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寒潮分布是除青藏高原人口分布以外的广大地区,而青藏高

篇一:2016最新高考地理热点霸王级寒潮考点 霸王级寒潮考点 1、寒潮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多发时间:冬半年,以秋季和春季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防御方法:(1)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在大风到来前返港(2)提前有关部门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时空分布:源地、冬季风强弱、地形地势阻挡等因素,我国冬半年常发,影响范围大,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及四川盆地外。 灾害特点:降温辐度大、风力强、影响范围广、出现降温、大风、暴雪、冰害等灾害性天气。 寒潮的利:冻杀害虫;大雪缓解春旱。 2、厄尔尼诺(ELNINO) 1、概念:每年年终圣诞节前后,南美的秘鲁和厄瓜多尔沿岸海温上升的现象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它是热带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它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场产生变化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如秘鲁沿岸)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印尼、澳大利亚东海岸)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 2、“厄尔尼诺”对气候的影响:中、东太平洋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异常多雨,甚至出现洪涝灾害;热带西太平洋降水减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干旱。“厄尔尼诺”也会影响到热带以外的中高纬度地区,甚至给全球气候带来异常。就我国来讲,“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我国有可能出现暖冬气候;夏季,东北地区温度容易偏低,主要降雨带位置偏南,华北雨季偏弱的可能性大;登陆我国的台风也比常年减少。 3、厄尔尼诺发生时,由于水温高、秘鲁渔场浮游生物减少,鱼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死亡,所以以鱼为食的海鸟也将死亡或迁徒。影响生态环境 4、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所造成的气候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发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常年减少。 其次是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 第三是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 最后,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 3、生态问题的地区分布 ①东北地区:松嫩平原洪涝灾害和低温冻害;松嫩平原西部风沙、土地盐碱化、森林火灾与病虫害 ②东部平原地区:暴雨与洪水灾害,春旱与伏旱、地震、土地盐碱化沙化,沿海台风与风暴潮、渤海冰冻 ③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塌陷、滑坡、干旱、地震、雹灾 ④华南地区:台风、暴雨、风暴潮、春伏旱、地震、水土流失、洪水 ⑤西南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水土流失、森林火灾与病虫害 ⑥蒙新区:风沙与土地荒漠化、盐碱化、草原病虫害与鼠害、雹灾、冻害、地震 ⑦青藏地区:风暴、冰雪与冰雹、草原虫害与鼠害、地震 4、气候与自然带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有:我国纬度跨度大,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我国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昼越长,因此越往南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加之冬季风的频频南下,对我国北方的影响大。 2、我国冬季比同纬度其它地区温度低的原因是:受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影响(或受冬季风的影响)。 3、气温的年较差纬度越高,差值越高,原因是: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6、地质灾害的防御 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善生态环境。 7、大气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DD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转 载 于: 小 龙文 档 网:寒潮防范措施高考地理)垂直气流下沉DD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岸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 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 台风
旱涝灾害 寒潮 发生的时间
夏秋季节 春夏秋秋末、冬季、初春 发源地 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 蒙古、西伯利亚 影响地区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
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大风、雨雪、冻雨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 29、温室效应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 8、寒潮 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9、北极涡旋 通常情况下,北极涡旋并不会轻易离开北极地区。但去年12月底,位于冰岛的强大气旋式风暴将北大西洋的热量带向北极地区,使通常温度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的北极突然升温至0摄氏度以上,堪称北极的“世纪之暖”。在这个气旋式风暴“排挤”下,北极涡旋“被迫”离开极地,携带冷空气一路南下。其影响范围十分广泛,除了新疆和东北地区东北角,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不能幸免”。但今年元旦前一天,一股燥热的气流突袭并霸占北极点,北极涡旋被这股神秘力量赶出极地,被迫迁居西伯利亚! 但是,左边一个高压,右边一个高压,北极涡旋无路可退。这样一来,北极涡旋的出路只有一个:南下。它一南下,就是惊天动地的大寒潮,是寒潮中的大boss。这一次北极涡旋的中心直达渤海附近。 10、还有其他可能会考到的地理考点 会对农业造成什么危害? 对道路建设的区位条件的影响对工农业发展的影响
恶劣天气对交通的影响 请分析此次降雪对南方的经济作物有何影响请用地理知识解释霰是如何形成的 此次寒潮形成的原因、范围、可能会造成的危害和应对方法西伯利亚寒流相关知识点 对当地经济旅游发展有什么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篇二:步步高2015届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配套文档:必修一 第五章 第3讲 寒潮考点一 寒潮及其发生的原因
1. 2. 3. 动形成。 [特别提示] 寒潮天气实质上是发生在冬半年的快行冷锋天气系统活动过程。
1. 产生原理
2. 寒潮在我国的时间分布特征 全国性的寒潮一般出现在9月下旬到第二年5月之间,3~4月是寒潮活动的最高峰,11月是次高峰,平均每年约有3~4次全国性寒潮,但各年之间差异较大。 3. 寒潮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影响 受寒潮影响,都会出现剧烈降温,伴随大风、雨雪现象,但区域环境不同,其影响地区、4. 寒潮的“功”与“过”寒潮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具体如下所示:1.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013?安徽文综)下图为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区。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该种自然灾害是寒潮。
解析 虚线内是气象灾害分布区,该气象灾害主要在冷锋锋后,图示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可判断此气象灾害为沙尘暴。 2. (2013?重庆文综)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题。 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A.虫害
C.滑坡答案 B 解析 乙地(三江平原)冬季寒冷,害虫不易越冬,病虫害少,A项错误;地势平缓,不会发生滑坡灾害,C项错误;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化,易产生渍涝,但一般不会产生洪水,D项错误;春季常有寒潮侵袭,带来大风降温天气,给农作物带来冻害,B项正确。 (2013?四川文综)2013年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读图回答3~4题。
B.冻害 D.洪水
)3. 图示重旱的主要省(区)简称是 A.陕、桂、湘 C.滇、黔、湘
) B.滇、黔、蜀 D.陕、蜀、桂
) 4. 在发生重、特旱的地区,此时期最可能出现 A.滑坡
B.沙尘暴 C.森林火险答案 3.B 4.C D.土壤盐碱化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重旱发生地区集中在云贵川三省。云贵高原森林覆盖率较高,春旱易导致森林火险等级高。第4题,滑坡易发生在降水较多的季节,沙尘暴、土壤盐碱化都主要发生在北方。 5. (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读图回答 问题。 (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 (1)从西北向东南递减;盆地多于东西两侧的山地和高原(最高值出现在盆地北部地区,最低值出现在太行山以东地区)。影响因素:纬度位置;地形。 (2)水的热容量大,可减小地表温度的下降速度和变化幅度,减轻冻害。(若答出增加空气湿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水汽凝结释放热量等也可) 解析 (1)根据等值线上标注的数据可知,该地区总体上寒潮发生的总次数从西北向东南递减;就东南部地区看,等值线在盆地处由高值向低值凸出,说明盆地发生寒潮的次数多,盆地两侧的太行山和山西高原发生寒潮的次数少。从而不难发现,纬度高的西北部地区寒潮次数多,地势低洼的盆地处寒潮次数多,因此影响寒潮发生次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和地形。(2)水的热容量大,可以调节气温的变化幅度,降低地表温度下降速度,从而产生防御寒潮冻害的结果。 考点二 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1. 危害 2. 发生季节:我国寒潮多发生在冬春两季。
3. 预防措施: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人们可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做好防寒准备,海上 船只及时回港等。 [特别提醒] 春初、秋末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1)初春万物复苏,果树开花发芽,小麦等粮食作物开始返青。寒潮会使发芽的果树和返青的粮食作物幼苗遭受冻害而无法继续生长导致减产。 (2)深秋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寒潮会冻坏农作物,使未成熟的作物无法继续生长而导致产量下降。 我国其他重要气象灾害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其中气象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危害比较严重,除寒潮外主
篇三:《金版》高中地理 寒潮练习 中图版必修1 第三节 寒 潮 一、选择题 据武汉中心气象台统计,日晚,湖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中到大雪,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暴雪,风力达5~6级,局部达8级。十堰、襄樊、宜昌北部和恩施、黄冈、武汉的局部地区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除鄂西南外,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24小时内下降了10~13 ℃。据此完成1~2题。 1.造成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普降春雪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2.大雪后的半小时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武汉市交通没有受阻现象 ②很多人到武汉东湖梅园“踏雪寻梅” ③湖北大部分高速公路被封闭 ④黄冈市大街上水流成河 A.①②B.③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第1题,从材料内容可知:湖北受到了强寒潮的影响,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是快行冷锋,四个选项中,只有A项为冷锋。第2题,雪后半小时内,积雪融化量较少,局部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造成交通异常不便,为减少事故发生,高速公路应封闭。此时东湖梅园内,梅花与雪景相互衬托,成就了“踏雪寻梅”景观,吸引了大量游人。 【答案】 1.A 2.C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灾前准备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救灾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二是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灾中应急行动见下图。据此回答3~4题。 3.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B.泥石流 C.旱灾
D.水灾 【解析】
储备基地的救生物品应主要服务于附近地区的应急救灾,所以储备的物资与附近地区的灾害类型密切相关。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都是在发生水灾时要用上的物品,所以可判断该基地附近主要灾害是水灾。【答案】 D 4.影响应急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①储备基地到灾区的距离 ②自然灾害的种类 ③应急交通线的通行能力 ④储备基地的位置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应急时间是指从储备基地到灾区的反应时间。它的长短与两地的距离有关,同时还与交通线的通行能力相关。 【答案】 C 下图为我国2007年7月主要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从图中可知(
) A.塔里木河正值丰水期 B.四川盆地受台风影响暴雨较多 C.云南的暴雨与昆明准静止锋有关 D.东南沿海地区的龙卷风是副热带高气压造成的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降水量大的地方水土流失一定严重 B.干旱半干旱地区不会发生泥石流 C.沙尘暴只发生在春天 D.降水量大的地区也会出现旱情严重现象 【解析】 从图中可得此时我国正值高温的七月,塔里木河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的冰川融水,此时融冰量大,处于汛期;昆明准静止锋出现在冬半年。水土流失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当地植被有关,植被差的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我国西北地区也会发生泥石流现象;北方冬季也会出现沙尘暴天气;长江流域虽然年降水量大,但七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易形成伏旱天气。 【答案】 5.A 6.D日记一则:“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田地里的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塑料大棚被撕裂,有的塑料大棚被吹塌。夜间,在附近刚刚返青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起一堆堆的柴草,浓烟遮盖了田野??”据此完成7~9题。 7.从日记里看这里可能刚刚经历了(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侵袭 ⑤气旋过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8.农民燃烧柴草以产生浓烟的主要作用是(
) A.增强地面辐射,防霜冻B.增强大气逆辐射,防霜冻 C.减弱紫外线对农作物的危害 D.增加CO2含量,促进小麦生长 9.此日记记录的时间和地区可能是(
) A.春夏季;华北平原 B.夏秋季;长江中下游平原 C.5~9月份;三江平原 D.12~3月份;华北平原 【解析】 第7题,“今日风止天晴,气温骤降”,说明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特点。第8题,寒潮来前,农民在麦田边上点火,让烟雾飘在麦田上空可以预防霜冻,主要是增强大气逆辐射,起到保温作用。第9题,我国寒潮多发生在冬春两季,但是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春秋两季的寒潮。 【答案】 7.D 8.B 9.D 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橙色警报,强冷空气再度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据此,完成10~12题。 10.下列关于寒潮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暴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 B.寒潮影响的范围小 C.寒潮能够引发多种灾害 D.寒潮影响范围在陆地 11.我国寒潮标准不一致的原因是(
) A.寒潮源地不同 B.产生寒潮的天气系统不同 C.国家缺乏统一管理D.南北气候差异大 12.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 A.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及时回港 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解析】 第10题,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的季节是春秋两季。寒潮发生能够造成暴风雪、冰冻、冻雨、大风、风暴潮等多种灾害。第11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强冷空气抵达南方后强度明显减弱,难以达到规定的寒潮标准。第12题,只有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人们才能采取一些具体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寒潮带来的危害。 【答案】 10.C 11.D 12.A 13.我国广大农民对寒潮的防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采用熏烟法减轻寒潮对农作物产生的冻害,其原理是(
) A.增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 B.让作物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C.增强大气逆辐射 D.加热地表,提高土壤温度 【解析】 熏烟法能增加大气中尘埃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强大气逆辐射。 【答案】 C 二、综合题 14.读天气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是 (2)此天气系统移动到虚线所示的位置时,西宁的天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受此天气系统的影响,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这两个重要的灌溉农业区需要防御有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有哪些?(回答一个即可) (4)此季节,西宁与大连的气候差异主要有哪些? 【解析】 该题通过读图结合实例综合考查了冷锋天气系统等一系列相关知识。 【答案】 (1)冷锋 (2)冷锋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水、降温天气;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寒潮或暴风雪。 (4)西宁位于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大连位于沿海,海水热容量大,冬季气温高于西宁。 15.阅读下述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受寒潮影响,日晚上暴风雪突袭山东烟台和威海。截至5日暴风雪仍在继续,市区地面积雪已有20多厘米。 截至5日14时,烟台市芝罘、莱山区降雪量达到23.3毫米,牟平区达26毫米,三区5日单日降雪量均创下了烟台市气象局自1951年有气象资料以来的最高纪录。曾作为2005年中国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之一的烟台暴雪过程,当年12月6日单日最大降雪量为21.0毫米,而此次暴雪过程已超过该项纪录。 (1)我国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地区是(
) ①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②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③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④广东 台湾 海南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寒潮到来时,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等恶劣天气;对烟台、威海两市区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烟台、威海两市防御寒潮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其他地区相比,烟台、威海地区为何暴雪连连? 【解析】 该题通过读材料,考查了寒潮的影响范围及寒潮的危害,针对寒潮的危害,找出防御寒潮的方法,从气候、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综合分析烟台、威海暴雪连连的原因。 【答案】 (1)D (2)降温、大风、雨雪、冰冻 大雪、冰冻使市区交通阻塞 及时向市民发布雪灾、道路结冰和大风预警信号,号召市民积极行动清除路面积雪 (3)①来自西北方向的强冷空气持续影响该地区;②濒临海洋、气候温和湿润,具备充分的
降雪条件;③位于丘陵山地的迎风坡、暖湿气流沿山地爬升,对降雪起到促进作用。相关热词搜索:当前位置:
>>>下列关于我国寒潮的正确叙述是()A.寒潮大多发生在冬季,寒潮会导..
下列关于我国寒潮的正确叙述是(  )A.寒潮大多发生在冬季,寒潮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对农业生产危害很大B.在秋末和初春,寒潮发生的频次低,但是强度比较大,因此对农业生产危害大C.寒潮发生频次高的年份,农业生产的减产一定比较严重D.东北地区寒潮发生的频次高于南方,但是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有可能比南方小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源地是西伯利亚、蒙古一带.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4℃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根据题意.故选:A.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关于我国寒潮的正确叙述是()A.寒潮大多发生在冬季,寒潮会导..”主要考查你对&&中国的气候,季风&&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中国的气候,季风
我国的气候: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大多数地区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风寒冷干燥,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温暖潮湿,形成了我国的雨季。除青藏高原外,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为界,把我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我国的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以及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 我国温度分布特点: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我国由北向南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另外还有高原气候区。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我国干湿地区划分与分布特点:
我国气候特点与评价: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对比:
温度带划分对比: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降水分布与时间对比:
我国降水界限的划分:1.800mm年等降水量线,它大致经青藏高原东南边缘,然后折向东,沿秦岭——淮河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大于800mm,为温润区。是我国主要的水田作业区,农业以水稻生产为主;此线以北为半湿润区,以旱作农业为主;2.400mm年降水量线,此线大致沿大兴安岭—长城一线到兰州,向西南,经青藏高原到冈底斯山一线。此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大致分界线,也是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3.200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内蒙古中部——贺兰山——祁连山经青藏高原一线。此线大致是我国半干旱区和干旱区的分界线。年降水量200mm以下的地区,多为荒漠地区,除有灌溉水源的绿洲以外,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十分荒凉。我国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1.锋面雨带的形成: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2.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 中国干湿情况分布图:我国气候分布图:我国季风走向示意图: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及防治方法: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关于我国寒潮的正确叙述是()A.寒潮大多发生在冬季,寒潮会导..”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0186116821300671213133149632235[转载]青藏高原上有寒潮吗?
选修5的29页教材上“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而教材在讲我国气象灾害时,又说青藏高原不易受寒潮影响,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教材前后矛盾吗?................
我们常说,影响我国的寒潮,寒潮在天气预报中的规定,是这样的:因北方冷空气南下入侵造成24小时内降温达10℃及以上,并且过程最低气温达5℃以下时,定义为寒潮天气过程。且影响我国的冷空气的发源地主要是西伯利亚或北冰洋极地冰原气团。
在长驱南下时,中国大陆的众多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寒潮起到了阻碍作用,加上距离遥远和海洋暖空气的影响,到达东南沿海时影响力已经很小了。而且东南沿海近海附近有暖流活动,加强了暖空气的力量。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的原因是地形和气流的影响。在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的北面是秦岭山脉和青藏高原,挡住了冷空气,南面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温度本来就偏高。青藏高原因为海拔过高,冷空气无法爬上青藏高原的高度。所以影响较小,也就是说青藏高原海拔高所以北部的寒流不容易到达。这样看是否可以说:青藏高原不会有寒潮灾害?
但为何教材又提出:“青藏高原灾害带:主要指西藏、青海和四川西北部,以暴风雪、地震、寒潮、雪崩等自然灾害为主,对畜牧业造成严重灾害。”呢?
这可能就要从寒潮本质现象来说了:24小时内降温达10℃及以上,并且过程最低气温达5℃以下时,定义为寒潮天气过程。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所以那里的气温一天相差很大,如果24小时内也降温10℃,并且过程最低气温也达5℃以下,是否可以说容易造成寒潮灾害呢?&&
我想这样是否就可以解释&教材前后似乎矛盾的提法,实际上,我们在分析任何事情时,都应该就材料来回答问题,掌握问题的本质才是关键,不能断章取义。否则在考试中,我们将吃大亏!
切记!!!!!!!!!!!切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