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财务管理实务题目,有关500强财务分析实务pdf的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会计中级考试历年《财务管理》出题特点解析
&&有效地借鉴以前年度试题,对于更好地把握财务管理的知识结构和考试命题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生在对历年试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时,要注意了解教材中的知识考查点和例题是怎样转化为考题的,从而掌握出题规律,并对未来年度的试题做出大胆的预测;此外要注意了解财务管理考试的特点,以便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更好的把握考点和难点,制定好复习计划,积极有效地备战财务管理的考试。――编者   我们对年的“财务管理”考试进行过统计分析,发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覆盖面广。历年试题总题量均在50道题目以上,财务管理科目的考试时间为3小时,考生要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完成大量的试题,不仅要求考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对教材内容达到相当熟悉的程度。这么多题目分布在11章的教材中,可以说指定教材中的每一章都有考题,每一节的覆盖率也达到70%,因此考生一定要按大纲规定范围全面复习准备,放弃盲目猜题、押题的侥幸心理。&   第二,计算题、综合题比重加大。近两年财务管理试题的计算量较大,由1999年的30分增加为近两年的50分左右,若包括客观题中的计算,将达到60-70%,而且预计这种趋势会保持下去。考生在牢固、熟练掌握教材内容的同时,要善于归纳、分清题型,加强练习,尤其是对计算题和综合题,在考前要做必要的猜测,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只有如此,在考试中才能快捷地做出判断和处理。这也是能否通过这门考试的关键。&   计算题主要考查考生实务操作能力,计算题要求考生在平时复习时,要熟记公式和例题,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都要弄懂弄会,真正理解并能熟练灵活运用。为了提高解题速度,平时一定要多做练习。一方面可以多见识一些不同类型的试题,另一方面,可锻炼解题的思路,提高解题的技巧。&   综合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全面综合和熟练运用能力。这类试题的特点是题材量大,实务操作性强,通常涉及几章的内容,往往带有案例分析的性质。综合题由于涉及的内容多,一般要分成若干个步骤,所以,考试时必须认真审题,仔细阅读题目中给出的资料、数据和具体要求,通过分析找出解题的思路。&   第三,客观题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它是把握计算题和综合题的基础。客观题比重虽有所下降,但仍占到全部分值的50%。抽样统计表明,在全国性的会计资格考试中,客观题的得分率与主观题(计算、综合)的得分率之比为6:4,也就是说,如果考试合格标准为60分,那么,在50分的客观题中,如果你不能得36分,要想通过考试就比较困难。客观题是全面考核的具体体现,主要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及分析判断能力。建议考生一定要熟悉教材、理解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第四,理论结合实际、重点突出。“财务管理”大纲以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为核心,以公司为背景,系统阐述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财务管理的决策方法以及财务管理的工作环节。从章节来看,重点、难点和分值主要集中分布在投资决策(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和证券投资管理、流动资产管理)、融资决策(筹资管理、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财务分析等章节,因此考生应有针对地加强练习。&   为了更好地把握各章考试情况,我们对近3年(年)来考试卷面分数在各章中的分值进行分析。&   通过上述分值题量分析表,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1.第一和第二章,作为财务管理的基础,从历年命题情况来看,分值占10%左右。其中,第一章在考试中题型只以选择、判断等客观题型出现;第二章的题型不仅包括客观题,还包括计算题。计算题的出题点集中在时间价值的计算和风险衡量指标的计算上,特别是时间价值的计算作为其他章节计算的基础每年必然要出现。所以这一部分要求考生应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时间价值和风险衡量的有关计算。&   2.第三章至第八章作为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历年考试的重点,所占分值很高。2000年占68%,2001年占61%,2002年72%,2003年72%,2004年占70%,考试中各种题型均可出现,而且这部分内容是计算题和综合题的重点命题部分。第三章集中在资金需要量的确定和商业信用筹资决策;第四章集中在资金成本的计算、杠杆系数的计算、最优资本结构的确定上;第五章集中在项目投资决策指标的计算和应用上;第六章集中在证券投资收益水平评价和证券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计算上;第七章集中在最优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决策和存货控制的经济批量模型和储存期控制上;第八章集中在四种股利分配政策的选择和评价上。考生对此部分内容应予以重视,结合例题和相关习题重点掌握。&   3.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环节的表述,也是历年考试分数较多的章节,分值占25%左右。题型以客观题和小计算题为主,但也有出综合题的命题点。计算题或综合题的命题点集中在现金预算的编制、责任中心特别是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以及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与运用。&&&
  --博才网
下页更精彩:
点击排行榜
〖〗链接地址:
会计中级考试历年《财务管理》出题特点解析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会计中级考试历年《财务管理》出题特点解析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QQ:),谢谢!
微信查看最新信息微信扫一扫或用微信搜索微信号:hbrc-com
安卓手机客户端更省流量手机扫描下载或者直接
猜你还喜欢的文章
热点文章排行榜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1 All rights reserved.2014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巩固试题及解析(4)
 一、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选定的答案,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相应的信息点。本类题共40分,每小题2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 在分析销售增长率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   A.企业历年的销售水平   B.市场占有情况   C.行业未来发展   D.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因素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   在实际分析销售增长率时应考虑企业历年的销售水平、市场占有情况、行业未来发展及其他影响企业发展的潜在因素,或结合企业前三年的销售收入增长率进行趋势性分析判断。   2 职工的基本工资,在正常工作时间情况下是不变的;但当工作时间超出正常标准,则需按加班时间的长短成比例地支付加班薪金,从成本性态的角度看,这部分人工成本属于(  )。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混合成本   D.延期变动成本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   延期变动成本在-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有-个固定不变的基数,当业务量增长超出了这个范围,它就与业务量的增长成正比例变动。题干所述情况符合延期变动成本的特点,所以选项D是答案;延期变动成本属于混合成本,所以选项C也是答案。   3 营运资金管理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  )。   A.满足合理的资金需求   B.保证-定的盈利能力   C.保持足够的长期偿债能力   D.节约资金使用成本   参考答案:A,D   参考解析:   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的管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满足合理的资金需求;(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节约资金使用成本;(4)保持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   4 某企业每年耗用某种材料3600千克,该材料单位成本为10元,单位储存成本为2元,-次订货成本为25元,符合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的全部假设条件,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经济订货量为300千克   B.最佳订货周期为1个月   C.与经济批量有关的总成本为600元   D.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为3000元   参考答案:A,B,C   5 某企业本月支付当月货款的60%,支付上月货款的30%,支付上上月货款的10%,未支付的货款通过&应付账款&核算。已知7月份货款20万元,8月份货款为25万元,9月份货款为30万元,10月份货款为50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9月份支付27.5万元   B.10月初的应付账款为14.5万元   C.10月末的应付账款为23万元   D.10月初的应付账款为11.5万元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   9月份支付20&10%+25X30%+30&60%=27.5(万元),10月初的应付账款=25&10%+30&(1&60%)=14.5(万元),10月末的应付账款=30&10%+50&(1&60%)=23(万元)。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实际收益率表示已经实现的资产收益率   B.名义收益率仅指在资产合约上标明的收益率   C.必要收益率也称最低必要报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   D.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参考答案:B,C,D   参考解析:   实际收益率表示已经实现的或者确定可以实现的资产收益率。因此选项A的说法错误。   7 下列各项中,属于证券资产特点的有(  )。   A.价值真实性   B.可分割性   C.持有目的单-性   D.强流动性   参考答案:B,D   参考解析:   证券资产的特点包括:(1)价值虚拟性;(2)可分割性;(3)持有目的多元性;(4)强流动性;(5)高风险性。   8 作业成本管理中成本节约的途径主要包括(  )。   A.作业消除   B.作业减少   C.作业共享   D.作业选择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   作业成本管理中成本节约的途径主要包括:作业消除、作业减少、作业共享、作业选择。   9 下列关于吸收直接投资筹资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能够尽快形成生产能力   B.容易进行信息沟通   C.有利于产权交易   D.公司控制权集中,不利于公司治理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   吸收直接投资不仅可以获得-部分货币资金,而且能够直接获得所需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尽快形成生产经营能力,选项A正确;吸收直接投资的投资者比较单-,股权没有社会化、分散化,有的投资者甚至直接担任管理层职务,公司与投资者易于沟通,选项B正确;吸收投入资本由于没有证券为媒介,不利于产权交易,难以进行产权转让,选项C不正确;采用吸收直接投资方式筹资,投资者-般都要求获得与投资数额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权。如果某个投资者的投资比例较大,则该投资者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就会有相当大的控制权,容易损害其他投资者的利益,选项D正确。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成本管理的总体目标服从于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   B.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核心   C.成本考核的关键是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和评价结果与约束激励机制的衔接   D.财务成本核算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管理成本核算采用现在成本或未来成本   参考答案:A,C   参考解析: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核心.选项B的说法错误。财务成本核算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管理成本核算则既可以用历史成本又可以是现在成本或未来成本。选项D的说法错误。
11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财务管理体制的设定或变更应当遵循的设计原则包括(  )。   A.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   B.明确财务管理的集中管理原则   C.与企业组织体制相对应的原则   D.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的分立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财务管理体制的设定或变更应当遵循的原则为:(1)与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相适应的原则;(2)明确企业对各所属单位管理中的决策权、执行权与监督权三者分立的原则;(3)明确财务综合管理和分层管理思想的原则;(4)与企业组织体制相对应的原则。   12 企业如果延长信用期限,可能导致的结果有(  )。   A.扩大当期销售   B.延长平均收账期   C.增加坏账损失   D.增加收账费用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   通常,延长信用期限,可以在-定程度上扩大销售量,从而增加毛利。但是不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会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是使平均收账期延长,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相应增加,引起机会成本增加;二是引起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的增加。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B、C、D。   13下列关于预算编制方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按出发点的特征不同,编制预算的方法可分为增量预算法和定期预算法   B.按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零基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   C.按预算期的时间特征不同,可分为定期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   D.按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固定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   按其出发点的特征不同,编制预算的方法可分为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业务量基础的数量特征不同,可分为固定预算法和弹性预算法。编制预算的方法按其预算期的时间特征不同,可分为定期预算法和滚动预算法。   14关于独立投资方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独立投资方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互不依赖,可以同时并存,各方案的决策也是独立的   B.独立投资方案的决策属于筛分决策   C.独立投资方案之间比较时,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各种可行方案的投资顺序,即各独立方案之间的优先次序   D.一般采用净现值法进行比较决策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   独立投资方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项目互不依赖,可以同时并存,各方案的决策也是独立的。独立投资方案的决策属于筛分决策,评价各方案本身是否可行,即方案本身是否达到某种预期的可行性标准。独立投资方案之间比较时,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各种可行方案的投资顺序,即各独立方案之间的优先次序。排序分析时,以各独立方案的获利程度作为评价标准,-般采用内含报酬率法进行比较决策。   15 在短期借款的相关规定中,使得企业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的有(  )。   A.信贷额度   B.贴现法   C.银行要求保留补偿性余额   D.利随本清法   参考答案:B,C   参考解析:   在信贷额度规定下,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在贴现法下,企业实际利用的资金减少,所以实际利率会高于名义利率;在银行要求保留补偿性余额时,企业实际利用的资金减少,实际利率也会高于名义利率。   16 关于回收期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回收期法计算简便,易于理解   B.回收期法是-种较为保守的方法   C.静态回收期能够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投资经济效益   D.动态回收期克服了静态回收期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缺点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   回收期法中静态回收期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也就不能计算出较为准确的投资经济效益,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17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利用普通年金终值系数计算出确切结果的项目有(  )。   A.偿债基金   B.先付年金终值   C.永续年金现值   D.永续年金终值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   偿债基金=普通年金终值&偿债基金系数=普通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所以选项A是答案;先付年金终值=普通年金终值&(1+i)=年金&普通年金终值系数x(1+i),所以选项B是答案。选项C的计算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无关,永续年金不存在终值。   18 相对固定预算而言,弹性预算(  )。   A.预算成本低   B.预算工作量小   C.便于评价与考核   D.预算范围宽   参考答案:C,D   参考解析:   弹性预算是为弥补固定预算的缺陷而产生的,与固定预算法相比,弹性预算方法具有预算范围宽和便于评价与考核的优点。   19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  )。   A.对债权人的责任   B.对消费者的责任   C.对社会公益的责任   D.对环境和资源的责任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所有者或股东权益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具体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员工的责任、对债权人的责任、对消费者的责任、对社会公益的责任、对环境和资源的责任。此外,企业还有义务和责任遵从政府的管理、接受政府的监督。   20 下列关于财务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A.财务分析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来说具有相同的意义   B.财务分析的目的仪仅是发现问题   C.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财务实力,但是不能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   D.通过企业各种财务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其生产经营的前景及偿债能力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   财务分析对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所以选项A的说法不正确;财务分析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选项B的说法不正确;财务分析既可以判断企业的财务实力,也能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通过企业各种财务分析,可以判断企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其生产经营的前景及偿债能力,从而为企业领导层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避免因决策错误给其带来重大的损失,所以选项D的说法正确。
二、判断题(请将判断结果,按答题卡要求。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中相应的信息点。本类题共10分,每小题1分。判断结果错误的扣0.5分,不判断不得分也不扣分。本类题最低得分为零分。)   21 在经营决策中应用量本利分析法的关键在于确定企业是否盈利。(  )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在经营决策中应用量本利分析法的关键在于确定&成本分界点&。   22 预计资产负债表中现金科目的期末数不-定等于现金预算中的期末现金余额。(  )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预计资产负债表中现金科目的期末数-定等于现金预算中的期末现金余额,这是预计资产负债表与现金预算之间的重要勾稽关系。   23 通过债务融资,企业可以利用财务杠杆,稳定公司的控制权。(  )   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债务筹资具有的优点为:筹资速度较快、筹资弹性大、资本成本负担较轻、利用财务杠杆、稳定公司的控制权。   24 市净率是每股市价与每股净利的比率,是投资者用以衡量、分析个股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工具之-。(  )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市净率是每股市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率,是投资者用以衡量、分析个股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工具之-。所以本题的说法错误。   25 目前进行多种产品保本分析的方法有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顺序法和主要产品法四种。(  )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目前进行多种产品保本分析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分算法、顺序法和主要产品法等。   26 账龄分析表比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更能揭示应收账款的变化趋势。(  )   参考答案:对   参考解析:   账龄分析表比计算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更能揭示应收账款的变化趋势,因为账龄分析表给出了应收账款分布的模式,而不仅仅是-个平均数。   27某可转换债券的面值为1000元,转换比率为20,则每张债券可以转换为50股。(  )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转换比率是指每-份可转换债券在既定的转换价格下能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数量。所以,本题中,每张债券可以转换为20股。在债券面值和转换价格确定的前提下,转换比率为债券面值与转换价格之商,因此,本题中转换价格为50元/股。   28 企业向专业性保险公司投保既可以规避风险还可以在-定程度上减少风险。(  )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风险控制对策包括四种:规避风险、减少风险、转移风险和接受风险。企业向专业性保险公司投保属于转移风险。   29 通常情况下,如果通货膨胀率很低,公司债券的利率可视同为资金时间价值。(  )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通常情况下,资金的时间价值相当于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也就是说,资金的时间价值中既不包括风险收益率也不包括通货膨胀补偿率。而公司债券有风险,公司债券的利率中包括风险收益率,因此,即使通货膨胀率很低,公司债券的利率也不能作为资金时间价值。不过由于短期国库券利率可以近似地代替无风险利率,所以,通常情况下,如果通货膨胀率很低,短期国库券利率可视同为资金时间价值。   30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可给企业较大的财务弹性。(  )   参考答案:错   参考解析: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个优点是赋予公司较大的灵活性,使公司在股利发放上留有余地,并具有较大的财务弹性。而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容易使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压力。
 三、计算分析题(本类题共4题,共20分,每小题5分。凡要求计算的题目,除题中特别加以标明的以外,均需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除题中特别要求以外,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计算结果有单位的,必须予以标明。凡要求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要求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31 A公司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预计甲产品的单位制造成本为100元,计划销售10000件,计划期的期间费用总额为900000元;乙产品的计划销售量为8000件(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件),应负担的固定成本总额为22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5元;丙产品本期计划销售量为12000件,目标利润总额为280000元,完全成本总额为540000元;公司要求成本利润率必须达到20%,这三种产品适用的消费税税率均为5%。   要求:   (1)运用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计算单位甲产品的价格;   (2)运用保本点定价法计算乙产品的单位价格:   (3)运用目标利润法计算丙产品的单位价格;   (4)运用变动成本定价法计算乙产品的单位价格;   (5)如果接到一个额外订单,订购2000件乙产品,单价120元,回答是否应该接受这个订单,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   (1)单位甲产品的价格=(100+00)&(1+20%)/(1-5%)=240(元)   (2)单位乙产品的价格=(0+65)/(1-5%)=97.37(元)   (3)单位丙产品的价格=(000)/[1%)]=71.93(元)   (4)单位乙产品的价格=65&(1+20%)/(1-5%)=82.11(元)   (5)由于额外订单单价120元高于其按变动成本计算的价格82.11元,所以,应接受这一额外订单。   32某公司采购一批材料,供应报价为20000元,付款条件为:3/10、2.5/40、2/60,N/100。   目前企业用于支付账款的资金在100天时才能周转回来,如果在100天内付款,只能通过银行借款来解决。   要求:如果银行借款年利率为8%,确定公司采购该批材料的付款时间和付款价格。(一年按360天计算)   参考解析:   10天付款方案: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3%/(1-3%)]&[360/(100-10)]=12.37%,因为12.37%高于银行借款利率8%,所以选择取得现金折扣。10天付款可以获得折扣=20(元),用资为400(元),借款90天,利息=19400& 8%&(90/360)=388(元),净收益=600-388=212(元)。   40天付款方案: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2.5%/(1-2.5%)]&[360/(100-40)]=15.38%,因为15.38%高于银行借款利率8%,所以选择取得现金折扣。40天付款可以获得折扣=%=500(元),用资为500(元),借款60天,利息=19500&8%&(60/360)=260(元),净收益=500-260=240(元)。   60天付款方案:   放弃现金折扣的信用成本率=[2%/(1-2%)]&[360/(100-60)]=18.37%,因为18.37%高于银行借款利率8%,所以选择取得现金折扣。60天付款可以获得折扣=0(元),用资为600(元),借款40天,利息=19600&8%&(40/360)=174.22(元),净收益=400-174.22=225.78(元)。   所以,第40天付款是最佳方案,因为其净收益最大,付款价格是19500元。   33某公司的年赊销收入为720万元,平均收账期为60天,坏账损失为赊销额的10%,年收账费用为5万元。该公司认为通过增加收账人员等措施,可以使平均收账期降为50天,坏账损失降为赊销额的7%。假设公司的资本成本率为6%,变动成本率为50%。   要求:计算为使上述变更经济上合理,而产生的新增收账费用的上限(每年按360天计算)。   参考解析:   原方案相关总成本费用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率+赊销额&原坏账损失率+原收账费用   =(720/360)&60&50%&6%+720&10%+5   =80.6(万元)   新方案相关总成本费用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率+赊销额&新坏账损失率+新收账费用   =(720/360)X50&50%&6%+720&7%+新收账费用   =53.4+新收账费用   根据:53.4+新收账费用&80.6   可知:新收账费用上限=80.6&53.4=27.2(万元)   因为原来的收账费用为5万元,所以,新增收账费用上限=27.2-5=22.2(万元)。
34甲公司欲购置-台设备,销售方提出四种付款方案,具体如下:   方案1:第-年初付款10万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末付款28万元,连续支付5次;   方案2:第-年初付款5万元,从第二年开始,每年初付款25万元,连续支付6次;   方案3:第-年初付款10万元,以后每间隔半年付款-次,每次支付15万元,连续支付8次;   方案4:前三年不付款,后六年每年初付款30万元。   要求:假设按年计算的折现率为10%,分别计算四个方案的付款现值,最终确定应该选择哪个方案?(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用万元表示)   参考解析:   方案1的付款现值   =10+28&(P/A,10%,5)X(p/F,10%,1)   =10+28&3.1   =106.49(万元)   方案2的付款现值   =5+25&(P/A,10%,6)   =5+25&4.3553   =113.88(万元)   方案3的付款现值   =10+15&(P/A,5%,8)   =10+15&6.4632   =106.95(万元)   方案4的付款现值   =30&(P/A,10%,6)&(P/F,10%,2)   =30&4.4   =107.98(万元)   由于方案1的付款现值最小,所以应该选择方案1。
 四、综合题(本类题共2题,共30分。凡要求计算的题目,除题中特别加以标明的以外,均需列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出现小数的,除题中特别要求以外,均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计算结果有单位的,必须予以标明。凡要求说明理由的内容,必须有相应的文字阐述。要求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否则按无效答题处理。)   35某公司年终分配股利前(已提取盈余公积)的股东权益项目资料如下:
  公司股票的每股现行市价为14元,计划发放10%的股票股利并按发放股票股利后的股数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2元。 要求: (1)如果股票股利的金额按现行市价计算,计算完成这-方案后的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数额; (2)如果股票股利的金额按股票面值计算,计算完成这-方案后的股东权益各项目的数额; (3)如果发放股利前,甲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为1%,计算完成这-方案后甲投资者的持有股数; (4)如果发放股利之后&每股市价/每股股东权益&的数值不变,计算发放股利之后的每股市价; (5)如果发放股利之后&每股市价/每股股东权益&的数值不变,只要满足每股市价不低于10元即可,则最多可以发放多少现金股利(假设有足够的可供分配利润)。   参考解析:   (1)发放股票股利增加的普通股股数   =200&10%=20(万股)   发放股票股利减少的未分配利润   =20&14=28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增加的股本   =20&2=4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增加的资本公积-   =280&40=240(万元)   发放现金股利减少的未分配利润   =(200+20)&0.2=44(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股本   =400+40=44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资本公积   =160+240=40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盈余公积=20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未分配利润   =640&280&44=316(万元)   (2)发放股票股利减少的未分配利润   =20&2=4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增加的股本=20&2=40(万元)   发放股票股利增加的资本公积   =40&40=0(万元)   发放现金股利减少的未分配利润   =(200+20)X0.2=44(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股本=400+40=44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资本公积   =160+0=16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盈余公积=200(万元)   发放股利之后的未分配利润   =640&40&44=556(万元)   (3)发放股利之后甲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变,仍然是1%,因此,甲投资者的持有股数为(200+20)&1%=2.2(万股)。   (4)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导致股东权益总额发生变化,发放现金股利会导致股东权益减少。发放股利之后的股东权益   =6(万元)   每股股东权益   =.16(元/股)   发放股利之前的每股股东权益   =(元/股)   每股市价/每股股东权益=14/7=2   由于发放股利之后&每股市价/每股股东权益&不变,所以每股市价=2&6.16=12.32(元/股)。   (5)每股市价/每股股东权益=14/[,所以,发放股利之后,每股市价为10元时,每股股东权益为10/2=5(元/股),股东权益为5&220=1100(万元),因此,最多可以发放的现金股利=0(万元)。
 36东方公司在生产中使用甲零件,全年共需耗用3600件,购入单价为9.8元,-次订货成本72元,从发出订单到货物到达需要10天时间,可能发生延迟交货,延迟的时间和概率如下:
  假设该零件的单位储存变动成本为4元,单位零件缺货损失为5元,-年按360天计算。建立保险储备时,最小增量为10件。 要求: (1)计算甲零件的经济订货批量; (2)计算与经济订货批量相关的最小存货成本; (3)计算每年订货次数; (4)计算平均每天需要量; (5)确定最合理的保险储备量和再订货点。   参考解析:
  (5)如果延迟交货1天,则交货期为10+1=11(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1&10=110(件),概率为0.25   如果延迟交货2天,则交货期为10+2=12(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2&10=120(件),概率为0.1   如果延迟交货3天,则交货期为10+3=13(天),交货期内的需要量=13&10=130(件),概率为0.05   ①保险储备B=0时   再订货点R=10&10=100(件)   每次订货平均缺货量=(110&100)&0.25+(120-100)&0.1+(130-100)&0.05=6(件)   每年的缺货损失期望值与保险储备持有成本之和=6&5&10+0&4=300(元)   ②保险储备B=10时   再订货点R=100+10=110(件)   每次订货平均缺货量=(120&110)&0.1+(130&110)&0.05=2(件)   每年的缺货损失期望值与保险储备持有成本之和=2&5&10+10&4=140(元)   ③保险储备B=20时   再订货点R=100+20=120(件)   每次订货平均缺货量   =(130-120)&0.05=0.5(件)   每年的缺货损失期望值与保险储备持有成本之和=0.5&5&10+20&4=105(元)   ④保险储备B=30时   再订货点R=100+30=130(件)   每次订货平均缺货量=0(件)   每年的缺货损失期望值与保险储备持有成本之和=0&5&10+30&4=120(元)   通过比较得出,最合理的保险储备为20件,再订货点为120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财务分析实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