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治疗方法。朋友给的这方子能治吗?

醉里伤寒医案之十六:新生儿黄疸案 - 中医临床经验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748|回复: 25
醉里伤寒医案之十六:新生儿黄疸案
阅读权限10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黄崇杰 男 1月 新生儿黄疸不退于日来诊
婴儿出生后出现黄疸,皮肤测定12点多。因剖腹产儿,出生后于医院蓝光及药物(茵栀黄口服液加思密达)治疗,效果不理想出院回家。后黄疸逐渐加重,至满月后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查黄疸皮肤测定值为18点多。妇幼保健院建议交六千元住院治疗。家长电话询问我是否要住院。因都是老病人,告诉他可中药治疗。让其抱过来看看。
刻诊: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小便黄,大便粘液,不臭,略黄,日5-6次或小便时大便也出。
处方:栀子柏皮汤合茵陈五苓散
茵陈 20克 黄柏 15克 白术 15克
泽泻 20克 桂枝 10克 猪苓 15克
茯苓 15克 栀子 15克
中药共取 2 副 水煎 三日一剂 分数次频服
一星期后检查,测量黄疸值9点多,皮肤巩膜黄染几乎不明显。
原方不变:
处方日期: 处方诊断:
茵陈 20克 黄柏 15克 白术 15克
泽泻 20克 桂枝 10克 猪苓 15克
茯苓 15克 栀子 15克
中药共取 3 副 水煎 三日一剂 分数次频服
后复查,一切正常,5月初给我送来一面锦旗,以表感谢。
中医治疗黄疸疗效相当肯定,对新生儿黄疸,西医除蓝光治疗,无其他好办法,顶多就是给你口服茵栀黄口服液。但医生去往往乎视了婴儿的脾胃问题。小儿出生后,中焦脾胃发育不全,另外刚出生,由于新生儿自身的排异反应,大便多会稀,次数多(俗称未利肚),如此情况下,用茵栀黄可谓是雪上加霜,婴儿黄疸不但不退,多会加重,西医更想到了个相当思密达的举措:思密达口服,岂途通过这个药来缓解婴儿的腹泻。却不知止泻有给婴儿带来了机体本身的排异功能。所以黄疸怎么能愈?
中医治疗黄疸的方子不止茵陈蒿汤一个方子,这个方子对于新生儿黄疸通过上面的分析,显然是不可用的。那么我们可以选用栀子柏皮汤加茵陈或是茵陈五苓散或是两方子加起来用。这个效果是很好的。
我曾治疗某医院院长的儿子,出生后也是黄疸不退,让我帮他发个方子,我当时就是用栀子柏皮汤合理中汤加茵陈,茯苓。效果也出奇的,一个星期就退了.
您的发言非常精彩,请再接再厉!
大部分新生儿在出生后2~3d出现黄疸,最迟可在第5天出现,5d后出现的黄疸多要考虑病理性。黄疸于4~5d最明显,足月儿在生后10~14d消退;早产儿约有80%生后出现黄疸,可持续3~4周消退。生理性黄疸不伴有其他症状,小儿精神、反应好,个别新生儿吃奶稍差。
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适当提早喂养,供给足够的水分和热能,及早排出胎便,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可以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同时应注意与夹杂的病理性黄疸鉴别。
好案例,茵陈是好药啊。
阅读权限100
謝謝分享及指教。
只是藥量上或許會有點冒險!
阅读权限50
我想知道&&孩子那么小,中药怎么喂下去的?
阅读权限100
我想知道&&孩子那么小,中药怎么喂下去的?
我接诊的小孩子都是喝中药,都是习惯的。多喂几次自然就喂得进了。
阅读权限100
謝謝分享及指教。
只是藥量上或許會有點冒險!
分三天喝,这个量不大,孩子喝药,多还会浪费点。所以这个量很安全的。
阅读权限100
我想知道&&孩子那么小,中药怎么喂下去的?
可以用拔去針頭的針管吸藥,
然後注射到兒童口。
方便快捷,浪費也少!
阅读权限100
分三天喝,这个量不大,孩子喝药,多还会浪费点。所以这个量很安全的。
孩子生病从小给他喝中药,大点了就会自然习惯的。这孩子这个月八号口疮,高热,一付葛根汤加黄芩,当晚就退热。后以芍药四物解肌汤善后。现已愈。前天姐姐也这个病,用是喝中药,当晚退热。昨日复诊退热,口中疮减少。有机会我把病案整理出来给大家一起分享吧。
阅读权限100
分三天喝,这个量不大,孩子喝药,多还会浪费点。所以这个量很安全的。
減量,每天煎服會否更好?
雖然麻煩了一點,但新鮮!
当然可以,我为了抓药时方便,一般都是抓一付喝2-3天。急症情况,比如高热,那我多是一次开一付,依体温,出汗情况来喝药,稳定二十四小时后易方。&
别讲真假,这回没有跑题,小儿可以肛管给药。即灌肠。
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除;治黄虚活血,血行黄易祛;治黄须除痰,痰除黄易散。
头像被屏蔽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灿灿橘子色并非尽阳黄。
阅读权限100
咋看医案把你夸,细看才知豆腐渣,小便解时大便下,脾肾虚弱阴黄症,茵陈五苓怎为功。
本不想回复您,我只想弱弱的说一句:一看这话,就知道您是没带过孩子的。
呵呵,正确的是稚气未脱的毛小子,怎么能带过孩子呢&
小孩出生后医院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和思密达治疗,此即说明有症状,一月后,大便一日5到6次,此腹泻即型腹泻,是维生素B1缺乏症,是脾肾阳虚引起的,与同时出现,患者属于阴黄无疑。小便时大便随时而下,证明了脾肾阳虚,黄疸一病,张仲景有五种类型,按阴阳来分,有阴黄,阳黄之别。故有人说:灿灿橘子色并非尽阳黄。只懂阳黄,不知阴黄,学的不咋的。
楼主,你在度娘那里转载来的“黄疸”病因病理吗&
还是那句话,您没带过孩子!&
高人中高手……
头像被屏蔽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小孩出生后医院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和思密达治疗,此即说明有&!--IIYITAG:8:fuxie--&腹 ...
绝对的纯阴纯阳64卦中只乾坤二卦,一个病,阴阳定量躬亲者最明,好象楼主用的是茵陈五芩散加减。不能认为不到家。
--------------------
此消息发自
风水先生看病,是不是再来个,左青龙,右白虎,北玄武,南朱雀。小号使劲吹。
谁也没你张文学小同学能吹呀&
多谢分享……………………
--------------------
此消息发自
Powered by茵陈治疗黄疸
茵陈治疗黄疸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 推荐五款食疗方子_孕育_女性_星岛环球网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 推荐五款食疗方子
核心提示:
新生儿出现黄疸情况是一个比较大概率的事件,新手妈妈们对此也很注意。当宝宝得了黄疸之后,除了积极治疗,在饮食配合上应该注意什么呢?
黄疸对宝宝的危害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不过以上的判断方法较为主观,建议爸爸妈妈们一旦觉得宝宝皮肤比较黄的时候,就马上去医院让医生进行全面检查。
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黄疸是不用担心的。但是,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太高(因为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控制黄疸,而且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伤害。
新生儿黄疸推荐五款食疗方
1、茵陈鲫鱼汤
食材:茵陈30克,鲫鱼300克,葱末5克,姜片5克。盐3克,料酒10克,植物油20克。
(1)锅内倒入适量清水,放入洗净的茵陈,大火煮开后,改用小火煮约20分钟,去渣取汁备用。
(2)将鲫鱼去鳞、鳃、内脏,洗净;在鱼身上划上花纹,抹上少许盐和料酒,腌制片刻。
(3)炒锅加油烧热,将鲫鱼入锅,煎至两面金黄。
(4)将茵陈汁倒入锅内,放入姜片,用中火煮约10分钟,加入盐,撒上葱花即成。
推荐理由:退黄疸、清湿热、健脾和胃。
2、苹果燕麦糊
食材:苹果半个、牛奶220毫升、燕麦60克。
(1)将苹果洗干净,切成块。
(2)将苹果块、燕麦、牛奶一起放入搅拌机。
(3)打成糊。
(4)再放进微波炉里加热一下,中火1-2分钟即可。
推荐理由:苹果和麦片都是富含水溶性纤维的食物,是能增加人体肠道的良好益菌。苹果的纤维、果胶、抗氧化物等能降低体内坏胆固醇并提高好胆固醇含量,所以每天吃一两个苹果不容易得心脏病。
3、蒲公英稠米汤
食材:取鲜蒲公英500克,稠米汤200毫升。
步骤:将鲜蒲公英捣烂后,用洁净纱布包裹,绞压取汁,对入米汤中,搅拌均匀。早晚两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数次饮用。
推荐理由:可清热解毒,消退黄疸。
4、胡萝卜山药粥
食材:排骨适量、山药30克、胡萝卜30克、稀饭30克、姜适量、盐适量。
(1)胡萝卜切块。
(2)排骨过水,去味去血水,烧好热水入生姜备用,放入已过水的排骨,加入食盐,大火烧开后,转文火慢炖30分钟左右。
(3)加入山药,胡萝卜。
(4)炖煮15分钟。
(5)取山药胡萝卜捣烂。
(6)备好白米稀饭一小碗。加入稀饭,视情况加入些排骨汤,煮开。搅拌均匀即可。
推荐理由:排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滋阴壮阳、益精补血的功效。胡萝卜富含糖类、脂肪、挥发油、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
5、芦笋玉米须粥
食材:取芦笋 50克 ,玉米须200克 ,薏芯仁 50克 ,粳米 50克。
步骤:先将鲜芦笋、玉米须洗净 ,与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锅 ,快火煮沸后 ,改用小火煨煮 30分钟 ,粥黏稠即成。早晚两次分服 ,食粥 ,嚼服薏苡仁、芦笋。
推荐理由:此粥具有清热利湿 ,健脾退黄的作用。
黄疸不能吃哪些食物
甘温果品。《本草汇言》说它&甘温而润,恐有滞气&。湿热性黄疸应多食清淡利湿之物,龙眼肉滋腻助热,不利湿热之邪的排泄,故阳黄与阴黄之人皆不宜食。
凡湿热型黄疸之人忌食之。《本草纲目》云:&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随息居饮食谱》也认为:&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对湿热型黄疸之人来说,多食则易增剧病情,助长湿热之邪,黄疸不易退去。
性温,味甘,为温热性补气强壮食品,有助热上火动血之弊。黄疸之人多以湿热之邪为患,尤其是急性黄疸之人,多屑中医热证、实证,宜吃清淡利湿之物,忌吃温热补益之品,尤其是人参,甘温助火,阳黄之人更应忌食。
民间视为大发之物。唐代食医孟诜认为&多食令人发痼疾&。明&李时珍也指出:&鹅,气味俱厚,发风发疮。&《中药大辞典》中说:&湿热内蕴者勿食。&阳黄为湿热型黄疸,故多食鹅肉则弊多利少,甚至有弊无利,加重病情。
性温,味甘,黄疸之人多为内有湿热,熏蒸肝胆,胆液外泄而发黄。《金匮要略》中早有告诫:&有宿热者不可食之。&黄疸之病屑&内有宿热&之疾,法当忌食。《随息居饮食谱》也早有告诫,认为&疸病均忌&。
性温,味甘,黄疸多属肝胆湿热内蒸,饮食宜清淡不宜温补。《医林纂要》认为鸡肉&肥腻壅滞,有外邪者皆忌食之。&实际上内外有实邪者皆当忌食,清代食医王孟英就明确告诫:&疸症忌之。&尤其是湿热偏重的阳黄之人,更不宜食。
为牛乳制成的食用脂肪。能滋阴、养营、润燥,而黄疸或为寒湿为患,或为湿热蕴结肝胆,而醍醐滋腻养阴,不利湿邪排泄。这正如《随息居饮食谱》所言:&中虚湿盛者均忌之。&所以,无论阳黄或阴黄之人,皆不宜食。
小儿黄疸是生活中比较常见一种新生儿疾病。家长们在帮助患儿积极治疗的同时也需要做好饮食控制。
(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责任编辑:黄丽萍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黄疸的中医常用治疗偏方
本文导读:黄疸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那么对于这样的一种疾病有什么比较好的治疗方法呢?
腹痛(pain)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促使患者就诊的原因。腹痛多由腹内组织或…
  黄疸可能是对许多人比较陌生的一种,而部分的会患上新生儿黄疸。那么对于黄疸有没有什么中医能呢?下面给大家介绍黄疸的中医常用治疗偏方,供大参考。请大家在咨询医生后食用。
  新生儿黄疸
  出生2-3天即可出现黄疸,10天左右达到高峰。病因是感受孕母湿热之气。治疗宜用&去黄散&10克加栀子、郁金、白术、鸡内金等7剂大部分痊愈。
  黄色如金,上身眼目尽黄,下身不黄;白天小便不畅,或痛或不痛,夜间正常;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15-18克加升麻、橘梗、茯苓、花粉、麻黄芩等,数剂即愈。
  口大渴,多饮反觉不快,一身尽黄;眼目发黄色淡,小便急数疼痛,尿色如黄汁。病因热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龙胆草、栀子、白芍、茯苓、泽泻等,大热泄黄疸亦除。
  畏寒怕冷、腹中疼痛、按时缓解;一身黄疸、眼目白,小便清长、夜间尤多。病因是寒结膀胱。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白术茯苓、山药、芡实、薏米、附子等,温命门,10-15剂痊愈。
  黄色不明显,下身黄而上身不黄;小便夜间不舒服,白天通利。病因是轻微湿,治疗宜用&去黄散&6-15克加茯苓、泽泻、薏米之类或五苓散。连服数剂即退。
  一身上下尽黄,眼目具黄;身浮肿、按之如泥;病因是水湿之病。治疗宜用&去黄散&12-15克加升麻、牵牛子、车前子、泽泻等,慢慢调理即愈。
  胸前发黄病因是肺金燥极,发于胸前。治疗宜用&去黄散&3克加麦冬、栀子、白芍、陈皮、天冬、元参、花粉、白芥子等,数剂痊愈。
  头面多黄、不发热、轻微活动乏力、小便不数,大便燥。病因是气虚不能运化。治疗宜用&去黄散&12克加人参、白术、茯苓、车前子等,气旺则愈。
  上下一身,眼目具黄,发热、烦闷、。病因是血瘀。治疗宜用&去黄散&3-6克加丹皮、牛膝、当归、栀子、川芎、大黄等,长服即愈。
  手足黄
  身不黄手足反黄。病因是湿热壅闭与中焦。治疗宜用&去黄散&15克加白术、茯苓、陈皮、甘草等,慢慢调理可治愈。
(责任编辑:林森)
儿科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这个方子会有副作用吗
这个方子会有副作用吗
发病时间:不清楚
薏苡仁3克可以喝吗?喝了可以减肥吗,会不会有什么副作用
补充提问:还让加上乌龙,没有说加多少,是别人说的,不知道行不行,也不敢喝
您输入的回答少于20个中文字,请补充输入。
向医生提问
全国三甲医院,主任级名医在线坐诊已有124家三甲医院,828位主任医师在线答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