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自大了,成绩一落千丈,反省了,想重新来过。怎么说,说得好听点

&&&南充时时彩骗局
南充时时彩骗局:里弗斯:阿里对我人生的影响很大
责任编辑:7340385
如今的欧冠战术是一年一革新,进化非常快,一旦离开久了,再回来,就会发现,很难去适应,而且这种革新往往体现在一大堆的细节上,普通人是很难看得出来的。 足球或纳入北京会考,将组织教师赴欧培训 杨欢再度回到伯纳乌球场主席看台的时候,双方下半场的比赛已经开始了。 事实上,南安普敦在制定这一套积分系统的时候,也进行过非常详细,而且是长时间的调查,单单聘请的调查公司就多达三家,时间长达两年,而且针对的是包括伦敦以南和南安普敦周边地区一带。 欧洲五大联赛,除了德甲外,他都已经有了球队,可现在竟然还朝着比利时、瑞士和捷克去收购,这还真是钱多任性呢! “佩雷斯先生,那方案是怎么样的?”桑切斯很好奇,尽管他心里已经隐约有了大概。 “为什么是汉堡?”马克?帕克完全不明白。。
这一粒进球,南安普敦球员的配合固然精彩,但更重要的还是球员个人能力的体现。 足足几分钟之后,马克?帕克才再度抬起头来,看着贝尔特?霍耶特,微微一笑,点头道:“好吧,贝尔特,你可以在董事会上提出你的计划,我会支持你的!” 弗洛伦蒂诺也是苦涩一笑,“最主要的还是我们缺乏允许球员犯错的土壤!” “怎么办?我们必须要尽快给出策略!”保罗?克莱门特提醒道。。南充时时彩骗局
伊布拉希莫维奇犹如一辆重型坦克,任凭佩佩在旁边拉拽,却依旧冲入了大禁区。 “欢少爷,你们在欧冠半决赛,最有可能遇到的对手是拜仁慕尼黑!”。
“为什么?”拉莫斯有些奇怪。,
“担心?”桑切斯有些糊涂了。 “以杨欢的实力和影响力,如果他真要抬价,我们肯定吃亏,而且是吃大亏。” 最重要的事情达成了共识,那整个会面的氛围也就变得轻松愉快了。 果然! “不仅仅是他,像贝尼特斯,他在执教之前,也曾经专门去意大利游学过,瓜迪奥拉也有过意大利履历,穆里尼奥的战术素养也同样是在国际米兰期间得到了升华。” 贝尔特?霍耶特留意着马克?帕克的神情,也读懂了自己上司心里头的矛盾。 在莱万多夫斯基宣布转投拜仁慕尼黑之后,南安普敦就算拿到了一大笔的转会费,可要找到一个能够顶替苏亚雷斯的球员,几乎是没有。。
本文系转载,不代表参考消息网的观点。参考消息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目前英超已经打了三十二轮,南安普敦是二十七胜三平两负,拿到了八十四分,领跑英超积分榜。难不成到时候球场上打输了,球场下,老板对老板单挑,还要再输给人看?。
三万多名圣徒球迷在看台上不停的欢呼,嘹亮的唱响了南安普敦的队歌,为自己的球队加油助威。在这种情况下,杨欢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继续力挺马扎里,让他继续走下去,看他什么时候能出成绩,甚至可能还要再买人。。
认为,在曼联客场很难掀翻拜仁慕尼黑这艘巨舰的情况下,南安普敦无疑就成为了英超球队重返四强的唯一的希望。“而作为回报,俱乐部的董事会成员将缩减到六人,投资者可以安排最多两个人进入董事会,并参与到俱乐部的日常运营。”。
迟迟没有给出方案!但正如贝尔萨的理论里所说的,防守的硬度并不取决于单个的球员,而是球队的整体。。
曼城在首回合主场零比二输给了巴塞罗那后,所有人都普遍不再看好蓝月亮。“哦,对,对,对,第十二位,你们应该小心点,可千万千万别降级了,咱们可是同城死敌,要是你们降级了,那我们多寂寞,没得玩了,我那一亿多欧元花得就没价值了!”。
南充时时彩骗局精品推荐
南充时时彩骗局精彩图集
南充时时彩骗局热门图片
南充时时彩骗局焦点图片
南充时时彩骗局排行榜花开无痕 - 知乎专栏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出国留学意义何在?","author":"han-dong-ran","content":"今天打开我的知乎专栏,打算动笔写一篇有关出国留学的介绍与相关知识,结果在草稿箱中发现我两年前刚写了开头的一篇文章,它的标题是“关于出国留学的一点建议”,有图为证:可惜拖到今日我才把它完工,实在是非常抱歉。废话少说,以下为正文:————————我们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呢?中国人向来安土重迁,不少中国人并不喜欢远离家乡的感觉,因为他们对未知的远方总感到隐隐约约的担忧与畏惧——是啊,好好的日子不过,何必跑大老远去受苦受罪呢?孔子亦云:“父母在,不远游“,指出子女应陪伴在父母身边奉养并孝顺父母。当然这句话的后半句是“游必有方”,很多人可能已经知道的,它的大意是支持子女在有了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我们究竟做到了什么才算是游必有方呢?我知道能回答上这个问题的朋友肯定在少数,因为谁人能够知道远方的世界究竟是怎样呢?也有人说,现在移动互联网高度发达,有时候足不出户便能够看到千里之外的世界,那么亲自去到远方真的有那么必要吗?我们暂且不论出国是否必要,但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中国民众当中财富比较充裕的家庭已经开始逐渐流行送子女出国深造,有的甚至从高中就开始把孩子送出国,那么这么做是否真正合理呢?这对孩子的成长,以及对国家未来的人才培养,究竟有着怎样的影响呢?出国这个问题其实很大,我们应当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这个越来越流行的问题。首先,总的来说,我对出国游学这种行为表示坚决的支持,当然并不是因为我崇洋媚外(详见我之前的一篇文章:),而是因为一个人能够在远方见到不一样的风景,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一个人的想象力基本是无法超越自己的所见所闻的,一个在中国长大的孩子大抵都会认为父母为自己付大学学费是合理的,也大抵会认为商品的价格是围绕着其使用价值小幅波动的——而这些东西会一直适用吗,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适用吗?我当初在北大一个学期的学费是六千块钱左右,在美国高等教育的学费都在2-4万美金一年;中国的父母多数不仅供孩子上大学,还给孩子生活费和恋爱费;美国的父母(特有钱的除外)是不会为孩子的大学买单的,想谈恋爱送个礼物可能都得孩子自己打工去挣。我来美国之前认为中国小商品市场里的东西就应该那么便宜,比如下面这个皮搋子(橡胶吸盘)在美国亚马逊上要卖14刀(近100块人民币吧),是不是感觉挺贵的?更神的的是你看下面这张记录皮搋子售价的图表,跟玩蹦蹦床似的,完全不像马克思说的价格要围绕价值上下浮动。这是另一个皮搋的历史价格图,大家不妨随意感受一下,最低一块五,最高八块七。是不是很神奇?至少我刚来美国的时候是无法理解的。当然这都不算是夸张的,因为时间有限我就随意找了这么两个商品供大家参考。有些东西,身在国内是永远无法理解的,就算网络再发达,一个人也不可能比较深入全面地了解一个他不曾去过的地方。如果我们把出国比作三境界的话(),那么大概就是这个样子:Level 1:出国前,凡事都是我所见到我所习惯的样子。Level 2:刚出国,国外居然是这个样子的,“还是国外好”或“还是国内好”(因人而异)。Level 3:国内国外各有好处,学会客观看待这个世界的规则,开始用自己的视角去冷静审视这个世界,而不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当然,这只是出国给人带来的比较抽象(精神和思想)层面的好处,其实出国深造还有许多实际层面的好处。第一,大家出国深造一般都会选择去往在某些方面更为先进的国家,既然更为先进,那么肯定就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第二,一般发达西方国家的平均生活水准要比国内高不少,如果有奖学金的话出国求学的日子其实还是蛮滋润的。学生期间买个车开开很正常,这在国内是很难做到的。第三,如果毕业后选择留在国外工作生活,可以获得较高的绝对工资(相比国内换算成同一种货币),买起东西来(尤其是国内认为的奢侈品)还是要容易许多。第四,如果学到了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或理念,回国把这些先进的东西发扬光大,一般都能够获得很丰厚的利润,这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结果。.第五,人家空气好。第六,人家公园多。第七,生了孩子上公立学校的话,在本科以前费用很低。第八,人家医疗发达,虽然中国人需要首先适应一段时间。(我有一次发烧去急诊,打了一针退烧针,结果烧没退,直接烧掉我2000刀,正巧那阵没保险,欲哭无泪~)虽然我还能列出更多来,不过我觉得这些条件已经足够吸引人了,如果出国深造能同时带给人浅层和深层的好处的话,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接下来我要讲得更具体一点了,出国求学对一个人的教育有多大影响呢?先说一下我本人一个总的看法——只要你是抱着一颗求学的心态想要出国读书的,那么就大胆的去吧,你有很大概率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良多。不论你处在求学的任何阶段,包括中学、本科、研究生或者是博士生,如果机会和条件接受西方(主要指美国)教育的话,它都值得你一试。接下里我就要讲讲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了。考虑到出国求学的原因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而言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我就从大往小说起了。博士生:西方高等教育的水平目前在文理方面都是领先中国不少的,如果要读到博士这个水平,能够直接接触一下西方的高等教育肯定是值得的,不仅仅说现代科学的基础,还有目前整套 体系都是按照西方的模式来定义的,除了科研方法,还有论文格式、学术规范基本都是西方的范式。规矩都是人家定的,你说你不跟人家学跟谁学去?并且,在美国读博士(尤其是理科)一般都是有希望拿到奖学金的——免费读博士,供你生活费,还有什么其他可要求的?硕士生:自费花两三年时间拿一个外国文凭,并获得在国外工作的敲门砖(国外的学习经历和训练过的外语水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要注意的是,国外的一些硕士项目是以挣钱为目的的,忽悠的成分比较高,以至于这样的毕业生很难在国外就业(比如各种管理类项目)。所以走这条路的朋友们最好慎重考虑,在选择申请方向的时候要多向有经验的人请教。本科生:本科出国的确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在这个阶段出国的孩子还比较容易融入外国的文化圈子,当然这种情况基本都是自费,一年4-5w美金下来一般的中国家庭负担也是够重的,所以这是本科出国的最大缺点。当然它也有别的好处,比如有些在国内只能上二本的孩子,如果申请顺利的话,很有可能去到美国排名比较靠前的学校,这也算是漂亮地投机了一把了。高中生:选择这个阶段送孩子出国的家庭一般都是经济上完全不成问题的,如果经济条件一般,硬撑着送孩子高中出国念书还是非常辛苦的,我很不推荐这样做。如果经济允许,孩子又有较强的自制力,那么高中出国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因为我见过一些出国之后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小孩(美国这边教学很自由),所以我特别强调了孩子自制力的问题。中国孩子在美国,只要肯努力,上个名校本科还是很有希望的。初中生以下:这么小出国,反正就是当美国人养了,全家移民的人这么干会比较正常。当然出国留学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毕竟对于没有出过国的人而言,国外终究还是一个陌生的地方,有机会的话我会多写一些这方面的内容。但是综合考虑到我以上介绍的种种好处,我感觉有机会的话,还是出来闯一闯比较合适。所谓好男儿志在四方(其实男女通用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今天就先写这么多吧,想到什么新的观点我会再补充进来。如果有什么说得不准确的地方,还请朋友们帮我批评指正,免得误导了大家。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别忘记关注我和我的专栏,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持续写作的动力哟~","updated":"T13:00:0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8,"likeCount":46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1:00:05+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5fc2bb71d75b417f0e003d123e64e7d9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8,"likesCount":464},"":{"title":"韩东燃的 Live——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本科专业?","author":"han-dong-ran","content":"大家好,我是韩东燃,现为哈佛大学博士后,同时也在美国开展幼儿教育,并在两年前发表过通俗哲学作品《同化理论》。我将在本周5晚,为大家带来一场知乎Live。时间:6 月 24 日(周五)晚上 21 点报名链接:(请用最新版知乎手机客户端打开)我是1/3个科学家,高中物理竞赛保送北大化学本科,之后在美博士三年毕业,发表过两篇一作兼通讯作者的《Science》,其一被选为当期《Science》封面,现在哈佛医学院以及Wyss\nInstitute继续从事相关研究。 我是1/3个思想家,我从研究自然为起点,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并将其运用于解释人与社会。在当年申请出国的自我介绍里,我的第一句开场白是“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我们自己”,现在我自认为对这个目标的完成度大概有了80%。我还是1/3个教育家,虽然现在这么自封可能尚早,但是我对教育的思考一直贯穿始终。我关心教育本身,我关心每一个受教育者。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当今世上科学或是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我所最终寻找到的解答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和人的教育。我的这次Live主要是涉及当下本科生的专业选择问题,大致提纲如下:1. 各种专业有利有弊,选专业前如何了解自己?2. 想客观了解某一专业,有哪些维度和视角?3. 如果决定进一步深造,本科专业选择应该注意什么?4. 就我的了解,谈一些理工科专业出国及就业的情况。5. 子承父业,我们可以考虑哪些因素?6. 对理科典型专业的一些个人理解。如果你是刚高考完的学生或在读高中生,想在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有主动选择权的岔路口高瞻远瞩,欢迎关注我的知乎Live。虽然我见识终究有限,但我会尽力把以上的问题比较清楚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届时也请大家多多提问,我都会尽量回答。不过考虑到我们讨论话题的宏大与全面性,我希望我的听众能够事先做好必要的功课,比如以下是我知乎私信收到的一些提问:【您好,我是高三毕业生,请问电子信息工程和通讯工程这两个专业是怎么样的】【你好,我想知道动物学和动物医学的区别,我本人喜欢生物专业,对于动物更咁兴趣。但是我对动物专业不了解。想清楚这专业是否就业难。】【你好,我是今年刚毕业的高三理科学生,我想选小语种专业,行不??】【韩老师我就想问问农学是干什么的,我一个女生学什么比较好?】【请问一下生物信息的前景咋样呢?】【您好,我想咨询一下CS和天文物理和基础物理三个方面。】【你好!关于选择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有什么意见或有什么值得考虑的东西吗?】【您好,我是一个理科女生,在大学想学习电子对抗技术,不知您对此有什么见解?】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体会一下我见到这些问题之后的感受。我希望在参加我的Live以前,我的听众已经解决了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比如一个专业大概是干什么的,比如某大学某专业的国内排名是多少(使用谷歌/百度皆可)。在有了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再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我觉得这是最为有效的沟通方式。我不可能也不愿意做一个百事通,因为在这件事情上搜索引擎比我要强上亿倍,但是我也知道搜索引擎很难给大家一种综合的、浑厚的对专业的理解,人工智能毕竟还没发展到那一步,而这些东西正是我最希望提供给大家的。当然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我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和大家探讨另一个相关话题,那就是有关读研读博与出国的问题,大家考虑这两个问题的人生阶段自然是不同的,但又是一脉相承的,趁早准备自有它的好处。\n\n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光是读懂这八个字,我就已经用了二十几年,现在我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把我的经验和智慧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包涵我的局限性,如果一场Live能够给大家的专业道路有所启发,我也算是心满意足了。","updated":"T14:11:0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45,"likeCount":83,"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11:0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019c4df43d40baedbffd247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45,"likesCount":83},"":{"title":"韩东燃的 Live(第二场)——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本科专业?","author":"han-dong-ran","content":"大家好,我是韩东燃,现为哈佛大学博士后,同时也在美国开展幼儿教育,并在两年前发表过通俗哲学作品《同化理论》。我将在周一晚(27日),为大家带来 第二场知乎Live。时间:6 月 27 日(周一)晚上 21 点报名链接:(强调:必须使用最新版知乎手机客户端打开连接才能报名,仅通过微信点开而无知乎应用则无法报名。) 这场的内容跟上一场差不多,听过的同学就不要再买票了,请留位给没听过的更需要的同学。我是1/3个科学家,高中物理竞赛保送北大化学本科,之后在美博士三年毕业,发表过两篇一作兼通讯作者的《Science》,其一被选为当期《Science》封面,现在哈佛医学院以及Wyss\nInstitute继续从事相关研究。 我是1/3个思想家,我从研究自然为起点,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规律并将其运用于解释人与社会。在当年申请出国的自我介绍里,我的第一句开场白是“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我们自己”,现在我自认为对这个目标的完成度大概有了80%。我还是1/3个教育家,虽然现在这么自封可能尚早,但是我对教育的思考一直贯穿始终。我关心教育本身,我关心每一个受教育者。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当今世上科学或是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我所最终寻找到的解答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和人的教育。我的这次Live主要是涉及当下本科生的专业选择问题,大致提纲如下:1.
专业选择意味着什么?2. \n专业选择多大程度影响将来?3.
专业选择应该避免哪些问题?4.
各种专业有利有弊,应该如何权衡利弊?5.
想客观了解某一专业,有哪些维度和视角?6.
如果决定进一步深造,本科专业选择应该注意什么?7.
就我的了解,谈一些理工科专业出国及就业的情况8.
子承父业,我们可以考虑哪些因素?9.
对理科典型专业的一些个人理解。如果你是刚高考完的学生或在读高中生,想在自己人生的第一个有主动选择权的岔路口高瞻远瞩,欢迎关注我的知乎Live。虽然我见识终究有限,但我会尽力把以上的问题比较清楚地呈现在大家面前,届时也请大家多多提问,我都会尽量回答。不过考虑到我们讨论话题的宏大与全面性,我希望我的听众能够事先做好必要的功课,比如以下是我知乎私信收到的一些提问:【您好,我是高三毕业生,请问电子信息工程和通讯工程这两个专业是怎么样的】【你好,我想知道动物学和动物医学的区别,我本人喜欢生物专业,对于动物更咁兴趣。但是我对动物专业不了解。想清楚这专业是否就业难。】【你好,我是今年刚毕业的高三理科学生,我想选小语种专业,行不??】【韩老师我就想问问农学是干什么的,我一个女生学什么比较好?】【请问一下生物信息的前景咋样呢?】【您好,我想咨询一下CS和天文物理和基础物理三个方面。】【你好!关于选择网络与信息安全专业有什么意见或有什么值得考虑的东西吗?】【您好,我是一个理科女生,在大学想学习电子对抗技术,不知您对此有什么见解?】不知道大家能不能体会一下我见到这些问题之后的感受。我希望在参加我的Live以前,我的听众已经解决了一些非常基本的问题,比如一个专业大概是干什么的,比如某大学某专业的国内排名是多少(使用谷歌/百度皆可)。在有了一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再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我觉得这是最为有效的沟通方式。我不可能也不愿意做一个百事通,因为在这件事情上搜索引擎比我要强上亿倍,但是我也知道搜索引擎很难给大家一种综合的、浑厚的对专业的理解,人工智能毕竟还没发展到那一步,而这些东西正是我最希望提供给大家的。当然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我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和大家探讨另一个相关话题,那就是有关读研读博与出国的问题,大家考虑这两个问题的人生阶段自然是不同的,但又是一脉相承的,趁早准备自有它的好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光是读懂这八个字,我就已经用了二十几年,现在我希望能够尽可能多地把我的经验和智慧分享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包涵我的局限性,如果一场Live能够给大家的专业道路有所启发,我也算是心满意足了。","updated":"T03:38:4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9,"likeCount":5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38:4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019c4df43d40baedbffd247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9,"likesCount":50},"":{"title":"韩东燃的 Live——DNA 纳米科技:来自分子自组装的神秘力量","author":"han-dong-ran","content":"大家好,我是韩东燃,目前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从事DNA纳米科技的相关研究。我将在本周日晚,为大家带来一场知乎Live。时间:7 月 10 日(周日)晚上 21 点报名链接:(请用最新版知乎手机客户端打开) 我做的研究有个看起来很酷、很高深的名字——DNA纳米科技。世人皆知DNA,也大抵都听说过纳米技术(拖各种广告虚假营销的福)。我们看似深奥的研究其实是很清晰的思路,我们把这两种东西结合在一起并证实了人类有能力通过对DNA编码而操控DNA的纳米结构。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还认为DNA只能是双螺旋结构的话,那你就已经out了。DNA可以被做成折纸,可以被做成纳米“蜘蛛”,还可以被做成纳米智能药物载体,甚至可以被做成纳米艺术品——比如一个花瓶。最重要的是,这一切,都是DNA分子在试管中自行完成的,没有任何一个机械臂去辅助它们,我们只能说这些分子简直就是天才(见下图)!这个领域的鼻祖是Ned\nSeeman,他是我的博士导师颜颢的导师,也是2010年Kavli 奖的获得者。在这场既专业又科普的Live里,我将给大家讲述一下整个研究领域的故事,从她的萌芽、诞生直到一步步发展壮大。我会介绍什么是分子自组装,以及这个神秘却又无处不在的概念是如何贯穿于整个自然界的。我会介绍我在世界顶级期刊的文章(Science和Nature Nanotechnology)是如何登上杂志封面的。最重要的是,我会借这个机会去帮助大家去更好地理解现代科学,包括它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逻辑。所以这场Live会适合每一个对科学尤其是科学前沿感兴趣的同学,适合每一位憧憬成为科学家的年轻人,也适合每一个对微观世界充满好奇心的朋友~这次Live的主要内容如下,在介绍完这些主题之后,我将留时间回答各位的问题:·
\n什么是分子自组装?·
\n什么是DNA纳米科技?·
\nDNA纳米科技是怎样诞生的?——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
\nDNA纳米科技的发展历程。·
\nDNA纳米折纸是如何设计的?·
\n我们距离完全掌控分子自组装的神秘力量还有多远?与之前的两场Live不同,这是我的第一场科普Live。虽然我混迹知乎近三年时间,但基本不曾提及自己的科研工作,所以这是我第一次向大众介绍前沿科学。在Live上展现这样一个前沿领域的确充满挑战,不过请相信我,我会尽量做到深入浅出,并且让零基础的人也能够了解到平时无法触及到的科学研究及其内在的魅力。所以请不要畏惧,那怕你是文科生也一定会有所收获——要知道,这样的机会并不多见。最后,欢迎大家届时参加,本周日晚9点,不见不散!","updated":"T14:00:14.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8,"likeCount":33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22:00:14+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75a952e723e6affcd5003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8,"likesCount":330},"":{"title":"谈谈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博士期间的绝佳出国机会!","author":"han-dong-ran","content":"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介绍我对出国留学的一些个人看法:《》,然后便有很多朋友向我询问各个学习阶段出国深造的流程和优缺点,而这些内容也都在我原本的写作计划之中,希望大家不要着急。今天我打算先从一种比较特殊但又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出国方式说起:在国内读博期间的出国之路——国家公派研究生项目,也即我们说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为什么先从这样一个出国项目说起呢?因为它是国家资助的公派研究生项目,对GPA没有硬性要求,并且这种项目对外语水平的要求是各种出国方式当中相对较低的。我们知道,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他的外语水平一般都会突飞猛进。但是问题在于,如果在国内时无法获得足够的外语考试成绩,他便很难获得(非自费)出国学习的机会,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反之出过国便容易学好外语,学好外语便容易出国,这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很多人会被卡在外语这样一道坎上从而与远方的世界失之交臂,而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给了这些同学一个绝佳的出国交流机会。另外,公费出国联合培养意味着国外接收方的培养负担很轻,不会因为外国导师Funding不足而影响招收名额——还没出国便有资金支持,这可是非常给力的!要知道很多可能的合作机会都是因为导师Funding不足而搁浅的,哪怕你的工作方向和个人能力与国外导师的需求非常匹配,没有钱,全都是空谈。如果博士期间所在工作组与国外实验室有合作项目或者友好关系,有的时候联合培养只是老板之间打一声招呼的问题,这等好事,据我所知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深入的了解。我在美国这些年里,一起工作过的联培博士生也有不少了,他们有的已经回国,有的还在美国工作,有的回国之后又再次回到美国从事研究和其他相关工作。但无一例外地,他们都对自己这一到两年的出国经历非常满意。现在同我一起在哈佛医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的王蓓博士听说我正在写作有关出国深造的文章和计划相关讲座,于是她写了一篇关于她自己的联合培养经验的文章,并托我把她联培期间的感想和收获拿来同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借此机会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预备信息和行动上的鼓励,以下为她的文章,我只做了一些很小的改动:——关于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国内的科学发展日新月异,但是对比西方而言,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甚至从国内就业而言,不仅企事业单位,高校招聘也往往更加青睐于海归或者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才。因此作为已经在国内读博的同学们,能够参与一次国家组织的联合培养项目,是一个提升自己能力,开拓视野,为自己未来简历增添亮点的绝佳机会。来到美国已经将近1年的时间,也即将结束我的联合培养回国,回首自己的联培经历,希望能够给有意向申请该项目的同学一些借鉴和启发。申请篇其实这里主要谈一下申请的感受。我为什么申请联合培养?正如第一段所提到的,现实一点说,出国经历是找工作的一份很好的加分项。其次对于做科研而言,西方国家的科学发展程度目前仍然领先不少,出来学习不仅为自己开拓了眼界,对于国内外实验室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搭建一个平台。再有,“世界那么大,我想出来走走”,一直在国内待久了,多少会因为周围同学晒出得国外经历而产生兴趣,萌发对外面的世界的兴趣,这也不失为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而对于申请经历而言,最开始我是非常担忧的(性格也比较谨小慎微),担心自己的硬件不够份量做敲门砖,担心自己的表达不够好,担心自己最终努力了一把,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刷掉。但是我的经历恰恰证明了不去试一次怎么知道自己不可以?首先在充分了解自己欠缺的硬件后,那么就需要用软件的事实去充分的包装自己(在此我强调一定要是事实,不可以欺骗或者虚假)。从搜集资料,了解项目,未雨绸缪开始做起,积极准备英语,在网上查找资料,咨询老师等等…...本着“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导师,一流的学生”的三个一流原则,按照兴趣,科研方向等开始筛选心仪的国外导师,积极勇敢的套磁。认真准备研究计划,按照CSC的要求准备申请材料。一路走下来,从担忧,懵圈,焦急,等待,走到准备出国,来到美国,直到即将结束联培,回想来路,我从中不仅仅收获了一次来发达国家生活学习的体验,双方导师给予的机会,更是锻炼了自我,培养了“不打无准备的仗”的能力。生活篇在来美国之前,\n我对于美国生活的印象:出门无法方便的坐到公共交通;天一黑绝对不能出门;到处都是流浪汉;随时随地都得准备好一部分零钱,遇到抢劫时候逃命用……总的来说就是资本主义水深火热的生活。这大概来源于在国内时听到或看到的新闻,传言等。因此在来美之前,我是比较担心和焦虑的。寻找住处的时候,我对于房子的标准第一关键因素就是安全,其次是地理位置,价位,周边设施等。万幸,我在来美前就找到了还不错的公寓。来到美国之后,之前对于美国的印象几乎都被推翻(仅代表大波士顿地区)。在大波士顿区域,最方便的莫过于公共交通,出门地铁公交十分方便,免去了买车开车的麻烦。此外由于住在治安良好的区域,夜晚10点路上仍然有车流及匆匆回家或夜跑的人们,相对安全。吃不惯美国食物,也能够很快找到附近的中餐厅,尤其是学习工作的附近,美食广场,中餐车步行2,3分钟即可到达。若想自己做食物,去往中国城中国超市也十分方便。在此我想提到两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地方:1 、感谢与对不起以感谢与对不起为题其实比较狭隘,想要谈的更多的是礼貌。朋友同事同学间,每次碰面都会打招呼,“How are you?!”的回答也决不再是“Fine, Thank you! And you?”;打喷嚏咳嗽不再单单是自己的事情,也许会有小伙伴“bless you“,而自己一定会说“excuse me”;晚上回家大家也会道一声再见,晚安。最为惊讶的莫过于在公交车上,当人们上车下车时,近一半的人都会友好的向司机道谢。而美国的公交车也人性化的考虑到了行动不方便的人士,如遇到老年人或者残疾人,他们会将上下车一边的车倾斜(可能是释放了一些车胎气),方便老人或残疾人上下车,随后再恢复正常。在这里,当你哪怕帮助了对方一点点,或者减轻了对方一点点麻烦,即使就是帮忙开了下门,对方都会感谢你。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学习,似乎每天的心情都会变得很好。2、购物这里最想要说的是美国购物的退换货。没有出国前,在国内网购还是挺令人担忧的,质量如何,大小怎么样都无法透过简单的买家秀得到。但是在美国,绝大部分的商家提供无理由退换货(有天数限制),甚至将退货邮寄所需的label都一起寄过来,如果你需要退货,你只需要包好贴上label,扔在邮箱或邮局即可。大小不合适?退!质量觉得不好?退!买回来发现不喜欢?退!再有就是美国商家的服务态度,以星巴克为例,我经常在楼下星巴克买咖啡,曾遇到几次下单后无货的情况,服务员除了帮忙换了同等价位的东西后还会万分抱歉的赠予一些gift card。科研篇以出国为深造目的的同学可能更关心的是联合培养的科研经历。其实这一点要因人而异,不排除一部分同学出国后到了相对条件更不好的地方,或者遇到无人指导成日旅游玩耍的情况。但是至少在波士顿,顶尖高校云集的地方,我自己包括我遇到的同来的CSC小伙伴们都是非常忙碌于科研的。进入实验室前,第一件事情就是实验室安全培训。只有经过了安全培训后,才能够拿到学校以及实验室的ID卡。这一点是国内众多高校实验室缺失的部分。但是实验室安全恰恰是尤为关键甚至有时是致命的。国外好一点的实验室大多硬件设施相对齐全,日常实验所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基本可以满足,甚至条件会更好。但是无论是公共仪器还是实验室自己的仪器,都有相关的规定,在首次使用前必须接受培训,确保基本掌握仪器的使用后才可以预约。实验室的氛围与国内相差不大,实验材料的交换以及信息的交流非常通畅,没有明显的隔阂,感觉非常自在。但是相对压力会比较大,在交流中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是学霸天才尖子生,自己的水平不足一下子就凸显了出来,但是应用那句名言“见贤思齐焉”,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与强者的交流,当年很多想不通的问题,突然一下子迎刃而解。此外,国外不管是研究所还是高校都会有丰富多彩的课题报告,可以大大的开拓视野,培养兴趣。我在刚来实验时就选择旁听了一门课程,以期弥补自己跨学科欠下的一些理论知识\n。 语言篇科学领域的主流语言应该就是英语,因此即使在国内读博,理论上,英语阅读应该不会太差,但是出国后,我们遇到的并不仅仅是文献,更多的是与人的交流,因此英语口语交流也是一大问题。但这也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锻炼英语口语的好机会。刚来到美国时,我也曾遇到严重的交流问题,例如在实验室与导师和同学之间,讨论课题时,往往需要对方解释很多遍才能理解个6分左右;在去餐厅或星巴克买餐时,望着完全看不懂的菜单,与服务员打着手语都费劲。试想当初托福口语也能考到20多分(也许这成绩对于一些学霸而言还是战五渣),一出国才发现“实战经验”是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在美国,除了与实验室的同学多多交流(不仅仅指科研)外,还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与当地的人聊天等,都可以很大程度上锻炼口语交流,勇气是第一步,能力是第二步。甚至有机会,还可以在旅行的途中认识朋友。 感谢其实这一份感想写的有些流水账,很多的感受是需要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感悟,我的经历仅仅是一份了解。太多的努力,太多的工作,太多的故事,并不是简单的几页纸能够说得清楚的,因此我也非常鼓励有意向出来走一遭的同学们自己亲身体验一番,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故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美国并非是天堂(文章中我举了一些好的例子,当然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不如国内的地方),但至少在我的经历中,它也并非是地狱,取长补短,多发现美好的事物,多关注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这是我对于出国联培的一份感受。能够获得国家的资助出来联合培养,不仅仅是从自身要求要对得起这份支持,对得起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要感谢国家提供了这个机会,并大力支持国内的博士生走出来,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还要感谢国外导师给予这个机会,不仅仅在科研上我学到了很多,还提升了我的自信与勇气。再有还要感谢国内导师的支持与开明。一句俗话,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到彩虹,不试一下你怎么知道自己不可以?那么有了机会,就要勇敢努力的争取,认真负责的带着感恩的心前行。相信大家看了王蓓博士的文章,一定会对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有更多的兴趣。当然了,我也需要在这里提醒大家一点,接受国家资助的博士生在出国之后需要回国服务两年时间,并且在签证和移民事项上有些要求,希望大家对此要有基本的了解。不过我也认为接受国家的资助和国内实验室的支持,并尽自己所能回馈国家和国内的老板,其实是对大家都有帮助的。一般而言回国之后用一到两年时间毕业或外加一小段博后就可以满足回国服务的需求,这对国内的老板也算是一种回报吧,希望大家不要把这件事情看得太坏。最后,总的来说,以我经验和所见所闻,我会推荐有条件申请联合培养的同学一定要试一试这条路。虽然这需要一些努力和运作,但是我认为这对于没有在申请研究生阶段出国的同学是非常有价值的,尤其是对于希望将来从事科研工作以及海外工作的博士朋友们。希望这对大家会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使用值乎或者在文章下面给我留言,我会尽力解答大家的疑惑。","updated":"T03:17:05.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52,"likeCount":274,"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17:05+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ff247b754f0cf43aa50f99dd726b01c3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52,"likesCount":274},"":{"title":"韩东燃的Live——有关出国联合培养的一二事","author":"han-dong-ran","content":"大家好,我是韩东燃,下周六晚(9月17日)晚,我将和我在哈佛的同事王蓓博士给大家讲一讲有关博士期间公费出国联合培养的相关信息和知识。时间: 9月17日 晚9点报名链接:联合培养是近几年以来比较新的出国交流方式,它由国家出资,并选派全日制优秀在读博士研究生赴海外进行联合交流,深造培养。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这不失为一种能够出国学习的捷径。对于有志向继续在科学领域研究的同学而言,能够尽早的接触国外同领域发展前沿的同行,提升自己的科研水平,是非常有帮助的,尤其是还对于希望在博士毕业后继续出国读博后的同学,这也可以成为一块敲门“钻”。此外对于找工作而言,尤其是有志于在海外长期发展的同学,能够有一次国外留学的经历,会让你的简历变得更有分量,更使得你的海外求职不再显得那样遥不可及。这场Live将由我和同我一起在哈佛医学院从事研究工作的王蓓博士共同展现给大家。王蓓博士这个月就要结束她为期一年的联培项目,回到国内继续相关的学习和研究。我之前的专栏文章里面就有她写的一些联培体验和感想()。本次Live将由主要涉及以下问题:(以申请国家高水平公派博士研究生-美国联培为例)什么是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哪些优势。如何分析自身条件,尽可能展现优势的一面。联系国外导师的途径有哪些。在美国联合培养的科研氛围是怎样的。作为联合培养的留学生,在美国的生活和学习中需要哪些注意的地方。当然联合培养项目并不仅仅包括博士期间参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这一种,不过它是我和身边的同事最为了解的一种交流模式。关心其他联合培养的同学也可以从本场Live中得到一些申请的经验技巧,更可以了解联合培养学生在国外的生活情况。","updated":"T01:55:3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3,"likeCount":20,"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55:3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0d16a28cfd4e47927b17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3,"likesCount":20},"":{"title":"当心留学黑中介!别因为无知葬送了孩子的前程!","author":"han-dong-ran","content":"最近我们家的亲戚带着孩子来美国申请高中,结果碰上了黑中介,就在差点签合同的时候对方露出了破绽,幸而躲过一劫——当然损失也不小,好在事态没有继续恶化下去。有心的家长和同学一定要读一读我们的经历,小心下错一步棋,后悔一辈子啊!现在的中国家长希望在初高中阶段送子女出国深造的例子越来越多,他们都看中了国外更为自由的教育氛围和更发达的教育资源。但是如果事先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的话,碰到了自己完全不懂的英文世界,只能吃信息不对称这个亏。我们遇到的这个黑中介,在国内的时候价钱说得很含糊,但给人的感觉是价钱虽然贵点,但是还好,等到支付一部分费用之后就开始轻描淡写地报出了天价费用(是正常同类服务价钱的3-5倍)。很多在国内没有提到或者没有明说的费用,等到你订金一交,就全都冒出来了。一项一项看起来都还像那么回事,全部加起来3个月就得烧掉你40万。谁家钱不是自己辛辛苦苦挣出来的,这么烧起来能不疼么。多亏我们在这边待得久,一听情况就不对劲,几经周折才最终摆脱黑中介的控制。虽然损失不小,但亡羊补牢总比继续被坑下去要强得多。亲戚被黑中介控制的过程大概是这个样子,在国内的时候他们拜托我们帮忙找一个留学中介帮忙申请。这个中介因为在之前的一个同乡会上发过自己的广告,我们也稍有交流,便介绍给了自家的亲戚。认人不淑的确是很大的罪过,哪知道这黑中介借着是我们是“朋友”的名号,一步步“骗取”了亲戚家的信任。亲戚和中介的合作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中介服务,另个部分是在让她作为监护人,辅导孩子托福和面试,争取申请到更好的学校。且不说她的中介服务费包含很高的额外费用(看学校、约面试这些可是1500美元一天哦,别家中介这部分费用都是包含在中介费里面的),我们就来说下后面这部分的天价服务费。这个中介始终号称自己是实在人,先是“很诚实”地让我们告诉亲戚,和选择寄宿家庭比,选择她作为监护人价格会贵一点,让他们不要觉得奇怪。我们亲戚也不是计较的人,觉得贵点也无妨,对孩子负责就行。然后,大家就欢欢喜喜租了房——你想啊,房子租了,基本也就被拴住了,美国的房子可不是想退租就能退的,至少交上四个月的租子才算了事。等亲戚来了之后,这个中介很热情地接了机,带亲戚购物,还安排自己的父母给亲戚的孩子做饭。如果故事到此,我们都会觉得她很够意思。然而,在欢乐的气氛中,这个中介开诚布公地报了价,正如之前所说,这个价钱是同类服务的3-5倍价钱。亲戚一听,有些不安,但是表面是并没有明确回绝,因此按照这个中介的话,亲戚和她达成了口头协议。亲戚并没有马上和她签合同,而是打算和我们见面之后先商量下。我们的看法是与其交给她天价服务费,不如用这钱都花在给孩子请英文老师这件事情上,所谓好刀用在刀刃上。于是,我们开始犹豫要不要让孩子住在她那里。当我们向她表达了我们的犹豫之后,她开始变得异常焦虑,向我们施加各种压力,让人觉得她完全不像个成熟的人应该有的样子。原本我们也只是犹豫的一种状态,最终,亲戚被她的低情商弄得彻底放弃让孩子住在她那里了,我们的理性也告诉自己不能够去成全这种不公平的交易。即使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们也还是打算让她继续作为中介(她的中介费用也比别家高出许多)为孩子申请留学,毕竟她之前也有所付出,而且我们还是把她当朋友的。结果,她“潇洒”地告诉我们,这钱我不挣了,你去找别人吧,我不稀罕挣你这点小钱,然后让我们付给她四个月的房租(9600美元,他们事后还竭力阻止我们把房子转租出去,想让我们彻底损失掉这一部分)、头一个月水电网费、家具费(7500美元+)、搬入搬出费(600美元)和900美元的其他服务费,这些我们完全没有犹豫就给了她(想想我们事到如此还是多么地信任她)。当离开她家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感到异常轻松,吃了大餐表示庆祝。如果故事到此,我们还是会把她当朋友的。总有人脾气大闹情绪的,收费高也是她做事的策略,我们也不好评价。然而,就在第二天,她在朋友圈里大骂我们没素质,没信用,生长在这样家里的小孩子好可悲,然后再顺道夸夸自己的父亲对自己教育得多么优秀。我们才发现,这个人缺乏基本的理性和道德判断标准。一,她从来没反思我们为什么反悔,是她隐性欺骗在先;二,买卖是基于双方自愿原则的,签合同之前反悔本就是很正常的,更何况对于所有损失我们都很痛快地都答应赔偿了;三,定价超出市场价若干倍虽不好评价,但是相信在大多数人眼里这并不算是个诚信的体现。我写着文章的时候,我们家亲戚还惊魂未定,后怕得不得了。遇见分歧才看到这个人内在的一些属性,若是真让孩子和她共处几个月,真不知道会怎样。好在感谢她“率真”的性格,主动放弃做我们的中介,而我们在很快的时间内也联系上一个很专业的并且价格便宜一半的留学机构(我们也是够天真的,以为先来了美国和她合作着试一下,事先并未货比三家,哪想到凡事不是想撤就能撤的,在此,深刻反省)。此外,我们找到了新的寄宿家庭,费用是黑中介的20%;我们找到了新的英语辅导老师,费用是黑中介提供的老师费用的一半(网上五星评价)。在这里我希望能够提醒有兴趣或者在考虑送子女出国的朋友们一下,因为很多从事留学中介的人本身并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只是商人,唯利是图的商人——他们手上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教育资源,全凭一张嘴皮子忽悠那些渴望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替您烧钱,不替您消灾”就是他们的主要特点。最后,可能会有人问我,那以后怎样避免遇到类似的黑中介呢?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家长们一定要提前做足功课,一是要要对美国的学校及其申请流程有一些基本的了解,二是要大概了解各种中介服务的大致价格,三是要慎重选择中介服务。即使有朋友介绍(比如我们的情况),也别轻信对方口中夸大的熟悉程度和可靠程度——越是这种情况越容易放松警惕。所以在这次的教训上,我们也负有很大的责任,以后不能在自己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随便牵线搭桥。毕竟对于有钱出国的家长而言,多出点钱事小,把自己的孩子交给这么糟糕的人照顾几年那可就真要后悔莫及了——不信的话你一可以读读我的《同化理论》,或者可以多想想这句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文章中有些细节内容不方便在这里透露,免得坏了某些人的生意找我麻烦,如果大家章有什么疑问可以向我用私信或值乎提问。祝大家留学顺利~","updated":"T04:17:5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5,"likeCount":15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2:17:59+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caba25effe4468e4cbe721cce0ef3b94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5,"likesCount":155},"":{"title":"韩东燃 的 Live -- 专业选择与职业规划","author":"han-dong-ran","content":"Live 简介大家好,我是韩东燃,这是我的第五场知乎Live。我目前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同时也在美国拥有一家农场幼儿园(),长期关注和研究教育和人生规划相关的重要问题。我将在下周五晚(12月23日晚),为大家带来一场有关专业选择和人生规划主题的知乎Live。时间: 12月23日 晚9点报名链接: 先简单自我介绍一下,我过去的受教育经历是这样的:高中物理竞赛保送北大化学本科,之后在美博士三年毕业,发表过两篇一作兼通讯作者的《 Science 》,其一被选为当期《 Science 》封面,后来同时收到加州理工和哈佛大学的邀请,并最终选择在哈佛医学院从事研究工作。我们家的阿宝出生以后,我们专门为他建设了一个农场幼儿园,并亲自设计幼儿园的所有硬件设施和软件课程。我对教育的思考一直贯穿始终,我关心教育本身,也关心每一个受教育者。我认为若想从根本上解决当今世上科学、社会、亦或是每个个体本身所面临的挑战,最终可寻找到的解答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人和人的教育。 你是否问过自己,你自身的内在能量究竟发挥出了多少。你是否问过自己,你的天性使得你适合从事怎样的职业?我身边的过来人,有的到了五十多岁才发现自己想要成为的是一名厨师,而不是律师;有的和数字打了一辈子交道,才发现自己和人共事的欲望始终被压抑着;有的走了很多弯弯绕绕,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去创业;有的终其一生都没有发现自己究竟想要做些什么——能够把自己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其实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世界上多数人都没有这么幸运。这场 Live 里,我将同大家一起探讨人生和职业规划的一些问题。我可能无法帮助每个听众在短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但是我将带大家一起重新认识和思考自己的人生走向的问题,而在这个父母和政府包办(但又无力包办)的教育背景下,这样一种思考的确是很少见但又至关重要的。
本次 Live 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n* 怎样做一份初步的人生规划? * 如何认识你自己? * 本科专业的选择会对你的未来产生怎样的影响? * 如何了解大学里的各个专业?* 如何在专业、学校、城市等要素间进行抉择? * 在不明确自己的喜好的情况下,如何选择专业? * 如果发现自己不适合学某个专业,怎样抉择? * 如何了解各个职业?人生短暂,虽说每一段弯路也能带来成长,但是若是每一步前都能够深思熟虑,做出尽可能理性的选择,那么我相信你通往人生巅峰的效率会加大很多——希望我的这场知乎Live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这样的帮助。","updated":"T22:55:53.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likeCount":7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6:55:53+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3b97f076b668aa0ec03d4afd5939f8ae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likesCount":72},"":{"title":"假如时间可以重新来过","author":"han-dong-ran","content":"开门见山一点吧,假如时间可以重新来过,我不会再选择相同的专业道路。有人可能会问我,韩老师,你在开玩笑吧?三年拿到化学博士,在最顶尖的哈佛Wyss研究所做研究,你还不喜欢你的专业?是的,或许说自己不喜欢化学有点过了,我更应该说考虑到我极为广泛的兴趣,化学研究并不是我的首选,即便它对我来说依然很有魅力。举个例子,我简单整理了一下我之前在知乎回答过的科普问题,仔细看一看你就会发现,我在物理领域的兴趣明显要强于在化学领域的兴趣:在科学领域内,我对物理世界的理解要强于我对化学知识的掌握;不仅如此,如果你还注意到我之前在知乎上大量关于哲学和教育话题的回答,你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可能还要远超过我的科普文章——其实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透露出一个人真正的喜好和思考精力所在。如果我在15年前,也就是我填报本科志愿的时候能够对自己有今日的认识,我会选择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我现在明白,我个人气质和兴趣是与当今的科研体系不符的,过去的我不懂。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这个专业分化的年代,当你开始准备驾驭自己的事业的时候,你才会发现你当初的专业选择已经为你的人生增设了很多限制。此时的我对专业的理解很有可能就会是明天的你对专业的理解,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我希望今天的你就能对专业选择这个问题有个成熟的认识,避免走很多的弯路。我是一个比较纯粹的理科生,有些话我想对同样热爱科学的朋友们来讲一讲。高中时期的我理解的“理“更多地局限在实体物质上,而到了知识的高级殿堂以后,我才越发认识到“信息”的力量,于是没有选择数学是我以及身边许多朋友(来自北、清、Harvard、MIT)的遗憾。中国的基础教育体系没能够让我们在中学的时候感受到数学的美妙,也并不了解数学的用途,更无法从哲学层面理解数学的意义所在,我希望那些比较纯粹的理科生可以重新思考一下数学这个专业。我们都知道科学家是个很崇高的职业,当初大家来美国读化学博士的时候,很多人都是奔着终身教授去的。但是,博士培养严重供大于求,教授职业门槛高,压力大,工资收入却不算高。现如今,我的同学们还在这条路上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对我个人而言,目前的科研体系并不适合我,我的跳跃性思维虽然能够帮助我做出突破性的研究,但是科研本身的严谨要求我在跳跃一步之后再把中间跳过的路径再补回来——这个过程耽误我太多的时间,我觉得自己有点负担不起。希望同样怀揣美好梦想的年轻人可以从现实角度更多地了解你想要的行业和你自身的特点。中国的教育一向重理轻文,高中的文科教育缺乏实质性思考。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才意识到很多成功人士拥有的不仅是驾驭物的能力,更多的是驾驭人的能力。文科知识和文科思维的缺乏是我的另外一大遗憾。虽然我写作哲学书,并花费大量时间来思考人和社会的问题,但是当我意识到历史与政治知识的重要性时,我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花费在它们上面了。另一方面,中国人虽然很多急功近利,但是中国的中学教育却很是清高,很少会带领学生思考一些和财富有关问题。而步入社会之后,你才会发现对经济学有所了解会对的你的生活大有裨益。因而,对于即将步入大学的同学们,无论你们选择哪个专业,都可以选修一些这方面的课程。21世纪是信息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更是无处不在。现在的情况是,无论你学什么专业,到了高阶领域,都需要懂点编程。如果你想自己创业的话,学会基础编程的话会替你节省很多的时间和金钱。我在想,如果我当初选择了计算机专业,我现在手上没准能做出好几号游戏呢。所以,计算机专业或者相关辅修也是我会向大家推荐的。请原谅我所表现出的对知识的那种贪婪的渴望,我希望能够看清世界的全貌,我希望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然而人的生命和时间终究有限,你不可能学完所有的专业,必须有所取舍。虽然我深知每条道路都会有它独特的风景,但是考虑到每个人天生会有对不同风景的喜好,能够未卜先知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专业选择的前提就是充分认识自己。我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的朋友们去认识他们自己——坦白地讲,我并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不过我们也不必悲观,因为每个独特的个体背后也藏着一些规律,这些规律便是我们需要多加探讨与思考的。我愿意把这个社会比作一个大的沙盘(如下图所示),沙盘上面有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提供,大多数人都被一个特定的蓝色形状所代表,如果一个形状刚好能够放进沙盘中来,他和社会便形成了非常好的互利关系,这就是一个happy ending;如果所有三角形的位置都被占满了,多出的三角形便只能去抢占其它的位置(比如下面的那个圆形空位)——这就是一个miss-match(错配),生活中时时刻刻充满着这种不理想的配对情形(不论是工作,配偶,资源配置等等),这种状态是低效的,也是不稳定的,这是我们都在想办法避免的情形。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这其中就包含认清自己社会定位这样一层重要含义。再比如一些极端情形,像上图中的那个黄色五角星,在现有的社会沙盘上根本就没有这个准备好的形状,那这个人该怎么办?出路有三条,要么就把自己重新打磨,变成一个社会需要的形状(下图1);要么是将就一点把自己塞进一个大一点的空位中(下图2);要么就得在沙盘上强行挤出一个新的形状来(下图3),很多人选择创业便是这样的一种尝试。这条路很艰辛,但是万一成功了,收获也是很可观的。在我之前的专栏文章中,我谈到了,同时在我最新的里,我也会谈到很多关于认识自己的内容,也欢迎大家积极参与到讨论之中。那么现在回到我自身的经历中来——为什么我当初的选择是化学专业呢?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的理由是不是和你们现在选择专业的思路有相似之处。我当时选择化学的原因很简单——我父亲毕业于武大化学系,他的同学当时已经是武大化院的院长,我搞物理竞赛暑假培训的时候就在他几个同学家里学习,这些无疑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潜移默化。父亲认为,化学这门学科能上能下,上可以做尖端的科学研究,下可以去化工厂做些实业,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再加上长期的物理竞赛培训,让我对物理产生了一些审美疲劳,我便萌生了想要成为材料科学家的念头——这个念头一直伴随我到我出国选择博士导师。其实我也没有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一定要研究材料,我当时并不懂材料学有哪些分类,分别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但是这个念头伴随了我很长时间——仔细想来,这是很肤浅和盲目的,因为我在试图追求一个自己似懂非懂的东西。不仅当年的专业选择缺乏深思熟虑,我的职业规划也是被动前进着。当科学家只是个笼统的想法,当时的我根本不知道现代科研体系是怎样的,这团迷雾直到我出国之后才打开,它有好有坏,这里先不展开,以后再说。来美国这步是个明智选择,但是我当初进北大之后也不明白出国为何物,我只是见着身边的同学都开始准备GRE和TOEFL,我便随着大流,踏上了通往美国的道路。看到了吧,当年的我和今天的你一样迷茫,虽然我并不后悔一步步走到今天,但是如果重来一次的话,我会选择一条更高效的路径通往我的人生目标。为了弥补这样的遗憾,我现在希望可以把自己有限的这些知识和思考拿来与大家分享。每当我看到我的听众表示出有所收获的时候,我是真的心满意足,因为同他们对话,就好像是在同自己的过去对话一样——如果你看过美剧The Flash(闪电侠),可能能够更好地体会我这种感受。几个月之前,也就是今年高考结束之时,我进行了两场专业选择的Live,当时知乎还没有开通Live回放功能,之后又有一些朋友找我想让我再次开讲座谈论专业选择这个话题,可惜我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来做这件事情。我不愿意让相信我的年轻朋友们失望,同时通过我这段时间的创业,我对职业和人生规划这方面的思考也变得更加深刻。现在,我决定再进行一次专业选择与人生规划话题的知乎Live ,希望有兴趣的新老朋友们参与到其中来。有了这次的Live以后我就不用再担心有朋友私信我了,因为今后再遇到朋友有需求的话,随时可以参与到Live的回放中来。 最后,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照!","updated":"T03:21:06.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1,"likeCount":20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21:06+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502fb36a01b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1,"likesCount":202},"":{"title":"职业与性格测试","author":"han-dong-ran","content":"下面是我搜集的一些免费的专业及职业测试相关的在线内容,拿来同大家分享。MBTI职业性格测试: 1 2
3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 1 2DISC性格测试: 1卡特尔16人格测试: 1
2附加一个性向测试:建议参加我的知乎Live- 的朋友们能够在讲座之后花一点时间来进行一些热身训练和自我了解。为避免广告之嫌,我尽可能把每种测试都提供多个链接。所有连接测试我都做过,不需要注册可以直接使用。大家做完问卷以后可以把测试结果和测试反馈留在评论区,方便互相交流以及方便我增删链接。","updated":"T02:31:0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25,"likeCount":26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31:09+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25,"likesCount":265},"":{"title":"父母们,请对你的孩子多些耐心~","author":"han-dong-ran","content":"最近我在知乎回答了一个问题,关于单亲母亲对自己的不到3岁女儿的成长速度表示悲观失望的问题(),我很高兴看到大多数网友都对这位小朋友所蒙受的“不白之冤”表示了深刻的同情。提出问题的母亲是这么说的:我几乎放弃了社交,工作也是马马虎虎,花费太多精力在孩子上了却不见成效,心里有些失落。目前,孩子只认识百来个字,只会10以内的加减法(还是掰着手指数的),只会10句简单英语会话,100来个英文单词意思,画画也不成样子,思维似乎也不灵巧(平时也没怎么束缚她啊),就只性格乖巧,喜欢看书,嘛也不会,内心有些沮丧,觉得付出得不到收获。上面提到的那位母亲的情况其实真的很常见,她只不过是因为在网上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因此受到了海量的批评和指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已经不知道坑害了多少中国孩子。近些年反对这句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提倡快乐教育也越来越成为网络上的主流声音,与此同时,也有文章出现开始辩证地看待快乐和拼搏。但是,总体来说,很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态度还是处于一种非理性的狭隘状态之中,很多自认为很尊重孩子的父母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我们的同龄人,包括很多年轻的父母们经常会批评长辈们不懂教育,急功近利,不尊重孩子的内在天性等等。然而,时代的进步,教育水准的提升,阅读大量专家说法并没有真正使得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在教育下一代这个方面显著超越他们的父母。我就认识很多高知年轻父母,看上去对教育理解得头头是道,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太过关注于浅层次的教育,而忘记了孩子成长的真正关键,反而落得个事倍功半。我身边有对学问极高的夫妇,他们有个可爱的儿子,我们就叫他虎头吧。为了虎头的教育,这对并不富裕的夫妇买了昂贵的学区房,父亲做科研挣不了多少钱,母亲还为了孩子在家做全职母亲。他们从小就严格照着先进的各种理念养育和教育孩子。他们的孩子明明是极其敏感的,他们却让他遵循严格的睡眠训练程序,因为书里说了啊,睡多了孩子才会聪明;书里说了婴幼儿不能吃盐,他们家的饭菜那叫个寡然无味啊;他们认为隔代抚养对孩子不利,孩子从未和爷爷奶奶外公姥姥有过亲密的接触;他们认真研究书里谈及的各项敏感期,说话敏感期的时候恨不得一天到晚给他讲故事,认字敏感期就不停地给他呈现文字刺激;为了能让孩子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从一出生开始,他们就为孩子制定了严格的作息表,完全不能够打乱一点;说是电视会让孩子变得被动接受信息,游戏容易上瘾又伤眼睛,虎头都三岁多了还没看过一次电视,玩过一次pad。优良的基因加上“先进”的教育理念,虎头怎样了呢?虎头成长了为了一个极为乖巧的孩子,不过他在语言和数学等方面的能力和同龄人比并无明显超越。当然,在我们看来,虎头是遗传了他父母的聪明的,只是早期优势并不明显而已。但是,他的父母可不这么想,他们对虎头是失望的,他们经常会谈及虎头同龄的孩子拥有怎样虎头所不具备的技能。为了能让虎头赶上同龄人的步伐,他们即使资金紧张,也不惜花很大成本让虎头参加一些昂贵的早教课程,只是虎头不开窍的现状依旧没能好转。 很多父母的一大矛盾便在于,他们能够接受成人世界的“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但却不能够接受孩子世界的“一山更比一山高”。和我家阿宝同一天出生的他的小女朋友,早期智力水平起码领先阿宝一年时间。现在阿宝刚会说一些句子,而他的小女朋友早就已经会讲故事了。这还不算什么,小女朋友的学校里还有两位互相较劲的“神童”,一个会把乐高按照自己的设计理念搭成大城堡,另外一个会因为嫉妒把搭成的城堡一脚踹飞——你们想想,这都是什么级别的动手能力和心智发展水平。当然,后一个小男孩很显然是需要一定的心理辅导了,不过我不相信这样的孩子父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需要这种帮助。说句实在话,我和阿宝的母亲都是学习能力极强的人,阿宝在学习具体的东西方面,比如语言、数学之类的,和我们当年的水平差距是很大的(我们的父母都可以作证)。作为一个三岁零两个月的孩子,阿宝只会简单的句子,不会成段叙述,数数都数不到五。阿宝平时呆呆的,不过有时候也给人感觉他心里很有数的样子。很多不明真相的人夸赞他大智若愚,我们却经常调侃他会不会是大愚若智。话虽这么说,我们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因为阿宝这些所谓的“落后”而产生半点焦虑。首先,我们根本就不在意阿宝早期的这种落后。很多研究都表明,孩子在幼儿时期的这些差距并不能决定孩子所能够达到的最终高度。其次,稍微对智力有所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遗传对智力的贡献有多大,我们对阿宝的自信源于对自己的自信,就算阿宝的绝对智力比不上我们,我们相信我们给他提供的教育环境也会把他提升到一个不错的水准。再者,阿宝目前的情商已经超越了我和他的母亲,对于这点我俩很惊喜,要知道成功人士需要的是不错的智商加上很高的情商哦。最后,就算抛开世俗世界的成功不谈,我们看到阿宝每天那灿烂的笑容,那种对他人的感染力,以及他倔脾气背后那善良的内心,这些东西使我们相信我们应该知足了。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该去打拼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事实上但凡给孩子早期教育施加高压的父母往往都过早地放弃了在成人世界中的昂扬斗志,转而把这种斗志强加给了自己的孩子身上。现在网上有一种新的说法,说孩子的起跑线并不是孩子的早期教育,而是孩子的父母;父母的能力和水平,决定了孩子从何处起跑——我非常赞成这种观点。只要父母足够爱孩子、对孩子足够负责任,父母为孩子提供的物质支持和无形的影响的教育作用远远大于对孩子刻意的精心雕琢。之前曾有调查研究表明“家中有很多书”的孩子,要比“父母常给孩子读书”的孩子学习成绩更优秀,因为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所以希望大家能够记住,父母是怎样的人,要比父母花了多少精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更加重要。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自己都坐不住半个小时读书的父母,边打麻将边骂自己孩子不好好学习,你们觉得这种教育有用吗?就算情形没有这么极端,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经常给自己孩子读书的母亲——麻将倒是没有打,可是她放弃了社交,工作马马虎虎,和所谓的“成功人士”相去甚远,大家觉得她目前的做法真的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吗。父母为孩子的教育之路铺得太过细致还有个很大弊端,就是导致孩子失去了为人的主动性。从小就被逼着去参加战斗,这样的孩子就会失去学习为自己而战的机会。孩子越是被父母逼着学,就会越需要被父母逼着学;孩子越是自力更生,他越能够在长大后为自己负责。这些基本的道理,大家都听过,但是很多人就是抑制不住心中那种替孩子“拔苗助长”的冲动——要知道啊,根都拔坏了,怎么可能在今后的漫长人生中领先别人呢?话说回来,给了孩子足够多的耐心,真的能够等到父母们想要的东西吗?我们先不急着回答这个问题,我先简单列举一些事实:1、没有智力正常的人在成年之后还不会说话的。2、很多演说家在幼年时期并不是口齿伶俐的人。3、没有智力正常的人在小学之后掌握不了早教中使用到的所有数学、图形和逻辑概念。4、早期的神童在成年后依然能够保持智力领先地位的少之又少。5、能够背诵圆周率后很多位并无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成绩。父母们想要的具体技能,孩子早晚都会学会;父母想要的孩子早期的相对排名,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那都只是虚荣心在作祟。再说说我们家的小阿宝,他在之前的时候一直跟着他干姥姥混,每天除了吃就是玩,胡搅瞎搞不求上进,但是实在是开心得不得了——阿宝每天大笑的时长绝对是顶级的,我们都担心他会不会笑太多缺了氧所以才这么呆。不过我们的担心似乎是多余的,等阿宝上了我们给他开的幼儿园之后,他很快就跟着老师和同学学会了所有我们认为必要的技能。他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懂得体谅父母的难处,学会了妥协和谈判,没有做任何训练突然就学会了自己尿尿和排便,脾气越来越温和(可能因为理解能力上升了),能够静下来跟老师一起读半个小时书。这些东西,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该来的东西迟早会来,不必刻意强求。当然更有意思的是我下面要讲到的问题——环境本身对大脑的塑造能力是很大的,你不必过于着急看到有益刺激产生的作用,只要我们给孩子提供一个先进的教育环境(游戏环境),哪怕孩子一开始不能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你想要的变化。举几个例子:但凡我帮阿宝看中的儿童玩具一般都是有一些闪光点的(比如玩具很有特色的或者智力含量比较高),但是这就有一个问题——这些玩具经常是超越阿宝当前年龄段的认知水平的。比如我们有一次黑色星期五的时候帮阿宝抢回来一个很漂亮的儿童跑车,因为阿宝腿太短,每次尝试教阿宝玩,都是无功而返,最后在储藏室里闲置了快两年时间(就是下面这辆)。
阿宝和他的香车美女但是最近几个月阿宝(三岁左右开始)进步飞速,不仅突然就能够熟练地驾驶他的小车在拥挤的地下室开来开去,还会熟练地驾驶他的新拖拉机转遍农场的每一个角落——遇到了大的坡度爬不上去他会绕道,从车库出来或者遇到障碍知道倒车,而且倒车的方向盘也打得非常好。
阿宝开拖拉机的视频为了给阿宝做一些科学教育,我给阿宝买了很多类似牛顿摆这种的小玩具。阿宝一开始的时候都是完全摸不着头脑,每次一玩就把一堆小球搅乱在一起,花我好多时间才能修好,怎么示范也没有用;可是最近阿宝突然提出要玩这个玩具,这回他的操作手法变得非常标准,他不仅会拉一个小球摆动,还会拉多个小球进行实验。下面这些照片都是阿宝一点点学会玩的玩具。
阿宝的牛顿摆
阿宝的三分钟沙漏和一小时沙漏
阿宝的不倒翁
阿宝的智能小车和轨道
阿宝的伽利略温度计因为阿宝特别喜欢托马斯小火车,所以我之前成箱成箱地给他买了很多二手的火车、轨道和配件。阿宝一开始的时候不会拼轨道,每次我都得陪他花上两个小时在地上拼出一套轨道设计来。最近阿宝已经不再需要我给他提供太多帮助了,看来在之前的积累中阿宝已经学会了轨道设计的主要要领,因此他自己玩起来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阿宝的托马斯火车轨道(我还是帮了不少忙滴)提示:以上所有玩具加起来还不到下面这个包包价值的1/4,有很多中国家长愿意烧钱给自己买很多这种奢侈货,但也不会给自己买些真正的好玩具。相反地,我们对给自己买奢侈品并没有什么兴趣,但是我们给阿宝买玩具是不会吝啬的,只要我们认为这个玩具对他的成长或者教育有价值。再举个极端点的例子,阿宝特别喜欢玩手机和ipad游戏,我们对此还是比较开放的,对阿宝玩游戏的唯一要求就是别把眼睛玩坏了就行。但是,玩游戏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阿宝能接触到的手机游戏一般都是我喜欢玩的有很高难度的游戏,或者是我们给他下载或者购买的教育类游戏。所以这些游戏(比如“是男人就下一百层”之类的)对阿宝来说上手是很困难的。但是即便如此,只要假以时日,阿宝总能在这些游戏当中表现出明显的进步来,考虑到阿宝还只有三岁,我们认为他以后有的是时间可以超过我。客观地讲,我和阿宝母亲亲自给阿宝读书或者授课的时间在重教育的家庭中肯定不算是多的,但是我们在阿宝的教育上直接或者间接动用的能量肯定是比较充足的——这其中就包括我转行为了他开了一家农场幼儿园。如果说这世界上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值得耐心等待,我觉得培养自己的孩子慢慢长大成人便是其中一样。有人可能会问了,难道看着自己不成器的熊孩子慢慢长大也很美好吗?当然不,不过我认为只要父母引导得当(显然这个“只要”用在这里显得有点轻松了),绝大多数孩子都能教得不错——我相信但凡愿意阅读此文到这里的父母们都是有这种能力和追求的。有的时候,做父母的,耐下心来,等一等自己的孩子,多给他一下鼓励和拥抱,孩子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和阳光;反之,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焦虑不已,有时候甚至对孩子一脸嫌弃,孩子便会从童年就建立起一种自我焦虑和不安,甚至是自卑——哪怕孩子因此多学了那么一点知识,那也是得不偿失的。同时做父母朋友们的也要现实一点,一个好的园丁或许可以把一颗种子培育得枝繁叶茂,但是他不能够改变这颗种子长大后所结的果实类型,凡事一定要量力而行,这是每个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都必须要思考的问题——孩子的极限究竟在哪里。如果有人说,我就是没有耐心,我就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孩子落后别人一截,非忍不住要推他一把,那么方法也有一个:好好生活,给孩子创造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带着孩子入住高档社区,从小开始就给他找到最好的学校最聪明的老师进行教育。只此一招,药到病除。如果做不到,请至少善待你的孩子,别把自己所谓的“理想”强加给你的孩子,因为那并不是他们的理想。他们的理想是——成为他们自己。","updated":"T00:46:5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4,"likeCount":46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8:46:5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a7ce11f62df83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4,"likesCount":469},"":{"title":"韩东燃和Orangesky的Live——父亲:一个不可替代的教育角色","author":"han-dong-ran","content":"我是韩东燃,从事教育行业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我在哈佛医学院研究 DNA ,我也出版过哲学书,我和夫人甚至一起在波士顿近郊开了一个农场幼儿园()。我的夫人本科毕业于北大心理,在美读博,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我们对教育和人性的思考持续多年,我们希望从教育着手,开创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的教育理念,改变下一代中国人的素质和精神面貌。我们将在日晚9点,给大家带来一场有关“父亲”的Live。在这场 Live 中,我们将一同为大家带来有关父亲这个「特殊」的教育角色的一些深入探讨,希望重视教育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讲座时间:日 晚 21:00报名链接:时代在进步,女性在职场上越发显露身手,男性的角色也不应单纯是挣钱而不顾家。看似在这个弱化男女分工的社会中,父亲应该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参与更多,而事实上的数据表明,大部分父亲们在孩子成长中的参与度依旧有限。的确,在人类社会的某些阶段以及特定文化区域,几乎是母亲一个人完成对孩子的抚养任务的。但是,在当今的主流文化体系下,父亲的参与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次 Live 是基于大量有关父亲角色的前沿研究和经典理论的提炼与升华,其中也包含几十篇英文文献的精华所在。并且,我们将会从实践角度为父亲、母亲提供很多有效建议,相信这些建议会让您的孩子有个不一样的明天,也会帮助您的家庭更加美满和谐。
本次 Live 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 为什么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参与会成为研究中的关注对象? * 有关父亲意义的理论框架。 * 什么因素在影响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参与? * 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参与是怎样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 在单亲家庭中,如何让父亲参与变低这件事情的损失降到最低? * 相比于母亲,父亲对孩子成长的独到贡献是什么? * 如何通过「玩」实现父亲对孩子的有效教育? * 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如何帮助你的丈夫成为一个好父亲?","updated":"T04:21:01.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8,"likeCount":27,"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2:21:01+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a54b0134bed38ab949ec242b_r.pn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8,"likesCount":27},"":{"title":"好爸爸与坏爸爸","author":"orangesky","content":"父爱如山,美好而深沉。很少会有父亲不爱孩子,但是,如果把爱看作一个动词,是否每个父亲都做得到位呢?让我们来看看衡量一个父亲做得是否到位有哪些需要考虑的因素。Palkovitz 教授提出了15个具体的考察父亲参与度的因素,比如爱的交流,对孩子的教育,为孩子筹划未来,为孩子做具体的事情,照顾孩子生活起居,共同做有意思的事情,孩子需要的时候可以及时出现,为孩子筹划活动,一起生活,提供物质上的支持,慈爱,保护孩子,提供支持性情绪。不知道你的父亲在这些方面做得如何呢?作为一个父亲,你在这些方面又做得如何呢?优秀的父亲有很多款,他们不需要在上述的的各个方面都面面俱到。他们或许是孩子心目中的超级大英雄,或许是位谆谆善诱的良师,或许是无话不谈的朋友,还有可能会像母亲那样给以孩子暖暖的爱和安全感。遇到一位优秀的父亲是件很幸运的事情,超负荷的工作压力,紧张的夫妻关系,代际间创伤的传递,缺乏为父的技巧等等,都会阻碍一个男人做好父亲这个角色。父亲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角色,对孩子的影响伴随一生。这个世界是复杂而普遍联系的,父亲与孩子生命的交互也不可孤立地看待。根据Bronfenbrenner教授提出的生态发展理论,孩子会受到与之直接相关的人、事物以及抽象符号的影响,这些被称之为微观系统;微观系统内部成员之间彼此之间的关系被称为中间系统;在微观系统外部会有一个外层系统,比如父母的工作单位、父母的原生家庭、父母的社会关系网络等,这些因素会通过影响到微观系统成员,进而影响到孩子;而再外层则是宏观系统,包括文化、法律和政策等;最外层也就是我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了。所以说,父亲的参与只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环节之一,既是某些问题的原因,也是某些因素作用的结果,一系列因素的层层嵌套、环环相扣,造就了今天的你我。我们不需要每个父亲都是完美的,即使不完美,成熟的孩子也能够读懂那无言而美好的父爱。然而,人类的精神世界有时候又是那样的脆弱不堪,不良的父子(女)关系会成为创伤传递的通道,影响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他的夫妻关系,以及他是否可以成为一个好的父亲或者母亲。我们接下来首先看看几个我所知道的案例:冰冷的父亲小A是个25岁的年轻男性,他尚且未婚。他爱自己的母亲却恨自己的父亲。由于一点小事和父亲有分歧,已经两个月没和父亲说话了。他渴望和父亲化解内心的怨恨,但是万般无力。在小A的童年,他从未与父亲有过任何亲密的接触。5岁那年,他想像别的孩子那样去拥抱自己的爸爸,却被一把推开,爸爸告诉他这不是男人的方式。父亲从未单独带小A玩过,小A说他的一生中父亲也就陪他踢过两次足球,总共时间不过二十分钟。小A有个很好的母亲,会带着他去博物馆、看电影,父亲极少和他们一起去,到了后来,小A倒是觉得就他和母亲两人外出是件很好的事情,并不希望父亲加入。小A的父亲经常会在公开场合羞辱他,比如端水弄撒了,就会骂他没用。他总是想要压制小A,希望他像个宠物那样乖巧。在小A青春期的时候,他的父亲承受着很大的工作压力,脾气越发暴躁,抱怨周边的一切,无论是工作还是同事,都足以另他厌恶,和小A的关系也越发疏远。与此同时,小A发现自己和同龄人也很难建立好的关系,为数不多的朋友都是小时候的玩伴。小A的母亲总是夹在小A和父亲中间,小A的父亲和小A的交流也总是要通过他的母亲。小A很感激自己的母亲,他认为自己的母亲是自己人生尚未被摧毁的唯一原因。点评:小A的父亲自身的人格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无法与人亲近,内心焦虑。他人格上的缺陷直接影响到了他的为父之道,他不能给孩子提供任何积极的陪伴,也无法过好自己的人生来给孩子示范。他自己内心的苦使得他无法向外散发任何阳光,有这么一个冰冷的冰冷的父亲,小A的内心显然是压抑的。父亲与孩子的互动是他们社会交往学习的来源,像小A这样缺乏与父亲有效互动的孩子,自然也就很难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父亲虽然是小A生活中重要的影响来源,但并非唯一来源,正如小A所说,好在他有一个坚强、有爱的母亲,才使得他的人生总体上还算正常。极度自私而大男子主义的父亲小B是个姑娘,从她记事起,她家里就充斥着父母的争吵。父亲会在身体、情感上双重虐待母亲,还会和别的女人一起欺骗母亲。在父亲不断辱骂母亲之后,还会骂小B和她的母亲一样。小B的父亲是重男轻女的,他对小B的弟弟会重视很多,小B在他眼里是个被忽视的角色。当然,父亲也会和弟弟打架,在他眼里,小B和他的弟弟都是他的私人财产。他对孩子是毫不尊重的,会扔掉孩子心爱的私人物品,孩子玩耍如果打扰到他,他就会大发雷霆。另一方面,他在外面又表现得很有礼,对待他人很友善,把自己恶的一面全部发泄到家人身上。小B有过几次无疾而终的恋情,在每次恋爱中,小B都很小心翼翼,但是却无法挽留住自己的爱情。她很苦恼,也很孤单。在她的家里有着暴君一样的父亲和懦弱抑郁的母亲,小B总是试图躲着自己的家庭,但也没有其他的情感支持者。点评:父母的婚姻模式会影响到孩子的婚恋模式及心理健康。对于女儿来说,父亲对母亲的态度会影响到女儿对自己的认知,母亲和父亲的互动方式也会影响到女儿应对恋人或者丈夫的方式。有个大男子主义的施虐狂父亲,小B很难对女性角色有美好的体验和认知;而逆来顺受的母亲也无法教给小B如何与异性交往。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小B无疑是很可怜的,当然,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也并非是绝对的,随着时间推移,个人成熟,以及必要的心理辅导,这种影响会逐渐减轻的。专制的父亲小C的家庭总体是幸福的,她的父亲是个事业有成的医生,母亲是全职主妇。但是,小C并不满意自己的父亲。小C的父亲是典型的专制型父亲,他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财力支柱,要求妻子和孩子对他绝对服从。他对孩子有着严格的家规,在他眼里,孩子做的都是错的,他从来就没有表扬过孩子。他惩罚起孩子是完全不讲道理的,完全是出于他个人的愤怒,所以,他的批评从来不具有任何建设性,完全是无休止的、单方面的指责。在他的家庭价值观里,他是必须得到爱戴和尊重的,然而他的做法使得孩子无法从内心深处真正去爱他。在成人之前,小C总是害怕他的出现,避免和他交流,如果不得不和他对话的话,就需要想好种种为自己辩论的理由,哪怕这些理由有可能是在撒谎。虽然父亲是独断专行的,小C的母亲却是通情达理的。小C认为她有一个完美的母亲,虽然母亲也会批评小C做的不对的地方,但都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可以另小C心服口服。成人之后的小C总的来说是承认父爱的,她也感恩父亲为自己提供的物质生活和道德示范,只是,他对父亲的爱依旧有所抑制并且不够稳定}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