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兰施肥时可以氮磷钾各有什么作用三种肥料一起施吗

吊兰喜欢松软肥相关信息,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培养土为园土7份,腐叶土3份混合使用。栽种时,中盆一般种3株左右,宜采用较高的紫砂盆,既美观,又有利于吊兰生长。 粻?矮圳曙
  为使吊兰茎叶茂盛,每年3-4月需翻盆一次。若盆较深,基肥较足,可两年换盆一次。在翻盆时,将植株从盆中磕出,剪去枯腐根和多余的根系,换上新的富含腐殖质的培养土,再施以牲畜蹄角片或腐熟的饼肥作基肥。栽好后,放半阴温暖处缓苗。吊兰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待植株恢复健壮生长后,将花盆吊于廊檐下或室内适当位置。一般高度以不碰头为宜,并要注意通风。 <┖R?颉R?
吊兰喜欢半阴环境,气瘟在20-25度时生长良好。春、秋季应避开强烈阳光直晒,夏季阳光特别强烈,只能早晚见些斜射光照,白天需要遮去阳光的50%—70%,否则会使叶尖干枯,尤其是花叶品种,更怕强阳光,金边吊兰在光线弱的地方会长得更加漂亮,黄色的金边更明显,叶片更亮泽。但冬季应使其多见些阳光,才能保持叶片柔嫩鲜绿。家庭盆养吊兰应将其置于南窗前,否则叶片会失去光泽,甚至枯萎。若长时间放在光线弱的室内,则叶片软萎,停止生长。因此,放在通风的走廊或阳...
吊兰喜欢松软肥相关信息,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培养土为园土7份,腐叶土3份混合使用。栽种时,中盆一般种3株左右,宜采用较高的紫砂盆,既美观,又有利于吊兰生长。 粻?矮圳曙
  为使吊兰茎叶茂盛,每年3-4月需翻盆一次。若盆较深,基肥较足,可两年换盆一次。在翻盆时,将植株从盆中磕出,剪去枯腐根和多余的根系,换上新的富含腐殖质的培养土,再施以牲畜蹄角片或腐熟的饼肥作基肥。栽好后,放半阴温暖处缓苗。吊兰最适生长温度为25℃左右。待植株恢复健壮生长后,将花盆吊于廊檐下或室内适当位置。一般高度以不碰头为宜,并要注意通风。 <┖R?颉R?
吊兰喜欢半阴环境,气瘟在20-25度时生长良好。春、秋季应避开强烈阳光直晒,夏季阳光特别强烈,只能早晚见些斜射光照,白天需要遮去阳光的50%—70%,否则会使叶尖干枯,尤其是花叶品种,更怕强阳光,金边吊兰在光线弱的地方会长得更加漂亮,黄色的金边更明显,叶片更亮泽。但冬季应使其多见些阳光,才能保持叶片柔嫩鲜绿。家庭盆养吊兰应将其置于南窗前,否则叶片会失去光泽,甚至枯萎。若长时间放在光线弱的室内,则叶片软萎,停止生长。因此,放在通风的走廊或阳台上较为适宜。 {V{?L?Q
吊兰对肥料要求不严,约每隔半月施一次稀薄的腐饼肥水或人粪尿就可以了。室内常多飞尘,吊兰上蒙蔽灰尘,既影响生长,又有损观赏,故每隔一星期须用喷壶喷水一次,以保持枝叶清新。发现植株下部有枯叶要随时剪去,浇水应注意干湿,春秋季节一般2-3天浇水一次,夏季天气炎热,盆土易干,一般每天浇水一次。 L!N??菏
  冬季,一些地区吊兰不能露地过冬,需要搬至室内。室内温度保持在2度以上可不受冻害。室内越冬,阳光有无均可。冬季盆土宜干一些,以度过不良环境。所以,吊兰只要做好夏天遮阴,冬季保暖,盆土常湿润,稍加施肥,则自然生长繁荣。 誀% ??a
吊兰宜盆大株少,喜排水,透气性好的沙壤土,如中等大小的花盆,一般种2—3株为宜,株数过多,水分需要也多,如盆小土壤含水量供应不足,也易叶片枯萎,还应注意经常剪除已枯萎的败叶,也可结合每年春季或秋季换盆时,将较小的盆换成大盆栽种,同时去除多余的枝叶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复合肥是基肥,不是追肥,施肥不可靠根部,同样不可化水直接浇在花根部,快把吊兰移出换土重栽,可能还有的活,滴水观音提要主要是扒掉外层的叶和茎,这样就会自然形成粗状...
淘米水浇花在园艺爱好者中多有争论。大多源于各自的经验教训。我个人认为不能因有人有成功的经验而一味推崇,也不宜因一些失败而得的教训而一概否定。说几句我所知道的,也...
太多啦,10粒就可以啦,最好是用水浸泡之后浇水
我觉得可以,因为复合肥是1:1:1的氮、磷、钾混合的,象铁树只要一到两个月施一次,如果有铁锈就更好了,洒在它的四周,仙人球可以时间更久一点三个月一次,其它的可以...
吊兰一般要的培育一年左右才能长出葡匐茎,您的吊兰长的很茁壮,叶子又多又长,可就是不走茎,如果生长已到了一年以上,那么到了明年(农历)春夏就应该会抽出葡匐茎了,不...
答: 拍嗝方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答: 经常看不错的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7种常养花施肥大全,告诫花友们一定不要瞎施肥
我的图书馆
7种常养花施肥大全,告诫花友们一定不要瞎施肥
对于养花来说,施肥和浇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程序,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施肥。通常情况下施肥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长点是不同的。每种花应该施什么样的肥等等都是需要大家知道,下面小编根据帮友们的经验为大家介绍一下【绿萝】绿萝的施肥,以氮肥为主,钾肥为辅。春季绿萝的生长期到来前,每隔10天左右施硫酸氨或尿素0.3%溶液一次,并用0.5‰1‰的尿素溶液作叶面施肥一次,这样既能满足绿萝的生长需要,又能保持叶片的绿色光亮。冬季应停止施肥。【富贵竹】1、及时施肥 水养富贵竹为防止徒长,不要施化肥,最好每隔3周左右向瓶内加少量营养液;也可去花鸟市场买液体绿叶植物的肥料,不管什么肥料都别加多了,多了反而烧死了。2、不怕富贵竹长得太茂盛的话,可以用化肥,富贵竹比较耐肥,一般每2-3个月就要用复合肥进行施肥,如果是水养的话,每2周换水后就要加磷酸二氢钾,这样才能保证其正常的营养吸收。生根后,要及时加入少量培养液或者氮、磷、钾复合肥,这样才能保证枝干粗壮,但也不能加的过多,不然会引起烧根,一般来说,每个月施肥一次就可以了。【吊兰】生长季节每两周施一次液体肥。花叶品种应少施氮肥,否则叶片上的白色或黄色斑纹会变得不明显。环境温度低于4度时停止施肥【文竹】文竹最好施用以饼肥、麻酱渣等有机肥有发酵沤制的肥液,一般稀释10-20倍浇施。但水培文竹除外,也可施用以氮磷钾为主的颗粒化学肥料,一般以穴施为主,也可稀释浇灌。文竹生长在4月至6月,在此期间要淡肥勤施,忌施浓肥或未腐熟肥料,一般每隔10d施1次稀薄的充分腐熟豆饼、鸡粪或人粪尿等液肥,肥水比约1∶15。【鸿运当头】鸿运当头的施肥是和浇水在一起的,就是把观花营养液稀释,倒入鸿运当头的盆子里面。1、鸿运当头花,在5--9月生长旺季每半月追施一次微量的复合化肥溶液。2、花前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花大、色艳。3、鸿运当头的开花期在冬季,须足够肥料。通常每两周施用一次稀薄有机液肥,例如豆饼、麻酱渣浸泡液(浓度为20%为宜),也可用黄豆浸泡液或经过发酵的淘米水。花后及时剪去花,补充肥料,全水溶性肥料也可随浇水同浇在叶杯中,但其他的如饼肥、颗粒化学肥料等不宜施在叶杯中。【虎尾兰】1、虎皮兰施肥最好以复合肥为主,否则肥料不均匀的话就会导致虎皮兰叶片发育不正常2、虎皮兰上施肥还可以用豆饼或者芝麻饼代替,将豆饼或者芝麻饼放到塑料桶内,加入淘米水发酵后,就是非常好的液体肥料,这种肥料有人称为“万能肥料”。因为虎皮兰不喜欢浓度过大的肥料,所以对这种肥料一定不能多施,浓度小一些虎皮兰这种花还是比较好的【发财树】发财树是观叶植物,所以应该以氮肥为主,而发财树根系相对弱,根茎部粗壮才好看,所以应该适当给予钾肥,综合来说,发财树应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来施肥,花友可以在买肥料的时候注意看一下肥料的元素含量。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36个肥料“雷区”,施肥时请注意!(建议收藏)
小提示:各省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一览表更新并陆续存入本公众号后台,需要的朋友可登录查阅,进入方法如下:
1、从“掌上农机”公众号首页左下角的“适时更新”栏目进入至“补贴查询”可查看到各省近三年的农机补贴一览表;
2、最右侧的“最新调整”为各省(2017年调整)农机补贴一览表。
生物菌肥误区
误区之一:根据田间实际状况对含硫高的土壤和锈水田,不宜施用生物菌肥,因为硫能杀死生物菌。
误区之二:根据土壤墒情施用菌肥的最佳温度是25℃~27℃,低于5℃、高于45℃,施用效果较差。同时还应掌握固氮菌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左右,即见干见湿的土壤湿度最为适宜。
误区之三:不能和其他农药混用为防止活菌致死注意千万不要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为这些药、肥很容易杀死生物菌。在施用时,若施菌肥与防病虫、除草相矛盾时,可先施菌肥,隔48小时后,再打药除草。若拌种,切忌和已拌好杀菌剂的种子混合使用。同时还应防止与未腐熟的农家肥混用,因为农家肥在腐熟的过程中会发酵,这样会直接杀死生物菌。
误区之四:与化肥混用要注意化肥用量不能过大。高浓度的化学物质对菌肥里的微生物有毒害作用,尤其注意不能与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和硝酸钠等生理碱性肥料混用。
误区之五:因量制宜对于多年来用化肥的田块施用了生物菌肥不能大量减施化肥和有机肥,因农作物对化肥产生了依赖性,用生物菌肥取代氮肥不能一下子适应,因此,其取代理应做到第一、二、三年分别取代30%、40%和60%。磷、钾肥只能补足,不能减少。
误区之六:因时制宜生物菌肥不是速效肥,所以,要在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和大量吸收期前7~10天施用效果最佳。
误区之七:不同种类的菌肥也不宜混用。目前,市场上的菌肥种类很多,其所含的活性菌不同,它们之间是否有相互抵制作用还不是很清楚,若相互抵制,则会降低肥效。
有机肥误区
误区之一:生粪直接施用
误区之二:过量施用A.烧苗、致使土壤中磷、钾等养分大量集聚,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B.土壤中硝酸根离子集聚,致使作物硝酸根盐超标,土壤溶液浓度高,不利于根系吸水。
误区之三:有机、无机配合不够。有机肥料养分全面,但含量低,在作物旺盛生长期,单独施用不能充分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误区之四:喜欢用量大,价格便宜的有机肥料田间自然堆熟的有机肥料经长时间的发酵及雨水淋溶作用,会养分养分损失,这类肥料虽然体积大,重量多,但真正能供给土壤的有机质和养分并不多。同时,伪劣有机肥料制造的手段多样且较简单,如往畜禽粪便中掺土、砂子等,向草炭中加入化肥等。
施用尿素的六大误区
误区一:尿素与碳铵混用。因尿素施入土壤后,要转化成氨才能被作物吸收,其转化速度在碱性条件下比在酸性条件下慢得多。碳铵施入土壤后呈碱性反应,PH值为8.2-8.4。农田混施碳铵和尿素,会使尿素转化成氨的速度大大减慢,容易造成尿素的流失和挥发损失。因此,尿素与碳铵不宜混用或同时施用。
误区二:地表撒施。尿素撒施在地表,常温下要经过3-5天转化过程才能被作物吸收,大部分氮素在尿素转化成铵的过程中被挥发掉,利用率只有30%左右,如果在碱性土壤撒施,氮素的损失更快更多。所以,氮素不能地表撒施。
误区三:尿素作种肥。尿素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少量的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超过2%,就会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尿素进入种子和幼苗中,会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误区四:施尿素后马上灌水。尿素是酰胺态氮肥,施后必须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转化过程因土质、水分和温度等条件不同,时间有长有短,一般要经过2-10天才能完成,若尿素施后马上灌排水或旱地在大雨前施用,尿素就会溶于水而流失。
误区五:尿素与碱性肥料混施。尿素施后须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铵态氮在碱性条件下,大部分氮素会变成氨气挥发掉,所以,尿素不能与石灰、草木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使用。
误区六:尿素施于芹菜上。芹菜整个生长期间需追施大量的氮素肥料,但不可施尿素。因为追施尿素,芹菜纤维增多变粗,植株老化,生长缓慢,且食用带苦味,品质低劣。芹菜适宜施碳铵、氨水和有机肥料,有利提高品质。
误区之一:钙镁磷肥作追肥 。钙镁磷肥在水中不易溶解,肥效缓慢,作追肥特别是在农作物生长的中期以后追肥,其利用率较低,效果也差。正确施用方法是:钙镁磷肥只能作基肥与有机肥混施,作拌种肥效也好。
误区之二:过磷酸直接拌种。过磷酸钙中含有3.5%-5%的游离酸,腐蚀性很强,直接拌种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正确施用方法是:作追肥应开沟深施。作种肥时应施在种子的下方或旁侧5-6厘米处,用土把肥料与种子隔开。
误区之三:锌肥与磷肥混合施用 。由于锌、磷之间存在严重的“拮抗作用”,如将硫酸锌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在很大程度上可抑制硫酸锌的肥效,使其有效性下降。正确施用方法是:锌肥与磷肥应分开施,磷肥作基肥、锌肥作苗肥,或锌肥作基肥、磷肥作苗肥,这样能提高磷、锌肥的肥效。
误区之四:凉水溶解硼砂喷施 。由于硼砂溶解在凉水中以后,很快会出现“再结晶”,致使硼砂溶液析出,失去肥效。正确施用方法:先将硼肥放入热水瓶中,加开水溶解,盖紧瓶塞带至田间,再对凉水至所需的浓度,效果会大大提高。
肥料施用认识及概念误区
误区之一:施肥时赿靠近植株茎部,肥料赿易被吸收
这是在农村中存在较多的现象,这种施肥方法存在较大的危害。因为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部分是在根毛区,植物茎及根(根毛区除外)吸收营养成分很少或不吸收,施肥时赿靠近植株茎部(幼苗期除外),肥料离植株营养吸收部位赿远,因此赿不容易被吸收,如果施肥过多,浓度过大,则容易出现“烧苗”现象的发生。因此,施肥时应根据植株的地上部生长情况及地下部根系生长情况确定施肥位置,确保施肥效果。
误区之二: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
肥料施入后,在水田需要3-5天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在旱地一般需要5-7天后才能被吸收利用,因此农作物出现缺肥现象后再施肥,则会造成作物缺肥时间加长,造成减产,所以,施肥工作应根据农作物需肥特性进行,水田提前5-7天施肥,旱地提前8-10天施肥。
同时,农作物的养分吸收也与光、温、水、施肥方法(如干施、淋施、根外追肥等)有关。光照强、温度高、水分足则加快作物养分的吸收,相反,则吸收放缓,根外追肥因养分直接被叶片吸收,所以见效快,可迟施,但浓度要低,以防损伤叶片,淋施可使肥料直接渗入植株根部,见效较快,也可适当迟施,干施肥效慢,应早施。
误区之三:只要农作物营养生长好,就能获得高产
农作物的生长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二个阶段(叶菜类、肉茎类作物除外)。生长前期施足氮肥,能促进营养生长,但如果在生殖生长期偏施氮肥,则会造成作物贪青,影响生殖生长,阻碍营养物质的转化,反而使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因此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营养生长,中后期以氮、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生殖生长,提高产量。
误区之四:只要施足肥料,就能获得高产
各种作物全生育期以及不同生育时期所需养分种类及数量均有所不同。如果施肥时不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进行施肥,一是使作物出现缺素症、抗逆性以及抗病性下降,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二是使部分作物需要量少或基本不吸收的养分残留或流失,造成肥料浪费。因此,应根据植株的生长特性决定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发挥肥效。
误区之五:只要施入肥料,就会有肥效
施肥的肥效与土壤特性、作物养分吸收特点、肥料养分释放特性以及水、气、热等诸多条件有关,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则极易造成养分流失、缺肥等现象的发生。沙质土肥效快,但流失也快,因此,应根据少施、多次施的原则进行,粘壤土肥效慢,应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钾肥易溶性好,但流失也快,因此,应根据作物的需钾特性及时施肥,有机肥、磷肥肥效慢,流失也少,应早施,碳铵挥发性强,可与有机肥或磷肥堆沤1-2天后施肥,可减少养分的散失。
误区之六:只注重施肥数量,不注重养分含量
现在市场上出现的一些复合肥,因单位价格较低,在农村应用较为广泛。这些复合肥普遍存在有效成分含量低或三大元素中某种元素含量很低或根本不含的现象,但农民对这些情况重视不够,仍延续高含量复合肥的施肥习惯,结果施入的氮、磷、钾不足,造成作物缺肥、缺素症的发生,影响产量和质量。因此,在使用这些复合肥时,应充分了解这些复合肥氮、磷、钾的含量,并根据各种作物需肥特性,配合使用氮、磷、钾等单元素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
误区之七:施肥赿多,效益赿高
根据报酬递减原理,当施肥达到一定数量后,投入产出比下降,效益下降。如果施肥过多,则会造成减产。因此,应根据作物全生育期的需肥特性、土壤肥力、作物的种植密度等,以供给充足但不浪费的原则,找出最佳施肥方案进行施肥,充分发挥肥效,增加经济效益。
误区之八:只注重大量元素施入,不注重微量元素施入
大量元素是作物赖以生长的基本元素,但有些作物全生育期或某一生长时期对某种微量元素需要量较多或土壤缺乏微量元素,如果不增施微量元素,则会造成植株畸形、落花落果、产品产量及品质下降等。因此,在施足氮、磷、钾等大量元素的同时,必须针对作物的需肥特性及土壤养分构成情况,配合施用铁、锰、锌、硼等多种微量元素,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
误区之九:只施底肥,不追肥
时下很多用户怕麻烦,施了基肥以后,就不再追肥,这种施肥方法是不科学的。作物在早期对养分需求较少,施足基肥后确实能够保证长时间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但即使是一些后劲比较足的肥料,其肥效持续期也是有限的,特别对于保肥保水能力较差的土壤,不及时追肥更容易造成脱肥现象。所以,对生长期超过2 个月的作物应适当追肥,保证作物在生长旺盛期对养分的需求。
误区之十:配方一样,用量一样,效果一样
道理很简单,胖人与瘦人的主要差别不是吃的多与少的问题,而是吸收的多与少的问题。肥料也一样,同样配方同样用量由于产品本身的原因会有一个明显的养分利用率的区别,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总养分40%的复合肥产品会比其他45%养分产品的效果还要好的原因。
误区之十一:价格贵=成本高
由于复合肥产品属于生产资料类,非直接消费品,所以分析成本高低的依据不是价格而是投入产出比,如果在同等用量或同等投入的情况下,哪种产品带来的效益高,产量高,哪种产品的成本就是低的。
误区之十二:用了复合肥以后,别的肥就不用了
有些用户认为,施用复合肥后就不用再施用其他化肥了,这是错误的。一般复合肥普遍只是含有氮磷钾元素,少量品种含有锌、硼元素,如果不注意及时补充有效的中微量营养元素,同样会对作物产量产生影响。
误区之十三:肥料溶解越快越好
作物对养分的需要就跟人一样,每天都需要,吸收量也有限,溶解的快,作物吸收不了,是浪费,所以好品质的肥料养分释放速度应该与作物对养分的需求相对应,这也是一些产品加入缓释剂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保证作物对养分的全程需要。但笔者认为加入缓释剂的化肥不宜作追肥,因为如果养分释放的速度跟不上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会出现作物早期脱肥现象。
误区之十四:追肥偏施氮肥
很多用户在追肥时偏施碳铵、尿素等氮肥,虽然这对于作物的长势会产生明显的效果,但并不能给用户带来产量的增加,因为对作物前期生长而言,氮素很重要,但随着作物的生长,对磷钾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氮的需要反而减少,偏施氮肥只会使作物旺长。所以为了保证增产效果,应该注意追施复合肥。
误区之十五:产量上不去是肥料不好
少数用户认为产量上不去是肥料的原因,其实产量上不去有很多原因,如天气、土质、施肥方法、肥料产品的配方选择、种子、农药和田间管理等,要从各个方面来考察,肥料好坏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来源:农业技术
如果觉得不错的话,就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
特意不打水印,欢迎转发与分享;转发请注明来源!
声明:图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肥料也会打架,植物施肥不能盲目
肥料也会打架,植物施肥不能盲目
山东丰泽园艺
肥料营养元素之间也会“打架”?没错!通俗地讲,某种营养元素的存在,能抑制作物对另一种营养元素的吸收。我们倡导科学施肥、平衡施肥,绝不是肥料用量和种类越多越好,过多养分供给反而可能引发元素“打架”,导致地里有肥而作物却吸收不到,从而引发缺素症。为了治理缺素症,农民朋友往往又会补充相应的肥料。虽然症状得到了缓解,但是却导致土壤中养分的累积,轻则致土壤板结而“越种越瘦”,重则致作物烧根烧苗而减产减收,形成恶性循环。01元素“打架”的几种常见现象元素“打架”,可不是新鲜事儿,不仅发生于大量元素之间,中微量元素之间,中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之间,还能在土壤中和作物体内发生。“打架”的原因有多种,总体而言,主要是养分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不溶物导致无法吸收,元素之间的竞争性吸收,特定元素之间的抑制作用等。可见,营养元素发生拮抗作用会有相应的对象,而施肥方式尤其过量施肥,也会影响拮抗作用的发生。氮肥生理酸性铵态氮过量易造成土壤溶液中过多的铵离子与镁、钙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影响作物对镁、钙的吸收。过量施用氮肥刺激作物生长,导致需钾量大增,易引发作物缺钾症。磷肥不能和锌同步施用,因为磷和锌能形成磷酸锌沉淀,降低磷和锌的利用率。过量施用磷肥,多余的有效磷会抑制作物对氮的吸收,还可引起缺铜、缺硼、缺镁。磷过量会阻碍锌的吸收,造成锌固定,引起缺锌。过磷酸钙等酸性磷肥过量使用,还会活化土壤中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害的物质,如活性铝、活性铁、镉,对生产不利。钾肥施用过量,首先造成浓度障碍,使植物容易发生病虫害,继而在土壤和植物体内与钙、镁、硼等发生拮抗作用,严重时引发作物病害,如辣椒、番茄等果实脐腐症和叶色黄化,严重可造成减产。中微量元素肥料钙过多,阻碍氮钾的吸收,易使新叶焦边,秆细弱,叶色淡。过量施用石灰造成土壤溶液中过多的钙离子,与镁离子产生拮抗作用,影响作物对镁的吸收。同时,还易引起作物体内硼、铁、磷的缺乏。镁过多,茎秆细弱、果实变小,易滋生真菌性病害。钙、镁可以抑制铁的吸收,因为钙、镁呈碱性,可以使铁由易吸收的二价铁转成难吸收的三价铁。缺硼影响水分和钙的吸收及其在体内的移动,导致分生细胞缺钙,细胞膜的形成受阻,使幼芽及子粒细胞液呈强酸性,因而导致生长停止。缺硼还可诱发体内缺铁,使抗病性下降。土壤pH值酸性土壤或pH值低时,对阳离子的吸收有拮抗;碱性土壤或pH值升高,阳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减弱,而阴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增强。 02合理搭配使用,元素可“互助”元素之间,不仅会产生拮抗作用,还会产生协助作用。营养元素在适量浓度的情况下,往往对特定元素有促进吸收作用,促进作用通常是双向的。因此,农民朋友可“反其道而用之”,注意元素搭配使用,通过引导元素之间“互助”,提高肥料利用率。镁和磷具有很强的双向互助依存吸收作用,可使植株生长旺盛,雌花增多,并有助于硅的吸收,增强作物的抗病性和抗逆能力。适量钙和镁有双向互助吸收作用,可使果实早熟,硬度好,耐储运。此外,锰和氮、钾、铜之间也具有双向协助吸收关系。适量硼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增强钙在作物体内的移动性。氯离子是生物化学最稳定的离子,它能与阳离子保持电荷平衡,是维持细胞内渗透压的调节剂,也是植物体内阳离子的平衡者,其功能是不可忽视的,氯比其它阴离子活性大,极易进入作物体内,因而也加强了伴随阳离子(钠、钾、铵离子等)的吸收。锰可以促进硝酸还原作用,有利于合成蛋白质,因而提高了氮肥利用率。缺锰时,植物体内硝态氮积累,可溶性非蛋白氮增多。当土壤溶液呈酸性时,植物吸收阴离子多于阳离子,而在碱性反应中,吸收阳离子多于阴离子。03规避“打架”的7种方法农民朋友可以通过科学施肥,规避元素“打架”的风险,具体措施有7项。1、平衡施肥对作物偏施或多施单质肥料,不仅造成了肥料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容易导致其他营养元素缺乏。在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上,农民常偏施氮肥,造成作物旺长或倒伏;由于硝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之间存在拮抗作用,施用硝态氮肥时,应重视增施磷肥。作物缺磷时,由于过量施用磷肥而诱发作物缺锌是典型拮抗作用。在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上,钾肥施用过多,往往会导致作物缺镁、缺钙。施肥时,要根据农作物需肥结构和土壤供肥能力,做到“量出为入”,保持营养元素平衡。2、推广专用肥相对单质肥料,作物专用复合肥或复混肥营养元素的比例比较适当。因此,施肥时应以专用复合肥为主,以单质肥料为辅。如果没有作物专用肥,对于果树或以块茎、块根为收获对象的蔬菜等需钾量大的作物,可在通用复合肥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单质钾肥作补充。3、施用有机肥有机肥是全面均衡营养的肥料,不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中微量元素,还含有丰富的有机养分。有机肥施入土壤后,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强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同时,有机肥和化肥合理配合使用,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有利于作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缓冲或减少养分之间的拮抗作用。一定要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的有机肥产品。发酵不完全的、原料来源不明的有机肥,产品质量问题大。比如,产品中盐分、激素、抗生素、重金属和大肠杆菌超标,使用后易在根系附近二次发酵烧根,引发根系发黑、根系腐烂、叶片发黄、落叶、枯树、树势衰弱、死树的现象。4、合理选择肥料形态近些年,国内肥料厂家对螯合剂及其产品研发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已经拥有自主研发生产螯合态营养元素的能力。国产螯合态营养元素的上市,给作物增产提供了很大帮助。目前,国内市场上由腐植酸类、氨基酸类、甲壳素类、海藻酸类等配制而成的有机无机液态肥,在作物上的效果明显,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各方面均可与国外同类进口产品相媲美。铁、锌、锰和铜最好使用螯合态肥料,这样就可以与其他元素一起使用,同时避免相互之间发生拮抗作用。5、改变施肥方式锌肥和磷肥若混施,必然会产生“相克”。因此磷肥应作基肥使用,锌肥应作追肥,避免磷肥和锌肥一起使用。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应以根际施肥为主,氮钾肥可采用撒施的方法,磷肥可采用集中施肥的方法。微肥应根据缺乏程度不同采取叶面喷施并结合根施的方法;还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等方法使微量元素局限在根部这一较小的范围内,尽量不与大量元素接触。6、根据土壤特性施肥在缺钾的砂性土,氮肥与钾肥应配合使用,但钾肥施用一次不能过多,因为钾离子对钙、镁和铵的吸收也会产生拮抗作用,会引起作物缺钙、缺镁。在酸性土壤上氮肥施用不宜过多,否则作物吸收铵离子浓度较高时,吸收钙离子就困难;有些苹果产区发生的苦痘病,就是由于氮肥施用过量而引起的钙缺乏症。7、改良土壤通过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构建作物生长的适宜环境。农民喜欢在酸性土上施用石灰来改良土壤。但是,石灰不能过量或连续使用。如果石灰使用过量,则可能诱发作物缺硼、缺镁、缺磷等问题。对于南方较为贫瘠的酸性红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使用生物炭(主要由作物秸秆等制取)进行改良。同时,生物炭还可以提升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活化养分离子、吸附有毒金属离子等,不仅能增加作物产量和品质,还可减少养分淋失、提高养分利用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山东丰泽园艺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农业人 园林人 种树人
作者最新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豆粕肥料氮磷钾含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