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办历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采用哪些途径丰富教学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内容
历史组:“澧水流域六校”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活动评课交流
文章来源:历史组
发布时间:日
录入:盛泽
11月18日至11月20日,我有幸参加了澧水流域部分示范高中青年教师教学研讨活动,担任评委工作,收获良多,现与同仁一起分享。
19日,我在澧县六中1栋1509班教室听了6堂高一历史课,授课内容是必修一政治史第17课《解放战争》,采取同课异构教学方式,6位青年老师各显神通,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活,精采纷呈,令人叹为观止。
在评课时,我进行点评,六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有三大共同优点:
第一,课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精心地进行了教学设计,准备充分,课件制作非常精美,教学过程流畅,如行云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给听众提供了一顿顿丰富的精神大宴。
第二,教师教态都非常自然亲切,有亲和力,精神饱满,教态非常好。
第三,都注重了师生互动,师生在互动中得到了较好的交流与反馈,避免了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我校杨敏老师与澧县六中池大军老师的两堂课互有特色,各有千秋。
杨敏老师的课堂有三大亮点:亮点一,较好地展示了我校探索高效课堂五步教学法的成果。教师围绕解放战争的进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给学生足够多的思维空间和时间,然后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课堂氛围平等、宽松、民主、和谐,教师还采取角色扮演,如果你是当时中共领导人毛泽东,这个仗怎么打,你会采取什么战略战术?学生思维活跃,回答问题积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教师点拨归纳,课堂轻松有趣。
亮点二:教师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材料,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能力,体现了历史学科特色,突出了历史学科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思想,体现可持续性。如讲到重庆谈判时,为了帮助学生认清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教师引入了五则材料帮助学生认清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但是蒋介石耍弄假和平,真内战的反革命两手,而中共为了争取和平,揭露美蒋阴谋,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表现了弥天大勇和争取和平的诚意。还有战略防御阶段,引用材料内战爆发初期,蒋介石给不喜数学的毛泽东出了一道难解的数学题,战略反攻阶段,引用材料并提问,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和部分任务分别是什么?外线指什么?内线又指什么?等等。
亮点三:课堂最后10分钟进行了当堂检测,还有机引进近年来高考在本节的试题,使各层次的学生均有所得,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澧县六中池大军老师的课堂也有两大突出亮点。亮点一:课堂中自始至终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充满了正能量,教师非常有激情,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尤其是课堂延伸:历史之思,人文之情,引导学生反思,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地看待战争?帮助学生认识到内战使中华民族暂时分裂,也造成了国共长期对立、隔阂,使中华民族错失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接着给学生展示2015年11月7日国共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伟大的会面,自1949年以来66年后第一次握手,&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把历史与现实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亮点二:教师在课堂中还引用了大量毛泽东诗词和池大军&语录&,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例如引用了重庆谈判期间发表的《沁园春.雪》,引用了渡江战役后毛泽东写下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帮助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毛诗中学习历史,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另外,还有安乡五中崔晗老师的战争片《打虎记》,采用观影四步曲,教学设计也很新颖,给人耳目一新感觉。
当然,尽管这几堂课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几所学校通过教学研讨活动,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目的,极大地促进了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增进了友谊,达到了互利共赢、共同提高的教学效果。(文字/盛泽)
上一篇:[ 11-07 ]
下一篇:[ 11-26 ]开放日‖落实核心素养与能力 探索二轮复习新途径——记顺德一中教育教学开放日历史科组教研活动
2017年3月31日,顺德一中教育教学开放日如期开展,历史教研组公开课与顺德区高三历史二轮复习教学研讨活动合并举行。本活动由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主办、顺德区李长福教师工作室承办,受到区、市内外兄弟学校的热烈关注,并有幸邀请到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毛经文老师莅临指导,活动规模大、规格高、影响广,取得了圆满成功。
活动分两部分进行。首先由顺德一中甘成质老师和杏坛中学黄健文老师分别执教《抗日战争》的二轮复习公开课,接下来由毛经文老师对课堂进行点评,并开展专题讲座。
两位老师的课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甘成质老师的课堂用高考真题定调,用核心问题作为课程的推力,用历史关照现实,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突出了二轮复习课的特点,激发学生不断深思熟虑,而且教师感情充沛、真实流露,学生的热情和思绪被悄然挑起,课堂参与度高。
甘成质老师正在授课
黄健文老师引领学生理性分析,对抗日战争这一事关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重大事件进行深入思考,充分关注了主干知识,并补充了大量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材料及学界观点,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认识得到丰富,理性分析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关注民族命运的情感得到升华。
黄健文老师正在授课
毛经文老师认真观摩课堂
到场老师正在做笔记
两堂课上,学生都充分参与,表现活跃,彰显了一中学生的素质,尤其个别学生眼界之开阔、思维之缜密,令到场老师赞佩不已。
学生积极投入课堂讨论
学生的表达十分精彩
第二部分由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历史教研员余逸老师主持。
余逸老师主持第二部分的活动
余逸老师提出,二轮复习的教学要积极探索新途径、新形式,不能“炒剩饭”,微专题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形式,两位老师的课就是微专题的典型代表。
毛经文老师的点评和讲座掀起了本次活动的又一高潮。他指出,两位老师的课都:
1、突出了一个核心,即高考,针对性强,符合高考要求。
2、调动了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师激情飞扬,有情怀、有高度、有力度,甚至有一种宗教式的情怀,将自身的自信、快乐传达给学生;学生课堂表现积极,做到了心动、手动、口动。
3、体现了三大特点,即纵横迁移广联系、多元视角新思维、主干史料精研读。
4、立足于四大逻辑。教师立足于自己的教学逻辑,以教材的知识逻辑为蓝本,以学生的学习与了解逻辑为核心,讲清了历史主干知识自身变化与发展的逻辑,达到了高考的要求。
5、达到了“五度”的效果,即情境育人度高、活动刺激性强、自我参与度大、训练扎实度厚、建构生成度多。
毛经文老师点评课堂并开展讲座
接下来,毛老师又给在座的老师们带来了一顿丰厚大餐:《踢好临门一脚,赢得高考胜利——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的几点建议》。讲座分三部分:一、心中时常有风景——深度感受高考命题规律;二、横看成岭侧成峰——多元视角看历史主干知识;三、临门一脚练啥功——时间、文面、答案,一样不少。讲座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强,使老师们深受启发,对二轮复习的教学和备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嘉宾为授课老师颁发证书
杏坛中学与顺德一中历史教研组及嘉宾合影
本次活动效果良好,得到了到场老师们的普遍好评。
(撰稿人:冯波)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2015教师全员培训作业初中历史教学设计_中华文本库
第3页/共5页
图和辅栏,提出问题:对“雅各宾习,突破对“雅生等基础知识,派”
各宾派”的评价。培养分析能力
从而进一步理解
法国大革命对世
界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
第一步,序曲:梳理知识,把握基础,知道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让学生通过(采用了“知识马赛克”的图表教小组合作等方式获
学法)。取相关知识,发展
第二步,主旋律:解析知识,,
课标倡导的学生主
分析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辅以图片动笔填图
动学习,并在多样
《法典》和播放视频《奥斯特里茨
化、开放式的学习
观看图片和战役》并提供了三个中心议题:1、
环境中,培养实事
视频,分组探究新授三
雾月政变2、拿破仑的对内措施3、
求是的精神和探索
问题,回答问题。对外战争。
历史问题的能力,
观看图片加提高创新意识和实第三步,高潮:教师点拨,突
践能力的教学理
破难点,评价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深印象做出两重
强调历史图片(地域扩张图)
提示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基本方法:不能脱离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展开评价。
以本课对历史人物“拿破仑”的双重性评价为例。
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和平,反对非正义战争”的思想。
各种能力。实现新
强化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在完成参观后,用课堂问答的方式总结全课知识,以提纲形式展示,便于学生掌握。(师生共结)
活动与探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17、18世纪两次重要的历史事件,请你想一想,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1、收集关于拿破仑生平的相关图文资料,辩证评价拿破仑。
2、做第十三课的课时训练。
第3页/共5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