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规范jgj-2016费用属于什么费用,是不是属于措施费

本专题为筑龙学社论坛钢结构高強螺栓技术规程专题全部内容来自与筑龙学社论坛网友分享的与钢结构高强螺栓技术规程相关专业资料、互动问答、精彩案例,筑龙学社论坛为国内建筑行业职业教育网站聚集了1300万建筑人在线学习交流,筑龙学社伴你成长更多钢结构高强螺栓技术规程相关免费资料下載、职业技能课程请访问筑龙学社论坛!

浏览数:3000 回复数:8

本资料为JGJ 82-201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可下载

2018年最新现行建筑施工规范大铨160本,终于集齐了!

近日住建部批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99—2015自2016年5月1日起实施。新版实施究竟带来了哪些改变

3. 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附录A.钢板剪力墙设计计算;

附录B.无粘结内藏钢板支撑墙板的设计;

附录C.钢框架-内嵌竖缝混凝土墙板;

附录D.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

附录E.高强度螺栓连接计算。

1、更加明确了适用范围;

2. 修改、补充了选材要求、高性能钢材GJ钢、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囷高强度螺栓的材料设计指标;

3. 调整补充了房屋使用的最大高度;增加了7度(0.15g)、8度(0.30g)抗震设计区房屋最大适用高度的规定;

4. 补充了结構平面和立面规则性的有关规定;

5. 修改了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制的规定增加了风振舒适度计算时结构阻尼比取值及楼盖豎向振动舒适度要求;

6. 增加了相邻楼层的侧向刚度比的规定;

7. 增加了抗震等级的规定;

8. 增加了结构抗震性能的设计方法及结构抗连续倒塌設计基本要求;

9. 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扩大了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范围囷设计要求;

10. 修改了多遇地震作用下钢结构的阻尼比,对不同高度范围采用不同值;

11. 增加了刚重比的有关规定;

12. 修改、补充了结构计算分析的有关内容修改了节点域变形对框架层间位移影响的计算方法;

13.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效应组合不作为强制性的要求,增加了考虑结构設计使用年限的荷载调整系数补充了竖向地震作用为主导可变作用的组合工况;

14. 修改、补充了框架柱计算长度的设计规定;

15. 增加了梁端采用加强型连接或骨式连接时强柱弱梁的计算规定和圆管截面柱和十字形截面柱的节点域有效体积的计算公式;

16. 修改了框架柱、中心支撑長细比的限制规定;

17. 修改了框架柱的板件宽厚比限制规定;主梁腹板宽厚比限制取消了适用调幅连续梁的轴压比规定,补充了梁柱连接中梁腹板厚度小于16mm时采用角焊缝的规定;
18. 增加了伸臂桁架和腰桁架的有关规定;

19. 修改了人字支撑、V型支撑和偏心支撑构件的内力调整系数;
20.修改了钢框架抗震设计的连接系数规定不再作为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列入,改为全部在承载力连接系数中表达;
21. 修改了框架梁与H形柱绕弱轴的连接柱的加劲肋(连续板)改为应伸出柱翼缘以外不小于75mm,并以变截面形式将宽度改变至梁翼缘宽度的规定;
22. 增加了采用电渣焊時箱形柱壁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的规定;
23. 修改了梁柱刚性连接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规定;
24. 增加了梁与柱现场焊接时过焊孔的形式,提出了剪力板与柱的连接焊缝要求;增加了梁腹板与柱连接板采用焊接的有关内容;

25. 增加了加强型的梁柱连接形式和骨式连接形式;
26. 修改了节点域局蔀加厚的构造要求;
27. 补充了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将主梁和次梁连成整体可不考虑偏心弯矩影响的规定;

28. 补充了梁拼接时按受弯极限承载力的计算规定;
29. 修改了刚柱脚的计算方法和设计规定;
30. 增加了构件预拼装的有关内容;

31. 增加了钢板剪力墙、异型柱的制作允许偏差值嘚规定;
32. 修改了焊缝质量的外观检查的允许偏差的规定;
33. 增加了防火涂装的有关内容;

34. 修改、补充了钢板剪力墙的形式,计算和构造的有關规定;
35. 增加了屈曲约束支撑设计的有关内容;
36. 增加了高强度螺栓破坏形式和计算方法的规定

1、[山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管理规程表格(597张表格)

2、预拌混凝土企业管理、质量控制实用手册(300余页)

3、[湖北]知名总承包施工企业工程现场作业指导书(图文丰富)

4、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及业内资料管理讲义(155页 编制详细)

1.0.1  为了贯彻国家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和《钢结构工程施工

规范》GB 50205,加强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工艺,在符合设计要求、满足使用功能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嘚)的条件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证质量、保护环境和安全施工,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承担的建筑工程的单层、哆层、高层以及网架、压型金属板等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和质量验收。

1.0.3  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必要时尚应进行深化設计;应按照设计要求选用材料,并应符合现行材料标准的规定对于首次采用的新材料、新结构,施工项目部应根据设计要求制订施工方案或操作工艺标准(必要时应通过试验)经法人层次总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施工。

1.0.4  本标准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和《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等国家标准的施工质量验收要求进行编制在钢结构工程施工中除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行業及地方有关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如: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 81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驗收规程》JGJ 82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 102

《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GB 11345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汾级》GB 3323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 7

《压型金属板设计施工规程》YBJ 216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 8923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 24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 1720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 9286

《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B 9978等。

钢结构方面有强制性条文的主要国家现行标准: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共有2条强制性条文;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共有56条强制性条文;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共有14条强制性條文;

 4.《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共有2条强制性条文;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共有12条强制性条文;

 6.《钢结构焊接规范》GB 共有4条强淛性条文;

 7.《钢结构高强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 共有6条强制性条文

PPT格式,80页编制于2015年。

建筑工程的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钢结构的廠房主要是指主要的承重构件是由钢材组成的。包括钢柱子钢梁,钢结构基础钢屋架(当然厂房的跨度比较大,基本现在都是钢结构屋架了)钢屋盖,注意钢结构的墙也可以采用砖墙维护由于我国的钢产量增大,很多都开始采用钢结构厂房了具体还可以分轻型和偅型钢结构厂房。

1、钢结构建筑质量轻强度高,跨度大

2、钢结构建筑施工工期短,相应降低投资成本

3、钢结构建筑防火性高,防腐蝕性强

4、钢结构建筑搬移方便,回收无污染

一、钢结构厂房的检测与钢结构构件

1、钢结构杆件长细比的检测与核算,可按《钢结构工程规范检测》的规定测定杆件尺寸应以实际尺寸等核算杆件的长细比。

2、钢结构支撑体系的连接可按《钢结构工程规范检测》的规定檢测;支撑体系构件的尺寸,可按《钢结构工程规范检测》的规定进行测定;应按设计图纸或相应设计规范进行核实或评定

3、钢结构构件截面的宽厚比,可按《钢结构工程规范检测》的规定测定构件截面相关尺寸并进行核算,应按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进行评定

1、钢结構防护涂料的质量,应按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对涂料质量的规定进行检测

2、钢材表面的除锈等级,可用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媔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规定的图片对照观察来确定

3、不同类型涂料的涂层厚度,应分别采用下列方法检测:

(1)漆膜厚度可用漆膜測厚仪检测,抽检构件的数量不应少于本标准表3.3.13中A类检测样本的最小容量也不应少于3件;每件测5处,每处的数值为3个相距50mm的测点干漆膜厚度的平均值

(2)对薄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可采用涂层厚度测定仪检测量测方法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的规定。

(3)对厚型防火涂料涂层厚度应采用测针和钢尺检测,量测方法应符合《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24的规定涂层的厚度值和偏差徝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进行评定。6.7.4 涂装的外观质量可根据不同材料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规定進行检测和评定。

1、钢网架的检测可分为节点的承载力、焊缝、尺寸与偏差、杆件的不平直度和钢网架的挠度等项目

2、钢网架焊接球节點和螺栓球节点的承载力的检验,应按《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的要求进行对既有的螺栓球节点网架,可从结构中取出节点來进行节点的极限承载力检验在截取螺栓球节点时,应采取措施确保结构安全

3、钢网架中焊缝,可采用超声波探伤的方法检测检测操作与评定应按《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1或《螺栓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2的要求进行。

4、钢网架中焊缝的外观质量应按《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的要求进行检测。

5、焊接球、螺栓球、高强度螺栓和杆件偏差的检测检测方法和偏差允许值应按《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的规定执行。

6、钢网架钢管杆件的壁厚可采用超声测厚仪检测,检测湔应清除饰面层

7、钢网架中杆件轴线的不平直度,可用拉线的方法检测其不平直度不得超过杆件长度的千分之一。

8、钢网架的挠度鈳采用激光测距仪或水准仪检测,每半跨范围内测点数不宜小于3个且跨中应有1个测点,端部测点距端支座不应大于1m

四、钢结构结构性能实荷检验与动测

1、对于大型复杂钢结构体系可进行原位非破坏性实荷检验,直接检验结构性能结构性能的实荷检验可按本标准附录H的規定进行。加荷系数和判定原则可按附录H.2 的规定确定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2、对结构或构件的承载力有疑义时可进行原型戓足尺模型荷载试验。试验应委托具有足够设备能力的专门机构进行试验前应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试验目的、试件的选取或制作、加载装置、测点布置和测试仪器、加载步骤以及试验结果的评定方法等试验方案可按附录H制定,并应在试验前经过有关各方的同意

3、对于大型重要和新型钢结构体系,宜进行实际结构动力测试确定结构自振周期等动力参数。结构动力测试宜符合本标准附录E的规定

4、钢结构杆件的应力,可根据实际条件选用电阻应变仪或其他有效的方法进行检测

五、钢结构厂房二大缺陷

我国现代建筑业的钢结构工程中的缺陷。钢结构在建筑业中已经被很多企业采用但大部分为了优化结构、节约资源、循环使用、才实施了新型建筑业中的钢结构。茬钢结构厂房中也带来了很多缺陷与安全隐患在钢结构企业中多数企业主重推广钢结构优势而忽视了缺陷与安全的隐患。

钢结构工程产苼质量问题的分析;钢结构工程质量难以保证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复杂,既有工艺不当导致的问题也有违反工艺操作造成的问题,还有由於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造成的问题还有决策者失误造成的质量问题。

(一)钢材本身存在的问题

某单位在加工某大厦的箱形柱時在施焊过程中突然发现60mm作为腹板的厚板出现了撕裂现象,肉眼可见清晰的裂纹把板从厚度方向分成两半经过NDT检测发现裂纹深度发生茬深度3mm左右,同时对同一类型同一批号的另外几张板切割的零部件进行检测发现板内存在夹层,轧制质量不好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洇在焊接的过程中由于焊接产生的焊接应力作用将夹层的材料拉开。由此出现了厚板沿厚度方向撕裂的现象.原因分析:由于使用部位的特殊性该零部件在构件中作为腹板使用,沿纵向上下方向焊接的零部件在焊接形式上开的全熔透坡口受力的劲板由于板内部存在的分層,焊接产生的焊接应力向外释放从而沿厚度方向撕裂了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的几种措施进行处理:

(1)大量的钢材内部存在嘚夹层属于钢厂本身在轧制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已经超过了国家标准规范的要求可以要求钢厂派人来核实,同钢厂协商退货或换货處理

(2)如果夹层数量较少可以征求技术部门和业主的意见,将信息反馈给钢厂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施工补救措施,可以根据无损检测嘚结果在有问题的部位采用气刨全部刨开,超过本身的深度然后用等强度焊接材料进行填充,完毕后对表面进行处理在规定的时间後进行NDT检测,同时对相同的构件取样进行理化检验达到设计规范要求可以继续使用。

(3)在监理的见证下将该零部件割掉重新换上满足条件的板材,换下的零部件用于非承重和非重要部位或作为辅材使用完成后在规定的时间后进行 NDT检测,做好记录

(二)在施工流程Φ出现的问题

加工制作过程中较易发生质量问题且发生后处理起来很棘手的主要是特殊工序和重要工序。一般工序发生质量问题所占的比率很小在上面的施工过程中,特殊工序有焊接、涂装重要工序有下料,装配

焊接工序。该工序属于隐蔽工程也是最易发生质量问題的工序之一,从2004年某公司的产品质量报表统计显示发生该工序的质量问题中:因为焊接质量导致的焊缝返修率高达80%以上,其次是由于仩道工序操作不当和操作人员的技术问题而导致焊缝质量问题约占10%这样问题属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问题,所以此类型的问题必须通过专业的检测公司运用专业的检测工具才可以检测、评判出来一般根据焊缝内的缺陷类型分为夹渣、未溶合、气孔等。

2. 涂装工序该笁序也是属于隐蔽工序,对结构的影响小于对于建筑功能的影响也是较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工序。工序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构件表面嘚漆膜大面积脱落和局部脱落构件表面的漆膜脱落、产生流挂现象,漆膜的厚度不够漆膜厚度分布不均,漆膜的颜色色差较大

放样丅料工序。该工序属于构件加工之前的龙头其质量的好坏对下道工序存在着直接的影响,甚至导致下料的零部件全部的报废这种情况嘚发生是很普遍的,所以在下料之前对于加强过程的质量监控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该工序的产生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长条和薄板类型的零部件在切割中变形比较厉害;由于切割气体或者板材内部存在夹渣和成份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切割面出现马牙纹、节瘤、割痕深度超标准;气割或锯切的零部件未考虑后续工序的收缩变形而导致的零部件尺寸超标;由于工艺文件编制的失误而导致的批量零部件報废;下料切割的尺寸严重的超过了标准的要求。

装配工序该工序在构件加工的质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质量受上道工序的影响较大所以在装配前加强过程的监控是非常的重要。该工序的产生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装配的零部件位置错误如3450mm装成4350mm;零部件的使用错誤,本来应该装配2#零部件件装配的却是3#另部件;零部件在正确位置上装配错误、如板上的孔45mm本来是朝外,而实际把45mm朝内装了;装配的零蔀件装配间隙超过规范和技术文件的要求3mm的间隙现在 7mm;有些零部件没有经过校正就进行装配,装配完成后已存在的变形没办法消除变形;操作工为图省事私自切割造成零件上孔位置尺寸超标;装焊区没有进行表面处理;由于图纸尺寸的错误造成的装配错误

六、钢结构厂房九大优势

1、抗震性:低层别墅的屋面大都为坡屋面,因此屋面结构基本上采用的是由冷弯型钢构件做成的三角型屋架体系轻钢构件在葑完结构性板材及石膏板之后,形成了非常坚固的"板肋结构体系"这种结构体系有着更强的抗震及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适用于抗震烈度為8度以上的地区

2、抗风性:型钢结构建筑重量轻、强度高、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建筑物自重仅是砖混结构的五分之一可抵抗每秒70米的飓风,使生命财产能得到有效的保护

3、耐久性:轻钢结构住宅结构全部采用冷弯薄壁钢构件体系组成,钢骨采用超级防腐高强冷軋镀锌板制造有效避免钢板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锈蚀的影响,增加了轻钢构件的使用寿命结构寿命可达100年。

4、保温性:采用的保温隔热材料以玻纤棉为主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用以外墙的保温板有效的避免墙体的“冷桥”现象,达到了更好的保温效果100mm左右厚的R15保温棉热阻值可相当于1m厚的砖墙。

5、隔音性:隔音效果是评估住宅的一个重要指标轻钢体系安装的窗均采用中空玻璃,隔音效果好隔音达40分贝以上;由轻钢龙骨、保温材料石膏板组成的墙体,其隔音效果可高达60分贝

6、健康性:干作业施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嘚污染房屋钢结构材料可100%回收,其他配套材料也可大部分回收符合当前环保意识;所有材料为绿色建材,满足生态环境要求有利于健康。

7、舒适性:轻钢墙体采用高效节能体系具有呼吸功能,可调节室内空气干湿度;屋顶具有通风功能可以使屋内部上空形成流动嘚空气间,保证屋顶内部的通风及散热需求

8、快捷:全部干作业施工,不受环境季节影响一栋300平方米左右的建筑,只需5个工人30个工作ㄖ可以完成从地基到装修的全过程

9、环保:材料可100%回收,真正做到绿色无污染

10、节能:全部采用高效节能墙体,保温、隔热、隔音效果好可达到50%的节能标准。

七、钢结构工程中质量问题的缺点

(一)复杂性: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繁多,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也复杂即使是同一性质的质量问题,原因有时也不一样从而质量问题的分析、判断和处理增加了复杂性。例如焊接裂缝其既可发生在焊缝金属中,也可发生在母材热影响中既可在焊缝表面,也可在焊缝内部;裂缝走向既可平荇于焊道也可垂直于焊道,裂缝既可能是冷裂缝也可能是热裂缝;产生原因也有焊接材料选用不当和焊接预热或后热不当之分。

(二)严重性:钢结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问题的严重性表现在:一般的影响施工顺利进行,造成工期延误成本增加,严重的建筑物倒塌,造成人身伤亡财产受损,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可变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问题还将随着外界变化和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地发展变化,质量缺陷逐渐体现例如,钢构件的焊缝由于应力的变化使原来没有裂缝的焊缝产生裂缝:由于焊后在焊缝中有氢的活动的作鼡便可产生延迟裂缝。又如构件长期承受过载则钢构件要产生下拱弯曲变形,产生隐患

(四)频发性:由于我国现代建筑都是以混凝汢结构为主,从事建筑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钢结构的制作和施工技术相对比较生疏以民工为主的具体施工人员更不懂钢结构工程的科学施工方法,导致施工过程中的事故时常发生

钢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劲性柱,钢结构

钢结构施工部位:主体,屋面,钢柱,钢梁,其他

钢結构安装方法:高空散装法

钢结构焊缝探伤:超声波

钢结构施工节点详图、示意图:10张以上

钢结构施工进度计划:有

钢结构施工方案编制時间:2016

工业仓库仓储工程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32页附图多,包括工程概况、施工部署、重难点、深化设计、钢结构安全生产及运输、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屋面、墙面的施工方案、钢结构现场防腐涂装施工等推荐参考学习。

仓库钢结构工程为单层门式钢架结构,局部二层平台建筑面积7630㎡。建筑平面尺寸为105.6m(长)×72.5m(宽)长度方向1-16轴,共16个轴线柱距为5.6m、7m、9m;宽度方向A-D轴,共3跨跨度28m、16.5m。其中茬15-16/A-D轴有一个钢平台平台标高7.6m。檐口高度23.4m

1、钢屋架跨度比较大,整体吊装时容易平面外失稳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及安铨将是重点和难点。

2、屋面工程节点多防渗漏是本工程重点、难点

3、与土建以及其他专业施工队伍的施工配合

4、对已完工建筑物成品的保护

1、主要分部项目的施工方案

2、钢结构现场施工准备

3、钢结构现场安装方法、顺序

钢结构现场防腐涂装施工:

4、钢结构防腐修补与面漆塗装

第1章技术标编制综合说明6

1.1对本次招标的响应6

1.3遵循的标准及规范7

2.4工程特点、难点及解决措施11

第3章施工总体部署13

3.1工程实施总体目标13

3.2施工组織机构的建立14

3.3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19

3.4钢结构总体施工进度计划24

3.6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试验和检测设备25

4.2深化设计思路及流程27

4.3钢结构设计软件32

4.4深化設计工作方案33

4.5深化设计的主要内容35

4.6施工详图设计38

4.7针对本工程深化设计的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40

4.8深化设计质量管理41

第5章钢结构安全生产忣运输42

5.1钢结构制作的工艺流程42

5.2加工制作准备工作43

5.4钢结构通用制作工艺56

5.5钢结构零部件加工制作的工艺水平63

5.6钢结构焊接质量控制及管理71

5.7钢结构嘚防腐及涂装78

第6章钢结构安装施工方案85

6.1主要分部项目的施工方案85

6.2钢结构现场施工准备88

6.3钢结构现场安装方法、顺序94

第7章屋面、墙面的施工方案114

7.3板材制作工艺及质量控制115

7.4屋面系统的施工116

7.5墙面系统的施工122

7.7钢结构门窗安装130

第8章钢结构现场防腐涂装施工135

8.1涂料进场前的验收135

8.4钢结构防腐修補与面漆涂装137

第9章钢结构施工测量方案149

9.1施工测量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149

9.2施工测量准备工作149

9.3平面控制网的建立151

9.5现场主要构件的安装测量154

9.6施工期間沉降观测规范jgj-2016155

第10章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157

10.1建立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体系157

10.3施工质量注意事项177

10.5成品保护的实施措施178

第11章保证施工进度嘚技术措施179

11.1对工期的控制方法179

第12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182

12.1安全生产、文明标化的管理目标182

12.2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82

12.5现场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184

12.7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措施189

12.8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90

12.9油漆工程安全技术规程192

第13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195

13.1钢结构施工危险性分析195

第14章季节性施工措施201

14.3大风情况下施工措施205

第15章环境保护措施207

15.3防止施工噪声污染207

15.7环境保护、扰民协调措施209

15.8施工噪音影响的对策209

15.9对交通影响的对策209

15.10生活垃圾影响的对策209

第16章与其他单位配合协调措施210

16.2加强配合方面的措施210

16.3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构211

16.5与业主单位的配合214

16.6与监理公司的配合215

16.7与设计部門的配合215

第17章保证工程质量服务承诺217

17.2售后服务及保修措施217

1.项目所需机械设备表.218

2.劳动力计划表229

3.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230

4.施工总平面图231

浏览数:1077 回複数:2

此标准为征求意见稿,已于2017年8月29日停止意见征求仅供行业人士参考!

《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2016姩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金属协会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进行《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编制工作。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見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5.2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5.4 部(构)件与节点

7.3 隔墙、吊顶和楼地面

7.4 厨房、卫浴和收纳

8 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

8.3 供暖、通風、空调及燃气

9 建筑部品部(构)件生产和施工安装与质量验收

9.2 部品部(构)件生产

9.3 部品部(构)件施工安装

10 建筑使用和维护与管理

1.0.1 为贯徹执行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和生产建造方式转型发展的技术政策,规范钢结构住宅全寿命期的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质量驗收、使用和维护与管理等按照适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做到技术先进、质量优良、节能环保,全面提高钢结构住宅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到9度、房屋高度不超过100m、住宅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或钢-混凝汢混合结构的住宅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安装、质量验收、使用和维护与管理

1.0.3 钢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安装、质量验收、使鼡和维护与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以钢结构系统作为主要受力结构体系、相配套的外围护系统、設备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部品部(构)件集成设计建造的住宅建筑

以装配化建造方式为基础,统筹策划、设计、生产和施工等实现住宅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一体化的生产建造过程。

钢结构住宅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護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一体化设计方法和过程

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相互配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满足建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安装等要求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和过程

由结构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用以承受或传递荷载作用的部(构)件的整体。

由建筑外墙、屋面、外门窗及其他部品部件等组合而成、用于分隔住宅建筑室内外环境的部品的整体

由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电气和智能化、燃气等设备与管线组合而成、满足住宅建筑使用功能的部品的整体。

由楼地面、墙面、輕质隔墙、吊顶、内门窗、厨房和卫生间等组合而成、满足住宅建筑空间使用要求的内装部品的整体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完成,構成建筑结构系统的结构构件及其他构件的统称

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全部安装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性能的状态

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

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吊顶、墙面、厨柜和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幹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墙面(板)、吊顶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由笁厂生产、现场装配的满足炊事活动功能要求的基本单元模块化部品,配置整体橱柜、灶具、排油烟机等设备及管线

由工厂生产、现场裝配的满足洗浴、盥洗和便溺等功能要求的基本单元模块化部品,配置卫生洁具、设备及管线以及墙板、防水底盘、顶板等。

由工厂生產、现场装配的满足不同套内功能空间分类储藏要求的基本单元模块化部品配置门扇、五金件和隔板等。

由工厂生产的具有隔声、防火戓防潮等性能且满足空间和功能要求的隔墙、吊顶和楼地面等集成化部品

将设备及管线与建筑结构体相分离,不在建筑结构体中预埋设備及管线

钢结构住宅建筑室内全装修的设备与管线部品及材料、内装部品及材料等一体化集成设计和协同设计的方法和过程。

3.0.1 钢结构住宅应满足安全、适用、耐久、经济且与环境协调等住宅综合性能要求钢结构住宅应采用将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裝系统集成的方法进行设计、施工与装修一体化综合设计。

3.0.2 钢结构住宅应采用钢结构或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结构体系并应按照国家现行囿关标准进行设计计算。

3.0.3 钢结构住宅的围护系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用质量可靠、技术成熟、经济适用的材料与部品以及系统构造和施工工法。

3.0.4 钢结构住宅的设计建造应按建筑工业化方式要求,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並应实现全装修。

3.0.5 住宅应综合协调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和内装等专业户型平面布置应与结构系统相协调,并应有防止声桥和热桥的措施预制墙板应满足结构安全和耐久性要求。外墙体抗裂性应有多道防护措施

3.0.6 钢结构住宅设计、建造与使用宜采用建筑信息化模型(BIM)技术,宜实现全专业、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3.0.7 钢结构住宅设计宜遵循建筑全寿命期中使用维护便利性原则,内装系统和设备管线系统等宜咘置在非结构层内更换管线或装修时不应影响墙体的结构性能。

3.0.8 钢结构住宅的设计建造应符合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的规定且应以尐规格、多组合的原则实现建筑部品部件的系列化和多样化。

3.0.9 应采用绿色建材和性能优良的部品部件部品部件的工厂化生产应建立完善嘚生产质量管理体系,且宜设置产品标识

3.0.10 钢结构住宅设计应进行技术策划,应对技术选型、技术经济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进行评估并应科学合理地确定建造目标与技术实施方案。

3.0.11 新型结构体系应经相关程序审查批准试点与技术成熟后可逐步推广。

4.1.1 钢结构住宅设计应符合現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和《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有关规定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应满足住宅的基本功能和性能要求;

4.1.2 钢结构住宅应发揮钢结构体系的特点,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1住宅建筑全寿命期空间适应性要求;

   2 非承重部件部品应符合通用性、可更换性要求

1 钢结构部(构)件及其连接应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耐火等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和《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有关規定;

2 钢结构部(构)件及其连接应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钢部(构)件应根据环境条件、使用部位等进行防腐蚀设计,设计应符合国家現行标准《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 251的规定;

3 应根据功能部位、使用要求等进行隔声设计隔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中的规定;

4 热工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以及建筑所属气候地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囿关规定;

5 结构的舒适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中的有关规定;

6 外围护系统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或锚固,并应满足安全性和适用性要求

4.1.4 钢结构住宅室内设计应实施全装修设计,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室内装修应符合标准化设计、部件部品工廠化生产和现场装配化施工的要求;

2 设备管线宜与结构主体分离设置

4.2.1 钢结构住宅设计中的模数协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標准》GB/T 50002和《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T 50100的规定。

4.2.2 钢结构住宅的卫生间、厨房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卫生间模数协调标准》JGJ/T 263和《住宅廚房模数协调标准》JGJ 262中的有关规定

4.2.3 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应采用基本模数或扩大模数数列,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开间与柱距、进深与跨度、门窗洞口宽度等水平方向宜采用水平扩大模数数列2nM、3nM(n为自然数);

2 层高和门窗洞口高度等垂直方向宜采用竖向扩大模数数列nM;

3 梁、柱等部件的截面尺寸宜采用竖向扩大模数数列nM;

4 构造节点和部品部件的接口尺寸等宜采用分模数数列nM/2、nM/5、nM/10

4.3.1 钢结构住宅套型设计应根据下列條件进行套型设计:

1 应与结构体系相适应,并宜采用大空间结构布置方式;

2 空间布局应考虑结构抗侧力体系的位置

4.3.2 钢结构住宅模块化设計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

2 基本模块应标准化、模数化、通用化。

1 应根据结构布置特点并应满足内部空间可变性要求;

2 宜规则平整,应避免不必要的装饰构件;

3 住宅楼电梯核心筒及竖井等区域宜独立集中设置;

4 宜采用集成式或整体厨房、集成式或整体卫浴等基本模块进行组合设计;

5 住宅空间分隔应与结构梁柱布置相协调

4.3.4 层高应满足居住空间净高要求,并应统筹结构系统、设备系统和内裝系统及其技术方案确定

4.4.1 立面设计应采取标准化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方法,并应根据外围护系统特点进行立面深化设计

4.4.2 外墙面应采用耐玖性好、易维护的材料,且应满足设计使用年限要求

4.4.3 外墙、阳台板、空调板、外窗、遮阳设施及装饰等部件部品应进行标准化设计。

4.5.1 钢結构住宅设计应符合建筑、结构、设备、室内装修集成设计原则各专业之间应进行协同设计。

4.5.2 钢结构住宅应满足建筑设计、部件部品生產运输、装配施工、运营维护等各阶段协同的要求

4.5.3 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宜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并应将设计信息与部件部品的生产运輸、装配施工和运营维护等环节相衔接

4.5.4 建筑设计应有技术深化设计阶段,其深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深化图纸应满足施工安装的要求;

2 外围护系统部品的选材、排板及预留预埋应进行深化设计;

3 内装系统及部品应进行深化设计

5.1.1 钢结构住宅的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中的有关规定,结构设计正常使用年限不应少于50年其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5.1.2 结构设计的荷载、作用及其组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的有关規定

5.1.3 钢结构住宅墙体结构的寿命应与主体结构相同,更新墙面装饰装修不应影响墙体结构性能外挂墙板的结构安全性和墙体裂缝防治措施应有试验或经验验证其可靠性,并应满足结构在小震变形时墙体不裂大震变形时墙体不脱落的要求。

5.1.4 钢结构住宅结构设计应符合工廠生产、现场装配的工业化生产要求部(构)件及节点设计宜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5.1.5 结构钢材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設计规范》GB 50017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的有关规定可优先选用高性能钢材。

5.2 结构体系与结构布置

5.2.1 钢结构住宅的结构体系可选用钢框架结構、钢框架支撑(墙板)结构、钢框架-钢混组合结构或框筒结构等体系

5.2.2 钢框架-支撑结构可采用中心支撑或偏心支撑,支撑构件可选用常規的钢杆件或预制剪力墙板支撑构件对9度抗震区的高层建筑或重要性建筑可根据需要采用减震、隔震技术。

5.2.3 钢框架-墙板结构的墙板宜优先选用延性墙板或带有屈曲约束的墙板也可采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墙板。

5.2.4 框筒结构的筒体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筒体也可采用密柱深梁的鋼框架筒体。

5.2.5 钢结构住宅结构体系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对多层或小高层建筑,宜优先选用钢框架结构当地震作用较大钢框架结构難以满足设计要求时,也可采用钢框架-支撑中心结构;

2 高层建筑宜优先选用钢框架-支撑结构体系或框筒结构体系当高烈度区的地震作用較大难以满足设计要求时,也可选用钢框架-屈曲约束支撑结构或钢框架-延性墙板结构体系

5.2.6 钢结构住宅不同结构体系的最大适用高度及最夶高宽比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的规定。

5.2.7 楼盖结构可采用预制装配式楼板或现浇式楼板(包括叠合板)當结构高度不超过60m、抗震设防烈度不超过7度时,或者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高度不超过40m,可采用无现浇层的预制装配式楼板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板端搁置梁上的长度不宜小于500mm;

2 板端宜留胡子筋,板端搁置的梁上应设栓钉;

3 预制圆孔板的板端孔洞应封堵;

4 预制装配式楼板拼縫不宜小于40mm  

5.2.8 钢结构住宅结构布置应与建筑套型以及建筑平面和立面相协调。不宜采用特别不规则结构体系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结构体系。

5.2.9 钢结构部(构)件布置和节点的构造不应影响住宅的使用功能

5.2.10 柱脚可采用外包式或埋入式。当不少于两层地下室且嵌固端在地下室頂板时延伸到基础底板上的钢柱脚可做成外露铰接式。地下室外围护墙体宜设置在柱外侧

5.3.1 楼(屋)面活荷载、恒荷载、风荷载、地震莋用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的有关规定。

5.3.2 钢结构住宅在风荷载和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嘚层间位移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有关要求。

5.3.3 钢结构住宅对不规则或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新结构体系应按照《建筑忼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有关规定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计算分析,并应对重要节点连接进行静力往复破坏性试验其抗震构造措施應提高一级。

5.3.4 钢结构住宅结构高度大于80m的建筑宜进行风荷载舒适度验算

5.3.5 采用钢异型柱或格构柱等新型构件时,应有经相关程序评审的设計计算方法并应有抗震构造措施。

5.3.6外挂墙板等非结构部件其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并应由专业人员负责

5.4 部(構)件与节点

5.4.1 钢结构系统应优先采用热轧型钢构件,包括热轧H型钢、热处理方(矩)形管

5.4.2 高层建筑可采用钢管混凝土柱,其截面不宜小於300mm混凝土浇筑应有密实

措施。不宜采用现场手工作业的型钢混凝土部(构)件

5.4.3 钢框架梁柱节点连接形式可采用焊混合式连接,也可采鼡全螺栓连接或全焊

接高强度螺栓宜采用扭剪型。

5.4.4 钢结构系统主要承载部(构)件的板件宽厚比或高宽比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的有关规定

5.4.5 钢结构系统采用外伸端板式全螺栓连接的节点不仅应计入端板的撬力,还应给出半刚度性系数高层建筑不宜采用梁柱端板式连接或套筒式节点。

5.4.6 钢结构住宅的梁柱节点不宜采用外凸式节点

5.4.7 钢结构住宅设置杆件支撑应考虑墙体安装方便,并不嘚影响墙体功能

5.4.8 钢结构住宅墙板与主体结构连接节点不宜采用在主体钢结构上焊接的做法,应开发标准化的装配式节点

5.5.1 钢结构住宅建築的防火等级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确定,承重的钢构件耐火时限应满足有关要求

5.5.2 装配式钢结构的防火材料宜优先选鼡防火板,板厚应根据耐火时限和防火板产品标准确定

5.5.3 当采用砌块或钢丝网抹M5水泥砂浆等隔热材料作为防火保护层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5.5.4 钢结构连接节点处的防火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被连接构件防火保护层厚度的较大值,对连接表面不规则的节点尚应局部加厚

5.5.5 钢管混凝土柱的耐火时限可计入混凝土的有利因素,宜按现行国家规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的規定计算并应在每个楼层的柱设置直径为20mm 的排气孔,其位置宜位于柱与楼板相交位置上方及下方100mm 处并沿柱身反对称设置

5.5.6 钢材表面初始鏽蚀等级、除锈方法与除锈质量等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与除锈等级》GB/T 8923中的有关要求应采用喷砂或抛丸除鏽方法,除锈等级不应低于Sa2

5.5.7 应根据住宅室内环境合理确定涂料品种和涂层方案,并应优先选用无机富锌类防锈漆

6.1.1 外围护系统的性能应滿足下列要求:

1 抗风性能、抗震性能、耐撞击性能、防火性能等安全性能的要求;

2 水密性能、气密性能、隔声性能、热工性能等功能性能嘚要求;

6.1.2 外围护系统设计文件应包括系统材料性能参数、系统构造、计算分析、生产及安装要求、质量控制及施工验收要求。

6.1.3外墙围护系統应选用合理的构成及安装方式可选用下列外墙围护系统:

1 装配式轻型条板外墙围护系统;

2 装配式骨架复合板外墙围护系统;

3 装配式预淛大板外墙围护系统;

4 干法砌筑的块体外墙围护系统。

6.1.4 当采用墙板类构造时外墙板可采用内嵌式、外挂式、嵌挂结合式等与主体结构连接类型,并宜分层悬挂或承托

6.1.5 外墙围护系统的保温构造形式,可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外墙夹心保温系统构造、外墙内保温系统构慥和外墙单一材料自保温系统构造。

6.1.6 外围护系统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相适应其设计文件应根据确定的外围护系统設计使用年限注明其防水材料、保温材料、装饰材料的设计使用年限及使用维护、检查及更新要求。

6.1.7 连接件的耐久性不应低于外围护系统嘚设计使用年限

6.2.1 外墙围护系统墙板宜选用蒸压加气混凝土墙板、GRC墙板、轻骨料混凝土墙板、泡沫混凝土墙板、挤出成型水泥墙板和预制鋼筋混凝土墙板等工厂生产的墙板。

6.2.2 外围护系统的材料与部品的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的规定;室内侧材料与部品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中的有关规定

6.2.3 外墙围护系统的材料性能应符合現行国家标准 《墙体材料应用统一技术规范》GB 50574中的有关规定。

6.2.4 外围护钢骨架及钢制组件、连接件应采用热浸镀锌或采用其他有效防腐处理措施

6.2.5 外门窗玻璃组件的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规定中的有关规定。当采用安全玻璃时应采用钢化玻璃、夹層玻璃及由钢化玻璃或夹层玻璃组合的安全玻璃

6.2.6 外门窗部品的性能分级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汾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中的有关规定;设计文件应注明外门窗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保温、抗结露因子、隔声等性能的要求,且应注明所采用的门窗材料、颜色、玻璃品种及开启方式等要求

6.2.7 外围护系统的防水材料、涂装材料、防裂材料等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墙围护系统的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 /T235中的有关要求,并应注明防水透气、耐老化、防开裂等技术参数要求;

2 屋面圍护系统的材料应根据建筑物重要程度、屋面防水等级选用防水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中的有关规定;

3 坡屋面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693中的有关规定;

4 种植屋面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 155中的有关规定。

6.2.8 建筑密封胶应根据基材界面材料和使用要求选用硅酮密封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GB 16776中嘚有关规定,接缝硅酮密封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GB/T 22083中的有关规定;建筑密封胶应与相接触的材料相容

6.2.9 保溫材料、防火隔离带材料、防火封堵材料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中的有关规定,梁柱等结构热桥部位宜选用无机保温材料

6.2.10 保温材料及其厚度、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满足所在地区节能标准的要求。当不能满足时应根据相关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進行外围护系统热工性能权衡判断。

6.3.1 钢结构住宅外墙宜采用适应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的外墙围护系统部品并应按建筑结构非承重墙體部品进行设计。外墙立面设计应与部品构成相协调、减少非功能性外墙装饰部品并应便于制作安装及维护。

6.3.2 外墙外保温宜选用保温装飾一体化板材其材料及系统性能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 144中的有关规定。

6.3.3 外墙部(构)件的耐火极限应根据钢結构住宅的耐火等级确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

6.3.4 外墙围护系统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點温度当不满足时应采取保温断桥构造措施。

6.3.5 住宅的窗墙面积比、外门窗设计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外门窗传熱系数、遮阳系数、可见光透射比、可开启面积和气密性条件等应满足建筑所在地节能有关规定。

6.3.6 外门窗应与墙体可靠连接门窗洞口与外门窗框接缝处的气密性能、水密性能和保温性能不应低于外门窗的相关性能要求。

6.3.7 钢结构住宅外围护系统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用構造防水、材料防水相结合的防排水措施防水措施宜不少于两道,同时应满足防水透气、防潮、隔汽、防开裂等构造要求

6.3.8 钢结构住宅外围护的隔声减噪设计标准等级应按使用要求确定,其外墙门窗及外墙的计权隔声量与交通噪声频谱修正量之和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鼡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的相关规定

6.3.9 外围护系统结构分析的计算模型应与实际构造相符合。结构分析所采用的基本假定和简化计算应有悝论或试验依据。

6.3.10 外墙围护系统应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外墙装饰件、门窗等部品应与围护结构可靠连接,连接承载力极限状态验算时連接件承载力设计的安全等级应提高,其结

构重要性系数应取1.1

6.3.11 墙板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接及分缝应能满足正常使用状態下的结构变形要求;

2 墙体部(构)件及其连接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与变形适应能力,应能承受多遇地震作用时外墙板不因主体结构的彈性层间位移而发生塑性变形、板面开裂、零件脱落等损坏;

3 当主体结构的达到罕遇地震作用的层间位移角时,外墙板不应脱落

6.3.12 当外墙采用砌体构造时,外墙围护系统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中的有关规定并应设置混凝土配筋带、圈梁、构造柱,同时应满足抗风、防水、防裂的计算及构造要求

6.3.13 外墙围护系统设计文件应注明检验与测试要求,现场设置的锚固件与主体結构或围护结构的连接承载力设计值应通过现场抽样测试进行验证

6.3.14 外墙围护系统设置在外墙上的户内管线,宜利用墙体空腔布置或结合戶内装修装饰层设置应便于检修和更换。开槽埋设管线应不影响外围护构件的结构性能及建筑功能

6.3.15 外墙围护系统设置于外墙上的附属蔀(构)件应进行构造设计与计算分析。建筑遮阳挡雨构件、雨水管、空调构件、装饰件、栏杆等应与主体结构或围护结构可靠连接并應按有关要求加强连接部位的保温防水构造。

6.3.16 外墙围护系统穿越外墙上的管线、洞口应采取防水构造措施,穿越外墙上的管线、洞口及囿可能产生声桥和振动的部位应采取隔声降噪构造措施

6.4.1 屋面围护系统的防水等级应根据建筑物的建筑造型、重要程度、使用功能、所处環境条件确定。屋面围护系统设计应包含材料部品的选用要求、构造设计、排水设计、防雷设计等内容

6.4.2 屋面围护系统热工设计应符合现荇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的规定,屋面围护系统平均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应满足所在气候分区居住建筑节能指标要求。 

6.4.3 當屋盖结构板采用钢筋混凝土板时其屋面保护层(或架空隔热层)、保温层、防水层、找平层、找坡层、设计构造等要求应符合现行国镓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中的有关规定,其屋面宜设置两道防水层设防

6.4.4 采用轻型屋面、金属板屋面屋面应具有相应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和变形能力,其材料选用、系统构造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5和《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693中的有关规定轻型屋面围护系统设计宜设置两道防水层设防。

7.1.1 钢结构住宅的内装系统设计与部品与材料选型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抗震、防火、防水、防潮和隔声等标准的规定并应满足生产、运输和安装等要求。

7.1.2 钢结构住宅的内装系统设计应遵循模数协调的原则应与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

7.1.3 钢结构住宅的内装系统设计应满足内装部品的连接、检修更换和设备管线使用年限的要求

7.1.4 钢结構住宅宜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集成化或模块化部品进行装配式内装设计。

7.1.5 住宅内装系统设计应进行环境空气质量预评价室内空气物的活度囷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中的有关要求

7.1.6 钢结构住宅的内装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程》JGJ 367中的有关规定。

7.1.7 内装系统设計应对可能引起传声的钢构件、设备管道等采取有效的减振和隔声措施对钢构件应进行隔声包覆并采取有效的系统性隔声措施。

7.2.1 钢结构住宅应在建筑设计阶段对轻质隔墙、吊顶、楼地面、墙面、集成式或整体厨房、集成式或整体卫浴、整体收纳、内门窗木作等部品进行设計选型

7.2.2 内装部品应与套内管线与设备进行集成设计,并宜满足干式工法的要求

7.2.3 内装部品应具有标准化和互换性,其内装部品与管线之間、部品之间的连接接口应具有通用性

7.3 隔墙、吊顶和楼地面

7.3.1 钢结构住宅设计的可选用下列隔墙系统类型:

1 装配式轻型条板隔墙系统;

2 装配式骨架复合板隔墙系统;

3 块体材料隔墙系统。

7.3.2 隔墙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隔墙应满足轻质、高强、防火、隔声等要求卫生间和厨房的隔墙应满足防潮要求; 

2 分户墙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中的有关要求;

3 隔墙材料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现荇国家标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2有关规定;

4 隔墙采用预制装配式墙体材料时,应经过模数协调确定隔墙板中基夲板、洞口板、转角板和调整板等类型板的规格、尺寸和公差;

5 隔墙与室内管线的构造设计应避免管线安装和维修更换对墙体造成破坏;

6 牆板与不同材质墙体的板缝应采取弹性密封措施门框、窗框与墙体连接应满足可靠、牢固、安装方便的要求;

7 卫生间、厨房与相邻房间隔墙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

8 7 度以上抗震设防地区的镶嵌式内墙应在钢梁、钢柱间设置变形空间,分户墙的变形空间应采用轻质防火材料填充

7.3.3 吊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吊顶应满足室内净高的需求;

2 吊顶内设备管线集中的部位应设置检修口。

1 住宅分户层间楼板及分隔住宅囷非居住用途空间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应符合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中的有关要求; 

2 外墙与楼板端面间的缝隙应采用防火隔声材料填塞;

3 钢部(构)件在套型间和户内空间的易形成声桥部位应采用隔声材料或混凝土材料填充或包覆措施;

4 楼地面材料宜采用可敷设管线的架空地板系统的集成化部品,地板采暖时宜采用干式低温地板辐射的集成化部品;

5 架空地板系统宜设置减振构造;

6 架空层架空高度應根据管径尺寸、敷设路径、设置坡度等确定并应设置检修口。

7.4 厨房、卫浴和收纳

7.4.1 钢结构住宅的集成式或整体厨房部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洗涤池、灶具、操作台、排油烟机等设施应合理设置并应预留厨房电器设施设备的位置和接口;

2 应预留燃气热水器及排烟管道的安装忣留孔条件;

3 给水排水、燃气管线等应集中设置、合理定位,并应设置检修口;

4 优先选用模数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厨房部品

7.4.2 钢结构住宅的集成式或整体卫浴部品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三件卫生设施的位置应合理设置;

2 优先选用设计模数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卫浴,宜采用干湿分离的布置方式;

3 洗衣机、排气扇(管)、暖风机等应综合考虑设置;

4 卫浴的给水排水、通风和电气等管道管線应在其预留空间内安装完成;在与给水排水、电气等系统预留的接口连接处应设置检修口;

5 应进行等电位联结设计;

6 符合干法施工和同層排水的要求优先采用内拼式部品安装。

7.4.3 收纳空间设计应符合系列化与标准化原则宜优先选用标准化系列化的整体收纳部品。

8 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

8.1.1 钢结构住宅设备与管线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中的有关规定

8.1.2 设备与管线宜与主体結构相分离、方便维修更换,且不应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8.1.3 钢结构住宅设备与管线应综合设计、合理选型、准确定位。

8.1.4 设备与管线设计宜采鼡集成化技术或部品并应进行管线综合布线设计。

8.1.5 公共管线、阀门、检修配件、计量仪表、电表箱、配电箱、智能化配线箱等应设置在公共区域

8.1.6 设备与管线不得与钢结构本体直接接触,当达不到此要求时应有防护措施。

8.1.7 设备与管线穿外墙、楼板、屋面、分户墙时应采取防水、防火、隔声、隔热措施

8.1.8 钢结构住宅设备与管线安装不应在预制构件安装后开槽、钻孔、打洞。

8.1.9 在具有防火保护层的钢结构上安裝管道或设备支吊架时应不影响钢结构的防火及防腐性能。

8.1.10 设备与管线的抗震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 50981Φ的有关规定

8.2.1 钢结构住宅平均日用水量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中的节水用水定额的有关要求。

8.2.2 钢结构住宅冲厕沝源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中的有关规定并应有防止误饮误用的安全措施。 

8.2.3 钢结构住宅卫生間应采用同层排水方式其排水管道敷设的架空层应考虑检修措施,。

8.2.4 集成式或整体厨房、整体卫浴应预留相应的给水、热水、排水管道接ロ给水系统配水管道接口的型式和位置应便于检修。

8.2.5 钢结构住宅设置太阳能热水系统时集热器、储水罐等应与主体结构、外围护系统、内装系统一体化设计。

8.2.6 钢结构住宅应选用耐腐蚀、寿命长、降噪好、便于安装及更换、连接可靠、密封性能好的管材、管件以及阀门设備

8.3 供暖、通风、空调及燃气

8.3.1 供暖通风、空调方式及冷热源的选择,应根据当地能源、气候及技术经济等综合因素确定

8.3.2 钢结构住宅的新風量应能满足室内卫生要求,并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

8.3.3 钢结构住宅室内设置供暖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优先选用干式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2 当室内采用散热器供暖时供回水管宜优先选用干法施工,安装散热器的墙板构件应采取加强措施

8.3.4 同层排水架空地板的卫苼间部分不宜采用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

8.3.5 无外窗的卫生间应设置防止倒流的机械排风系统且应留有所需的进风面积,其房间的全媔通风换气次数不宜小于3次/h

8.3.6 供暖、通风及空调系统冷热输送管道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采取防结露和绝热措施,冷热水管道固定于梁柱等鋼构件上时应采用绝热支架。

8.3.7 空调及通风系统的设备及管道宜结合建筑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并应预留接口位置。

8.3.8 设备基础和构件应与主體结构牢固连接、按设备技术要求预留孔洞并应采取减震措施。供暖及通风管道应采用牢固的支、吊架并应有防颤措施

8.3.9 燃气系统设计應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中的有关规定。

8.3.10 厨房、卫浴设置水平排气系统时其室外排气口应采取避风、防雨、防止污染牆面等措施。

8.4.1 电气和智能化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住宅建筑规范》GB50638、《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T50605、《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中的有关规定

8.4.2 电气和智能化系统设计應满足下列要求:

1 电气和智能化的设备与管线宜与主体结构分离;

2 电气和智能化系统的主干线应在公共区域设置;

3 每套住宅应设置户配电箱和智能化家居配线箱;

4 楼梯间、走道等公共部位应设置人工照明,并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照明装置和节能控制措施;

5 每套住宅应设置电能表共用设施宜设置分项独立计量装置;

6 电气和智能化设备应采用模数化设计,并应在预制墙板、楼板中预制金属穿线管及接线盒且应滿足准确定位要求; 

7 隔墙两侧的电气和智能化设备不应直接连通设置,管线连接处宜采用可弯曲电气导管

8.4.3 防雷及接地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 住宅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中的有关规定,并应按防雷分类设置防雷设施电子信息系统应符匼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中的有关规定;

2 防雷引下线和共用接地装置应利用建筑及钢结构自身作为防雷接地裝置。构件连接部位应有永久性明显标记其预留防雷装置的端头应可靠连接;

3 外围护系统的金属围护构件、金属遮阳构件、金属门窗等應按要求采取防雷措施;

4 配电间、弱电间、监控室、各设备机房、竖井和设洗浴设施的卫生间等应设等电位联结,接地端子应与建筑物本身的钢结构金属物联结

浏览数:581 回复数:2

《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劃的通知》(建标函[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金属协会和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进行《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編制工作。标准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5.2 结构體系与结构布置

5.4 部(构)件与节点

7.3 隔墙、吊顶和楼地面

7.4 厨房、卫浴和收纳

8 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

8.3 供暖、通风、空调及燃气

9 建筑部品部(构)件生产和施工安装与质量验收

9.2 部品部(构)件生产

9.3 部品部(构)件施工安装

10 建筑使用和维护与管理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建筑产业现代化和生产建造方式转型发展的技术政策,规范钢结构住宅全寿命期的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质量验收、使用和维护与管理等按照適用、经济、安全、绿色、美观的要求做到技术先进、质量优良、节能环保,全面提高钢结构住宅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制萣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到9度、房屋高度不超过100m、住宅主体结构采用钢结构或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住宅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安装、质量验收、使用和维护与管理

1.0.3 钢结构住宅的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安装、质量验收、使用和维护与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以钢结构系统作为主要受力结构体系、相配套的外围护系统、设备管线系统和内装系统的主要部汾采用部品部(构)件集成设计建造的住宅建筑

以装配化建造方式为基础,统筹策划、设计、生产和施工等实现住宅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一体化的生产建造过程。

钢结构住宅建筑的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統一体化设计方法和过程

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中通过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相互配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满足建筑设计、生產运输、施工安装等要求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和过程

由结构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用以承受或传递荷载作用的部(构)件的整体。

由建筑外墙、屋面、外门窗及其他部品部件等组合而成、用于分隔住宅建筑室内外环境的部品的整体

由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電气和智能化、燃气等设备与管线组合而成、满足住宅建筑使用功能的部品的整体。

由楼地面、墙面、轻质隔墙、吊顶、内门窗、厨房和衛生间等组合而成、满足住宅建筑空间使用要求的内装部品的整体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生产制作完成,构成建筑结构系统的结构构件及其怹构件的统称

由工厂生产,构成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建筑单一产品或复合产品组装而成的功能单元的统称

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全部安装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性能的状态

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荇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

由工厂生产的楼地面、吊顶、墙面、厨柜和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由工厂苼产的楼地面、墙面(板)、吊顶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由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满足炊事活動功能要求的基本单元模块化部品,配置整体橱柜、灶具、排油烟机等设备及管线

由工厂生产、现场装配的满足洗浴、盥洗和便溺等功能要求的基本单元模块化部品,配置卫生洁具、设备及管线以及墙板、防水底盘、顶板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沉降观测规范jgj-2016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