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通气管呼吸阀关闭呼吸阀会不会降低损耗

查看: 15940|回复: 39
关于加油站油气挥发量的计算
看了几份报告,对于油气挥发量的计算是来自这样一段话
加油站油气挥发主要发生在储油罐灌注和加油过程中燃料油以气态形式逸出进入大气环境。储油罐在装卸料或静置时,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和罐内压力的变化,使得罐内逸出的烃类气体通过罐顶的呼吸阀排入大气,这种现象称为储油罐大小呼吸。储油罐呼吸造成的烃类有机物平均排放率为0.12kg/m3通过量;储油罐装料时发生储油罐装料损失,当储油罐装料时停留在罐内的烃类气体被液体置换,通过排气孔进入大气,储油罐装料损失烃类有机物排放率为0.88kg/m3通过量;加油作业损失主要指车辆加油时,由于液体进入汽车油箱,油箱内的烃类气体被液体置换排入大气,车辆加油时造成烃类气体排放率分别为置换损失未加控制时是1.08kg/m3通过量、置换损失控制时0.11kg/m3通过量;成品油的跑、冒、滴、漏与加油站的管理、加油工人的操作水平等诸多因素有关,一般平均损失量为0.084 kg/m3通过量。虽然不知道这段话的来源,但是看着挺有道理。问题是目前《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已经开始逐步实施,其中对于卸油这块的规定已经全面实施。不知道上述这段话在计算挥发量的时候是否考虑了油气回收装置?再就是排放标准中规定的“加油站卸油、储油和加油时排放的油气应采用以密闭收集为基础的油气回收方法进行控制”,这个是不是不分时段和地区的,只有“处理装置的油气排放浓度应小于等于25g/m3 ”这个才是分地区和时段的。说了一大堆,最后想请教大家的,就是目前对于加油站油气挥发量的计算方法。望各位指教!
本帖最后由 fsnh1876 于
13:53 编辑
dgdhan 发表于
那您在计算的时候考虑了油气回收装置的问题了么?再就是关于上处理装置的规定是怎么处理的
按《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GB11085-89)中最大损耗系数算出来的是产生量,你再乘以油气回收装置的处理效率(我是按95%算的)就可以得到排放量。需要注意的是,油气回收装置只能回收卸油、加油时产生的油气,贮存时小呼吸油气是不能通过油气回收装置收集的。
至于油气处理装置,你就不用管他了,我是没听说过广东这边哪个加油站有上这玩意的。油气排放标准要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以下是我某个项目的计算过程:
《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GB11085-89)规定了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接卸、贮存、零售的损耗,油品各种损耗规定见表6-4、6-5和6-6。表6-4&&贮存损耗率&&单位:%,按月计地区立式金属罐隐蔽罐、浮顶罐汽油其他油不分油品、季节春冬季夏秋季不分季节A<font color="#.11<font color="#.21<font color="#.01<font color="#.01B<font color="#.05<font color="#.12C<font color="#.03<font color="#.09
表6-5&&卸车损耗率&&单位:%地区汽油煤、柴油润滑油浮顶罐其他罐不分罐形A<font color="#.01<font color="#.23<font color="#.05<font color="#.04B<font color="#.20C<font color="#.13
表6-6&&零售损耗率&&单位:%零售方式加油机付油量提付油称量付油油品汽油煤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损耗率<font color="#.29<font color="#.12<font color="#.08<font color="#.16<font color="#.47
本项目拟建场址广东省属于A类区,油罐为埋地固定顶罐,油品贮存过程中油品最大损耗率取0.01%;油品卸车过程中汽油最大损耗率取0.23%,柴油最大损耗率取0.05%;油品零售过程中汽油最大损耗率取0.29%,柴油最大损耗率取0.08%。本项目设置卸油、加油油气回收系统,回收率达95%以上。表6-7&&项目投产后非甲烷总烃产排量&&单位:t/a污染源油品卸车油品贮存油品零售合计非甲烷总烃产生量<font color="#.8<font color="#.1<font color="#.6<font color="#.5非甲烷总烃排放量0.80.11.01.9
贮存不是按月计算吗?储油损失应该是0.01%乘以12吧?&
好东东,学习了~~~&
这个排放浓度怎么算的呢?&
谢谢指教。另外《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关于卸油过程排放浓度的控制标准已经于12年正式执行了,所以排放浓度是不是还得执行这个标准&
查了一些资料,发现目前计算加油站油气挥发量主要是通过经验系数来计算,即我帖子开头中那段话里的通过量,或者年消耗油量。
&&在通过量算法中,没有区分汽油和柴油,有点不合理。
&&有的文献提到计算的时候直接根据年消耗油的量乘以挥发系数来算,《中国加油站VOC排放污染现状及控制》(沈旻嘉,2006年8月),2002年我国加油站VOC排放因子为:柴油0.075kg/t,汽油为4.95kg/t,这个是一种算法。
&&上述两种算法都没有考虑油气回收装置,可以计算做产生量,油气回收装置理论上的回收率是90%以上可以作为环评计算的依据。
&&另外,还有油气处理装置的问题,目前查的实例中都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只有收集了才会有排放浓度这一说法吧,还待进一步研究
{:soso_e132:}
看了这个帖子有点收获
我用的《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GB11085-89)中最大损耗系数算的,结果与按4楼提供的产污系数计算的结果相差不大
那您在计算的时候考虑了油气回收装置的问题了么?再就是关于上处理装置的规定是怎么处理的&
fsnh1876 发表于
我用的《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GB11085-89)中最大损耗系数算的,结果与按4楼提供的产污系数计算的结果相 ...
那您在计算的时候考虑了油气回收装置的问题了么?再就是关于上处理装置的规定是怎么处理的
按《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GB11085-89)中最大损耗系数算出来的是产生量,你再乘以油气回收装置的处理效率(我是按95%算的)就可以得到排放量。需要注意的是,油气回收装置只能回收卸油、加油时产生的油气,贮存时&
fsnh1876 发表于
按《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GB11085-89)中最大损耗系数算出来的是产生量,你再乘以油气回收装置的处理 ...
谢谢指教。另外《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关于卸油过程排放浓度的控制标准已经于12年正式执行了,所以排放浓度是不是还得执行这个标准
我的理解是《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只规定了有组织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有油气处理装置(不是油气回收装置)的项目,因为仅安装了油气回收装置的项目是无组织排放的&
dgdhan 发表于
谢谢指教。另外《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关于卸油过程排放浓度的控制标准已经于12 ...
我的理解是《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只规定了有组织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有油气处理装置(不是油气回收装置)的项目,因为仅安装了油气回收装置的项目是无组织排放的
明白了,就是说上处理措施不是强制,只有油气回收才是强制。&
fsnh1876 发表于
我的理解是《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只规定了有组织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有油气处理 ...
明白了,就是说上处理措施不是强制,只有油气回收才是强制。
可以只回收,不处置么,那油气怎么回收呢?&
楼主的通过量计算方法经验数值,我这的资料和你的一样,我这写的是出在“北京环量物资有限公司加油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你可以验证下。
另说明下,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数据相差较大,而不是5楼说的相差不大
5楼说的两种方法是《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GB楼 和《中国加油站VOC排放污染现状及控制》(沈旻嘉,2006年8月)4楼的两种方法,不是1楼的经验系数法。
我按7楼和4楼 的计算结果分别是1.48t/a和1.013t/&
嗯,我看的几份报告也都是这种计算方法,应该属于认可的方法了,两种都是可以的。&
Jun峰 发表于
楼主的通过量计算方法经验数值,我这的资料和你的一样,我这写的是出在“北京环量物资有限公司加油站环境影 ...
嗯,我看的几份报告也都是这种计算方法,应该属于认可的方法了,两种都是可以的。
有点迷糊,&&
本帖最后由 鼎妮玛德灰机 于
21:38 编辑
Jun峰 发表于
楼主的通过量计算方法经验数值,我这的资料和你的一样,我这写的是出在“北京环量物资有限公司加油站环境影 ...
5楼说的两种方法是《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GB11085-89)7楼 和《中国加油站VOC排放污染现状及控制》(沈旻嘉,2006年8月)4楼的两种方法,不是1楼的经验系数法。
我按7楼和4楼 的计算结果分别是1.48t/a和1.013t/a,这样相差算大么?
经验系数计算结果是1.311,和散装那个更接近。
应该说差别在不算大吧,只要计算有依据即可&
鼎妮玛德灰机 发表于
5楼说的两种方法是《散装液态石油产品损耗》(GB楼 和《中国加油站VOC排放污染现状及控制》( ...
应该说差别在不算大吧,只要计算有依据即可
嗯嗯,我也比较倾向于有来源出处会好些,用多了“类比”两字容易变神仙数。当然相当普遍而且没办法的例外&
热点推荐 /5
金币充值,金币不够怎么办?即充即用!
答案交流专用贴——法律法规
答案交流专用贴——导则标准(有奖)
答案交流专用贴——技术方法(有奖)
答案交流专用贴——案例分析(有奖)
Powered by&#xe621; 上传我的文档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分析_任春洁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分析_任春洁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15:30:56|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xe71b; 200 积分
&#xe602;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加油站油品损耗的分析_任春洁
官方公共微信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明察秋毫谈损耗
2005年第1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成品油具有易蒸发性,在销售、运输或储存中的收发存作业过程中,都有损耗出现。这些损耗是在哪些环节发生的?怎样有效地控制和降低损耗?中国石化连云港分公司在推行“零损耗”的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中国论文网 /2/view-350428.htm  为了使油品损耗得到有效控制,我们在各个环节都从细处入手,严格把关,形成了从安全技术部、零售中心、物流中心、油运公司(配送中心)直到加油站的终端,各个部门有效管理的链接,使加油站收发存各环节的损耗都在逐渐降低。我们认为降低损耗有以下几个环节。      降低进货和收油环节的损耗      在收油的进货环节,油库发货误差严格控制在±0.3%以内。随车同行《发货验收单》标明发货体积、温度、重量、标准密度、空高、水高等,加油站要认真验收。   在收油的运输环节,油罐车装油后,要按规定时间送达加油站,以减少油料在运输途中的损耗,并承担在运输中跑、冒、滴、洒、渗造成的一切损耗。   在收油的卸油环节,油管员按“升交接”的原则,对油罐汽车进行验收。当卸油结束时,油管员必须登上罐车检查油晶是否卸净,同时督促驾驶员进行不少于三次的晃车,将余油放入铝桶倒入油罐。      降低发油环节的损耗      在发油环节,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已对加油机精度进行了调整,做到容积单位误差,控制在±0.3%范围内,现在基本上都调到-0.15%左右,因此加油站加油过程中应该略有盈余,应该可以抵冲发货与运输环节出现的损耗。   如果加油机计量器误差过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检测中,会立即提出停机或调换加油机计量器。在加油机校验时,零售管理部门又加强了对校机、修机回流油的管理,收回加油站对加油机校验权,加油机校验由加油站管理部门,派出专人负责,现场监督。加油工在加油作业中,如多加给客户油,则由加油工本人负担。因而,发油环节也不应该产生油品损耗。      降低储存环节的损耗      ――渗漏方面的损耗。如储油罐、输油管线、加油机“渗漏”损耗或储油罐附属设备的“自然通风”损耗。   当油罐油品发生大亏大盈和油罐底部水高发生变化,说明油罐可能出现渗漏。当油管线沟内某处经常发现油渍或油蒸汽较浓,说明油管线某处可能出现渗漏。   当加油机油汽分离器经常喷油或出油示油器经常有空气,说明加油机可能出现渗漏。当油罐的量油口与卸油口没有关闭或关闭而不密封,或油罐的呼吸阀敞开失灵,形成油罐上两个以上不密封处相通透气,就可能产生自然通风损耗。   对加油站来说,这几种损耗应该检查到并及时杜绝的。如有,那就是不负责任的人为因素造成的。   ――“小呼吸”损耗。油罐内油晶受外界温差影响,会产生“小呼吸”损耗。从理论上讲,加油站的埋地油罐,罐内温度应是恒温,冬春季节一般在10-15℃,夏秋季节一般在17-22℃,油蒸汽受油罐内容积空间的作用,应很少出现小呼吸损耗。可现实中,当无收发作业时,油罐由于受外界气温影响,低温时,吸进少量空气补充负压,高温时产生正压,有少量的油蒸汽从呼吸阀或量油口溢出,仍可产生小呼吸损耗。   如加油站每天能连续加油作业,检测油罐时间安排在早晨,并保证油罐呼吸阀等其他附属设备能正常应用,油罐的小呼吸损耗可有效避免或降低。   ――“大呼吸”损耗。在油罐发油时,油面不断下降,罐内产生负压,外界空气经呼吸阀补入,在罐内与油品形成油蒸汽,以消除负压。当油罐收油时,罐内液面不断升高,罐内的油蒸汽被压缩,使罐内的压力不断升高,产生正压,导致油蒸汽从油罐呼吸阀排出,这样便形成油罐的大呼吸损耗。   看起来,油罐的大呼吸损耗难以避免但经常为油罐补油,减少油罐空容量,保证满罐储油;调整好油罐收油时间,使进油尽量安排在低温的阴雨天或夜间进行,就可降低收油、发油作业造成的大呼吸损耗。   ――“降温度”损耗。油罐内因油温降低而产生“降温度”损耗现象。这是经常碰到,也是最头疼而又难以解决的一种损耗现象。此现象,一般在夏、秋季发生,以夏季转秋季再到冬季,天气温度逐渐变冷居多。   经现场监测,某加油站1#油罐容积是35000升,罐内某油品是20000升,视密度0.8600KG/DM3,视温度是20℃,标准重量为17178KG。进一车10000升的油晶,视密度是0.8300KG/DM3,视温度是40℃,标准重量为8285KG。   从理论上讲,除去油罐变形,油罐容积表没有误差等因素,油罐内油品容积应该为30000升。卸完后,经检测,油罐内油品容积30008升(多了8升,可以忽略不计)。经重新复测,视密度为0.8501KG/DM3,视温度为26.6℃,气象台常温30℃。   卸油后罐内油晶实测标准重量与罐内外两种油品重量相比较,误差不大,可忽略不计。   当过了一天,天气忽然变冷,这时罐内油品已加出5000升,罐内结存油品应在25000升。经盘点罐内实存油晶却在24872升,少了128升。经重新检测.罐内油品视温度为20℃,视密度为0.8543KG/DM3,标准重量为21224KG,气象台常温25℃。前一天发出的5000升油,计算标准重量为4243KG。   又过了一天,天气更冷,这时罐内油品又加出5000升,罐内结存油品应在19872升。经盘点实存油品却在19772升,又少了100升。经重新检测,罐内油品视温度为15℃,视密度为0.8577KG/DM3, 气象台常温在20℃,罐内油品标准重量为21224KG,前一天发出的5000升油,计算标准重量为4283KG。   假如一开始卸进罐内的10000升油晶连着三天没有销售,油罐内仍应有油30008升。三天后测得当时罐内油品视温度应为20℃,依据理论推算,油罐内油品视密度应为0.8544KG/DM3,油的容积应为29845升,少了163升。假如油罐十天后仍没销售,油罐内的温度下降到15℃,依据理论推算,油罐内油晶视密度应为0.8577KG/DM3,油罐内油的容积应为29730升,比20℃时的容积又少了115升。   从上述分析计算,证明了因油罐内温度变化,对油品重量没有大的影响,但视油密度和油的容积,是会随着罐内油温的变化而变化,如由冬季转春季,由春季转夏季,罐内油温升高,视油密度降低,而油品容积增大,这部分增大的容积,也可叫“升温度”溢余,可以抵冲当时由于油罐卸油产生的“大呼吸”损耗。而当夏季转秋季,秋季转冬季,由温度降低产生的视油密度增大,油品容积减少,这部分减少的容积,暂时叫做加油站“降温度”损耗。   从形式上讲,这种损耗,是一种虚假损耗,这种“降温度”损耗是难以避免的。加油站正常经营是以容量计算的,是以“升”为单位进行交接的。如果天气一直延续冷下去,油罐内的这种客观存在的损耗,也将延续和累计下去。这种“降温度”损耗和现场卸油产生的“大呼吸”损耗,加油站将难以抵冲。   因此,加油站要做到“零损耗”,一方面要死死抓住收发存各环节的降耗措施不放,另一方面的工作重点就要放在“降温度”损耗上,必须认真研究“降温度”损耗的内外原因,找出解决“降温度”损耗的办法,就能使加油站最大限度地降低油品损耗。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江苏连云港石油分公司东海经营部)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全天候磁力呼吸阀--《石油库与加油站》2012年01期
全天候磁力呼吸阀
【摘要】:介绍了全天候磁力呼吸阀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对其工作原理和大小呼吸的不同工况进行了分析,描述了该阀的技术性能。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TE972【正文快照】:
呼吸阀是控制油罐内气体空间压力,抑制油料蒸发损耗,防止油料质量降低,保护油罐免遭损坏的一种油罐专用阀门,是油罐重要的安全附件之一。呼吸阀工作原理目前,我国油库油罐上使用的呼吸阀主要是重力式或弹簧式机械呼吸阀,主要由阀体、压力阀、真空阀和阀座等组成,它们的工作原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曲训江;[J];油气储运;1986年02期
石国彦;[J];油气储运;1986年04期
李朝辉;[J];石油库与加油站;2002年03期
;[J];石油库与加油站;2009年03期
;[J];石油库与加油站;2011年03期
;[J];石油库与加油站;2004年06期
杨艺,刘建章;[J];石油库与加油站;1999年03期
米富;[J];油气储运;1988年06期
费金根;[J];油气储运;1997年03期
吴能海,苏相臣;[J];石油库与加油站;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守才;陆军;李群山;储培麟;;[A];第十五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余红;[N];云南日报;2009年
王明毅 张立岩 吴杰通 讯员  陈吉才;[N];中国石油报;2007年
张惠;[N];中国石化报;2007年
朱清峰 朱春江;[N];中国石化报;2010年
徐东阳;[N];中国石油报;2007年
张肃贞;[N];石油管道报;2008年
斌奇;[N];石油管道报;2008年
王文红;[N];石油管道报;2008年
;[N];期货日报;2004年
杜中闻?通讯员
张国龙;[N];中国石油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加油站呼吸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