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高三家长会校长讲话,孙恒芳讲的物理好吗?怎么孩子不喜欢?说不接地气,华而

[转载]享受高三(43)---读《和孩子一起高考》
自己的感悟:青春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成长是痛苦的,只要无关道德和安全,放手让孩子去“犯错&”,在犯错中成长&。&&
最近看了"和孩子一起高考"(译林出版社),作者都不是专家,而是一些有实战经验的烤爸烤妈,读来感觉很接地气,现摘录如下:
潮哥:&清华之路
1、遇到孩子成绩难提高,家长一定不要就事论事,多从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去找症结,要尽可能解决好孩子的心理问题,因为成绩本身不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但是它所引起的孩子心态上的变化。如不自信、沮丧,在高考前发生都是最可怕的情况。
2、谈退路本身就是对孩子不信任的表现,对孩子义无反顾去冲击目标没有任何积极的帮助。为了理想去拼搏的孩子勇气可嘉,家长一定要悉心呵护这种精神。
3、享受这次拼搏过程带来的快乐,能“做到最好的自己”就是高考的成功。重要的是通过高考的历练,为自己的高中生涯划上完美的句号。
&&&&&&流星雨:追梦北大
&&&&&&4、高三是一个不断拼搏又不断遭遇挫折的过程,终于到达了一个高度,然后跌落,又勇敢地迎头赶上的过程。
5、“相信孩子”对家长来说是一种信念,如果家长心中有了这个信念,就好像给孩子的梦想插上了翅膀。
6、家长不但自己要相信孩子,&让老师相信孩子,还要影响周围其他的人也相信孩子,这样他就会变得更加自信与乐观。
7、 我们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尊重他们,包容他们,保持沟通的顺畅,我们才会有机会帮助他们。
8、把问题具体化,就不会因摸不着方向而感到特别强烈的压力。
9、在他焦虑的时候,跟他开一个玩笑;在他急躁的时候,接受他的发火;当他洋洋得意的时候,给他一点刺激;当他受到打击的时候,给他一些鼓励和安慰。
10、先尊重孩子的想法,尽可能地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走完一个过程,不做太多的干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等到事实证明他的方式错了,才在这个关键时刻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1、只有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帮助孩子调整情绪,我相信只有让孩子亲身经历了一次错误,他才肯面对现实,只不过这个过程真的很磨人!真的是非常考验家长的耐心!没有办法,作为家长,我们只能面对。
12、玩手机本身可能花不了太多的时间,但它让你分心,有牵挂,这和高考最后阶段是格格不入的。高考是一场马拉松,现在到了快冲刺的时候,你这样做,等于左顾右盼,不够专心,那冲刺肯定是没有力量的,所以要把所有的杂事都放下来才行。
13、其实他们玩游戏的时间不长,就是想放松一下,每次也就一个小时左右,也就玩了两到三次吧。但结果证明是不对的。运动员冲刺的时候一旦松劲了,冠军就会属于别人了。
五一:带儿子提高100分
14、家长进步多少,孩子的成绩就进步多少。一切不仅缘于爱,而且要不断地学习。
15、高考路上的孩子其实最需要的是爱心和鼓励。
16、耐心等待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寻找并创造一切契机给予孩子鼓励和支持,反复实践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微笑的鱼:心理按摩上南开
17、目标确定了,只需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行,不要老把它背在身上,那样只能成为你前进中的沉重的包袱。只要你不放弃,不松懈,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18、孩子在进步的过程中产生自我怀疑是正常的,这时只有对她的肯定,才能加强孩子的自信心,激发她的斗志。
19、高三的孩子出现一些情绪的波动是很正常的,就是传说中的“高原反应”。
20、付出和收获或许在短期内不成正比,但只要不放松,不放弃,终究会成正比的。
21、杯子理论:距高考只有一个多月了,二轮复习即将结束,这如同手里端了一个即将盛满水的杯子,目前的任务应该不是往杯子里加多少水,而是要保持平稳,不让杯子里的水洒出来。临近高考,最重要的是不急不躁,稳稳当当地迎接高考,只要把平时的水平全部发挥出来,一定会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22、家长最好能够把自己的焦虑锁在心里,做好孩子的强心针、定心丸,帮孩子保持一颗淡然的心,使孩子在端着“高考这杯水”的时候,减轻焦虑和心慌,做到不洒不漏,在高考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水平。
23、距高考只有十天了,这个时候家长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一切看上去和往常一样,让孩子的生活环境更舒服一些,自在一些。
24、孩子的讲述是一种压力的释放。
北清梦:八大准备进清华
25、心理准备:高考这一年如何对待孩子,我有一句话是:要把孩子当领导。
26、家长和孩子做心理交流的时候,最在的误区就是跟着孩子的情绪走。孩子低落的时候,家长不能跟着低落;孩子高兴的时候,家长更不能跟着得意忘形。
27、家长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呢?首先要了解一些主要的学校,或孩子感兴趣的学校及专业的基本情况、未来走势、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就业读研、出国的前景;对热门学科、长线专业,以及各个专业主要学习哪些方面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运用要心中有数;甚至要了解具体专业未来的出国分配、保研比例、就业比例以及相应的去向。
28、志愿准备:我采用的是一冲二稳三保四撞五防的策略。
姚金刚:多考50分
29、可关注新浪高考频道的高三家长博宫圈里的精华博文。
30、高考前几天的作息时间调整很重要,大家都知道,高考的时间是上午9-11:30,下午2:30-5:00,根据高考的时间,最合理的做法是把孩子的作息调整为:早上7点起床,8:30前一定到考场;中午12:30午休一小时;下午2点前进考场;下午5点离开考场后,适当运动两个小时,7点左右吃晚饭;10点一定要上床睡觉。
31、作息时间调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在高考前一个月就应该开始,慢慢地由平时作息过渡到高考的作息时间。一般可以分为高考前一个月、半个月、一个星期这样三个阶段。一开始,晚上可以让孩子早睡一会儿;到距离半个月的时候,可以考虑不上早自习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儿;高考前一周的时候,则完全要调整到和高考一致,然后坚持下来。
32、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发泄是彻底的发泄,是那种不会被阻塞、发泄完了又能得到安抚的发泄,所以家长要学会做好孩子的出气筒。很好地倾听、接受、处理孩子的各种发泄,对调整他们的学习状态,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3、考前放假起,一方面严格按高考的作息时间学习、休息,另一方面严格按照高考时间上午9:00-11:30,下午2:30-5:00模拟训练。
34、越到这个时期,越不能和很多同学扎堆玩和逛街。家长要谨慎,一个小意外,一个小感冒,一个小矛盾都能使一家几年的辛苦白费了。
35、高考前三天,在儿子做高仿真训练的同时,我们也尝试着模拟了一下考试期间的一日三餐。平时吃什么,考试就吃什么,只是稍微加个菜而已。
36、每天考试结束后,一定要让孩子适当运动,至少要在40分钟至一个小时以上。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没有时间胡思乱想,并且能够很好地休息。
悠闲对人生:复读进北大
37、凡事出了问题,要从自身查找原因,不要怨天尤人,只有这样才能进步。
38、教育专家说,参加高考情绪紧张不好,容易造成考试失常;不紧张也不好,容易产生懈怠。所以“适度的紧张”才有利于考生的临场发挥。
39、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一是字迹潦草,二是字迹不清,三是答题时关键词是否写的不确切。
40、学习中平心静气最重要,诸葛亮再三强调:“夫学需静也”
41、一定要把字写好,给已经疲倦的阅卷老师眼睛一亮的感觉。在那个等待复读的暑假,女儿把全部的时间都奉献给了练字、读书。
42、如果在我们的人生中,注定要犯一次重大的错误,那就让我们的青春承担吧!因为人到中年时,事业、家庭、积蓄、健康,这些我们都输不起。而唯有年轻的时候,我们从零开始,一无所有,即使犯错,损失与经验教训相比要少得多。
43、每天至少抽出半个小时锻炼身体,踢毽、打羽毛球、跳绳等。
44、谁的失误少谁的胜算大,对于基础知识做到不丢分,客观题少丢分,难度高的不知怎么下手的题先放一边。首先保证会的题答对,然后再去攻坚。
45、只有走长远道路,建立一种高屋建瓴的姿态,才能真正达到百战不殆。
46、去年急冲冲地奔赴考场,就是一种躁的表现,今年要把步幅和频率降下来,这样就不会未考先躁了。
47、孩子有时会有:我根本学不进去,头很晕,写一个词都能把语序搞混了。不要害怕,正常的高原反应。
48、临近高考,不要把家长的焦虑传染给孩子。不要和孩子吵架,不要在孩子面前和别人吵架,孩子的内心可能很脆弱,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49、高考虽然很重要,但它并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们应该拥有一颗平常心。
50、学习效率是关键,总是伏案盯着课本一味地看,未必能成大材,搞不好还会损害身体。适当地看些”闲书“是有益的。
51、每次考试都不要纠结于分数,重点还是在查找问题。
52、考场上很可能出现你料想不到的情况,所以考生要有抗干扰的心理准备,遇事不慌,稳住阵脚。
高三家长的职责:
53、高三家长典型的岗位职责包括:确定目标、收集信息、家校沟通、督促学习、志愿填报、后勤保障、心理辅导等。
54、与学校的教育错位互补,不要把宝贵的精力用在孩子的学习上,学习方面让孩子跟着学校老师走就足够了,家长更应该注重自己孩子性格及非智力因素产生的问题。
55、最主要的岗位职责是做一个倾听者。
56、高三家长的岗位职责就是不远不近地陪伴在孩子的身旁。
57、给孩子制订合理的目标,是高三期间的主要任务。一个合理的目标,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的动力;一个不合理的目标,能成为孩子学习上的负担。
58、考试重要:在考试心理上让”认真“成为习惯状态。在考试技术上让”正确“成为条件反射。考试成绩不重要:一是验证目标,二是查找不足,重在发现和把握进步契机,不必窃窃指望通过”下一次“考试来证明自己。
59、高三的家长,要重视成绩背后孩子的心理问题,重在解决这一层面的问题。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物理课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