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用噻虫嗪价格戊唑醇包衣影响出苗率吗

拒绝补种,5大方法教你种出高出苗率玉米
拒绝补种,5大方法教你种出高出苗率玉米
财富管理知识
输入图片描述微信搜索:千色龙种子健康科技1、选好种,一定要测出芽率。现在玉米播种基本都采用单粒精播,一亩地播种量在粒。农民家里的播种机基本上全部换成单粒播种机了,但是,不是所有的种子都适合单粒精播,选不好种子,就很容易出问题。为什么散种子便宜,为什么大公司的种子贵?难道就是因为包装的问题吗?不是那样!真正大公司种子,出芽率和纯度把关都比较严格。散种子把关就差很多:纯度差不多,出芽率也凑合,精选也凑合,都是在凑合。“这个种子卖出去后,只要农民不回来找我事,我认为这个种子就行。”这就是卖散种子的态度。微信公众号:千色龙种子健康科技2、播种机的行走速度不可过快。拖拉机手挣钱,是按亩收费,所以就开的比较快。但是播种速度过快,出苗就容易不均匀。有三空的、有两空的,甚至有十几米没有苗的。所以说播种机速度不能太快,尤其是种地大户要小心。3、土坷垃多,影响出苗。如果土坷垃多,播种后,种子很容易没有在播种沟里。所以在播完后,建议顺着播种沟走一遍,没有在播种沟的种子,把它踢到沟里,并踩一下。4、防止种肥烧芽,及时浇水。现在玉米种植很多都施用种肥,就是在播种玉米的时候,肥料已经用下去。如果播完种,不及时浇水,这个化肥就把种子烧了,也就是化肥烧芽。所以播完种以后一定要及时浇水。三天后浇水就很危险了,一周后才浇水,肯定已经烧苗,只能等着重新播种了。5、麦秸多,阻碍玉米出苗。一定要将麦秸挑开,因为麦秸多不仅阻碍出苗,而且麦秸多的地方,二点纹夜蛾也多。防治二点纹夜蛾,打药还不如把麦秸挑开。防治病虫害,一定要想一想,为什么这个虫子厉害,为什么这个病厉害?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我们知道了,把这个原因掐断,比打药要管用得多。不要太迷信农药,农药现在滥用太厉害了。并且在选择收割机的时候,最好选用可以粉碎麦秸的机器。最好中午、气候干燥的时候收小麦,这样有利于麦秸粉碎,地里就不会出现麦秸成堆的情况,这样可以很好防止玉米不出苗和二点纹夜蛾爆发。6、玉米包衣或二次包衣,,常见玉米种子大多数都是经过包衣的种子,包衣过的种子可以有效防止玉米苗期一些病虫害,如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玉米根腐病,茎基腐等,包衣过的种子可根据自己土地往年病虫害情况和防止不法种子生产厂家包衣成分不足可进行适量二次包衣,为包衣的种子一定要进行包衣处理,可用60克/L戊唑醇,11%精甲双灵·咯菌腈·嘧菌酯、25咯菌腈·精甲双灵·噻虫嗪等药剂包衣处理。夏玉米播种出苗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想要出苗率达到70%—80%,是很容易实现的。但如果想要玉米苗出到99%的均匀度,那就得费劲。这个出苗率的差别,可导致产量一亩地差个200斤。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夏玉米,稀疏地方的棒子大不了多少。如果缺苗了,一棵上的玉米棒子绝对长不到两个棒子那么大,和棉花不一样,因此夏玉米更要把握好播种出苗关。千色龙 →千色龙种子健康科技是全国最大农药制剂上市企业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旗下专业从事种子健康处理产品的全资子公司,目前拥有种衣剂产品登记证19个涉及设计小麦、玉米、花生、水稻、等多种作物,已在河南山东河北等重点省份形成了很强的品牌影响力。千色龙种子健康科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财富管理知识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真诚和朋友交朋友,希望你喜欢我
作者最新文章您当前的位置: > 信息详情
病虫情报第21期
&&发布时间: 10:46:06&&
发布人: admin&&
文章来源: 淅川植保站&&
点击率:636
&& 自定样式:
文字颜色 黑色 白色
红色 灰色 绿色
蓝色 青色 黄色
背景颜色 白色 黑色
粉红 灰色 绿色
蓝色 青色 综色
&淅川县2016年麦播期及冬前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 播种期和冬前是预防和控制小麦多种病虫草害的有利时机,做好此阶段的防控工作,不仅能够预防烂种死苗、控制小麦早期病虫草的发生危害,保障小麦一播全苗、正常分蘖和健壮越冬,打好丰产基础,而且可有效延迟和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危害,对确保我县小麦生产安全至关重要。为搞好麦播期及冬前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工作,特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
  一、?防控对象及治理策略
  (一)防控对象& 根据近年来我县小麦病虫草害发生特点和县气象局秋冬季气候预测结果,今年我县麦播期重点防控对象是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和地下害虫,兼顾黑穗病、黄花叶病、锈病、白粉病、蚜虫、灰飞虱、潜叶蝇等;秋苗期重点防除对象是杂草,监测挑治对象包括纹枯病、地下害虫、蚜虫、麦蜘蛛等。
  (二)治理策略& 针对我县小麦秋冬季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状况,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植物检疫,落实抗病虫品种、健康栽培和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关键措施,推广先进植保机械,扩大统防统治面积,杜绝白籽下地,力争麦播病虫防治全覆盖。
  二、??主要防控技术措施
  (一)选择种植适用抗(耐)病虫品种
  我县是条锈病越冬区和春季常发区,应选用对条锈病抗性较好、耐穗发芽的中早熟品种,如衡观35、西农979、郑麦366、许科316、兰考198、郑麦101等较抗病品种。预防小麦赤霉病发生,可选用抗(耐)赤霉病的扬麦、宁麦系列品种,为中后期赤霉病的防控奠定基础。
 & (二)积极推广健康栽培技术
  健康栽培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提高小麦抵抗病虫侵害和自身补偿的能力,减轻作物受害程度,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是病虫害科学治理的基础。
  一要精细整地。秋作物收获后,及时整地,实行秸秆还田的要粉碎切细、深耕掩埋、耙耱压实,旋耕田块一定要耙实,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一次。注意增施腐熟有机粗肥,并加入适量生防菌。根据土壤肥力检测结果进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二要足墒适期适量播种。坚持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严格掌握适播期,控制播量,精细播种,避免播种过深和群体过大。
  (三)全面推行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
  各乡镇应把推广应用种子药剂处理特别是种子包衣技术作为今年麦播期病虫防控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科学选药,力争实现包衣、拌种全覆盖。
  我县属小麦全蚀病无病区,要加强检疫,把好关口,严禁传入。
  对预防小麦条锈病,要重点采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拌种剂或悬浮种衣剂进行拌种或包衣,或者使用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三唑醇干拌剂进行干拌。
  预防纹枯病可用咯菌腈、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种衣剂及其复配种衣剂进行包衣,使用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或干拌剂进行拌种时需特别注意控制用量、尽量拌匀、土壤要湿润,防止出现药害导致出苗率降低。预防茎基腐和根腐病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种菌唑等进行包衣或拌种。用吡虫啉、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包衣可预防蚜虫,灰飞虱及其传播的黄矮病和丛矮病, 拌种时严禁吡虫啉闷种,防止产生药害。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辛硫磷或毒死蜱拌种。预防小麦黑穗病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三唑酮、三唑醇、多菌灵等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对土传病害重发田、地下害虫和吸浆虫高密度田块,可以实施药剂土壤处理。
  在多种病虫混合重发区,可以采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或种菌唑等杀菌剂与吡虫啉或噻虫嗪等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也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复配种衣剂包衣或合理的杀菌剂和杀虫剂配方,进行混合拌种或者包衣,起到&一拌多效&的作用。要慎重选择对路农药品种,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操作或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防止药害和人畜安全事故发生。&&& 药剂包衣或拌种时,可以加入适量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诱抗剂和生长调节剂一起处理种子,促进小麦出苗、生根、分蘖和健壮生长。
  (四)大力开展冬前化学除草。
  小麦出苗到越冬前是防治杂草的关键时期,应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化学除草,提高防治效果。以野燕麦、看麦娘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酸、精恶唑禾草灵等除草剂进行防除;双子叶杂草可选用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苯磺隆、溴苯腈和二甲四氯水剂等除草剂进行防除。施药时间要掌握在主要杂草基本出齐、小麦3-5叶、杂草2-4叶期、日均温5℃以上的晴天进行。要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尽量采用大中型喷杆喷雾机施药,以保证防除效果,防止药害发生。
  (五)严密监控秋苗期病虫危害。
  秋苗期要做好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和地下害虫、麦蜘蛛、蚜虫、潜叶蝇等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调查,及时开展病虫挑治,保护小麦壮苗越冬。
关于我们 |
电话:4 传真:8 E-mail:
淅川农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北京农信通技术支持关于印发《洛阳市2016年麦播期及冬前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洛阳市农业局
洛阳农业局主办
> 通知通告
关于印发《洛阳市2016年麦播期及冬前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洛市保检【2016】10号
关于印发《洛阳市2016年麦播期及冬前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植保植检站、农办:
为做好2016年小麦播种期和冬前病虫草害防控工作,保障小麦一播全苗、健壮越冬,打好丰产基础,特制定《洛阳市2016年麦播期及冬前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洛阳市2016年麦播期及冬前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2016年9月18日
洛阳市2016年麦播期及冬前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播种期和冬前是预防和控制小麦多种病虫草害的有利时机,做好此阶段的防控工作,不仅能够预防烂种死苗、控制小麦早期病虫草的发生危害,而且可有效延迟和减轻小麦中后期病虫危害,对确保小麦生产安全至关重要。为搞好麦播期及冬前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工作,根据近年来我市小麦病虫草害发生危害特点,结合近期地下虫和小麦吸浆虫调查,特提出如下技术指导意见,请各县(市、区)结合当地病虫草害发生实际贯彻落实:
一、防控对象及治理策略
(一)防控对象& 今年我市麦播期重点防控对象是纹枯病、全蚀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和地下害虫、吸浆虫,兼顾黑穗病、白粉病、蚜虫、灰飞虱、孢囊线虫病、潜叶蝇等;秋苗期重点防除对象是杂草,监测挑治对象包括纹枯病、白粉病、地下害虫、蚜虫、麦蜘蛛等。
(二)治理策略 &针对我市不同生态类型区小麦秋冬季主要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危害状况,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强化植物检疫,落实抗病虫品种、健康栽培和种子包衣(药剂拌种)等关键技术措施,推广先进植保机械,扩大统防统治面积,杜绝白籽下地,力争麦播病虫防治全覆盖。
二、主要防控技术措施
(一)选择种植适用抗(耐)病虫品种
小麦锈病常发区,应选用对条锈病抗性较好的中早熟品种,如西农979、郑麦366、许科316、兰考198、郑麦101等;近年来赤霉病发生严重的地区,可选用对的366316198101品种;孢囊线虫病常发区,可选择种植太空6号、濮麦9号、新麦18、新麦19等具一定抗病性的品种。
(二)积极推广健康栽培技术
健康栽培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状况,提高小麦抵抗病虫侵害和自身补偿的能力,减轻作物受害程度,优化农田生态环境,是病虫害科学治理的基础。
一要精细整地。结合麦播整地进行深耕细耙,可有效杀灭地下害虫。实行秸秆还田的要粉碎切细、深耕掩埋、耙耱压实,旋耕田块一定要耙实,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必须深耕一次。注意增施腐熟有机粗肥,并加入适量生防菌。根据土壤肥力检测结果进行配方施肥,避免偏施氮肥。
二要足墒适期适量播种。坚持足墒播种,确保一播全苗,严格掌握适播期,控制播量,精细播种,避免播种过深和群体过大。对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等根部病害发生较重的区域,要采取针对性措施,精选种子,适期迟播,延缓病原侵染,以培育壮苗并提高小麦自身抗逆能力。
三要合理轮作。在全蚀病、孢囊线虫病、小麦吸浆虫、黄花叶病严重发生区,推广与非寄主作物轮作的措施,减轻其发生危害。
(三)全面推行药剂拌种和种子包衣
各地应把推广应用种子药剂处理特别是种子包衣技术作为今年麦播期病虫防控的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科学选药,力争实现包衣、拌种全覆盖。
对全蚀病发生区,要继续加大除害处理力度,进一步控制其扩散危害。重发区要争取财政支持,实施硅噻菌胺悬浮剂统一拌种;一般发生区统一采用苯醚甲环唑、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等进行针对性种子处理;种子繁育基地所使用的种子必须进行种子除害处理,不按要求进行处理的,检疫部门不接受种子田申报。新病区和零星发生区,要采取土壤药剂处理加药剂拌种等综合措施,且不能作为小麦种子繁育田;无病区要加强检疫,把好关口,严禁传入。
预防纹枯病可用咯菌腈、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种衣剂及其复配种衣剂进行包衣,使用三唑醇可湿性粉剂或干拌剂进行拌种时需特别注意控制用量、尽量拌匀、土壤要湿润,防止出现药害导致出苗率降低。
预防茎基腐病和根腐病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种菌唑等进行包衣或拌种。
用吡虫啉、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包衣可预防虫害及其传播的黄矮病和丛矮病,拌种时严禁吡虫啉闷种,防止产生药害。
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辛硫磷或毒死蜱拌种。
预防小麦黑穗病可选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三唑酮、三唑醇、多菌灵等药剂进行拌种或包衣。
对土传病害重发田、地下害虫和吸浆虫高密度田块,可以实施药剂土壤处理。
在多种病虫混合重发区,可以采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或种菌唑等杀菌剂与吡虫啉或噻虫嗪等杀虫剂,进行混合拌种或种子包衣。也可根据当地病虫发生的实际情况,选用复配种衣剂包衣或合理的杀菌剂和杀虫剂配方,进行混合拌种或者包衣,起到&一拌多效&的作用。
各地要慎重选择对路农药品种,严格按照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操作或在植保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防止药害和人畜安全事故发生。
药剂包衣或拌种时,可以加入适量氨基寡糖素、芸苔素内酯等诱抗剂和生长调节剂一起处理种子,促进小麦出苗、生根、分蘖和健壮生长。
(四)大力开展冬前化学除草。
小麦出苗到越冬前是防治杂草的关键时期,各地应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化学除草,提高防治效果。以野燕麦、看麦娘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炔草酸、精恶唑、禾草灵等除草剂进行防除;以节节麦、碱茅、硬草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甲基二磺隆、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进行防除;双子叶杂草可选用双氟磺草胺、氯氟吡氧乙酸、唑草酮、苯磺隆、溴苯腈和二甲四氯水剂等除草剂进行防除。
施药时间要掌握在主要杂草基本出齐、小麦3-5叶、杂草2-4叶期、日均温5℃以上的晴天进行。要充分发挥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尽量采用大中型喷杆喷雾机施药,以保证防除效果,防止药害发生。
(五)严密监控秋苗期病虫危害。
秋苗期要做好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和地下害虫、麦蜘蛛、蚜虫、潜叶蝇等病虫害的发生危害动态调查,及时指导农户开展病虫挑治,保护小麦壮苗越冬。要在系统监测基础上,结合播种基础、小麦长势、品种抗性和气象因素,综合研判明春小麦重大病虫发生趋势。
三、重点做好几项工作
(一)查清病虫基数,制定科学防控方案
各县(市、区)植保站要在澄清地下害虫和吸浆虫的密度及重发区域基础上,澄清全蚀病、茎基腐病和根腐病等土传病害的分布区和重发区,以及小麦种子带菌情况,结合近年小麦病虫发生危害新特点,提出本地重点防控对象,分区分类制定麦播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方案,以指导种植户开展科学防控。
(二)搞好技术服务,普及综合防治技术
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体,大力宣传秋播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的重要性、简便性、高效性和经济性以及减药控害的重大意义,宣传工作中出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为工作推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积极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麦播病虫防治服务,将培训链条向农资经营商和种粮大户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延伸,同时,要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分片包干,采取培训班、现场会、科技直通车、墙报板报、明白纸等方式,对乡村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技术培训,最大限度普及播种期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提高群众防病治虫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加强示范区建设,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各县(市、区)要在总结近年小麦病虫草综合防治和统防统治示范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及早谋划今年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要选好示范地点、优化具体方案,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关键措施,搞好技术集成,发挥辐射作用,推进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力争在节本增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规范化、标准化等方面再上新台阶。
(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保证防控效果
麦播期病虫防治时间紧,技术要求高,农户分散操作很难保证质量和效果。各县(市、区)要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生产主体和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争取以乡、村或种植大户为单位,统一使用大中型植保机械包衣拌种、土壤处理和化学除草,努力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提高防治效果。同时,要积极推进农机农艺相融合,根据田块和施药机械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种植模式,预留出植保机械行走通道,方便全生育期统防统治作业。
(五)多方筹措资金,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各县(市、区)植保部门要积极主动向当地农业局(农委)和政府领导做好汇报,及早提出麦播期病虫防控技术推广工作所需经费和物资计划,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同时,要整合利用好植保专项经费、高产创建经费、粮食大县奖励资金等各种农业资金,优先应用于麦播病虫防控,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坚决打赢麦播病虫防治战役,为夺取明年小麦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版权所有:洛阳市农业局 豫ICP备号» 正文
小麦防病虫第一步:拌种剂的正确使用
发布日期:  编辑:191农资人
核心提示:小麦播前合理使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等药拌种,可以有效防治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全蚀病、早期纹枯病等病害
小麦播前合理使用戊唑醇、苯醚甲环唑、苯醚&咯菌腈等药拌种,可以有效防治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全蚀病、早期纹枯病等病害;合理使用吡虫啉、噻虫嗪、丁硫克百威等药拌种,可以有效防治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早期蚜虫等。将适用于防治病害和害虫的拌种剂合理混用,可以达到有效防病虫的效果。
重防三大病害:全蚀病、黑穗病、根腐病
全蚀病是典型的根部病害,破坏小麦根系,使根系和茎基部1~2节像炭一样黑。病原为禾顶囊壳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混杂于间或粪肥中越夏越冬,成为初侵染源。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播种后,病菌从麦苗根部、幼芽鞘等处侵入,返青后菌丝沿根扩展,侵害分蘖节和茎基部。
土壤贫瘠、尤其是缺磷田块发病重;偏碱性及团粒结构好的土壤发病重;播种过早,病菌冬前侵染早,侵染期长,发病重;地势低洼,多雨潮湿加重病情。播种晚,温度低,苗期则不易发病。
该病发生后蔓延速度快,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从植株零星发病到成片死亡只需3年时间。至发病高峰年份后,病情则逐年下降,有自然衰退的现象。小麦全蚀病的田间消长规律,包括冬前始病期、越冬缓慢发展期、病害盛发期及发病高峰期4个时期。
小麦黑穗病有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两种。腥黑穗病因病麦粒含三甲胺有鱼腥气味而得名,小麦收获时,病菌孢子黏附在种子表面,形成种子带菌;病菌孢子落于田间,形成土壤带菌。小麦种子发芽时,病菌孢子同时萌发,病菌菌丝从小麦芽鞘侵入麦苗,在植株内生长蔓延,最后使病株所有穗子的全部籽粒形成黑色菌瘿,造成毁灭性危害。
散黑穗病主要危害小麦穗部,病株抽穗期略早于键株,初期病穗外面包有一层灰白色薄膜,病穗尖端略微露出苞叶时,即有黑粉散出。病穗抽出后,黑粉被风雨吹散,病穗上的小穗几乎全部被毁。一株发病,主茎和所有分蘖都出现病穗,抗病品种部分分蘖穗能正常结实。
根腐病在小麦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可危害植株各部位,表现根部腐烂、叶片出现病斑、茎枯死、穗颈枯死等症状。苗期发病,小麦芽鞘和根部变褐色甚至腐烂。
发病轻的植株生长细弱,不久枯死;发病严重的幼芽不能出土便枯死。分蘖期病株根颈部出现褐色病斑,叶鞘也变褐腐烂,无效分蘖增多、丛生,严重时幼苗枯死。生长后期发病,病株易拔起,但不见根系腐烂,引起倒伏和形成&白穗&。春季气温不稳定,返青期遇寒流,麦苗受冻后抗病能力下降,易诱发根腐病,造成大量死苗。
防治三病拌种方案
一、戊唑醇系列产品。用戊唑醇悬浮种衣剂拌麦种,一般每100公斤麦种用戊唑醇纯药3~4克,可以有效防治散黑穗病、腥黑穗病、全蚀病、根腐病、早期纹枯病等病害,对赤霉病苗腐也有较好防效。
拌种后小麦出苗期可能推迟一两天,但对小麦发芽率没有影响,而且苗齐苗壮,根系发达,叶色浓绿,叶片宽。用药量不能过大,拌100公斤麦种戊唑醇纯药用量超过6克,对小麦出苗率和出苗速度易产生较大不良影响。
二、苯醚甲环唑系列产品。有多个苯醚甲环唑产品登记用于小麦种子处理防治散黑穗病、全蚀病、纹枯病,对根腐病也有效。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这方面的产品比较丰富,该公司的30克/升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登记用于防治全蚀病,按药种比1∶167~200用药,约合每100公斤种子用纯药15~18克;
登记用于防治纹枯病和散黑穗病,每100公斤种子用纯药6~9克。该公司的适麦丹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含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各2.4%),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制剂200毫升拌种,可以有效防治小麦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全蚀病、早期纹枯病等病害,并且能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小麦抗逆性。
该公司的酷拉斯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含苯醚甲环唑2.2%、咯菌腈2.2%、噻虫嗪22.6%),每100公斤小麦种子用制剂200毫升拌种,除能有效防治上述病害外,还能有效防治金针虫等地下害虫及早期蚜虫等。其他公司的苯醚甲环唑系列产品按其使用技术使用即可。
三、全蚀病发生非常严重的地区,可以选用125克/升硅噻菌胺悬浮剂,该药对小麦全蚀病特效,每100公斤小麦种子推荐用纯药20~40克拌种。该药对黑穗病、根腐病防效差,要兼治这两种病害时可以加用上述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系列产品。
防控地下害虫与早期蚜虫
麦田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金针虫等,用吡虫啉、噻虫嗪、丁硫克百威等药拌种,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及早期蚜虫。拌种方案:
一、每100公斤麦种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0毫升,加适量水调制药液包衣。
二、目前还没有噻虫嗪单剂登记用于小麦防治地下害虫,参照登记的混配剂产品用量,每100公斤麦种可用噻虫嗪纯药60~120克拌种。
三、每100公斤麦种可用丁硫克百威纯药100克左右拌种。
将上述防治病害和害虫的拌种剂合理混用拌种,可以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效果,其中最好至少选用一种专业的悬浮种衣剂产品,也可以直接选用能同时防治病虫害的混配剂如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
混配方面比较好的配方有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的小麦播种方案:每100公斤种子用600克/升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0亳升、60克/升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0毫升加适量水拌种。生产上可以参照使用。
(191农资人 海立云垂)本文网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噻虫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