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网上填报系统如何填的最新相关信息

2017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填好第二志愿
2017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填好第二志愿
  在志愿填报中,各批次的第一志愿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第二志愿也是不能掉以轻心。如何填好第二志愿?下面YJBYS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网!
  第一志愿与第二志愿
  从往年的统计看,第一志愿的满足率约为80%。
  一定要把每个批次的第一志愿选择好。每批第一志愿填报得是否得当,对考生在这一批中能否被顺利录取关系极大,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的。
  第一,由档案投放规则决定的。规则是齐步走,即每批都有几十所上百所大学同时录取,档案同时投放,而且是只要控制线上有档案,一次给足。但各校投放的分数不同,上下差几十分,甚至百分以上,也就是说全市每批次有规定的控制线,每所大学有各自的提档线。
  第二,是由档案转递程序决定的。每所院校都首先提取第一志愿考生的档案材料审阅,如录取不满时才提取二志愿考生档案,因此,第一志愿考生处于最佳候选位置。如果第一志愿选择不当,不但会很容易地失去最佳的候选位置,而且会给下个志愿的录取造成困难,从而导致一步不当,步步失控的局面。
  第三,是由现行的录取政策决定的。虽然在政策上明确规定大学不得拒收非第一志愿考生,但同时也规定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可以有条件,这些条件由各大学自主制订。从以往部分大学招收二志愿考生的要求和做法来看,主要是这几条:①志愿差,非一志愿考生必须高出第一志愿几十分。②预留人数或按百分比预留。③非第一志愿考生分数必须达到已录取第一志愿考生平均分。④其他附加条件,如只接收第一志愿为某大学考生等。⑤使用机动名额接收高出第一志愿考生几十分的非第一志愿考生。从这些要求和做法,我们可以看出各大学在一、二志愿的录取上是有区别的,这些做法有的显得有些苛刻但它是合法的。
  可以说我们现行的录取规则是志愿清,而且是志愿齐步走,即在同一时间录取同一志愿考生。由于录取规则不是分数段段清,即便是高分考生也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如果第一志愿选择不当,同样也是存在着低录或落选的危险。第一志愿选择不当轻则浪费几十分,重则落选。现在本科以上第一志愿的录取率已达到85%左右,一些名牌院校已达到或接近百分之百,所以一定要选好每批次的第一志愿。
  为防止考试结果不理想,二志愿也必须认真填报。招收二志愿考生的政策各高校都会在招生章程中表述。其实各在京高校如果关心北京考生,都想招收部分高分二志愿考生的。但招收高分二志愿考生多数情况下需要使用预留计划进行增招。并不是每所高校都有这样的条件的。一般一志愿提档分数不是特别高,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都有可能招收部分二志愿考生。因为具备自主招生的高校预留计划的比例要比没有此资格的高校大的多,在自主招生计划没有全部使用完的前提下,各高校还是愿意为本地区做点分内的贡献,招收二志愿高分考生。
  第二志愿不要选太热门学校
  志愿的填报其实是一个从信息搜集、资料准备到自我认识、综合考量的复杂过程。因此,提醒考生和家长在高考之前就要着手一些信息的准备,提前圈定部分学校和专业,不要等填报志愿时才临时&抱佛脚&。
  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强调的是第一志愿的重要性,因为每年很多高校录取时,第一志愿就满额,所以就无从说第二或其他志愿了,也就无所谓志愿院校梯度了。填报不妥当,即使超过本一线的分数,也可能跌到本科二批、专科层次,甚至落榜。
  虽然第一志愿满额率较高,但在每年的录取中,总有部分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要录取第二或第三志愿,甚至通过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填报时,一定要讲究技巧,拉开梯度,慎重填报第二、三志愿。&如果缺少梯度,二、三志愿就会形同虚设。
  适当拉开志愿&梯度&&同意调剂&不可忽视
  在高考录取中,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正好处在调档线的考生被录取了,而分数高者反而被退档。究其原因,除了专业志愿缺乏梯度、热门专业志愿过于集中之外,在志愿表上选择&不服从调剂&也是导致落榜的原因之一。对此,特别提醒考生,在选择&服从调剂&之前一定要三思。
  建议考生在填报时最好填写&同意&,尤其是河南的考生,考试压力大,升学压力大,这不仅可以增加录取的机会,降低因第一志愿落空带来的风险,对考分竞争优势不明显的考生也十分有利。
  如何填报第二、三志愿?
  虽然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的录取概率不高,但有时会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填好了它们,就提高了保险系数。报考第二、三志愿时,要特别注意了解院校的有关信息,尽量不报热门院校,也不要报明确表示不招第二志愿的院校。一般来说,第二志愿应选择那些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但办学实力不俗的院校,或是整体实力不太强但某些专业很有特色的院校。现在,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制定招生章程,明确公布本校的录取原则。
  高校对待第二志愿考生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明确规定不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一类是有条件接受第二志愿考生。比如,有的学校就规定了第二志愿和第一志愿的分数级差,一般二志愿要比一志愿高出30至50分;有的院校明确规定只接受某些名校的第一志愿落榜生。但是,如果某些学校的第一志愿生源不足,那么就要录取第二志愿的考生;加上第二志愿后生源还是录不满,就要录取第三志愿甚至是调剂志愿的考生。
  因此,应该重视二、三志愿的填报;同时,如果愿意&服从调剂&也一定写清楚,说不定被录到一个不差的院校。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2017高考志愿填报如何填好第二志愿相关推荐2017年各省市高考志愿设置及填报时间汇总“红色”表示2017年信息
志愿填报时间
本科招生高校设置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三个批次,并按顺序依次录取;专科招生高校按专科提前批、专科普通批两个批次依次录取。
本科志愿填报时间:6月25日8时至29日20时;专科志愿填报时间:7月25日8时至7月26日20时。
第一阶段本科志愿填报的批次主要有综合评价批次、零志愿批次、本科艺体批次、本科提前批次、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次、本科普通批次等。本科除综合评价批次填报安排在6月24日-26日,其余本科批次填报均在7月1日-3日进行。
今年,我市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设有七个批次,录取顺序依次为:艺术类及体育类本科批次、提前本科批次、天津市“农村专项计划”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艺术类及体育类高职(专科)批次、高职(专科)批次。
6月25日至6月29日12时,考生填报本科二批及以上院校志愿;7月29日至7月31日12时,考生填报高职高专院校志愿。
普通高校本科提前批、国家贫困定向(国家专项)本科批、市属本科一批专项(地方专项)批、专科提前批,均设2个顺序志愿;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职专科批均设6个平行志愿。
各类志愿填报时间均为日―28日,截止时间为日18时整,过时不得再填报志愿和修改志愿。
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设一志愿和二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每个志愿可填报5所院校,二志愿实行征集方式。本科二批设一志愿、二志愿和三志愿,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每个志愿可填报10所院校,二、三志愿实行征集方式……
根据我省高招录取安排,本科提前批A、B(军队院校、武警部队院校、志愿)将于6月16日10时至6月17日10时填报一志愿;提前特殊类型批、本科提前批A和B、本一特殊类型批、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对口本科批将于6月24日18时至6月27日18时填报第一志愿;本二特殊类型批、本科二批、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本一少数民族预科班将于7月20日11时至7月22日16时填报第一志愿;本二少数民族预科班、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对口专科批将于8月2日18时至8月4日16时填报第一志愿。
第一批本科(A、A1、B类)批次分别设置8个平行院校志愿,排列顺序为A、B、C、D、E、F、G、H,每所院校设置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考生填报志愿分填报本科(包括在提前批录取的司法、公安类院校的专科)志愿、填报专科志愿两个时段进行。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可在填报时限内修改所填报的志愿信息。
今年填报本科志愿的预填报时间为6月19日-22日(每天13:00―16:00),预填报志愿信息为有效志愿信息;正式填报时间为6月23日-27日(每天8:00时-16:00时);填报专科志愿为8月17日-18日(每天8:00时-16:00时)。
普通类本科提前批、专科提前批设2个有序的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4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专业服从志愿如填愿意,视为服从该校所有系科、专业;填写不愿意或不填写的,一律视为不愿意,愿意与否均为无条件。下同)。本科一批设7个平行的院校志愿,本科二批和高职(专科)批均设9个平行的院校志愿,每个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
2017年我省高考志愿采用网上填报的方式。网上填报志愿工作分为预报和正式填报阶段,正式填报又包含录取前的统一填报、录取中的分批次分阶段的征集志愿填报等环节,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时间另行通知。
文史类和理工类(分6个录取批次并按排列顺序录取)。
我省考生在高考成绩公布后采取网上填报方式,分三次填报高考志愿。
普通类提前录取志愿设置。实行以院校为单位的传统志愿。考生可填报不超过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可填报不超过6个专业志愿和专业服从志愿。不再设院校服从志愿。普通类平行录取志愿设置。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以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普通类提前录取和第一段、艺术类第一批和第二批第一段、体育类第一段同时填报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6日至6月27日。普通类第二段、艺术类第二批第二段和体育类第二段同时填报志愿,普通类第三段单独填报,具体填报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另行公布。
1.文科类、理科类各批次均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在各个批次设置了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2.体育类各批次均实行平行院校志愿设置,在各个批次设置了平行院校志愿、征求平行院校志愿。3.艺术类专业按专业考试方式不同,设置传统院校志愿、平行院校志愿和征求院校志愿。
第一阶段:6月27日至7月2日,填报本科院校志愿;第二阶段:7月27日至28日,填报高职(专科)院校志愿。
文理科录取分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职(专科)批,共5个批次。本科第一批和高职(专科)批的“平行志愿”均包含A、B、C、D、E、F六所院校;本科第二批的“平行志愿”包含A、B、C、D、E、F、G、H、I、J十所院校。本科第一、二批和高职(专科)批的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服从志愿。
文理科本科提前批次(包括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自主招生含高校专项计划)、高职(专科)提前批和艺术、体育类各批次院校为6月26―27日;文理科本科院校第一、二批为6月29日至7月1日;文理科高职(专科)批为7月3―5日。
文史、理工类:共设提前批本科、国家专项本科、第一批本科(包括、高校专项、综合评价录取、、等,地方专项、苏区专项志愿)、第二批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高职(专科)等6个批次。
6月24日9时-25日17时:网上填报提前批本科军事()、武警院校志愿(实行平行志愿,以下简称军事类志愿),期间允许考生对本次填报志愿修改一次。6月29日9时-7月2日17时:网上填报提前批非军事类本科、国家专项本科、第一批本科(包括、高校专项、综合评价录取、、等,地方专项、苏区专项志愿)、第二批本科院校、三校生本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次直招士官定向招生院校志愿,期间允许考生对本次填报志愿修改一次。8月2日9时-5日17时:网上填报提前批高职(专科)除直招士官定向招生外其他院校、高职(专科)、三校生高职批次院校志愿,期间允许考生对本次填报志愿修改一次。
2017年继续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在普通文史和理工类的本科普通批、专科(高职)普通批全部实行平行志愿和分批次征集志愿。艺术、体育等有术科成绩要求的专业不实行平行志愿。
各批次志愿及征集志愿填报的具体时间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另行通知,考生应及时登录。
文史、理工类设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职(专科)批四个批次;艺术类设本科提前批、本科A批、本科B批和高职(专科)批四个批次;体育类设本科批和高职(专科)批两个批次。
考生填报志愿安排在高考成绩发布和各类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公布之后进行,具体时间(包括各批次征求志愿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另行发布。()
考生志愿分为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一批(含等特殊类型招生)、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专科提前批(直招士官、航海等有特殊要求的专科)和高职高专批等批次。
考生志愿在网上填报,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在6月25日―28日,填报提前批(含艺术、体育类专科)、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专升本志愿和对口招生志愿;第二次在7月2日―7日,填报本科一批、地方专项计划本科批、本科二批;第三次在7月9日―13日,填报专科提前批和高职高专批志愿。
分五个批次依次进行录取:本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高职高专提前批、高职高专批。提前批文理类(本科、高职高专)均设6个院校的平行志愿,其他批次均设9个院校的平行志愿。艺术本科(一)设梯度志愿模块和平行志愿模块,其中梯度志愿模块设第一、二、三院校志愿(填报校考志愿)。
第一个阶段集中填报志愿时间 6月 25 日-28 日,填报批次有:本科提前批(包括文理类、艺术类、体育类、技能高考的本科),高职高专提前批(包括文理类、艺术类、体育类、高职院校联办本科和技能高考的高职高专),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第二个阶段集中填报志愿时间 8月 8 日-11 日,填报批次为高职高专批文理类(不含高职高专提前批文理类)。
高考志愿按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专科提前批、高职专科批,另设“单科优秀考生”志愿和“贫困专项计划”志愿。
本科提前批志愿(含该批的贫困专项计划)6月26日至27日填报,其他批次志愿6月28日至7月2日填报。有关批次的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分别为:本科提前批“军事院校”7月11日,“贫困专项计划”7月14日,本科一批7月21日,本科二批7月27日,本科三批8月5日,高职专科批第一次8月16日、第二次8月19日。
实行“平行志愿”的录取批次均设置第一、第二两个院校志愿组(地方专项计划仅设一个志愿组)。其中,本科层次院校,第一院校组志愿设A、B、C、D、E、F、G七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第二院校组志愿设A、B、C、D四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六个专业志愿和一个专业服从选项;专科层次院校,第一院校组志愿设A、B、C三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第二院校组志愿设A、B、C、D、E、F、G、H、I九个顺序排列的院校志愿,每所院校设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选项。
各批次各科类高考志愿设置及填报要求另文通知。
我区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设置分为单志愿、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三种模式。
本科提前批、高职高专提前批志愿填报时间:日10:00至6月28日10:00。其他批次志愿填报时间:日15:00至7月2日10:00。
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本科A批、本科B批、无需面试的专科提前批和高职专科批、以及在本科提前批录取的艺术类本科学校(不含艺术类“校考”学校)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
本科提前批(含需面试的部分专科学校)和实施“国家专项计划”的学校志愿填报:6月27日8:00至17:30。其中,在本科提前批录取的艺术类本科学校的填报志愿时间与本科A批学校同时进行。本科A批(含特殊类型招生、高校专项计划、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本省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办学的本科专业)及艺术类本科学校:7月6日8:00至8日17:30。本科B批:7月24日8:00至7月25日17:30。
我省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不含艺术、体育类专业)设置为本科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专科提前批、专科批共5个批次。
高考志愿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填报,其中本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4日17∶00,其余本科志愿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8日12∶00,专科志愿在7月5日12∶00前完成填报。对口招生的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志愿均在6月28日12∶00前完成填报。
今年我省全科类、全批次继续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填报时间为6月27日―6月29日。其中,考生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29日18时,确认截止时间为6月29日20时。
军校和军校生补填报时间为6月30日。其中,考生填报截止时间为6月30日18时,确认截止时间为6月30日20时。
报考体育、艺术类专业的考生,可以兼报文、理科类专业志愿,但填报有体育、艺术类专业本科志愿的考生,不能同时兼报文、理科类提前批本科志愿。
今年我省高考网上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7日零时至6月30日18时,考生须在此期间登陆贵州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系统()填报本科和高职(专科)各批次志愿。
2017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设置为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专科)批次。单设本科批次为面向国家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区)、省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定向招生。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专科)批次实行平行志愿模式。提前批次(包括艺术类、体育类)和其他特殊类型招生实行梯度志愿模式。
在考生分数、位次和各批次各科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之后,考生登陆“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填报志愿。填报志愿分两个阶段进行,提前批次、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职业教育(三校生)单独招生志愿在6月25日12∶00至6月28日18∶00填报;本科三批、高职(专科)志愿在本科二批录取结束后填报。
实施平行志愿的本科提前批B段、D段、E段、F段(层一:革命老区专项)、本科一批H段、本科二批J段、本科三批L段和高职(专科)批N段(层三:直招士官)、O段设置“A、B、C、D、E、F”6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院校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专业调剂选项。
第一次填报:6月25日20:00至6月27日20:00。第二次填报:8月4日20:00至8月6日14:00。
志愿根据录取批次进行设置,录取分五个批次:提前批本科、第一批本科(含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招收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简称地方专项计划〕)、第二批本科、第三批本科(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本科)、第四批高职(专科)院校或专业。
6月23日至27日:填报本科(含本科预科、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高校自主选拔、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不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本科)志愿、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艺术类本科专业)志愿、体育类本科专业(不含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体育类本科专业)志愿。
2017年我省普通高考招生录取批次设置及投档录取方式与2016年完全相同,即:提前单独录取本科、贫困地区专项、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省内预科、第三批本科、提前单独录取专科、普通专科等8个批次。
实行各批次一次性集中统一网上填报志愿方式。全省首次集中填报时间段为:日8:30至7月2日8:30。
自治区高校招生录取共分11个批次:本科一、二批提前批次(本科零批次):军警公安类、公办本科院校的艺术类、体育类和其它提前单独录取的本科院校(专业);贫困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自主选拔录取批次(设在本科一批次前);本科一批次;贫困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二批次;本科二批次;本科三批提前批次;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三批次;本科三批次;高职(专科)提前批次;高职(专科)批次。
新疆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批次为8个,依次是:①本科提前批次;②贫困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一批次;③自主选拔录取批次;④本科一批次;⑤贫困专项、南疆单列、对口援疆计划本科二批次;⑥本科二批次;⑦高职(专科)提前批次;⑧高职(专科)批次。
高考志愿分提前单独录取批次(含本科、专科)、本科第一批次(重点本科院校和经批准参加本批次录取的普通本科院校或专业)、本科第二批次(普通本科院校,包括独立院校本科专业和民办院校本科专业)和高职(专科)批次。
填报志愿统一安排在成绩和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公布后进行。我区设置所有批次志愿统一在6月26日至7月1日填报。您当前位置:&>&&>&&>&正文
家长们注意!新高考志愿怎么填?干货都在这
杭州网讯(见习记者迟竞新首席记者徐文杰)5月20日,一场聚集全国40多所高校招办负责人的新高考志愿填报说明会在学军中学举行。包括北大、浙大在内的全国40多所知名高校同时宣讲,再加上省考试院专家带来实打实的填报策略,家长们在朋友圈着急感慨:一票难求。不过您先别急,现场记者把干货都整理好了。  留意院校特殊限制每轮投档仅1次机会  新高考体系下,打破了传统的专业填报模式。同一类、同一投档段次的招生院校专业(类)中若干具有相对平行关系的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投档。  根据高考成绩,按实考人数的20%、60%、90%分三段划线和填报志愿,每段中1所高校的1个专业是1个志愿单位,每次可填不超过80个专业平行志愿。  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为前提,每次填报的志愿均只有1次投档机会,一旦被投档到其中的一个志愿,其余志愿即失效。若投档后被退档,其他志愿也不能再投档。  怎么填报?教育考试院的专家给出了报考策略:  其一,考生和家长首先要研究院校专业范围,选考科目只需1门符合报考院校要求;  其二,所填报的院校有无特殊要求,如单科成绩、体检、综合素质评价等;  其三,要留意招生专业的层次、院校性质、学费等信息。  最后,要对照查询生源计划,院校为单位的层次、专业(类)、选考科目范围、计划数等信息。  优先院校还是优先专业是个老问题了,专家介绍,这两个“优先”并非一刀切的标准,要区分考生的个人情况来分析。一般来说,对于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的,可以优先考虑院校;而专业取向明确、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成绩没优势、所选院校各方面类似的考生可以优先选择专业;此外,还要了解是否院校偏远或专业偏冷等因素。  分析好数据资料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  具体选择院校时,专家建议要合理定位,根据自身情况初步筛选出可以填报的院校专业。  考生可以参考的信息有近三年各院校投档线和相应名次、近三年各院校专业平均录取分、最低分和相应名次、高校招生简章、当年考生位次、相应的选考科目总分一分一段表。  第一步,新高考考生在使用自己的位次与以往高考第二批或第三批名次号进行对比时,应参考前一批或前两批的分数线,与成绩分段表结合使用。  第二步是排出不喜欢或录取希望很小的志愿,虽然志愿有80个之多,却不能存在随意填报也会录取的心理,存在无法投档或退档风险依然存在。既不能无视风险随意定位,片面选报一填了之,也不能忽视自己的兴趣特长,入学后发现专业完全不适合自己。  第三步是根据本人意愿进行排序(如院校性质、城市等因素),要保持志愿“梯次”,基本可按照“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原则,前10至20个志愿,可以冲刺自己分数优势一般的院校,中间20至30个志愿,填报自己的分数有一定优势的院校,最后20到30个志愿,填报自己分数优势很大确保被录取的院校。  需要注意的是,家门口或经济发达城市的高校,往往意味着“分数高、报考多、消费高”,而过分在意大学排名,则可能失去其他高校就读机会,即使高考分数较高,但一味追求热门专业,也有可能被“刷”。  名校新校区分数可能比本校还高  今天来到杭州的40多所在浙江招生计划如何?有何新变化?记者也打探了一下。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今年在浙江招生,全国招生计划是500人,浙江省大约为25人,深圳校区与哈工大本部毕业证和学位证完全相同。“深圳那边是新校区,说不定今年报的人数少。”  “深圳的分数说不定比本部还高。”这所老牌高校的深圳校区的招生老师方一出现,便被家长们团团围住。  哈工大招考老师介绍,开辟新校区是为了吸引南方生源报考该校,哈工大(深圳)的专业包括计算机、电子信息、机械类、土木类、材料科学与工程、经济学、自动化、环境工程8个大类。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同样也有很多家长咨询,珠三角区位优势、全英文授课模式再加上名校背景,都成为了吸引报考的理由。  一位2015级的学生家长介绍说,报考港中文,除了看高考成绩还要进行学校单独的笔试和面试,后者主要考核学生的思辨能力,能否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学校考试时间为6月15日(深圳)、6月17(杭州)、6月18日(上海),参加国内其他高校“三位一体”的考生可选择不同时间不同城市的考试。  浙大最受青睐转专业规矩得搞清  作为浙江人,对家门口的这所优质高校有着天然的好感,若说在说明会上哪所高校咨询人数最多,非浙江大学莫属了。  “如果考进了,但是专业不理想,能不能转专业?”这成为家长们主要关心的话题。  浙江大学招考办的老师也给出了有针对性的答案,少数物理、化学、生物分数很高的学生,在第一学期可转专业,一学期过后,只要对方院系愿意接收,浙江大学不设转专业限制,但也有例外的情形。  首先,报考浙大提前批次的学生,转专业只能从提前批次的专业中选择,不能转到普通批次的专业。  第二,浙江大学的部分专业院系有学院独立的代码,在跨代码转专业时要符合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心仪浙大,不过分数没有优势的考生,要留意这两点内容了。
相关标签: &
版权免责申明: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在本网本稿发表言论者,不代表本网评论,文责自负。
特别注意:本站所提供的摄影照片,插画,设计作品,如需使用,请与原作者联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删除:。
志愿填报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浙江高考志愿模拟填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