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乔治城大学 排名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您现在的位置:
步步为营,成功拿下乔治城大学Offer!
来源:澳际教育
Tel:400-601-0022
  一、学生档案
  姓名:W同学
  毕业院校: 湖南大学
  本科专业: 经济学
  学生成绩:GPA,3.68/4.5, 托福94,GRE320
  申请学位:硕士
  录取院校:乔治城大学
  录取专业:经济学
  二、 优劣势分析:
  优势:
  GRE分数较高,有一定申请优势
  本科学习成绩优异,排名靠前,GPA较高
  软性条件不错,社团活动、奖学金、实习经历丰富
  本科院校背景不错 211 985
  劣势:
  托福分数不足100,申请目标院校有难度
  三、申请攻略:
  1.初始成绩较高,但是后期一直考试成绩不理想
  W同学进入体系时,已经有一个不错的托福成绩,W同学自己及他的留学服务团队老师都对W同学能考到100分以上报有很大的信心,但是成绩出来之后,考的并不是很理想,之前预计的定校方案也要有一定的更改。在和W同学的沟通中,一方面安慰学生,注意调整心态,积极备考准备下一次考试;另一方面也和W同学寻找考试失利的原因,争取下一次突破目标分数。
  2.校内外活动参与较少,实习比较薄弱
  W同学在校期间,比较重视课业的学习,并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在校园内外的活动上,而且W同学本身也不是很喜欢参与这些活动。W同学平时喜欢看很多方面的书籍,所以在活动这一方面就有所欠缺。在实习方面,W同学也只有一个地方银行1个月左右的实习。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实习的时间规划,筛选合适的实习,并且建议W同学将实习中的感受好好记录下来,以便将来可以应用到文书的写作中。
  3.早规划早准备,充分利用时间弥补自身背景
  在名校规划导师和文书申请老师的帮助下,制定了详细的背景提升方案和申请时间规划。我们建议W同学继续加强自己软性背景的塑造,多看书,查看学校教授的研究方向和相关论文,找实习机会,丰富研究经历,把在课堂上做过的所有研究项目反馈给老师,以帮助老师写作满意的文书。
  同时,提升自己的硬性条件,认真对待专业课学习和期末考试,保持高分GPA;安排好托福和GRE的复习时间与考试时间。经过详细的时间规划,W同学的托福成绩稳步提高。到申请的时候,他的各项条件和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为留学申请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5.充分挖掘学生背景,引导文书写作方向
  在文书写作阶段,我们遇到了一些小问题。W同学对简历和个人陈述的理解有所偏差,于是文书老师一遍一遍地向他解释CV和SP的内容与思路,同时耐心地引导他提供写作的素材。同时文书老师也在业余时间提升自己对经济学专业的认识,试着从学生的视角去理解他所提供的每一个经历。W同学最后不仅有了完整通顺的写作思路,也帮助W同学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点。
  6.细致认真准备申请材料,默契配合提交学校网申
  由于之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申请阶段W同学和文书申请老师也形成了很好的默契。由于申请时临近期末和寒假,W同学在家邮寄材料十分不方便,因此文书老师就主动承担起了帮他邮寄材料的任务,每次邮寄之前文书老师都会反复核对材料,确保准确无误后才会放心地交给快递员。申请时,W同学积极参与网申,他认真检查网申中的每一处答案,和文书老师一起修改最终版的PS。
  7.及时跟踪状态,掌握申请动态
  申请都提交之后,我们并没有放松。W同学和文书老师一起核对材料邮寄的情况和推荐信提交情况,由于一位推荐人的英语能力不好,经常忘记给学生转发网推邮件,这个时候文书老师耐心的鼓励W同学仔细跟推荐人进行沟通,给推荐人提供准确的邮件信息,让推荐人把网推邮件转发过来。尽管过程比较坎坷,但最终所有学校的推荐人都准时提交给了学校。文书老师也最终松了一口气。
  四、客户感言
  当文书老师接到W同学的电话,告知乔治城大学录取之后,两人都异常兴奋和激动,!W同学也对服务团队的老师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赞每位老师都非常专业、认真、耐心、负责任。经过W同学和澳际留学服务团队老师的共同努力和精心准备,乔治城大学经济学专业被我们顺利攻克。希望W同学在未来的留学路上收获更多胜利和喜讯!
① 本网独家发布的稿件和图片,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
>对于广大正在考虑赴澳大利亚就读高中课程的学生和家长来讲,如何...&&6323点击
>英国名校青睐985、211的学生,这似乎已经是一个不成文的规...&&5292点击王阿牛:在浙江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_浙大往事_新浪博客
王阿牛:在浙江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如决定看下去,并忍不住看完了,请自负责任,作者不会付给你钱的)
爱因斯坦回首普林斯顿大学的岁月时深情地说:“我舒服得像一只冬眠的熊。”这让我想起我的母校浙大,更贴切地说法是,在那里我快乐得像一头春天的狗熊。
母校坐落在杭州,西子湖畔,钱塘江边,背靠西溪湿地,风景没得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钱塘自古繁华,说的都是那地方,那里的春天和秋天是真美啊,草长莺飞,落英缤纷,美得让吴越王年年思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
美中不足的是,春秋总是来去匆匆,快得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就结束了,就像我们美好的大学时光。
剩下的,则是漫长的炎夏和寒冬,夏天有半年,热得啥都不想干,只能一天洗七个冷水澡,或可以学师兄们,买个室内充气泳池,那样就不用老往冲凉房跑了。
冬天占了另外的半年,而且是比冰天雪地的北方还要难受的湿冷,对此,我只能祝福你有个好姑娘,这样你就可以在被窝里和她厮混缠绵,忘却上课学分,忘却手脚冰冷,不然啊,你就只能独自被窝里看从缘网下的片或在冷雨中独自和竺校长的铜像反思人生了。
2、“猥琐”的文化印记
我好像有点说偏了啊,其实并没有。说着说着就忍不住自黑,这是浙大文化的一部分。譬如你要是骂一个人“猥琐”,一般来说,他如果不骂回你,估计也会很不开心。但放在浙大,对方很可能会傻逼呵呵地笑着回你:“谢谢啊”。因为“猥琐”,在我们的词典里的解释是“吹牛逼,狡黠和不失赤子之心。”这么好的夸奖,当然得感谢。
这种自我调侃的文化,让我们能在任何环境下保持一种人生的轻松和平衡,让我们不必装腔从而本真地生活,它伴随我们度过青春,走进社会,深入骨髓,欲罢不能。
譬如前两年网络上有个女神评选。万里挑一,当然各大院校上榜的都是美女云集了。自产江南美女和收罗各地美妞的我浙,当然也不遑他让,但我浙评出来的女神中有一位别具风情,让我远在万里之外都不得不会心一笑,然后郑重地投上一票。
浙大女神之一
譬如我们会把校医院贴切地称为“小西天”,把“千丝万缕理发店”称为“千刀万剐毁容店”,当别人问学校时我们经常自称产自“老和山职业技术学院”,此外还有诸如“求是饼”,“BG”“求是虫”,以及“甜不甜,葛岭泉,亲不亲,浙大人”等能让我们在茫茫人海之中轻易识别同类的词汇。
譬如由于我们追求跟“国际接轨”,弄成了四学期制,这事的好处是多了两个春花秋月的假期,坏处在寒暑假很短,所以总是在我们苦逼地复习考试时,别人在甜蜜地秀旅行秀回家。当然了,对此我们还是保持了乐观的精神:虽然我们放假晚,但是我们开学早啊。
又譬如武书连的大学排名,老把我们放得很靠前,每次都让我们成为众矢之的,骂声不绝。对此我们的私下调侃都是,“武书连是不是跟我们有什么仇啊,老帮我们拉仇恨。”关于这事,我们可爱的杨卫校长曾有过一个很可爱的回答,记者问他:你们看重大学的排名吗?杨校长说:我们自己心里有本帐,不太看重外面的排名。记者接着问:那你觉得浙大多少名?杨校长就说:“我们自己的帐,还是放我们自己心里吧。”
又譬如校花评选的公告,从第十名开始,一溜的美女下来,让人口水横流,到第一名揭晓的时候先是一串的省略号,吊足胃口,好不容易终于拉到底部,发现荣登校花桂冠的是…………杭州的市花——桂花,嗯,“一闭上眼,就能感受到‘校花’的温香软玉”。这对于一众“猥琐男”来说,倒是个挺香艳的意象。
请不要误解我们只有这种无厘头的幽默,我们也有着一种“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情怀。譬如在诺贝尔奖得主的讲座上,就会有同学问:“学校的占座问题怎么解决啊?”而当做了移动老总的校友回校演讲时,就有同学问到:“校园里移动营业厅能不能派点漂亮的女孩啊?”
3、“上梁不正”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这样的文化,当然也就会有相匹配的人。先说说老师吧,名师出高徒,上梁不正下梁歪,老“流氓”教出小“流氓”。
由于本人不才,过早地意识到成绩不应该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以至于都没怎么好好上过课就毕业了,但在有限的上课经历里面,我还是遇到几个喜欢的老师的。
其中最可爱之一,当属F先生,他特立独行,长发飘飘,经常上课叼着根烟。他的课我是蹭的,我总觉得选他课了再去上不能够凸显我对他的喜欢。他教的课在《围城》里是最不受人待见的社会学,但他敝帚自珍。当学生问他哪些专业好就业时,他的回答是:“别问我什么专业好就业,这基本是找抽的问题,想就业好,就去学剃头去,上午学了,下午就能赚钱。”
他学识渊博,集歪门邪道于一身,而且还钻得很深,譬如他曾经为了研究马克思读了一三轮车的专著。但他讲课时深入浅出,吹得一嘴好牛逼。譬如讲萨特,他说起以前在N大和我们学校之间的选择,他坚信,“不是自己选择的就不用为之负责”。他不想负责,所以他让他老爸给他选,可他老爸也不是善茬,回他一句:“你小子别想逃脱责任,自己选。”
后来他抛了个硬币来了我们学校教书,有事上课,没事跟同事吵嘴撒娇,课后还跟学生拍拖。一次他把女学生带到教师食堂,你一口我一口地喂饭,气得旁边的老教授筷子一摔:“不吃了”。最后他娶了一个女学生,修成正果,听说除了烟照抽,其他恶习一扫而光,一个老流氓的陨落,真是令人无限惋惜。
另一个老师,教一门巨难的经济课,板书用蜡笔小新的字体,讲课时能用数学表达的绝不用文字,没事吹吹牛逼调侃学生们的不成器。考试还故意出得很难,等学生怯怯地问他成绩,他就回复:“不太好啊,只有四十来分。”当你在暗自忧伤之时,他又补了一个邮件:“不过没事,还有比你更烂的,给你取个平方根再成十好了,我得抓他们。”
另一门经济课,Z老师教的,他年纪不大,上课老乐呵呵的,期末给布置论文,让用学到的东西随便写个主题。我不学无术,就用最简单的概念和最直接的素材,写了篇《课堂行为的微观分析》,本意是混个及格就好了的。结果他给我打了满分,还拿到课堂上讲解,四条评语中我只大概记得两条:
第一:“通篇都是马屁——而且每一条都拍得很到位。”
第二:“感谢**,让我在老去前,还能重温一遍年轻时的情怀。”
我有种惺惺相惜的感动,没想到在这样一个功利的时代里,在讲求效用的经济学课堂上,无用的情怀还能有被欣赏的机会。
不得不提的还有Z老师,江湖人称“老Z”,教的艺术史。他肤色黑,脸颊上两抹高原红,一副刚从藏区回来或刚喝完酒的样子,他上课时总是慷慨激昂,手舞足蹈的,像个酒鬼,更像是个不服气的孩子,挥舞拳头对抗着不喜欢的一切。
他广受学生喜欢,但论文不肯写,书也不肯出,差点教职都不保了,后来有媒体报道了他的情况,条件稍微改善了些,但他态度还是差不多,喝多了就睡,睡醒去教室吹牛皮,吹完牛皮又跟学生继续喝。
学校放假了,他就满世界转悠,去欧洲的广场或云南的寺庙里喝酒搭讪,攒足了故事再回来给学生吹牛,神采奕奕栩栩如生。
有一回,年近五十的他终于忍不住在大会上发飙。
那是人文学院的学生大会,台上的各领导面无表情,一边代表着所有无辜被代表的学生教师说话,一方面说着“我们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我们还是得执行”时,他就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抓过话筒:
“对不起,我只说三分钟,说完我就走了。
你们说的这“我们”包不包括“我”?如果包括“我”,那么“我”不同意。一面说着明白这样是不对的,一面还是让大家昧着心去做,你不能反抗的吗你不能不妥协的吗?堂堂一个号称学校的大脑的哲学系都沦落成这样,真是可笑。”
老Z说,人老了,没什么好怕了,摸摸口袋还有钱吃饭就没必要压抑得那么人模狗样了,本来应该活都活不过来的生命还哪有空陪他们在瞎闹啊。然后就回到他的小窝继续喝酒睡觉去了。
后来老Z病倒了,一酒友去看他,老Z躺床上,“兄弟,要注意身体啊,到我这年龄就知道身体的重要了。以后别熬夜,要早睡觉,少喝酒……”老Z握住酒友的手,言辞恳切。隔了一会,他又说,“对了,我床底下还有几坛好酒呢,你搬走吧……”
4、“下梁歪”
“参差百态乃幸福之源”,照这个说法,我们理所应当会享受幸福的生活。因为在浙大这个大林子里,真是什么鸟都有。
先来点主流价值观的,成功人士我们也是产的,史玉柱段永平那些著名校友就不用说了,好些互联网创业的老大也不乏校友的身影,譬如好几个做手机的。这个不难解释,浙江本身有着浓厚的商业文化,老板子女有的是,但很多要到后来无意中才知道,原来那跟我们爬墙吃路边摊烤大鸡腿的家伙,是哪家的公子,那个喝酒把一众男生放倒的,原来是谁家的千金。加上杭州是阿里巴巴的总部,再加上江浙沪包邮,要是这样都不产生些土老板或互联网新贵,那才真是奇怪呢。
另外,浙大也会有一些导师项目,让学生和一些企业家结对子,嫡传弟子,手把手教。我也曾经参加过一个这样的项目,但我选的导师是个多面手,企业家+国家一级大厨+作家,可我就记得去了几次他开的餐厅蹭吃蹭喝,听他讲当年商场上的凶杀故事,以及怎么做好一道家常豆腐,再后来我踏上了胡搅厮混的旅途,就再没好意思去蹭吃蹭喝了。
导师结对以外,浙大还有很多国外交流和实习的项目,也有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社团,只要你乐意,你基本能找到自己的奇朋怪侣,而且浙大有个好处,基本上不怎么鸟你,修够基本的学分以后,你爱干啥干啥,可以那时候我在远方,那时候我年轻而自由。如果你缺乏自制力,那这种自由也是被毒酒,每年都会有家长来学校哭诉,请求学校不要劝退他们沉迷游戏的孩子。
富二代以外,我们也有很多自力更生自学成才的,譬如一个不断跳级的同学,很早地在国外的大学当上了博士生导师,然后再招当年的同班同学当她的博士;譬如我的一个同学,农村孩子,拿助学金上的学,后来在金融界风生水起,上次碰头,他娶了个漂亮多金的媳妇不说,已经在京城一环里买了豪宅。又譬如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平时看她也就是到处玩玩,拍拍照片作作画,然后就失踪了,再联系上时她已经在哈佛念研究生了。
还有位值得一提的朋友,他是个帅哥,除了泡妞和数学外,没什么别的爱好。他想去国外深造,但英语考试(GRE)考了个全国倒数的分数,申请基本条件都没过。后来丘成桐弄了个全球数学家大会,他用那蹩脚的英文给一个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当接待,那教授相中了他,特招他到哥大读书了。
接下来,我要说一些世俗意义上并不怎么“成功”的人,但他们跟我气味相投、惺惺相惜,都是些拿生命来胡搅厮混的人。
1)D在我们当年的圈子里是最飘逸的之一,时常一身长衫,披发行吟路旁,众人皆醒而他独醉,硬生生地把校园活成了山野。当他出神思考被学妹自行车给撞了后,他爬起来的第一个反应是伸出手:“你好,我是DDY。”未经世事的学妹通常只能是呆呆地在风中颤抖,久久没回过神来。
他在武术,情书,玉石,教育,出版业混了一圈后,还是一副怀才不遇的落魄样子。
某天他突然决定结婚生娃,还跑到了西南的辣妹子之都安居下来。
原因不难理解,他老婆不仅是个辣妹子,还跟他一样潇洒。他老婆是他的师妹,金融出身,但好像从来没有干过跟金融相关的事情。毕业后去美国留学,期间向我咨询某岛国的签证问题,说准备参加环球航海的游学课程,整得差不多了,又突然说不去了,结果是跑去毛里求斯支教了一年。
前段时间听说她在自学建筑设计,还四处游历去看各处的建筑。后来又听说是弄了一家珠宝设计公司,接着就收到她写的中篇小说了……
你永远无法料到他们下一步会出现在哪里,要干些什么,他们这样的人不在一起真是天理难容。
D后来跑到投行里打混了一阵,最近把工作辞了,“不过如此,没啥意思”,他说。前段时间联系他,他说回到了华东:“现在主业是带孩子,顺便看些项目,还是自己干有意思。”
最近他朋友圈里经常出现的,是哪位出身黄酒世家的学长,从法律跳去德国学葡萄酒,又把葡萄酒的管理带回家里,整了个中国首家黄酒酒庄。或是哪位苏州的师弟,感受到“时代正在叫唤,热爱不能等待。”于是辞工还乡,在阳澄湖包了九百亩水域,养大闸蟹。“大闸蟹本身并不是裹腹之物,而是人们对鲜美的享受,更是一种对苏州百年以来生活格调的品味。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应该剥夺人们煨黄酒,赏菊品蟹的雅致闲情”,吃货师弟说。这不就是张翰因思念蒓鲈挂冠还乡,“焉能羁宦千里以求名爵”的现代版嘛?
2)T是我的学弟,好好一物理系的直博生,读着读着半路出家,执意要当一个诗人。
他人活得真诚,去趟泰国浴三温暖都会写份详细的体验报告。他诗也写得真诚,基本上是写怎么扑倒或怎么通过幻想扑倒姑娘的,这是我们惺惺相惜的重大基础。譬如以下这一句:“我用下半生思考宇宙的目的,用余生来忘记你”。他还自费出过一本诗集,名字很酷,叫《想飞的走兽》,半卖半送中,竟然脱销了,真是个踩了狗屎运的流氓。
可惜诗歌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如同春草般疯长的文艺女粉丝们已经转投了别人的怀抱,在这个诗人几乎等同于穷困和疯子的年代里,活得潦倒几乎是诗人必然的命运。
幸好世俗的成功对他也没那么大的吸引力,他做过很多事情,在我看来没一件是靠谱的(这里没有评判的意味,如果有,那也只是惺惺相惜)。在别人都在买房买车的时候,他已经在卖房卖车了,但卖的不是自己的。他只是个二手车和海外房产的中介。他还不是个好中介,从出发点就坏了,我觉得他去卖房子完全是奔着美女同事去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奔着被富婆包养去的。他还试过给人拉皮条,自导自撸相亲节目,卖管理软件,还试过搞些泡老外的咖啡馆语言交换项目,结果大部分无功而返,小部分惨烈收场,记得有一次是在开年会的时候被炒鱿鱼了吧,悲壮倒是挺悲壮的。
现在据说又在捣腾开米粉店了,你基本很难预料他下一步会迈向哪里,迈出去会不会扯着蛋,这种状态让我很羡慕,我不知道他是太怂了还是跟我一样价值观给弄偏了:“相比于那些确定的成功,我更偏爱那些看起来会失败的玩意。”
3)C也是我的师弟。他泡妞会列一份详尽的阅读及修炼技能清单,酒醉后习惯裸奔,哪怕是在高原,习武打不过人家就开始改练杀气,总的来说,是个讨人喜欢的二货。
在大学最后一年他才发现自己选错了专业。
“我不想搞经济学了。”他仰天长叹,仿佛怀才不遇的诗人。
“不搞这你还能干嘛?”
“我要搞软件,做设计。”
“你会那鸟蛋玩意吗?”
“不会。但是可以学啊。”
“那之前四年的东西都白学了。而且你编程设计啥的都很烂啊,你这他妈是在乱搞啊。”
“不会白学啊,花四年时间来找到自己喜欢的,挺值的。”
于是在将毕业时他将一切推倒,从头来过。在家里啃老自学代码和设计。中途也有过彷徨苦闷,他来信问我咋想。我给他的回复是:
“辛格有句话,大概的意思是,‘看法总会过时,而故事永远常青。’”
最差的情况是,我们的看法全都错了,只留下了一个不赖的故事。
我还是觉得,这也比在安全而不被喜欢的道路上,庸碌地度过体面地一生要强。
不,不是要强,是要强多了。”
之后我们联系得不多,偶尔通通消息吹吹牛,从中得知他花了一年时间自学代码,然后从给TED做免费设计网页开始,再到卖广告卖饭卖花卖香水,最俗的和最雅的行当都搞过了。职位也从志愿者、小喽啰到被抛弃的技术总监,风光的和悲情的也都干过了,深情的薄情的未婚的已婚的姑娘也谈了好些,没有一个善终的。
现在,他去了美国,他说要先去谷歌干一年时间,然后就找个车库创业。
4)还有一位朋友,金融系的,是个傻鸟。毕业前没去留学,跑去了非洲,好好地金融业不干,却满世界乱跑,而且一晃就是七八年。
他说他想写一本在路上的牛逼之书,但不着急。“先尝试可能从事的任何工作而唯独不当作家,首先是好好活,然后才是把它写出来。”他说,他还经常引用赫拉巴尔的话:“最重要的是生活、生活、生活,观察人们的生活,参与无论哪样的生活,不惜任何代价。”
他的确是这么干了,关于他干过的事,他是这么说的:“流浪汉,读书人,高原修路工,金融业小混混,国际贸易商,乡村教师,街边摊贩,泥水工,装修工,皮带销售商,公路测量员,客栈合伙人,领队,情书代写员,摄影师,撰稿人,养鸡户,猎人,木匠,农夫等等,无一精通,在制作水泥板方面勉强算是有一技之长。”看起来没一样是正事的,但他好像并不在意,他说他的生活原则是让自己随时随地都能读书发呆、睡大觉想姑娘,随便做点啥都能陶然忘机,不知时日过。
他喜欢读书,曾经哪都不去就呆在家里读了一年书,吹牛逼时经常旁征博引,让人厌烦。他的兴趣很宽泛,宽泛得令人侧目,诸子百科,怪力乱神,三坟五典,野史巫蛊,旁门左道,雕虫小技,兽鸟虫鱼风马牛,老虎鸡巴恐龙蛋……这给他的吹牛逼提供了素材,但很多时候他也就仅限于吹牛逼,常常是说完就高兴了,高兴了就好了。做不做,成不成,就没那么重要了。
于是,他理所当然地混成了个流浪汉,但是他说他很喜欢流浪汉,喜欢他们全身上下洋溢的天真和热情。喜欢他们不跟你考虑那么多前程、利害或成败。好玩,高兴以及活在当下,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标准。
听说他在大理待下来了,租个块地方,准备盖个背山面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我祝福他,但我很怀疑他能不能盖得起来。
5、我怀念的
在学校的时候,为了方便跟志趣相投的鸟人们厮混,我们专门租了个宿舍楼顶层的阁楼。在那里我们没时没候的喝酒吹牛逼,月光如水时我们就拆个钢窗爬到屋顶晒月亮,月黑风高时就到校园裸奔,平时没事就弄艘充气艇漂漂西湖或写情诗骗骗小姑娘。
那间阁楼很简陋,一边是大书柜,填满怪力乱神的书,另一边是铁架床和席子,上面横七竖八地倒着酒壶酒杯。墙上挂了两图腾,一个是路边捡回来的骷髅头,古铜色,眼眶很大,神采奕奕。另一个是一根干的牦牛鞭,直挺,坚硬,手臂长,还有倒钩,英姿勃勃。我们每晚煮壶黄酒讨论着哲学和姑娘时,就会不自觉地抬头看它们,一边是死亡,一边是生命力,在这两者之间,是无尽的空虚,在这无尽的空虚中,我们卯足了劲,尽情尽兴地胡搅厮混……
多年以后,当我回想起我的大学生涯,我最怀念的,不是江南的草长莺飞,不是女同学的美丽单纯,而是那些特立独行但志趣相投的师长和同学,那么没心没肺高兴地青春岁月。这些人事让你在秋风起或夜雨凉的时候激动失眠,让你想起他们时觉得冷,觉得暖和,觉得此生是如此的短暂,而此夜是如此地漫长。
(后记:这篇文章要放在高考,估计得判离题,但既然说的是个人体验,那好像就是可以瞎扯淡的吧?我只是想借此来纪念自己的大学,来让大家知道浙大的天空下,曾经有过这么一帮混蛋,有过这样一种恣意的求学生活。反正吧,那是我的经验,你爱听不听,爱信不信。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有幸或不幸在那里度过年轻的岁月,请你好好折腾,反正无论如何你都一定会后悔的。)
(浙大校园,图片以前从网上拷下来的,不知道怎么标出处和作者,有知道的请告知,我会标上出处或拿下图片)
知乎账号:王阿牛
无尽的旅途
&微信号:Lvtuwujin
​关于如何让旅途漫长和一生太短,关于旅途中的爱情和年轻时的梦想,关于酒色财气与诗书田园,关于共好玩的人做好玩的事,关于如何花十年从金融圈到修路届再到写字的人,关于如何做一个快乐的流浪汉。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0
博客访问:807,861
关注人气:0
荣誉徽章:(小心森小姐)
(Wendy纽约房产)
(Mariamhh)
(不是魔杰座农)
第三方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乔治城大学世界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