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了浙大建筑学考研 难吗的建筑可以转电子信息专业吗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145|回复: 0
考研差不都过去一年,虽然已经忘记了不少知识点,但对于整个过程却仍然是记忆犹新,毕竟这是高考之后久违的重大考试,尽管总的复习时间比高考要短一些,但承受的压力却和付出的精力却并不小,而且专业性也比高考强得多——考研与高考最不同的一点便是,考研是先选学校、专业并报名,然后再准备该专业所要求的科目,而高考只是分了文理科而已(甚至现在很多省份都不分文理科)。所以在说考研心得之前,必须先探讨一下专业选择的问题,然后才是初试、复试的准备,这也是这篇“心得”的主要结构。一、专业的选择考研报名虽然在九月份,但其实早就应该考虑好对于专业的选择,毕竟研究生的专业比本科生更精细,对自身的发展影响也更大。对于专业的选择,我认为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一)兴趣,也就是说你对某个专业的喜好程度,毕竟每个人都希望以后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其实对于某一领域的兴趣和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并不是一回事,很有可能自己对于该专业的了解是很肤浅的。(二)能力,无论是科研还是工作,都不能单凭一腔热血,所以还是应该清楚自己所擅长的方面,当在兴趣和能力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选择擅长的专业或许是稳妥的选择。(三)专业前景,如果读研更多的是为了就业考虑,或许专业前景更为重要,这也是现今计算机类专业热门的原因。每个人对于这三个因素都有自己的先后顺序,而如果只考虑了其中一个因素,或许再对其它二者在细加考虑一番会更有帮助。而如果从考试的角度老考虑专业的选择,那一般来说,选择与本科相同的专业是最轻松的,当然也有可能本科专业考研比较热门,那么选择与其相近的非热门专业则相对轻松一些。跨专业,尤其是与本科专业差别较大的跨专业,因为两门专业课几乎都要零基础准备,则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对于心理状态也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跨专业需要更多的谨慎,但也并非不能冒风险,毕竟我们都还很年轻,仍然有冒风险的资本。这一部分的最后,我就简略地介绍一下自己就读的专业,给大家一点参考。我硕士研究生所就读的专业也是自己本科的专业,全称为“电子信息技术及仪器”,隶属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在学部上则属于信息学部。一些历史或者头衔之类的客套话就不多说了,下面主要讲述一下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与就业情况。研究方向上,本专业主要从事的是嵌入式设备的开发,平台有FPGA、DSP、ARM之类,开发过程也涵盖了原理图、PCB图绘制、制板等硬件部分,以及板上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开发等软件部分,而应用领域则包括军工、横向公司合作等,可以说是浙大嵌入式开发最好的研究与发展平台。而除此之外,本专业也有很大一部分算法的研究,包括图像、视频处理算法,以及现在较为流行的机器学习,也是本专业重点发展的方向。而与同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合作中,本专业也发展出了生物医学图像处理和移动医疗器械开发的方向。就业情况上,可以说本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并不差于计算机学院,而且软硬兼施的培养过程也让同学们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相比于广阔的软件就业市场,硬件就业门槛较高,更容易脱颖而出。至于研究生阶段的主要工作,其实和大部分信息类专业类似,除了日常的上课之外,主要就是进行实验室项目的开发,这些项目开发的经验对于日后公司面试中将会很有帮助。如果你对于嵌入式开发较有兴趣并有一定开发经验的话,本专业可能就是不二的选择,而上述提到的图形视频算法、机器学习方面,本专业开始得较早,目前的投入也很大,相比于计算机学院也是不错的选择。总的来说,本专业虽然就业前景很好,但近年来不算特别热门,所以跨专业和非985、211的同学也不需要很担心,只要好好准备,都有成功的可能。 二、初试的准备准备初试是整个考研过程中消耗时间最长的过程,不同专业的初试除了英语、政治外有着不同的专业课考试,所以我主要以我所考取专业的初试准备来谈一谈经验与心得。本专业考研初试有四门课程,为政治、英语I、数学I和模电数电,下面对于每个课程稍加分析一番。(一)政治是必考科目,主要以背诵为主,但是不需要太早开始准备,一般十月份左右开始准备较为适宜,每天保持两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参考书则以大名鼎鼎的“肖秀荣考研政治”系列,首先是学习知识点,然后开始刷选择题(包括真题和肖秀荣1000题),如果能把选择题做得七七八八,政治就不用太害怕。最后在十二月份的时候开始准备解答题,先是真题的练习,参照答案从中总结出一些答题的固定思路,然后做考前的预测卷,并熟读、背诵预测卷中的考点。政治不算很难,考生之间的分差也不太大,只要对它予以重视,并且按部就班、不间断地准备,就不会有大的问题。(二)英语I是初试的大头,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英语也都不太简单,所以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在正式准备考研初试之前,其实就应该开始每天背诵英语单词,英语单词的积累对于单选题、完型填空、阅读和作文都很重要,而背诵单词既可以用“红宝书”、“新东方”之类的纸质单词书,也可以使用手机上的如“百词斩”、“扇贝”之类的APP,手机APP有更多的功能,更加方便,但如果你是手机控的话可能无法专心于此,所以需要依据个人习惯来选择。而在初试准备正式开始之后,无论哪个阶段,都需要反复地背诵单词,来固化自己的记忆。英语初试准备除了背诵单词意外,花费时间最多的是阅读理解的练习,一般来说做完一本阅读理解练习册算是少的,做阅读理解有很多技巧,需要从反复的练习中不断地总结。单选题和完型填空在词汇量不小的基础上不算难,做完单词书和真题上的题目即可。至于作文,则在最后阶段进练习,英语作文是有套路的,按照套路来写都能得到还可以的分数,所以在英语基础一般的情况下可以背诵一些范文并多加模仿来提高写作水平。(三)数学I与英语一样也是大头,但数学I更难,而且不同考生之间的分差较大,是主要的拉分项目。数学的主要复习方法就是刷题,先从“数学全书”开始复习知识点并细心练习对应的例题和习题,然后用“660题”之类的练习册以及历年真题进行刷题训练,而刷题差不多了以后,需要再将“数学全书”上的知识点以及经典的例题回顾一遍,因为有些题目做不出了是因为漏了一些较偏的知识点,而不是练习地不够熟练。数学考试大部分还是基础题,但想取得好的成绩,难题也决不能放过,尤其是在考试卷子整体较难的时候(比如2016年),可能会因为数学低于90分的线无法通过复试。总而言之,就是在知识点掌握的情况下,解题的思路和能力再熟练都不为过。(四)模电数电是本专业考研除数学外的专业课,如果本科阶段学习过模电数电并且基础还可以的话,试卷并不难。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试卷分为“模电”和“数电”两个部分,参考书的话,浙大本科模电数电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教程》,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讲模电,下册主要讲数电,当时上课时老师说这套教材比较适合考试、而不适合科研,所以对于考研复习来说也比较有帮助。另外练习题方面,可以在网上找一些模电数电习题,真题只有在浙大玉泉校区图书馆打印店才能购买,比较昂贵,十年真题加答案需要差不多两百元。试卷上,数电的题目类型较为固定,相对容易一些,多加练习即可,而模电会有一些怪题,需要对知识点有很深的理解。本专业的考研初试线为330分左右,各科为数学85、模电数电85、英语政治各为55,所以初试并不算难,而且因为我本科也为本专业,所以整体时间安排上,我在8月中旬开始复习英语和数学,总的时间差不多十二个小时,英语数学为各占一半,10月开始复习政治,每天两到三个小时,十一月开始复习模电数电,每天两到三个小时。所以最后阶段85基本上是四门功课均分了每天的复习时间这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门功课开始复习之后便不能中断,即便认为自己比较有把握来,每天也都需要做几道题目来保持手感。另外,在漫长的考研初试准备过程中,心态的调整也非常重要,根据心理学中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如图1),对于不同难度的任务,动机水平也要在不同的程度上才能达到最高,所以面对考研这般较为困难的任务,则需要抱有稍低的动机,也就是说整体上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适中的压力,不能对于结果怀有过多的期待,才能戒骄戒躁,在每一天的复习中获得进步。为了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的休闲活动也是需要的,比如适当地看一些小说、散文,或者散步、运动之类,而且每天要保持充分的睡眠,争取在11点左右睡觉是比较好的,应该学会利用好白天的时间,而不是用熬夜来亡羊补牢。而为了使自己在复习过程中能有更好的专注程度,如果自己是手机控的话,不带手机也没问题,我在大部分复习的过程中都没有带手机,遇到问题则可以和研友一同交流——研友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与他们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也可以使考研生活不那么孤单乏味,一起去吃饭时聊天开玩笑是很好的调剂。而如果研友和家人都不能振奋自己的心情,看一些励志书籍也不是坏事,再次推荐罗永浩的《我的奋斗》非常励志而诚恳。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wps67CE.tmp.png 图1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三、复试的准备复试基本上在三月份举行,加上中间有农历新年,所以准备的时间并不太多,但就本专业的复试而言,笔试部分难度不大,主要还是在于面试。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5%,总分为100分,不得低于60分,其中英语听力占10%,微机原理占30%,英语口语占10%,面试占50%。英语听力并不难,大致与六级相当,在考试前一两周多多练习听力即可。而微机原理整体上也不难,我们本科使用的教材是清华大学出版社的《MCS-51单片机原理、系统设计与应用》,如果本科学过该门课程,则将知识点回顾一遍,多加练习汇编语言的51单片机编程即可。英语口语为与一老师进行英语交谈,他会问道各式问题,比如你为什么会选择这个专业,你的兴趣爱好等等,如果你讲到比较学术的东西,他也会接着往下问,那样如果没有提前准备过英语表达就会有点困难,所以尽量可以以日常交谈内容为主,不要给自己挖坑。前面三项其实大部分同学的差距都不大,而到了面试,则分数的波动性就很强了。面试中最主要的提问是你本科中所做过的科研项目,无论是个人做的还是与人合作的、硬件的或是软件的都没问题,但你一定要对这个项目比较熟悉,这样才能抵挡住面试老师层层深挖的问题。所以在准备面试时,所谓的交流技巧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全面、细致地回顾之前所做项目的内容,即便当时没有涉及到一些理论知识和细节问题,也需要重新学习和了解。如果之前没有做很大的项目,把自己课程实验中做过的一些小项目讲出来并讲清楚,也会得到老师的认可。复试前还有一项工作便是联系导师,虽然复试成功后也会有老师来主动联系,但事先参观与联系会对各实验室和导师了解更多。在工作日到实验室参观,只要说明自己的身份,老师和同学们都活比较乐于向你介绍实验室的情况。 四、结尾在这里简略地讲了些考研的心得,不知道对大家有没有帮助,我有一个研友在准备考研接近尾声的时候说“我真希望永远在准备考研”,这不是说考不上而永远考的意思,而是喜欢准备考研时这种有规律、有目标还能公然逃课的生活,希望大家也能好好珍惜,我QQ是欢迎提问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免费热线:400-622 4468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简介:虞露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考博备考复习交流QQ群:
  姓名:虞露
  性别:女
  职称:教授
  在岗性质:全职在岗
  学院/系: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招生资格类别:博士生导师
  科学学位第一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 专业学位第一专业:工程
  科学学位第二专业: 专业学位第二专业:
  研究方向:视频编码/多媒体通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Email:yul@
  个人简介:虞露,女,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6年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计划,2010年入选第一层次培养计划。
  199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获电子与通信系统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国家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VS)视频组组长,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多媒体分委会委员,IEEE视频信号处理和通信技术委员会(VSPC)委员,Signal Processing: Image Communication(ELSEVIER) 杂志编委,曾担任2006年第15届Workshop on Packet Video大会主席、2007年和2010年Picture Coding Symposium 国际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虞露教授主持完成视频编码及相关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半导体集成化芯片系统重大研究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技术探索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国家863集成电路重大专项计划课题,浙江省重大科技技术项目多项。虞露教授参与组织国内视频编码标准的制定,是AVS标准视频部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和主要技术提供人之一;同时还积极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TU)和国际标准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ISO/IEC)有关视频与多媒体通信标准的制定。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项。2009年获得ISO、IEC联合颁发的标准制定工作嘉奖状。2007年获得国家“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2007年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发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2006年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国妇联、中国发明协会评选的“第三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
考博备考复习交流QQ群: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浏览次数: 次
【】【】【】
精品课程推荐
考博英语误区分析
医学考博 报考指南 最新动态
&&&&&&&&&&
&&&&&&&&&&
&&&&&&&&&&
资料共享 名师谈 备考日记
考博关注热点推荐到广播
27686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水寞花間)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大电子信息工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