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时,10mL水最多能溶解0.1g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A,1L水最多能溶解150g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B,问哪种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较易

八年级科学竞赛辅导试卷(溶解度、质量分数专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八年级科学竞赛辅导试卷(溶解度、质量分数专题)
&&八年级科学竞赛辅导试卷(溶解度、质量分数专题)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答案带解析】已知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在t℃时将10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
已知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在t℃时将10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50%B.25%C.20%D.10%
根据A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先判断100g水中溶解的质量,再利用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来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因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
则t℃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A物质,
即10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仅溶解了25g,
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
考点分析:
考点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其含义是指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多少份质量的该溶质.而溶解性和溶解度都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的;只不过,前者是定性表示,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概念来表示;后者是定量表示,常用一定温度下(气体还强调压强为101kPa),一定量的溶剂(一般是水)里溶解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来准确地表示.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为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性的大小;其内部联系是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大于或等于1g但小于10g的,叫可溶物质,大于或等于0.01g但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叫难溶(或不溶)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是在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其溶解度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等量关系:.【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和计算的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有关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并且,经常以计算题或计算型的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在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或者根据某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该溶质的在此时的溶解度时,一定要先确认该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才可以运用 这个特殊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不过,此时,一般会通过文字信息或溶解度曲线等图表信息给出相关的提示.2.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来判断其溶解性时,要特别注意溶解度必须是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往往通过查找溶解度曲线获得);虽然是室温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但不是溶解度时,一定要换算成溶解度再进行推断.例如,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很明显如果直接按照0.5克,根据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内部联系来判断的话,此题应该选择C;可是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0.5克虽然是室温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但不是溶解度,它只是在10克水形成的饱和溶液时溶质的质量,而溶解度对应的溶剂的质量应该是100克;也就是,此时的溶解度不是0.5克,应该是5克(0.5克×10).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 B.
考点2: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知识点的认识】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公式有如下3种:1.溶质质量分数的一般计算公式是:2.特殊计算公式(使用于饱和溶液)是:3.变形公式有:值得注意的是: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比值,没有单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⑤当计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即该温度下该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时,才可以使用特殊计算公式来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题型包括以下几种:1.已知溶质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求算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只要将已知的质量代入相应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2.已知(暗知)某温度下的某物质的溶解度,求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此时,首先要确认该溶液是饱和溶液,并制定该物质的溶解度(有时从溶解的曲线上或括号内的补充说明中寻找),如果将溶解度代入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特殊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即可.3.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或溶质)的质量,求算溶质(或溶液或溶剂)的质量.此时,可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注意:溶剂的质量是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之差).4.已知某温度时某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求算该溶质在此温度下的溶解度.此时,可以将已知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代入相应的变形公式中,进行计算即可.5.溶液稀释前后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此时,由于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是不变的;若设浓溶液质量为m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n g,则等式m g×a%=ng×b%成立,加入水的质量为ng-mg.6.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时的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特别是,在计算反应后溶液中某溶质的质量分数时,需要注意的是:①如果某溶质反应前有,反应生成物中也有,并且反应后的溶液为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那么该溶质的质量应该是原来的质量与反应生成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之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即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份的质量之和-气体的质量-沉淀(或杂质)的质量;然后将所求的两个质量相除,再乘以100%,就可求得反应后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②如果反应后的溶液已是某溶质的饱和溶液(此时,会给其溶解度或有关信息),那么判定饱和后,就可根据所给的溶解度来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了.【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与溶解度的关系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计算的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并且,经常以计算题或计算型的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固体溶解度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质量守恒定律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方法,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解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在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综合性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下面所对应的物质质量不能直接写成溶液质量,一定要写参加化学反应的溶质实际质量.2.若已知溶液的体积或求溶液的体积,要用m=ρV这个公式进行换算.3.计算过程中,单位一定要统一.
相关试题推荐
用10%的蔗糖溶液50g与10%的蔗糖溶液50mL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5%B.10%C.20%D.无法计算
从100克30%的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0克溶液后,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5%B.30%C.50%D.60%
4岁的小英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补热息痛糖浆或滴剂(糖浆与滴剂的作用相同),而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对于一个4岁的儿童来说,服用糖浆的安全用量为6毫升(如图).则服用多少毫升的滴剂等于服用了6毫升用量的糖浆( )A.3毫升B.6毫升C.9毫升D.12毫升
向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入硝酸钾固体,下列图象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是(横坐标表示硝酸钾质量,纵坐标表示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A.B.C.D.
降低温度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的质量C.溶剂的质量D.溶液的质量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复合肥.硝酸钾与任何酸、碱、盐都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原因是钾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或不可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1)为了探究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影响因素,某研究小组开展了以下的探究活动,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实验一:KNO3在20℃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水的质量(g)
KNO3的质量(g)
31.6结论:当温度相同时,水的质量越多,溶解KNO3的质量越多.实验二:KNO3在20g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温度(℃)
KNO3的质量(g)
22.0结论:当水的质量相同时,温度越高,溶解KNO3的质量越多.讨论:如果是气体物质,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其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因素还有气体的压强(或气体的性质)(写一种).(2)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硝酸钾饱和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AC(填字母).A.冰块&&B.浓硫酸&&C.硝酸铵&&&D.氢氧化钠E.氧化钙(3)请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为1g/cm3)
取100mL水,加入20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全部溶解,得溶液①
再加11.6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恰好饱和,得溶液②
再加20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全部溶解,得溶液④
冷却至20℃
析出晶体,得溶液⑤①步骤1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0g;②上述溶液①~⑤中,一定不属于饱和溶液的是①(填溶液的序号),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②③⑤(填溶液的序号);③步骤5中,析出晶体的质量为(选填下列编号)Ⅰ.Ⅰ.20gⅡ.31.6gⅢ.51.6g.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阅读理解
(2013?焦作模拟)硝酸钾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化肥,能够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增强抗倒伏、抗病虫害的能力,硝酸钾属于化肥中的复合肥.硝酸钾与任何酸、碱、盐都不会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原因是钾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或不可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1)为了探究硝酸钾固体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影响因素,某研究小组开展了以下的探究活动,请你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结论.实验一:KNO3在20℃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水的质量(g)
KNO3的质量(g)
31.6结论:当温度相同时,水的质量越多,溶解KNO3的质量越多.实验二:KNO3在20g水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
温度(℃)
KNO3的质量(g)
22.0结论:当水的质量相同时,温度越高,溶解KNO3的质量越多.讨论:如果是气体物质,除上述因素外,影响其在水中溶解质量多少的因素还有气体的压强(或气体的性质)(写一种).(2)如图所示,小烧杯中盛放的是硝酸钾饱和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小心地加入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够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AC(填字母).A.冰块&&B.浓硫酸&&C.硝酸铵&&&D.氢氧化钠&&& E.氧化钙(3)请填充表中空白并根据下列实验和上述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已知水的密度约为1g/cm3)
实验现象和溶解程度
取100mL水,加入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再加w&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再加25g硝酸钾,搅拌,恢复至20℃
冷却至20℃
蒸发掉10g水,恢复至20℃
得溶液⑥一定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①(填序号,下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的是②③⑤⑥;上述操作中w、晶体a、晶体b的质量都可以推理出来,其中析出晶体b的质量为3.16g.(4)将10mL98%浓硫酸(密度为1.82g/mL)中加水稀释至100mL,取10mL该稀硫酸与足量锌反应制取氢气,请按要求完成系列问题的解答(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①10mL98%的浓硫酸中含17.8g&H2SO4.(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②列式计算消耗金属锌的质量.
科目:初中化学
题型:解答题
右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据此我能回答下列问题:(1)1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乙的溶解(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要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较好方法是______;(2)20℃时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3)20℃时,对甲的饱和溶液进行如下操作,最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①升温到40℃②加入少量甲物质③加少量水④蒸发部分溶剂,恢复到20℃⑤加入40℃甲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到20℃(4)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______(选填“甲”或“乙”)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期末题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据此我能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乙的溶解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要使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较好方法是___________ ; (2)20℃时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__g。(3)20℃时,对甲的饱和溶液进行如下操作,最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发生变化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① 升温到40℃ ② 加入少量甲物质 ③ 加少量水 ④ 蒸发部分溶剂,恢复到20℃ ⑤加入40℃甲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到20℃ (4)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 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_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知识点 & “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习题详情
24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75.9%
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B>C>A&(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在t1℃-t2℃之间溶解度相等的物质是没有&(3)t3℃时100g配成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到t2℃,将析出晶体50&g(4)现有ABC三种接近饱和的溶液,欲使其饱和,可以针对ABC分别采取3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分别是:A增加溶质&B蒸发溶剂&C升高温度&(5)t3℃时在100g水中加入20gA物质,所得溶液不饱和,为使其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可加入A物质60&g,或蒸发水75&g,或使其降温到t1&℃(6)在t1℃配制A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约为16.67&%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填空题&|&来源:网络
分析与解答
习题“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在t1℃-t2℃之间溶解度相等的物质是____(3)t3℃时100g配成的A...”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1)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2)根据溶解度的查法、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考虑;(3)根据降温后溶解度的变化分析;(4)根据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考虑;(5)根据t3℃时A物质的溶解度进行分析;(6)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考虑.
(1)从t1℃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B>C>A;(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在t1℃-t2℃之间溶解度度曲线没有交点,所以没有溶解度相等的物质;(3)t3℃时100gA物质配成A的饱和溶液需要水质量为X则:100gX=80g100g解得X=125g,设t2℃125g水达到饱和溶解A物质质量为Y:则:Y125g=40g100g解得Y=50g,所以析出晶体质量为:100g-50g=50g;(4)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针对ABC分别采取3种不同的方法,A可以增加溶质,B可以蒸发溶剂,C可以升高温度;(5)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80g,所以加入20gA物质,所得溶液不饱和,为使其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可加入A物质60g,由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80g,所以溶解20gA物质需要水25g,所以蒸发水的质量为100g-25g=75g,如果降低温度到t1℃恰好达到饱和;(6)t1℃配制A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约为:20g20g+100g×100%=16.67%.故答案为:(1)B>C>A;(2)40g,没有;(3)50;(4)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5)60;75;t1;(6)16.67.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知道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质量,并能灵活运用.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在t1℃-t2℃之间溶解度相等的物质是____(3)t3℃时100...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在t1℃-t2℃之间溶解度相等的物质是____(3)t3℃时100g配成的A...”主要考察你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知识点的认识】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一种表示方法;其含义是指100份质量的某溶液中含多少份质量的该溶质.而溶解性和溶解度都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的;只不过,前者是定性表示,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概念来表示;后者是定量表示,常用一定温度下(气体还强调压强为101kPa),一定量的溶剂(一般是水)里溶解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气体的体积)来准确地表示.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为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某溶剂中的溶解性的大小;其内部联系是通常把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大于或等于10g的,叫易溶物质,大于或等于1g但小于10g的,叫可溶物质,大于或等于0.01g但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小于0.01g的,叫难溶(或不溶)物质.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是在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该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其溶解度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等量关系:.【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相关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对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等相关问题的分析、推断和计算的能力等.并且,经常将其与“有关溶质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关联起来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并且,经常以计算题或计算型的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特别是,对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的综合考查,是近几年中考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根据溶解度来判断溶解性,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的简单计算,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意义,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等相关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联系着生活实际,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爱心提示:在运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进行有关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计算该溶质的质量分数,或者根据某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该溶质的在此时的溶解度时,一定要先确认该溶质的溶液是饱和溶液,才可以运用 这个特殊计算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不过,此时,一般会通过文字信息或溶解度曲线等图表信息给出相关的提示.2.根据某物质的溶解度来判断其溶解性时,要特别注意溶解度必须是室温(即20℃)时的溶解度(往往通过查找溶解度曲线获得);虽然是室温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但不是溶解度时,一定要换算成溶解度再进行推断.例如,0.5克某物质在室温时溶于10克水中即达到饱和,则一般把这种物质划分为(  )A.易溶物质B.可溶物质C.微溶物质D.难溶物质.很明显如果直接按照0.5克,根据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内部联系来判断的话,此题应该选择C;可是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因为0.5克虽然是室温时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但不是溶解度,它只是在10克水形成的饱和溶液时溶质的质量,而溶解度对应的溶剂的质量应该是100克;也就是,此时的溶解度不是0.5克,应该是5克(0.5克×10).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 B.
与“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在t1℃-t2℃之间溶解度相等的物质是____(3)t3℃时100g配成的A...”相似的题目:
[2014o湘潭o中考]60℃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A<B.分别取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30℃,析出A、B晶体的质量分别为m&g和n&g(A、B均不含结晶水).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60℃时,A、B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为A<B30℃时,A、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为A<B30℃时,若溶解度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m<n30℃时,若溶解度A<B,则晶体质量一定为m>n
[2014o海南o中考]20℃时,在三个各盛有100g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  ) &物质&&甲&&乙&&丙&&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5&&2&&0&所得溶液一定都是饱和溶液丙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20℃,时,甲的溶解度最大
[2013o德阳o中考]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1现有一杯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欲改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
2(2013o北京)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取等质量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至t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2011o郴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t2℃时,A和C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A&&&&C(填“>”、“<”、“=”);(3)t3℃时,将60克A物质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4)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到t3℃,析出固体最多的物质是&&&&,无析出的是&&&&.
该知识点易错题
1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2(2007o武威)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
3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加入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与加入的氯化钠固体的质量(a)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在t1℃-t2℃之间溶解度相等的物质是____(3)t3℃时100g配成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到t2℃,将析出晶体____g(4)现有ABC三种接近饱和的溶液,欲使其饱和,可以针对ABC分别采取3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分别是:A____B____C____(5)t3℃时在100g水中加入20gA物质,所得溶液不饱和,为使其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可加入A物质____g,或蒸发水____g,或使其降温到____℃(6)在t1℃配制A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约为____%”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1)t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2)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在t1℃-t2℃之间溶解度相等的物质是____(3)t3℃时100g配成的A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3℃降温到t2℃,将析出晶体____g(4)现有ABC三种接近饱和的溶液,欲使其饱和,可以针对ABC分别采取3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分别是:A____B____C____(5)t3℃时在100g水中加入20gA物质,所得溶液不饱和,为使其恰好变为饱和溶液,可加入A物质____g,或蒸发水____g,或使其降温到____℃(6)在t1℃配制A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约为____%”相似的习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