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上进行了哪些改革

投入50亿!山东大学出台学科建设专项改革方案
来源:山东大学新闻网
关键词:山东大学,学科,综合改革,双一流
近日,为落实《山东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要求,破除学科发展障碍,激发释放学科活力,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山东大学印发《山东大学学科建设专项改革方案》(山大字〔2016〕40号)(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系统梳理了山东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立了“统筹布局,一体发展”“分层规划,差异建设”“学科引领,资源统筹”“三‘位’一体,特色发展”“拓展资源,开放办学”的改革发展思路,明确了推进学科现代化、国际化、融合化,以及到2020年前后5个左右学科进入国际主流排名全球前百名、15个左右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前十名、4个左右学科进入ESI前1‰、8个左右学科进入ESI前2‰等改革发展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重点改革发展任务。
实施“学科高峰计划”,打造一流高峰学科。《方案》提出了“学科高峰计划”的首批重点学科建设任务:重点建设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3个优势学科,冲击世界一流水平;重点发展考古与历史学科等16个特色学科,打造国内一流的学术高地;重点扶持精准肿瘤学等4个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凝练学科方向,调整学科结构。《方案》提出按照“升位、错位、占位”的要求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发展重点,推动学科升级和学科现代化,有效解决学科老化和碎片化问题。统筹推进“学科整合计划”“本科专业现代化工程”和“研究生学位点动态调整计划”,构建起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融合发展的学科体系。
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推动学科交融发展。为了推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方案》提出了建立实体性或非实体性的跨学院研究机构,实施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出台有利于交叉学科发展的倾斜和激励政策,以及搭建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平台等有利于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
凝练三地办学特色,优化学科空间布局。《方案》提出要按照“统筹布局,一体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凝练济南、青岛、威海三地办学特色,完善青岛校区的学科布局,推进济南各校区和威海校区的学科调整,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学科加快发展。
推进学科机制改革,激发学科活力。《方案》提出启动学部制改革,完善学校—学部两级管理体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学科平台与基地建设,推进科研组织机制改革,建立竞争、开放、流动的科研组织体系;实施学科评价评估机制与学科建设绩效考核机制改革,以考核评估结果引领学科资源配置,并将考核评估结果纳入教学科研单位及其负责人考核体系。
改革经费管理机制,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方案》提出以“双一流”为主渠道加强校地共建和校内资源整合,“十三五”期间筹措50亿元投入学科建设;改革“双一流”规划建设机制,围绕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统筹布局队伍、平台、科研、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建设内容,集中配置办学资源,实现多位一体的重点建设;统筹“双一流”专项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各人才专项经费、重点平台专项经费、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等与学科建设有关的各专项经费组成学科建设经费,主要分为“学校统筹人才经费”“学校统筹公共支撑条件建设”与“学科自主专项经费”三部分,按照这三大用向对学科进行投入和支持。
此外,《方案》还提出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学科国际化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支撑学科建设、对接其他专项改革方案的改革任务。
回复以下 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985丨211丨100丨就业丨毕业丨职称丨孔子丨三体丨三联丨mooc丨创业丨未来丨大学丨师道丨课程丨管办评丨施一公丨彭丽媛丨互联网+丨青年教师丨浙江丨学术丨教改丨临沂丨教育法丨就业力丨创业大学丨高校反腐丨近亲繁殖丨亚洲大学丨教授治学丨科研评价丨离岗创业丨科研怪相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山东大学出台学科建设专项改革方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191贴子:
山东大学出台学科建设专项改革方案收藏
“十三五”期间筹措50亿元投入学科建设
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开放,协作,共赢的物流学生创新创业公益平台.17所高等院校大学生走进日日顺智慧物流基地.
  近日,为落实《山东大学综合改革方案》要求,破除学科发展障碍,激发释放学科活力,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山东大学印发《山东大学学科建设专项改革方案》(山大字〔2016〕40号)(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系统梳理了山东大学学科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确立了“统筹布局,一体发展”“分层规划,差异建设”“学科引领,资源统筹”“三‘位’一体,特色发展”“拓展资源,开放办学”的改革发展思路,明确了推进学科现代化、国际化、融合化,以及到2020年前后5个左右学科进入国际主流排名全球前百名、15个左右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前十名、4个左右学科进入ESI前1‰、8个左右学科进入ESI前2‰等改革发展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重点改革发展任务。  实施“学科高峰计划”,打造一流高峰学科。《方案》提出了“学科高峰计划”的首批重点学科建设任务:重点建设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3个优势学科,冲击世界一流水平;重点发展考古与历史学科等16个特色学科,打造国内一流的学术高地;重点扶持精准肿瘤学等4个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凝练学科方向,调整学科结构。《方案》提出按照“升位、错位、占位”的要求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发展重点,推动学科升级和学科现代化,有效解决学科老化和碎片化问题。统筹推进“学科整合计划”“本科专业现代化工程”和“研究生学位点动态调整计划”,构建起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融合发展的学科体系。  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推动学科交融发展。为了推动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方案》提出了建立实体性或非实体性的跨学院研究机构,实施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出台有利于交叉学科发展的倾斜和激励政策,以及搭建不同学科间的学术交流平台等有利于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  凝练三地办学特色,优化学科空间布局。《方案》提出要按照“统筹布局,一体发展”的方针,进一步凝练济南、青岛、威海三地办学特色,完善青岛校区的学科布局,推进济南各校区和威海校区的学科调整,优化空间资源配置,促进学科加快发展。  推进学科机制改革,激发学科活力。《方案》提出启动学部制改革,完善学校—学部两级管理体制,推动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学科平台与基地建设,推进科研组织机制改革,建立竞争、开放、流动的科研组织体系;实施学科评价评估机制与学科建设绩效考核机制改革,以考核评估结果引领学科资源配置,并将考核评估结果纳入教学科研单位及其负责人考核体系。  改革经费管理机制,优化学科资源配置。《方案》提出以“双一流”为主渠道加强校地共建和校内资源整合,“十三五”期间筹措50亿元投入学科建设;改革“双一流”规划建设机制,围绕学校重点建设学科,统筹布局队伍、平台、科研、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等建设内容,集中配置办学资源,实现多位一体的重点建设;统筹“双一流”专项经费、基本科研业务费、各人才专项经费、重点平台专项经费、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经费等与学科建设有关的各专项经费组成学科建设经费,主要分为“学校统筹人才经费”“学校统筹公共支撑条件建设”与“学科自主专项经费”三部分,按照这三大用向对学科进行投入和支持。  此外,《方案》还提出了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学科国际化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支撑学科建设、对接其他专项改革方案的改革任务。
有投入有规划
将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确定为“学科高峰计划”首批优势学科;将考古与历史学科、政治学、哲学、经济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空间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心血管病、生殖医学、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16个学科确定为“学科高峰计划”首批特色学科;将精准肿瘤学、国学(儒学)、大数据处理与可视计算、脑科学等4个学科确定为“学科高峰计划”首批新兴交叉学科。
3个优势学科应该对整个一级学科进行投入,16个特色学科应该对其下的某个二级学科或者方向进行投入,这样比较合理
50亿,不知道几年拨付。这相当于上科大500个青年引进人才的开销,理论上讲可以把十个学科推向中国顶尖前列。希望不要把这些钱拿来补窟窿、摊大饼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顶层方案出炉:加快高校改革|中国特色|科学发展观_凤凰财经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建设顶层方案出炉:加快高校改革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方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严洲)中国政府网11月5日公布,国务院日前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方案提出,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等5项建设任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实现关键环节突破等4项改革任务。方案表示,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依托重点研究基地,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健全科研机制,开展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案要求,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在科研运行保障、经费筹措使用、绩效评价、成果转化、收益处置等方面大胆尝试。另外,方案还要求,总体规划,分级支持,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方案还表示,鼓励有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参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共建、联合培养、科技合作攻关等方式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A股上市公司中,、、、等高校系概念;、、等中科院系概念,未来均有望受益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以下为方案全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通过实施“211工程”、“985工程”以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带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重点建设也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为认真总结经验,加强系统谋划,加大改革力度,完善推进机制,坚持久久为功,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现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扎根中国大地,遵循教育规律,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之路,努力成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坚持以一流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引导和支持高等学校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发展方向,突出学科建设重点,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打造更多学科高峰,带动学校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坚持以绩效为杠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公平竞争,强化目标管理,突出建设实效,构建完善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评价体系,充分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坚持以改革为动力。深化高校综合改革,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三)总体目标。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使之成为知识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先进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重要源泉、培养各类高素质优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二、建设任务(四)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聚集世界优秀人才。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培育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团队,增强人才队伍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坚持立德树人,突出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大力推进个性化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国际视野、科学精神和创业意识、创造能力。合理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投身创业、万众创新。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将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导向正确、科学有效、简明清晰的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健康成长。(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作出重要贡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加强学科布局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重点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优势学科和领域。提高基础研究水平,争做国际学术前沿并行者乃至领跑者。推动加强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研究,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能力和原始创新能力。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依托重点研究基地,围绕重大科研项目,健全科研机制,开展协同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新型高校智库,提高服务国家决策的能力。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评价和学术标准体系。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创新环境,保护创新、宽容失败,大力激发创新活力。(七)传承创新优秀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觉和制度自信,形成推动社会进步、引领文明进程、各具特色的一流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坚持用价值观引领知识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治学,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基本遵循,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宣传,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并充分发挥其教化育人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八)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努力成为催化产业技术变革、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促进高校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互动,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推动健全市场导向、社会资本参与、多要素深度融合的成果应用转化机制。强化科技与经济、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推动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增强高校创新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三、改革任务(九)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全面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着力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推进工作创新,有效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完善体现高校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高校章程落实机制,加快形成以章程为统领的完善、规范、统一的制度体系。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健全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与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扩大有序参与,加强议事协商,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共青团、学生会等在民主决策机制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师生代表参与学校决策的机制。(十一)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高水平科研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快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积极完善岗位设置、分类管理、考核评价、绩效工资分配、合理流动等制度,加大对领军人才倾斜支持力度。加快推进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在科研运行保障、经费筹措使用、绩效评价、成果转化、收益处置等方面大胆尝试。加快建立资源募集机制,在争取社会资源、扩大办学力量、拓展资金渠道方面取得实质进展。(十二)构建社会参与机制。坚持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理事会制度,制定理事会章程,着力增强理事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健全与理事会成员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功能。加快完善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的模式,推进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等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积极引入专门机构对学校的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十三)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教学科研全过程,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科学联合攻关。加强国际协同创新,积极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和区域性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教学科研环境,增强对外籍优秀教师和高水平留学生的吸引力。积极参与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国际教育教学评估和认证,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树立中国大学的良好品牌和形象。四、支持措施(十四)总体规划,分级支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强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高校要根据自身实际,合理选择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路径,科学规划、积极推进。拥有多个国内领先、国际前沿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在多领域建设一流学科,形成一批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一流学科,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或前列。拥有若干处于国内前列、在国际同类院校中居于优势地位的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围绕主干学科,强化办学特色,建设若干一流学科,扩大国际影响力,带动学校进入世界同类高校前列。拥有某一高水平学科的大学,要突出学科优势,提升学科水平,进入该学科领域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鼓励相关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央高校给予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地方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各地结合实际推进,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给予引导支持。中央基本建设投资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给予支持。(十五)强化绩效,动态支持。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更加突出绩效导向,形成激励约束机制。资金分配更多考虑办学质量特别是学科水平、办学特色等因素,重点向办学水平高、特色鲜明的学校倾斜,在公平竞争中体现扶优扶强扶特。完善管理方式,进一步增强高校财务自主权和统筹安排经费的能力,充分激发高校争创一流、办出特色的动力和活力。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积极采用第三方评价,提高科学性和公信度。在相对稳定支持的基础上,根据相关评估评价结果、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动态调整支持力度,增强建设的有效性。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适当减少支持力度。(十六)多元投入,合力支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完善政府、社会、学校相结合的共建机制,形成多元化投入、合力支持的格局。鼓励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围绕培养所需人才、解决重大瓶颈等问题,加强与有关高校合作,通过共建、联合培养、科技合作攻关等方式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按照平稳有序、逐步推进原则,合理调整高校学费标准,进一步健全成本分担机制。高校要不断拓宽筹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捐赠,扩大社会合作,健全社会支持长效机制,多渠道汇聚资源,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五、组织实施(十七)加强组织管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顶层设计、宏观布局、统筹协调、经费投入等重要事项决策,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国务院。教育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负责规划部署、推进实施、监督管理等工作,日常工作由教育部承担。(十八)有序推进实施。要完善配套政策,根据本方案组织制定绩效评价和资金管理等具体办法。要编制建设方案,深入研究学校的建设基础、优势特色、发展潜力等,科学编制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任务和周期,明确改革举措、资源配置和资金筹集等安排。要开展咨询论证,组织相关专家,结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要,对学校建设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咨询论证,提出意见建议。要强化跟踪指导,对建设过程实施动态监测,及时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建议。建立信息公开公示网络平台,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7033
播放数:593772
播放数:1839346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
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方法改革探析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张 磊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 2004 第三次专题研讨会交流文稿)一、高职高专现行考核方法的价值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价值 在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考核中,普遍采用的是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考试的方式,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学 习成绩和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高低。它在现行教学中的价值和作用有应该肯定的方面。 1.从一定角度讲,这种考核方式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手段。这是因为如果学生在教学考试中得到了好成绩,即受到正反 馈时,他们便会产生愉快感,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强化了求知欲。当然,以检查或考试作为激励动机的效果是有限的。 2.现行考核内容和方式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通过考试可以把知识进行分析、概括,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完整化, 使这些知识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做出分析,也有助于教师实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考试时普遍采用的“期中+ 期末”的形式,这种时间间隔可以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复习与巩固,符合学生的记忆规律。 4.目前高职高专院校采用的评价方式是最低标准评价,即合格评价,而不是选拔评价,符合高职院校培养目标。 总之,现行考核方法在促进人的生理和心理由低级到高级、不全面到全面、不和谐到和谐、不充分到充分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积 极的意义。在改革时,要注意保留这些积极因素,盲目否定和取消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科学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试利益过于广泛。 突出表现在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以考核知识的积累、记忆为目标,静态考核,简单判断,尤其是 学业成绩与奖学金、评优评先紧密地结合,使学生产生了功利化倾向,低层次上满足了学生短期虚荣投机行为。 2.考试内容过分依附于教材。 教材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智力的主要工具。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但 教材本身编写、出版、发行的周期无法完全适应更新速度,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则被要求不断充实新知识、新科学、新技能,突破 教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两者不相匹配。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的考核内容仍依附教材,以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命题,助长了 不少学生的惰性,也引起部分学生的心理不平衡,伤害学习积极性。 3.考试命题简单标准化。 标准化考试提高了考试的公平性、公正性、有效性,减少了人情分、关系分、误差分。但由于教师命题时并不能完全依照标准 化考试的要求,只流于题型的标准化,使得命题只限于知识的检验,而忽视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口 头表达能力、书面写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考试方式单一。 现行考试方式可划分为三类:面试、笔试与综合考试。三类考试形式各有利弊,应用范围不同,考试的侧重点也不同。在实际 操作中,我们大多已习惯于笔试中的闭卷笔试,而对于开卷笔试、半开卷半闭卷、口试、操作考试、演示考试及笔试与面试相结合 等考试形式采用较少,即使采用了其它面试、演示考试等,又不注意和其它方式的结合,做到扬长避短,全面考核,导致学生学习 单调、惧考,未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能很好地检测学生的学习质量。 5.考核结果力求精量。 长期以来我们把卷面分数看成能力的具体外在表现,分数越高能力越强。因此,人们为了表示学业成绩的精确性,常常用百分 制表示某门课程的考试成绩,甚至非常计较一、两分之差,对等级评分制、模糊评分制、激励评分制等评分方法采用很少。其结果 导致学生只注重期末不注重平时,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注重分数不注重实施。从教育测量学角度看,精确测量的前提是题目 设置的高度科学性。在这一方面,高职高专院校教师普遍缺乏专门训练,考核题目随意性较强。二、高职高专教育对考核的功能取向 考试(考核、考察)是指对人的知识、智力、能力、个性和品德的测定。人们通过考试实施这种测定,都是为了达到某种具体 的目的。几千年来,考试之所以能延续不衰,是因为考试是人们迄今创造的测量人的知识和智能所用的方法中,比较客观、公正、 准确、高效的一种方法,它的功能多元,所以被最为广泛地利用和研究。对照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高职院校中开展的考核, 其功能取向主要有: 1.考试的评定功能 考试能够评价、鉴定应试者在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是否达到了规定的水平和标准。这是进行各种水平考试、资格考试和标准考 试的依据。 2.考试的诊断和反馈功能 学校考试能够检测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掌握上的不足与问题所在,给学生提供改进学习的信息,给教师提供调整和改进教学的信 息。这就是考试的诊断和反馈功能。 3.考试的教育功能 考试能力是一种重要的素质能力,它包括表达能力、鉴别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和考风考纪等诸多方面。这些素质能力, 考生经过考场的历练,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所以,科学的考试,对考生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教育功能。 4.考试的激励功能 考试成绩是衡量教与学的有效性的一个质量指标,考场是展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成功的平台,所以考试如同收获,考试获得 优异成绩就意味着教与学取得双丰收。成绩优秀,体现教师教学的成功和学生学习的成就,这种成就欲能极大地激励考生及其教育 者的积极性和上进心,促使他们更加勤奋地学习和工作,这就是考试的激励功能。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教育考核的功能取向主要在于:评定功能、诊断和反馈功能、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 功能不是相互分割,而是综合起作用的。它对教育、识才、用才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三、目前高职高专教育实践中考核方法改革的趋势 1.在考核方式选择上,向多样化方向发展,着重考核“考不出”的能力。 有关资料表明,现代管理对人才测定的要求有 100 多项指标,而凭卷面考试只能考出其中 1/3,其余的则很难用传统的考试方 法考出,如毅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方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这些考不出 的能力,却正是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培养目标。如何考核学生的这些“考不出”的能力?这是以前所未系统研究的问题,围绕这 个中心任务,高职高专院校在实践中发挥创新能力,使考核方式呈现多样化。 另一方面,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高职高专的教学内容多重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教师根据 培养目标课程的特点,敢于“标新立异”,大胆进行考试考核内容、方法、手段的改革和探索,也促使考核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局 面。 2.综合评价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002 年,浙江省旅游局和浙江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省高等职业学校旅游类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度的通知》,将“双 证制”引入了实际操作阶段。实行高校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探索国家提出的在全社会实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双证书 制度”的成功范例。这也是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真正体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新举措。它具有以下优势: ――考核的公正性 ――考核的全面性。 ――考核的权威性。 3.不断引进、融汇国外先进的考核方法和思想 北京市部分职业院校引进了英国爱德克斯国际教育基金会 BTEC 课程, 该课程采取 “课业” 考核方式, 以实际工作为背景选择 “问 题”,学生自行设计并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记录试验、调查和资料收集筛选的结果,注重学生自我积累考核证据。“课业” 的完成,既是学生学习、探索的过程,也是评价、考核学习成绩的依据,还为毕业生竞争上岗创造了条件。此外,澳大利亚、韩国、 德国等国家的考核方法和思想也渐入中国,影响着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这些先进的考核方法和思想主要包括: ⑴考核以课业为形式,以成果为标准,注重过程性评价。 “成果”包括专业能力成果和通用能力成果两方面。专业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完成教师交给的课业和其他任务时,掌握、运用 和创新专业知识的能力。为保证考核的准确性,要求教师对每次课业和每次课内外活动都要给出明确的等级评判标准。并且要求标 准内容十分清晰,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用能力成果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完成课业和社会调研等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自我管理、 与人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运算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设计和创新等的能力。无论哪方面成果,都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 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的,都是教师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 ⑵考核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 如“课业+笔记+活动”、“课业+笔记”、“课业+案例分析”、“课业+口试”,等等。 课业与传统意义上的作业不同,其训练目的是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和锻炼通用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 得到锻炼,并通过课业了解自己在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两方面的潜力以及需要发展的领域,以促进其自我提高的需要;课业体现的 是学生如何学,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选题真实,真题真做。课业一般都有选题背景,有课业目标,有明确的任务和考 核标准。学生需要使用多种交流手段(如社会调查、上网、去图书馆、走访、实验等)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才能完成 课业。 ⑶尊重学生,重视投诉。 传统教学的考试试卷由教师出,分数由教师定,而且一旦分数确定就是一锤定音,即使学生有疑意,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查卷 和变动的。BTEC 教学模式的考核也同样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投诉是 BTEC 班学生的基本权利。当学生的自我评价与教师的评价一 致时,学生可以在有充分证据的前提下,对教师的评价结果提出质疑,甚至逐级投诉。教师应把接受投诉当作自己工作的一部分, 持鼓励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并作好充分的解释和说明。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相长,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 4.建立企业本位的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与其他形式的教育一样,是学校本位的。在教学内容方面采取全国统一的核心课程模式,各地则在核心内 容的基础上依据本地具体情况再制定适合学校的校本教学计划。课程内容虽然也有实践教学部分,但基本上都是在学校里进行的。 因此, 学校本位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与实际的职业实践及需要相去甚远。 国家教育发展中心 1998 年进行的 “中国教育与培训调查” 显示:85%的职工认为他们的职业技能主要是在工作岗位上形成的。由此可见,学校本位的教学制约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而在德国、日本,职业培训都是以企业为主的,包括德国劳动局对未能与企业签订“双元制”培训的青年所提供的就业前培训 也不例外。从学校到劳动世界,企业实习是最有效的途径。当然,实习还可以采取勤工俭学或半工半读模式,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下学校、企业和学员接受职业培训的要求。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建立企业本位的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 推出了 “N+1” 办学模式。 这里的“N”是指五年制高职的前“4”年或三年制高职的前“2”年,这里的“1”是指学制中的最后 1 年或最后 1 学期。“N+1”办 学模式是指学生的前“N”年(学期)理论与实践教学在校内完成,最后“1”年(学期)在生产企业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完备、真实的工作、实训环境,充足的实训耗材,完善的实训设备、工具。可以涵盖考核工种所有操作项目。 使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所需的训练、考核得以充分落实。 职业能力评价由职业学校负责组织,但在培训企业里进行。其具体做法是:根据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内容,在学生参加真实的与 课程有关的劳动岗位培训后,由学校及培训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实践现场共同对学生进行考核,重点测试学生是否已达到课程所 确定的职业能力目标,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具相关的能力评价证书。 在每次岗位培训后都由企业实训教师和人力资源专家对学生所获得的职业能力按照企业的实际要求进行全面测试,这也是对学 校学习成果的动态评价。 校企双方共同接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约束。最终的综合能力评估作为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的依据,进行职业技 能鉴定。四、高职高专教育考核改革的目标 1.建立以专业技术标准和职业素质为基础的考核体系。 在考试考核内容选择方面,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环节)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技能)和素质,体现应知、应会、应是。 2.考核方法多样选择。 应根据考试课目的特点,允许采取多样化的考试考核方法,如闭卷、开卷笔试;闭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口试、笔试与技能操 作相结合,或采取论文、设计、制作,撰写调研报告与答辩相结合;也可以采用无标准答案试题,着重考核学生的思维方法、考思 路、教见解等方法。并逐步实行“讲一练二考三”,以检验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 3.科学评判学生学业成绩。 要把课程终结考试与过程考核中学生取得的成绩,作为判断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课程,其评分方法可以采取不同的 形式,如采用百分制,也可以采取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对达标课程,可采用两级评分,即达标与不达标或及 格与不及格;对论文、设计、制作等教学环节,可采用评语加五级评分,以确认其学业成绩。由于考试内容、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学校应制定关于加强教学考试考核办法及有关实施细则,以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 在加强考试方法改革的同时,要建立课程考试质量分析制度,对考试内容、命题及考试结果要进行认真分析,不断完善考试考 核办法;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制度,并以一定的学分把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要求固定到培养计划之中,成为全体学生必须达到的 教学目标。五、建议 1.需要教学管理部门改变现行管理模式 高职高专考核方式的改革中涉及到了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这无疑要求教学管理部门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如:如何衡定教师 在改变考核方式后的工作量?在技能考核中,教学管理部门如何保证场地、资金、耗材等的配套供应? 同时,对学生而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既可以作为管理过程的法律依据,又增强学生学习的压力和动力。 采用一系列教育政策和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调节和控制,促使他们为了社会和自身的共同利益而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发, 是十分必要的。管理将制约考核方式的改革,从而减缓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步伐。 2.需要对教师加强考试思想和方法的培训。 高职高专教育的课程,应打破学科体系的界限,按照技术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和“实际、实用、实践、实效”的原 则设置课程和精选内容。即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设置课程及精选内容。在进行职业岗位的职责分析时,要 进一步扩大分析范围,即不仅要分析职业的专业技术能力,还要分析非专业技术能力;既要分析职业的智力因素,还要分析职业的 非智力因素。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在分析职业能力时,特别注意分析职业的“基础能力”,“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在分 析方法上了也有新的发展,已从过去侧重分析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工艺技术,向同时注重分析生产过程及其劳动组合方面转变; 从单一的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和单一的专业技术分析,向职业群和一组相关专业群的分析转化;从静态分析向动态分析转变。这些考 核思想和方法,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在实践中灵活、熟练地应用。提高订单式教育有效性, 提高订单式教育有效性,人才需求方之应对策略分析 谢永超 杨忠直[摘要] 随着我国开始步入世界制造业大国阶段,许多岗位的技能型人才短缺现象十分严重。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国高等职 业技术教育行业,其订单式教育又出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订单式教育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保证教学质量并提高其有效性, 本文从分析了企业之应对策略。 [关键词] 订单教育,有效性,要素,素质 订单式教育是指人才需求方(通常是企、事业)与人才提供方(主要是学校)经过协商,由人才提供方根据人才需求方提出的 所需人才的数量、知识水平以或职业技能等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人才需求方提供相应数量与质量人力资源的合约式教育方式。 订单式教育的有效性是指签订了订单式教育合约后,如何使学生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学习潜能并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 影响订单式教育有效性的微观要素主要有人才需求方、学校与学生。国内有诸多本文章从学校与学生的角度对如何提高订单式 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本文将从人才需求方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 一、制定具体、细化的岗位目标,使教与学有的放矢 订单是一种合约,知识水平、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要素是教育订单的重要内容。人才需求方必须在订单合约中说明所需人才相关 要素的具体内容。由于同一企业不同岗位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不同,因此,必须对本单位不同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充分 分析后,才能确定合约中的相关要素,并且对技能的要求要细化到具体的岗位。 例如,某服装公司需要某职业技术学院为其培养熨烫与缝制两个岗位的人才,则需要在订单教育的合约中明确学生在完成各种 基础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这两个岗位应具备的主要职业技能素质:(1)熨烫岗位的知识与技能为:熟悉各种服装原材料、服装面 料的特点与性能,尤其是对温度的敏感性;了解各种熨烫工具的功能与使用方法;掌握熨烫技巧等。 (2)缝制岗位的知识与技能为: 熟悉各种服装面料、组织结构的特点;了解各种缝纫机的特点与使用方法;掌握缝纫技巧等。 有了明确的岗位和与相适应的具体职业要素,学校就可以依据此有针对性地选择知识、确定传授方法及达到的效用,从而有的 放矢地展开教学工作,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学生也可以根据岗位知识与技能的特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将要从事的工 作岗位,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由于没有了就业的压力,学生便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核心职业技能,并且对知识与技 能的获取成为一种自发的本能,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二、直接参与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要有弹性 现实生产对专门技能的要求经常处于变化之中,高职的教学内容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因此,高职的课程要依据企业产业结构 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不断补充、更新、修正和完善,使教学内容能灵活地适应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 为此,企业可以直接参与高职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制定,具体开发过程可以这样进行: 1.企业组织有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对企业需求岗位的分析,提出毕业生从事这一岗位工作需要掌握的基 础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并尽可能地把能够预见到的发展与变化包括进去。 2.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初步制定出课程实施计划。 3.企业依据经济方面和技术方面的变化,对教学内容的增补或删除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4.学校依据企业的需求调整教学计划与内容,随时将培训要求提到新的水平,使培养出的学生更具岗位适用性。过程 3 与这一 过程是不断变化的,但这两个过程对教学内容与计划的改变不宜过大。 三、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增强其学习动因 企业文化指企业成员共有的、并且在企业内代代相传的独特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历史传统、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文 化的主要内容有:(1)应该如何从事工作的信念;(2)管理的价值观与原则;(3)公司的价值观;(4)行为模式;(5)禁忌和 政治性禁忌;(6)传统惯例与伦理标准。 尽管学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在校期间让学生适时、适量地了解其未来工作单位的文化因素,对形成学 生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方式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企业的活动为参照系,学生可力求使自己的思维、品行、技能等符合 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团队精神、企业应密切与社会公众的情感等文化要素,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期间注重培养人与人之间的亲和力; 企业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的思路,有助于学生个人发展目标和行为目标的制定。 例如,著名的沃尔玛的企业文化特征是:为顾客满意做贡献;热情追求低成本;把员工当作合作伙伴的信念;Sam Walton 的节 俭传说;周六早会的仪式;主管参与;商店拜访;与顾客交谈;询问员工的建议。这些文化特征,非常精要地概括了员工的工作目 标、行为准则以及企业的历史等。如果学生深入了解沃尔玛的这些文化特征,就会明白自己应该在哪些方面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准 备,并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以便毕业后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岗位的工作,同时也有利于自己在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制定。 学生对企业文化的了解有多条途径。学校定期请企业总裁、人事部门负责人、岗位负责人等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让学生参加 企业举办的各种联谊会;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四、建立模拟工作岗位,提高学习的内涵与学习效用 建立模拟工作岗位是指企业预先向每个在校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到企业相应的岗位观 摩或在指定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学生毕业后就直接从事该工种的工作。建立模拟工作岗位可以从更广阔的领域及更深 入的层次上,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与品质。 1.拓展了教育时空的物质设施。由于模拟工作岗位要求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使传统教学中以学校作为具体时空的物质设 施,扩展到学校与企业。凭借企业的经济实力与先进的生产设备,许多学校无法创建或不能完全创建的实践环境和氛围的难题,可 以通过这种方式得到解决。 2.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用。学生有机会置身于真实的生产活动中,并能在指定技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使所学知识与实 际应用可以零距离接触;同时,真实感受职业活动的氛围,与指导技师等企业员工的接触,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浓厚的人文因素。 这样,学生受教育的氛围是“学校+企业”模式,这是对学校教育氛围的延伸,从而使学生受教育的内涵与品质得到扩展,有利于学 生提高学习效用:(1)了解学习的社会功能与经济价值。(2)体验社会生活。(3)置身工作环境,了解企业文化。(4)进行实 际操作,熟悉工艺流程。(5)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学习中解决。(6)学习的疑惑,在实践中验证。⑦同工种的学生可以在学习中 组成学习小组,互帮互学,共同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五、应预防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道德风险 企业与学校或学生个人签订了教育订单后,企业获得学生的信息往往是非对称的,或者说是不完全的、不充分的,使企业的利 益面临着风险,这就是订单式教育模式中的道德风险。订单式教育模式中的信息不对称体现在:企业对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努力 程度的大小、机会主义行为的有无、道德素养等信息缺乏了解;学生故意对企业隐瞒个人在学习期间的某些事实真相,掩盖真实信 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损害企业的利益。 企业如何有效预防订单式教育中的道德风险,使学生能自主学习,规避学习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在学生的学习效用最大化的同 时,实现企业自身的对人才目标的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如何设计出一套适应的激励机制和分担风险的机制。 1.企业直接参与选拔学生。在签订教育订单合约前,企业应对学生以往的学习情况与素质有基本的了解。具体来说,企业在确 定签约的学生时,除这些学生是学校推荐或学生本人自愿报名外,还要重点考察学生的入学成绩、思想品德,并加试智力、反映能 力、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测试。只有这些因素符合企业设定的基本标准时,才能签订教育订单合约。 2.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毕业后能够为企业效率的提高发挥更大的作用。 (1)激励机制的作用。激励机制的作用表现在:①可以使学生真实地透露其私人信息,按照企业的意愿行事,预防道德风险的 产生;②可以使学生投入更多的努力,并选择更高的努力水平等,从而使学生:增加自主学习的初始可能性、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增强在没有某种外部协助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学习或团队合作解决预设岗位中实际作业问题的能力。 (2)建立激励机制应考虑的内容。激励机制的设计是经济管理中无处不在的课题,不同的经济环境,不同的企业目标,要求有 不同的激励机制。目前,订单教育还没有成型的激励模型与方案,但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考虑:①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 和表现提供适量的奖学金,并为学生报销一定的学费;②为学生提供带薪实习机会;③缩短或免除毕业后的试用期;④学生在校期 间的表现,可作为学生参加企业今后工资制度的改革的依据。 3. 建立风险机制。 相对激励机制, 风险机制的建立比较简单: 企业可以解除与违反订单教育合约条款的学生所签订的就业合约, 增加学生就业的压力;学生向企业赔偿一定数量的违约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规划的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规划的内容、方法与步骤 黄春麟 (天津职业大学教务处,天津300402)摘要:专业取向、需求程度、发展重点分布原则及发展步骤,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布局规划的五项基本内容。进行专业布局规 划需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走向,了解人才供需及教育资源利用情况,准确推测专业需求,出台指导性政策,并遵循“调研、分析、规 划、政策、实施、评估”等步骤。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规划;内容;方法;步骤 中图分类号:C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5―04近年来, 许多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形成了一大批独具高职特色的、 有较高社会影响的专业。 教育部自 2001 年开始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进行了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的建设工作, 截至目前, 全国共有重点建设的国家级试点专业 415 个, 省级 1000 多个,极大地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发展。同时也应当看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 专业设置布局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目前,在一些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布局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学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更多地注意到了眼前市场的需要,注 重短期热门的需要,缺乏对专业设置科学性的严格论证,忽视专业布局的规划,造成一些专业上马“一窝蜂”,一些冷门专业无人 问津。几年后,势必导致个别专业人才供给过剩,出现就业问题。在专业名称上,随意性较大,过分注意了招生市场的“吸引性”, 忽视了对专业内涵科学、准确地定义。专业设置布局的盲目性一方面反映了高职院校办学的不成熟性,另一方面反映出社会对人才 需求的信息发布和调控机制尚不完善,急需科学的规范与管理。 科学地规划专业布局,是使专业全面适应社会需要的重要举措,是专业建设科学化和专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步骤。专业布局规划的目 标就是使规划期内高职专业的种类、分专业的培养规模与用人市场的需求基本平衡,与承办院校的实力相吻合。 一、专业布局规划的基本内容 无论是区域内部的专业规划,还是学校内部的专业规划,都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都需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专项研究。其 内容既涉及教育内部现有专业、资源的优势、缺陷分析,也涉及教育外部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既涉及现有专业布局的优 化,也涉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专业发展的步骤;既有规范专业内涵的工作,也有保证专业与社会需求协调发展的政策导向。规划的科 学性和实用性,决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内高等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的有效性和其自身发展的持续性。高职专业布局规划一般包括以下 内容: (一)规划专业取向 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程中,1999 年以后新出现的职业技术学院是这条战线的主力。由于办学时间短,这类院校在专业设置 上不够规范,专业的取向各有侧重,带来了同名专业异质或异名专业类似等现象,影响了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沟通,也使报考学生产 生困惑。因此,要满足招生、用人两个市场的需求,就必须规范专业取向。一要统一名称。高职专业的名称要规范,虽然它不需要 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名称完全一致,可以突出自己的特色和服务的针对性,但也应遵守一定的科学定义原则,具有一定的通识性。 二要明确专业内涵,要具体、明确地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确定本专业的培养规格,使其成为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质和规范专业 建设的标尺。三要突出专业主干课程。这是完成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是该专业的“特征不变量”,虽然它不是专业的全部内容, 但没有它就不足以标识是这个专业。四要完善相关教学环节。理论教学环节以应用为导向,突出服务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实践性 教学环节强调演示性与参与性相结合以参与性为主;验证性与设计性相结合以设计性为主,校内与校外相结合以校外为主。同时, 精心安排隐性课程,推进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和应变能力的培养。五要体现职业资格要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性要求,体现 在学生“1+X”证书培养上,即在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能取得一些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也是专业的必然要求,应加以明 确。 (二)规划需求程度 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使学校所设专业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社会的需求有一般需求,也有紧迫需求;有暂时需求,也 有长远需求;有局部需求,也有全面需求。因此,对于具体专业而言,要明确其社会需求程度。需求程度很难量化。这是由于社会 岗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其影响因素变量过多,约束条件不足,难以度量。同时,一个具体职业岗位也并不完全和一类层次的学 历要求相对应,所以难以有这样的需求预报。但根据社会发展的走向、一个专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专业设置立度、需求调研等分析 方法,还是可以找出这个专业在社会需求中的相对等级,从而定性地说明它的需求程度。可以以星级表明一个专业的需求程度。5 星为非常急需,4 星为急需,3 星为较大需求,2 星为一般需求,1 星为少量需求,0 为无需求。对于一些介于两级之间的程度,还 可以用半星表示。在笔者主持的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布局研究课题中,进行了专业目录开发,在开发表中,就尝试使用了这种 办法。 (三)规划发展重点 通过对需求程度的分析,可以明确不同专业的社会需求状况,从而为科学、合理,地规划专业建设方向奠定基础。同时,根据 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势,要合理规划发展重点,以期尽快满足用人需要。规划专业发展重点,要考虑三方面因素:一是急。就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急需人才。由于社会发展或结构变迁等原因,在每个发展阶段都会出现一些急需人才的行业或领域,这是安 排专业的重点。比如,随着中国加入 WTO,熟悉世贸规则的人才成为急需。再比如,由于前阶段国有加工企业的不景气和学校忽视 工科人才培养,致使工程技术类人才短缺。凡此种种,都应成为专业规划中优先重点安排的方面。二是新。伴随技术的进步和职业 岗位的变迁,一些新的人才需求不断出现,这就必然要求有一些新的专业来满足这样的需要,如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的软件编程专 业、数控技术等。这样的专业也是重点规划的专业。三是特。即独具特色的专业。这些专业紧贴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较强的 高等职业教育特征,这样的专业一般办学历史较长,专业建设较规范,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因而也应重点建设好; (四)规划分布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在专业设置上,只要学校具备一定的办学条件,原则上都可以设置。但 事实上,专业的布局要受到市场发展的制约,要考虑行业、区域、学校的分布。依专业的行业分布分析,专业的布局应与区域重点 发展行业定位相一致,新增专业要与新兴行业相匹配。以天津为例,“十五”期间,将重点发展现代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 和环保产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走向也应当服务于这样的定位,并以此需要规范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对于一些新兴的产 业,如软件产业、社区物业等,理应成为新兴专业特别关注的方面。从专业的区域布局看,要考虑城区与郊县的平衡,发达地区与 欠发达地区的不同要求,区域功能与专业配套等。专业的区域布局,主要是专业人才流向的区域性与方向性研究,这固然与外部环 境的吸引力有一定的关系,但也有一个政策引导的问题。以天津为例,职业技术学院大部分集中在市区,郊县学生也多愿意在市区 就业,而郊县对人才的需求则存在问题。以我国西部发展为例,西安汇集了众多的国内知名高校,其高教水平不可谓不高,但这并 未带动陕西经济的大发展,原因是人才外流。所以,对这样的区域化要求必须采取一些特定办法加以统筹,如采用合同定向培养的 办法,专门为特定地区培养人才。此外,一些新建的开发区、工业园区也有特定的人才需求,可通过委培的方式加以满足。专业的 布局还包括在学校的布局。一方面,要依据需求与可能原则评估学校的承办能力;另一方面,一些特定专业还要考虑承办学校的行 业背景,以此确定专业分布的合理性,做到各展所长,错位发展,相互补充,协调共进。 (五)规划发展步骤 在明确了发展重点和分布原则之后,还应依据相应的条件,制定出专业发展的实施步骤,分阶段地逐步实施。专业发展最忌“一 哄而上”,“热门”需求与“冷门”需求是相对而言、相互转换的。对待“热门”专业,也有一个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问题。对 于“冷门”专业,则应认真分析其具体情况,不能草率处理。在专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上,要考虑政策、市场导向的因素,分步骤逐 步理顺,切忌简单的行政命令。在专业规模控制上,应考虑市场需求、学校承载力和人民群众获取学习权利三方面因素,尽量保持 稳定的发展态势,防止大起大落。对于新建院校或新建专业,一定要采取稳步试验、逐步发展的原则,不能“跟风冒进”。对于“紧 缺”专业,要协调有实力的院校共同组建,重点解决。在当前情况下,高职专业的门类基本齐全,除个别短缺空白外,大部分专业 应注意统筹自身专业的基准,搭建好通用专业平台,同时延伸出不同的专业方向,以适应不同的需求。 二、专业布局规划的基本方法 (一)准确把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走向 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是相适应的。要规划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首先搞清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态势。首先,要研 究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包括区域宏观政策发展方向、功能定位、科技水平发展、劳动力现有数量、结构、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其次,要研究产业结构调整态势。一方面要搞清现有产业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要参考发达地区相似经验,预测未来发展的走向。 最后,还要明确区域内行业发展的重点,特别是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要重点加以分析,以此作为规划专业布局的前提。 (二)了解各行业人才需求现状和趋势 各行业的人才需求是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因。做好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分析,显然是专业发展规划的基础。这项工作,单靠教育机 构是无法完成的,应借助业界的力量共同完成。首先,要分析职业岗位的情况。它包括职工岗位的基本要求、数量需求和发展走向, 特别是那些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级应用性人才相对应的岗位需求,要着重加以分析。其次,要分析所需岗位可能被其他层次教育 覆盖的因素。例如,普通出纳岗位对大专层次的高职毕业生是合适的,但由于本科毕业生的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激烈,用人出现所 谓“高消费”倾向,因此出纳的岗位就不仅是与专科层次对应的,部分本科层次的毕业生也可能占领。另外,还有一些确实属于跨 层次的岗位,也需要加以考虑。人才需求的分析不仅要注意现实的需求,还应当考虑较长时期的长远需求,特别是考虑教育的周期 滞后性。 (三)分析公众需求领域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等教育的功能已从过去的培养社会精英人才转到为大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服务上来, 从发展趋势和国外经验看,满足求学者需要将越来越成为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分析求学者及其家长的意愿有助于科学地规 划专业。一方面,生活水平的高低决定人们的专业走向。收入水平较高的公众希望获得长线专业的愿望更强烈;收入水平较低的公 众则希望获得“短平快”、市场收益好、技术性强的专业。另一方面,公众的“从众”心理左右了专业的冷热,导致一些虚假的“需 求”,要注意加以分析。招生市场的报考率可以作为分析的参考,适当的问卷调查也是必需的,但规划机构或学校应当学会从中去 伪存真。 (四)审视教育资源可利用情况 根据需求信息,分析其所诉求的教育层次与类型要求,同时审视现有教育资源的可利用情况。现有教育资源包括与要求相对应 的教育机构情况。就高职而言,独立设置的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普通高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和成人高校等都是可利用 的显性资源。要从这类院校中分析供求的平衡关系,对于供给过旺的要适当加以控制,对于供给欠缺的可在可能的情况下进一步挖 掘潜力。当现有资源无法满足需要时,应首先考虑利用现有机构与一些相关单位,如用人单位协作培养,以期充分利用好教育资源 的潜力。确因协作等方式也无法满足需要的,可以考虑新增教育资源问题。但新增工作必须进行严格、科学的论证,针对性强,防 止盲目上马。 (五)推测专业需求程度 对具体专业需求情况要给出量的描述,但这样的描述目前只局限在等级量上。等级量的描述方法前已论述。需要指出的是,程 度等级是相对的,等级高的属于相对全体而言需求强烈的,但等级低的也不能忽视,因为对用人单位而言,它的需求是 100%的, 不管它在全体需求中占的比例有多小。程度等级还是变化的,随着供给的变化,等级高的专业势必下降,新的专业又占据高需求等 级,因此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也正是布局规划的意义所在。 (六)形成科学的专业目录 专业目录,是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的分类目录。专业目录规定了专业的划分、专业名称及所属门类,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 格和就业方向,是国家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划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设置与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安排招生,指导毕业 生就业,进行教育统计和信息处现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专业目录的作用,一是为家长、学生入学选择专业和毕业生就业提供指南; 二是为人才市场、劳动市场进行人才交流、劳动力交流以及用人部门和单位对各类专门人才在选择、使用、管理上提供标准;三是 为学校在人才培养的分类规格和质量标准方面提供规范;四是为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流提 供依据。做好专业目录的制定工作,首先要进行科学的专业分类,其次要规范专业的名称,还要明确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要 求、主干课程、主要实践环节。为体现高职特色和布局规划要求,特别要增加与该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举例和社会需求度说明。 (七)出台指导性的政策措施 做好专业布局规划,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保证机制。第一,要建立起人才需求预警机制,使社会及时了解人才需 求的现状,同时能适当预测其发展走势。预警机制的建立,单靠一个行业或个别部门是难以准确实施的,需要政府组织协调,有专 门的机构运作,这样的机构应该是独立的。第二,规范用人行为。政府应组织规范市场的用人行为,严格职业资格准入制度,使市 场需求、人才培养和用人机制三者有机协调起来,防止相互脱节造成的偏差。第三,要统筹规划区域内教育资源利用情况,根据学 校相关专业“专业设置立度”所反映的指标情况,根据需求状况,由教育行政部门统筹提出分专业的总量控制指导意见,从而调控 专业办学行为。第四,要出台一些倾向性措施,如投入资助、招生优惠等,扶植新、急、特专业和特定区域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五, 采取项目招标的办法,公开供需信息,通过合同(委托)培养的方式,提高专业办学的针对性。第六,定期进行专业评估。一方面促 进学校强化专业建设,及时纠正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使社会了解不同学校的专业强势,做好专业资源整合工作。通 过评估,可以遴选出有特色的重点建设专业,便于以后给予重点支持。 三、专业布局规划的步骤上图清晰地表明了专业布局规划的基本步骤,其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在前面已有论述,在此不再赘言,仅就上图流程作以简要说明。调研包括对社会和学校,即供求双方的调研。分析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力求具体、明确。不仅要有数量的分析,还 要有结构的分析。调研和分析工作在现阶段主要以学校为主进行,以后要逐步向政府统筹、独立机构操作的方向发展。规划主要以 五项内容为主,由决策机构进行,或由决策机构主持,聘请独立机构制定。决策机构既包括区域内的教育行政机构,也包括学校的 决策层。规划的思想要通过具体政策加以贯彻,政策制约了市场,也制约了学校。在政策的引导下,学校负责专业实施。在实施过 程中,还要不断地进行评估,分析出专业运行中的优势和问题,并及时反馈到学校并加以调整,或反馈到分析环节并调整规划,推 进新一轮的专业建设。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专业布局规划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是减少教育周期滞后性因素、提高教育效益、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各级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一项经常的、基础性的工作抓好,尽快建立独立的专业咨询、 调研机构,使专业建设走向科学化轨道。 我国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模式探讨 李春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广东深圳 518055) 摘要:在高职教育领域推行学分制,需作出较大的结构调整,包括;根据多元化的生源建立分级式课程体系,固材施教;实行 弹性学制和主辅修制,为学生提供柔性学习环境;因地制宜地解决好职业教育的岗位针对性、就业适应性及持续发展的问题;合理 利用和不断开发教育资源;实施教考分离。以此,使学生的学习更具主动性、自由性和灵活性,克服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分制之间的 许多先天不适应。 关键词:高职教育;学分制;模式;层阶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8.5;C642.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3)28-0038-03 一、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的紧迫性及目标 (一)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设计的权利和责任感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市场主体多元化和自由、公平的竞争,它要求劳动力既具有专业针对性又具有广泛的职业适应性。高职院校 的学生毕业后要参与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因此,学生对学习应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变 化及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特长和兴趣,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及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具有更多的自我设计的权利和责 任感。 (二)拓展学科渗透,提高技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在市场经济已经确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各门学科相互渗透,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传统单一的专业培养计划已 经无法满足社会对技术人才多样化和多变性的需求。实行学分制,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特长、兴趣、知识基础、爱好选择方向,鼓励 学生在学完规定的专业必修课外,跨系、跨专业甚至跨院校选课,促进学科的横向联系。这样,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技 能水平,增强择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性,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面向多元化的生源,因材施教 高职教育的生源复杂,有普高生、职高生、中专生和来自劳动一线的劳模、优秀技术工人等,学年制的“一刀切、齐步走”必 然出现一部分学生“吃不饱”和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结果,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针对生源多元化的现实,高 职教育实施学分制是因材施教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四)缩短就业适应期,提高教学效率和效益 从效率观看,能提升个性学习的主动性,适应社会多样化要求的教育,可获得较高的综合效益。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可以提高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用性,从而使个人能够迅速适应岗位转换,使学生受教育的结果在择业的层次和薪酬的起点上得到体现。吸 引企业参与办学,实行产学合作,树立职教品牌,形成规模化经营,才能获得高职教育的最大效益。 我国高职教育学分制建设的目标是:实现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个别化;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和弹性化: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和自主 化;学习方式的指导性和主体化。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择业能力、工作适应性和持续发展能力,提高高职教育的效益。 二、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高职教育的职业岗位针对性原则与学分制的自由选译制冲突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职业岗位输送合格的一线技术应用性人才,要求动手能力强,专业知识够用。“宽基础、活模块”的 课程特征必须紧扣职业岗位的需求,这样才不失高职教育的特色。而自由选课、灵活发展、多角度延伸是学分制的灵魂,高职教育 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限的空间内运作,同自由灵活的半分制要求有较大的冲突。 (二)复合型人才要求与生源质量多元化矛盾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文化课基础普遍较差,特别是数理课程。入学后,学生大多需要补习高中课程,学习的难度和压力较大。 而且这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限,使校方的压力也很大。学一个专业对学生来说已经有相当的难度了,达到复合型的要求难度更大。 (三)教学资源不足与学分制要求的矛盾 由于教师数量、水平及积极性诸方面的原因,目前各高校开出的选修课种类较少,必修课的班次少,相当一部分课程不能保证 每个学期都能开出,学生选课时冲突较多,选择的余地也较小,不能充分满足学分制的需要。另外,由于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备 等硬件设施捉襟见肘,严重影响了学分制的实施。 (四)实践教学安排较为困难 突出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但由于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设计中所占比例为 40%-45%,比重高,形式多样,对时间的要 求严格,使实践教学成了学分制实施中的一个难题。比如,理论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必须与之同步,电工、金工、车工等基本技能课 是基础科目,学生一入学就得修,选课制下繁多的个性化实践教学要求,等等。众多的限制与教学资源的普遍不足,使实践教学成 了高职教育学分制的一个瓶颈。 (五)学生的学习习惯、素质及知识能力结构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 高职教育脱胎于普通高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观念影响着高职教育特色的形成及稳固。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方法时时困扰着学 分制教育观念及模式的形成。对学生而盲,因为基础差,初、高中阶段的知识要补课,新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压力也不小。如何避免 学生选课时避难就易,选择那些容易拿到学分的课程,或者选听那些对学生要求偏松的教师讲授课程,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六)现行教学管理模式不适应学分制的要求 实行学分制后,原有的班级被打乱。因此,要研究学分制条件下教学管理的新模式及学生管理的新方法。现行的考核方式必须 改革,必须选择一种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应强化过程管理及质量监控,加快试题库的建设,实行教考分离,严格 把好考试关。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应具有客观、公正的标准,必须修正与学分制不适应的政策,制定与学分制相适应的配套制度,如 招生政策、修业年限、学生选择专业的制度、校际间学分互认等。 三、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的改革措施 (一)层阶式课程体系的建立 科学、完善的层阶式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基础和前提。在建构学分制的课程体系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三个原则。 第一,建立各级课程平台。包括院级课程平台、系级课程平台、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院级课程平台是指公共课、基础课、全 院任选课。系级课程平台是指各专业共同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指每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指专业限选课。 在限选课这一块,不断加深专业强项的课程开发,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选课表中发现自己喜爱的方向或技能高 移的选修课,通过导师的指导使每个学生毕业时都能有自己的专业强项或技能强项,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专业课程建设 模块化。课程内容模块化要求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技术应用为核心,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增加技术应用内容,增加大量的应用 实例。把课程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各模块有鲜明的目标,相对独立,可以按多种方式组合应用。同一门课针对不同对象,组合不同 模块,可适用于每周 2、4、6、8 学时等各种不同要求,这叫课时分级。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对象,对每个模块讲授的深度不同,这 叫深度分层。按对象分类,即同一门课针对不同对象,组合不同模块,选取不同的实例,讲授的深度不同,可适用于不同的专业或 不同类型(如职高、普高、继续教育、短训等)的学虽。第三,理顺课程体系,规范课程名称与编码。理顺课程体系即整理课程的前 导和后续关系;规范课程名称和编码,便于教学信息的计算机处理;可加强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便于疏通专业、系部、全院课程 体系的联系渠道,建立正常的增加课程、更改课程名称、修订课程的申报和审批制度:规范课程信息公布的程序,逐步完善教学管 理。 (二)实行弹性学制及主辅修制 这样可为学生提供柔性的成长环境。取消补考,推行课程重修制度,直到及格。取消留级、试读、退学制(因学习原因),能否 升级和毕业,完全以课程修读和学分考核为依据。学生学籍最长保留 5 年。学院允许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的前 提下,同时修读另一个专业,修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者,由学院发给辅修专业结业证书。 (三)在保证高职教育特色的前提下,解决好职业教育岗位针对性与持续发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矛盾 这是高职教育实施学分制最大的难题。有效的方法是:加大任选课比重,任选课比例将上升到 30%以上;开设大量的专业方向 限选课,提供较多的发展方向供学生自由选择;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学生选课需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知识结构及技术结 构的不合理,避免学生投机取巧、避重就轻式地选课。承认校际之间同一层次且教学要求基本相同的课程的学分,鼓励学生跨专业、 跨系甚至跨院校选课学习。要求教师科研过程中有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毕业设计多选择企业的现实课题, 既达到了教学设计的要求也锻炼了学生,并且为就业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院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就是通过给企业做课题而被 企业选中,一毕业就直接就业。由学校、系里或学生自发组织人文素质教育、艺术团体活动、课外科技活动、兴趣小组活动等,补 充、引导学生的全面或单项发展。紧密跟踪高新技术的发展,请名师、名人来校办讲座,扩大学生的见识,启发学生选择自己的发 展方向,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四)合理利用和开发教育资源,满足需要 实施学分制,需要开出大量的选修课,但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困难是教师缺乏。要解决这个难题有两种方法:一是要求教 师既要有专长还要有其他特长,每个教师除开设专业课外,还能开出其他选修课。学院还应动员有较高专业能力的行政人员开课。 二是面向社会外聘教师,特别是从企业界聘请实践教学教师,解决学院实训教师不足的问题。三是实行产学合作教育,不断开发社 会资源,广泛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大部分校外实训课,尽量安排在假期进行。这样既可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工作要求,又满足 了教学组织的要求。四是全天候开课,解决教师、教室、实训场所不够的问题。 (五)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实施教考分离 考核可采用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理论课程及基础课程的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分;军训、实验实习课、毕业论 文(设计)、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采用等级记分制,并计算相应的平均绩点。取消补考制,对考核不丑格的课程,学生 要参加重修或另选其他课程。增设课外学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科研实践。对学生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获得的技术等级证书(职业 资格证书)计算学分。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制定新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高职院校学分制的改革及探索,不仅校方有积极性,受教育者、用人单位也有热情。一些关心高职教育发展的企业,会根据实 习学生、接收毕业生的情况,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提出建议,支持学校的教学改革,使学校和社会(用人单位)走上良性 互动的发展轨道。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多方共同努力下,高职教育的学分制会日趋成熟。[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郑若玲.学分制的本质与模式[J].新华文摘,2000,(1). [2]邓耀彩.略淡学分制与职业性质[J].交通高教研究,1995,(3). [3]李欣,王俊杰。关于我校实施学分制的几点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1999,(10). [4]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论文汇编[C],2001. [5]王大鸢.高职教育学分制的探讨[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6]黄克孝.推行学分制的策略思考[J].职教通讯,2001,(10). [7]孛现曾,杜锡钰.学分制下教学管理新秩序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6).关于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准定量分析方法的设想 黄春麟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专业设置是职业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的主要标志, “决定一所学校和全国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的基本因素” 是 。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受到学校外部和学校内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的制约因素很多,因此许多学校在考虑自身专业设置时 常常习惯于定性的调研、分析,难以给出定量的分析。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学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的盲目性,造成用人单位用人行 为的不科学,也造成教育效益的下降。因此笔者试图探讨在可行的条件下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准定量分析方法的可行性。 一、影响专业设置的内部因素原则 所谓内部因素,是指影响专业设置的学校内环境因素和专业自身规律性因素。考虑学校内部因素对专业设置的影响时,应注意 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可能性原则。专业设置的可能性是指对专业设置条件的具备状况进行考虑。在可能性分析上,应考虑两方面因素。其一是基 本可能条件,即校内条件,我们用 b 表示。校内条件分析可主要集中在三个指标上:一是校内相近专业在校生数、开办时间和三年 来毕业率所构成的综合指数;二是校内专职教师数量、结构因素综合化指数;三是校内实验室、设备、校内实训基地等条件的综合 指数。其二是借助可能,我们用。表示。借助可能指借助校外支持可以达到的条件,它包括了兼职教师、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和合作 培养单位三个综合指标。通过对校内、外可能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专业设置的可能性大小。 2.质的统一性原则。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因此它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反 映在专业设置上,就是其内涵应遵从高等教育的――般要求。首先,它是高中后的系统教育,因此其专业必须建立在中等教育水平 之上。第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良好的品德。第二,专业之课程建设符合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的 认知规律。第四,适度的超前知识适应变化的社会需要,具有技术准备之功效。第五,具有继续学习和发展的潜能。 3.质的特殊性原则。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同时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因此其专业设置势必也带有职业教育的特征。第一,其培养 目标具有服务于特定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强烈针对性。第二,其课程体系不是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展开的,而应以职业岗位的生 产流程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第三,理论、实践教学均具有自身特点,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教学的现场性和真实性, 以相对不完整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第四,以培养学生尽快适应岗位要求为出发点,其知识 的后劲要通过日益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加以支撑。第五,专业名称以满足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需要和反应专业内涵来命名,不应 完全局限在普通高等教育目录的范畴中。 4.职业分析的原则。职业分析是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基础,所谓职业分析,就是对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对相关 层次人才所应具备的职责、任务进行具体化描述,以此确定专业所应满足的具体需要。职业分析最重要的是要求要具体、明确,要 有业界人土参与,要客观。以表格形式完成的专业开发表(duty―task table)对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客观、详尽和可操作性的描述, 通过对它们的分析、归纳,并以“事半功倍”的原则进行合理组合,可以形成满足其要求的教学方式,或理论课程,或实验实习, 或隐性课程。 5.产学结合的原则。学校要依靠相关业界确定具体专业设置的必要性,这是专业开发的前提。在开发前景确定之后,学校还要 借助业界的支持完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帮助学校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和毕业生就业下作。学校教学和教学管理人员 要与业界技术人员结合,共同研发教学计划,业界人土还应参与一些课程的教学工作,共同进行科研攻关。同时,学校也应有针对 性地开展技改、科研活动,为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支持。同时,安排学生参与生产实际工作,使学生尽快熟悉实际工作领域的 要求,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6.多种实现途径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考虑市场,需要与自身可能的协调关系,但同时也要强调在具备基本可能 条件的情况下,借助其他外部条件发展。比如,可以借用业界的力量,在兼职教师、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补充。同时,与一些院校 和机构联合办学,在合作中壮大自己也是一条途径。此外,通过对社会人才的“柔性引进”机制,寻求兼职的学科、专业带头人, 也可以促进专业的尽快完备。 二、影响专业设置的外部因素原则 所谓外部因素,是指影响专业设置的学校外环境因素。考虑学校外部因锁对专业设置的影响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方向正确原则。所谓方向性原则,是指在职业教虞的专业设置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也就是说,必须以党和国家及人 民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以我国发展经济、教育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以服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根本目标为出发点,以培 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人才为着眼点,以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