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在二本中咋样调档线是多少在线等急

宝鸡文理学院是几本?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_高三网当前位置: > > > 正文宝鸡文理学院是几本文/张雅雯  关于宝鸡文理学院是几本?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这个问题是很多考生及家长共同存在的疑问,不得不说明的是,宝鸡文理学院在不同省份的招生和录取批次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问这个问题前要根据自己的生源归属地去问。为了更加全面客观为广大考生及家长解答宝鸡文理学院是几本?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这个疑问,高三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宝鸡文理学院在各个省份录取批次的情况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为广大考生及家长解答心中的疑虑。1宝鸡文理学院是几本?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招生地域录取批次河北本科二批上海二本浙江第二批河南本科二批广东第二批本科A类重庆本科第二批  通过上述表格,大家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宝鸡文理学院在各省份的招生和录取批次情况,宝鸡文理学院是几本?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这个问题,也已经有了答案,宝鸡文理学院应该是二本,想了解更多高校是几本的问题,请继续浏览1宝鸡文理学院排名  想必大家已经或多或少的了解到了宝鸡文理学院在各省份的招生和录取批次情况,但在大学的选择上,不能单单通过宝鸡文理学院是几本来选择,也要综合宝鸡文理学院在历年大学中的排名情况来综合判断,下面由高三网小编继续为大家展示宝鸡文理学院历年大学排名,让大家对宝鸡文理学院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宝鸡文理学院历年排名表年度全国排名省内排名分类分类排名总分201658123师范9860.38201558323师范9760.39201348221师范6360.04201246519师范600.09  通过以上宝鸡文理学院排名曲线图表,大家可以很直观的了解到宝鸡文理学院在历年中的排名情况,再综合宝鸡文理学院是二本的情况,来选择是否报考宝鸡文理学院,希望对广大考生及家长有所帮助,关于宝鸡文理学院历年大学排名就介绍到这里,想了解更多大学排名信息,请点击浏览。1宝鸡文理学院介绍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的省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占地面积1100多亩。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拥有招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000多名。创建时间学校类型学科类型隶属单位1958年公立综合陕西省人民政府  以上宝鸡文理学院是几本?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由高三网小编收集整理。宝鸡文理学院在各个省份录取批次情况,由于并未掌握全部省份的数据,部分省份的考生可能看不到宝鸡文理学院对应的招生批次,不过高三网小编会不断更新数据,供各位考生及家长参考,想了解更多高校信息,请持续关注高三网推荐阅读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日点击查看更多内容&>>&招生简章
宝鸡文理学院2016年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宝鸡文理学院是一所以教师教育和应用型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省属本科高等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63年因国家经济困难停办,1975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陕西师范大学宝鸡分校(本科),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宝鸡师范学院,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办学至今,学校已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经过58年的发展,学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1100亩,拥有18个院系部,66个本科专业(其中教师教育类专业,工科类专业,法政、管理和经济类专业各占三分之一),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2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7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创新实验区等,2个陕西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近年来,学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85项,其中国家级41项,发表论文9185篇;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539项,其中省部级科研奖34项。目前,学校拥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21000多名,教职工1300多名,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11人,博士206人。有40多位教师分别获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优秀教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奖励称号。学校聘请了120多位国内外著名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学校2008年荣获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13年成功获批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4年获得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专硕学位授权点。2004年、2006年和2008年先后三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近年来学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1%以上。学校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有教学科研实验室29个 ,多媒体教室134个,多媒体教室座位数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15828个,教学用计算机7776台,教学仪器设备值1亿5千多万元。教学实践基地169个、理工实验室和实习工厂30多个。图书馆藏书20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000多种,同时设有电子阅览室。新老校区实现校园网互连,并接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标准体育场和体育馆等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齐全,尤其是投资2.1亿元,占地30余亩,总建筑面积27000多平方米,场馆按照国际标准建设,拥有先进的全自动水循环处理系统和温控系统,具备承办国内国际专业赛事能力的我校游泳跳水馆为宝鸡城市新地标,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在58年的办学历程中,广大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立心立命、勇于担当”的宝文理大学精神,立足宝鸡,服务地方,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创佳评差”最佳单位、“文明校园”,2002年2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校园”。“十三五”时期,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证,突出问题导向,破解发展瓶颈,强化内涵建设,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促进学校由教学型院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努力到2020年实现建成宝鸡大学、跻身陕西省高水平大学行列的战略目标。2016年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预计招收本科生4650名,热忱欢迎祖国各地优秀学子报考我校!二、特色专业 1、国家级特色专业:物理学。2、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地理科学3、陕西省名牌专业:化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4、陕西省特色专业:教育学、物理学、地理科学、工商管理、制药工程5、陕西省级重点学科:哲学、数学、地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物理学6、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7、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8、陕西省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路分析、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地理,电力电子技术、电机及电子拖动、法理学、政治学原理、数学分析、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有机化学、量子力学、热力学统计物理、高等代数、全球变化、植物地理学、机械原理、中国地理9、陕西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10、陕西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陕西省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以化学为主线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陕西省高校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地理课程、化学核心课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课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政治学(课程群)、机械类专业课程&三、院系、专业介绍及各院系院长/系主任对考生的谆谆寄语哲学系哲学系成立于2003年9月,是在原社会科学部2000年创办的哲学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现设哲学专业一个专业。哲学系于2000年开始招生,目前已毕业12届共479名学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43人。哲学系现有专兼职教师40余人,其中外聘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3人。专任教师中,教授5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37人,在读博士8人。&&& 目前,哲学专业已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十年来,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次,涌现出陕西省教学名师2名、陕西省师德标兵1名,校级教学名师1人;两部著作先后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和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0余项,出版著作、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 哲学系既注重挖掘学生考研深造的潜质,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辩论能力和调研能力;既注重哲学史与哲学基本理论教学,又注重立足专业开展实践教学。哲学专业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率连年超过50%以上;先后有近10名学生的论文获陕西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1名学生获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哲学系党总支书记、行政负责人张全省教授& 学哲学可以让人成为不受人惑的人,可以使人作为人而能够成为人。希望同学们能学哲学、爱哲学、用哲学。政法学院政法学院原为1975年成立的宝鸡师范学院政教系,是学校最早建立的系部之一。1993年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政法系。2014年10月更名为政法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设有思想政治教育、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和法学四个专业,毕业生授予法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法学三个专业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可招收学科教学(思政)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哲学学科是省级重点学科,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是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同时,还设有法学研究所、横渠书院两个研究机构。&&&& 政法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历的5人,全院90%以上教师具有硕士学位。近年来,科研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出版学术专著与教材28部、发表学术论文367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及厅局级科研资助项目40项,获陕西省及厅局级、校级优秀科研成果和优秀教学成果奖20多项。&&&&&& 政法学院四个本科专业全部面向全国招生,多年来考生报考第一志愿率在80%以上。建院以来,已为社会培养出4760多名合格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主要就业在全国各地教育、政法、党政、经济、公共事业等战线上,其较高的素质和较强适应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和赞誉。目前,已有600多人晋升为教授、副教授、高级经济师、高级教师、高级律师等职称,400多人担任各级领导职务,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教学能手。&&&&&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向市场经济的需要,政法学院把“考取研究生、考取律师资格证、考取国家公务员”和应用能力培养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突破口,积极探索构建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专业核心能力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模块”的开放式课程体系。同时,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基地和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两个平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专业见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以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赢得了社会赞誉。政法学院院长石玉平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和管理人员,能够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工作、企业管理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法律实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成立于1988年,设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拥有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学位授予权)和教育学、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学前教育、艺术教育5个本科专业,其中教育学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专业为陕西省高职高专优秀试点专业。设有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2个实验室和学前教育与艺术教育专业技能训练中心。教师教育课程群教学团队为校级教学团队,教育学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依托教育学重点学科设有教育科学研究所,下设农村儿童德育研究室、基础教育研究室等多个学术研究机构。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500多人。现有教职工57人(含兼职),其中正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博士、硕士38人,学校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12人,陕西省师德先进工作者1人,宝鸡市决策咨询专家2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人。我院党政领导坚持“拓宽培养目标,优化课程结构,提高业务素质,增强适应能力”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本院教师知识结构新、科研能力强的优势,在承担并完成全院教师教育理论与技能课程、综合素质教育公选课和本院五个专业课程教学、管理任务的基础上,取得丰硕成果:全院共有9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12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教学成果被评为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近年以来,我院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80余项;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高等教育研究》、《教育评论》、《心理科学》、《学前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国内著名期刊、报纸发表论文300多篇,专利9项,在人民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的著作和教材20余部。科研成果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宝鸡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二、三等奖40余项。我院毕业生拥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和突出的专业能力,多名学生在教育部、陕西省各项专业比赛中获得二、三等奖。近三年来,先后有40余名毕业生成功赴新加坡就业,我院毕业生遍布广东、山东、河南、湖北、新疆、宁夏、甘肃和陕西等地区,近年来就业率稳定在91%以上。&教育是发展人的基石。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是宝鸡文理学院建院历史最长、教学科研实力最为雄厚的院系之一。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名牌专业。全院所有专业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截至2016年4月,有全日制在校硕士研究生、本科生2200余人。学院主要培养中小学语文教师、广告、新闻、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等应用方面的专门人才。学院现有1个陕西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关陇方言与民俗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教学团队(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群]教学团队),2门省级精品课程(文学理论、中国现代文学),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文学概论、现代汉语),2个校级研究所(陕西文学研究所、陕西方言研究所),4门校级精品课程(写作、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文学概论),1个现代传媒实验教学中心,1个学科与基地资料室。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有一支作风过硬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73人,其中教授15人(含二级教授1人)、副教授17人,有博士21人、硕士28人,教师职称、学历结构不断优化。教师中有多人担任国家级学会理事,多人次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曾宪梓奖、省政府教学与科研成果奖、省级教学名师、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等荣誉。1人入选“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多位硕导兼任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学院教师科研优势明显,成果丰硕。2000年以来,全院教师共承担省厅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90多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7项,教育部研究课题8项,省级课题30项,省教育厅课题40多项。教师中获市厅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80余项。教师出版专著(译著)57部,主编教材12部;在全国权威、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0多篇。近年来,学院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按照“分类建设、—专多能,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思路,改革课程体系,强化教育教学质量,已经初步形成办学特色。学院出台了《实践教学实施纲要》、《本科生学年论文工作规范》等30多个相关教学管理文件。在全院学生中全面推行实践教学,实施“两字一话”和“21111”达标活动。要求本科生在校期间,钢笔字、粉笔字、普通话达标;背200篇诗文,读100部名著,写100篇文章,看(欣赏)100部影视名片,三年级写1篇学年论文,并配套实施训练、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广告学专业连续举办12届广告创意设计大赛,新闻学专业的《新闻实践报》已经出刊30多期,并成功举办了五届“金NEWS杯”电视新闻大赛。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已成功举办五届“播音主持艺术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微电影大赛”也开展得如火如荼。2005年以来,学院邀请了陈忠实、贾平凹、莫申等全国著名作家和童庆炳、曾繁仁、朱立元、黄天树、曹顺庆、叶舒宪等全国著名学者来校讲座,努力开拓知识面广、社会适应性强的知识体系。学院实践性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系列成果已经结集为《响荷》、《青春唱游》、《挥戈止尘》、《且歌且行》、《文海扬帆》、《文林书路》、《华年倚墨》、《锦心素语》、《文苑新声》等学生优秀作品选集和《薪火论丛》(一至八编)学年论文选集。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不断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加强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注重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员素质不断提升。全院师生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方面起到了表率作用。2006年,学院党总支被中共宝鸡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学院工会被陕西省教育工会评为“陕西省师德教育先进集体”。2008年,学院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评为“全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2009年,学院团总支被共青团陕西省委评为“陕西省五四红旗团总支”。2011年,学院党总支被陕西省委教育工委评为“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总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连续11年被学校评为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学生管理先进单位,连年荣获学校运动会团体总分前3名、辩论赛冠军以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奖等。30多年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已培养了6000多名合格毕业生。他们活跃在全国各地教育、党政、经济、新闻、文化宣传等各条战线上,许多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屡获殊荣。1977级学生冷梦(李淑珍)和1981级学生红柯(杨宏科)荣获“鲁迅文学奖”,2001级广告学专业学生刘燕获第三届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铜奖。学无止境& 文传新声汉语言文学专业(050101)(陕西省名牌专业)培养目标:&广告学专业(050303)《新闻学概论》、《中外新闻史》、《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新闻编辑学》、《传播学概论》、《网络传播》等。《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新闻学》、《电视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影视艺术概论》、《视听语言》、《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广播电视文艺节目编导》、《基础写作》、《艺术概论》、《影视剧本创作》、《摄像原理与技术》、《非线性编辑》、《纪录片创作与欣赏》、《新媒体编辑》、《媒介经营与管理》等。外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王卫强教授、硕士生导师用语言感动世界,让梦想展翅飞翔。历史文化与旅游系系主任高强教授、硕士生导师学习历史创造历史&& 传承文化 传播文明& 开发旅游 享受旅游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是1993年在原宝鸡文理学院职业教育部经济管理教研室基础上成立的。现设有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会计学5个本科专业,其中工商管理为省级特色专业,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为校级重点学科。学院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以硕士教师为主,逐步博士化,以专任教师为主,辅之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兼任教师的教师结构。优良的教师队伍已经形成,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及在读博士1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2人。具有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教师占35%。学院积极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等高层次人才,亦外聘十多名社会知名学者、专家、教授担任兼职教授。学院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和创新,不断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修订完善各专业培养计划,加强专业建设,扎实开展课程建设工作,实现了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近年来出版专著/教材近6本,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一项。现已建成《人力资源管理》省级双语示范课程和精品资源课程;《管理学》、《财务管理学》、《西方经济学》、《企业管理案例》等校级精品课程4门;《市场营销学》、《基础会计学》、《企业战略管理》、《政治经济学》等校级重点课程4门。主持教改项目14项,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5 篇。《地方院校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获2015年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建有 300 余平方米的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现有企业仿真模拟实训室、企业经营沙盘实训室、工商管理行为观察室和软件综合实验室等四个功能分区,配备有用友财务管理系统、用友虚拟商业社会(会计版)、企业经营模拟沙盘、踏瑞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国泰安市场营销模拟软件、SPSS统计分析软件、Eviews计量经济学软件包等软件。中心建设形成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综合实验三个层次的实验课程体系,主要承担会计专业硕士和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经济学等5个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任务。学院坚持“崇术重用、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突出地方性和应用性,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和管理技能训练,建立了完善的企业见习、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学年论文、课外科技活动、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和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厚、能力强、后劲足的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已初步形成。2007年获批为省级应用型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近年来,由院教师主持完成国家和省、厅、市及学院科研课题70余项;在科学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25部;在《经济学动态》、《科学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光明日报》(理论周刊)、《经济日报》(理论周刊)等权威、核心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55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转载13余篇;提供并被省市相关政府决策部门和企业采纳的调研报告与对策建言10余份;获得省、厅、市和院科研奖励80余项。富有鲜明特色的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应用型研究成果,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扩大了知名度,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赢得了宝贵的实践教学资源,拓宽了学生就业渠道,达到了科研与教学“双赢”的目的。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持之以恒狠抓学风建设,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近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较高,本科生就业率达90.5%以上;近年来,有70多名学生考取西安交大、人大等知名高校的研究生和省市级国家公务员;100多名学生在陕西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全国英语竞赛、全国普通话大赛和学校各类竞赛中获得好的成绩。全院教学、科研和学生管理等各项工作走到了学校前列,连续被学校综合考评为先进单位,学生管理工作被评为先进单位。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在国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进程中,经济管理学院将充满信心,朝着目标大踏步迈进,走出一条改革创新之路。&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桑晓靖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商管理类(含工商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会计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工商管理专业(120201K)(陕西省特色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工商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统计学》、经济法》、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文化与伦理》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20206)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主干学科:工商管理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学》等。&市场营销专业(120202)&&&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主干学科:工商管理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商务管理》、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广告策划》、物流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会计学专业(120203K)四年制本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 经济学主要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法》、统计学》、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审计学》、财务管理》等。经济学专业(020101)四年制本科,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理论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参透的能力,并能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政府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主干学科:经济学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资本论》、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音乐系 音乐系成立于2006年,其前身为2000年9月成立的宝鸡文理学院艺术系音乐教研室。音乐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齐全。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9人,讲师33人,硕士研究生31人。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850人,在校研究生1人。开设有音乐学、舞蹈学、舞蹈表演三个专业。设有声乐、钢琴、器乐、理论和舞蹈5个教研室和1个西府民间音乐研究所。现有钢琴100多架,多功能音乐厅1个,舞蹈排练厅7个,多媒体教室3个,微格教室1个,专业数码钢琴教学系统1套(25座),专业音乐制作室1个,录音棚1间。近年来,音乐系师生共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教学科研论文80余篇,音乐作品80余件,出版著作4部。获教育部社会科学项目1项,教育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1项,获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论文三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研论文评选三等奖1项,省厅级项目26项。音乐系师生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三百余人次,获奖百余人次。其中,贺星教授2011年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第二届新加坡国际华人声乐比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美声唱法成人组金奖。音乐系爱乐合唱团在2011年的“相约世园·放歌浐灞”中国·西安合唱艺术节上喜获铜奖,获得的名次也是陕西省在本次比赛中取得的最高名次。并于同年底参加中央电视台《歌声与微笑》栏目,获得“微笑杯”金奖。&&& 音乐系招生范围涵盖陕西、山西、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江西、安徽、福建、广西、贵州、甘肃、新疆、湖南、湖北、宁夏、青海、内蒙古等19个省份,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音乐系系主任贺星教授、硕士生导师美术学院院长王宝强教授、硕士生导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是学校建立较早、教学科研实力雄厚、办学规模较大的院系之一,其前身是1975年建立的数学系。为适应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根据我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工作需要,于2014年10月更名为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现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以及统计学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现有在校学生1100余人。数学教育专业硕士于2015年开始招生。基础数学学科2001年5月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和院级重点学科。数学学科一级学科于2011年12月批准为陕西省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6年7月批准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14年8月,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获批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数学分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数学与应用数学教学团队获批为省级教学团队。2007年8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被陕西省人事厅、教育厅授予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7年12月陕西省教育工委授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2010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院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数学学科获批为申硕支撑学科立项建设,并与2013年1月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专家组的评估验收。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工6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2人。中青年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8人(博士后1人)、硕士学位者34人。在读博士5人。1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第八届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1人获陕西省科技新星称号;1人获陕西省科技奖;1人获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称号。学校拔尖人才3人,学术带头人9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4人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分别兼任陕西省数学学会、陕西省电子学会、陕西省教育测量与评估学会和陕西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会或理事。近5年来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青年教师中先后有4人获得校级讲课竞赛一等奖,6人获得二等奖,3人获得三等奖。1人被评为学校第一届最受学生欢迎的十佳教师。三位教师获得2011年陕西省高校青年数学教师讲课优秀示范奖。2人在陕西省教育工会组织的全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取得了二等奖的优异成绩。在陕西省数学会组织的全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1人取得了二等奖,2人取得了三等奖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在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走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路子。在科学研究方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承担省、厅级项目21项,其它科研项目43项,科研经费近150万余元,在核心及其以上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科研成果奖获省部级奖励2项,其它级奖励25项,所发表的论文被SCI、EI收录70余篇。教学研究方面,承担教改项目11项,其中省部级2项,其它9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8篇,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校级教学优秀成果奖5项。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获批为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高等数学》、《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列为校级重点建设课程,其中《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解析几何》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在学风建设、学生学习与第二课堂活动中成绩显著。近年来有58篇毕业论文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学生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在寒、暑假社会实践征文大赛、团员知识竞赛、校纪校规等各类知识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软件和网页制作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人数持续稳定,近5年共考取研究生143人,其中2016年考取 39 人。在近3年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际一等奖1项,优秀奖1项;国家二等奖共计4项,省级一等奖共计11项,省级二等奖共计12项。经过近50年的办学历程,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共培养毕业生4000余人,为我国特别是我省的基础教育、数学理论研究与应用培养了大批骨干人才。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积极上进,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其中70余人担任了区县教育局长、中学校长及教导主任等领导职务。有300余人成为省级重点中学的骨干教师,省、市级教学能手和教学新秀,涌现出了像李兴怀、杨格良、马来焕、杨忠泰、李剑等奋战在教育战线的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在积极培养基础教育工作者的同时,我们也为国家高层次研究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毕业生中有700余人考取了硕士研究生,100余人考取了博士研究生。81级毕业生赵彬同志已成为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79级赵荣侠同志从南京大学博士毕业,积极回母校工作,教学及科研工作突出,任宝鸡文理学院副校长职务,被聘为陕西师范大校的硕士生导师。还有毛宽民、盛保怀,赵育林、李建林等近40人都成为国内重点大学的教授、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院长赵天绪博士、教授统计学专业(071201)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是宝鸡文理学院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现有物理学(师范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和材料物理五个本科专业,拥有光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和物理学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在校学生 1100 多人。  物理与光电技术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4人,另有2名校内兼职教师,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2人,高级实验师2人,拥有博士学位者18人、硕士学位者30人,另有9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教师中有陕西省 & 三五 & 人才第二层次人员1人,陕西省科技新星1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宝鸡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院内设有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和电子信息实验中心,两个中心的使用面积1600多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固定资产1800余万元。  在几十年的本科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办学目标与定位,强化专业内涵建设,鲜明办学与专业特色,在已有的“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实践以“需求为本、学程分段、突出实践、分类培养”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优良的办学效果。物理学专业分别于2009年和2010年获批为省级和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路分析”为陕西省省级精品课程, “力学”为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电磁学”为院级精品课程,“中学物理教学法”、“力学”、“大学物理”、“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热学”和“理论物理学基础”为院级重点建设课程。近年来,我院教师承担完成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以及学校教改项目35余项,出版专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8 部。近五年,我院学生获陕西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奖3项,获校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奖79项,并连续5年获得校大学生学术与科技作品竞赛“集体优胜单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公务员的人数逐年增加,一次性就业率稳中有升,且在我校位居前列。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之一,是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实现服务地方办学理念的重要依托,经过全院教师多年的辛勤耕耘,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成果显著。物理学学科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特色学科,设有“非线性研究所”和“超快光学与现代光通信工程中心”。近五年,我院教师承担和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专项基金项目、宝鸡市科技局项目及学院基金项目等 65 余项,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发表研究论文540余篇,SCI、EI收录170余篇,获得科研成果奖36余项,其中省级8奖项。虽然我院在教育教学工作、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距离社会各界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我院将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以不断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鲜明专业特色为出发点,以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为根本,以实验与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建设为重点,以各类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项目为抓手,以提高教师教学及研究水平和专业技能、加强学生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管理及指导为保障,有计划有步骤地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及综合改革,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与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院各项工作健康、协调、持续发展。材料物理专业(080402)四年制本科,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材料学科必要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应用方法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掌握材料研究的方法和测试技术,具备材料的研究、测试和开发能力,并受到良好的计算机和外语训练;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工作态度,具备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独立获取专业知识的能力;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从事材料研究与开发、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检测及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主干学科:材料学,物理学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制备方法》、材料分析与测试技术》、材料工艺学》、金属材料学》、材料制备实验》、专业实训》、光伏材料》、薄膜材料与技术》、X射线衍射实验》、材料设计与计算模拟》等。现有教职工70人,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34人、硕士学位者36人,多名教师曾到国外或正在国外访问研修,学院还聘请了国内10余名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依托于化学化工学院建有陕西省植物化学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宝鸡草药研究开发中心等科学研究平台。化学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化学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制药工程为陕西省特色专业。获批了陕西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化学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省级创新实验区,化学核心课程省级教学团队等省级教学平台。学院拥有完善的现代化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及学生基础实验条件,实验室面积共计1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化学化工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不断加强教学管理,大力开展科学研究,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5年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厅级项目 30余项;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陕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宝鸡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5项;在、中国科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中国化学快报。学院每年有近百名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成为宝鸡文理学院的考研第一大院系。&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杨得锁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地理与环境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是在1988年5月成立的地理系基础上发展壮大而成的。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院现拥有一级学科陕西省重点学科——地理学。有地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地理学科教育专业硕士授予点(教育硕士)。拥有地理科学、测绘工程、环境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等6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渭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研究所2个研究机构,1个省级地学实验示范中心、2个基础实验室、5个地学野外综合实习基地、8个教育教学实习基地、15个工科生产实习教育实践基地。创建了地理学课程省级教学团队、地理学省级特色专业、《中国地理》等3门省级精品课程、环境学课程群校级教学团队等教学平台。通过综合性实验、实习及科研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地理与环境学院重视教学改革,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将灾害科学系列特色课程纳入专业课程体系,获批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陕西省教育厅“春笋计划”优秀课题研究实验基地,承担“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任务的三年时间里,为西部地区培训了350余名优秀中学地理教师。近年来,承担了多项省级及校级教改项目,并先后荣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8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近10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以上项目8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奖3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学术论文成果奖7项、陕西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与成果一等奖1项、宝鸡市科学技术奖4项、宝鸡市自然和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17项。我院现有教师65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教师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32人、助教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3人、硕士学位28人。其中三级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陕西省三秦人才2人、校级教学名师6人。拥有学术型硕士生导师23人。学院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师生共同完成的实践论文荣获2012年省级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科研论文一等奖。在社会实践方面,我院建立了省级“太白中学理科实践教育基地”。倡导学生积极奉行青春志愿服务精神,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参加各级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随着学院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不断取得进展,先后培养出了2000余名活跃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合格人才,其中我院师范专业毕业生在教学一线屡次荣获省市级教学能手称号,理工科专业毕业生在基础测绘、城市规划和工程建设、国土资源调查与开发、测量工程、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环境保护与灾害预防等方面工作成绩突出,成为了各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机械工程学院成立于1984年,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产品设计、机械电子工程五个本科专业,具有工学学士授予权。2014年获得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 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熟悉现代机械科学技术,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电领域内与专业有关的设计、制造、研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自成立以来先后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数千名合格的本、专科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较高,遍布全国各地,且多数已成为技术骨干,并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机械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在职教师中博士11人、硕士25人,在读博士2人。机械工程学院教师治学严谨,学生学习刻苦,教学管理规范。院风、教风、学风良好,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集体和优秀单位。&&& 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工程基础和机械工程专业两个实验室,下设材料力学实验室、机械原理实验室等20多个实验分室,实验设备总值1000余万元。学院中心实验室通过省教育厅评估,并被评为陕西高校先进实验室。&&& 机械工程为校级重点学科。科研集中于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材料加工工程、工业设计四个学科方向。重点突出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方向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5项、主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4项,近三年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9部,获得各级科研奖项20余项,获得优秀教学成果奖5项。&&& 机械工程学院将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以教学为中心,逐渐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发展,突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发展;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千方百计加快机械工程学院的建设,继续发扬“求实学、讲实干、重实践、务实效”的良好院风,再创机械工程学院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的新辉煌。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秦少军教授、硕士生导师继承机械工程学院“求实学、讲实干、重实践、务实效”的“四实精神”。在师生中倡导“做人老实、为人诚实、做事踏实、专业扎实”新四实精神。机械人就要在实字上下功夫:讲究实用、联系实际、打造实体、展示实力。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始建于1984年,前身是宝鸡大学电气系。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经过多年建设发展,现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以及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五个本科专业,覆盖了电气信息类的主要专业。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60人,学生1753人。教师中有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14人,中级职称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通过整合学科方向,稳定科研队伍,改革教学理念,革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使得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近三年来,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20篇(其中:SCI 2篇、EI 23篇、ISTP 15篇、重要期刊16篇、核心期刊76篇)。近几年申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市厅级科研项目25项。承担省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项及14项各类教学改革项目。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构建了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三年来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获教学质量奖9项。五年来电子电气工程学院教师在全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8项,出版教材7部,申请专利5项。电子电气工程学院依托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移动通信竞赛、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开放式创新活动。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数学建模竞赛以及学校每年组织的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多次荣获一、二等奖。学生就业面向西部及东南经济发达地区,辐射全国。主要服务于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急需的电气工程、自动化和电子通信、轨道交通相关领域。近五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0%以上,大力引导和鼓励、支持学生进一步深造考取研究生,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电子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李银兴教授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080701)计算机学院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专业特色的工科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物联网工程3个本科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施能力,能够胜任计算机软硬件研发和设计、系统集成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计算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7人,有高级工程师5人,高级实验师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硕士学位者33人,学校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5人,2名教授被聘为西安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分别赴日本和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习。计算机学院科研氛围浓厚。2005年以来,我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厅级科研项目8项,市级科研项目4项,企事业横向科研项目4项;在《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中国科学》、《电子学报》、《计算机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西北大学学报》国内外重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40多篇,被SCI、EI检索收录31篇。计算机学院教学、实验设备先进。拥有专业实验室 9个:计算中心实验室、计算机组成与维护实验室、计算机微控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工程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室、物联网工程实验室和RFID与移动终端实验室、IT应用型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实验室、信息处理实验室。拥有设备、仪器、计算机和大型软件等1000多台(套),总值达900多万元。计算机学院长期重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2010年以来,学生在中国电子学会举办的“博创杯”全国嵌入式设计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先后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在教育部信息中心举办的全国信息技术水平应用大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5项,获批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共4项。建院以来共培养本科专业人才2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达到91% 以上。就业单位主要在企业、事业单位。计算机学院院长李乃乾博士、教授体育系成立于1995年,先后为国家培养中、小学及以上体育师资、各级教练员、体育管理人才千余人。历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肯定和好评,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体育教育、训练和管理等行业的骨干力量。近7年来,有80余位毕业生先后考取沈阳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院校的硕士研究生。&&& 体育系现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1个,同时承担着全校万余名大学生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现有体育专业学生235人,教职工51人,专任教师4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6人,讲师12人,助教1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7人,国家级裁判1名,国家级社会指导员1名,运动健将1名,已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和运动训练师资梯队。现设有田径、理论、球类、体操、武术、大学体育、体质测试、群体竞赛、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职业技能培训站等学科、教学与培训研究机构,拥有跳水游泳馆、体育馆、两个400米塑胶田径场等现代化体育场馆,体育设施齐全。&&& 体育系拥有一支专业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爱岗敬业的高水平师资队伍。近7年来累计出版教材、专著20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有国家、省厅级科研项目60余项。校级精品、优秀、重点课程6门。&&& 体育系领导班子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开拓创新,推进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中遵循基础教育、专业教育、能力教育、就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坚持“高素质、精专业、厚基础、强能力、多出口”的办学理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以建设“三自主”的教学改革模式为特色,以建立特色鲜明的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为目标,致力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体育系长期以来重视将教学、科研、训练融为一体,致力于打造羽毛球、定向运动、体育舞蹈等品牌运动项目。近年来,参加了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全国及陕西省大学生羽毛球、定向越野、健美操、体育舞蹈、田径等比赛,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体育系系主任吴长稳教授&运动是一种生活方式,体育是一种美!四年的大学生活,我深信你将成为勤学、上进、刻苦、 坚持、 严谨、 敬业、 健康、 阳光的应用性体育人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文理学院调档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