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学科竞赛奖励关于自愿到西部边远地区就业创业奖励什么时候发放

武汉大学就业创业新闻... 武汉大学就业创业新闻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做好就业准备,迎接毕业,分享一下经验

1、要有就业意识 哪怕你只要大一的学生,也应该尝试找一份兼职工作,至少要写一份简历,去招聘会现场体会一下,只有亲历了那种场合,作为一个从小倍受呵护的80后、90后,才能理解什么叫就业压力,才能真正不把大学当作学习的终点,游戏的开始;才能有决心在大学期间,为工作做出各方面的准备。

2、尽早确定职业目标 越早决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对大学生的就业准备越重要,很多学生到了大四,还在犹豫要不要考研,是考研呢?还是就业?这种犹豫,无论对考研,还是就业都没有好处。 如果你早早决定考研,那么你大学期间的重心是学习,系统地学习,拿到更好的成绩;如果你早早决定就业,那么大学期间的重心是实习,学习也围绕就业相关的知识,成绩只要能拿得出手就行了,企业所看重的是综合素质。

}

留住大学生,就留住未来

——武汉创新实施大学生“安居乐业”服务工程

【砥砺奋进的五年·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

今年前7个月,大学毕业生落户武汉的人数是去年全年的两倍。

8月底统计数据,“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在第一个毕业季就显现成效。

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调研中强调,科教人才是武汉独特的创新资源,也是湖北的竞争优势。留住大学生,就留住了未来。

今年2月,武汉创新出台一系列大学生留汉政策,力争5年内将100万名大学生留在武汉,之后又相继出台吸引人才在汉创新创业的“四大资智聚汉工程”。半年时间里,武汉服务大学生的多项举措成为社会聚焦的话题。

“人才遍天下”背后也有尴尬

长期以来,高教资源丰富却留不住人才一直是武汉城市发展的痛处。

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为培养“精晓洋文”的外交人员,创办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自强学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武汉成为中国人培养的摇篮,除了百年名校武汉大学,还拥有华中科技大学等一批国内一流大学,高校数量在国内位居前列。

为各行各业培养人才是武汉的光荣,但光荣背后也有着尴尬。武汉市人社局发布的武汉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从2007年开始,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比例逐年递减,2007年为55.3%,至2011年仅为47.04%。武汉地区重点高校毕业生留汉比例也呈下降趋势,2010年为38.4%;而2011年仅为26.45%。

2016年统计显示毕业生留汉为15万人,大致恢复到5成左右。但相对于同是教育大省的广东和浙江,其毕业生留在本省的比例分别高达85%和80%(2015年数据),武汉毕业生“出走”人数虽有下降,但留不住人才的状况还是得不到根本改善。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前往深圳华为工作的武汉人李浩感受最深。“在华为,打听周围同事都是在哪儿上的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现的频率最高,多位高管都来自华科。”在李浩看来,武汉与东南沿海等一线城市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武汉基础设施和政策不完善,安居有难度,好企业不多,乐业也就选择有限,缺乏归属感。”

“对知识、对人才的需求和愿望是武汉现阶段发展核心的体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认为,武汉实施“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抓住了留下人才的“关键点”。从留住大学生、吸引校友回汉,到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对接、吸引海外科创人员来汉发展,这些都是环环相扣、一脉相承的城市发展新路径。

“安居乐业”成为武汉标配

今年8月初,武汉市275套大学生公寓正式交付,在江岸区举行的公寓钥匙交付仪式上,6月刚从武汉大学硕士毕业的王庆,特地带着妻子和两岁的儿子来领钥匙。

今年2月,武汉正式提出“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发出了扭转“为他人作嫁衣”局面的强音。武汉市各级部门全力以赴,随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大学毕业生配置人才公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武汉房管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武汉发布面向大学毕业生的房源3805套,共受理入住申请4143人,最终有3720人获得钥匙。根据武汉多部门的联合摸底,目前,能为毕业生提供8508套房源。

除了安居问题外,怎么帮助他们乐业也同时在进行。2017年4月,武汉正式成立“招才局”,将招才引智列为“一把手工程”,大力推动“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聘请了陈东升、雷军等16名知名企业家为“招才顾问”和“招才大使”。

今年武汉的招商工作,可谓广结硕果:马云、郭广昌、李东生、陈东升、孙宏斌、陈宗年、汪潮涌等一大批中国民营企业的大咖来汉考察投资;武大校友、小米董事长雷军5次回汉,携“金山系”及小米产业链企业布局武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福中集团,从正式接触到其华中总部落户,仅用了38天时间,上演了武汉招商的“速度与激情”。小米系已在汉开始大规模招聘毕业生,摩拜单车全球共享服务中心落地光谷,招聘规模将达数千人……

为支持大学生创业,武汉专门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与深创投、赛伯乐等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合作发起设立子基金,帮助300多家大学生创业企业获得风投支持。今年毕业季到开学季的三个多月时间,武汉为大学毕业生举办的专场融资活动已集纳资金20亿元。

毕业生留在武汉有了底气。今年,华科留在武汉就业的毕业生较往年同期增加8%,这些留汉大学生也成为城市创富新兴主体。在武汉读了7年书的李江峰说:“这里将是我发展的黄金宝地,这就是我选择武汉的理由。”

据武汉市相关部门介绍,武汉正在谋划打造一个“长江青年城”,实现“打造大学生多功能主题社区”,为创业就业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优质免费的服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创业大学生马嘉骏说,国内其他地区也推出了类似的留住大学生的政策措施,但武汉为大学生推出了从就业创业到居住的全方位保障计划,用细节去关注大学生的真需求,坚定年轻人在武汉发展的信心。“武汉接纳新青年人才,一系列政策不仅让人才留下来、留得好,更是让年轻人感受到城市的用心”。

31岁的邓熙浩,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在有的同学选择拿绿卡留在美国工作生活时,邓熙浩却选择回到武汉创业,与合伙人一起创立贝叶斯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回汉前,邓熙浩考察了北京、深圳、上海、宁波等多个城市。邓熙浩说,武汉是家乡,更重要的是这里的政策和生活环境越来越好,生物医疗、教育人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充足,在武汉的创业成本更低。

在汉高校一致认可陈一新提出的要以创新的理念和思路,“研究大学+,变高校为大学+”的模式,变潜在资源为发展的优势。

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支持武汉推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武汉市正在积聚全要素的创新、创业资源。城市有好山好水的宜居环境,从武汉毕业的大量大学生,他们将青春最开始的4年留在这里,他们一辈子都与武汉有割不断的情感联系。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表示,像武汉市这样的省会城市屈指可数,但仍需要将好的机遇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力。“武汉市和武汉市的人才资源与国家战略的双重对接,意味着从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两个维度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城市也将更具活力。”窦贤康感慨。

}

记者:陈丽霞  通讯员:刘文彬

今天,我们走进武大,就是为了向同学们敞开心扉,邀请你、欢迎你、期待你,留下来、干起来!

我以武汉市长的名义,向大家广发英雄帖:武汉欢迎你

武汉,以拥有你们为骄傲,以留下你们为光荣!

11月15日下午,“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走进武大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万勇来到现场武大学子热情喊话诚邀他们留汉创业就业。

武汉市领导胡亚波、李有祥、刘英姿,市政府秘书长刘志辉等,我校党委书记韩进、校长窦贤康、副校长李建成等出席,窦贤康主持报告会。

武汉是一座拥有伟大梦想的城市,选择武汉就是选择放飞梦想。武汉是一座充满发展活力的城市,选择武汉就是选择更多机会。武汉是一座山水形胜的城市,选择武汉就是选择诗意生活。武汉是一座诚意留才的城市,选择武汉就是选择前程无忧。”宣讲中,万勇详细介绍了武汉市的发展概况和特色。 

则城市兴,青年强则城市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要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万勇介绍,响应总书记号召,贯彻十九大精神,武汉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系列重大战略,大力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策划组织大型校园巡回招聘活动,就是要以城市为舞台,以莘莘学子为主角,助力青年朋友实现人生出彩。

有梦想,留武汉,一起创,活动喊出了响亮的口号。宣讲会现场也被学子们挤得水泄不通,万勇热情洋溢的讲话,多次引发学子们的掌声。

韩进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武汉大学提出“顶天立地”的办学思想。学校积极参与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百万校友资智回汉工程,推动校友企业来汉投资兴业,推进学校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同时配合武汉市各级人才服务机构,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自2014年以来,我校累计向武汉市输送各类优秀人才9344人,其中3760人扎根基层,服务武汉经济社会建设。

“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武汉大学与武汉市有着共同的追求与梦想。”韩进表示,武汉大学将一如既往的支持配合武汉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统领人才培养,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搭建平台,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毕业生留汉创业就业,做新时代武汉发展的建设者与“合伙人”,为服务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窦贤康表示,武汉大学将积极响应武汉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助力“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作出贡献。他希望毕业生们积极选择武汉这座开放包容、充满机遇的城市,投身武汉“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活力之城”建设,在武汉实现自己的青春梦想。

据介绍,今年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提出“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深入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先后推出“留汉九条”“三个一批”“三个专项”等一系列创新举措,努力使留汉大学毕业生能就业、易创业、快落户、好安居,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前三季度,留汉大学生超过20.5万人,提前实现了“今年留下18万大学生”目标。

截至目前,全市1548家企业在活动中提供就业39543个仅本场在武大举行的招聘会,就有约200家企事业单位现场“揽才”,提供5200多个优质岗位,其中武汉卓尔文旅集团管理岗年薪高达180万元。至12月底前,武汉市将筹集推出大学生就业岗位10万个以上,供岗数量居全国前列。

(摄影:金鑫  编辑:杨欣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武汉大学学科竞赛奖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