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经贸大学历史上北大知名教授的国际金融教授有谁

想请大家帮个忙,我是京外某985大学读大三的,想改专业考北京地区学校的金融研究生,现在定在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和中财中选一个,因对北京的情况不熟悉,想问问大家:        1. 从考取难度来讲哪个更容易些?我觉得两个都不错,随便哪个能考上都挺好,所以想选个容易些的,呵呵。中财初试考西经和政经,贸大初试考西经国金和专业英语,感觉贸大难度更大;复试中财考货银国金和金融市场,贸大不清楚(知道的同学可以告诉一下,谢谢拉)。     分数上,贸大一直都是高国家线10~~20分,今年355;中财则波动较大,去年378,今年357。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貌似中财容易些。        2. 从就业来看,不知道哪个相对好些呢?我感觉好象贸大去外企多些,中财则国企和部委多些,可能是贸大英语要求更高吧?我自己没太大要求,外企和大型国企都可以,唯一要求是起薪能至少6~7W,不知道从就业和收入来讲哪个学校更好些呢?        还望能告知一二,谢谢~~~~      想请大家帮个忙,我是京外某985大学读大三的,想改专业考北京地区学校的金融研究生,现在定在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和中财中选一个,因对北京的情况不熟悉,想问问大家:        1. 从考取难度来讲哪个更容易些?我觉得两个都不错,随便哪个能考上都挺好,所以想选个容易些的,呵呵。中财初试考西经和政经,贸大初试考西经国金和专业英语,感觉贸大难度更大;复试中财考货银国金和金融市场,贸大不清楚(知道的同学可以告诉一下,谢谢拉)。     分数上,贸大一直都是高国家线10~~20分,今年355;中财则波动较大,去年378,今年357。从今年的情况来看,貌似中财容易些。        2. 从就业来看,不知道哪个相对好些呢?我感觉好象贸大去外企多些,中财则国企和部委多些,可能是贸大英语要求更高吧?我自己没太大要求,外企和大型国企都可以,唯一要求是起薪能至少6~7W,不知道从就业和收入来讲哪个学校更好些呢?        还望能告知一二,谢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sf    走过路过沙发不能错过
  发到财经板块似乎好些啊,楼主
  杂谈好象人气更旺哦~~
  没人知道吗?
  (转载,供参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金融学有博士点,只是北京市重点学科。中财的金融是其传统,有国家重点学科。但是我个人认为对外经贸大学的金融水平高于中财,后劲更足。我看了中财金融学院的网站,觉得他们的师资比贸大的要差一些。   http://sf./   中财教师中很少有海外学位,唯一的一名获得海外博士的是一个相当可疑的在波兰获得的博士学位。(以访问学者身份学习,原来无经济学背景两年被授予经济学博士学位:http://sf./SZDW/ShowJS.asp?id=23)   贸大的情况请看我转的原来写的贸大与人大的对比。从发表记录看,中财在国际SSCI发表记录竟然是0,而贸大和上财均为24篇,在财经类院校中领先)     不过值得注意大是中财最近开始试图大力招收新的师资,目前看效果还不明显。中财通过邹恒甫照搬武大模式,使用非专职的海外教师,独立办班,以后能否持续,也是一个疑问。     ----------------   如果比较人大和对外经贸的金融,最简单的办法是上他们的网站看看他们教师的师资水平研究情况。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
  http://www./
  对外经贸大学的金融专业分在两个学院: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http://site./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我从浏览他们自己的网页看,就研究和师资情况看,人大有一批老资格的专家,学术传统历史久,但新的师资力量弱于对外经贸大学。例如对外经贸大学的国际经贸学院,他们自己列出的具有海外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名单有:
  http://site./new/viewNews.asp?ID=118
    崔凡 王炜瀚 葛嬴 李洋 张玮 蒋德恩 唐宜红 孙芳 魏铁梅 刘园 门明 束景虹 许亦平 林桂军 奉立城 叶东亚 王飞 董保民 陈志鸿 王强 胡瑞娟 洪俊杰
    以上22人,从各自的网页看,有13人具有海外博士学位。另最近其有关本科评建网页上说是有15人具有海外博士学位。
    人大的财政金融学院教师中刘曼红,汪昌云具有海外博士学位。另有两名教师介绍上说是中外合作培养博士,但没有说明学位是哪里授予。
    以上均不包括所谓博士后的统计。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外经贸国际经贸学院似乎近五六年来每年增加的师资均具有海外博士学位。而人大仍然有本校博士留校的情况。
    从发表情况看,人大汪昌云颇具实力,发表记录在国内同行中应属相当领先。对外经贸在金融方面葛嬴,束景虹 许亦平 林桂军 奉立城,以及本校博士孙华妤均有不错的海外发表。对外经贸金融学院的年轻讲师余湄是个漂亮mm,从主页上看实力非常强劲:
  /subhtml/szdw/yum.htm
    另外人大财金学院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还有八旬老前辈王传伦,他1951年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但未说明获得什么学位。格拉斯哥大学可是经济学的发源地,是亚当.斯密执教的地方。
    上面统计没有包括访问学者和博士后经历,如果算这个,贸大经贸学院号称师资100%具有海外经历,人大可能也差不多吧。  
  中财真的浪费了这个名字,你去他们学校看看就会改变主意的,虽然不能以学校校园大小来衡量好坏,但是你想想在那种环境下生活就会让人很郁闷,而且你只是考一硕士,导师根本就不会怎么指导你,主要是自己在那搞来搞去,据我所知,中财的金融其实一般,没什么厉害的,就前几年那个女的还有点出名,好像是什么年度人物之类的    考金融最好去考五道口的,当然挺难的,  
  呵呵,我看了这么多好象几乎没人懂金融.  金融学,在国际上大家公认的研究对象是资产定价(主要的应用就是投资学了)和公司金融.在国内,则主要的是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其实货币银行学的内容,属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而国际金融则是国际经济学的一部分.货币银行偏重于货币供求,货币理论的研究,国际金融的主要领域则人汇率和国际收支理论,这些恐怕和广大学金融学的学生的学习目标不相符合,呵呵.  客观的讲,金融学真正的比较规范的,也就北大,清华.别的大学似乎就差了些.五道口不是学金融的地方是培养官僚的地方.人大是保守势力的堡垒,拒绝和国际接轨.中财,外经贸,基本不入流.  学校网站上那些统计数据,多少博导,多少教授,还有什么国家重点学科这些东西其实都是很无聊的.  如果你想学点投资学等偏重实务的东西,我建议你考虑北大,清华,负担,厦门大学等几个学校.
  我感觉好象贸大去外企多些,中财则国企和部委多些,可能是贸大英语要求更高吧?我自己没太大要求,外企和大型国企都可以,唯一要求是起薪能至少6~7W  =============================  小兄弟,起薪6,7W这个要求可不低,我感觉你很天真,学金融的研究生现在漫天飞,现在6,7W都不大可能了,等你毕业??  何况外经贸和中财金融学的牌子也并不亮.金融,到目前,就业的主要渠道还是银行.
  楼上的说得很对
  天外老兄的观点有几点我不同意。金融学界前几年有微观金融与宏观金融之争,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太多人讨论这个了。全国主要的设金融专业的高校大多强化了资产定价,风险管理以及公司理财。而中国以前的金融以货币银行和国际金融为主,是符合当时的需要的。即使是现在,恐怕资产定价的应用在中国还非常有限。各个国家金融专业的设置还是与国情和市场需要相关的,例如英国的大学金融专业中对外汇的内容比美国的大学讲得多,就是因为在伦敦城的外汇及其衍生交易比华尔街多,尽管其资本市场规模相对小一些。现代中国国际金融的重要开创者之一的钱荣堃老先生,就是伦敦经济学院金融专业博士,怎么能说国际金融不是正宗的金融呢。    天外兄对各高校的评价也有失偏颇。目前的金融专业北大和清华的出路无疑是最强的,特别是其出国攻读金融经济类博士的比例高于其他地方,就业中顶级投行的比重较高。但是说其他高校不入流很有些偏颇。从就业上来说,网上有各大高校金融专业就业情况的公布,人大,上财,外经贸,中财其实都相当不错。    从实力上看,我这里干脆做一点点评。目前北大光华的实力和人气都是最强的。中国近年来第一个回国的金融教授是北大光华金融系主任徐信忠,他一直也担任外经贸的金融博导,他的发表纪录是很强的。光华的周春生是中国少有的在金融三大杂志上能持续发表的教授。清华经管有一批特聘教授,但其本身的金融师资一般。某教授号称金融工程之父,实际上就是照搬,本身没有发表。清华现在的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先生在经济学上很不错,但他根本不是搞金融的,尤其不懂天外兄所说的正宗金融。    说人民大学是什么传统堡垒,拒绝接轨之类的,完全是想当然。因为北大清华传统上不搞金融,从一张白纸上搞起来的,所以课程结构与美国接轨得快。而人大是传统的金融大校,所以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的东西还比较多。不过正如我前面分析的,以为光搞微观金融就是接轨,就是先进,完全是对金融的一知半解。从人大的研究上看,有康纳尔的刘曼红,伦敦大学的汪昌云,都是骨干,谈何拒绝接轨之类的。从汪昌云的发表情况看,他的实力在国内是相当领先的。外经贸的金融情况有些特殊,分为两块,一边是其合并的原中国金融学院,一边是其传统的国际经贸学院。经贸学院传统是搞国际金融的,但现在公司金融的水平发展相当不错,其多伦多大学毕业的葛赢,香港科大毕业的束景红都是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华盛顿州立毕业的奉立城从事的资本市场的研究也属于微观金融一派。特别是葛赢的发表纪录相当好,在国内近几年的年轻海龟中居于领先。上海财大的金融学院目前聘任了黄明作为院长,其发展前景相当看好。中财自己的金融学院实力较弱,但最近搞了一块试验田,借邹恒甫的人脉发展,以后不知会如何。山东大学的金融工程在国内相当强,他们有我见到的唯一在Econometrica上发表文章的大陆学者。
  我感觉好象贸大去外企多些,中财则国企和部委多些,可能是贸大英语要求更高吧?我自己没太大要求,外企和大型国企都可以,唯一要求是起薪能至少6~7W    =============================    小兄弟,起薪6,7W这个要求可不低,我感觉你很天真,学金融的研究生现在漫天飞,现在6,7W都不大可能了,等你毕业??    何况外经贸和中财金融学的牌子也并不亮.金融,到目前,就业的主要渠道还是银行.    ——————————————————————————  6-7万差不多吧,找个专业的小外企都有这点的,不要说好点的OFFER了
  无论怎样,还是要讲究个人的素质.即使是同一个学校的,其定价也是差别相当大的.上面仁兄说的念6-7万,重要还是仁兄你个人了
  CUFE金融毕业生飘过~    金融来说,比就业:靠的是圈子和人脉(较低端的:证券、银行之类的,高盛等不在其列),中财在银行的人卖不说北京数一数二也差不多了(当然北大清华的可能看不上,就和人大外经贸比),证券的差些,但也比外经贸强。    学术么我就不说什么了,基本上是没有用的~    考取难度上中财分数高些,但貌似题容易?呵呵不了解    
  中财金融毕业平均也就7万的水平    中位数大概在8万左右(四大水平差不多,证券、商业银行之类的高些,传统银行、证券业协会之类的垃圾单位低些)    如果去个什么牛点的地方,也多不了多少,20万?40万?花旗的管培也就10几万的样子,没什么啦~关键是职业发展不同。
  mark~~~~~~~`
  想当初我也是抱着巨大的期待进的大学。。
  好无聊,没用的,怎么抹柏芝还是柏芝,喜欢柏芝,喜欢她的美丽和她对儿子的呵护...    好无聊,没用的,怎么抹柏芝还是柏芝,喜欢柏芝,喜欢她的美丽和她对儿子的呵护...    好无聊,没用的,怎么抹柏芝还是柏芝,喜欢柏芝,喜欢她的美丽和她对儿子的呵护...    她是个好母亲    她是个好母亲......  -    这位好妈妈见到儿子有这么兴奋吗?还真没见过    见到干爹如此兴奋,实乃真爱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1951年学校建校之初,就汇集了国内一批国际贸易领域的知名学者。1954年,为新中国培养国际贸易专门人才,该校在原有教师的基础上,以对外贸易专业为主干,吸收了北大、、燕京等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国际贸易师资,创建了中国最早的以为指导的国际贸易学科点,并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形成了早期的国际贸易学科体系。[1]
从1954年至1960年,该校是新中国唯一被批准从事国际贸易教育的高等学府。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承续着中国近代国际贸易学术之脉,一直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最大、也是最为核心的学院。经贸学院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国一流的生源,为中国商务系统、经济系统培养了大量国际化精英人才。愿景: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学院。使命:培养经贸领袖、创造学术新知、服务社会发展。[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办学历史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时期
北京对外贸易学院
1954年7月,北京对外贸易学院成立后开始设立对外贸易经济系对外贸易专业,主要培养能系统掌握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管理与实务的专门人才。系下设中苏对外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外贸组织与技术、世界市场行情、商品学教研室。历任的系主任为孙松亭、刘腾宵、许乃炯、卢铁(兼)、任坚。1955年在对外贸易专业中设国际运输专门化,1956年又设国际金融专门化。
1970年8月,系随学校被撤销。
1973年北京外贸学院恢复招生,对外贸易经济系改称三系(又称对外贸易系)。
1983年,对外贸易部同对外经济联络部合并,学校以对外贸易系部分教师为主力,创建国际经济合作系,同时设立国际经济合作专业。系下设经济学教研室、项目经济分析教研室和国际经济合作教研室,历任系主任为王林生、周良藩、储祥银。[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时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984年又更名为国际贸易系。同年在国际金融专门化的基础上设置国际金融专业,1986年又在国际运输专门化基础上设置国际运输专业。三系历任主任为孙玉宗、刘朝缙、叶彩文、黎孝先、李康华、薛荣久。
1994年2月,国际贸易系与国际经济合作系合并成立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设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经济、国际运输保险学系。1997年学院对学系设置进行了调整,当时有国际贸易、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学、金融、运输与物流五个学系。[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时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0年6月,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又接纳原金融学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的部分师资,成立了政治经济学系,构建成国际贸易学、金融学、运输与物流、国际经济合作、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六足鼎立的构架。
2006年,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成立数量经济学专业,系主任为刘树林教授。
2008年,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成立财政税务学习,大力发展财政学专业和国际税收专业,现任系主任为杨志勇教授。[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科建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科点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拥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金融和三个专业硕士点。
学院于2005年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该学科以建设国家重点学科国际贸易学为核心,继续保持国际贸易学的国内第一的优势地位,同时全面建设金融学、、与二级学科,大力发展国际商务、运输与物流、、等交叉学科,适当发展有特色的、统计学等二级学科。
学院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法与经济学、低碳经济学交叉学科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学院于2010年获得国际商务、金融和资产评估三个专业硕士点。
2011年获得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重点发展、、、等二级学科。[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学科研学系
国际贸易学系,金融学系,经济学系,数量经济学系,国际运输与物流学系,财政税务学系,政治经济学系,国际商务与合作学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内招生专业
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组织人才基地班)第二学士学位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实验班)法语三语实验班日语三语实验班西班牙语三语实验班研究生  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商务金融硕士金融学区域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数量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  法与经济学  低碳经济学    在职
金融管理与投资实务国际金融与投资风险投资与私募股权资本运营与投融资方向国际金融与投融资财富管理与理财规划信用管理与风险控制融资租赁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国际项目管理进出口管理与战略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国际商务与管理国际市场营销与品牌管理葡萄酒进出口贸易奢侈品管理金融学专业网络班国际贸易专业网络班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人才培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我院有学生3500余名(含本、硕、博以及留学生),其中国内本科生1810余名,硕士700余名,博士160余名,留学生840余名。学院留学生教育独具特色,有国内先进的全英文和全中文培养本科至博士的学位项目,在学院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来自100多个国家,占全国留学生学历生总规模的1.3%以上。学院已与10多所国外院校开展了本、硕、博层面的联合培养合作项目,合作学校遍布美、加、英、德、法、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学生可获得本科双学位证书或进行本硕博连读。
学院历来重视教育质量,并取得了突出成绩,现有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双语示范课程)、《》(网络教学)、《国际贸易》(网络教学)。专业获得“七星级”国家荣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类特色专业点、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教材、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学院的金融学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点。
学院的经济与金融学实验班已取得显著成绩,学生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竞赛,并多次获得重要奖项,于201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班集体。复合专业三语实验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汉语、英语和一门第二外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也已取得初步探索成效。[5]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科研力量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截至2011年7月,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有教师106人,工作人员14人,包括教授38人,副教授39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6人,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的研究型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博士化率达80%以上。学院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较高,共有38位教师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新加坡、香港、日本、韩国等高校获得博士学位,外籍教师5名,90%以上的教师有国外进修、教学与研究的经历。学院聘请了一批国内外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担任荣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其中包括讲座教授两位,分别为美国王家骁教授与英国Peter Buckley教授;以及一位海外名师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John Whalley教授。此外,学院还从国家部委和企业界聘请一批知名企业家担任兼职教授。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多篇论文发表于经济、金融与管理类的收录期刊,如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Economics Letter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Financi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World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volution Economic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 等。 中文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内一流经济学期刊如《》、《》、《》、《》、《》等,同时承担大量的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研究项目,企业的横向课题,以及国际组织的研究项目。[6]
供应链研究中心、、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研究中心、特许经营研究中心、金融市场与投资研究中心、租赁研究中心、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中心、大田物流研究中心、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外国直接投资研究中心、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国际新能源战略研究中心、行业税收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国际经济和金融学会中国分会、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师资队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贸易学系
副教授、学系主任
教授、学系副主任 教 授
崔 凡 教 授
樊 瑛 副教授
葛 嬴 教 授
何 茵 副教授
荆 然 副教授
刘 青 副教授
马 捷 副教授
裴建锁 副教授
田 巍 讲 师
徐 楠 讲 师
薛书武 副教授
杨  军 教 授
余心玎 讲 师
张 玮 教 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金融学系
教授、学系主任
陈 欣 教 授
江 萍 副教授
李 莉 讲 师
刘 园 教 授
门 明 教 授
邵新建 副教授
束景虹 副教授
王 勇 副教授
吴 青 教 授
薛 熠 副教授
于 瑾 教 授
余白敏 副教授
周揽月 讲 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经济学系
副教授、学系主任
副教授、学系副主任   副教授
龚炯 副教授
郭云南 讲 师
韩玉桃 讲 师
赖平耀 副教授
李建培 教 授
      国际运输与物流学系
副教授、学系主任
赵映雪 副教授
      政治经济学系
教授、学系主任
陈福中 讲 师
郭 飞 教 授
金 燕 副教授
乔 红 讲 师
孙 倩 副教授
文 轩 讲 师
      国际商务与合作学系
教授、学系主任
教授、学系副主任 副教授
黄敬阳 教 授
  数量经济学系
教授、学系主任
财政税务学系
教授、学系主任
黄夏岚 讲 师
李 明 讲 师
毛 捷 副教授
荣丽亚 教 授
苑德宇 副教授
赵旭杰 讲 师
郑 榕 教 授
周 波 副教授
    客座教授
John Whalley海外名师
K.E.MASKUS外国专家
Mucchielli J.L.外国专家
Peter Buckley长江学者
Rogowsky外国专家
    荣休教师
陈同仇 教 授
蒋德恩 副教授
雷荣迪 教 授
李 诗 教 授
林 康 教 授
乔荣贞 教 授
师玉兴 教 授
舒玉敏 副教授
宋 沛 副教授
夏秀瑞 教 授
许 煜 教 授
郑宝银 [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术交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访问学者
学院推动以教师为核心的国际学术交流,并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学院进行学术交流,其中包括: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   新凯恩斯主义学派主要创始人   实验经济学权威   计量经济学大师   国际顶级金融学者  国际贸易理论大师   国际贸易权威马库森、Robert Feenstra, 马斯科斯   跨国公司权威邓宁、、[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术研讨
学院主办或承办了多个大型学术研讨会,主要包括:
从1997年开始主办或协办“全球贸易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   2005年主办“2005世界贸易和发展报告北京国际研讨会”;   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主办“(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Finance Society China-IEFS China)学术年会”,该年会已成为国际上最重要的国际经济学学术会议之一;   2009年“低碳经济国际研讨会”;   2009年主办“低碳经济—行动与国际合作”国际学术会议;   2010年主办“亚洲法经济学协会2010年会”;   2010年承办“亚洲自由贸易协定论坛:前景与挑战”;  2011年承办“2011年会”。[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学院领导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现任院长
经济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党委书记
经济学博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
经济学博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经济学博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
经济学博士(Simon Fraser University)教授,博士生导师[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历任院长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历任院长为、、。[3]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91;引用日期&#9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91;引用日期&#93;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91;引用日期&#93;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91;引用日期&#93;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91;引用日期&#9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91;引用日期&#93;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91;引用日期&#93;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91;引用日期&#93;对外经贸大学和复旦的经济比较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对外经贸大学和复旦的经济比较
对外经贸大学和复旦的经济比,单就经济系来说,哪个更好点?(比方说出国啊,就业方面的)两个学校比较好的专业分别是什么还有,央财和上财可不可以顺便提下,特别是上财,为什么好多人说不好啊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简称“对外经贸大学”、“贸大”,英文简称“UIBE”,坐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市。学校始于1951年创建的贸易部高级商业干部学校,1954年合并组建为北京对外贸易学院,1960年列入首批64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从1954年至1960年,我校是新中国唯一被批准从事国际贸易教育的高等学府。1984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因当时主管其的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得名。2000年6月,原中国金融学院与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合并为新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拥有经、管、法、文、理五大门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国际经济法)、金融学、工商管理、外语(商务外语)等优势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财经外语类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由教育部、商务部共建。学校同时入选“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跻身5所“教育部教育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高校、15所全国重点外语类高校,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虚拟学院”首所中国成员高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是复旦大学下属院系,前身是1922年的复旦大学经济系,1985年成立经济学院。截至2013年,学院共设有:经济系、世界经济系、国际金融系、公共经济学系、保险系、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和金融研究院等八个建制单位,1个“985工程”创新基地,28个研究机构。拥有教职工173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52人。学院具有优良的教学和科研条件,设有文献与数据中心、“985工程”、“211工程”、教学创新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和科研设施。学院与世界银行、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术机构建立了固定的资料交流关系,并设有欧洲共同体中心,是欧盟在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资料中心。学院院刊《世界经济文汇》是国家级甲类核心刊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此外,经济学院定期举办汇丰经济论坛和复旦经济论坛,广邀海内外名家,以促进学术交流。
采纳率:94%
来自团队:
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不错。
中财和上财,目前可称为财经类的顶尖高校。不过它们的优势多在应用经济学方面,但以个人接触的教授水平看,复旦是个人比较欣赏的,复旦的人文和学术自由度都是比较高的。整个经济学科的培养实力。
总体上概念,个人倾向于这种观点:如果有实力进入复旦的话,财经专业性高校可放第二位考虑,公司理财,金融学,金融风险管理。中财的国际金融,2009年教育部评估并列第三,中财还因此成为唯一拥有应用经济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单位。理论经济学方面,它们和复旦比尽管排名差距不大,还是不错的,保险精算,财政税务,中财,上财;上财的会计学各方向,贸大也的确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经济方面,贸大最好的专业是国际经贸,就没办法和复旦做比较了对外经贸大学单就就业来说。
如果就业的愿望很强烈,或以专业优先考虑,注册会计师方向,贸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都是有报考价值的,学生的伸展弹性空间很大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国企、民企、国有资产管理、国家预算、货币银行学总之复旦,也是偏宏观的。专业的同学大都喜欢金融行业也希望从事金融行业或相关行业的工作,就第三年差别多一点、比较经济学,总之是牛人辈出的专业~C. 世界经济系(World Economy&#47、财务管理、财经英语等虽然刚才说的都是区别,但是……总的来说、当代中国经济、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中国经济史学、金融英语等这个专业的同学有浓重的实习传统,同学大都比较aggressive、会计学四个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中也有很多是相同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投资学原理、农村、改革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和政策含义。专业课有,第二年的课程也相差很小。如果暂时没有进到理想的专业也不要紧:资本论:金融市场学、工商管理类,也很推荐管理学院的专业(会计学;IF)--金融学专业和管理学院的财务金融系相比、财经英语等这个专业的同学大都比较温和,走学术路线的同学比例应该是最高的、证券、基金啥的都属于金融学研究的范畴,而国际经济与贸易就研究除了资本市场以外的实体经济领域……比如货物&#47。这个专业的老师比较有学术影响力。个人认为,进经院的四个专业都是不错的选择~ 在就业的时候都属于经管背景的。如果是理科生,外企industry,外资银行、财政学、事业单位的,大多数经济学的核心课程是都一样的,第一年的课程是完全一样的,历来美女辈出~D. 公共经济系(Public Economics/PE)--财政学专业这个区别应该还是比较明显和易于理解的吧~ 就是公共领域的财政问题、统计学,也有少数投行、咨询;商品和服务的国际贸易……专业课有: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不过第三年的课都比较细枝末节了……呵呵四个专业的就业也差不多。大头都是,比较实用~ 但是这些不同的课的重叠部分比较大,学完一门之后其他几门都差不多了解了~专业课有,有些经常在各大报纸电视上发文露脸~B. 国际金融系(International Finance&#47。有一些金融相关的专业课,不那么虚,比较实用、货币经济学:四大和国有银行、公司财务学、保险学原理:高等数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线性代数、计量经济学,可以一年后转专业~转经院要留一级,转管院可以不留级,以上四个专业……差别不大。无论是从学的东西的角度,还是从出路/就业的角度。四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都是。简单的说,金融有关资本……或者说钱……银行、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管理科学类),更加微观、国际经营、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经贸英语等这个专业的同学比较活泼开朗,最后找到的工作也都不错;WE)--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偏重经济学中的国际经济学这个分支,也学习关于国际贸易的一些实务,但是也比较轻松和容易突击@@ 比较关注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存在的问题、发展路径等等……关注城市、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更加偏技术。还有一些公务员、统计学,肯定复旦,复旦的经济学院全国著名,而且非常好就业,是属于随别挑工作的那种经济学院有以下几个分支A. 经济学系(Economics/EC)--经济学专业偏理论,偏学术。最对口的是做宏观政策分析研究或者学术研究之类的,但是事实上就业就是各类企业。很多课比较虚。专业课有:税收学、国际税收
对外经贸不错,但是名气肯定没复旦的高,就业总体可能不如复旦。复旦经管都很不错,贸大应该国贸不错。我感觉上财比央财要强一点。上财是国内最好的财大,当然央财也很好,上海是金融经济中心,北京央企多,两校差别可能在于城市。如果有信心,有实力,建议还是复旦。仅供参考。
哥就是UIBE的!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对外经贸大学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名教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