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公司是两个人开公司法人写谁合资开的,因为我对财务一点不懂,所以所有现金往来

作者的其他原创文章
会计是众多的领域的基础,是资产评估,税法,审计,财务管理,资本运作等等的基石,会计是通过一系列假设将经济业务的实质抽象成数字化的信息,理想的情况下是通过数字化信息来展现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和现金流量,可以获取后续财务管理等的信息来源……
从文中可以看出,会计的热度一直不曾下降,院校热门,企业岗位需求大,行业高薪,三者集于一身之时,也说明这个行业的激烈竞争。
有感会计的门槛真的不高,会计的来源有科班出身,也有半路出家,会计从业资格证挺好考的,有了就可上岗,后续的发展完全看个人……半路出家做的比科班好的比比皆是,科班出身非常优秀的也不胜枚举。
会计的从业者的发展有的时候看的是机缘,就像现在大热的玄幻修真小说,你有没有在地摊上随便捡个东西都是绝世宝贝,跳下悬崖都可以进入传奇强者的洞府接受传承的命格……说回来了,因为刚刚从事财务工作的小菜鸟大部分都是从事很繁琐的工作,是1年工作经验用10年,还是10年工作经验一年就获得,有的时候和企业的自身发展离不开,企业有需求,例如上ERP系统,并购重组,ipo,新三板,全面预算管理……如果有的话,并有机会参与进去,然后在看一些书籍,这样你的提升是显著的,积累了相关经验,这就是你的核心价值……如果没有机缘,除了等待就是创造,积累,建议,跳槽……
因为会计行业,基础还是核算,虽然现在信息化大潮风起云涌,虽然现在管理会计的思潮大行其道,但是改变不了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财务都是以核算为基础,或许部分大型企业也是在僵化的核算机制中不能自拔……
需要多长时间可以改变呢?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或许很快,但是面对财务这种改变阻力较大的,又或许很慢……
基础的核算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然后进入行业的人又多,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二条腿的小会计挤破脑袋,自然待遇就一般了,其实可以说蛮一般的。任何行业金字塔顶端都是光芒万丈,处于低端的菜鸟,偶尔看看找找动力,还是需要面对现实!所以有的时候就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的学习,好好的提高,相信并努力向着金字塔上层迈进,尽人事,莫问天命,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低端岗位供大于求,中高端岗位如何,没有处于这个阶段,不敢轻易断言!
选择会计,还有一个地方就是选择了考试,好多好多的考试需要你去参加,习惯就好哈!不过现在是终身学习的时代,不想太快的被新陈代谢,还是需要保持终身学习滴态度……
貌似部分人当从事一行,都会对所从事这样的行业有所抵触,医生,教师,会计,律师……
因为接触了或者可以说真正经历这个行业所有的黑暗一面,你见到的是别的行业的光鲜亮丽,所以会觉得别的行业是美好的,是幸福的……
从事这个行业有没有发展,肯定有,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一往无前的选择这个行业呢?
应该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职业!不过还是需要理性的选择,这次抉择或许就改变了人生轨迹!仅是个人观点,或许有失偏颇,敬请谅解!
作为一个在企业做过财务转到事务所的,我并未觉得后悔,同时也坚持自己的选择,但我还是想说说自己的一些思考,将从四个方面来表述:一、事务所的模式事务所是一种非上即退,完全靠自由成长的一个地方,何出此言?事务所的培训制度虽然不错,但真正上,大部分我们还是“底稿机器”,入所的前2-3年,你大部分是扮演这样的角色,事务所基本上是一年一升的节奏,的确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明确的职业上升空间,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每当你升一级时,你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是不一样的,是需要有所提升的,你需要开更复杂循环的底稿,你需要开始撰写报告,编制现金流量表,开始编制合并抵消分录,开始更多的和客户沟通……
如果你的领导和考核负责人认为你不具备这样的情况,那么你可能会留级,留级还没有改变,sorry,你可能真的会成为那部分被淘汰的,结局就是你自己主动或者被动的“出局”!事务所每年都会招大量的新人,这应该是综合多方因素的结果,但真正可以晋升到经理,高级经理,合伙人的,其实比例是不大的,每到垮一个大级别的时候,你所需要的技能和素质会提升一个程度,这时候肯定会“出局”一部分人的,再不断的招人,肯定有冒尖的,那部分冒尖的就会留下来,会创造空间让你成长,会提供机会让你成长,会制造挑战让你面对,犹如大浪淘沙……
这个就是现实,刚刚进入事务所的奥迪特们,或者是应届毕业生就进入事务所围城的朋友,你们做好心理准备了吗?二、事务所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假如事务所我呆不下去了,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我要离开这个地方了,事务所经验可以给我带来什么呢?我入职的时候,我旁边是一个在事务所供职已经一年多的童鞋(应届毕业生就进事务所的)觉得很迷茫……
迷失在项目上,迷茫在底稿中,大忙期间,估计忙的你连想的时间都没有,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一份底稿接着一份底稿,你可以从这里面获取什么……
开底稿的经验,抽凭的经验,勾稽的能力,扎或者挤的能力……
你幻想你在低级别的时候去了解高大上的“内控”,公司“运营与盈利模式”,公司的”预算管理“,或许可以若有若无的去感受一些,但那还是需要你有那个心去体会……
三、事务所的经验可以得到怎么样的认可事务所的经验可以得到怎么样的认可呢?好多人进入事务所就觉得进来可以度个金,混几年后可以出去企业任职一个高级别的岗位,有的,我们所就有一些很高级别出去,真的做财务总监或者其他中高级别的职务,视野里面肯定也不乏这样的大神,但是事务所的经验只是他可以成为或者把握这个机会的要素之一,一定要记住这个只是“之一”。很多审计已经脱离企业这个圈子很远,其实企业的事情是很琐碎的,我在企业的感觉就是,工作其实真的很琐碎,而且很重复的,很多价值并不是短时间可以体现出来的。纵然你具备从审计角度去审核会计的合规性,那么你是否具备将经济业务转化为会计语言的能力,你是否具备可以主导一个财务工作,或者带领一个财务团队的能力,我觉得这种能力的需要远远高于事务所项目经理带队的需要,最简单来说一个长久的需要稳定的团队,一个是短期的零时组成的团队,并且各自的分工和承担的职责也不相同。那么作为用人单位,支付薪水给我们的单位,我们可以给企业创造多少价值呢?他们会不会考虑到,你或许很厉害,仅仅缺乏实务经验的,你来我这边只是为了弥补这个短板,我却为你的成长买单;他们会不会考虑到,你们没有实务经验,来这边需要一个上手的过程(ps:我认为,事务所进企业其实上手速度应该会比较快的),你短期不能给我们带来价值,我们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可以直接上手的;他们会不会考虑到,事务所有的时候工作是比较松散的,你们是否可以习惯枯坐办公室的生活;他们会不会考虑到你并没有相关的会计实务经验的,你就去审计,到底有没有货(确实有很多企业自身认知的问题,那些老板根本就不晓得审计和会计的区别)……
事务所或许有着种种的缺陷,但世界上本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事务所可以给我们带来专业知识的拔高,可以让我们更具备逻辑思维能力,让我们更具备风险意识,让我们更有机会去见识不同的行业和见识不同类型的人员拓展我们的视野,级别高了之后,其他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至少至少让我们明白审计是怎么做的,以后做财务或者成为领导之后知道怎么和审计pk……
我认为事务所的经验对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来说,应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就看自己如何把握……
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制造业这个吸纳很多财务人员的领域面临着很多现实的困境,其他行业也不是那么美好,故而就业情况比较不乐观,但我觉得事务所中的绝大部分的人终将要离开这个审计行业的,离开中的大部分人还是会供职于企业,当我们在事务所的时候确实需要有一定的思考,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谈及自身,我在企业原来是做成本这一块的,我没有结过账,我没有出过报表,我也没有纳税申报过,我不晓得纳税流程,我甚至连发票都不会开,也不晓得如何去开……
但是进来事务所后,我或许知道会计准则的规定,我晓得如何去审计一个科目,怎么做是合规的,我或许知道税法条文的规定,我晓得应该如何做是符合税法规范的,但是,但是,真正的实操,实操呢?我不会,这就是现实,虽然我自信自己如果去企业工作的时候上手会很快,但是去求职的时候,这就是我的短板,也是用人单位会考虑的……
说到高大上的企业经理,他们横向的协调能力比他们纵向的业务能力更加有价值,什么都他亲自出马,他招你做什么?考证文化,深深影响着很多财务人员,但是在企业,你的综合能力远比那一纸证书重要的多得多,你有一百个证,给不了企业创造价值,你也会不受到企业欢迎的;反而言之,你没有证书呢?或许连面试资格都不给你,因为他们怀疑你是否具备这个能力;假如你有证书呢,或许你只是一个大专或者一般三流本科毕业,那些高大上的企业会觉得你不是名校毕业的,你最基本的素质就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你可以无限的吐槽或者批判这个观点,但这个就是现实;假如你是top级名校毕业,又有证书,又有能力,这种高级别的人才当然是稀缺的,所以给自己换一个名校的马甲,或许会让你的职业生涯走的更顺畅;如果你是事务所出去的,企业或许就潜意识的认为你就应该有注会,(ps:让他们去试试,站着说话不腰疼),虽然你很愤怒,虽然你很不削他们的无知,但是你却是弱势的求职者?四、如何克服这一缺陷如何克服应届毕业生进入事务所之后的不足,我感觉就是不要离企业这个圈子太远,可以和朋友,同学聊一聊企业,聊聊里面的事和人,聊聊专业,倾听他们的故事,可以多看一些实务的书籍……
在深入的话其实我也不晓得如何可以真正克服,我那短短的企业工作经验,只能说让我更不那么迷茫,我来这边,我更懂得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我觉得一毕业就进入事务所的,真的需要多和身边的财务朋友聊天,这是很不错的一种方式,不要让底稿埋没了你的青春……
如果你就是希望在事务所一直努力下去,希望往高层走,越到上面,越需要对企业有所了解,那时候理论知识只是基础,其他相应的能力同时也应具备,你是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的,你肯定不能不了解企业,你还需要更深入的了解企业,去寻找企业愿意为你的服务支付费用的可能……
所以真的不能离企业的圈子太远,不能只仅仅专注单一的方面,但是,职业生涯是一个很长期的,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不要好高骛远,脚踏实地走好自己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即是对大家的一种提醒,亦是对自己的一种警示!!!
1、依法征税,才可以依法纳税,税法自身就是一部侵权的法律(为保证国家机器的顺利运行,靠国家强制力保证,无偿侵占纳税人财务的法律),故而征纳双方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当下,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力推的治国之策,减少权利的寻租空间,税务机关的控制也逐步从事前控制,走向事中,事后控制,税务风险必然随着改革的进程向企业转移。这其实也可以从税局推行的征管模式中看出(以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为前提,以促进税法遵从为目标,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依托专业、信息化管理方式,优化服务,加强管理,集约稽查,依法征收。)
2、税法这个东西是随着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更新,随着财政收入的变化而不断产生变化,但是法律滞后于经济业务应该有着其必然性,税法的学习有时会让初学者觉得杂乱,可是在当下潮流,除了依托中介机构外,企业自身的财务人员,财务的管理人员也更需要提升。
3、依法治国,推进法制社会建设,虽然有点大而空,但确实在进步,不可否认黑暗的一面总是存在,正如有阴必有阳,有正必有负,就算在法律制度非常完善的美国,律师的收入那么高,正如水是有源滴,树是有根的,律师收入这么高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觉得老师的分享中有些话还蛮有意思:”越是依法,越是不确定,纳税法定,纳税义务不确定,涉税行为没有真象,只讲究证据”,不是太懂,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体悟。收获:
1、要以法定的眼光,来看待纳税义务,以法定的眼光,来看待遵从义务。
经常在讲纳税成本,遵从成本,毕竟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一种行为均需要以支付一定的代价作为前提,故而相应的成本也应该进入经营活动的考虑范围。税务机关的各类表格,纳税调整的成本,账务处理的成本……
但是任何的前提都是法定的,我国的法律体系,是大陆法系,也就是成文法,依照法律条文行使权力义务关系。虽然税法的执行是“人治”的,但“人治”的过程也会尽量摆托其执法的风险,毕竟有的后果也需要掂量,现在的微博、微信等新闻平民化,网络中所带来的舆论压力,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左右事件,左右政策,左右法律,最近不就在曝光&维权律师&。不过人与人的相处,绝对不是机械的法律问题,成本的讲究,除了账面,也有其他的考量。
2、自主申报,自行负责,不需审批。
老师讲到稽查的过程中,如果确实存在涉税问题,可以走自查口申报,稽查在法定下,无权阻拦,这个在稽查结论迟迟不下,金额又比较重大的时候,确实可以省滞纳金。
财政就像填不饱肚子的恶鬼,在先有财政预算,再考虑征税行为……所以吧,在这种体制下和机制下,违法征税的行为的产生也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税务系统中,有各类考核,也有各类指标,稽查由稽查的指标,大企业科有大企业科的指标,所以吧,有的时候在自身利益为大前,执法人员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或者违法成本很低的时候肯定考虑自身,无可厚非。作为纳税方,懂法,并且按照依法的眼光来维护自身利益也就显得比较重要!
审批是一种行政行为,受制于征管机关,现在的改革很多事项和行为都在去行政化,备案、申报是自主行为,征管机关只执行复核性审查,审查数字逻辑是否正确,检查资料是否齐全,具体的内容不审查。
3、滞纳金必须依法征收,罚款受行政处罚法制约,要有具体条文。
一个行为是否产生滞纳金,是否可以进行行政罚款,这个必须依法。滞纳金为滞纳税款之日起,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该交而没有交,那么就要收利息。依法核定权和自由裁量权本质是一种征税行为,纳税义务的产生,是从该权利行使之时产生。故而先自主申报,认为自身本就应该交这么多,我适用的税率正确,计算的计税基础在自身角度看觉得合适,并无偷税漏税的企图,只是税务局觉得我的税费交的少了,依照征管法等法规核定征税,那么我自主申报至核定权利产生之间,我并未产生应交滞纳金的行为,相关滞纳金的征收就不合法。税务机关的任何借口,在无具体法律依据的前提下,都无任何效力,什么系统问题啦,什么本来就是这样啦,都站不住脚的。
罚款是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罚,你违法了,并且有罚款的依据才可以处罚,是否可以这样认为,你做错事情了,才可以处罚你,怎么叫做做错事,必须要有依据,不然就没有处罚你的必要和理由了。处罚不是你想罚,想罚就能罚,对于税务机关行使的核定权导致的补税,没有罚款的法律依据。思考:
1、论“打点”行为
打点行为广泛存在,什么都先问有没有关系,有没有熟人,在硬性下寻求弹性空间是好多人的需要,在涉税领域,税务师事务所很多时候会扮演这个角色。税法是刚性的,执法是柔性的,法律是无情的,人是高智商的情感动物……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条以及三十七条规定了税务机关有权核定的范围。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纳税人对税务机关采取本条规定的方法核定的应纳税额有异议的,应当提供相关证据,经税务机关认定后,调整应纳税额。
依照征管法,核定征收以及税法赋予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就留有了可打点的空间。
2、论“以票控税”
不知道是不是全世界只有大天朝用着传说般的“以票控税“方式,但不得不承认这绝对是壮举。为啥这样说,因天朝国土辽阔,改革开放的春风带来了火箭般的发展速度,人口众多,多种经济体制共存,经济业务多样化,如何 有效的征收,用发票控制的方式可以简单快捷的解决,征管的大问题。可是这种粗暴的征管方式,问题可是大大的存在。反正贴票,买票行为的普遍性众所皆知。
企业所得税的税前扣除讲究的是合理合法,在目前的国情下,发票被大部分人认为是合法的唯一要件。可是企业所得税法对于合理有效票据的解释是含糊的,现在可以明确的是没有发票绝对是违规的,至少违法发票管理办法,那到底可不可税前扣除,就看你搞不搞的定税局和是否被查到咯。正如课中老师说的,小金额调就调了吧,反正一般也不会为了这个小事情伤害税企关系的呀,可是如果是大金额,特大金额,真闹到法院去,那就不好说了。
这边觉得有个事项要强调,没有发票是不是可以入账的问题,个人观点是可以入账,是否可以税前扣除存在风险。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会计的定义和目标都是反映经济活动,提供信息,那么是否有发票不是入账的充分必要条件,讲究的是真实发生。为什么说有涉税风险,因为在没有导致纳税调增之前,没有真正发生税款缴纳的行为之前,更多会用风险来提醒和反馈。
很多发票是不能取得,很多发票也是取得不到的,那么适当的变通也是可行的,例如通过工资薪金支出将经济业务转变等。不过增值税发票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雷池,切记,切记~~~~
3、论”依法&的视角
不免税,就要征税的观念是不对的。征税的基础是法律,例如印花税,只有列举到的应税行为才需要交纳,例如个人所得税,只有11种涉税行为才需要缴纳,老师举的乞丐的收入是否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就蛮有代表性。但是现在的企业税负很高,实体经济疲软,在大部分的老板心中,可以省税,就是利润,什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那要到是企业家的时候再提的。企业纳税,不是依照系统纳税,不是依照纳税申报表纳税,也不是依照税务局纳税,而是依照税法等法律法规纳税,只有企业自身有了税法的知识,才可以具备这样的眼光,依靠外力,完全没有自身强大来的直接有效,打点的基础是法,征管也是法,纳税还是法,同样的法,在不同人的手中,可以玩出不同的花样,是否这就是老师在课中说的”越是依法,越是不确定,纳税法定,纳税义务不确定,涉税行为没有真象,只讲究证据“浅显反映。
他们也关注
对于事务所的一点点看法——菜鸟成长在事务所
在每一个财务与会计论坛,都有对事务所的各种看法;在很多财务类专业的在校生中,都有对审计行业的向往或者说关注;在很多在企业工作的人,都有对事务所的各种评价;在很多考CPA企图改变人生轨迹的人,对事务所有着发自内心最深处的那份寄托……
在我呆的事务所,构成的员工中,很多都是一毕业就进事务所,基础的审计员很少是从企业跳槽过去的,而且基本上应聘进入事务所的应届毕业生,学校的财务类专业都非常不错,也非常非常多的重点大学,至少是一本大学的学生,至少我觉得大家都是牛人呀!
曾经我身处围城外,看待事务所:
1. 可以见很多企业的账,可以审计不同行业,会拓展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见识;
2.&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财务理论水平,快速增长自己的能力
3. 事务所的收入水平,较现在社会上普通的财务人员收入更高
4. 感觉天天做项目,可以去不同的企业,见不同类型的财务人员,穿着正式,提着电脑,非常高大上
5. 可以出差,厌倦了天天枯坐办公室的生活,俗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6. 传言的工作半年,休息半年,还有年度旅游
现在我在围城里,看待事务所:
1.是的,可以看很多企业的账,接触非常多的企业,是的也拓展了视野,也增长了知道;但是君不知,因年审大忙期间,审计现场的时间总是那么的紧张,开底稿的时间都非常赶,很多人进一家企业,都不知道这家企业是做什么的,取到企业的财务数据就开始执行审计程序,虽然企业各不一样,但是形成自己的底稿风格和审计思维后,基本也是在不断重复,不要看不起这样的审计同学,当你真正也在这个位置的时候,你也会这样的。
2.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这个真的,因为你不懂会计准则,或者是税法的话,你根本就无从下手,那怎么可以发现企业的处理问题呢
3.事务所的收入确实相对于财务会计的工资会更高,但是君不见,大忙期间,大家都是各种加班,各种亚健康状态。
4.天天做项目,提着电脑,但是真正这样子的时候,一点都不觉得高大上
5.可以出差,君不见事务所的同学出差,一般就是酒店——企业的会议室——酒店的状态,如果项目进度很赶的话,是连旅游的机会都没有,碰到抠门的企业,一天异常忙碌,住的地方还很简陋,难免心生怨气
6现场结算后,就是出报告整理底稿,装订底稿,真正休息的时候,又要开始万恶的CPA之路…… 所以真没有想象中,那么舒服
一点点收获:
当真正闲下来的时候,我开始静静的思考,这样的生活是不是我之前预计到的,我后悔了吗?对我而言,答案是否定的,我并不后悔,因为事务所的经历是我给自己做的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来在企业,呆的是一家上市的大型国有企业,真正有做过一年半的会计实务,但是非常不幸的也是有幸的,公司采用的是sap如此高大上的erp系统,完全弱化了财务人员对于财务核算的功能,更多是依托erp系统,并且企业财务部是40-50人,分工非常细,财务人员的工作职责,更多是录入数据,核对数据,再从系统抓取数据,进行所谓的财务分析和经营分析。但因为接触的是这样的财务系统,分工又异常的细化,我完全没有做过一笔分录,对于财务实务认识非常的浅薄,甚至没有……
正因为自己感觉学不到东西,国企的财务轮岗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所以我毅然绝然的选择了离职,进入我向往已久的事务所生活。
到了5月份,开始整理底稿和出报告了,我开始总结自己在这个大忙季节的收获与不足,去过了20多家的企业,但是真正给我留下印象的企业就是最近的几家,之前的那些企业呢,真正不记得了,之前选择事务所更多,希望自己可以去了解企业的核算,内部控制什么的,但是现在完全成为了空谈,因为开的科目的原因,我只知道自己科目的东西,还是比较浅薄的。。。但是最起码,我扎实了自己的会计理论,也真真正正的看过一遍会计准则,看过一遍企业所得税法,关注了各种财税文件,懂得审计应该怎么做,税审应该怎么做,我还是觉得收获了很多,下一个审计年度,希望自己可以再开好自己底稿的基础上,更多的去了解不同企业的经营情况,收入确认形式,成本核算模式。
最近一边整理底稿,一边对每个项目进行总结,虽然是迟到的总结,但也有感悟,积累是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得不提到,因为之前在企业就对会计实务了解的不多,来到事务所后,发现其实想真正了解会计实务还是比较困难。因为审计和会计的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只要做好审计了,控制好风险,出具客户和事务所都能接受的报告就ok了。事务所是没有义务去让每一位同学去了解实务怎么做的,就像之前我在企业中,财务经理说过的,你没有权利去要求前辈都要耐心的教你,你也没有权利要求企业根据你的需要去无偿的培训你,所有的,都要靠你自己主动去学习。个人感觉:企业是没有义务对你的未来负责的,因为他只需要你做好,企业需要你做好的事情就够了,所有的机会,需要靠自己去争取,所以的收获,需要靠自己去总结!
一点点感想:
作为财务人员,很多人张口闭口就是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是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要想当上将军,前提是你首先是一个好的士兵。俗称,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真正给你做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基础是你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不要觉得自己的财务领导水平就那样,我和他差距不大,甚至有人说,他比我还差呢,但是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大部分人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做领导的,所以还是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吧。
在视野上,看到了貌似很多财务总监的人生履历中,都有事务所的背景,很多人都说事务所跳槽出去,就可以做财务经理,财务总监。从我短短在企业的1年半,中就可以感觉那会存在很多障碍。
纵然你是项目经理,你手下带领一般成员,因为事务所的项目管理形式,和企业中财务部门的管理是完全两个概念,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到了一定高度,做人比做事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事务所的人际关系异常简单,不存在太多的利益关系,才会保持着这样一份稳定的简单的关系,我不喜欢你这个项目经理,我可以不和你做项目,我不喜欢你这个审计员,我可以不带你做项目,我觉得你能力不行,我可以不带你做项目,每个项目都可以遇到不同的人,我们可以成为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和之前在国企工作的感觉完全的不同,举例说明,之前的科室领导(类似会计主管的职位),在企业你手上就这么些兵,他不会你需要耐心的去教他,不然你就会像诸葛亮一样的忙碌,你觉得他不好用,那还是需要培养他,当他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你要和他交流,上头有什么任务的时候,你还要知道让谁去做你会比较放心,而且你可能需要指点一下,国企还要知道谁谁谁有关系,当主管真不省心,财务经理应该就更麻烦了,话说越到上面涉及实务越少,涉及管理越多,涉及人际的越多,但是基础的基础是你作为领导,只少你要懂呀,不然下面的人忽悠你,你都不懂,那就是一种悲剧,不要以为因为我不懂所以才需要你来呀,应该是因为我不精,但都懂,所以我需要你来……
再说企业高大上的预算和经营分析,有幸的是,我参与过企业的全面预算的编制,真正负责全面预算的人,了解企业,还是一个可以照顾到各方利益的,并且是懂得财务或者管理的人。经营分析,每个企业都有固有的模式,就像审计程序一样,但是真正可以做的好的,分析出道道来的,都是要建立对企业的了解上,我也做过几次经营分析和成本分析,再感慨一下或者吐槽一下,现在太多的基层的财务人员太不在乎去了解企业的运营,太不在乎的去了解企业的生产与管理,按照模板的每个月的经营分析,根本创造不出来什么效益,这就是为什么企业忽视财务,财务人员普遍待遇偏低,在企业财务不是一个直接创造价值的岗位,如果连间接创造价值的机会都没有把握,只是做最基本的财务核算,那收入低是正常的,你给企业创造多大的价值,才可以要求获得相应的报酬,有时间吐槽工资低的,还不如多花时间提高自己。
在企业,情商与智商同在这个现状,在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努力耕耘底稿的同学,或者带项目的现场负责经理所欠缺的,这也就是很多进事务所3-5年左右跳槽进企业水土不服的原因吧,也许到合伙人级别或者总监、高级经理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吧,或许就应证了论坛中一位姐姐对于事务所,级别越高,越像销售了……
说的很乱,也很杂,算是自己对于事务所半年的总结,也是自己一点点的思考。
(本文内容不得以盈利为目的进行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有 193 人读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合资公司财务制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