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邮政储蓄银行业务范围转型升级的内容怎样演讲

转型升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之浅见
&□ &汪杨杰
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转型升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切合&中国梦&伟大主题;符合科学发展发展理念。目前,全球经济呈现出低增长、低通胀、低贸易、低投资、高债务的态势。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加速风险暴露,增加银行风险管控难度,利率市场化最后一只靴子落地,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金融行业市场准入限制放宽,金融脱媒、同业多元化竞争和互联网金融跨界竞争等使得以规模扩张和存贷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难以持续。银行业告别低风险、高增长的黄金时代,迎来分化转折点,突出表现在经营利润&断崖式下跌&。经过9年多实践,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从无到有,从有到专,目前有3.9万多个网点,客户数4.2亿人,总资产规模达5.5亿元,居中国银行业第7位,在英国《银行家年鉴》中排名世界第41位。转型升级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目标是进行体制、机制创意、创新;手段是负债、资产、中间三大业务,在&网点分类、功能分区、服务分层&中转型升级,在邮政三大板块三分天下;通过&战略、科技、人财、合规&四轮驱动,从而一统金融业务天下;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给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为什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全面深化改革&等系列讲话,对金融改革也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日,李克强总理在金融企业座谈会上强调: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企业要继续推进金融改革,有效服务实体经济。
(一)转型升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符合改革开放政策。日,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标志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承担着,开启中国邮政改革新时代、续写新辉煌的重任,是党和人民的期冀,不辱使命,是当代邮政人不得不直面、思考和解决的事项之一。
(二)转型升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切合科学发展理念,是战略发展、市场定位、持续发展,践行&三严三实&的客观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商业银行为争抢客户,纷纷淡化自己的行业特色。客户是没有&国&界的,本无属于哪类银行之分,但要做所有客户的工作,那是不现实、不科学的。
(三)转型升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理顺关系,解决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中国邮政的业务交叉、管理重叠等问题。当今,市民对已取得累累硕果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疑惑:&邮政局还贷款&?还有客户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不知该找谁的尴尬局面。
二、势必行
在后经济危机时期,各国监管机构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实施&巴塞尔协议Ш&,我们身处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惟有变革,惟有创新,才是中邮银行不断&进步,与您同步&的动力和源泉。
(一)日,中国最早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广东发展银行正式更名为广发银行,广发银行将&广东&略去,英文名更是加上&CHINA&,这已是继福建兴业银行后的第5家,通过更名,超越地方区域化,更加全国化,并为未来国际化发展作准备的银行了。
(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出生&就冠&国&字号,没有区域性的担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名让人误解:只有储蓄业务。其实,银行本身就有储蓄功能,机构名称中的&储蓄&二字,虽有历史渊源,但以偏概全,给经营带来不便。
(三)反弹琵琶说转型。中邮银行不是淡化,而应是在强化行业特点上做文章、下功夫,做的本身就是有传承关系的百年老店&&邮电事业&人民邮电为人民&,为互联网+、大型企业和新兴高科技产业带上的客户服务和投融资需求工作。
三、怎么转
在大行盘踞、中小银行纷争的国内银行业格局中,中邮银行以怎样的姿态和定位来脱胎换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一)市场定位,&服务城乡、服务社区、支持&三农&&的零售银行定位,&贷动小企业,赚动大未来&的生存、发展之道,非常正确。但中邮银行要实现普惠金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可重新定位,错位经营,抓住&互联网+&风口,大力推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渠道发展,提升个人优质客户占比,扩大法人客户服务覆盖面和综合贡献度。
(二)银行更名,或是一条策马扬鞭的加速道。从某种程度讲,中邮银行也是一家略带政策性的银行,归根到底,它还是一家商业银行。更名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不妨从战略高度,应局谋变,顺势而为;从战术层面谋划,如何才能适应业务发展、市场定位需要,实现持续发展,科学发展。
(三)怎么更名?中国邮电银行?中国邮政银行?中国科邮银行?建议采用中国科邮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就避免了群众的误解,从事的有储蓄、信贷和中间业务,还涵盖了电子终端等新兴银行业务,将以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将科技与金融完美融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践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论断。
四、创意新
为有源头活水来,观念一转天地宽,转型升级就是要在经营理念、战略方向、组织能力等方面突破。
(一)观念创新,就是要实现规模导向到价值导向、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营造出&方向目标比努力更重要,知识技能比学历更重要&良好氛围;树立起&以人为本、科技立行&的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当前业务重叠、客户疑虑的局面,理顺关系,可借鉴西方成功经验,德国邮政银行,就把邮政和银行业务完全拆分开,银行就是银行,邮政就邮政,企业就是企业。
(二)组织创新,中邮应当是用高科技武装起来和高素质员工锻造出来,为员工规划好职业未来,让员工对中邮有认同感、归宿感。率先在同行业中建设一支稳定高效清廉的队伍。用铁的纪律来锻造一个钢班子,建设一支铁队伍,打造一个铁打营盘和铁打的兵!
(三)业务创新,首先要优化业务、客户结构;其次是平衡好零售与批发、城市与农村市场的关系;第三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平台战略为引领,着力构建多元、立体、高效,&全接触&的绿色服务平台,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服务。
五、保障力
转型升级,必须以党建工作为抓手统领全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将&进步,与您同步&的&邮储梦&融入到&传承万里,国脉所系&的&邮政梦&,再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不管如何变,其实也是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宗,万变还在其中,依然是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旗下三大板块中,一家公司治理完善、运行机制良好、管理水平较高、金融产品丰富的优质企业之一。
(二)夯实风险合规管理基础,有效发挥纪检监察审计安保职能,不断加强资产质量管控,持续加大案件防控力度,财务管理更加精细,人力资源管理更加优化,会计运营管理更加高效,授信管理更加专业。
(三)创意金融,创新工作,要以客户利益为第一追求,客户满意为第一标准,坚持中邮发展为员工、靠员工,发展成果员工共享;要在普惠民生、管党治党和增进员工福祉等方面作出更加有效的安排,让广大城乡居民、员工在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六、突破口
转型升级的目的是和谐共享,组织制度是保障,科技人才是关键。
按照&网点分类、功能分区、服务分层&的要求,一是对大的网点加快向旗舰型网点、示范网点转型,二是适应客户行为模式变化,整合功能单一、效率较低的中小型网点,向小型化、轻型化、智能化的社区银行方向转型;
是全面加大电子渠道布局与电子银行功能升级;大力推进移动展业。
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在中国科技城(绵阳)。中国惟一科技城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议设中邮银行科技城总部,为中国科技城建设和转型升级中邮银行进行理论创新,金融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找到一块试验田
寻求金融监管部门,特别是国务院的政策支持。让中邮银行成为支持中国科技城建设、扶持三产业成长、服务市民百姓生活,不可或缺的金融生力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客服热线: 95580
信用卡客服:400-88-95580
个人手机银行
iOS及Android用户可直接扫描二维码下载手机银行。
服务快捷通道
- 请选择 -
- 个人汇款计算器
- 基金买卖计算器
- 贷款计算器
邮储银行力争尽早在港设立分行
发布日期:
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收获了今年全球最大IPO桂冠,誉满全球。本报执行总编辑刘晓东日前带队在北京金融大街北端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大厦专访了邮储银行董事长李国华。在接近1个半小时的采访中,李国华为本报娓娓道来在港投资者关心的各种热点话题。在国有商业银行向上市银行的身份转变方面,李国华思路清晰、到位;对于本港投资者的关切,其想投资者之所想、急投资者之所急;谈及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不同声音,其用邮储银行近十年的优异经营成果予以回应;从老邮政人向邮储银行掌舵人的嬗变,其始终保持着积极、年轻的学习心态。谈及邮储银行令同业艳羡的不良率水平,李国华清醒地表示,“这不等于我行的风控水平、经验、手段就比其他大型银行要高,而是得益于我行独有的一些特点。”李国华在专访时还表示,此次在港IPO获得了各方面的高度认可,众多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纷纷积极认购邮储银行,用实际行动为邮储银行点赞。李国华专业、务实,对财务数据如数家珍,博采同业之长、坚守经营底线,直面该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正带领邮储银行成为最受信赖、最具价值的一流大型零售银行。香港上市倒逼公司治理进一步完善香港商报:贵行赴港IPO引起了全球关注,请问贵行为何选择在本港上市?贵行“股改——引战——上市”的整个过程给全行带来了哪些可喜变化?李国华:邮储银行上市充分考虑了自身发展需要、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我行之所以选择在香港上市说实话主要考虑到香港是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而且是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市场。在香港上市有利于使我行的股东更加多元化、国际化,甚至是吸引国际上一些知名的投资机构成为我行的股东。这次我行的目的达到了,像李嘉诚基金会等对我行都非常认可。这些知名投资者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或者说他们的投资是非常挑剔的,他们的进入既优化了我行的股权结构,同时,也确实提升了我行的知名度。另外,我行的资本有效补充机制基本建立起来了。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同时也是高资本消耗的行业,如果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补充机制,对下一步的经营、发展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今后,我行也将不断地完善资本长效补充机制。我认为还有最后一点很关键,选择在香港上市倒逼邮储银行必须要按照国际化的水平迅速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因为上市后就是一个透明企业,如果达不到这个水平,可能各种质疑声音就会来。在香港成功上市确实给我行带来了很多有利的机遇,也带来了一些挑战。这次上市确实也非常不容易,能够取得这么一个成绩,我们也感到自豪,各方面也高度认可。我们这次IPO不仅规模大,募集资金总额达591.5亿港元(行使超额配售权后);发行定价也非常理想,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在目前这样一个宏观经济形势下,在全球有一些机构对中国经济,特别是对中国银行业持怀疑态度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样的定价水平是难能可贵的。坚持零售大行战略 助力内地经济转型香港商报:作为今年IPO的全球冠军,本港投资者非常关心贵行未来如何提高股东回报率?以及在全球经济形势不太好的情况下,贵行如何进行业务拓展?李国华:总体来讲,这次IPO还是非常理想的,是近两年来全球最大IPO,也是近6年来最大的H股IPO。在香港成功上市之后,我们连续开了很多次会议,研究怎样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怎样更好地、健康地加快发展,怎样用更好的业绩来回报股东。这些我们都在抓紧推进、落实。今后邮储银行的战略仍然是立足本土为主,以大型零售银行作为战略发展目标。我认为这一方面符合我行的资源禀赋和资源配置情况。邮储银行网点众多,有4万多个,而且71%分布在县域及以下地区。我行在县域地区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因为在农村地区除了我行之外主要是一些区域性银行,但区域性银行在品牌、网络、系统支撑、业务范围等方面跟大型银行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我们也能充分利用自身网点布局的优势,有效地弥补中国银行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一些分布不均,特别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不足的现状,因此也获得了国家政策和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此外,邮储银行的战略定位跟国家宏观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高度契合。大家都知道,现在中国经济提出进入“新常态”,要转型升级,其中有很重要的两大方面:一个是一些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过剩产能的退出;另一个是消费升级,城镇化建设、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我行的战略与后者是高度契合的,所以从总的战略上来讲,我们坚定大型零售业银行这个战略定位不动摇。详解三大具体经营发展方向李国华:从具体经营发展来看,在传统信贷业务领域,我们还是坚持“一大一小”战略。“一大”就是大型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地方上的优质企业,这么多年来我行的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大企业,尤其是成长性比较好的企业,他们确实抗风险能力非常强,到现在我行大企业的贷款不良率几乎为零。“一小”就是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居民、服务“三农”的各种需求,尤其是转型升级的消费。为主动应对金融竞争趋势,我行第一家子公司中邮消费金融公司于2015年11月正式开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邮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20万人次,累计放款达40亿人民币左右,贷款余额近30亿人民币,资产质量优良。相对于同期成立的其他消费金融公司,中邮消费金融公司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快速做大业务规模,通过O2O推进消费金融业务城乡全覆盖,先试先行部分新技术、新模型和新模式。第二个大板块类的业务,是我们在经营上把一些短板拉长一些。比如公司类业务,我们在城市里面的一些业务和我们整个的业务结构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城市网点的资源能够很好地释放出来,将来这块业务也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之一。第三,我行跟同业相比,在很多领域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比如私人银行业务我们做得很少,现在刚开始。还有信用卡业务,截至6月底,我行信用卡发行了1100多万张,但我们现在的客户规模超过5亿,这一块发展空间和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去年我行刚刚成立了托管、投行这些业务部门,通过在社会上招聘一些同行优秀的人才以及加大培训力度等,来迅速开展业务。我行中间业务跟同业还有一些差距,但我认为差距就是潜力,这一块将来也是我行一个大的增长空间。除了这些之外,我认为刚才说到像整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给我行提供的空间非常大,比如说新型城镇化建设。目前国家城镇化率为56%左右,西方发达国家一般是超过80%,我们有20多个百分点的空间,城镇化将带来城镇新市民在医疗、教育、住房、养老和消费等领域的巨大需求。在农村地区、三四线城市,我行和其他大型商业银行比有它的独特性,在整个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我行大量的资源配置能够很好地适应这个战略。再比如,国家现在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培育一些有成长性的、有潜力的、高品位的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搞活经济方面与大型企业相比确实有不可比拟的一些优势。我行的战略与此也是相吻合的,这一块也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五方面透视邮储银行不良的真实性香港商报:你认为在投资者推介过程中,国内外的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业以及贵行的哪些信息最为关注?投资者最集中的疑问点在哪里?贵行向境内外投资者重点推介的亮点有哪些?李国华:在路演过程中,境外一些投资机构对中国银行业不太看好,最大的担忧就是资产质量问题。从报表上来看,没有道理不看好中国银行业,我跟他们交流,他们主要是质疑不良率的真实性,认为一些隐形的、潜在的不良没有充分地暴露出来。所以在香港上市过程中,我们侧重讲了我行的两大亮点,其中一大亮点就是我行的资产质量优异,而且将我行资产的真实性向投资者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在这方面沟通得非常充分,我认为这也是这次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和青睐很重要的因素。我行6月底的不良率是0.78%,不到内地银行业平均值的一半。应该讲这个真实性是很高的。我认为有几点可以说明我行资产质量的真实性。首先是内地银行业的不良水平从前年开始逐步攀升。我行2015年底的不良率是0.80%,截至今年6月底是0.78%,从一般道理来讲,在整个银行业不良率攀升的情况下,我们都没有主观意愿还要再往下走,邮储银行本身已经比同业低很多了,跟着往上走也说得过去,而且隐藏的风险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应该讲我们没有隐藏不良的动机和必要性。其次,中国银行业的五级分类中很重要的是关注类指标,因为关注类贷款可以向上成为正常贷款,也可以向下迁徙形成不良贷款。去年底,邮储银行关注类贷款的占比是1.5%,可比同业是3.49%,我们比同业低了将近2个百分点。而可比同业关注类贷款往下迁徙变成不良的比例是22%左右,我行是6.5%,也优于同业。再次,今年以来,内地银行呼吁下调拨备覆盖率的声音此起彼伏,同业一般都是160%左右。邮储银行的拨备水平在6月底是293%,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我行不良的真实性。第四,刚才讲到我行的经营和其他大型银行有非常大的不同,我行坚持“一大一小”的经营策略。,从“大”的方面来讲,大企业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透明度都比较高,要隐藏他们的不良非常难。从“小”的方面来讲,农户、小微企业等的贷款,很重要的特点就是额度小、期限短,贷款户分散,隐藏不良的话纸包不住火。第五,我行一些不良贷款指标比监管标准要更为严格。比如,小额联保和保证贷款,我行规定10天以上没有还本付息,就纳入不良,监管标准是90天;保证类小企业贷款,我行规定是30天以上没有还本付息,就纳入不良,监管标准也是90天。这五个方面可以充分反映出我行不良的真实性还是很高的,是值得大家信赖的。这是在讲述投资故事中的第一大亮点。与城镇化建设、消费升级共成长李国华:第二大亮点是讲述邮储银行的成长性。截至6月底,我行的存贷比约40%,其他商业银行一般都在70%到80%,我行存贷比较低,是因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因为其他银行一般都是批出一个总部,然后逐步设分支机构、吸收存款、同步放贷。我行是从办了21年负债类业务的基础上,2007年挂牌成为了一家商业银行,那时候邮储银行就有1.7万亿人民币的存款,所以存贷比有一个渐进提升的过程,这几年我们在大型商业银行里贷款增幅是最高的。中间业务,因为我行成立时间比较短,还有很多业务可以做,像刚才讲的很多中间类业务,包括信用卡、托管、投行、财富管理等。我行有超过4万个营业网点、超过5亿的个人客户,市场是现成的,未来加大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配置一些资源,把工作重心稍微调整一下,这些业务就可以做起来。我行的战略定位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是高度契合的,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个。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消费升级的潜力非常大,这些跟我们这家银行的资源配置也非常吻合,因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不是搞几个特大城市就可以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讲话都讲到,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更注重中小城市的建设。香港商报:贵行来港上市是国际化的第一步。请问贵行计划何时在本港设立分支机构?未来有哪些海外布局的构想?李国华:在香港成功上市,标志着邮储银行整体改制、国际化已经迈出一大步。作为内地网点最多的大型商业银行,我们总的战略是立足本土的一家大型零售商业银行。伴随着人民币走出去战略的深化、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客户需求多元化的推动,邮储银行将按照“立足本土、融入国际、布局合理、经营稳健、风险可控”的总体要求,有序进行海外布局。我们拟在香港先设立办事处,并争取尽快设立分行,未来不排除在其他区域设立分支机构。香港商报:招商银行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很便捷的一个方式就是把永隆银行给收购了。李国华:我们不排斥用收购的方式。在香港设分行已经有了初步的考虑,但这个分行怎么设?是买一个、还是自己建一个再慢慢发展,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邮储是一家学习型银行香港商报:贵行的风险管控以稳健着称,不良率比内地同业一半水平还要低。请问贵行为何能够取得这样好的成果?李国华:邮储银行是一家年轻的银行,我们也是一家学习型的银行,大家这种学习的意识、动力、自觉性,我认为都是非常强的,所以我为我的团队感到自豪。邮储银行成立之初,很多人都担心,你们都是邮政出身,搞邮政是行家里手,搞银行是外行,能不能把这家银行经营好、管理好,确实很多人都打了一个大问号。我认为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学习,比如风险管控,我多次讲过,邮储银行现在的风控不良率那么低,并不等于说我行的风控水平、经验、手段就比其他大型银行要高。但我认为我们有一些独有的特点,首先得益于我们“一大一小”的经营策略,有针对性进行贷款风险控制。在“大”的方面,我行着重选取高信用评级的优良企业,贷款客户重点是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央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在“小”的方面,我行具备零售信贷风控的独特优势,贴近客户,积累了深厚的客户基础;拥有庞大的客户数据量,利用大数据风控技术优化信贷风险管理;个人消费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笔均金额较小,贷款组合风险高度分散。其次,我们坚持审慎经营的理念,奉行“适度风险、适度回报、稳健经营”的风险偏好,对于不熟悉的行业或者是风险比较高的业务,我们宁愿不做。另外,就是我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积极向同业学习,吸取同业发展经验及教训,建立先进的全面风险管理和信贷管理机制。有一次,我与风险管理部进行座谈,我就问他们,我们银行的一些制度、模型你们是怎么弄出来的?他们说去同业进行考察学习,各行有各行的优势,我们博采众长,好的进行吸收,再加上我们自己的理解建立起来的。应该讲,后发优势就出来了。学习是邮储银行非常大的特点。建行之初,很多同事白天要上班,基本上都是利用礼拜六、礼拜天和晚上的时间学习,邮储银行的同事就是在这样“饥饿学习”的历程中走过来的。邮政邮储紧密互动香港商报:邮政体系有着天然且密集的网点分布,邮储银行又根植于中国邮政集团,投资者对两者的深度合作也非常看好。邮政集团有物流网络、邮储银行有资金流数据、两者的信息流也非常大,未来会有哪些比较好的合作,或者是深度的价值挖掘?李国华:这里,我举个例子,比如在农村电商领域,双方就开展了紧密的合作。邮政集团自身有5.5万个自营网点,还有将近30万个各种加盟网点,截至今年7月底,中国邮政农村电商交易额已经达到230多亿人民币。这30万个加盟网点遍布城乡,主要是在农村地区,基本上到了行政村。邮政集团计划再用两三年时间建到50万个至60万个加盟网点,让所有农村地区的行政村以上都有邮政集团的加盟网点,这样网络的触角就更深一步,这与邮储银行服务“三农”的战略定位高度契合。我们正在尝试运用邮政的网络资源,带动邮储银行的客户获取和市场拓展,目前正在浙江、山东、河南、江西这几个省试行,其中,仅在浙江省,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带动的储蓄存款增长,今年以来就超过了200亿人民币。邮政集团现正在加快推广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这个平台建好了,我们就可以在农村地区搭建起功能强大的商品流通体系,最终邮储银行和中国邮政都将从中获益。目前,在农村地区,商品流通主要是个体户,个体户的规模很小,商品层层批发,成本比较高,而且多层批发难免会有假冒伪劣产品进入这个体系。邮政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以集团和省邮政公司进行两级批发,这样成本下来了,假冒伪劣产品也基本堵在农村流通体系以外。我们也在做农产品返城,做得很成功。我们教加盟店主怎样上网,怎样把农产品推介到网上去,也组织人把当地的农特产品进行策划包装,把农产品返城做起来,现正在大力推广。这时候邮储银行切入邮政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为加盟店所在区域内的农民提供小额取现、开户办卡、缴费充值、代收代付等服务,同时基于电商交易数据,为其在线提供网络贷款“掌柜贷”。“掌柜贷”在短短几个月试点时间内,授信800多户,放款2400多万元人民币。近期,我们计划全面推广。此外,大量的支付结算、农民的消费贷款、小店主的经营贷款等各种金融需求都将引流到邮储银行体系。邮储银行可以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甚至在价格方面也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因为这些业务组合起来做价格就能下来。试点的几个地方都做得非常好。香港商报:这个资源整合还是比较有效率的,扩张网点的成本也非常小。李国华:这个事情得到了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的多次肯定。现在正在全国大力推广。将来我们在农村地区资源的高度整合是完全可以一起的。另外,中国的集邮市场是一个缓慢上涨的市场。最近邮政集团和邮储银行合作开办了一个集邮联名卡,全国大概有1000多万的集邮爱好者,如果他们开办了邮储银行的集邮联名卡,到邮政集团集邮就可以有一些便利,我们通过这样的业务来拉动银行的业务增长。博采全球优秀商业银行之长香港商报:贵行在讲邮储银行故事之前一定对其他的银行有过研究,您认为世界上其他银行对邮储银行有哪些值得借鉴?您对哪些银行还是比较关注,考察或研究过?李国华:从银行成立伊始,我们就保持着积极的学习心态,向优秀的国内外同业机构学习、取经,我行在立行之初关注学习比较多的是印尼人民银行(BRI)。BRI是全球国有银行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典范。截至去年末,BRI的资产规模在印尼银行业排名第二、凈利润连续10年位居印尼银行业第一名,市值位居第二。其小微贷款管理体系、风控理念和文化都很值得学习,重视批零联动发展公司和零售业务,我们都有所借鉴。融资难、融资贵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之所以难,主要是几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小微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不健全,他们没有一整套完整的财务报表,不好全面地评价他们。第二,这些企业一般都是小企业、成立时间比较短,一般资金实力不够,缺少一些可抵押物、可担保物。第三,这种企业比较小,他要的贷款规模也比较少,像邮储银行平均下来小额贷款户均仅六七万元,但贷6万元和贷60个亿一样,我们都要去做尽职调查、评估,还有贷后管理,贷款金额太小,成本就比较高。成本高还有一个因素,因为这些地方可能在农村地区,银行机构又在地级市或者是省会城市,到借款人那里来回的汽油费还不够收回来的利息钱,所以就没有积极性。最后归结到一起就是风险问题,所以小贷业务是比较难做的。当时国内还没有成功的经验,我们在建行之初主要向印尼人民银行学习,我们派了团队去交流,我也亲自带队去学习过。当然,我们并不照搬BRI的做法,因为印尼整体经济跟我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结构差别还是很大的。我们还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签署协议,双方联合组建“小额信贷和零售银行业务项目”团队,并开展相关合作。可以讲我们是在“拿来主义”的基础上升华,把我们自己的一些经验、技术融合到里面去。全球优秀的商业银行很多,各有特色,关键是必须要结合我们的资源禀赋、发展战略、发展阶段来研究。像去年我们引入的一些战略投资者也很值得我们学习。比如说瑞银,世界知名的一家大银行,更重要的我们认为他在财富管理方面有优势。所以我们引入他作为战略投资者之后就明确一条,要在这方面进行一些经验的共享,甚至包括业务的协同发展。我们现在在这些方面的一些知识、经验的共享工作,包括对我们人员的培训工作都已纳入计划,现在正在探讨有没有可能联合搞一些类似财富管理的业务。再比如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摩根大通,既是一家商业银行,也是一家成功的投行,更重要的是摩根大通也是美国本土网点比较多的银行,在网点管理、网点转型方面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最近他也派了一个团队在帮助我行进行网点转型。还有星展银行,其在数字银行等方面有着一些成功的经验,我们也在探讨怎样来进行一些资源和经验共享。(摘自:香港商报 记者:齐晓彤/邓建乐/张丽娟)2016年10月31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邮政储蓄业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