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带上bose降噪耳机损害听力有听力能不能学汽车美容

为什么带耳机耳朵会很痛_中医养生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为什么带耳机耳朵会很痛
养生之道网导读:为什么带耳机耳朵会很痛?坐公交和地铁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带着耳机听歌或看电视。但长时间带耳机会觉得耳朵很痛,那么为什么带耳机耳朵会很痛?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带耳机耳朵会很痛1、为什么带耳机会很痛人戴上耳机后,外耳的通道口被耳机紧紧地塞住,几乎处于闭塞状态。高音量的音频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传递到很薄的耳膜上,没有一点缓冲余地,听神经被刺激得异常,极容易造成听觉。所以出现了长时间戴头戴式耳机后耳朵痛的症状!另外,经常戴耳机听,还会造成一些全身性的不适,噪音会使人感到头晕脑胀,久之就会造成注意力不集中,使学生的反应的灵敏度及,有的还会出现烦躁不安、缺乏耐心等异常心理和情绪反应。特别是当前伴奏乐器大都是电子的、高音与低音相差很大,流行歌曲又较奔放,所以长时间戴耳机收听,更不利耳神经和身体的健康。2、戴耳机耳朵疼怎么办2.1、减少使用时间或停止使用耳机在这里建议您每天用耳机听1个小时,并且音量最好为最大音量1/10的音乐或其他东西,这样对于耳朵是相对安全的。2.2、正确选择配戴耳机选择质地较好、柔软舒适的耳机。耳机的软套如果有磨损要定期更换新的。发现有耳鸣、耳痛和听降现象,要及时到医院检查,并停止使用耳机。2.3、骑车、开车不要使用耳机骑单车、摩托车和开车使用耳机会分散注意力,容易发生交通意外,造成不必要的灾难,因此,、开车一定不要使用耳机。2.4、睡觉不要使用耳机睡觉时使用耳机,一般容易睡着,等睡醒后才发现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耳机,发生耳鸣、耳痛是常有的事,因此,睡觉一定不要使用耳机。2.5、耳部有不宜配戴耳机有外耳、中耳疾病,伴有耳痛、耳鸣、眩晕等症状的,疑似有脑瘫、智力低下、多动症、发育迟缓、儿童听力障碍的,不宜配戴耳机。3、戴耳机的正确方法电话耳麦垂直佩戴耳机头箍于头上,耳机应紧密贴在耳廓上,适当调节头夹T型板的位置,使之压在耳朵上方的头骨上,不要压在耳朵上。适当转动耳机的角度,使耳机平滑的贴在耳朵上。转动麦克风吊臂(注意不要强行转过内置的停止点),使麦克风吊臂延脸颊延伸到下前面即可。带耳机睡觉更安稳吗专家表示,我们在睡觉时需要的是一个安静的环境,而听着音乐无疑破坏了这种安静,虽然它隔断了外界的嘈杂,但却对耳朵造成了更大的影响。戴耳机睡觉会使耳朵内的耳膜长时间处在工作状态,得不到适当的休息,长期下来可能造成听力损伤,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而听音乐睡觉,可能使处于亚兴奋状态,不能得到彻底放松,达不到良好的状态。耳机的保养知识1、当我们在用到耳机或耳塞的时候千万不要硬拉硬拽,这样即会损伤耳机也有可能伤到我们的耳廓,请谨慎地进行操作。2、充分使用耳机品牌所配的附件,比如卷线器,有的耳机所配的线非常的长(3米),在不需要使用长线的时候可以将耳机用卷线器卷起来。3、对于活动量不大的、骑车等运动,用户可以戴普通的入耳式耳机。在家里,最好戴头戴式的,因为动作比较多,一会坐,一会站的,还有做家务什么的,可以防止线被被硬拉。在床上听特别要注意,如果睡着了,一不小心翻个身,就容易把耳机给压坏,或是翻身时导致身体与耳线的拉扯耳断裂。
06/2106/2106/2106/2106/2106/2106/0506/0506/0506/05
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
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
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
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06/27
养生之道网夏至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夏至习俗、夏至吃什么、夏至养生食疗、夏至节气饮食等与夏至节气有关的饮食养生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与夏至节气有关的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夏至养生专题。...网友实例:耳机发烧友的悲剧_耳机戴上瘾,耳朵还有救吗?_生活贴士_家庭生活_太平洋亲子网
耳机戴上瘾,耳朵还有救吗?
18:38:21出处:作者:佚名
1网友实例:耳机发烧友的悲剧  大都市的噪音给给现代人的听力造成了日渐严重的影响,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近几年,&耳机发烧友&多了不少,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用耳机塞着耳朵的男男女女。戴上耳机,塞住耳朵,世界的喧嚣与我无关&&但是,亲,你知不知道耳机已经&杀你于无形&了!  一、网友实例:&耳机发烧友&的悲剧  董阳就是一枚典型的&耳机发烧友&,他今年24岁了,典型的IT宅男,大学毕业后已经在某IT公司写代码写了大半年,每天朝九晚五的上下班,离不开他的不是他的女朋友,而是他心爱的耳机。戴着耳塞,按照当天心情,播着Linkin Park的重金属或者老狼的民谣,写代码的时候,周围的噪音太严重,没有音乐来隔绝外界,根本没办法专心做下去;等公车、等地铁,要把音量调到最大,已盖过公车的引擎声和环境的嘈杂,没有音乐就觉得时间比乌龟走得还慢。哪天如果忘了带耳机,马上会在天桥上随便买一个戴上。反正,宇宙已经无法阻止他了&&  董阳每天超过10个小时都戴着耳机,慢慢地会觉得耳朵&呼呼&作响,有时候还会耳痛、耳鸣,周围的朋友跟他说话时都要把声量提高一点,耳鸣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在女朋友的&淫威&之下还是去医院做了一下检查。医生发现,他的中耳、内耳膜已经严重损伤,不只听力在慢慢下降,如果再不停止戴耳机,就该带&助听器&了。  什么是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是指听觉系统中的各级神经中枢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而导致听力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退。世界卫生组织对听力残疾的定义进一步做出如下推荐:  1、成人:为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hearing thresold level)的平均值等于或大于41dB。  2、儿童:指15岁以下的儿童,其较好耳0.5、1、2和4kHz四个频率永久性非助听听阈级的平均值等于或大于31dB。 2长期戴耳机听耳朵的危害  二、长期戴耳机听音乐,&震&耳欲&聋&  对于董阳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耳机对他的伤害,也没有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听力。噪声对听力的损害是日积月累的,然而,你知道长期戴耳机是怎样伤害你耳朵的吗?  声音一般是通过耳廓收集,通过外耳、鼓膜、中耳、内耳而发生单纯的物理传播。打个比方,把耳朵比喻为蜗牛壳,&壳&里面有很多&纤毛&(即听觉神经末梢),它们负责把声音转换成我们能够识别的&信号&。经常戴耳机就是在伤害这些&纤毛&,而且这些&纤毛&一旦损伤,难以恢复。  当耳朵听的音量达到100分贝时,会造成不可恢复性听力损伤;若超过110分贝,会造成听力丧失病症。那么,我们耳机里传来的音量有多大呢?  耳机音量与其他物体音量对比图示  如图所示,专家表示人的耳朵对超过80分贝的声音会感到不舒服;在超过90分贝的环境中超过4小时,听力就会受到损害;超过100分贝,足以使人体内耳的毛细胞死亡,造成听力丧失;在70分贝以上的环境呆3年以上,会可导致噪音性耳聋。更可怕的是,这种长期的听力损害是不能逆转的。而我们耳机所传递的音量最高高达120分贝,对耳朵的伤害不言而喻。3如何判断你的听力情况?  三、做做判断题,查查你的听力情况  你知道自己的听力是好是坏吗?专家表示,导致听力受损的主要原因就是无处不在的耳机,其中年轻人是重灾区。然而网上有一份调查显示:83%的人表示每天都会戴着耳机听音乐或打游戏;93%的人习惯坐车时、走路时听MP3,并将音量调到最大;87%的人不知道这样做会对听力有损伤,而对自己听力情况非常了解的人只有可怜的5%。  1、 每天听耳机超过5个小时?  2、 你习惯把耳机的音量调到最大?  3、 你的耳朵会莫名感到疼痛?  4、 你被很多朋友叫做&大嗓门儿&?  5、 与人对话时,你经常说&听不大清楚,你再说一遍&?  6、 你看视频、看电视时,朋友们经常说&音量小一点?  7、 你接电话时,经常听不清老是换边吗?  8、 在聚会等吵杂环境,你经常感到耳闷?  对照以下这些情况,如果出现5条以上,那请赶紧把耳机扔进垃圾桶,然后坐车去医院挂号。4耳机强迫症如何拯救耳朵?  四、拯救耳朵四秘诀,耳机强迫症的福音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长时间戴耳机对耳朵的伤害是致命的,但是像董阳这样的&耳机强迫症&们总是难舍心爱的耳机。那么,如果你硬要用耳机,那也要用得得当,把耳机对耳朵的伤害减到最小。  1、听MP3:不超过2小时,不超过60分贝  生活中,我们听MP3的音量应尽可能低些,不宜超过60分贝,音量不要超过MP3音量的6成,连续戴耳机不宜超过1小时。因为,声音在60分贝左右是人体感到最舒服的音量,人们正常的谈话也是处于这个区间。在公交车地铁上,尽量不要使用耳机,因为我们这时候常常为了盖过噪声,会不自觉地加大音量,伤害了耳朵也不为所动。  2、耳机选择:头戴式耳机优先  在耳塞式耳机跟头戴式耳机中做选择,毫无疑问地选前者,头戴式的耳机比耳塞式的对听力的损伤更小。因为耳塞式耳机直接塞死耳道,声音没有任何出处,于是都向鼓膜冲去,对膜的耗损很严重,听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越来越弱。而一般来说,音量相同,头戴式耳机因为出更多的细缝可以&钻&,它比耳塞式耳机的音量会低10分贝,间接保护听力。  3、辅助工具:咀嚼口香糖  医生向我们支招,一边戴耳机听歌一边咀嚼口香糖,是可以缓解中耳的压力,从而有效减轻音量对耳朵的伤害。戴着耳机嚼口香糖的时候,耳测到的声波压力会降低1~3分贝,从而达到保护耳膜(鼓膜)的作用。这是不是很神奇?这是因为咀嚼食物时会拉扯耳朵,让送进耳朵的音量外泄,形成漏音,从而保护耳朵。  4、耳保健操:每天一次,预防耳聋  听完耳机后,耳朵会感到酸痛,如果每天晚上做一次耳朵保健操,及时对&耳朵&进行保养,对听力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1、 压:用食指尖塞进耳道缓缓左右旋转,然后拔出,让两耳鼓膜感受轻度震荡。  2、 捏:从耳轮至耳垂自上而下轻揉或搓捏5-10分钟,直到耳廓发热为度。  3、 拉:将两侧耳垂向下轻拉10&20次。  耳朵保健,超级简单的三个小动作,每天坚持有利于保护你耳朵的健康。但是需要提醒的是,耳朵内部构造较为脆弱,因此,耳朵保健操下手时,要轻揉慢按!
扫一扫关注亲子网微信
您身边的孕育好帮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相关知识点
||||||||||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原创&&]&& 作者:&&|&&责编:于梦琦
&&&&既然我们的耳朵这么脆弱,听力损伤又不可逆,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听力呢?可能有人会说,“把音量调小了不就行了吗!”,这个方法没有错;但这一种方法显然不足以让你的听力不受损,笔者在这里也为大家介绍几个简单又实用的小妙招,来减少听力受损的程度。对于耳机用户来说&尽量购买高阻抗的好耳机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经常配戴耳机听歌的用户来说,一定不要图便宜去买那些十分廉价的耳机,高阻抗的好耳机是不错的选择,因为音质好意味着音量不用太大。好的降噪耳机也是不错的选择,它不仅可以过滤外界的噪音,还能让你在正常音量下安静的听歌或者休息,保护你的听力;在飞机、火车或其他噪音分贝过高的地方,降噪耳机都可以有效保护你的听力。多去寻找大自然的声音&&&&如果你长期在噪音分贝过高的环境下工作,请一定记得尽可能每周到有山有水,鸟语花香的地方走一走;这不仅有益于你的身心健康,对于听力也是很好的保养。实在没有时间的话,就多听听一些带有大自然声音的音乐,多去寻找这些声音,对你的听力有好处。多给自己一些安静的空间&&&&最后也是最简单和有效的方法——安静,如果你明显感觉所在的环境很吵闹,可以用双手把耳朵捂住,同时别忘了把嘴闭上,这样可以大幅降低噪音对听力的损伤;当然如果方便的话,请直接离开吵闹的环境;安静可以让你更好的思考,安静也可以更好的保护你的听力;如果发现自己的听力有明显下降的迹象,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也请大家牢记听力损伤是不可逆的,注意用耳健康,最后祝大家都拥有健康的听力。&&&&&&&&&近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证实了一件几乎让所有身体正常的人都感到不安的事实——使用耳机听歌会损伤听力。其实关于这个问题的谈论已经不止一年两年了,然而当世界卫生组织再次确认这个事实后,那种内心的不安和后怕还是会影响每一个身体正常的人。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产品类型 佩戴方式
投诉欺诈商家:
天津重庆哈尔滨沈阳长春石家庄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兰州乌鲁木齐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郑州济南青岛烟台合肥南京杭州东莞南宁南昌福州厦门深圳温州佛山宁波泉州惠州银川
本城市下暂无经销商
4¥48885¥28886¥19997¥5199998¥18999¥49910¥319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英语听力训练方法分享:戴一支耳机听有声书籍
作者:广州新东方学校
许多年来,我一直对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名词概念颇有疑惑:听力。“听力”确实是存在的一个东西,然而实际上对语言使用者来讲,所谓“听力”是没必要命名、理解、使用的概念。“听力”就是干脆不必理会的一个东西——回想一下自己的母语习得过程,“听力”什么时候单独“练”过呢?
母语的“听力”之所以可以自然习得,道理非常简单:听得“足够多”。对母语使用者来说,每天除了睡觉之外的时间之外,几乎无时不刻在“听”——比“看”、“读”、“说”、“写”都多出许多许多倍。(其中“写”是最少的,这就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写”最难——无论是对外语习得者还是对母语使用者来说都一样。)
保守估计,一个正常人每天就算断断续续也有至少10小时的时间在“听”他的母语。一年就是3650个小时。很小的时候,可能听到了也不见得听得懂,但是过了15岁,如果他受过正常的教育,那么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听不懂”的了,一直到大学毕业大约21、22岁,就是3650
X 22个小时的“听龄”——大约八万多个小时。
其实,我总觉得学外语时,没必要单独练“听力”,即便有些考试比如TOEFL有单独的“听力测试”。只需要像(外语)母语使用者那样天天听、多听就好了。我自己就从来没有单独可以“练”过听力,我只是不停地听有声读物。大约从2001年开始,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永远单耳戴着一只耳机”——随时听英文版的audio
我上大学之前(1991年),几乎唯一可以找得到的英语音频资料只不过是“高中英语课本配套磁带”。如果书店里有一些双语读物或者音频资料的话,基本上99%是没文化的弱智挑出来的所谓“名著”之类——读不懂或者没兴趣读懂的东西,实际上比垃圾还无价值。但是今天这个时代与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大不相同
——人人都有互联网。互联网上能够找到的英文原版有声书籍是听不完的,种类完整,内容丰富,无所不包。
听有声书籍的一个重要技巧就是“只戴一只耳机”。两个原因:1) 两只耳朵都戴上耳机之后,跟读就可能“跑调”——就好像那些戴着耳机唱歌跑调的人一样;2)
不影响日常生活的任何方面——如果有人跟你说话,你也听得到,并且还可以暂时忽略audio book;等谈话完毕,又可以直接回到audio
book。我的学生中,听我建议的女生居多,很可能是因为她们有长发,上课戴着耳机都不会被发现……
听有声书籍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做到不知不觉把一本书听上好多遍。我一般都是先找来书精读完毕之后才开始听。“Outliers” 的audio
book下载了之后,直到印刷版拿到手读完之后我才开始听。全书的录音不过七个多小时,一周下来,已经反复听过好几遍。当初Thomans Sowell的Basic
Economics也是反复听了至少10遍——却没觉得耽误什么事情,随时随地可以听:餐桌上可以听、路上可以听、坐在出租车里可以听、跑步机上可以听……我刚刚数了一下,七八年之间,我至少用这种方法“读”、“听”了近一百本书。
印象中,当初我开始“总是戴着耳机”大约两三个月之后,就突然感觉什么都可以听得清了——有时候听不懂,只是因为其中的词或者短语不了解,时候差查词典就好了(也是因为这个才养成了先精读后多听的习惯)。其实只需要用两三个月就可以随随便便顺带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很多人非要用“复杂”的、“有针对性”的所谓“方法”把自己搞傻——真不知道为什么?
至于如何找到自己想看、想听的书,我写过一个帖子,不妨去看看:轻松搜索电子书。
另,大约两年前,我开始使用HTC手机——PDA和Phone终于集成在一起了,非常方便。最近又配上了个蓝牙耳机,就更方便了——只是经常有身边的人开我玩笑:“大叔,戴助听器了啊?”
跟读训练方法如下:
分析听力录音文本
遇到生词、不认识的词组,查词典;
标记出所有的双元音与短元音;
标记出所有单词的重音所在;
反复精听录音
分辨哪些单词被强读了?其重读音节的语调是怎样的?
有没有哪个重读音节伴随着更高的音高?
录音里被弱读的单词怎样读的?
哪些地方存在着连读?
哪些地方存在着失爆?
哪些地方存在着浊化?
有没有某一处存在着明显的停顿?
反复模仿录音
背诵整个录音
关于跟读训练,有一点必须说明,那就是,没有意外的话,你不可能完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一些人比另外更多的人运气好得不象话。这些幸运的人嗓音天生有着更好的音色与音质,并且拥有比大部分人更强的节奏感,也基本上因此他们具备比大多数人更强的模仿能力,于是,这些少数幸运的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仅显得学的更快、更轻松、更好,而且经常让身边的人觉得自己“学英语没有天分”而相当地自卑。
英语学习过程中,很多人因为没有想过“完整地模仿录音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产生挫败感,甚至自卑感,进而半途而废。要知道,那些被请去录音的人,都是音色悦耳,音质优良,节奏感很强的人——通常情况下,这些人还要经过专门的训练。若非如此,也不会有人请他们去录音——绝大多数人的声音如果录下来是不符合所谓“标准”或者“权威”的;甚至,不夸张地讲,相当数量的人就算是经过专门的训练也无法做到“标准”,顶多是“有所提高”而已。反过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即便一个人的音色很差,音质很糟糕,甚至毫无节奏感,那又怎样呢?难道就因为这个人音色差、音质糟糕、缺乏节奏感而禁止这个人讲话么?因此禁止他学习外语么?(从这个角度出发,就可看出那些嘲笑他人外语发音的人有多么愚蠢而又自以为是了吧?)
为了提高成绩,我要求我的学生每天都要做跟读训练。但这并不意味着说我要求我的学生一定要读成录音里的样子——实际上这是无论是谁都基本上做不到的事情(少数具备超常模仿能力的人除外)。语言学家Daniel
Jones在他那本著名的《The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中就这样说道:事实上,没有任何两个人说话的声音是一样的。我的观察是,很多情况下,人们甚至很难用一模一样的音色、音质、节奏重复自己曾经说过的话。
事实上,我要求学生做的是“用画漫画的方式进行跟读训练”。就算我们不会画漫画,也肯定看过很多漫画。漫画什么原理呢?漫画的原理是抓住三五个主要特征(一两个往往不够,七八个已经太多)而后对这些特征进行夸张(甚至扭曲地夸张)的描绘。比如,你看到一幅漫画,上面的面孔是一个“大鼻子”、“小眼睛”、“八十年代男性流行的盖耳长发发型”,再配上两个“大拳头”,那这幅画画的基本上应该是香港武打明星成龙了。
按照重要性来看,“强读/弱读”,“语调/音高”,“失爆/浊化”,“元音的长短”,再加上“连读/停顿”这么几个特征的模仿已经足够。至于/t +
j/可能发生音变,/u/结尾的单词后面如果接着一个元音开头的词汇,那么可能要加入一个/w/;词尾是/i/的单词后面如果接着一个元音开头的词汇,那么可能要加入一个/j/;/h/往往被“击穿”;/θ/与/e/是否一定要用牙齿夹着舌尖开始发音……这些琐碎的知识点并非不必要,而是,需要了解,但是更需要多说多练;反过来,只要多说多练,这些琐碎的知识,就算当初不了解,最终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全部学会。
连“最终做到完美”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没有任何人有权利要求你完美),那么“从一开始就完美”就是更加荒谬的要求了。我的健身教练曾经告诉我一个特别重要的道理——非常朴素的道理。他说,没有谁的动作是标准的,并且,刚开始的时候谁都不标准——根本做不到一开始就标准。所谓标准动作,都是在练过好长一段时间之后再开始一点一点纠正的,到最后大家比的是谁更接近完美。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学习的过程应该是这样的:1) 先胡搞瞎搞一阵子;2) 误打误撞摸到了一点门道;3) 反复练习、实践、修正;4)
最终依靠积累获得成就——做什么都需要时间。我常常给学生转述“聪明蜜蜂与笨蛋苍蝇”的故事:
美国密执安大学教授卡尔`韦克讲述了一个奇妙的实验:
把6只蜜蜂和6只苍蝇装进一个玻璃瓶里,将瓶子横着放平,让瓶底朝着窗口,看它们会有什么结果?向来善飞而又勤劳的小蜜蜂不停地在瓶底附近飞舞,企图找到出口,直到筋疲力尽,累饿而死。苍蝇可不管什么瓶底和瓶口,哪里光明还是黑暗,在瓶子里乱撞,不到两分钟的功夫,纷纷从瓶子口逃之夭夭。
怎么会是这样结局?
难道是蜜蜂飞翔能力太差?不是;难道是蜜蜂的眼睛不好?也不是。我们都知道,蜜蜂和苍蝇的眼睛都是由许多独立的小眼紧密排列而成,人们管它叫复眼。复眼的构造精巧,功能奇异,能够随时辨别太阳的方位,确定运动的方向。蜜蜂平时就是靠着复眼准确无误地找到蜂蜜,回到蜂巢。人们还按照蜜蜂复眼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制成了一种导航的航海仪器——“偏光天文罗盘”。不管是太阳尚未升起的黎明,还是阴云密布的黄昏,有了这只罗盘,船只都不会迷失方向。
问题显然不在眼睛上。因为瓶底朝着窗户,蜜蜂便不停地在亮处寻找出口,却碰到蜜蜂怎么也弄不懂的玻璃,对阳光的敏感和执着使它们不肯到瓶口——那个黑暗的出口去。是呀,黑暗与出口怎么能联系在一起。但是苍蝇可不管什么光明与黑暗,它们四下乱飞乱闯,瓶子又这么小,碰上瓶口的机会太多了,一群头脑简单、无所追求的苍蝇就这样获得了自由。
所以,很多的时候连“胡搞瞎搞”都是很重要,甚至很必要的;更何况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在准备托福考试的时候只不过是“没那么完美”而已呢?
不要花时间想没用的事情了,干活去吧!
刚开始的时候,分析、精听、标记、模仿、反复、背诵等步骤可能显得非常耗时费力,一星期处理一篇就够了。一个月后,可以适当提高速度,比如,一星期两到三篇。第三个月开始,你就会发现一天
一篇都做得到,这时候,你的进步可就已经不是一星半点了——其实只要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有巨大的飞跃。坚持三个月后,甚至没必要再不停地攻克新的听力录音了,只需要每天保证一小时跟读(可以在早上,也可以在晚上)就可以,把它当作备考托福中的“有氧运动”。当年我的基础相对较差,所以,我可是每天尽量随时都戴着耳机,能听多久就听多久,能跟读多少就跟读多少。
有一个小技巧。跟读的时候,不要两个耳朵都戴着耳机。你见过戴着耳机唱歌的人么?十有八九他们会跑调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两只耳朵都戴着耳机,所以听不到自己的声音,进而无法控制自己的声音,所以,自己跑调了都不知道。跟读,一方面要提高听的能力,更重要的另外一方面是,利用托福听力录音矫正自己的语音语调。所以,一定要只戴一只耳机,用另外一只耳朵监听自己的声音,这样才能随时矫正,随时微调。
新东方广州学校官方微信:新东方广州学校 (微信号:xdfgzxx)
最新鲜的教育资讯、最具意义的学习栏目、最直击心灵的正能量文章,码上扫一扫,关注我们吧!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含本网和新东方网)
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转载稿的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新东方",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速来电与新东方网联系,电话: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动降噪耳机损害听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