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肥好还是果树用什么复合肥好好用

不要再拿复合肥当水溶肥来使用了
我的图书馆
不要再拿复合肥当水溶肥来使用了
 作物主要吸收离子态的养分,任何肥料必须溶解于水中成为离子态才能被作物根系或叶片吸收。如果没有水作为吸收的载体,再好的肥料对于作物来说都是无效的。这是植物营养学中最基本的原理之一。我们发现在很多作物上,尤其是旱地作物上,不是没有肥料的投入,最大最普遍的问题是没有水肥结合(灌溉与施肥分开)或者结合不好(如施肥时的过量灌溉或灌水不足),导致大部分的肥料没有被作物吸收,白白浪费。    现在越来越多的种植户意识到水肥结合施用后的效果。华南地区的一些果树蔬菜种植户将颗粒复合肥泡水过夜,然后淋施、浇施或者用喷水带施用。由于颗粒复合肥溶解慢,云南一些农资店的店主居然将颗粒复合肥用粉碎机粉碎后卖给农民。虽然市场上粉剂水溶性复混肥(我国称为大量元素水溶肥)琳琅满目,但价格昂贵,大部分农民和大部分作物都用不起。目前只在一些经济价值高的作物上少量使用。水肥一体化是一种让肥料高效发挥作用的施肥方法,适用于所有作物。目前急需一种速溶低价平衡的肥料满足这一巨大的市场需求,液体复混肥正好担此重任。    液体复混肥有两种剂型,一种是清液的,澄清透明,无杂质,主要用于各种灌溉系统。另一种为悬浮型,外观不透明,无杂质的可用于各种灌溉系统,有杂质的一般作底肥或种肥同播时施用。液体复混肥主要的生产原料为尿素硝铵溶液(国外称氮溶液)、聚磷酸铵、工业级一铵二铵,农业级一铵二铵、氯化钾、硝酸钾及其它中微量元素肥料。液体肥料在很多国家已广泛应用。美国液体肥料占全部肥料的55%,有3000多家液体配肥厂。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罗马尼亚等国也大量用液体肥。以色列田间几乎百分百用液体肥。    与固体复混肥相比,液体复混肥有其独特的优势。    1、生产过程中的优势液体复混肥的生产过程主要是溶解和混合的过程。有冷混和热混工艺。大部分情况下常温常压生产,生产过程无三废排放。氮磷原料直接用液体形态(如液体尿素、液体硝铵、液体磷铵等)。而颗粒复合肥料需要固体原料,需要破碎、造粒、干燥,消耗能源。液体肥料的原料选择范围广,只要对作物生长有用的物质都可以作为液体肥料生产的原料。广泛的原料来源可显著降低液体肥料的生产成本。由于液体肥料的生产过程主要是溶解和混合,所以液体肥料的配方很容易调整,可以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规律配制专用配方,满足精准施肥的要求。液体肥料配方中容易加入中微量元素,加入氨基酸、腐殖酸等促进养分吸收的物质,配方中养分更加平衡,功能更多,添加后混合均匀,质量一致。在颗粒肥料中添加中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有机质成为技术难题。一是无法添加均匀,二是一些原料吸潮严重,添加后无法造粒。    2、应用过程中的优势液体肥料兑水施用,水分把肥料带到根区,促进吸收。液体肥料通常由灌溉系统少量多次施用,肥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悬浮液体肥通过施肥机械也可以施入根区或者种子附近。而颗粒复合肥通常是撒施在土壤表面,灌溉和施肥分开,一次用量大。在漫灌和大雨的情况下,肥料淋失严重。在小雨和灌溉不足的情况下,肥料烧根烧种烧苗现象时有发生。这些因素是我国肥料利用率低及肥效差的重要原因。液体肥料中的养分溶解在水中,施用时浓度安全,一般不会烧苗烧根烧种。养分随水送到根部,从而被根部直接吸收,所以液体肥料的肥效比固体肥料快。通常液体肥料由灌溉管道施用,易于自动化施肥,节省人工。而颗粒肥撒施穴施都会消耗更多的人工。    但液体复混肥也存在显著的缺点。液体复混肥一般不宜远距离运输,如需包装则包装成本显著高于颗粒肥料。国外是大农场经营体制,通常液体配肥厂配好肥后直接配送到农场,没有包装和中间环节。直接配送模式也适合我国的集约化经营的农场,如新疆、内蒙、东北等地。我国有大量的小户经营,针对小户用量少的情况,可采用加肥站模式销售(类似汽油的零售),也无需包装。用户用以前的旧桶旧罐到加肥站购肥,少量多次购买。现在有企业开发出液袋纸箱包装模式,大幅度降低液体肥料的包装成本,使每吨包装材料降到三百多元,运输距离显著增加。     水肥一体化技术因其“节工、节水、节肥、节药、高效、环保、高产、优质”的突出优点在我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解决了水肥供应问题,沙地、河滩地、坡地等都能成为高产的好地。水肥一体化技术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年)》中将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的重要任务。2013年春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指导意见》,要求到2015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总面积达到8000万亩以上。在中央和地方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和不断加大投入的情况下,我国节水灌溉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快车道。截止2013年底,节水灌溉工程面积4.07亿亩,其中喷灌0.45亿亩、微灌0.58亿亩(387万公顷),其中滴灌面积估计5000万亩以上,仅新疆一省超过3000万亩。液体复混肥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配套产品,非常适合通过灌溉系统施用。但目前我国液体复混肥的发展还没有起步,液体复混肥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大大制约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效果。我国液体复混肥发展受限制的主要原因有:1、过高过严的行业标准的限制。目前生产液体复混肥必须按照相关的农业行标生产。这个行业标准对配方养分含量规定太高,企业无法生产合格产品。部分企业能生产,但生产的产品价格太高,大部分作物用不起。2、繁琐、漫长、昂贵的登记程序。目前液体复混肥要去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登记,获得登记证后才能生产。登记过程需要工厂抽样、寄送样品、样品分析、田间多次多点试验、毒性试验等多重环节,耗时耗钱。同样一个产品拿到正式登记证,我国需要2年半时间,耗费超过6万元,而美国仅需两个月,耗费50美金。3、液体肥料的知识还未普及,许多人对液体肥料一知半解,认识模糊,液体肥料缺少示范推广。4、液体肥料的施用设备(特别是土壤基施和种肥同播的设备)缺乏,急需引进或研发。5、缺乏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目前液体复混肥的生产没有任何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助。    目前氮磷肥行业产能过剩,效益低下,产品同质化严重。复混肥行业也即将面临同样的问题。企业面临产业结构调整和开发新产品的紧迫任务。从发达国家的肥料生产看,液体复混肥无疑是我国传统复混肥企业新的发展方向,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相信随着我国劳力价格不断提高,全民对环境保护的更高要求,土地流转的加速和农场规模的扩大;随着国家对化肥施用量的控制更加严格,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不断普及及相关标准和登记制度的完善和简化,液体复混肥会迎来快速发展的机会,逐步成为我国的主流肥料。
TA的最新馆藏[转]&» 正文
水溶肥使用注意事项:请勿大水漫灌
发布日期:  编辑:正道化肥网
核心提示:水溶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农业用水、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施用时应结合其
水溶肥在提高肥料利用率、节约用水、减少生态环境污染、改善作物品质以及减少劳动力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施用时应结合其特点掌握以下技巧:避免直接冲施,要采取二次稀释。水溶肥比一般复合肥养分含量高,用量相对较少,直接冲施极易造成烧苗伤根、苗小苗弱等现象,二次稀释不仅利于肥料施用均匀,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少量多次施用。由于水溶肥速效性强,难以在土壤中长期存留,少量多次是最重要的施肥原则,既符合植物根系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也减少一次性大量施肥造成的淋溶损失。一般每次每亩用量在3~6千克。
注意养分平衡。水溶肥一般采取浇施、喷施或者将其混入水中,随同灌溉(滴灌、喷灌)施用。需要提醒的是,采用滴灌施肥时,由于作物根系生长密集,对土壤的养分依赖性减小,更多依赖于通过滴灌提供的养分。如果水溶肥配方不平衡,会影响作物生长。另外,水溶肥千万不要随大水漫灌或流水灌溉等传统灌溉方法施用,以避免肥料浪费和施用不均。
配合施用。水溶肥料为速效肥料,一般只能作为追肥。特别是在常规的农业生产中,水溶肥是不能替代其他常规肥料的,要做到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水溶肥与常规肥相结合,以便降低成本,发挥各种肥料的优势。
尽量单用或与非碱性混用。蔬菜出现缺素症或根系生长不良时,不少多采用喷施水溶肥的方法加以缓解。在此提醒,水溶肥要尽量单独施用或与非碱性的农药混用,以免金属离子起反应产生沉淀,造成叶片肥害或药害。
避免过量灌溉。以施肥为主要目的灌溉,达到根层深度湿润即可。不同的作物根层深度差异很大,可以用铲随时挖开土壤了解根层的具体深度。过量灌溉不仅浪费水,还会使养分淋失到根层以下,不被作物吸收,造成浪费。特别是水溶肥中的尿素、硝态氮肥(如硝酸钾、硝酸铵钙、硝基磷肥及含有硝态氮的水溶性肥)极易随水流失。
防止地表盐分积累。大棚或温室长期采用滴灌施肥,会造成地表盐分累积,影响根系生长。可采用膜下滴灌抑制盐分向表层迁移。本文网址:&会员账号:
←点击获取验证码&
您所在的位置:
水溶肥这样用 效果翻两倍!
8:38:06   来源:芮大叔   【
  与传统的过磷酸钙、造粒复合肥等品种相比,水溶性肥料具有明显的优势。它是一种速效性肥料,水溶性好、无残渣,可以完全溶解于水中,能被作物的根系和叶面直接吸收利用。水溶肥在设施农业上与微喷灌、滴灌等结合运用,以水带肥,实现水肥一体化,达到省水省肥省工的效能。在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今天,施用水溶肥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措施之一。本文为大家介绍水溶肥施用的7个技术要点:
  1、避免直接冲施
  要采取二次稀释水溶肥比一般复合肥养分含量高,用量相对较少,直接冲施极易造成烧苗伤根、苗小苗弱等现象,二次稀释不仅利于肥料施用均匀,还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2、少量多次施用
  由于水溶肥速效性强,难以在土壤中长期存留,少量多次是最重要的施肥原则,符合植物根系不间断吸收养分的特点,减少一次性大量施肥造成的淋溶损失。一般每次每亩用量在3~6千克。
  3、注意养分平衡
  水溶肥一般采取浇施、喷施,或者将其混入水中,随同灌溉(滴灌、喷灌)施用。需要提醒的是,采用滴灌施肥时,由于作物根系生长密集、量大,对土壤的养分供应依赖性减小,更多依赖于通过滴灌提供的养分。如果水溶肥配方不平衡,会影响作物生长。另外,水溶肥千万不要随大水漫灌或流水灌溉等传统灌溉方法施用,以避免肥料浪费和施用不均。
  4、配合施用
  水溶肥料为速效肥料,一般只能作为追肥。特别是在常规的农业生产中,水溶肥是不能替代其他常规肥料的。要做到基肥与追肥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水溶肥与常规肥相结合,以便降低成本,发挥各种肥料的优势。
  5、尽量单用或与非碱性混用
  蔬菜出现缺素症或根系生长不良时,不少农民多采用喷施水溶肥的方法加以缓解。在此提醒,水溶肥要尽量单独施用或与非碱性的农药混用,以免金属离子起反应产生沉淀,造成叶片肥害或药害。
  6、避免过量灌溉
  以施肥为主要目的灌溉时,达到根层深度湿润即可。不同的作物根层深度差异很大,可以用铲随时挖开土壤了解根层的具体深度。过量灌溉不仅浪费水,还会使养分淋失到根层以下,作物不能吸收,浪费肥料。特别是水溶肥中的尿素、硝态氮肥(如硝酸钾、硝酸铵钙、硝基磷肥及含有硝态氮的水溶性肥)极易随水流失。
  7、防止地表盐分积累
  大棚或温室长期采用滴灌施肥,会造成地表盐分累积,影响根系生长。可采用膜下滴灌抑制盐分向表层迁移。
(芮大叔)
· ( 8:21:48)· ( 10:37:49)· ( 9:22:15)· ( 8:25:33)· ( 10:44:07)· ( 9:51:12)· ( 8:35:49)· ( 15:35:50)· ( 8:57:16)· ( 8:24:55)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化肥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化肥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化肥网”。违反上述条款,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站)”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本网所展示的信息由买卖双方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本网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友情提醒:网上交易有风险,请买卖双方谨慎交易,本地最好是见面交易,异地交易请多学、多看、多问、多了解,网上骗术多种多样,谨防上当受骗!
5,本网刊载之所有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6,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地址不清稿酬未付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编辑部电话:8 电子信箱:(请把#换成@)
商务推荐&&电话:8
图片推广&&电话:8&?&?&?&?&?&?
&?&?&?&?&?&?&?&?&?&?
&?&?&?&?&?&?&?&?&?&?
业务合作:&&客户服务:
招商热线:9&&电话:9&&传真:7&&农资营销群:
中文域名:&&邮箱:(请将#替换成@)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编号:
本站所有页面设计、数据、版权均归好农资招商网所有,任何抄袭、仿造、镜像均属侵权行为,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好农资招商网由郑州中原区须水法律服务所做为法律顾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复合肥能当水溶肥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