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稻是什么的倒二叶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1、水稻叶片对产量的贡献度:剑叶(52)%、倒二叶(22)%、倒三叶(7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1、水稻叶片对产量的贡献度:剑叶(52)%、倒二叶(22)%、倒三叶(7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77|
上传日期: 12:27:23|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阅读此文档的用户还读了
1、水稻叶片对产量的贡献度:剑叶(52)%、倒二叶(22)%、倒三叶(7
官方公共微信水稻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 - 粮食种植 - 黔农网
热门搜索: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 6~2 5公斤、磷(P2O5)0 8~1 2公斤、钾(K2O)2 1~3 0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
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是需肥较多的作物之一,一般每生产稻谷100公斤需氮(N)1.6~2.5公斤、磷(P2O5)0.8~1.2公斤、钾(K2O)2.1~3.0公斤,氮、磷、钾的需肥比例大约为2∶1∶3。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量在分蘖旺期和抽穗开花期达到高峰。施用氮肥能提高淀粉的产量,而淀粉的产量与水稻籽粒的大小、产量的高低、米质的优劣成正相关。如果抽穗前供氮不足,就会造成籽粒营养减少,灌浆不足,降低稻米品质。
水稻对磷的吸收各生育期差异不大,吸收量最大的时期是分蘖至幼穗分化期。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增强分蘖,增加淀粉合成,促进籽粒充实。
水稻对钾的吸收,主要是穗分化至抽穗开花期,其次是分蘖至穗分化期。钾是淀粉、纤维素的合成和体内运输时必需的营养,能提高根的活力、延缓叶片衰老、增强抗御病虫害的能力。
另外,硅和锌两种微肥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水稻茎叶中含有10%~20%的二氧化硅,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起到增产的作用,并能提高稻米品质;锌肥能增加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等,降低空秕率,起到增产作用,在石灰性土壤上作用较明显。硅、锌肥施用在新改水田、酸性土壤、以及冷浸田中作用更为明显。
水稻施肥技术
1、秧田施肥
秧田基肥应重施优质有机肥,有机肥料肥效长,养分全,含有大量水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一般每亩施用500~1000公斤,同时每亩施用尿素3~5公斤、磷酸二铵8~15公斤、氯化钾7~8公斤或亩施复合肥20~30公斤,以达到供肥均匀的目的,促使苗壮苗齐。移栽前4~5天,每亩施用尿素6~7公斤或高氮复合肥8~10公斤作为送嫁肥,以利秧苗移栽后尽快返青,恢复生长。
2、施足大田基肥:大田基肥也应重视有机肥的施用,一般亩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10-15公斤。并施用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另外每亩增施硅肥6~8公斤、硫酸锌1~1.5公斤。大田基肥应在插秧前结合耕耙稻田施用,要深施到12~20厘米的土壤中,使铵在少氧的环境中保持稳定,防止流失。
(1)早施分蘖肥。移栽返青后及早施用分蘖肥,以促进低节位分蘖的生长,起到增穗作用。分蘖肥一般分两次施用,每次亩施德孚尔滴灌冲施肥10kg,保证全田生长整齐,起到保蘖成穗作用。
(2)巧施穗肥。水稻倒二叶开始出叶,幼穗长约1厘米时,是穗形成和籽粒发育的基础时期,应控制无效分蘖。此时可每亩追施就果一桶,确保中期足够的养分转向生殖生长,增加颖花数量,防止颖花退化,促穗大粒重,同时具有养根、健叶、壮秆、防倒伏的作用。群体过小的地块可以提前到穗分化时期施用。
(3)补施粒肥。从抽穗到成熟期间,以提高结实率,确保完全成熟,增加千粒重为主。追肥要视水稻长势而定,宜少不宜多,一般每亩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合赛生海藻酸碘50~60公斤;在缺锌症状出现后,每亩喷施0.1%~0.3%的硫酸锌溶液50~60公斤混合花果医生果能多元素;对抽穗前叶片有褪绿发黄的地块,可亩施冲之道配土比加一套。补施粒肥可以有效地增强植株的抗逆性、抗病性;延长叶片功能期,防止早衰;改善水稻根部氧的供应,提高根系活力;加快灌浆,促进成熟和籽粒饱满,从而增加稻谷产量,改善稻米品质。应当注意,前期肥足、中期分蘖过多过旺、叶色浓绿、群体间受光态势差、有贪青晚熟趋势的田块,不应追施粒肥。
此外,盐碱地在施肥前应排水洗盐。施肥前3~4天左右注意白天灌水、夜晚排水,防止临时性积盐影响肥效发挥。
仓鼠是仓鼠亚科动物的总称,变成别称腮鼠、搬仓鼠、葵鼠、大颊鼠等,共七属十八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少...
甲鱼一般指鳖,俗称甲鱼、水鱼、团鱼和王八等,卵生爬行动物,水陆两栖生活,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有清...
巴西龟别称巴西红耳龟、秀丽锦龟、七彩龟等,为泽龟科滑龟属水栖性动物,原产地为美国中南部密西西比河...
无花果为桑科榕属落叶开花植物,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中国唐代即从波斯传入,现南北均有栽培,营养价值...
樱桃是某些李属类植物的统称,在我国南方各地栽培较多,营养价值非常高,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及...
茭白又名高瓜、菰笋、菰手、茭笋、高笋等,是禾本科菰属草本植物,分为双季茭白和单季茭白,在唐代以前...
花椒为芸香科花椒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别称檓、大椒、秦椒、蜀椒等,可孤植又可作防护刺篱,其果皮可作...
海胆是棘皮动物门下一类生活在海洋浅水区的无脊椎动物,别称刺锅子、海刺猬等,分布广范,多集中在滨海...当前位置:
&>&&>&&>&&>&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td width="85"
style="color:#14-07-28
农牧局浏览次数:
&我国人多地少,在近期内人增地减矛盾不可能逆转。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关键出路在于提高现有粮食作物单产水平。目前水稻大面积产量仍离潜在的最高产量相差很远,全省各地达到的超高产纪录大致相当于潜在最高产量的一半,而大面积平均产量又只相当于超高产纪录的一半。由此可见,水稻的增产力巨大。2011年9月21日袁隆平院士到我省兴义市选择了3块稻田进行测产验收,其中最高亩产达980.66公斤、最低亩产达962.8公斤,获平均亩产为970.25公斤。在全国引起了很大轰动,国内各大媒体进行了大量报道。近年来我县连续出现了亩产800公斤以上的高产纪录,最高亩产达872.9公斤。要实现水稻高产目标,主要采用以下几个方面。
一、品种选用
水稻高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良好的生态和土壤生产潜力,二是品种生产潜力,三是配套栽培技术体系,三者缺一不可。总的来说要达到水稻高产目标,品种是基础,栽培技术是关键。
选择好理想株型的品种:株高1m左右,秆长0.7m左右,穗长,剑叶、倒二叶和倒三叶的角度分别为50、100和200左25cm左右;上三叶型态:修长、剑叶长0.5m左右;剑叶挺直,经久不倾斜,直到成熟;叶片窄凹、较厚,叶片向内微卷,表现较窄,但展开的宽度为2cm左右。株型适度紧凑,分蘖力中等,灌浆后稻穗下垂,穗尖离地面60cm左右。品种必须选用经过国家或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认定)的优良水稻品种。种子质量必须符合GB&&粮食种子。目前在我县生产上应选用冈优827、丰优香占、Q优6号、中优85、紫优93、中浙优1号等品种。
二、培育旱壮秧
&1、&壮秧标准
培育小苗叶龄3.5叶~&4.5叶,苗高12cm左右,单株带蘖0.5个~1.5个,叶蘖同伸系数0.75以上,叶片全绿,根系全白,无病虫害。中苗叶龄>4.5叶~&6.5叶,苗高15cm,单株带蘖1.5个~3个,叶蘖同伸系数0.70以上,叶片全绿,根系全白,无病虫害。大苗叶龄>6.5叶~&8.5叶,秧龄50d~65d左右,苗高25cm~30cm左右,叶蘖同伸系数0.65以上,平均带蘖3个~7个,根系白色,叶色淡绿,叶片直立有弹性,无病虫害。
2&、床地选择
苗床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背风向阳、水源方便的旱地或炕冬田(地下水位在1m以下),最好是酸性菜园地。苗床选好后,应固定使用。苗床土壤最适pH值在4.5~5.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3%以上。培育小苗667平方米大田需苗床面积10~15平方米(净面积,下同),培育中苗需苗床地15~25平方米,培育大苗需苗床地25~30平方米。&&&&&&
&3、提前苗床培肥
于播种前15&20天,每平方米苗床施10-15kg沼液沼渣、过磷酸钙0.5kg均匀撒施在苗床上用薄膜覆盖发酵,既达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又使苗床疏松肥沃,提高了播种质量,达到了苗齐、苗壮。如有条件应提倡秋季培肥。
4、开厢作床
播种前选择无雨天进行耕地碎土,开厢宽1.2m左右、高10cm左右,四周开好排水沟。
&5、适时播种
旱育秧在日均温稳定通过8℃~10℃时就可播种,日均温稳定通过13℃~15℃就可栽插。中、小苗旱育秧应比水秧早播5d~10d,旱育大苗播期与两段育秧相同。具体的播期应根据当地的茬口安排、气候和生产条件、品种特性确定。我县大部分地区应在4月1&10日播种为宜。
6、种子处理
按常规方法进行晒种、选种、消毒和浸种催芽,芽长以半粒米左右长为宜。如应用&&旱育保姆&,晒种、选种后,只需浸种30min至12h,捞出稻种,沥去多余水分。然后将种衣剂倒入圆底容器中(按1kg&&旱育保姆&种衣剂包衣稻种3kg的比例进行包衣),先包种子总量的三分之二,&边加种边搅拌,包好后过筛取出包好的稻种;再将另外三分之一种子放入剩下的种衣剂中进行包衣,以保证包衣均匀。种子包衣后要及时播种。旱育保姆一次包衣,能完成药剂消毒、浸种催芽、防治病虫害、化学调控、浇水抗旱等复杂工序。
旱育保姆的优点:一是&旱育保姆&包衣播种后,很快吸收苗床底墒水,在根部形成1.5-2.0cm的&蓄水球囊&,保证了种子出苗和秧苗生长所需的水分供应,显著地提高抗旱能力,促进了早出苗、多出苗、保全苗和育壮苗。二是旱育保姆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量元素肥料,能使秧苗根部水、肥、气协调,秧苗体内水分、电解质代谢平衡,有利促进根系生长和分蘖发生,确保壮苗壮根,延长秧龄弹性。三是旱育保姆含有杀菌剂、杀虫剂,起到了&小药库&的作用。不仅在种子周围形成防治病虫的保护屏障,进行种子消毒和防止土传病菌侵袭,而且农药能被系吸收传导到秧苗体内继续起到防病治虫的作用,具有用药少、药效长的效果。其对生理性和病理性死苗及苗期恶苗病、青枯病和立枯病具有极好的防治作用。&
每平方米苗床播种量,小苗为150g芽谷(约120g干谷),中苗为50g~100g芽谷(约40g~80g干谷),大苗30g~50g芽谷(25g~40g干谷),秧龄长的播种量宜少。
8、防除鼠害
播种前一周在苗床四周放置鼠药以防鼠害。
9、防除杂草
培育中、大苗的苗床播种覆土后,施用旱育秧专用除草剂除草,如每平方米用0.5g杀草丹兑水0.15kg,或67平方米(1分)苗床用旱秧净一包兑水5kg喷洒床前,封闭除草。
10、苗床管理&
重点是抓好温湿调控,防高温烧苗;及时施药防立枯病;适时看苗追肥。
&10.1&温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密闭薄膜保温,最适温为30℃~32℃,床面上约4cm处温度高于35℃时,揭开两头降温;出苗至三叶一心,适温为21℃,高于25℃时,应通风降温;三叶一心以后,膜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下,逐步昼夜揭膜炼苗。床面加盖废地膜于苗齐后揭去废地膜,中、大苗平覆盖膜或秸秆覆盖的的于苗齐后揭膜、揭秆。
&10.2&湿度管理
播种至出苗,保持床土湿润,以利齐苗。出苗至二叶一心,一般不浇水,如底水未浇透,可适当浇水;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看苗适浇水,保持床土湿润,预防青枯病;三叶一心以后,控水促根,如秧苗早上不吐水珠,应及时浇水。移栽前一天浇一次透水,以利扯秧。
10.3&病害防治
重点抓好立枯病和苗稻瘟的防治。一叶一心时,喷药防治,如每平方米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g兑水1.5kg配成600倍水溶液喷施防治立枯病,遇晴天,敌克松用量减半,喷药后立即喷少量清水防药害;用三环唑防治苗稻瘟。&
&&&&10.4&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地下害虫和稻秆潜蝇。苗期如发生虫害,应及时用杀虫剂防治。如根蚜危害每平方米
可用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3g~5g兑水7.5g~12.5kg泼浇,或50%辛硫磷乳油7ml~10ml加水15kg~20kg泼浇;蝼蛄、蚯蚓、蚂蚁可用50%的辛硫磷乳油兑成1500倍的水溶液浇灌床土防治;稻秆潜蝇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75g对水50kg喷雾。
&10.5&追肥
秧苗二叶一心时,用酸性或中性化肥追肥,如每平方米用尿素25g和过磷酸钙40g兑水浇施,施后立即浇清水防肥害。5叶一心左右再追氮肥一次,如每平方米用尿素25g兑水浇施,施后立即浇清水防肥害。以后看苗追肥。如沼液在秧苗一叶一心时用10%的沼液喷施秧苗,三叶一心时用30%的沼液泼施,以后每隔5-6天用50%的沼液泼施一次。
三、水稻大田栽培
目标:利用旱育秧早生快发、抗逆力强、低位分蘖多的优势,通过合理的耕作、规范栽插(丢栽)、巧施肥、科管水、综合治理病虫草害,建立合理的产量结构,实现高产稳产。
1、本田耕整
一般要求三犁三耙,耕深16cm~20cm,做到田平、泥烂、肥均、水浅,开好排水沟,便于排灌。有水源灌溉的地方,施肥料后,实行干耕干耙,再放水打田、耙平。
2.1、施足底肥:施腐熟农家肥上等肥力稻田800kg~1000kg/亩,中等肥力稻田1000kg~1200kg/亩。
2.2、氮磷钾总量及比列
根据当地气候、稻田肥力、品种特性而确定。一般来说施N:10kg~12kg/亩,P2O5:8kg~10kg/亩,k2O:11kg~16kg/亩。N:P2O5:K2O按1:0.8~:1.1~1.3。
2.2.1、磷肥&:一般用过磷酸钙,全部作基肥施用。
2.2.2&钾肥:60%作基肥,40%作穗肥。
2.2.3&氮肥:基蘖肥和穗粒肥比例:50%~60%∶50%~40%。基肥施肥量占总肥量的35%~45%。&分蘖肥中大苗丢栽后5~7追施分蘖肥,占总肥量的10%~15%。穗粒肥:一般在倒5叶和倒3叶,分别施总肥量的40%~50%
2.2.4硅肥、锌肥:有条件的地方施硅肥50kg/亩,施锌肥2kg/亩。
2.2.5&&根外追肥:分别在始孕穗和灌浆期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50g~200g兑水40kg~50kg/&亩
3.1&、铲秧移栽
旱育秧采用铲秧带土移栽,带土3cm以上。铲后及时移栽,禁栽隔夜秧。远距离移栽也可采取扯秧移栽。
3.2、拉绳宽窄行或宽行窄株拉绳栽插。密度较大的宜采取宽窄行,密度较小的宜采取宽行窄株栽插,中迟熟杂交稻栽1.3&1.5万穴/亩。宽窄行:(9ⅹ6)ⅹ6寸,(10ⅹ6)&5寸。宽行窄株:10&4.5寸(每窝插一粒谷秧),密度1.33万窝;9&5寸(每窝插一粒谷秧),密度1.33万窝以上采取宽窄行栽插,1.5万穴以下采取宽行窄株。
3.3、移栽行向:行向一般采取东西向或南北行向,但冲沟田、河谷田宜顺风定行向。
3.&4&栽秧技术要求:重点把好浅植关,栽插深度小苗旱育秧不超过2cm,中苗不超过3cm,中苗不超过4cm。
4、水稻分厢丢秧栽培&&&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村劳动力紧缺,省工、节本、增效的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倍受农民青睐。余庆县农技站在满田抛秧的基础上研究为拉绳打厢丢秧。一是水稻旱育分厢丢秧在田间分布均匀,密度能够保证;二是旱育分厢丢秧不匀苗、不补苗、不拣工作行,轻型简便;三是减轻劳动强度、节本增效;三是发生的低位分蘖多,有利形成壮秆大穗,后期有效穗多,为水稻高产奠定了基础。水稻旱育分厢丢秧的研究成功和推广应用对促进我县水稻生产节本增效、农民增产增收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4.1丢栽叶龄:以5叶~7叶龄期丢栽为宜,秧龄30~45天,最佳叶龄5叶。
丢栽前3~4天&,每亩用尿素3kg~4kg兑清粪水或沼液施一次&送嫁肥&。丢栽前一天必须用清水浇透苗床,铲秧带土3cm以上。铲后及时丢栽,禁丢隔夜秧。远距离移栽也可采取扯秧丢栽。丢栽秧苗一律不洗秧。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气候合理确定丢秧量。先将稻田拉绳分厢,厢宽2.0m~2.7m,厢间间隔0.3m~0.4m,厢边分别用人工栽秧1行,作为施肥、防虫管理行,中上等肥力田每亩丢栽1.10万穴~1.30万穴,每m2丢17窝~20窝;中下等肥力田每亩丢栽1.3万穴~1.5万穴,每m2丢20窝~23窝。
4.4水分管理
秧苗丢栽前稻田厢面平整,表层有泥浆,丢秧时稻田水深不超过2cm,丢栽后5~7天保持现泥水。丢秧时尽量避开晴天中午丢秧,减少植伤。丢栽后5&7天不宜灌水,如遇大暴雨应及时排除积水。立苗后施分蘖肥保持浅水层,分蘖期保持湿润,分蘖够苗80%晒田控苗,拔节至孕穗期薄水,间隙保持1㎝~3㎝的薄水层,始穗至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灌溉,一直保持到成熟。
5、水浆管理
通过合理的水浆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协调地上茎蘖生长与稻穗发育,实现根壮、穗足、穗大粒多。
插秧一星期内,灌现泥水,若遇寒潮适当灌深水保温,水深以秧苗顶叶露出为准。以后水深保持3~4cm浅水。手工栽插秧苗茎蘖数达目标穗数85%~90%、抛秧达85%左右,应及时晒田控苗。穗分化至扬花期保持3cm~4cm浅水。灌浆至成熟期实行间歇灌溉,不过早断水。灌溉条件较差田块不宜晒田,采取深水控蘖,以防干旱脱水。
四、&水稻病虫草鼠害防治
1、主要病害防治
1.1&&稻瘟病:丢栽时用药剂浸秧根(如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浸秧3min~5min,堆闷30min)。苗期发现叶瘟发病率达5%时,对发病田块及时用药喷雾防治,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各用药剂喷雾防治一次。
1.2&&纹枯病:在分蘖末期丛发病率5%和拔节后发病率15%时,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20%井冈霉素粉剂25g兑水60kg,喷雾防治;或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施。
2、主要虫害防治
2.1&&稻飞虱防治:当田间每百丛达1000头时及时用药防治。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g~15g兑水60kg喷雾或用15%的异丙威可湿粉剂100g兑水60kg喷雾。
2.2&&&稻纵卷叶螟防治:三龄幼虫期前及时用药防治。每亩用2%阿维菌素90毫升兑水60kg喷雾。
2.3&&&二化螟防治:枯鞘率达5%时,用药防治白穗和虫伤株。如每亩用18%的杀虫双水剂200g兑水60kg喷雾。
3、&草害防治
水稻移栽或丢秧后7&10天左右用稻田乐除草剂除草,如每亩用70%草除净70g~80g混匀,与细湿润土或尿素5kg混匀,均匀撒施稻田中。施药时保持约3cm~5cm的浅水7d,不能淹没水稻心叶。秧苗细弱时,施药时间宜适当推后。
4、&&鼠害防治
在鼠害发生高峰期,选用高效、低毒抗凝血杀鼠剂,如0.005%溴敌隆毒饵、0.005%溴鼠灵毒饵,采用毒饵站投放毒饵方法进行防治。毒饵站可用竹筒或PVC管材材制作,按每亩放置毒饵站1个,将毒饵20&30g放入基中部,耳朵朝下,将铁丝脚架插入田埂,毒饵站离地面3cm,长期存放。
二维码订阅
扫一扫使用移动设备定制阅读文章
主办:余庆县人民政府 承办:余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运行管理:余庆县人民政府电子政务办公室
地址:余庆县白泥镇河滨南路行政中心 邮编:564499 电话:9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 黔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稻的种子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