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主要内容是什么.对此有何看法

浅谈清代蒙学教育目的的双重性
  纵观中国古代小学教育发展史,在先秦两汉时期,蒙养教育的目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道德行为规范训练,二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这种蒙学的教育目的在魏晋隋唐时代依然得到了贯彻。到了宋朝以后,由于儒学的复兴,特别是理学的产生,让蒙学教育的道德教化与行为规范训练的职能,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强调,并且,伴随着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从南宋以后,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的训练逐渐成为蒙学教育的主要目的,而蒙学教育的另一目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却被削弱了。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社会正处在转折阶段,作为社会教育的一部分,蒙学教育的目的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仅强调知识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而且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越来越在蒙学教育中占有主要地位。综合来说,清代蒙学教育目的具有双重性的特点。
  一、普及平民教育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阶段,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巩固,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前朝比较起来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在社会各行各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也得到了孕育和一定的发展。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明清时期新兴城市迅速发展,地区性的商业中心开始形成,各地市场联系紧密,地域性分工日渐明显;同时城乡商业得到了一定的繁荣,市民阶层得到了发展壮大,并且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有减弱的趋势,从商人数增多,而且出现了各具地方特色的不同的商业集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要求更多的人要掌握自己从事本行业工作的一些基本知识,这样对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目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之在平民教育上得到了普及。
  平民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普通民众,这种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考科举入仕途,而是为满足普通民众子弟读书识字的需要,为今后选择从工、从商等职业的人们提供基本的文化知识素养,因此教育内容主要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基本的读、写和计算的能力。
  (一)识字与写字教育
  识字、写字教学是蒙学教学的开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纯粹的知识技能教育,在隋唐以前,识字、写字一直是蒙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但单纯以识字写字为目的的学校不是很多,对于大多数小学来说,识字与写字的训练是包含在其他教育之中的。中国的识字教育的基本教材,宋元时代就已经大致定型。在这些教材中,最主要就是被简称为&三、百、千&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这三部蒙学教材各有特点:《百家姓》教授学生认识的仅仅是与姓氏有关的字;《千字文》受其体例所限,要避免重复字,同时受到南朝文风影响,追求文藻押韵,因此对于儿童的识字教育来说,无论是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些超出儿童的接受能力水平;《三字经》包含了关于人性、道德、历史、数学、自然、小学、四书五经乃至诸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语言也通俗易懂,老师稍作讲解,蒙童就可以明白意思。这本书还采取三字歌诀的方式,生动活泼,琅琅上口,容易记忆背诵。《三字经》的出现与宋代以后的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主流文化、以理学为核心的官方意识形态及科举制度关系密切,同时在内容、形式上也更有特色。因此,在传统的蒙学教材三、百、千中,以《三字经》的教学效果最好。所以一直到清朝,许多地方仍然都喜欢采用《三字经》作为蒙学教育的基本教材。除此之外,明清时期还盛行看图识字类儿童识字读本。这类读本往往图文并茂,通过每字或每词相应的图画,达到学习的目的。这种读本在教授蒙童的时候也非常简单易学,因此在出版后非常盛行,也给蒙童识字教育普及创造了一个有利条件。
  在清代的蒙学的识字教育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背诵与讲解相结合。此外还有一种实用的识字方法,即将与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用常用俗字写成押韵的浅显的文句,作为教材,利用空闲时间,教授那些贫寒家庭的子弟识字。通过这样的教材和教法,蒙童在一两年内就可以学会一到两千常用字,因此一个贫寒子弟进入村塾一两年,大体就可以掌握日常生活所常用的汉字,而且学童在学习识字的过程中,还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由于古人强调&养正于蒙&,把蒙童的写字与&正心&相联系,所以对写字教学非常重视,将之视为加强思想修养的重要途径;并且,科举考试对考生的书写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所以对于蒙童来说如果长大后要参加科考就必须从小练就一手好字,所以这种识字与写字技能的获得既可以满足一些蒙童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同时也为一些学生今后能够进入较高的社会活动打下了很重要的基础。
  根据有关学者估计,清代中国的识字率,男子为30%-45%,女子为2%-10%,这种比例尤其在商品经济较发达的江南地区更是达到上线甚至更高,这充分说明在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平民教育的普及程度之高。
  (二)计算教育
  清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众多地域性商帮的出现,要求人们在识字的基础上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因为在商业活动中,算账也是基本技能之一,所以在清代蒙学的平民教育中重视计算教育是其一大亮点。清代蒙童的计算能力通过学堂教育,蒙童可以认识记数文字、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的名称及含义、主要计量单位以及大小、多少等数字基本概念,并学习到与计算有密切关系的历法、天文等方面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反过来又促进了对计算方法的学习。有了这些起码的概念,在&九九计算歌&、珠算口诀等通俗数学教育手段的帮助下,学会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但是这种数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十分有限和非常实际的,清代中国民间应用数学的进步,大大推动了这种数学教育的普及。中国的计算教育发展到清代已经有多种方式了,除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盛行的算筹继续使用之外,最重要的计算方式应该是在明代开始普遍使用的珠算,这是因为,随着清代社会经济的发达,商业交往频繁,以解决应用题为特征的商业数学得到了发展。商人在买卖时候要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计算问题,而过去的算筹这种繁琐的方法已经不适应了,商业要求计算方法简便化,这样掌握好在应用数学中的珠算,便成为商人的一大要务。所以在清代珠算、笔算和口算方法的出现与普及对于普通民众能够获得起码的计算能力起了重大作用,同时各种基本算法的口诀化,对清代民间应用数学教育也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这些口诀琅琅上口,便于记忆,只要能够熟练利用这些口诀,运算起来就很省力、迅速和准确。由于这些特点,在许多情况下,甚至一些不识字的人也可以借助这些口诀学会计算,因此,基本算法的口诀化对于这些算法运用的普及和促进很大。另外,在清代蒙学教材中有两本教授蒙童计算性的教材较流行,一是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总括》,另一本为清代劳乃宣编的《筹算蒙课》,这也说明在清代蒙学教育中的确把计算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之一。所以,蒙童在初期的启蒙教育中,通过一些简单教材的阅读,既能够掌握今后日常生活所需要的一些汉字,同时也可以学会在工作中需要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有了这两方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也就可以具备独立从事一般经济活动所需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了。
  除此之外,蒙童在大众教育中,还可以接受到如对联、法律、习武等一般的技能训练,这些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技能,虽然很多蒙童并不是很精通,但作为在社会上活动的基本能力的掌握,大多数蒙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都是可以获得的。
  从地方志所作的一般性描述来看,到了清代,这种平民教育非常普及。接受教育的不限于富家子弟,尤其是到了清代中期,一般农家子弟入学读书已经不是罕见的现象了。在清代,富裕人家一般聘请教书先生到家里教育子弟,但是对于一般民众来说,也会由多家合聘一位教师,设立私塾学堂。随着大众教育的发展,这种私塾学堂也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就出现了许多由村社和家族出资兴办的社学、义学,并且常常得到官府的支持,甚至由官府出面兴办。此外,明清时期蒙童教材的增加,也从另一方面表现了大众教育的普及。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除了传统的识字教材外,完全作为实用目的的识字教材大量出现。另外,还有关于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专门知识的启蒙教材。这些实用性教材的内容,和为考科举应试的蒙童教育的内容完全不同,可以说是专门为大众教育编写的。这种各类教材的出现,大大丰富了童蒙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促进了大众教育的发展。在清代,随着封建制度逐渐衰落,商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趋势,在很多城乡地区,尤其在江南,经济都高度商业化,而大众教育中的读、写、算是从事任何商业活动的基本能力之一,因为在商业活动中,记账和算账是最基本的工作,而即使是最简单的记账和算账,也需要有起码的读、写、算的能力,所以这些基本的技能是不可缺少的。而且这些技能不仅是商业活动的需要,在农业和手工业的活动中掌握这些基本技能也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在清代出现了很多各种经济活动知识的实用性读物,对于那些想要扩大生产、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的农民、工匠和商人来说,读这些书对他们是有帮助的,所以必须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另外在接受教育的蒙童中,今后能够通过考科举做官的毕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因此,这种大众教育的普及造就了大批今后能够独立地进行生产谋生的人,所以其地位就越来越显得重要了。
  二、重视科考教育
  隋唐以来,科举考试成为封建王朝选拔人才的最主要的方式。当整个社会的人们竞相蜂拥挤向科举,把它作为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的时候,蒙学教育也在这种形势的刺激下得以发展,并为其服务。所以蒙学发展到清代,其教育的另一目的&&&科考教育,正是顺应了这种潮流,即以科举考试的内容作为主要内容对蒙童进行启蒙教育。尽管能够通过科举入仕而飞黄腾达的只是极少的一部分,但是,这种更高层次,有针对性的教育仍然对社会各个阶层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述了当时所流传的《得意诗》和《失意诗》,其中记载了最得意的是科举,最失意的也是科举,可见,科举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自唐以后,特别是明清时期,整个社会几乎完全笼罩在科举的气氛中,为了科举考试能&金榜题名&,无可争议地进入统治阶层,人们对子女幼年的读书教育就高度重视。所以此时的童蒙教材有很多都是迎合社会的需要来倡导蒙童要刻苦学习的,如《三字经》中就列举了一些学子刻苦学习以成大业的典范,十分明确地向幼童宣传&学而优则仕&、&光宗耀祖&的思想。元代程端礼在其《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中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理学与举业毕贯于一&,也就是应该把学习与科举统一起来。这本书在元朝曾被统治者颁行于各个郡县学官作为样板书籍,并且在这本书中特别为考科举而制定了一定的学习次序和方法,也作为元明清三代各级学校所实行的最典型的&教学计划&。清代费丙章题杭城义塾联云:&莫谓孤寒,多是读书真种子;欲求富贵,须从伏案下功夫。&尽管此时的蒙童尚处于幼年,不可能直接接受科举考试所用的儒家经典教育,而且大多数蒙学教材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从中还是可以看出来蒙养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落实到为科举服务。
  除此之外,清代科考教育的内容还体现在八股文上。由于从明朝开始,科举考试在形式上以八股文作为考试的专用文体,为了将来应对科举作八股文,在童蒙阶段就必须进行相关的基础练习。所以到了清代,这种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教育核心就是以训练八股文写作为中心的科举应试教育。围绕这个中心,在众多的童蒙教育内容中,学生从小就受到八股文的训练,因此在清代很多蒙学教材中,八股文及作法比比皆是,如清代塾师崔学古在《少学》中所列的&作文八法&讲的就是如何做好八股文的方法,所述的&作文五要&也就是如何做好八股文的五个要点。可见这些都是蒙学中必须学习的内容,由此可以看出在社会的大环境下,教育已经深深地打上了科举的烙印,相反很多蒙生对那些真正有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却置之不理。童蒙教育为科举培养能够应举之才,而这些人才考中科举后所能够享受的荣华富贵,又反过来刺激了蒙学教育进一步为科举服务,所以,王德昭说:&自科举之法行,人其速效果,十五而不应试,父兄以为不才;二十而不与于胶庠,乡里得而贱之&。充分体现了科举考试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社会效应。
  总之,一方面由于在清代社会对读书做官极度重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因此蒙学教育围绕科举来取舍教育内容的科举教育很有市场;但另一方面由于在清代科举考试录取率很低,应科考试的费用很高,大多贫困的家庭子弟欲经十年寒窗、一朝成名,还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特别是由于清代商品经济在前朝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出于社会性的普及需要,蒙学教育围绕从工、从商的职业选择来实施平民教育的地位就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加强。
下一篇:没有了
艺术设计是一种审美性的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服务于现实生活的手段,实用性与审美性是其重要的两个特征。设计美学...
自古以来就有舞蹈与武术同源近根的说法,但是至今为止,由于关于武术与舞蹈起源的问题一直缺乏可以证实的材料,众多学者也...
10 月24 日至27 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
我国民间美术的发展历程已经延续了数千年之久,民间美术属于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并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支...
一、引言 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
近年来,以二、三本院校为主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散文的定义可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说,广义上讲,散文是一种与诗歌相对的文学体裁 ;从狭义上来说,是一种与诗歌、小说...
0 前言 对于 CI 设计,有些人还不熟悉,事实上CI对企业品牌的塑造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CI作为企业形象战略,有其不可低估...
色彩在艺术家的手中,不仅是单纯的描绘与填充工具,而是表达艺术家内心世界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种心理的表达描述着人们...
摘要 作为法国最具有争议的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无法归类是杜拉斯最为明亮的一个标签,这一标签闪现出了杜拉斯的边...
一、 少数民族宗教艺术的美学表现 (一) 少数民族宗教建筑的美学形式少数民族宗教建筑艺术的美学表现指宗教建筑的形体视...
在我国恢弘、悠久的民族文化中,民间美术以其多姿多彩、种类繁多而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切美术形式的源泉。中国民间美...27.(1)概括两汉与宋代教育的共同特点.相对于封建官学.书院教学的有哪些优势? (2)明清时期江南教育较前代出现哪些变化?分析的变化原因?——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27.(1)概括两汉与宋代教育的共同特点.相对于封建官学.书院教学的有哪些优势? (2)明清时期江南教育较前代出现哪些变化?分析的变化原因?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 兴官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
材料二&& 宋代,学生入官学要受籍贯限制,而书院没有这一约束,学生可以越出本籍自由择师。书院允许学生中途转换教师。书院教育重在陶冶人的品格。四大书院是以理学家及心学家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他们一致反对以追逐科举及第为直接目标的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培养人的德性。书院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而以自学为基础。书院提供充分的书籍条件。教师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读书和研究学问方法的指导。教师指导主要采用答疑方式。宋代问世的“语录”,多半是师生之间质疑或解答问题的记录,是研究各个学派思想的重要资料。间亦讲学,事先均备有“讲义”。书院倡导学生、师生、师友之间开展学术争辩,学术上的争论并不影响彼此情谊。 请回答: (1)概括两汉与宋代教育的共同特点,相对于封建官学,书院教学的有哪些优势? 材料三&& 江南是明清中国科举应试教育最发达的地区,科举功名之盛,甲于天下,但是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出科技人才最多的地区,明清江南虽然为功名而苦读者数量众多,但是从明清史籍中可见到更多的人读书并不是为功名,而是为以后从事工、商、医(生)、幕(友)、讼(师)乃至农业等工作,他们所受的教育以识字教育及计算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方式上也并非与科举应试教育一样,而是使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方法。……迟至明朝后期,即使是在科举成功的人士中,也有许多人努力学习各种实用知识,以致明清江南科技人才辈出,数量为全国之冠。不仅如此,他们中的一些人还突破了蔑视“蛮夷”的传统的自大心理,对此时期传入的西洋科技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反应,徐光启就是其杰出代表。 (2)明清时期江南教育较前代出现哪些变化?分析的变化原因?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代& 兴官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材料二&&宋代,学生入官学要受籍贯限制,而书院没有这一约束,学生可以越出本籍自由择师。书院允许学生中途转换教师。书院教育重在陶冶人的品格。四大书院是以理学家及心学家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他们一致反对以追逐科举及第为直接目标的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培养人的德性。书院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而以自学为基础。书院提供充分的书籍条件。教师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读书和研究学问方法的指导。教师指导主要采用答疑方式。宋代问世的“语录”,多半是师生之间质疑或解答问题的记录,是研究各个学派思想的重要资料。间亦讲学,事先均备有“讲义”。书院倡导学生、师生、师友之间开展学术争辩,学术上的争论并不影响彼此情谊。请回答:(1)概括两汉与宋代教育的共同特点,相对于封建官学,书院教学的有哪些优势?(7分)材料三&&江南是明清中国科举应试教育最发达的地区,科举功名之盛,甲于天下,但是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出科技人才最多的地区,明清江南虽然为功名而苦读者数量众多,但是从明清史籍中可见到更多的人读书并不是为功名,而是为以后从事工、商、医(生)、幕(友)、讼(师)乃至农业等工作,他们所受的教育以识字教育及计算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方式上也并非与科举应试教育一样,而是使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方法。……迟至明朝后期,即使是在科举成功的人士中,也有许多人努力学习各种实用知识,以致明清江南科技人才辈出,数量为全国之冠。不仅如此,他们中的一些人还突破了蔑视“蛮夷”的传统的自大心理,对此时期传入的西洋科技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反应,徐光启就是其杰出代表。(2)明清时期江南教育较前代出现哪些变化?分析的变化原因?(9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汉代 兴官学以养士,重选举以取士,养士皆学儒经,取士皆选儒生。 材料二 宋代,学生入官学要受籍贯限制,而书院没有这一约束,学生可以越出本籍自由择师。书院允许学生中途转换教师。书院教育重在陶冶人的品格。四大书院是以理学家及心学家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他们一致反对以追逐科举及第为直接目标的学校教育和社会风气,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在培养人的德性。书院教学采取自学、共同讲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而以自学为基础。书院提供充分的书籍条件。教师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读书和研究学问方法的指导。教师指导主要采用答疑方式。宋代问世的“语录”,多半是师生之间质疑或解答问题的记录,是研究各个学派思想的重要资料。间亦讲学,事先均备有“讲义”。书院倡导学生、师生、师友之间开展学术争辩,学术上的争论并不影响彼此情谊。请回答:(1)概括两汉与宋代教育的共同特点,相对于封建官学,书院教学的有哪些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三 江南是明清中国科举应试教育最发达的地区,科举功名之盛,甲于天下,但是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和出科技人才最多的地区,明清江南虽然为功名而苦读者数量众多,但是从明清史籍中可见到更多的人读书并不是为功名,而是为以后从事工、商、医(生)、幕(友)、讼(师)乃至农业等工作,他们所受的教育以识字教育及计算教育为主要内容。在方式上也并非与科举应试教育一样,而是使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方法。……迟至明朝后期,即使是在科举成功的人士中,也有许多人努力学习各种实用知识,以致明清江南科技人才辈出,数量为全国之冠。不仅如此,他们中的一些人还突破了蔑视“蛮夷”的传统的自大心理,对此时期传入的西洋科技知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反应,徐光启就是其杰出代表。(2) 明清时期江南教育较前代出现哪些变化?分析的变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25分)材料一&在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所著,苏世军、周宇翻译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湖北教育出版社)一书中,我国古代有七人入选。&其中有以下三位孔子&&&&&&&&&&&&老子&&&&&&&&&&&&&&&&&&&&孟子&&&&&&&&&&&&&&&(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其入选《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理由。(表述其主要思想主张及人物影响)(8分)(2)儒家思想为什么到汉武帝时期才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2分)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言所行,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3)据材料二、三分析朱熹与李贽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材料四&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呜呼,岂设君之首固如是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4)概括材料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2分)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知识例举黄宗羲的经济主张(2分)材料五&康有为是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回答(5)例举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两本著作?(2分)这些著作体现了作者宣传新思想的什么特点?(2分)材料六&1915年袁世凯政府同日本签订“二十一条”,袁世凯在天坛祭天,复辟帝制材料七&“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朽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得将这班反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涮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招牌也是挂不住的。”&——《陈独秀文章选编》(6)根据材料六和材料七说明新文化运动发生的背景。(4分)&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404 Not Found
The requested URL /yan.php was not found on this server.
Apache/2.2.3 (CentOS) Server at spedu. Port 80当前位置: >>
浅析明清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
浅析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与学校教育[摘要]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是一种国家通过考试选拔文官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从隋唐确立到清末1905 年废除,历经 1300 余年,对学校教育的影响颇为深远。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对学校的影响已深入骨髓。在明清 科举制度下,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关和场所;学校教学内容也受到了限制,教学内容单一呆板,抑制
了人才的创新;学校 教育直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文章试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关键字]明清;科举考试;学校教育;八股文引言:科举制从隋唐确立,经宋元完善,发展到明清进入全盛期。明太祖朱元璋以濠梁之民的身份崛起于元末群雄之间,在长期征战厮杀中深知“聚贤任才,立国之本”的道理。在他统一全国后,经过连续开科举 取士之后,发现科举所举得人才行事能力不佳,于洪武六年二月诏停科举而用察举。然而荐举的情况并不比科 举好,他通过实践反复比较,最终于洪武十七年将科举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并使其成为定制,成为 明清两代统治者恪守的“永制” 。[1]p72-73明代科举以“四书”“五经”命题,考生所作的经义、书义之文,仿效 、宋王安石提倡的经义格式,文体使用对偶,内容沿袭程、朱旧说。后又经过一代代士子吸收演变,科举制度的 革新,八股文形成,并最终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得以固定。明代还将学校纳入科举体系,使“科举必由学校” ,学 校成为储才以应科目的地方,使人才培养和选拔完全联系起来。明代的这些改革进一步完善了科举制度,使其 高度定型化、程式化,完全成为取士的正途。而清代这种形式更为严重,学校完全以科举考试为教学任务中心, 一切教育都服务于科举考试。学校沦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关,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 明清,封建专制化的思想达到了顶峰时期,其思想,文化,教育政策都是以中央集权为目的。八股文的出 现标志着科举考试进一步的形式化,科举考试作为绝对为统治者服务的制度,其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文化专 制,思想禁锢的趋向也更加明显,科举成为了当时士人唯一的入仕之阶,也禁锢了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明 清时期科举制发展到顶峰,学校教育完全沦为了科举考试的附庸,八股文成为了学校教育的重点,求学者学而 不知所学。本文将主要从明清时期学校性质和明清学校教学内容来论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带来的影 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成为科举的预备机关和场所 科举制将读书、做官紧紧联系在一起,学校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完全根据科举而定。连最初以培养人才为 目的的书院也摆脱不了其钳制。最终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改变了学校教育的性质。一是体现在使明清官 学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二是培养人才的书院在科考影响下也逐渐变成为科举考试服务的场所。 1.明清官学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 明清官学主要有两种,即中央一级的国子监及地方一级的府学、州学和县学。明、清两代的学校,从国子 监到府、州、县学最初的教育意图都是培养人才和“善教化” 。但是在科举制度影响下,无论国学还是地方学,第 1 页共 6 页 都丧失了教育的功能,而成为应试和入仕的准备场所。如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一书中提到: “为清代学 校的主体的国学和府、州、县学,直可谓有考课,无教学。??国子监课士之唯以科举入仕为务。国子监但有 考课、而无教学可见。 ”[2]p112可见,上到国子监下至府、州、县学都已经丧失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功能,只不过是以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为最终目的。 因为科举注重八股文,所以学校教学内容也以八股文为主,学校的一切教育都是为了应考。学校教学注重 八股文,政府干脆选定编辑一本《钦定四书文》作为标准范文,考生只需要死记硬背。考试考什么学校就教什 么,考试怎么考,学校就怎么教。这就必然导致学校教育受科举考试支配,培养只会应试的人才,学校成为科 举制的附庸而存在,学校的一切培养目的、培养计划、教学内容都是为了科举考试而服务。 2.书院逐渐成为服务科考的场所 书院作为学校教育的又一种补充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明成化以后至嘉靖朝书院发展达到一个高潮。 康熙年间又得到广泛发展,雍正以后又出现了乾嘉时期和同光时期两个活跃期。书院创办之初是为了教育士子, 但是到了清代也逐渐受地方管辖。 “鹤蕴埔恚椴⒅vW、祠祀、考n之地,但明重vW,而清重n考。 ”[3]p3892考课分官课和师课,官课省城由督、抚、司、道主持,府、州、县由该地方官主持。师课由院长主持。大概每月官课一次,师课二次,所以这样一来,师生的学业也同受政府查验。 明代的地方儒学生员有权参加科举考试,充贡京师国子监而进入仕途的,而书院的生徒却没有这种资格。 到万历年间后,书院一直要求享有乡试的名额,于是出现了“书院科举”的名目。如白鹿洞书院原规定有洞学 科举两名,每遇大比之年,这两名生徒可与地方儒学生员一起参加乡试。后来参加乡试的名额增值五名。[4]p98这样,书院拥有了参加乡试的名额,就与府州县学没有什么重大的差别,都成为科举的附庸了,书院的官学化 已十分明显。 到了清代,书院逐渐官方化,成为学校教育的辅助机构,培育科考士子。清代书院的设立或修复多先经奏 准,由帑金或地方公项维持,受地方督抚与官吏的监督。正如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一书所说: “大抵清代的 学校制度,府、州、县学为地方学,国子监为国学,二者构成学校系统的主干。由地方学出贡为真、监生。即 可入仕。旗学、社学与书院为此系统的支派,但同受政府的管辖、督查和经费的支持,与府、州、县学暨国子 监也尚有组织上的联系。 ”[2]p104清代书院重在考课,所以多数主讲者也只知道从事考课而不讲学,而考课又大抵重在诗、文两项,所以书 院还是在为士子科举做准备。汤成烈在道光、咸丰年间的论清代学校一文可以看见。文章说: “昔之书院,为名 贤讲学之地。???今也不然,不问品学,但以处京秩之居忧及甲科之归林者,每月一课,一文一诗,批校竣 事,即索修脯,未尝进一士与之读贯。???其主讲之得名者,大抵揣摩风气,决取科举名已耳。是书院之于 学校,犹之以水济火也,庸有愈乎?”[5]p114总之,明清的各等类学校无不受到政府的管制和监督,而其都以教人科举入仕为宗旨。学校成为士子入仕 的阶梯以至于出现“科举必由学校,而学校起家可不由科举”的说法。其实当时的人们对于学校教育成为科举 附庸的弊端已早有意识,如汤成烈所说:国学、府学、县学, “考其学业,科举之外无他业也;窥其志虑,求取 功名之外无他志也。 科举之学志在功名利禄,至于圣贤义理与道德文章不过是表面化的东西,这个弊病朝廷 ” 不是不知道,但是科举一日是士子进身之阶,学校课程就一日为科举之学。府、州、县学与国学如此,书院也 逃不开如此命运。第 2 页共 6 页[5] 清代各等类学校, 甚至连考课学生一事都不能认真举行, 孙鼎臣在道光、 咸丰年间论清代教育, 依他所见, 当时的太学与地方学,在育人才方面只不过是徒有虚名罢了。 学校既然成了储才以应科举之地,又都受政府的统辖和管制,所以并不能在教育上得到独立的发展。终使 学校丧失生命力,无论学校所定的规制如何的严密,理想如何的崇高,结果会使其教育呆滞而至衰败。 二、科举考试决定了学校呆板的教学内容,抑制了人才的创新 明清科举考试皆以四书文取士。明清将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每三年一次,会试是由 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于乡试的第二年举行。殿试则在会试后当年举行,应试者为贡士。乡、会试首场考四书 文三题,五经各四题,士子个滓痪坏诙】悸垡黄⑴形逄酢②②尽⒈砀饕煌ǎ坏谌】季⑹贰⑹蔽 策五道。三场之中又以首场最为重要,而首场之中尤以四书文为重。乡、会试如此,童生院试与生员的岁、科 试也如此。首场四书文与五经文用八股体,称为制艺,也称时文。也因此八股文成为科举考试最重要文体。 八股文每篇文章均按一定的格式、字数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八股文格式固定,诸如怎样破题,承题,八股,落下??如何起、承、转,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在字数上 也限定为五百或七百字。繁琐的格式使应试者只能亦步亦趋,不敢逾越半步。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一 书说: “但一种考试,其形式和内容都有严格的规范和限制,不得稍有逾越,而国家的教育和人才的进退即以此 为转移,则其锢闭人的聪明,束缚其思想,而扼塞其知识,殆势所必至。 ” 格式使士人得不到自由发挥,束缚了读书人思想。 由于科举考试题目由《四书》《五经》里出,所以《四书》《五经》成为生徒学习的必修课而《四书五经 、 、 大全》成为学校的主要教材。至于律学、书学、算学的教学科目与科举考试的科目相同,如注重习字、习时务 策,也是适应科举的要求。又如,考试文体为八股文,学校就注重训练、教授如何写好八股文,而忽视了其他 科目的学习。学子天天以《四书》《五经》为课本内容,很少涉及其他方面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学习,而儒家经 、 典免不了带有迂腐之气,大大影响了学子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思想僵化,没有创新能力。 士人为了取得功名,皓首穷经,一味的揣摩圣贤的言行和时文的程墨。越到后来,连经书也不读了,顾炎 武《日知录?拟题》说: “记其可以出题之篇,及此数十题之文而已。 ”[6]p308 [2]p123可见,八股文这种呆板、固定的清代徐大び屑ゴ淌咳说摹兜狼椤说: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生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 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 《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宋皇、汉祖是那一朝皇帝?案头放高头讲章, 、 店里买新科利器。读的来肩背高低,口角嘘唏。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7]p167-168讽刺读书人只知道读死书。八股文兴盛以后, 士子为应付科举考试, 往往无暇研读本经、 “四书” 只读书商们刊刻的各种八股文范本。 , 自八股文范本盛行后,凡是勤于诵习的士子即使不读本经、 “四书” ,参加科举往往也能中举人,中进士。因此 社会上普遍认为读八股文范文是获取功名的最佳途径,以至于形成只读范文不读“四书” 、本经。当时“天下之 人,唯知此物可以取功名,享富贵,此之谓学问,此之谓士人,而他书一概不观。 可见当时只看八股文范文 ” 的士人只能呆板的背诵。 冯桂芬的《论时文》说: “有明、国初之时文,未尝不根柢经史,胎息唐、宋古文,程墨有程,中式有式, 非可鲁莽为之。 ”[9]p124 [8]但是清中叶以后就渐不如以前了。又说: “近二、三十年来,遂若探筹然,极工不必得,第 3 页共 6 页 极拙不必失。谬种流传,非一朝一夕之故,断不可复以之取士。 ”[9]p124薛福成也说: “八股取士,行之已五百余年,陈文委e,巢说相仍,而真意渐汩。遂使世之慕速化者,置经史实学于不问,竞取近科闻墨,模拟剽窃, 以取科第。 八股文不尚实学,士子以空疏的文字应举,这种风气实在败坏人才。又如汪廷真自述其主持赣省 ” 童试时所见: “童生之中多有文理颇顺,问以四书白文,不能记忆;五经、三传,竟未识面。又有十一、二岁童 子,五经尚未闭卷,而试牍,成b已多。败坏人才,莫此为甚! ”[11]p123 [10]由此可见,败坏人才已至如此。四书文消磨人才,其弊端早已显露,但八股取士当时之所以知其陋弊而不变是因“变之而未有良法美意, 以善其后”[12]p122科举支配下的学校教育培养出的是记诵经典章句、善于文辞而缺乏实学的人才。士子为科举而学,学校为科举而教,这就导致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向应试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抑制了人才的创新,另 一方面也导致了中国自然科学的落后以及这方面人才的匮乏。 科举制也使知识分子热心从政而不关心自然科学,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古代教育的发展,使中国教育畸形发展。 三、科举制度促使学校教育直接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 科举制度取士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维护封建统治,所以科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让教育意义发 生了质的改变。从科举考试设题的内容来看,很多题目都涉及到政治主张,这需要考生很明确统治者意图,这 样才能答出既有发挥又能符合统治者的试题。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很有才华的人却没有考取到好的功名。一方面 学校成为为官场输送人才的场所使社会人才消乏;另一方面科举考试对学习观和教育观的形成影响深远,“官 本位”思想根深蒂固。 君主用士治天下,其所期望的的必然是能研读儒学,尽忠尽孝之人。科举制将读书、应考、做官三者联系 在一起,士子都把应试中举作为关系到自己人生前途的大事。学校不再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而成为为封建统 治培养做官人才的机构。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前仆后继,为梦想进入官场而参加科举。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 研究》一书中说: “结果科举制度下的教育,即以维护传统的政治社会体制以为统治的皇朝务言,也终不能善尽 厥职。论者有以人才的消乏归咎於学校者,而不知在清代的取士制度之下,学校成为科举的刍狗。 ”[2]p124学校的教育内容都服务于科举考试,考生只需死记硬背儒家经典,而不会灵活实践。这必然导致培 养出的人才只能应试而缺少实际能力。汤成烈论清代学校一文,便说: “国家设立学校,而以科举道之, 故教化不行;教化不行,故人不事学业。???故曰,科举之法兴,而学校之业废矣。 咸丰元年,御 ” 史王茂荫上疏论振兴人才,以济实用也道及学校与科举的关系。他说: “臣闻上年皇上特诏广言之时,内 外大臣,亦深以士习空疏为无用,於教育人才、挽回风气,叠有奏请。顾其教育挽回之术,言者多责之 教官,议者亦遂责之教官。夫士子方见墨卷小楷,为梯荣之捷径,虽教官日督以实学,亦复何益。所谓 所令反其所好,民不从也。 ”[13]p125 [5]“学而优则仕”思想深入每个学子的心里,讲实用之学必定无用。科举不能造就人才,而人才的登进又出自科举,则人才消乏乃必至之势。 中举之路,举步维艰,但纵然是“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句功名误煞人” , 。 成千上万的士子终身追求,孜孜不倦,至死不悔, 因为这是他们,尤其是平民布衣改变身份和命运的唯一出路。 因此,社会上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五尺童子,耻不言 ; ; 文墨焉”的畸形学习观和教育观,从而“官本位”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影响至今。为符合这种社会潮流, 学校为科举而教,教育功能日渐低落。科举制不仅影响了隋唐之后的中国古代教育,我们今天的教育模式仍受第 4 页共 6 页 其影响,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 ; ; 自有颜如玉”的观念仍顽固地存在于大多数人的头脑中,所以当今教育界才有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大 学生择业观不正确等问题的出现。 但是,也应该看到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也有其积极意义: 1、科举制无形中扩大了受教育者的社会面,使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得以推行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即教育不分贫穷、贵贱、地域的差别,所有人不分士庶、等级的差别都有 受教育权利。明清时为发展教育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贫穷地区大力发展“社学”和“义学” ,对于普及民众教 育具有深远意义。 科举成了社会成员获取功名、地位与权力的重要途径,社会成员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进入学校进行 学习文化知识,参加科举考试,这就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据一些外国学者统 计,近代以前,中国南方农村不少地区的识字率是比较高的,这说明了科举考试对普通民众的教育有重要影响。[14]2、 在科举考试影响下,中国主流传统文化得以维系 中国传统文化以孔孟儒学为主导,孔孟的儒家传统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科举考试则使这一 传统文化得以维系。科举考试是一种考察儒家知识和观念为标准的选官制度,儒学是其教育内容的选择。只有 按照统治阶级钦定的儒家经典所主导的价值规范来应试,才能获取功名。这就使士人为应试而沉浸于儒家文化, 另一方面也使儒家文化价值得以认同和普及。罗子曼也说“科举制度曾是联系中国传统的会社动力和政治动力 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 ”[15]p338可以说科举考试在一定的时期一定的程度上维系着儒家的文化价值,同时也维系着中国的传统主流文化。 科举考试作为选官的中介,刺激了科举考试。科举考试成了统治阶级钳制士人的诱饵,学校也成了科举考 试的预备场所和附庸。从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人才的种类、结构、数量的要求也不同,培养人才的教育体制也随之发生变革,教育 顺应时代的要求进行变革也是历史的必然结果。参考文献:[1]綦晓芹.科举[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7. [2]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84,02. [3]事例.卷三九五.礼部学校各省书院.书院条. [4]尹选波.中国明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5]汤成烈.学校篇.盛编经世文续编,卷六五. [6]顾炎武.日知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7]随园诗话[M]卷二十.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8]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卷十六.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第 5 页共 6 页 [9]冯桂芬.校]抗议(清咸丰十一年)卷下.改科举议.台湾:台湾学海出版社影印本. [10]薛福成.治平六策.葛编,经世文续编.卷十二,治体三:治法上. [11]汪廷珍.学约五则.盛编,经世文续编,卷四,学术四:法语. [12]舒赫德.议时文取士疏.经世文编,卷五七 [13]王茂荫.敬筹振兴人才以济实用疏.盛编,经世文续篇,卷十六.治体九用人下. [14]吴莉.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 26 卷第 5 期. [15] 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Analysisof the Q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and the school education[Abstract] as a unique examination system of China's feudal socie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is a national system of selecting officials through test selection civilia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established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abolished in 1905, after more than 1300 years, is quite far-reaching impact of school education. Especially to the Qing Dynas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f schools has penetrated the bone marrow. In the Q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school became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preparatory bodies and spaces, school teaching content has been limited, teaching contents of a single dull, inhibit innovation in the talent, the school education directly to the feudal ruling class. The article trie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to be addressed. [Keyword]the ming and Qing Di stereotyped第 6 页共 6 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清科举的主要内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