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抽穗扬花期扬花期阴天还要抽水吗?

&?&?&?&?&?
&?&?&?&?&?&?&?&?&?&?
&?&?&?&?&?&?&?&?&?&?
业务合作:&&客户服务:
招商热线:9&&电话:9&&传真:7&&农资营销群:
中文域名:&&邮箱:(请将#替换成@)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编号:
本站所有页面设计、数据、版权均归好农资招商网所有,任何抄袭、仿造、镜像均属侵权行为,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好农资招商网由郑州中原区须水法律服务所做为法律顾问在今天这个社会,因为又奶粉的三聚氰胺,上海超市的毒馒头,湖北宜昌的毒生姜,沈阳的毒豆芽,饮料的塑化剂,猪肉的瘦肉精,西瓜的膨大剂,等等一系列事件引起的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且看下面有人总结的最近十年所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十年来问题食品之多,扳手指头是数不过来了,网友还编了个问题食品满汉全席“胶面条、皮革奶、镉大米、石蜡锅、毛酱油、牛鸭血、药火腿、双氧翅、陈化粮、碘雀巢、增稠蜜、红心蛋、糖精枣、氟化茶、铝馒头、硫银耳、农药菜、瘦肉精、三鹿粉、箱子馅、甲醇酒、人造蛋、纸腐竹、地沟油、罂粟汤、塑料米、避孕鳝”,屡屡面对这食品地震,再大惊小怪的人也早已是处乱不惊了。日前,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公布了151种食品和饲料非法添加物“黑名单”,让人触目惊心。2001年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的西瓜子掺了矿物油。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用剧毒氰化物毒杀的“毒狗肉”长期不断地从江西、湖南等地流入广东韶关、河源、深圳、珠海、广州等地。3月至9月,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日,金华市卫生局查获9.5吨的假白糖。样品中蔗糖成分仅占30%,硫酸镁成分占30%。长春市卫生局在位于南关区东岭南街查处一处用牛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8月16日,漯河市源汇区内陆农贸公司糖蜜加工厂以白糖水加化学试剂盐酸生产假蜂蜜。长春市卫生局调查发现,“荔枝保鲜剂”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磷酸根成分。日,烟台开发区卫生执法人员在舒家市场发现有几家批发商在经营染色五香花生米。开发区3家此类产品加工厂违法使用一种叫“桃红”的工业用染料浸泡花生进行染色。从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毒狗肉”。12月,广东省一些海鲜加工厂使用双氧水浸泡鱼翅。金华市的三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火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12月14日,媒体披露苍南县一批企业在生产“乡吧佬”等卤制食品添加有毒化工原料——工业橙。12月,杭州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日,沈阳卫生监督所查处了满满7卡车二氧化硫残留超标近200倍的黄花菜,共计24.5吨,来自祁东,部分来自陕西、福建等地。4月30日?安徽省阜阳市,由于被喂食几乎完全没有营养的劣质奶粉,13名婴儿夭折,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有致癌成分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5月9日,四川成都新繁、彭州个别生产泡菜的企业使用了敌敌畏、工业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生产泡菜。2005年2月,在英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第一食品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发现了被欧盟禁用的苏丹红?一号色素。不到1个月,苏丹红事件席卷中国。4月 湖南省卫生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标识名称为“正蒙牌黄金搭档婴儿奶粉”的产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不符合有关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已导致当地一名婴儿接受入院治疗并诊断为营养不良。5月底,浙江省工商局公布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批次碘含量超标。7月25日,新产薯片冒怪味,调查发现食品包装袋残留苯超标,质监部门历年来对食品包装袋抽查的合格率仅半数左右,其中有的奶粉袋居然苯超标10倍。8月,福建、江西及安徽等地出口的鳗鱼产品,被验出含有孔雀石绿,国家质检总局首次下令全面回收,数日后香港更发现多种淡水鱼含有孔雀石绿,中国因此禁止所有淡水鱼出口到香港。8月18日,江苏维维乳业有限公司在上海被查酵母菌数严重超标。上海出现“人造奶”,破皮鞋竟拿来制“牛奶”。香港出现至少19人因吃烹制的新鲜带子而中毒入院。随后广州也有15人因进食了毒带子“中招”、广西一民工食用毒带子后身亡。广州本地带子销量大跌,酒楼紧急封杀毒带子。日,麦当劳承认在美国企业出售的麦当劳薯条中反式脂肪酸含量比以前增加了三分之一。6月,北京第一例食用福寿螺导致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确诊。截至8月21日,北京市卫生局统计,全市确诊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病例达到70例。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造假分子还在假蜂蜜中加入了增稠剂、甜味剂、防腐剂、香精和色素等化学物质。7月18日,不法分子用淀粉勾兑出营养元素严重不合格的中老年“空壳奶粉”,这些标称“东方牌”和“宝元牌”的劣质奶粉甚至砷元素严重超标。8月2日,浙江省台州市卫生局在某油脂厂内查扣原料油38600公斤、成品油5300公斤。经台州市和浙江省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检测,猪油中酸价和过氧化值严重超标,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检出内含剧毒的“六六六”和“滴滴涕”。8月,媒体曝光南京某沸腾鱼乡将掺有客人的口水、收桌扫进去的剩渣、纸巾、甚至还有烟头的油,简单过滤后再给人吃的“口水油”沸腾鱼事件。9月,一批来自浙江海盐县瘦肉精超标猪肉和内脏导致上海9个区336人次中毒。11月,阳江市工商局在辖区7大农贸市场抽检发现,九肚鱼样品全部含有禁用防腐剂甲醛,有的含量mg/kg高达119.6,超标10多倍。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查出含有苏丹红。11月17日,上海市公布了对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的抽检结果,30件样品中全部被检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被检出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日,“龙凤”、“思念”速冻食品检出致病菌。台湾“卫生署”表示,从昆山阳澄湖水产公司进口的大闸蟹验出含禁用致癌物质硝基喃代谢物。已经检验出3000多公斤“含有禁药”的大闸蟹。4月,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公布,在化验的15个白饭鱼样本中,9个含有甲醛,分量为每公斤含160毫克至620毫克。菲律宾宣布,抽查市面多款中国食品样本后,发现其中四款食品含甲醛等有害物质,其中包括上海冠生园公司生产的大白兔牛奶糖。5月23,香港消委会与食物安全中心在样本检测中发现,“肯德基家乡鸡脆薯格”、“麦当劳中薯条”中均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11月,台湾著名食品企业味全食品一批婴儿配方奶粉被检验出含有致病菌阪崎肠杆菌。2008年日本毒饺子事件。2008年初的日本“毒饺子”事件引发了中国的食品安全危机。人造“新鲜红枣”流入乌鲁木齐市场, 人造“新鲜红枣”主要经过两道工序,着色和着味。铁锅里放进酱油,使青枣变成红色,并保持光泽。再次放进加入大量糖精钠和甜蜜素的水池中浸泡,使其口感泛甜。自7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9月11日,卫生部调查证实石家庄三鹿集团生产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年4月12日,因使用国家禁用的工业用料——尿素甲醛树脂生产仿瓷餐具,一批企业被央视曝光。用这种工业材料制成的仿瓷餐具,在一定温度条件下,会变成名副其实的毒餐具。08年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生产王老吉的加多宝集团向灾区捐款1亿元,一时间公司美誉度快速提升。2009年05月,因添加“夏枯草”而卷入“配方门”的王老吉处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5月份,有消费者曝料称自己的胃溃疡是长期喝王老吉所致。而卫生部证实,王老吉凉茶中确实添加了未经允许的成分“夏枯草”。 夏枯草性寒、清火、无毒,可作补膏,但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吃。日,海南省海口市工商局发布消费警示:农夫山泉、统一饮料总砷超标,不能食用。农夫山泉身陷“砒霜门”一周后, 12月2日,海口市工商局承认失误,农夫山泉和统一饮料检测合格。尽管“砒霜门”似乎告一段落,但是公众还是云里雾里,存有诸多疑问。日,台北县公布快餐业油炸油检验报告,知名快餐业者麦当劳验出重金属“砷”,超出标准高达9到11倍!肯德基还验出另一种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动物实验证实致癌)。消保官表示,丙烯酰胺对人体有害。2010年进入2010年,最惹人关注的莫过于“地沟油”了,“你一定也吃过地沟油。”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何东平对记者这样说,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300万吨。而中国人一年的动、植物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也就是说,按照比例,你吃10顿饭,可能有1顿碰上的就是地沟油。号,内地媒体曝光瘦肉精猪肉。号,重庆媒体报导,有商家往牛血中添加福尔马林,让血旺的卖相更好,这样的血旺日产达到4000斤。号,上海多家超市被曝多年来销售染色馒头。随后浙江温州和广东广州也相继发现生产或者销售染色馒头。号,多地曝出牛肉膏事件,可将猪肉变成价格相对高出很多的牛肉。之后,广东佛山又爆出有商家在猪肉中添加硼砂等有毒有害原料假冒牛肉,涉案假牛肉数量超过了1.6万公斤。日,沈阳连续三天共查获40吨毒豆芽,含有多种禁用添加剂,其中包括致癌物质,及动物专用药。截止日,受台湾“塑化剂”风波牵连的厂商已达206家,可能受到污染的产品是522项,台湾几乎所有食品大厂都被卷入其中。而本次塑化剂事件,是有不肖业者将塑化剂的1种DEHP(邻苯二甲酸二酯)当作起云剂的配方。塑化剂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这次塑化剂风波是30年来看过的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会损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体内长期累积高剂量,可能造成儿童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短小、性征不明显等。其实,这些只是被媒体报道出来的“重大的个别”案例,而那些没有被报道的出来的又有多少呢?谁都不得而知,也许只有不法厂商,经销商,零售商知道吧!我从事农药行业将近5年的时间了,大学专业是植物保护,毕业后应聘一家农药企业,一直做销售,技术推广工作,对农药行业也算是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大家知道,农药可是关乎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的,无论你是吃米饭的也好,是吃面食的也好,所有的主食,可以说都是经过农药处理过的;同时我们饭桌上的蔬菜,瓜果等在成长过程中也都是经过农药处理过无数次的。  我只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可能会让你目瞪口呆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第一,先谈我们饭桌上的主食  水稻  我做水稻市场的农药销售有4年经历,主要做过的市场有广东,江西,福建,湖南四个市场,这四个省,都是水稻的产粮大省,尤其湖南,江西,号称鱼米之乡。这几个省的水稻用药水平也是相当高的,每一次打药的成本在20—40元/亩。水稻一个全生育期,即从播种到收割,打药在4—7次,管理好的田块,气候好,温度适宜的年份,打药的次数会少一些,但是全生育期是不会少于4次打药的。  一般来说,水稻前期主要打一些低端,便宜,高毒的农药,主要防治钻心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等害虫),主要打一些阿维菌素,三唑磷,辛硫磷,马拉硫磷等有机磷农药,杀虫双,氟虫腈,或复配的药剂如:阿维菌素+三唑磷,阿维菌素+毒死蜱等。这些农药都是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氟虫腈已经禁止在水稻上使用了。水稻最难防治的是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包括白背飞虱和褐飞虱,主要使用的农药是杀虫双,杀虫单,杀虫环,定虫隆,丁酰甲胺磷,氯吡硫磷,丙溴磷,噁虫威,环虫酰肼,毒死蜱等农药,病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三大病害,主要防治的药剂有:井冈霉素,纹霉清,三唑酮,灭锈胺, 三环唑,稻瘟灵,稻瘟酯,春雷霉素等。有个表格可以说明一下:    病虫害名称 发生和危害 常用农药 防治方法  水稻纹枯病
一般在分蘖期开始明显发生,孕穗至抽穗期前后发病最烈。主要危害叶鞘和叶片,由下向上发展,严重时危害茎秆穗部。近水面处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斑,扩大椭圆形,相互联合成云纹状大斑。
井冈霉素 纹霉清 三唑酮 禾穗宁 灭锈胺 哒菌清 噻氟菌胺 多氧霉素
在分蘖末期、孕穗期和抽穗期各用药喷雾一次   稻瘟病
在水稻各个生育期均可发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杆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叶瘟在三叶期后至抽穗期均可发生,一般在分蘖期至拔节期盛发;病斑有慢性、急性。慢性常见,病斑呈梭形,外层为淡黄色晕圈,内层褐色,中央白色;湿度大时可在病斑上长出灰绿色霉层;急性型病斑暗绿色,水渍状、近圆形、表面有青灰色霉层。穗颈瘟在发病部位先呈水渍状小喝点、后成段变褐色、发病早而重的多造成白穗,发病晚的秕谷增多。 高湿室温利于叶瘟发生,晚稻穗期如遇低温则穗瘟发生重。
三环唑 稻瘟灵 稻瘟酯 春雷霉素 稻瘟酞 克瘟散 氰菌胺
防治叶瘟在发病初期喷药;穗瘟在破口20%至50%时施第一次药,齐穗时施第二次药   稻曲病
在水稻开花后至乳熟期发生,危害稻穗的个别或少数谷粒形成“稻曲”。稻曲比谷粒大数倍,近球形,初为橘黄色,后转为黄绿色,最后变成墨绿色,表面龟裂,外表密布墨绿色粉状物。水稻抽穗扬花期阴天多、湿度大利于该病发生。 多菌灵 三唑酮 井冈霉素 多菌铜 琥胶肥酸铜 烯唑醇 噻菌铜
在水稻始穗期前7天至穗期用药喷雾   二化螟
幼虫蛀食水稻,形成枯心、白穗、枯鞘、枯孕穗、虫伤株等症状。成虫喜欢选择植株高大、生长茂盛、茎秆粗壮的稻株产卵,杂交稻利于该虫发生和危害。长江流域一年2-3代,以幼虫越冬。 如三化螟 阿维菌素 环虫酰肼
卵孵化高峰期喷药   三化螟
专食水稻,以幼虫蛀食水稻茎秆,造成枯心苗、枯孕穗、白穗、虫伤株。水稻分蘖期、孕穗末期到破口吐穗期最利于幼虫蛀入。该虫在长江流域一年3-4代,幼虫越冬;冬季气温高、春季4-5月雨水不过量则发生严重
杀虫双 氟虫腈 噁虫威 杀虫安 定虫隆 稻丰散 丙硫威 杀虫环 杀虫单 氯唑磷 杀螟丹
苗期防治苦心在卵块孵化盛期用药,防治白穗在破口期用药,均采用喷雾法   稻纵卷叶螟
幼虫危害水稻,缀叶呈纵苞,在苞中啃食叶肉,留下叶片下表皮呈白色条斑状。危害严重时,白叶遍地,影响稻株光合作用、开花、结实,千粒重降低。 该虫长江流域一年4-5代在长江以北不能越冬。此虫喜欢适温高湿环境,水稻长势嫩绿利于发生和为害,高温干旱对产卵孵化、幼虫成活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杀虫双 杀虫单 杀虫环 定虫隆 丁酰甲胺磷 氯吡硫磷 丙溴磷 噁虫威 环虫酰肼 毒死蜱 氯虫苯甲酰胺 醚菊酯
在1、2龄幼虫盛期喷药   褐飞虱
成、若虫群集稻丛基部,刺吸茎叶组织汁液,消耗养分,使稻粒空瘪,粒重下降;严重时引起稻株下部变黑、腐烂发臭。植株倒伏,俗称“冒穿”,导致严重减产。褐飞虱在北方不能越冬,南方迁入,长江中下游地区“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是此虫大发生的气候条件,稻田短翅型成虫大量出现是此虫发生的征兆。
吡虫啉 噻嗪酮 异丙威 混灭威 阿克泰 噁虫威 丙硫威 敌敌畏 2-3龄若虫盛期喷药     通过表格,大家可以看到,整个水稻生育期,水稻的用药相当混乱,杂乱无序,混配的情况更多,几种杀虫剂混配在一起在加上几种杀菌剂,甚至有些零售商在配一些叶面肥,就组成了农民一次打药的药剂。这些药,有些是高毒,高残留的,有些是生物农药。  难道这些还不能说明我们饭桌上的大米饭不是被农药“浸泡”过的吗?  小麦  我做大田小麦市场有1年多了,但是我出生在北方,对小麦的生长是很熟的。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陕西省,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安徽省。一般是冬小麦,即第一年的冬季前播种,第二年的夏天收割。小麦的农药使用情况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是因为小麦全生育期的病虫害不是很多,主要病害是黑穗病,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等,害虫主要是蚜虫,吸浆虫等。  主要使用的药剂有:一、25克/升联苯50ml/亩+5%吡虫啉粉20g/亩 +20%硫磺•三唑酮(40g/亩),温度低时候打。二、2.5%功夫50ml/亩+5%吡虫啉粉 20g/亩+12.5%烯唑醇粉 40g/亩,温度稍高时候打。三、25%氰戊.乐果 90ml/亩+5%吡虫啉粉剂 20g/亩+25%烯唑醇乳油 20ml/亩。  大家可以看看上面的这些农药,没有一个是低度,低残留的农药,也就是说全部都是高毒,高残留农药,而且农民在用药的时候,全部会比厂家、经销商、零售商的推荐用量高很多,那可以想象,残留在小麦上面的农药有多少。  最近下乡(就是下农村,给零售商送农药,讲课,拜访等情况)的时候,或者大家去农村的时候,小麦收割好了,有个晾晒的过程,大家都会发现小麦晾晒在什么地方:农村的公路,甚至是柏油路上,那直接残留在小麦上的有毒物质剧增。  当然,对于现在的小麦上的农药,有毒物质的残留多少,我没有查到有效的可靠数据,所以现在不能一一列举;但是可以肯定是,残留农药,有毒物质有很多。
  吗事没有,三分就走!
  非常好的帖子,楼主继续啊!
  相互投毒的时代,没办法!
  先讲讲农村的现状,现在农村里的劳动力是大大的流失,我本身是80后的,如果大家有80以后的,有农村出来的朋友,大家回老家看看农村里面还有多少我们80后的人;我在我的朋友,小学,中学,高中同学做过调查,只有小学同学里的不到10人在家做生意或者务农;而中学以后的同学里面没有一个人还留在农村。留在农村里面的那几个小学同学,也不是正儿八经的在家务农,他们也是边做生意边住在农村的。现在农村的主力劳动力主要是80后的父辈了,也就是现在岁数在45岁以上的老年劳动力。这就是现在农村的劳动力状况,也就是有人讲的农村都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儿童,妇女,老年人。   现在讲讲农村人的“素质”,当然没有贬义,只是没有其他词语来代替。我现在讲的场景是涉及到农药的买与卖的。在我们公司领导一直要求我们做销售就要像城市里的超市那样来做,其实农民买东西根本与城市里的市民逛超市是不一样的。农民买东西会很小心很小心,城市里的市民逛超市,看到喜欢的东西,放到采购车里,也许有时会看到价格不合适,会放回到货价上;就这样简单吧,喜欢就买,不喜欢不放回去,没有麻麻烦烦,啰啰嗦嗦,拖拖拉拉,直接去收银台付账,回家。而在农村的农药零售店则完全不一样,首先是农民自己不懂药,不能像超市一样自己去选购药品,其次零售店的老板也没有统一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农民首先要报上自己种的什么作物,种了多少亩,买什么药,是打虫,还是打病,还是除草的,接下来零售商就会给你配药了,他拿什么,农民就要接受什么;从零售商嘴里面说出来的永远是这种药是最好的药,你就打去吧,保准什么什么的。其实,从我们行业人员一眼就能看的出来他拿的药到底是什么样的,是低端高毒,还是高效低毒,还是一般中游水平的药。农民会没有任何“反抗”,只能无声的接受这些药,买单;当算账的时候,农民都会说这么贵啊,能便宜点吗?零售商遇到这种情况自然不希望减少药量,会说,不用点好药,你不是白打药了吗,花钱还没有用,不贵。遇到实在不能接受的农户,零售商还有一套办法,把配药里面的“零碎(没有实际多大作用的药)”去掉;或者把高端的,高效的,无毒的药换成高毒的,药效相对差点药,当然这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一是不挣钱(后面有解释),二是很难达到应该有的防治效果,但是他们会提前说,效果差了,不要来找我。农民就是这样涂个便宜,买一堆可以说防效才一半的药回去,甚至还被零售商大赚了一笔钱。   在农村还有一种现象就是赊账,这种情况在我跑过的这么多省来看,是普遍现象;在城市超市,绝对没有拿了东西,说句,记账,就可以走人的,而在农村零售店,就一句,记账,就走了。不管农民买什么农药,都是赊账,从年头赊到年尾;种苹果的,把苹果卖了,再来还农药的钱;种棉花的,把棉花卖了,再来还买农药的钱;等等。有人说,零售商可以不赊账了,让农民给钱;我就这样不只给一个省的零售商讲过同样的话,他们的回答是,你讲的不现实,一是农民可能真的没钱,只有卖了农产品才能换回来点钱;二是农民有点积蓄,但是留着做其他的用;三是零售商们都讲,我不赊欠给他,他一年的药都不在我这里买了;我不赊欠给他,其他零售商也会赊欠给他的,而且他一年的钱我都赚不到了。出于以上很简单的原因,零售商们就年复一年的赊欠给农民。农民也仗着这点,也在无休止的赊欠下去;零售商也是苦不堪言的,隔好几年的账都有收不上来的。赊账就有点像毒药一样,越吃越想吃,越吃毒性越大,风险越大,一天爆了,吃亏的不只零售商,因为他们从经销商那里拿货也是赊欠的,经销商从厂家拿货也是赊欠的;爆了,大家一起倒霉。我待过的几个省,只有广东是最好的,赊欠的比较少,零售商能收到80%的货款,经销商能收到70%左右的货款,厂家能收到50%的货款。像江西,湖南赊欠是最严重的,零售商能收到30%货款,经销商能收20%的货款就很好了,厂家迫于各种压力只能从经销商那里挤货款,他们能收到50%左右。他们的货款一般都要到收了水稻,果树等农作物收获了以后,零售商收了钱以后。   现在说说零售商的情况。为什么说那些高毒的,低端的农药不赚钱?这些农药基本上都是在市场上销售很多年的产品了,像大家很熟悉的农药的代表:敌敌畏,就是在平常不过的农药了,零售商一般是7.5元进货,零售价8元,有的零售商会7.5元就卖,可以说就是不赚钱。像这种产品,零售商要现款在经销商那里进货,经销商要现款从厂家进货;而农民还会赊账的,零售商的话,我卖敌敌畏不但不赚钱还赔利息进去的。像敌敌畏这种药,种类在零售商手里能占到50%以上,都是不怎么赚钱的。   零售商赚钱的方法还不只这些,还有其他的方法,我就举几个常用的方法:1、好坏药搭配来卖;好的药效果好,利润低;假的农药或不合格的农药,效果差,但是利润高。两种药搭配起来,零售商即赚钱又保证了农民使用效果。零售商一般的搭配方式是:国内大公司的产品(国外公司的产品,名牌的产品)+不知名的小公司的产品(便宜市场价格的产品,叶面肥等);2、干脆卖不合格的产品,不同的厂家,同类产品价格是不一样的,不知名的小公司的产品往往会低于市场价格销售,行内人都知道肯定是假的或者含量不够。零售商就是卖这些产品,把农药的量放大,比如:如果用大公司的产品100ml打1亩地,效果就很好了;但是他们就会卖150-200ml的小公司产品,反正杀虫,杀菌,量大了效果肯定会好的,不好也不会坏到哪里去的。而价格呢,对于农民来说,价位差不多,就是国内大公司100ml的产品零售价=小公司的150-200ml的产品价格;对于效果来说,实际上也是差不了到哪里去的。3、直接卖“假货”,有的假货做的和真的一样,我所说的假货并不是仿制其他公司的产品;假货也有自己的产地,个性包装,标签等等一句话就是跟合乎法律标准的一样;但是他产品里面包装的就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标签写的是阿维菌素,而里面装的是马拉硫磷,辛硫磷等,那价位就差很多了,能查一般多了,比如阿维菌素零售价10元,而假的零售价才标5-8元,其实他的实际价格都不值3元;但是假的标5-8元,便宜,“成分,含量”一样,农民也容易接受假的,零售商又会有比正规产品的利润高很多。还有假货就是含量不够,包装上标注2%含量有效成分,但是实际含量只有1%,甚至更低。那成本就降下来,但是零售价基本不变,零售商的利润就有了保证。还有的假货为了保证效果,就是要把有效成分降下来,加入其他成分,降低成本。
  我尽量每天一段吧,因为早上7点下乡送货,晚上写点东西,比较有限,尽量多写点吧,希望大家支持
  认识下噻,我也是做农资的,
  同行,顶起
  我一直有一个理论就是,我们国家的农药市场就是一个最低端,最不成熟,最原始,最自由的市场。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就开玩笑的说,我们就是中国的高级农民。我们所面对的消费群体是农民,社会的大量劳动人民,跟他们有时就没有半点道理可以讲,他们天生就好像什么都缺,只要我看到了的,能争取到我手上的,我会不惜一切代价和手段,当他得到以后,又去到处炫耀;有时我们厂家搞促销,送礼品,他不买我们的产品,看到我们的礼物也会上去要一个,说尽好话,使尽各种手段,反正他喜欢的,你不给他,他就有不让你走的感觉,当你送他一个的时候,往往会在去抢一个,一定是会双份的,他才满意的走开;然后,你就会发现他在你不远处就开始炫耀了,这个是他们送的,免费的,人人有份,去吧。倒霉的每次都是我们,自己产品卖的不多,但是礼品却是送的很多。我们也会办法,把礼品放在一个保险的地方,送的时候,一个一个的往外拿,多了不给;他们抢不到,也就没办法了。农药市场最自由了,没有任何条文规矩,农药你高兴怎么卖就怎么卖。有时,我们的礼品还会被零售商送给买他店里其他厂家的东西,一句话,只要碰到零售商的忠实客户,碍于零售商的情面,倒霉的又是我们厂家。
  现在讲讲农民的打药情况。   我所要说的不是简简单单的把农药放到喷雾器里面,然后就压着喷雾器,把药打到作物上。其实打药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很多需要注意和技术的。先说喷雾器,喷雾器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手压式喷雾器,还有电动式喷雾器,柴油机喷雾器,喷雾式喷雾器,还有最简单的喷枪(就是一根管子,里面一根芯,一头放水里,另一头一拉芯,把水吸进管子里,然后喷出去,跟玩具喷枪一样)。   有的人会说,喷雾器的种类很多,难道都要用吗?我可以告诉大家,我说的全部都是现实农民在大量使用的喷雾器。我当年做广东市场的时候,喷枪就是最常用的工具,下乡的时候,看到农民都是在用这个喷枪打药;农民用喷枪就是为了省事,提一桶水,用喷枪一打就是一亩地。其实这种喷枪效果是最差的喷雾器,因为打药最好是使农药雾化,然后喷到害虫,病害处才有效果。而喷枪一喷一条线出去了,毫无雾化效果,而且喷的农药不均匀,不全面;在没有喷到农药的地方,难道你还幻想害虫死去,病害减轻吗?   我在做江西,湖南市场的时候,电动喷雾器是刚开始流行,充满电,可以打8亩左右的地,就是背着有点重,不用手压,打开开关就开始喷雾了,很方便;我就亲自使用过。   柴油机喷雾器,就是用柴油机带动一个像抽水泵一样的一个机器,一头接长长的管子,接好喷头,就可以喷药了;主要是我在山东市场上见到的,主要是用来打果树的,苹果树,葡萄树,桃树,樱桃树等;这种喷雾器特点就是快,打的量大,一次打1000斤水都没问题,力度大,树叶正反两面都能打到;适用于果树区及规模大的农场。常见的手压式喷雾器就太常见了,不做多介绍。   在说说配药,当然了农民买到手里的药,是经过零售商们已经配好的药,但也不是简单的拿过来兑水喷就好了。有些农药是不能混用的,因为农药是化学产品,也是有酸碱性的,搞不好会出现中和,影响药效,降低药效,甚至会出现药害。一般情况下,零售商给你配药的时候就会告诉你,那种药不能乱配用的。   现在的农民有一个习惯,就是很“自觉的”加大农药的用量;厂家技术人员会给经销商一个指导使用剂量或浓度;其实都会被经销商加点量告诉零售商;零售商在加点量告诉农民;农民在实际打药的时候在加点量;举例来说:一种农药,厂家指导2000倍液,经销商会说1800倍液,到了零售商就是1500倍液,到农民实际打的时候总会打到1200倍液。其实2000倍液的时候,厂家就已经算好了价格,正好是略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但到农民那里打到1200倍液的时候,成本就大大的提升了。所以,每次我下乡看到农民这样打药,我心里都很气愤,农民这不是自己在给自己增加成本嘛。   农药跟医药一样,都是化工品;医药上,人们有时也会加大点用量的,比如感冒厉害了,多吃几片感冒药,是一个道理的;而且对于作物,你加多大量的农药,他也不会做声的。   其实农民的这种心态也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总怕打了药没有用,还不如打的量大点,至少效果给保证了,我就可以少打几次药;其实还一个原因,现在农民工真的很难请,雇一个农民打一天药100元下不来,有时人工费比农药还要贵,那我就干脆多打点,一定要保证效果。   还要一种现象就是,农民也不知道打的是什么药,对所打的药也不了解,都是胡乱的打;零售商推荐什么药,就打什么药;在植株发病初期就开始打内吸性杀菌剂,高含量杀虫剂,等等;其实在发病前期打些保护性的农药就好了,杀虫剂低含量,低品质的也可以;甚至农民还要打很多不知名厂家的生产的各种叶面肥,我现在告诉大家,叶面肥是最赚钱的,几毛钱的进价卖到十几块,甚至几十块。当然也是有好的叶面肥的,也有大厂家生产的叶面肥的,品质有保证,但是同样利润也是偏高的(对于尿素,碳铵,复合肥来说的;尿素,碳铵没袋赚不了几块钱,复合肥会赚的多点,一袋最多可以赚100多块。补充一点,化肥全部是现款拿货的,没有赊欠,但是到最后一环时,农民有赊欠的。)   说到配药,一般情况下,二次稀释是最好的方法,可以是农药完全的溶解下去。   配好了药,接下来就是要打药了。打药也很多讲究,首先是时间方面,有的地方喜欢早上打药,早上5点多就跑去零售店买药,买完就去地里打药了,其实早上打药不是很好,因为早上地里的露水很多,农药很难接触叶片表面,也容易稀释农药;最主要的就是,当太阳升起来的是,气温回升,农药大部分就会随露水蒸发掉了。有的地方喜欢中午去打药,他们也有一套理论,中午温度最高,虫子抵抗力最低,很容易打死。殊不知,害虫中午也是要午休,避暑的,你打的农药根本就打不到害虫,那更不用说效果了。有的地方喜欢在下午去打药,其实下午打药是最佳的时间,在下午的5点左右开始打药是最好的;一是温度在慢慢降低,蒸发少了。二是害虫会在天黑时从植株里面出来,“透透风,换换空气,觅食”等活动,这时农药刚好打完,效果肯定好。   打药的方法,方式:有的农民打药跟跑步一样,很快,很快,大步流星的一块地就打完了,这样不好。打药要打均匀,整个植株都要打到,包括蔬菜,果树等作物的叶片的正反两面都要打,因为一般病害,害虫都喜欢阴凉,都寄生在叶片的背面,所以一定要打均匀,仔细。还有打地的用水量,我在广东的时候,农民就是一亩水稻田一桶水(水量少,但是农药量不减,一亩地应该用多少药,就全部倒到一个桶里面去),我们要求就是一亩地至少3桶水,水量不足,哪里会把农药打均匀。用水量这一点上,福建是做的最好的地方,在水稻后期,他们一亩地可以打到5桶水,湖南,江西基本都是2桶水一亩地。有时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会反问他们一句:你的农药都没打到害虫出没的那一块地方,难道你还指望害虫死吗?所以药打的是不是仔细,均匀,一亩地打多少水,都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要注意的是,现在农民打药没有任何防护措施,有的甚至直接脱光了膀子就开始打药了;打完药,农民绝对是弄一身的药液。也许农民就是这样“豪放”吧。我想说,那都是农药啊,有的甚至是高毒的,请自己保重一下吧。其实很简单,穿件厚的外套,随便带个帽子,有口罩的带个口罩,就可以了。农民说,这样打药太束缚了。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扬花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