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三边之长长边像素不小于300019.2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8ce4-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高中数学竞赛20讲
来自高中数学竞赛爱好者的编辑--------------高中数学竞赛 2第一讲: 集合集合的划分反映了集合与子集之间的关系,这既是一类数学问题,也是数学中的解题策 略――分类思想的基础,在近几年来的数学竞赛中经常出现,日益受到重视,本讲主要介绍 有关的概念、结论以及处理集合、子集与划分问题的方法。 1.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一个不定义的概念,集合中的元素有三个特征: (1) 确定性 设 A 是一个给定的集合, a 是某一具体对象,则 a 或者是 A 的元素,或者不 是 A 的元素,两者必居其一,即 a ∈ A 与 a ? A 仅有一种情况成立。 (2) 互异性 一个给定的集合中的元素是指互不相同的对象,即同一个集合中不应出现同 一个元素. (3) 无序性 2.集合的表示方法 主要有列举法、描述法、区间法、语言叙述法。常用数集如: N , Z , Q, R 应熟 记。 3.实数的子集与数轴上的点集之间的互相转换,有序实数对的集合与平面上的点集可以互 相转换。对于方程、不等式的解集,要注意它们的几何意义。 4.子集、真子集及相等集 (1) A ? B ? A ? B 或 A = B ; (2) A ? B ? A ? B 且 A ≠ B ; (3) A = B ? A ? B 且 A ? B 。 5.一个 n 阶集合 (即由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2 个不同的子集, 有 其中有 2 -1 个非空子集, 也有 2 -1 个真子集。 6.集合的交、并、补运算n n nA ? B ={ x | x ? A 且 x ? B } A ? B ={ x | x ? A 或 x ? B }A ? {x | x ? I 且 x ? A }要掌握有关集合的几个运算律: (1)交换律 A ? B = B ? A , A ? B = B ? A ; (2)结合律 A ? ( B ? C )=( A ? B ) ? C , A ? ( B ? C )=( A ? B ) ? C ; (3)分配律 A ? ( B ? C )=( A ? B ) ? ( A ? C ) A ? ( B ? C )= ( A ? B ) ? ( A ? C ) (4)0―1 律A ? ?=A,A ? I =A A ? I = I , A ? ? =?(5)等幂律 (6)吸收律 (7)求补律 (8)反演律A ? A=A,A ? A=A A ? ( A ? B )= A , A ? ( A ? B )= AA ? A = I , A ? A =?A ? B ? A ? B, A ? B ? A ? B7.有限集合所含元素个数的几个简单性质 设 n( X ) 表示集合 X 所含元素的个数 (1) n( A ? B) ? n( A) ? n( B) ? n( A ? B) 当 n( A ? B) ? ? 时, n( A ? B) ? n( A) ? n( B) (2) n( A ? B ? C ) ? n( A) ? n( B) ? n(C ) - n( A ? B) ? n( A ? C ) ? n( B ? C ) ? n( A ? B ? C ) 8.映射、一一映射、逆映射 (1)映射 设 A 、 B 是两个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 f ,对于集合 A 中的 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元素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射,记作 f : A → B 。上述映射定义中的 A 、 B ,可以是点集,数集,也可以是其 他集合。 和 A 中元素 a 对应的 B 中的元素 b 叫做 a (在 f 下)的象, a 叫做 b 的原象。 A 中的 任何一个元素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2)一一映射 设 A 、 B 是两个集合, f : A → B 是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映 射,如果在这个映射的作用下,对于集合 A 中的不同元素,在集合 B 中有不同的象,且 B 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那么这个映射叫做 A 到 B 上的一一映射。 (3)逆映射 设 f : A → B 是集合 A 到集合 B 上的一一映射,如果对于 B 中的 每一个元素 b ,使 b 在 A 中的原象 a 和它对应,这样所得映射叫做映射f : A → B 的逆映射,记作 f?1:B → A。注意:只有一一映射,才有逆映射。 要能够根据这三个概念的定义,准确地判断一个给定的对应是不是映射,是不是一 一映射,并能求出一一映射的逆映射。 解题指导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设 A ={ a | a = x 2 ? y 2 , x, y ? Z },求证: (1) 2k ? 1 ∈ A ( k ? Z ); (2) 4k ? 2 ? A (k ? Z ) 分析:如果集合 A ={ a | a 具有性质 p }, 那么判断对象 a 是否是集合 A 的元素的基本方法 就是检验 a 是否具有性质 p 。 解: (1)∵ k , k ? 1 ∈ Z 且 2k ? 1 = k 2 ? (k ? 1) 2 ,故 2k ? 1 ∈ A ; (2)假设 4k ? 2 ? A (k ? Z ) ,则存在 x, y ? Z ,使 4k ? 2 = x 2 ? y 2 即 ( x ? y)(x ? y) ? 2(2k ? 1) (*)由于 x ? y 与 x ? y 具有相同的奇偶性,所以(*)式左边有且仅有两种可能:奇数或 4 的倍数,另一方面, (*)式右边只能被 4 除余 2 的数,故(*)式不能成立。由此,4k ? 2 ? A (k ? Z ) 。2.设集合 A =(-3,2) 。已知 x, y ? N , x > y , x 3 ? 19y ? y 3 ? 19x ,判断a = log1 ( x ? y) 与集合 A 的关系。2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由已知条件确定 x ? y 的取值范围,从而利用对数函数的单调 性确定 a = log 1 ( x ? y) 的范围。2解:因为 x ? y ? 19( x ? y) 且 x, y ? N , x > y ,所以3 3x 2 ? x < x 2 ? xy ? y 2 ? 19 ? 3x 2由此及 x ? N 得 x =3,从而 y =2. 所以-3< a = log1 (3 ? 2) ? log1 5 ? ?2 ,即 a ∈ A 。2 23.以某些整数为元素的集合 P 具有下列性质:① P 中的元素有正数,有负数; ② P 中的元素有奇数,有偶数;③-1 ? P ;④若 x , y ∈ P ,则 x + y ∈ P 试判断实数 0 和 2 与集合 P 的关系。 解:由④若 x , y ∈ P ,则 x + y ∈ P 可知,若 x ∈ P ,则 kx ? P (k ? N ) (1)由①可设 x , y ∈ P ,且 x >0, y <0,则- y x =| y | x 故 x y ,- y x ∈ P ,由④,0=(- y x )+ x y ∈ P 。 (| y |∈ N ) (2) ? P 。 2∈ P , P 中的负数全为偶数, 2 若 则 不然的话, 当- 2k ? 1 ) P ( k ? N ) ( ∈ 时,-1=(- 2k ? 1 )+ 2 k ∈ P ,与③矛盾。于是,由②知 P 中必有正奇数。设? 2m,2n ? 1 ? P (m, n ? N ) ,我们取适当正整数 q ,使 q? | ?2m |? 2n ? 1 ,则负奇数 ? 2qm ? (2n ? 1) ? P 。前后矛盾。4.设 S 为满足下列条件的有理数的集合:①若 a ∈ S , b ∈ S ,则 a + b ∈ S , ab ? S ;②对任一个有理数 r ,三个关系 r ∈ S ,- r ∈ S , r =0 有且仅有一个成立。 证明: S 是由全体正有理数组成的集合。 证明:设任意的 r ∈ Q , r ≠0,由②知 r ∈ S ,或- r ∈ S 之一成立。再由①,若 ∈ S , 则 r ? S ;若- r ∈ S ,则 r 2 ? (?r ) ? (?r ) ? S 。总之, r ? S 。2 2r取 r =1,则 1∈ S 。再由①,2=1+1∈ S ,3=1+2∈ S ,?,可知全体正整数都属于 S 。 设 p, q ? S , 由① pq ? S , 又由前证知p 1 1 ? S ,所以 ? pq ? 2 ∈ S 。因此,S 含 2 q q q有全体正有理数。 再由①知,0 及全体负有理数不属于 S 。即 S 是由全体正有理数组成的集合。 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在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中,我们感兴趣的是“子集”“真子集”“相等”这三种特殊关 、 、 系。 这些关系是通过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来揭示的, 因而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通常可从判 断元素与这两个集合的关系入手。2 5.设函数 f ( x) ? x ? ax ? b (a, b ? R) ,集合 A ? {x | x ? f ( x), x ? R} ,B ? {x | x ? f [ f ( x)], x ? R} 。(1)证明: A ? B ; (2)当 A ? {?1,3} 时,求 B 。 (3)当 A 只有一个元素时,求证: A ? B . 解: (1)设任意 x 0 ∈ A ,则 x0 = f ( x0 ) .而 f [ f ( x0 )] ? f ( x0 ) ? x0 故 x0 ∈ B ,所以 A ? B . (2)因 A ? {?1,3} ,所以?( ?1) 2 ? a ? ( ?1) ? b ? ?1 ? 2 ? 3 ? a ?3? b ? 3解得 a ? ?1, b ? ?32 故 f ( x) ? x ? x ? 3 。由 x ? f [ f ( x)] 得( x 2 ? x ? 3) 2 ? ( x 2 ? x ? 3) ? x ? 3 ? 0 解得x ? ?1, 3, ? 3B ={ ? 1,3,? 3, 3}。6. S1 , S 2 , S 3 为非空集合,对于 1,2,3 的任意一个排列 i, j , k ,若 x ? Si , y ? S j ,则x ? y ? Sk(1)证明:三个集合中至少有两个相等。 (2)三个集合中是否可能有两个集无公共元素? 证明: (1)若 x ? Si , y ? S j ,则y ? x ? S k , ( y ? x) ? y ? ? x ? Si所以每个集合中均有非负元素。 当三个集合中的元素都为零时,命题显然成立。 否则,设 S1 , S 2 , S 3 中的最小正元素为 a ,不妨设 a ? S1 ,设 b 为 S 2 , S3 中最小的非负 元素,不妨设 b ? S 2 , 则 b - a ∈ S 3 。 若 b >0,则 0? b - a < b ,与 b 的取法矛盾。所以 b =0。 任取 x ? S1 , 因 0∈ S 2 ,故 x -0= x ∈ S 3 。所以 S1 ? S 3 ,同理 S 3 ? S1 。 所以 S1 = S 3 。 (3)可能。例如 S1 = S 2 ={奇数},S 3 ={偶数}显然满足条件,S1 和 S 2 与 S 3 都无公共元素。 7.已知集合:A ? {( x, y) | ax ? y ? 1}, B ? {( x, y) | x ? ay ? 1}, C ? {( x, y) | x 2 ? y 2 ? 1}问(1)当 a 取何值时, ( A ? B) ? C 为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 (2)当 a 取何值时, ( A ? B) ? C 为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 解: ( A ? B) ? C = ( A ? C ) ? ( B ? C ) 。 A ? C 与 B ? C 分别为方程组 (Ⅰ) ?? ax ? y ? 1 2 2 ?x ? y ? 1(Ⅱ) ?? x ? ay ? 1 2 2 ?x ? y ? 12a 1? a2 的解集。由(Ⅰ)解得( x, y )=(0,1)=( , ) ;由(Ⅱ)解得 1? a2 1? a2( x, y )=(1,0)( ,2a 1? a2 , ) 2 1? a2 1? a (1)使 ( A ? B) ? C 恰有两个元素的情况只有两种可能:? 2a ?1 ? a 2 ? 0 ? ①? 2 ?1 ? a ? 1 ?1 ? a 2 ?? 2a ?1 ? a 2 ? 1 ? ②? 2 ?1 ? a ? 0 ?1 ? a 2 ?由①解得 a =0;由②解得 a =1。 故 a =0 或 1 时, ( A ? B) ? C 恰有两个元素。(2)使 ( A ? B) ? C 恰有三个元素的情况是:2a 1? a2 = 1? a2 1? a2解得 a ? ?1? 2 ,故当 a ? ?1? 2 时, ( A ? B) ? C 恰有三个元素。 8. 设 n ? N 且 n ?15, A, B 都是{1,2,3,?, n }真子集, A ? B ? ? ,且A ? B ={1,2,3,?, n }。证明: A 或者 B 中必有两个不同数的和为完全平方数。证明:由题设,{1,2,3,?, n }的任何元素必属于且只属于它的真子集 A, B 之一。 假设结论不真,则存在如题设的{1,2,3,?, n }的真子集 A, B ,使得无论是 A 还 是 B 中的任两个不同的数的和都不是完全平方数。2 不妨设 1∈ A ,则 3 ? A ,否则 1+3= 2 ,与假设矛盾,所以 3∈ B 。同样 6 ? B ,所以 6∈ A ,这时 10 ? A , ,即 10∈ B 。因 n ?15,而 15 或者在 A 中,或者在 B 中,但当 15∈ A 时,因 1∈ A ,1+15= 4 ,矛盾;当 15∈ B 时,因 10∈ B ,于是有 10+15= 5 ,仍 然矛盾。因此假设不真。即结论成立。22第二讲 整除性理论及其应用一. 基本概念和性质. 1. 整除:设 a,b 是两个整数,且 b ? 0,如果存在一个整数 q,使等式 a=bq 成立,那么我们 称 a 能被 b 整除或 b 整除 a,记作 ba,其性质有(设 b ? 0,c=0) 1).若 ba , a ? 0,则 b ? a 2) 3) 4) 5) 若 ba, 若 cb, 若 ba, 若 ca, ab ,a ? 0,则 a=b 或 b=a ba, 则 ca 则 cbca cb,则 cma+nb,m,n ? Z 2. 整除的基本定理:对于任意整数 a,b(b ? 0,),存在唯一的一对整数 q,r,使得 a=qb+r,0 ? r<b 其中,q 和 r 分别称为 b 除 a 的商和余数. 3. 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a,b 的最小公倍数记为[a,b],a,b 的最大公约数记为(a,b) ,其 性质有: 1).设 m 为正整数,则(am,bm)=m(a,b) [am,bm]=m[a,b] 2)设 a,b 是两个正整数,则(a,b)[a,b]=ab 3)设 a,b,c 是三个正整数,则(ab,bd,ac)[a,b,c]=abc 4)设正整数 k 是整数 a,b 的公倍数,则(k/a,k/b)=k/[a,b] 5)设正整数 c 是 a,b 的公约数,则(a/c,b/c)=(a,b)/c 6)若(a,b)=1, (ab,c)=(a,c)(b,c) 7)若 a1, a2, ?an,是 n 个不全为零的整数,则(a1, a2, ?an)=( (a1, a2, ?ak), (ak+1, ak+2, ?an)) 4. 两个定理: 1) 欧拉函数: 设整数 n ? 2,n= p1 1 , p2 2 ,? pmm ,是 n 的质因数分解式,以 ? (n)表示 小于 n 且与 n 互质的自然数的个数,则 ? (n)= n(1 ? 2) 勒 让 得 定 理 : 在 乘 积 p(n!)= [ ] ? [ 二. 例题选讲. 1. 设 n ? N , f (n) ? n(n ?1)(n ? 5n ? 26) ,求证: 120 f(n)2 2???1 1 1 )(1 ? )?(1 ? ) p1 p2 pmp 的 指 数 为n ! 中 , 质 因 数n p? n n n ] ? [ 3 ] ? ? ? ?[ ] 2 p p m ?1 pm2. 设 p 为奇质数,证明: 1 ?1 1 1 a ? ?? ? ? 的分子 a 是 p 的倍数 2 3 p ?1 b3. p,q 均为正整数,使得p 1 1 1 1 1 ? 1? ? ? ??? ? q 2 3 4 试证:1979p 4. 求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组整数 a,b 1)ab(a+b)不能被 7 整除 2) (a ? b) ? a ? b 能被 7 整除。7 7 75. 是否存在 1000000 个连续整数,使得每一个都含有重复的质因子,即都能被某个质 数的平方所整除。 6.设 a, b ? N , a ? b ,则 [a [ ] a 2 ? b2 ba ] ? { b ba a [ ]?1 ab ? 1 b7.设 a,b,c 为整数,且满足 完全平方数。1 1 1 ? ? ,试证:当(a,b.c)=1 时,a+b,a-c,b-c 均是 a b c 8.给定正整数 a,b,c,定义函数 f ( x, y, z ) ? ax ? bx ? cz, x, y, z ? Z 试求: f ( x, y, z ) 的最小正整数的值。 9.求 1988!中 6 的最高幂。 10.将与 105 互质的所有的正整数从小到大排列,试求出这个数列的第 1000 项。 三.练习题。 1. 试证:对于任意不小于 2 的整数 n, A ? 1 ? 2. 对于正整数 n 与 k,定义: F (n, k ) ?1 1 1 ? ? ? ? 不是整数。 2 3 n,求证: F (n,1)
F (n, k )?rr ?1n2 k ?13. 数列 a0, a1, ?an 满足:a0 ? 0, a1 ? 1, an?1 ? 2an ? (a ?1)an?1 ,其中 n ? N , a ? N , P 0 >2 是给定的质数,求满足下列两条件的 a 的最小值: 1)若 p 是质数,且 p? p0 ,则 a p 能被 p 整除 2)若 p 是质数,且 p> p0 ,则 a p 不能被 p 整除。 4. 若 n 是大于 1 的自然数,它有 r 个不同的质因数,则 ? ( n) ? 5. 设 a, b, n ? N , a ? b, 且 n a ? b ,则 nn nn 2ra n ? bn a ?b a 2 ? b2 是某一个正整数的平方。 ab ? 16. 设正整数 a 与 b,使得 ab+1 整除 a ? b ,求证:2 27. 已 知 : n 个 正 整 数 ai (1 ? i ? n) 满 足 a1 < a2 < ? < an ? 2n , 其 中 任 意 两 个ai , a j (i ? j ) 的最小公倍数都大于 2n,求证: ai > [2n ] 3第三讲[知识要点] 1.映射有关概念 2.函数定义,定义域、值域 [能力训练]映射与函数1. 合 A, B 的并集 A ? B ? ?a1 , a2 , a3 ? ,当 A? B 时,( A, B) 与 ( B, A) 视为不同的对,则这样 的 ( A, B) 对的个数为( (A) 8 (B) 9 ) (1993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D)27(C)26 [解法 一]:若A ? ?a1 , a 2 , a3 ?,则满 足 题意 的B有:B ? ? ; ?a1 ?; ?a 2 ?; ?a3 ?; ?a1 , a 2 ?; ?a1 , a3 ?; ?a 2 , a3 ?; ?a1 , a2 , a3 ?; 即 这 时 的 配 对 个 数 有 :3 0 1 2 3 ,满足题意的 B 的 C3 (C3 ? C3 ? C3 ? C3 ) ? 8 ;仿此,若 A ? ?a1 , a 2 ?(或 ?a1 , a3 ?, ?a2 , a3 ? ) 2 0 1 2 个数, 即配对个数有:C3 (C2 ? C2 ? C2 ) ? 12 ; 于是, 全部配对个数有:8 ? 12 ? 6 ? 1 ? 27 。[解法二]: A ? B 且 A ? B ? P 的情形只有 1 个配对: A ? P, B ? P ,而 A? B 的配对个数必 是偶数,所以全部配对个数为奇数。又粗略计数后知,配对个数不少于 16,故选(D) 。 [评注]:两种解法反映的是一种数学思想:配对思想。解法一是分类讨论;解法二是估算法。 2. 设 A ={ a1 , a2 , a3 , a4 }, B ? {b1 , b2 , b3 , b4 , b5 } (1)写出一个 f : A ? B ,使得 f 为单射,并求所有 A 到 B 的单射的个数。 (2)写出一个 f : A ? B ,使得 f 不是单射,并求所有这些映射的个数。 (3) A 到 B 的映射能否是满射? 解: (1)作映射 f : A ? B ,使得 f (ai ) ? bi ,i ? 1,2,3,4则此映射即为 A 到 B 的一个单射,这种单射的个数为 P 4 ? 120。 5 (2)作映射 f : A ? B ,可以先求 A 到 B 的映射的个数:分四步确定 a1 , a2 , a3 , a4 的象, 每步都有 5 种可能,因此所求映射的个数为 5 个,因此满足条件的映射的个数为 5 -4 4P54 =505。(3) 不能。由于 A 中的每一个元素恰与 B 中的一个元素对应,| A |=4,| B |=5, 所以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在 A 中找不到与它对应的元素,因此 A 到 B 的满射不存在。 说明:一般地,若 A 到 B 有一个单射,则| A |?| B |,若 A 到 B 有一个满射, 则| A |?| B |,若 A 到 B 有一个一一映射,则| A |=| B | 思考:在上述问题中,如何求从 A 到 B 的子集上的一一映射的个数?4 B 中的 4 个元素的子集共有 C5 个, A 到 B 的每 4 个元素的子集上的一一映射各有 P44 个, 从 4 所求的映射的个数是 C5 P4 =120 个。43. 若函数 y ? log3 ( x 2 ? ax ? a) 的值域为 R , 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94 ( 年第 5 届“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 [解法一]:根据函数值域定义,对于任意实数 y ,关于 x 的方程 log3 ( x 2 ? ax ? a) ? y 即x 2 ? ax ? a ? 3 y ? 0 恒有解,因此 ? ? a 2 ? 4(a ? 3 y ) ? a 2 ? 4a ? 4 ? 3 y ? 0 ――(*) 恒成 立,? 4 ? 3 y ? 0 ?(*)式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a 2 ? 4a ? 0 ,解得 a ? ?4 或 a ? 0 。 [解法二]:根据对数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 u( x) ? x 2 ? ax ? a( x ? R) 的最小值不在于 0,a2 ? 0 解得 a ? ?4 或 a ? 0 。 4 [评注]:解法一运用转化思想把对数函数转化为指数形式(关于 x 的二次方程)获得解答; 解法二运用对数函数和二次函数的性质获得思路。即? a ? 4. 对实数 x ,求函数 f ( x) ? 8x ? x 2 ? 14x ? x 2 ? 48 的最大值。 (96 年美国中学数学竞 赛题) [解法一]: f (x) 的定义域为[6,8], u( x) ? 8x ? x 2 ? 16 ? ( x ? 4) 2 ,当 x ? 6 时,u max ? 12 ;v( x) ? ? 14x ? x 2 ? 48 ? ? 1 ? ( x ? 7) 2 ,当 x ? 6 时,vmax ? 0 ,从而当 x ? 6时 f (x) 有最大值 12 ? 2 3 。 [解法二]: f (x) 定义域为[6,8],令 u( x) ? 8x ? x 2 , v( x) ? 14x ? x 2 ? 48 ,? u 2 ? v 2 ? 48 ? 6 x 。 x ?[6,8],? 0 ? 48 ? 6 x ? 12 , ?0 ? u 2 ? v 2 ? 12 ?? (1) ? y ? u ? v , 。? u ? y ? v 代入(1)得: y 2 ? 2vy ? 12 ,易知 y ? 0 , v ? 1 ? ( x ? 7) 2 ? 0 ??(1)、 ? y 2 ? y 2 ? 2vy ? 12 ,? y ? 2 3 ,当 x ? 6 时(1)(2)同时取等号。故 f (x) 有最大值12 ? 2 3 。[解法三]: f (x) 的定义域为[6,8], f ( x) ? 8 ? x ( x ? x ? 6 ) ?6 8? x x ? x?6,? 8 ? x ,1 x ? x?6在[6,8]上是减函数,从而当 x ? 6 时 f (x) 有最大值 12 ? 2 3 。评注: 联想思维是数学问题解决的重要思维方式, 解法一运用知识点:若 f ( x) ? u ( x) ? v( x) , “u ( x), v( x) 同时在 x ? x0 处取得最大值,则 f (x) 在 x ? x0 处取得最大值;解法二运用不等式的放缩法求解;解法三运用知识点“若 f (x) 在闭区间[a,b]上为单调函数,则 f (x) 在端点处 取得最值” 。 5. 设集合 M ? {x | 1 ? x ?9, x ∈N}, P ? {(a, b, c, d ) | a, b, c, d ? M } .定义 M 到 Z 的映 射 f : a, b, c, d ) ? ab ? cd 。若 u , v, x, y 都是 M 中的元素,且满足 f : u , v, x, y ) ( ( ( ?39, u, y, x, v) ?66。求 u , v, x, y 的值。 解:由题意得uv ? xy ? 39 uy ? xv ? 66(1)+(2)(2)-(1)得 ,(1) (2)(u ? x)(v ? y) ? 3 ? 5 ? 7 ( y ? v)(u ? x) ? 3 ? 3 ? 3(3) (4)由于 0< u ? x <9, v ? y ?18,0< y ? v <9, u ? x ?18,所以由(3)(4)可得 、 u ? x =7, v ? y =15, y ? v =3, u ? x =9 解得u ? 8, v ? 6, x ? 1, y ? 9x a6. 已知函数 f (x) 的定义域为[-1,1],求 f ( ax ) ? f ( ) 的定义域,其中 a >0。 解: f ( ax ) ? f ( ) 的定义域应是下列两个集合的交集:x a1 1 X 1 ? {x | ?1 ? ax ?1}=[- , ] a a x X 2 ? {x | ?1? ?1}=[- a , a ] a 1 1 当 a ?1 时, a ? ,- a ?- , 所以 X 1 ? X 2 ? X 1 a a 1 1 当 0< a <1 时, > a ,- <- a ,所以 X 1 ? X 2 ? X 2 a a x 1 1 因此, f ( ax ) ? f ( ) 的定义域为[- a , a ](0< a <1) ;[- , ](当 a ?1 时) a a a第四讲[知识要点]: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 函数的图象: 坐标为 ( x, f ( x)) 的点的集合 {( x, y) | y ? f ( x), x ? D} 称为函数 y ? f (x) 的图象,其中 D 是函数的定义域。 2. 图象变换:平移变换、对称变换 3. 函数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周期性:对于函数 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正数 T ,使得当 x 取定义域中的每一 个数时, f ( x ? T ) ? f ( x) 总成立,那么称函数 f (x) 为周期函数,正数 T 称为这个周 期函数的周期,如果所有周期中存在最小值 T0 ,称 T0 为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能力训练] 3.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 (1) y ? | x 2 ? x ? 6 |;(2) y ?| x 2 | ? | x | ?6解: (1)先作出 y ? x 2 ? x ? 6 的图象,然后将此图象在 x 轴下方的部分对称地翻折到 x 轴 的上方即可。 (2) y ? | x 2 | ? | x | ?6 是偶函数, 因 其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于是我们先作出 y ? x 2 ? x ? 6 在 x ?0 时的图象,然后作出它关于 y 轴对称图形即可。 4. k 为何实数时,方程 x 2 ? 2 | x | ?3 ? k 有四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 解:将原方程变形为 x 2 ? 2 | x | ?1 ? k ? 2 ,设 y ? f ( x) ? x 2 ? 2 | x | ?1 ,作出其图象, 而 y ? k ? 2 是一条平行于 x 轴的直线,原方程有四个互不相等的实根,即直线与曲线有四 个不同的交点,由图象可知, 0 ? k ? 2 ? 1 ,即 2 ? k ? 3 5.已知 f ( x) ? a sin x ? b3 x ? 4 (a 、 b;实数)且 f (lg log3 10) ? 5 ,则 f (lg lg 3) 的值是 ( ) (1993 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试题) (A) ? 5 (B) ? 3 (C) 3(D) 随 a、b 取不同值而取不同值解 : f ( x) ? 4 ? a s i n ? b3 x 是 奇 函 数 的 和 , 为 奇 函 数 , 从 而 f (? x) ? ?[ f ( x) ? 4] 即 xf (? x) ? ? f ( x) ? 8 ,? f (lg lg 3) ? f (? lg log3 10) ? 8 ? 3 ,选(C) 。6.设 函 数 f (x) 对 任 一 实 数 x 满 足 : f (2 ? x) ? f (2 ? x), f (7 ? x) ? f (7 ? x) 且f (0) ? 0 。求证: f ( x) ? 0 的根在区间 [?30,30] 上至少有 13 个,且 f (x) 是以 10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证明:由题设知,函数 f (x) 图象关于直线 x ? 2 和 x ? 7 对称,所以f (4) ? f (2 ? 2) ? f (2 ? 2) ? f (0) ? 0 f (10) ? f (7 ? 3) ? f (7 ? 3) ? f (4) ? 0 ,于是 f ( x) ? 0 在 (0,10] 上至少有两个根。 另一方面,有f ( x ? 10) ? f (7 ? 3 ? x) ? f (7 ? 3 ? x) ? f (4 ? x) ? f (2 ? 2 ? x) ? f (2 ? 2 ? x) ? f ( x),所以 f (x) 是以 10 为周期的周期函数,因此 f ( x) ? 0 的根在区间 [?30,30] 上至少有 6 ? 2 ? 1 ? 13 个要。评述:设函数的定义域为 D ,若对任意的 x ? D ,都有 f (a ? x) ? f (a ? x) ( a 为常数) , 则函数 f (x) 图象关于直线 x ? a 对称。 7.函数 y ? f (x) 定义在整个实数轴上,它的图象在围绕坐标原点旋转角 不变。 (1)证明:方程 f ( x) ? x 恰有一个解, (2)试举一个具有上述性质的函数的例子。 解: (1)设 f (0) ? y0 ,则(0, y0 )是函数 y ? f (x) 的图象上的点,把该点按同一方向绕 原点旋转两次,每次旋转角为? 后 2? ,得到的点(0,- y0 ) ,仍在 y ? f (x) 的图象上,所以, 2y0 = f (0) ? - y0 于是 y0 =0,即 f (0) ? 0。也就是说 x =0 是方程 f ( x) ? x 的一个解。另一方面,设 x = x0 是方程 x = f (x) 的一个解,即 f ( x0 ) = x0 ,因此点 函数 y ? f (x) 的图象上,它绕原点旋转三个 ( x0 , x0 )在? 后得到 2( x0 ,- x0 ),且此点也在 y ? f (x) 的图象上,所以 x0 = f ( x0 ) =- x0 , x0 =0.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方程 f ( x) ? x 恰有一个解 x =0。 (2) 构造函数如下:? 0, ? 1 f ( x) ? ?? x, ? 2 ? 2 x,当x ? 0时 当4 k ?| x |? 2 ? 4 k 时 当2 ? 4 k ?| x |? 4 k 时第五讲2二 次 函 数二次函数在中学数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初等数学中遇到比较多的函数之 一,形如 f ( x) ? ax ? bx ? c(a ? 0) 的函数,它的图象简单,性质易于掌握,又与二次方 程、二次不等式有联系,与之相关的理论如判别式,韦达定理,求根公式等又是中学教材的 重点内容,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研究与二次函数有关的解题规律、方法 与技巧. 二次函数 f ( x) ? ax ? bx ? c(a ? 0) 的主要性质:2定义域为 R ;图象是对称轴平行于 y 轴(或与 y 轴重合)的抛物线;当 a >0 时,抛物 线开口向上方,函数的值域是 ? 当 x ?[-? 4ac ? b 2 ? b ,?? ? ,当 x ?(-∞, ? )时, f (x) 是减函数, ? 2a ? 4a ?b ,+∞]时, f (x) 是增函数;当 a <0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方,函数的值域是 2a? 4ac ? b 2 ? b ? ? ?, )时, f (x) 是增函数,当 x ?[-,+∞)时, f (x) 是 ? ,当 x ?(-∞, ? ? 4a ? 2a ?减 函 数 . 当 b ? 4ac > 0 时 , 函 数 的 图 象 与 x 轴 有 两 个 不 同 的 交 点 , 它 们 分 别 是2(? b ? b 2 ? 4ac ? b ? b 2 ? 4ac , ; ,0 )( ,0 ) b 2 ? 4ac =0 时,函数的图象与 x 轴有两 2a 2ab 2 ,0),这时也称抛物线与 x 轴相切, b ? 4ac <0 时,函数的图象与 x 轴 2a个重合的交点(- 没有交点.函数 f ( x) ? ax2 ? bx ? c(a ? 0) 的图象是连续的.一个有用的结论是,在区间[ p, q ] 端点处的函数值异号,即 f ( p) ? f (q) <0 时,方程 f (x) =0 在( p, q )内恰有一个实根.抛 物线的凸性也有一定用途, a >0 时,函数的图象是下凸形曲线,即对于任意 x1 , x2 ? R , 有 f(x1 ? x 2 f ( x1 ) ? f ( x2 ) )? ; a < 0 时 , 函数 的图象是 上凸形曲线,即对于任 意 2 2x1 ? x 2 f ( x1 ) ? f ( x2 ) )? 利用二次函数图象的凸性和单调性, 在某些与 2 2有 x1 , x2 ? R , f (二次方程的范围有关的问题中可避免使用判别式和求根公式. 一.含有参变数的二次函数 对于二次函数 f ( x) ? ax ? bx ? c(a ? 0) ,当 a 、 b 、 c 固定时,此二次函数唯一确2定,它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若 b 、 c 固定时, a 可以在某个范围内变动,则它的图象可能 是“一族”抛物线,对于 a 、 b 、 c 的不同范围和条件,得到的抛物线族具有不同的特征, 如何确定这些特征,就因题而异了. 例题分析:2 2 1. 集合 A ={ y | y ? x ? 2 x ? 4 }, B ={ y | y ? ax ? 2 x ? 4a }, A ? B ,求实数 a 的取值集合.2 2 解 : A 、 B 分 别 表 示 函 数 y ? x ? 2 x ? 4 与 函 数 y ? ax ? 2x ? 4a 的 值 域 . 由.而 x 2 ? 2 x ? 4 ? ( x ? 1) 2 ? 3?3 知 A =[3,+∞) B 受参数 a 的影响,要进行讨论.a =0 时, y ? ?2 x ,值域是 R 符合条件 A ? B . a ≠ 0 时 , f (x) = ax2 ? 2 x ? 4a 是 二 次 函 数 , 如 果 a < 0 , 该 函 数 的 值 域 为1 1? ? ? ? ?,4a ? ? ,这时 A B 不成立.如果 a >0 时,由[3,+∞] ? [ 4 a ? ,+∞],得 a a? ??a ? 0 ? ?4a ? 1 ? 3 ∴ 0< a ?1 ? a ? 综上所述, a 的可取值集合为{ a |0? a ?1}。说明:参数 a 的取值决定了函数 f (x) = ax ? 2 x ? 4a 的类别及性质,因而对该函数的值域2有影响.为了由 A ? B 求出 a 的允许值范围,必须对参数 a 分情况讨论. 2. 考察所有可能的这样抛物线 y ? x 2 ? ax ? b 2 ,它们与坐标轴各有三个不同的交点,对 于每一条这样的抛物线,过其与坐标轴的三个交点作圆.证明:所有这些圆周经过一定 点. 证明:设抛物线 y ? x 2 ? ax ? b 2 与 x 轴的交点为( x1 ,0) ( x2 ,0) 、 .由韦达定理知x1 ? x2 ? ?b 2 <0(因为 b =0,则 y ? x 2 ? ax 与坐标轴只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故点 x1 , 、 ( 0)( x2 ,0)在坐标原点的两侧.又因为 | x1 | ? | x2 |?| ?b 2 | ?1 ,由相交弦定理的逆定理知,点 ( x1 ,0)( x2 ,0)(0, ? b )(0,1)在同一个圆周上,即过抛物线与坐标轴的三个 、 、 ,2交点( x1 ,0)( x2 ,0)(0, ? b )的圆一定过定点(0,1) 、 、 .于是所有的这些圆周均经2过一定点(0,1) .2 3. 抛物线 y ? x ? bx ? c 的顶点位于区域 G ? {( x, y) | 0 ? x ? 1.0 ? y ? 1} 内部或边界上,求 b 、 c 的取值范围.b 4c ? b 2 解 : 抛 物 线 的 顶 点 坐 标 为 ( ? , ), 故 2 4b ? ? 0 ? ? 2 ?1 ? 2 ?0 ? 4c ? b ? 1 4 ??? 2 ? b ? 0 ? b2 , ? ?b 2 ? 4 ? c ? 4 ?1 ? 上式即为 b 、 c 的取值范围.二.二次函数的最值 4. 设 x = p 时, 二次函数 f (x) 有最大值 5, 二次函数 g (x) 的最小值为-2, p >0, f (x) 且2 + g (x) = x ? 16x ? 13 , g ( p ) =25.求 g (x) 的解析式和 p 值.2 解: 由题设 f ( p ) =5,g ( p ) =25,f ( p) ? g ( p) = p ? 16 p ? 13 , 所以p 2 ? 16 p ? 13 =30, 解得p =1 ( p = -17 舍去) .由于 f (x) 在 x =1 时有最大值 5,故设f (x) = a( x ? 1) 2 ? 5, a ? 0所以g (x) = x 2 ? 16x ? 13 - f (x) = (1 ? a) x 2 ? 2(a ? 8) x ? 8 ? a ,因 g (x) 的最小4(1 ? a)(8 ? a) ? 4(a ? 3) 2 值为-2,故 ? ?2 ,所以 a ? ?2 .从而 g (x) = 3x 2 ? 12x ? 10 . 4(1 ? a)5. 已知 0? x ?1, f (x) = x ? ax ?2a (a ? 0) , f (x) 的最小值为 m . 2(1)用 a 表示 m ; (2)求 m 的最大值及此时 a 的值. 解: (1)把 f (x) 改写成 f (x) = ( x ?a 2 a a2 a a a2 ) ? ? .于是知 f (x) 是顶点为( , ? ) , 2 2 4 2 2 4a ?1,即 0< a ?2 时, f (x) 的最小值为 2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又因为 x ∈[0,1],故当 0<a a a2 f( )? ? ; 2 2 4?a a2 ? ? , (0 ? a ? 2) a a 4 当 >1,即 a >2 时, f (x) 有最小值 f (1) ? 1 ? .于是 m ? ? 2 a 2 2 ? 1? , (a ? 2) 2 ?(2)当 a >2 时, 1 ? 最大值为a 1 1 a a2 2 的值小于 0,而当 0< a ?2 时, ? = ? ( a ? 1) ? ,它的 2 4 4 2 41 1 (当 a =1 时取得) ,故 m 的最大值为 ,此时 a =1. 4 4说明: 对于某些在给定区间上的二次函数最值问题, 往往需要把顶点和区间端点结合起来考 虑. 6. 函数 f (x) = ? 3 x ? 3 x ? 4m ?2 29 , x ∈[D m ,1D m ],该函数的最大值是 25,求该函数 4取最大值时自变量的值. 分析:限定在区间[D m ,1D m ]上的函数的最大值要考虑到在这个区间上的单调情况.当 x 可取任意实数时,二次函数 ? 3 x ? 3 x ? 4m ?2 29 1 的图象是对称轴为 x ? ? 开口向下的抛 4 2? 物线,1 与区间[D m ,1D m ]的位置关系决定了已知函数的单调状况, 因此要分区间讨论. 2当?1 1 1 3 2 ∈ [ D m ,1 D m ], 即 ? m ? 时 , 最 大 值 应 是 f ( ? ) ? 4m ? 3 . 由 2 2 2 21 3 1 3 11 22 得 | m |? ,不符合 ? m ? 的条件.可见 m ? [ , ] . 2 2 2 2 2 24m2 ? 3 =25, m 2= 1 3 9 2 2 >1D m ,即 m > 时,函数 f (x) = ? 3 x ? 3 x ? 4m ? , x ∈[D m ,1D m ] 2 4 2 15 5 23 23 2 ? 25 , 是增函数, 可见 f (1 ? m) ? m ? 9m ? 解之得 m = 或 m = ? . 其中 m = ? 4 2 2 2 3 5 3 不合 m > 的条件,舍去.可见 1D m =1- =- . 2 2 2 1 1 9 2 2 当 ? <D m , m < 时,函数 f (x) = ? 3 x ? 3 x ? 4m ? 是[D m ,1D m ]是减函 即 2 4 2 9 7 13 7 1 2 数,可见 f (?m) ? m ? 3m ? ? 25 ,解之得 m = 或 m = ? .其中 m = 不合 m < 的 4 2 2 2 2 13 3 13 条件,舍去,由此知 m = ? . 综上所述,当 x =- 或 x = 时, 函数 f (x) 有最大值 25. 2 2 2 1 说明:由点 ? 与区间[D m ,1D m ]的位置关系引起的分类讨论是“形”对“数”的引导作 2当? 用. 本题中虽然只是求函数取最大值时的自变量 x 的值, 没有问 m 的值, 但这个 x 值与 m 值 有直接关系,所以要先求 m 再求 x . 7. 一幢 k (>2)层楼的公寓有一部电梯,最多能容纳 k -1 个人,现有 k -1 个学生同时 在第一层楼乘电梯,他们中没有两人是住同一层楼的.电梯只能停一次.停在任意选择 的一层.而对每一个学生而言,自已往下走一层感到一分不满意,而往上走一层感到 2 分不满意,问电梯停在哪一层,可使不满意的总分达到最小? 解: 设电梯停在第 x 层, 则不满意的总分为 S = (1+2+?+ x -2) (1+2+?+ k - x ) +2 = [3x ? (4k ? 5) x] ? k ? k ? 1 ,所以当 x = N (2 21 24k ? 5 ) 时, S 最小,其中 N (a ) 表示最接 6近 于 a 的 整 数 . 例 如 N (3) ? 3, N (3.6) ? 4, N (2.1) ? 2, N (2.5) ? 2或3 , 故 当 电 梯 停 在N(4k ? 5 ) 时,不满意总分最小. 62 2 2三.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 8. 已知方程 (ax ? 1) ? a (1 ? x ) ,其中 a >1,证明:方程的正根比 1 小,负根比 -1 大. 证明: 原方程整理后, 2a x ? 2ax ? 1 ? a =0, f (x) = 2a x ? 2ax ? 1 ? a , f (x) 得 令 则2 2 2 2 2 22 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且 f (0) ? 1 ? a ? 0 ,故此二次函数 f (x) =0 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要证明正根比 1 小,只须证 f (1) ? 0 ,要证明负根比 -1 大,只须证 f (?1) >0.因为f (1) ? 2a 2 ? 2a ? 1 ? a 2 ? (a ? 1) 2 ? 0 f (?1) ? 2a 2 ? 2a ? 1 ? a 2 ? (a ? 1) 2 ? 02从而命题得证.9. 若抛物线 y ? x ? ax ? 2 与连接两点 M (0,1) N (2,3)的线段(包括 M 、 N 两 , 点)有两个相异的交点,求 a 的取值范围.2 解:易知过两点(0,1)(2,3)的直线方程为 y ? x ? 1 ,而抛物线 y ? x ? ax ? 2 与线 、 2 段 MN 有两个交点就是方程 x ? ax ? 2 ? x ? 1 在区间[0, 2]上有两个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令a ?1 ? ?0 ? ? 2, ? ? (a ? 1) 2 ? 4 ? 0 解得 的范围为 ? 3 ? f ( x) ? x ? (a ? 1) x ? 1.则 ? a 2 2 ? f (0) ? 1 ? 0, f (2) ? 2a ? 3 ? 0 ? a ?-1.2说明:利用二次函数来研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10. 设 A ? {x | 1 ? x ? 3} ,又设 X 是关于 x 的不等式组 ?? x 2 ? 2x ? a ? 0 的解集,试 2 ? x ? 2bx ? 5 ? 0确定 a, b 的取值范围,使得 A ? X . 分析:本题以二次曲线为背景,它的通法是先求不等式组的解集 X ,然后再来考虑 A 与 X 的包含关系,则必然导致浩繁的讨论,但如果由数想形,构造函数,就可简捷获解. 解 : 设f ( x) ? x 2 ? 2x ? a ? ( x ? 1) 2 ? (a ? 1), g ( x) ? x 2 ? 2bx ? 5 ? ( x ? b) 2 ? (5 ? b) 2 . 要 使A ? X 时 , 则 必 使 f ( x), g ( x) 在 [1 , 3] 上 的 函 数 图 象 落 在 x 轴 下 方 , 即? f (1) ? 0 ? g (1) ? 0 ? a ? ?3 ; ? ?b?3 ? ? f (3) ? 0 ? g (3) ? 0☆ 设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a ? 0) 的两个实根为 x1 , x 2 ,且 x1 ? x 2? ?? ? b 2 ? 4ac ? 0 ?? ? b 2 ? 4ac ? 0 ? ? ? x1 ? 0 ? x1 ? 0 b ?a?0 ? ?? 结论 1. ? 或 ? ? x1 ? x 2 ? ? ? 0 , ? a ? x2 ? 0 ? x2 ? 0 ? f ( 0) ? c ? 0 ? ?b?0 ? x ?x ? c ?0 ? ? 1 2 a ??? ? b 2 ? 4ac ? 0 ? ? a?0 ? ? c?0 ? b?0 ?? ?? ? b 2 ? 4ac ? 0 ?? ? b 2 ? 4ac ? 0 ? ? ? x1 ? 0 ? x1 ? 0 b ?a?0 ? ?? 结论 2. ? ,? 或 ? ? x1 ? x 2 ? ? ? 0 a f ( 0) ? c ? 0 ? x2 ? 0 ? x2 ? 0 ? ? ?b?0 ? x ?x ? c ?0 ? ? 1 2 a ? ?? ? b 2 ? 4ac ? 0 ? ? a?0 ? ? c?0 ? b?0 ?结论 3. x1 <0< x2 ? af (0) ? 0 结论 4. x1 =0, x2 >0 ? c ? 0且b b ? 0 ; x1 <0, x2 =0 ? c ? 0且 ? 0 a ak ☆ 设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a ? 0) 的两个实根为 x1 , x 2 , x1 ? x 2 , 为实常数. 且? ? 2 2 ?? ? b ? 4ac ? 0 ?? ? b ? 4ac ? 0 ? ? 结论 1. k < x1 ? x2 ? ? af ( k ) ? 0 ; 结论 2. x1 ? x2 < k ? ? af ( k ) ? 0 ? ? b b ? ? 2a ? k ? ? 2a ? k ? ?结 论 3 . x1 < k < x2? af (k ) ? 0 ;结 论4 . 有 且 仅 有k1 ? x1 (或x2 ) ? k 2 ? f (k1 ) ? f (k 2 ) ? 0结 论a?0 a?0 ? ? ? ? 5. k1 ? x1 ? k 2 ? p1 ? x 2 ? p 2 ? ? f (k1 ) ? 0, f (k 2 ) ? 0 或? f (k1 ) ? 0, f (k 2 ) ? 0 ? f ( p ) ? 0, f ( p ) ? 0 ? f ( p ) ? 0, f ( p ) ? 0 1 2 1 2 ? ?结 6 论 .? ? a?0 a?0 ? ? ? ? 2 k1 ? x1 ? x 2 ? k 2 ? ? ? b ? 4ac ? 0 ? ? f (k1 ) ? 0, f (k 2 ) ? 0or? f (k1 ) ? 0, f (k 2 ) ? 0 ? ? b b ? k1 ? ? 2a ? k 2 ? k1 ? ? 2a ? k 2 ? ?11. 设 x1 ? x2 ? x3 ? x4 ? 2 , 且 x2 + x3 + x4 ? x1 , 证 明 :( x1 ? x2 ? x3 ? x4 ) 2 ? 4x1 x2 x3 x4证明:令 a = x2 + x3 + x4 , b ? x2 x3 x4 ,则原不等式为 ( x1 ? a) ? 4 x1b ,即22 2 x1 ? 2(a ? 2b) x1 ? a 2 =0,令 f (x) = x ? 2(a ? 2b) x ? a 2 ,则只需证明 f ( x1 ) ?0.因? ? 4(a ? 2b) 2 ? 4a 2 ? 16b(b ? a) ,而a x 2 ? x3 ? x 4 1 1 1 ? ? ? ? ? b x 2 x3 x 4 x 2 x3 x3 x 4 x 2 x 4 1 1 1 3 ? ? ? ? 1 ,所以 b ? a ,从而 ? >0, f (x) 与 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易知这两个 4 4 4 4交点为u ? 2b ? a ? 2 b(b ? a) v ? 2b ? a ? 2 b(b ? a),下证 x1 ∈[ u, v ].a a ? 3x1 ? 3a, ? x1 ? [ , a] ,只 3需证[a a , a ] ? [ u, v ],即 u ? , a ? v ,由于 v ? 2b ? a ? 2 b(b ? a) ? 2b ? a ? a , 3 3u ? 2b ? a ? 2 b(b ? a) ? ( b ? b ? a ) 2 ? (a b ? b?a)2 ? (a b b ? ? 1) 2 a a? (a 4 1 2 ? ) 3 3?a 3所以 x1 ∈[ u, v ],从而必有 f ( x1 ) ?0. 解 法 二 : 只 需 证 明 f ( x1 ) ? 0 , 而a a ? x1 ? a , 因 此 只 需 证 f (a ) ? 0, f ( ) ? 0 而 3 3 a 4 a 3 a f (a) ? 4a(a ? b) , f ( ) ? a(4a ? 3b) ,由 ? 可证得 f (a ) ? 0, f ( ) ? 0 3 9 b 4 3说明:通过构造二次函数,然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来证明一些不等式问题,往往会使问题 简化. 12. 在边长为 10 的正三角形 ABC 中,以如图所示的方式内接两个正 方形(甲、乙两个正方形有一边相重叠,都有一边落在 BC 上,甲有一 顶点在 AB 上,乙有一顶点在 AC 上) ,试求这样内接的两个正方形面 积和的最小值. 解:设甲、乙两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 x, y ,易知 BC 边上的四条线段之和为: (1 ?10 3 3 3 ? x ,设两 ) x ? (1 ? ) y ? 10 ,记 1 ? ? k ,则 y ? k 3 3 32 正 方 形 面 积 之 和 为 S , 则 有 S ? x ?(10 5 50 ? x) 2 ? 2( x ? ) 2 ? 2 , 当 k k k值 , 其 最 小 值 是x?5 5 ? (3 ? 3 ) ? y k 2时,S取得最小S min ?13.50 450 25 ? ? (3 ? 3 ) 2 . 2 2 2 k (3 ? 3 )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 f (x) , x ?0 时, f (x) =- x ? 2 x . 当 另一个函数 y = g (x)2的 定 义 域 为 [ a , b ], 值 域 为 [1 1 , ], 其 中 a ≠ b , a 、 b ≠ 0 . 在 x ∈ [ a , b ] 上 , b a: 是 否 存2f (x)=g (x).问在实数m,使集合{ ( x, y) | y ? g ( x), x ? [a, b]} ? {( x, y) | y ? x ? m} 恰含有两个元素? 分析:{ ( x, y) | y ? x ? m }是以 y 轴为对称轴由 y = x 的图象平移所形成的抛物线系.对22 给定的 m 它表示一条抛物线,条件 ( x, y) | y ? g ( x), x ? [a, b] ? {( x, y) | y ? x 2 ? m}恰含 有两个元素的意思是函数 y = g (x) , x ∈[ a , b ]的图象与抛物线 y ? x 2 ? m 恰有两个交 点.首先要弄清楚 y = g (x) , x ∈[ a , b ],进而作出它的图象. 容易求出奇函数 y = f (x) 在 x <0 时的解析式是 f (x) = x ? 2 x .即2? ? x 2 ? 2 x ( x ? 0) f (x) = ? 2 ? x ? 2 x ( x ? 0)函数 y = g (x) 的定义域为[ a , b ],值域为[1 1 , ],其中 a ≠ b , a 、 b ≠0,这表明 b a?a ? b ?1 1 ? ? ?b a ?可见 a 、 b 同号.也就是说 y = g (x) , x ∈[ a , b ]的图象在第 一或第三象限内.根据 f (x) = g (x) ( x ∈[ a , b ]以及 f (x) 的 图象可知,函数 g (x) 的图象如所示曲线的一部分. 值域与函数的单调状况有关,又与定义域有关.如果只 考虑 0< a < b <2 或-2< a < b <0 两种情况,不能准确地 用, a 、 b 表示出值域区间的端点,因此要把区间(0,2)(-2,0)再分细一些,由图中 , 看出,当 a 、 b >0 时,考虑以下三种情况较好.0< a < b ?1,0< a <1< b ,1? a < b <2. 如果 0< a < b ?1,那么 [1 >1.但是 x ∈(0,1]时, f (x) ?1,这与 g (x) 的值域区间 a1 1 , ]的右端点大于 1 矛盾.可见不出现 0< a < b ?1 的情形. b a ?1 2 ? b ? g (b) ? ?b ? 2b 如果 1? a < b <2,由图看出 g (x) 是减函数,可见 ? 整理得 1 ? ? g ( a ) ? ? a 2 ? 2a ?a ?a ? 1 ?( a ? 1)( a 2 ? a ? 1) ? 0 ? ,考虑到 1? a < b <2 的条件,解之得 ? 1? 5 . ? 2 ? (b ? 1)( b ? b ? 1) ? 0 ?b ? 2 ? 完全类似地,考虑到-1? a < b <0,-2< a <-1< b <0,-2< b < a ?-1 三种情况后,可以在-2< b < a ?-1 的情况下通过值域条件得出? ?a ? ? 1 ? 5 , 这就得 ? 2 ? b ? ?1 ?到了函数 ? 2 ? ? x ? 2x ? g ?( x) ? ? ? x 2 ? 2x ? ?(1 ? x ? (?1? 5 ? x ? ?1) 21? 5 ) 2对于某个 m ,抛物线与函数 g ?(x ) 的图象有两个交点时,一个交点在第一象限,一个交 点在第三象限.因此, m 应当使方程 x ? m ? ? x ? 2 x ,在[1,2 21? 5 ]内恰有一个实数 2根, 并且使方程 x ? m ? x ? 2 x , 在[2 2?1? 5 ,?1 ]内恰有一个实数根.问题归结为求 m , 2? 2 ?2 x ? 2 x ? m ? 0 ? 使? ? x? 1m ? 2 ?2 x ? 2 x 2 ? m 在 [1,1? 5 ]内恰有一个实根 ? (1) ? 2 由(1)得,方程 ?1? 5 在[ ,?1]内恰有一个实根 (2) ? 2 在[1,1? 5 1? 5 ) ? m ? h(1) 即 ] 内恰有一根,设 h( x) ? 2 x ? 2 x 2 ,则 h( 2 2 ?1? 5 1 ? m ? ?1 ,即 ? 1 ? 5 ? m ? ?2 ,∴ m =-2.易证, 2 2 5 ?1 5 ?1 , ) 2 2? 2 ? m ? 0 ,由(2)得抛物线 y ? x ? 2 与函数 g (x) 图象恰有两个交点(D1,D1)和(2综上所述:题目条件下的实数 m =-2. 说明:解题过程可分为“求函数 y ? f (x) ”“求函数 y ? g (x) ”“求 m ”三个阶段.求函 , , 数 y ? g (x) 的关键步骤是求 a, b 的值.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方法和分类讨论的运算过程,最 终把求 m 的问题化归到求一次方程和二次方程的一定范围内有解的问题.2 可以看出,当 m ∈(-2,0)时,抛物线 y ? x ? m 与函数 y ? g (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有一个交点,当 m ∈ ? 1 ? 5,?2 时,在第三象限内有一个交点.??第六讲:函数与方程例 1:填空 (1) 若二次函数 y ? f (x) 满足 f ?3 ? x ? ? f ?3 ? x ? 且 f ?x ? ? 0 有实根 x1 , x 2 ,则 。 x1 ? x2 ? ________ (2) 设函数 y ?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x ? 1 对称,若当 x ?1 时, y ? x 2 ? 1 ,则 当 x ? 1 时,y= 。(3) 若函数 y ? x 2 ? 3x ? 4 与函数 y ? 2 x ? a 2 的图象有公共点,则 a 的取值范 围是 。(4) 已知函数 y ? x 2 ? ax ? 6a 的图象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若线段 AB 的长 不超过 5,则 a 的取值范围是 。 例 2:方程 x 2 ? ?2 ? a?x ? ?5 ? a? ? 0 的两根都大于 2,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1 例 3: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kx 2 ? kx ? k ? 2 ? 0 两个实根分别在(0,1)与(-1, 2 0)之间,试求实数 k 的取值范围。例 4:已知方程 3x 2 ? 6?m ? 1?x ? m 2 ? 1 ? 0 的两个实根绝对值之和为 2,求实数 m 的值。 例 5:m 取何值时,关于 x 的方程 sin 2 x ? cos x ? m ? 0 有实数解? 例 6:已知关于 x 的方程 2 lg?x ? 1? ? lg?2 ? x ? ? lg?a ? 2?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 a 的取值范围,并求出两根。 例 7:已知抛物线 y ? ax2 ? bx ? c 的顶点(-1,10) ,并且方程 ax2 ? bx ? c ? 0 的 两实根的平方和等于 12,求 a、b、c 的值。 例 8 : 已 知 函 数 y ? x 2 ? 2ax ? 3a 的 定 义 域 为 R , 求 关 于 x 的 方 程4x? | 2 ? a | ?2a ? 5? ? 6 ? 0 的解的范围。例 9:当 0?m?2 时,求方程 x 2 ? mx ? ?2m ? 1? ? 0 的实根的取值范围。?x 2 ? 2x ? a ? 0 ? }, 例 10:设 A ? {x | 1 ? x ? 3}, B ? {x | ? 2 (a,b∈R) ,如果 A ? B , ? x ? 2bx ? 5 ? 0 ?确定 a、b 的取值范围。例 11:设函数 f ?x? ? loga ?1 ? x?, g ?x? ? loga ?1 ? x? , ?a ? 0且a ? 1? 若关于 x 的方程2 a g ?x? x ?1? ? a f ?k ? ? x 只有一解,求 k 的取值范围。 例 12:就实数 t 的变化,讨论关于 x 的方程1 ? log x 根的个数。 练习:4? x ? ?lg lg t ? 1? log x 10 的实 101、 若二次方程 x 2 ? 2kx ? 3k ? 2 ? 0 的两根都大于 1,求 k 的取值范围。 2、若关于 x 的方程 2 2 x ? 2 x a ? a ? 1 ? 0 有实根,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3、已知抛物线 y ? ax2 ? bx ? c 的顶点(-2,5) ,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 的 两根之差是 3,求抛物线 y ? ax2 ? bx ? c 。 4、若不等式 ?a 2 ? 2a ? 3?x 2 ? ?a ? 2?x ? 范围。 5、已知 ? , ? 是方程 x 2 ? ?2m ? 1?x ? 4 ? 2m ? 0 的两个实根, ? ? 2 ? ? , m 的 且 求 取值范围。 6、若方程 cos 2 x ? sin x ? a ? 0 有解,求 a 的取值范围。 7、解关于 x 的方程: lg x ? lg?4 ? x? ? lg?a ? 2x? ,并讨论解的个数。 8、已知方程:a ?x21 ? 0 对于任何实数 x 都成立, a 的取值 求 2?2 x ?1? ? b ??2 x ? ,?a ? 0且a ? 1且b ? 0? 有正实根, b 的取值范围。 求第七讲:构建新数列巧解递推数列竞赛题递推数列是国内外数学竞赛命题的“热点”之一,由于题目灵活多变,答 题难度较大。 本文利用构建新数列的统一方法解答此类问题,基本思路是根据题 设提供的信息,构建新的数列,建立新数列与原数列对应项之间的关系,然后通 过研究新数列达到问题解决之目的。其中,怎样构造新数列是答题关键。 1 求通项 求通项是递推数列竞赛题的常见题型,这类问题可通过构建新数列进行代 换,使递推关系式简化,这样就把原数列变形转化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线性 数列等容易处理的数列,使问题由难变易,所用的即换元和化归的思想。 例 1、数列 ?an ? 中, a1 ? 1 , a n ?1 ?1 1 ? 4a n ? 1 ? 24 a n 。求 an 。 16??(1981 年第 22 届 IMO 预选题) 分析本题的难点是已知递推关系式中的 1? 24a n 较难处理,可构建新数列 ?bn ? ,令 bn ? 1? 24an ,这样就巧妙地去掉了根式,便于化简变形。 解:构建新数列 ?bn ? ,使 bn ? 1 ? 24an ? 0 则2 b1 ? 5 , bn ? 1 ? 24an ,即 a n ?2 bn ? 1 24?2 ? bn ?1 ? 1 1 ? b2 ?1 ? ?1 ? 4 ? n ? bn ? ? 24 16 ? 24 ? ?化简得?2bn?1 ?2 ? ?bn ? 3?2?1 ?bn ? 3? 2 1 数列 ?bn ? 3? 是以 2 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2bn?1 ? bn ? 3 ,即 bn ?1 ? 3 ??1? bn ? 3 ? 2 ? ? ? ? 2?n ?1? 2 2? n即 bn ? 22?n ? 3?an ?2 bn ? 1 2 2 n ?1 ? 3 ? 2 n ?1 ? 1 ? 24 3 ? 2 2 n ?12 证明不等式 这类题一般先通过构建新数列求出通项,然后证明不等式或者对递推关系 式先进行巧妙变形后再构建新数列, 然后根据已经简化的新数列满足的关系式证 明不等式。 例 2、设 a0 ? 1 , a n ?2 1 ? a n ?1 ? 1a n ?1?n ? N ? ,求证: a n??2 n?2。(1990 年匈牙利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分析2 利用待证的不等式中含有 ? 及递推关系式中含有 1 ? a n ?1 这两个信息,考虑进行三角代换,构建新数列 ? n ?,使 an ? tg? n ,化简递推关系式。 ?? ?? 证明:易知 an ? 0 ,构建新数列 ? n ?,使 an ? tg? n , ? n ? ? 0, ? ? ? 2?则 an ?1 ? tg 2? n ?1 ? 1 tg? n ?1?1 ? cos? n ?1 ? ? tg n ?1 sin ? n ?1 2 ?tg? n ? tg? n?12,? n ?? n ?12又 a0 ? 1 , a1 ? 2 ? 1 ? tg?8,从而 ? 1 ??8因此,新数列 ? n ?是以 ?? 1 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 8?1? ?n ? ? ? ?2?n ?1??8??2 n?2? 考虑到当 x ? (0, ) 时,有 tgx ? x 。 2 ? ? 所以, a n ? tg n ? 2 ? n ? 2 2 2注:对型如 3 证明是整数 这类题把递推数列与数论知识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根据题目中的信息, 构建新数列,找到新的递推关系式直接解决,或者再进行转化,结合数论知识解 决。 例 3、设数列 ?an ? 满足 a1 ? 1 , an?1 ? 求证:2 a ?22 n2 1 ? an , 1 ? an ,a n ?1 ? a n 都可采用三角代换。 1 ? a n a n?11 1 an ? 2 an(n ? N )?N?n ? N , n ? 1? 。(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1 年第 8 期第 53 页,高中数学竞赛模拟试题) 分析 直接令 bn ?22 an ? 2,转化为证明 bn ? N(n ? N , n ? 1)证明:构建新数列 ?bn ? ,令 bn ?4 4 2 ? 2 , a n ?1 ? 2 ? 2 2 bn ?1 bn?1 1 ? ? an ? ?2 an ? ? ? ? ?222 an ? 2?02 则 an ?代入 a2 n ?1整理得 2 2 2 bn?1 ? bn 4 ? 2bn?? ?(n ? 3)2 2 2 从而 bn ? bn?1 4 ? 2bn?1?2 2 2 2 2 于是 bn ?1 ? bn 4 ? 2bn ?1 ?4 ? 2bn ?1 ? ? 2bn ?bn ?1 ? 1??? ??2(n ? 3)?2 bn?1 ? 2bn bn?1 ? 1??(n ? 3)由已知,b2 ? 4 ,b3 ? 24 , 由上式可知,b4 ? N ,b5 ? N , 依次类推,bn ? N(n ? 1) ,即22 an ? 2?N 。例 4、设 r 为正整数,定义数列 ?an ? 如下: a1 ? 1 , a n ?1 ?(n ? N )nan ? 2(n ? 1) 2 r n?2求证: an ? N 。 (1992 年中国台北数学奥林匹克试题)分析把条件变形为 ?n ? 2?an?1 ? nan ? 2?n ? 1? 比较 a n?1 与 an 前的系数及2r2r a n?1 与 an 的足码,考虑到另一项为 2?n ? 1? ,等式两边同乘以 ?n ? 1? ,容易想到构新数列 ?bn ? ,使 bn ? n?n ? 1?an 。 证明:由已知得 ?n ? 2?an?1 ? nan ? 2?n ? 1?2r? ?n ? 1??n ? 2?an?1 ? n?n ? 1?an ? 2?n ? 1?2r?1构建新数列 ?bn ? , bn ? n?n ? 1?an 则 b1 ? 2 , bn?1 ? bn ? 2?n ? 1?2r ?1? bn ? b1 ? ? ?bk ?1 ? bk ?k ?1n ?1? 2 1 ? 2 2r ?1 ? 32r ?1 ? ? ? n 2r ?1??? ?bn ? Nbn ? 2n 2 r ?1 ? ? k 2 r ?1 ? (n ? k ) 2 r ?1k ?1 n ?1?? 1 2 2 ? 2n 2 r ?1 ? ? n 2 r ?1 ? C 2 r ?1n 2 r k ? C 2 r ?1n 2 r ?1k 2 ? ? ? C 2 rr?1n ? k 2 r k ?1n ?1???n bnn n n又 bn ? ? k 2 r ?1 ? ? (n ? 1 ? k ) 2 r ?1 ? ? k 2 r ?1 ? ?n ? 1 ? k ?k ?1 k ?1 k ?1?2 r ?1? ?? ? ?n ? 1?k ?1n?2 r ?11 2 ? C 2 r ?1 ?n ? 1? ? k ? C 2 r ?1 ?n ? 1? 2r2 r ?12 k 2 ? ? ? C 2 rr?1 ?n ? 1?k 2 r? ?n ? 1? ? n?n ? 1?| bn | bn ,从而 an ? N 。4 解决整除问题 一般通过构建新数列求出通项,再结合数论知识解决,也可用数学归纳法 直接证明。 例 5、设数列 ?an ? 满足 a1 ? 1 , a2 ? 3 ,对一切 n ? N ,有an?2 ? ?n ? 3?an?1 ? ?n ? 2?an ,求所有被 11 整除的 an 的一切 n 值。(1990 年巴尔干地区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分析 变形递推关系式为 an?2 ? an?1 ? ?n ? 2??an?1 ? an ? ,就容易想到怎样构建新数列了。 解:由已知 an?2 ? an?1 ? ?n ? 2??an?1 ? an ? 构建新数列 ?bn ??n ? 2?,bn?1 ? an?1 ? an?n ? 1? ?n ? 2? ?n ? 2?则 b2 ? 2 , bn?1 ? ?n ? 1??an ? an?1 ? ? ?n ? 1?bn? ?bn ? nbn?1 ? n?n ? 1?bn?2 ? ? ? n?n ? 1??3b2 ? n!an ? a1 ? ? ?a n ? an?1 ? ? 1 ? ? bk ?? k!k ?2 k ?2 k ?1 n n n从而 a4 ? 11? 3 ,a8 ? 11? 4203,a10 ? 11? 367083 当 n ? 11 时, , 由于 ? k! 被k ?110 11 整除,因而 a n ? ? k! ? ? k! 也被 11 整除。k ?1 k ?1110n所以,所求 n 值为 n ? 4 ,8,及 n ? 10 的一切自然数。 5 证明是完全平方数 这类题初看似乎难以入手,但如能通过构建新数列求出通项 an ,问题也就 迎刃而解了。 例 6、设数列 ?an ? 和 ?bn ? 满足 a0 ? 1 , b0 ? 0 ,且?a n ?1 ? 7 a n ? 6bn ? 3 ? ?bn ?1 ? 8a n ? 7bn ? 4① ②?n ? 0,1,2,??求证: an 是完全平方数。 (2000 年全国高中联赛加试题) 分析 先用代入法消去 bn 和 bn ?1 ,得 an?2 ? 14an?1 ? an ? 6 ? 0 ,如果等式中没有常数项 6,就可以利用特征根方法求通项,因此可令 Cn ? an ? a ,易求得1 a?? 。 2证明:由①式得 bn , bn ?1 代入②得an?2 ? 14an?1 ? an ? 6 ? 01? 1? ? 1? ? ? 化为 ? a n ? 2 ? ? ? 14? a n?1 ? ? ? ? a n ? ? ? 0 2? 2? ? 2? ? ?构建新数列 ?cn ? , c n ? a n ?1 1 ,且 c 0 ? , 2 2 1 1 7 c1 ? a1 ? ? ?7a0 ? 6b0 ? 3? ? ? 2 2 2cn?2 ? 14?cn?1 ? ? cn ? 0由特征方程?2 ? 14? ? 1 ? 0 得两根?1 ? 7 ? 4 3 , ?2 ? 7 ? 4 3所以n cn ? m1?1 ? m2 ?n 2 1 ? ?m1 ? m2 ? 2 ? 当 n ? 0 ,1 时,有 ? ?m 7 ? 4 3 ? m 7 ? 4 3 ? 1 2 ? 1 2 ?????解得: m1 ? m2 ? 则 cn ?n n 1 1 7?4 3 ? 7?4 3 4 4 2n 2n 1 1 ? 2? 3 ? 2? 3 4 4? ?1 4??????则 an ? cn ?n n 2 1 1? ? 2? 3 ? 2? 3 ? ? ? ? 2 4??? ??因为 2 ? 3 ? 2 ? 3?? ?n?n为正偶数,所以, an 是完全平方数。从上述各题构建新数列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对题设中递推式的观察、分析, 并据其结构特点进行合理变形, 是成功构建新数列的关键。构建新数列的目的是 为了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化不熟悉为熟悉,这也是解答数学问题的共性之 所在。第八讲:竞赛讲座-不等式不等式是数学竞赛的热点之一。由于不等式的证明难度大,灵活性强,要求很高的 技巧,常常使它成为各类数学竞赛中的“高档”试题。而且,不论是几何、数论、 函数或组合数学中的许多问题,都可能与不等式有关,这就使得不等式的问题(特 别是有关不等式的证明)在数学竞赛中显得尤为重要。 证明不等式同大多数高难度的数学竞赛问题一样,没有固定的模式,证法因题而异, 灵活多变,技巧性强。但它也有一些基本的常用方法,要熟练掌握不等式的证明技 巧,必须从学习这些基本的常用方法开始。 一、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1.比较法 比较法可分为差值比较法和商值比较法。 (1)差值比较法 原理A- B>0A>B.【例 1】(l)m、n 是奇偶性相同的自然数,求证: (a +b )(a +b )<2(a +b )。m m n n m+n m+n(2)证明:???。【例 2】设 a1?a2???an,b1?b2???bn,j1,j2,?,jn 是 1,2,?,n 的任意一个排 列,令S=a1+ a2+?+ an,S0=a1bn+a2bn-1+?+anb1,S1=a1b1+a2b2+?+anbn。求证:S0?S?S1。 (2)商值比较法原理若&1,且 B&0,则 A&B。2a 2b 2c b+c c+a a+b【例 3】已知 a,b,c&0,求证:a b c ?a b c 。 2.分析法【例 4】若 x,y&0,求证:&4。4 4 2 2 2 2 2 2【例 5】若 a,b,c 是△ABC 的三边长,求证:a +b +c &2(a b +b c +c a )。 3.综合法 【例 6】若 a,b,c&0,求证:abc?(a+b-c)(b+c-a)(c+a-b)。【例 7】已知△ABC 的外接圆半径 R=1,S△ABC=,a,b,c 是△ABC 的三边长,令S= 求证:t&S。,t=。 4.反证法 【例 8】已知 a +b =2,求证:a+b?2。 5.数学归纳法3 3【例 9】证明对任意自然数 n, 二、不等式证明的若干技巧。无论用什么方法来证明不等式,都需要对数学表达式进行适当的变形。这种变形往 往要求具有很高的技巧,必须善于分析题目的特征,根据题设条件,综合地利用添、 拆、分解、组合、配方、变量代换、数形结合等方法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找到突 破口。 1. 变形技巧【例 1】若 n∈N,S= 求证:n&S&n+1。++???+,【例 2】(1)若 A、B、C∈[0,π ],求证:sinA+sinB+sinC?3sin。(2)△ABC 的三内角平分线分别交其外接圆于 A‘,B’,C‘,求证:S△ABC?S△A’B‘C’。 2. 引入参变量 【例 3】将一块尺寸为 48?70 的矩形铁皮剪去四角小正方形后折成一个无盖长方体 铁盒,求铁盒的最大容积。2 2 2 2 2 2【例 4】在△ABC 中,求证:a +b +c ?4△+(b-c) +(c-a) +(a-b) 。其中,a,b,c 是△ABC 的三边长,△= S△ABC。 3. 数形结合、构造 【例 5】证明: 4. 递推?。【例 6】 已知: 1= x 三、放缩法, 2= x, ???, n= x。 求证:。【例 1】若 n∈N,n?2,求证:。【例 2】α 、β 都是锐角,求证:?9。【例 3】已知:a1?1,a1 a2?1,???,a1 a2???an?1,求证:。【例 4】S=1+++???+,求 S 的整数部分[S]。【例 5】设 a0=5,an=an-1+,n=1,2,?。求证:45&a。 ? ?第九讲:抽屉原则大家知道,两个抽屉要放置三只苹果,那么一定有两只苹果放在同一个抽屉里, 更一般地说,只要被放置的苹果数比抽屉数目大,就一定会有两只或更多只的苹果 放进同一个抽屉,可不要小看这一简单事实,它包含着一个重要而又十分基本的原 则――抽屉原则. 1. 抽屉原则有几种最常见的形式 原则 1 如果把 n+k(k?1)个物体放进 n 只抽屉里,则至少有一只抽屉要放进两个或 更多个物体: 原则本身十分浅显,为了加深对它的认识,我们还是运用反证法给予证明;如果每 个抽屉至多只能放进一个物体, 那么物体的总数至多是 n, 而不是题设的 n+k(k?1), 这不可能. 原则虽简单.巧妙地运用原则却可十分便利地解决一些看上去相当复杂、 甚至感到无 从下手的总是,比如说,我们可以断言在我国至少有两个人出生的时间相差不超过 4 秒钟,这是个惊人的结论,该是经过很多人的艰苦劳动,统计所得的吧!不,只 须我们稍动手算一下: 不妨假设人的寿命不超过 4 万天(约 110 岁,超过这个年龄数的人为数甚少),则10 亿人口安排在 8 亿 6 千 4 百万个“抽屉”里,根据原则 1,即知结论成立. 下面我们再举一个例子: 例 1 幼儿园买来了不少白兔、熊猫、长颈鹿塑料玩具,每个小朋友任意选择两件, 那么不管怎样挑选,在任意七个小朋友中总有两个彼此选的玩具都相同,试说明道 理. 解 从三种玩具中挑选两件,搭配方式只能是下面六种: (兔、兔),(兔、熊猫),(兔、长颈鹿),(熊猫、熊猫),(熊猫、长颈鹿), (长颈鹿、长颈鹿) 把每种搭配方式看作一个抽屉,把 7 个小朋友看作物体, 那么根据原则 1,至少有两个物体要放进同一个抽屉里, 也就是说,至少两人挑选玩具采用同一搭配方式,选的玩 具相同. 原则 2 如果把 mn+k(k?1)个物体放进 n 个抽屉, 则至少有 一个抽屉至多放进 m+1 个物体.证明同原则相仿.若每个抽 屉至多放进 m 个物体,那么 n 个抽屉至多放进 mn 个物体, 与题设不符,故不可能. 原则 1 可看作原则 2 的物例(m=1) 例 2 正方体各面上涂上红色或蓝色的油漆(每面只涂一种色),证明正方体一定有 三个面颜色相同. 证明把两种颜色当作两个抽屉,把正方体六个面当作物体,那么 6=2?2+2,根据原 则二,至少有三个面涂上相同的颜色. 例 3 把 1 到 10 的自然数摆成一个圆圈,证明一定存在在个相邻的数,它们的和数 大于 17. 证明 如图 12-1,设 a1,a2,a3,?,a9,a10 分别代表不超过 10 的十个自然数,它 们围成一个圈,三个相邻的数的组成是(a1,a2,a3),(a2,a3,a4),(a3,a4, a5),?,(a9,a10,a1),(a10,a1,a2)共十组.现把它们看作十个抽屉,每个抽屉 的物体数是 a1+a2+a3,a2+a3+a4,a3+a4+a5,?a9+a10+a1,a10+a1+a2,由于 (a1+a2+a3)+(a2+a3+a4)+?+(a9+a10+a1)+(a10+a1+a2) =3(a1+a2+?+a9+a10) =3?(1+2+?+9+10)根据原则 2,至少有一个括号内的三数和不少于 17,即至少有三个相邻的数的和不小 于 17. 原则 1、原则 2 可归结到期更一般形式: 原则 3 把 m1+m2+?+mn+k(k?1)个物体放入 n 个抽屉里,那么或在第一个抽屉里至少 放入 m1+1 个物体,或在第二个抽屉里至少放入 m2+1 个物体,??,或在第 n 个抽屉 里至少放入 mn+1 个物体. 证明假定第一个抽屉放入物体的数不超过 m1 个,第二个抽屉放入物体的数不超过 m2 个,??,第 n 个抽屉放入物体的个数不超过 mn,那么放入所有抽屉的物体总数不 超过 m1+m2+?+mn 个,与题设矛盾. 例 4 有红袜 2 双,白袜 3 双,黑袜 4 双,黄袜 5 双,蓝袜 6 双(每双袜子包装在一 起)若取出 9 双,证明其中必有黑袜或黄袜 2 双. 证明 除可能取出红袜、白袜 3 双外.还至少从其它三种颜色的袜子里取出 4 双,根 据原理 3,必在黑袜或黄袜、蓝袜里取 2 双. 上面数例论证的似乎都是“存在”、“总有”、“至少有”的问题,不错,这正是 抽屉原则的主要作用.需要说明的是, 运用抽屉原则只是肯定了“存在”、 “总有”、 “至少有”,却不能确切地指出哪个抽屉里存在多少. 2. 制造抽屉是运用原则的一大关键 首先要指出的是,对于同一问题,常可依据情况,从不同角度设计抽屉,从而导致 不同的制造抽屉的方式. 例 5 在边长为 1 的正方形内,任意给定 13 个点,试证:其中必有 4 个点,以此 4点为顶点的四边开面积不超过(假定四点在一直线上构成面积为零的四边形).证明如图 12-2 把正方形分成四个相同的小正方形. 因 13=3?4+1,根据原则 2,总有 4 点落在同一个小正方形内(或边界上),以此 4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不超过小正方形的面积, 也就不超过整个正方形面积的.事实上,由于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将正方形分割成四个面积相等的部分,所以还可 以把正方形按图 12-3(此处无图)所示的形式分割. 合理地制造抽屉必须建立在充分考虑问题自身特点的基础上. 例 6 在一条笔直的马路旁种树,从起点起,每隔一米种一棵树,如果把三块“爱护 树木”的小牌分别挂在三棵树上,那么不管怎样挂,至少有两棵挂牌的树之间的距 离是偶数(以米为单位),这是为什么? 解如图 12-4(设挂牌的三棵树依次为 A、B、C.AB=a,BC=b,若 a、b 中有一为偶数, 命题得证.否则 a、b 均为奇数,则 AC=a+b 为偶数,命题得证. 下面我们换一个角度考虑:给每棵树上编上号, 于是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就是号码差, 由于树的号码只能为奇数和偶数两类,那么挂牌的三棵树号码至少有两个同为奇数 或偶数,它们的差必为偶数,问题得证. 后一证明十分巧妙,通过编号码,将两树间距离转化为号码差.这种转化的思想方法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方法 例 7 从自然数 1,2,3,?99,100 这 100 个数中随意取出 51 个数来,求证:其中 一定有两个数,,它们中的一个是另一个的倍数. 分析设法制造抽屉: (1) 不超过 50 个; (2) 每个抽屉的里的数 (除仅有的一个外) , 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一个自然数的想法是从数的质因数表示形式入手. 解设第一个抽屉里放进数:1,1?2,1?2 ,1?2 ,1?2 ,1?2 ,1?2 ; 第二个抽屉时放进数:3,3?2,3?2 ,3?2 ,3?2 ,3?2 ; 第三个抽屉里放进数:5,5?2,5?2 ,5?2 ,5?2 ; ?????? 第二十五个抽屉里放进数:49,49?2; 第二十六个抽屉里放进数:51. ?????? 第五十个抽屉里放进数:99. 那么随意取出 51 个数中, 必有两个数同属一个抽屉, 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制造抽屉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有时要边制造边调整、改进. 例 8 任意给定 7 个不同的自然数,求证其中必有两个整数,其和或差是 10 的倍数. 分析注意到这些数队以 10 的余数即个位数字,以 0,1,?,9 为标准制造 10 个抽 屉,标以[0],[1],?,[9].若有两数落入同一抽屉,其差是 10 的倍数,只是仅有 7 个自然数,似不便运用抽屉原则,再作调整:[6],[7],[8],[9]四个抽屉分别 与[4],[3],[2],[1]合并,则可保证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数,它们的和或差 是 10 的倍数.2 3 4 2 3 4 5 2 3 4 5 6 3. 较复杂的问题须反复地运用抽屉原则,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例 9 以(x,y,z)表示三元有序整数组,其中 x、y、z 为整数,试证:在任意七个 三元整数组中,至少有两个三元数组,它们的 x、y、z 元中有两对都是奇数或都是 偶数. 分析 设七个三元素组为 A1(x1,y1,z1)、A2(x2,y2,z2)、?、A7(x7,y7,z7). 现在逐步探索,从 x 元开始,由抽屉原则,x1,x2,?,x7 这七个数中,必定有四 个数具有相同的奇偶性,不妨设这四个数是 x1,x2,x3,x4 且为偶数,接着集中考虑 A1、A2、A3、A4 这四组数的 y 元,若比如 y1,y2,y3,y4 中有两个是偶数,则问题已证, 否则至多有一个是偶数,比如 y4 是偶数,这时我们再来集中考虑 A1、A2、A3 的 z 元. 在 z1,z2,z3 中,由抽屉原则必有两个数具有相同的奇偶性,如 z1、z2,这时无论它 们是奇数,还是偶数,问题都已得到证明. 下面介绍一个著名问题. 例 10 任选 6 人,试证其中必有 3 人,他们互相认识或都不认识. 分析 用 A、B、C、D、E、F 表示这 6 个人,首先以 A 为中心考虑,他与另外五个人 B、C、D、E、F 只有两种可能的关系:认识或不认识,那么由抽屉原则,他必定与 其中某三人认识或不认识,现不妨设 A 认识 B、C、D 三人,当 B、C、D 三人都互不 认识时,问题得证;当 B、C、D 三人中有两人认识,如 B、C 认识时,则 A、B、C 互相认识,问题也得证. 本例和上例都采用了舍去保留、化繁为简、逐步缩小考虑范围的方法. 例 11a,b,c,d 为四个任意给定的整数,求证:以下六个差数 b-a,c-a,d-a,c-b,d-b,d-c 的乘积一定可以被 12 整除. 证明 把这 6 个差数的乘积记为 p,我们必须且只须证明:3 与 4 都可以整除 p,以 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把 a,b,c,d 按以 3 为除数的余数来分类,这样的类只有三个,故知 a, b,c,d 中至少有 2 个除以 3 的余数相同,例如,不妨设为 a,b,这时 3 可整除 b-a, 从而 3 可整除 p. 第二步,再把 a,b,c,d 按以 4 为除数的余数来分类,这种类至多只有四个,如果 a,b,c,d 中有二数除以 4 的余数相同,那么与第一步类似,我们立即可作出 4 可 整除 p 的结论. 设 a,b,c,d 四数除以 4 的余数不同,由此推知,a,b,c,d 之中必有二个奇数 (不妨设为 a,b),也必有二个偶数(设为 c,d),这时 b-a 为偶数,d-c 也是偶 数,故 4 可整除(b-a)(d-c),自然也可得出 4 可整除 p. 如果能进一步灵活运用原则,不仅制造抽屉,还根据问题的特征,制造出放进抽屉 的物体,则更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 12 求证:从任意 n 个自然数 a1,a2,?,an 中可以找到若干个数,使它们的和是 n 的倍数. 分析以 0,1,?,n-1 即被 n 除的余数分类制造抽屉的合理的,但把什么样的数作 为抽屉里的物体呢?扣住“和”,构造下列和数: S1=a1, S2=a1+a2, S=a1+a2+a3, ???? Sn=a1+a2+?+an, 其中任意两个和数之差仍为和数,若他们之中有一是 n 的倍数,问题得证,否则至 少有两个数被 n 除余数相同,则它们的差即它们中若干数(包括 1 个)的和是 n 的 倍数,问题同样得证. 例子 3(北京 1990 年高一竞赛)910 瓶红、蓝墨水,排成 130 行,每行 7 瓶,证明: 不论怎样排列,红蓝墨水瓶的颜色次序必定出现下述两种情况之一种: (1)至少有三行完全相同; (2)至少有两组(四行)每组的两行完全相同. 解 910 瓶红、蓝墨水排成 130 行,每行 7 瓶,对一行来说,每个位置上有红蓝两种 7 可能,因此,一行的红、蓝墨水排法有 2 =128 种,对每一种不同排法设为一种“行 式”,共有 128 种行式. 现有 130 行,在其中任取 129 行,依抽屉原则知,必有两行 A、B 行式相同. 除 A、B 外余下 128 行,若有一行 P 与 A 行式相同,知满足(1)至少有三行 A、B、 P 完全相同,若在这 128 行中设直一行 5A 行或相同,那么这 128 行至多有 127 种行 式,依抽屉原则,必有两行 C、D 具有相同行式,这样便找到了(A、B),(C、D) 两组(四行),且两组两行完全相同. 练习十二 1. 一个篮球运动员在 15 分钟内将球投进篮圈 20 次,证明总有某一分钟他至少投 进两次. 2. 有黑、白、黄筷子各 8 只,不用眼睛看,任意地取出筷子来,使得至少有两双 筷子不同色,那么至少要取出多少只筷子才能做到? 3. 证明:在 1,2,3,?,10 这十个数中任取六个数,那么这六个数中总可以找 到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倍数. 4. 证明:任意 502 个整数中,必有两个整数的和或差是 998 的倍数. 5. 任意写一个由数字 1,2,3 组成的 30 位数,从这 30 位数任意截取相邻三位, 可得一个三位数,证明:在从各个不同位置上截得的三位数中至少有两个相等. 6. 证明: 把任意 10 个自然数用适当的运算符号连接起来, 运算的结果总能被 1890 整除. 7. 七条直线两两相交,所得的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 26°. 8. 用 2 种颜色涂 3 行 9 列共 27 个小方格,证明:不论如何涂色,其中必至少有 两列,它们的涂色方式相同. 9. 用 2 种颜色涂 5?5 共 25 个小方格,证明:必有一个四角同色的矩形出现. 10. 求证存在形如 11?11 的一个数,此数是 1987 的倍数.练习十二 1. 分钟里在每一分钟看作一个抽屉, 次投篮看作 20 个物体, 15 20 根据原理一即得. 2.至少要取11只筷子.因为11只筷子中必有一双筷子同色,不妨设它是黄色, 则黑色或白色的筷子至少有3只,其中必有一双同色,即黑色或白色,故取11只 筷子足以保证成功.但少于11只不行,如取10只筷子,闵可能出现8只黄色, 黑白各一只,不合要求. 3.将10个数分成5组:(1,7),(2,6),(3,9),(4,8), (5,10).任取六个数必有两个落入同一组,而同组二数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倍 数. 4.每个整数被998除,余数必是0,1,2,?,997中的一个.把这99 8个余数制造为(0),(1,997),(2,996),?,(497,50 1),(498),(499),(500)共501个抽屉,把502个整数按 被998除的余数大小分别放入上述抽屉,必有两数进入同一抽屉.若余数相同, 那么它们的差是998的倍数,否则和为998的倍数. 5.从各种位置上截得的三位数有28个,但由1,2,3组成的不同三位数有3 ?3?3=27个,故有两个截得的三位数相同. 6. 1890=2?3?5?7?9. 将10个数记为x1, 2, x ?, 9, 10. x x 1 0个数中至少有两个被9除余数相同,设为x1,x2则x1-x2可被9整除.同样 剩下8个数中有两个数的差可被7整除,记为x3-x4,剩下6个数中有两个数的 差可被5整除,记为x5-x6,剩下4个数中有两个数的差可被3整除,记为x7 -x8.剩下两数x9,x10,若有一数为偶数,则x9,x10可被2整除,否则x9 -x10可被2整除.故乘积(x1-x2)(x3-x4)(x5-x6)(x7-x8) x9?x10与(x1-x2)(x3-x4)(x5-x6)(x7-x8)(x9-x10) 二者之一必可被1890整除. 7.任选一点P,过P点分别作各线的平行线,则它们把一周角分成14个彼此相 邻的角,其中至少有一个角小于26°. 8.用两种颜色涂1?3的小方格共有8种方法.现有9列,由抽屉原则,必有两 列涂法一样. 9.设两种颜色为红、蓝,考察第一行的涂色.必有三格同色,不妨设为红色,且 在左边三列.现考察左边三列,若下面四行中某一行有两格同为红色,则出现四角 同红色矩形,否则每行仅可能一格染红色,从而四行中必有二行左边三列中有两列 同染蓝色,从而得到四角同为蓝色的矩形.10.考虑1,11,? 共1987个数,其中必有一个是1987的倍数, 否则必有两数被1987除余数相同,其差是1987的倍数.但10 与1987没 有除1外的因数,故 是1987倍数导致矛盾.i第十讲:竞赛讲座-覆盖一个半径为 1 的单位圆显然是可以盖住一个半径为 的圆的.反过来则不然,一个半径为的圆无法盖住单位圆.那么两个半径为的圆能否盖住呢?不妨动手实验一下,不行.为什么不行?需几个这样的小圆方能盖住大圆???,这里我们讨论 的就是覆盖问题,它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类有趣而又困难的问题. 定义 设G和F是两个平面图形.如果图形F或由图形F经过有限次的平移、旋转、 对称等变换扣得到的大小形状不变的图形F′上的每一点都在图形G上.我们就说 图形G覆盖图形F;反之,如果图形F或F′上至少存在一点不在G上,我们就说 图形G不能覆盖图形F. 关于图形覆盖,下述性质是十分明显的: (1) (2) 图形G覆盖自身; 图形G覆盖图形E,图形E覆盖图形F,则图形G覆盖图形F.1.最简单情形DD用一个圆覆盖一个图形. 首先根据覆盖和圆的定义及性质即可得到: 定理1 如果能在图形F所在平面上找到一点O,使得图形F中的每一点与O的距 离都不大于定长r,则F可被一半径为r的圆所覆盖. 定理2 对于二定点A、B及定角 α 若图形F中的每点都在AB同侧,且对A、B 视角不小于 α ,则图形F被以AB为弦,对AB视角等于 α 的弓形G所覆盖. 在用圆去覆盖图形的有关问题的研究中,上述二定理应用十分广泛.例1 求证:(1)周长为2l的平行四边形能够被半径为的圆面所覆盖.(2)桌面上放有一丝线做成的线圈,它的周长是2l,不管线圈形状如何,都可以被个半径为的圆纸片所覆盖.分析 (1)关键在于圆心位置,考虑到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可让覆盖圆 圆心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交点叠合. (2)"曲"化"直".对比(1),应取均分线圈的二点连线段中点作为覆盖圆 圆心. 证明 (1)如图45-1,设ABCD的周长为2l,BD?AC,AC、BD 交于O,P为周界上任意一点,不妨设在AB上,则 ∠1?∠2?∠3, 有OP?OA. 又AC<AB+BC=l, 故OA<.因此周长为2l的平行四边形ABCD可被以O为圆心;半径为 题得证.的圆所覆盖,命(2)如图 45-2,在线圈上分别取点 R,Q,使 R、Q 将线圈分成等长两段,每段各长 l.又设 RQ 中点为 G,M 为线圈耻任意一点,连 MR、MQ,则因此,以 G 为圆心,长为半径的圆纸片可以覆盖住整个线圈.例2△ABC 的最大边长是a,则这个三角形可被一半径为 分析 a为最大边,所对角 A 满足60°?A<180°.的圆所覆盖.证明 不妨设 BC=a,以 BC 为弦,在 A 点所在一侧作含 60°角的弓形弧(图45- 3).因60°?A?180°,故根据定理2,△ABC 可被该弓形所覆盖.由正弦定理,弓形相应半径r= 所覆,所以△ABC 可被半径为的圆 盖.显然覆盖△ABC 的圆有无穷多个,那么半径为 实并不 尽然.的圆是否是最小的覆盖圆呢?事例3 △ABC的最大边 BC 等于a,试求出覆盖△ABC 的最小圆. 解 分三种情形进行讨论: (1) (2) ∠A为钝角,以BC为直径作圆即可覆盖△ABC. ∠A是直角,同样以BC为直径作圆即可覆盖△ABC;(3)∠A是锐角.假若⊙O 覆盖△ABC,我们可在⊙O 内平移△ABC,使一个顶点 B 落到圆周上,再经过适当旋转,使另一个顶点落在圆周上,此时第三个顶点 A 在⊙O 内或其圆周上,设 BC 所对圆周角为 α ,那么∠BAC?α ,设⊙O 直径d,△ABC 外 接圆直径d0,那么所以对于锐角三角形 ABC,最小覆盖圆是它的外接圆. 今后我们称覆盖图形 F 的圆中最小的一个为 F 的最小覆盖圆.最小覆盖圆的半径叫 做图形 F 的覆盖半径. 综合例2、例3,即知△ABC 中,若a为最大边,则△ABC 的覆盖半径r满足 2.一个图形F能否被覆盖,与图形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最大值d密切相关. 以下我们称图形F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最大值d为图形F的直径. 我们继续研究多个圆覆盖一个图形问题. 定义 对于图形G1,G2,?,Gn,若图形F中的每一点都被这组图形中的某个所 覆盖,则称这几个图形覆盖图形F. 图形G1,G2,?,Gn为n个圆是一特殊情形. 例4 以ABCD的边为直径向平行四边形内作四个半圆,证明这四个半圆一定覆 盖整个平行四边形. 分析1 ABCD的每一点至少被某个半圆所盖住. 证明1 用反证法.如图45-4设存在一点P在以AB、BC、CD、DA为直径 的圆外,根据定理二,∠APB,∠BPC,∠CPD∠DPA均小于90°,从 而 ∠APB+∠BPC+∠CPD+∠DPA<360°.与四角和应为周角相矛盾.故P应被其中一半圆盖住,即所作四个半圆覆盖ABC D. 分析2 划片包干,如图45-5,将ABCD分为若干部分,使每一部分分别都被 上述四个半圆所覆盖. 证明2 在ABCD中,如图45-5,设AC?BD.分别过B、D引垂线BE、 DF垂直AC,交AC于E、F,将ABCD分成四个直角三角形,△ABE、△ BCE、△CDF、△DAF.每一个直角三角形恰好被一半圆所覆盖,从而整个 四边形被四个半圆所覆盖. 上述结论可推广到任意四边形,留给读者考虑. 例5 求证:一个直径为1的圆不能被两个直径小于1的圆所覆盖. 证明 如图45-6,先考虑其中一个小圆即⊙O1去覆盖大圆O,连O1、O过O 作AB⊥O1O,AB为⊙O的直径(若O1、O重合,那么AB为任意直径)此时故A、B两点都不能被⊙O1盖住.至于另一小圆⊙O2无疑不能同时盖住A、B两 点,故⊙O1、⊙O2不能覆盖⊙O. 事实上,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给予证明.那就是一个小圆无法覆盖半个大圆,因 此两个小圆也就不可能覆盖住整个大圆了. 现在,我们着手研究本文一开始就提出的问题.例6 给定一个半径为1的圆,若用半径为 住.的圆去覆盖它,问至少要几个才能盖问题需要我们在二个方面给予回答:一是所确定数目的小圆足以覆盖大圆;二是少 于确定的数目,则全部小圆不能覆盖大圆. 对于不能覆盖的推断,以下两个原则是常用的: 原则1 若图形F的面积大于图形G的面积,则图形G不能覆盖图形F. 原则2 直径为d的图形F不能被直径小于d的图形G所覆盖. 两原则十分显然,不再证明.四个半径为的小圆面积和为 π ,恰等于大圆面积,而四小圆间若不重迭,则覆盖其它图形时,还须排除中间所夹的不属于四圆的部分,换句话说,四小圆所覆盖大 圆部分面积必小于大圆自身面积,根据法则1,不可能覆盖大圆,少于四个小圆更 不可能. 若有五个小圆,我们改变角度考虑,可将大圆周分为六等分.因小圆直径为1,五 个小圆无法盖住大圆周,而六个圆周恰好盖住. 还需考虑大圆圆心没有被盖住,再添加一个小圆,符合要求!这说明: 至少七个以为半径的小圆方能覆覆盖半径为 1 的一个大圆.事实上这样的六个小圆若盖住大圆周,则大圆心不能被覆盖.若其中一小圆盖住大圆圆心,那么 该圆又至多盖住大圆周上一点也就是六个小圆无法覆盖大圆,而我们作大圆的内接 正六边形,分别将小圆圆心与各边中点重合,再将第七个小圆圆心与大圆圆心重合 即可盖住大圆,如图45-7,以下给出证明: 对于正△OAB, 设OA、 OB中点A1、 1, B 那么∠AA1B=∠AB1B=90°, 故四边形AA1B1B被以AB为直径的圆覆盖.另外,△OA1B1被小圆⊙O所覆 盖.类似地可推得七个小圆覆盖整个大圆. 3.直线形图形覆盖别的图形的问题 解决直线形图形覆盖别的图形的问题,常须较高的智巧,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构 造过渡图形,逐步调整,最终获得问题的解决. 例7 证明直径为1的图形F可被单位正方形覆盖. 分析 先后用互相垂直的两对平行线将图形夹在中间,再向内收缩. 证明 取位于水平方向和铅直方向的两对平行直线将图形F夹在中间,再将位于下 方的直线l2向上平移,直至遇到图形F上点为止,中图45-8中l2′处.接着 又将l1向下平移至与l2′相距为1的l1′处止. 因图形F直径为1. 故图形F仍 被二直线l1′,l2′所夹.同样采用先左后右的顺序,将沿直线m1、m2平移至 m1′、m2′处,m1′、m2′相距为1,而图形F依然夹在直线m1′,m2′中 间,从而直线l1′、l2′、m1′、m2′所围成单位正方形即可覆盖图形F. 运用上述方法,我们可进一步解决以下问题:例8 直径为1的图形F可被一个边长为的正三角形覆盖,试证明之.证明 作三对相距为1的平行直线m1、m2、n1、n2,l1、l2,相交直线所成 角为60°,围成可覆盖图形F的六边形及正△A1B1C1,正△A2B2C2(具体 作法可参照例7).如图45-9.设P为F中任意一点,它到六边形各边距离依 次为x、a、y、b、z、c.又设正△A1B1C1的高为h1,正△A2B2C2的高 为h2.因正三角形内一点到三边距离和等于正三角形的高,得 a+b+c=h1, x+y+z=h2. 相加,得 (x+b)+(y+c)+(z+a)=h1+h2, 又x+b=1,y+c=1,z+a=1, ∴h1+h2=3. 根据抽屉原则,h1、h2中有一不大于,不妨设,即正△A1B1C1的高不大于,那么它的边长因此图形F可被边长不大于的正三角形即正△A1B1C1所覆盖.4.图形的嵌入是覆盖问题的一种重要变化形式 所谓图形F能嵌入图形G,其本质就是图形G能覆盖图形 F.例 9 试证面积为 S、周长为 P 的四边形一定可嵌入一个半径为的圆.分析 四边形内存在到各边距离不小于的点.证明 如图 45-10,设四边形 ABCD 面积为S,周长为P.各边长分别为a1、 2、 3、 a aa4.现以a1、a2、a3、a4为长, 积是为宽,向四边形内侧作矩形,则这些矩形总面即四个矩形面积总和等于四边形面积.由于这四个矩形有重迭部分,所以四边形内部存在点 O 没有被矩形覆盖,那么以点 O 为圆心,为半径的圆可嵌入四边形 ABCD 中. 例 10 在一个半径等于 18 的圆中已嵌入 16 个半径为 3 的圆.证明在余下的部分中还 能嵌入 9 个半径为 1 的圆. 证明 首先证明大圆中还能嵌入 1 个半径为 1 的小圆.先将大圆的半径收缩为 17,而 将半径为 3 的圆膨胀成半径为 4 的圆,此时大圆面积变为 π ?17 =289π . 16 个半径为 4 的圆的面积是 π ?4 ?16=256π . 289π -256π =33π . 这说明大圆中嵌入 16 个半径为 3 的圆外,还能嵌入半径为 1 的一个小圆,如图 45-11 所示. 再将大圆的半径收缩为 17,半径为 3 的圆的半径膨胀为 4,半径为 1 的圆膨胀为 2,由 于 289π -256π -4π =29π ,所以大圆中除嵌入 16 个半径为 3 的圆外,还能嵌入两个半径 为 1 的圆.依此类推,由于 289π -256π -4π ?8=π >0, 故大圆还可嵌入九个半径为 1 的小圆. 将图形收缩、膨胀是解嵌入问题一种重要方法.2 2 第十一讲:竞赛专题讲座-几何变换【竞赛知识点拨】 一、 平移变换1.定义 设是一条给定的有向线段,T 是平面上的一个变换,它把平面图形 F = ,则 T 叫做沿有向线段 的平移变换。记为上任一点 X 变到 X‘,使得 X X’,图形 FF‘ 。2. 主要性质 在平移变换下,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直线变为直线,三角形变为 三角形,圆变为圆。两对应点连线段与给定的有向线段平行(共线)且相等。 二、 轴对称变换 1. 定义 设 l 是一条给定的直线,S 是平面上的一个变换,它把平面图形 F 上任 一点 X 变到 X’,使得 X 与 X‘关于直线 l 对称,则 S 叫做以 l 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变 换。记为 X X’,图形 F F‘ 。2. 主要性质 在轴对称变换下,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直线(段)或者平行,或者 交于对称轴,且这两条直线的夹角被对称轴平分。 三、 旋转变换 1. 定义 设 α 是一个定角,O 是一个定点,R 是平面上的一个变换,它把点 O 仍变到 O(不动点),而把平面图形 F 上任一点 X 变到 X’,使得 OX‘=OX,且 ∠XOX’=α ,则 R 叫做绕中心 O,旋转角为 α 的旋转变换。记为 X 图形 F F’ 。X‘,其中 α &0 时,表示∠XOX‘的始边 OX 到终边 OX’的旋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α &0 时,为逆时针方向。 2. 主要性质 在旋转变换下,对应线段相等,对应直线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四、 位似变换 1. 定义 设 O 是一个定点,H 是平面上的一个变换,它把平面图形 F 上任一点 X 变到 X‘,使得 =k? ,则 H 叫做以 O 为位似中心,k 为位似比的位似 变换。记为 X F F‘ 。 X’,图形其中 k&0 时,X’在射线 OX 上,此时的位似变换叫做外位似;k&0 时, X‘在射线 OX 的反向延长线上,此时的位似变换叫做内位似。 2. 主要性质 在位似变换下,一对位似对应点与位似中心共线;一条线上的点变 到一条线上,且保持顺序,即共线点变为共线点,共点线变为共点线;对应线段的 比等于位似比的绝对值,对应图形面积的比等于位似比的平方;不经过位似中心的 对应线段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边像素不小于3000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