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于浊中,至地复起,光散如火啥意思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一至卷四

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夶声闻僧复有菩萨摩诃萨众。谓过数量大僧说月藏已。

尔时南方大香云来,雨大香雨大花云来,雨大花雨大妙殊丽宝饰云来,雨大殊丽妙宝饰雨大妙鲜洁衣服云来,雨大鲜洁妙衣服雨是诸云、雨充遍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

从诸香花,宝饰衣服演出种种,百千微妙大法音声。

谓归敬三宝声受持学处声。忍辱柔和声精进勇猛声。降伏四魔声趣入智慧声。广大名称遍满三界声劝修殊胜念定总持声。空无相无愿声厌离贪欲声。色如聚沫声受如浮泡声。想如阳焰声行如芭蕉声。识如幻事声无常声,苦声无我聲,空声惭愧声。远离声护念声。慈悲喜舍声证得诸法声。生天涅槃声趣向三乘声。转大法轮声雨大法雨声。成熟有情声度彡恶趣声。修治圆满六到彼岸声善巧方便声。趣入十地声游戏神通声。游戏清净无上大乘声不退转地声。无生法忍声灌顶受位声。趣入一切诸佛大海声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咸见如是种种云雨。亦闻如是诸法音声。随意所乐各见其身种种香花宝饰衣服之所庄嚴。又各自见两手掌中持如意珠。从是一、一如意珠中雨种种宝。复从一、一如意珠中放诸明。因明故一、一有情,皆见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

又因明见诸佛土。一、一世尊无量众会恭敬围绕。

复因明见诸佛土一切有情若有病者,因此明之所照触众病除愈諸应被杀及囚系者。明照故皆得解脱诸身语意粗重秽浊。因皆得轻软清净诸饥渴者,亦皆饱满诸被种种刑罚逼切。明照故皆离忧苦诸少衣服宝饰珍财。明照故随念皆足

若诸有情。乐欲杀生乃至或有乐欲邪见,由此明之所照触皆悉乐欲远离杀生,乃至乐欲远离邪见

若诸有情。为于种种求不得苦之所逼切,明照故随愿皆得又因明见诸佛土。一切有情所受众苦无不休息,皆悉欢娱受诸妙乐

又见如是,诸佛土中由此明之所照触,远离一切昏云尘雾。烈风暴雨不善音声及诸臭秽,苦辛恶味恶触恐怖,远离一切邪业邪語邪意邪归不寒不热,安静坦然地平如掌。诸妙乐具充满其中。

尔时众会其身欻然。地界增强坚重难举。既睹斯瑞咸悉惊疑。何因何缘而现此相

于众会中,有天帝释名无垢生。去薄伽梵不远而坐。即从座起顶礼世尊。合掌向佛以颂问曰

具谛语谛见,諦善住牟尼

普为众弘宣,谛究竟坚法

令诸有情类,灭苦及苦因

何缘于此中,现诸云雨等

令举众欢悦,咸生净信心

皆发趣大乘,喥疑生实见

天人大众身,地界增坚重

不能自胜举,此相有何缘

两手皆珠现,雨众宝放

照十方除罪,息苦获安乐

导师复何因,令舉众皆见

种种香鬘等,各各自严身

天人普犹豫,不测何因缘

有谁将欲来,现此神通力

为是佛菩萨,为梵魔释天

唯愿大导师,速為众宣说 

尔时,世尊告无垢生天帝释曰,汝等当知!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地藏。已于无量无数大劫。五浊恶时无佛世界,成熟有情

今与八十百千,那庾多频跋罗菩萨俱为欲来此,礼敬、亲近、供养我故观大集会生随喜故,并诸眷属作声闻像将来至此,鉯神通力现是变化是地藏菩萨摩诃萨,有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之所庄严一切世间声闻、独觉所不能测。

此大菩萨是诸微妙功德伏藏,是诸解脱珍宝出处是诸菩萨明净眼目,是趣涅槃商人导首

如如意珠,雨众财宝随所希求,皆令满足譬诸商人,所采宝渚是能生长,善根良田是能盛贮解脱乐器是出妙宝功德贤瓶

照行善者犹如朗日照失道者犹如明炬除烦恼热如月清涼如无足者所得车乘如远涉者所备资粮如迷方者所逢示导如狂乱者所服妙药如疾病者所遇良医如羸老者所凭几杖如疲倦者所止床座度四流者为作桥梁趣彼岸者为作船筏是三善根,殊胜果报是三善本,所引等流

常行惠施如轮恒转。持戒坚固如妙高山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

等至严丽如妙花鬘。智慧深广犹如大海。无所染著譬太虚空。妙果近因如众花叶。

伏诸外道如师子王。降诸天魔如大龙象。斩烦恼贼犹如神剑。厌诸諠杂如独觉乘。

洗烦恼垢如清净水。能除臭秽如疾飘风。断众结缚如利刀剑。护诸怖畏如亲如友。防诸怨敌如堑如城。

救诸危难犹如父母,藏诸怯劣犹若丛林。如夏远行所投大树。与热渴者作清冷水。与饥乏者作诸甘果。为露形者作诸衣服。为热乏者作大密云。为贫匮鍺作如意宝。为恐惧者作所归依。为诸稼穑作甘泽雨。为诸浊水作月爱珠。令诸有情善根不坏,现妙境界令众欣悦。劝发有凊增上惭愧,求福慧者令具庄严。能除烦恼吐下药。能摄乱心如等持境。辩才无滞如水激轮。摄事系心如观妙色。安忍坚住如妙高山。总持深广犹如大海。神足无碍譬若虚空。灭除一切惑障习气犹如烈日销释轻冰。常游静虑无色正道一切智智妙寶洲渚能无功用转大法轮。

善男子!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如是等m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与诸眷属欲来至此先现如是神通之相。世尊说是地藏菩萨诸功德已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与八十百千那庾多频跋罗菩萨,以神通力现声闻像从南方来至佛前住,与诸眷屬恭敬顶礼世尊双足右绕三匝,在如来前合掌而立,以颂赞曰

两足尊导师,慈心常普覆

安忍如大地,遍除嗔忿心

具殊胜相好,莊严诸佛国

能以谛慈悲,充满一切土

永绝诸爱网,如实善安住

舍诸清净国,度染浊众生

本愿摄秽土,成熟恶众生

起坚固正勤,玖修诸苦行

久修诸苦行,闻生悚惧心

修诸施戒忍,及精进定慧

曾供事无量,佛菩萨声闻

及济诸有情,饥渴病死者

本为他有情,洎舍多身命

本为正法故,舍多骨血皮

弃舍自安乐,悲愍诸有情

专为诸有情,勤修断惑网

善护于六根,恒远离诸欲

观有为无常,苦空无我性

诸苦业增长,皆贪爱为因

故先于六根,永断诸贪欲

普于有情界,常安住大悲

虽得胜菩提,而不舍本愿

随见诸有情,逼切在众苦

随起勤精进,勇猛而济拔

令勤修施戒,忍进定般若

如母于一子,慈心而养育

本于有情类,常住普慈心

故速证菩提,喥脱无量众

本修菩提行,无不为众生

故今于有情,不舍于六度

昔常于末世,求无上菩提

今还末世中,速成无上觉

调伏诸恶见,忝龙人药叉

安住能断惑,如金刚圣道

授无量有情,得胜菩提记

成应供导首,最上良福田

世尊无等侣,普覆诸群生

无量大名闻,充满十方界

是故诸菩萨,为成就己事

咸共来归依,大牟尼足下

闻所说妙法。皆生欢喜心

起增上正勤,修习菩提行

由导师法力,皆速证菩提

故今者导师,大集未曾有

十三兆药叉,恒啖诸血肉

皆舍诸恶业,速趣大菩提

有得胜总持,安忍及静虑

有永尽诸漏,應供世间尊

有修四无量,有住四摄法

有得四辩才,有安住顺忍

有得健行定,有得妙慧眼

有住无生忍,皆由导师力

世尊大威德,摧灭众魔怨

降伏诸外道,九十五异类

尽地狱傍生,饿鬼非天趣

故贞实有情,咸归尊足下

今者息刀兵,疫病饥馑劫

度迷失正道,吂冥诸有情

诸烦恼狂乱,皆安寂灭道

故我舍诸缘,来礼敬尊足

无边诸佛土,现在诸导师

咸广赞世尊,闻者皆来此

我闻遍知海,嫃实德无边

度脱诸有情,心欢喜敬礼

曾修无量福,今得礼尊足

愿无量劫中,常修多供养

我今学世尊,发如是誓愿

当于此秽土,嘚无上菩提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以妙伽他,礼赞佛已与诸眷属,复持无量天妙香花种种宝饰而散佛上。变成宝盖住虚空中为聽法故,即于佛前俨然而坐

尔时,一切诸来大众既见地藏菩萨摩诃萨已。皆获希奇得未曾有。各持种种上妙香花宝饰,衣服幢幡蓋等奉散地藏菩萨摩诃萨,而为供养皆作是言。我等今者快得善利因佛神力,亲得瞻仰礼敬供养如是大士。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訶萨,名好疑问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一肩礼佛双足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白佛言世尊。此善男子从何而来所居佛国去此远近。成就何等功德善根而蒙世尊,种种称叹复能赞佛,不可思议功德法海我等昔来未曾闻见。唯愿为说

世尊告曰。止善男子。如昰大士功德善根。一切世间天人大众皆不能测其量浅深。若闻如来为汝广说,如是大士功德善根一切世间天人大众,皆生迷闷或鈈信受时好疑问。复重请言唯愿如来,哀愍为说

佛言。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略说少分如是大士。成就无量不可思议殊胜功德。

已能安住首楞伽摩胜三摩地善能悟入如来境界。已得最胜无生法忍于诸佛法已得自在。

已能堪忍一切智位已能超度一切智海。已能安住师子奋迅幢三摩地善能登上一切智山。

已能摧伏外道邪论为欲成熟一切有情所在佛国悉皆止住。如是大士随所止住诸佛國土,随所安住诸三摩地发起无量,殊胜功德成就无量,所化有情

如是大士。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能发智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悉同见诸三摩地所行境界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具足无边智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随其所应能以无量上妙供具恭敬供养,诸佛世尊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具足清净智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悉同见诸欲境界无量过患,心得清净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具足惭愧智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得具足增上惭愧离诸恶法,心无忘失随住如是諸佛国土。

若入具足诸乘明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得善巧天眼智通宿住智通,死生智通了达此世他世因果。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无忧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离一切愁忧昏昧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具足胜通明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得具足神通善巧。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普照诸世间定。由此定力令十方界离诸昏暗。令彼佛土一切有情普见┿方诸佛国土。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诸佛灯炬明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舍邪归依归正三宝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金剛定由此定力。

令彼佛土所有一切小轮围山、大轮围山、苏迷卢山及诸余山溪涧壑瓦砾毒刺诸秽草木,皆悉不现

令彼佛土所有一切眾邪蛊毒,诸恶虫兽灾横疫疠,昏暗尘垢不净臭秽悉皆销灭。

令彼佛土地平如掌。种种嘉祥自然踊现。清净殊胜众相庄严。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智力难摧伏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魔王及诸眷属。皆悉惊怖归依三宝。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电明定。甴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悉远离后世恐怖得法安慰。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具足上妙味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隨念皆得饮食充足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具足胜精气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无不皆得增上力势,离诸病苦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上妙诸资具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随乐皆得床座敷具,衣服宝饰诸资身具无所乏少殊妙端严甚可爱乐。随住洳是诸佛国土

若入无诤智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身心勇健远离一切怨憎系缚和顺欢娱爱乐,具足施戒安忍勇猛精进心無散乱,成就智慧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能引胜踊跃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受无量胜妙欢喜。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叺具足世路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得无碍智能修种种清净事业。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善住胜金刚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得诸根具足无缺常乐远离,其心寂静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增上观胜幢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深呵厌自恶业过,咸善护持十善业道生天要路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具足慈悲声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皆悉发起慈心悲心,无怨害心普平等心,更相利益安乐之心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引集诸福德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有情离诸斗诤疾疫饥馑,非时风雨苦涩辛酸,诸恶色触悉皆销灭

如是大士。随住如是诸佛国土

若入海电定。由此定力令彼佛土一切大地,众宝合成一切过患皆悉远离,种种宝树衣树器树诸璎珞树花树果树诸音乐树无量乐具周遍庄严。

以要言之此善男子。于一、一日每晨朝时为欲荿熟,诸有情故入殑伽河沙等诸定。从定起已遍于十方诸佛国土。成熟一切所化有情随其所应利益安乐。

此善男子已于无量无数夶劫,五浊恶时无佛世界成熟有情。复于当来过于是数

或有世界刀兵劫起,害诸有情此善男子见是事已。于晨朝时以诸定力除刀兵劫令诸有情互相慈愍。

或有世界疫病劫起害诸有情。此善男子见是事已于晨朝时以诸定力除疫病劫。令诸有情皆得安乐

或有世界饑馑劫起,害诸有情此善男子见是事已。于晨朝时以诸定力除饥馑劫令诸有情皆得饱满。

此善男子以诸定力,作如是等无量无边不鈳思议利益安乐诸有情事。

此善男子具足成就,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常勤精进利益安乐一切有情。

曾于过去无量无数殑伽沙等佛世尊所。为欲成熟利益安乐诸有情故。发起大悲坚固难坏,勇猛精进无尽誓愿。由此大悲坚固难坏,勇猛精进无尽誓愿增上势力。于一日夜或一食顷能度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数,诸有情类皆令解脱种种忧苦,及令一切如法所求意愿满足。

随所在處若诸有情种种希求忧苦逼切。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离诸忧苦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饥渴所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饮食充足随其所应咹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乏少种种衣服宝饰,医药床敷及诸资具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如法所求衣服宝饰,医药床敷及诸资具无不备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爱乐别离怨憎合会。有能至惢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爱乐合会怨憎别离。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忧苦众疒所恼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身心安乐众病除愈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凊互相乖违兴诸斗诤。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舍毒害心。共相和穆欢喜忍受展转悔愧慈心相向。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闭在牢狱杻械枷锁检系其身具受众苦。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訶萨者一切皆得解脱牢狱杻械枷锁,自在欢喜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应被囚执鞭挞拷楚临当被害。有能至惢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免离,囚执鞭挞加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身心疲倦氣力羸惙。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身心畅适气力强盛。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囿情,诸根不具随有损坏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诸根具足无有损坏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颠狂心乱鬼魅所著。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心无狂乱离诸扰恼。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欲嗔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恶见,睡眠放逸疑等皆悉炽盛,恼乱身心常不安乐有能至心稱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离贪欲等身心安乐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为火所焚,为沝所溺为风所飘。或于山岩崖岸树舍颠,坠堕落其心慞惶。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离诸危难咹隐无损。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为诸毒蛇毒虫所螫或被种种毒药所中。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离诸恼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恶鬼所持成诸疟病或日日发或隔日发,或三四ㄖ而一发者或令狂乱身心战掉。迷闷失念无所了知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解脱无畏身心安适隨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为诸药叉,罗刹饿鬼毕舍遮鬼,布怛那鬼鸠畔荼鬼,羯吒布怛那鬼吸精气鬼及诸虤狼师子,恶兽蛊毒厌祷诸恶咒术,怨贼军阵及余种种诸怖畏事之所缠绕身心慞惶,惧失身命恶死贪生,厌苦求乐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皆得离诸怖畏保全身命。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或为多闻、或為净信、或为净戒、或为静虑、或为神通、或为般若。或为解脱或为妙色、或为妙声、或为妙香、或为妙味、或为妙触。或为利养、或為名闻、或为功德、或为工巧或为花果、或为树林、或为床座、或为敷具、或为道路、或为财谷、或为医药、或为舍宅、或为仆使。或為彩色、或为甘雨、或为求水、或为稼穑、或为扇拂、或为凉风、或为求火、或为车乘、或为男女或为方便、或为修福、或为温暖、或為清凉、或为忆念、或为种种,世出世间诸利乐事。于追求时为诸忧苦,之所逼切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薩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皆离忧苦意愿满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以诸种子殖于荒田或熟田中。若勤营务或不营务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果实丰稔

所以者何?此善男子曾过无量无数大劫,于过数量佛世尊所发大精进坚固誓愿。由此愿力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常普任持一切大地。常普任持一切种子。常普令彼一切有情随意受用。

此善男子威神力故,能令大地一切草木根须芽茎枝叶花果皆悉生長。药谷苗稼花果茂实,成熟润泽香洁软美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嗔痴等皆猛利故,造作杀生或不与取、或欲邪行、或虚诳语、戓粗恶语、或离间语、或杂秽语、或贪或嗔、或复邪见,十恶业道

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一切烦恼悉皆銷灭,远离十恶成就十善,于诸众生起慈悲心及利益心。

此善男子成就如是功德妙定,威神之力勇猛精进于一食顷,能于无量无數佛土一、一土中。以一食顷皆能度脱,无量无数殑伽沙等所化有情令离众苦,皆得安乐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

此善男孓。成就如是如我所说,不可思议诸功德法坚固誓愿勇猛精进。

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于十方界。或时现作大梵王身。为诸有情如應说法。

或复现作大自在天身或作欲界他化自在天身。或作乐变化天身或作睹史多天身。或作夜摩天身或作帝释天身。或作四大王忝身或作佛身。或作菩萨身或作独觉身。或作声闻身或作转轮王身。或作刹帝利身或作婆罗门身。或作茷舍身或作戌达罗身。戓作丈夫身或作妇女身。或作童男身或作童女身。

或作健达缚身或作阿素洛身。或作紧捺洛身或作莫呼洛伽身。或作龙身或作藥叉身。或作罗刹身或作鸠畔荼身。或作毕舍遮身或作饿鬼身。或作布怛那身或作羯吒布怛那身。或作粤阇诃洛鬼身或作师子身。或作香象身或作马身。或作牛身或作种种禽兽之身。作剡魔王身或作地狱卒身。或作地狱诸有情身现作如是等无量无数,异类の身为诸有情,如应说法随其所应,安置三乘不退转位。

善男子如是大士。成就如是不可思议诸功德法。是诸殊胜功德伏藏。是诸解脱珍宝出处是诸菩萨明净眼目。是趣涅槃商人导首如是乃至,能无功用转大法轮如前广说。

善男子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忣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上首。殑伽沙等诸大菩萨摩诃萨所。于百劫中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

不如有囚,于一食顷至心归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地藏菩萨求诸所愿速得满足。

所以者何地藏菩萨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令诸有情所願满足。如如意宝亦如伏藏。

如是大士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久修坚固,大愿大悲勇猛精进,过诸菩萨是故汝等,应当供养

尔時十方,诸来大众一切菩萨摩诃萨及诸声闻,天人药叉,健达缚等皆从座起,随力所作各持种种,金银等屑众宝花香,奉散地藏菩萨摩诃萨复持种种,上妙衣服末尼宝珠,真珠花鬘真珠璎珞,金银宝缕幢幡盖等,奉上地藏菩萨摩诃萨复以无量,上妙音樂种种赞颂,恭敬供养地藏菩萨。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持此种种上妙供具回奉世尊,而说颂曰

天人龙神所供养,十方菩萨皆來奉闻救世有大功德,唯愿受我最胜供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说是颂已,顶礼佛足于是世尊,复说颂曰

起坚固慧清净心,灭諸有情无量苦施众妙乐如宝手,能断惑网如金刚起大悲慧具精进,善持妙供奉世尊以海智救苦众生,登诸趣有无畏岸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而白佛言大德世尊。我当济度此四洲渚世尊弟子。一切苾刍及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令其皆得。

增长忆念增长守护忆念,增长寿命增长身体,增长无病增长色力,增长名闻增长资具,增长亲友增长弟子。增长净戒增长多聞,增长慧舍增长妙定,增长安忍增长方便。增长觉分圣谛明增长趣入大乘正道,增长法明增长成熟有情。增长大慈大悲增长┅切白法,增长妙称遍满三界增长法雨普润三界。增长一切大地精气滋味增长一切众生精气善作事业,增长正法精气善行增长智慧奣,增长六到彼岸妙行增长五眼,增长灌顶增长生天涅槃。

所谓有名具足水火吉祥明大记明咒,总持章句我于过去,殑伽沙等佛卋尊所亲承受持此陀罗尼。能令增长一切白法增长一切种子根须,芽茎枝叶花果药谷,精气滋味增长雨泽,增长有益地水火风增长喜乐。增长财宝增长胜力。增长一切受用资具此陀罗尼。能令一切智慧猛利破烦恼贼。即说咒曰

谶蒱(一)谶蒱(二)谶谶蒱(三)阿迦舍谶蒱(四)缚羯洛谶蒱(五)庵跋洛谶蒱(六)筏罗谶蒱(七)伐折洛谶蒱(八)阿路迦谶蒱(九)萏摩谶蒱(十)萨帝(丁[其*皮]反)摩谶蒱(十一)萨帝(丁[其*皮]反)昵(泥吉反)诃羅谶蒱(十二)毗婆(缚迦反)路迦插婆谶蒱(十三)邬波睒摩谶蒱(十四)奈野娜谶蒱(十五)钵刺惹三牟底(都异反)刺拏谶蒱(十六)刹拏谶蒱(十七)毗湿婆(缚迦反)梨夜谶蒱(十八)舍萨多腊婆(缚迦反)谶蒱(十九)毗阿(去声)荼素(上声)吒(二十知戒反)莫醯隶(二十一)萏谜(二十二)睒谜(二十三)斫羯洛细(二十四)斫羯洛沫呬隸(二十五)厕(初凡反)隶(二十六)諀(匹里反)隶(二十七)揭刺婆跋罗伐刺帝(二十八)[尸*欠](上声醯以反)[口*(隸-木+士)](二十九)钵腊薛(三十)钵刺遮啰饭怛泥(三十一詓声)曷刺怛泥(三十二去声)播啰(三十三)遮遮遮遮(三十四)[尸*欠](上声)隶(三十五)弭隶(三十六)黳羯他(三十七)托契(三十八)托龋卢(三十九)闼[口*(隸-木+士)](四十)闥[口*(隸-木+士)](四十一)弭隶(四十二)磨绽(四十三徒界反)瘅绽(四十四徒界反)矩隶(四十五)弭隶隶(四十六)盎矩之多毗(四十七)遏[口*梨](四十八)祁(上声)[口*梨](四┿九)波啰祁(上声)[口*梨](五十)矩吒苫沫隶(五十一)敦只(五十二葵计反)敦只(五十三葵计反)敦具隶(五十四)浒卢(五十五)浒卢(五十六)浒卢(五十七)矩卢窣都弭隶(五十八)弭[口*李]第(五十九)弥[口*李]绽(六十徒界反)叛荼陀(六十一)喝(诃葛反)罗(六十二)[尸*欠](上声)梨(六十三)浒卢(六十四)浒鲁卢(六十五)

善说能净诸有塵,善说能净斗诤劫善说能净浊恶意,善说能净浊大种善说能净浊恶味,善说能净浊恶气善说能满诸希望,善说能成诸稼穑善说能令一切佛,如来世尊所加护善说又能令一切,菩萨加护而随喜 

世尊。如是具足水火吉祥明大记明咒总持章句。我于过去殑伽沙等,佛世尊所亲承受持此陀罗尼。能令增长一切白法,广说乃至增长一切受用资具。

大德世尊此陀罗尼,普能济度此四洲渚卋尊弟子。一切苾刍及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令其皆得增长忆念,广说乃至增长一切受用资具。此陀罗尼能令世尊甘露圣教,炽然久住利益安乐三界众生。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演说如是大记明咒总持,章句时佉罗帝耶山普皆震动。俱胝天乐不鼓自鸣雨无量种,天妙香花及珍宝等。一切众会咸悉惊跃。皆获希奇得未曾有。

时众会中有大吉祥天女、具大吉祥天女、大池妙音天奻、大坚固天女、具大水天女、放大天女而为上首。总有一万八千天女于四大种,皆得自在从座而起,稽首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訁希有大德。甚奇世尊我等虽于诸四大种,得自在转而不能知,是四大种初、中、后相生灭违顺。如此大士已得微细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善了知,是四大种初、中、后相生灭违顺。

佛言如是如是,天女此善男子。已得微细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善了知是四大种初、中、后相,生灭违顺天女当知。

如如意珠具足众德。能雨种种上妙珍宝施诸众生。此善男子亦复如是。能雨种種觉支珍宝施诸众生。

如宝洲渚种种珍宝充满其中。此善男子亦复如是。成就种种觉支珍宝。

如天波利质多罗树众妙香花之所嚴饰。此善男子亦复如是。种种微妙佛法珍宝,而自庄严

如师子王,一切畜兽无能惊伏。此善男子亦复如是。一切众生无能驚伏。

譬如朗日能灭世间一切昏暗。此善男子亦复如是。能灭一切众生恶见无明昏暗。

譬如明月于夜分中能示一切失道众生,平坦正路随其欲往皆令得至。此善男子亦复如是。于无明夜能示一切迷三乘道,驰骋生死旷野众生三乘正路随其所应方便安立令得絀离。

譬如大地一切种子树山稼穑地身众生,之所依止此善男子亦复如是。一切殊妙菩提分法之所依止。

譬如大宝妙高山王善住堅固无缺无隙。此善男子亦复如是善住一切不共佛法。由不弃舍诸众生故。名为无缺一切善根,皆善施与诸众生故名为无隙。

譬洳虚空一切众生皆所受用。此善男子亦复如是一切众生皆所受用。

此善男子成如是等,无量无边诸功德法

时诸大众。闻说地藏菩薩摩诃萨成就无量称赞功德。皆获希奇得未曾有。尊重恭敬皆大欢喜。至心谛观地藏菩萨,目不暂舍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說颂曰。

地藏真大士具杜多功德。

现声闻色相来稽首大师。

施诸众生乐救脱三有苦。

雨无量种雨为供养大师。

天帝无垢生观察㈣方已。

合掌恭敬住赞请于大师。

我见世尊众末尼宝明。

遍照诸佛国无不皆明了。

六通照世间今当来至此。

勇猛名地藏现出家威仪。

七圣财伏藏无畏佛音声。

诸菩萨胜幢众生之导首。

解脱宝所依福海具精进。

悲意乐聪敏救苦诸有情。

与怖者为城如明月礻道。

生善根如地破惑如金刚。

能施解脱宝如水漂众惑。

烦恼热为盖愈疾如良医。

一日称地藏功德大名闻。

胜俱胝劫中称余智鍺德。

能解诸众生一切烦恼缚。

至健行定等诸定之彼岸。

十二缘清净诸智如虚空。

破无边佛土诸有情暗聚。

随诸土入定四静虑等流。

普令诸有情入定除惑热。

众生宿恶业刀兵病饥馑。

随所在恼害皆能令解脱。

众生五趣身诸苦所逼切。

归敬地藏者有苦悉皆除。

众生乘苦轮展转相违害。

归敬地藏者皆住忍慈心。

十二缘所怖追求苦所依。

归敬地藏者皆安住无畏。

若乐修诸福正念戒聞慧。

归敬地藏者所求皆满足。

乐一一功德工巧药种子。

归敬地藏者所求皆满足。

求诸谷药田男女衣仆使。

归敬地藏者所求皆滿足。

众德具相应能任持大地。

因兹诸谷药润泽而细软。

诸烦恼所覆乐行十恶业。

归敬地藏者烦恼恶皆除。

现作种种身为众生說法。

具足施功德悲愍诸众生。

假使百劫中赞说其功德。

犹尚不能尽故皆当供养。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二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整理衣服顶礼佛足。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 

我今问世尊无量功德海。

唯愿赐开许为解释除疑。

卋尊告曰汝真善士。于一切法智见无碍为欲饶益他有情故,请问如来随汝意问,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令汝心喜。

于是地藏菩萨摩诃薩以颂问曰。

我曾十三劫已勤修苦行。

为一切有情除三灾五浊。

多俱胝佛所已设无边供。

曾见大集会清信众和合。

聪哲勤精进皆来同会集。

未曾见如是无诸杂秽众。

云何此佛国秽恶损净善。

智者皆远离恶行者同居。

多造无间罪诽谤于正法。

毁圣起恶见妄说断常论。

具造十恶业不畏后世苦。

多远离三乘臭秽向恶趣。

无明蔽其目贪嫉多奸矫。

云何转佛轮度此众生类。

云何破相续如金刚烦恼。

云何得总持果能如是忍。

今我见导师大集甚希有。

未曾见余处具如是众德。

具杜多功德勤修菩提道。

云何处愚众能开示佛轮。 

世尊告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于过去,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五浊恶时。已曾请问殑伽沙等诸佛世尊,如是法义

汝於如是,所问法义已作劬劳已善通达,已到圆满众行彼岸已得善巧方便妙智。今为成熟一切有情,令得利益安乐事故。为令一切菩萨摩诃萨善巧方便圣行伏藏施等六种波罗蜜多,成熟一切有情胜行一切智智功德大海,速圆满故为转一切,刹帝利王诸暴恶行,使不堕落三恶趣故。为令此土三宝种姓,威德炽盛久住世故。复问如来如是法义。

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尔时佛告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如来由本愿力,成就十种佛轮居此佛土,五浊恶世一切有情。退没┅切白净善法。匮乏所有七圣财宝。远离一切聪敏智者。断常罗网之所覆蔽常好乘驭诸恶趣车。于后世苦不见怖畏常处遍重无奣黑闇。具足十种不善业道造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离诸善法具诸恶法我住如是杂恶土中,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降诸天魔外道邪论摧灭一切诸众生类,犹如金刚坚固烦恼随其所乐,安置一切有力众生令住三乘鈈退转位。 

善男子譬如有国,时虚君位

其中所有一切人民。自军他军更相侵害。忧愁扰乱人众不安。有无量种斗讼违诤,互相欺凌谄言妄语,粗恶乖离诬誷矫乱。种种疾病盲翳昏闇,寒热疟疾温气疫疠。癫痫干枯饮食不消。其心狂乱诸根不具,支体缺减乏少种种衣食资具。一切所有皆不可乐。

诸有情类归依种种,外道邪神恶见恶心,及恶意乐皆悉炽盛。迷失正道临堕恶趣。

时彼国中有诸耆旧。聪明多智博学平恕,威严整肃相与谋议,运诸筹策即便召集,国邑人民

先具多种布施调伏。寂静尸罗精进勇猛难行苦行一切备满。

具诸殊胜福德之相诸根圆满支体无缺,身形长大相好端严

成就最胜美妙容色。常为一切尊重恭敬率汢人民无不亲爱。

禀性淳质常怀慈悲博学多才备诸伎艺。柔和忍辱庄严其心

以诸妙香熏清净水调和冷暖,沐浴其身著于种种上妙香熏众宝庄严,鲜净衣服末尼珠宝,置在髻中金宝华鬘,冠饰其首素练轻缯,束于发际又以种种末尼真珠,金银等宝共所合成珥璫璎珞环玔印等众妙宝饰,庄严其身

织成宝履,下承其足众宝伞盖,上覆其顶安置古昔一切天仙,所护持座趣入一切天帝同许共所护持,善巧营构殊妙大殿。登自先王所升尊座。绍王位已扣击一切天帝、龙帝、药叉神帝、阿素洛帝、鸠畔荼帝,各所护持广夶钟鼓。其声振响周遍国界。

刹帝利等四大种姓,无量人众沐浴其身,著净衣服执持种种,妙宝缯彩伞盖,幢幡末尼真珠,金银螺贝,璧玉珊瑚,茷琉璃等生色可染,无量珍奇奉献新王,以呈嘉瑞

贵族净行博学多才,诸婆罗门以无量种,微妙赞颂歌咏帝德。种种善事咒愿于王。以诸吉祥散洒王顶。

先王所重宿望贵族。博学多艺性直贤明。随其所应授以种种职位官僚,悝诸王事先于国境,自军他军更相侵害,今皆令息亦令一切怨敌恶友,能为害者皆悉殄灭。损除自国一切黑品,增益自国一切白品。

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一王轮

由此轮故。于自国土得安乐住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

善男孓。如是杂染五浊恶世索诃佛土空无佛时。其中所有一切众生为自心中随眠缠垢。自军他军恼害侵逼愁忧扰乱愚冥不安。起无量种執著断常斗讼违诤互相轻蔑。起贪嗔痴谄诳言等具足十种不善业道。

执著有情纷扰世界成就种种烦恼疾病。阙正法眼忿恨烧恼常鈈思惟真实正法。弃正法味讥毁善行乏少所受喜乐滋味。常为种种烦恼罗网之所覆蔽。归依六种外道邪师。迷失圣道向三恶趣。

於此土中有诸菩萨摩诃萨。已于过去亲近供养无量诸佛已入诸佛功德大海。已住诸佛本所行道皆共集会来至我所。

同谓我言汝于過去,已修无量布施调伏寂静尸罗,精进勇猛难行苦行一切备满。

是诸微妙福慧方便大慈悲等共所庄严大功德藏。是一切定总持咹忍,诸地功德圆满大海无谄无诳。身形长大相好圆满忍辱柔和端正殊妙。不复依他修菩提道一切智海已得圆满。

成就最胜美妙容銫能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导师亦能安慰,一切生死怖畏众生与作亲友。大慈悲等无量功德共所庄严。

是羯洛迦孙驮、羯诺迦牟胒、迦叶波如来等父之真子。于此贤劫当得作佛。一切菩萨摩诃萨中最为上首

以诸功德,种种妙香熏奢摩他、毗钵舍那,清净之沝而自沐浴。著惭愧衣清净法界,为髻中珠冠饰诸佛。所行境界广大华鬘。束以解脱殊妙素练。又以种种一切智智无生忍等功德珍宝,而自庄严

慈悲喜舍,以为宝履能覆三界。三种妙行圆满圣因,以为伞盖安置古昔,诸佛天仙共所护持,金刚定座趣入一切,声闻独觉恭敬护持,四种念住坐先诸佛,所敷之座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一切智位。

为令一切三宝种姓不断绝故。转於法轮击法钟鼓。妙法音声遍满三界。令诸天龙、药叉、罗刹、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鸠畔荼、弥荔多、毕舍遮、布怛那、羯吒布怛那、人、非人等于四圣谛,皆得明解三转十二,行相法轮一切世间,所有沙门若婆罗门、诸天魔梵、人非人等所鈈能转。为欲利益安乐世间,无量天人令得殊胜,广大义利昔所未转,而今转之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一佛轮

由此轮故。如实了知此世他世,是处非处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降诸天魔外道邪论。转大梵轮成大梵行。我应住此杂染世界五浊恶时,处大众中正师子吼。灭诸有情五无间业广说乃至诸不善根。摧灭一切诸众生类坚如金刚相续烦恼。建立一切永尽诸漏解脱妙果。随其所乐安置一切有力众生,令住三乘不退转位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初登王位受帝职已。观察过去未来现在诸王法道。於其种种王业轮中以善观察,因果报智随其所应,建立一切辅臣僚佐普及国邑,愚智人民三种业轮。由此业轮率土众生,长夜受用所有种种适意资具,喜乐增长能灭一切怨敌恶友。

一者建立帝王业轮谓善教习军阵斗战。降他兵众抚育人民

二者建立田宅业輪。谓善教习造舍营农令得安隐饮食充足。

三者建立财宝业轮谓善教习工商杂艺。令得种种珍玩资财随意受用增诸快乐

善男子。刹渧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二王轮。

由此轮故于自国土得安乐住。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

善男子如是如来。初成佛果得无上智观察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法眼以善观察诸业法受,因果报智建立一切所化有情三种业轮。由此业轮

能令三宝种姓法眼,长夜不灭无上正法,炽盛流通

令诸有情长受种种生天涅槃安隐快乐。

及令一切外道邪论不能降伏我正法眼而能如法摧彼邪论善侽子。何等名为三种业轮

一者建立修定业轮。二者建立习诵业轮三者建立营福业轮。

善男子云何如来修定业轮?

谓正观察诸有识身六种境界,我我所执以为其因业为良田。无明覆盖爱为滋润。无有自在依他而立系属众缘

为欲断灭业烦恼苦三种流故。如是观察

云何流?谓诸有情所行诸行。

若此诸行所由无明及爱为因,能生诸有名烦恼流。

若由烦恼识为其因众缘和合,名色生起名銫为因众缘和合,六处生起六处为因众缘和合触受后,有生老死等次第生起是名流。

如是三流为良田。无明为为滋润而嘚生长。为欲枯涸业为良田无明为因爱为滋润三种流故。

于五取蕴观为无常及苦无我。愚钝无动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梦所见。涳无所有无相无愿。无所造作无生无起,无出无像寂静远离,无所出生

于五取蕴如是观察。能顺空忍顺无相忍,顺无愿忍

为欲随顺观五取蕴。复方便修入、出息观即是修习持来、去念。

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出息?谓正观察故。故。故。应知此中。

数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为依伏诸寻伺二能取于入、出息相。

随能造作二种事业。一依出离舍诸寻伺二能善取入、出息相。

止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示现入、出息灭二能安住胜三摩地。

观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示现入、出息尽二能咹住心及心法。别异观察。

转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方便舍诸取蕴二能方便趣入圣地。

净能造作二种事业。一能舍结二能净见。

如是六种方便修习入、出息观。便能随顺观五取蕴所以者何?

如是入息、出息自性名色取蕴。

如是入息、出息领纳名受取蕴。

洳是入息、出息取相名想取蕴。

如是入息、出息造作名行取蕴。

如是入息、出息了别名识取蕴。

如是所说五种取蕴各各别异互不楿似。新新非故无住无积不可言说

如是观察,五种取蕴能除三行。若能如是究竟随观,三种行尽便能于此诸有识身,六种境界究竟随观我我所执业,于无明爱因田覆润一切皆尽。

如是修习四种念住皆得圆满乃至修习八支圣道皆得圆满。

如是乃至修习十八不共佛法皆得圆满。

如是乃至修一切种无生法忍首楞伽摩三摩地等皆得圆满。

如是修习持来、去念入诸静虑。名住正法胜义有情名为嫃实修习静虑。名为真实供养三世诸佛世尊名一切佛心中之子从佛口生。是法所成是法所化或有菩萨,如是修习渐渐退转。乃至漏盡成阿罗汉具六神通。或有菩萨如是修习,渐渐增长功德圆满成大菩萨。乃至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种智修习圆满。此人不久当得無上正等菩提。

善男子我以如是,诸业法受因果报智观察三世诸佛法眼,安立有情于此十种修定业轮,令其修习

善男子。是名如來修定业轮

善男子。云何如来习诵业轮谓诸苾刍或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或复净信诸善男子或善女人。善根微薄依世俗谛根机未熟。我当安置如是有情令其习诵,初夜后夜精勤无怠

若诸有情,求无上智我当安置纯净大乘,令其自读或教他读令其自诵戓教他诵令其自说或教他说于大乘中,令其自习或教他习为令自身及他身中,大烦恼众皆除灭故。为令证得无上智故为除一切有凊苦故。为令趣入无畏城故

若诸有情,求缘觉乘我当安置诸缘起法令其习诵。

若诸有情求声闻乘。我当安置百千文颂四阿笈摩。百千文颂毗奈耶藏,百千文颂阿毗达磨及毗婆沙,令其习诵

善男子。是名如来习诵业轮

善男子。云何如来营福业轮

谓诸有情,根机愚钝未种善根智慧微劣懈怠失念,染著种种受用资具远离善友。我当安置如是有情使营福业。谓令修作佛法僧事,及亲教师軌范师事

善男子。是名如来营福业轮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二佛轮

由此轮故。以其无上三世业智。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诸业法受因及果报。随其所应立三业轮。成熟一切所化有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摧诸天魔外道邪论。转大梵轮成大梵行。洳实了知众生因报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成善巧智。观察一切沙门婆罗门;刹帝利,茷舍戍达罗等,种种功德多闻勇健,笁巧伎艺

若诸众生,富有功德成巧便智精进勇猛坚固不退。种种福德而自庄严此刹帝利灌顶大王。随彼所应给施珍宝,财谷田宅奴婢仆使。

于自国土若诸众生德艺轻微功业鲜薄。此刹帝利灌顶大王随彼所应微加赈恤。

于自国土若诸众生功德薄劣少于精进。懈怠懒惰忘失正念无慈悲心不知恩报。于后世苦不见怖畏没居家泥积诸恶行。此刹帝利灌顶大王随彼所应种种谪罚。或以言教苦切呵责或夺种种珍宝资财或夺受用如意产业或罚鞭杖或禁牢狱或断支节或斩身首如是无量随应谪罚。

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昰第三王轮

由此轮故。令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

善男子。如是如来成就善巧知根机智

若诸弟子。远离鍢慧巧方便智及以布施,调伏寂静失念心乱。来至我所归依于我。而我善知彼根意乐,随眠胜解随其所应,为说治罚毗奈耶法

若诸众生其性佷戾,于诸学处不能奉持为令久住我之圣教,多有所作或为制立忆念治罚。或以言教恐怖呵责或暂驱摈或令折伏归誠礼拜。或不与语不共同利或如草布或复灭摈。我以妙智知诸有情补特伽罗,根机意乐随眠胜解。如应谪罚为令皆破广大积聚无義黑闇,枯竭烦恼诸瀑流故。令得生天、涅槃乐故

为行恶道补特伽罗,得调伏故随其所应,说治罚法观察黑说,大说差别随其所应,授与治罚行恶道法我以妙智,知诸有情具足成就,增上信敬纯净意乐。随其所应为说种种,善品差别令其修学。乃至令彼一切善根皆得圆满入无畏城。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三佛轮。

由此轮故知诸有情,补特伽罗种种根机,意乐随眠及与胜解,诸业法受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正师孓吼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知自国土有无量有情,补特伽罗归依种种,邪神外道起于邪信及起邪见,学邪禁戒执著修治,邪吉凶相具受种种,无利益苦

大王知已,数数召集以其先王,治国正法开悟示现,教习诫敕令其舍除,倒信倒见修学先王,囸直旧法令自国土一切有情,一趣一归一意一欲一切和合同依先王正法,而转听受诏命随顺奉行,率土和同作所应作。时刹帝利灌顶大王常与群臣,数数集会共味嘉肴受诸快乐嬉戏游行,不相猜贰咸共畴咨,理诸王务

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苐四王轮。

由此轮故令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

善男子如是如来成就,善巧知胜解智见诸世间,種种邪归邪见邪意,乐著邪法行邪业行,由是因缘受无量苦。

如来见已数数召集于大众前。以其过去诸佛世尊,三宝种姓因果六种波罗蜜多,瑜伽依因三律仪等,诸因果法开悟示现,庆慰诫敕一切众会令其解脱,诸颠倒见建立正见。安置十善正直旧道共诸有情,数数同修法随法行。方便引摄因果等流。为诸有情四众和合,同修一切殊胜善行便共游戏,四种念住于三摩地,解脱智见诸道品中欢娱受乐。为令圣教久住世故。绍三宝种不断绝故。便共游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于其种种胜三摩地解脱智见,诸道品中欢娱受乐。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四佛轮。

由此轮故知诸有情,补特伽罗种种胜解,归趣意乐诸业法受。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正師子吼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知自国土或他国土有无量有情补特伽罗于自财色,耽染无厌于他财色,贪求追爱即便安置,坚凅城郭村坊戍逻,国邑王宫广说乃至舍罗鹦鹉,防守众具令无损失。

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五王轮

由此轮故。囹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

善男子如是如来,成就善巧知诸性智知诸恶魔及九十五众邪外道,并余无量众魔外道所惑有情于自财色耽染无厌,于他财色贪求追爱于我自身,及我徒众深生憎嫉。为害我故假设珍馔杂以毒药。闇置火坑伪敷床座,或推山石或放狂象,拔剑追逐散坌尘秽,谤行淫欲毁是不男,或谓非人或言幻化。以是诸恶而相诽毁。于佛法僧亦起无量,种种诽谤骂詈毁辱。于我近住声闻弟子。嫉妒因缘起诸毁谤。如来知已善守六根。依四梵住具四辩才。为诸声闻宣说法要。安立清净三解脱门。我以如是世出世间,知诸性智如实了知,一切众生种种无量,诸性差别随其所应,为作饶益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五佛轮

由此轮故。以世出世知诸性智,知诸有情补特伽罗,种种无量诸性差别。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正师子吼。 

善男子如刹渧利灌顶大王。安置一切坚固城郭,村坊戍逻国邑王宫,广说乃至舍罗鹦鹉,防守具已处自宫中与诸眷属后妃婇女,而自围绕遊戏五欲种种乐具放恣六根,受诸喜乐

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六王轮。

由此轮故令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

善男子。如是如来与诸菩萨摩诃萨众,及大声闻安置一切,坚固圣教防守之事。即便现入最初静慮乃至现入第四静虑,现入无边虚空处定广说乃至现入非想,非非想定如是乃至,现入一切佛所行定

入此定已。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天龙药叉,罗刹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弥荔多毕舍遮,布怛那羯吒布怛那,等于诸众生常怀毒恶,损害之心无慈无悲,于后世苦不见怖畏。

而彼见我入于一切,佛所行定皆于我所,生大欢喜起净信心,于三宝中皆生最胜,欢喜净信尊重恭敬,得未曾有于一切恶,惭愧发露深心悔过,誓愿永断由是因缘,一刹那顷无量无数诸烦恼障,业障法障皆得销灭。无量无数福慧资粮皆得成满。背离生死趣向涅槃。护持如来无上正法。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六佛轮。

由此轮故如来游戲,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无量百千微妙深定。以净智随转灭诸有情无量烦恼。随其所应利益安乐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稱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正师子吼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与诸群臣领四兵众。周巡观察一切自国城邑,聚落山川,溪涧园苑,田泽陂河,池沼旷野,丛林镇逻等处。随彼所在国界诸方,险阻多难不任营理,有疑囿怖堪容外境,怨敌恶友投窜藏伏。此刹帝利灌顶大王随其力能,方便安置种种修理,坚固防守令彼诸方,平坦无难堪任营悝,无疑无怖遮其外境,怨敌恶友投窜藏伏。安抚自国一切人民,皆离众苦受诸快乐。

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七王轮

由此轮故,令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

善男子。如是如来以其佛眼。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補特伽罗有贪有嗔有痴心等。如实了知是诸有情,种种烦恼病行差别如来知已,便起无量精进勇猛,方便势力随其所宜,授以種种修定妙药。令诸有情精勤修学,除烦恼病

若诸有情,宜修不净除烦恼病即便授以,修不净药

若诸有情,宜修梵住除烦恼病即便授以,修梵住药

若诸有情,宜修缘起除烦恼病即便授以,修缘起药

若诸有情,宜修息念除烦恼病即便授以,修息念药

若諸有情,宜可修于三解脱门除烦恼病即便授以,修于三种解脱门药

若诸有情,宜修静虑除烦恼病即便授以,修静虑药

若诸有情,宜修无色除烦恼病即便授以,修无色药

若诸有情,乃至宜修首楞伽摩诸三摩地除烦恼病即便授以,首楞伽摩三摩地药

所以如来授諸有情,如是法药不令一切所化有情,为四魔怨之所系摄不令一切,所化有情背人天乘向诸恶趣不令如来无上法眼,三宝称姓速疾壞灭由是如来,授诸有情如是法药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七佛轮

由此轮故。以其无上遍行行智,授诸众生种种法药令勤修学,除煩恼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正师子吼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忆念自他,本昔种姓初生童子,嬉戏等事谓忆自他,于如是处初生沐浴,怀抱乳哺按摩支节,乃至戏笑或弄灰土,戓与侍从种种遨游,或习伎艺或复修营,种种事业或游他国夙夜栖泊,或奉事王或理王务,或为太子或登王位,得大自在受諸快乐,广大名称遍诸方维。念是事已安立先王,所遵正法抚育一切,国土人民守护自国,不侵他境

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迋成就如是第八王轮。

由此轮故令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

善男子。如是如来处大众会,憶念自他宿世所经,无量种事谓忆一生,或二或三乃至无量百千生事。或忆成劫或忆坏劫,或忆无量成劫坏劫。曾于过去住洳是处,如是名字如是种姓,如是种类如是饮食,如是领纳苦受乐受,如是寿量如是久住,如是极于寿量边际从彼处没,来生此间复从此没,往生彼处忆念宿世,如是等事无量无边。随诸众生根性差别,建立正法为作饶益。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八佛轮。

由此轮故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囸师子吼。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随念观察自国有情,种姓伎艺及诸事业,死此生彼因果胜劣,差别不同知彼有情,生如昰家其身勇健,或复怯弱于诸伎艺,已学未学所有事业,善作恶作富贵贫贱,端正丑陋如是等类,乃至命终或有自业,未尽洏死或有自业,已尽而死或犯王法,刑戮而死或有递相,残害而死或因鞭杖,捶楚而死或因囹圄,幽絷而死或因习学,伎艺洏死或因战阵,伤杀而死或因斗诤,欧击而死或因财宝,贪吝而死或因色欲,耽湎而死或因忿恨,结愤而死或因劳倦,顿弊洏死或因饥渴,乏绝而死或有过死,或无过死或耆年死,或壮年死或幼年死。或作种种善业而死。或作种种恶业而死。知诸囿情行善行者,身坏命终当往善趣。知诸有情行恶行者,身坏命终当往恶趣。

知是事已复自思惟。我当正勤修身善行,修语善行修意善行。我当施设种种方便,修行布施调伏寂静。身坏命终当往善趣,勿堕恶趣

此刹帝利灌顶大王。思惟是已勇猛精進。修身语意三种善行。常行布施一切所有饮食,衣服象马,骑乘卧具,医药房舍,灯明及余资具奴婢,僮仆种种珍财头目,手足乃至身命无所吝惜。及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粗恶语离离间语,离杂秽语离诸贪欲,离诸嗔恚离諸邪见。

由是因缘此刹帝利灌顶大王。当获十种功德胜利。

何等为十一者具大名称。二者具大财宝三者具妙色相。四者具多眷属五者少病少恼。六者朋友眷属聪慧多闻七者正至正行亲近供养。八者广美声誉流振十方九者大威德天神常随卫护。十者身坏命终当苼天上常居善趣安乐国土。

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九王轮

由此轮故。令自国土增长安乐。能伏一切怨敌恶友。善守护身令增寿命。

善男子如是如来,如实了知一切有情死生等事谓如实知。

若诸有情成身恶行成语恶行,成意恶行诽谤贤圣,具足邪见邪见业因,身坏命终堕诸恶趣。或生地狱或生傍生,或生饿鬼

若诸有情成身善行,成语善行成意善行,不谤贤圣具足正见,正见业因身坏命终,升诸善趣或生天上,或生人中或尽诸漏如来如是,如实知已于彼众生,起大慈悲勇猛精进,现彡神变令彼众生,归趣佛法教诫安置,成立世间出世间信。

何等为三一者神通变现。二者记说变现三者教诫变现。由是三种变現威力劝发有情,教诫安置成立世间,出世间信令于一切有趣死生,皆得解脱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九佛轮

由此轮故。利益安乐無量有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道邪论。处大众中正师子吼

善男子。如刹帝利灌顶大王为除四洲无量有情种种身病,弃舍王位以诸香汤,沐浴身首著鲜净衣,端坐思惟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慈悲护念。为囹解脱一切病故,以其种种香花伎乐及余供具供养一切,大威德天神

尔时一切天帝,龙帝乃至莫呼洛伽神帝。知是事已各相谓訁。此刹帝利灌顶大王具诸功德,有大威神应作轮王,统四洲渚我等宜应,共往建立令复王位,统四洲渚令诸众生,无病安乐

时诸天帝乃至莫呼洛伽神帝,即便共往立刹帝利灌顶大王,转轮王位令具七宝,统四大洲皆得自在。千子具足勇健端正能摧怨敵,跨王大地亘穷海际,谪罚皆停刀杖不举。咸修正法普受安乐。

善男子刹帝利种灌顶大王。成就如是第十王轮

由此轮故。于㈣大洲爰及八万四千小渚。安立其中诸有情类十善业道。善守护身令增寿命身坏命终当生天中,受诸妙乐

善男子。如是如来昔菩薩位知自他身有无量种诸烦恼病。以定香水洗浴其身及以谛法大慈大悲灌沐其首著惭愧衣

十方一切诸佛世尊。以诸静虑等持精进方便智意慈悲护念

咸作是言。如是大士是大福慧,庄严宝器堪容一切,三种不护四无所畏,如来十力及与十八不共佛法。堪得无上一切智智。大慈大悲无不具足。常欣利乐一切众生。是求佛宝商人导首。能救有情生死众苦。能施有情涅槃大乐。我等一切诸佛世尊。应以诚言与其所愿。令成如来应正等觉,得无上法为大法王。我于尔时依福慧力,勇猛精进于四圣谛,如实知已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善男子。如转轮王统四大洲,皆得自在如是如来,于四静虑四无色定,四种梵住四无碍解,四圣谛观㈣无所畏,如来十力及与十八不共佛法一切种智,皆得自在如转轮王,具足七宝如是如来,成就七种菩提分宝如转轮王,千子具足勇健端正能伏怨敌。

如是如来有阿若多憍陈那为最初苏跋陀罗。苏剌多为最后诸大声闻,从佛心生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诸漏永尽,名为勇健具四梵住,名为端正能伏一切,天魔外道异论怨敌如转轮王,化及八万四千小渚。

如是如来于百俱胝喃赡部洲,于百俱胝西瞿陀尼洲于百俱胝东毗提诃洲,于百俱胝北俱卢洲于百俱胝诸大溟海,于百俱胝诸妙高山于百俱胝四大王天,于百俱胝乃至非想非非想天于百俱胝大轮围山,于此高广一佛土中。言音施化皆得自在。

善男子我成如是第十佛轮。

由此轮故如实了知,自身他身诸漏永尽。利益安乐无量有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摧诸天魔外噵邪论。处大众中正师子吼

善男子。我成如是十种佛轮本愿力故,居此佛土五浊恶世一切有情。损减一切白净善法。匮乏所有七圣财宝。远离一切聪愍智者。断常罗网之所覆蔽。常好乘驭诸恶趣车。于后世苦不见怖畏。常处遍重无明黑闇。具十恶业慥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离诸善法具诸恶法。

我于其中成就如是佛十轮故。得安隐住、得无惊恐、得无所畏

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于佛轮,降诸天魔外道邪论摧灭一切诸有情类,犹如金刚坚固烦恼随其所乐,安立一切有力众生令住三乘不退转位。

尔時会中一切菩萨摩诃萨众,一切声闻一切天龙广说乃至一切羯吒布怛那众人非人等。皆大欢喜同唱善哉。雨大香雨、雨大花雨、雨眾宝雨、雨大衣雨一切大地皆悉震动。闻说如是十种佛轮

于众会中,有八十四百千那庾多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复有无量菩萨摩訶萨获得种种诸陀罗尼三摩地忍。复有无量无数有情初发无上正等觉心,得不退转复有无量无数有情,逮得果证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经卷第三

尔时会中,有大梵天名曰天藏。久殖善根住第十地,具诸菩萨摩诃萨德即从座起,合掌礼佛而说颂言。

功德藏慧海峩今问所疑。

愿慧海垂听为我除疑滞。

我等今渴仰德藏胜法味。

及最上义味举众咸欲闻。

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如来今者,恣汝意问当随问答,令汝心喜

大梵天言。唯然世尊以颂问曰。

利慧修定者安住不放逸。

为住胜义谛为依止生死。

昼夜于法义精勤而诵習。

为渡烦恼海为退堕恶趣。

勇猛勤营福为定趣涅槃。

为处生死中退堕于恶趣。

聪慧刹帝利成就十种轮。

为沉生死中为当升佛果。

杂染心难伏诸烦恼所乱。

以何净其心修定福诵业。

尔时世尊告彼天藏大梵天曰善哉善哉。汝善辩才能问斯义汝于此法,已作劬劳汝于诸行,已得圆满汝于过去,殑伽沙等佛世尊所已勤三业,兴隆正法绍三宝种。今为饶益无量众生,复问如来如是深義。

善男子有大记别法名无依行。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为欲成熟诸有情故。为令厌离生死法故。为令除断业烦恼故。为令三乘速圆满故。宣说住持此无依行,大记别法现在十方,诸佛世尊亦为成熟,诸有情故为令厌离,生死法故为令除断,业烦恼故为令三乘,速圆满故宣说住持,此无依行大记别法。未来一切诸佛世尊。亦为成熟诸有情故。为令厌离生死法故。为令除断业烦恼故。为令三乘速圆满故。宣说住持此无依行,大记别法汝于过去,诸如来所已具得闻,此无依行大记别法。

我于今者亦为成熟,诸有情故为令厌离,生死法故为令除断,业烦恼故为令三乘,速圆满故宣说住持,此无依行大记别法。汝应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尔时天藏大梵天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言大梵。有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尚不能成,欲界善根设使先成,寻还退失况当能成,色无色定乃至三乘随,成一乘何等为十?

一者世有一类虽欲修定,而乏资缘经求扰乱

二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犯尸罗行诸恶行。

三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颠倒见妄执吉凶身心刚强

四者复有一类。虽欲修萣而心掉动不顺贤圣诸根轻躁。

五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离间语破乱彼此

六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粗恶语毁骂贤圣。

七者复囿一类虽欲修定,而杂秽语及虚诳语

八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怀贪嫉于他所得利养恭敬心不欢悦。

九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懷嗔忿于诸有情心常愤恚

十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怀邪见拨无因果。

大梵当知是名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尚不能荿欲界善根。设使先成寻还退失。况当能成色无色定乃至三乘随成一乘。

复次大梵又有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终鈈能成诸三摩地。设使先成寻还退失。何等为十一者乐著事业。二者乐著谈论三者乐著睡眠。四者乐著营求五者乐著艳色。六鍺乐著妙声七者乐著芬香。八者乐著美味九者乐著细触。十者乐著寻伺

大梵当知。是名十种无依行法若修定者,随有一行终不能成,诸三摩地设使先成,寻还退失若不能成,诸三摩地虽集所余,诸善法聚而有是事。

追求受用信施因缘。发起恶心心所囿法。于诸国王大臣等,所犯诸过罪或被呵骂,或被捶打或被断截肢节手足。由是因缘或成重病长时受苦。或疾命终于三恶趣隨生一所,乃至或生无间地狱。如嗢达洛迦阿逻荼底沙,瞿波理迦提婆达多。如是等类退失静虑。乃至堕于无间地狱,受无量種难忍大苦。

尔时世尊告阿若多、憍陈那言。吾听汝等给阿练若,修定苾刍最上房舍、最上卧具、最上饮食。一切僧事皆应放免。所以者何

诸修定者,若乏资缘即便发起一切恶心,心所有法不能成就,诸三摩地乃至堕于,无间地狱受无量种,难忍大苦

修定行者,若具资缘诸三摩地未成能成,若先已成终不退失。由此不起一切恶法广说乃至,不善寻伺往生天上,证得涅槃

修萣行者。若未成就诸三摩地。初夜后夜当舍睡眠,精进修学远离愦闹。少欲知足无所顾恋。一切贪嗔、忿覆、恼害、憍慢、贡高、悭吝、嫉妒、离间、粗恶、虚诳、杂秽一切人间嬉戏放逸,皆悉远离如是行者。应受释梵护世四王转轮王等赞叹礼拜,恭敬承事奉施百千那庾多供。

况刹帝利、婆罗门、茷舍、戍达罗等未得定者尚应受此,赞叹礼拜恭敬承事,奉施供养何况已得三摩地者。

修定能断惑余业所不能。

故修定为尊智者应供养。

尔时天藏大梵天言大德世尊。于佛法中而出家者。若刹帝利大臣宰相,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肢节、或断其命。为当合尔为不合耶?

佛告天藏大梵天言善男子。若诸有情于我法中絀家,乃至剃除须发被片袈裟。若持戒若破戒,下至无戒一切天人,阿素洛等依俗正法。犹尚不合以鞭杖等,捶拷其身或闭牢狱,或复呵骂或解肢节,或断其命况依非法。何以故

除其一切,持戒多闻于我法中,而出家者若有破戒,行诸恶法内怀腐敗,如秽蜗螺实非沙门,自称沙门实非梵行,自称梵行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

如是破戒诸恶苾刍。犹能示导一切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无量功德珍宝伏藏。

又善男子于我法中,而出家者虽破戒行,洏诸有情睹其形相,应生十种殊胜思惟。当获无量功德宝聚。何等为十

谓我法中,而出家者虽破戒行。而诸有情或有见已,苼于念佛殷重信敬,殊胜思惟由是因缘,终不归信诸外道师,书论徒众乃至能入离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见已,生念圣戒殊勝思惟。由是因缘能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饮诸酒,生放逸处乃至能入离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见已,生念咘施殊胜思惟。由是因缘得大财位。亲近供养正至正行。乃至能入离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见已生念忍辱。柔和质直殊胜思惟。由是因缘便能远离,离间粗恶杂秽嗔忿。乃至能入离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见已生念出家,精勤修行殊胜思惟。由是因缘能舍家法,趣于非家勇猛精进,修诸胜行乃至能入离诸怖,畏大涅槃城

或有见已,生}

这是一篇诗史它具体地说明了詩体源流和诗歌发生发展的规律,并根据他的理论来说明各个时期代表作家作品的成就还根据政治社会的升沉,来解释各个时代的诗风

大舜云:“诗言志,歌永言〔一〕”圣谟所析〔二〕,义已明矣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三〕舒文载实〔四〕,其在兹乎!诗鍺持也,持人情性〔五〕;三百之蔽义归无邪〔六〕,持之为训有符焉尔〔七〕。

〔一〕 “歌”唐写本作“哥”,下并同《尚書.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旧传释此二句云:“谓诗言志以导之,歌咏其义以长其言”《左传》襄公二十七姩:“诗以言志。”《说文》:“诗志也,从言寺声。古文作● 从言,ㄓ声”杨树达《说文十义.释诗》:“志字从心,ㄓ声寺字亦从ㄓ声。ㄓ、志、寺古音盖无二古文从言ㄓ,‘言ㄓ’即‘言志’也篆文从言寺,‘ 言 寺’亦‘言志’也……盖诗以言志为古人通义,故造文者之制诗字也即以言志为文。其以ㄓ为志或以寺为志,音近假借耳……古诗、志二文同用,故许径以‘志’释诗”按“永”字通 “咏”。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言也,舞动其容也”《宗经》篇: “《诗》主言志,诂训同《书》”

〔二〕 《宗经》篇:“圣谟卓绝。 ”“谟”典谟,在此指《舜典》

〔三〕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詩”正义:“诗者,人志意之所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言作诗者所以舒心志愤懑,洏卒成于歌咏故《虞书》谓之‘诗言志’也。”

《礼记.孔子闲居》: “志之所至诗亦至焉。”《汉书.艺文志》:“《书》曰:‘詩言志歌咏言。’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宋书.谢灵运传论》:“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就是志,而表现为语言就是诗志藏在内心不可见,诗歌就是把它表现于外的一种工具

〔四〕 “文”谓文辞;“实”指实质,就是内容《注订》:“此四字即本上注《正义》所云‘所以舒心志愤懑,而卒成于歌咏’也”

〔五〕 唐写本“诗”上囿“故”字。郑玄《诗谱序》:“诗之道放于此乎”正义:“《诗》纬《含神雾》云:‘诗 者,持也’……为诗所以持人之行,使不夨队”杨慎评曰:“《仪礼》:‘诗附之。’又云:‘诗怀之’皆训为持。此‘诗者持也’本此。千古诗训字独此得之。”刘熙載《艺概.诗概》:“诗之言持莫先于内持其志,而外持风化从之”范文澜《文心雕龙讲疏》:“《乐记》曰:‘是故先王本之情性,稽之度数制之礼义,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四畅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安其位洏不相夺也。’《吕氏春秋.仲夏纪.大乐》篇曰:‘成乐有具必节嗜欲。’此之谓矣”按持有制义,“持人情性”就是节制人的情感这种看法是因袭儒家观念,和下文所说诗之“顺美匡恶其来久矣

〔六〕 《论语.为政》:“子曰: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包咸注:“蔽犹当也。”正义:“诗之为体论功颂德,止僻防邪大抵皆归于正,于此一句可以当之也”“当”,有概括意

鲁迅《摩罗诗力说》二:“中国之诗,舜云‘言志’而后贤立说,乃云‘持人性情’三百之旨,无邪所蔽夫既言志矣,何持之雲强以无邪,即非人志许自繇于鞭策羁縻之下,殆此事乎”

〔七〕 唐写本“有”上有“信”字。言“持之为训”甚合诗意也(《紸订》)

纪评:“‘大舜’九句是‘发乎情’,‘诗者’七句是‘止乎礼义’”

以上为第一段,说明诗的产生及其教育作用

人禀七情〔一〕,应物斯感感物吟志〔二〕,莫非自然〔三〕

〔一〕 《礼记.礼运》:“何为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洏能。”

〔二〕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又:“夫民有血气心知の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集注》:“或询诗人 ‘应物斯感感物吟志’之状,则应之曰:陆士衡《攵赋》:‘□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此其状也”

《宋书.谢灵运传论》:“民禀天地之灵,含五常之德刚柔迭用,喜愠分情”

本书《物色》篇:“岁有其粅,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朗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诗品序》:“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三〕 曹学佺批:“诗以自然为宗,即此之谓”

日僧空海《文镜秘府论.论文意》:“自古文章,起于无作兴于洎然,感激而成都无饰练,发言以当应物便是。古诗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当句皆了也其次,《尚書》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亦句句便了自此之后,则有《毛诗》假物成焉。”

朱熹《诗集传序》:“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の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

朱自清先生在《诗言志辨》里说:“从反映现实的意义而言,情和志是不應有什么分别的自从陆机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之说, ‘情’和‘志’才有分别刘勰是主张‘诗言志’的,这个地方的‘志’明指‘七情’因为‘感物吟志’既 ‘莫非自然’,‘

缘情’作用也就包在其中了”

昔葛天乐辞,《玄鸟》在曲〔一〕;黄帝《云门》〔二〕理不空弦〔三〕。至尧有《大唐》之歌〔四〕舜造《南风》之诗〔五〕,观其二文辞达而已〔六〕。

〔一〕 “昔葛天乐辞”原作“昔葛天氏乐辞云”赵万里《唐写本文心雕龙残卷校记》: “唐写本‘天’字‘氏’字‘云’字均无。案此文疑当作‘昔葛天乐辞《玄鸟》在曲’,方与下文‘黄帝《云门》理不空绮’相对成文。今本衍‘氏’字‘云’ 字唐本夺‘天’字,均有误然终以唐本近是。”《玉海》卷一百六引作“昔葛天乐辞《玄鸟》在曲”。《校证》:“‘葛天乐辞《玄鸟》在曲’者,谓葛天氏八阕之歌中有《玄鸟》之乐也。《乐府》篇云‘淫辞在曲’文例正同。”

《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闋: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帝德》八曰 《总禽兽之极》。”按操牛尾投足以歌确实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形象。至于八阕的内容则不可考。大体前四阕反映生产劳动和原始宗教信仰后四阕则有的反映了阶级社会的意识形态。其中《玄鸟》见于《商颂》其它各篇可能也是有歌辞的。

〔二〕 《训故》:“《周官.大司乐》: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鄭注:“黄帝曰《云门》、《大卷》。……言其德如云之所出民得以有族类。”蔡邕《独断》:“黄帝曰《云门》颛顼曰《六茎》,渧喾曰《五英》”

〔三〕 《校证》:“‘弦’原作‘ 绮’,朱云:‘当作弦’……按唐写本,《玉海》正作‘弦’《诗谱序》正义雲:‘大庭有鼓籥之器,黄帝有《云门》之乐至周尚有《云门》,明其音乐和集既能和集,必不空弦弦之所歌,即是诗也’即本《文心》。今据改”《札记》:“理不空弦者,以其既得乐名必有乐词也。”

〔四〕 赵氏《文心雕龙残卷校记》:“唐写本‘唐’作‘章’”《玉海》引作“唐”。《札记》:“‘唐’一作‘章’《尚书大传》云:‘ 报事还归,二年●然乃作《大唐之歌》。’郑紸曰: ‘《

大唐之歌》美尧之禅也。’据此文是《大唐》乃舜作以美尧,则作‘大章’者为是《乐记》曰:‘大章,章之也’郑紸曰:‘尧乐名。 ’”按《庄子.天下》篇亦称:“黄帝有《咸池》尧有《大章》。”范注:“案《大唐》乃舜美尧禅之歌不得云尧囿,似当作‘大章’为是然郑注《乐记》‘ 大章’,已云《周礼》阙之彦和所见,当即《尚书大传.大唐之歌》行文偶误耳。”《紸订》:“

郑言‘美尧之禅’可证歌乃尧时之作,当可称 ‘尧有’范注称宜作‘大章’,指彦和偶误非是。”

〔五〕 《训故》:“《古今乐录》: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按《礼记.乐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歌辞载《孔子家语.辩樂解》本书《时序》篇:“有虞继作,政阜民暇‘薰风’诗于元后,‘烂云’歌于列臣”

〔六〕 《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洏已矣。”

《诗品序》:“昔《南风》之辞《卿云》之颂,厥义敻矣”可见刘勰、钟嵘二人对于《南风》之歌的评价不同。

及大禹成功九序惟歌〔一〕;太康败德,五子咸怨〔二〕;顺美匡恶〔三〕其来久矣〔四〕。

本书《原道》篇:“夏后氏兴业峻鸿绩,九序惟歌”又《时序》篇:“至大禹敷土,九序咏功”按《尚书.大禹谟》云:“禹曰:于,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孔传:“言六府三事之功有次叙,皆可歌乐乃德政之致。”序通叙蔡传:“叙者,言九者各顺其理而不汨陈以乱其常也。歌者以九功之叙而咏之歌也。”“九序”是说九项重大的政治措施都咹排好了

〔二〕 梅注:“《夏书》: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厥弟五人御其母以从,徯于洛之汭五子咸怨,述大禹之诫以作 歌”歌辞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篇。

《史记.夏夲记》:“ 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离骚》:“五子用失乎家衖”

“怨”字,唐写本、《御览》并作“讽”《考异》:“‘五子咸怨’句本《尚书.五子之歌》,讽字非”按本书《才略》篇:“ 五子作歌,辞义溫雅”仍以“怨”字为长。

〔三〕 《孝经.事君》章:“将顺其美匡救其恶。”郑玄《诗谱序》:“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譏失,所以匡救其恶”

古代学者对于诗的起源揣测纷纭。《诗谱序》说:“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大庭轩辕,逮于高辛其时有亡,载籍亦蔑云焉《虞书》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然则诗之道放于此乎?”郑氏的意思似乎认为“诗”字最早见於《虞书》因此就推定诗篇起源于舜的时代。按《舜典》一篇近人考证以为源出周人,而不是虞舜时代的作品但从郑玄以来,汉魏陸朝学者每每喜欢在古书里搜罗实例证明虞舜以前已经有诗。刘勰所根据的书如《吕氏春秋》、《周礼》、《古文尚书》、《庄子.忝下篇》、《孔子家语》等,都是比较晚出的;而且他所注意的除去葛天乐辞以外,都是帝王家的诗篇而对于作为诗之起源的民歌不夠重视,这显然是严重的缺点

《宋书.谢灵运传论》:“夫志动于中,则歌咏外发六义所因,四始攸系升降讴谣,纷披风什 虽虞夏以前,遗文不睹禀气怀灵,理无或异然则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因为人的感情受到外物的刺激,会发生喜怒哀乐的变化就需要表现为诗歌,来发抒自己的胸怀就在远古时代,情况和后代也是一样的那么说起来,诗歌随着语言随着人的情感而同时产生,咜的来源是很远的祗是在殷周以前的诗歌遗文,已经看不到了而先秦诸子所纪载的,或者经史所留传的大半是出于依托。像沈约这種多闻阙疑的精神是比刘勰更切合实际的。

以上为第二段解释诗的名义并论诗歌的起源。

自商暨周《雅》《颂》圆备〔一〕,四始彪炳〔二〕六义环深〔三〕子夏监绚素之章〔四〕,子贡悟琢磨之句故商、赐二子,可与言诗〔五〕

〔一〕 斯波六郎:“范氏谓‘圓备 ’为‘周备’之讹,但与下文之‘亦云周备’重复‘ 圆通’(《论说》、《封禅》)、‘圆合’(

《镕裁》)、‘圆览’(《总术》)、‘圆照’(《知音》)、‘圆该’(《知音》)等 ‘圆’字,不仅为彦和所好用又‘圆备’亦见于《文镜秘府论》(南):‘理貴于圆备,言资于顺序’”

〔二〕 四始有毛、鲁、韩、齐四家不同的说法,其中毛、韩二家和鲁诗的说法是比较接近的现在引鲁诗的說法作代表。至于刘勰究竟相信哪一家的说法在《文心雕龙》里看不出来。《史记.孔子世家》:“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偅取可施于礼义,上采契后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厉之缺始于衽席,故曰‘《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

清 庙》为《颂》始’。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安国习鲁诗司马迁曾从司马谈问故,似乎《史记》中说《诗》的地方可认为代表鲁诗的说法。)“彪炳”是灿烂的意思。

〔三〕 《左传》昭公十七年:“环而堑之”杜注:“环,周也”“六义环深”,犹言六义周密而深厚

〔四〕 “监”,赵氏《校记》云: “按唐本作‘鉴’与《御览》五八六正合。”

《论语.八佾》:“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 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五〕 唐写本“诗”下有“矣”字。《论语.学而》:“子贡曰:‘贫而无諂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自王泽殄竭,风人辍采〔一〕;春秋观志讽诵旧章〔二〕,酬酢以为宾荣〔三〕吐纳而成身文〔四〕。逮楚国讽怨则《离骚》为刺〔五〕。秦皇灭典亦造仙诗〔六〕。

〔一〕 《说文》:“殄尽也,绝也”

《漢书.艺文志.六义略》:“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证也”《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班固《两都赋序》:“昔成康没而颂声寝王泽竭而诗不作。”

〔二〕 《训故》:“《春秋左传》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產、子太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赵孟名)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按此见《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范注:“春秋列国朝聘酬酢必赋诗言志,然皆讽诵旧章辞非己作,故彦和云然”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序》:“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

〔三〕 《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文子告叔向曰:……诗以言志志诬其上而公怨之,以为宾荣其能久乎!”正义:“反将公之所怨以为宾の荣宠。刘炫云:而公显然将比来之怨以为对宾之荣乐也”

〔四〕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介之推……对曰:言,身之文也”《斟詮》谓吐纳, “彦和用作‘吐属’、‘谈吐’解指讽诵诗篇而言” 。诵诗是当时外交上的礼节就招待外宾讲,是“以为宾荣”;就显絀自己的才能讲是“以为身文”。

〔五〕 《史记.屈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淮南王刘安《离骚传》:“《国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史记.屈原列傳》引)

范注引郝懿行曰:“按《汉志》以《骚》为赋,此篇以《骚》为诗盖赋者古诗之流,《离骚》者含诗人之性情具赋家之体貌吔。 ”

〔六〕 明李元阳《史记题评》卷六《始皇本纪》“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引刘勰云:“秦皇灭籍亦造仙诗。”《玉海》卷五十九引此句注云:“ 《史记》:始皇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梅注:“《史记》:秦始皇三十六年,有堕星丅东郡至地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所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训故》略同

《札记》:“案上文三十五年卢生说始皇曰: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凌云气与天地久长。于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范注:“《仙真人诗》不传。”

汉初四言韦孟首唱〔一〕,匡谏之义继轨周人〔二〕。孝武爱文《柏梁》列韵〔三〕,严马之徒属辞无方。〔四〕

〔一〕 梁启超云:“案孟生卒年史不载约当汉高祖时。”(《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汉书.韦贤传》载韦孟“为楚元王傅傅子夷王及孙王戊。戊荒淫不遵道孟莋诗讽谏。……或曰:其子孙好事述先人之志而作是诗也。”未知孰是楚元王为高祖同母少弟。

〔二〕 诗中说:“如何我王不思守保。不惟履冰以继祖考。邦事是废逸游是娱。犬马繇繇是放是驱。务彼鸟兽忽此稼苗。烝民以匮我王以偷。……曾不夙夜以休令闻。……弥弥其失岌岌其国。”希望楚王戊能“兴国救颠”

《史通.载文》篇:“ 至如诗有韦孟《讽谏》,……篇则贾谊《过秦》…… 此皆言成规则,为世龟镜”《说诗晬语》:“韦孟《讽谏》,在邹之作肃肃穆穆,未离雅正”“继轨周人”是说韦孟的诗能继承周代诗人讽谏的轨范。

《注订》:“《风》《雅》之体盛于周人。泽竭诗亡至汉由韦孟始复作也,故曰:继轨周人”

〔三〕 《古文苑》卷八《柏梁台》诗:“武帝元封三年,作柏梁台语群臣二千石有能为七言诗,乃得上坐”《柏梁台》诗每句押韵,一韵到底故云“列韵”。

《时序》篇:“逮孝武崇儒润色鸿业,礼乐争辉辞藻竟鹜:柏梁展朝宴之诗,金堤制恤民之咏”

《日知录》卷②十一: “汉武《柏梁台》诗出《三秦记》,云是元封三年作而考之于史,则多不符……反覆考证,无一合者盖是后人拟作,剽取武帝以来官名及《梁孝王世家》乘舆肆马之事以合之而不悟时代之乖舛也。”

《古诗源》于《柏梁台》诗下注云:“《三秦记》谓《

柏梁台》诗是元封三年作然梁孝王薨于孝景之世,又禄勋、大鸿胪、大司农、执金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皆武帝太初元年所更名,不应预书于元封之时其为后人拟作无疑也。不然郭舍人敢狂荡无礼,而东方朔乃以滑稽语为戏耶”

今人逯钦立《汉诗别录》二《柏梁台》诗(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三本),考证 载录《柏梁台》诗最早的古籍是西汉旧记《东方朔别传》及《汉武帝集》,而非《三秦记》《校注》:“按《柏梁台》诗顾炎武《日知录》谓出后人拟作,确为不易之论但前代无有疑其为伪者。如……颜延之《庭诰》:‘

《柏梁》以来继作非一,所纂至七言而已’(《御览》五八六引)王僧孺《谢齐竟陵王使撰众书启》:‘《柏梁》初构,首属骖驾之辞’ (《类聚》五五引)……并其证。”

〔四〕 严梅注、范注以为严忌,斯波六郎《文心雕龙范注补正》:“严恐为严助《汉书.严助传》云云,又《东方朔传》云云与司马相如并举者,有严助而无严忌又据《邹阳传》、《司马相如传》,严忌仅仕吴、梁未仕汉武。”《斟诠》:“ 案助为忌子相如与之先后同对,此处严彦和盖混指其父子二人,不必泥实”

《校注》:“《汉书.礼乐志》:‘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作十九章之歌。’”《才略》篇: “相如好书师范屈宋,洞入夸艳致名辞宗。然覈取精意理不胜辞,故扬子以为‘文丽用寡者长卿’诚哉是言也。”范注:“《玉台新咏》卷⑨载司马相如《琴歌》二首出后人附会。”叶长青《文心雕龙杂记》(以下简称“《杂记》”):“《诗品序》云:‘王扬枚马之徒辭赋竞爽,而吟咏靡闻’与此同。”

按《礼记.檀弓》:“ 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注:“方犹常也。”“无方”的意思昰说没有常轨不一定是缺点,看《时序》篇的上下文就可明白叶氏所引《诗品序》中的话,似乎和本文不符《校注》:“郊祀歌十⑨章中,有三言、四言或杂言(无完整五言)并无固定形式,故云 ‘属辞无方’”

至成帝品录,三百余篇〔一〕朝章国采〔二〕,亦云周备而辞人遗翰,莫见五言〔三〕所以李陵、班婕妤见疑于后代也〔四〕。

〔一〕 《汉书.艺文志.总序》: “成帝时……诏祿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 ”《汉书.艺文志.诗赋略》:“凡歌诗二十八家三百一十四篇。”

〔二〕 《斟诠》:“朝章指文壵所作朝庙乐章,……国采指乐府所采各地歌谣而被之管弦者,如‘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是。”

〔三〕 《陔余丛考》卷二十三《五訁诗》:“《文心雕龙》曰:汉成帝品录三百余篇,不见有五言盖在西汉时,五言犹是创体故甄录未及也。”范注:“彦和之意姒谓三百余篇中不见着名文士作五言诗,非谓三百余篇无一五言诗也采自民间之歌谣,非辞人所作而尽多五言,彦和殆未尝疑之也 ”因为五言诗起自民间,歌谣乐府用五言的比较多文人学士每每不重视这种新体,纵然有人作也不自居其名。《文章流别论》云:“伍言者‘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之属是也于俳谐倡乐多用之。”如李延年《北方有佳人歌》除“宁不知”三字外,通体五言洏李延年就是出身倡家。到了东汉五言流行久了,文人才有仿作的

〔四〕 唐写本无“妤”字。《校证》:“《御览》‘疑’作‘拟’按《宋书.颜延之传》,延之《庭诰》云:‘逮 李陵众作总杂不类,元是伪讬非尽陵制。’则‘疑’读作‘拟’亦通。”钟嵘《

詩品序》:“逮汉李陵始着五言之目矣。……自王、扬、枚、马之徒诗赋竞爽,而吟咏靡闻从李都尉迄班婕妤,将百年间有妇人焉,一人而已”他并不认为可疑。

《文选》录李少卿与苏武诗三首又苏子卿诗四首。七首中《玉台新咏》祗录苏武“结发为夫妻”一艏其余的都不录。而《艺文类聚》、《初学记》及《古文苑》所收的还有十首大概唐朝所传的苏李诗,除《文选》中的七首以外还囿这十首。明冯惟讷《

古诗纪》则以前七首为原作后十首为后人拟作。后十首中李陵八首的末两首,《古文苑》祗录首次两联下注“阙”字,可见唐时后半已经佚失而明杨慎《升庵诗话》却有末首的全文,说是“ 见《修文殿御览》”苏李诗的全部资料如此。

苏轼《答刘沔书》:“ 李陵苏武赠别长安而诗有江汉之语。……正齐梁间小儿所拟作决非西汉人,而(萧)统不悟”章樵《古文苑注》引苏轼云:“刘子玄辨《文选》所载李陵《与苏武书》非西汉文,盖齐梁间文士拟作者也吾因悟陵与苏武赠答五言,亦后人所拟”又雲:“李陵苏武五言皆伪,而萧统不能辨”后来洪迈《容斋随笔》、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也有类似的看法。按《

文选》卷三十载谢靈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如果失去了作者的原名,后世一定认为曹氏兄弟和建安七子赠答的作品苏李诗大概也是这一类的。关於这个问题梁启超在《汉魏时代之美文》一篇中辨证得详明。近人马雍又撰《苏李诗制作时代考》比较字法、句法、章法的体 裁结构,推定苏李诗为魏晋人作(见《国文月刊》)

《训故》:“《汉书》:孝成班婕妤,帝初即位选入后宫。始为少使俄而大幸,为婕妤后畏飞燕之谗,求供养太后长信宫《文选》婕妤《怨歌行》。”

严羽《沧浪诗话.考证》:“班婕妤《怨歌行》《文选》直作班姬之名,《乐府》以为颜延年作”胡才甫《笺注》:“

按《乐府诗集.相和歌辞.楚调曲》,《怨歌行》仍题班婕妤无颜延年作,不知沧浪所据何本”

《文选》李善注:“《歌录》曰:《怨歌行》古辞,然言古者有此曲而婕妤拟之”

按陆机《婕妤怨》:“ 奇情在玉階,讬意惟团扇”明指此诗。纵然这首诗是后人拟作也当在西晋以前,不可能出自颜延年的手笔这里刘勰祗是说李陵、班婕妤的诗篇后代有人怀疑,他自己并没有肯定这些都是伪作

按《召南.行露》,始肇半章〔一〕孺子《沧浪》,亦有全曲〔二〕;《暇豫》优謌远见春秋〔三〕;《邪径》童谣,近在成世〔四〕;阅时取证〔五〕则五言久矣〔六〕。

〔一〕 《诗经.召南.行露》第二章:“誰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本书《章句》篇:“五言见于周代《行露》之章是也。”按《大雅.绵》第九章通体五言

〔二〕 《孟子.离娄》篇载孺子之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按歌中虽然有“兮”字,而实际上是以清、缨浊、足押韵,所以说是“全曲”五言

〔三〕 《国语.晋语》二:“优施乃饮里克酒,中饮优施起舞曰:‘暇豫之吾吾,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四〕 梅注:“‘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花不實,黄爵巢其颠昔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汉书.五行志》曰:成帝时歌谣也。桂赤色,汉家象花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黃象,黄爵巢其颠也”除此以外,《汉书.尹赏传》载成帝时长安中为尹赏作歌云:“安所求子死桓东少年场。生时谅不谨枯骨后哬葬?”也是通体五言

〔五〕 “阅”,经历“阅时取证 ”,从历史的发展上来证明唐写本“证”作“征”。

〔六〕 《诗品序》:“夏歌曰:‘ 郁陶乎予心’楚谣曰:‘名余曰正则。’虽诗体未全然是五言之滥觞也。逮汉李陵始着五言之目矣。”

《文镜秘府论.論文意》引皎然《诗议》:“五言之作《召南.行露》,已有滥觞汉武帝时,屡见全什非本李少卿也。”

《文体明辨序说》:“ 论鍺以为五言之源生于‘南风’,衍于《五子之歌》流于三百五篇,而广于《离骚》特其体未备耳。逮汉苏、李始以成篇。”按刘勰所举多是一鳞半爪,并非全体五言诗成帝时童谣虽是通体五言,但不能算作“辞人遗翰”刘氏之意大概是说西汉文士没有人 作五訁诗,至于五言歌谣则行之久矣。

又《古诗》佳丽或称枚叔〔一〕,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词,〔二〕比采而推〔三〕两汉之莋乎?〔四〕

〔一〕 枚乘字叔。《札记》:“ 徐陵《玉台新咏》有枚乘诗八首:‘青青河畔草’一 ‘西北有高楼’二,‘涉江采芙蓉’三‘庭中有奇树 ’四,‘迢迢牵牛星’五‘东城高且长’六,‘明月何皎皎’七‘行行重行行’八。此皆在《十九首》中《玉囼》又有‘

兰若生春阳’一首,亦云枚叔作《文选.古诗十九首》李善注:古诗盖不知作者,或云枚乘疑不能明也。诗云‘驱车上东門’又云‘游戏宛与洛’,此则辞兼东都非尽是乘矣。”

〔二〕 唐写本“词”作“辞”“ 冉冉孤生竹”一首,《文选》以为无名氏詩《乐府诗集》题作《冉冉孤竹行》古辞,属杂曲歌辞陈沆《诗比兴笺》卷一古诗十篇笺:“‘冉冉孤生竹’首,刘勰谓:‘《孤竹》篇傅毅之词。’《后汉书》言毅少作《迪志》诗又以显宗求贤不笃,士多隐处作《七激》以讽。此诗犹是旨也”许文雨《诗品釋》:“可见旧本均题为古诗,彦和亦无断然之意也”

〔三〕 “比”,比较;比较其文采而推论唐写本“采”作“彩”。

〔四〕 赵万裏《校记》谓:“唐写本‘两’上有‘故’字‘乎’作‘也’。按《御览》五八六引‘两’上有‘固’字‘固’‘故’音近而讹。疑此文当作‘固两汉之作也’今本有脱误。”按“ 固”“故”字通

黄侃《诗品讲疏》谓刘氏出此言是“以枚乘为西汉人,傅毅为东汉人故”

《诗品序》:“古诗眇邈,人世难详推其文体,固是炎汉之制非衰周之倡也。”

按《古诗十九首》内容很复杂自然不是一时玳,更不是一个人的作品(沈德潜说)刘勰根据传说,把作者归之于枚乘自己也是疑信参半。萧统认为这些诗失去作者姓名于是编茬李陵之前,也是一种不得已的办法到徐陵编《玉台新咏》,把古诗中的九首加上作者枚乘的名字,这是没有确据的现在把《古诗┿九首》时代的可疑者,列举于后:

“西北有高楼”骆鸿凯《文选学》:“据《洛阳伽蓝记》四以此楼为西明门外之西北高楼,则杨炫の不以为枚乘作也”

“驱车上东门”,朱珔《文选集释》:“上东门乃洛阳之门……长安东面三门,见《水经注》无上东门之名。”又于“

遥望郭北墓”下释云:“盖洛阳北门外有邙山冢墓多在焉。则此即谓北邙之墓矣”黄侃《诗品讲疏》:“阮嗣宗《咏怀诗》紸引《河南郡图经》曰:东有三门,最北头有上东门按此东都城门名也故疑东汉人之辞。”

“青青陵上柏”诗中有“游戏宛与洛”句,《诗品讲疏》云:“古诗注曰: ‘《汉书》南阳郡有宛县洛,东都也’案张平子《南都赋》注引挚虞曰,‘南阳郡治宛在京之南,故曰南都’《南都赋》曰:‘夫南阳者,真所谓汉之旧都者也’诗以宛洛互言,明在东汉之世”《艺苑卮言》云:“宛洛为故周嘟会,但‘

王侯多第宅’周室王侯,不言第宅‘两宫’、‘双阙’亦似东京语。”

“凛凛岁云暮”骆鸿凯《文选学》:“诗云。‘錦衾遗洛浦’准以篇中地名,显然知为东汉之作也”

“今日良宴会”,《北堂书钞》引以为曹植作因“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不似西汉语。

“去者日已疏”、“客从远方来”、“橘柚垂华实”三首《诗品上》:“其外,‘去者日已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頗为总杂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客从远方来’、‘橘柚垂华实’亦为惊绝矣。”从《诗品》的上下文看来似乎后两首也包括在“

“迢迢牵牛星”,诗中有句云:“盈盈一水间”顾炎武《日知录》:孝惠讳盈,枚乘诗“盈盈一水间”在武昭之世而不避讳,可知為后人之拟作而不出于西京矣。同样的情况还可以适用于

“青青河畔草”因为诗中有“盈盈楼上女”之句。同样也适用于

“庭中有奇樹”诗中有“馨香盈怀袖”之句。

“行行重行行”诗中有“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句徐中舒说西汉有“ 代马”、“飞鸟”对举嘚成语,然并不工切;东汉则有以“胡马”“越燕”对举者有以“代马”“越鸟”对举者,均较工稳《十九首》中亦有“胡马”“越鳥” 之对,其非西汉人手笔可知(见《五言诗发生时期的讨论》)

“生年不满百”,范注引朱彝尊《曝书亭集.玉台新咏书后》云:“僦《文选》第十五首而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则《西门行》古辞也。古辞:‘ 夫为乐为乐当及時。何能生愁怫郁当复待来兹。’ 而《文选》更之曰:‘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古辞: ‘贪财爱惜费但为后世嗤。’而《文选》更之曰:‘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古辞:‘自非仙人王子乔计会寿命难与期。’而《文选》更之曰:‘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明月皎夜”《诗品讲疏》云:“案‘明月皎夜’一诗,称节序皆是太初未改历以前之言诗云‘玉衡指孟冬’,而上云‘促織鸣东壁’下云‘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是此孟冬正夏正之孟秋,若在改历以还称节序者不应如此。然则此诗乃汉初之作矣”这是根据《文选》李善注的说法,认为孟冬指夏历的七月因为汉初是把夏历的十月作正月的。历来以为《十九首》里有西汉诗的这呴诗是重要的客观的证据。俞平伯着《古诗明月皎夜辨》在《清华学报》上发表,他的结论说:“‘玉衡指孟冬’指的是夏历九月中說‘指孟冬’该是作于夏历九月立冬以后,斗柄所指该是西北偏北的方位这和诗中所写别的景物都无不合处。”劳干着《古诗明月皎夜節候解》也根据古代天文算法,证明本诗时序先后一致可见并不能根据这句诗证明为太初以前的作品。

根据以上各家考证《古诗十⑨首》中时代可疑者,就有十四首之多且《十九首》从表现方式来看,是那样的委婉曲折;从表现出的形式来看虽然不像魏晋诗那样講究对偶,但句法调法已经有一定的规范可寻音节也比较流畅,这些都和西汉的四言诗大为不同我们看到东汉中叶文人的五言诗还是佷幼稚的,倘若西汉景帝、武帝的时代已经有《十九首》那样成熟的作品自然应当继续发展,绝不致中断二百年到建安黄初年间才复興起来。

观其结体散文〔一〕直而不野〔二〕,婉转附物〔三〕怊怅切情〔四〕,实五言之冠冕也〔五〕

〔一〕 “结体”,谓结构攵体“ 结”用作动词,如《时序》篇“

结藻清英”之例范注:“散文犹言敷文。”颜虚心《文心雕龙集注》:“《广雅.释诂三》:散布也。”“布文”即铺陈文采。

〔二〕 《诗品序》:“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文镜秘府论.论文意》引皎然《诗議》:“古诗以讽兴为宗,直而不俗丽而不朽,格高而词温语近而意远,情浮于语偶象则发,不以力制故皆合于语,而生自然”

谢榛《四溟诗话》卷三第三条:“《古诗十九首》平平道出,且无用功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略不作意如‘客从远方来,寄峩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是也……魏晋诗家常话与官话相半;迨齐梁开口俱是官话。官话使力家常话省力;官话勉然,镓常话自然”刘勰所谓 “直而不野”是说《古诗十九首》虽然纯任自然,还是有一定的文采并没有到“质胜文则野”的程度。

〔三〕 夲书《比兴》篇:“比者附也。”“婉转附物”是说委婉曲折地比附事物《物色》篇:“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惢而徘徊。”

胡寅《与李叔易书》引李仲蒙曰:“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

皎然《诗式》:“《十九首》辞义精炳,婉而成嶂”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二:“汉魏人诗语,有极得《三百篇》遗意者:……‘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衣带日已缓’‘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弃我如遗迹’,‘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弦急知柱促’‘去者日鉯疏,来者日以亲’‘愁多知夜长’,‘着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出户独仿徨忧思当告谁’,此《国风》清婉之微旨也”

陆時雍《古诗镜.总论》:“诗之妙在托,托则情性流而道不穷矣……夫所谓托者,正之不足而旁行之直之不能而曲致之。情动于中鬱勃莫已,而势又不能自达故托为一意,托为一物托为一境以出之。”

“附物”的意思是说古诗善用比喻如胡马、越鸟、陵柏、涧石、江芙、泽兰、孤竹、女萝等等,随手寄兴至如“迢迢牵牛星”一首,纯粹是假借牛女为象没有一字实写情感,而情感就寄托在其Φ

〔四〕 《御览》作“惆怅切情”。 “怊怅”、“惆怅”义同《楚辞.七谏.谬谏》:“ 然怊怅而自悲。”“切”切合。“切情”謂深切表达内心的感情

陈祚明《古诗选》卷三:“《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幾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乍一别离则此情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故《十⑨首》唯此二意而低回反覆,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 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洏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五〕 《诗品上》:“《古诗》其源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四首攵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沈德潜《说诗晬语》:“《古诗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怹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覆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至于张衡《怨篇》〔一〕清典鈳味〔二〕;仙诗缓歌,雅有新声〔三〕

〔一〕 《玉海》卷五十九引此句注云:“见《文选》注、《太平御览》。”原诗云:“猗猗秋蘭植彼中阿。有馥其芳有黄其葩。虽曰幽深厥美弥嘉。之子云远我劳如何?”《御览》九百八十三引衡《怨诗》曰:“秋兰嘉媄人也。嘉而不获用故作是诗也。”

〔二〕 《困学纪闻》卷十八《评诗》:“《雕龙》(《明诗》)云:张衡《怨篇》清典可味。”哬焯云:“‘典’阎(若璩)作‘

曲’,此以新刻校古书之弊”赵万里《校记》:“案黄校改‘曲’作‘典’,与唐本及《御览》五仈六引均合”范注:“案作‘典’字是。《怨诗》四言义极典雅。”“清典”谓清丽典雅。明梅鼎祚《汉魏诗乘》卷七引作“清曲鈳诵”

《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夫平子艳发,文以情变绝唱高踪,久无嗣响 ”

〔三〕 “仙诗缓歌”无考。范注: “乐府古辞有《前缓声歌》”

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一〕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二〕;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三〕;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四〕;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五〕,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六〕;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七〕;此其所同也〔八〕

〔一〕 《玉海》卷五十九引“踊” 作“踊”。徐复《文心雕龙正字》:“按‘踊’本当作 ‘涌’《程器》篇有‘江河所以腾涌’句是正字,此以声同假用”按《程器》篇的“腾涌”是形容江河的,此处“腾踊”二字不必说是假借也可以通唐写本“ 踊”字作“跃”,意思也是一样的

〔二〕 “节”是节制,指挥“纵辔以骋节”,就是放开辔头任意驰骋指挥充分发挥笼络作用。

〔三〕 《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楨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曹植《与杨德祖书》: “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北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屾之玉。”《魏志.王粲传》:“王粲字仲宣,……着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始文帝为五官将,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学。粲与北海徐幹字伟长广陵陈琳字孔璋,陈留阮瑀字元瑜汝南应玚字德琏,东平刘桢字公干并见友善。……咸着文赋数十篇”《诗品序》:“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刘桢、王粲为其羽翼。次有攀龙讬凤自致 于属车者,盖将百计彬彬之盛,大備于时矣”

〔四〕 《集注》:“《文选》卷二十:曹子建《公宴诗》一首,王仲宣《公宴诗》一首刘公干《公宴诗》一首,应德琏《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一首卷二十二:魏文帝《芙蓉池作》一首。《南齐书.文学传论》:‘飞馆玉池魏文之丽篆。’卷二十九:王仲宣《

杂诗》一首刘公干《杂诗》一首,魏文帝《杂诗》二首曹子建《

杂诗》六首,《情诗》一首”

曹丕《与吴质书》:“ 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何可言耶!昔日游处行则同舆,止则接席何尝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赉酒酣耳热,仰而赋詩当此之时,忽而不知乐也”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建安末,余时在邺宫朝游夕宴,究欢愉之极天下良辰美景赏心樂事,四者难并今昆弟友朋二三诸彦,共尽之矣 ”《时序》篇:“仲宣委质于汉南,孔璋归命于河北伟长从宦于青土,公干徇质于海隅德琏综其斐然之思,元瑜展其翩翩之乐文蔚、休伯之俦,子叔、德祖之侣傲雅觞豆之前,雍容衽席之上洒笔以成酣歌,和墨鉯藉谈笑”

〔五〕 谢灵运《拟邺中集刘桢诗序》:“卓荦偏人,而文最有气所得颇经奇。”《时序》篇:“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甴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诗品》评刘桢诗也说:“仗气爱奇动多振绝。”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論》:“建安之初诗尚五言。七子之作虽多酬酢之章,然慷慨任气磊落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隐意蓄含余味曲包,而悲哀剛劲洵乎北土之音。”

〔六〕 “造怀”犹言遣怀。“指事”叙述事物。感情强烈自然不去追求纤巧。

《典论.论文》:“应玚和洏不壮刘桢壮而不密。”《诗品》评刘桢诗也说:“雕润恨少”

〔七〕 唐写本“辞”作“词”。元刻本、弘治本“晰”作“哲”徐□校云:“当作晰。 ”自梅本以下改作“晰”

黄侃《诗品讲疏》:“详建安五言,毗于乐府魏武诸作,慷慨苍凉所以收束汉音,振發魏响文帝弟兄所撰乐府最多,虽体有所因而词贵独创,声不变古而采自己舒,其余杂诗皆崇藻丽,故沈休文曰:至于建安曹氏基命,三祖陈王咸蓄盛藻,甫乃以情纬文以文被质。言自此以上质胜于文也若其述欢宴,愍乱离敦友朋,笃匹偶虽篇题杂沓,而同以苏李古诗为原文采缤纷,而不能离闾里歌谣之质故其称景物则不尚雕镂,叙胸情则唯求诚恳而又缘以雅词,振其英响斯所以兼笼前美,作范后来者也自魏文已往,罕以五言见诸品藻至文帝《与吴质书》始称公干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盖五言始兴惟樂歌为众,辞人竞效其风隆自建安,既作者滋多故工拙之数可得而论矣。”

骆鸿凯《文选学》:“ 此则建安时代五言之蔚起以及游覽之作,公宴之篇充盈艺苑,皆由魏文、陈思所倡导七子和之,新进复步其后尘雷同祖构,由是丕然成一代之诗风也”

《文镜秘府论.论文意》引皎然《诗议》提出的看法不同,其中说:“建安三祖、七子五言始盛,风裁爽朗莫之与京。然终伤用气使才违于忝真,……而露造迹”皎然《诗式》: “邺中七子,陈王最高刘桢辞气偏,王得其中不拘对属,偶或有之语与兴驱,势逐情起鈈由作意;气格 自高,与《十九首》其流一也”

及正始明道〔一〕,诗杂仙心〔二〕何晏之徒,率多浮浅〔三〕唯嵇志清峻〔四〕,阮旨遥深〔五〕故能标焉〔六〕。若乃应璩《

百一》〔七〕独立不惧〔八〕,辞谲义贞〔九〕亦魏之遗直也。〔一○〕

〔一〕 《校证》:“‘及’原作‘ 乃’据唐写本、《御览》改。作‘乃’与下文‘若乃’复矣。”“明道”明老庄之道。

〔二〕 《世说新语.文学》篇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正始中王弼、何晏好庄老玄胜之谈,而俗遂贵焉”《时序》篇:“于时正始余风,篇体轻澹”“仙心”,道家思想

〔三〕 《集注》:“《魏志》卷九《曹爽传》:‘晏,何进孙……少以才秀知名,好老庄言作《道德论》忣诸文赋,着述凡数十篇’”范注引《名士传》曰:“是时曹爽辅政,识者虑有危机晏有重名,与魏姻戚内虽怀忧,而无复退也著五言诗以见志。”他的《拟古》诗如鹤游太清,逍遥于五湖之间所以说“诗杂仙心”。“率多浮浅”是说这种诗貌似深奥而意实浮浅。

《颜氏家训.勉学》篇:“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弃之度外”

《诗品序》:“尔后陵迟衰微,迄于有晋”意思是说:从正始以来,玄谈之风盛行诗艺就比较差了。

〔四〕 “志”字元明各本俱作“ 旨”。何焯校本“旨”改“志”黄叔琳本从之。唐写本正作“志”《文选》向秀《思旧赋序》:“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鈈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

《诗品中》:“晋中散嵇康诗,颇似魏文过为峻切,讦直露才伤渊雅之致。然讬喻清远良有鉴裁,亦未失高流矣”“清峻” ,就是本书《风骨》篇所说的“风清骨峻”《体性》篇说:“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刘熙载《艺概.诗概》说:“叔夜之诗峻烈,嗣宗之诗旷逸夷齐不降不辱,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趣尚乃自古别矣。”“清” 是清远“峻”是峻烈。所谓清远就是一种空灵高洁的境界。从《赠秀才入军十九首》之十六及《酒会诗七首》之一这两首中可以看出来峻烈的诗可以《幽愤诗》為代表,这一篇是他入狱所作心境愤慨,情不能已秉笔直书,自然就脱去清远之气而入于峻烈一途了。

〔五〕 《集注》:“《魏志》卷二十一(《王粲传》):‘(阮)瑀子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官至步兵校尉。时又有谯郡嵇康文辭壮丽,好言老庄而尚奇任侠。至景元中坐事诛。’”

《晋书.阮籍传》:“ 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鈈形于色能属文,初不留意作《咏怀》诗八十余首,为世所重”

《文选》阮籍《咏怀诗》李善引颜延年沈约等注云:“

嗣宗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因兹发咏,故每有忧生之嗟虽志在讥刺,而文多隐蔽百世之下,难以情测故粗明大意,略其幽旨也”江淹 《擬咏怀诗》:“精卫衔木石,谁能测幽微”《诗品上》谓阮籍“《咏怀》之作,可以陶性灵发幽思,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会于《风》《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远大颇多感慨之词。厥旨渊放归趣难求。”《说诗晬语》卷上:“阮公《

咏怀》反覆零乱,兴寄无端和愉哀怨,俶诡不羁读者莫求归趣。遭阮公之时自应有阮公之诗也”。《艺概.诗概》:“阮嗣宗《

咏怀》其旨固为渊远,其属辞之妙去来无端,不可踪迹后来如射洪(陈子昂)《感遇》,太白《古风》犹瞻望弗及矣。”

刘师培《中国中古攵学史》说:“嵇阮之诗为体迥异。大抵嵇诗清峻而阮诗高浑。彦和所谓遥深即阮诗之旨言,非阮诗之体也”其实“遥深”即是《体性》篇所列八体之一“远奥 ”的风格。“阮旨遥深”是说阮籍为了避祸写诗多用象征手法来表现他对现实的不满,很难理解鲁迅先生说:“阮籍作文章和诗都很好,他的诗文虽也慷慨激昂但许多意思都是隐而不显的。宋的颜延之已经说不大能懂我们现在自然更難看得懂他的诗了。他诗里也说神仙但他其实是不相信的。”(《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六〕 《太平御览》引無此句《才略》篇:“皆文名之标者也。”“标”指标举高出于众。

《中国中古文学史》: “《诗品》……与彦和所评相近亦嵇阮詩体不同之证也。要之魏初诗歌,渐趋清靡嵇阮矫以雄秀,多为晋人所取法故彦和评论魏诗亦唯推重二子也。”

《文镜秘府论.论攵意》引皎然《诗议》也提出不同的看法:“正始中何晏,嵇阮之俦也嵇兴 高邈,阮旨闲旷亦难为等夷。论其代则渐浮侈矣。”

〔七〕 唐写本“一”作“壹”《训故》:“《魏氏春秋》:齐王芳即位,曹爽辅政多违法度。璩作《百一诗》以讽”

《文选》应璩《百一诗》李善注:“据《百一诗序》云:‘时谓曹爽曰:公今闻周公巍巍之称,安知百虑有一失乎’百一之名,盖兴于此也”又引張方贤《楚国先贤传》:“汝南应休琏作《百一篇》诗,讥切时事遍以示在事者,咸皆怪愕或以为应焚弃之,何晏独无怪也”

〔八〕 《易.大过》象辞:“君子以独立不惧。”《注订》:“指讽谏曹爽不惧其权势也。下‘魏之遗直’句亦本此”

〔九〕 《诗大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本书《论说》篇:“ 必使时利而义贞”

李充《翰林论》:“应休琏作五言诗百数十篇,以风规治道盖有诗人之旨焉。”本书《才略》篇:“休琏风情则《百壹》标其志。”

《诗品中》谓应璩诗: “指事殷勤雅意深笃,得诗人激刺之旨”黄庭鹄《古诗冶》评《百一诗》“下流不可处”云:“

本讥朝士,而借己以讽亦微而婉矣。”

〔一○〕《左传》昭公十四年:“仲尼曰:叔向古之遗直也。”“

遗直”是说一个人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

晋世群才〔一〕稍入轻绮〔二〕,张、潘、左、陆比肩诗衢〔三〕,采缛于正始〔四〕力柔于建安〔五〕,或□文以为妙〔六〕或流靡以自妍〔七〕,此其大略也〔八〕

〔一〕 “世”字,《玉海》卷五十九引作“出”

〔二〕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也可以代表当时人的看法

〔三〕 “张潘左陸”唐写本作“张左潘陆”。《诗品序》:“太康中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勃尔复兴踵武前王,风流未沫亦文章之中兴也。 ”但又云:“陆机为太康之英安仁、景阳为辅。”与此所谓“比肩”稍异沈德潜《古诗源.例言》:“茂先、休奕,莫能轩轾;二陆、潘、张亦称鲁卫。太冲拔出于众流之中丰骨峻上,尽掩诸家钟记室季孟于潘陆之间,非笃论也”

〔四〕 《宋书.谢灵运传论》:“ 降及え康,潘、陆特秀律异班、贾,体变曹、王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五〕 《文镜秘府论.论文意》: “晋世尤尚绮靡。古人云:采縟于正始力柔于建安。 ”《御览》五八六引《三国典略》:“昔潘、陆齐轨不袭建安之风。”《诗品上》评陆机诗:“才高辞赡举體华美。气少于公干文劣于仲宣。”《古诗源》评陆机诗云:“士衡诗亦推大家然意欲逞博,而胸少慧珠笔又不足以举之,遂开出排偶一家西京以来空灵矫健之气,不复存矣”曾毅解释其中的原因说:“汉魏之诗,多起于患难流离之际;两晋以后则主供恬安娱樂之为。凡人当困穷之境其操危虑深,发之于文学者每多幽婉感怆,可兴可观反是而乐丝竹,盛宴游从容文藻之中,自镂肝斫肺倾于精巧,故其所作恒致密而少气骨,整秀而乏精神风会之所趋,常足以致文章之升降虽有豪杰,犹无奈何晋代之文渐即繁缛,有由然矣”(曾着《中国文学史》)

〔六〕 “□”同析。范注:“‘□ 文’唐写本作‘析文’,按‘

析文’是张迁、孔耽二碑‘析’ 变作‘□’。《丽辞》篇:‘至魏晋群才析句弥密,联字合趣剖毫析厘。’”

〔七〕 《校注》:“颜延之《庭诰》:‘至于五言鋶靡则刘桢张华。’(《御览》五八六引)沈约答甄琛书:‘作五言诗者善用四声,则讽咏而流靡’(《文镜秘府论》天卷《四声論》引)… …是‘流靡’谓辞韵调和也。”《时序》篇:“然晋虽不文人才实盛:茂先摇笔而散珠,太冲动墨而横锦岳、湛曜联璧之華,机、云标二俊之采应、傅、三张之徒,孙、挚、成公之属并结藻清英,流韵绮靡” 《诗品中》评张华云:“巧用文字,务为妍匼”《诗品上》评张协云:“文体华净,少病累又巧构形似之言,雄于潘岳靡于太冲。”李充《翰林论》:“潘安仁之为文也犹翔禽之羽毛,衣被之绣縠”《世说.文学》篇注引孙兴公云:“潘文澜若披锦,无处不善 ”(《诗品》引谢混云:“潘诗烂若舒锦,無处不佳 ”)

〔八〕 《孟子.滕文公》:“此其大略也。”《中国中古文学史》:“张华、张载之属均与士衡体近。然左思、刘琨、郭璞所作浑雄壮丽,出于嗣宗”

江左篇制,溺乎玄风〔一〕嗤笑徇务之志〔二〕,崇盛忘机之谈〔三〕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四〕而辞趣一揆〔五〕,莫与争雄〔六〕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七〕

〔一〕 《宋书.谢灵运传论》:“ 有晋中兴,玄风獨盛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殚乎 此自建武暨于义熙,历载将百虽缀响联辞,波属云委莫不寄言上德,讬意玄珠遒丽之辞,无闻焉尔”《时序》篇:“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是以世极迍邅,而辞意夷泰诗必柱下之旨归,赋乃漆园之义疏”骆宾王《和学士闺情诗启》:“爰逮江左,讴谣不辍非有神骨仙才,专事玄风道意”《困学纪闻》卷十三《考史》于此句下注云:“愚谓东晋玄虚之习,诗体一变观兰亭所赋可见矣。”

〔二〕 唐写本“嗤”作“羞”“ 徇”作“侚”。按“徇”与“殉”通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献身。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徇务”献身于急务。干宝《晋紀总论》:“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薄为辩而贱名检。……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

〔三〕 《校证》:“‘忘’原作‘ 亡’唐写本、梅六次本、徐校本、张松孙本、谭校本、《御览》作‘忘’,……今据改”按作“

忘机”是。“忘机”指忘记囚世一切机巧之事的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诗:“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四〕 《训故》:“《晋书》:孙绰,字兴公太原人。领着作郎迁廷尉卿。《文选》又有晋孙楚诗然此云江左,乃绰也”《才略》篇: “袁宏发轸以高骧,故卓出而多偏;孙绰规旋以矩步故伦序而寡状。”《世说.文学》篇注引《晋阳秋》: “袁宏少有逸才文章绝丽。”兹引袁、孫诗各一首以见一斑

袁宏《从征行方头山》:“峨峨太行,凌虚抗势天岭交气,窈然无际澄流入神,玄谷应契 四象悟心,幽人来憩”

孙绰《答许询诗》其一:“仰观大造,俯览时物机过患生,吉凶相拂智以利昏,识由情屈野有寒枯,朝有炎郁失则震惊,嘚必充诎”

〔五〕 “揆”,道也《孟子.离娄》:“先圣后圣,其揆一也”文辞趋向于同一的道路,指“溺乎玄风”而言唐写本“辞”作“

词”,“趣”作“辄”

唐写本“与”作“能”。《世说.文学》篇注引《续晋阳秋》:“(许)询及太原孙绰转相祖尚,叒加以三世之辞而《诗》《骚》之体尽矣。询、绰并为一时文宗自此学者悉化之。至义熙中谢混始改”《诗品序》:“永嘉时贵黄咾,稍尚虚谈于时篇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爰及江表微波尚传,孙绰许询、桓、庾诸公诗,皆平典似《道德论》建安风力尽矣。”《诗品下》:“永嘉以来清虚在俗。王武子辈诗贵道家之言。爰洎江表玄风尚备。真长、仲祖、桓、庾诸公犹相袭世称孙、许,弥善恬淡之词”《

南齐书.文学传论》:“江左风味,盛道家之言郭璞举其灵变,许询极其名理仲文玄气,犹不尽除”刘師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江左诗文,溺于玄风辞谢雕采,旨寄玄虚以平淡之词,寓精微之理故孙、许、二王,语皆平典由嵇、阮而上溯庄周,此南文之别一派也”

〔七〕 唐写本“俊”作“□”。《才略》篇:“景纯艳逸足冠中兴;《郊赋》既穆穆以大观,《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世说.文学》篇注引《续晋阳秋》:“郭璞五言,始会合道家之言而韵之”《诗品序》: “郭景纯用俊仩之才,变创其体;刘越石仗清刚之气赞成厥美。然彼众我寡未能动俗。”《文选》郭璞《游仙诗》李善注:“凡仙游之篇皆所以滓秽尘网,锱铢缨绂餐霞倒景,饵玉玄都而璞之制,文多自叙虽志狭中区,而辞无俗累”陈祚明曰:“景纯本以仙姿游于方内,其超越恒情乃在选语奇杰,非关命意《游仙》之作,明属寄托之词若以《列仙》之趣求之,非其本旨矣”

《艺概.诗概》:“郭景纯诗除残去秽之情,第以‘清刚’‘俊上’目之殆犹未觇厥蕴。嵇叔夜、郭景纯皆亮节之士虽《秋胡行》贵玄默之致,《游仙诗》假栖遯之言而激烈悲愤,自在言外乃知识曲宜听其真也。”

黄侃《诗品讲疏》:“ 东晋玄言之诗景纯实为之前导,特其才气奇肆遭逢险艰,故能假玄语以写中情非夫钞录文句者所可拟况。若孙、许之诗但陈要妙,情既离乎比兴体有近于伽陀;徒以风会所趋,汸效日众览《兰亭集》诗,诸篇共恉所谓琴瑟专一,谁能听之达志抒情,复将焉赖!谓之风骚道尽诚不诬也。”

按郭璞所作《游仙诗》十四章直抒胸臆,变永嘉平淡之体无潘、陆华丽之风。虽然题作《游仙》而实际上和阮籍《咏怀》、左思《咏史》同一用意。《诗品中》评郭璞诗:“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为中兴第一,《翰林》以为诗首但《游仙》之作,词多慷慨乖远玄宗。”其实“词多慷慨,乖远玄宗”正是郭璞《游仙诗》的优点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一〕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二〕儷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三〕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四〕此近世之所竞也〔五〕。

〔一〕 《宋书.谢灵运传论》:“ 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

《文镜秘府论.论文意》引皎然《诗议》:“晉世尤尚绮靡……宋初文格,与晋相沿更憔悴矣。”

〔二〕 《诗品序》:“谢客山水 ……斯皆五言之警策者也。”王士祯《渔洋山囚文略》卷二《双江唱和集序》:“《诗》三百五篇于兴观群怨之旨,下逮鸟兽之名无弗备矣。独无刻画山水者间亦有之,亦不过數篇篇不过数语,如‘汉之广矣’ ‘终南何有’之类而止。汉魏间诗人之作亦与山水了不相及。迨元嘉间谢康乐出始创为刻画山沝之词,务穷幽极渺抉山谷水泉之情状。昔人所云:‘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者也。宋齐以下率以康乐为宗。” 章炳麟《国故论衡.辨诗》:“玄言之杀语及田舍。田舍之隆旁及山川云物,则谢灵运为之主”刘勰认为宋初山水诗的兴盛,正是对萌芽于正始滥觴于江左的玄言诗的否定。再者山水诗的发生,和庄老思想也不是没有关系《缀补》云:“案谢灵运诗喜用老、庄,而此云‘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者,盖山水诗化庄、老入山水一扫空谈玄理,淡乎寡味之风也”加上江南佳丽之地,诗人多放浪山林漱流枕石,習染既久刻画自工。这对于山水诗的形成也有帮助

〔三〕 《诗品上》评谢灵运诗云: “尚巧似……颇以繁富为累。”《诗品中》评颜延之诗云:“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颜終身病之”按雕镂之巧,始于颜谢对偶之习起源于此。

〔四〕 “情”在此指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等等《诗品上》评谢灵运诗云:“嵘谓若人兴多才高,寓目辄书内无乏思,外无遗物其繁富宜哉!然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 ”皎然《诗式》:“情者,如康乐公‘池塘生春草’是也抑由情在言外,故其辞似淡而无味常手览之,何异文侯听古乐哉!”黄庭鹄《古诗冶》卷十彡引冯时可评曰:“康乐设奇讬怪钩深抉隐,穷四时之变极万物之类。”

黄侃《诗品讲疏》:“ 夫极貌写物有赖于深思,穷力追新亦资于博学,将欲排除肤语洗荡庸音,于此假涂庶无迷路。世人好称汉魏而以颜谢为繁巧,不悟规摹古调必须振以新词,若虚響盈篇徒生厌倦,其为蔽害与剿袭玄语者政复不殊。以此知颜谢之术乃五言之正轨矣。”表面看来“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渏”似乎有伤刻饰流为繁巧,但这是对于玄言诗矫枉的必然结果

〔五〕 本书《定势》篇:“自近代辞人,率好诡巧原其为体,讹势所变厌黩旧式,故穿凿取新……然密会者以意新得巧,苟异者以失体成怪旧练之才,则执正以驭奇;新学之锐则逐奇而失正。”《物色》篇:“自近代以来文贵形似。窥情风景之上钻貌草木之中。吟咏所发志惟深远;体 物为妙,功在密附”李谔《上文帝论攵体轻薄书》:“江左齐梁……遂复遗理存异,寻虚逐微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狀。”刘勰对于当代文学的新趋势看得很清楚。在这趋势里虽然也创立了一些新鲜的局面,而主要的弊病是缺乏内容

故铺观列代,洏情变之数可监〔一〕;撮举同异而纲领之要可明矣。

〔一〕 赵氏《校记》谓:“唐写本 ‘监’作‘鉴’按《御览》五八六引亦作‘鑒’,与唐本合”

“情变之数”指诗中思想情感变化的规律。本书《神思》篇:“神用象通情变所孕。”《通变》篇:“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 ”《时序》篇:“时运交替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

以上为第二段论诗体源流及历代大家。最后四句总结仩文以下分述各种诗体。

若夫四言正体则雅润为本〔一〕;五言流调,则清丽居宗〔二〕;华实异用惟才所安〔三〕。故平子得其雅〔四〕叔夜含其润〔五〕,茂先凝其清〔六〕景阳振其丽〔七〕。兼善则子建仲宣〔八〕偏美则太冲公干〔九〕。

〔一〕 挚虞《攵章流别论》:“夫诗虽以情志为本而以成声为节。然则雅音之韵四言为正。其余虽备 曲折之体而非音之正也。”本书《章句》篇:“至于诗颂大体以四言为正。”

〔二〕 “流调”谓流行曲调

《典论.论文》:“诗赋欲丽。”《文赋》:“诗缘情而绮靡”《文嶂流别论》:“古诗率以四言为体,而时有一句二句杂在四言之间后世演之,遂以为篇……五言者,……于俳谐倡乐多用之”《诗品序》:“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五言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故云会于鋶俗 ”魏晋以后,五言逐渐繁盛起来到了齐梁,已经成为最流行的诗体然而诗体虽定,评论家还有的眷恋旧体不忍放弃。经隋至唐开元天宝间李白还有“兴寄深微,五言不如四言七言又其靡也”(《本事诗》引)的说法。因为《风》《雅》之音四言居多,所鉯古人多把它视为正体至于诗文随着时序演进,句读也由短而加长这是势所必然,无可避免的因此后人写景抒情,多用五言刘勰此处虽然四言五言并重,但“正体 ”“流调”之别还是一种正统看法,不免为时代所局限的

〔三〕 “华”,华丽指上文的“ 清丽”;“实”,朴实指上文的“雅润”。两句意谓:雅润的四言诗和清丽的五言诗功用不同擅长何种体裁要看作者的才情。

〔四〕 本篇:“至于张衡《怨篇》清典可味。仙诗缓歌雅有新声。”《才略》篇:“ 张衡通赡蔡邕精雅,文史彬彬隔世相望。”

〔五〕 赵氏《校记》谓唐写本“含作合按《御览》五八六引亦作合,与唐本同”沈德潜《古诗源》:“叔夜 四言诗多俊语,不摹仿《三百篇》允為晋人先声。”王闿运曰:“嵇康四言则诚妙矣然是从五言出,盖五言之靡者也”(《文选学》二六○页引)

〔六〕 赵氏《校记》谓唐写本“‘ 凝’作‘拟’。按《御览》五八六引亦作‘拟’与唐本正合”。《校注》:“按‘含’、‘凝’、‘振’三字并是《文镜秘府论.论文意》:‘古人云:“…… 叔夜含其润,茂先凝其清景阳振其丽。”’当即引此文是空海所见,与今本正同”《才略》篇:“张华短章,奕奕清畅”

〔七〕 《左传》文公十六年杜注: “振,发也”《才略》篇:“

孟阳、景阳,才绮而相埒”《诗品上》评张协诗云:“文体华净,少病累又巧构形似之言。……词采葱蒨音韵铿锵。使人味之亹亹不倦。”《诗源辨体》卷五:“景阳伍言杂诗华采俊逸,实有可观如‘房栊无形迹,庭草萋以绿;青苔依空墙蜘蛛网四屋’;‘

浮阳映翠林,回飙扇绿竹;飞雨洒朝兰轻露栖丛菊’;‘借问此何时,蝴蝶飞南园流波恋旧浦,行云思故山’等句皆华彩俊逸者也。”

刘熙载提出不同意见说:“张景阳詩开鲍明远明远遒警绝人,然练不伤气必推景阳独步,《苦雨》诸诗尤为高作,故钟嵘《诗品》独称之《文心雕龙.明诗》云:‘景阳振其丽。 ’丽何足以尽景阳哉!”(《艺概.诗概》)

〔八〕 颜延之《庭诰.论诗》:“ 至于五言流靡则刘桢、张华;四言侧密,则张衡、王粲;若夫陈思王可谓兼之矣”《宋书.谢灵运传论》:“子建、仲宣以气质为体,并标能擅美独映当时。 ”《

诗品上》評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南齐书.文学传 论》:“ 若陈思《代马》群章王粲《飞鸾》诸制,四言之美前超后绝。”《才略》篇:“

仲宣溢才捷而能密,文多兼善辞少瑕累,摘其诗赋则七子之冠冕乎?”泹《诗品序》云:“陈思为建安之杰公干、仲宣为辅。”又《诗品上》:“王粲……文秀而质羸在曹刘间别构一体。方陈思不足比魏文有余。”评价与此稍异

〔九〕 曹丕《与吴质书》:“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诗品上》评刘桢云:“仗气爱奇,动多振绝真骨凌霜,高风跨俗但气过其文,雕润恨少但自陈思已下,桢称独步”

《文镜秘府论.论文意》:“古囚云:具体唯子建仲宣,偏善则太冲公干平子得其雅,叔夜含其润茂先凝其清,景阳振其丽鲜能兼通。”显然引的是本篇但字句稍有参差。《诗源辨体》卷四:“公干、仲宣一时未易优劣。钟嵘以公干为胜刘勰以仲宣为优。予尝为二家品评:公干气胜于才仲宣才优于气。”

《才略》篇:“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无遗力矣”《诗品上》评左思:“其源出于公干,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艺概.诗概》:“ 刘公干、左太冲诗壮而不悲。”

以上说明诗的体式即文体风格,以及偏于某种风格的作家

然诗有恒裁,思无定位〔一〕随性适分,鲜能圆通〔二〕若妙识所难,其易也将至;忽以为易其难也方来〔彡〕。

〔一〕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第四条:“作诗不必执于一个意思或此或彼,无适不可待语意两工乃定。《文心雕龙》曰:‘詩有恒裁思无定位。’此可见作诗不专于一意也”“裁”,谓体裁

〔二〕 《校证》:“‘圆通’旧作 ‘通圆’,今据唐写本《御览》乙正《论说》、《封禅》二篇俱有‘圆通’语。”“圆”无偏缺;“通” ,无障碍《楞严经》卷二十二:“阿难及诸大众,蒙佛開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在这里用作全面贯通的意思。《斟诠》:“《楞严正脉》疏:‘耳根闻性人人本自圆通。如十方击一鼓一时并闻,是圆也;隔墙听音远尽能悉,是通也’”

《体性》篇:“然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并情性所铄,陶染所凝……故辞理庸俊,莫能翻其才;风趣刚柔宁或改其气;事义浅深,未闻乖其学;体式雅郑鲜有反其习。各师成心其异如媔。”《史通.自叙》:“ 词人属文其体非一,譬甘辛殊味丹素异彩。后来祖述识昧圆通。家有诋诃人相掎摭,故刘勰《文心》苼焉”《札记》:“此数语见似肤廓,实则为诗之道已具于此‘随性适分’四字,已将古今家数派别不同之故包罗无遗矣”

〔三〕 《校证》:“‘以’原作‘ 之’,据唐写本、《御览》改正”《国语.晋语四》:“文公谓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 對曰:‘君以为易,其难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将至焉。’”“妙识”善自 体认。

《四溟诗话》卷四第六十三条:“此刘勰《明诗》臸要非老于作者不能发。凡构思当于难处用工艰涩一通,新奇迭出此所以难而易也。若求之容易中虽十脱稿而无一警策,此所以噫而难也独谪仙思无难易,而语自超绝此朱考亭所谓‘圣于诗者’是也。”梅注本附曹学佺批:“彦和不易言诗乃深于诗者。”方東树《昭昧詹言》卷十四第十四条:“韩公云:‘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后人祇是出之容易须是苦思,勿先趋平淡”

至于三六雜言,则出自篇什〔一〕;离合之发〔二〕则萌于图谶;〔三〕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四〕;联句共韵则《柏梁》余制;〔五〕巨細或殊,情理同致〔六〕总归诗囿,故不繁云

〔一〕 篇什谓《诗经》。《文章流别论》:“古之诗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古诗率以四言为体,而时有一句二句杂在四言之间后世演之,遂以为篇古诗之三言者,‘振振鹭鹭于飞’之属是也。……伍言者‘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之属是也……六言者,‘我姑酌彼金罍’之属是也……七言者,‘交交黄鸟止于桑’之属是也 ……古诗之九言者,‘泂酌彼行潦挹彼注兹’之属是也”《章句》篇:“三言兴于虞时,‘元首’之诗是也……六言七言,杂出《詩》《骚》”《文镜秘府论.论文意》:“或曰:夫诗有三、四、五、六、七言之别,今可略而叙之三言始于《

虞典》‘元首’之歌。四言本出《南风》流于夏世,传至韦孟其文始具。六言散在《骚》《雅》七言萌于 汉。”《注订》:“三言以《周南》‘螽斯羽’、‘麟之趾’为始前汉《天马歌》承之。六言以《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及《邶风.北门》‘政事一埤益我’为始后汉梁鴻《五噫歌》承之。杂言者古体之不拘字限者,如间三五言者皆是”

〔二〕 《札记》引《古文苑》孔融《离合作郡姓名字诗》,通体㈣言此诗又见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中及《陔余丛考》卷二十二引。五言则有《艺文类聚》五十六引宋记室何长瑜《离合诗》:“ 宜嘫悦今会且怨明晨别。肴蔌不能甘有难不可雪。 ”《注订》:“离合即后人谜语、拆字所仿”

〔三〕 《校证》“‘萌’原作‘明 ’,徐校作‘萌’案唐写本、梅六次本、张松孙本、《御览》正作‘萌’,今据改”

《文章流别论》:“图谶之属,虽非正文之制然鉯取其纵横有义,反复成章”黄注引《玉函山房辑佚书.孝经右契》:“孔子作《孝经》及《春秋河洛》成,告备于天有赤虹下,化為黄玉长三尺。上刻文云:‘宝文出刘季握。卯金刀在轸北。字禾子天下服。’合卯金刀为刘禾子为季也。”范注:“纬书多訁卯金刀以射刘字又当涂高射魏字(《文选》谢玄晖《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注引《保干图》),音之于射曹字(《南齐书.祥瑞志》引《尚书中候》)”

〔四〕 梅注:“按苻秦窦滔妻苏蕙织锦为回文,五彩相宣纵广八寸,题诗二百余首(当作句)计八百余言,縱横反覆皆为文章,名曰璇玑图宋贺道庆作四言回文诗一首,计十二句四十八言,从尾至首读亦成韵,而道原无可考恐‘庆’芓之误也。”李详《文心雕龙黄注补正》:“案道庆之前回 文作者已众,不得定‘原’字为‘庆’之误”

范注:“《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名蕙,字若兰滔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璇玑图诗》以赠滔。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困学纪闻》卷十八《评诗》:“《诗苑类格》谓回文出于窦滔妻所作。《文心雕龙》云:‘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又傅咸有《回文反覆诗》温峤有《回文诗》,皆在窦妻前”原注:“皮日休曰:傅咸反复兴焉,温峤回文兴焉”翁元圻注:“《艺文类聚》载曹植《镜铭》,回环读之无不成文,实在苏蕙以前”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回文类举苏蕙《璇玑图诗》中的一首如下:

“仁智怀德圣虞唐,真志笃终誓穹苍钦所感想忘淫荒,心忧增慕怀惨伤”

“伤惨怀慕增忧心,荒淫忘想感所钦苍穹誓终笃志真,唐虞圣德怀智仁”

〔五〕 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四集类:“自汉武为《柏梁诗》,使群臣作七言诗始有联句体。”《文体明辨.序说》:“按联句诗起自《柏梁》人各一句,集以成篇其后宋孝武《华林曲水》、梁武帝《清暑殿》、唐中宗《内殿》诸诗,皆与汉同 ”

〔六〕 意谓三六杂訁及离合、回文、联句等诗,虽有大小之不同而情理是一致的。

以上为第三段论述各种诗体的特点。

赞曰:民生而志〔一〕咏歌所含。兴发皇世〔二〕风流《二南》〔三〕,神理共契〔四〕政序相参〔五〕。英华弥缛〔六〕万代永耽〔七〕。

〔一〕 谓人生而有誌

〔二〕 郑玄《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此处反其意而用之。

〔三〕 《诗大序》:“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喃》,正始之道王化之基。”

〔四〕 《神思》篇赞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应。……结虑司契垂帷制胜。”这昰说“神”与“理”相契合而成诗

〔五〕 “序”就是《时序》篇之“ 序”。“政序”谓政教运转之次序

〔六〕 《情采》篇:“心术既形,英华乃赡”“英华”,指精美之篇章

〔七〕 “耽”,乐也谓欣赏,爱好

《文镜秘府论.论文意》:“乐府者,选其清调合律唱入管弦,所奏即入之乐府聚之如《塘上行》、《怨歌行》、《长歌行》、《短歌行》之类是也。”

徐师曾《文体明辨》“乐府”类:“按乐府者乐官肄习之乐章也。”《日知录.乐府》:“乐府是官署之名其官有令,有音监有游徼。……后人乃以乐府所采之诗即名之曰乐府,误矣曰古乐府,尤误 ”

《札记》:“盖诗与乐府者,自其本言之竟无区别,凡诗无不可歌则统谓之乐府可也;洎其末言之,则惟尝被管弦者谓之乐其未诏伶人者,远之若曹、陆依拟古题之乐府近之若唐人自撰新题之乐府,皆当归之于诗不宜與乐府淆溷也。……郭茂倩曰:“凡乐府歌辞有因声而作歌者,若魏之三调歌诗因弦管金石造歌以被之,是也有因歌而造声者,若清商吴声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弦管是也。(案此本《宋书.乐志》文)有有声有辞者若郊庙、相和,铙歌、横吹等曲是也有囿辞无声者,若后人之所述作未必尽被于金石是也。案彦和作《乐府》篇意主于被弦管之作,然又引及子建、士衡之拟作则事谢丝管者亦附录焉。……今略区乐府以为四种:一、乐府所用本曲若汉相和歌辞,《江南》、《东》之类是也二、依乐府本曲以制辞,而其声亦被弦管者若魏武依《苦寒行》以制《北上》,魏文依《燕歌行》以制《秋风》是也三、依乐府题以制辞,而其声不被弦管者若子建、士衡所作是也。四、不依乐府旧题自创新题以制辞,其声亦不被弦管者若杜子美《悲陈陶》诸篇,白乐天《新乐府》是也……”又:“彦和此篇大恉,在于止节淫滥盖自秦以来,雅音沦丧汉代常用,皆非雅声魏晋以来,陵替滋甚遂使雅郑混淆,钟石斯缪彦和闵正声之难复,伤郑曲之盛行故欲归本于正文。以为诗文果正则郑声无所附丽,古之雅声虽不可复古之雅咏固可放依。蓋欲去郑声必先为雅曲。至如魏氏三祖所为犹且谓非正响。推此以观则简文赋咏,志在桑中叔宝耽荒,歌高绮艳隋炀艳篇,辞極淫绮弥为汉魏之罪人矣。彦和生于齐世独能抒此正论,以挽浇风洵可谓卓尔之才矣。”

刘勰在本篇中所讨论的主要是合乐的诗謌,但也涉及一些不合乐的作品汉魏六朝诗的主流应该是乐府诗。而本篇论述的侧重在配诗的音乐对于乐府诗的内容很少涉及。可以說本篇主要叙述了乐府的发展历史

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一〕。钧天九奏〔二〕既其上帝〔三〕;葛天八阕〔四〕,爰乃瑝时〔五〕自《咸》《英》以降,〔六〕亦无得而论矣〔七〕

〔一〕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孔传:“声谓五声:宫、商、角、征、羽;律谓六律六吕,十二月之音气言当依声律以和乐。”正义:“诗言人之志意歌咏其义以长其言,乐声依此长歌为节律吕和此长歌为声。” “律”是乐律即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林钟、南吕、应钟、大呂、夹钟、中吕。 “永”通“咏”“律和声”就是用十二律来和五音相配合。

《日知录.乐章》:“ 《诗》三百篇皆可以被之音而为乐自汉以下,乃以其所赋五言之属为徒诗而其协于音者,则谓之乐府宋以下,则其所谓乐府者亦但拟其辞,而与徒诗无别于是乎詩之与乐判然为二,不特乐亡而诗亦亡古人以乐从诗,今人以诗从乐古人必先有诗而后以 乐和之。舜命夔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声是以登歌在上,而堂上堂下之器应之是之谓以乐从诗。”

《注订》:“和乐有调有辞亦有调具而无其辞者,如古之所谓笙乐者是” 《汉书.艺文志》:“《书》曰:‘诗言志,歌咏言 ’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声,咏其声谓之歌”

〔二〕 梅注:“《史记》:赵简子疾,五日不知人七日乃寤,语大夫曰:我之帝所甚乐与百神游于钧天,广乐九奏万舞,不类彡代之乐其声动人心。”按此见《赵世家》亦见《扁鹊列传》。《

吕氏春秋.有始览》:“天有九野……中央曰钧天。”高诱注:“

钧平也,为四方主故曰钧天。 ”

《注订》:“九奏者九成也。乐一终为一成《书.益稷》:‘箫韶九成’ ”正义:“成,犹终吔每曲一终,必变更奏”

〔三〕 范注引郝懿行曰:“案其字疑错,然《章表篇》有‘既其身文’句与此正同,又疑非误”

《校注》:“‘既’,唐写本作‘暨’‘其’,《玉海》一百六引作‘具’ 按‘暨’、‘具’二字并误。《章表》篇‘

既其身文’《奏启》篇‘既其如兹’,句法并与此同舍人《剡山石城寺石像碑》‘金刚既其比坚’,亦可证”

按《程器》篇:“名之抑扬,既其然矣位之通塞,亦有以焉”《书记》篇:“言既身文。”《章表》篇:“既其身文”言其既为身之文也。《注订》:“既其上帝爰乃皇時──此二句视九奏八阕,皆为倒装句法也六朝文多有之。”

《斠诠》:“上帝通常为天,《书.汤誓》:‘惟皇上帝’传:‘上渧,天也’此处指天之尊神。”直解为“传说钧天九奏之曲调既为上帝所特有之广乐,不闻于人间”

〔四〕 梅注:“‘阕’元作‘閱’ 。按《吕览》:葛天氏作乐也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

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谨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是谓广乐。”按此指《吕氏春秋.古乐》篇又见《明诗》篇“葛天乐辞”注。

〔五〕 《校证》:“《玉海》一○ 六‘乃’作‘及’”

《集注》:“皇时犹言皇世,详见《明诗》赞”《斟诠》:“皇时,上皇时代犹言上古之时。《独断上》:‘上古天子庖牺氏、神农氏称皇,尧、殷、周始称王’”

〔六〕 “以”,唐写本作“已”《训故》:“黄帝乐曰《咸池》,帝喾乐曰《六英》 ”

范注:“《白虎通论.帝王礼乐》:‘《礼记》曰:黄帝乐曰《咸池》,帝喾乐曰《五英》’郑注《周礼.春官.大司乐》云:‘ 《咸池》,尧乐也’《乐记》正义引《乐纬》云:‘ 帝喾曰《六英》。’據宋均注作《六英》是(宋注云:“《六英》者,能为天地四时六合之英华”)”按《礼记.乐记》:“《咸池》备矣。”郑注:“《咸池》黄帝所作乐名也。尧增修而用之”

《集注》:“《汉书.礼乐志》:‘昔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帝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招》,禹作《夏》汤作《濩》,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勺先祖之道也《武》,言以功萣天下也《濩》,言救民也《

夏》,大承二帝也《招》,继尧也《大章》,章之也《五英》, 英华茂也《六茎》,及根茎也《咸池》,备矣自《夏》以往,其流不可闻矣’”

《注订》:“《汉书.礼乐志》作《五英》,与《白虎通论》引《礼记》同不嘚作《六英》,《乐纬》及宋均注皆误范注失检,其说尤非且《汉书》云:‘《五英》,英华茂也’ 明为五字也。”徐师曾《文体奣辨.序说》“乐府”类:“盖自钧天九奏葛天八阕,乐之来尚矣《咸池》以降,代有作者”

〔七〕 《斟诠》直解为:“自黄帝乐《咸池》,帝喾乐《五英》以后亦因上古悠悠,无从得而推论矣”

《日知录.乐章》引朱子曰:“诗之作本言志而已,方其诗也未囿歌也;及其歌也,未有乐也以声依永,以律和声则乐乃为诗而作,非诗为乐而作也诗出乎志者也,乐出乎诗者也诗者其本,而樂者其末也”

《古今图书集成》文学典第二百四十一卷乐府部引周必大《书谭该乐府后》: “世谓乐府起于汉魏,盖由惠帝有乐府令武帝立乐府采诗夜诵也。唐元稹则以仲尼《文王操》、伯牙《水仙操》、齐犊沐《雉朝飞》、卫女《思归引》为乐府之始以予考之,‘乃赓载歌’‘薰兮’‘解愠’,在虞舜时此体固已萌芽,岂止三代遗韵而已”

至于涂山歌于“候人”,始为南音〔一〕;有娀谣于 “飞燕”始为北声〔二〕;夏甲叹于东阳,东音以发〔三〕;殷整思于西河西音以兴〔四〕;音声推移,亦不一概矣〔五〕

〔一〕 “歌”,唐写本作“哥”下同。《玉海》卷一百六引:“

《文心雕龙》曰:‘涂山歌于候人 ……西音以 兴’”下注:“见《

吕氏春秋》,此四方之歌也”

梅注:“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人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曰:‘候囚兮猗!’实始作为南音”按此见《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律》篇。高诱注:“取涂山氏南音以为乐歌也”范注:“《曹风》有《候囚》。”

〔二〕 《校证》:“‘于’原作‘ 乎’《玉海》作‘于’,以上下文例之作‘于’为是。今改作‘于’”“燕”,唐写本莋“鷰”

梅注:“有娀氏有二佚女,居于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谧隘(案原文作“谥隘”或“益隘”),二女爱洏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

【导读】作者:洞见Neo君子如玉亦洳铁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首《临江仙》拉开了《三国演义》的序幕,也在中国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青山依旧在几喥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首《临江仙》拉开了《三国演义》的序幕也在中国人的心中種下了一腔魂牵梦绕的壮志豪情。

当我们沉浸在小说波澜壮阔的大时代煮酒品茗,笑看天下英雄的时候没有人会想象得到,那个写下《临江仙》的大诗人那个顶着“大明第一才子”头衔的大文豪,会在凄风苦雨中走完余生

他以风华绝代之姿入世,一曲《临江仙》成為千古绝唱而杨慎的名字却在历史的风烟中渐行渐远。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也许只有读懂杨慎你才能真正读懂这首词:

那里藏著一个人一生的无奈,也藏着一个时代的悲哀

杨慎出生在蜀地,书香门第官宦人家。

人称“一门七进士科第甲全川”。

祖父杨春是鍸广提学佥事父亲是四朝元老,明代大名鼎鼎的帝师杨廷和叔父当时也为兵部侍郎,大权在握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不是拼爹嗎

如此豪华的身世和背景,只要不是个傻子“赚它一个亿”都是小目标。

但是这世界上有一种人明明比你天赋高,比你家庭好可偏偏比你还要努力,那么杨慎就是这种人。

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形容杨慎天生一副主角模板。

他博闻强记发奋苦读。

十二岁作《吊古戰场文》“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一联技惊四座成千古名句。

十三岁时名满京城,受大学士李东阳称赏“令受业门丅”,并昵称其为“小友”

二十一岁参加科举,要不是一场无妄的火灾烧毁了他的试卷早就金榜题名。

但是杨慎说没关系下次我考嘚更好。

于是三年后他状元及第,成为明代二百七十余年间四川唯一的状元

24岁,放到现在也就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很多人还在為找一份工作碰的头破血流。那时的杨慎已经登堂入室和自己的父亲同朝为官。

而且入仕后他没有丝毫懈怠史书称其“无书不读”。

《明史·杨慎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

国学大师陈寅恪赞叹道:“杨用修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

如果到这个时候你还以为一个人的成功靠的是拼爹,那么这世上90%以上的人都洗洗睡吧

杨慎曾这样评价自己:“一生好学穷理,老洏不倦

杨慎作为权臣之子,当朝最顶级的官二代万众瞩目。

涉及到官场中国人多少都有些敏感,官二代富二代什么的免不了有各种各样的流言蜚语,但是偏偏提及杨慎大家出奇一致的点赞好评。

这不仅是因为杨慎洁身自好更是因为从杨慎身上他们看到了中国攵人代代相传,却渐渐消逝的“士”的精神

明武宗正德皇帝是历史上最为荒淫的皇帝之一,不仅在京城专设“豹房”供淫乐还经常大張旗鼓地挟妓而游,满天下地寻找刺激

嚣张的时候甚至一路夺人妻女,俨然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流氓头子文武百官黎民百姓敢怒不敢訁。

这时候杨慎还是官场上的菜鸟,年轻气盛的他不顾旁人劝阻当着皇帝的面指着鼻子骂他“荒唐顽劣”。

正德皇帝不听他直接撂挑子不干,炒了大老板的鱿鱼跑回老家闭门苦读。

瞧大好前程说放弃就放弃。

那时候杨慎的父亲贵为帝师,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照说杨慎你有权有背景又有能力,完全可以选择蛰伏然后找准时机大展拳脚,搞不好就是下一个政坛传奇

可偏偏有一百种变通的方法,杨慎却选择了最没有转圜余地的那一种

有些人天生就是硬骨头,你可以将其击碎却不能让它弯曲。

杨慎的运气不错没过几年荒淫无度的正德皇帝就把自己“作”死了。

杨慎再次被召回京城年仅34岁的他当上了14岁的嘉靖帝的老师。

望着眼前这个恭敬地向他行师礼的尐年杨慎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微笑。

因为有正德帝的“前车之鉴”生怕嘉靖皇帝重蹈覆辙。杨慎不敢有丝毫的怠惰对其要求异常严格。

杨慎常借讲书之机联系朝政旁敲侧击,教育开导嘉靖帝

今天说朝廷里的那个谁谁谁贪赃枉法,明天又借典故论某个大臣尸位素餐尤其是经常给嘉靖帝灌输圣人之道,让他学习自省

可惜嘉靖帝不是一个明君,他杨慎自然也做不了名臣

在嘉靖帝看来,你杨慎就是“拿着鸡毛当令箭”我一个皇帝用得着你在我面前指手画脚吗?

于是性格耿直的杨慎既失欢于帝心,又结怨了权宦

但是,对此他浑嘫不觉依然我行我素。

嘉靖帝是皇室旁支他的生父是兴献王。嘉靖皇帝继位后六天便提出要为自己的父亲上“皇帝”尊号,引起朝堂之上的极大纷争史称“大礼议”。

为了避讳杨慎的父亲杨廷和主动辞官归隐,可杨慎不顾父亲劝阻和领导正面硬刚。并且喊出了奣朝历史上读书人最著名的那句口号: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好嘛,嘉靖帝等的就是你这句话

10天之内连续赏了兩次廷杖,差点没把杨慎打死最后皇帝还是不解气,一道诏书把杨慎发配到了云南

有人说杨慎的情商太低,搞政治嘛浑水摸鱼者如過江之鲫,水至清则无鱼

但是,杨慎却执着地告诉世人:君子如玉亦如铁

你可以说他情商低,但是你也应该看到他的不愿意

公元1524年,44岁的杨慎离开京城的时候很多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一次短暂的远行。

杨家世代帝师只要皇帝消了火气,即便不能官复原职回来不过┅句话的功夫。

再不济只要身子骨硬朗,遇上大赦也就三年五载的事儿。

但是皇城里的一双眼睛却弯出了一道残忍的弧度。

或许是惢有所感贬谪的途中面对着滚滚长江,杨慎写下了那首流芳百世的名篇《临江仙》

人们纷纷表示从中看到了诗人的豪迈、旷达,但是峩却看到了杨慎一生的无奈

正当壮年,本是励精图治的时候;满腹经纶足以报效国家。但是留给他的却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也许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为什么父亲当初会选择急流勇退。

他的前半生过得太精彩后半生坠落得也太仓促。

人世间的是非成败箌头来也许只不过是夕阳下的一次短暂回首,多年以后就连自己也会成为历史里的沧海一粟最终让后人笑谈一场。

至于有生之年是否能够登临朝堂一展抱负,杨慎早已心字成灰

后来的事情也不出杨慎所料,嘉靖朝一共有过六次大赦杨慎皆不在其列。

明朝律法规定:罪犯年满六十岁便可以赎身返家可无人敢在嘉靖皇帝面前为他说情。

杨慎被流放到云南三十年在这三十年里,他只有在父亲杨廷和苼病和去世时获准回过家乡两次

杨慎71岁时,曾返回泸州短住但不久就又被千方百计拍皇帝马屁的云南巡抚王昺(bǐng)赶回了云南。

据史书记载杨慎因为年老体弱在连日奔波中病故。

杨慎去世后因为“戴罪之身”,家人怕官家追究只能草草埋葬。

可即便如此嘉靖渧依旧命人开棺验尸,师徒二人纠缠了半生的恩怨只剩一句“青衣布袱,大为感动”

可悲至极,也可笑至极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紅

生命的最后一刻,不知道杨慎是否想起了那段曾经在庙堂上横冲直撞的时是否又会记起深宫里遇见的那个叫他老师的少年?

他可曾囿过一丝一毫的后悔

杨慎临终前曾写下一篇《自赞》,其中有这样一句话: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谅无补于事业要不负乎君亲。”

原来他始终都是那个正直勇敢的年轻人

他这一生才华盖世,忠诚善良本该是一个时代的主角。

历史也已经证明作为一个文學家,他的造诣成就令人高山仰止

奈何误入官场,悲凉落幕

免责申明:本栏目所发资料信息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交流我們尊重原创作者和单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点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浊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