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部门实质是部是怎么检验的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作者:佚名 资料来源:网络 点击数: &&&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质量检验管理制度
对原料、辅料、成品及半成品进行检验,为生产出合格优质的产品提供保证。
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验证产品要求得到满足,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适用于对生产所需的外购产品、过程产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对辅料的入厂检验,半成品的过程检验,成品的出厂检验。
质管科是对产品特性实施监视和测量主要职能部门。
4.1质管科根据《检验标准》明确检测点、抽样、检测项目、检测方法、使用的检测设备等。
4.2进货验证
4.2.1对生产购进物资仓库保管员核对,确认原品名,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并通知检验员检验。必要时,由化验室采样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的检验。
4.2.2检验员根据《检验标准》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并填写《原料检验记录》:
产品的过程检验由各工序的品管员负责,按照工艺标准对其检验和监控将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交付下道工序,不合格品另行堆放。
a)检验合格。仓库办理入库手续并做好标识。
b)检验不合格时,检验员在购进物资上加“不合格”标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2.3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
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
4.3半成品的测量和监控
4.3.1过程检验
对设置检测点的工序,在做好自检自分后将产品放在待检区,检验员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对合格品,在《半成品检验记录》上盖检验员签字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互检,确认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4成品的测量和监控
4.4.1操作者对完工后的成品进行自查,并整齐堆放在待检区,作好标记,附挂上待检标识。
4.4.2检验员按产品《检验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内容记录在相应的《出厂检验记录》中,并做好相应的标识。
4.4.3成品进行包装后经抽检合格后由仓库保管员按检验员出具的《包装生产流程卡》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4.4.4所有成品出厂前须由品管部对其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项目的检测。产品的成品检验(出厂检验),由专职检验员负责,成品检验员必须对产品过程检验和控制全面了解,确定无误再进行成品检验。
4.5产品的检验记录
4.5.1品管部应认真建立并保存好产品的检验记录,包括各种检测,这些记录应表明是否通过测量和控制,达到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所有记录应有授权检验人员的签字确认。
4.5.2品管部是产品的质量检验和监督的专职机构,对原进厂,产品生产的过程检验以及产品入库、出厂全过程的质量检验负责,确实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进厂,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
4.5.3检验包装物是否完好无损,不得有脏污和破损现象,有按不合格拒绝出厂。质量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及产品特征进行检验,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须客观严肃,让加工人员对本工序的产品标准熟练掌握,保证本工序产品符合要求。
4.5.4质量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及产品特征进行检验,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须客观严肃,让加工人员对本工序的产品标准熟练掌握,保证本工序产品符合要求。
4.5.5专门的品管员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跟班检验,生产工人坚持高标准,严格要求,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专职检验人员严把质量关。
5.相关文件
5.1《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5.2《检验规范》
6.质量记录
《原料检验记录》
《半成品检验记录》
《出厂检验原始记录》
《出厂检验记录》文章来源莲山课 件 w w w.5y K J.Co m 5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 ? ? ? ? ? ? ? ?共30个文档积分:1800分
共30个文档积分:0分
共15个文档积分:0分
共20个文档积分:0分
39462人查阅
38703人查阅
38640人查阅
39263人查阅
所需积分:60分相关专题栏目
食品行业相关
中国食品科技网 版权所有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热线(TEL.):63
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奥体阳光天地G2-1132 邮编:350028如何做好质量管理的检验工作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做好质量管理的检验工作
&&如何做好质量管理的检验工作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品质部的正确职能在哪里
品质部的正确职能在哪里
&&&&&&&&一家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不到70%,因为频繁返工导致生产效率十分低下。于是,老板想改革以前&厂长负责制&的传统组织模式,实施职能部门负责制,把品质部独立出来,作为一个职能部门独立行使职权。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却遭到生产部经理(以前的厂长)的强烈反对,其反对的理由是:以前现场与QC之间发生品质争议时都是由他直接拍板,行与不行就他一句话,因为他长期与客户接触,非常了解客户要求,也容易沟通,而现在的品质部人员根本不熟悉产品工艺,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表面检验,根本不具备对产品品质问题的判断能力。而一旦品质部独立出来后,势必会跟生产部对着干,产品流程也势必变长,势必会影响产量和货期。
&&&&& 这位生产经理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用一群不懂工艺、专业技能又不熟的人来进行品质管理,肯定会对生产造成严重影响!那么,想通过组织变革来提升产能的愿望就只能是痴人说梦。但是,正如自己踢球又自己做裁判一样,原来的组织模式缺陷又是显而易见的&&生产部的人自己又管生产又管质量本身就是一种矛盾,最后的结果不只是品质无法提升,就连产量也越来越低,不进行组织变革到底又该怎办啊?
&&&&& 老板与生产经理的矛盾冲突在于:他们都不知道一个品质部到底该做什么?也就是说对品质部的正确职能缺乏认知,不知道品质部到底该承担什么样的职能和责任,也不知道品质部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 在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下,很多企业也都设立了QC进行质量控制。但是,因为这些企业一般都不可能建立品质标准和检验流程,也缺乏对QC人员的专业培训,导致这些QC大多只能凭个人经验判断一些简单的外观不良,对于关键品质问题大都依靠厂长或老板说了算,所以,QC人员地位也就十分地尴尬,也就一个&小脚媳妇&而已吧!而老板和生产经理对QC的作用认识也就仅限于此,现在虽说老板吃亏多了、认识提高了,想成立品质部,但却不知道成立品质部后又该怎么办,更是无法说服生产经理接受他的变革方案,这就是矛盾的根源。
&&&&&& 其实,一个品质部的正确职能应该是:提升全员品质意识、改变全员品质观念、明确产品质量标准、完善品质检验流程、制定品质规章、建立全员品管体系。在此职能的指引下,通过策划系列的品质活动,进行系列的品质宣传,再来贯彻公司的产品质量标准,维护品质稳定。为此,就需要从产品的开发设计、材料的采购入库及产品制造过程、出货检验等关键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与控制,这样才有可能彻底改善产品品质和提升产能,这是在整个品质体系的&面&上进行的品质预防和控制;而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下的QC仅仅只能是在某一个&点&上去判断产品制程不良,对源头的质量问题根本无法控制,作用非常有限。
&&&&&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老板与生产经理的矛盾自然也就解决了,品质部也就迅速地建立并运作起来,假以时日,必将发挥全面的管理控制和支持作用。做管理有时需要改变思维模式,需要放眼长远,需要站在面上看问题,思路对了,才能找到方向,方向对了,才能达成目标!
读完这篇文章后,给个评价吧
姓名:姚绍龙
人力资源,企业战略,运营管理,企业文化
地点:广东 广州
签名:中国首席实战型战略绩效专家!传播最前沿的商业思维,提供一流水平的管理咨询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设立质量检验部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