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考生的家长 临考阶段家长该怎么助力

聆听、后勤保障 家有考生的父母做到了吗?
13:32 &&&&
编辑:周雅雅 &&&&
距宁波中考还有19天,高考还有2周时间,家有考生的家长发愁,最后冲刺阶段,怎么给孩子补营养,又该营造怎么样的备考家庭氛围呢?
距宁波中考还有19天,高考还有2周时间,家有考生的家长发愁,最后冲刺阶段,怎么给孩子补营养,又该营造怎么样的备考家庭氛围呢?急家长之所急。22日下午,宁波教育大讲堂之助力中考高考讲座举行,吸引300余名宁波“准考生”家长聆听,现场“取经”。讲座上,主讲老师请考生家长扮演好三种角色:聆听者、后勤保障者和学习小助手。各位考生家长可以比较看看,自己做到了吗?【家长做好考生“聆听者”】讲座现场,主讲人福建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程灵首先请家长做了一个关于“聆听”的小测试。题目出自现场程灵念的一段话:“某商人刚关上店里的灯,一男子来到店堂,并索要钱款,店主打开了收银机,收银机内的东西被盗,那个男子逃走了,一位警察很快接到报案。”围绕这段话,程灵出了12个判断题。每题有三个选项,包括“正确”、“错误”或“不知道”。记者现场一同参与了测试,题目包括“店主将店堂内的灯关掉后,一男子到达”、“抢劫者是一名男子” 、“打开收银机的那个男子是店主”等等。程灵说,她特意在题目中挖了“陷阱”,譬如很多人会把店主默认为是一名男子,为的就是看看宁波考生的家长究竟“听”得如何。可惜的是,测试结果并不理想:全场300余名初三、高三考生家长,做对8题的不到5人。“把生活经验直接加于理解,是很多家长与孩子交流时犯的错误,”程灵说,从现场测试情况看,很多该打问号的题目,家长都想当然地给出了直接判断,“真正地听,不仅要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看。用心灵听,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地去询问,自己理解得对不对,这能带给孩子很多安全感。”【家长要做好考生的“后勤部长”】程灵教授提醒,做好心理疏导外,家长还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考前冲刺阶段孩子如何安排作息?到底吃什么更好……这些家长朋友会关注的问题,记者也做了集中的整理。TIP1:考前无需特别“加餐”考生的“营养餐”制定其实应该早在考前半年,现在临时大改,不仅营养来不及转换,也可能因饮食变化造成孩子肠胃不适。程灵提醒,考前的起居饮食需要把握的总体原则是:不吃平时没有吃过的食物,不要突然改变饮食习惯。具体来说,注意天气变化,夏天到了,注意冷饮摄入不要过量;避免暴饮暴食;避免食用与平常饮食习惯不同的新食物、补品、碳酸饮料,宁波朋友喜欢的生海鲜也建议放到考后再大快朵颐哦。TIP2:考前适当补充睡眠,每天多睡1小时到了考前冲刺阶段,大部分考生都经历了高强度的学习,长期睡眠不足导致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不佳。此时,家长要注意提醒孩子在午睡时间多睡1小时,或是晚上提早睡1小时,程灵说,睡眠时间的补充可能比多复习1小时更有用。考前失眠问题也需关注。程老师提醒家长,孩子在考前1到2晚失眠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提前了一个月,从现在开始就失眠,家长就要做一些“工作”了:一是和孩子加强沟通,问其失眠原因,并试着让孩子在睡前想想今天学习收获,以增强满足感,减少焦虑;二是直接让孩子做一些助于睡眠的机械运动,譬如枯燥的数羊或是选择性地背诵一些课本知识。TIP3:关注孩子生理变化程灵提醒,家长还需要考前阶段特别关注孩子的皮肤、大小便、月经、睡眠状况等,尽量避免其在考前参加剧烈的体育运动,如果导致身体损伤,或消耗大量体力,也会影响考试。关于很多家长提出的是否陪考的话题,程灵建议:因人而异。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介意别的同学有家长接送,那么家长可在与孩子沟通后,全程陪考;如果孩子独立意识很强,倒也不必到场等候,“无论陪考与否,有一点必须要求所有家长做到:保证孩子的到场时间。”程灵最后提醒。
(原标题:聆听、后勤保障和学习助手,家有考生的父母做到了吗)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
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浙ICP备号-2
2版权所有 宁波纽米地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家有考生&临考阶段家长该怎么助力?
日09:47&&来源:
原标题:家有考生 临考阶段家长该怎么助力?
学生信心满满准备迎考(记者赖有光/摄)
南宁二中高三的罗晓聪老师有26年的班主任经历,曾获得南宁市功勋班主任荣誉称号,他认为在最后冲刺阶段,家长可以做好“三心”。普通家长做好第一颗“心”就行了,如果能做到前两颗“心”,已经很称职,能三颗“心”都做到的,是非常专业的家长,快来看看你能做到几颗“心”。
保持一颗平常心
“家长太在意,只会适得其反。”罗晓聪老师提醒家长,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最后这段时间,让自己的行为平常化,过去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不要因为高考在即,让自己的行为变得异常。
有些家长考虑到孩子快要高考了,就强迫自己改变性格。罗老师认为其实没必要。不要以前经常念叨孩子,这段时间突然不念叨了,或者以前从来不念叨孩子的,这段时间突然开始唠叨。学生其实比较敏感,家长的异常表现会让学生压力倍增。
前几天,罗老师班上一名学生跟他说,“这次考试没考好,我妈突然不骂我了,搞得我好紧张喔!”原来,这名学生的母亲性子直,要是搁以前,这样的考试成绩,学生一定会被骂得狗血淋头。家长自以为这样能给孩子减压,殊不知学生非常敏感,家长突然的变化,学生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对孩子生活多关心
多关心不意味着家长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而是多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状态。
首先,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不能任由孩子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例如,热气上火的食物,这段时间就不要吃了,冰冻的食物也尽量不要吃。罗老师介绍,他曾带过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因为吃冰冻西瓜,结果高考那天拉肚子,影响了考试发挥。
此外,有些学校的教室装了空调,内外温差较大,家长可以督促孩子多准备一件衣服放在教室里,空调太凉了记得穿上。最后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生病了,会影响到高考。
另外,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状态。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孩子的人,孩子高兴还是不高兴,家长一定会最先感知到。如果家长感觉到孩子老睡不着,或者过去吃饭的时候喜欢跟父母交流学校发生的事,这段时间突然不谈了,家长应该敏锐感觉到孩子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
察觉到孩子心理状态不对,家长不要直接问孩子,可以先跟老师联系,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里的状况。罗老师提醒,这段时间,是孩子最容易出心理问题的时期。不少学生会有些自暴自弃,认为高考越来越近了,自己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如果学生在这段时间考砸了,有可能会更绝望,因此家长要跟老师保持密切联系。
对孩子学习多用心
最后,家长还要多用心。用心主要体现在孩子的学习上,家长可以思考一下,能为孩子学习做些什么工作,提供哪些帮助。
“家长可跟孩子商量,这段时间孩子的主攻方向是哪一科。”罗老师说,很多家长都认为,到了高中,学习是学校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事,自己帮不上忙。甚至很多家长认为,即使说了孩子也不会听。其实,如果家长能跟孩子共同商量学习上的事,孩子的学习效果会好很多,只是能做到这一点的家长很少。如果孩子主动提出自己某一科目不太好,想找老师补习,家长对孩子的需求要放在心上,为他寻找多方面的资源,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本文材料由区招考办提供)
(责编:庞冠华、陈露露)
推荐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三冲刺阶段家长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