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静定梁上的主梁和次梁怎么区分副梁?如图A所示。

《工程力学考试试题1》
工程力学考试试题1
《工程力学》考试试题1静力学部分一、基本概念(名词) 1、约束和约束(反)力2、力的平移定理和力的可传性原理 3、力偶 4、合力矩定理 二、填空1、静力学五大公理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刚化公理4〉、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体受到的力包括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3、力偶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约束反力总是在约束与______的接触处,其方向与约束反限制的___________相反。5、常见的约束可归纳为如下四种基本类型:1〉、___________2〉、光滑接触面约束;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光滑面约束的约束反力的方向为过接触点处的_______,指向物体的_______。6、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简化为一个力R’和一个力偶M。,这个力称原力系的_____,这个力偶称为原力系对简化中点O的_______。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平面汇交力系平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面力偶系的平平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如果所研究的平衡问题的未知量的数目________对应平衡方程数目,则所有未知量可由_____________全部求出,这类问题称_____问题。9、由若干个物体通过约束按一定方式边接而成的系统称为________。三、判断下列哪些为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1〉、2〉、3〉、4〉、四、作为物体的受力分析1、 画出如图所示三铰拱整体和两半拱的受力图2、 画出下图中球的受力图3作梁AB的受力图4、如图示组合梁,分析副梁CB、主梁AC的受力,画受力图。5、作如图中整体,AC和CB的受力图6、画出如图所示夹紧装置中压块B的受力图7、作各杆和整体受力分析图五、计`算1、 已知F=30KN,q=10KN/m,H1=3m,H2=2m,L=4m 求支座A、B处的约束反力。2、求下列各梁的支座反力 1〉、2〉、3〉、4〉、3求平面力系向O点简化的结果
已知F1=F2=F、F3=F4=2F4、求如图所示支架中AB杆,BC杆所受的力,已知W=40KN。5、求如图所示支架中A、C处的约束反力,已知W=50KN。6、求图示静定梁的支座反力7,求力F对O点的力矩8、求多跨静定梁的支座反力,已知F1=60KN,F2=40KN,F3=20KN,a=2m材料力学部分一、填空题1、 弹性变形体的基本假设是指1〉_____________假设2〉均匀性假设3〉__________假设2、 分析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_____。分三个步骤: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 3、 胡克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E称为材料的__________。 4、 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四种:轴向拉伸与压缩、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5、 以扭转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___________,其横截面形状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确定扭转T正负号用____________法则。6、 工程上把弯曲变形的构件称为梁,按支承形式可简化为1〉_____________梁,2〉____________梁,3〉____________梁。 7、 提高梁强度的主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直径为d的圆形截面的惯性矩IZ =__________,极惯性矩IP=______________。抗弯截面系数WZ与搞扭截面系数WP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二、名词1、 内力与应力 2、 平面弯曲 3、 应力集中现象4、 强度 5、 弹性变形 6、 切应力互等定理三、简答1、 轴向拉压时杆件受力和变形的特点; 2、 常用的四种强度理论及强度条件; 3、 低碳钢拉伸试验时分哪几个变形阶段?4、 何谓纯弯曲?写出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任一点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四、判断下列构件属何种变形形式五、作内力图1、求截面1-1,2-2,3-3的轴力,作轴力图( a )( b )2、已知MB=50KN/m
作扭矩图3、作剪力和弯矩图
(1)、(2)、(3)、(4)、(5)、六、计算题1、图示等直杆横截面积为A=400mm2, 若材料许用正应力[σ]=60MPa, 试校核其强度。2、 如图示简支梁,(1)求横截面D上三点a, b, c处的弯曲正应力;(2)若许用弯曲正应力[σ]=200MPa,试校核正应力强度。3、如图示悬臂梁,L=1m,横截面为矩形,h=160,b=80mm,若[σ]=60MPa,试确定梁端作用力F的大小。4、如图为一受均布载荷Q作用的外伸木梁,横截面为矩形b =80mm,h=120mm,材料许用弯曲正应力[σ]= 10MPa,试确定许可载荷5、如图所示简支梁q=2KN/m,l=2m,[σ]=140MPa,试确定横截面尺寸1〉、按圆形截面 2〉、按圆环形截面6、如图为T形截面铸铁梁已知F1=9KN,F2=4KN,a=1m,铸铁许用拉应力[σt]=30MPa,许用压应力[σc]=60MPa,Iz=763cm4,y1=52mm,
试校核梁的强度。7、已知一空心轴外径D=95mm,内径d=80,若材料的许用切应力[τ]= 40MPa,试计算该轴允许传递的转矩。8、如图示简支斜梁LAB=2.5m,横截面正方形,边长a=10mm,F=5KN,求危险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9、一根两端铰支的圆形截面压杆,直径d=100mm,长度L=4m,材料为Q235,E=200GPa,ap=100,求此压杆的临界力Fcr。本文由()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免费下载文档:> 问题详情
受力情况相同的三种等截面梁,它们分别由整块材料或两块材料并列或两块材料叠合(未粘接)组成,如图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受力情况相同的三种等截面梁,它们分别由整块材料或两块材料并列或两块材料叠合(未粘接)组成,如图5—33所示。若用(σmax)1、(σmax)2、(σmax)3分别表示这三种梁中横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σmax)1<(σmax)2<(σmax)3B.(σmax)1=(σmax)2<(σmax)3C.(σmax)1<(σmax)2=(σmax)3D.(σmax)1=(σmax)2=(σmax)3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下列截面中,弯曲中心与其形心重合者是(&&)。&&A.Z字形型钢&&B.槽钢&&C.T字形型钢&&D.等边角钢2悬臂梁自由端外力沿y轴方向作用,C为形心,在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能用σ=My/I,τ=QS/(bI)公式计算截面应力的是(&&)。&&3图所示的梁,采用加副梁的方法提高承载能力,若主梁和副梁材料相同,截面尺寸相同,则副梁的最佳长度有四种答案,正确的是(&&)。&&A.l/3&B.l/4&C.l/5&D.l/2&&4有一直径为d的钢丝,绕在直径为D的圆筒上,钢丝仍处于弹性范围。此时钢丝的最大弯曲正应力σmax=______;为了减小弯曲应力,应______钢丝的直径。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找答案会员
享三项特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主、副梁,XP机,计算机检验方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主、副梁,XP机,计算机检验方法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展台的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专利权人:
公开/公告号:CNU
发明/设计人:;;;
公开/公告日:
主分类号:
搜索关键词: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展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旋转展台的动力装置。背景技术市面上的旋转展台有很多种,一般展览展示使用的比较多。因为工艺比较老旧,有用齿轮或皮带作为动力装置,这类转台实际使用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制作工艺复杂,噪音大、自重大,搭建困难、维护成本高、安全系数低等相关问题,一直困扰着展览行业,大多数时候都不建议使用转台。当然也有比较简易的,但展台的转速不可调节,只能单方向旋转,不可以定点停止,操作比较单一,而且反应慢迟钝、动惯性大、平稳性低、对环境要求高,铺设难度大、维护不方便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场地的原因,现在的展台在安装时会无法平整的安装,导致整个旋转展台安装不平稳,旋转不流畅,影响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现有的旋转展台存在的平稳性低、对环境要求高,铺设难度大、维护不方便等问题,提供一种旋转展台的动力装置,其设置有电机高低调节装置,其能够对动力装置的电机的高低进行自适应调节,以满足不同场地的需求,铺设难度小,维护方便。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展台的动力装置,其包括多个电机、主动轮以及与所述电机配合的调速装置,所述多个电机通过电机高低调节装置均匀安装在旋转展台的支撑装置的外边缘,借助于所述电机高低调节装置能够对电机的运行时的高低进行自适应调节。优选地,所述旋转展台的支撑装置包括中轴以及设置在中轴外部的承重框架,所述承重框架包括主梁以及用于固定支撑相邻的两条主梁的副梁,所述旋转展台的支撑装置包括中轴以及设置在中轴外部的承重框架,所述承重框架包括主梁以及用于固定支撑相邻的两条主梁的副梁,所述中轴借助于撑条与旋转展台的轨道连接,所述撑条的第一端借助于紧固件与中轴的固定座连接在一起,所述撑条的第二端借助于紧固件与轨道连接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相邻的两条主梁之间利用四条副梁固定,所述四条副梁包括第一副梁、第二副梁、第三副梁以及第四副梁,所述第四副梁设置在所述相邻的两条主梁的端部,作为整个支撑装置的外边缘,第一副梁、第二副梁以及第三副梁依次设置在主轴与第四副梁之间。优选地,所述电机高低调节装置包括挡板、设置在挡板第一端部的固定装置以及设置在挡板第二端部的高低调节装置。优选地,所述电机借助于所述挡板固定在第三副梁与第四副梁之间,所述第三副梁与第四副梁之间固定有两条支撑条,所述挡板的第一端通过固定装置与第一支撑条固定,所述挡板的第二端通过高低调节装置与第二支撑条固定。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为合页,所述高低调节装置为弹簧装置。优选地,所述合页与所述弹簧装置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挡板上。优选地,所述弹簧装置包括弹簧支架以及弹簧,所述弹簧借助于所述弹簧支架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挡板上。优选地,所述电机设置为3个。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所述:本实用新型体积小、噪音低、持久耐用;对场地要求不高、安装维护方便。电机高低调节装置的设置可以忽略灰尘小颗粒砂石在轨道附着后带来的起伏,可以使主动轮与轨道更为贴合,即使在恶略的环境使用也不受限制。并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装置不采用齿轮或皮带作为动力装置,从而克服了传统设计反应慢、动惯性大、平稳性低、对环境要求高,铺设、维护不方便等缺陷。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展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高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高低调节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B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撑条与轨道的连接示意图;以及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撑条与中轴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所示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该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式展台,其包括轨道装置1、支撑装置2、动力装置3和控制装置4。轨道装置1为由多条轨道组成的圆形轨道5,整个圆形轨道5放置于地面上,相邻的两条圆弧形轨道50之间通过卡扣相互卡接固定在一起,防止物体的运动惯性及压力对轨道产生冲击变形。支撑装置2通过滑轮6固定在圆形轨道5上,借助于滑轮6,支撑装置2能够在圆形轨道5上进行旋转。支撑装置2包括中轴7以及设置在中轴7外部的承重支架8,中轴7与圆形轨道5之间借助于撑条连接。动力装置3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机31,动力装置3为整个展台提供动力,控制装置与动力装置3电缆连接,用于控制展台的旋转速度、角度、旋转方向、运行和停止。控制装置4还包括红外传感器41以及反光板42,红外传感器41以及反光板42中的一个固定设置,另一个设置在支撑装置2上随展台旋转,红外传感器41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4的输入端,控制器4的输出端连接电机31,用于控制电机31的开始、停止及转速等。支撑装置2包括中轴7以及设置在中轴7外部的承重支架8,中轴7包括固定座71以及设置在固定座71上的转轴。中轴7与圆形轨道5之间借助于撑条9连接。撑条9的第一端借助于螺栓100之类的紧固件与中轴7的固定座71连接在一起,撑条9的第二端借助于螺栓100之类的紧固件与轨道连接在一起。承重支架8包主梁11及副梁12,主梁11与副梁12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主梁11由矩形钢管制造,矩形钢管一端与中轴7固定,另一端以滑轮6与圆形轨道5滚动配合。支撑装置2是整体转台的承重装置,中轴7使用20mm的钢板制成。如图1所示,承重支架包括主梁及副梁两部分,主梁有12根,副梁有48根。主梁采用矩形钢管,优选100mm×60mm的矩形钢管作为整体支撑,相互每隔30度角圆周排列。主梁一端与中轴用螺栓相互固定,主梁另一端用滑轮支撑并在轨道上可滑动地衔接。主梁与主梁之间使用C型钢作为副梁,优选80mm×40mm的C型钢并用螺栓固定连接,从而使轨道、中轴、主梁、副梁以及电机成为一个牢固的整体。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力度分配均匀、结构强度大、支撑力度大、不易变形弯曲、运行平稳、安全系数高,拆装、运输方便。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包括12个主梁11、48个副梁12、12个滑轮以及3个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整个旋转展台提供动力。动力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主动轮。主梁11采用矩形钢管作为整体支撑,副梁12采用C型钢作为各主梁之间的连接固定,滑轮作为主梁另一端的支撑固定与轨道衔接,动力装置作为整个支撑结构平稳微调。主梁11的第一端通过螺栓100与中轴7固定,主梁11的第二端借助于滑轮6固定在轨道10上,主梁11之间通过副梁12相互连接。相邻的两条主梁11之间借助于四条副梁12利用螺栓固定衔接。四条副梁12包括第一副梁121、第二副梁122、第三副梁123以及第四副梁124,第四副梁124设置在相邻的两条主梁11的端部,作为整个支撑装置的外边缘,第一副梁121、第二副梁122以及第三副梁123依次设置在主轴7与第四副梁124之间。动力装置3包括挡板30、均布于承重支架8外围的若干驱动电机31、套设在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32及与电机31配合的调速装置。电机31通过螺栓300固定在挡板30上。动力装置3用于将动力传递给展台,其包括均布于承重支架外围的若干驱动电机31及与电机配合的主动轮以及调速装置。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承重支架外围共配置了三台低转速高扭矩电机,每台电机31分隔120度角设置。电机31通过固定电机螺栓、固定电机钢板固定在框架上。第三副梁123与第四副梁124之间通过2条支撑条125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条125与第二支撑条125均为C型钢,电机高低调节装置固定在两根C型钢之间,其中一端用合页126固定,另一端利用弹簧装置进行固定。弹簧装置包括支架128以及弹簧127,弹簧127借助于支架128通过螺栓固定在挡板30上。合页126同样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机高低调节装置的挡板30上,当需要进行高低调节时,通过调节弹簧127的拉伸长度,可以对电机的高低位置进行自适应调整,忽略灰尘小颗粒砂石在轨道附着后带来的起伏,可以使主动轮与轨道更为贴合,即使在恶略的环境使用也不受限制。
友情链接:交换友情链接需要网站权重大于2,网站收录10W以上,如符合条件,请联系QQ:。
行业网站:相关推荐:
400-周一至周五 9:00-18:00
服务热线:400-投诉建议:022-
扫一扫,微信关注高智网
高智&让创新无法想象1900万件&专利数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区分主梁和次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