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所+系动词有进行时结构吗”结构时“所”是属于代词还是助词

文言虚词“所”“以”与“所以”的用法
文言虚词“所”“以”与“所以”的用法
题目: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古有之,未之思耳 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B.其巧百倍于常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帝以问先生:“可动否?”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此马氏所以不对也。 行过夷门,见候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讲解:答为A。“之”:①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该代词宾语前置;②助词,“何……之有”这个固定格式中,是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的“于”都是介词,表示比较;C项中的“以”都是介词,“用、拿”,这个句子中省略了后面的代词宾语;D项中的“所以”都是“……原因”。
“所”“以”都是2004年语文科《考试说明》中规定考查的文言虚词,而“以”从1994年以来的考试中每年都出现。命题者居然选择“所以”,可见用心良苦。考生对“所以”却并不真正理解。借此笔者将“所”“以”“所以”的用法作详细说明。
虚词“所”的用法:
《说文》:“所,伐木声也。”在古汉语中,实词“所”可用作名词、代词、量词、数词;虚词“所”可用作助词、连词。无论是实词“所”还是虚词“所”,都是假借字。作为助词和连词的“所”,其用例均见于先秦。助词“所”一直沿用至现代汉语的书面语中;连词“所”多见于《尚书》《左传》《论语》等先秦著作中。
“所”与动词(或者与“介词+动词”)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当句子中的一个成分。当“所”与它们相结合的时候,必须放在他们的前面。一般把“所”字与其后面的动词(或者“介词+动词”)总括起来称“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一个名词性的短语。
一、“所”与动词相结合组成名词性短语,在句中可以表示与动作行为相关联的各个方面,诸如人、事、物、处所等。“所”字结构可按“(所)动词+的+名词”这样一种格式来对译。
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二、“所”字先与介词结合,然后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跟动词相关的原因、处所、时间以及动作行为赖以进行的手段或涉及的对象等。
例: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察今》)
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假设”等。“所”的这种用法多用于誓辞句。这种用法在中学课本中未见。
例: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虚词“以”的用法:
《说文》:“以,用也。”由此引申为介词诸义先秦已有用例,后沿用与文言中。“以”又可用作连词、代词、副词、助词、语气词,是假借字。连词用例已见先秦,后沿用与文言中,其中有的用法(“……以上”“……以后”等)一直沿用至今。代词、副词、助词、语气词的用例,多见于先秦两汉古籍以及后世的仿古著作之中。
一、介绍动作实施时的工具、凭借、身份、计数单位等。“以”及其宾语可在动词前,也可在动词后。可译为“用”“凭借”“按照”“根据”等。
例: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二、介绍动作施行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例: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三、介绍动作施行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同”等,或不译出。
例:若舍郑以(郑)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四、介绍动作施行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例:赏以春夏,刑以秋冬。(《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五、“以”的宾语经常在“以”前,如果“以”的宾语是疑问代词“何”“曷”“胡”“谁”等,或宾语是代词“是”,多在“以”前,也有在后的。
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六、介词“以”的宾语常常不出现。
例: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
一、连接两个并列成分。可译为“和”“而又”等。
例:季康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论语?为政》)
二、连接前后两项,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可译为“去”“来”“用来”等。
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勾践灭吴》)
三、连接前后两项,后者是前者的结果。可译为“使得”“以致”。
例: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连接前后两项,或前因后果,或前果后因。可译为“因为”。
例: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五、连接状语和谓语主要成分。可译为“地”,或不译出。
例:舟遥遥以轻颺,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六、用于上、下、来、往、南、北等词前,表示范围、时间等。可仍译作“以”,或根据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一、表示近指。可译为“这”“这样”。
例:未死而言死,不论。以虽知之与勿知同。(《吕氏春秋?知化》)
二、用在介词“于”后询问处所。可译为“哪里”。
例:天则不雨,而望之愚妇人,于以求之,毋乃已疏乎?(《礼记?檀弓下》)
一、表示程度之甚。可译为“太”。
例: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孟子?滕文公下》)
二、表示动作已经实施,情况已经出现。可译为“已经”。
例:其闻之者,吾以除之矣。(《国语?晋语四》)
三、表示仅限。可译为“只”。
例: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用于意义相近的两个动词之前,表示相近的两种动作行为相继出现,或同时出现。可根据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例: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诗经?邶风?谷风》)
用于句末,表示叙述语气。可译为“了”。或不译出。
例: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战国策?楚策四》)
复合虚词“所以”的用法:
本是介宾结构,由介词“以”和代词“所”构成。由于“所以”这个介宾结构经常固定使用,并且在句中的位置和意义都有所发展变化,于是凝固为一个复合虚词。
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前后两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可译为“因此”,或仍作“所以”。这种用法在中学课本的文言文中很少见。
例:①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也。——译:但在这些作家所遗留下来的作品中,却没有见到五言诗,因此,李陵的《与苏武诗歌》、班婕妤的《怨诗》,就不免为后人所怀疑。(《文心雕龙?明诗》
[辨析]连词“所以”与“所+以+动词”中的“所以”是有区别的。连词“所以”后面连接的是句子;而“所+以+动词”中的“所以”,其作用是与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属于“所+介词+动词”的结构)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属于“所+介词+动词”的结构)
在近几期《考试报》中,关于“所”“以”的用法及例子较多,在此不给练习。请考生仔细完成有关“所以”的练习。下面句子中都有“所以”,你能解释清楚它的意义和用法吗?
1.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也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晏子故事两篇》)
2.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公输》)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过秦论》)
5.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6.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8.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9.王夫人笑道:“你不知道原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幼因老太太疼爱,原系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日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些,纵然他没趣,不过出了二门,背地里拿着他两个小幺儿出气,咕唧一会子就完了。若这一日姊妹们和他多说一句话,他心里一乐,便生出多少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睬他。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只休信他。”(《林黛玉进贾府》)
10.孔明流涕而答曰:“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今四方分争,兵戈方始,若复废法,何以讨贼耶?合当斩之。”(《失街亭》)&/P&&P&参考答案:
1.“所”字先与介词结合,然后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跟动词相关的原因。
2.“所”字先与介词结合,然后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赖以进行的手段。
3.“所”字先与介词结合,然后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赖以进行的手段。
4.“所”字先与介词结合,然后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跟动词相关的原因。
5.“所”字先与介词结合,然后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赖以进行的手段。
6.“所”字先与介词结合,然后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跟动词相关的原因。
7.“所”字先与介词结合,然后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赖以进行的手段。
8.“所”字先与介词结合,然后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跟动词相关的原因。
9.复合虚词,连词。因此,所以
10.“所”字先与介词结合,然后再与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在句中表示跟动词相关的原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6、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7、副词,表示;9、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10、连;文言虚词练习(六);一、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1―2连词,表递进“况且、而且”;3―4连词,表;二、9.CEF(A将近;三、1、副词,可译为暂且2、连词,可译为递进,并;文言虚词练习(七);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1―3“如同、像、相似”;4
6、 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可译为大概 7、 副词,表示祈使语气,可译为一定 8、 代词,可译为其中 9、 连词,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是??还是 10、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11、助词,补足音节,可译为不译 12、代词,可译为我,自己
文言虚词练习(六) 一、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1―2连词,表递进“况且、而且”;3―4连词,表并列;5―6连词,让步,“尚且”;7―8,副词,“将要”;9―10副词“姑且、暂且”。
二、9.CEF(A将近。几乎 B暂且,姑且 C将要,马上 D尚且 E将要,马上 F将要,马上) 三、1、 副词,可译为暂且 2、 连词,可译为递进,并且 3、 副词,可译为将要 4、 连词,可译为并列 5、 连词,可译为尚且
文言虚词练习(七) 一、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1―3“如同、像、相似”;4―5比得上;6―8“怎么样”,与“何”配用,有处置的意思;9―11“你、你的”;12―13至于;14―15“才”;16―19表假设“假如,如果”;20―21或、或者;22―23表近指,“这样、如此”;24“与、和”;25表选择;26助词,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的样子”;27海神的名字。
二、C(①如,像 ②如,像 ③假如 ④假如 ⑤你 ⑥像,如 ⑦及,比得上 ⑧你) 三、1、 连词,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2、 代词,可译为这样,这,如此 3、 动词,可译为像,如,及 4、 代词,可译为你 5、 连词,选择关系,可译为或、或者 6、 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
文言虚词练习(八) 一、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1―3名词,场所、位置;4―6“所”加动词,构成名词性词组;7―8“所”字结构做定语;9―11“为??所”表被动;12―13“所以”,表原因;14―16所以,表示手段或凭借;17左右;18“座、套”。 二、CD(A地方 B助词,与“为”合起来表被动 C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D助词,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 三、1、可译为??的原因 2、表示被动 3、“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4、“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5、“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6、可译为用来??,靠他来??,??的方法(途径、手段)
文言虚词练习(九) 一、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1名词,作为、政绩;2动词,做、干;3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做、干;4―5动词,制作;6第一个动词,治理,第二个,被;7动词,治理;8―10动词,当作、作为;11―12动词,身为、成为;13―14动词,叫做;15动词,算作;16第一个介词,替、给,第二个动词,算作;17动词,是;18动词,成为;19―20介词,表被动;21助词,表诘问;22语气助词,呢;23―24动词,帮助;25―26介词,替、给;27介词,为了;28―29介词,向、对;30―31连词,因为。
二、CD(A因为 B是 C对,向 D对,向 E为了 F呢 G“为所”表被动
三、 1、 介词,可译为因为 2、 动词,可译为是 3、 介词,可译为对、向 4、 介词,可译为被 5、 动词,可译为作为 6、 动词,可译为做 7、 介词,可译为为了 8、 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9、 介词,可译为替 10、句末语助,可译为呢
文言虚词练习(十) 一、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1―2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3―4语气助词,反诘“呢”;5―6语气助词,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7―8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9―10代词,用于形容词后,指代比较的对象;11―12代词,相当于“之”;13―14疑问代词,“哪里”“什么”“怎么”;15―16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17―18连词,相当于“乃”“则”“就”
二、AF(A词尾,?的样子 B之,他 C哪里 D兼词,于之 E语气助词 G词尾,??的样子)
三、 1、 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2、 兼词,“于”+“是”或“之”,可译为“在这里” 3、 兼词,“于”+“何”,可译为在哪里 4、 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5、 疑问代词,可译为怎么 6、 句末语助,可译为呢 7、 代词,可译为他们
文言虚词练习(十一) 一、一、解释句中“也”字的意义和用法 1-3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 4-5.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6-9.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10-13.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14-1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16-17.表示感叹语气的。 18-21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 22.【??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23-25【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26.【也欤】表疑问,相当“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7.【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二、A、B(A助词,表判定语气 B助词,表判定语气 C表停顿 D助词,表疑问语气)
三、 1、 助词,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 2、 句末语助,表疑问语气 3、 句末语助,表肯定语气 4、 句末语助,表判断语气 5、 句末语助,表感叹语气
文言虚词练习(十二) 一、
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3动词“以为”“认为”;4―5动词“使用”;6动词“做”;7动词“率领”;8动词“有”;9动词通“已”,“停止”;10―12介词“因为”“由于”;13―14介词“在,从”;15介词“在??的时候”;16―18介词“拿,用,把,凭”;19―20介词“按照”;21介词“依靠”;22―23介词“凭借??的身份”;24连词,表并列;25―27连词,表因果;28连词,表修饰;29―30连词,表目的“来,用来”;31表承接;32副词,通“已”,已经。
二、BG(A目的连词 B把 C并列连词 D顺承连词 E因为 F凭借 G把 H在) 三、 1、 名词,可译为原因 2、 动词,可译为认为 3、 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其他,可译为凭借 4、 介词,可译为把 5、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6、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19―20介词“按照”;21介词“依靠”;22―23介词“凭借??的身份”;24连词,表并列;25―27连词,表因果;28连词,表修饰;29―30连词,表目的“来,用来”;31表承接;32副词,通“已”,已经。
二、BG(A目的连词 B把 C并列连词 D顺承连词 E因为 F凭借 G把 H在) 三、 1、 名词,可译为原因 2、 动词,可译为认为 3、 介词,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依据的工具、方法`其他,可译为凭借 4、 介词,可译为把 5、 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6、 连词,相当于而,表承接关系 7、 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 8、 连词,表目的关系,可译为“来” 9、 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10、介词,可译为因 11、连词,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12、介词,可译为在 13、介词,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跟、和 14、连词,表界限或范围 15、动词,可译为用
文言虚词练习(十三) 一、解释句中“因”字的意义和用法
1、2句“依照、根据”;3、4句“依靠、凭借”;5、6句“趁着,趁此”;7句“通过,经由”;8、9句“因为,由于”;10、11句“于是,就;因而”;12句“原因,缘由,机缘”;13句“根据”;14、15句“沿袭,继续”。
二、CE(A于是,就 B趁机 C于是。就 D凭借 E于是,就 F通过)
三、 1、 介词,可译为根据 2、 动词,可译为沿袭 3、 名词,可译为原因 4、 介词,可译为趁着 5、 副或连,可译为于是 6、 介词,可译为凭借 7、 介词,可译为经由 8、 介词,可译为通过,经过 9、 介词,可译为因为 10、连词,可译为因为
文言虚词练习(十四) 一、解释句中“于”字的意义和用法
1、2句“在,从,到”;3、4句“在??方面,从??中”;5句“由于”;6、7句“向,对,对于”;8、9句“被”;10、11句“与,跟,同”;12、13句“比”。
二、AC(A被 B比 C被 D引进对象)
三、 1、 助词,动词词头 2、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于 3、 介词,可译为到 4、 介词,表示比较,可译为比 5、 介词,表示被动,可译为被 6、 介词,表示方位,可译为“在” 7、 介词,表示对象,可译为“对”或“向” 8、 同现代汉语,可译为“于是” 9、 于:介词,可译为在 是:代词,可译为这
文言虚词练习(十五) 一、释句中“与”字的意义和用法 1表疑问;2表反诘;3―4动词,参加;5―6动词,给予;7动词,亲近;8动词,交往;9―10动词,赞同;11―12动词,对付;13―14动词,帮助;15―16动词,等待;17副词,全、都;18―20介词,同、跟;21―23连词,和、与。
二、DF(A替 B连词,和 C动词,亲附,结交D语气助词,表疑问 E介词,和,跟 F语气助词,表疑问)
三、 1、 动词,可译为赞许 2、 动词,可译为给予 3、 句末语气助词,表感叹 4、 介词,可译为和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各类资格考试、高等教育、文言虚词系列练习42等内容。 
 文言虚词练习答案(十八) 一、1―2 动词“到??去” ;3―7 第三人称代词“他” “它” “他们” “它们” ;8―9 指示代 词“这” ;10―12 用在定语...  18个文言虚词训练(教师版)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文言虚词复习学案一、复习“之” 典型例题 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2、辍耕之陇上。 4、人非生而...  高三文言虚词系列练习及答案 文言虚词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共 18 套) 文言虚词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 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 图...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高三文言文复习专题学案 制作人:陈冠宝 高三文言虚词系列练习文言虚词练习(一) “而”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_高考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文言虚词系列练习 教学博苑 01-19 1107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 来自 文言虚词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  文言虚词系列练习(共 18 套)文言虚词练习(一)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3、 图穷而匕见 5、 庄宗受而藏之 7、 ...  ” 1、助词,句中表停顿,舒缓语气 2、句末语助,表疑问语气 3、句末语助,表肯定语气 4、句末语助,表判断语气 5、句末语助,表感叹语气 文言虚词练习(十二)...“怎么”是属于代词还是助词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怎么”是属于代词还是助词
我有更好的答案
属于代词现代汉语--代词人称代词
谢谢你了qwq
采纳率:7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代词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文言虚词所的用法 完美作业网
文言虚词其的用法 文言虚词共18个[而、 何、乎、乃、其、且、若 、所、为、 焉、也、以、因、 于、与、则、者、之]古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虚词在联句中的作用非同小可,有的联只因一虚词之差,便谬之千里。巧妙运用虚词,可使联句增色,情趣斐然。请看下联:君恩似海矣;臣节如山乎。原来此联是明末陕西总督洪承畴的门联,原本无联句尾处两虚字,为“君恩似海,臣节如山”,是一副表白自己、歌颂皇恩的对联。洪承畴后来投敌卖国,遭人唾弃,便有人在原联句尾添此“矣”、“乎”二字,其意即大相径庭,成为一副绝妙的讽刺联。再看这样一副对联: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这副对联是王湘绮写的讽刺袁世凯的,被近代人称为名联。联中嵌入“民国总统”四字,并在联尾点出“不是东西”,上联的“也“字和下联的“之”字都运用得很好,如去掉虚字,则难称佳作。以虚字入联,多用于古人祠堂、集字集句联。如山东济宁子路祠联:允矣圣人之徒,闻善则行,闻过则喜;大哉夫子之勇,见危必拯,见义必为。作用:用以构成文句,工整文意,例如耳、目是实字,若夹配以“而”“之”二字,联成“耳而目之”,就有灵动活跃之义。唐代刘知几说:“夫人枢机之发,+ +不穷,必有徐音足句,为其始末。是以伊、唯、夫、盖,发语之端也;焉、哉、矣、兮,断句之助也。去之则言语不足,加之则章句获全。”(《史通》卷六《浮词》)所以古书用虚词以足成文句,工整文意,随所可见。例如用“为”字,《左传·襄公十七年》:“而何以田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何以圣为?”《国语·晋语》:“将何治为?”《荀子·议兵》:“……何以兵为?”皆因句末,不加为字,不能成句。还有加“唯”字,《书经·皋陶谟》“百工唯时”,以及《召诰》“无疆唯休”,只“时”与“休”不成句,加“唯”以成之。再有加“或”字,《诗经·小雅·天保》:“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此句若省“或”字,仅“无不尔承”,则文义匆促,加“或”字,语气缓和。若加“之”字,约分为三种:1.加“之”字语句联用,增强语气。宋人陈叔方说:“老子云:‘……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叠八‘之’字,无穷之用,只在于用一助语中耳。”(《颍川语小》)2.为句尾虚指,联字见意。《诗经·裳裳者华》:“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六句中用八个“之”字,显而易见,少“之”字则文意不整。3.在句中用“之”字,以工整文句,《诗经》上到处见之。如《诗经·小雅·正月》:“瞻乌爰止,于谁之屋?”用一“之”字,使句子工整。《诗经》中“之”字甚多,据黎锦熙先生统计,《诗经》用之字共1039个,其中动词4个,形容词52个,代名词400个,介助词583个,以介助词为最多。(见黎锦熙《汉语解释词论文集》)除文字用之字为语助外,印文题额也用之字。例如宋太祖赵匡胤见开封城门额有“朱雀之门”,便问赵普何不写朱雀门,加之字何用,赵答以助语。印章亦多加之”字。如汉代人好以五字为印文,若位在丞相,印文为丞相之印章。后世印文取其偶数,平正,印文多用之字,如单名不足四字,则为“口口之印”。(参见《履斋示儿编》卷十二“印文榜额有之字”条)今人尚有用之。又一句用之字和其他字以成句亦常有之。如《诗经·邶风·雄雉》“道之云远”,以及《......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而连词%9关系%9例句%9译 %9并列%9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9又 %9递进%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9而且、并且 %9承接%9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后序》%9就、接着,或不译 %9转折%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9但是、却 %9假设%9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9如果、假如 %9修饰%9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9连接状语,可不译 %9因果%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9所以 %9目的%9缦立远视,而望幸焉。%9表目的,来代词,通“尔”%9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9你的通“如”%9军惊如坏都舍。《察今》%9好像,如同复音虚词%9而已%9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9限止语气,罢了 %9而后%9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9才,方才 %9而况%9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9反问语气,进一步意思 %9既而%9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9不久,一会儿 2.何疑问代词%9作宾语%9大王来何操?《鸿门宴》%9前置,哪里、什么 %9作定语%9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9什么 %9作谓语%9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9什么原因、为什么疑问副词%9句首、动词前%9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9为什么、怎么 %9形容词前%9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9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复音虚词%9何如/奈何 /若何%9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9怎么样、什么样 %9何以%9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9以何,拿什么,凭什么 %9无何%9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9不久、没多久 %9何乃%9阿母谓府史: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9怎能 %9何异(于)%9何异以孤羊投群狼?%9有什么不同 %9何则%9百仞之山,任负载登焉。何则,陵迟故也。%9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 %9如…何%9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9将…怎么办呢? %9何…为%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9还(做某件事)干什么? 3.乎语气助词%9疑问语气%9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9吗、呢 %9测度语气%9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9吧 %9感叹语气%9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9啊、呀词尾%9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逍遥游》%9……的样子介词%9相当于“于”%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9对、对于、比、向、跟 4.乃副词%9顺承紧接%9刿曰:“……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9就、这才 %9逆转相背%9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9却、竟、反而、才 %9范围限制%9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9才、仅 %9确认判断%9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9是、就是代词%9第二人称%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9你的 %9指示代词%9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9这样复音虚词%9无乃%9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9表猜测,译为“恐怕…” %9乃尔%9府史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9就这样 5.其代词%9第三人称%9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9他(们) %9第一人称%9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
如何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文言虚词与文言实词比较,数量虽然不多,但使用频率较高,这是由于其能显示多种语法关系,能表达出特定语境下的语气。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近年来有些变化。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只保留了18个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体现出如下特点:其一,所选阅读材料以外的例句大多取自中学课本;其二,考查角度上,一般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要求考生能理解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其三,题型设计上一般是四个选项,要求判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技法指导】高考关于文言虚词的题型设计一般要求辨析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要答好这类文言虚词辨析题,关键在于平时要加强积累;当然,也须辅之以技巧,以求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下面笔者介绍一些基本的方法,供考生参考。一、词性界定法有些文言词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10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第7题B项)“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清不以怠遇其人”,前者为动词,意思是“认为”,后者为介词,意思是“因、由于”。二、数学代入法如(201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18题的C项)“遂得免焉/风雨兴焉”,其中第一句中的“焉”是语气词,不译,“遂得免焉”大意是“于是(法成)得以免罪”;第二句考生熟知,“焉”为兼词,相当于“于之”,从那里,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三、语法切入法如(2010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第10题C项)“金公以御史为参军/以勇气闻于诸侯”是考查这两句的语法结构,第一句的“以御史”修饰“为参军”、第二句的“以勇气”修饰“闻”,两者都是偏正结构,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以”的用法也相同,此处都是介词,“凭借、凭……的身份”。四、语境推断法如(201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第18题A项)“其唯《易》乎/天之苍苍,其正色邪”,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大意是“他所学的知识没有经名师传授,友人劝他,胡叟说:‘先圣的言论,精义传神的地方……’”,由此可推断“其唯《易》乎”中的“其”是副词,表揣测语气,相当于“大概、恐怕”;第二句出自课文《逍遥游》,原文的语境是“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中“正色”与“远而无所至极”两者备选,可见此处的“其”为连词,表选择,可译为“或者、还是”。2010年高考语文18份试卷中,考查频率最高的5个虚词为:“之”(考到6次)“以”(5次)“而”(5次)“于”(4次)“其”(3次)。下面笔者详细列出“而”“以”“之”三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以供考生参考:一、而(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2.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4.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5.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6.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译为“地”,也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二)用作代词,只用于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某所,而母立于兹。(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
请列举韩非子《五蠹》前8段中文言虚词的用法(而,之,以,于,为) 如:人民少而禽兽众 表并列第一段:1、原文:“上古之事”,定中短语.“之”,助词,表领属,可译为:的.2、原文:“人民少而禽兽众”,谓词性联合短语.“而”,连词,表并列,可译为:而且.3、原文:“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连谓短语.“以”,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4、原文:“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有无句.其中“决渎于殷周之世者”,述补短语.“于”,介词,表处所,可译为:在;“者”结构助词,复指其前的定中短语“殷周之世”,构成复指短语,并做介词“于”的宾语;而于宾短语“于殷周之世者”做连谓短语“决渎”的补语.5、原文:“必为汤、武笑矣”,被动句.其中:“必”副词,表肯定,可译为:一定;“为”,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矣”,决断词“矣”,表认定,可不译.6、原文:“因为之备”,状中短语.其中“因”,连词,可译为:因而,从而;“为”,介词,表目的,可译为:给.同时构成为宾短语“为之”做动词“备”的状语.第二段:1、原文:“不事力而养足”,连谓短语.“而”表逆承,可译为:却.其余虚词用法,与第一段相同,故不再例举.第三段:1、原文:“尧之王天下也”主谓性短语.其中:之字短语“尧之王”充当主语,“之”,结构助词,无词义;“王”,动词,可译为:统治.体词性短语“天下”加决断词“也”充当谓语,“也”,决断词,表认定.2、原文:“以是言之”,状中短语.其中:以宾短语“以是”做动词“言”的工具状语;“以”,介词,表凭据,可译为:根据.3、原文:“古传天下而不足多也”,连谓短语,“古”,通“故”,连词,可译为:因此;“而”,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并且;“也”决断词,表认定,无词义.4、原文:“是以人之于让也”,带有于宾短语“于让”的之字短语,表原文中所涉两种“让”事之间的关系.其中:“是以”通常视为复音词,可译为:因此;“于”介词,表对象,可译为:对于.其余虚词用法,与第一、二段相同,故不再例举.第四段:1、原文:“非所以持国也”,所字短语.这里的所字短语,是“所+以”结构,其中:“所”结构助词,无词义;“以”介词,可译为:用.“所以”表方法,可理解为:“用来+动+的方法”.所以原文的大意:都不是用来保全国家的方法.其余虚词用法,与第一、二、三段相同,故不再例举.第五段:1、原文:“如欲以宽缓之政治急世之民”,能愿动词句.其中:以宾短语“以宽缓之政”做动词“治”的工具状语,介词“以”可译为:用;定中短语“宽缓之政”做介词“以”的宾语,助词“之”,表领属,可译为:的.2、原文:“闻死刑之报,君为流涕”,判断句.其中谓语“君为流涕”是主谓性短语,介词“为”后省略了他称代词“之”,可理解为:“君为之流涕”,为宾短语做动词“流”的状语.3、原文:“人之情性莫先于父母”,主谓性短语.其中:介词宾短语“于父母”做形容词“先”的补语,表比较;“于”,介词,引入比较对象,可译为:超过.所以原文的大意:人的感情没有超过父母对待子女的.其余虚词用法,与第一、二、三、四段相同,故不再例举.第六段:1、原文:“寡能怀于义”,能愿动词句.“于”,介词,表被动,可译为:被.2、原文:“修行明道以游海内”,连谓短语.“以”连词,表顺承,可译为:而.3、原文:“故以义则仲尼不服于哀公”,连谓短语.“故”,连词,可译为:所以;“则”,连词,表假设,可译为:那么;“于”,介词,引出对象,可译为:对.所以原文的大意为:所以,假如根据仁义,那么孔子对鲁哀公就不会屈服.其余虚词用法,与第一、二、三、四、五段相同,故不再例举.第七段:本段中虚词用法,与第一、二、三、四、五、六段相同,故不再例举.第八段:1、原文:“毁誉赏罚之所加者,相与悖缪也”,判断句.其中:体词性短语“毁誉赏罚之所加者”充当主语,“之”,助词,表领属,可译为:的;“所”,结构助词,无词义;“者”,结构助词,可译为:……的事.而状中短语“相与悖缪”加决断词“也”充当谓语,“相与”复音词,可译为:相互.所以原文的大意为:诋毁和赞誉、奖赏和惩罚所施加的对象是这样的互相矛盾错乱.其余虚词用法,与第一、二、三、四、五、六、七段相同,故不再例举.
谁知道文言文中的18个虚词的用法高考文言虚词18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七、若 八、所 九、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与 十六、则 十七、者 十八、之一、【而】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和”或“及”或“又”.如: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韩非子?说林》)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 “就”“才”“接着”.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如: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如: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 “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如: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如: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若欲死而父, 即前斗.《书博鸡者事》③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④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而已]罢了.复音虚词,表示“限止”,语气助词.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 尺而已.(《口技》)[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二、【何】1、疑问代词(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 “哉”“也”.译作“为什么”“什么原因”.如: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岳阳楼记》) 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如: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如: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何以哉?(《曹刿论战》)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如: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三、【乎】1、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译作“吗”“呢”.如: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2)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3)表猜度语气.译作“吧”.如: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4)表感叹语气.译作“啊”“呀”.如: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吴起列传》)2、介词:用法相当于“于”.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九章?涉江》) 生乎吾前……(《师说》)3、作形容词词尾.如: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四、【乃】1、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作“就”“这才”“于是”等.如: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译作“却”“竟然”“反而”等.如:而君幸于赵王……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译作“才”“仅”等.如: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译作“是”“就是”.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作定语或主语,译作“你的”“你”,不作宾语.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发:发兵)五、【其】1、人称代词(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译作“他(们)的”“它(们)的”.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2)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作“他”.如: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主谓短语作宾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主谓短语作主语)(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译作“那”“那个”“那些”“那里”.如: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5)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后面多是数词.如: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其一人专心致志.(《弈秋》)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常和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语气.相应译作“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猜度,译作“大概”)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问,译作“难道”)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祈使,译作“还是”)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可省去不译)3、连词(1)表选择,两个“其”连用.译作“是……还是……”.如:其然乎,其不然乎?(韩愈《祭十二郎文》)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2)表假设,译作“如果”.如: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六、【且】1、连词(1)表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尚且”“再说”,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2)表并列关系.一般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译作“一边”“又”,如: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中山狼传》)2、副词(1)表动作或情况就要发生.译作“将”“将要”.如: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2)表接近某个时间或数字.译成“快要”“将近”.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汉书?匈奴传》)(3)表短暂时间.译作“暂且”“姑且”.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七、【若】1、代词(1)、作第二人称.做主语或定语.译作“你”“你的”.如: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如: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2、连词(1)、表假设.译作“如果”“假如”.如: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2)、表选择:可译作“或”“或者”.如:以万人若一军降者,皆万户.(《汉书?高帝记》) 时有军役若水旱……(《汉书?食货志》)3、动词,像,好像.如: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八、【所】1、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⒊“所以”连用⑴、表原因,译作“……的原因”.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⑵、表根据、依靠或凭借,译作“……的根据”“……的方法“靠他来”“用来”等.如: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察今》) 吾知所以拒之矣,吾不言.(《公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4、名词: 表处所,地方.如: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九、【为】1、介词:表被动时读二声,其它读四声.(1)表对象.译作“向”“对”等.如: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涕.(《触龙说赵太后》)(2)表替给.译作“替”“给”等.如: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鸿门宴》)(3)表时间.译作“当……的时候”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为其贫也,使之有屋庐而多禄廪.(王安石《上执政书》)(4)表目的.译作“为着”“为了”.如: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孟子?告子上》)(5)表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如: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论》)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6)表被动.译作“被”,“为”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施动者,有时也可不出现施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被动式 .如: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2、助词:读二声,放在疑问句末,表反问,译作“呢”.如: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十、【焉】1、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或反问语气,用在句中,表提顿,相当于“也”.一般译作“嘛”“呢”“呀”等.也可不译.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庄子?秋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2、代词(1)相当于“之”,作宾语.如: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2)疑问代词.作状语,译作“怎样”“哪里”等.如: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3、兼词.一种兼“于+何”,作状语,译作“在哪里”.一种兼“于+是”或“于+之”,用在句末作补语,译作 “在那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 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礼记?檀弓下》)集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4、作词尾.译作“……的样子”.如:盘盘焉,困困焉……(《阿房宫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求记十八个文言文中虚词的口诀!!18个文言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虚词词义的辨别是必须依据具体语言环境的,向你所列这十八个词,都是常见常用,如“之”和“以”用法好多,意义也各不同,口诀不太好搞,且实际应用起来也未必好用,建议你一个词一个词踏踏实实归纳这样好些。归纳的过程是复习的过程,归纳后再看看应该也就没问题了。语言学习还要重视语感,文言文阅读量上来了,解决虚词问题也就容易了,一点建议,供参考。这里的材料你可以借鉴,把你有用的择出来,在后半部分。/f?kz=
语文文言文虚词用法比如说“以”“之”“而”“为”“当”“而”: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7.表示因果关系.8.表示目的关系.“为”(一)介词.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2.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慎勿为归死,贵贱轻何薄(《孔雀东南飞》)3.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4.对,向.(二)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呢.“以”(一)介词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3.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4.“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二)连词.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三)助词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之”:(一)代词.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2.指示代词,这,此.(二)助词.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初中的文言文中的虚词的用法,有没有详细的分类资料呀 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一)表示并列关系。如: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论》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五)表示假设关系。如: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六)表示修饰关系。如: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七)表示因果关系。如: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③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论语》)(八)表示目的关系。如: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③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代词。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如: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如: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何 1.疑问代词。(一)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作宾语,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三)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四)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副词。(一)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一)"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或&qu......
谁有初中文言文虚词&为&&乃&&则&的用法.讲解和练习........急用啊!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乃(一)作副词。有三种情况。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如:①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狼》)②太丘舍去,去后乃至。(《〈世说新语〉三则》)2.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如: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3.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4.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二)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如:①乃入吴寻二陆。(《周处》)②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三)作代词,译为“你、你的”。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为“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故事两篇》)则① 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则施施而行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则又请焉 《送东阳马生序》定副词,那么 则凡数州之土壤则凡可以求生者何不用也 《鱼我所欲也》则霸业可成 《隆中对》则其所能 《墨池记》② 连词,表假设,若,如果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之 《孟子二章》万鈡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鱼我所欲也》④连词,表转折,却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⑤连词,只是 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动词不定式的复合结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