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人员是否有权对小规模纳税人简易计税计税土地面积进行核查

您现在的位置: &&
>> 注务《税务代理实务》第十章预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审核
注务《税务代理实务》第十章预习: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审核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时间: 16:37:40
  第四节 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审核
  两者有一些共性问题,如纳税人,税收优惠,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一、房产税纳税审核代理实务
  (一).自用房产审核要点
  审核房产的原值是否真实,有无少报、瞒报的现象。
  (1)审核“固定资产”账簿中房屋的造价或原价是否真实、完整,有无分解记账的情况
  (2)注意纳税人对原有房屋进行改建、扩建的,是否按规定增加其房屋原值,有无将其改建、扩建支出列入大修。
  (二).出租房产审核要点(了解)
  (三).应纳税额审核要点
  (1)审核征免界限的划分 (选择题)
  (2)审核房产税计算纳税的期限
  (3)审核房产税纳税申报表,核实计税依据(注意融资租赁房产)和适用税率的计算是否正确。
  二、土地使用税纳税审核代理实务
  (一)、应税土地面积审核要点:应税土地面积是实际占用土地的面积,主要分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行确定:(了解)
  (1)凡已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单位组织测定土地面积的,以实际测定的土地面积为应税土地面积。
  (2)凡未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单位组织测定的,以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应税土地面积。
  (3)对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暂以纳税人据实申报的土地面积为应税土地面积。
  (二)、减免税土地面积审核要点(关键注意征免的界限,应税和免税放在计算中)
  (1)对纳税人新征用的土地面积,可依据土地管理机关批准征地的文件来确定。
  (2)对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可依据土地管理机关出具的证明文件来确定。
&&&报考指南
&&& &&&& &
&&&& 更多信息访问:&& &&
课程免费试听
・关于印发《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关于贯彻&涉税专业服务
税务师最新资讯 ―>
税务师试题专区 ―>
税务师复习资料 ―>
税务师辅导在线 ―>免费找律师:400-888-8340
沈阳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实施办法
颁布单位:沈阳市政府
发文字号:市政府令第5号
颁布时间:
实施日期:
  第一条 为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强土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我市市内五个区(铁西区、和平区、皇姑区、沈河区、大东区),于洪区、东陵区街委建制地区,苏家屯区、新城子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义务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均应依照本办法缴纳土地使用税。
  第三条 拥有土地使用权的纳税人不在土地所在地的,由代管人或使用人缴纳;土地使用权未确定或权属纠纷未解决的,由实际使用人缴纳;土地使用权共有的,由共有的各方按其实际使用的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计算缴纳;房产管理部门出租给企事业单位用房使用的土地,由直接使用人缴纳。
  第四条 土地使用税由土地所在地税务机关征收。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应向土地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不实行独立核算的分支机构(分厂、车间等),由总厂或总机构按土地所处地域的等级适用税额分别计算汇总缴纳。外埠单位或个人使用我市城镇土地的,均由使用人向土地所在地税务机关缴纳。
  第五条 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的等级税额计算征收。
  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以土地管理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确认的土地面积为准;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的,纳税人应据实主动申报土地使用面积,经税务机关核准后为计税依据。
  第六条 土地使用税的计税单位为平方米。尾数在零点五平方米以上的(含本数),按一平方米计税;尾数在零点五平方米以下的,不计税。
  第七条 根据市政建设状况和经济繁荣程度,将土地划分为七个等级,各等级年纳税额如下:
  一等地区每平方米,商业、饮食业五元,工业和其他行业三元五角;
  二等地区每平方米,商业、饮食业四元五角,工业和其他行业三元;
  三等地区每平方米,商业、饮食业四元,工业和其他行业二元五角;
  四等地区每平方米,商业、饮食业三元五角,工业和其他行业二元;
  五等地区每平方米,商业、饮食业二元五角,工业和其他行业一元五角;
  六等地区每平方米,商业、饮食业一元五角,工业和其他行业七角;
  七等地区每平方米,商业、饮食业八角,工业和其他行业四角。
  企业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的职工家属宿舍二至五角。
  具体区域范围和适用税额,见附表。
  第八条 下列土地免缴土地使用税:
  (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和由国家财政部门全部或部分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不含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
  (二)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不含用于生产经营的用地);
  (三)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
  (四)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不含用于农副产品加工经营用地);
  (五)经批准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可在十年以内免缴土地使用税;
  (六)财政部、国家税务局批准免税的土地。
  第九条 下列土地暂缓征收土地使用税:
  (一)个人兴办的学校、医院(卫生所)、幼儿园、托儿所、福利院用地;
  (二)安置残疾人员占生产人员30%以上的企业用地;
  (三)免税单位职工家属宿舍用地。
  第十条 免(缓)税的单位,应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由税务机关鉴定。
  第十一条 免税土地变为纳税土地,应从变动之日起缴纳土地使用税。
  第十二条 对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单位和个人,可由纳税人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请。减免税额在五万元以下(含五万元)的,由市税务局审查批准;五万元以上的,由市税务局报国家税务局审批。
  第十三条 土地使用税按年核定税额,采取自报核缴的办法,年初由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经税务机关核定年税额后,由纳税人分季缴纳,纳税期限为每个季度的首月(即:一月、四月、七月、十月)末终了前。
  年税额较小的单位和个人由纳税人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准,可按半年或一年缴纳。
  第十四条 纳税人和免税单位应于每年的一月十五日前,将土地的权属,所处地域,占用面积,用途等情况向所在地税务机关申报,由税务机关进行纳税鉴定。
  第十五条 纳税人和免税单位使用土地,发生下列情况时,应于行为发生之日起十五日内到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变动手续:
  (一)增加或减少土地的;
  (二)土地使用权转让、抵押的;
  (三)土地改变使用用途的。
  第十六条 新征用的土地,依照下列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一)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满一年时开始缴纳土地使用税;
  (二)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的次月起缴纳土地使用税。
  耕地与非耕地的划分,以土地管理部门批件为依据。
  第十七条 税务机关要加强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主动取得土地、房产、银行等有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土地管理部门应向土地所在地税务机关提供土地权属资料。
  第十八条 税务机关有权对纳税人使用的土地和纳税情况进行检查。纳税人必须如实提供有关帐册、图表和纳税资料,不得拒绝和隐瞒。
  第十九条 纳税人必须按照规定的纳税期限缴纳税款。逾期未缴的,除限期补缴外,并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5‰的滞纳金。催缴税款无效时,由税务机关通知其开户银行或信用社扣缴。
  第二十条 纳税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十五、十八条规定之一者,税务机关可处以五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不依照本办法据实纳税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揭发,经税务机关查实处理后,可按规定奖励检举揭发人,并为其保密。
  第二十二条 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缴纳土地使用税问题上发生争议时,可在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书之日起,十日内向上级税务机关申请复议,但必须先执行税务机关的决定。上级税务机关应当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议决定。纳税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从一九九一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原市政府同意,市税务局发布的《沈阳市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暂行规定》(沈税四字[1988]第402号)即行废止。
扫一扫,关注法律快车微信随时随地为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九江市地方税务局
当前位置:
对土地使用税征管问题的思考
| 保护视力色:
&&& 由于土地使用税广泛被专家学者建议列入新一轮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因此,该税现今规模虽小,规范征管的意义却非常大,事实上,对土地使用税的征管工作也日逐被税务高层所重视,摆上了高层工作的案台,今年年初,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税收管理工作的通知》,各地地税部门不断强化土地税收的管理力度,积极开展了土地使用税税源的普查工作,为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发挥税收调节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镇化规模的日逐扩张,在土地使用税的征管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土地使用税调节资源配置、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作用的发挥。笔者通过调研,认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征管基础数据不准确。每个企业在纳入税收征管办理税务登记时,税务主管机关都要求企业提供房产、土地等登记证明,以便进行项目登记,并录入全省统一的征管业务软件系统,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存在一部份新办企业由于正在筹建阶段,各种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取得土地登记证书要一定的时间;一部份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也未取得土地登记证书;还有一部份企业的土地是承租、承典的;上述原因造成土地登记的基础数据不准确、土地使用税的税源基数不准确,企业日常申报土地使用税只能估计个面积数,出现少面积申报土地使用税的情况。
&&& 二、土地使用税的征收难度大。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市场的主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以国有企业为主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原来的国有、集体企业越来越多被改组改制,甚至被宣布破产,越来越多的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工业园区。随着这种格局的打破,原来占的大批土地的国有、集体企业基本已不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根本没有能力缴纳土地使用税;一些落户工业园区的企业占用土地面积大,但实际利用的少,也因生产经营不景气不愿缴土地使用税;政府部门为工业园区的发展,对税务部门对园区企业征收土地使用税采取的措施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干涉的现象。以我县为例,原有的国有、集体企业近几年根本没有缴纳过土地使用税;工业园区的30多户企业年土地使用税税源有160多万元,而每年只缴纳50万元不到。
&&& 三、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土地使用税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根据税法的有关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至房地产销售完成之前应依法缴纳土地使用税,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未取得土地证书就开发、边拆迁办开发、边开发边销售、分期取得土地证分期开发等情况,税务机关在确定土地使用税的计算起止时间上难以把握,造成税务机关与开发企业之间经常因土地使用税的征收问题发生争执。&&&& 四、针对性宣传欠力度,公民依法纳土地使用税意识相对不强。由于地方税收种类较多,土地使用税在整个地税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在对土地使用税的宣传上也未引起地税机关足够的重视,加上日常征管不到位,管理工作尚欠规范,使得少数纳税人对土地使用税税收法律意识淡化,以为土地使用税可以能逃则逃、能少则少。
  五、部门之间的配合不够,协税护税网络不健全。土地使用税的征管基础工作涉及国土、建设等部门,单靠地税部门一家的努力难以见效。虽然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文明确相关部门单位有向税务机关提供涉税基础信息的责任和义务,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尚未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形成惯例的部门协作机制和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地税部门很难实时取得土地的登记资料及变动情况,社会化综合治税的征管体系尚未形成。如何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土地使用税社会化征管体系,值得我们进一步去认真探索。
  为进一步加强土地使用税的管理,税务部门应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税收宣传,细化工作措施,加强税源管理,加大征收力度,不断提高土地使用税征管的精细化水平,具体措施为:
  一、加强对土地使用税的税收宣传力度。税务机关要利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对土地使用税的宣传,让更多的纳税人熟悉和掌握土地使用税的相关政策,了解国家征收土地使用税的目的和意义。同时税收管理员要加强对企业的纳税辅导,及时把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计税依据、调整后的土地等级、税额标准等及时地告知纳税人,督促其按时足额申报缴纳土地使用税。
  二、加强土地使用税税源的动态管理和调查核实工作。税务部门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税收管理手段运用全省统一的征管业务软件系统对土地使用税税源实行动态管理,结合一年一度的汇算清缴、纳税评估、税源普查等工作对每个企业的每年的应税土地面积、土地座落地、应纳税款进行核查并逐户输入计算机,对土地税源数据库进行调整维护。对不能提供土地使用证,提供土地面积不准确的纳税人,调查人员必须核实纳税人的计税依据,必要时采取实地勘测丈量的方法采集相关信息,确保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三、强化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管理办法。对已取得土地使用证能准确提供土地数据的纳税人,要强化纳税申报审核,在申报受理环节,大厅工作人员要认真审核企业申报数据与征管业务系统税源数据是否一致;对未取得土地使用证不能准确提供土地数据的纳税人,税收管理部门要对其每年度应纳的土地使用税进行税额核定,采取按季预缴的办法督促其申报缴纳;对承租、承典土地的纳税人,税务部门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要求承租、承典人按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代扣代缴土地使用税;对未按规定申报和只申报不缴税的纳税人,税务管理部门要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责令其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对拒不缴纳和拖欠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税务稽查部门一定要严厉按税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到位。
&&& 四、加强土地使用税的后续管理和考核。为确保土地使用税管理工作到位,税务部门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土地使用税管理制度,将土地使用税的信息采集、调查核实、征收管理、税务稽查等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重点考核税源数据收集整理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税款申报征收的及时性、准确性。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根据土地使用税管理的成绩兑现奖惩,从而进一步调动干部职工认真履职、充分发挥干部职工对土地使用税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积极性。
&&& 五、加强部门配合,充分利用完善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深化土地使用税的管理,首先要取得国土管理部门的配合,利用该部门拥有的数据库资料,强细了解确定每一宗土地的土地使用证编号、面积、土地使用权所有人详细资料、土地等级、应纳税额等,将国土管理部门的数据定期与纳税申报资料进行比对,及时发现征管漏洞。二是要各级政府牵头构筑更加完善的社会综合治税体系,加强税务与财政、国土、房产、乡镇、社区等之间的协作,形成具有“呵护”小税种特色的护税协税网络,明确护税协税多方的责任和义务、信息资料的传递制度以及制约制度。通过构建土地使用税的社会化征管网络,不断探索土地使用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之路。(作者单位:修水县地税局)《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指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税屋
作者:税屋 人气: 发布时间:
摘要:《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指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为了规范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和服务工作,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指引》,为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我局起草了《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
《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指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而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为了规范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和服务工作,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为结合实际贯彻落实,我局起草了《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指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此次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日,请将意见反馈至 。
  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
  安徽省地方税务局
安徽省地方税务局《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指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规范和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管理工作,根据《》及其实施细则、《》、《》()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城镇土地使用税管理中涉及的纳税申报管理、减免税管理、第三方涉税信息管理、税源管理、税收风险管理等事项。其他管理事项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根据本办法,引导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规范减免税核准和备案工作,强化税源管理和风险防控;深化信息应用,深入开展以地控税、以税节地工作,拓展数据共享范围,提高综合治理能力,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形成数据采集标准化、第三方数据利用智能化、税源管理明细化和动态化的工作模式,逐步实现城镇土地使用税科学管理。
  第二章 纳税申报管理
  第四条 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实行明细申报管理。纳税人应在规定的纳税期限内,向土地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办理城镇土地使用税明细申报,包括税源明细信息申报、变更申报、减免税申报等。
  第五条 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表格由《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表》、《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明细申报表》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明细表》组成。纳税人填报税源明细表后,税收征管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纳税申报表和减免税表,经纳税人按规定确认、签字后完成申报。
  第六条 纳税人首次进行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时,应逐一申报全部土地的税源明细信息。税源明细信息包括土地权属信息、出转让信息、享受减免税信息、等级和税额标准等。
  第七条 纳税人的土地及相关信息发生变化时,应进行税源明细信息变更申报。变更申报的情形包括:
  (一)土地使用权属发生转移或变更的,如出售、分割、赠与、继承等;
  (二)减免税信息发生变化的;
  (三)土地纳税等级或税额标准发生变化的;
  (四)土地面积、用途、坐落地址等基础信息发生变化的;
  (五)其他导致税源信息变化的情形。
  第八条 享受减免税的纳税人,无论当期是否产生应纳税款,均应按期、如实向税务机关申报其享受减免税情况。
  第九条 纳税人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义务终止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对纳税人提交的税源明细变更信息进行核对,确认纳税人足额纳税后,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内对有关税源明细信息进行标记,同时保留历史记录。
  第十条 纳税人基于法定原因不能按期申报的,应向主管地税机关提出书面申请,经同意后可按规定办理延期申报。
  第十一条 纳税人使用的土地不属于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管辖范围或跨地区使用土地的,应分别向土地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城镇土地使用税。
  第十二条 纳税人可以采取直接申报、邮寄申报、电子申报、代理申报等方式进行纳税申报。地方税务机关应积极推行网络申报,搭建国税、地税联合申报平台,简化办税流程,减轻纳税人和基层税务人员的负担;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电子地图显示土地等级和税额标准,方便纳税人查询和填报。
  第十三条 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按照创新纳税服务机制的要求,本着&精简、高效、便利&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简并纳税人城镇土地使用税申报缴税次数。
  第十四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加强对纳税申报的管理,统一纳税申报资料,规范纳税申报程序,推行&一窗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办税模式,不得增加不必要的纳税申报条件和环节。
  第十五条 地方税务机关要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明细申报的辅导和培训,引导纳税人及时、准确地进行城镇土地使用税纳税申报;根据纳税人特点,分类开展纳税辅导,对拥有房地产数量较多的纳税人和重点税源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和专门辅导。
  第三章 减免税管理
  第一节 核准类减免税管理
  第十六条 核准类减免税是指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税务机关核准的减免税项目。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是核准类减免税项目。地方税务机关应加强对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核准的管理工作。
  第十七条 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按年核准。
  第十八条 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的土地是指纳税人自用的土地,不包括纳税人出租、出借等土地。
  第十九条 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实行减免税事项分级管理,依据省地方税务机关确定的困难减免税权限,对纳税人提交的减免税申请按照减免税金额进行区分,采用集体审议方式核准。
  第二十条 纳税人因纳税确有困难申请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必须符合以下情形之一:
  (一)因风、火、水、地震等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遭受重大损失的;
  其中重大损失是指,因严重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给纳税人造成的资产损失,在剔除保险赔款、个人赔款、财政拨款等因素后,超过其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总和的20%(含),或超过其注册资本的20%(含)。
  (二)承担政府任务、从事国家鼓励和扶持产业或社会公益事业发生严重亏损的;
  承担政府任务,是指纳税人根据政府指令性要求,向政府或社会提供服务,但取得的财政拨款、政府补助等各项收入低于其付出的成本。
  其中发生严重亏损是指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 按财务会计制度调整后,连续3年发生亏损;或按财务会计制度调整后,当年亏损额,超过其上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总和的20%(含),或超过其注册资本的20%(含)。2. 年度终了, 纳税人货币资金在扣除职工薪酬和社会保险后,不足以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
  (三)因政府建设规划、环境治理等特殊原因,导致土地不能使用或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
  (四)全面停产、停业半年以上的;
  (五)关闭、撤销、破产等,导致土地闲置不用的;
  (六)其他经地税机关认定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
  第二十一条 纳税人下列用地,不得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
  (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文规定不能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的纳税人用地;
  (二)从事国家限制或不鼓励发展产业的纳税人用地;
  (三)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被相关部门责令停产、关闭、撤销的纳税人用地。
  第二十二条 地税机关办理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基本流程如下:
  (一)申请
  纳税人因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遭受重大损失导致纳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应当在困难情形发生后15日内向地税机关提出的减免税申请。其他纳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应当于年度终了后15日内,向地税机关提出减免税申请。
  提出申请时需提供如下材料:
  1、减免税申请报告(列明纳税人基本情况、申请减免税的理由、依据、范围、期限、数量、金额等);
  2、土地权属证书或其他证明纳税人使用土地的文件的原件及复印件;
  3、证明纳税人纳税困难的相关资料;
  4、地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他减免税相关资料。
  (二)受理
  对纳税人提出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申请,应当根据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1、申请的减免税资料存在错误的,应当告知纳税人并允许其更正;
  2、申请的减免税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纳税人;
  3、申请的减免税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补正全部减免税资料的,应当受理纳税人的申请。
  受理减免税申请,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三)审查
  受理纳税人提出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税申请的,应当对纳税人提供的申请资料与法定减免税条件的相关性进行核查,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实地核查。
  需要对纳税人减免税申请的有关情况进行实地核查的,应当指派2名以上工作人员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核查,并形成核查情况记录存档备查。
  (四)决定
  纳税人的减免税申请符合规定条件、标准的,有权审批的地税机关应当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准予减免税的书面决定,依法不予减免税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告知纳税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以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三条 地税机关自受理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之日起,审批税务机关为县税务机关的,在20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税务机关为市税务机关的,在30个工作日内办结;审批税务机关为省税务机关的,在60个工作日内办结;在规定期限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由审批的税务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纳税人。
  第二节 备案类减免税管理
  第二十四条 备案类减免税是指不需要税务机关核准的减免税项目。
  第二十五条 纳税人享受城镇土地使用税备案类减免税的,应在纳税申报的同时提交减免税备案资料。
  第二十六条 地方税务机关对备案材料进行收集、录入,纳税人在符合减免税资质条件期间,备案材料一次性报备,在政策存续期可一直享受。当减免税条件发生变化时,纳税人应自发生变化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
  第二十七条 备案类减免税的审核是对纳税人提供资料完整性的审核,不改变纳税人真实申报责任。
  第二十八条 城镇土地使用税备案减免税资料应当包括:
  (一)纳税人减免税备案登记表;
  (二)土地权属证书或其他证明纳税人使用土地的文件的原件及复印件;
  (三)证明纳税人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的相关证明(认定)资料;
  第二十九条 对纳税人提请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备案,应当根据以下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备案的减免税资料存在错误的,应当告知纳税人并允许其更正;
  (二)备案的减免税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一次性书面告知纳税人;
  (三)备案的减免税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或者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的要求补正全部减免税资料的,应当受理纳税人的备案。
  地方税务机关对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备案资料进行收集、录入,受理减免税备案后,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三十条 税务机关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减免税备案,应当出具加盖本机关专用印章和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
  第三节 减免税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一条 地方税务机关应当结合税收风险管理、执法督察、绩效考核等方式,对落实城镇土地使用税备案类减免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
  (一)纳税人是否符合减免税的资格条件,是否以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等手段骗取减免税;
  (二)纳税人享受核准类减免税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是否根据变化情况经税务机关重新审查后办理减免税;
  (三)纳税人是否存在编造虚假计税依据骗取减免税的行为;
  (四)减免税税款有规定用途的,纳税人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减免税款;
  (五)减免税有规定减免期限的,是否到期停止享受税收减免;
  (六)是否存在纳税人应经而未经税务机关批准自行享受减免税的情况;
  (七)已享受减免税是否按时申报。
  第三十二条 主管税务机关在纳税人首次减免税备案或者变更减免税备案后,应及时开展后续管理工作,对纳税人减免税政策适用的准确性进行审核。对政策适用错误的告知纳税人变更备案,对不应当享受减免税的,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纳税人享受核准类或备案类减免税的,对符合政策规定条件的材料有留存备查的义务。纳税人在主管税务机关后续管理中不能提供相关印证材料的,不得继续享受税收减免,追缴已享受的减免税款,并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四条 主管税务机关要按照核准类减免税和备案类减免税分别设立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管理台账。
  第三十五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按季对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核准和备案工作情况进行跟踪与反馈,完善减免税工作机制。
  第三十六条 主管税务机关要按照档案管理相关规定将纳税人报送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资料进行归档保存。
  第三十七条 省市两级地方税务机关应当定期对下级地方税务局机关开展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税管理工作进行抽查,抽查比例不得低于20%。
  第三十八条 上级税务机关对减免税实地核查工作量大、耗时长的,可委托企业所在地的区县税务机关具体组织实施。
  因税务机关的责任批准或者核实错误,造成企业未缴或少缴税款,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税务机关越权减免税的,除依照税收征管法规定撤销其擅自作出的决定外,补征应征未征税款,并由上级机关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对享受减免税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事后监督检查。检查中,发现有关专业技术或经济鉴证部门认定失误的,应及时与有关认定部门协调沟通,提请纠正后,及时取消有关纳税人的优惠资格,督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有关部门非法提供证明,导致未缴、少缴税款的,依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四章 第三方涉税信息管理
  第四十条 各市(县)地税局应当积极和国土部门、农委部门建立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定期获取土地地籍信息、国有土地出让(划拨)信息、国有土地转让信息、集体土地流转和租赁信息。数据交换和共享的内容和频率由各市(县)自行协商确定,原则上数据交换和共享频率每年不少于一次。各市(县)地税局可以采取网络专线直连、政府信息平台交换和移动存储介质传输等多种方式开展数据交换和共享。各市(县)地税局要建立健全信息保密制度,与国土资源等部门签订保密协议,确保信息安全。对于部门间传递共享的信
  息,除办理涉税事项外,严禁用于其他目的。
  第四十一条 地籍信息包括宗地编号、土地坐落、四至、权属性质、使用权类型、权利人名称、权利人证件类型、权利人证件编号、土地面积、土地用途、通讯地址、联系号码等。
  第四十二条 国有土地出让(划拨)信息主要包括受让方名称、受让方证件类型、受让方证件号码、受让方联系号码、宗地编号、土地坐落、土地面积、土地用途、出让年限、容积率、规划建筑面积、成交单价、成交总价、约定交付日期、合同日期、批准日期、批准文号等。
  第四十三条 国有土地转让信息主要包括转让方名称、转让方证件类型、转让方证件号码、转让方联系号码、受让方名称、受让方证件类型、受让方证件号码、受让方联系号码、土地坐落、土地用途、宗地编号、转让金额、转让面积、合同日期、原土地证号等。
  第四十四条 集体土地流转和租赁信息主要包括出租方名称、出租方证件类型、出租方证件号码,出租方联系号码、承租方名称、承租方证件类型、承租方证件号码,承租方联系号码、土地坐落、土地用途、土地面积、合同日期、租赁起止日期、宗地编号、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号等。
  第五章 税源管理
  第四十五条 地方税务机关要加强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管理基础工作,实现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要以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明细申报信息为基础,建立健全城镇土地使用税明细税源库。要注重税源库数据质量,根据税源增减变化及时进行数据维护,实施动态管理。
  第四十六条 地方税务机关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依托国土资源部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适时开发地理信息税收管理系统,逐步建立税源信息库。
  第四十七条 地方税务机关要加强土地税源信息数据管理核查,注重对首次申报及土地信息变化时的权属资料、出转让资料、税收优惠、土地等级标准等相关情况的核实。
  第四十八条 地方税务机关要加强对第三方信息的应用,积极利用第三方信息促进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管理工作
  (一)开展与国土资源部门提供土地涉税信息的比对工作,查找征管风险,提高税源监控能力。
  (二)开展第三方涉税信息库与城镇土地使用税明细税源库的信息关联比对工作,对已关联土地和未关联土地进行标记。
  (三)开展已关联土地一致性比对工作,对已关联土地和未关联土地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并实施税源核查。
  (四)在税源核查中发现第三方涉税信息与纳税申报提供的土地权属证明资料不符的,应及时通知纳税人进行确认。
  第四十九条 对税源核查环节形成的有争议待处理土地和无法与纳税人取得联系的待核查土地,核查人员可以到土地现场进行实地核查。纳税人对应税土地面积有争议的,地方税务机关可以委托国土资源等部门进行核实或组织有资质的测绘部门进行实地测绘。
  第六章 税收风险管理
  第五十条 各市(县)地税局应充分利用城镇土地使用税税源明细信息、财务报表信息、其它税种征管信息、第三方涉税信息等的关联关系,对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源登记、纳税申报等事项进行风险分析,纠正土地使用税漏申报、少申报、错申报行为,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降低税务机关执法风险。
  第五十一条 各市(县)地税局通过开展以下分析与核查,实施城镇土地使用税的风险管理:
  (一)新增土地未及时登记风险信息来源:
  一是土地地籍信息、国有土地出让(划拨)信息、国有土地转让信息、集体土地流转和租赁信息;
  二是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纳税人申报缴纳的契税信息、房产税信息;
  三是资产负债表&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增减信息。
  比对方法:将前两类信息中承受方土地信息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承受方登记的税源明细信息进行比较,核查纳税人是否存在新增土地但未如实登记的情况。筛选第三类信息中,&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期末金额大于期初金额的纳税人,核查纳税人有无新增土地未及时登记税源情况。
  (二)少登记土地面积风险信息来源:
  一是土地地籍信息、国有土地出让(划拨)信息、国有土地转让信息、集体土地流转和租赁信息;
  二是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纳税人申报缴纳的契税信息;
  比对方法:将上述信息中纳税人土地权属登记面积与税源明细申报的土地面积进行比较,核查纳税人是否存在少申报土地面积的情况。
  (三)受让土地延迟登记取得时间风险信息来源:
  一是国有土地出让(划拨)信息、国有土地转让信息;
  二是土地出让合同。
  比对方法:将上述信息合同约定交付土地时间、合同签订时间、实际交付时间综合分析判断,根据《》()和安徽省地税局2012年2号公告,核查纳税人有无延迟登记土地取得时间,少缴纳土地使用税的情况。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执行。
  第五十三条 本办法由安徽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五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规模纳税人计税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