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信用卡钱会被通缉吗欠了好多钱,我想出家,是不是出家了就不用还了?或者有没有什么宣布破产的办法,是不是就不用还了

累,公司破产,信用卡九张40多万,我是不是该去死了!-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 -
信用卡之窗_专业的信用卡门户网站_在线信用卡申请平台轻松办理信用卡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38582|回复: 136
累,公司破产,信用卡九张40多万,我是不是该去死了!
论坛体力24
卡窗金币8 枚
星座摩羯座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卡窗金币8 枚
在线时间7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东莞市
亲,快登录吧,能够浏览更多精彩内容哦!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2009年下海做生意,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如今已无回天之力。当你在为公司烦恼出路而无暇关心家庭时,老婆埋怨,夫妻感情破裂,今年老婆染上了 毒,如今已离婚,我一人背起满身债务,把孩子和房子让给她,前妻的父母答应帮她戒赌,把孩子抚养成人!面对了满身的债务,有时候想想,要是还不起信用卡的钱,去坐牢,也许不用这么累,或者去出家,或者干脆去死,可能也是一种解脱吧!当你前途空白,觉得一点办法的没有的时候,你们说,死是不是一种解脱!
打字要注意点,毒 还是 赌 ,差别很厉害的。 觉得挺奇怪,发这种贴的人都是新注册的。&
对于发这种帖子的人我有的是同情、可怜,更多的是可恨!&
论坛体力635
卡窗金币180 枚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金卡会员, 积分 7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金卡会员, 积分 71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82 积分
卡窗金币180 枚
在线时间118 小时
居住地福建省
第一 信用一定要保住,这个的银行贷款的根本!
第二 不建议打工,因为欠银行的钱太多,就算打一辈子的工也是还不清!
第三 寻找你公司的缺陷,加强竞争力,客户被抢走,还可以抢回来的!减少利润也要把量做上去!
第四 想尽办法再融资,就怕你的行业利润高不高,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开发更有利润的产品!只要保住利润就不怕还不了的债务!
第五 越是困难越要坚强,只要活着一切皆有可能实现!
& && &&&祝你早日成功
论坛体力724
卡窗金币193 枚
星座水瓶座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钛金卡会员, 积分 10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76 积分
钛金卡会员, 积分 102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76 积分
卡窗金币193 枚
在线时间513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广州市
其实没必要那么悲观,我也是九家银行的信用卡,开工厂套现出来到现在欠了40多万&&别人手里还拿了20多万 差不多一年多时间 亏了70W 都没想要死要活了 真的有那么想不开吗???
论坛体力298
卡窗金币182 枚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金卡会员, 积分 4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6 积分
金卡会员, 积分 4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6 积分
卡窗金币182 枚
在线时间244 小时
居住地四川省
楼主&&你是男人!!!& & 天塌下来都应该撑起哈~&&希望你能振作起来
论坛体力17905
卡窗金币6456 枚
签到天数: 360 天连续签到: 3 天[LV.8]以坛为家I帖子精华好友
无限卡会员, 积分 200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69 积分
无限卡会员, 积分 200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69 积分
卡窗金币6456 枚
在线时间3565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广州市 增城市 新塘镇
楼主&&你是男人!!!& & 天塌下来都应该撑起哈~&&希望你能振作起来
楼主&&你是男人!!!& & 天塌下来都应该撑起哈~&&希望你能振作起来
好好学习卡窗,额度天天向上。-----牡丹言
论坛体力24
卡窗金币8 枚
星座摩羯座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卡窗金币8 枚
在线时间7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东莞市
楼主&&你是男人!!!& & 天塌下来都应该撑起哈~&&希望你能振作起来
谢谢,我一向不信什么救世主,就知道凭自己的努力,当一个人觉得怎么努力也是要面对下一次失败的时候,是很痛苦的,我到现在已经无力还信用卡的钱,虽然还没有逾期,可这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公司已经破产,没有时间让我东山再起了!我一直苦苦的在挣扎,真的很累!
论坛体力758
卡窗金币51 枚
星座摩羯座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钛金卡会员, 积分 1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52 积分
钛金卡会员, 积分 1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852 积分
卡窗金币51 枚
在线时间653 小时
居住地山东省
40w 就能让你去死呢,你真么不值钱
光.商旅白& && && & 15w& &(到顶了没意思了)&&
交 标白& && && && & 6w& &&&(星期五消费)
中信i白& && && && & 5w& && &&&(无奈的卡)
工.金& && && && && & 2w& &&&(两年没提额了)
论坛体力24
卡窗金币8 枚
星座摩羯座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卡窗金币8 枚
在线时间7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东莞市
楼主&&你是男人!!!& & 天塌下来都应该撑起哈~&&希望你能振作起来
楼主&&你是男人!!!& & 天塌下来 ...
四年多亏损一百多万,有经验不足的时候亏的,有被人跑路,有不注意出现质量问题的,最严重的是被同行挤垮的产品。让我走向绝路。一直凭自己的能力去包装好,不敢让供应商知道,希望能好转,却一路向下,如今已无回天之力,感觉已经是绝境了,老婆竟然染上赌品几个月我才发现,我已经活得太累了!想起父母,我很愧疚,想起孩子,我更内疚,我活在痛苦中,已经找不到一点希望了!
是毒品还是赌品?&
论坛体力24
卡窗金币8 枚
星座摩羯座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卡窗金币8 枚
在线时间7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东莞市
40w 就能让你去死呢,你真么不值钱
40多万倒是不多,是我已经无力还,而且觉得活着很累!
论坛体力4454
卡窗金币1366 枚
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帖子精华好友
白金卡会员, 积分 57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5 积分
白金卡会员, 积分 57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5 积分
卡窗金币1366 枚
在线时间2347 小时
居住地福建省 莆田市 荔城区
40来万的钱就想到了死?生命真的那么不值钱吗?
论坛体力2758
卡窗金币1877 枚
签到天数: 6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帖子精华好友
白金卡会员, 积分 32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92 积分
白金卡会员, 积分 32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92 积分
卡窗金币1877 枚
在线时间891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惆怅啊,老婆又毒又赌,你还把孩子房子给她??40万的债。。。你把房子卖了还债,只要你肯做我不相信会饿死人,毕竟你出来做生意见识过。除非你放不下那所谓老板的面子,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振作吧,别想你前妻能把你孩子带好。
论坛体力24
卡窗金币8 枚
星座摩羯座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卡窗金币8 枚
在线时间7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东莞市
万一真的还不起,被银行起诉,那真的无法去面对了
论坛体力3482
卡窗金币1147 枚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白金卡会员, 积分 45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1 积分
白金卡会员, 积分 45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81 积分
卡窗金币1147 枚
在线时间1656 小时
居住地香港特别行政区
40多万 20年后扔在地上你都会假装没看见 捡起来都浪费时间 振作起来 没什么战胜不了的
论坛体力6062
卡窗金币116 枚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钻石卡会员, 积分 67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50 积分
钻石卡会员, 积分 67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50 积分
卡窗金币116 枚
在线时间1252 小时
居住地浙江 杭州
本帖最后由 vni111 于
21:36 编辑
楼主要坚强啊,生活中的磨难是人生的财富 00年 我生意亏20多W 未婚妻被丈母娘领走了 被房东给赶了出来 自行车被偷了都买不起辆旧的&&哥哥姐姐都有钱的,父母他们也答应我 替我还钱的,但是君子不食嗟来之食。
一个人带了几件衣服去了上海 打3分工 6点半去帮朋友卖早点&&8点半到公司上班-做推销&&18点到商场里看夜 房子也不租 就在商场里随便洗洗 一年下来 存了7W 多 第二年全部债务还清
坚强&&没有过不去的坎&&想想你还有个孩子的啊
同意,真的碉堡了!向你学习!&
论坛体力 +8
励志!可入选剑桥教材!!!
感动,励志!
工商黑白菜+多币白
中银精白+金 建设奥白+洗车金
小农白& && &兴业优白+吉祥白
民生标白& & 光大GOLF白&&
中信金+悦白 浦发加速白
广发白+洗车金+小昭金+平安车金
杭州金+杭州联合金
论坛体力24
卡窗金币8 枚
星座摩羯座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卡窗金币8 枚
在线时间7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东莞市
惆怅啊,老婆又毒又赌,你还把孩子房子给她??40万的债。。。你把房子卖了还债,只要你肯做我不相信会饿死 ...
房子我已经让给她了,现在就剩一部车,怎么还得起,还有时间紧迫,就算去找工作,不做生意了,短时间也还不起信用卡的钱,还有几十万的外债呢,人家回逼上门的,父母老家是有三套房子,加起来也就七八十万,如果让我去面对父母绝望的眼神,我宁愿去死,我实在接受不了,从小到大,在父母和亲戚眼里我是优秀的孩子,如今妻离子散,债务缠身,叫我怎么回老家面对爱我的父母和亲戚朋友!
论坛体力529
卡窗金币140 枚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金卡会员, 积分 6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3 积分
金卡会员, 积分 6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3 积分
卡窗金币140 枚
在线时间166 小时
居住地浙江省 温州市
你老婆真是奇葩
浙江交流qun:
温州交流qun:
论坛体力24
卡窗金币8 枚
星座摩羯座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卡窗金币8 枚
在线时间7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东莞市
40多万 20年后扔在地上你都会假装没看见 捡起来都浪费时间 振作起来 没什么战胜不了的
可是现在我真的很害怕还不起,银行起诉我,要是真去坐牢,我的人生就毁了,我拥有的人脉也是一场空,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论坛体力24
卡窗金币8 枚
星座摩羯座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卡窗金币8 枚
在线时间7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东莞市
楼主要坚强啊,生活中的磨难是人生的财富 00年 我生意亏20多W 未婚妻走了 被房东给赶了出来 自行车被偷都买 ...
想起孩子,我更是愧疚!
论坛体力24
卡窗金币8 枚
星座摩羯座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卡窗金币8 枚
在线时间7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东莞市
你老婆真是奇葩
我也有责任,我一心只想着赚钱,对家庭不怎么关心,结果,事业失败,家业散了!唉·
论坛体力2758
卡窗金币1877 枚
签到天数: 63 天连续签到: 1 天[LV.6]常住居民II帖子精华好友
白金卡会员, 积分 32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92 积分
白金卡会员, 积分 320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92 积分
卡窗金币1877 枚
在线时间891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他吗的谁说做生意就一定是赚钱的,你要是做生意失败也没办法,出外靠朋友在家靠父母,把债还了还能颐养双老,死了你说两老有什么?说到底你这GR的就是丢不起面子,不是做大事的料。
论坛体力24
卡窗金币8 枚
星座摩羯座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蓝卡会员, 积分 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卡窗金币8 枚
在线时间7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东莞市
他吗的谁说做生意就一定是赚钱的,你要是做生意失败也没办法,出外靠朋友在家靠父母,把债还了还能颐养双老 ...
哥们,你不明白,有时候所谓的面子也是做生意的一种手段。生意场上的人,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人家知道你公司出问题了,只会逼着你还债,有时候就算装也得装下去,没有选择的余地!除非真的东窗事发,那就是绝路!
论坛体力812
卡窗金币426 枚
该用户从未签到帖子精华好友
钛金卡会员, 积分 12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7 积分
钛金卡会员, 积分 12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47 积分
卡窗金币426 枚
在线时间798 小时
居住地广东省
没必要这样吧,我去年做生意亏了接近160多万,投资下去自己能力不够,全亏进去,而且全是借的,月息最低一分五,最高2分1,现在也是一无所有,现在信用卡也欠30多万,如果按照你的想法,那我不是更得去死啊。。。哥们,不管是对银行的,还是亲朋好友的信用,别失去了,人活着有信用在,再熬熬,或许哪天就站起来了。。。
腾讯QQ达人
绑定QQ并分享到微博的用户
帅哥专用勋章
捐助卡窗建设
指定活动获得(已下线)
新浪微博达人
绑定新浪微博账户
美女专用勋章
Powered by我女朋友怀孕了,我没钱给她打胎,好内疚,已看破红尘,想出家。可是家人朋友都不支持我,我该怎么办?_百度宝宝知道出家求武功,出家为学医,
出家求武功,出家为学医,
好比穿了俗衣当方丈
现在的人两样了,有人出家了还在想世俗,好比吐出来的东西,他还会拿过来再吃进去。出家前不一定穿西装,出家后反而脱了袈裟穿西装,心能清净吗?有人在社会上搞得焦头烂额,再到佛门里来争名争利!这种情况现在已经很多啦。我当初办佛学院的时候,就看到来的学僧有带气功书的,有带中医书的,还有的人带了音乐磁带,有一个说:“你给我介绍一个武功好的师父吧?”原来他出家想学武功。还有一个说:“你给我介绍一个医术高明的和尚吧。”原来他是来学医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学武功为了什么呢?学了武功谁敢管他,纠察也不敢说话,怕他一拳打过来得养伤三个月。
学医干什么呢?可以挂牌行医啊!成都就有这么一个和尚,开始在寺院里给人家打打金针,修行就没时间了。有一天他高高兴兴地拿了一张卫生局批准他行医的执照给大家看,从此找他看病的人更多了。过两年我再去时,他搬出到寺院门外,租了一个大房子,里面全躺着病人,他忙着给他们扎针。这种以出家人身份去行医挣钱,戒律上是不许可的。
唸经为挣钱,心不净,行也不正
现在更加普遍的是学唱念,有人就是为了学唱念、做佛事而出家,出家了整天敲敲打打。有的居士来做佛事还有要求:“要唱得响,越响越有效果。”为了讨有钱人的欢心就大声唱。海外三力法师写了一本《修行法则》说:“谁的喉咙最响,谁就是大和尚。”也不管人家睡得着睡不着。不修慈悲,也不求智慧,整天修钞票,不要说你出家的心不清净,你的行为就不清净。释迦佛有没有对弟子说过:“舍利弗,你出家以后,天天给死人唸经。”你给死人唸经,即使死人能听到,他也听不懂。而且你有什么道行能度他?你度得了吗?
没钱娶妻当和尚,再找女友祝晚安
还有的人,农村娶不到老婆,只要出家三年,还俗就能娶老婆。出家后还没有还俗,女朋友已经四五个了。有一次我在一个寺院,有个赶经忏的小和尚在我门口打手机,我睡着了都被他吵醒。讲不完地讲,全讲本地话,我也听不懂,最后说了一句流行话我听懂了,“祝你晚安,bye-bye。”(众笑)一听就明白跟谁打电话。做佛事时拜佛,做完佛事“bye-bye”,也不知道究竟在拜谁?这种人出家怎么谈得上修行呢?
有人在家地位高,出家了仍像个大人物
还有人出家时候挺好,可是以后变掉了,放不下在家的地位。他在家时有名望、有地位,出家以后也是与众不同,大人物的气势犹存,再加上丛林里也知道这个人在社会上地位高,出家以后对他特别恭敬,特别照顾,结果养成他一副高傲的样子。
还有人出了家,连在家时的享受和生活用品也不肯放下。
出家学时髦称庄严,难怪男女同行亦时髦
在成都时我碰到一个女居士,跟一个男青年同进同出,相当亲密,即使都是居士,在寺院里,这样也不太好看,又不是游客。这个男青年戴了副眼镜,眼镜上拖了根链条,当时是最时髦的打扮。有一天她到我这儿,我问:“他是谁啊?”“老师,他是个和尚。”啊?一点出家相也没有!我说“出家人怎么可以穿在家人衣服呢?”“人不好貎相啊,也许他是菩萨化身呢。”我说“他是近视眼还是老花眼?”“不是不是。”“那为什么戴眼镜?”“好看呀,庄严呀。”一个出家人怎么可以跟女居士两个人进进出出呢?这种情况现在很多啊。今天佛教的衰落,将来佛法的消灭,就是这样衰落,这样消灭的。
五欲八风吹进佛门,
僧团就涣散了
 · 要鼓励,要批评,免得时久生疲厌
 ·无法亦无戒,成了一盘散沙
 ·五欲八风吹进佛门,僧团就涣散了
要鼓励,要批评,免得时久生疲厌
“时久生疲厌”,时候久了,就疲沓了。昨天我讲完课到你们女众班去,批评了你们。别认为女众班现在挺好的,想过太平日子。历代王朝夺了天下,天下太平就放松了,结果就被打垮了。我就知道你们的弦线放松了,没有刺激性了。刺激有多种,一种刺激是鼓励,受了鼓励,大家信心十足,有奔头,像这样修下去肯定能成就;还有种刺激,一看不行,还得我来批评,这也是刺激。发现不行肯动脑筋,决定要搞好它,也产生力量。如今你们是东西两线无战事,可以搓麻将了。你们可不能丢失了断烦恼证果到彼岸的素质。修行哪可以停止的,千万不能时久生疲厌。
无法亦无戒,成了一盘散沙
修行人如果不讲修行,不讲经说法,不学戒,不整顿道风,将会变成一盘散沙,慢慢都没劲了。修行人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时候一久,疲厌了。人还比不上炮仗,炮仗从第一声到最后一声都是响的。有些讲法的人,开头精神十足,到后来,也许时间长了,声音就小下去了。有人说我刚刚相反,越讲越有精神,实在说,当我提到目前佛门歪风邪气时,我越讲越生气。不过这样也好,不会讲到后来生疲厌。我到今天对于说法没有疲厌过,四十多年如一日。如果修行人无经律摄持,时久生疲厌,戒律也涣散,这样肯定令正法速灭。
五欲八风吹进佛门,僧团就涣散了
“若众花散置,无线贯穿故,被风则涣散。”好比很多的花瓣散在桌子上,没有线把它串起来,被风一吹就散了。如果用线串起来,每一片花瓣都吹不散。花表比丘,线表示戒律,所以出家人,包括在家居士,要对戒特别重视,没有戒就像一片没有线串起的花瓣。风表五欲之风,财色名食睡,色声香味触,还有世间上的八风,吹进佛门,僧团就团结不起来,各有各的思想,各有各的动作,所以一定要用根线把它串起来,这就是组织。戒律就是组织僧团的一个方法,组织没有了,就变成一盘散沙,这都是佛讲的话。
“尊者跪合掌”,舍利弗为什么要跪下合掌呢?就是有所请求啊,今天咱们就讲到这儿。
没有戒律,僧团一盘散沙,也就安定不起来
 ·没有戒律,僧团一盘散沙,也就安定不起来
 ·佛门抗不住五欲之风,发展佛教事业也成了抓钞票
 ·弘法办学是为了正法久住,不是为了钓钱
 ·出家要坚持修行,不可稍有艰苦就要跑
 ·佛弟子素质变坏,佛教就变了颜色
 ·出家应著坏色衣,不戴金银首饰,宝石念珠不能用
没有戒律,僧团一盘散沙,也就安定不起来
我们继续讲《制戒缘起品》。“若众花散置,无线贯穿故,被风则涣散”。要使种种的花不被风吹散,必须要用线把它们串起来。线就是表示戒,没有戒律,僧团一盘散沙,也安定不起来,也团结不起来。尤其是在末法时期,戒特别重要,因为末法时期五欲的风很厉害,由于科学的发达,物质享受在不断发展,可是人的精神生活没有提高,反而在后退。
佛门抗不住五欲之风,
发展佛教事业也成了抓钞票
佛教认为:贪瞋痴的发展就是人精神素质的倒退。世间上人也反对贪瞋痴。在人的精神素质还没有完全建立在道德修养基础上的时候,人凭着贪欲去发展生活上的享受,反过来又助长了内心的贪瞋痴,形成了恶性循环,并成为一种风气。这种风气很多年前已经吹进了佛门,佛门里边的人越来越抵抗不住,也随着世间上的人去搞财色名食睡。名义上挺好听,所谓弘法、度众生、发展佛教事业,实际上是为了抓钞票。如果抓不到钞票,他就不愿意干了。
弘法办学是为了正法久住,不是为了钓钱
有一年一个佛学院请我给学生结个法缘。我讲了几堂课,当家就不让我走了,一定要请我做教务长,盛情难却,我说:“我两面跑吧。”后来大和尚找我谈:“老师,你两面跑也太辛苦了,那就只好算了。”偶然听到他们在开会,“傅老师留不住要走,没有好的老师讲课,学生留不住,这个佛学院到底办不办呢?办嘛,发展不起来,不办嘛,海外没钱来。”我们弘法办学可不是为了钓钱,是为了法,为了正法久住呀。
出家要坚持修行,不可稍有艰苦就要跑
很多修行人,生活稍微艰苦一点就要跑了,他要跑到生活条件好的地方去贪享受,结果佛门种种搞钞票的花样全出来了。我是年轻时进的佛门,四十年了,佛门变得很快,从前出家修行、弘法或者办学,不管有钱没钱,全是艰苦奋斗。
我22岁在佛教青年会听经,讲经完了,老居士拿着话筒,说“现在天台山的僧众缺乏道粮,每天只吃一顿粥,希望居士们能够供养道粮。”这样的苦,当时出家人还坚持修行。
佛弟子素质变坏,佛教就变了颜色
如今呢?想退学的全有理由,有嫌生活条件苦,衣单费太少;有嫌学习太紧张,这么早就起来;有嫌管得严,不能上街,不能吃零食;还有一道围墙,还有大铁门,什么事情都要来管我。个别人可能过去吃荤吃惯了,嘴上不说,肚子里也在嘀咕。原来这些人修行是为了享受,为了自由散漫!而且提出退学的人全说佛学苑闲话。佛弟子素质变坏了,佛门也变了颜色。你身在佛门,吃的是三宝的饭,一不对你就会背因果的。
出家应著坏色衣,不戴金银首饰,
宝石念珠不能用
如今五欲之风也吹进了佛门,前几天我看到有位法师讲经里提到,现在的袈裟搞得这么漂亮,红颜色的,还镶金边,比释迦佛当年披的袈裟还高级吧?出家修行人应著坏色衣,这个颜色,好像衣服已经穿得要坏了的颜色。有人手臂一举,一道金光,细细一看,手臂上一只金表。从前我到四川去拜见一位法师,有个挂单的和尚在做晚课,他晚课做得挺好,我就起了恭敬心,出去看看,看到他指头上一只金戒指,出家人能够戴金银首饰吗?昨天有人送给我一串玛瑙念珠,能用吗?修行人要抛弃一切金银财宝、翡翠玛瑙。都是不懂佛法,不讲修行的人把佛门搞成这个样子。这是色。
佛门不重视戒,
五欲之风就把僧团吹散了
 ·受了八戒,一切香味都不能用,肯扫厕所就不怕臭味
 ·诵经不能用歌调求好听,不可利用五欲来修行
 ·贪味才会有素食的鸡和鱼
 ·修行人不贪衣着美好,袈裟用粗布做,就不必用搭钩了
 ·佛门不重视戒律,五欲之风就把僧团吹散了
受了八戒,一切香味都不能用,
肯扫厕所就不怕臭味
香呢?我年轻时听法师讲,从前出家人最抢着干的工作,一种是厨房里烧火挑水,一种是厕所里出粪,都是苦事情。现在知识分子出家了,谁肯去扫厕所?因为太臭了。再发展下去,脸上要涂油了,也有理由啊,这是防裂油。但是闻闻也是有香气的。我们居士受八戒那一天,一切香味都不能用,肥皂不能用香肥皂。我从前受八戒的时候,牙膏都不敢用,因为有股芬芳的香气,我就拿点盐刷牙的,因为怕犯戒。佛在世时,出家人刷牙用的是杨柳枝。
诵经不能用歌调求好听,不可利用五欲来修行
声,追求好听,喜欢听美妙的声音,这也是五欲之一。唸起佛来如同唱歌,大悲咒用唱的方式唸。海外来的磁带,放出来的《心经》也是唱的,而且配的佛教音乐也西洋化了,是弹钢琴,也不知道释迦佛当年有没有钢琴。也有理由,这样好听啊。求好听,就掉在五欲里了,你喜欢好听,就是贪心,这个欲就把你勾去了。我经常给你们指出来,唸经不能唸得好听,不能像唱歌那样,我也常给你们改正。能海上师唸经非常平和,从不用歌调唸。可以利用佛教的文化、音乐、美术来弘扬佛法,种种的庄严使众生看了欢喜,那是摄受众生进佛门啊,可不能利用这些东西来修行!
贪味才会有素食的鸡和鱼
味,这里煮菜放味精我看全国第一。可能原来没有这么多,贪吃鲜啊,那么多放一点,慢慢习惯了,再多放一点。有的地方虽在吃素,做的东西就像真的鱼、肉,尝味道的时候,还说“这个味道真像鱼,真像鸡腿、排骨。”念念不忘鱼、鸡、排骨,你的贪心怎么消除得了?
修行人不贪衣着美好,
袈裟用粗布做,就不必用搭钩了
触,不怕你们笑话,五四年我第一次上五台山,也是发心出家的,出家的僧衣,居士们都给我做好了,完全是粗布做的,一点不细滑,一搭就搭上去了。汉地出家人的袈裟都有搭钩勾起来,可能是由于用料细滑,不用搭钩容易滑下来。其实你用粗一点的布搭上去怎么会滑下来呢?用搭钩的袈裟看起来总有点不庄严,大雄宝殿释迦佛的袈裟是没有搭钩的。而现在有的大雄宝殿里,迦叶尊者和阿难尊者的袈裟也改成有搭钩的,也不知道是谁改变的。
佛门不重视戒律,五欲之风就把僧团吹散了
色声香味触,五欲之风吹进了佛门。更糟糕的是,佛门里不重视戒律。风这么大,花瓣又没有线穿,不吹散才怪呢!有人出家三年还俗了,有的出家三个月就还俗,没有戒,还不是自由散漫,一盘散沙!我到过一个寺院,客堂里挂的书法,“以戒为师”,看样子这个寺院很重视戒律。里边的小和尚却跟我说:“傅老师,要不是你在这儿讲法,我们都想走啊。这里说是以戒为师,实际上哪有戒?”年轻的小和尚都看不惯。
不信因果的人只听钱的话,
不信因果,戒就不起作用了
 ·佛门吹起贪享受的风、厌苦的风,把求法的人都吹走了
 ·师父管得严,心里怄气,起了烦恼就想跑,又给风吹动了
 ·受赞叹心欢喜,不可因高兴而傲慢,受到批评就怄气,易失去丈夫身
 ·不信因果的人只听钱的话,戒就不起作用了
 ·对善恶的看法,佛弟子应以戒为标准
 ·有戒才有组织力量,有线才能贯穿一切
佛门吹起贪享受的风、厌苦的风,把求法的人都吹走了
还有八风,如果没有戒律,八风一吹,就把你吹垮了,别人告诉你,“咱们到别的佛学院去,那边名气大,条件好,这儿太苦了。”又吹乐的风,又吹苦的风,有的人就被吹走了。
说这儿苦,是不是苦得像印度外道那么样,没有床就躺在木柴上,吃狗吃的东西?苦行外道咱们是反对的,可我们现在的苦远远比以前的年代轻得多了。有些老修行,已经八、九十岁了,你去问问他们,他们年轻时的生活比现在好还是苦啊?咱们这儿能叫苦吗?在五欲上讲享受能修行吗?你们四点钟上殿,有的地方六点钟上殿,这两个小时白白的损失了,你吃亏了。因为我连续几个晚上没睡好,前天换了一种药,以前我睡下去,大概一个小时、半个小时就会醒来。可是吃了这个药,睡得很好,等到一醒来,两点三刻,赶快进禅堂去带修禅定。本来我每天晚上12点就起来编稿件,足足多睡了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跟谁要回来?有人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照样也不生病。
师父管得严,
心里怄气,起了烦恼就想跑,又给风吹动了
有的师父整天地对你没好脸,一句都没说你好,你一不对他就要管;有的师父总是笑嘻嘻,你有什么要求,有求必应,而且经常在人面前说你好话:“我这个徒弟很有善根啊,他平时在我身边聪明的很呢。”听到表扬、好话,轻飘飘;看见师父管得这么严,心里怄气,起烦恼想跑,又给风吹动了。
受赞叹心欢喜,不可因高兴而傲慢,
受到批评就怄气,易失去丈夫身
我是主张大家要高兴,可是你别听到一句好话就傲慢,轻浮起来,眼睛升到额头上去了;听到一句批评的话,马上受不了。应该听到好话高兴,听到批评话也高兴,听到好话要谦虚,听到批评的话要感谢人家,不被八风所动嘛。你们男众如果气量小,听了两三句话就怄气,说句笑话,小心下一世做女人。你们女众听到几句批评的话,一点不生气,下一世有希望得丈夫身。
不信因果的人只听钱的话,
戒就不起作用了
风吹过来了,怎么办呢?要用戒这根线把修行贯穿起来。当然要使戒产生力量,你必须要深信因果,因果都不信了,你就没救了。犯戒地狱苦,你不信,戒就不起作用。佛教能够度众生,是对有信仰的人说的,社会上的人不信,能度得了吗?比如你去买麻雀、买黄鳝放生,你跟小贩说:“明天观世音菩萨生日,我们是买去放生的,你以后也别做这个生意,不要再去抓了。”他肯听你吗?他会想每逢菩萨生日生意特别好,一个人来不及抓,得雇很多人一起抓。他目的是赚钱,他只听钱的话,因为他不信因果嘛。
对善恶的看法,佛弟子应以戒为标准
世人不信因果,杀鸡杀鸭招待客人,还对信佛的人说:“你尽管吃,不要怕,如果有罪过,算在我头上。”因为他不信因果报应,所以说风凉话。我们懂佛法的人就知道因果转不过去的啦。有人做了坏事,拼命唸佛,意思就是别让我受苦。你不受苦,难道叫阿弥陀佛替你受苦啊?因果是丝毫不差的,因为信因果,所以就不敢做坏事。可是什么是坏事,你有你的看法,他有他的看法,所以释迦佛制定了戒律,以戒为标准。
有戒才有组织力量,有线才能贯穿一切
在组织僧团的时候,戒就像一根线,把僧团组织起来了。好比工厂里有厂规,学校里有学生守则,车间里有劳动规则,部队里有军纪,如果没有这根线,都是一盘散沙。
依戒修梵行,出家人不能不持戒,
更不能推翻戒修改戒
 ·尊者跪合掌,愿如来制戒,令诸弟子众,依戒修梵行
 ·佛制戒,对出家人要求高,出家人不能不持戒,更不能推翻戒修改戒
尊者跪合掌 愿如来制戒 令诸弟子众 依戒修梵行 正法得久住
流润尽未来
能海上师说:~尊者请佛制戒,舍利弗因听说前六佛法住因缘,深恐世尊若不疾急制戒,正法不得久住,未来众生以何得度也,由此可见尊者之悲心,制戒之宏利也。
~佛所制之戒,乃当时观察僧团有什么易起纷染,立即制戒而制止,故乃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戒。
尊者跪合掌,愿如来制戒,令诸弟子众,依戒修梵行
“尊者跪合掌,愿如来制戒,令诸弟子众,依戒修梵行。”这是尊者请佛制戒。梵行就是清净行,要使修行人清净,就得依靠戒,犯戒是不清净的。“舍利弗因听说前六佛法住因缘”,舍利弗因为听释迦佛说,前面六尊佛,正法住世的因缘,“深恐世尊若不疾急制戒,正法不得久住。”他唯恐释迦佛再不制戒,释迦佛的正法就不能在人世间久住。“未来众生以何得度也”?正法灭掉了,后世的众生以什么来得度呢?“由此可见尊者之悲心,制戒之宏利也”。舍利弗请佛制戒,是为了后世众生,也为了正法久住,由此可以看到舍利弗的慈悲心,也可以看到制戒有极大的利益。
“佛所制之戒,乃当时观察僧团有什么易起纷染,立即制戒而制止,此乃根据实际情况而制定戒。”佛制的戒并不是自己凭空想出来的,而是由于僧团里出现一件事,大家的观点不一样,起了争论,总得要有个标准来解决,所以佛就制戒,以后大家就照戒律的规定来办事。
比如没有制定酒戒之前,有一个修行人修得很好,有一次喝醉了,醒不过来。顽皮的小孩欺负他,他也不知道;虫爬到身上,他也不知道;一切神通都现不出来了。因为这样的因缘,佛就制定不准喝酒。
打个比方,当初成立佛协文教部的时候,这些规章制度、学员守则都是我根据以往的经验预先制定的。我办过两个佛学院,一个僧伽培训班,所以其中的矛盾、学生的心态,种种表现,我心里早就有数。我就根据以往的经验,制定这些规章制度,免得以后的人再发生这些情况。假如又产生矛盾了,规章制度里没有提到,就根据这件事再补充一条。
佛制戒,对出家人要求高,
出家人不能不持戒,更不能推翻戒修改戒
听说海外有个人这么说,“持了酒戒可以喝酒,但不要酗酒”。这么一说,连佛制的戒律都给他修改了。按照经文上规定:有酒的颜色、酒的香气、酒的味道,全都不能饮。现在酒的名堂很多,有的人老是来问我,啤酒可以吗?汽酒可以吗?甜酒可以吗?葡萄酒可以吗?当然都不可以。酒酿圆子也不能吃。你只要掌握这个原则就能自己把握好,你先闻一闻,有酒的气味就不能饮。酒戒虽然不是根本戒,可是别的戒尚可以开许不持,但酒戒一定要持,经书里有的,“开中唯除酒”,酒一开,其它的戒你也保不住了,意识糊涂了,你怎么保得住?
在持戒的要求上,如来对出家人要求比居士高,要求越高必然成就越快。听说出家人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在家居士虽不知道出家人有哪三千威仪,但几种情况总常看到。出家人打哈欠都是把嘴遮起来的,也没有两只手伸懒腰的,出家人连咳嗽都是轻轻地咳,走起路来哪有像在家人那样摇摇晃晃的。很多年前美国有个年轻的华裔钢琴家,人家对他的父亲赞叹,父亲笑笑:“哪里?全是我一根鞭子抽出来的。”父亲对他要求高,所以他才有这样大的成就,所谓严师出高徒。
释迦佛对出家人要求高,当然出家人修得好,怎么有人会说与释迦佛相反的话,说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也不根据事实,也不根据条件,也不根据释迦佛对哪种弟子要求高。至于有些出家人不像出家人,这是另外一码事,因为他不能代表出家人。就算有的出家人不像样,他也会慢慢觉悟,也会慢慢变过来的,不能把人看死啊!
拘那含牟尼~简称拘那含,译金寂,是过去七佛中第五佛名,人寿四万岁时出世
毗舍~毗舍婆佛亦名毗舍浮佛,过去三十一劫时出世,译遍一切自在,庄严劫中最后一佛
每尊佛的法身都是遍时遍处,遍一切自在
“拘那含牟尼,毗舍二如来”,这是两尊佛。拘那含翻译成金寂,是过去七佛中第五尊佛的名号,在人寿四万岁时出世,简称是拘那含佛。毗舍佛,这也是简称,应该是毗舍婆佛,或译成毗舍浮佛,在过去三十一劫的时候出世,翻译汉文就叫遍一切自在。佛种种的功德都归纳总结在佛的名号上。每尊佛都是圆满的,所以名号虽然不同,其实这尊佛的功德其他的佛也有,其他的佛的功德这尊佛也有。譬如“遍一切自在”,每尊佛的法身都是遍时遍处的,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他对一切境界都非常自在。
小事也怄气的人,吹口气也会动
庭园石头上刻着四句话,其中一句,“八风吹不动”,那样就自在了。你们被世间八风吹动没有?不要说八风了,吹口气你就动了,所以我们到处都不自在。人们常说“我看不惯”,看不惯就不自在。喜欢评论别人的人,生活中的小事情他也要怄气,对这个有意见,对那个有意见,全是被八风吹动了。
能做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就叫自觉,
去掉烦恼就叫自在
如果一个人能提些合理化建议,这是好的,往往事情本身倒不大,因为心里有烦恼才提意见。从前有一个比丘尼,曾在五台山学过戒律,她来到佛协文教部,看到文教部的规章制度,她就说:“这个规章制度完全是修行的法则。”其中有一条:同学之间不得有对立情绪,你能做得到吗?这种事情纠察也很难帮助,纠察只能看你的脸上是不是好看,你脸上笑嘻嘻的,其实你心里已经产生对立情绪了,所以要你自觉,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去掉烦恼就叫自在,没有烦恼,生死都自在了,有烦恼就不自在。
烦恼自在的地方,流转生死也自在
最近这个时期,你们女众部大家高高兴兴、欢欢喜喜的,比较安定团结。回忆过去的一个阶段呢?来报到的同学走了好多,归根结底就是不自在,她们的话叫“不适应”。不适应再待下去慢慢会适应的。说起来么,因为我们管得太严了,实际上为什么她不自在啦?烦恼关系呀!同样是人嘛,也是同样的规章制度,可能现在比从前还要严一点,因为起了烦恼所以她想逃,逃到哪里去?逃到一个烦恼自在的地方去,那就是流转自在。众生解脱烦恼不容易,流转生死倒挺容易的,很自在。
利根人不需多说,不多说,佛法就容易灭
这两尊如来,“不广说经法,未结戒说戒”,他们说也说,不广大地说,“未结戒说戒”,也没有结戒,也没有说戒,也没有诵戒,为什么这样呢?因为时代不同,这两尊佛的时代,“时人根善利”,人的根机非常善利,利就是利根,善就是善良。“但说教授戒,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只要跟他说一点佛的教导,给他们授授戒就可以了,用不着结戒诵戒,乃至于讲讲简单的开示,“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都能够断尽烦恼,证果。除惑,除掉烦恼,证道,就是证果。因为他们根机很利呀,一听到,马上接受,马上做到。可是这两尊佛涅槃以后,佛法就没久住,因为当初没有广说经法,没有一种组织,后世的人根机没有前面的人好,越到后来根机越差了,所以这两尊佛的正法很快就灭掉。
拍桌即悟,何用多说,因未悟才为你说到今天
我看在法师或者居士讲经说法中,也没有像我这么样,讲的时间特别长,如果你嫌我罗嗦,不妨试试看,如果你能听一两句话,就证阿罗汉果,那么你可以说我罗嗦。哪怕你打瞌睡,不容易听进去,我一拍桌,“诸恶莫作”,你印象深刻,证果了,(众笑)那么我何必自讨苦吃,还要讲不完地讲。你都达到目的了,还要学什么呢?
钝根更需广学多闻,
要在法上去悟到佛法的真谛
 ·要证果才无学,有人未证果就去抱孙子了
 ·钝根更需广学多闻,要在法上去悟到佛法的真谛
 ·修行要活着修证,不能等死了再看
 ·修行的时光极宝贵,还有时间起烦恼吗?
 ·修行人要把烦恼转移掉,让心情轻松一点
要证果才无学,有人未证果就去抱孙子了
前几年,苏州的同学邀我到园林里去喝茶,我哪有时间喝茶?他们说:“老师,一边喝,一边讲法,这样调剂调剂也蛮好。”其实他们有个企图: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突然问他一个问题,他一回答,这个回答最宝贵,南方人叫偷关子。他们认为讲经说法都是一般的,只有在生活里谈谈,突然提问,看你怎么回答。那次有人问我,“我们跟你学了很久,到底要学到啥个时候才学完啊?”我马上回答:“你证了阿罗汉果就可以别学了。”可惜呀,秘诀倒拿去了,还没有证阿罗汉果已经去抱小孙子了(众笑)。末法时期众生真难度!不一定笨,就是习气太深。
我们没有证阿罗汉果之前,全叫有学位,所以天天要说法,天天要自己依教奉行断烦恼,天天要遵守规章制度,天天要检查自己犯戒了没有。
钝根更需广学多闻,
要在法上去悟到佛法的真谛
今天即使你是利根,也是钝根里边的利根。我说的钝根不是消极的:“因为都是钝根,所以不宜多学,还是抓一句最好。”而是因为我们是钝根,所以要虚心,要加倍地学,加倍地努力。就像老师对学生说:“你虽然考试成绩不好,因为你体弱病多,没关系,你只要多用功一点,你成绩也会好起来的。”老师从来也没有说:“你真是钝根,你只要每天做一个题目1+1=2就可以了。”结果考试只考了10分,“你在‘10’后面再加个‘0’就行了。”岂不笑话?修行可不能投机取巧,可不能搞假呀,要老老实实、脚踏实地去悟到佛法的真谛。
修行要活着修证,不能等死了再看
我们能遇到释迦佛出世,今天还能够听到佛法,这是极大的福报啊!可是我们今天,与过去这两尊佛所度的众生相比,远远比不上。这两尊佛出世的时候,人寿是八万岁、四万岁。释迦佛到最苦最苦、业障最重的娑婆世界来成佛,人寿一百岁,已经很少了,根机这么钝了,还要不肯学,不要听法,不持戒,那岂不更没希望了?如果我们努力呢?我们来看看事实,释迦佛到娑婆世界来度众生,证阿罗汉果的人多多少少?修行是活着修的,证阿罗汉果是活着证的,如果修行都要等到死了去修,那么你活着的时候可以尽管去敲敲打打,反正要等到死了才说话嘛。
修行的时光极宝贵,还有时间起烦恼吗?
假如说我们要听法修行、断烦恼,要活着的时候证阿罗汉果,时间怎么好浪费啊?人的生命时光是最宝贵的,六道里人是最宝贵的!如果你真正能够觉悟,真正能够修行的话,你也忙得没时间起烦恼了。你们所以起烦恼,就因为太闲了,人生几何啊!还有时间起烦恼?
修行人要把烦恼转移掉,让心情轻松一点
我今年73岁,你们将来73岁也会来的。你们看看,一期一期的杂志全是我编的,我哪有时间打闲岔?你们总是看我在桌子上写,真叫分秒必争啊!还有人说:“傅老师这个人,刚才看他还在生气,怎么一会儿一点气也没有了。”没时间再生气了,生起气来怎么工作啊?连字都会看错、写错,而且坐立不安,气得来躺在床上“唉……”。(众笑)一想起工作,我这个气就没了,忙着工作了。从心理学说,这叫注意力转移。我有严重的脑动脉硬化,因为脑子动得太多了。有时候还跟你们说说笑笑,这也是为了让脑子休息休息,算是个调剂。有人说傅老师喜欢逗人。我不逗你会笑吗?劝导了两个小时,你脸还是很难看,逗你一下你的脸就像朵花了。
你们与其把时间放在烦恼上,还不如把时间放在风趣上。譬如你正在起烦恼,忽然说了几句风趣话,他说:“今天晚上我想早一点睡觉。”你说:“什么?今天晚上你想早点证果?”大家哈哈笑了。总比你烦恼好。每天笑三次,身体健康。有烦恼的人身体总是胖不起来的,心不宽嘛。说烦恼重的人,也会胖,那是因为皮下猪油太多了(众笑)。
钝根烦恼重,
应多学法,以法调伏自己
 ·根利烦恼轻,容易除惑证道
 ·钝根烦恼重,应多学法,以法调伏自己
 ·娑婆众生业障重,越简单越不起作用,所以释迦佛说四谛法
 ·末法众生图简单,做不到也不知惭愧
不广说经法 未结戒说戒
时人根善利 但说教授戒
诸恶莫作等 皆除惑证道
彼二佛示灭 种种姓出家
~佛在世时,一种姓出家(释迦种姓),清净心出家。佛灭度后,时人根基薄,有不具清净心出家,有出家后不舍在家地位,乃种种姓出家。
时久生疲厌 无经律摄持
令正法速灭 若众花散置
~众花表比丘,出家人如念珠,线散则散。
无线贯穿故 被风则涣散
~线即经与戒,以线串花,挂于项间。
~风即五欲之风,世间八风(因无经律摄持故)。
根利烦恼轻,容易除惑证道
今天我们继续讲,“拘那含牟尼、毗舍二如来,不广说经法,未结戒说戒”,为什么过去这两尊佛出世,没有广大地讲经说法,也没有结戒、说戒呢?“时人根善利,但说教授戒,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因为当时人的根机很利,只要跟他们说一些简单的教导,给他们授戒就可以了,乃至简单到跟他们说“诸恶莫作”等,都能够断除烦恼而证道。
佛法能缩,缩到很简单,能开,开到很广大。为什么几句简单扼要的话,也能使人证道呢?如果根机利,能触类旁通,你跟他说一点,他能想到十点。如果这个人素质又好——修行人的素质就看他烦恼轻还是烦恼重,烦恼轻的人修起来就快,容易去掉烦恼,再加上根利,就容易证果。就好比这个人抵抗力很强,身体很棒,平时很少生病,偶然生一点小病,吃一点药马上就好。
钝根烦恼重,应多学法,以法调伏自己
虽然有这样的事实,但是你抓住这一点,你就要犯片面的错误。换一个病人,病很重,抵抗力又差,你说“就吃那么点药就可以了”,那是不根据实际情况了。现在佛门里这种情况多啊,自己愚痴,没有智慧,还极力宣传“用不着吃那么多药”,不管病轻病重都给那么一点药,那种人能当医生吗?还说出种种的道理,一面说末法时期众生烦恼重、业障重,脾气坏,又说他们怕药苦,你就别找这个麻烦了,给他吃一点药也就行了。结果病人病越来越重,烦恼病、业障病重了,反而说药越简单越好,害人就是害在这里。
应该是末法时期的众生更要学佛法,更要断烦恼,越广学多闻越好,因为毛病重了嘛。如果他不好好断烦恼,更要用各种方法来调伏,要慈威双摄。
现在的人差不多都受了“钝根、末法众生”这种话的影响,戴上了自卑的帽子,把自己看得一点办法也没有。没有想学佛法断烦恼的信心,那你怎么修行?我们承认我们是末法时期众生,是钝根、烦恼重、业障重,正因为如此更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努力学法,因为病重了,才要多吃一点药。
娑婆众生业障重,
越简单越不起作用,所以释迦佛说四谛法
释迦佛来到娑婆世界,跟过去佛出世时相比,人的根机已经差得很远了。光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已经不行了,烦恼越重、根机越差、业障越重,越说简单越不起作用。释迦佛就把修行的方法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扩大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第一次说,五比丘中有两个证果,释迦佛只好再说得明确一点,另外二个比丘才证果,说了三次五比丘全证果了,所以历史上就有了三转十二法轮。
末法众生图简单,做不到也不知惭愧
唐朝有位禅师,他在树上搭了一个窝,每天就在里边坐禅,所以人家称他“鸟窠禅师”。有位著名的诗人请禅师给他开示,禅师只说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个诗人不仅没有开悟,反而起烦恼了,责问禅师:“今天我诚心来请禅师开示,你怎么只讲这两句连三岁小孩也知道的话给我听?”鸟窠禅师就朝他笑笑:“三岁小孩都知道,我看你就做不到。”一句点破,这位大诗人脸就红了,他也懂得惭愧啊。现在不是唐朝了,现在的佛弟子不知脸红,不知惭愧。从这个公案来看,问题在你做不到,你做到了就行了。
末法众生无经律摄持,
会使正法速灭
 ·“愚者说更殷”才能解决问题
 ·什么都没弄明白,种种弊端就会发生了
 ·佛示灭后,如果没有经律的摄持,会令正法速灭
 ·中国僧人都姓释,仍有难舍世俗心
“愚者说更殷”才能解决问题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现在差不多有文化的佛弟子全懂,可是谁做到了?那时候的人根机利,只要说一个大概给他听,他就会做到细则,这就能达到全面、圆满。现在人即使简单地知道一个轮廓,里边的东西还不知道,还自作聪明地认为就是叫我别做坏事,多做好事。其实连这点也没做到,有时做了坏事,还说没做坏事,现在众生烦恼重,坏事干得多,你不给他指出来,不给他分析,他还不知道呢。比如你跟他说“诸恶莫作”,他只知道骂人是坏事,打人是坏事,偷盗是坏事,还有很多他都不知道:规定晚上八点钟熄灯,没有熄灯,影响了别人,也是坏事;讲这话虽然没有骂人,可是在刺人,也是坏事;他只知道杀人是坏事,不知道杀鸡也是坏事。烦恼有粗烦恼、细烦恼,还有更细的烦恼,你不讲他能懂吗?
讲法现在要广泛地讲,你不广说,他不能广泛地了解,再者,跟他说了他没做到,那你还得跟他讲啊!又没做到怎么办?只能耐心地再跟他讲!又出现两个问题,还得再跟他讲!有的人讲一次就懂了,有的人讲三次还没明白,那你还得讲啊!经书里有句话:“愚者说更殷”,对于愚的人你要跟他讲得更殷切,讲得多讲得广才能解决问题啊,哪可以不广泛地说的?
什么都没弄明白,种种弊端就会发生了
摆个现实生活里的例子,经常有这种事,我已经通知某人告诉你们,你们怎么还没做呢?了解下来,我说了五句话,他自作聪明把五句话缩成两句,不是我的原话,变成他的话了。连五句话都懒得说清楚,只图自己简单方便,人家即使把你这两句弄懂了,也是你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呀。
所以我在了解情况时常说:“我不要听你的意思,我要听他本人的原话。”为什么不把原话告诉我呢?一定要弄得人家听不懂。“我想他说的话就是这个意思。”真叫自说自话了,这种情况尤其发生在你们高等文化的大学生身上。还有一种情况他自己是当事人,可是当他把那时的情况说出来时,就听不懂了。譬如共有三个人,他也不说清楚某某人,全是“他,他,他”,究竟这三个“他”是指哪一个?谁听得懂啊?由此来看,究竟是说得详细一点好呢,还是简单一点好啦?要你简单是指你讲话别罗嗦了,你问题都没弄清楚、没讲清楚,这种简单有什么好处啦?只会发生种种的弊端。所以不把问题弄清楚,不广大地学,不广大地懂,是不会有好处的。
佛示灭后,如果没有经律的摄持,
就会令正法速灭
“彼二佛示灭,种种姓出家,时久生疲厌,无经律摄持,令正法速灭。”这就说明简单的后果不好啊!即使当时的人根机很利,证果很快,可是后世的人根机就差了。根机差要学很多的法才能有效果,可是那两尊佛出世的时候,没有广大地说法,因为当时不需要。譬如你们三皈依已经懂了,我还要再跟你们讲三皈依,还会有人听吗?他烦恼已经断尽了,你再跟他说种种断烦恼的方法,就没必要了,讲了也是多余的。
可是等到两尊佛灭度以后,后世的众生根机渐渐差了,烦恼越来越重,由于这两尊佛没有广大的讲法,没有把法留存下来,所以令正法速灭。
中国僧人都姓释,仍有难舍世俗心
“彼二佛示灭,种种姓出家”,种种姓,现在叫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人。佛在世的时候只有一种姓出家,后来变成种种姓出家,出家的心跟当初佛在世时不一样了,比如现在出家同学把世俗的名都丢掉不用了,只有一种姓,叫“释某某”,你也姓释,他也姓释,出家人都姓释,这就是一种姓。当然仅是名字上加一个释,表面看起来一种姓,还要往里看。释迦佛在世的时候,当时出家的人,心都是很清净的,都是想跟佛学法,修行证道,为了了脱生死到彼岸,证阿罗汉果,没有其他的心。释迦佛涅槃以后呢?两样了。拿中国的情况来看,从前朝代,你给他指出错误,他就会舍弃,现在的人肯抛弃吗?历史上有位法师,出家的时候,带了三辆大车去出家,一辆是他的老婆,一辆是酒肉,一辆是财宝,结果到了寺院里,师父说“你要出家,这些都不能要。”他就不要了,后来成了法师,人家就称他“三车法师。”
不断烦恼的人去弘法,挨了一巴掌就直不起来了
佛法所以会消灭,全是因为众生起了烦恼,这个烦恼又影响了正法久住,这个不得不警惕啊!有些人头脑清醒时,看看傅老师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挺着,而且还受打击,想想自己真惭愧啊,过了一会儿同学间有了点矛盾,又起烦恼了,过不下去了。佛法的事业,有这么多的问题要解决,种种的事情要去安排,你这一点烦恼还当作大事情来汇报,真好比火车快要开了,为了赶上火车拼命跑。不小心掉了一只苹果,孩子说:“妈,掉了一只苹果。”妈说:“不要了不要了,快走啊。”(众笑)差一分钟火车就要开了,妈还管你苹果了。你们这点矛盾就起烦恼,将来弘法了,只要挨了一个嘴巴子,不要说嘴打歪了,头颈也歪过去扭不过来了。
主张不讲经说法不深入经藏,是令正法速灭
咱们发菩提心的人,今后的路长了,障难多啊!千万不要受别人的烦恼干扰,也不要受自己的烦恼干扰,一心一意广说经法,使佛法久住,应该发这样心。这完全是经书上的话。有人跟佛唱反调,大讲唸经不必求懂。你不懂就不会讲经了嘛,或者说“不必深入经藏”、“听法越听多越糟糕”,那你怎么讲经啊?我从前佛法不听得多,今天也不会讲啊?有的还挂出牌子,“我这儿从不讲经”,那岂不导致正法速灭?还说“要关起门来修”,即使你能修得成,由于没人讲法,没人听法,佛法也灭光了。
释迦佛到八十岁涅槃前还在说法
你们将来弘法准备弘到哪一年?假如你们说“我弘到70岁”,不对,我傅老师73岁还没停,你别到了60岁,“我要关门啦”。(众笑)如果我60岁关门,你们今天佛法还听得到吗?释迦佛到80岁涅槃前还在说法呢。
佛法要广说大说,才能使正法久住
要使正法久住,第一个是广说经法,法要广说,这部经讲完了讲那部,那部经讲完了讲这部。有的法师讲来讲去只讲一部经,不能称为广说,有的法师这部经一下子就讲完了,这也不能叫广说。我在大明寺讲《心经》,整天讲,讲了八天。要我讲得快我照样会讲,往年我有个即将出国的学生,临走前请我讲《心经》,我两个小时就讲完了,还能讲得更简单,念一句讲一句,五分钟就能讲完,“观自在菩萨”,观自在是菩萨的名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修的是六度中的般若波罗蜜,“照见五蕴皆空”,一照,五蕴都空。“无眼耳鼻舌身意”,眼睛、耳朵等等都没有的。(众笑)就算你没讲错,也不应该讲得这么简单啊,应该广说大说才行。
持戒走清净道,成就才有保障
“结戒亦说戒”,结戒就是制戒,结成戒律而护持,说戒就是诵戒。使正法久住,第二个要有戒,一个是法,一个是戒。法给我们智慧,戒要我们走向清净的道路,那样你成就就有保障了。城市里的路,一看就知道这是人走的路,假如这个地方是专门养狗的,没人去,满地都是狗屎,一看就知道这是狗走的路。不清净的道路可不是人的路,那是三恶道的路。再来说句笑话,有人捡到一双袜子,说:“是不是小黄的?”那个人说:“不可能的,小黄的袜子从来干干净净的,肯定是小李的,小李的袜子一向是臭得不得了。”一看见袜子就知道是小李的袜子,同样一看见路就知道,这条路肯定通向三恶道,那条路通向人天道。走清净道到彼岸。
听法持戒才会明白,出家人要穿染衣,
不穿白衣白袜白鞋
有篇日记可能是你们何老师写的,有个居士问:“前边的出家人是不是你们佛学苑的同学?”何老师一看就说:“不是。”居士就奇怪:“这么远,你能看得清楚啊?”“因为我看到他脚上穿的是白袜子。”我们佛学苑出家同学一律不穿白袜白鞋的,白的是居士穿的,出家人要穿染衣,这些常识不听法怎么会懂呢?听了法才能懂呀,听了法才能清净呀!听了法你持戒才持得好呀!戒本身就是法呀,所以这两点是最最突出,一个人有法的智慧,懂得什么是干净,走上清净的道,将来就能到彼岸了,因为方向不错。出家人不得贸易耕种,
修好戒定慧是佛遗教
 ·比丘戒要由法师来说,诵戒要观持戒的功德和犯戒的过失
 ·出家人不干在家行业,八仙桌上更不能打牌
 ·出家人不得贸易耕种,修好戒定慧是佛遗教
 ·居士奇装异服,胸前猫、背上狗也不像样
 ·能自恣很好,同学帮你指缺点要欢迎
 ·四众弟子的排列是依戒的功德,并非不平等
 ·佛门平等,兄妹不得谈恋爱,哥哥不能欺侮弟弟
 ·进佛门要抛弃世俗上的等级观念,上压下,会出现阶级萌芽
比丘戒要由法师来说,
诵戒要观持戒的功德和犯戒的过失
我居士不能讲《比丘戒》《比丘尼戒》,也不能看,这是释迦佛的规定。可是现在佛经流通处把戒本竟然放在玻璃橱窗里,你只要有钱就能买,乱成了这样子。
出家人的戒要由法师来讲,还要诵戒,一个月两次。以前我们居士也诵戒,跟出家人就差一天。譬如出家人是十四,二十九,我们居士是十五,三十,出家人是十五,三十,咱们就是十四,二十九。咱们居士诵戒是诵《戒定慧基本三学》里的《制戒缘起》,《高洁大行》,一直到《五戒》《八戒》全部诵完,还要诵持戒的功德跟犯戒的过失,而且要背出来。能海上师法流对戒特别重视,五台山清凉桥就称为吉祥律寺,戒上不准有一点差错。
出家人不干在家行业,八仙桌上更不能打牌
有个寺院把当年一张八仙桌还保存着,作为纪念。这张八仙桌的故事大概是这样,有人在这寺院里用八仙桌打牌,结果被能海上师训斥了一顿,后来寺院里就把这张八仙桌保存起来,警诫后人:这是上师不许可的。我24岁上五台山,那时清凉桥什么都没有,有个出家人刚出家,从前他是做木工的,他拿起工具想做一个蜡烛台。刚好上师出来,他每天下午都要拿着一根拐杖出来散步,我就跟在旁边,上师就说话了:“你出家喽,这个事不得干喽。”原来你是做木工的,出家了就不能干了。
出家人不得贸易耕种,修好戒定慧是佛遗教
出家人不得贸易,也不得耕种,《佛遗教经》里都有讲的,要有戒,要有定,要有慧。你没出家前的这一套,全部抛光。清定上师出家的时候,他把以前穿的西装、皮鞋,全丢进大铁桶烧掉了。出家人连个白衣都不准穿,何况西装?
居士奇装异服,胸前猫、背上狗也不像样
我的衣服都是兄妹家不要的,后来连我儿子丢掉的衬衣我也去捡起来,还有一件是扫垃圾的工人捡到的背心,我花一块钱跟他买来。现在更多了,你送我一件,他送我一件,我挑来挑去只穿三种颜色:一种灰色,一种是黄色,一种是白色,因为我是白衣居士,名正言顺。我从来也没有穿一件衬衣,前面是小狗,后面是小猫,像样吗?老头子总得有个老头相。同样道理,出家人也总要有个出家相吧?
能自恣很好,同学帮你指缺点要欢迎
诵戒就是叫你复习一下,自己检查这条戒你做到吗,你犯了没有啊?你们的自恣非常好,有时候自己会疏忽了,别的同学给你提醒提醒,你就能改正了。
我想起一句话,我们招生简章招的是学生,不管是出家人、在家居士,全是学生,同学跟同学之间就可以互相帮助。如果招的是师父,咱们居士老师也就不敢上台讲课了。你们出家同学说说,要不要我讲课啦?(下答:要)那我才敢讲。自恣的时候,无论谁给你提意见,要非常欢迎,谢谢他的关心,谢谢他的帮助。
四众弟子的排列是依戒的功德,并非不平等
虽然大家都是同学,但四众弟子的排列,比丘在第一位,比丘尼第二位,男居士第三位,女居士第四位。这不是不平等,如果绝对平等,走路怎么走啊?如果这条路只能走一个人,四众弟子一列横队,一个也走不过去,那么当然要有个顺序喽。说这样是不是男尊女卑?不是!因为男的烦恼比较少一点,女的烦恼多一点,男的不大会哭,女生容易哭。(众笑)而且男的力气大,女的力气小,男的力气大走在前面等于保护你,有什么不好呢?
佛门平等,兄妹不得谈恋爱,哥哥不能欺侮弟弟
反过来说,不要忘记平等。比丘、比丘尼应该是兄妹关系,哥哥要爱护妹妹,不能欺负妹妹,妹妹要尊重哥哥。兄妹之间不得谈恋爱,(众笑)这是讲道理嘛。你们男众也是如此,比丘是哥哥,沙弥是弟弟,比丘怎么好欺负沙弥?要有爱护心,要有平等心,要有慈悲心,也要有恭敬心。
进佛门要抛弃世俗上的等级观念,
上压下,会出现阶级萌芽
佛门里不应该出现新的阶级,因为释迦佛是反阶级的。印度的阶级观念最严重。我记得你们演出的《优波离出家》,优波离就是最低层的阶级。在世俗上有等级,在释迦佛那里一律平等,所以世俗上的一切生活习惯、生活用品、阶级观念进了佛门全部要扫除。
如果佛门出现了阶级萌芽,这就不好。佛门是平等的,不要出现上层压下层,有权势的人去压没有权势的,用种种社会上的方法拉拢关系等等,使得你一动也不好动,这都是不应该有的现象。当然在你们学生里边可能问题并不大,我今天只是提醒你们,不要失去佛弟子应有的平等,我是一颗菩提心想把佛教搞好。如果人压人的风气发展起来了,新的阶级观念就会在佛门里出生了。今天讲到这儿.
颂:拘那含牟尼 毗舍二如来
  不广说经法 未结戒说戒
 &&时人根善利 但说教授戒
 &&诸恶莫作等
皆除惑证道
释迦佛为正法久住而制戒
 ·释迦佛为正法久住而制戒
 ·要求懂,要重视经验,不可过于自信
 ·严是管得很细致,小事情也不能违反规定
 ·不接受管的人到老就老气横秋
释迦佛为正法久住而制戒
“尊者舍利弗,请问于世尊,过去等正觉,何者法久住,何者法不久,愿如来指授。佛告舍利弗,毗婆尸式弃,拘留孙迦叶,四佛法久住,由广说经法,结戒亦说戒。拘那含牟尼,毗舍二如来,不广说经法,未结戒说戒,时人根善利,但说教授戒,诸恶莫作等,皆除惑证道。”这一段讲的就是制戒因缘,佛怎么会制戒的,是由于舍利弗的请问:在过去佛里边,哪些佛他的佛法能久住,哪些佛他的法不能久住?佛就把过去佛的情况讲一讲,因为佛无所不知。譬如我们也常会发问:“你知道过去办这种事业的,哪些人是成功的,哪些人不成功?”一般人不可能无所不知,我们是根据生活经验,也就是说根据过去看到的以及自身的体验来回答的。
要求懂,要重视经验,不可过于自信
老话说“若要好,问三老”,老人有老人的经验,年轻人过于自信,往往失败的很多。年轻人有他的优点,充满热情,血气方刚,精神是好,但也有他的缺点,经验不够,又不大肯请教别人。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初生牛犊不怕虎”,初生的小牛看见老虎它不怕的。这个不怕的精神当然是好,可它没有经验,你再怎么不怕,老虎也会把你吃掉。没有经验,不懂得危险的人经常犯错误,甚至会拿鸡蛋去碰石头。年轻人最要紧的是要求懂,所以要虚心地跟有经验的人学习。比如出国前首先要知道外国的风俗习惯,否则你一到外国,人家就觉得你很不礼貌,对你印象就很坏。在国内,你要去拜访一个人,你什么时候去都可以。在外国,首先要经过他同意你才能去,有的还规定的:星期几专门接待客人。如果你冒冒失失地去了,外国人认为你不礼貌。
严是管得很细致,小事情也不能违反规定
有人说我们订的制度很严,这里女众部更严。所谓严不是凶,严就是管得很细致。这有几种情况:第一种,人家不知道,那你总要先跟他讲清楚,否则你也不能说他不礼貌;还有一种,讲清楚了他也不做,或者做得很随便。譬如,规定进我房间要敲门,新来的学生不会不遵守,老学生中间最老的,跟我最靠近的,经常要来找我的,随随便便,不敲门就进来。你们看成是小事情,其实是违反规章制度的。我现在因为生病,也就不批评了。从前我一看到你违反规矩我就要批评,前天有人没敲门就进来了。还有人更好笑,人已经走进来了,再在门上敲敲。敲门是要人家同意你进来方才能进来,你进都进来了,还敲什么门呀?太随便了。
不接受管的人到老就老气横秋
佛协文教部最近来了七八个新同学,表现都很好。有的老同学反而比不上这些新的,闲话特别多:“这些新来的竟然管到老同学头上来了!”他管错了没有?没有管错你应该惭愧啊,退步了还摆老资格,将来老了就老气横秋,目中无人,像佛弟子吗?别看这种人在我面前很听话,因为他跟傅老师有感情。假如天天在我身边,被我天天批评,可能也不会听我话了。这不叫真听话,什么叫听话?我给你指出错误,你就要改正,那才叫真听话。
僧团没有戒,就像一盘散沙
 ·善知识给你的指导,那是他的修行经验,是活的
 ·僧团没有戒,就像一盘散沙
 ·没有基础的人,脱离了大众很难修啊
 ·不遵守戒律,就等于你不要佛来度你
 ·诵戒并自说所犯之罪以长善除恶
 ·愚痴的人易起瞋恨心,不愿发露忏悔,毒更深
善知识给你的指导,
那是他的修行经验,是活的
话再说回来,经验最重要,善知识有修行经验,佛学辞典上没有修行经验,书上的东西都是死的,善知识给你的指导是活的,差别大了。我讲课里边有很多插曲,这些插曲就是修行经验。事实证明,人们很喜欢我这种讲课方式。譬如你问我:“我想这样做可以吗?”我就以经验告诉你:“从前也有这样情况,如果你这样做,你会失败的;如果照我的话去做,你会成功的。”
僧团没有戒,就像一盘散沙
舍利弗请佛指点一下,佛就告诉他,“毗婆尸式弃,拘留孙迦叶,四佛法久住”。过去七佛中的这四尊佛,他们的佛法久住于人间,为什么呢?“由广说经法,结戒亦说戒”。广说经法,使众生能够明白佛法道理,脱离凡夫知见,进入佛之知见。“结戒亦说戒”,结戒是很重要的,没有戒、没有规矩,就像一盘散沙,对戒律放松了,也是一盘散沙。一个人怎么好放松呢?我多年当老师的经验,一放松就要出事。修行对付烦恼天天像打仗那样,全靠戒律。戒就是组织,组织僧团没有戒,就像乌合之众。烦恼起来就会吵吵闹闹,或者自管自,大家也团结不起来了。
没有基础的人,脱离了大众很难修啊
住茅篷的人原意是为了要专心用功,要了生死。如果尽打妄想,睡到八点钟才起来,这样修行十个倒有九个落空,没人管啊!要么你是躺在床上“用功”。名义上住茅篷、闭关、用功,脱离了大众,没基础的人很难修啊!大众的力量最大,依靠大众是最最重要的,大众的加持力最大。我年轻时在社会上工作,老干部一开口就是“组织”,他们对组织很重视,因为脱离了组织就没有依靠了。
不遵守戒律,就等于你不要佛来度你
所以佛强调戒律,强调组织,就是使我们快快成就啊!佛制订了那么许多戒律、规矩,这些都是度众生的方法,你不遵守就等于你不要佛来度你。
诵戒并自说所犯之罪以长善除恶
诵戒一个月诵两次,“每半月终其日集大众读戒经,又于半月间,令忆出所犯之罪而说其罪,以长善除恶,梵语叫布萨。不受具足戒者不使得听。”诵戒的时候不受具足戒的人是不能去听的,哪怕窗口门口也不准站的。我们以前在昭觉寺的时候,出家师父们每天先诵戒,诵完了打鼓三下,居士方才可以进去诵经,很严肃的。
愚痴的人易起瞋恨心,不愿发露忏悔,毒更深
还要把自己犯的戒在大众里讲出来,有的事情你忘记了,还要回忆出来,假如旁边有个同学,帮你指出来,这不是更好吗?现在有些人,谁给他指出来,他就对谁起瞋恨心,意思自己没想出来就不用说了。即使想出来了,也假装糊涂,这叫喜欢隐瞒。不发露你怎么忏悔啊?不肯发露是什么原因啊?怕说出来丢脸,还有的不服气。好比脚背上生了疮,给人看见了不好意思,衬一张油纸,再包棉花,再一块布把它绑起来,密不透风。结果烂得越来越深了,臭气都露出来了。陪他去看外科医生,他还不让医生去掉,因为去掉了包布,疮暴露出来了,多难为情啊。医生管你的呢,就把它剪掉、拆掉,哪怕他疼也不管,目的是为了给它治病呀!看看是什么毒疮,该用什么药,还要给他洗干净。那些想隐瞒的愚蠢人,最容易养成这种习气,佛门里懂法的、有智慧的佛弟子就不应该这样。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卡欠钱能贷款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