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至五年级的小女孩可以用钱去激励去学习吗?

第12章 四至五年级:丰富的体验让学习更快乐(3) - 妈妈学校 - 诺哈网
·· · · · · · · · ·
第12章 四至五年级:丰富的体验让学习更快乐(3)
发掘孩子的天分,理性决定留学
观察:孩子天分显现的时期
所谓天分是指与生俱来的能力,它并不是在学习中日渐提高的能力。谁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天分,如果在成长期间不进行训练的话,也有可能一直不显现出来。
每个孩子发育的程度不同,所以发现天分的时期也不同。一般来说,艺术、体育天分多在幼儿时期被发掘,音乐和美术天分则是在小学四年级之前被发掘,运动天分在肌肉完全发育的小学四年级以后才开始显现,数学或科学领域的天分是在基础知识几近完善的中学时期才被发掘,而语言天分则会更晚一些。
父母总是对自己的孩子具有何种天分而好奇不已。如果按照父母的期望来看,每个孩子将会有无限的潜能有待开发。但孩子一到了高年级,父母就会变得不安起来——孩子好像学习并不太好,也没什么特殊天分。有些父母还无视孩子的天分或感情,将他们硬拉进被社会认可的领域中去。但因孩子没有兴趣,所以很难坚持下去。
还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而送他们去留学。在决定送孩子去留学之前,应该好好关注一下孩子的才能和资质。不要单纯地想让孩子说好英语、认为外国教育方式好就送孩子去留学,教育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不少家人还要做出巨大的牺牲。
虽然从前有一段时期,人们因“物以稀为贵”而对留学回来的人另眼相看。现在却大不相同了。留学生本来就多,竞争也很激烈。加上还有不少留学失败的事例。在发现孩子的天分后,认为孩子可以凭借这种才能谋生而必须深造的时候,再选择留学吧。孩子还小,道德教育应比学习更为重要。无论何时都可以学习,但形成优秀品格的时期却稍纵即逝。
行动:通过观察发掘孩子的天分
想要发掘孩子的天分,就应该在平时仔细观察他们。孩子的性格如何?
对哪些事物感兴趣?做什么事时最投入?
孩子看上去对无意间掠过的事物也有兴趣并注意观察,如果父母无法从日常生活中获得有效信息,可以带孩子去露营、旅行、听音乐会、参观美术展或看体育比赛……带孩子接触了多种事物后,父母就可以从更宽广的范围内发现孩子的兴趣。父母如果观察得仔细,通过孩子的行动和表情就会知道孩子喜爱什么。
在发掘孩子的天分时,最重要的是要客观地去观察。只有抛却自己的贪心和先入为主的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判断。有些孩子喜欢动植物,而有些孩子却喜欢交朋友;有些孩子喜欢自己独处、安静看书,也有些孩子还很小却喜欢做家务、做饭。孩子所喜欢的事物,只有父母用心观察才能找到。
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许多妈妈把她们为孩子布置的课外学习称为“必须做的事”。就连自身不喜欢课外学习的妈妈们也认为:至少应该让孩子学一项乐器或体育运动。这些父母常常烦恼的不是孩子想做什么,而是自己喜欢孩子做什么。这样也就无法得知孩子所喜爱的事物了。让孩子在接触多种艺术、体育领域后,由他们自己选择吧。只有这样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才不会认为自己是在学习,而是在玩耍,从而自然地消化和吸收所学到的内容。
一次性让孩子参加过多的活动,还不如只让他专注于一件事。虽然才能多对孩子非常有益,但同时去做过多的事,孩子会因疲惫而失去兴趣。一件事最少也要让孩子集中精力做6 个月以上,只有持续一段时间做某事并做到某种程度,才能判断出孩子是否具备这种天分。
然而,孩子还很小,即使是自己喜欢的事,也很难长时间坚持主动去做。
此时,父母的肯定和表扬就会成为动力。不要说一些“你做得最好”之类的话来把孩子与他人进行比较,应该对孩子自身的成长过程进行表扬,如:“今天做得比昨天好多了哦。”以更完美的自身为目标而努力,孩子的自信也会大大提高。
如果为了培养孩子的才能而想送他去留学,就需要观察孩子是否能适应留学生活。许多孩子因受不了独立生活的孤苦而不能好好学习,不得不回了国。品德未见有所提高,倒是胖了不少。每天放学后参加一些访问名校或是露营等活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既可以借此观察孩子是否能适应独立生活,还可以让孩子体验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
享受:等待和观察的乐趣别有一番滋味
父母面对孩子时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虽是自己所生,又与自己截然不同,却活脱脱又是另一个自己。也有这样的情况:都是自己所生,老大和老二的天分却完全不同。做得好与不好不是重点,此时正是发掘孩子天分的探索时期。
什么样的人才是幸福的人呢?为做好自己喜欢的事而生活的人!找到孩子的天分,并不是说要把孩子培养成那个领域最厉害的人,而是让孩子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并幸福地生活下去。相信并耐心地等待吧。如果父母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孩子自己会找到未来的方向。等待和观察的乐趣,也别有一番滋味!
怎样抚育有天分的孩子呢?
问题:上四年级的女儿画事物惟妙惟肖,画得挺不错的。周围的朋友都让我送她去美术学校学习,我却担心孩子因以入学考试为主的教育制度而失去创造性。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天分呢?
回答:请您不要因孩子具备好的天分而苦闷,要知道许多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天分,又是找专家咨询又是送孩子去读辅导班。但并不是说将一项才能如同塔一样堆得高高的就是好事。高塔很容易倒塌。只沿着一个“途径”
走来的孩子,如果他心中的高塔倒塌,就很难再找到另一条道路了。
小学是奠定学习基础的时期,如果基础牢固,无论孩子今后做什么事,都会起到支撑作用。不妨让孩子把多领域的学习有机地融为一体,融会贯通。
因此,最近人们都认为综合教育较为重要。
不要只局限于一个领域,让孩子多去体验。纵观教育,在上大学之前都是基础教育。发挥才能的针对性学习在大学才正式开始。因此,不要让在小学时期发现的某种特殊天赋局限了孩子的一生。
我认识一位颇有名气的画家,他在看到孩子的画画天分后,并没有送孩子去上美术辅导班。他认为,现在在美术辅导班中所学到的恰恰与将来进入大学后所要求的相反。习惯按照既定的思维模式去画画后,就很难发挥创意了。这位画家将重点放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基础上,让孩子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练笔时,常去大自然中玩耍,还经常带孩子去看画展。
请这位家长多带孩子去看看其他画家的作品,拉着孩子的手去画廊吧。
当看到丰富多彩的画作时,就跟孩子聊聊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表现出来的,也可以问他,如果是他来画想要怎么表现。画廊中有许多孩子们喜爱的生动有趣的画,那里还会经常举办一些名画展。
如果有机会,也可以让孩子见见优秀的画家并参观他们的一些画作。我小时候画画也不错,偶然遇到过一个很优秀的画家,每个月去看一次他的画作,有幸听到了很多金玉良言。
将每件事都赋予含义,仔细观察的话,整个世界就是一幅巨大的美术作品。要想画得出色,接触丰富多彩的世界要比在辅导班接受制度化的绘画课程强得多。经典文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因此让孩子多多阅读像《四书三经 》一样的好作品,并进行思考。这所有的经历都会逐渐积累起来成为孩子的“财富”,人生的巨幅画作也会雄伟地铺展开来。
是否应该早早送孩子留学?
问题:我的儿子现在上四年级,我和丈夫正在烦恼要不要让孩子去国外读到大学毕业。我周围的朋友都坚决认为要早送孩子去留学,我真的有些迷茫了。
回答:有些孩子是天才,对于这样的孩子就应该向专家咨询尽量发挥其才能,最好可以送他们去最能发挥其才能的地方。
但如果并不是一些特殊情况,大部分孩子就算在我们的国家接受教育也可以啊。我国某个教育学家甚至还说,无论是私人教育还是早期教育,韩国都是最棒的国家之一!有些早期留学的孩子们每到假期都会回到韩国,接受艺术、体育方面的培训。有时为了发挥孩子的某种才能却让孩子承受过多痛苦的,正是留学。
无论如何,孩子不能和家人分居两地。孩子还不能独立生活,送去留学也会令父母整日担惊受怕。本可以生活得好好的,为什么一定要弄得不开心呢?某位妈妈每天都打电话给留学的孩子,询问他:是否做完作业了?与同学能否和睦相处?因为不安而用电话对孩子进行监控,这会使孩子渐渐讨厌与妈妈打电话。
如果要送孩子去留学就必须信任孩子。如果做不到,最好就不要送去留学。
就算只留下爸爸整日像候鸟一样飞来飞去,也对孩子不好。此时,对孩子来说,品格的培养比教育优先。应该在小学时期与家人一起生活,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家庭成员。如果说非要去留学,全家人就一起去吧。
请看一些早期留学的实例。如果只看好的、成功的正面新闻,就很难进行理智的判断,所以也请从一些失败的例子中学习经验教训吧。
留学回来后不适应国内学校生活
问题:我家上五年级的女儿,在小学四年级之前都在澳大利亚留学,回来后却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在讨论课上,她似乎对要好的朋友说韩国学校的课程很枯燥,很想回澳大利亚。
回答:千万不要责备因觉得辛苦而想回到澳大利亚的孩子,对于像“你觉得哪里辛苦呢”等之类的问题都不要问。成年人有时也会不习惯突然改变自己的生活,还是多花些时间陪陪孩子吧。让曾在国外课堂上自由发表意见的孩子现在一动不动地坐着听课,她当然会觉得辛苦了。
然而,如果还要再转学去澳大利亚,也会很辛苦。因为不是自己的故乡,异地生活不会总是尽如人意。在韩国生活虽然有许多不便之处,但也有许多优点。与民族、历史、文化和传统相同的人们生活在一起,也方便了许多。
食物当然也很可口。这些都是在澳大利亚享受不到的优点。同时,也要接受韩国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请向孩子说明以上我所说的优缺点。在韩国生活的孩子刚开始去澳大利亚时也难以适应,但后来也完全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因为有这样的潜力,现在回来韩国也可以适应得很好。请多多鼓励孩子吧。
由于孩子临近青春期,也许她会比从前更辛苦。但如果能完全适应,也就说明这孩子具备了将韩国和澳大利亚两国的文化和语言融会贯通的优秀潜质。无论如何,孩子得到了其他孩子无可比拟的锻炼机会,是个幸运的孩子。
虽然要吃点儿苦,但有重要的意义。
韩国现在也在逐渐改变上课方式。虽然彻底改变尚需要一段时间,但上讨论课的地方也有不少啊。可以跟学校老师说明自己孩子的困惑,拜托老师帮忙安慰孩子郁闷的心情。还可以让孩子在放学后更加专注于自己所喜爱的活动。
如果只专注于眼前的问题,可能会找不到答案。不妨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如果让孩子看到自己有落后于他人的可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反而会成为孩子成长的契机。
妈妈学校:如何发现孩子的天分?
孩子选择得最多的领域即为孩子的天分。
随着孩子的选择,我们同时可以发现孩子的很多潜在才能。
语言天分:
喜欢读书。
能长时间地集中精力读书。
读过的内容都能记下来,喜欢对他人讲述。
早于其他孩子开口说话。
喜欢倾听他人讲话。
长大后的愿望是当作家或诗人。
喜欢读的书有很多。
很早就开始说话和阅读。
善于发挥指定题目进行对话。
阅读成年人的报纸或杂志。
比起同龄人,更喜欢和大人聊天。
喜欢查字典或查百科全书。
能随机应变,使用贴切的词汇。
喜欢诗、童话和随笔。
能简单概括小说的故事梗概。
能确切地表达自己的理解。
很容易记住故事、童话、历史事实和日常事物。
能轻易地向他人说明自己的想法。
数学天分:
喜欢思考数学。
很准确地理解数学、运算、时刻和金钱的概念。
对数数、测量、称重、按事物的顺序排序感兴趣。
想要找出事物的特定类型或规律。
不停地提问,奇怪机器是怎么运行的。
非常关注各类自然现象。
能很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孜孜不倦地研究偶然发现的问题,直至解开为止。
运动天分:
能很好地掌握身体平衡,行动敏捷。
喜欢室外活动。
喜爱操作人偶剧或戏剧。
惟妙惟肖地模仿他人的动作。
以身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
善于运动。
较早开始走路。
喜欢玩橡皮泥和裁剪游戏。
好动、很活跃。
喜爱舞蹈和体操。
交际天分:
在同龄人中当领头儿的孩子。
能清楚地区分喜欢和讨厌的人。
能很好地与他人产生共鸣。
常被朋友们选为合作伙伴。
责任感强。
能轻易听懂他人的话,并表达自身想法。
与陌生人很快地变得亲密起来。
很守约,对交给自己的事能负责到底。
能很好地适应新环境。
懂得变通。
喜欢交朋友。
关心世界、关心自己的周边环境。
专注于解决问题。
不喜欢独处,喜欢与他人和睦相处。
美术天分:
喜欢画画或玩颜料。
在文字与图画中,更喜欢图画。
能清晰地记得梦中的情景。
喜爱乐高或积木游戏。
从多角度观察事物。
喜欢猜谜语。
画画时会考虑布局。
有自己喜欢的颜色。
较为关心所看到的事物。
音乐天分:
喜欢自编自唱。
喜爱演奏乐器。
即使伴奏的音调发生改变,也能唱歌。
能辨识微弱的声音。
喜爱玩具或厨房用品等发出的声音及节奏。
能正确地跟唱出听过一次的音乐。
能区别不同的节奏。
长时间听自己喜欢的歌曲。
个人洞察力:
强调自我。
经常关注宗教。
经常思考自己的梦境。
经常关心身边发生的事。
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喜欢自己玩游戏。
喜欢独处。
经常关注神秘事物。
资料来源:韩松英才教育研究院院长、美国普渡大学英才教育研究所咨询顾问吴英珠博士的文章。
[目录列表]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学校合唱队由四至六年级学生组成,六年级的人数是四五年级学生总数的一半,五年级人数是其它两个年级的1/3四年级有25人,合唱队共有多少人?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设五年级有x人,则六年级有(25+x)/2五年级人数是其它两个年级的1/3则x=1/3*[25+(25+x)/2]得x=15,即五年级有15人,六年级20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面是李小明同学四年级到五年级的学习发展情况一览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看图,简要写出李小明四至五年级的学习发展情况。
2.针对李小明的学习发展状况,谈谈你的看法。
haoyyyang溨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