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出现小腿胫骨疼内侧胫骨疼痛是什么原因

&&&新闻热线:021-
跑步时小腿前侧疼?可能是胫骨筋膜炎在作怪
原标题:跑步时小腿前侧疼?可能是胫骨筋膜炎在作怪
  胫骨筋膜炎发作时的疼痛的感觉在走路的时候会持续但没有跑起来那么明显,说严重不严重有些人甚至可以忍痛继续跑,但是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一定会困扰很多人。它是一种跑步常见的过劳伤(over-use injury),中文叫法有很多版本,比如胫骨筋膜炎,胫前肌肌腱炎,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胫骨内侧压力综合症等等。为了方便描述在这里统称胫骨筋膜炎。
  这种伤痛并不是因为单一原因引起的,事实上很少有运动损伤是会由于单一原因引起。包括跑步时的地面情况,穿的鞋,活动水平,跑步的速度,和骨骼肌肉固有情况以及跑步方式都会是造成胫骨筋膜炎的原因。在这里主要要和大家介绍的是容易导致胫骨筋膜炎的几点重要原因:
  跑步方式的影响:
  主要的跑步方式分为前脚掌着地(forefoot strike),足中部着地(midfoot strike)和后脚掌着地(rearfoot strike)三种。首先要声明的是没有哪一种跑步方式是绝对的对或是绝对的错,只有适合不适合。人的结构太复杂根本无法用量化方式来研究出一种方法适合所有人。到底哪种跑步方式是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伤病的是无法轻易下定论的,学界也都还在争论。在运动医学领域希望大家不要轻信任何所谓的结果,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最重要。
  回到正题上,其中前脚掌着地是有可能比较容易患上胫骨筋膜炎的跑步方式,具体原因分为以下几条:
  1、前脚掌着地意味着脚跟和地面没有接触,此时对比两种跑步方式,前脚掌着地时的触地反冲力(ground force reaction)是后脚掌着地时的3倍还要多。前后脚掌着地时的触地反冲力的差别在于,前脚掌着地时触地反冲力较大,而后脚掌着地时触地反冲力的速率较快。在后脚掌着地的时候,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stance time)要长于前脚掌着地时,时间的加长意味着地面接触力峰值(peak normal force)减少,后脚掌着地的跑法在这方面有可能比前脚掌着地更有优势。
  2、另一个前脚掌着地会增加患病风险的原因是前脚掌着地时足内翻的现象明显减少。足内翻(在适当的范围内)是一个很重要减少跑步时地面反作用力的人体天生的机制,因为它增加了脚和地面接触的时间。如果一直都是前脚掌着地跑,5公里下来无形当中就比后脚掌着地的人减少了很多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再加上本身前脚掌着地的反作用力就大,就可见其后果。
  3、最后一个前脚掌着地会增加胫骨筋膜炎患病风险的原因是,前脚掌着地时小腿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大部分这些肌肉都附着于小腿骨内后方,在长期紧张状态下不断拉扯着和骨头连接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人觉得疼起来像骨头疼一样的原因。而且,一般有胫骨筋膜炎的患者,都会有小腿酸痛的症状,很难讲不是因为错误的跑步姿势引起的。
不足的髋膝运动幅度:
  我们知道由胫骨筋膜炎有可能会导致应力性骨折,而加速这个过程的很致命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跑步过程中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运动幅度(尤其是屈曲)不足。所谓膝关节屈曲就是弯小腿,髋关节屈曲就是提大腿。好比说身体各部位情况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跑步时脚蹬踏的力量也完全一样,髋膝屈曲度较小的人受到的来自地面的反冲力就会比较大。有专家表示,用比较大幅度的膝关节屈曲动作来跑步,可有效减少下肢收到的地面垂直作用力,并且教授躯干和头部收到的冲击。
  小腿前后肌肉力量悬殊:
  大部分人正在进行的包括市面上流行的训练小腿肌肉的教程都是比较关注小腿后方的肌肉,我们觉得跑步能锻炼到的也是小腿后群肌肉,很少有人关注前群肌肉。殊不知我们每迈一步这个勾脚的动作,都是由小腿前群肌肉收缩完成的。有很多人拥有强壮的小腿就觉得自己可以跑得快跳得高,但是大部分人所说的强壮的小腿指的都是小腿后群肌肉。胫骨筋膜炎很重要的病因就是小腿前群肌肉太弱,根本经不起像跑步这种频繁勾脚绷脚动作的重复,于是不断拉扯筋膜,产生炎症。如果肌肉力量足够,完全不会拉扯到筋膜,也没有疼痛了。
  根据可能的病因分析,跑友们自己可以采取简易的治疗方法缓解伤痛:
  在发生症状后停止跑步,立刻冰敷痛处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感。
  2、牵拉小腿前群/后群肌肉
  (1)牵拉胫骨前肌,跑后一次15s,共三次
  (2)牵拉小腿后群肌肉,跑后一次15s,共三次
  3、锻炼小腿前群肌肉
  4、佩带护具
  与胫骨筋膜炎配套的护具叫胫骨套(shin splint brace),它的原理就是基于用一个外力强行减少小腿肌肉对于骨头的撕扯,相当于把肌肉更牢固的“困”在骨头上,减少撕扯,减轻疼痛。
  5、肌内效贴布
  肌内效贴布的原理是通过外力把肌肉和筋膜强行拉出空挡,不会在运动时再产生肌肉和筋膜拉扯的情况,也就是说增加肌肉和筋膜之间的运动空间来减少疼痛。图示是最常见的一种针对筋骨筋膜炎的贴法,有肌贴经验的朋友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6、通过牵拉增强髋膝关节运动幅度
  股直肌牵拉,跑后一次15s,共三次
  股内侧头肌牵拉,跑后一次15s,共三次
  髂腰肌牵拉,跑后一次15s,共三次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跑步时小腿前侧疼?可能是胫骨筋膜炎在作怪
日 16:43 来源:网易体育
原标题:跑步时小腿前侧疼?可能是胫骨筋膜炎在作怪
  胫骨筋膜炎发作时的疼痛的感觉在走路的时候会持续但没有跑起来那么明显,说严重不严重有些人甚至可以忍痛继续跑,但是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一定会困扰很多人。它是一种跑步常见的过劳伤(over-use injury),中文叫法有很多版本,比如胫骨筋膜炎,胫前肌肌腱炎,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胫骨内侧压力综合症等等。为了方便描述在这里统称胫骨筋膜炎。
  这种伤痛并不是因为单一原因引起的,事实上很少有运动损伤是会由于单一原因引起。包括跑步时的地面情况,穿的鞋,活动水平,跑步的速度,和骨骼肌肉固有情况以及跑步方式都会是造成胫骨筋膜炎的原因。在这里主要要和大家介绍的是容易导致胫骨筋膜炎的几点重要原因:
  跑步方式的影响:
  主要的跑步方式分为前脚掌着地(forefoot strike),足中部着地(midfoot strike)和后脚掌着地(rearfoot strike)三种。首先要声明的是没有哪一种跑步方式是绝对的对或是绝对的错,只有适合不适合。人的结构太复杂根本无法用量化方式来研究出一种方法适合所有人。到底哪种跑步方式是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伤病的是无法轻易下定论的,学界也都还在争论。在运动医学领域希望大家不要轻信任何所谓的结果,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最重要。
  回到正题上,其中前脚掌着地是有可能比较容易患上胫骨筋膜炎的跑步方式,具体原因分为以下几条:
  1、前脚掌着地意味着脚跟和地面没有接触,此时对比两种跑步方式,前脚掌着地时的触地反冲力(ground force reaction)是后脚掌着地时的3倍还要多。前后脚掌着地时的触地反冲力的差别在于,前脚掌着地时触地反冲力较大,而后脚掌着地时触地反冲力的速率较快。在后脚掌着地的时候,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stance time)要长于前脚掌着地时,时间的加长意味着地面接触力峰值(peak normal force)减少,后脚掌着地的跑法在这方面有可能比前脚掌着地更有优势。
  2、另一个前脚掌着地会增加患病风险的原因是前脚掌着地时足内翻的现象明显减少。足内翻(在适当的范围内)是一个很重要减少跑步时地面反作用力的人体天生的机制,因为它增加了脚和地面接触的时间。如果一直都是前脚掌着地跑,5公里下来无形当中就比后脚掌着地的人减少了很多脚与地面接触的时间,再加上本身前脚掌着地的反作用力就大,就可见其后果。
  3、最后一个前脚掌着地会增加胫骨筋膜炎患病风险的原因是,前脚掌着地时小腿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而大部分这些肌肉都附着于小腿骨内后方,在长期紧张状态下不断拉扯着和骨头连接的位置。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人觉得疼起来像骨头疼一样的原因。而且,一般有胫骨筋膜炎的患者,都会有小腿酸痛的症状,很难讲不是因为错误的跑步姿势引起的。
不足的髋膝运动幅度:
  我们知道由胫骨筋膜炎有可能会导致应力性骨折,而加速这个过程的很致命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跑步过程中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运动幅度(尤其是屈曲)不足。所谓膝关节屈曲就是弯小腿,髋关节屈曲就是提大腿。好比说身体各部位情况完全一样的两个人,跑步时脚蹬踏的力量也完全一样,髋膝屈曲度较小的人受到的来自地面的反冲力就会比较大。有专家表示,用比较大幅度的膝关节屈曲动作来跑步,可有效减少下肢收到的地面垂直作用力,并且教授躯干和头部收到的冲击。
  小腿前后肌肉力量悬殊:
  大部分人正在进行的包括市面上流行的训练小腿肌肉的教程都是比较关注小腿后方的肌肉,我们觉得跑步能锻炼到的也是小腿后群肌肉,很少有人关注前群肌肉。殊不知我们每迈一步这个勾脚的动作,都是由小腿前群肌肉收缩完成的。有很多人拥有强壮的小腿就觉得自己可以跑得快跳得高,但是大部分人所说的强壮的小腿指的都是小腿后群肌肉。胫骨筋膜炎很重要的病因就是小腿前群肌肉太弱,根本经不起像跑步这种频繁勾脚绷脚动作的重复,于是不断拉扯筋膜,产生炎症。如果肌肉力量足够,完全不会拉扯到筋膜,也没有疼痛了。
  根据可能的病因分析,跑友们自己可以采取简易的治疗方法缓解伤痛:
  在发生症状后停止跑步,立刻冰敷痛处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感。
  2、牵拉小腿前群/后群肌肉
  (1)牵拉胫骨前肌,跑后一次15s,共三次
  (2)牵拉小腿后群肌肉,跑后一次15s,共三次
  3、锻炼小腿前群肌肉
  4、佩带护具
  与胫骨筋膜炎配套的护具叫胫骨套(shin splint brace),它的原理就是基于用一个外力强行减少小腿肌肉对于骨头的撕扯,相当于把肌肉更牢固的“困”在骨头上,减少撕扯,减轻疼痛。
  5、肌内效贴布
  肌内效贴布的原理是通过外力把肌肉和筋膜强行拉出空挡,不会在运动时再产生肌肉和筋膜拉扯的情况,也就是说增加肌肉和筋膜之间的运动空间来减少疼痛。图示是最常见的一种针对筋骨筋膜炎的贴法,有肌贴经验的朋友可以采取这种方法。
  6、通过牵拉增强髋膝关节运动幅度
  股直肌牵拉,跑后一次15s,共三次
  股内侧头肌牵拉,跑后一次15s,共三次
  髂腰肌牵拉,跑后一次15s,共三次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怎么解决跑步引起的小腿疼痛问题_跑步频道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怎么解决跑步引起的小腿疼痛问题
图1:疼痛区域
  马拉松赛事接踵而至,跑步爱好者乐此不疲,然而身体一旦出现各种不适、疼痛,甚至损伤,无疑是给这满满热情浇了一盆冷水。跑步运动中下肢损伤经常发生,小腿部位发生的损伤占全身各部位损伤的20%左右,仅次于膝关节损伤,是跑步爱好者常见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小腿疼痛的一种常见情况——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
A 什么是“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
  跑步运动中,疼痛常出现在小腿前侧或小腿后内侧中下段(内踝上2-20厘米区域)的较深层,(疼痛区域如图1所示),并且表现为在开始运动时比较明显,坚持一段时间会有所缓解,运动停止后疼痛再现,有按压痛,肿胀感。这样的情况常被认为是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
  区别于延迟性肌肉酸痛(DOMS),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并不像DOMS在运动后24-48小时疼痛感达到最强,之后若干天会逐步消失。对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放任不管,不进行休息、调整、治疗,这种疼痛会愈加剧烈,甚至会引起疲劳性骨折。
B 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的诱因,对症下药
  因此解决胫骨内侧应力综合征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拉伸、放松肌肉、筋膜,帮助缓解组织疲劳,促进小腿疼痛部位的循环和物质交换,排出代谢废物,促进组织的修复。
  1、肌肉拉伸
  小腿后群肌肉主要包括腓肠肌,比目鱼肌,这两块肌肉主要作用都是提足。一说拉伸小腿肌肉跑友们基本都会,但是说到具体拉伸哪块肌肉和应该注意的细节,有些跑友不一定十分清楚。这里我啰嗦几句,腓肠肌两端分别连接在股骨和足跟上,是多关节肌,它跨越了踝关节和膝关节两个关节,因此拉伸腓肠肌时需要保持膝关节伸直,这样才有效果,而拉伸比目鱼肌时,膝关节是可以弯曲的。
  拉伸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可参考图2和图3。
图2:腓肠肌拉伸。
图3:比目鱼肌拉伸。
  小腿前群肌肉疼痛多见于胫骨前肌,胫骨前肌起于胫骨体上端外侧,止于内侧楔骨内面和第1跖骨底,主要作用是使足完成背屈,即勾脚动作。跑步当中需要胫骨前肌收缩用力,使脚尖上抬,利于足跟着地。拉伸胫骨前肌可以参照图4、图5来进行。
图4:胫骨前肌拉伸。
图5:胫骨前肌外侧拉伸。
  2、筋膜放松
  筋膜作为一种贯穿全身的结缔组织,可以影响肌肉的力学性能,同时它自身也可以独立收缩,并对身体控制-反馈能够产生影响。因此筋膜在承载运动负荷过程中也同肌肉一样,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泡沫轴和按摩棒(见图6)常用于对肌肉和筋膜进行放松,其原理是通过自身重量或力量下压滚动,对肌肉和筋膜内神经末梢进行触发,进而达到放松肌肉、筋膜,加快血液循环,减少筋膜组织粘连和瘢痕组织的形成。跑者面临小腿疼痛,可以参照图7,选择泡沫轴或按摩棒对小腿进行放松,实践操作中,按摩放松在初期阶段会有较强的痛感,适应一段时间后,疼痛会逐渐降低。
图6:泡沫轴、按摩棒
图7:小腿筋膜放松。
  二、矫正身体结构,调整跑步技术,促使身体各部分合理的承载、传导跑步过程的负荷。
  负荷的产生,首先从源头上科学合理做好计划,控制好跑量,同时避免在硬地上跑的过多;其次在于调整负荷的分配。
  1、小腿疼痛主要在胫骨前侧的
  往往是因为跑者跑步技术上偏向于足跟着地,而采用足跟着地技术时,胫骨前肌需要收缩用力,使足产生背屈来实现足跟触地,如果跑动距离较长,胫骨前肌反复收缩用力,而肌肉自身力量不足的话,就会产生疲劳和疼痛。对于疼痛部位主要在胫骨前侧的,跑者可以调整着地技术,尝试用足中部着地的策略,减少胫骨前肌的用力(如图8所示)。
  2、小腿疼痛主要在胫骨后内侧的
  出现这种情况的跑者,在跑步技术上多采用前脚掌着地的跑步方式,往往是新人跑者居多,这种着地方式会让小腿后群肌肉承受较大的负荷,跑者下肢力量不足以承载这样的负荷时,就会造成小腿后部的不适与疼痛。这种情况应该使用后跟着地或者足中部着地的方式来跑步(如图9所示)。
图8:由足跟着地调整为足中部着地。
图9:脚掌着地调整为足跟或足中部着地。
  3、扁平足,足外翻,外八字,膝关节内扣的(女性居多)跑者
  这类跑者,跑步过程中足部会呈现较多旋前和外翻,这会对胫骨后肌产生牵拉——过度的旋前和外翻会使足弓负荷增加,而跑步抬高足跟时,也需要胫骨后肌的活动增加,做功更多。另外足弓结构异常带来的缓冲避震不足,也给胫骨带来了巨大的应力。这些都造成了小腿后部的疼痛。
  扁平足的跑者,需要到医疗机构来定制鞋垫来给予足弓支持(如图10足弓支持鞋垫)。对于单纯外八字的跑者来说,其实在平常走路,靠自身有意识保持脚尖朝前就能渐渐产生效果。足外翻的情况,需要跑者选择有足弓支持的控制系跑鞋来纠正外翻(如图11,控制系motion control跑鞋)。膝关节内扣的跑者,需要加强臀中肌力量训练来矫正膝关节内扣(如图12所示,双脚靠拢保持不动,膝盖做缓慢的往复开合运动)。此外,一些体重较大,O型腿,内八字的跑者,他们出现小腿疼痛,往往都是因为下肢承受的负荷较大,可以选择缓震类型的跑鞋来减缓跑步时足与地面的碰撞。
  简而言之,是跑步过程中下肢的肌肉、骨骼等组织对加载在它们身上的负荷产生了疲劳和不适应。
  这些负荷存在于跑步着地动作时,肌肉离心收缩进行的缓冲;存在于骨骼、肌肉等与地面的碰撞冲击;存在于人体蹬地前进的肌肉收缩用力。而硬路面跑步,跑量增加太快,扁平足,膝内扣,足外翻等因素又对负荷加以影响。总结来看,承载负荷的主要对象是肌肉,影响负荷的,主要在力的产生和传递环节。
图10:足弓支持鞋垫。
图11:控制系跑鞋。
图12:臀中肌力量训练。
  三、加强肌肉力量,提升肌肉和组织对负荷的承载能力,提高肌肉对负荷的适应性。
  胫骨前肌的力量训练(如图13所示),可以采用足跟走的方法,在平地上,勾起脚尖,以脚跟着地,沿直线行走25米,然后休息或正常行走25米,做3-5次这样的练习。另外在较低的路沿,脚后跟踩在路沿上,前脚掌与地面接触,保持身体直立(可以扶人保持平衡),然后尽力抬起脚尖,然后慢慢放下,脚尖上下往复运动15-25次,间歇1分钟,做3-5组练习。
  胫骨后肌的力量训练(如图14所示),可以采用行进间提踵的方式(内八字和外八字)。行进过程中,前后脚分别以足尖或前掌与地面接触,两腿同时用力提踵,然后缓慢落下,跨出下一步,再提踵、落下,反复循环。练习过程,脚后跟尽量不与地面接触,保持整个行进过程节奏稳定,提踵落下动作连贯有弹性。行进间提踵练习建议每次走直线25米,然后休息或正常行走25米,练习3-5次。
图13:胫骨前肌力量训练。
图14:胫骨后肌力量训练。
文章关键词:
收藏&&|&&&&|&&打印&&|&&关闭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查看: 1923|回复: 13
求助,小腿内侧胫骨痛,求保养治疗方法。
5个月,量一直不大,每月接近100K,但经常跑多以后会出现小腿内侧胫骨痛的问题,但通常休息几天就能好,但跑多一点又会痛。上周基本好得差不多,但周日跑了贵阳半程又开始复发,走路基本不痛,主要就是下楼梯和跑步时有感觉。现在特别怕,因为报了10月的日本大阪马拉松,钱都交了,票也订了,怕练少了跑步下来,练多了万一胫骨真严重受伤就更得不偿失了。
所以现在在这里需要能遇到有经验的高人,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保养这个位置,或者有什么药可以加速治疗恢复???痛的位置就是我附图上面手指的位置,两只脚痛的位置正好对称
webwxgetmsgimg(4).jpg (137.79 KB, 下载次数: 2)
20:15 上传
webwxgetmsgimg(5).jpg (123.36 KB, 下载次数: 2)
20:15 上传
webwxgetmsgimg(2).jpg (115.04 KB, 下载次数: 2)
20:16 上传
webwxgetmsgimg(3).jpg (115.26 KB, 下载次数: 2)
20:16 上传
不买NB的鞋了,怕受伤
不买NB的鞋了,怕受伤
应该不是鞋的问题,我四双鞋换着穿的
虽然我不是很懂医术,我只能够祝福你早日康复
虽然我不是很懂医术,我只能够祝福你早日康复
& && && && && && && &
本帖最后由 我們曾是戰士 于
20:59 编辑
跟我一样胫骨骨膜炎,跑跑停停。药物不管用,全休才是王道。一般情况下是上量过快或跑姿有点问题。
跟我一样胫骨骨膜炎,跑跑停停。药物不管用,全休才是王道。一般情况下是上量过快或跑姿有点问题。
全休有点不甘心啊,你一般休息多久才好
我也是这个位置疼,和你的症状完全一样,现在休息半个月了,走路没感觉,昨天试了一下还是疼,继续休吧,希望谁能给指导一下
全休有点不甘心啊,你一般休息多久才好
我从去年11月份休息到现在一直没跑过马,平时也是跑跑停停,用了很多药物效果不理想,还是要全休。
6楼也是病友,哈哈 能说出胫骨骨膜炎的,应该都是深受其害的人。我大概从年初开始,跟楼主位置一样,疼的程度有起伏,但位置始终差不多。这个毛病很折磨人,厉害的时候走路都瘸……
我来说说我是怎么好转的吧(由于真的怕了,我到现在都不敢说已经痊愈):很偶然的一次,等孩子下课无聊,我坐车里看书看睡着了,由于停车位置比较偏,所以没太注意形象,采用了不太雅观的姿势:两脚抬起放中控台上。就这么睡了大概有40多分钟吧,时间到了之后下车发现腿没有睡前疼了,在这之后我注意没事儿就把脚抬高,而且还咬牙按压痛点,按的自己直哼哼冒冷汗,越疼越按……。就这么折磨了自己差不多一周左右的时间,我记得很清楚,是4月26日,按习惯跟小伙伴们约跑,瘸了好几个月的我居然腿不疼啦!跑了10几K还有停不下来的感觉!
需要说明的是 几个月来 无论怎么疼 我都没有间断跑步 疼也咬牙跑 跑不了10K以上 哪怕跑8K也要跑 瘸着也照样跑 甚至新人妹子跟着我跑的时候 都问我为啥跑起来这么晃&&至于好转之后嘛 我也是没事儿就高抬脚 按痛点(虽然腿部怎么疼了 但这个位置的痛点始终有) 现在每个月跑量250K(这数真TM不给力)也很舒服的没啥大问题
就这样吧~我想到哪就说到哪,,,,楼主和其他病友 可以按我这个试试
对了 我补充一点 我不赞成全休 群里有一个疑似病友 多方治疗无效之后选择全休 但貌似至今依然没有痊愈 远不如我以跑代治的方案来得痛快~哈哈
赞同,身体如果长期不用,才真是废了,但用要有度,慢慢来。&
医院去吧,康复理疗科。或者中医按摩针灸科
我的痛点跟你差不多,第一次痛是我从6.5公里加量到8.5公里,然后我是左腿一边痛,我体了三天好了,然后一跑又痛,但是我坚持,而且每次跑完抬高拉申完了痛会轻很多,后来合肥下雨,我连着三天没跑,第四天跑的时候腿痛但是我坚持跑远8.5公里,第二天走路都痛,我都怀疑是不是应力性骨折,今天是第全何在第三天了走路还是痛,不知道怎么办,我痛会轻很试一下楼上的楼上的说的高抬腿~!~
Powered by(CHOWJIAJIA1)
(小电电我)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腿胫骨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