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投档线投档是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

河南取消高考三本录取批次 促进填报志愿专业优先
河南省日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提出从2017年起,河南将取消“三本”录取批次,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录取,还将促使学生填报志愿由优先选择学校变为优先选择专业。
据河南省招办副主任杜习民介绍,从2017年起,河南省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将合批录取,逐步减少普通本科录取批次,克服简单用录取批次来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倾向。还将加快推进基于考生总成绩、专业志向和学习特长的考生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方式改革。
河南大学招办副主任田歧立认为,此举对高校和考生都有好处。对高校来说,取消“三本”将给“原三本”院校更大的招生空间,给予高校更加平等的招生环境。同时,促使高校用办学质量和学科特色吸引学生,而不是想着如何升格;对考生来说,将来选择学校的范围更大了,淡化学校身份也有助于淡化学历歧视。
杜习民说,除了取消三本录取批次,河南还将探索以专业优先的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方式改革,促使学生填报志愿由优先选择学校转变为优先选择专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华商报 --
版次:[T15]
高招咨询会
到底是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纠结的人看这里
今日公布高考成绩,在接下来的25日-28日,填报志愿成为家长和考生最重要的事情。现在,我们就家长、考生填报志愿时常出现的问题,请志愿填报专家薛梅以问答的方式作以解答。  
问:报考中,梯度的“度”该如何确定,相差几分较为合适?  
答:志愿填报中“度”也要掌握得合理,才会有录取的满意。既然“度”要合理,那么,它一定不是恒定值。“度”的“分值”是多少,与报考愿望和报考策略相统一。以“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为报考策略,院校之间“度”的分差就要大一些,院校之间可以以10、8、5等分差来安排院校志愿。  
以“稳一稳”“稳一稳”“保一保”为报考策略,院校之间“度”可以稍小一些,院校之间可以以8、5、3等分差来安排志愿;以“保一保”“保一保”“保一保”为报考策略,院校之间的“度”可以很接近,院校之间可以以3、 1或者2、 2等分差安排院校志愿。无论是10、8、5的分差,8、5、3的分差,还是3、 2的分差,都不是恒定值,也可以是9、 6或者7、 4或者3、 1等等分差。因此,志愿填报技巧一定要活学活用、切忌照搬照抄。  
问:陕西实行平行志愿后,本科批次可以填报6个院校志愿,专科可以填报8个院校志愿。在录取开始后的依次检索过程中,假如当考生的志愿档案被某个批次的第一个院校志愿,也就是A志愿投档后,后面所填报的几所院校志愿就成为无效志愿,那么,在填报志愿时,虽然可以填报6所或者8所院校志愿,是不是也可以只填报1所院校志愿呢?  
答:在陕西省的招生录取中,本科批次或高职专科批次规定考生可以填报6所或者8所平行志愿院校,这样设计理由主要是给考生提供多次机会,让考生尽可能多填报自己喜爱和适合的院校,提高录取几率,降低录取风险。所以,建议考生尽量填满,充分享受和利用好已经赋予你的权利。因为,很多考生并不能十分熟练地掌握志愿填报技巧,甚至很多考生是在似懂非懂中就完成了志愿填报。因此,只填报1所或者2所院校志愿,如果被录取还好,但作为考生个人并不能够保证可以被其中的某所院校投档,如果连投档的机会都没有,就更谈不上录取了。  
问:到底是选专业优先好?还是选学校优先好?或者二者兼顾好?  
答:报志愿时,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的确是较为难以取舍的问题。但我认为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只能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大家一些建议:  
理工类考生,尤其是男生,应以选择学习工科专业为主,如电气类、机械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土木类、建筑类、地质类、矿业类、自动化类、能源与动力类等,也就是要以专业优于院校的思路为出发点。从就业的角度和工科专业本身的特点来讲,该类专业不可替代性很强。因此选择适合的专业,对将来的发展尤为重要。  
文史类考生可以选择的专业如财经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法学等专业。文史类专业相对于工科专业较好理解他们的专业内涵,大多从专业的字面意思就可以揣摩出一二,尤其是文史类专业可替代性强,因此文史类考生如果还没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建议可以采用院校优先的思路。这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大致的思路,家长和考生可结合考生自身以及家庭的人脉关系等决定是专业优先还是院校优先。  
专业与院校如何取舍最为纠结,建议要与报考愿望结合起来。一般在取舍院校和专业时,大多数会是这种现象:院校有名气,一定不会被院校的王牌专业录取。这时候就要看考生的报考愿望,如果是只想录取到一所有名气的院校,那么就要在专业上做出让步,优势专业和名校只能够是二选一。这不是低分考生要面对的难题,而是各个分数段的考生都要面对的问题。  
其次是与就业考研、出国等报考愿望的结合。与就业结合,就要以专业为优先来进行选择;若考虑出国就要专业与院校综合考虑来决定取舍;以考研为目标,就要专业占优兼顾院校来进行取舍。  
在“院校和专业”孰轻孰重的调查中,大学生普遍认为专业比院校重要,而高考考生和家长普遍认为院校比专业重要,这个“两极”寓意深刻。报考时,被名校的光环“迷惑”,不对“专业”负责,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性原因。进入大学后学习自己不喜欢或者不适合的专业,将来不在自己所学习的领域就业,势必就要走弯路或者是错位发展。  
问:如果有考研意向,在报考时应该注意哪些?  
答:这类考生可以考虑报考“本硕连读”专业。有学习基础学科意愿的考生则可以报考综合性大学,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武汉大学等。学习工科专业可以选择院校较多,但是尽量选择院校的优势专业为佳。  
在选择继续深造,如考研、考博时还要注意的是,有些专业适合考研,而有些专业不适合考研。如基础学科、工科专业考研会对长远的发展有好处。比如,法学、管理学、软件工程等专业并非需要考研,考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区别对待。  
华商报记者耿艳红
《华商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2017高考志愿填报:投档后院校分配专业原则 - 优秀范文网
2017高考志愿填报:投档后院校分配专业原则
高招投档过程只投到院校而不投到专业(北京的专科普通批除外),考生是否能录取和具体录到哪个专业,则是在投档之后,由院校根据事先公布的分配专业原则,对进档的考生进行专业分配。院校的专业分配原则每年会在院校的招生章程中公布,从各院校公布的专业分配原则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分别是分数优先原则、专业志愿优先原则和专业级差原则。考生在填报志愿前,一定要清楚这三种专业分配原则。
(一)分数优先原则
分数优先原则也叫“分数清”原则,它与院校的平行志愿投档相类似。分数优先原则,首先将本校进档的全部考生,按照总分从高到低进行排队,按该队列顺序,依次来处理考生的专业分配,显然排队在前的考生优先处理。其中具体到一名考生的专业分配的处理过程如下:根据该考生所填报专业志愿顺序依次检索符合条件的专业志愿,即先检索该考生的第一专业是否未满额,如果第一专业已满额,则继续检索第二专业,如果第二专业未满额,则分配录取到该专业,该考生处理结束,否则继续检索第三专业,以此类推,直至第六专业,如果六个专业志愿均已满额,则该生进入调剂处理程序,或者进入不服从专业调剂退档程序。
分数优先原则,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可以保障高分进档考生的专业志愿满足率,而对于中低分进档的考生则志愿满足率不占优势。建议考生在选报专业志愿时要注意将专业志愿拉开梯度,保证既要有冲高的专业,也要有兜底专业。
(二)专业志愿优先原则
专业志愿优先原则也叫“专业清”原则,它与院校的顺序志愿投档相类似。专业志愿优先原则,首先进行第一专业志愿的处理,将本校进档的考生,按照他们的第一专业志愿分成不同的专业队列,第一专业志愿填报同一专业的考生在同一个队列,按分数从高到低排队,按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当某个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因分数无法满足专业分数要求时,则等待,准备参加第二专业志愿的排队。当所有考生的第一专业志愿的录取全部处理完,再进行第二专业志愿的录取。以此类推,直至第六专业志愿处理完成。
从专业志愿优先原则的流程中,可以看到考生填报专业志愿顺序的重要性,第一专业志愿的优先权最大,越往后的优先级越低。对于某个专业来说,优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填报的考生。只有第一专业志愿报考不足的情况下,才有第二专业志愿以及后续专业志愿的录取可能。所以,考生填报时要结合自身的条件,注重自身的专业意愿,把最想上的、最适合的专业放在第一专业志愿。如果填的专业志愿顺序不当,即使高分考生,也不一定能进入到选报的志向专业。
(三)专业级差原则
专业级差原则也叫“分数级差”原则。它在分数优先原则的基础上,为尊重考生的专业志愿顺序,在专业志愿之间设置一定的专业分数差。各学校规定的级差不尽相同,一般在专业志愿之间设置1—5分的级差,也有只在前几个专业志愿之间有级差,后面的专业级差为0。专业级差原则是将本校进档考生按总分排队,由高到低依次录取,如果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则降一个分数级差到第二个专业志愿排队录取,如果第二专业志愿仍未满足,再降一个级差到第三专业排队,以此类推,直到最后第六志愿。如果第六志愿仍未满足,则该生进入调剂处理程序,或者进入不服从专业调剂退档程序。
专业级差原则,是在分数优先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尊重专业志愿顺序。考生选报专业时要理性对待专业志愿顺序,对中低分进档的考生,如果填报合理,被一专业录取的可能性就大多了。对于高分考生,如果填报顺序不当,分数会被一降再降,直接影响到理想专业的录取。
以上介绍的三种院校专业分配原则,考生要充分了解。考生在填报前还要仔细阅读北京市高招办发布的招生专业目录和招生院校发布的招生章程,了解意向高校的录取规则、条件。比如:有的院校一些专业对单科成绩的分数有最低要求;对于志愿分配的排序原则,有的院校以实考分数作为基准排序的,有的则以包含政策性加分作为基准排序。
陈晟老师:高考志愿填报专家;对我国高考政策有着深入的研究,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高考新政改革,有长达12年的高考咨询经验。擅长以精准的院校定位、便捷的使用方法受到考生及家长的广泛好评!
文章转载自网络,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
用户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高考投档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