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使人们哲学思维的向度是什么产物对不对高中哲学

高中哲学常识笔记吴元发总结 第一课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前 言 1.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1)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2)联系: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哲学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2)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也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3)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睦相处。 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是客观世界自身力量长期作用的必然结果。 (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更,都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支配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人的主观意志改变不了由客观规律所支配的社会发展总趋势。 3.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1)物质的含义: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整个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3)意识依赖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4)意识的含义(这里为了更好地理解物质概念,故先把意识定义提出来):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3、从意识的生理基础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4、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可见,没有物质就不会有意识。所以说,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1.意识的含义: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意识的本质 (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但是有了人脑并不等于就有了意识,因为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人脑反映的客观实在。 (2)各种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①正确的思想意识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②无论是人的具体感觉还是人的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无论是人们对现状的感受与认识,还是人们对过去的思考与总结,以至人们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1)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意识的能动作用还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为指导,通过实践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2)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①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取得成功,达到预期的目的,那就说明原有的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规律的,实践证明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③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不等于说人们的意识都是一样的。 ④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也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 (3)制约着意识能否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因素: 客观原因:最根本的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社会实践所达到的广度与深度的制约。 主观因素:① 立场不同。②世界观不同,人生观不同,思维方法不同。③知识构成不同。 (4)怎样才能使意识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只要我们端正立场,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来观察事物,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不断充实我们的科学知识,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正确认识世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4.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含义: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指导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具有两重性: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不仅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2.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重视精神力量的作用,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五)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2.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1)从具体工作看,这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2)从党的工作大局看,这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3)从一般哲学道理看,这是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3.怎样从实际出发? (1)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2)要全面地把握事实的总和; (3)要使自己思想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 (4)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5)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从主观出发。 4.了解国情 立足国情 (1)从我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②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2)青年学生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 ①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 ②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增强历史责任感,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③只有了解国情、立足国情,才能较好地思考和处理自己遇到的社会问题。 (六)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就在于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质,谁决定谁。 4.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 (1)坚持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要把想问题、办事情的立足点切实放在中国国情之上; (3)客观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办事情应当有认真精神; (4)正确估量和对待自己。第二课 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一)关于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含义:就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2.联系的特点 (1)联系具有普遍性。 (2)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不能凭空创造或消灭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或创造条件,创造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的复杂性:从性质上看,联系有有利的联系和不利的联系等,因此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分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做到趋利避害。 (4)联系的条件性: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5)联系的多样性。 (二)因果联系 (1)含义: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叫做因果联系。 (2)特点: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又必须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3)认识和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 ①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这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 ②正确地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三)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1.整体和部分的含义 (1)整体: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 (2)部分:组成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其发展全过程的某一个阶段。 2.整体和部分关系原理和方法论要求 (1)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整体也离不开局部,全局高于局部。 (2)方法论要求: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②要在坚持局部服从整体的前提下,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四)物质是运动的 1.运动的含义: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物质和运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2)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4)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3.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从整个物质世界来看,一切都处于运动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2)静止:一是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保持不变;二是事物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五)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1.正确认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1)发展:是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前进的和上升的运动。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发展的途径: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 2.新事物的标准 (1)新事物、旧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那些同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正在日趋灭亡的东西。 (2)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判断一个事物是新还是旧,就要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3)注意几种错误标准: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以及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等,都不能作为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3.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发展的观点: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2)方法论: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必须做到: ①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②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③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学会创造性思维。 4.从哲学上说明为什么要有创新精神 (1)因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就必须通过分析研究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科学地预见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培养创新精神,即站在事物前进的立场上,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一切静止的观点,思想僵化、安于现状的观念,都是错误的。 (2)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创造一向被视为人类本质的最高表现。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 (六)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的含义: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与规则的关系 ①区别:一是含义不同。规则是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二是性质不同。规则是人们制定的、可以修补、补充或废除的,它是主观的;规律则不能被制定、修改、废除,它是客观的。 ②联系: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一种反映形式。 (3)规律的客观性含义及其表现 ①含义:指的是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规律是客观的,意味着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③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在它的不可抗拒性。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蔑视客观规律,违背客观规律,不仅办不好事情,而且必然遭到失败。 ④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具体表现在:一是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二是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2.要重视主观能动性 (1)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2)人们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利用规律,从现有条件出发,改变不利条件,创造出新的有利条件,更好地改造世界;才能以坚强的意志和十足的干劲,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胜利。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2)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要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不断地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因为主观因素越正确,越有广度和深度,就越有利于进一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含义:(1)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哲学依据: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就必须按规律办事,而按规律办事,就要做到实事求是,解放思想。 3.关系:要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因此,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第三课& 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一)正确理解和把握哲学上的矛盾含义 1.矛盾的含义: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所谓“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争性”。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它有如下两种情形: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3.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还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看到对立。第二,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在的这种关系(内部矛盾),也指事物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外部矛盾)。 (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的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学习矛盾普遍性的原理,对于我们科学地看问题、办事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这是正确对待矛盾的前提; (2)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正确理解两分法的哲学依据、基本含义、实质及其与之相反的一点论 (1)依据: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有两点,而不是一点,那么,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 (2)含义: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统一的一面);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即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3)两分法的实质:就是全面地看问题的观点。 (4)与两分法、两点论相反的是一点论。它看问题只看一面,不看另一面,割裂对立与统一。一点论是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的特殊性的表现: (1)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3)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3.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哲学依据: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含义: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最本质的东西,活的灵魂。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首先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其次,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不管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满足于形式主义的“一刀切”、“一风吹”,结果矛盾不仅得不到解决,反而更加复杂化,给工作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5)现实意义:要特别注意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前者是利害根本冲突的矛盾,应该依法严厉打击。后者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应该用民主的方法,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善于疏导和化解;同时正确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及时妥善地处理,防止矛盾激化而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团结。 (四)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1.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或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2.掌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的方法论意义: (1)有助于我们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 (2)有助于我们掌握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理的科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 (五)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1)含义: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2)相互关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1)含义:在事物内部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 (2)相互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这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认清形势,正确估计工作中的成绩与缺点,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2)两点论就是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紧密联系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第四课 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一)事物发展的原因DD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 1.内因、外因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1)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原因。事物的内部矛盾叫内因;事物的外部矛盾叫外因。 (2)辩证关系: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事物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是,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 我们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必须做到:既要重视内因,又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要懂得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外部环境对个人成长的重要的影响作用; (2)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必须做到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要坚持对外开放,反对闭关自守和崇洋媚外的错误倾向。 (二)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量变、质变的含义及辩证关系 (1)含义:在哲学上,把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叫做量变;把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叫做质变。 (2)辩证关系: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是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永不停息地向前变化、发展的。 2.量变引起质变情形 (1)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能够引起质变,所以要重视量的积累; (2)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 3.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对于我们看问题、办事情的方法论要求 (1)要坚持适度原则; (2)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3)要重视量的积累。 (三) 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新事物为什么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 (1)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 (2)事物符合客观规律,代表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它的成长壮大; (3)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4)在社会领域里,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2)新事物的成长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历程,道路是曲折的 ①新事物的成长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旧事物不会自行灭亡,它总要竭力扼杀和摧残新事物;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 3.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其方法论意义是什么? (1)原理: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方法论意义:在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等问题上要做到: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同时还要积极支持和扶持新事物。 (四)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分歧:①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②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则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③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则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最根本的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3)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2.坚持辩证法与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 (1)它们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即客观物质世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说明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而辩证法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是怎样”的问题。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在解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时是贯穿着辩证法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唯物论。 (3)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辩证法,而不是唯心的辩证法。它在解释世界状况“怎么样”时,是从唯物论原则出发的,始终贯穿着唯物论。 总之,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一项原理中,离开了任何一方,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第五课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一)人的主观能动性 1.含义:主观能动性就是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表现有:人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想);人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做);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2.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 (1)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便正确地指导人们的行动;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去利用规律,利用和创造条件,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3)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必然遇到困难、挫折和暂的失败,需要坚强的意志。 3.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因素(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做到 (1)按客观规律办事; (2)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3)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辨证关系原理 (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基础;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必要条件; (3)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5.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条件的辨证关系原理 (1)客观条件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基础;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从客观条件出发的前提、必要条件; (3)方法论:从客观条件出发。 6.主观能动性与主观条件的辨证关系原理 (1)主观条件(主观因素)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形成、坚持正确主观条件的前提、必要条件; (3)方法论:努力改造人的主观世界。 (二)现象和本质 1.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也都有自己的本质,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 2.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1)现象和本质的区别:现象是个别,本质是一般;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内在的。 (2)现象和本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 3.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形式。 (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基础; (2)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归宿、目的、发展结果; (3)方法论: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3.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原因:①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②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③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2)如何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 ①通过实践这条根本途径。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根本动力、最终目的、检验标准,离开实践,主观和客观就不能联系起来,不能形成认识。 ②创造必要的条件: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前提);要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关键)。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实践过程是创造必要条件的过程,贯穿着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和科学思维方法的运用。 ④对本质的认识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反复的过程,总是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4.认识的发展性原理 (1)认识要不断深化→由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多层次性决定; (2)认识要不断扩展→由客观事物的多样性决定; (3)认识要不断向前推移→由客观事物发展的无限性决定。 (4)方法论:用发展的眼光对待认识。 (四)科学的思维方法 1.为什么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1)人们的思考问题的过程,是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在思维过程中,要明确概念,正确使用判断和进行推理,善于把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样,才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方法,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审题和答题过程中也要注意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 2.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1)分析的含义: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过程。只有先进行周密的分析,才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从而真正地认识事物。 (2)综合的含义: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整体的思维过程、方法。只有进行综合,才能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3)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 ①分析和综合密不可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必先分析,不分析无法综合;分析是为了综合,不综合,分析就失去意义,而且分析时也要在综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放在整体中进行分析。 ②分析和综合二者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很多,贯穿于其中的核心内容是矛盾分析的方法。 3.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中,应伴随着合理科学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 (1)合理的科学的想象,立足已知的事实,根据已知的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合理想象必须坚持尊重客观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有机统一。 (2)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它要求人们树立创新意识,更新观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的作用:有益于新学科、新理论的产生,科学构想的提出;在实践上,有益于提高实践能力,产生更多的实践成果,推动社会的进步。第六课&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社会意识和价值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 ①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 ①所谓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对人的积极意义。 ②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 哲学上的“价值”与经济学上的“价值”是不是一回事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而经济学上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所以二者有本质区别,不是一回事。 (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价值观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价值观人人有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就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 (3)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对社会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在人们的头脑中一经形成,便指导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这就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②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3.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1)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正确的价值观,是对事物的属性、规律和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科学认识。如果离开了对事物的属性特别是它的规律性的认识,只从人的主观愿望或爱好去评价事物的价值,那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2)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事物的属性、规律就其本身而言,无所谓好与坏,但它对人则有密切的关系。从人的需求来说,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最高标准,就是同事物发展规律一致、同社会发展规律相一致的人类的根本利益。 (3)党的基本路线是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规律,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它同时成为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②“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我们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判断我国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的标准。 (二)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1.集体主义是正确的价值取向 (1)我国目前存在着多种价值观: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同时还有拜金主义价值观、享乐主义价值观、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 (2)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要内容:集体主义既是一种价值观,又是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关系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原则,它的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 (3) 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①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②集体主义正确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③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力量源泉。 (4)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允许个人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下,作出不同的价值选择;②从根本上说,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个人的正当利益也必须得到维护;③社会集体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越来越多的条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价值观 (1)认为集体主义价值观已经过时的观点是错误的 (2)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第一,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要求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与其相适应,并为之服务;第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在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坚持集体主义。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除了用行政的、法律的手段外,还必须用集体主义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使其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顾全大局,团结协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有序的市场环境。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归根到底是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所以,解决矛盾就是调节利益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间不长,由诸多的原因而引起的矛盾也是复杂的,这就更需要集体主义原则来进行调整。 3.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总的要求: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 (1)要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①要尊重他人;②要主动关心他人;③要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 (2)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 ①小团体主义的表现:脱离实际,急功近利,只从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发,为了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牺牲长远的全局的利益。 ②小团体主义的危害:资金使用分散、建设布局分散以及科研力量分散,结果是基本建设战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导致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低下,企业竞争力严重弱化等。小团体主义的实质是极端狭隘的个人主义,它的蔓延还会涣散人心,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妨碍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3)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①个人主义的特征: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个人主义是同西文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 ②个人主义的危害:第一,从出发点看,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片面强调个人、家庭的利益,而不顾他人、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它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第二,从结果上看,个人主义把个性解放、个性的自由作为人生追求的惟一目标。这种只顾个人,不顾他人和社会的竞争观念和生存原则,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危害社会稳定。第三,个人主义片面强调个人爱好、兴趣的至上性,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信仰危机。 ③必须反对个人主义:在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有极少数青年否定人的社会性,主张个人本位、个人绝对自由,结果走上邪路上去;为了个人的健康成长,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第七课& 选择崇高的人生目标(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内容: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①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②人生活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③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④在阶级社会中,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原因是: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社会性制约着自然性。 (4)“人性自私论”的错误表现在:①它违反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②它错误地将动物的“自保性”混同于人性自私;③它错误地将个人的正当利益与自私混为一谈;④它不符合历史和现实。 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辨证关系原理 ①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个人活动影响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下实现的: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时,就促进、推动社会发展;当个人活动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时,就阻碍、破坏社会发展。 ②社会发展制约个人活动,个人活动受到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工作环境)、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③方法论:把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2)个人与社会的辨证关系原理 ①对立性:相互区别、不能等同,社会起着根本、决定作用。 ②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社会离不开个人,社会由个人组成,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所有个人及其集体努力的结果,一切个人活动的总和构成社会的运动、发展;个人也离不开社会,任何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个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社会提供基本物质条件。 ③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不能割裂;二者关系是个人正常活动的重要条件,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④方法论:合理实现个人的社会化。 3.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1)人生价值是个人对自己、他人、社会需要的满足及其满足的程度。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社会价值、自我价值。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2)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价值,原因有:①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求;②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③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辨证关系原理 (1)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尤其是自我价值的基础、源泉; (2)自我价值是实现人生价值尤其是社会价值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3)方法论:在奉献中索取。 (3)价值中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的关系:①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方面对社会的贡献。至于哪一方面的贡献大一些、突出一些,则是因人而异的。②在一定条件下,精神贡献可以转化为物质贡献。 (二)人生价值的实现 1.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1)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客观条件有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等社会条件,前提和基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 (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主观条件有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辨证思维素质、心理素质);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 2.走出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1)拜金主义是指金钱至上的思想道德观念 正确的金钱观:金钱是人生幸福的重要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物质保证,取得金钱的手段应当正当、合法;金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不是人生价值的决定因素。 (2)享乐主义人生观认为,人生的目的意义在于追求物质享乐 危害:把人与动物完全等同起来;把享受与创造对立起来;把一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受苦的基础上。 (三)选择崇高的社会理想 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属于社会意识,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类型:按理想的性质分,有科学与非科学理想、崇高与庸俗理想之别;按理想的内容分,有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等;按奋斗时间的长短分,有长期的远大理想和近期的具体理想。 (2)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想:由于各个历史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高低不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们追求的理想也不一样。 2.共产主义理想是人类最崇高、最进步、最科学的理想:体现了无产阶级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共产主义运动实践证明了的客观真理。 3.崇高社会理想的作用 (1)它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 (2)它是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 (3)它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4.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5.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的辨证关系原理:①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前提、必经阶段;②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发展的方向、根本目的;③要求:把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有机结合起来。 6.理想与现实的辨证关系原理 (1)区别:①水平不同:理想高于现实;②性质不同:理想具有主观性,现实具有客观性;③地位不同:理想是想问题、办事情的奋斗目标,现实是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立足点。 (2)联系:①现实是理想的根源、基础;②理想是现实的升华;③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7.实现理想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1)艰苦奋斗是指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 (2)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国革命的光荣传统; (3)它是有志者应有的精神境界; (4)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八课& 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一)实践的特征 1.实践的含义: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实践的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想”是认识活动,“做”是实践活动,它们都是在意识指导下进行的,都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生产劳动和改造社会关系的活动,具有社会性,而具有社会性的实践总是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二)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实践的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实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作用 (1)生产实践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决定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从事其他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3)科学实验是科学工作者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按照一定目的,运用特殊设施和手段,探索事物规律性的活动。它的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3)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2)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发展。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认识的根本目的是去指导实践, (2)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实践既是有意识的活动,又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人们可以用实践的结果去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实际。     5.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1)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正确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推动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能够指导人们预见未来;为人们提供科学的方法,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是人们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武器。 (四)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1.人民群众的含义:是一切对社会历史起决定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3.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主要应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利益而奋斗。 4.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道路的要求 (1)①这是由青年学生的特点决定的;②这是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决定的。 (2)①把读书和参加实践密切结合起来,也就是要把学习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②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在“情、理、行”三方面来一个彻底的转变。 (五)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1.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即改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指改造自己的思想、认识能力、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其核心是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联系。 (1)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在这种互相作用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目的。 (2)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①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②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3.无论是改造主观世界、还是改造客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原因在于,只有这样才能:确立想问题、办事情的正确价值导向;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成功地改造客观世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哲学思维导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