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患免疫缺陷病需要移植,求助

孩子反复感染 小心免疫有缺陷?重庆日报农村版数字报
第007版:健康
年 08 月 01 日 星期
孩子反复感染 小心免疫有缺陷
&&&&“我们以为孩子是身体弱才会经常得肺炎,哪里知道是免疫有问题!”近日,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张洁至今不敢相信,9岁的儿子小东(化名)会患上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专家提醒,如果孩子出现反复感染,家长就要注意是不是免疫有缺陷。&&&&9岁男孩反复患肺炎&&&&自出生以来,小东的身体就成为全家人担忧的问题,因为他几乎每年都要感染一次重症肺炎,父母带他到处求医,但一直没有找到病因。&&&&近日,小东被送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经诊断,小东患的是罕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谈到小东的病情,母亲张洁边说边抹眼泪。儿子从小身体就不好,不仅经常感冒,还常患口腔溃疡和中耳炎,一个小小的感冒就很容易发展成肺炎。由于长期反复生病,9岁的小东比同龄孩子要矮很多,读完小学一年级后就不得不辍学在家。&&&&好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小东的病情明显好转,治疗期间没有再患过肺炎、口腔溃疡,不过医生说,该病要彻底根治还需要进行骨髓移植。&&&&基因突变致病&&&&到底什么是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赵晓东教授介绍,它是一种因为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免疫系统功能损害的疾病。意思就是说,这种孩子出生后就没有免疫力,身体非常脆弱,容易被病毒、细菌等入侵,导致小病常常发展为大病、重病。&&&&“目前约有200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它们是由160余种基因突变所致。”赵晓东说,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发病率为三百分之一到四百分之一,其中,男性居多。据了解,我国免疫缺陷病患儿大概有5万~10万。&&&&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时期,由于该病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因此确诊的患儿不足5%,但其引起的危害可能比白血病更为严重。&&&&由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得不到及时诊断,不少家庭发现孩子患病时,其病情已经相当严重了,家长不仅要负担孩子反复生病所产生的巨大治疗费用,还有可能承受孩子早期夭折的痛苦。&&&&并非不治之症&&&&一提到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很多人认为是绝症。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可以进行治疗的。”该院免疫专家杨锡强教授说,比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可以通过避免接种活疫苗治疗、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患儿可坚持输丙种球蛋白进行替代治疗、湿疹血小板减少伴免疫缺陷综合征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使患儿实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关键还是在于早诊断。”杨锡强说,针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有专门的筛查办法,只要采集新生儿足跟血,在一天内,就能快速确认新生儿是否存在免疫缺陷,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但遗憾的是,目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筛查并未纳入国家新生儿筛查项目。因此,专家们呼吁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纳入新生儿筛查范围,同时,加大对基层儿科医生或全科医生的培训,建立筛查网络。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平阳两岁男孩患先天性免疫缺陷 热心人求助3天募20万
浙江在线09月16日讯
温州市民陈先生没有想到,他一时的恻隐之心会引起这么大的社会反响。陈先生因儿子住院,偶然了解到同病房的男孩林振校的遭遇。9月13日,陈先生将求助信息发到微信朋友圈求助。没想到,三天内这条信息被广泛转发,让原本冷清的病房备受关注。
  一天十几拨来探病
  三天募得二十来万
  陈先生说,小振校比他儿子早三四天住院。在同处的10多天里,他渐渐知晓小振校身上令人心酸的故事。
  小振校是平阳水头人,今年2周岁4个月大,父亲在外打工,很少回家;母亲在他出生不久便离开了,一直是70多岁的奶奶抚养他。小振校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又因家贫导致营养不良,患有多种并发症。8月底,奶奶将小振校送到附二医儿童医院治疗。
  昨晚7时许,记者在医院看到了小振校。他在奶奶的怀里东张西望,眼里露着一丝胆怯,不时会被病痛折磨得嚎啕大哭。奶奶说,曾带他去过上海、杭州等地治疗,共花费十多万元,这已经是她所能承受的极限。
  为了给这祖孙俩一些帮助,陈先生不仅自己捐钱,还在临出院时编了一条图文并茂的求助信息发送至微信朋友圈。“最初只想让亲戚朋友出点力,不一会就筹到了七八千元。”原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却仅仅只是开始。
  第二天,第三天,来探病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一天能有十几拨。记者在医院的一个多小时内,就有4位市民赶来捐款。与此同时,在小振校的医疗卡账户上,也不知不觉间多了12万元。
  医疗费用已经足够
  家人婉拒后续善款
  面对各方好意,小振校的奶奶既感动又不知所措。
  记者从值班护士处获悉,小振校一天的住院费用为数百元,手术等费用约需数万元。然而在短短三天内,他就已收到近20万元捐款。
  为了让这笔善款物尽其用,陈先生联系了自己在182义工协会的好友,希望能由他们作为第三方机构接管这笔资金,为小振校设立成长基金,账目受社会监督,“这能为孩子的未来提供长远保障,可以将爱心落到实处”。
  经过沟通,昨日,包括小振校的家人同意了这个提议,并将小振校的医疗卡账号作为该基金的账户。
  小振校的家人一再向记者表示,医疗费已经足够,实在不好意思继续接受捐款,感谢所有关注他们的人。陈先生也表示,很高兴看到爱心能被传递,但现在是时候告一段落了,爱心人士可以关注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编辑:陈 晨 王 健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人胃癌免疫缺陷小鼠移植瘤转移模型研究进展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人胃癌免疫缺陷小鼠移植瘤转移模型研究进展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00:25:59|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3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人胃癌免疫缺陷小鼠移植瘤转移模型研究进展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