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有哪些症状者

糖尿病患者常见问题_糖尿病_养生之道网
///文章列表
养生之道网端午节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端午节吃什么、端午节饮食禁忌等相关知识,更多端午节饮食、端午节不能吃什么等端午节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端午节养生专题。...我国目前有1.14亿糖尿病患者 占全球的1/3-中新网
我国目前有1.14亿糖尿病患者 占全球的1/3
昨日,重医附二院内分泌科,护士为刘婆婆注射胰岛素。&&&&重庆晨报记者 苑铁力 摄&&&&今天是第23个世界糖尿病日,主题是“保护我们的未来”。昨晚,重医附一院组织百余名医护人员在江北大剧院点亮蓝光,配合在全球进行的“联合国糖尿病日-蓝光行动”增强市民对糖尿病的防治意识。&&&&重医附一院内分泌科汪志红教授介绍,根据最新的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共有1.14亿糖尿病患者,占全球的1/3。另外,一半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是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而且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患上2型糖尿病。&&&&现状&&&&一半成人是糖尿病高危&&&&“目前我国成人患糖尿病的发病率达11.6%,2007年时这个数据为9.7%。”汪志红教授介绍,重庆地区糖尿病发病情况和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中国成人的糖尿病前期患病率是50.1%,其中男性是52.1%。所谓糖尿病前期,指的是空腹血糖和饭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血糖,但又没有达到糖尿病标准的情况,他们是患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换算过来,基本上半数的成年人处于糖尿病高危。&&&&汪志红教授说,糖尿病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减肥来改善,但是却不容易逆转。而糖尿病前期如果控制得好则可以逆转,包括药物控制、调节饮食并且加强运动,都可以使患病几率大大降低。&&&&趋势&&&&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增多&&&&在很多人眼中,糖尿病应该是一种老年病。不过汪志红教授说,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患原本是在成人中发病的2型糖尿病。这和他们爱喝碳酸饮料,爱吃甜食和洋快餐,以及不爱运动导致的肥胖有关。&&&&预防&&&&火锅小面都易升高血糖&&&&西南医院营养科主任龚茜芬说,糖尿病患者最好的水果是番茄和黄瓜,可以适当吃一些柚子、草莓和西瓜。不少人认为火龙果糖分低,其实火龙果的含糖量比西瓜还要高,&&&&在饮食中,还应加入一些粗粮,比如玉米、荞麦等。每天一根苦瓜,对降血糖很管用。&&&&另外,汪志红教授介绍,糖尿病人吃了小面,血糖就容易升高,而且还不好控制下来,这可能和面食本身被人体消化吸收快,并且小面比较油腻有关。另外,火锅里有牛油,再搭配油碟、猪肉、牛肉、动物内脏等食物,这些都属于多油多脂食物,加上有些人还喜欢边吃边喝酒、抽烟,也容易引发糖尿病。汪志红教授建议,市民吃面食应尽量少油多菜,少吃火锅,家庭选择食用油时可选择含不饱和脂肪酸多的植物油。&&&&链接&&&&&重医附一院&&&&举办糖尿病义诊&&&&16日上午,重医附一院将在医院门诊大楼外广场进行关于糖尿病的健康义诊,现场还会发放防治糖尿病的宣传单,市民可前往参加。&&&&本版文/重庆晨报记者 范永松 罗清艺&&&&她每天的心情都随着血糖高低起伏&&&&患者故事&&&&&昨日中午,重医附二院内分泌科病房,病人再次爆满,加床遍布走廊。&&&&“测血糖了!”一名白衣小护士推着小车过来,高声招呼病人们。刘甫川老人自觉走过去伸出右手。&&&&作为一名身患糖尿病20年的老病号,老人关注自己每天的血糖浓度比关注天气变化更甚。“每天的心情也随着血糖浓度的高低不断起伏。”&&&&老人出生于1941年,祖籍江苏南京,上个世纪60年代随一家工厂内迁重庆。&&&&“糖尿病对于那个时代的我们来说,几乎闻所未闻。”她回忆,自己年轻时经历过大饥荒、“文革”等各个灾难时期,许多时候连吃饱饭都无法保证,得糖尿病几乎不可想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政策好转,国民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善,生活开始丰富起来。“那时候的餐桌上开始出现鸡鸭鱼肉,大家胃口大开,身体也由面黄肌瘦变成白白胖胖。”&&&&1993年,她查出血糖严重超高,医生诊断患上了糖尿病,同时伴随高血压。“在那个时候开始,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中,相继有许多人出现糖尿病症状。”&&&&重医附二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刘东方教授分析,糖尿病在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中高发,确实与我们国家时代的巨大变化有密切关系,其中节俭基因是国人易患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关于节俭基因,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当时人们饥一顿饱一顿,节俭基因的存在,使身体能够最大限度地将营养储存起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发生本质变化,但由于节俭基因仍在发挥作用,大量高营养得不到及时消耗,所以造成能量过剩。&&&&老人说,20年来,除了照顾家人,自己每天唯一关心的就是血糖指数。&&&&每天吃饭前,都会吃三种药。如此20年,花费估计近十万元。无论身在何处,药都不再离身。&&&&服药多年,经过严格的饮食控制,老人体重重新恢复到50公斤左右。但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长期吃药,控制饭量,导致营养不良,患上了低血糖。最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也来了。 &&&&医生说,由于血糖过低,老人身体已经开始出现危险信号,低血糖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睡梦中,可能引发生命危险,一觉睡去可能不再醒来。&&&&为此,每天凌晨2点至5点,值班护士都会定时抽查血糖指数,防止意外发生。&&&&既不能吃好,又不能睡好,这让老人很沮丧。“去年老伴走了,因为舍不得几个子女,我还得坚持。”
【编辑:刘虹利】
>健康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糖尿病是与生活方式最为密切的慢性病,促进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美国,接受关节置换的病例中约8.5%为糖尿病患者。而糖尿病是关节置换术后...
糖尿病是与生活方式最为密切的慢性病,促进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
体育锻炼和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治疗的两大基石,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有降血...
& && && &总是会有一些慢性的疾病给我们带来一些大麻烦的,这病人们也是要多...
& && &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场圣明副教授带领的团队通过小鼠实验找到一种能...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盐酸二甲双胍片
商品名称:美迪康
英文名称:M...
& &众所周知,只有血糖达标才能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在我国,虽然糖尿病患病...
& & 1.我应该接受专业糖尿病指导吗?应该。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糖尿病科普人员...
& &血糖失控在全身都有信号,神经、血管及气管都会损伤,导致多种糖尿病并发...
糖尿病论坛今日十大热门
糖尿病论坛新帖2型糖尿病_百度百科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要求,日起,使用互联网服务需要进行帐号实名认证。为保障百度帐号的正常使用,请您尽快完成手机号验证,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2型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因此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是一种相对缺乏,可以通过某些口服药物刺激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但到后期仍有一些病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2型糖尿病病因
1.遗传因素
与1型一样,2型有较为明显的家族史。其中某些致病的基因已被确定,有些尚处于研究阶段。
2.环境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肥胖、高热量饮食、体力活动不足及增龄是2型最主要的环境因素,、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3.年龄因素
大多数2型于30岁以后发病。在半数新诊断的2型患者中,发病时年龄为55岁以上。
4.种族因素
与白种人及亚洲人比较,2型糖尿病更容易在土著美洲人、非洲--美洲人及西班牙人群中发生。
5.生活方式
摄入高热量及结构不合理(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膳食会导致肥胖,随着体重的增加及缺乏体育运动,会进行性加重,进而导致胰岛素分泌缺陷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导致2型糖尿病的主要诱因包括肥胖、体力活动过少和应激。应激包括紧张、劳累、精神刺激、外伤、手术、分娩、其他重大疾病,以及使用升高血糖的激素等等。由于上述诱因,患者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及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血糖升高,导致糖尿病。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无法控制人体的遗传因素。但是,我们能对环境因素进行干预,从而降低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
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
2型糖尿病中一部分病人以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2型糖尿病检查
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与受体结合含量少)所致,因此不仅要检查空腹血糖,而且要观察餐后2小时血糖,特别应做胰岛功能检查。
具体数值如下:正常人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毫摩尔/升以下。如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尔/升,就可诊断糖尿病。如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之间为,是早期糖尿病的表现。而尿糖检查仅供参考,不能诊断糖尿病及用药的依据。
胰岛功能检查:验者口服75克葡萄糖水300毫升后观察血糖、胰岛素、C肽变化。
2型糖尿病诊断
1997年7月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了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
1.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11.1mmol/L。随机血糖是指就任意时间的血糖值,典型的糖尿病症状包括多尿、烦渴和无其他诱因的体重下降。
2.空腹血糖≥7.0mmol/L,空腹状态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
3.OGTT时2小时血糖≥11.1mmol/L。OGTT仍然按WHO的要求进行。
没有糖尿病的症状而符合上述标准之一的患者,在次日复诊仍符合三条标准之一者即诊断为糖尿病。
在新的分类标准中,糖尿病和葡萄糖耐量受损(IGT)及空腹葡萄糖受损(IFG)共属高血糖状态,与之相应的为葡萄糖调节正常的正常血糖状态。IGT的诊断标准为:OGTT时2小时血糖≥7.8毫摩尔/升,但&11.1毫摩尔/升,IFG为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但〈7.0毫摩尔/升。
2010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
1.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2.空腹血糖FPG≥7.0mmol/L。空腹定义为至少8小时内无热量摄入。
3.口服糖耐量试验时2小时血糖≥11.1mmol/L。
4.在伴有典型的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患者,随机血糖≥11.1mmol/L。
在无明确高血糖时,应通过重复检测来证实标准1~3。
跟过去相比有两个方面的进步:增加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弱化了症状指标,更多人纳入糖尿病范畴,得到早期诊治。
2型糖尿病治疗
1.口服降糖药
(1)双胍类(如二甲双胍)
这类药物具有减少肝脏输出葡萄糖的能力,并能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从血液中吸收更多的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 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是刺激胰岛释放更多胰岛素。
(3)噻唑烷二酮类(如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此类药物可以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帮助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脏吸收更多血液中的葡萄糖。不过罗格列酮可能会增加风险。
(4)苯甲酸衍生物类(如瑞格列奈和那格列奈)
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与磺脲类药物相似,主要是刺激胰腺产生更多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5)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和伏格列波糖) 这类降糖药能抑制人体消化道对糖类的吸收,主要作用是降低餐后血糖。
2.胰岛素类药物
若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使用口服降糖药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住血糖,或者服用其他药物会给你带来不良影响时,医生可能就会建议你使用胰岛素。目前,胰岛素不能口服,只能利用注射器或胰岛素笔等装置通过皮下注射。
不同胰岛素制剂的起效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也不同。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合自身当前病情的胰岛素类型,并制定适当的胰岛素注射时间。
为了达到最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有时也可能将多种胰岛素预混后进行注射。通常,胰岛素注射的频率为1~4次/天。
通过减轻体重和加强运动锻炼,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发现自己可以不再需要药物。因为他们在体重达到理想范围时,通过自身的分泌胰岛素和饮食调节就能控制住血糖。
目前还不清楚孕妇口服低血糖药物是否安全。2型糖尿病女性患者在期和哺乳期可能需要停止口服降糖药而注射胰岛素。
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襄阳市中心医院 内分泌科
向红丁 | 主任医师 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国家卫计委首席科普专家。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有哪些类型
三五防糖法
纪立农|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六届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导。
2型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的治疗
2型糖尿病的运动饮食治疗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
提供资源类型: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尿病患者能喝粥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