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图书馆管理员很难吗风光不是吗?

(????????)
(逆流的鱼)
(心碎的石头)
(莫小冉-c)
([已注销])
第三方登录:友谊县网站
友谊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腹地。总面积1696平方公里,人口13万。境内有耕地160万亩,粮食年产量100万吨,是一个土地广阔、人口稀少、资源较为丰富的县份。友谊是挹娄文化的发祥地。在境内发现距今1700年前..
&&&领导信箱
(已受理)
(已受理)
(已受理)
(已受理)
(已受理)
(已受理)
&&&建言献策
【已处理】
【已处理】
【已处理】
【已处理】
【已处理】
您当前所在位置:
我当管理员
1970年10月底,完成了三十团水利大会战任务回到连队的第二天上午,指导员张鹏和连长玉星权找我谈说,决定将我调离二排,改任连队管理员。这时,距我到黑龙江后在第一线劳动还不到五个月。我心里非常高兴,马上写信给爸爸报告这一&喜讯&。
连队管理员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管理全连除机耕设备以外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水泥、木材,直至锄头、铁锹、镰刀、麻袋等等;二是管理连队产出的农产品,如小麦、稻谷、高粱、大豆等,并及时将这些农作物堆垛登记上交国库、管理挑选后留储的种子;三是管理全连职工、家属和知青食堂的粮油供应。这些工作包括计划预算、上报审批、组织运输、调入调出、仓储保管、用出安排及发放、登记结帐,每月报表等。是一个既用心,又用力的工作,政策性强、项目多,但比起农工排在田间劳动来,可免受风吹、雨淋、日晒和雪冻,轻松多了。
  连队管理员的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全连生产与每位知青、职工及家属的生活。前任管理员老张是当地老职工,拖家带口,工作有些拖沓有人怀疑他不&清廉&相比之下,知青无家庭拖累,精力集中,吃在食堂&,住集体宿舍,清廉方面有保证,办事能大公无私,职工和领导也放心。而我,是全连唯一的&货真价实&的66届高中毕业生,身体好,又是团支部宣传委员,在二排任副排长,所以就一致决定让我来接任管理员。不过,这仅是当时公开的理由,事后,我才明白,全营知青中,男性六六届高中生仅我一人,连队领导怕营部会调我走,所以&先下手为强&。事实也是如此,后来听说营部曾三次调我:调营部第二中学当教师、调营广播站当采编,调营部粮库当管理员。这些都被连领导以连队需要、工作很满意、无人接替等理由&顶&了回去。后来,营部也就不调我了。玉连长是朝鲜族人,延边农业大学毕业,性格直爽,对知青很关怀,有一次他对我说:小潘,营部调你就别去了,没名堂,还不是跟在连队一样,我也不让你走,像你这样条件要调,就到团部去,那时我一定让你走,或者上大学,我一定推荐你。
  除了每月要跑团部、营部几次和春播、秋收等全连大行动时要下地干几天农活外,上班时间我都在办公室、仓库或到晒场转悠一圈。化肥、农药是很重要的物资,所需量必须按作物品种、种植面积反复计算,及早报批,调运到位,此外还要爬上近四米高的垛顶,查看是否复盖严密,给没有盖密处压上石头、棍棒,防止化肥因日晒雨淋而流失。发放农药都要计算所需量,除反复强调注意事项外,还要收回空瓶。一次,团部派飞机来给稻田空洒除草剂,我一大早下地,安排地面引导。每号稻田宽50米,长1000多米,南头红旗招摇,飞机俯冲洒药,北头白旗招摇,飞机翘首升空,不时,我还被洒了一身除草剂,可我还是挺开心的。秋收打场时,每天要登记完成的工作量,营部派来运粮车队有时是凌晨,有时是夜晚,都要亲自点数,签发送粮单。种子保管时间长,责任大,有时每天要拉几十个装有温度计的钢钎,来查看垛内的温度变化,如遇到要降温、凉晒就麻烦了。工具管理是关系到人的事,为避免工具流失,制止不爱护工具现象的发生,我把责任落实到班、排长,无正当理由不予补发。秋收时,麻袋用量大,有的被住家拿走私用,以前总是控制不了。我上任后不辞辛苦,连夜在300多条麻袋上用红油漆写上&58&字样,还组织一次到住户检查,平时到住户家若看到有公家东西,也适当地&教育&一番再收回来,使连队财物流失现象得到很大控制。
  连队&放粮&&&即粮油发放日,原来每月只有一天,我改为每月2天,自己虽然忙了,但有利于职工劳动生活的安排。当时粮油定量供应,每人每月白面12斤、大米2斤、豆油1斤,其余是粗粮。我总是千方百计到营部多争取点,有一次拿到5吨补助粮,用了3吨补助住户,2吨给食堂,以补助知青伙食及免费给全体田间作业职工送餐。于海丰老大爷是五保户,我每月送粮上门,还帮他整理房屋,为此他经常在人前人后夸我。哪家有了病号,我便上门看看是否需要白面、大米,给解决一些。连队生产的白酒可自销,不管中午、晚上,谁要买,我都不厌其烦地给打。我二次跑双鸭山煤矿,用连队的萝卜、土豆去换煤和钢绳钢材,改善连队供应和机耕工具。当管理员,有时人家恨你,有时也爱你,我既严厉,又体贴人,慢慢地大家都能理解支持我。
  我熟谙知青回家探亲的需要,哈尔滨、北京知青要带白面,我50斤、100斤地批;上海知青要带豆油,我10斤、15斤地批;温州知青要带大豆,我10斤、20斤地批;全国粮票当时是较紧张的,我尽量超计划多给几斤。72年底,不知何故,全国粮票多余了50多斤,我一斤没拿都留在帐上&。
  72年初回家探亲后,兵团知青中刮起返城风。我不想在兵团安家,就暗地里与家人联系办理返温手续,但总是不成功。1973年3月不得已叫家里接二连三地来电报,以父亲病重为由,要请假回温,连领导同意了,营部也批准了,但连领导要我选一个人临时接替工作。于是我求助于我的好朋友&&温州知青许卢清。我把所有实物清点好,记好帐,把帐目放入一只小木箱,加以封条,交给他,以后领导要查帐或办交接,就请他把这个小木箱拿出来。1973年4月5日,我踏上了返温旅途。至此,我在北大荒工作生活整整二年零十个月,任连队管理员二年零五个月。
  1973年7月的一天,玉连长给我发来电报:推荐上大学,速返连。我拿着电报看了一遍又一遍,怀疑是骗局,但又想玉连长是不会骗我的。66年从温州一中高中毕业起,上大学是我梦寐以求的,我把高中各科课本带到黑龙江兵团,有空拿出来复习,回温时又舍不得扔掉,把它带回来。我父母在7个子女中,只培养我读高中,盼望我上大学。我左思右想,食无味、寝不安,想到这次是瞒天过海&逃&回来的,回连后万一不能被推荐上大学多难堪,也很难再回温州了。最后我含着眼泪给玉连长回了电报:&父病重、难脱身、谢领导。&
  从此,我留在了家乡,真正结束了艰苦而有意义、畏惧而又留恋的北国生涯,与所有的支边知青一样,开始了迁户口、谋职、成家、求学的又一段人生旅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win7不是管理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