间,用猛火煮沸后,把锅转到无火之处,并将已炒好的菜肴或易蒸熟的肉、菜铺在饭面,让其自行焗熟。因煲内有一层釉,不吸水分,不跑饭气,煮出的饭不烂、不硬、不生、不焦,软度适中,饭热菜香,味道极佳。 
米粉 汉、壮、侗等族常见的小食。米粉可分为蒸粉与生榨粉两种,其中以桂林榨粉最为著名。将米磨为米浆,煮到半生熟,然后搓揉,压榨成圆条粉,放在水中煮熟,捞入碗内,面上铺几片卤牛肉、叉烧、油炸酥黄豆、葱、卤汁等,酥香鲜美。桂林马肉米粉,将米粉在马骨头汤中烫热,用粉勺将粉与汤带入特别的小碗中,再将腌、腊过的马肉卤好切成薄片,铺在粉面上,加入卤汁,其汤清嫩鲜美,香味格外诱人。吃马肉米粉,不重在吃米粉,而重在吃马肉,更重在喝马肉汤。喝汤须趁热,故要小碗盛。吃时另碟配有花生、辣椒、青菜等配料,味道更佳,为桂林有名小食。俗有“到桂林不吃马肉粉,不算到桂林”之说。米粉质量以桂平县罗秀乡产的罗秀米粉最负盛名。用当地清澈晶莹的山泉水做出的罗秀米粉,粉质柔软,粉条匀称,细腻爽口。经试验,将晒好的米粉摺成一卷,用力向墙猛掷而不碎;一条干粉丝能吊起一点八公斤重的铁桶。
  卷粉 南宁等地汉族的风味小吃。将镀锌铁盘涂上一层薄油,舀米浆入内,铺上薄薄一层,蒸熟后如一张薄纸,包上炒得半熟的韭菜、蛋皮丝、猪肉丝、冬笋丝、香菇丝,再放入锅中蒸一次,吃时配以黄皮酱或蒜溶酱,味美鲜香。 
粉饺 汉、壮等族有特色的小吃。将油粘米磨成米浆,蒸熟后加入适量薯粉(生粉),搓成粉团,然后用棍压成薄片,剁猪肉、马蹄、凉薯、莲藕等,拌食盐、小磨麻油、味精、五香粉等为馅,然后用粉皮包上馅心蒸熟即成,食时配以黄皮酱或海鲜酱,香滑爽口。
  八宝饭 汉族著名小吃。将广西产的优质香糯浸水滤干,蒸熟后倒在盆里,拌以适量的猪油、白糖,接着将一些蜜枣、杏仁、糖、莲子、桂圆肉、青梅糖、桔饼、葡萄干等干果、蜜饯放入碗底,摆成花纹图案,再将一些干果、蜜饯拌入糯饭中,放于碗中压紧,当中压个窝状,放上蓉馅,再盖上糯饭,压平重新置于蒸笼中蒸三四十分钟,吃时将碗中的八宝饭覆扣在深碟中,浇上玫瑰色糖液调成的苋粉,饭软味甜,香气袭人。
  薏米白果粥 汉族夏日常食的小吃。将薏米、白果去皮和心,拌以油粘米同煮,将熟时加糖,吃时甜中略带苦涩味。
  焖田螺 汉、壮等族喜爱吃焖田螺。春夏时,将田螺捡回放在清水里养数日,让其吐净泥沙,然后将其外壳洗刷干净,用刀或剪将尾部尖端去掉一点,剥开螺盖,以利油、盐、配料入螺肉。煮时先用猛火将田螺炒一下,加少量油、盐、酒、姜,以除腥味,再加水焖煮。起锅前,将调好的油、盐、葱、蒜、紫苏等佐料在锅里炒一下,螺汤鲜美,螺肉爽脆。除乡间吃焖田螺外,城镇还有人焖田螺卖,爱吃田螺的人,可饱口腹。
  云片糕 柳州地区汉族的有名小吃。将大糯粉、花生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块红布为什么被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