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如果我今年2017年上2017铁路局大专招聘又在在今年11月份退学,能不能参加2018年普通类高招考试呢?

安全检查中...
请打开浏览器的javascript,然后刷新浏览器
< 浏览器安全检查中...
还剩 5 秒&&img src=&/v2-4fc4d44cd760c3f91f6c_b.jpg& data-rawwidth=&3000& data-rawheight=&10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000& data-original=&/v2-4fc4d44cd760c3f91f6c_r.jpg&&&p&&i&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白云校区全景(摄于2016年夏) 图/李伟洲&/i&&/p&&p&进入正式回答之前,先看一些仲恺出品的文艺作品吧,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校的环境与学生的精神风貌。&/p&&p&1.2017年90周年校庆献礼航拍视频。此视频为机电工程学院2012级校友李伟洲主持拍摄,其修改版在日晚举行的90周年校庆纪念晚会上被作为开场视频播放。&/p&&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MjcyNDczNjUwNA%3D%3D.html%3Ffrom%3Ds1.8-1-1.2%26spm%3Da2h0k..0%23paction&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610240&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仲恺90周年校庆献礼航拍大片 未删减版& data-poster=&/v2-cf5eafcf953dea43d467.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v2-cf5eafcf953dea43d467.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仲恺90周年校庆献礼航拍大片 未删减版&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_show/id_XMjcyNDczNjUwNA==.html?from=s1.8-1-1.2&spm=a2h0k..0#paction&/span&
&/a&&p&&br&&/p&&img src=&/v2-f07187cdebb60_b.jpg& data-rawwidth=&1156& data-rawheight=&58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56& data-original=&/v2-f07187cdebb60_r.jpg&&&p&“&i&在这个美好的年纪,我们尽情地让青春燃烧、绽放。&/i&&/p&&p&&i&烟花熄了,我们等下一个天亮。&/i&&/p&&p&&i&青春在朝阳的迎接下,只会绽放得更美。&/i&&/p&&p&&i&&b&我们在仲园挥洒下的每一寸青春之光,都是这所坐拥九十年历史大学的活力催化剂。&/b&&/i&&/p&&p&&i&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九十岁了,但是我们不认老……&/i&&/p&&p&&i&&b&在一代又一代仲恺人的努力下,在我们青春绽放的地方,&/b&&/i&&/p&&p&&i&&b&我们肯定能实现仲恺的伟——大——教——育——蓝——图!&/b&”&/i&&/p&&p&&br&&/p&&p&2.&a href=&///?target=https%3A///x/page/ko.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仲恺农业工程学院90周年校庆文艺晚会(日)_腾讯视频&i class=&icon-external&&&/i&&/a&&/p&&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s%3A///x/cover/ko/ko.html&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652928&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仲恺农业工程学院90周年校庆文艺晚会(日)_腾讯视频& data-poster=&/v2-6ae3aaf14b9843c7edf36.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v2-6ae3aaf14b9843c7edf36.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仲恺农业工程学院90周年校庆文艺晚会(日)_腾讯视频&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x/cover/ko/ko.html&/span&
&/a&&p&&br&&/p&&p&3.2016年毕业宣传片&a href=&///?target=http%3A///x/page/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那一年夏天》&i class=&icon-external&&&/i&&/a&。海珠校区的毕业生看到这段应该都会感触颇深吧。&/p&&p&一直都很喜欢学校的这身校服,洁白隽秀、朴实无华,很符合我们学校学生的气质。&/p&&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s%3A///x/cover/s/s.html&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826368&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那一年夏天最终版_腾讯视频& data-poster=&/v2-cb8e11dedec7d2cef86bb.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v2-cb8e11dedec7d2cef86bb.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那一年夏天最终版_腾讯视频&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x/cover/s/s.html&/span&
&/a&&p&&br&&/p&&img src=&/eab482f2c0464abee614_b.jpg& data-rawwidth=&1961&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61& data-original=&/eab482f2c0464abee614_r.jpg&&&img src=&/edfffb34cad66e9a9e48b0_b.jpg& data-rawwidth=&1961&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61& data-original=&/edfffb34cad66e9a9e48b0_r.jpg&&&img src=&/cace393d213ba9f9b63ef3_b.jpg& data-rawwidth=&2274&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74& data-original=&/cace393d213ba9f9b63ef3_r.jpg&&&img src=&/c59da3aa095decdb0757f46_b.jpg& data-rawwidth=&1961&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61& data-original=&/c59da3aa095decdb0757f46_r.jpg&&&p&图片来自&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3Mjg2MjMyMQ%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b45dc2f27dedb%26scene%3D1%26srcid%3D0wue1eGkYFvOIx%23rd&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 那一年夏天 by仲恺青年摄影协会微信公众号&i class=&icon-external&&&/i&&/a&,作者amy是本校学生,为首届广州青年手机摄影创意大赛一等奖得主。&/p&&p&&br&&/p&&p&4.《时光逝不去的流年》,仲恺广播台出品,获2016年第六届中国高校电视奖微电影类三等奖。片子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学校里的商业气息与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许多仲园学子身上都会带有的气质——一种朴实的执着(虽然我个人对普通大学生创业总体持不赞成态度)。&/p&&img src=&/d3d1b40a4f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d3d1b40a4fd_r.jpg&&&p&海报图片来自&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5ODI3MzkzOA%3D%3D%26mid%3D%26idx%3D1%26sn%3D7bcacbaff7372733cfa06b63%26scene%3D4%23wechat_redir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获 奖 啦 ! 仲恺广播台微信公众号&i class=&icon-external&&&/i&&/a&,拍摄地点——海珠校区行政楼的楼顶曾是我考研复习之余放松散步的地方。女生脚下的酒瓶并不是刻意摆放的道具,它的存在意味着从前的某天曾经有人在这里纵酒放歌或是借酒浇愁。&/p&&p&&br&&/p&&p&5.&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TQ2NjU3NzU2.html%3Fbeta%26&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仲恺同心国贸101微电影《圆》&i class=&icon-external&&&/i&&/a&,完成于2013年,某种程度上说,比较真实地展现了一个仲恺学生的大学生活。当然有一个情节我觉得在现实中不大可能发生:仲恺的女生普遍都比较温柔(广东女生中常见的那种温柔),当街甩男主角耳光这种情节只能认为是剧情需要而绝非写实。&/p&&p&&br&&/p&&p&6.&a href=&///?target=http%3A///x/page/v0157w1cvvk.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招生风光宣传片·2015&i class=&icon-external&&&/i&&/a&&/p&&p&&a href=&///?target=http%3A///x/page/v0157w1cvvk.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招生风光宣传片·2015 - 腾讯视频 /x/page/v0157w1cvvk.html
&i class=&icon-external&&&/i&&/a&&/p&&p&7.&a href=&///?target=http%3A///pano/view/Dok&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仲恺最新720°陆空VR全景(白云校区+海珠校区)&i class=&icon-external&&&/i&&/a&&/p&&p&&br&&/p&&p&8.「君の名は。」风格校园风景。原图:李伟洲,后期:林国维。&/p&&img src=&/v2-19fb7b8a19fb2fb458a6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19fb7b8a19fb2fb458a6_r.jpg&&&img src=&/v2-d49cafff9b1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49cafff9b13_r.jpg&&&img src=&/v2-155ebb3ecb5e493bf7f4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155ebb3ecb5e493bf7f4_r.jpg&&&p&(注,上图中日文意为“天桥”)&/p&&img src=&/v2-21c3dbe9d796d0a355ce1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21c3dbe9d796d0a355ce1_r.jpg&&&img src=&/v2-08c6ebd850ab898faf0e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08c6ebd850ab898faf0e_r.jpg&&&img src=&/v2-dffa1dc079b5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ffa1dc079b5_r.jpg&&&p&&br&&/p&&p&&br&&/p&&p&&br&&/p&&p&以下开始正式回答。&/p&&p&利益相关:2009级本科生。&/p&&p&&b&匿名的原因是:就传播自己观点的目的而言,匿名了之后一个人可以当作两个人用。&/b&&/p&&p&本回答还在不断完善之中。部分内容只是待完成的梗概。如造成条理结构、详略对比上的违和感,请忽略。&/p&&p&也&b&欢迎读者在评论中补充提问希望我讲的内容&/b&。&/p&&p&除有署名之外的所有图片均为回答者本人拍摄。&/p&&p&&br&&/p&&p&回答分为两部分,可使用网页查找功能直接定位关键字,各取所需。&/p&&p&前一部分是相对客观的评述。旨在通过全面的叙述与比较,帮助读者(特别是在读生与高考生)中肯地看待这所学校,并立足于本校大部分学生的自身条件给出提升自己的建议。&/p&&p&1.历史&/p&&p&2.名气&/p&&p&3.整体实力&/p&&p&4.师资力量&/p&&p&5.科研实力&/p&&p&6.本科教学相关硬件设施&/p&&p&7.生活设施&/p&&p&8.地理位置&/p&&p&9.生源质量&/p&&p&10.学生素质&/p&&p&11.学生水平与成绩&/p&&p&12.就业前途&/p&&p&13.过去与未来&/p&&p&14.高考生报考指南&/p&&p&&br&&/p&&p&后一部分是个人的经历与体会。供自己与同学校友们怀念。&/p&&p&1.入学&/p&&p&2.第一次班会&/p&&p&3.老生走访&/p&&p&4.军训&/p&&p&5.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p&&p&6.学生组织&/p&&p&7.课业&/p&&p&8.课外学习&/p&&p&9.体育课&/p&&p&10.人际关系&/p&&p&11.仲恺在线论坛&/p&&p&12.海珠校区及周边地区&/p&&p&13.做助班&/p&&p&14.复习考研&/p&&p&15.毕业旅游&/p&&p&16.毕业&/p&&p&17.白云校区&/p&&p&最后是校歌、校徽、诗篇与结语&/p&&p&另有附录:对本问题其他回答的评论&/p&&p&&br&&/p&&p&&br&&/p&&p&&br&&/p&&p&简而言之&/p&&p&一、具有在国内高校中&b&独树一帜的历史背景与校园文化&/b&。&/p&&p&二、作为一所大学,&b&能够提供一个考入本校的学生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学习资源&/b&。虽然总量上可能比不过许多更好的大学,但对于绝大部分考入这所学校的学生个人来说,基本够用了。&/p&&p&同时,学校地处广州,学生&b&能够利用所在城市优良的外部环境与资源&/b&(即使是白云校区亦然),这一点相对于其他地市院校而言具有明显优势。&/p&&p&三、生活环境与设施方面,确实有很多设施不完备,比如海珠校区面积比较狭小。且少部分宿舍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较为陈旧(住这种宿舍的人数大致占全部在校生的十分之一左右),各种生活设施时有缺陷。&b&两校区目前均没有特别宏伟的标志性建筑、也没有大型礼堂、室内体育场馆和游泳池,缺少许多体育项目的场地与器械,等等。&/b&但如果只看基本生活设施,客观地说虽然不算多么好,还有不少缺陷,但那些缺陷是任何学校都可能存在的,在很多方面不如仲恺的学校也有很多。&/p&&p&四、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因此管理上比较宽松,不会有太多条条框框;对于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也较低。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与个人前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主动、自觉与自律。&b&对于有想法肯努力的同学而言,可以有更多自由时间发展自己。但如果放任自己游戏人生,或者只是毫无主见地跟着学校、学院的指挥棒转,仅仅满足于达到最基本的学习要求,随波逐流,虚度四年也非常容易。&/b&&/p&&p&五、民风淳朴。大部分人都很随和,没有什么心机。人际关系通常简单和谐。&/p&&p&&br&&/p&&p&&br&&/p&&p&&br&&/p&&p&以下展开&/p&&p&&br&&/p&&p&关于历史背景和校园文化。这所学校是近代中国历史留下的政治遗产。是中国革命家廖仲恺先生于日遇刺牺牲后,他的夫人何香凝女士为了纪念他而于1927年亲手创办的。&/p&&p&(我一直觉得这是个特别浪漫、近于行为艺术的做法,正如何香凝女士一生中的其他许多行为一样)&/p&&p&许多初期校董和领导也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显赫人物(包括蒋介石、宋子文、孙科、许崇清等等)。&/p&&p&海珠校区至今保留着建校初期的三栋历史建筑:&/p&&p&复兴楼,建于1927年,原学校办公室所在地,现在改为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叶剑英为其题写匾额。&/p&&img src=&/v2-d2d0fd797d2f90c8afb44e_b.jpg& data-rawwidth=&5472& data-rawheight=&30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2& data-original=&/v2-d2d0fd797d2f90c8afb44e_r.jpg&&&p&乐干楼,建于1930年,原为实验楼,以何香凝向东南亚华侨所筹款项建造,辛亥革命元老林森为其题匾。&b&在2005年位于越秀区文明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院内的旧中山大学北斋被拆除后,成为广州市区唯一现存的四合院式历史建筑&/b&。&/p&&img src=&/v2-deabec53ff4ae19c1b80_b.jpg& data-rawwidth=&4000& data-rawheight=&22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000& data-original=&/v2-deabec53ff4ae19c1b80_r.jpg&&&p&&i&2012年3月修葺期间的乐干楼&/i&&/p&&p&何香凝故居(何香凝女士担任校长期间的住处,现为艺术设计学院展览馆与雕塑教室)。&/p&&img src=&/v2-05a1f9b377a08af847f13_b.jpg& data-rawwidth=&5472& data-rawheight=&30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2& data-original=&/v2-05a1f9b377a08af847f13_r.jpg&&&p&&i&何香凝故居&/i&&/p&&p&学校每年也都会举办各种纪念活动,比如清明节向由王震将军题字的廖仲恺先生纪念碑献花圈,以及一年一度的仲恺香凝文化节等等。&/p&&p&&b&学校诞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统战大陆民革、港澳台同胞与海外华侨的现实意义,是这所学校能够不被撤销或合并,独立存续至今的最重要原因。&/b&&/p&&p&在此希望每一位在校同学和校友都可以记住我们学校的由来,记住“&b&注重实践,扶助农工&/b&”这句朴实无华、带有强烈时代特征的语言(日被正式确定为校训)。&/p&&p&哪怕是出于利己、实用的角度,也应该多少了解一些,这是作为一个学生理所应当的事。(我已经听说有不止一位仲恺毕业生在考研或入职面试时被要求简述母校校名由来与学校创办历史)。&/p&&p&当然了,我个人对于学校在历史传承和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其实是不大满意的。不是说认为做得有多么不好,而是希望可以做得更好。比如,这些年来我一直有留意校报和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学校历史的文章,觉得很少有新意和突破。当然这可能和学校的现实状况有关,历史这种冷门研究不容易获得经费支持。但是我还是觉得学校领导和宣传部门完全可以开拓一下思路。比如仲恺近90年历史培养了8万校友,其中高官显贵固然不多,但有传奇人生者恐怕不少。寻访这些校友的事迹是一项急需且一直需要开展的工作。当然学校现在也组织了校友工作委员会在做这方面的事情,但已经进行的工作主要是针对校友中的“成功人士”,而我觉得这方面工作应当先从那些最为年长的老前辈们做起,许多人可能尚未意识到这项工作的紧迫性。这种工作甚至都不一定需要多少专门经费,可以作为学生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或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实习。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看到更多基于个人寻访的鲜活校史,而不希望老校友们脑海中关于这所学校的记忆随着他们的谢世而化为乌有。&/p&&p&&br&&/p&&p&&br&&/p&&p&&br&&/p&&p&所谓的学校&b&名气&/b&问题,本来没什么可考究的。但考虑到有些同学关心,还是说一说吧。&/p&&p&可能有些同学会有仲恺“名气不大”的主观感受,发现身边亲戚朋友都不知道自己的学校,然后就很失落。&/p&&p&其实大可不必为此失落了。&/p&&p&中国人里,十个有九个都没上过大学(这里所说的大学也包括高职高专在内)。一般的社会公众,对高校的认知程度其实是非常低的。&/p&&p&而仲恺又是全国为数很少的校名里不带地名的大学,更容易让人产生陌生感。&/p&&p&事实上,我已经多次听广东省内同学说起,他们身边很多上了年纪的祖辈老人“居然”知道仲恺这所学校,包括很多封闭落后地区也如此。这应该是由于仲恺历史上曾经培养了许多农业口干部和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缘故。&/p&&p&时至今日,学校在广东省内的农业与园林行业内可以说是无人不晓,校友遍布。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一定知名度。几家总部在广东的国内领先园林企业每年都会来学校开专场招聘会。&/p&&p&在其他行业内,也可能在部分小领域内知名&/p&&p&(比如部分轻工食品类专业,特别是生产肉制品与黄酒的方向;又比如热能与动力过程专业,学校是空调领域某些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p&&p&最后以一句我大学生涯中听到过好几次的话来结束这个话题:&/p&&p&“&b&我不知道现在你们当中有多少人以仲恺为荣。但希望有朝一日你们当中能有人让仲恺以你为荣。&/b&”&/p&&p&&br&&/p&&p&&br&&/p&&p&&br&&/p&&p&关于学校的整体&b&实力&/b&,网上有各种排名。&/p&&p&但我也希望看到这里的读者能够了解一些数据背后隐藏的事实。&/p&&p&比如,仲恺除了1959年与省农业干校等5所临时培训班式的学校合并之外,五十多年来&b&没有合并过任何其他学校&/b&而完全独立发展,所以在校园面积、教职工人数之类数量性指标权重较高的排名中非常吃亏。&/p&&p&(相反的例子如广州大学,仅2000年的一次合并就合并了9所院校。还有时常被与仲恺拿来比较的广技师,也于本世纪内合并了3所院校。除了少数受到重点支持的专业之外,我并不认为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仅仅因为合并就能一步登天了)&/p&&p&另外,仲恺的传统强项学科如农林、轻工食品等专业的科研课题经费整体就更容易比生物医药类专业、理工类专业要低,参与排名的时候也比较吃亏。&/p&&p&但即使如此,学校2014年理工农医类科研经费也列全省高校第12位。&/p&&p&&br&&/p&&p&&b&师资力量&/b&,比上不足,比下还是有余的。&/p&&p&仲恺在武书连教师学术水平排行榜中2012年至2015年四年平均排名全省14,全国261,不低于(通常被认为比仲恺强的)广工、广州医、广东医、广技师、广药、广金,且高于汕大、深大、广海之外的所有广东省内广州市外院校。&/p&&p&毕竟坐拥广州地利之便,进人的时候还是可以挑拣一下的,特别是近些年来标准更是水涨船高。至少绝对对得起考进这里学生的平均分数和水平。&/p&&p&关于教学质量,个人表示整体而言已经足以满足学生需求了。&/p&&p&我这个评价不是随便下的。高中时参加省化学竞赛培训听过某省部共建一本大学几位教授讲大学化学课。在校期间去华南农业大学蹭过专业课。读研期间在北京听过多位国内顶级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优秀科研人员包括几位院士的课。这些重点院校的老师中间,讲课比较出彩的比例确实显著高于仲恺,但相当大部分人也只能称之为是中规中矩,甚至也颇有一些人相当不靠谱,如传播一些反智反科学的内容等等。&/p&&p&其中,数理化等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重点院校的差别可以说是相当有限的(当然内容上要求可能会低,因不同专业而异)。这并不是说仲恺老师的水平有多高,而是这些课本身的性质使然。因为这些课程都是基本的原理,由谁来教差别其实不是很大(个人甚至觉得,就让学生记牢知识打好基础的目的而言,讲课水平最高的应该是某些考研培训机构的老师。他们会钻研一些学习与理解的技巧。而优秀的科研人员也许会对所讲知识给出更多的关于科研与应用的解读,但这样做并不一定有助于所有人理解与记忆)。另一方面,重点院校老师特别是年轻老师面临的科研业绩考核压力会大得多,对本科生授课投入的精力不一定很多。而仲恺这种教学型院校的老师科研业绩考核压力相对较小,晋升相对容易,而科研平台与环境相对不佳。部分老师反而会在教学改革与试验上投入更多精力以寻求突破。&/p&&p&至于专业课的教学质量,我的评价是“与学生整体水平与未来发展相适应”。我觉得专业课最主要的意义,是让学生脑海中建立起关于这个领域的知识框架。之后,就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大部分教科书本身就已经搭了很好的框架了,至少能够保证水平不会太低或毫无章法。毕竟教科书编者自己往往就是业内强人。授课老师个人水平的差别,最主要体现在如何填充这个框架。我认为仲恺的专业课教学质量和重点院校确实差别巨大,但存在的差别主要体现为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决定的方向性差异。限于我们学校学生通常所具有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求知态度与未来规划,不会在课内涉及过多的原理与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学术规范。另一方面,任课老师限于工作压力,投入在学生身上的精力不会太多。而学校又缺乏(对于很多专业和课程而言其实就是没有)高质量的助教,所以比较细致的知识传授很可能相对缺失。但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而言,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与老师深入交流获得相应的提高。这件事的主动权,显然应该在学生手上而非老师手上。如果一个大学生不主动求知而处处指望老师主动灌输,那可以说这个学生在大学期间甚至在之后的人生中都与优秀二字无缘了。&/p&&p&至于说老师的工作态度。就我的了解对待学生漫不经心的老师是少数,我自己经历过的也就那么两三个。其他绝大部分老师都完全可以称得上称职,相当一部分更可以称得上认真负责——其实他们从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说完全可以不那么较真的,他们那么较真,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他们的理想和执着,因为他们对学生有所期许。&a href=&///?target=http%3A//news./info/.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周辉:坚守三尺讲台 永不下线的爱&i class=&icon-external&&&/i&&/a&&/p&&p&而且,老师的讲课态度和讲课水平,和学生的听课态度和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也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面对一群基础知识薄弱又无心向学的学生,我想水平再高的老师也是束手无策的。而只要你足够积极专注,我很少见到哪位老师不是倾囊相授,言无不尽。&/p&&p&至于说讲课的“趣味性”,我觉得这是个人风格,不能强求。一个老师的讲课水平与讲课风格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比如,各位读者可以去查一下钱学森当年在美国是怎么给学生讲课的。而我听过的大部分重点院校老师讲课也谈不上多么有趣(虽然大部分确实高屋建瓴深入浅出)。讲课本来就不是脱口秀,不需要卖弄过多口才。都是大学生、成年人了,对学习的兴趣应该主要来自于自身,而非被老师的口才所吸引。&/p&&p&总之在仲恺,大部分教师水平是完全配得上学生水平的。少部分优秀学生可能有理由认为老师的水平不足以教导他们,但对于大部分普通学生来说,还是建议认真听课,虚心向老师求教为好。大部分老师的经历和知识,不说值得一个仲恺本科生学一辈子,说值得学几年还是称得上的。&b&这个问题下面部分其他回答似乎对仲恺老师的讲课水平比较鄙夷,而对其他院校老师的水平有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我真心建议这些同学去其他大学实地旁听一些课再下结论不迟。&/b&&/p&&p&顺便提一下仲恺的讲座与对外交流。校内讲座的主讲人水平与质量我觉得也可以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毕竟地理位置比较优越,比中小城市同等水平院校还是强很多,院士、杰青都有见过,频率平均十天半月一次吧。我所听说过的部分其他学校会有的那种广告类型讲座是很少的(而且如果是广告类型的话大家一般事先都会知道的)。关于对外交流,本科生境外交流的机会会有,但不太多,学校层次也比较一般(个人觉得),而且机会的有无和多少也和专业有很大关系。建议根据个人情况争取吧。研究生的交流学校一般都还比较不错。就我个人不完全的记忆,近年来有仲恺本科生去交流的学校包括美国圣道大学、台湾静宜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等,而有研究生去交流的学校包括美国夏威夷大学、普渡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等(基本上每年都会选送几人出国)。2016年学校与新西兰林肯大学合作开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3+2”本硕连读国际班,2017年又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开办园艺专业“3+2”本硕连读国际班和与英国龙比亚大学合作开办“3+1”双学位国际班,并新增与梅西大学、龙比亚大学、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看新闻报道以后应该还会有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交流,与法国阿尔图瓦大学合作开展商务英语专业3+1双学位项目等合作项目,等等。另外,学校在前几年重新获得了外国留学生招生资格,但暂时还没有开始招生。&/p&&p&&br&&/p&&p&&br&&/p&&p&&br&&/p&&p&&b&科研实力&/b&,也可以评价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p&&p&2015武书连学科排行榜(B:排名20%-30%,C+:30%-40%,C:40%-50%,D+:50%-60%,D:60%-70%),可见各学科排名至少是全国本科院校中游,部分处于中上游。&/p&&img src=&/968daa15d51ad34bb332b_b.png& data-rawwidth=&869& data-rawheight=&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9& data-original=&/968daa15d51ad34bb332b_r.png&&&img src=&/68fd5f01bee607a924ec7_b.png& data-rawwidth=&870& data-rawheight=&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0& data-original=&/68fd5f01bee607a924ec7_r.png&&&p&仲恺的科研主要是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所占份额很少(当然基础研究占比放在全国来看都很低,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占总科研经费比例只有5%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截至2016年每年一般不到10项(水平不够高是一方面原因,由于编制所限,本身人员就很紧缺也是相当重要的原因)。&/p&&p&这样看起来,当然比不上很多重点院校那么高大上。&/p&&p&但,每所大学都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拥有自己的特色。并不能指望把所有的大学都建设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仲恺的很多研究往往都是直接指导生产,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也能够为建设现代社会提供重要的支持。&/p&&p&用通俗的语言举一些例子,仲恺老师的科研项目包括:培育更好吃的猕猴桃、蓝莓、鹰嘴蜜桃、三华李……更高产的玉米、花生……更美更香的百合、姜花、菊花……养出更健康更肥美的鹅……做更美味的腊肉、鸡腿、月饼、黄酒……消灭水果的蛀虫……做农用航拍无人机……做给银杏果脱壳、自动采收土豆、花生、芒果的机器……等等等等。&/p&&p&作为一个读过研究生的人,个人觉得目前学校科研的发展还是比较对路的。特别是现任骆少明校长为此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例如将很多之前处于散兵游勇状态的老师们及其资源整合起来打包申请了多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而且农业智能化、农用无人机等研究方向的确立也可圈可点。&/p&&p&当然了,仲恺的科研水平现状,对于想要走学术科研道路的同学而言可能会造成一定的障碍,主要体现在&b&难以在本校获得相对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经历&/b&,因为本校能够支持本科生进行的科研项目(主要是创新基金与毕业论文),往往相比重点院校要简单很多(但这点的具体情况也因专业而异,有硕士点的专业会好很多)。至于成果,仲恺本科生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的还是有一些的,但本科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国际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或SSCI收录论文的好像至今没听说过。&/p&&p&但实际上,从往年情况来看,仲恺本科生中自身有意愿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愿意本科期间接受科研历练的人本来就很少。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巴不得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越简单越好呢。而作为老师,自然也不大愿意把自己的科研项目交给这种不上心的人做。&/p&&p&而如果是本人有意愿,本科期间去外校或其他科研单位做实验也是完全可行的,虽然会辛苦一点。但相比之下,许多位于中小城市的大学的学生连这种机会都很难有,哪怕能有也基本只能等到寒暑假了。&/p&&p&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夏季,学校组建了一个试验性质的“&b&农业创新班&/b&”。从7个涉农专业成绩比较优秀的2014级(当时为新大二)学生中通过笔试与面试选拔出一个班级,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养。并且给他们每个人都配备科研导师,提供更高水平的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训练的机会。目前看来,效果还是比较良好的。我先后看过几份创新班同学的项目申请书,有的项目内容,水平并不低于211高校农林生科专业一般本科生能够接触到的项目。希望这些师弟师妹们以良好的科研成果与考研成绩光荣毕业,让这项制度成为常态化的制度。&/p&&p&另外,近几年来,广东省内院校的大学生还可以申请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仲恺每年都有项目能够申请成功,2017年获批14项,其中重点项目3项。建议有意向的同学早作准备。&/p&&p&&br&&/p&&p&&br&&/p&&p&&br&&/p&&p&关于本科生教学相关&b&硬件设施&/b&,我只能说整体而言“够用”,能够提供一个本科生所需要的绝大部分资源。但具体到某个专业某项内容,设施不足或破旧被吐槽的事情也是经常会有的。(我在校的时候存在这种情况,现在应该好一些了,毕竟随着白云校区建设采购了很多新仪器设备)。部分专业可能需要去外校做实验(当然这也不一定说明什么。就我所知中山大学某工科专业也要去广东工业大学的实验室做教学实验。)。&/p&&p&至于图书馆,藏书总量从数字来看确实落后于其他很多重点院校。但首先这要考虑到历史原因,前面讲过仲恺从来没有实质性地合并过其他高校,很长时间以来所设立的学科范围也比较窄(以农为主),所以藏书总量和那些由多所院校合并而成、学科设置全面的院校当然没得比。但如果以专业对藏书量进行划分,我觉得仲恺图书馆具体细分到某个专业的藏书量并不见得就少(至少我自己的专业是这样的)。而且藏书量其实只是个数字而已,只是代表了一个能够选择的范围,而对于一个学生个人来说,自己四年里看的那些书才是真正有意义的。&/p&&p&另外,部分其他回答中认为图书馆“新书基本没有”。首先我不知道那位回答者是根据哪个图书馆的哪些区域得出的这个结论,反正我认为这个结论显然不是事实。特别是新建的白云校区图书馆,崭新的书非常多。而且,图书馆的旧书也是有其价值,不能随意丢弃的。事实上历史越久、规模越大的图书馆,旧书比例才会越高。最后,希望读者能够明白:了解到专业最新进展的途径主要是靠期刊论文,而专著中记载的往往已经是相对滞后的知识了。&/p&&p&网上选课时候网速卡且慢是事实。但请所有对此有怨言的读者问一下自己在其他大学的同学&b&:哪所学校的选课系统是流畅自如不卡不慢的?反正我是听说很多重点大学甚至北大清华都做不到。&/b&其实这是个资源配置问题。想要不卡不慢在技术上没什么障碍,但代价就是需要钱。而这部分冗余的带宽、服务器性能和数据库容量只在选课的几天里会被充分使用,在其他时候就会被闲置。这无疑是一种严重的浪费。所以现在这种不如人意的用户体验,其实已经是权衡利弊之后的合理选择结果了(顺便说一句,选课卡的时候不要拼命刷新,效果只会适得其反)。&/p&&p&&br&&/p&&p&&br&&/p&&p&&br&&/p&&p&&b&生活设施&/b&,个人觉得尚可。&/p&&p&宿舍,海珠校区北区有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宿舍外表看上去比较旧,水池、书架和储物格都是水泥砌成的,地面也是水泥的没有地砖,但内部都翻新过,住起来其实没多大区别(住这部分宿舍的学生人数占全校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左右)。海珠校区南区宿舍建于2005年,白云校区的宿舍全部兴建于2010年之后,设施均崭新齐全。&/p&&p&空调,&b&学生宿舍的空调2017年3月初起安装,已经陆续开始投入使用。预计2017年9月前除海珠校区北区招待所改建宿舍与少数入住学生不愿安装空调的宿舍之外,全校学生宿舍将会实现空调全覆盖。&/b&如果有不想用空调的,整个宿舍所有人商量好后可以让学校把空调封存。其实实大学学生宿舍安装空调变得逐渐普遍也不过是最近三五年的事情。个人也不觉得空调是大学宿舍理所应当的标配。&/p&&p&白云校区有时候会有停水停电的情况(因为水泵是电动的,停电一般意味着停水)。平均一个多月一次,个别月份可能有两三次。时间数小时到十几个小时不等,停前通常会有通知,但也可能毫无先兆、突然通知后很快停电或不按时来电。但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因为白云校区所在的钟落潭高校园配套基建跟不上(其中原因一言难尽,简单说就是钟落潭高校园的建设是“小马拉大车”,学校都是省属正厅/副厅级,日常行政是白云区、钟落潭镇管理)。&a href=&///?target=http%3A///html//content_2694242.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第二大学城”用电用水都不够 - 信息时报 - 日&i class=&icon-external&&&/i&&/a& 而这种情况显然也不会是永久性的。&/p&&img src=&/v2-1b2ecdf3ef24b129f5d0c01_b.jpg& data-rawwidth=&5184& data-rawheight=&3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4& data-original=&/v2-1b2ecdf3ef24b129f5d0c01_r.jpg&&&p&&i&日,停电中的白云校区甘萄园食堂 图/槐米&/i&&/p&&img src=&/v2-afae5af48f_b.jpg& data-rawwidth=&5472& data-rawheight=&30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2& data-original=&/v2-afae5af48f_r.jpg&&&p&&i&日19:41,停电中的白云校区教学区&/i&&/p&&p&食堂,我可能没什么资格评价,因为我从来不在乎吃东西这个事情,什么吃的东西只要别太差,在我看来都没什么区别,能吃饱、营养均衡就可以了。而且这本身是个很主观、众口难调的事情,看其他人的回答有说好吃的有嫌难吃的。价钱也有嫌贵的有说便宜的,我自己没太注意统计比较,所以在这里也没办法下结论。&/p&&p&还有有些其他回答里提到的玻璃门碎裂、屋顶漏水、墙砖地砖天花板水泥脱落,以及发生治安案件之类问题,都是任何大学,或者说任何人居环境中都可能出现的偶发性问题(比如某扇玻璃门碎裂的问题,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生产出的钢化玻璃本身就有1‰到3‰的自爆概率,不可预见也不可防止,并不说明学校采购了劣质产品)。仲恺在这些方面至少并不差于其他学校,若需证据可自行搜索相关新闻。&/p&&p&&b&当然,正如本回答一开头就已经提到的那样,两个校区目前都没有特别宏伟的标志性建筑。海珠校区的图书馆是一栋貌不惊人的五层小楼,白云校区图书馆被暂时安置在一栋教学综合楼中。学校没有大型礼堂与大型室内体育场馆等等。&/b&对于这种状况,我自己是觉得“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读大学是来学东西的,有个足以炫耀的良好环境只是附带的无关紧要的东西。当然,认为这种状况不能满足自己对大学生活幻想的考生们也有权利用脚投票。&/p&&p&我去过的各地大学也有好几十所了,仲恺的生活设施及相应配套制度在这些学校中间虽然称不上好,但也绝对不算差的。有不少实力比仲恺强得多的大学,在某些方面的生活体验都不一定比得上仲恺。比如很多学校的宿舍没有独立卫浴,只在每层有水房和公厕,或是没有阳台。部分还是公共浴室(特别是北方学校),打个热水都要排几十上百米的长队。有些学校代收快递点是要收费的。有些学校校区地势低洼,每年一下大雨全校水漫金山电力断绝……就在我去过的广州市内大学中,某985高校大片学生宿舍年代、外貌与仲恺北区宿舍相近。某211高校的学生宿舍被香港摄影师拍了照片以《囚犯》为题发到网上。另一所211高校每次下大雨都水浸,一次大雨中教学楼一面窗户整个脱落。前些天我去某一本大学某学院,院楼里地砖很多地方都是脱落的。大学城那些学校掉墙砖漏水什么的更是不要太多……&b&我知道这样比烂很low,但是我不能认同有些人毫无了解不经对比就直接得出结论说自己学校什么都是最差。&/b&&/p&&p&而且就我的了解重点院校的学生几乎没人在乎这些,因为他们的生活太充实了,才没工夫搭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仅仅因为部分生活设施水平不如人意,就觉得自己明珠投暗,整个人生都贬值了,其实是一种挺浅薄的想法。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知乎问题可供参考:&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香港摄影师Wing Ka H在华南师范大学宿舍拍的照片?&/a&&/p&&p&最后,我希望在校的师弟师妹们可以以正确的方式应对这些问题。对于有些需要大量资金改善的问题可能确实一时无法解决。而对于小型设施或管理问题,可以向物业公司投诉。如果向校内的物业公司投诉无效,可以在网上搜出公司总部电话投诉。至于停电停水问题并不是在我们学校的层面就能解决的,请向供电局和自来水公司投诉(全国统一电力投诉电话1,白云供电局、钟落潭供电所电话114可查,去营业厅也可以。投诉人数越多效果越好)。还可以联系学校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a href=&///?target=http%3A//.cn/cppcc//content_.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广东省政协建议大学城建设要各方协同搞好配套_中国政协_中国网&i class=&icon-external&&&/i&&/a& 而&b&在微博、朋友圈、贴吧、知乎吐槽抱怨都是无效的,向媒体曝光也基本无效。&/b&&/p&&p&&br&&/p&&p&&br&&/p&&p&&br&&/p&&p&&b&地理位置&/b&与交通问题:海珠校区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白云校区交通相对较为不便。来往白云校区的交通方式主要有3类:(1)校车,40多分钟(交通通畅情况下,下同)可达另一校区。但校车一天只有几班,需要首先满足老师交通需要,剩下的位置才可以留给学生。学生想要乘坐的话需要排队,而且不一定能坐得上。(2)广从线,是广州各长途汽车客运站到从化区的客运班车,目前共12条线路,路线、速度各不相同,同一线路也有快慢线之分。去程可通过微信公众号订票,从客运站到学校所在马沥路口用时40分钟到一个多钟不等。但回市区线路可能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十几分钟到半个小时),因为自从化来的车路过马沥路口的时间不稳定。(3)979路公交车转地铁3号线北延段,50分钟左右到达地铁人和站,到市中心又需要二三十分钟。(4)如约巴士,为广州定制公交车,详情可以自己在网上搜索。&/p&&p&白云校区的地理位置确实有些偏僻。但如果放在所在城市的大背景下来看,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不算突出。广州作为中国屈指可数的几座超级大城市之一,&b&市内交通所耗时间本身就很长&/b&。哪怕是从市中心的海珠校区出发,随便去市内稍远一点的某个地方。用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更久都是非常正常的。&/p&&p&对于大部分来自其他中小城市或农村的学生来说,初到广州时几乎都会对漫长的出行时间感到非常的不适应,&b&习惯就好了&/b&。&/p&&p&而且经过规划中白云校区正门的广州地铁14号线预计将于2018年通车,届时交通状况必将得到很大的改善。&/p&&img src=&/v2-1fe746d6fe2b77e018bb2a9d6f6b7932_b.jpg& data-rawwidth=&5472& data-rawheight=&30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2& data-original=&/v2-1fe746d6fe2b77e018bb2a9d6f6b7932_r.jpg&&&p&&i&日广州地铁14号线白云区马沥路口段建设现状&/i&&/p&&p&近些年来,由于城市市区用地较为紧张,新建的大学或校区相当大部分都建立在郊区。北京昌平大学城、沙河高教园区、良乡高教园区、上海松江大学城和兰州榆中科教城都远离城市中心几十公里,包括广州大学城离市区的距离也不算近。这是难以改变的大趋势。广州高校的分校区远离中心市区甚至位于其他城市者比比皆是:中大珠海校区、暨大南校区、华师南海校区、南方医顺德校区、广财三水校区、广金肇庆校区、广州医番禺校区、广药中山校区与云浮校区、广技师白云校区、广二师花都校区……在位于远郊的偏僻校区就读,不过是享受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红利所附带的小小代价。假如中国的大学都不新建校区不扩招,很多人恐怕根本不会有机会在现在的学校就读。&/p&&p&&br&&/p&&p&&br&&/p&&p&&br&&/p&&p&关于&b&生源质量&/b&与学生的整体素质,本着自省的态度,先讲一些令人感到不足的方面吧。&/p&&p&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作为一所二本院校,仲恺学生的智力、见识阅历与努力程度,在整体水平上比重点院校是有一定差距的。这一点我们要理性看待,首先应当承认这种差距的客观存在,不能井底之蛙妄自尊大。但我们也不必自惭形秽妄自菲薄。要知道考上仲恺也不是多么容易的事情,以广东省为例,历年来即使是踩线进仲恺的学生,文科生在当年高考考生中的排名也在前10%以内,理科生也在前20%以内。另外这种差距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弥补的(后文会具体叙述)。&/p&&p&而我特别想提请各位读者注意的是,部分仲恺学子在智力与见识阅历上的差距,远不仅仅表现在学习成绩上,还会在视野眼界、为人处事等许多其他方面表现出来。&/p&&p&比如,这座学校里的很多人,在整个大学生涯里甚至直到毕业后都没有想清楚:应当如何看待自己的母校,自己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我看来,所谓母校,对于一个学生的意义在于:1.在校期间,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平台,提供了各种学习资源以及平价的基本食宿条件,以及师长同学圈子。2.毕业之后,是终生都抹不去的烙印,是划分人群的标签,是团结校友的旗帜,是发展人脉的依凭。人这种社会动物,天生就是有社交需求的,总是需要以这样或那样的由头建立社会关系,这些团结与联合的关系对于个人心理与事业无疑都是有正面意义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建立校友会、同乡会、战友联谊会……学校与学生,说白了就是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p&&p&但是,有些人只是把学校的招牌当作用来炫耀的资本。当发现学校的名气不能满足自己炫耀的需求时,就反过来对其冷嘲热讽,忘记了这所学校当初是他们自己填报的,而以他们的分数也未必上得了更好的学校,而他们眼中完全理想的学校对他们来说根本望尘莫及。又有些人,把大学老师当作中小学教师甚或幼儿园阿姨保姆、亲爹亲妈,责怪老师为什么不手把手地教,为什么不把知识喂到自己嘴边上,或者将老师合理的严格要求当作苛刻。还有些人,把大学当做疗养院来要求非常理想的生活条件,稍不如意就认为自己受到了慢待……当然从政治正确的角度出发,这些人持有、宣传这些想法可以认为都是个人自由。但是我不知道,这些人义正辞严、理直气壮地以上面这些理由讨伐学校的时候,真的不觉得自己十分幼稚可笑吗?&/p&&p&还有,所谓“冤有头,债有主”。大学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都有其自身的原因和解决方式。停水停电了应该向供水供电投诉,各种生活设施问题应该向物业公司、总务处投诉,食堂不好吃或吃出异物应该向餐饮公司投诉或直接“用脚投票”去外面吃。遇到某个老师或某个工作人员的不公对待可以向上级投诉或者直接怼回去……而很多人把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都一起算在一个抽象的“学校”头上,认为什么都是“学校”的过错,是“学校”坑了他们,这种简单粗暴地树个靶子打的思维,是不是暴露了自己思维能力很差或懒于思考的缺陷?这些人毕业了之后到了社会上,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儿是不是都要找一个“国家”、“社会”、“体制”之类大而抽象的事物背锅呢?各位读者可以留意一下,&b&那些重点院校的学生校友,即使对学校的条件、政策有所不满,也会更多地以学校主人翁的姿态,打着维护学校的旗号将批判矛头指向直接责任人而非“学校”整体,这样的言行是不是理性、明智很多?&/b&作个未必恰当的比喻:饭不好吃可以骂厨子,为什么要砸自己用来吃饭的锅呢?&/p&&p&&br&&/p&&p&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说,我们的大学正在培养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在我看来,仲恺的部分学生只能被称之为是“&b&粗糙笨拙的利己主义者&/b&”或“&b&粗糙笨拙的损人不利己者&/b&”。这些人的目的和思路往往令人很难理解,有些可能是自暴自弃破罐破摔;有些是想要利己,但吃相极其的难看,毫无一点策略可言,只知道完全任性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而对其他的一切都不管不顾:不管他们行为的实际效应是什么,不管别人会因此如何看待他们。同时,他们也不了解并且不愿了解这个社会运行的规律和准则,不能以合理的态度与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时常陷入一种偏激的被害妄想。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人虽然比例也许不高,但绝对人数往往不少,而且发声的欲望与能力不小,甚至经常能够掩盖平和理性的声音。&/p&&p&例如,&b&这个问题下的部分其他回答&/b&,以苦大仇深的语气控诉学校的种种不足。在我看来,那些答主显然不能意识到,他们的不满和痛苦很大程度上只是由于自己见识阅历的限制:不能看到他们所控诉的问题有许多不是学校自身原因所致,有许多在其他高校以及这个世界的其他许多角落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也不能看到导致仲恺与重点高校毕业生质量和前途差距的主要原因,不能看到个人智商、努力和选择对自身命运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的差别。&b&与其说他们不能忍受学校,不如说他们不能够接纳自己。&/b&并且,这些言论除了发泄个人情绪之外,对自身处境的改善几乎没有任何帮助。&/p&&p&(顺便说一句,我所认识的仲恺毕业生,大部分都对当初在校学习的时光十分留恋。即使在校期间对学校总是大加鞭挞,没说过一句好话的人,毕业之后口气也大多改变,或者至少批判的话锋没有从前犀利了。虽然不可否认这和相当一部分仲恺毕业生毕业后混得并不尽如人意,怀念在校时无忧无虑的生活有很大关系。但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走入社会后成熟了,明白这个世界本来就远非完美。但遗憾的是,他们的言论仍然会长时间保留在网上,影响后面来的人。)&/p&&p&而与这些言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许多学生怯于或懒于通过正规途径表达意见,例如近一两年举办的校长见面会、校团代会征集提案等活动参与度都不高。&/p&&p&又例如,近年来部分学生在自身权益与学校管理发生冲突时,动辄选择向媒体曝光,从而时常使学校与学生被媒体利用成为炮制话题吸引眼球的素材。而丝毫不考虑曝光是否真正有助于问题的解决,甚至不考虑基本的是非曲直与对当事人隐私的保护,更不考虑曝光对学校与自身可能造成的影响。而当学校陷入舆论漩涡与公关危机时,许多学生也不能以理性的态度,本着哪怕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应对。案例:&/p&&p&(1)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称学校海珠校区北区食堂所售米粉在一季度监督检查中被检出镉含量超标。此事学校本无任何责任(米粉中所含镉为水稻自身富集而来,非人为添加,更不可预见;质量把关责任在生产厂家,监管责任在政府部门;学校食堂无能力也无责任作出检验)。但当时相当部分学生在媒体不当引导下将批判矛头指向学校。&/p&&p&(2)本人2009年入学时,校规已有明文规定禁止校内私拉外网。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学校对此事并未严格管理。2013年7月,学校按照上级主管部门通知严肃校纪,整顿校内网络,宣布拟拆除所有私拉网线,承诺联系网络公司退还学生已交网费,并升级改造校园网以满足需要。但部分学生居然罔顾自己违反校规在先,理直气壮地认为学校此举是侵犯自身权益,联系媒体要“讨公道”。当然最后媒体的报道也未能让校方改弦易辙。&/p&&p&(3)日,《广州日报》在对仲恺校内举办的邹振先三级跳远挑战赛的报道&a href=&///?target=http%3A///14/F2T3I000014AED.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全国前10名选手出战邹振先三级跳远挑战赛》&i class=&icon-external&&&/i&&/a&中以“大专院校”一词指代仲恺,该用法有一定歧义,但确实不能说有错。可是部分学生坚持认为此举是在“矮化”学校,集体在广州日报官方新浪微博与当事记者个人微博下提出抗议,甚至有人言辞激烈,本来一件为学校扬名争光的好事闹得不欢而散。&/p&&p&(4)日,某个员工人数仅数十人、毫无知名度的小型私人IT公司由于其自身原因在招聘公告中点名拒绝仲恺毕业生。对于仲恺学生来说,对此消息置之不理无疑是最合理的处理方式。但许多仲恺学生为了声讨该公司将这一公告通过社交网络到处转发,客观上为对方观点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p&&p&还有,部分学生作为仲恺学生的荣誉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较为淡薄,其中原因除了学校自身文化建设的不足之外,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学生自身的想法较为简单浅薄:不能意识到作为集体的团结一致同声同气能够为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不能意识到自己的一生都将被打上这所学校的标签,学校形象与自身前途息息相关;不能意识到连自己的出身都不尊重,动辄抱怨环境、贬低自己出身学校、唱衰他人的人,也不可能得到其他人的尊重。&/p&&p&另外还有学术诚信与契约精神。这个不多说,请各位读者自己反省一下考试有没有过作弊?作业有没有过抄袭?有没有违反学校规定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用电器?参加各种活动是否守时?……&/p&&p&以上这些方面不针对任何个人。望各位读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学者崔卫平有一句话:“你所站立的那个地方,正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黑暗……”我觉得把这段话里的“中国”换成学校也挺合适的。&/p&&p&另外,由于地处沿海开放城市,且生源素质水平有限,学校里消费主义、逐利思想较为盛行。部分同学即使家里经济条件完全可以支持其上学与日常消费,也要片面、幼稚地追求在校期间就“经济独立”、“不从家里拿钱”。而他们中大部分人达到这个目标的方式不是通过不懈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技能,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而是为此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去做各种毫无技术含量的兼职,甚至因此遭遇诈骗、误入传销。而这样得来的微薄劳动所得往往也不会被用于购买书籍、报名培训班等提升自身的用途,而是用于日常吃喝玩乐。另外,不少人也会对学校的物质条件提出过高的要求。&/p&&p&&br&&/p&&p&但如果去除掉上一段说的这些令人不满的方面,我对仲恺学生的整体&b&道德和素质&/b&评价还是很高的。&/p&&p&当然了,大学生素质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本来就理所应当。但个人觉得仲恺学生的整体水平应该说还要更高,简直可以用“民风淳朴”来形容。我至今都非常怀念在校几年简单温馨的人际关系。大家基本上都不会有什么心机套路,不矫饰不做作,有一说一。基本从来都不用花心思去揣摩别人的潜台词。人与人之间的激烈冲突极少,肢体冲突我自己从未听说过。&/p&&p&个人认为可能的原因有两点:&/p&&p&1.仲恺学生的家庭出身阶层分化相对不太明显,家境最好的也不过是城市中产阶层,几乎不会有达官贵人、富商巨贾家的孩子。因此家庭出身造成的认知差异与隔阂相对较小(当然绝不是没有),也不会有官富二代仗势欺人。&/p&&p&2.仲恺学生大部分都是广东籍,相互之间文化背景差异较小,很多学校里的良好风气,其实是广东人中普遍存在的优点。比如,性格普遍温和,甚至“讷言敏行”,不喜欢走极端,不喜欢和人争论,更遑论爆发肢体冲突。又如,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与分寸,不会过于勉强别人一定要满足自己的意愿。再如,官僚主义以及灌酒拼酒的所谓酒桌“文化”比北方淡薄很多。等等。&/p&&p&顺便提一下学校的行政管理,在校的时候以比较单纯而理想化的眼光看待,确实觉得有很多令人不满之处。但是毕业几年之后再回头看,却不得不承认仲恺的管理制度虽然还有不少提升空间,但相比于社会上以及许多其他高校(特别是官僚气息浓厚的北方、内地高校)而言已经相当不错了。当然这也是个主观体会,见仁见智吧。不多说了。&/p&&p&&br&&/p&&p&&br&&/p&&p&&br&&/p&&p&然后,这所学校也存在着许许多多执着、努力、上进,从而优秀的人。可以看看图书馆里那些静默自习的身影,以及海珠校区教学楼九楼深夜不熄的灯火。(白云校区因为安全问题教学楼有宵禁。但很多人也会在宿舍挑灯夜战)如果要问我学校的学风好不好?我会回答:在图书馆好,在宿舍不好。各人的道路是自己选择的,作为学校能够提供基本的条件就够了。&/p&&p&至于学生所取得的&b&成绩&/b&,我在学校官网上随便翻了几页最近(月)的新闻,就翻出了:&/p&&p&全国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短距离混合接力季军、&/p&&p&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p&&p&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两项、&/p&&p&挑战杯广东省金奖三项……&/p&&p&我记得在不远的过去,学校还有人得过挑战杯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p&&p&当然,更有很多人的才华没有以具体的奖项来衡量。&/p&&p&再来看一位比较特殊的牛人,2013级本科生李子俊同学,自中学时代起一直在自家天台从事睡莲的栽培与杂交育种研究,所育成新品种&i&Nymphaea&/i& 'Detective Erika'于2016年获国际睡莲水景园艺协会(IWGS)年度最佳睡莲新品种与亚属间杂交种睡莲双料冠军。&br&&a href=&///?target=http%3A//xinwen./2016/flowers_.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国睡莲新品种获国际比赛双项冠军 - 花卉 - 中国花卉网&i class=&icon-external&&&/i&&/a& &a href=&///?target=http%3A//iwgs.org/2016-new-waterlily-competition/&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16 New Waterlily Competiti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比利时睡莲与荷花专业网站AGUA对李子俊的专访:&a href=&///?target=http%3A//www.agua.be/en/articles/zijun-l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Zijun Li - Agua.be&i class=&icon-external&&&/i&&/a&&/p&&p&&br&&/p&&p&&br&&/p&&p&&br&&/p&&p&&b&就业前途&/b&方面,很大程度上是看个人能力的(请正确理解这句话。这句话不是给任何人以抱怨学校的理由,而是给有志者以提高自身的动力。&b&没有名校光环,可以靠努力获得知识与能力来弥补&/b&)。学校的知名度问题前面提过,有些专业可能很难指望学校牌子了。当然,有些行业本来就不怎么看学校牌子,甚至不怎么要求所学专业对口。而从历年的情况来看,不在本专业就业的也大有人在。有少部分学生的就业情况较好,能够进入较为知名的企业(我知道的包括IBM、埃森哲、宝洁、腾讯、百度、阿里巴巴、酷狗、金山等)并且得到不错的待遇,但这样的境遇通常以自身长期努力为基础,另外所学专业也非常重要。当然所谓冷门专业也有情况比较不错的例子,例如某2008届农科专业毕业从事农资销售的学生毕业4年后年薪达70万。&/p&&p&关于&b&考研&/b&,近年来考上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学校的都有。对于一个考生来说,考研的难度主要和个人水平和努力程度有关。当然不同专业的难度差别也很大,大致是经管类、计算机等越热门的专业越难,一般理工科次之。而农林类专业最简单,想考985、211院校也大可一试,近年来考华南农业大学农林专业的大部分都能顺利考上。顺便说一下本校的研究生培养情况,虽然学校的牌子不算亮,但个人认为培养质量并不一定低于部分重点院校(当然这个因导师、课题而异,但学校对培养质量有一定的控制措施,如仲恺&b&所有研究生毕业论文在答辩前均需经过双盲评审&/b&,比大部分学校的抽审要严格),而各种奖助学金相当优厚,另外基本上每年都会选送几位研究生去美国游学半年,一定程度上说还是有特色和吸引力的。&/p&&p&以我自己和其他许多人的亲身经历来看,并不需要担心考研时因本科出身受歧视的问题。因为一般人大多不愿意去比自己本科学校差的学校读研。对于某所重点院校而言,其准备深造的学生之中最好的大多会去国外名校,稍微差一点的大多会保研本校或去水平不低于本校的外校,再差一点的(或不足以保更好的外校,又不愿意保本校的)大多会去考更好的外校,而考本校或水平相当学校的水平往往又等而下之,竞争力就不怎么强了,而且数量不多。实际上二本院校的学生才是考研的主力军。仲恺主要招生省份是高考人数全国前列的发达省份广东,近几年来仲恺理科生主体水平居于广东二本分数段中上游,文科生居于二本分数段前列接近一本线,学生资质在二本院校里面不差,甚至有不少人水平并不低于很多来自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的重点院校学生,再加上地处广州外部环境良好,视野开阔,只要有心努力,四年后眼界会远高于某些内地考研基地学校的学生。二本院校学生由于自身学校平台的关系,通常很少有比较突出的科研业绩,主要还是拼理论知识,而这基本都是靠个人努力的。&/p&&p&考上研究生并硕士毕业的人,就业情况基本上还都是比较满意的。另外我已经知道有几位师兄师姐在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学校读博了(我自己在未来可能也是要读的),这些人中的一部分有望成为比较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虽然仲恺毕业生中这样的人真的少之又少)。当然这条路应该说是相当不好走的,毕竟现在的形势是哪怕国内一流大学毕业的博士也基本不可能留在一流大学任职,很大可能还是要去中小城市水平差一些的学校。一流大学需要世界名校学历至少是海外经历。至少我个人即使今后读博,也做好了不以科研作为终身职业的准备。&/p&&p&出国(境)读研的也有,似乎去英系大学特别是澳洲学校的居多,我个人没听说过去美国学校的。2016届毕业生申请成功的学校包括伦敦艺术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莫纳什大学、阿德莱德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另外之前几届人还听说有去利物浦大学、大阪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当然这样的选择需要较高的英语水平与一定的家庭条件。&/p&&p&&br&&/p&&p&&br&&/p&&p&&br&&/p&&p&以上的回答主要是基于本人2009年至今的经历与见闻。但我觉得为了让回答更加全面,有必要简单叙述和推测一下&b&过去与未来&/b&在这所学校就读的体验。&/p&&p&民国时期的仲恺农工学校是一所相当于现在中专水平的学校,何香凝校长的办学宗旨是“&b&不徒鹜高深学理,而注重实验,以训练中级技术人才&/b&”,招收的也基本都是贫困农家子弟,不收学费还发放伙食补助。学校很长时间以来的规模一直都不大,日开学的时候第一批新生只有89人。学校座落在广州河南(海珠区旧称)石涌口一带,占地面积250余亩。西面是广东士敏土厂(曾被孙中山作为大元帅府,“士敏土”即水泥);东面是石涌口沙地,有许多贫民搭建的木屋;南面是郭村、基立村的低洼潮田。&/p&&img src=&/v2-9fc17cbe47a56b0a9adde3_b.jpg& data-rawwidth=&1051& data-rawheight=&6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1& data-original=&/v2-9fc17cbe47a56b0a9adde3_r.jpg&&&p&&i&照片中的建筑为广东士敏土厂,东南角田地为国民政府所划拨的仲恺农工学校建校用地&/i&&/p&&img src=&/v2-76faf3573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76faf35732_r.jpg&&&p&&i&民国时期的仲恺农工学校礼堂&/i&&/p&&p&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学校因靠近海珠桥,遭受日军空袭的风险较大,因此于当年秋季搬迁到南海县西樵山下的官山圩,师生们一边努力办学,一边积极宣传抗日救亡,先后成立“广东省救亡呼声社官山分社”和“南海县民众抗敌后援会特种宣传工作团”,通过演出话剧、组织轻骑队下乡、举办识字班和夜校、出版墙报等形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日广州沦陷,日军将校园校舍占为军营并在校内修筑了5个军事堡垒。尔后日军逼近官山,学校被迫暂时停办,师生将部分贵重教学仪器设备埋藏后紧急疏散。蚕丝科教师程树勋将带有优良蚕种的蚕茧纸和三部显微镜携离,后来在粤北重新投入使用。生物学兼日语教师方继祥(中山人,曾留学日本,母、妻是日本人)走避不及藏匿于官山,被日军发现并威逼利诱其出任官山维持会长,方宁死不屈,投河自尽。1939年8月学校在中山南屏乡复办,借用一间祠堂与若干民居,并用青皮竹和甘蔗叶搭棚作为课室和宿舍。1940年春,日寇进犯中山,学校于当年2月迁往澳门,借用教忠中学(今广州市第13中学)课室夜间上课。1940年9月,学校迁到乐昌县西乡桂花村。1944年4月日寇发动豫湘桂战役,8月攻占衡阳威胁粤北。学校于10月迁至罗定县松朗乡,借松朗黄公祠为校舍复学,直至1946年1月才返回广州原址复办。&/p&&img src=&/v2-a09b491ea856d278d2dbab0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a09b491ea856d278d2dbab0_r.jpg&&&p&&i&仲恺农工学校抗战期间校址——罗定县松朗乡(今云浮罗定市素龙街道七和村委会松朗村)国宝黄公祠 图/赖国柱&/i&&/p&&p&抗日战争期间,仲恺农工学校共毕业学生276人,而有210名校友退学投身抗日,十多人参加中国共产党(其中卓秋华、刘国霖、丁农等人在建国后成为国家高级干部),邓如淼、胡炎基等校友为国捐躯。&/p&&p&新中国成立后直至1984年升本之前的学校仍然是一所中专。但是当时的中专生也已经是难得的高学历人才了,而且这些人中的一部分还会考大学继续深造。学校目前为止最优秀的一批校友如前农业部部长陈耀邦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涛等都出自这一时期,他们的回忆中都提及在校时的生活非常清苦,生活条件很差,但大家都非常努力地学习。在此期间学校还培养了一些来自越南和朝鲜等国的留学生。1966年起学校曾一度停办数年,但1973年又恢复办学。&/p&&img src=&/v2-30feaf96ebe0_b.jpg& data-rawwidth=&5184& data-rawheight=&29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84& data-original=&/v2-30feaf96ebe0_r.jpg&&&p&2&i&007年仲恺80周年校庆时,以陈耀邦为首的校友赠予母校的画作《母校朝晖》,此画现在悬挂于海珠校区英东楼一楼大厅西侧(请忽略画框玻璃反光)&/i&&/p&&p&1984年8月,学校根据王震副总理提议筹备升格为本科院校,1985年3月经农业部、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我不得不吐槽一下这个用了23年的名字起得真是不走心……可能是全国唯一一所叫“技术学院”的本科院校吧)。当时学校的专业仍然基本以涉农专业为主,招生规模非常小且不稳定。如1985年升格后有园艺、农学、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农业经济管理4个系,下分果树、观赏园艺、多种经营、植物保护、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会计与统计6个大专专业。1985年暑期招园艺系果树和蔬菜两个大专专业。1987年招收园艺系本科(第一届本科生)和农业教育、农产品储藏与加工、会计与统计3个大专专业,当年全校专任教师仅10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仅18人,在校学生只有612人,至1987年培养大专毕业生62人(1984级应该也就这么多人)。“学校实行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建有园林花卉场、畜禽场、实验猴场和花卉、病虫综合防治、农业生物技术3个研究室,先后在广州市郊、东莞、四会、三水等地建立教学、科研、生产联系点,全校有65%的教师边教学边进行科研。”毕业生相当部分也都会从事涉农行业,如进入各级农业、林业政府部门或成为乡镇干部。当然也有人下海创业捞金。这个阶段学校在海珠校区进行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如1986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建成了北区7栋对面的教工宿舍,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建造了北区学生宿舍6、7、8栋(当时是广州高校中最早有独立卫浴的学生宿舍),1992年6月建成了英东实验大楼(当时是中国农业院校中最大的实验楼),1994年6月建成了海珠校区图书馆。&/p&&img src=&/v2-9fbeac4cb98555cafb5ae211de4d2651_b.jp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v2-9fbeac4cb98555cafb5ae211de4d2651_r.jpg&&&p&世纪之交至今,受大学扩招、合并和“做大做强”风气的影响,学校逐渐兴办了其他非农专业。招生人数不断提高,学生对前途的选择也更加多元化,但部分学生的学习风气开始变差。海珠校区逐渐变得拥挤起来。&/p&&img src=&/v2-00c491c9ac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00c491c9ac_r.jpg&&&p&2001年左右兴建了海珠校区行政楼、教学楼与北区南门。2005年海珠校区南区新宿舍落成投入使用,14层的D栋当时是全省最高并少见地带电梯的学生宿舍楼。&/p&&img src=&/v2-337664ccfd7c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337664ccfd7cf_r.jpg&&&p&&i&2007年80周年校庆之夜&/i&&/p&&p&2008年,学校在广东的录取分数线在多年低于二本A线之后首次超出二本A线(更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程学院”应该是最直接原因),并且在之后数年内升至广东二本A段中上游。学校生源素质不断向好。&/p&&p&在可预见的将来,受学校相关各方面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白云校区二期工程兴建、广州地铁14号线建成)、本科以上各批次合并、现任校长着力抓学风教风、支持本科生科研项目与考研深造等因素影响,学校的生源素质、培养水平、学生就读体验与毕业生质量可望有持续而明显的提升。&/p&&p&&br&&/p&&p&&br&&/p&&p&&br&&/p&&p&&b&2017年高考生报考指南&/b&&/p&&p&近几年来,广东省的高考录取形势每年都存在变数,不确定的因素也有很多。之前的主要变动包括2010年实行了平行志愿,以及此后几年里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深圳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原来的二本A段(相当于外省的二本)院校先后部分或整体升入一本。&/p&&p&2016年是广东省高考招生形势变化较大的一年,也是整体形势与今年最相近的一年。2016年广东高考第一次使用全国卷,原二本B段(相当于外省的三本)与二本A段合并。并有12400个录取名额从外省调入广东(新闻似乎没有报道这些名额都在哪个批次分布,但按照常理分析,这些名额应该属于二本及以上公办院校)。深圳大学、东莞理工学院、广东医科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共计93个专业升入一本招生(而广海、佛科院往年录取分数线一向低于仲恺)。另外应该还有其他院校招生计划的调整。&/p&&p&综上所述,对于2017年的高考生而言,2016年之前的录取情况,无论是录取排名、分数线还是与2A线的分差,参考价值都不高。2016年的情况参考价值较大,但也不能机械照搬往年数据来推测本年度情况。&/p&&p&因此,本回答也不可能对分数、排名等数据进行具体预测,只给出总体建议:&br&一般来说,不同学校分数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同一学校内部不同专业分数线之间的相对位置也是比较稳定的。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只要注意拉开合适的梯度,就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自己被与自己分数匹配度更高的学校与专业录取。毕竟平行志愿还是比较公平而风险较低的。&/p&&p&个人认为,广东文科二本分数段上游(但非顶尖)学生、理科二本分数段中上游学生,不足以进入二本第一梯队院校如广财、广金(或不足以竞争其热门专业),又不希望出省,希望在广州上大学,就可以考虑填报仲恺。&/p&&p&广州市内,长期以来与仲恺可视为同一梯度的院校主要是广技师和广药(注意,广技师也有白云校区,广药则有中山校区,地理位置也都比较偏远)。这三所学校整体实力相近,往年录取分数线通常也较为相近,仲恺因有涉农专业最低分数通常偏低,但非涉农专业与其他两校差距不大。三所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各不相同(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询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即可看出)。广技师为中文、英语、美术、教育学、民族学;广药为医药类;仲恺为农业、园林、食品工业、化工、环境工程、轻工。其他专业多为近年新建,实力通常一般。当然,此处所称的“学科实力”主要指学术科研水平,与本科生培养水平及学生毕业后前途并不必然相关。如众所周知的情况,IT类、金融类专业工作待遇往往较高。具体选择何种专业,见仁见智。请根据个人情况自行选择。&/p&&p&关于校内专业的选择。仲恺各专业近三年录取分数线等情况参见微信公众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招生办”发布的推文:大数据|2016年、2015年、2014年普通本科招生录取情况(广东省)&a href=&///?target=http%3A//mp./s%3F__biz%3DMzA5NTgwNzgxMg%3D%3D%26mid%3D%26idx%3D2%26sn%3D0e0a4c193f05cae29f6c33%26chksm%3D88a513ecbfd29afaecf7e4fadb83ba071d100f87de7b269bb9f125dd37cf32ac8%26mpshare%3D1%26scene%3D23%26srcid%3D0625ApCPRkw8gdE753oO9uGu%23rd&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mp./s?&/span&&span class=&invisible&&__biz=MzA5NTgwNzgxMg==&mid=&idx=2&sn=0e0a4c193f05cae29f6c33&chksm=88a513ecbfd29afaecf7e4fadb83ba071d100f87de7b269bb9f125dd37cf32ac8&mpshare=1&scene=23&srcid=0625ApCPRkw8gdE753oO9uGu#rd&/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仲恺校内转专业个人觉得不太难,条件就是大一期间的成绩要好,并且要通过转入院系的考核。(个人在此想要指出一个事实,就是仲恺学术科研水平较强的专业就业形势与生源反而是最不好的,毕业生很多转行,难以输出高质量的本专业人才与硕士生博士生。而热门专业的师资相对又不那么好。这算是一种令人尴尬的现实吧)&/p&&p&以上说的是广东省内考生的情况。广东省外考生可参考往年本省录取情况报考。事实上由于仲恺近几年来在广东省外招生名额较少,因此分数线、排名的年际波动可能较大。&/p&&p&另外,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招生办”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查看招生相关重要信息。&/p&&p&&br&&/p&&p&&br&&/p&&p&&br&&/p&&p&下面开始第二部分:叙述个人的经历与体会。&/p&&p&&br&&/p&&p&我&b&入学&/b&的那天是日,一个炎热、多云而略有雾霾的日子。&/p&&p&如同夏末岭南的空气一般炽热的,是迎新师兄师姐们的热情。&/p&&p&我刚一走出广州火车站的出站口,就看到了一大群戴着色彩鲜艳帽子的迎新志愿者们。他们把我带上了学校租来的公交车。&/p&&p&汽车驶上了内环路高架,在越秀区的楼群之间穿梭,很快又驶过了海印桥,桥下珠江的粼粼波光映入我的眼帘。几分钟后,车子就开进了海珠校区中西合璧的校门。&/p&&p&从下车的地方到报到摊位,我几乎是被一路被热心的师兄师姐们簇拥着前行。很快就来到了海珠校区教学楼底人山人海的报到摊位前。负责报到工作的助理班主任师兄师姐们在当时的我看来都好成熟,一开始我都以为他们是老师。&/p&&p&在热心的几位师兄师姐的带领下,我很快安放好行李,吃了午饭。下午就在校园里走了一圈。&/p&&p&海珠校区的小令我稍稍有些意外(并不是很意外,因为来之前已经在网上看过地图了),部分宿舍的外观和设施也比较老旧。但我并没有任何失落的感觉,只是对一切都感到新奇。&/p&&p&(可能是因为我高中附近的那所1912年创立的省部共建一本大学校园里很多建筑设施也比较老旧,所以我对大学的建筑、硬件什么的根本没有多高的期望。另一方面,我自己也根本不觉得大学的设施环境需要多么优越,差不多能用就行了。比如说有些宿舍楼很旧了,也没有空调。但我觉得对于家庭贫困的同学来说,这种宿舍的低廉住宿费减轻了他们的负担。而对家庭条件足够优越的同学而言,这种经历可以当作是一种历练,让他们体会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条件,明白优越的条件不是理所应当的)&/p&&img src=&/v2-f9891dff3b274f3bf24e2671_b.jpg& data-rawwidth=&5472& data-rawheight=&30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72& data-original=&/v2-f9891dff3b274f3bf24e2671_r.jpg&&&p&&i&本人曾居住四年的海珠校区北区8栋学生宿舍&/i&&/p&&p&入学的当天下午,有学院领导老师走访学生宿舍。当天晚上,我所在专业的两个班级召开了大学第一次班会。正式认识了班主任、助班师兄师姐和同学们。&/p&&p&在入学后最初几天的晚上,有大批同一个学院的师兄师姐集体来访我们宿舍。&br&那几个晚上的经历我至今都难以忘记,&br&认识了许许多多有才和有趣的师兄师姐,听到了许许多多新鲜的见闻。&br&(可惜这项走访新生宿舍的传统在白云校区启用后消失了。希望看到这个回答的师弟师妹们,特别是助班们,能够把这个传统恢复起来。)&/p&&p&&br&&/p&&p&&br&&/p&&p&&br&&/p&&p&然后就是紧张的&b&军训&/b&。内容主要是简单的队列练习。&/p&&p&(之后的这些年里训练内容时有变化,先后有过匕首操、女子防身术、战场救护等等,2012级还有很帅气的战术动作)&/p&&p&军训后期有些人被抽调去练了军体拳和海军旗语。&/p&&p&晚上有时候会夜训,有时候会进行各种文体活动,拉歌或聚会等等。&/p&&p&记得一天晚上助班师姐带我们去江边散步,回来后为一位同学庆祝了生日。&/p&&p&另一天是给班主任老师庆祝教师节。&/p&&p&还有一天晚上是放露天电影《廖仲恺》,这是入学教育——校园文化教育的一部分。&/p&&img src=&/1b29f22eb14f9d4cbff0a09cd9c632da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1b29f22eb14f9d4cbff0a09cd9c632da_r.jpg&&&p&&i&《童年魅影》,2004级吴锦静 摄,反映海珠校区北区放映露天电影的场景,本作品获2007年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青年作品金奖。&br&图片来源:&a href=&///?target=http%3A///lastphoto-htx-id-718298-p-0.x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二幅二十二届全国影展青年作品奖作品-POCO网&i class=&icon-external&&&/i&&/a&&/i&&/p&&p&&br&&/p&&p&&br&&/p&&p&&br&&/p&&p&军训期间就组织所有人参观了&b&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b&。我自己后来也去过很多次,我是比较喜欢历史的人。&/p&&p&展览内容简单说就是廖仲恺、何香凝、廖承志一家为中国革命努力奋斗的一生。这句话听起来很官方,但实际上其中许多细节,即使是放在当今社会的语境下也是很感人、很能引起人共鸣的。&/p&&p&这一段我暂时没时间写太多,等有空了整理一下思路还可以写很多字出来。&/p&&p&总之我是觉得,目前学校官方宣传部门和负责学生的水平和技巧都比较有限,很难挖掘并展示廖何生命里真正动人的闪光点。&/p&&p&现在廖仲恺在校内的宣传中有点被符号化的趋势了。如果你问一个仲恺学生廖仲恺精神是什么,他估计会说一堆爱国什么的;但你如果问他廖仲恺干了啥,他真不一定说得出多少。&/p&&p&廖仲恺的文集,我是从头到尾看过的。我觉得如果我是当年的一个工人、农民或士兵,我听了他的演讲也会毫不犹豫地跟他走。因为他能够把现在很多人都不一定理解的救国道理,化为最朴素的语言讲出来。&/p&&p&廖仲恺牺牲的时候,广州二十万人上街为他送葬。没有非凡的人格魅力,如何能够得到如此广泛的支持?&/p&&p&至于何香凝女士,我觉得她简直就是一位行为艺术家,敢作敢为,敢爱敢恨。&/p&&p&几岁大的时候,就多次剪掉封建家长缠上的裹脚布(而且其实她的父母也不是那么封建,最后还是由她去了)。&/p&&p&和廖仲恺的结合虽然是封建包办婚姻,但先结婚后恋爱,“愿年年此夜,人月双清。”&/p&&p&最爱的夫君回国搞革命,她写诗相赠:“劝君莫惜头颅贵,留得中华史上名。”&/p&&p&中国的第一次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就是她发起举办的(这个事完全值得大书特书)&/p&&p&等等等等。&/p&&p&我想我以后有精力的时候,会为学校的历史文化宣传工作做一些事情的。&/p&&p&&br&&/p&&p&&br&&/p&&p&&br&&/p&&p&军训过后是各路&b&学生组织&/b&招新的时间。&/p&&p&仲恺的学生组织名目繁多,具体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p&&p&学校与学院的学生会、团委(团总支),实际性质其实相当于承担学生自我管理、举办活动等任务的志愿者组织(虽然可能会有那么一些官僚的气息,但我觉得真的不应该在这个方面非难他们太多。真正的官僚主义通常是在毕业之后才能见识到的)。&/p&&p&校广播台和学生新闻中心,性质类似,只是工作内容偏专业化,是耳目喉舌。&/p&&p&至于各种协会(社团),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学生一起发展兴趣爱好的组织。&/p&&p&这些社团选择与加入全凭个人选择。&b&个人不喜欢某些学院集体有意或无意识地在新生当中营造的“人人都应该去面试一下学院的部门”的氛围,以及刻意利用信息不对称吸引新生的做法。&/b&&/p&&p&学生组织中确实有不少是规模较小财力较弱的,办的活动个人觉得有点过家家的意思。但我也并不认为这些组织和活动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因为即使是同一所大学的学生,除了高考分数比较相近之外,其他方面的背景可能有巨大的不同。有些学生可能之前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课外活动,眼界开阔谈吐不俗。但对于有些出身底层、高中刚刚毕业的孩子来说,当众发个言可能都是一次对自我的突破,已经需要巨大的勇气。有些组织、活动,可能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浪费时间,但确实能让另一些人的能力得到提高。(知乎上就有很多人“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字面意思),还有很多人提一些“何不食肉糜”的问题,其原因都是把自己所在小世界里的经验应用于更广阔的世界。我觉得一个成熟的人,应当有宽广的眼界和足够的同理心。明白人类的高度多样性)&/p&&p&而另一方面,也确实有许多组织能够让人学到一技之长。比如我自己所加入的广播台,有师兄师姐借助这个平台努力提升自己,在毕业后成为了广州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的专业播音员或主持人。还有校新闻中心,我上一届的副主任师兄跨专业考研去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专业媒体人。以及吉他协会(现在顽石音乐协会的前身),也有成员毕业后真的去开了琴行教人学琴。还有健美操啦啦队,一直实力不俗,省里甚至国家级比赛各种拿奖……&/p&&p&不过我在这里想要指出的是,仲恺的学生组织有一个通病,就是&b&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优良传统很难长久保持&/b&。&/p&&p&前面说过,仲恺的生源素质是非常参差不齐的,这就导致学生组织的人员素质很难保持稳定。某届来了一个个人能力强的学生,就在某项工作上取得了进展(比如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但一旦这个人毕业,相应的工作效果可能就会后继无人,水平一落千丈。在此提请师弟师妹们注意。个人觉得在精神理念传承上做得比较好的学生组织有创业协会和广播台司仪队,有兴趣的其他学生组织负责人可以前去取经。&/p&&p&另一方面,个人觉得相比几年前,仲恺的各种学生组织都有臃肿化的趋势。一个学院自己的学生会团总支招收的人数都能够达到当年新生总数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某些学生人数几百人的小学院都要有自己的舞蹈队、器乐队(其实根本没有必要,而且也没有那么多水平足够的人)。每个组织都要营造自己的小团体文化,拍照片写新闻、甚至办报纸刊物……实质上的工作成果并不多,却分散、浪费了很多资源与不少同学的精力。&/p&&p&个人认为比较理想的设置是:精兵简政。校团委中由学生组成的部门与校学生会合署,撤并所有功能重复的部门。其他必不可少的校级职能性学生组织如青年志愿者协会、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学生社团联合会等等全部并入合并后的校学生会(团委)。广播台和学生新闻中心合并,成立在校宣传部统一领导下的集报刊采编出版、电台播音、视频录制、新媒体运营等职能为一体的校园媒体。广播台剧团、司仪队从广播台剥离,并入校艺术团。校艺术团可吸引部分相关协会(如顽石音乐协会)作为自己的外围组织,共享部分培训师资和器材资源,如有演出任务需要人手时,可从相关协会中择优征召。部分组织可为某种目的(如拍摄纪录片、排演某节目)成立项目组,任命负责人并给予其调配资源的较大权限。这样可以理顺管理关系,集中并不丰富的资源给有足够能力的学生使用,避免重复投资;也能够避免浪费其他同学的时间与精力。&/p&&p&最后应该特别提一下“支点义教”,这个由仲恺学子于2007年5月创办的公益组织,现在已经发展到十几所高校,成为省内影响力较大的公益支教组织。&/p&&p&&br&&/p&&p&&br&&/p&&p&&br&&/p&&p&&b&课业&/b&的繁重程度,不同的专业是各不相同的。就我所了解,农科专业相对较为轻松。而有些工科、设计类等专业可能会有比较多的机会通宵赶作业。&/p&&p&不过总而言之,课程的难度不高,达到基本要求相当容易。&/p&&p&确实有很多人达到基本要求就已经满足了。&/p&&p&但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人并未止步于此。&/p&&p&我所学的专业是入学时自己选择的,因为从很早之前就已经喜欢和这个专业相关的知识。所以我把完成基本学业任务之外的大部分时间也用在学习专业知识上了。&/p&&p&&b&学习&/b&这种东西,各人有各人的要求、方向和方法。&/p&&p&但我也希望自己的经历可以为他人提供借鉴,特别是有关资源利用的方面。&/p&&p&故意淡化了具体的专业背景,只突出一些共性的东西,供各位读者参考:&/p&&p&首先,要想明白自己为何而学,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不同人的情况自然是各不相同的,学习目的可能是对专业有兴趣、想要找好工作赚钱、想在某个城市立足、想满足家人的期望甚至单纯为了讨拍拖对象的欢心,目标则有种种具体和非具体的。想好这些能让自己的学习更加积极、更有动力。&/p&&p&有了动力之后就要付诸行动了。&/p&&p&例如我在入学军训的时候就去蹭听大三师兄师姐们的校内实习课了,后来又蹭听过多次同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课。基本上在大一结束的时候,我对所在专业四年要学习什么内容已经心里有数了。&/p&&p&但是我听课也是有所选择的,如果觉得讲课内容对自己不太有意义、或靠自己看书就能掌握(这种情况最多)、或者大三下学期之后要考研时间比较紧迫的时候,我也会翘课。当然我会控制每门课的翘课次数,避免对平时成绩造成显著影响。有时我会在上课的教室旁边找个没课的空教室自己看书,和同学说好一旦点名就通知我,这样可以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东大专院校排名201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