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有没有政法系大学排名的学校啊!多少分可以进

《人民的名义》中汉东政法系原型究竟是哪个学校?众法学名校竞争激烈,大家的分析很惊人...
来源:厚大司考、每天学点法律知识等综合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火了汉东大学也火了政法口多个部门负责人来自汉大政法系还在汉东政界形成了汉大帮汉东大学政法系毕业的学生明显“吃得开”那这个汉东大学究竟有多厉害呢?出身汉东的人要么就是局长要么就是厅长承包了大半个公安检察系统&一半同学抓另一半同学看看剧中有哪些高官人物出身汉东大学?1个副部级干部:高育良1个正厅级干部:祁同伟2个副厅级干部:侯亮平、陈海问题来了下面进入脑洞大开时刻这么牛逼闪闪放光彩的学校她的原型学校会是_________?最热门:西南政法大学为什么西南政法成为了最热门的猜测?因为西政78级的学生确实有很多牛人十条法学生的评论里8条都说是西政其他猜测△武汉大学法学院个人臆测,汉东应为湖北。片中开场政法主角皆出自汉东大学政法系,能和“汉”扯上关系,还能纵横国家政法系统的,也就武汉大学法学院了。@bingbingliang汉大—武汉大学法学院、京州—荆州@行歌-行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汉大政法系自然应该是坐落于武汉的中南政法!现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法泰斗张民楷老师就是出自中南政法!知识产权泰斗吴汉东教授也是中南政法的!@根叔1984汉东省委书记张丰毅:汉东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这不就是我们大首义。(注:辛亥革命第一枪打响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附近)@艳子会院某制账团伙群里流传着的一个段子:制假账被抓了不要慌,律师是你师兄,法官是你师姐,就算进去了,狱警那也是你师弟。@符尔康同学记得当时选修法律课,老师说了一句很犀利的话…“同学们,你们不仅要和自己系里的人搞好关系,你们学经济的更要和刑侦和法学院搞好关系,因为再过个二十年你会发现,学法的会查你们学经济金融会计的,刑侦的负责抓,你们负责搞倒学法的/::)然后他们两再斗!”@爽子Evelynn?△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周梅森是江苏人,电视剧取景在南京,江苏省实力最强的法学院是南师大法学院,故指的是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律师免费法律咨询△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汉东大学也有点华东政法大学的意思,&&由于这部剧是在南京拍的,应该华东政法大学对江浙沪的影响大于西南政法大,因此,感觉是华东政法。@西伯利亚狼QWX△东南大学法学院那么多的场景都在东南大学拍的好不啦~@慕名△厚大司考汉东首字母HD,厚大首字母HD……这是纯属巧合还是编剧原意如此?@二少奶奶的夫君△武汉大学很明显汉东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里面的人物是汉东大学政法系的而已。因此我觉得汉大政法系应该是五院四系中的四系之一,所以我站边武汉大学法学院@叶潮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不得不拿出我的杀手锏了?有没有发现一个熟悉的名字!就是我们的前校长吴汉东教授呀老教授作为教育部法学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在法学界可谓是举足轻重这暗示简直不能更明显了我们的老校长如果有档期大概就挂帅上阵亲演了@吃喝茶山刘公众号看了之前大家的投票结果以及这么多脑洞分析你觉得呢?其实,无论汉东大学原型为何?无论学法的你毕业于哪所学校?只要身为法律人士或公职人员就是要时刻记得:忠于宪法和法律。实事求是,依法办案。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可是现在我还想知道一点,  于是乎,在这儿发篇帖子请教一下~    我听说当年的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河南大学,中山大学等等名校被拆散了——  当年的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到底是哪些学校?  我只知道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是现在的南京大学的前身——不知道是不是?请指教~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是名校也就罢了 怎么把河南大学也扯上滥竽充数?它算哪门子名校?
  唉,看来你是不了解河南大学啊。  好好去学学中国现代教育史吧。
  作者:淋雨不再来 回复日期: 15:43:47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是名校也就罢了 怎么把河南大学也扯上滥竽充数?它算哪门子名校?  ++++++++++++++++++++++++++++++++++++++++++++++++++++++++++++++++++++++++++++++++++++++++++  河南大学现在的确不怎么样,  但它也有上百年的历史,  解放前的河南大学就是“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在全国大学中其影响力绝不小。  只是在建国后受到打压,从此一蹶不振。  ------------------------------------------
  南京大学的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吧?
  好像是,  不过当年大名鼎鼎的“中山大学”系列如果没有南京大学——特别是在国民党政府所在的南京——未免有点煞党国的风景——    国立中央大学——国立第三(第二?)中山大学——都是南京大学的前身。
  据说北大当年的工学院、林学院、医学院等都被拆分出去了。清华的文科被拆分。    感觉人大好像挺得便宜的。
  呵呵同济当年好象是医学院现在是^^^^^^^
  国立武汉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都是因为北伐  拍孙中山的马屁改的  后来就改回来了
  日,重庆大学由军阀刘湘创办,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成为一所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六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并闻名国内外.由创办到1952年,这是重庆大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随着国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移重庆,在其他高校像北大,清华,南开纷纷逃难之际,惟独重庆大学一枝独秀,此时中央大学寄寓于重庆大学校内,重大以其宽大的胸怀收留了中大,感慨于重大的松林坡,感慨于重大的民主湖,感慨于重大的鸳鸯路,《红岩》中部分情节的原形就在重大。至今台湾省中央大学每年都会组团回重大故地重游,中大历届校长都不忘与重大的这段历史情结。    团结、勤奋、求是、创新,这是重大的校训,包容和宽厚是重大人所追求的。    然而,就在重庆大学高速发展的时候,政治却让重大成为牺牲品,沉积了近三十年的精髓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所剩无几:        重大医学院分并入四川医学院,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    重大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    重大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    重大电气工程系电报电话专业与天津大学两个专业组成北京邮电大学;    重大商学院组成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    重大法学院组成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    重大地质系就是今天的成都理工大学;    重大体育系科并入西南师范大学;    重大农业系科并入西南农业大学;    重大化学化工系并入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    重大的土木建筑组成后来的重庆建筑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后又从建筑大学中分离,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回重大;    还有N多的专业并入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广西大学等等。
  最惨的几所    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清华大学  ...    所以说现在的浙江大学不是原来的浙江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不是原来的中央大学,现在的武汉大学不是原来的武汉大学....    很是好笑的常常看到有学生出来说什么我们学校原来是什么什么的,其实原来的学校跟你一点关系也没有,现在强才是真的强。  
  水王来了!我的签名永远不换!!!!!                        就是为了鄙视现在有些衣冠楚楚,满口礼仪道德的伪君子还没有这些江湖朋友讲信用和职业道德!!!!!!                2003年当时我女友要办一个“大专毕业证”,当时办证的要求女友把资料和照片邮寄给他,证件办好后贩子给女友邮寄回来,前一段,女友找一个专业“网络代办证件”的(他邮箱)办“英语四级证”和“本科毕业证”问办证的怎么给他照片和资料,办证的让女友把数码照片传到一个指定的邮箱,没多久做好的证件就传到女友的邮箱里,后来我看女友拿到贩子EMS特快来的证件,和真的一模一样,跟她同学的真证件对比几乎就看不出来真假!大家说这叫不叫与时俱进???他留的邮箱是,呵呵,有需要的GGJJDDMM也许可以救个急,别砸我啊,现在社会不就是认证件不认能力吗?!
  浙大曾一度改名为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有空看看 西南交通大学 是被瓜分的有多惨吧....................
  解放前响当当的国立河南大学、国立山西大学、东吴大学(就是现在的苏州大学)解放后全被瓜分拆卸得不成样子了,所以现在都一蹶不振。  至于其它一些鼎鼎大名的教会大学,比如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更加是并的并,合的合,解散的解散,再也无踪影了。  
  武大当年的工学院分出去了,就是今天华科的前身  武水也被分出去了,现在又回来了
  要说得利很多的,可能复旦大学应该是位列三甲的。解放前的复旦在上海以及全国的地位,绝对没有目前这么高,当年上海的好多大学名气和实力都超过复旦。一解放,政府把华东地区很多高校的名牌专业(特别是文科的专业)全都转到复旦,形成了“北有北大,南有复旦”的局面
      作者:hichi 回复日期: 12:11:00 
    日,重庆大学由军阀刘湘创办,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就成为一所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六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并闻名国内外.由创办到1952年,这是重庆大学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随着国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移重庆,在其他高校像北大,清华,南开纷纷逃难之际,惟独重庆大学一枝独秀,此时中央大学寄寓于重庆大学校内,重大以其宽大的胸怀收留了中大,感慨于重大的松林坡,感慨于重大的民主湖,感慨于重大的鸳鸯路,《红岩》中部分情节的原形就在重大。至今台湾省中央大学每年都会组团回重大故地重游,中大历届校长都不忘与重大的这段历史情结。      团结、勤奋、求是、创新,这是重大的校训,包容和宽厚是重大人所追求的。      然而,就在重庆大学高速发展的时候,政治却让重大成为牺牲品,沉积了近三十年的精髓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所剩无几:            重大医学院分并入四川医学院,即后来的华西医科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      重大文学院并入四川大学;      重大理学院并入四川大学;      重大电气工程系电报电话专业与天津大学两个专业组成北京邮电大学;      重大商学院组成现在的西南财经大学;      重大法学院组成现在的西南政法大学;      重大地质系就是今天的成都理工大学;      重大体育系科并入西南师范大学;      重大农业系科并入西南农业大学;      重大化学化工系并入成都科技大学,后来又被并入四川大学;      重大的土木建筑组成后来的重庆建筑大学,重庆交通学院后又从建筑大学中分离,2000年重庆建筑大学重回重大;      还有N多的专业并入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广西大学等     我重庆人不知道 重大以前这么辉煌啊
  poor ccu
  学大汉武立国
  Hichi,我要更正你的一点:西南财经大学不是以重庆大学商学院为主体建起来的,而是以抗战时从上海内迁到成都的光华大学商学院为主体建成的。52年院系调整时,重大商学院的确合并到西南财大了,但同时还有西南地区其它16所大学的商学院呢。
  最惨的绝对是原国民党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也给分了个差不多
  原中央大学(现在的南京大学)经过多年的卧薪尝胆,现在还算可以啦,起码名气确实比建国后的前30年要大多了。
      作者:枫落吴江 回复日期: 14:26:41 
    最惨的绝对是原国民党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也给分了个差不多    还有中正大学,哈哈
  1912年,河南大学的前身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在古城 开封清代贡院旧址诞生,首任校长为著名教育家林伯襄先生。 20年代初, 河南督军冯玉祥将军应教育界人士在河南创办大学的要求,决定从查抄军阀赵倜的财产中拔出专款作为大学的筹备基金。日, 在预校基础上建立的中州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设文、理两科,冯友兰、曹理卿分任文、理科主任。  ??1927年6月,在冯玉祥将军的支持下, 决定将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中州大学,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增加了农科和法科。1928 年9月增设医科。  ??1930年8月,学校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并改文、理、法、农、医五科为五院,张仲鲁任校长,就此河南大学正式命名。  ??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大学先后辗转于河南信阳、南阳、洛阳,陕西西安、宝鸡等地,虽然图书、资料及仪器损失惨重,但仍办学不辍。1942年,河南大学由省立改为国立,办学经费 有了保障。1946年后,设立工学院,后将黄河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并入。  ??日,河南大学南迁苏州,分住怡园、狮子林后院、沧浪亭等处。1949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重组河南大学,任命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席吴芝圃兼任校 长。6月,省政府派人将南迁苏州的河大师生接回开封,河南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1952年院系调整,医学院、农学院分出,建立河南农学院(河南农业大学前身)、河南医学院(河南医科大学前身),财经系调入中南财经学院。 原有的院级建制均改为系级建制。  ??日,国家教育部和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决定河南大学与平原师范学院两校合并,统称为河南师范学院,在开封、新乡两地办学,分称一院、二院。  ??日,中共河南省委对河南师范学院进行调整,决定将文科集中在开封办学,理科集中在新乡办学。1956年11月,河南师范学院一院、二院分别独立为开封师范学院和新乡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设中文、历史、地理、外语4系。1959年,开封师范专科学校并入我校,新增物理、化学、数学、生物4系,后又增设政教系和体育系。1962年7月,河南艺术学院并入,建立艺术系;河南体育学院并入体育系;郑州大学地理系并入地理系。至此,学校有中文、历史、政教、地理、外语、数学、物理、化学、体育、艺术10个系。  ??1979年,更名为河南师范大学,增设教育系。1984年5月恢复为河南大学。学校也由师范院校逐渐转变为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综合大学。  ??2000年7月,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河南大学、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开封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立新的河南大学。新的河南大学是一所具有文、理、工 、经、管、法、哲学、教育、历史、医学十大科类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文学院、艺术学院等16个学院,5个单列系,62个本专科专业,53个硕士、博士学位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万人。    2001年10月,位于开封市西区占地122.7公顷的河南大学新校区奠基,新校区投资十亿元人民币,预计2003年具备招生条件,2005年建成。今天的河南大学正在走向灿烂辉煌的未来。  ??河南大学创建八十多年来先后培养了14万多名各类专门人才,一大批知名教授、学者,如范文澜、冯友兰、郭绍虞、高亨、蒙文通、罗廷光、稽文甫、罗章龙、毛礼锐等先后在校执 教;不少学生,如尹达、邓拓、白寿彝、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杨廷宝、高济宁、姚雪垠、吴强、周而复、马可、王鸣岐、李秉德等均已成为蜚声中外的专家、学者和社会活动家。
  哈军工。。。
  浙大挺惨的,以前还倍称作东方剑桥呢
      作者:huajiealex 回复日期: 21:13:37 
    浙大挺惨的,以前还倍称作东方剑桥呢  hehe现在不是合回来了吗??  
  国立湖南大学被瓜分的最惨,基本上被瓜分完了
  其实大家仅仅知道当年的院系调整,但是当时还有一批军事院校强行转为地方院校,也被瓜分了。当年的哈军工,西军电,南炮工也是损失惨重啊。现在有的连名字都丢了
  别提南京那个中山,武汉那个中山,  最可怜最惨的是在广州的正宗中山大学    现在在很多人的眼里落到和某些大学排在一起  更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中大
  2楼NTNND知道个鸟,你知道个屁,河大不算名校?当初河大牛得不知比你学校多少百倍,我不是河大的,但我知道河大当初的牛气,牛津出的世界100名校,北大不知道有没,不过河大可是有的,你TNND说话先去查查再说,你TNND脑子进水了
  河大好?
  中国历史悠久,却没有西方那种几百年经久不衰的大学。古老的书院也曾名噪一时,后来仍不免被历史的浪淘淹没。原因何在?
  厦大是唯一把创办人称为“校主”并且每年祭拜的大学;   
是唯一迄今没有同其他学校合并的大学;   
是唯一仍然采用拉丁名的大学;   
是唯一没有选用“毛体字”或“郭体字”作校名题字的老牌大学。    
厦门大学与复旦、南开是幸存下来的三所私立大学。厦大在院系调整期间遭受重创。与中央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一起被称为“五大母校”。厦大这样在50年代持续几年经历国家的和省内的学科调整,没有参与任何合并,而厦大的现在来之不易。    厦大在院系大调整中损失绝不比其它学校小!校主陈嘉庚建立厦大的时候非常重视应用学科的建设,我国第一个航空系、机电工程系都诞生在厦大  北航南航大部分都是由原厦大拆分出去的 工科完全被拆分   海洋船舶一部拆给青岛海洋大学,现称中国海洋大学,一部调整给大连海事  还有其它被调整的专业学科就不一一表述了    厦大也曾被英国使者称为“加尔各答以东第一大学”
  浙江大学的渊源—— 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日改名为浙江大学,日起,冠以“国立”二字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其部分系科调整到省外兄弟院校,部分院系或独立成校,或与之江大学、浙江省立医学院等院校组合重新建校。之江大学前身为建于1897年的育英书院;浙江省立医学院前身为建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    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学的文理学院和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    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    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      日,源出一脉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      浙大其实还好了,反正把以前分出去的又重新合并回来了
  浙江大学最掺
  不知道谁最惨,但是知道当年是复旦最爽~
  当然是上海交大  解放以前的交通大学是以理科为基础、工科为重点、兼有管理学科的著名大学,被誉为“东方的MIT”    1951年交大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纺织工程系与市立工专纺织专科及私立上海纺织工学院合组华东纺织工学院  运输管理系调整到北方交大  财务管理系调整到上海财经学院      月,学校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  理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3系,除留下工科基础课所需师资外,调整到复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土木工程系调整到同济大学  水利工程系调整到华东水利学院  航空工程系调整到华东航空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系调整到华东化工学院    1955年,又一分为二,上海西安各一部分。
  国立交通大学!!!!!!!!!1
  西南交通大学!!!!!!!!!!!!!!!!!!
  国立交通大学
  最惨的非南京大学莫属。    同源大学家族   ------------   国立南京大学   (本项目内容限于南京大学及其衍生院校历史变迁)   国立南京大学:1949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10月后径称南京大学。       历史   南京大学前身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华民国最高学府。创立于1902年,初名三江优级师范学堂,1906年易名两江优级师范学堂,1914年复建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改建为国立东南大学,1927年6月改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2月改名为国立江苏大学,1928年5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8月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50年10月去“国立”二字,称南京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   1952年,南京大学参与中国大陆高校院系调整。     南京大学师范学院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农学院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农学院,1988年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大学农学院林学系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林学院,1985年改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大学工学院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工学院,1988年改名为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华东水利学院,1985年改名为河海大学。
    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系独立,并入有关院校相关院系组建(南京)华东航空学院,1957年并入组建西北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组建(南京)华东军区医学院,1954年迁至西安合组为第四军医大学。
      1952年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有关院系独立组建的部分院校,包括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林学院、南京工学院,在南京大学有关院系的基础上,还主要融入了金陵大学、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有关院系。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并入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由原址迁至金陵大学旧址,南京工学院设在南京大学旧址,南京师范学院设在金陵女子大学旧址。       其他历史变迁   1932年,国立中央大学商学院独立为国立上海商学院,发展至1985年改名为上海财经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独立为国立上海医学院,发展至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现为复旦大学医学院。     国立中央大学1937年抗战迁至四川开学,在重庆沙坪坝,曾蒙重庆大学相助,医学院另迁成都华西坝,有赖华西大学支持,1946年还宁。至今在重庆和成都仍有遗迹,如四川人民医院即是中央大学医学院抗战期间创办的附属医院。
    1952年院系调整中,以南京大学有关院系为主体,还组建了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改名上海体育学院)诸校。
      1956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程系(原南京大学食品工程专业)独立,以此为基础组建无锡轻工业学院,发展至2001年合并有关院校改名为江南大学。     1958年,南京工学院化工系(原南京大学化工系)独立,以此为基础组建南京化工学院,发展至2001年合并有关院校改名为南京工业大学;       1960年,南京工学院农业机械相关专业(原南京大学农业机械专业)独立,以此为基础组建农业机械学院,1961年迁址镇江,1982年改名为江苏工学院,发展至2001年合并有关院校改名为江苏大学。
      1962年,台湾中央大学在苗栗复校,后迁中坜,1979年复名。
      1963年,南京大学气象学院独立,以此为基础组建南京气象学院,2004年改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同源大学家族   (台湾)中央大学
  (南京)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
  (南京)河海大学(原(南京)华东水利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原(南京)华东军医学院)
  (南京)华东航空学院(后合建为(西安)西北工业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原(上海)华东体育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原国立上海商学院)
  上海医科大学(原国立上海医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原南京气象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
  (镇江)江苏大学
  (无锡)江南大学
    1952年后成立的许多南京高校,主要是在原南京大学、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三所大学的有关院系基础上建立的。     其他一些院校,如1952年成立的北京电影学院主源为金陵大学电影与播音专修科;     南京大学(中央大学)有关院系师生校友还主要组建了1950年成立的(北京)中央美术学院(1956年分出成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1956年成立的南京体育学校(1958年改名为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航空学院(1993年改名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88年改名为电子科技大学)诸校。       此外,南京大学有关院系调整至或调出组建其他一些院校,如(上海)华东政法学院、(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中国真正意思以上第一所大学:  上海圣约瀚大学(西方教会大学)  这所实力一直很雄厚的大学最终在解放后被强行解体。  中国官办最早办的大学,  南洋大学则由于地处文人荟萃的上海租界,本世纪二十代前可以说是中国最好的大学。  京师大学堂。五四运动使北京大学成中国当时最有名的大学,特别是人文方面更是无人能望其项背,但当时的北大理工科还很差。理工科还是南洋、北洋强。  南洋大学于1921年并入唐山、北京两校后,改称交通大学,是当时最好的理工学府。  北洋大学即后来的天津大学,理工科也十分强劲。但南洋北洋虽有理、工、管,但缺乏文科,还不是综合大学。     中央大学。但中央大学由于与政治联系紧密,经常卷入各种政治运动中,师资流动很大,学术和教育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学生有的很优秀,有的则是达官贵人子弟不学无术。  清华也于二十年代崛起,由于清华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起点好,广延名师,短短就发展成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文、理、工都有很强的实力。  北京大学则改名为北平大学,由于蔡元培的离去和全国重心的南移,有些衰落。  张伯芩和范严孙在天津创办了私立的南开大学,发展也很快。  同济大学成为有名的理、工、医大学,  此外全国有名的大学还有东吴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圣约瀚大学、燕京大学等。      二十年代,二十年代中期到抗日战争前,中国最好的大学是  中央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和北平大学,不相上下,  时称北高南名(南指中大前身东南),北清华、南交大之称。中大是国民党官方最高学府,学科庞大,名师众多,但缺点是由于基础是从无到有,师生良莠不齐,没形成很有特色的校风。交通大学下设上海、唐山、北平三分部,规模更巨,致力于工业救国、基础好,底子厚,理工科无人能及,缺点是由于隶属交通部,只限于理工,基本没有文、医等,十年间没有中大、清华发展快。清华则以火箭速度发展,文、理质量雄居全国之首,名师荟萃,蔚为壮观。北平大学文、理科依然不错,工则较差,比之五四运动名望下降,但仍属一流。  除四强外,再下来就是  北洋、东吴、同济、浙大、南开、山大、复旦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大学开始内迁。  清华、北平、南开迁到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  中大和交大迁到陪都重庆,浙大迁到贵州。  
西南联大合聚三校之力,无疑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大学,名师璀璨,学生优异,也可以说是当时世界的名校,中大和交大内迁重庆,但在南京和上海都留下伪中大和伪交大    
浙大则创造了一个神话,在竺可桢带领下,在战火中成长壮大,一举成为最好的大学之一。李约瑟到贵州发现这么贫苦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好的大学,惊讶之余,称赞其为东方剑桥,虽然老外言过其实,但也说明当时浙大的强大,这也是浙大学子最为骄傲的时期。    
北洋大学颠沛流离迁到西安,与其它学校组成西北联合大学,从此北洋开始衷落,抗战胜利才免去消亡的命运,在南开的土地上重建北洋大学,解放后改称为了现在的天津大学。抗日战争其间,  
西南联大一枝独秀,中大、交大、浙大则不相上下。       抗战胜利后,各校迁回旧址,开始了新的发展。  清华在西南联大时期又招集了一批名师,分校后更加强大,  中大和交大也开始恢复元气,  浙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力头,  北平大学则停滞不前甚至有些不如燕京大学,  南开从私立成为国立大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过西南联大时期也更为有名。  抗战到解放前,中国最好的大学则是  清华、中大、交大、浙大。  其次是  北平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东吴大学、武汉大学、燕京大学等。  国民党退到台湾,主要带走了清华、交大、中大、北大四所大学的教师,组成后来的台湾清华大学(原清华校长梅贻琦)、交通大学(原交大校长凌宏勋)、台湾大学(原北平大学校长傅斯年)、中央大学。        解放后,共产党开始接受旧国立大学,52年进行了院校调整,学习苏联单科大学模式,  除北平大学即后来北京大学,民国几所名校都被拆七零八散,  南京以中大和金陵大学为主被肢解组合成几个大学,面目全非,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主要继承人。  交大理科、管理被拆到复旦等校成为纯工科大学,  唐山、北方两交大也相继独立。  浙大按理、工、农拆成几部分,理科主要并入了复旦。  清华也调整为纯工科大学,    北大和复旦则是院校调整的最大受益者。    特别是复旦一举成为全国顶尖大学。  清华、交大等校还支援东北建立起了专门学习苏联的闻名哈工大和哈军工。    
可以说52年的院校调整中大、浙大、和交大是最大的受害者,清华文理被调到北大,地处首都工科保留完整并有所加强。  南开和天大也进行文理、工的组合。院校调整后,  全国最好的学校校则为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交大、哈工大。  56年交大为了支援西北决定西迁,最后由于受到强烈反对又分成西安、上海两部分,最分别独立上海、西安两交大,也无法与北大、清华、复旦抗争了。  50年代末为两弹一星等科研需要,抽调精英组成实力强大的中国科技大学,其实力甚至赶超清华。  六十年代哈工大由于中苏关系恶化,教师流失,实力大损。  因此六十年代文革前中国最好的大学是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四所,实力最强,名声最大。       小平复出后迎来了改革开放,高校迎来的春天。  南京大学一位教师的一篇文章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中在的传人南京开始为人所知。  中科大文革南迁至合肥是一历史败笔,但八十年代初招成少年班又使之闻名全国。  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因其悲惨命运受到中央同情,  在七五、八五期间与北大、清华、复旦共同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  中央的传人南大、以及浙大(曾隶属中科院)则继续被历史遗忘记,但始终自强不息,最终于九十年再度崛起。  在八十年代,最好的大学仍是北大、清华、复旦、中科大四所,  其它如南开、上交、西交、同济、人大、南大则相差不多。         进入九十年代,南大、浙大的崛起使高校格局大乱,  特别是南大SCI论文超过北大、清华连续六年位居全国高校之冠。  复旦、科大则开始衰退。  西交由于地理位置大差、上交由于地理位置太好停滞不前。  北大由于种种原因,也不再鹤立鸡群。  清华踏实肯干,势头强劲。  此外华中理工、东南、天大、哈工大等校发展也很快。  南开、同济、武大、中山、吉大等老牌学校浙失光彩。  清华、北大、复旦、南大、上交、浙大、西交七所教委所属高校率先进入211工程,再加上中科院所属中科大,共八所成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各校都忙着合并为巨无霸大学,新浙大已经组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大学,  北大将并北医、北航,清华将并美院、协和,复旦并二医、财大和二外,上交并上医、上农,天大大乱,谁能在乱中取胜还未可知。  北大、清华、复旦、上交、西交、南大、浙大教育七所和中科院属中科大,以及国防科工委属哈工大已经进入冲击世界知名大学九所,  清华、北大18亿,  复旦、上交、南大、浙大各12亿,  西交、科大、哈工各9亿。        
  同济,一个好的医学院没了!
  呵呵.  我们学校就是1952年一些学校合并起来的
  国立中正大学,如今的江西师范大学! 瓜分的惨极了.
  一帮人在吹牛!
  一帮人在吹牛!  要事实啊!!广西大学也是很惨的啊!!
  据说北大当年的工学院、林学院、医学院等都被拆分出去了。清华的文科被拆分。  ————北大法学系也分出去了,组成了现在的中国政法大学!后来北大在改革开放后又重新组建了自己的法学院。
  当年中大也被拆得七零八落的了
  西南交通大学,当年的唐山交通大学,被彻底肢解,为52年的院系大调整作出无私贡献,今天的北科大,中国矿大,中国地质,清华水利,天大建筑,化工,河海大学,铁科院......都有唐山交大的血脉!
  国立四川大学在当时的院系调整中被肢解的支离破碎    民国初期,成都高师(即今天的川大),与南京高师(即今天的南大),广州高师(即今天的中山)等并称民国六大高师.到后来,民国五大高校,加上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南开大学(私立转的国立)并称民国十大高校.(有时也把南开去掉,加上国立重庆大学)由于四川,重庆等地少受战火干扰,所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在那段时期高速地发展,而北大等却不得不西迁,重大还收留了中央大学寄居.     由于高速的发展和保存的完整性,建国初期,四川大学作为除北京6所高校以外的唯一所”直辖中央,指导全国”的高校,重大也是全国闻名遐迩的高校.然而,50年代的院系调整,却改变了川大,重大两兄弟的各自的命运.     重大的就不说了,就来说说川大吧.     1954年,四川大学工学院独立,1955年与四川化工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化工系)合并,仍名为成都工学院,即后来的成都科技大学,1994年回归四川大学.   在1952到1956年间:     四川大学政法学院调到重庆,成为西南政法学院的主体,即今天的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大学农学院迁雅安成立四川农学院,即今天的四川农业大学.还有一小部分进入西南农学院.     四川大学航空系与清华航空系,北洋大学航空系并入组建北京航空学院,即今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四川大学土木,铁道专业并入中南土建学院,即今天的中南大学.     四川大学地质系并入重庆大学和南京大学.     四川大学师范系并入西南师范,四川师范学院.     至此,川大的工学,农学,法学等全部出去,并吸收重大等学校的文理科,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     到了1994年,四川大学收回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此时的成都工学院已经成为211重点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的三大宠儿(当时还有中科大,浙大),而此时的川大农学院--四川农大也已经是211了,川大法学院+重大法学院+云大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也已经是全国有名的政法界名校了.     2000年.四川大学合并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实力突然提升,重新成为强大的综合性大学.      50年代组建西南政法学院时西南地区高校调出教师及学生人数:  四川大学政法学院——调来教师17人,调来学生386人  云南大学法律系——-调来教师12人,调来学生182人  重庆大学法学院——调来教师10人,调来学生101人  贵州大学法律系——调来教师8人,调来学生9人  重庆财经学院法律系——调来教师2人,调来学生21人  贡献最大的是川大及云大(数据来自西政网页)!
  2006年5月Alexa世界排名上升最快的社区,不到一个月由600万上升为6万名。  ①互.助.社.区是国内第一家最专业的 有.偿.互.助.社.区。  ②就走不一样儿的路!!!  ③就赚不一样儿的钱!!!  ④在社区里,帮助了别人就有可能获得实实在在的¥现金¥啊!!!  ⑤www。h e l p 8 8。com    这里崭新的处女地,这里是您成就梦想的地方,这里广阔的天空,任由您翱翔!    八十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发财,可很多人不敢。  九十年代初,买支股票就能挣钱,可很多人不信。  二十一世纪,开个网站就能赚钱,可很多人不试。  还等什么,快来看看吧!  www。h e l p 8 8。com
  1926年,国立武昌大学、国立商科大学、省立医科大学、省立法科大学、省立文科大学以及私立文华大学等合并,建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即国立第二中山大学)。设有大学部和文、理、法、经、医、预6科、17个系2个部。     
1946年,恢复农学院,设立医学院,武汉大学迁回武昌珞珈山。设有文、法、理、工、农、医6个学院21个系8个研究所。   
1950年,湖南大学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土木系水利组合并,成立水利系。武汉大学医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同济医科大学)。   
1952年,河南大学等校的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武汉大学水利系合并成水利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湖北农学院合并成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矿冶系调入中南矿冶学院。   
1953年,工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理工大学)。   
1954年,水利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武汉水利学院(现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1956年,恢复哲学系。    
日,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成组建新的武汉大学。(其中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就是当年在院系调整中从武汉大学分出去的)       
    争谁敢比自己惨是吧?    拿块板砖把自己脑门拍碎得了。  
  2006年5月Alexa世界排名上升最快的社区,不到一个月由600万上升为6万名。  ①互.助.社.区是国内第一家最专业的 有.偿.互.助.社.区。  ②就走不一样儿的路!!!  ③就赚不一样儿的钱!!!  ④在社区里,帮助了别人就有可能获得实实在在的¥现金¥啊!!!  ⑤www。h e l p 8 8。com    一个崭新的活力四射的社区,这里崭新的处女地,这里是您成就梦想的地方,这里广阔的天空,任由您翱翔!    八十年代初,摆个地摊就能发财,可很多人不敢。  九十年代初,买支股票就能挣钱,可很多人不信。  二十一世纪,开个网站就能赚钱,可很多人不试。  还等什么,快来看看吧!  www。h e l p 8 8。com
  我只知道当年中山大学的法律学科被分出去,给武汉的中南政法学院  还有现在的华南理工大学以前也是中山大学的
  清华损失惨重,人文学科被切割出去,至今难以恢复四大国学导师时期的盛境。北大受益最大,又得人又拿地。
  一群人吃饱了没事干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是名校也就罢了 怎么把河南大学也扯上滥竽充数?它算哪门子名校?  ------------------------------------------------------------------------------------------------------------------------  你懂个鸟!当年河大很牛的,你是考不上的!  小样,SB.
  唉,感觉江苏的大学是一个爹娘,够亲的,什么时候全合并,组成当年的国立中央南京大学,恐怕其他的所谓教育大省(包括个别直辖)都要.....
  重大是嘿惨!
      齐鲁大学      
  作者:淋雨不再来 回复日期: 15:43:47 
    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是名校也就罢了 怎么把河南大学也扯上滥竽充数?它算哪门子名校?____  _______________  当年还可以,当年,呵呵    作者:晨曦之爱 回复日期: 0:35:44 
       我重庆人不知道 重大以前这么辉煌啊    ——————————————————  是的!!
  作者:hdbeyond 回复日期: 16:52:04   &中大是国民党官方最高学府,学科庞大,名师众多,但缺点是由于基础是从无到有,师生良莠不齐,没形成很有特色的校风。&  “中央大学。但中央大学由于与政治联系紧密,经常卷入各种政治运动中,师资流动很大,学术和教育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学生有的很优秀,有的则是达官贵人子弟不学无术。  ”    &&&&&&&&&&&&&&&  一点情况都不了解,还写文章,也太搞笑了吧?这样的东西也好贴出来?    写东西多少要了解电情况。中大前身国立东南大学本身就是当时的全国第一学府,怎么叫做“基础是从无到有”?  当时公认最优秀的部聘教授,中央大学是第二名西南联合大学的两三倍  而考上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的分数上不了中央大学(全国三分之二的连靠学生都以中央大学为第一志愿)    “学生有有的则是达官贵人子弟不学无术”更是可笑    看看当年中央大学教务长高济宇的回忆:    校事琐忆  高济宇     ......    中大招生重质不重量,认为唯有如此,方能&提高程度,发展学术&。新生入学考试,皆延聘教授担任考试委员,认真办理,杜绝一切请托弊端。每年均有很大竞争投考中大的考生落选。任何人,包括达官贵显的子弟要想进中大读书都必须经过正规的入学考试。这样,学生程度自趋整齐。就我所知,只有一次例外。1947年,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南洋读大学的外孙,来到南京要求进中央大学读书。为此,学校召开校务会议进行了专门讨论,才同意接收第一个免试插班生。这件事情虽然不大,可在中大校史上确也算是&绝无仅有&的了。    ....    http://www./cps/site/NJU/nju100/people_stories/reviews/note/xiaoshisuoyi.htm    
  考上西南联合大学的学生的分数上不了中央大学(全国三分之二的连靠学生都以中央大学为第一志愿) --&考上西南联合大学的大部分学生的分数上不了中央大学,全国三分之二的联考学生都以中央大学为第一志愿,也就是说,大部分考上西南联合大学等学校的学生都是以第一志愿中央大学没有录取而以第二以及以下的志愿进去的    国立河南大学民国时期也是一所名校  高济宇,曾任中央大学教务长、南京大学教务长、副校长、中国化学会总干事,就是河南大学的校友      校事琐忆  高济宇     自1931年起,我在中央大学、南京大学连续工作已有57年了。半个多世纪以来,沧海桑田,人事易转。忆及昔日,每每不胜感慨。在此叙述几件往事,以志对离我而去的同事们的追念。泛泛道来,姑且算作校事琐忆吧。      我的青年时代是在美国的大学校园里度过的。1930年暑假,曾做过湖北省教育厅厅长的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刘树杞先生曾到伊利诺大学访问,并同我有过几次接触。1931年春我获得了该大学的哲学博士(化学)学位,也接到了中央大学聘书。来校后,才知道是刘树杞先生把我推荐给中央大学化学系的。    ......    
  清华损失惨重,人文学科被切割出去,至今难以恢复四大国学导师时期的盛境。北大受益最大,又得人又拿地。  ——————北大有什么受益的?农学院、林学院、法学院,工学院统统都弄走了!连个中国最早的新闻也送给人大了!历史最悠久的历史被压制,经济学被取代!
  最可怜的是我们江西的中正大学
  武汉大学法学系划归湖北大学,  矿冶系调入中南矿冶学院,后升格为中南工业大学,2000年和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合并为中南大学,  有种说法是武大是一所母亲式的大学
  作者:武汉1046 回复日期: 11:38:36 
     1926年,国立武昌大学、国立商科大学、省立医科大学、省立法科大学、省立文科大学以及私立文华大学等合并,建立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即国立第二中山大学)。设有大学部和文、理、法、经、医、预6科、17个系2个部。          1946年,恢复农学院,设立医学院,武汉大学迁回武昌珞珈山。设有文、法、理、工、农、医6个学院21个系8个研究所。           1950年,湖南大学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土木系水利组合并,成立水利系。武汉大学医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合并成中南同济医学院(现同济医科大学)。      1952年,河南大学等校的水利系划归武汉大学,与武汉大学水利系合并成水利学院。武汉大学农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与湖北农学院合并成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哲学系并入北京大学,矿冶系调入中南矿冶学院。      1953年,工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理工大学)。      1954年,水利学院从武汉大学分出,成立武汉水利学院(现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1956年,恢复哲学系。         日,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成组建新的武汉大学。(其中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就是当年在院系调整中从武汉大学分出去的)
  广西大学也是啊!!!!!!
  浙江大学很惨
  完了,大家都在比惨!
  不能回帖子了?
   国立四川大学在当时的院系调整中被肢解的支离破碎        民国初期,成都高师(即今天的川大),与南京高师(即今天的南大),广州高师(即今天的中山)等并称民国六大高师.到后来,民国五大高校,加上国立交通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中山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南开大学(私立转的国立)并称民国十大高校.(有时也把南开去掉,加上国立重庆大学)由于四川,重庆等地少受战火干扰,所以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在那段时期高速地发展,而北大等却不得不西迁,重大还收留了中央大学寄居.       由于高速的发展和保存的完整性,建国初期,四川大学作为除北京6所高校以外的唯一所”直辖中央,指导全国”的高校,重大也是全国闻名遐迩的高校.然而,50年代的院系调整,却改变了川大,重大两兄弟的各自的命运.       重大的就不说了,就来说说川大吧.       1954年,四川大学工学院独立,1955年与四川化工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化工系)合并,仍名为成都工学院,即后来的成都科技大学,1994年回归四川大学.     在1952到1956年间:       四川大学政法学院调到重庆,成为西南政法学院的主体,即今天的西南政法大学,       四川大学农学院迁雅安成立四川农学院,即今天的四川农业大学.还有一小部分进入西南农学院.       四川大学航空系与清华航空系,北洋大学航空系并入组建北京航空学院,即今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四川大学土木,铁道专业并入中南土建学院,即今天的中南大学.       四川大学地质系并入重庆大学和南京大学.       四川大学师范系并入西南师范,四川师范学院.       至此,川大的工学,农学,法学等全部出去,并吸收重大等学校的文理科,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       到了1994年,四川大学收回工学院---成都科技大学,此时的成都工学院已经成为211重点大学,是中国科学院的三大宠儿(当时还有中科大,浙大),而此时的川大农学院--四川农大也已经是211了,川大法学院+重大法学院+云大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也已经是全国有名的政法界名校了.       2000年.四川大学合并华西医科大学,医学院实力突然提升,重新成为强大的综合性大学.            50年代组建西南政法学院时西南地区高校调出教师及学生人数:    四川大学政法学院——调来教师17人,调来学生386人    云南大学法律系——-调来教师12人,调来学生182人    重庆大学法学院——调来教师10人,调来学生101人    贵州大学法律系——调来教师8人,调来学生9人    重庆财经学院法律系——调来教师2人,调来学生21人    贡献最大的是川大及云大(数据来自西政网页)!  
  #一二十年代全国六大学区最高学府——中国早期的六所国    立高等师范学校: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     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     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中山大学)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大学)    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东北大学)。        * “中国国立十大学府”:    中央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学院    中山大学。      * 民国国立大学“五大名校”: 中央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也有一种说法是:  * “中国国立十大学府”:      中央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西北大学      北洋大学      中山大学。
  国立第一中山大学 现广州的中山大学    国立第二中山大学 现武汉的武汉大学    国立第三中山大学 现南京的南京大学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 现浙江的浙江大学    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现洛阳的河南大学    国立第六中山大学 现成都的四川大学    各位是不是啊?
  河大在开封
  你们慢慢争,我上的大学是从无到有的,哈哈,吸收了很多学校的东西杂交出来的,比较优良~~~
  职达网.cn是基于国内排名靠前的几大人才网站和各大高校BBS招聘信息的综合搜索整理,分为“企业全职招聘”、“企业兼职招聘”、“高校BBS全职招聘”、“高校BBS兼职招聘”。是目前应聘成功率最高的人才网站。另有职业测评、应届生求职杂志、求职社区、简历博客等众多内容。  ······························  职达求职旅社是全国首家24城市连锁大学生求职旅社,占地2000平方米的上海旗舰店已开业,卫星电视、空调、液晶电脑、宽带、热水器、独立卫浴、话吧、活动室、餐厅等设施应有尽有,旅社内定期举行招聘会、HR讲座、培训等活动,特价房仅15元/床位/天。欢迎来沪求职、旅游的大学生朋友    地址:上海徐汇区石龙569号OK酒店3号楼  乘坐地铁一、三号线,在上海南站下车,三号线一号出口向南200米。  订房热线:021-或上.cn预定    
  院系调整清华应该算是受益者而不是受害者  虽然清华除工科以外全部被分  但是调整也使得清华的工科成了中国绝对的大哥大  注意一点的是  在中国的院校中,工科的规模不是其它任何一个学科能比的  号称综合的没有工科的北大还不如清华的纯工科来得学校规模大  更何况建国以来  中国共 产 党就最注重工科  给工科的资金等得投入远远不是其它方向能比的    院系调整的结果对清华而言  在中国的国情下,绝对是利远远大于弊  
  四川大学航空系与清华航空系,北洋大学航空系并入组建北京航空学院,即今天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汗...,顶一下四川大学,当年组成北航的应该还有厦门大学,云南大学等学校,但这也是当时形势所逼,看看当时的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被炸的那个惨...,
  《中国大学研究》里很清楚,作者好象是中科院社科所的家伙。
  嗨~  我们学校老大带着大部分人去了台湾  就留下一些学生,后来干脆就被撤销了,院系和学生全分给了别的学校
  这么多曾经的牛校都说惨,我就奇怪了,谁拿好处了?怎么说也得遵循能量守恒吧
    * “中国国立十大学府”:      中央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学院      中山大学。        也有一种说法是:    * “中国国立十大学府”:        中央大学        西南联合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交通大学        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西北大学        北洋大学        北洋大学和西北工学院是同一个学校,这个历史都不知道?  西北大学也不完全是现在的西北大学,还包括现在的北京师范大学.....
  其实学校分分合合在所南免,最重要的一点是 办学精神不能丢,那是学校的灵魂;其次是特色专业要守好,一个强劲的专业甚至可以左右一个学校的发展。  其实我比较喜欢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和加州工学院,专业不多,学校不大,却拥有全世界顶尖的专业和最牛的学术研究
  同济  没有背景 被拆得差不多了  医学
文法 部分理工 本来的强项都没有了
  同济都来叫苦了  赎在下无知,同济在解放前算强校????  同济好象是从院系调整后以强大的建筑和土木闻名的  
  西南交通大学历经十八次迁校,不说战乱,单说解放后52年的大调整,支持三线建设被调整到峨眉山脚下,这以后的20多年是西南交大历史上最惨的,不仅专业支离破碎,更严重的是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和学生,真的,很同情西南交大,真希望她能再次迎来飞速发展的春天!!    
  是的  西南交大算一个
  有些人不懂历史就别瞎说,河南大学解放初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历史底蕴也非常深厚,开封古代是皇都,解放后也是河南得首府,河南大学是中国大学家族中没落的长者,曾与北大,武大,中山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都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说实话,开封那地方真的不怎么样  不是打击开封人的自信,比郑州差远了.比起郑州的发展更是差一大截
  北大最惨,为什么呢,北大工学院给了清华,农学院医学院独立成校,清华理学院虽然给了北大,但不久后为了支持中国科学院的建设,大批优秀老师被抽掉了
  楼上的怎么又出来了  北大惨,北大的黄金时期在蔡公担任北大校长的时候,至于解放时,北大是实力远不及中央大学,工学更不用说了.要不是后来院系调整,中央保住了北大,今天还不一定什么样呢
  楼上的交大斗士,北大也是你的一碟小菜?
  至于交大斗士一称,在下实不敢当啊  北大是中国最著名的大学,本人许多朋友也在北大学习.在下对北大是景仰的很啊.可是就是看不惯a之类的人在网上散布谣言,攻击其他学校  陕甘宁尕娃兄弟,以前多有得罪,还望见谅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运城学院政法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