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打出来吗?直径符号φ怎么打出来那里很难,不是那么简单

当前位置: >
带符号的文案,不是让你加一个逗号这么简单
来源:梅花网 6512字节 日 09:17 评论:
  摘要:穿过琳琅的货架,没有犹豫需要的物就选那个品牌。走出商场,偶尔瞥见街角弹唱吉他的卖艺男女。对,就是喜欢这种,不羁自由的日子里你必须拥有一根巧克力。总有一句话让你铭记,这或许就是场景符号的。
  田间小路上我们迎着光,路两旁的麦穗正准备褪去金色衣裳,而她在我单上,笑得比阳光灿烂。
  此时的我脑海里不自觉地浮现几句歌词:
  我想带你
  回外婆
  一起看着日落
  一直到我们都睡着
  我想带你骑单车
  我想和你看棒球
  想这样没担忧
  唱着歌一直走
  --周杰伦《简单爱》
  为什么周杰伦这几句自带魔力的歌词能够自发地浮现在我的脑海?
  因为它是带符号的文案。
  什么是带符号的文案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瞬间,那些你曾经有意无意接触过的、没有特别留心的、不以为然的人、事、歌、句、词、声音、场景、画面,它会在多年后,在某一个情境中被触发、激活、重现。
  且不说周杰伦代表着一个,代表着一个永不落幕的时代,光凭这种自带符号的歌词文字,就足以让我们刻骨铭心,在潜意识里扎根发芽。
  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学到初中毕业的日子里,每次放学基本回的都是外婆家、奶奶家。
  也许是因为我现在仍然能想起小学三年级班上很酷的他,那位背靠墙壁、听着随身听、带着鸭舌帽、酷酷的不爱说话、头发略卷的哥们。
  可能是因为他每次都踩着上课铃慢悠悠地走进教室,他身上有太多符号了:微卷发、冷漠脸、单肩包、鸭舌帽、随身听。
  随身听里面,除了周杰伦以外,还有周杰伦和周杰伦,其他剩下的都是周杰伦。
  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周杰伦大部分的歌词,只要你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是不是能联想到一副画面?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 是曾与你躲过雨的屋檐 --《不能说的秘密》
  爱屋及乌,爱雨及屋。你走之后,我只能常来屋檐下躲雨。因为连雨都充满你的气息。--爱小雨的叶湘伦(PS:看过电影的人都知道,小雨是女主角的名字)
  翻着我们的照片 想念若隐若现 去年的夏天 我们笑的很甜 看着你哭的侧脸 对着我说再见 来不及哽咽 你已走的很远--周杰伦 《借口》
  去年夏天,照片上的我和我怀里的你笑得多甜,如今留给我的只有你哭着说再见的侧脸。真的,我从没想过会和你分手。
  喜欢在人潮中你只属於我的那画面 经过苏美女神身边 我以女神之名许愿 思念像底格里斯河般的漫延 当古只剩下难解的语言 传说就成了永垂不朽的诗篇
--《爱在西元前》
  人潮中我一眼认出属于我的你,我们曾经一起在女神面前许愿:思念不断,爱情不朽。
  雨纷纷 旧故里草木深 我听闻 你仍守着孤城 城郊牧笛声 落在那座野村 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周杰伦 《烟花易冷》
  洛阳城中将军邂逅,一见钟情私定终身。
  然朝廷有令,将军不得不出征。
  连年的兵荒马乱,洛阳沦为废墟,女子苦守不遇落发为尼。
  将军历经风霜归来,寻至女子出家的伽蓝古寺,她却早已不在人间。
  人们告诉将军,曾经这里有一女子在等他。
  雨还没停你就撑伞要走 --周杰伦 《半岛铁盒》
  有什么事不能好好说吗?你甚至伞都来不及撑,就淋雨而去,我怎么办?
  但偏偏 雨渐渐 大到我看你不见--周杰伦 《晴天》
  雨那么大,我看不见你了。等到放晴的那天,你还会回来吗?她哭着喊道。
  这些歌词之所以有这么强的画面感,是因为歌词中有特定的符号。
  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特定的符号会把人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指向某一。所以当文字为我们提供一个有印象有记忆有指向的目标时,人的大脑会产生一种可理解易联想的场景画面。
  歌词里包含的符号能够瞬间吸引你,并且在你的脑海中扎根。&雨渐渐 大到我看你不见&&下雨天&&躲雨&&野村孤城&&女神面前许愿&这些都属于符号。
  那是不是在文案里面加上符号就能产生画面、制造场景、容易让人接受呢?
  当然不是。有的符号看起来很大气、很有气势,但实际却很虚幻、很空洞,不明白到底指什么东西,在脑海中并无法形成画面,这种属于普通符号。所以当我们如果看到充满华丽词藻的空洞文案,则毫无画面感,无法产生任何联想,即使看过了也很难留下印象。
  比如最常见的广告语:
  诚信永恒,三优之城。
  怡人江景,心境高远。
  至美江景,享受最&高&境界。
  好好感受一下。这里确实运用了符号的元素在里面,可这些普通符号并无法起到场景化的指向作用。当然并不是说这种文案不好,如果品牌的诉需要秀情怀、秀逼格的高大上包装文案,这类文案也可以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合适的文案除了考虑逻辑和策略,还需要优秀的表达,也就是扎实的文字功底,但优秀的表达并不只是华丽词藻的堆砌。
  另一种则是有效符号,比如上面提到的周杰伦的歌词,大部分是极其有效的场景符号。
  那到底什么是场景符号?
  场景符号的魔力
  所谓场景符号,就是能触动你内心、激活场景、描述画面的符号。
  场景符号主要出现在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并且这些符号曾经对他自身产生有意无意的影响。
  场景符号承担着构建场景的重要责任。者的大部分需求其实都是和具体的场景相关,直接受具体的场景影响。
  带有场景符号的文案,可以构建一个简单的生活场景,激发消费者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占领消费者心智,启动消费者的行为链条。
  举个例子。当你准备去参加一场化妆舞会,你才会进入&舞会&场景,从而被&舞会&场景直接激发,产生对奇异的妆容服饰的需求。
  当你准备开始进行长期性的、周期性的跑步、打等运动,你会进入&运动&场景,产生购买运动装备的需求。
  当你在写文案时&&抱歉,文案好像没有什么特定场景,
  写这篇文章的同时,我又把《八度》这个超级场景符号听了一遍。
  --哎 ,小姐请问一下有没有卖《半岛铁盒》?
  --有啊 ,你从前面右转的第二排架子上就有了 。
  --噢 ,好,谢谢 。
  --不会 。
  一直在文案的路上走着,
  可惜时间在旁闷不吭声。
  没关系,就当作是重走了一次青春吧。
  作者:快小醒
  想了解更多 ,请访问。
  经济大环境不景气,业务员难招聘,人力成本高,客户难开发,媒体空置率高,利润微薄,您还在单打独斗应付这种局面么,有没有想过抱团取暖,共度寒冬?您利用您本地优势和优良团队,整合本地广告资源。我利用我平台优势,给您输送您当地有广告需求客户,您去与客户洽谈深挖需求。总部统一整合采购媒体资源,总部负责发票和税点,最高可达70%利润分成。和每月有上万个优质客户咨询。另有广告买卖网会员项目,项目,,临过期剩余广告资源实时交易平台项目均可结合自身优势开发。线上线下结合,广告行业互联网+,一般落地服务商合作,地区独家落地服务商合作,入股式战略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可选。
  详情请垂询:010-,QQ:。
  网址:
  机会难得,稍纵即逝!
相关新闻:
声明:本站资料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供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 ,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
【】&&【】&&【】&&【】
&&[ 12:14:55]&&[ 13:43:29]&&[ 09:38:34]&&[ 09:32:48]&&[ 13:31:07]
观点媒体广告快速导航
客户正在咨询
<a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if(ld==3){ld=1;}else{ld++;}for(var i=1;i换一组
[上海] 客户 021***5545
[上海] 客户 021***5545
[北京] 客户 010***7444
[北京] 客户 010***7444
[北京] 客户 010***8006
[北京] 客户 010***8006
[北京] 客户 010***8006
[北京] 客户 010***8006
[北京] 客户 010***8006
[北京] 客户 010***8006
以下广告人您可能认识
广告新闻搜索:
新媒体广告公司推荐
href="javascript:void(0);" onclick="if(zxt==3){zxt=1;}else{zxt++;}for(var i=1;i换一组
广告新闻标签
观点媒体广告新闻热点
最新广告新闻
11:2011:0410:2810:0610:0309:5909:3609:1817:1816:17
本周热门广告新闻
1144026662258208518331714168714411005738
&&&&&&&&&&&&&&
日均70万广告主来这里选购广告资源!数百万广告产品&&将广告买卖网
总机:010-
传真:010-
咨询通:400-005-0111(免长途)
与广告买卖网合作
广告买卖网&&&&京公网安备号&&
软著登字第0759953号
软著登字第0760138号
软著登字第0718756号
软著登字第0717068号
软著登字第0754253号
软著登字第0755697号
&&&&&&&&&&&&
&&&&&&&&&&&&&&竖杠怎么打,竖杠符号怎么打出来?
竖杠怎么打,竖杠符号怎么打出来? 其实我们对文本编辑,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纯熟!或者一些常识性的操作方法,会让我们意识不知道如何操作,比如,竖杠符号怎么打的问题。笔者也是看到有些网站帖子的题目中,有使用竖杠划分标题的内容出现。因为很少接触,一下
  竖杠怎么打,竖杠符号怎么打出来?其实我们对文本编辑,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纯熟!或者一些常识性的操作方法,会让我们意识不知道如何操作,比如,竖杠符号怎么打的问题。笔者也是看到有些网站帖子的题目中,有使用竖杠划分标题的内容出现。因为很少接触,一下子不知道竖杠怎么打的操作方法,以下操作方法,适用于几乎所有文字编辑工具,以及所有汉语拼音输入法。
  要点很简单,将输入法调整到英文状态,然后按下Shift+|(或者\),您要的竖杠是不是出现了?!
  竖杠怎么打,竖杠符号怎么打出来的内容,想必您一点就通了!
  扩展阅读:
(责任编辑:IT信息技术民工)
------分隔线----------------------------利用简单键盘技巧让你QQ昵称打出很个性的“5201314”符号【河南理工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91,541贴子:
利用简单键盘技巧让你QQ昵称打出很个性的“5201314”符号收藏
方法很简单哦在QQ输入网名的地方 按着ALT+数字依次输入下面数字 输入完放开就行了 再继续输入下一个 1. ALT+2312. ALT+1783. ALT+1864. ALT+1855. ALT+1796. ALT+188OK全部的符号已经出来了 还不错吧!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该用户没有自我介绍
标准符号1号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缘,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这块宝玉相传为春秋时楚国人卞和在山中发现,原为一块玉璞(含有宝玉的石块),先后献给厉王、武王,玉工都说是块石头,国王恼怒,卞和分别被砍去左右脚,楚文王继位,卞和抱着玉璞在山中哭泣。文王知道后,叫人剖开玉璞,果然得到一块稀世美玉,因此取名“和氏璧”。 但对于今人来说,和氏璧是一个谜,并且极富传奇色彩。两千多年来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它的记载和传说,有许多文人墨客的诗文吟咏。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历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二天二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楚国向赵回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两件当时著名的宝物。很有可能,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将和氏璧送给了秦国。 从此以后,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韩非子》、《新序》等书的记载。如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唐代诗文中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更多.大诗人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空”。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灭陈后,御玺被陈朝的萧太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五代时,灭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清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和氏璧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韩非子的寓言而已。 【和氏璧相关故事-卞和献玉】 (以下部分文字译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和氏璧相关故事-完璧归赵】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50余年后的公元前283年,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 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惠文王得到信后,一下子拿不定主意,十分为难,于是就把大将军廉颇和其他许多大臣召来,商量对策。如果把和氏璧送给秦国,恐怕秦国不会真用十五座城来交换,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秦强赵弱,又怕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左右为难,想派个使者到秦国去交涉,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正在此时,宦官头目缪贤走出来说:“我有个家臣,叫蔺相如,此人智勇双全,不如派他到秦国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秦国呢?缪贤就告诉赵王说:“我以前曾经冒犯了大王,怕您治罪,打算偷偷逃到燕国去。蔺相如知道后,劝阻我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接纳你呢?’我告诉他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在边境上与燕王相会。当时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因此,我决定到燕国去投靠燕王。’蔺相如听了说:‘赵强燕弱,而你又是赵王的宠臣,燕王才愿意和你交朋友。现在你得罪了赵王,如果逃到燕国去,燕王害怕赵国,决不敢收留你,只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赵国。到那时,你的性命就难保了。现在你不如脱掉衣服,赤身伏在腰斩人的斧子上,亲自去大王面前认罪请求处罚,大王宽厚仁慈,或许能得到大王的宽恕,’我听后照着做了,大王您果然宽恕了我。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够出使秦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赵王派人把蔺相如召来,问道:“现在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和氏璧,可以答应吗?”蔺相如说:“秦强赵弱,我们不能不答应。”赵王又问:“要是秦王得了璧,却不肯把城交给赵国,又该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确实如此,但秦国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那就是我们理亏,秦国也正好有借口攻打赵国;要是赵国把璧送到秦国,而秦国不肯把城交给赵国,那么就是秦国理亏。比较一下,我认为最好是答应秦国,把璧送去,让秦国负不讲道理的责任。”停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想大王现在可能没有适当的人选吧,我倒愿意出使秦国,假如秦国真的把城邑交给赵国,我就把宝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交城邑,我一定把宝玉完完整整地带回来。” 于是,赵惠文王任命蔺相如做使臣,带着和氏璧西使秦国。秦昭王在章台(秦宫名,旧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水)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双手捧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璧。展开锦袱观看,果然纯白无瑕,宝光闪烁,雕镂之处,天衣无缝,真不愧是稀世之宝,非常高兴,又依次递给妃嫔、文武大臣和侍从们欣赏,众人都啧啧称赞,欢呼“万岁”,向秦王表示祝贺。 过了很久,秦王却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绝对不会以城换壁,心生一计,对秦王说:“这块宝玉很好,就是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听后,就把璧交给他,蔺相如接过璧,迅速后退几步,身子靠着柱子,愤怒得连头发都快竖起来;义正词严地对秦王大声说道:“大王想要这块美玉。写信给赵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当时赵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仗着势力强大,想用几句空话骗取赵国的宝玉。大家都不同意把璧送来。可我却认为:即使老百姓交朋友,尚且互不欺骗,何况秦国是个堂堂大国呢?再说也不能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伤了两国的和气。赵王采纳了我的意见,并且还斋戒了五天,写了国书,然后派我作使臣带着宝玉到秦国来。态度如此恭敬。可大王却在一般的离宫接见我,而且态度又这样傲慢。大王把这么贵重的宝玉,随便递给宫女侍从们观看,分明是在戏弄我,也是对赵国不尊敬。我看大王并没有用城换璧的诚意,所以我把它要了回来,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在柱子上撞个粉碎”。说罢,举起和氏璧,眼瞅柱子,作势向柱子砸去。 秦王怕蔺相如把璧砸坏,赶忙赔礼道歉,请他不要那样做;一面叫来掌管地图的官员送上地图,秦王摊开地图对蔺相如说,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准备划归赵国。蔺相如想到秦王现在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绝对不会把城给赵国,于是又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非常喜欢,可因为害怕秦国势力强大。不敢不献给秦王,在送走这块璧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隆重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璧,也应该斋戒五天,然后在朝廷上举行九宾之礼,我才能把璧献给大王。”秦王想到璧在蔺相如手里,不好强取硬夺,便答应斋戒五天,然后,又派人送蔺相如到广城宾馆去休息。 到了宾馆,蔺相如想到秦王虽然答应了斋戒五天,但一定不会真把城给赵国,于是就选了一名精干的随从,让他穿上粗布衣服,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揣着和氏璧,悄悄地从小路连夜赶回赵国去了。” 再说秦王假装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设下隆重的九宾之礼。两边文武大臣排立,传下命令,要蔺相如来献璧。蔺相如走上朝廷,对秦王行了礼说:“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位国君了,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早派人带壁离开秦国,恐怕现在早已到赵国了。”秦王听了,十分恼怒。蔺相如仍旧从容不迫地说:“今日之势;秦强赵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赵国要璧,赵国不敢违抗。马上就派我把璧送来,现在要是秦国真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以换取和氏璧,赵国哪敢要秦国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骗大王,罪当万死,我已不存生还赵国之望,现在就请大王把我放在油锅里烹死吧,这样也能使诸侯知道秦国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诛杀赵国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传播四方了”。 秦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又狡辩不得,只好苦笑一番。而秦王左右的大臣卫士,有的建议把蔺相如杀掉,但被秦王喝住了。秦王说:“现在即使把蔺相如杀了,也得不到璧,反而损害了秦赵两国的友谊,也有损秦国的名声,倒不如趁机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于是秦王依旧按九宾之礼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蔺相如;然后客气地送他回国。以后秦国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给赵国,赵国自然也就没有把璧送给秦国。 【和氏璧相关故事-渑池之会】 公元前282年,秦国派大将白起攻取了赵国的简(今山西离石县西)和祁(今山西祁县)两块地方。次年,秦国又派兵攻占了赵国的石城(今河南朴县西南);又过了一年,再向赵国进攻,两国交战,赵国损失了两万多军队,但秦军的攻势也被遏止了。 公元前279年(赵惠文王二十年),秦昭王想和赵国讲和,以便集中力量攻击楚国,于是派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在西河外的渑池(今河南渑池县境内)见面,互修友好。赵王害怕,想不去,大将军廉颇和上大夫蔺相如商议,认为赵王推辞不去不好,就劝赵王去:“秦王约您会议,如果大王不去,那就显得赵国力小而胆怯了,还是去好。”赵王听从了廉、蔺二人的建议,蔺相如也随着赵王一起去了。 廉颇带领大军把赵王送到边境,临分手。对赵王说:“这次大王去渑池,路上来回的行程,加上会见的时间,估计前后不会超过三十天。为了防止意外,要是过了这个日期大王还未回来,请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以断绝秦国扣留大王要挟赵国的念头。”赵王同意了。廉颇还在边境上布置了大量的军队,防备秦国的进攻。 到了渑池,见到秦王,双方行过礼,便在筵席上叙谈,酒到中巡,秦王对赵王说:“我听说你喜欢弹瑟,我这里有瑟,就请你弹一支曲子助助兴吧!”赵王不敢推辞,只好弹了一曲。这时,秦国的御史走了过来,在简上写到: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宴会,秦王命赵王弹瑟。 蔺相如见此不悦,上前对秦王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击缶(瓦盆),我这里有个缶,请你敲敲缶让大家高兴高兴。”秦王听了勃然大怒,不肯答应。蔺相如又端起缶走过去,献给秦王,秦王还是不肯敲。蔺相如就说:“现在我离大王只有五步,如果大王不答应,我拼着一死,也要溅你一身血。”意思是要和秦王拚命。 秦王的侍卫看到秦王受到胁迫,慌忙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瞪着双眼,大喝一声,吓得侍卫连连后退,秦王心里很不高兴,也只好勉强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回头叫来赵国的御史,也把这件事情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宴会,赵王命秦王敲缶助兴。 秦国的大臣们见秦王没有占便宜,就说:“请赵王献出十五座城地为秦王祝寿!”蔺相如也不示弱,说:“请秦王拿咸阳(秦国都城,今陕西咸阳县东)为赵王祝福!” 一直到酒筵结束,蔺相如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机智勇敢地同秦国君臣进行了针锋相对、不屈不挠的斗争,挫败了秦国的图谋。秦国也知道廉颇率领大军驻扎在边境上,使用武力也得不到好处,便只好恭恭敬敬送赵国君臣回国。以后,秦、赵间暂时停止了战争。 【和氏璧相关故事-将相和】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和氏璧与传国玉玺】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传说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姑且不论传国玉玺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一说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玺归前赵刘聪。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复夺玉玺。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五代朱温篡唐后,玉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玺屡经发现。如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人段义称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而玩的把戏。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但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据说真正的传国玺是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漠北了。真正的传国玺是否和氏璧所为?又流向哪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明清两朝人士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已经与以往时代有所不同。据《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载,礼部尚书傅瀚谈及地方送来的传国玺时评论道:“自秦始皇得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玺也。故求之不得,则伪造以欺人;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是皆贻笑千载。”清高宗御制《国朝传宝记》也说:“会典所不载者,复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玺,不知何时附藏殿内,反置之正中。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虫鸟之旧明甚……若论宝,无非秦玺,既真秦玺,亦何足贵!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时奏进属员浚宝应河所得玉玺,古泽可爱,又与《辍耕录》载蔡仲平本颇合。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夫秦玺煨烬,古人论之详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宝同贮?于义未当。”
新课程实施状况调查报告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展开,在顺利实施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通过组织点面结合的系统调查,反映出新课程实施的保障系统、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以保证新课程实施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实施现状;问题与建议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酝酿到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师生观、评价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它对教师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行为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冲击。为了主动地适应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建立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有机衔接的良性机制,以便更好地及时解决问题,推动引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改革的健康发展,我们以信息与教育科学系的教师为主体,并吸纳了教育学专业、心理学专业和教育技术学专业的40多位学生,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从2005年11 月至2006年10月,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状况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进行,点上的调查工作以陕西省渭南市率先进入新课程的四个县市为主,对象涉及到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五个层次,重点考察了14所中小学;面上的调查工作以参与的学生原籍为主,主要以原就读学校的老师、在校中学生及学生家长为对象,涉及到13个省区的30余所中小学;还利用某高校函授面授对900余位教师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共直接调查学校40余所(其中地市级城区学校6所,县乡以下学校38所),教育行政管理人员30余人,教师1200余人(涉及学校467所,其中县市区所在地学校119所、乡镇以下学校348所),学生800余人,家长37人。  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到新课程的理念、实施的保障系统、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的转变情况。  调查工具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问卷、校长问卷、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各1份;不同人员的访谈提纲各1份。共发放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问卷30份,教师问卷 1200份,各类学生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管理人员30份,教师问卷663份,学生问卷 691份。听取市(县、区)、乡、校汇报30余场,召开教师与学生参与式座谈会26场;听课48节;并按访谈提纲对44所学校(小学9所、初中28所、高中 7所)的79位教师、116名学生、37位家长进行了个别深度访谈。  二、新课程实施状况  (一)课程管理保障系统  实施新课程以来,面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各教育机构按照“理念先行,制度保障,培训上岗,课题支撑,教研推动,点面结合,总结提高,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开展了富有创造性、实效性的工作,使课改健康稳步地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建立健全课改管理制度  《基础教育课程实施纲要(试行)》颁布伊始,各地普遍成立了以政府职能部门一把手为组长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课程改革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各乡、镇、办、校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层层负责,制定方案,压实担子,落实责任。经过反复讨论,纷纷制定出台了操作性较强的管理制度,使基层的学校和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实施以及管理评估,都有了明确的认识,保证了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2.落实课改的保障措施  各地在教育经费普遍紧张的情况下,协调各乡镇办、学校积极筹措课改资金。被调查的几个县(市)近两年都累计投入课改资金近千万元,用于新课程实施的设施设备、资料建设和教师培训。并积极引进远程网络教育,建成以“现代远程教育”的“广电网” 为主,“校校通”为辅的交互网络,为中小学配置了卫星地面接收、光盘播放系统及投影仪、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先后添置各种教学录像资料、教育软件资料等,为课改提供了优质资源配备,基本满足了新课程实施的需求。有些县教育局教研室还编辑出版课改专刊,为一线教师提供观点新颖、事例典型的课改交流、学习、展示、指导的平台,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  3.落实课改教师培训计划  实施课改,教师队伍建设是第一要务。为了切实抓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大都采取了“分阶段推进,学研教融通,区乡校结合”的教师培训新模式,建立和完善了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同时,执行教师“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不合格、要换岗”的培训使用原则,将教师的“参与式培训”、“互动式培训”常规化、制度化。他们通过邀请全国著名课改专家、新课标研制者、教材编写者于永正、徐善俊、高林生、孙景华等人对参与课改试验的教师进行了三轮卓有成效的通识培训,参训教师共计 8200多人次;组织学科培训活动30多场次,参训教师14000余人次;还为全体教师统一配发通识培训读本、各学科课程标准及解读等资料20000余册。  为了推动农村学校新课程的实施,各县(市、区)利用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在双休日举办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城区优秀教师为农村学校上示范课;还选派有课改经验的骨干教师进行一年的下乡支教活动,带动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  各地的师资培训工作基本形成了“四培加反思”的模式,即“全员参加的通识培训、分专业的学科培训、专家学者的引领培训、走出去学习考察培训和自我反思探究”。“通识培训”旨在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观念;“学科培训”重在掌握课程标准,提高课程实施的设计、操作能力;“引领培训”充分发挥了专家学者的专业引领作用,及时解决教师在课改中遇到的疑难和困惑,保证了课改的正确方向;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分期分批到首批课改实验区参观学习,拓展了教师的思路;各种培训后立即结合自我教学现实进行反思,明确自己的差距,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目前,通过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绝大部分教师已经基本上适应了新课程的教学。  4.强化校本教研,引导课题研究  新课程实施要求把课改建立在教育科研的基础上,以课题研究带动观念更新,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课改中的困惑和问题。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身份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变为教育研究过程,增强实践的目的性,在教育实践中尝试、积累、总结、改进、提高;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手条件有限的基层学校来说,校本教研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研究之路。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学校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智慧,加强校本培训。有些基层学校和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名校共同组建了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实现信息共享,优势互补,改变了教师教研时“单独作战、孤立无援”的现状。有些学校“以问题作课题,以教学做研究,以成果促成长”,真正做到了以教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把课改引向了普及深入。这样的活动加强了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都承担了县区级的课题研究任务。  5.反思评价标准,重建评价体系,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教育评价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为了突出评价标准的发展性功能,各地在构建新的评价机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制定了以“教师行为、学生表现、师生关系”为主的新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各学校坚持发展性原则,关注学生成长过程,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从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个性特长、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尝试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家长普遍反映,孩子比以前学得活了,学得多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在教师评价方面,各地从人文性、发展性出发,引导学校关注教师的和谐发展。把给予教师成长的机会作为奖惩的办法之一,例如把提供公费进修、参加高级研讨班、听名师授课等作为奖励的方法,把教师奖励和教师成长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热情。  (二)课程实施机构状态  1.学校  (1)小学——趣风吹皱寒池水,春江水暖鸭先知  新课程本着“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现代教育价值观,改变了传统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突出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在课程实施方面,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了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得到了小学的普遍认同。在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中,91%的小学教师对这种理念的转换表示认同,并努力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体现。获得的实际效应是,课堂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高了,思维被激活,想象被扩展,像叶澜先生说的那样“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在“能被3整除的数”的教学中,由简单到复杂,先让学生从个位、十位、百位进行判断,当执教老师说:“你们可以考考我,随便说一个数,我都能很快地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同学们一听,忙着出数考老师,老师说出正确答案后,及时地抛出了一个问题:“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就答对了呢?”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活了思维。老师接着说:“你们一定想知道其中的奥秘,那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初中——犹抱琵琶半遮面,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对于小学来说,初级中学新课程的实施比较复杂。由于教师队伍学历层次的关系,94%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都能接受,而且认为课程改革十分必要。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图文并茂、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应用的各种活动设计,适当引入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探讨,使得课程的趣味性、灵活性提高,要求死记硬背的知识少了,灵活运用的知识多了,课程的弹性空间增大,这些都普遍地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新课程让我‘一半欢喜一半忧’”,57%的初中老师在调查和访谈中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喜的是课堂活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了,敢于提出问题、争论问题了,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喜的是教学行为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使自己在和同伴、学生、专家的交往互动过程中开拓了思路,受到了启发,感受到了超越“旧我”的成长快乐。忧的是教材内容表面简单了,但课后习题和训练却涉及到不少教材中没有的知识,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忧的是教学评价观念和制度的改革跟不上,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别说家长、学校领导有意见,就是自己也想不通;忧的是学生活动时间长了,教师讲的时间短了,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忧的是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资源稀缺,网上信息很多学生无法获得,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多农村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帮助;忧的是合作学习、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固然好,但在60、70人,甚至将近百人的城镇大班额中教学活动如何开展?这种种的喜忧矛盾使不少教师处于欲罢不忍、欲说还休的尴尬境地。  (3)高中——关注、认同与期待,忧虑、怀疑与徘徊  从调查结果来看,高级中学对新课程的态度相当复杂和矛盾。面对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他们既关注、期待新课程的到来,又对新课程的有效实施、能否成功表示忧虑与怀疑,从而表现出态度上的犹豫不决和行动上的滞缓与徘徊。  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各种渠道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内容、意义有一定了解的教师高达82.3%,其中个人主动获取和从同伴的议论中有所了解的占 67.5%,说明高中教师已经开始形成关注、了解、讨论课改的积极氛围。认为新课程标准和现行课程要求相比有明显改进的占77.1%,说明绝大多数教师对新课程方案持肯定与认同态度。在访谈中,当问到“面对即将到来的新课程你准备怎么办?”的时候,许多教师明确表示,希望尽快研讨新课程标准,尽快进行新教材培训,希望有较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以便尽快适应新课程的改革。其认同与期待之情可见一斑。但是,真正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并能提出有针对性意见和看法的教师不足20%,还有将近1/5的教师对新课程一无所知;65.5%的教师认为新课程过于理想化,其改革目标不大可能完全实现;特别是面对高考这一现实问题,关注的比率高达67.4%,认为高考和评价制度不做根本性的改革,新课程的改革将很难实施;还有33.6%的教师比较关注教材和教法问题,害怕自己无法适应而被淘汰;对为什么改、改到什么程度这些原理性的问题,关注的人数仅占23.3%。也由于高中课改只在全国几个省区试验,原定的扩大试验和推广又因故延迟,导致绝大部分的学校和教师在行动上仍处于怀疑、观望和徘徊状态。  2.人员  (1)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及校长。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大部分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校长(84%)是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部署工作,13%的校长是借鉴或模仿先期进入新课程的外地学校的做法,真正吃透新课程精神、制订出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实施方案的校长不足10%。  (2)教师。小学教师基本适应新课程的达87%;初中教师基本适应的比率仅占31%,也有些教师讲的是新教材,用的是旧模式,甚至还有的教师在有人听课时实施新课程,在无人检查时讲授旧教材的现象;高中教师迫于升学的压力和繁重的教学任务,理念上有所变化,行动上体现不足,大部分处于在等待高考及教育评价制度改革后再实施的观望、徘徊状态。从年龄层次上看,35岁以下教师基本适应的占62%,36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基本适应的比率仅占26.4%,还有 11.6%的教师适应困难(中老年教师偏多)。  (3)学生。中小学学生普遍对课程改革的意义和方向目标不甚了解,大部分小学生和初中生只知道教材变了,教学活动和教学要求和过去不一样了。69%的学生认为老师不仅教得活了,对学生的态度也变了,多了些关心和鼓励,少了些训斥和指责,还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了,他们比较喜欢现在的课堂教学了。但对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为什么更换教材却不甚了解。高中学生迫于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对新课程改革几乎一无所知。  (4)家长。由于种种原因,调查和访谈的家长不足40位。从普遍的角度说,家长对新课程的改革关注不够,对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几乎说不出什么,个别城区或教师家长还能说些看法,而农村家长几乎一无所知;他们只是觉得孩子喜欢去学校了、书面作业少了、动手活动的事情多了、向家长问的问题也多了。至于为什么发生了这些变化,大部分家长的回答是老师教得好了,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老师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给了家长而不满。有相当一部分城区学生的家长,把新课程减轻学生负担还给学生的时间,用各种名目的辅导班、特长班所占用。绝大多数家长关注的焦点仍然是不管怎么改,只要孩子的考试成绩好了、能考上好学校就行。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 &#160;,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7个时期。直至20世纪,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160;特点 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①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②保持构架制原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③创造斗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④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也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字形、套环形等平面。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⑤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廓。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⑥灵活安排空间布局。室内间隔采用槅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可搭凉棚花架,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以增添生活情趣。⑦运用色彩装饰手段。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常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以木材构成的装修构件,加上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棊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是实用兼装饰的杰作。北魏以后出现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建筑灿烂多彩、晶莹辉煌。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①很少真正的建筑学理论。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是近代的事情。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②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③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具体表现为不求建筑物长久存在,而以满足现实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建筑形式的标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④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⑤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在园林中表现意境,在宗教建筑中表现世界观,在宫殿建筑中表现政治制度。一些装饰构件与小品,甚至单体建筑,都成为一种包含了固定意义的象征符号。 &#160;类型 中国古代建筑按功能分为以下7个大类:①居住建筑。是人类最早创造的建筑,主要有穴居和干栏两种形式。距今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如甘肃秦安县大地湾中的建筑均为半地穴式,即从地面向下挖掘一定深度的竖穴,平面作圆形、椭圆形或方形,面积很小。距今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地面起建的房屋多起来,原始社会的穴居,正逐步朝着宫室式住宅形式演化。宫室式住宅的代表类型是合院。陕西岐山县凤雏村早周建筑遗址是所知最早的完整合院。在北京老城区中轴线东西两侧保留有大量平房,最典型的四合院多集中在这里。干栏式建筑的最早遗迹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距今约年前。楼面离地约和人等高,其下圈养牲畜,楼面上周围有栏杆,围着平台和房屋。现存干栏建筑比古代大为减小,集中分布在云南、海南的少数民族地区。②城市公共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城楼与城门,还有钟楼和鼓楼。城墙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材料以夯土为主。三国至南北朝出现在夯土城外包砌砖壁的作法。明代,重要城池大多用砖石包砌。城门是重点防御部位。门道深一般在20米左右,最深达80米。唐代边城中出现瓮城,明代在瓮城上创建箭楼,北京内城正阳门城楼及箭楼、城东南角楼是明代优秀作品。钟、鼓楼是古代城市中专司报时的公共建筑。宋代有专建高楼安置钟、鼓的记载。明代在北京城中轴线北端建鼓楼和钟楼,其下部是砖砌的墩台,上为木构或砖石的层楼。③宫殿建筑。宫殿专指帝王举行仪式、办理政务与居住之所。宫殿建筑集中当时国内的财力和物力,以最高的技术水平建造而成。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发现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它建于公元前1500年前的商代。明清北京故宫是中国宫殿建筑最后的、也是最成熟的典型。城平面为矩形,东西宽753米,南北深961米,墙开四门,建门楼,四隅建角楼。它将各种建筑艺术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调动一切建筑语言来表达主题思想,取得了难以超越的成就。④礼制与祠祀建筑。人们举行祭祀、纪念活动的建筑,凡是由“礼制”要求产生、并被纳入官方祀典的,称为礼制建筑;凡是民间的、主要以人为祭祀对象的,称为祠祀建筑。礼制和祠祀建筑大略分为4类:祭祀天地社稷、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坛、庙;从君王到士庶崇奉祖先或宗教祖的庙、祠;举办行礼乐、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仪式的明堂、辟雍;为统治阶级所推崇、为人民所纪念的名人专庙、专祠。北京天坛是古代坛庙建筑中最重要的遗存 &#160;,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⑤陵墓建筑。是专供安葬并祭祀死者而使用的建筑。由地下和地上两大部分组成。地下部分用以安葬死者及其遗物、代用品、殉葬品。地上部分专供生人举行祭祀和安放死者神主之用。大致说,汉代以后,帝王墓葬称陵,臣庶称墓。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是中国第一座帝陵。明北京昌平十三陵是一个规划完整、气魄宏大的陵墓群。⑥佛教建筑。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进行佛事佛学活动并居住的处所,有寺院、塔和石窟三大类型。中国民间建佛寺,始自东汉末。最初的寺院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或建佛殿,或塔、殿并建。佛塔按结构材料可分为石塔、砖塔、木塔、铁塔、陶塔等,按结构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开凿的佛寺,渊源于印度,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传布到中国,其形制大致有塔庙窟、佛殿窟、僧房窟和大像窟四大类。中国石窟的重要遗存,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等。⑦园林和园林建筑。中国传统园林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形体环境,其构成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筑。它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反映着传统哲学、美学、文学、绘画、建筑、园艺等多门类科学艺术和工程技术的成就。按隶属关系,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四大类。其中现存最著代表性的园林有苏州网师园、拙政园、留园,扬州个园,无锡寄畅园,北京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 中国传统建筑的功能类型,除上述7类外,还有军事建筑、商业建筑,以及桥梁等公共交通设施,坊表等建筑小品。其中长城经历了2000余年历史 &#160;,延袤万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建于7世纪初的隋代,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单拱石桥,比西方出现同类结构要早700年左右。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卓越成就。明、清古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  我们常见到的有: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五种形式。在这最基本的建筑形式中,庑殿又有单檐庑殿、重檐庑殿;歇山有单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楼阁歇山、大屋檐歇山、卷棚歇山等;硬山、悬山,常见者既有一层,也有两层楼房;攒尖建筑则有三角、四角、五角、六角、八角、圆形、单檐、重檐、多层檐等多种形式。  一、清代建筑的通则  通则(又称通例),是确定建筑各部们尺度、比例所遵循的共同法则。这些法则规定了古建筑各部位之间的大的比例关系和尺度关系。它是使各种不同形式的建筑持统一风格的很关键很重要的原则。  清式建筑的通则主要涉及以下各方面:面宽与进深,柱高与往径,面宽与柱高,收分与侧脚,上出与下出,步架与举架,台明高度,歇山收山,庑殿推山,建筑物各部构件的权衡比例关系。  1、 面宽与进深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以长方形为最普遍,一座长方形建筑,在平面上都有两种尺度,即它的宽与深。其中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如一栋三间北房,它的东西方向为宽,南北方向为深。单体建筑又是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的。每四棵柱子围成一间,一间的宽为“面宽”,又称“面阔”,深为“进深”。若干个单间面宽之和组成一栋建筑的总面宽,称为“通面宽”;若干个单间的进深则组成一座单体建筑的通进深。  古建筑面宽(指明间面宽)的确定要考过虑到许多方面的国素,即要考虑实际需要(即所谓适用的原则),又要考虑实际可能(如木材长短、径寸等因素),并要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在古代,明间面宽的确定还要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在考虑面宽时,必须使用门口尺寸符合门尺上“官”“禄”“财”“义”等吉字的尺寸。次间面宽酌减,一般为明间的8/10,或按实际需要确定。  2、 柱高与柱径  古建筑柱子的高度与直径是有一定比例关系的,柱高与面宽也有一定比例。小式建筑,如长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宽与柱高的比例为10:8,即通常所谓面宽一丈,柱高八尺。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如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凡檐柱以面阔十分之八定高,以十分之七(应为百分之七)定径寸。如面阔一丈一尺,得柱高八尺八寸,径七寸七分。”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根椐这些规定,就可以进行推算,已知面宽可以求出柱高,知柱高可以求出柱径。相反,已知柱高、柱径也可以推算出面阔。  3、 收分、侧脚  中国古建筑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相等的,除去瓜柱一类短柱外,任何柱子都不是上下等径的圆柱体,而是根部(柱脚、柱根)略粗,顶部(柱头)略细。这种根部粗、顶部细的作法,称为“收溜”,又称“收分”。要柱做出收分,既稳定又轻七,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各式建筑收分的大小一般为柱高的1/100,如柱高3米,收分为3厘米,假定柱根为27厘米,那么,柱头收分后直径为24厘米。大式建筑柱子的收分,《营造算例》规定为7/1000。  4、 上出、下出(出水、回水)  中国古建筑出檐出檐深远,其出檐大小也有尺寸规定。清式则例规定:小式房座,以檐檩中至飞檐椽外皮(如无飞檐至老檐椽头外皮)的水平距离为出檐尺寸,称为“上檐出”,简称“上出”,由于屋檐向下流水,故上檐出又形象地被称为“出水”。无斗拱或小式建筑上檐出尺寸定为檐柱高的3/10,如檐柱高3米,则上檐出尺寸分为三等份,其中檐椽出头占2份,飞椽出头占一份。  中国古建筑都是建在台基之上的,台基露出地面部分称为台明,小式房座台明高为柱高的1/5或柱径的2倍。台明由檐柱中向外延出的部分为台明出沿,对应屋顶的上出檐,又称为“下出”,下出尺寸,小式做法定为上出檐的4/5或檐柱径的2倍,大式做法的台明高台明上皮至挑尖梁下皮高的1/4。大式台明出沿为上出檐的3/4。  古建筑的上出大于下出,二者之间有一段尺度差,这段差叫“回水”,回水的作用在于保证屋檐流下的水不会浇在台明上,从而起到保护柱根、墙身免受雨水侵蚀的作用。  5、 步架、举架  步架:清式古建筑木构架中,相邻两檩中-中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步架依位置不同可分为廊步(或檐步)、金步、脊步等。如果是双脊檩卷棚建筑,最上面居中一步则称为“顶步”。在同一幢建筑中,除廊步(或檐步)和顶步在尺度上有所变化外,其余各步架尺寸基本是相同的。小式廊步架一般为4D-5D,金脊各步一般为4D,顶步架尺寸一般都小于金步架尺寸,以四檩卷棚为例,确定顶步架尺寸的方法一般是:将四架梁两端檩中尺寸均分五等份,顶步架占一份,檐步架各占二份,顶步架尺寸最小不应小于2D,最大不应大于3D,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调整。 独创性见解  什么是实践  彭哲也(人在井天)  人们常说的这个实践有着诸多的含义,但我以为最核心的含义就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  实践与思想相互共同。从广义上来讲,实践是思想的内部斗争和与外斗争之总合,或者说实践是对于人的物质活动和思想活动的统称。实践以思想为本。没有思想参与的物质活动是不足以称之为实践的.思想是实践最基本的东西。所谓思想的与外斗争,就是思想与物质的斗争。从广义上来说,实践即思想,思想即实践。  思想与实践相互区分。其义为:实践为思外的实践,思外的实践与思内的虚践相区分。狭义实践与狭义思想相区分。狭义实践与狭义思想的区分错综而复杂。从最根本上来讲,狭义实践指思想的与外斗争,即思想与物质的斗争,而最基本的则是思想与狭义物质的斗争。狭义思想指思想的内部斗争。通常所说的实践是指狭义的实践.  在思想与物质的关系中包含着这样的两个方面,即从物质到思想和从思想到物质这样的两个方面.从物质到思想是物质对思想的改造,而从思想到物质则是思想对物质的改造.最狭义的实践则专指思想对物质的改造.即从思想到物质.  什么是实际?从最广义上来讲,实际是指一切物质,从狭义上来讲,实际是指实践和与实践相关的事物。从最狭义上来讲,实际即实践,实践即实际。[编辑本段]其它见解  实践的定义:实践是主体的行为,是实践意识的表现形式。  实践是主体发现客体对自己有所影响后,为了消除客体对自己的影响,肌肉运动组织在思维组织产生的实践意识指挥下,对影响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事物、现象、环境、矛盾和问题进行处置,以实现主体生存和发展目标的行为。  处在变化运动过程中的事物、现象、环境经常会对主体提出一些要求,主体只有通过自身行为努力满足客观现实对自己的要求,不断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才能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标。  人是实践行为的主体之一。人不仅是一个思维者、一个认识者,而且还是一个实践者。人为什么要实践?人之所以要实践、要行动、要运用肌肉运动组织做事,是因为人遇到了必须通过自身实践才能解决的影响自身生存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是因为人已经认识到现实的客观事物和环境不能完全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认识到人具有实践的的能力、具有通过自身的肌肉运动组织的行动和行为解决遇到的生存矛盾和问题,实现生存发展目标的能力。认识到实践是人必选的生活方式。  实践意识是主体生来具有的生存意识和后天获得的全部知识经过思维融合产生的结果。  实践意识是主体发现自身生存遇到了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后,思维组织通过对感知组织获得的全部知识的分析处理产生的,是指挥主体的肌肉运动组织进行活动、消除客体对自己的影响、解决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生存发展目标的意向、方案、路线、方法和命令。  实践意识是主体实践行为的本质、内在规定和组成部分,是主体在实践行为发生以前思维组织确立的具体形式的主体意识,它包括实践目的、实践对象、实践方案、实践方法和手段等内容。  实践是实践意识的表现形式。  实践是主体在神经中枢发出的命令指挥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行为,是主体生活的担保和根据,是主体的一种可靠的生活方式。实践反映了主体的生存需要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表明了主体在面对生存挑战时所采取的积极态度。实践是主体对客体对自己的作用、刺激和影响做出的反作用。  实践的过程是主体在实践发生以前确立的实践方案的逐步展现的过程,是主体为实现生存发展的目标、执行思维组织发出的实践命令的过程,是我们认识和发现实践意识的桥梁和必经之路。  现代生物学研究已经证明,肌肉运动组织的每一个细微活动,都是在神经中枢发出的电信号的命令指挥下实现的,没有神经中枢发出的命令信号的指挥,肌肉运动组织就不会发生无缘无故的运动。  神经中枢产生和发出的承载着实践意识的一组电子信号,是思维组织对感知组织获得的知识进行分析处理的结果,是实践意识的物理存在形式。实践意识存在于神经中枢向有关肌肉运动组织有序发出的一组电子命令信号之中。思维组织对感知组织获得的知识进行的分析和处理,是思维组织内部发生的严格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运动和反应,思维的过程是我们完全可以认识的生化运动和物理运动的过程。  电子计算机具有类似人脑的思维功能。计算机的思维,计算机对经输入组织获得的电子信息知识的分析处理,是计算机内部进行的遵循我们已知的物理定律的运动。虽然计算机的思维不包含生物化学的运动和变化,比人的思维简单的多,但是两种思维产生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人脑和电脑的思维都能产生出指挥主体行为的电子信号命令。电脑思维的结果表现为电脑向显示器发出的将特定语言文字在显示器屏幕上显示出来的电子信号命令,人脑思维的结果表现为人脑向肌肉运动组织发出的指挥人的具体行为电子信号命令。  眨眼睛是简单的实践行为,数百万人参加的战争或经济建设是复杂的实践行为,虽然这两种实践行为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是它们具有共同的本质和组成部分,它们都包含着一个完整的实践意识,都是人脑发出的实践意识的自然展现形式,都是主体神经中枢产生和发出的一组完整的电子信号的展现形式。  实践具有自身的规定和特点,是同思维和认识相互区别和相互对立的主体行为,但是实践不能脱离思维和认识独立存在,实践需要思维产生的实践意识作指挥,思维需要认识获得的知识作基础,没有思维和认识就没有实践。实践、思维和认识是统一的整体,是前后相继、水**融的主体日常行为。  实践是世界和万物的创造者,没有实践就没有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就没有实践创造的城市、农村、山川、田野和万物,就没有在实践中得到生存和发展的主体,实践不仅创造出新的客体,而且创造出新的主体。  人的实践具有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主体,个人的实践同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的实践是社会的实践、是新社会的创造者。  实践  practice  shíjiàn  (1)  [practise]∶指改造社会和自然的有意识的活动  (2)  [make good]∶实际去做;履行  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的社会的、历史的、有目的、有意识的物质感性活动,是客观过程的高级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基础和动力。全部人类历史是由人们的实践活动构成的。人自身和人的认识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①改变自然,迫使自然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生产活动。它决定着其他一切活动。②以调整和改革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为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在阶级社会里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③以探索客观世界奥秘或寻觅有效实践活动方式为直接目的的科学试验活动。除以上3种基本形式外,教育、管理、艺术等一切同客观世界相接触的人的有目的的感性活动,都是实践。实践是人的主观的、感性的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社会的活动,是历史的活动。科学证明,人类历史同自然历史都是客观的过程。同样,构成人类历史的实践以及实践自身的历史发展也是一个客观的过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世界以满足人的需要。要改变世界必须认识世界。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认识、知识产生的根源和发展的动力。在现代,实践的发展促使科学成果层出不穷,以至促成新科学的诞生。人类实践发展的无止境,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无止境。同时,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必须满足实践的需要,为实践服务。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只有实践才能提供认识所必需的信息。同时,也只有实践才使人们获得并不断发展对信息加工的能力即思维的能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凡是符合客观的真理性认识,通过实践必然会成功地转化为客观的现实。反之,凡是错误的认识,在实践中必然遭到失败。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在历史地发展着和完善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功绩之一,就是第一次对实践作出全面的、科学的考察和规定,并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了哲学,由此制定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完成了旧唯物主义所无法完成的彻底批判唯心主义或神秘主义的任务。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地位。  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表现得日益明朗,致使西方的唯心主义哲学也不得不以这种或那种形式反映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哲学十分强调实践的意义,但它否认实践的客观性,甚至否认实践对象的客观性,把实践等同于主观经验;否认客观规律对实践的制约,把实践的能动性夸大为人的主观随意创造;否认实践的社会历史性,把实践当作个人生物式地应付环境的行为;把实践取得对个人有用的效界看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完全不考虑认识内容是否和客观相符合。因此,实用主义的实践观是一种同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4.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一句话,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15.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爱新觉罗胤祥,清圣祖康熙帝的十三子。自幼跟随胤禛(日后的雍正帝),这为他成年后所做之政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雍正元年被封为怡亲王,并世袭罔替,是清朝有史以来的第九位铁帽子王。 怡亲王允祥及年表 萱草园主人 初稿时间
最后修改时间
《前言》 怡亲王允祥与雍正帝关系非常亲密,宫中事务无论大小,他都涉及参与,在雍正王朝中有举足轻重地位,但是有关允祥的历史资料各处并不多见,甚至不少人对其了解甚少,这里主要收集其个人历史资料,希望能够弥补这一现状。 《正文》 一:允祥其人 怡贤亲王允祥,圣祖第十三子。 康熙三十七年,从上谒陵。自是有巡幸,辄从。 六十一年,世宗即位,封为怡亲王。寻命总理户部三库。 雍正元年,命总理户部。十一月,谕:“怡亲王于皇考时敬谨廉洁,家计空乏,举国皆知。朕御极以来,一心翊戴,克尽臣弟之道。从前兄弟分封,各得钱粮二十三万两,朕援此例赐之,奏辞不已,宣谕再四,仅受十三万;复援裕亲王例,令支官物六年,王又固辞。今不允所请,既不可;允其请,而实心为国之懿亲,转不得与诸弟兄比,朕心不安。”下诸王大臣议。既,仍允王请,命王所兼管佐领俱为王一等一员、二等四员、三等十二员,豹尾枪二、长杆刀二,每佐领增亲军二名?属,加护。二年,允祥请除加色、加平诸弊,并增设三库主事、库大使,从之。 三年二月,三年服满。以王总理事务谨慎忠诚,从优议叙,复加封郡王,任王于诸子?中指封。八月,加俸银万。京畿被水,命往勘。十二月,令总理京畿水利。疏言:“直隶河与汶河合流东下。沧、景以下,春?河、淀河、子牙河、永定河皆汇于天津大直沽入海,河?多浅阻,伏秋暴涨,不免溃溢。请将沧州砖河、青县兴济河故道疏浚,筑减水坝,以泄之涨;并于白塘口入海处开直河,使砖河、兴济河同归白塘出海;又浚东、西二淀,多开引河,使脉络相通,沟浍四达;仍疏赵北、苑家二口以防冲决。子牙河为滹沱及漳水下流,其下有清河、夹河、月河同趋于淀,宜开决分注,缓其奔放之势。永定河故道已湮,应自柳义水所归,应逐年疏浚,使浊水不能为患。?口引之稍北,绕王庆坨东北入淀,至三角淀,为又请于京东滦、蓟、天津,京南文、霸、任丘、新、雄诸州县设营田专官,募农耕种。” 四年二月,疏言直隶兴修水利,请分诸河为四局,下吏、工诸部议,议以南运河与臧家桥以下之子牙河、苑家口以东之淀河为一局,令天津道领之;苑家口以西各淀池及畿南诸河为一局,以大名道改清河道领之;永定河为一局,以永定分司改道领之;北运河为一局,撤分司以通永道领之:分隶专官管辖。寻又命分设京东、京西水利营田使各一。三月,疏陈京东水利诸事。五月,疏陈畿辅西南水利诸事。皆下部议行。七月,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榜,谕曰:“怡亲王事朕,克殚忠诚,职掌有九,而公尔忘私,视国如家,朕深知王德,觉此八字无一毫过量之词。在朝诸臣,于‘忠勤慎明&#39;尚多有之,若‘敬诚直廉&#39;,则未能轻许。期咸砥砺,以副朕望。” 七年六月,命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十月,命增仪仗一倍。十一月,王有疾。 八年五月,疾笃,上亲临视,及至,王已薨,上悲恸,辍朝三日。翌日,上亲临奠,谕:“怡亲王薨逝,中心悲恸,饮食无味,寝卧不安。王事朕八年如一日,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朕待王亦宜在常例之外。今朕素服一月,诸臣常服,宴会俱不必行。”越日,复谕举怡亲王功德,命复其名上一字为“胤”,配享太庙,谥曰贤,并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加于谥上。白家甿等十三村民请建祠,允之。拨官地三十馀顷为祭田,免租赋。命更定园寝之制,视常例有加。又命未殡,月赐祭;小祥及殡,视大祭礼赐祭;三年后,岁赐祭。皆特恩,不为例。乾隆中,祀盛京贤王祠。命王爵世袭。 《清史稿 列传七 诸王六》 允祥 ():玄烨第十三子,敬敏皇贵妃乌雅氏所生,努尔哈赤裔孙。弟兄间,惟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密。胤禛继位,即封为和硕怡亲王,总理朝政,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大政务。胤禛念国储关系民生,即位不久,命领户部,管理三库事务。他以“国家休养生息,民康物阜”为务,针对前朝财政积弊,清理天下赋税,稽核出纳,量入为出,致府库充盈,国用日裕。天下浮粮,害民甚剧,在胤禛支持下,竭力剔除,仅江南之苏、松,浙江之嘉、湖,江西之南昌,通计每年减除60多万两,直省正供蠲免多达数百万两。 三年(1725),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将直隶分作四区,区设专官,负责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划沟腾,千里之内,沮洳污菜,都化作良田。江南水道,多致浅塞,因其倡导兴修,数十州县,河流畅通,几千顷良田,悉获灌溉之利。因官吏徵求、苛索,两淮盐政一直不振,自总理户部,便力加整饰,取消一切浮费,由此商力日苏,盐务渐见起色。 七年(1729),准噶尔部策妄阿刺布坦、噶尔丹策零父子叛清,朝庭决定对西北两路用兵,奉命参与帷幄,筹划建立军机处,出任首席军机大臣,全权筹措兵马粮草以及各类军需之转输。以所领度之储备充足,调度得宜,而屡博奖谕。 一心济人利物,为国为民。经其奏准,宽免了雍正三年以前天下“积逋”,恢复了一切“诖误”。存心忠厚,听断公明。曾奉命讯鞫大案,审讯中,不用重刑,坚持以诚感人,以理服人,重证据,不轻信口供,虽涉及人众,而不株连无辜,使数十件大狱,件件处理平允。 精於骑射,每发必中。诗词翰墨,皆工敏清新,可惜遗存甚少。临危不惧,猝变不惊,曾随祖父围猎,猛虎突出林间,张牙舞爪,直面扑来,面不改色,从容操刀,一击而毙,见者无不称其“神勇”。他如汉侍卫之管理,守卫圆明园八旗禁兵之督领,养心殿用物制作,雍邸事务,诸皇子事务,雍正陵寝,凡宫中府中,事无巨细,皆其一人筹划料理,而且“无不精详妥协”,甚合皇上心意。 莅事八载,精白一心,从不居功,又极谦抑,如此事君,皇上待他也非寻常,死后令享太庙,諡号曰“贤”,以褒众美,并以“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諡法之上,以示宠褒。还特於奉天、直隶、江南、浙江各建祠宇,以昭崇报。 《爱新觉罗家族全书》 二:允祥府址 允祥府址即孚王府,有关资料如下记载: 孚王府位于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37号。是清朝康熙(1662年-1723年)皇帝第十三子允祥,封怡亲王时的府址。 孚王府坐北朝南,府中建筑布局可分为东、中、西三路。中间主要建筑有:正殿(银安殿),殿前左右各有配楼7间,后殿5间,后寝7间,最后是后罩楼7间。后罩楼两侧,各有一座独立的庭院。正院西侧有几个四合院是王府眷属的居住区。东路院原属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的住所。 孚王府布局严谨规整,是清代王府的典型建筑,也是北京现存较完整的少数王府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贤良寺塔院,有关资料如下记载: 贤良寺塔院位于虎头山东麓。贤良寺旧在东安门外帅府胡同,雍正十二年(1734)建,寺庙所在地原是雍正的弟弟怡亲王府。怡亲王死后,改建为佛教庙宇。乾隆十二年(1747),迁建贤良寺于冰盏胡同。贤良寺赐地在虎头峰下。塔院原有两处,当地俗称东、西塔院。现存东塔院。东塔院有2塔, 民国元年秋落成。东边一塔高约7米,为吕和尚之塔;西边一塔高约8米,塔刹已失,为明公和尚之塔。二塔坐北朝南,东西排列,均为藏式塔。塔院以东,有座完整的四合院。名曰贤良堂。 三:允祥年表 康熙二十五年(1686) 十月初一日生(阳历11月16日)。“诗文翰墨,皆工敏清新”,“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 康熙三十七年(1698) 从玄烨谒陵,自此出游皆从。 康熙末年 诸皇子争夺皇位斗争激烈,允祥从不参与其间。 康熙六十一年(1722) 玄烨去世,胤禛即皇帝位,封其为怡亲王,并命其总理户部三库,自此即全力辅佐风根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 十一月:康熙帝不豫,还驻畅春园。命皇四子胤禛恭代祀天。病逝。即夕移入大内发丧。遗诏皇四子胤禛继位,是谓雍正帝。遗诏真伪,引发继位之谜。以贝勒胤禩、皇十三子胤祥,大学士马齐、尚书隆科多为总理事务王大臣。召抚远大将军胤禵回京奔丧。诚亲王允祉上疏,援例陈请将诸皇子名中胤字改为允字。 十二月:封允禩为廉亲王,授理藩院尚书,允祥为怡亲王,允祹为履郡王,已废太子允礽之子弘皙为理郡王,以隆科多为吏部尚书。宜太妃称病坐四人软榻见雍正帝而受训斥。始授太监官级,定五品总管一人,五品太监三人,六品太监二人。更定历代帝王庙祀典,诏《古今图书集成》一书尚为竣事,宜速举渊通之士编辑成书。 雍正元年(1723) 赐增护卫,四月命其总理户部事,请减江南赋税浮粮,苏州岁30万两,松江l5万两,又减浙江之嘉兴、湖州、江西之南昌之浮粮,每岁通计减6l万两。 “设六品库掌一人、奏准造辧処立库...増设六品库掌三人、八品催総九人、笔帖式八人。”和硕怡亲王、交理総理事务...“军务机宜度支出纳与修水利督领禁军凡宫内府中、巨细皆王一人経尽料理。” 正月初九日:怡亲王交红玻璃烧珐琅油娄式鼻烟壶一件。 二月十三日:怡亲王交定磁小瓶一件(乌木座),嘉窑小扁磁盒一件,官窑花瓶一件,竹节式磁壶一件,定磁炉一件。王谕:俱著唐英照样画样。遵此。《玉作,牙作》 二月十四日:怡亲王交假官窑磁瓶一件。王谕:交唐英画样。遵此。《玉作,牙作》 二月二十三日:郎中保德交珐琅红磁锺大小十六件,奉怡亲王谕:著暂且放著。尊此。《珐琅作》 十一月二十六日:六品官阿蓝泰来说,为慈宁宫画画人等散懒滑随事,启怡亲王。奉王谕:著沈瑜,照唐英例,每日稽查伊等,如有不来者即行启 知道。《记事杂录》 雍正二年(1724) 因功增亲军。 二月初四日:怡亲王交填白酒杯五件、内二件有暗龙、奉旨此杯焼珐琅、钦此、於二月二十三日焼破二件、総管太监启知怡亲王。奉王谕:其余三件尔等小心焼造。遵此、於五月十八日做得白瓷珐琅酒杯三件、怡亲王呈进。《珐琅作》 十二月初五日:怡亲王交磁胎烧金珐琅有靶盖碗六件......。《木作》 雍正三年 因其总理户部事务谨慎忠诚,复加封郡王,任其在诸子中指封,并加俸银万两。是年,京畿被水,十二月命其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 三年(1725),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将直隶分作四区,区设专官,负责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亩,经划沟腾,千里之内,沮洳污菜,都化作良田。江南水道,多致浅塞,因其倡导兴修,数十州县,河流畅通,几千顷良田,悉获灌溉之利。因官吏徵求、苛索,两淮盐政一直不振,自总理户部,便力加整饰,取消一切浮费,由此商力日苏,盐务渐见起色。《爱新觉罗家族全书》 正月二十日:郎中保徳交定窰甜瓜壷一件,奉怡亲王谕:俟 来时再说。遵此。於二十二日,海望将此壷交珐琅作催総张自成持去,着仿此壷様做木様。记此。 九月十三日:员外郎海望,启怡亲王:八月内做磁器匠人倶送回江西,惟画磁器人宋三吉,情愿在里辺効力当差, 等着在珐琅処画珐琅活计、试手芸甚好。奉王谕:尓等即着宋三吉在珐琅処行走、以后伺 得闲之时、将宋三吉帯来见 。如其果然手芸精工、行走勤慎、不独此処给他銭粮食用、并行文该地方给他养家银両。记此。 雍正四年(1726) 疏言兴修、疏浚河渠,筑堤置闸,区分疆畮,经画沟塍,分直隶诸河为四局。 正月初二日:郎中保德,员外郎海望奉怡亲王谕:著员外郎沈瑜管理造办事务。遵此。《记事录》 十一月初三日:怡亲王交,,,,。五彩蟠桃宫碗(苏富比1988 口径:14厘米)十四件,,,,,珐琅炉瓶盖合一分,,,,,。奉旨:收拾妥当,赏琉球国。钦此。《记事录》 雍正五年(1727) 特赐御书“忠敬、诚直、勤慎、廉明”扁额。 八月三十日:据圆名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为造辧処无写篆字的人、启怡亲王今有写宋字人徐同正会写篆字,人亦老実,欲给徐同正工食食用,今其在造辧処効力行走等语。奉王谕:尓等酌量料理。遵此.本日郎中海望、员外郎沈瑜,同议得毎月给徐同正工食银五両。记此。 雍正六年(1728) 正月初九日:应招募匠艺人十三名。内务府员外郎沈瑜,唐英启怡亲王,拟定每月所食钱粮银一两,再月米折银一两,每月每人共给银二两,用造办处银两发给。怡亲王谕:准行。《记事杂录》 正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启称:造办处承造活计领取银两等事,关系甚重,祈加派官员画押办事。怡亲王谕:著员外郎唐英画押办事。《记事杂录》 二月二十二日:栢唐阿宋七格等奉怡亲王谕:著焼炼珐琅、遵此。 於本日员外郎沈瑜,唐英:说此系怡亲王著试焼珐琅料所用銭粮物料、叧记一档,以待试炼完时,再行启明入档。本日送交柏唐阿宋七格。 三月十九日:据圆名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著传催总刘三九领催白老格带好手艺铜匠等,各带小式家伙,画珐琅人谭荣好手艺家内大器匠一名,带铜叶珐琅材料赴圆名园来。遵此。《杂录》 七月初九日:怡亲王交年希尭送来...吹釉炼珐琅人胡大有一名...。 七月十一日:员外郎唐英启怡亲王、为郎世宁徒弟林朝楷有痨病、已逓过呈子数次、求回広调养、俟病好时再来京当差、今病渐至沈重。王谕:着他回去吧! 七月十二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将此料収在造辧処做様,俟焼玻璃时照此様着宋七格到玻璃厂毎様焼三百斤用,再焼珐琅片时背后倶落记号。闻得西洋人说:珐琅调色用多尓门油,尓着人到武英殿露房去査,如有,俟画‘上用′小珐琅片时用此油.造辧処収贮的料内,月白色、松花色有多少数目?尓等査明回 知道,给年希尭焼瓷用。 七月十二日:据圆名园来帖内称、本月初十日怡亲王交西洋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绿色、深亮绿色、浅蓝色、松黄色、浅亮绿色、黒色,以上共九様。旧西洋珐琅料:月白色、黄色、绿色、深亮蓝色、浅蓝色、松黄色、深亮绿色、黒色以上共八様。新炼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浅绿色、亮青色、蓝色、松绿色、亮绿色、黒色,共九様。新増珐琅料:软白色、香色、淡松黄色、藕荷色、浅绿色、醤色、深葡萄色、青铜色、松草色,以上共九様。...给年希尭焼瓷用。 七月十四日:於七月十四日、査得武英殿露房旧存収贮多尓门油十六斤十両二銭。西洋国来使麦徳罗进的多尓门油四半瓶,连瓶浄重十二斤四両。丛蒋家房抄来的多尓门油一瓶,连瓶浄重一斤四両、共三十斤二両二銭。於七月十七日写摺启知怡亲王。奉王谕:着拿一小瓶试看。遵此。 七月十五日:据圆名园来帖内称:柏唐阿黒达子持来,画珐琅人南匠谭荣具呈红纸摺一件、奉怡亲王谕:着照红纸摺内所开房屋数目査明、向房库人员说租给谭荣居住。遵此。 於八月十九日、据圆名园来帖内称:郎中海望传、着西华门外平常人官房一所、行文给南匠谭荣住。记此。《杂录》 七月二十四日:据圆名园来帖内称柏唐阿邓八格来说怡亲王谕:将造办处收贮的里外素白釉或茶圆或酒圆选薄些的拿四,五件来。遵此。 于二十五日,将珐琅处收贮填白暗寿字茶圆五十一件内选得六件,填白暗龙酒圆四十一件内选得六件,柏唐阿赵老格持赴怡亲王花园交柏唐阿宋七格收讫。《珐琅作》 七月二十六日:郎中海望奉怡亲王谕:造办处收贮的白磁有釉无釉锺碗有多少件,再磁器库里收贮的有多少件,俱将数目查明送来。遵此。《记事录》 秋八月:怡亲王宣圣命,唐英著内务府员外郎衔,驻景德镇御窑厂,佐理陶务,充驻厂协理官。十月抵景徳镇。督理淮安板闸关年希尭总理陶务。《陶人心语》 置题幕友画诗「雨窓题呉尭圃画山水歌」。 八月二十日:据圆名园来帖内称:八月十九日,郎中海望启称珐琅处画珐琅人林朝楷因身病告假回广,前六月内已经回明。奉王谕:准其回广在案,今又具呈称林朝楷来时,原系广东总督送来之人,蒙皇上赏赐伊本地安家银两。今若不知会总督,惟恐林朝楷在广难以居住。故此求转启王爷知会等语。奉怡亲王谕:王必行文知会,而将总督家人传来,说 的话带信与总督知道。今造办处画珐琅人林朝楷系有用之人,因身病告假回广养病,将伊送回广东。到广之日,将伊本地所食安家银两暂行停止,俟伊病好,照旧著人将伊送上京来时,将伊所食安家银两再行发给。遵此。 九月初二日:首领太监呉书来说、奉怡亲王谕:今配焼珐琅用的红料、将玻璃厂的柏唐阿着呉书挑选二名学配红料。遵此。 雍正七年(1729) 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六月,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十月,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七年(1729),准噶尔部策妄阿刺布坦、噶尔丹策零父子叛清,朝庭决定对西北两路用兵,奉命参与帷幄,筹划建立军机处,出任首席军机大臣,全权筹措兵马粮草以及各类军需之转输。以所领度之储备充足,调度得宜,而屡博奖谕。《爱新觉罗家族全书》 二月十九日:怡亲王交有釉水磁器四百六十件、系年希尭焼造。郎中海望奉王谕:著収起。遵此。 三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白定磁小瓶一件。奉旨:比此瓶大些的小些的,或官釉,或别样釉水,照此样交怡亲王,著年希尭做些。钦此。《记事录》 三月二十日:郎中海望持出白地青龙嘉窑碗一件。奉旨:著查里边磁器,如有此样碗,即不必多烧造,如若无,将此碗交怡亲}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箭头符号怎么打出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