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轻工业学院北航软件学院南通校区在哪个校区

关注高考帮公众号
(www_gaokao_com)了解更多高考资讯
关注高考派公众号
(igaokaopai)关注志愿填报讲座
每晚名师在线答疑
面包校园APP
大学生必备APP
您现在的位置: &
& 软件工程
郑州轻工业学院
软件工程
(本科类
)
软件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科学实验、创新思维及从事软件开发和服务外包基本训练,从事JAVA软件、WEB网站、ORACLE数据库管理等系统设计、开发和应用,有一定专长的复合型软件工程学科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拥有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Java程序设计、编译原理、UML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外包服务等。软件工程专业(Java技术方向)培养学生Java程序设计的能力,除专业基础课外,主要系统学习Java技术课程,强化实践操作技能,强化英语应用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各行各业从事软件研发、软件过程管理、软件工程服务等工作。“3+1”培养模式,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项目管理方法,受到系统的软件工程方法综合训练、全面的的软件开发能力培养和软件工程意识培养,尤其在在JAVA开发工程师、WEB网站开发工程师、ORACLE数据库管理员等岗位强化训练,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性,能够从事计算机软件系统管理、软件开发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主干课程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Java基础程序设计、Java高级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技术、JSP程序设计技术、JavaWeb框架技术、Ajax技术、软件工程等。软件工程专业(测试技术方向)培养具有从事软件工程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扎实的软件开发和测试的基本技能与方法,拥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具有较高工程素养、工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复合型“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行各业从事软件研发、软件测试、软件质量控制等工作“3+1”培养模式,理解并掌握软件测试过程和软件开发过程的关系,掌握软件测试理论和测试策略,积累和掌握系统化的专业知识技能,熟练掌握软件开发和软件测试技术,能进行测试设计、执行测试,能对测试项目进行管理,使整个测试工作清晰规范并条理化。学生应该具有软件测试素质(发散思维、数学推理、沟通能力、合作耐心、踏实细心、服务意思等),能理解测试的内涵和地位,具有较高的实践动手能力。主干课程包括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Java基础程序设计、Java高级程序设计、Oracle数据库技术、JSP程序设计技术、JavaWeb框架技术、Ajax技术、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理论、软件测试技术与应用、缺陷跟踪与软件测试管理等。软件工程专业(会计方向)工程复合型培养计划专业。由软件学院和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培养,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具备软件技术、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等部门从事项目研发、运用计算机从事项目研发、会计、财务信息化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复合型人才。“3+1”培养模式,第四年可选择在企业或者学校进入实训学习,采用本科双专业教育培养模式,实现软件工程和会计电算化专业方向的知识复合,掌握软件工程和会计电算化等专业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熟练运用软件工程新技术和会计电算化专业业务能力;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软件工程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主干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C#程序设计基础、操作系统、ASP程序设计技术、数据结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基础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特殊业务会计准则等。软件工程专业(移动互联网方向)培养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技能,具备需求分析与建模、移动互联网软件设计与开发、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软件开发工具使用、企业软件开发流程等专业技能的IT技术人才,毕业后能够在IT企业从事移动互联网WAP平台搭建、移动应用软件、移动Web应用和移动搜索引擎的设计与实现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适应未来软件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型软件人才。“3+1”培养模式,毕业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掌握软件系统的分析、建模和设计方法,掌握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移动信息处理设备硬件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一定的移动互联网通信开发技术,具有移动终端系统应用软件的开发、维护、单元测试能力,能够根据设计的要求开发移动设备软件和移动Web应用,具有开发实践和项目组织的初步经验,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团队精神。主干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电子电路技术基础、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数据通信与网络传输、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移动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移动Web应用开发技术、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WAP网站搭建技术、Android平台应用与开发、移动搜索引擎、SQLServer数据库开发与实现和WAP技术及其应用等课程。
同类型大学推荐:
高考院校库分数线统计时包含了特长生分数,因此最低分和平均分可能与院校公布数据不一致,请以各高校正式公布数据为准。
如果您发现网页当中的任何错误,欢迎发送邮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更正,谢谢!
高考期间全程陪伴-备考、真题、估分、查院校、选专业、报志愿,尽在高考帮。扫我→
打开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聊高考软件学院和学校本部在一个校区吗【郑州轻工业学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03,574贴子:
软件学院和学校本部在一个校区吗收藏
都是学校的学院为毛要分开!!!!!
在科学校区也是个大学院好不好
在一起的亲
在呀。在新区。
不在,本部是老区,软件在新区  成长失去的不仅仅是时光,还有那不怕失去的勇气!☞               ♛
不是有老区和新区么
帮楼主顶贴,不用谢我。本内容由帖帖不休之发帖神器提供发送~
不在的吧~~嗯哼…………………………………………………………………………………………话说本部是啥
新区   -- 如果楼下是妹子请告诉她   我爱她    如果楼下是汉子请告诉他  我有舒肤佳
本校没有本部这一说,只有新老校区,软件是新校区的
软件学院在新区
可以说是相当牛掰的学院,相信我你前途无量
软件学院在新区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郑州轻工业学院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该版本已锁定
郑州轻工业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是位于河南省市的一所大学,成立于1977年,原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是中南五省唯一培养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府,1998年改为中央与省共建,校址在郑州东风路5号,以地方管理为主。郑州轻工业学院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工、理、文、经、管、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学校拥有46个本科专业,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具有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郑州轻工业学院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省部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河南省重点建设骨干高校之一。
郑州轻工业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是河南省政府和省部(局)共建高校,是国家教育部“”试点高校,是授权点省级立项建设单位,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南地区唯一的以轻工、食品、电器、工业设计为特色的本科高等学校。学院经批准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于国家轻工业部,是原国家轻工业部为培养行业高级人才在全国设立的八所本科高校之一。于同年获得学士授予权,建校即为普通本科高校,1998年转为中央和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日,国家烟草专卖局与河南省政府共建郑州轻工业学院。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形成以为主,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农学等9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是一所特色鲜明、成就突出的高等院校,是河南省唯一的雅思考试中心,是省属重点特色大学和河南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骨干院校。目前正在筹建郑州轻工大学!学校现有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校区(老校区) 和郑州市高新区科学大道校区(新校区),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600余亩。学校先后获得“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高校综合实力20强”等荣誉称号,入选“2012年度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1]。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建筑错落有致,办学条件优良,是河南省文明学校。学校设有计算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网络中心、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体育馆、标准游泳池等良好的体育设施;馆藏图书资料200万余册,其中,纸质中外文图书130余万册,电子图书70余万册;中外文纸质期刊近2000种,中外文电子期刊近7万种。拥有Elsevier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Scopus文摘数据库、EBSCO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Springer Link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NSTL外文文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读秀知识库(数字图书200余万种)等中外文数据库27个,配备有电子阅览、语音听力等现代化设备;截至2011年底科研教学设备总价值达2.5亿元,高速宽带信息网便捷地连通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宿舍、教工宿舍等校园的每一角落。学校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示范工程单位”。2012年,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所评高校有600所本科院校,我校在该榜的排名为271位,位列河南高校第8位;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一般大学排行榜被评高校有610所本科院校,我校位列河南高校排名第7位;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的被评高校达705所本科院校,我校在该榜排名中位列河南高校第9位。2013中国大学排行榜第291位,此次我校在该榜排名中位列河南高校第8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分两个校区办学,占地总面积1600余亩。东风校区:东风路5号,占地600余亩。紧邻、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和河南农业大学桃李园学生公寓。科学校区:新校区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66号。与郑州大学新校区相邻,北沿枫杨西街和法青街,西依红松路和牵牛路,南临科学大道,东靠须水西路 ,新校区一期、二期工程建设占地面积:981.7亩 。正在筹建三期工程。新校区发展规模为在校生14300人,控制规模按20000人。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校设有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电气、机电工程学院、计算机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食品与学院、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 、政法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软件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设有外语系、技术物理系、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体育系、艺术教育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等6个教学系(中心)。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其中有5个本科专业(法学、经济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具有双学位授予资格。学校有研究生、本科生等各类在校生20000多人。学院: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艺术设计(环境、装潢、服装、时尚设计与管理)、数字媒体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电化学)、应用化学、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环境工程电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自动化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空调与制冷)、测控技术与仪器、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计算机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软件,3G软件)、物联网工程、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软件外包Java方向)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经济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食品与学院:、、生物工程、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烟草科学与工程、烟草学政法学院:、、()、软件学院:(Java技术方向、软件测试方向,过程控制方向)、软件技术(软件测试方向、java技术方向)、(网页设计方向、.Net技术方向)、国际教育学院:工业设计、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传媒艺术设计)、经济学(国际商务方向)、电子商务、商务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应用(互联网方向)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动画、艺术设计(环境、装潢、服装、广告艺术设计、传媒艺术设计)、绘画(中国画、油画)、雕塑(陶瓷艺术)外语系:英语(翻译方向、商务英语方向)、对外汉语(汉英双语、汉韩双语)、朝鲜语技术物理系: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物理数学与信息科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数学、软件)、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金融数学)体育系:社会体育主要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各专业、软件学院(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各专业、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烟草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各专业、经济与管理学院各专业、政法学院各专业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主要院系: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各专业、机电工程学院各专业、艺术设计学院各专业、国际教育学院各专业、外语系各专业、技术物理系各专业、数学与信息科学系各专业、社会体育专业。
郑州轻工业学院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专职教师1016人,其中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省级特聘教授岗位8个,省级特聘教授8人,教授150人,副教授2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228人,硕士学位的59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7个,河南省省级教学团队5个,河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2个,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5个;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省管优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等高层次教学科研人才100余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多尺度复合功能材料(方少明)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7个):河南省多尺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团队(方少明,2008年)河南省电器智能控制中的信息处理与算法研究团队(崔光照,2008年)河南省中式卷烟减害增香关键技术研究团队(毛多斌,2009年)河南省数字化制造与轻工装备研究团队(罗国富,2010年)河南省应急管理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团队(甘勇,2010年)河南省制冷与低温设备节能技术创新型科技团队(吕彦力,2012年)河南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创新型科技团队(王新杰,2013年)。河南省省级教学团队(6个、总数在全省高校排名第五):烟草科学与工程教学团队、电器控制技术教学团队、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计算机基础教育 教学团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河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团队(2个):河南省高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创新型科技团队(2012年)、河南省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创新型科技团队(2013年)郑州市科技创新团队(5个):郑州市数字化制造与轻工装备研究团队、郑州市制冷设备与空调系统节能技术团队、郑州市表面活性剂合成与应用研究团队、郑州市应急管理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团队、郑州市功能性多糖科技创新团队双聘院士:张明高男,汉族,1937年出生,湖北省京山县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年留学英国卢塞副阿普尔顿研究所,现为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第九届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会员、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兼任ITU-R(国际电联无线电通信)电波传播研究组中国对口组组长、中国电子学会电波传播学会名誉主任委员、河南省通信学会名誉理事长以及多个高校的双聘院士和兼职教授。经福谦中国学家,院士,院长。祖籍。日出生于江苏。1952年9月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后到地质学院任教。1960年7月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委 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他亲自担任上海国棉25厂主车间的控制爆破拆除的技术领导,这是当时在闹市区进行的一次大面积控制爆破,爆破效果得到了国内专家和外界的一致好评。他曾为几个较大规模的控制爆破设计方案提出修改意见,做出了成功的技术决策。1987年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后称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沈绪榜中国航天集团第九研究院771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历任航天工业部骊山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宇航学会第一届理事。沈院士长期从事航天计算机及其国产芯片的设计研制工作,并做出了重大贡献。1965年,他设计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国产双极小规模集成电路航天制导计算机,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国产PMOS中规模集成电路航天制导计算机,设计了基于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两种箭载数字计算机,提出了多重积分误差校正新方法、箭载计算机新体系结构与箭载系统测试新方案,为解决箭载计算机小型化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1977年研制了大规模集成电路16位嵌入式微计算机,推动了NMOS技术在我国的发展;80年代初研制四种数字信号处理芯片;90 年后期从事 MPP 嵌入式计算机的设计与研制工作。1995年研制定点32位RISC微处理芯片;为了超小型化,研究MPP嵌入式计算机与系统测试新方法,并研制3.2亿次MPP微处理元芯片与浮点32位RISC微处理器芯片及其计算机等。参加了我国大型系列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参加并领导我国运载火箭计算机的总体逻辑设计,其成果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著有《微型计算机》《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 RSIC 及编译技术》等著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特聘教授:省级特聘教授杨公明(食品科学与工程)1950年生于富平县觅子乡。1975年毕业于原西北农学院农机系,后任教。1978年至1980年曾在西安交通大学学习。1992年赴法留学,历获法国DSER、博士学位,曾受聘于法国Yonne新技术中心研究员。1995年获法国布尔高涅大学食品加工新工艺及设备专业博士学位,并被“高技术中心”聘为研究员。2000年作为省部级人才回国工作,曾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导、食品学院院长,现为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导、食品学院院长。郑州轻工业学院食品科学方向特聘教授。杜淼(材料学) 1976年出生,教授,硕士生导师(物理化学、无机化学专业)。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1998)和理学博士(2003)学位。随后在天津师范大学化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至今,期间曾赴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助理、访问学者)和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JSPS 研究员)进行学术研究。曾入选校渤海学者(2005),天津市131 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天津市特聘教授(2008)。目前担任CrystEngComm等四种国内外学术期刊(顾问)编委,天津市化学会、X-射线研究会理事,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及无机化学学科带头人,曾应邀担任第21届国际结晶学联合会分会主席(2008)。黄德双(计算机应用技术)现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副主编。 其研究方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图象工程)。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计划(863)及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等资助的研究项目。李春文(电机与电器)现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位委员会委员。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网络的电器智能控制系统研究;以网络化、层次化和混杂性为结构特征的典型复杂系统的控制理论研究。魏东芝(发酵工程)博士生导师,生物化学研究所所长,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上海市重点学科-生物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家重点学科-生物化工学科带头人。中国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工业和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理事,中-韩生物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联谊会理事。魏东芝教授曾获得国家和上海市的多项荣誉,其中包括: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科技英才提名、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和启明星后、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上海市特殊津贴,霍英东基金获得者等。陈学东(机械设计及理论)1963年4 月出生,江苏姜堰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 1997年留学日本,在国立佐贺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学成回国。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EE、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机生产工程学会第四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设计法研究会等会员,数字制造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2011年河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许春平):1977年5月出生,2000年7月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技术系;2000年9月―2001年9月在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系读研究生;2001年9月后被推荐到韩国大邱大学(Daegu University)生物技术系读研究生,2003年9月获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9月―2004年9月在中古合资北京百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任项目经理;2004年9月―2005年9月在日本九州工业大学生命体工学研究科工作,任研究员;2005年9月―2008年2月在荷兰Groningen(格罗宁根)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读博士,2008年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1月―2008年1月在荷兰Cymo B V 公司兼职,产品经理);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在瑞士Philip Morris International R&D 工作。许春平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烟草微生物学、生物化工(生物反应器)、发酵过程(生物制药)。许春平博士共公开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9篇,截至2011年11月论文被引用260次。 日,许春平博士全职受聘我校河南省高校烟草加工技术中心主任。尹韶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967年10月生,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湖南大学微纳制造研究所所长,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从事研究的学科专业领域及主要研究方向:专业领域:机械工程学科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微纳制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超微细加工、超高速加工。主要应用方向:超精密加工设备及工艺、先进光学制造、微纳制造。
学校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现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材料学、制冷及低温工程、发酵工程等9个独立设置的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自主设置烟草科学与工程目录外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工程硕士(食品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等14个授权领域)、艺术硕士(设计艺术领域)、工商管理硕士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是河南省具有艺术硕士高校之一(共2所),是河南省第一个获批艺术类一级硕士点的高校。具有具有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全日制招生、工程硕士、同等学历和高校教师攻读硕士学位、联合培养博士等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在校研究生达到近1100人。电机与电器学科于1999年获得第五批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经过十余年持续的投入和建设,在2012年第八批河南省重点学科的评审中,成功申报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电气工程等13个一级学科和环境工程等3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的数量位居河南省属本科院校前列。2009年11月,学校获批为河南省第一家博士学位省级立项建设单位,为申报国家级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奠定了坚实基础。近三年,学校以开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省级立项建设工作为契机,重点建设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 3 个博士点建设学科,加强支撑学科建设,使建设学科与支撑学科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省级立项建设扎实有效。硕士点:一级硕士点学科(10个):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二级硕士点学科(9个):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制冷及低温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生物化工、发酵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艺术硕士(河南省两个之一)、MBA、工程硕士(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计算机技术、物流工程、工业设计工程、仪器仪表工程、控制工程、材料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项目管理、动力工程、工业工程等14个)目录外硕士点(4个):烟草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法治、国际商务英语拟设置一级博士点学科(3个):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重点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资助一级学科(1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方向)一级重点学科(13个):电气工程、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设计学二级重点学科(3个):社会学、凝聚态物理、环境工程校级重点学科(3个):应用数学、物理电子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学校坚持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科学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主辅修制、导师制等,加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毕业生面向全国择业,多年来一次就业率均超过95%。学校建校30多年来,共为社会尤其是轻工行业培养了八万多名毕业生,他们有的扎根基层、勤奋实干,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国烟草企业有大批厂级领导和技术骨干来自我校,国家大型家电企业如美的、海尔等公司中的大批中高层领导和技术骨干毕业于我校,工业设计和电池等行业更是我校毕业生凸显优势的领域;有的勇于创业,敢于创新,不断进取,涌现出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企业家,树立起了轻院毕业生的品牌形象。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被授予“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高校‘五好’党组织”、“全国高校军训先进单位”、“郑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两度被评为“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紧紧抓住国家轻工行业转型升级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所带来的发展良机,始终牢牢确立人才培养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质量提升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质量工程建设、各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培育、精品教材建设、青年教师培养与能力提升以及开展辅修和双学位等相关工作。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7项;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双学位授予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3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2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化学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食品科学与工程(烟草工程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省级特色专业(14个):工业设计、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艺术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画、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应用化学、市场营销、朝鲜语双学位授予点(5个):法学、经济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个):热能与动力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3个):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市场营销省级精品课程(21门):机械制图 、计算机应用基础 、微生物学 、程序设计技术 、化工原理 、机械原理 、大学物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微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市场营销学 、线性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 、室内设计 、分析化学 、电子商务概论 、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技术 、高分子材料成型工程 、烟草化学 、数控加工技术 、高分子化学 、设计概论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学校积极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整合资源,科研平台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现有教育部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个,省级院士工作站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1个,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参加3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由河南师范大学牵头的“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科技大学牵头的“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郑州大学牵头的“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在同类高校中科研实力位居前列。另外,设有河南省生物工程中心、河南省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中心、郑州市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食品生物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智能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等校级重点实验室等。教育部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多尺度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教育部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联合申报(国家第一批)。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实验室:烟草行业工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信息化电器省级重点实验室、表界面科学省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数字化与轻工装备技术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物联网感知与智能信息处理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2个:河南省食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艺术设计模型技术与CAD实验中心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烟用香精香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 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化学化工基础教学实验中心、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机械工程实验中心、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电子电气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中心。河南省工程实验室1个:河南省应急平台信息技术工程实验室。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参与3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社会管理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创建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2007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高层次项目的争取工作,在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校共承担74项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0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国家“”计划项目,1项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在争取河南省高层次科技计划项目方面成绩突出。共承担包括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杰出人才计划、河南省杰出青年计划、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项目、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等省内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层次项目27项。承担省科技厅、省规划办、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省教育厅、郑州市科技局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35项,涵盖了科技计划项目的全部类型,在河南省工科类高校中位居前列。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专利工作进步明显。来我校共有近450余项成果通过省级鉴定或结项验收;共获各类科研成果奖励400余项,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发展研究奖等省部级奖励77项;围绕学校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发表论文、出版著作的数量和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共出版著作500余部;发表论文6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900余篇。特别是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的论文数量显著增加,共收录1000余篇次,授权专利20余项。学校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的优势,围绕地方产业发展状况,与郑州、许昌、洛阳、南阳、焦作等地方政府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红塔集团、红云红河集团、许继集团、宇通客车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了化工、烟草、食品、机械、工业控制等一批具有我校轻工特色的科技服务领域。在推动产学研结合,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校充分利用生产力促进中心、河南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学校先后承担横向科技开发项目近400项,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郑州轻工业学院为之则易,不为则难。校训“为之则易,不为则难”出自清代学者一篇文章《为学》,原文是:“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校训体现出我校在改革发展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时刻警示、导向他们在谋求更大的发展过程中要敢为、勇为、善为,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校训也激励广大同学不畏困难,勇于进取,不断完善自己,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立足轻工,拓宽面向,瞄准人才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近60000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大中型企业的领导和技术骨干,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如安阳玻壳集团副总裁,金星啤酒集团总经理王智、旋风集团董事长乔秋生、喜德盛自行车集团公司董事长、金厦装饰工程公司董事长姜岱云等一批企业家;涌现了以博士生导师为代表的一批专家学者;以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宁飞华为代表的一批社会精英;还有数不可数的中层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和工程专家。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将继续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传统,围绕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强化优势特色学科和专业,形成专业特色明显、学科优势突出的发展格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积极引进学校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建设高质量的人才队伍;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积极开展基础研究,提升科研、学术水平;加快新校区建设步伐,完善办学条件,团结奋进,锐意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专业特色突出、学科优势明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型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贴吧在与郑轻家园搬迁合并后于日正式开放,郑州轻工业学院贴吧依托百度搜索引擎天然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郑州轻工业学院在校学生最大的网络社交平台。郑州轻工业学院贴吧始终以吧友为中心,充分保证言论自由,让每一个用户都能在郑州轻工业学院贴吧体验到家的感觉是郑州轻工业学院贴吧全体吧务组成员为之奋斗的目标。
轻院我帮圈圈
轻院我帮圈圈是针对轻院校园的完全自主设计开发的以帮助为主题的轻院专属社交网站,由轻院学生团队独立维护和运营,是轻院优秀项目之一。自2013年5月上线以来,迅速受到同学们的追捧,现已成为轻院第一大网络生活社区。轻院我帮圈圈旨在推进同校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在互帮互助中增进同学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此外还具备聊天交友、分享糗事、二手交易、举办活动、校园超市等诸多功能,是一种全新的sns社交网络。轻院我帮圈圈以轻院和学生社团为依托,联合校园微博和,首创“线上组织,线下开展”的活动模式,已经成功举办多次校园活动,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与此同时,轻院我帮圈圈还联合轻院客户端,创建了轻院专属的和校园飞信平台,为轻院学生搭建了完善的网络宣传渠道供同学们使用,以确保每位同学的困难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扩散和及时的解决。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校在利用国际和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方面走在高校的前列。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十余所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经常选派、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考察,并聘请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进行学术交流。学校设有河南省唯一的雅思考试中心,并被英国驻华使馆誉为“中国最好的考点之一”。2010年学校获得招收留学生资格。[6]郑州轻工业学院于2001年开始从事活动,是河南省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公立高等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相关法规政策,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遵循“扩大开放、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发展”的方针,依法办学、规范管理。我校与英国(现更名为)有五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分别为、国际商务、、工业设计和。五个项目都经过了教育部的审批和复核,编号分别是: MOE41GB2AO、MOE41GB2AO、 MOE41GB2AO、MOE41GB2AO、MOE41GB2AO。为确保项目的良好运行,我校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执行和管理单位,集中全校多个部门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教师,与合作伙伴英国龙比亚大学一起共同协调管理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四年教学全过程中,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由合作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落实到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中,使国际教育的理念和贯穿整个本科阶段,保证中外课程的合理衔接,并集中学校的优势资源和教学力量,使学生同时享受国内和龙比亚大学的优质资源。以“动态连接”学分转移模式,为学生提供顺利转入合作院校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于2002年开始招收首届本科项目学生,现已有4届毕业生和6届动态连接到英国龙比亚大学学习的学生。我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毕业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和众多的行业和领域,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这样一个桥梁和窗口,搭建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台,发挥的教育优势,在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方面引进、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加强专业建设,促进教学改革。
充分利用行业优势,我院发起并成立了河南省职业教育工艺美术职教集团和轻工职教集团,加强产学合作,探索产学紧密结合的办学模式,在半工半读、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轻工先进单位、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院校、与就业服务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厅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郑州轻工业学院面对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把握国家振兴轻工业发展的机遇,围绕河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向工业强省迈进的目标,进一步强化特色和优势,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切实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
近年郑州轻工业学院录取分数线:郑州轻工业学北京理念文科录取分数线 年份最低最高平均投档录取人数录取批次2009490502494--3二批2008481481481--1本科二批2007501501501--1本科二批2006479493486--2本科二批2006456493472--4本科二、三批2006456462459--2本科三批2005454454454--1本科二批2001----412----不详郑州轻工业学北京理念理科录取分数线 年份最低最高平均投档录取人数录取批次2009469469469--1二批2007479516489--11本科二批2006449449449--1本科二、三批2006449449449--1本科三批2005415456433--3本科二批2001----441----不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轻工业学院老校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