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阳性,尿频 尿蛋白怎么回事

尿蛋白阳性,不一定是肾病
核心提示: 目前,慢性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有一些病人是因为出现症状,如浮肿或尿中有大量泡沫而就诊的,但多数人是在体检中查处尿蛋白而被发现的。
  阳性,不一定是肾病
  目前,慢性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有一些病人是因为出现症状,如浮肿或尿中有大量泡沫而就诊的,但多数人是在体检中查处尿蛋白而被发现的。
  那么,当检查中出现尿蛋白阳性(有“+”号)时,是否意味着肾脏有事呢?
  正常尿中也有蛋白,但很少查出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事,正常人的尿中是否也会有尿蛋白。
  肾脏是一个过滤、重吸收的系统。人体的代谢产物都先经过肾小球过滤,然后在肾小管中,大部分物质又被重吸收回体内,剩下的废物就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蛋白质会被重吸收回体内,但让会有少许排出。所以,正常人尿中会有蛋白质,只不过很少。通常,在早晨作尿常规检查时,结果是阴性的,就算作24小时,也会小于150毫克。
  但是,如果肾脏出现炎症或损伤,肾小球过滤功能受损,或者肾小球重吸收功能下降,就会漏出多一些的蛋白质,此时就会有蛋白尿产生。根据蛋白质的多少,为“+”(代表24小时的蛋白尿定量大于150毫克)、“++”、“+++”或“++++”。漏出的蛋白质越多,“+”号就越多。所以,蛋白尿是肾炎的一项重要客观指标。
  出现蛋白尿,肾脏不一定有问题
  如此说来,出现尿蛋白阳性,就是患上肾病了吗?
  不一定。因为如果饮水很少,尿液过于浓缩,就会减少,此时单位容积内蛋白含量就多,尿检查时也会出现尿蛋白阳性。
  同样原理,如果饮水太多,尿液被稀释,即使原来的尿蛋白也是阳性,也会变成阴性;只不过,这是假阴性。
  另外,化验前如有、剧烈运动,或前一天吃了较多蛋白类食物,也可引起生理性的蛋白尿。
  如果排除了上述因素,那就提示可能有肾病,尤其是蛋白尿持续出现(三次以上),且量较多(“++”以上)时,通常意味着肾脏有实质性的损害。但要确诊,还有赖于作24小示尿蛋白定量检查。
  可见,随便收集一次尿去检查尿蛋白,其临床意义有限。纵使结果是阳性,也不能马上确诊为肾病,需要综合判断。
  尿蛋白减少,病情也可能恶化
  已经患慢性肾病的人,都会很在意尿蛋白究竟有几个“+”,其实医生也很在意这点。那么,尿蛋白“+”号越多,病情就越重吗?尿蛋白“+”号减少,是否就代表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了呢?
  其实,这也是不一定的。尿蛋白是肾脏疾病常见的标志和危险因素,但蛋白尿的多少,并不一定反映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
  例如,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有可能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但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
  因此,肾脏疾病损害的轻重程度,不能只凭蛋白尿来衡量,还要结合全身情况、肾功能、生化检查,尤其是肾活检等检查来判断。
  蛋白尿不消失,别慌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慢性肾病病人,虽经长期、正规的治疗,可蛋白尿仍不能消失。此时该怎么办?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没必要过于纠缠,因为有相当一部分肾病病人的蛋白尿,即使经正规治疗后,也不能完全消失。
  病人要知道,此时治疗的目标是以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止严重并发症为主,而不是一定要彻底消除蛋白尿。
  一般认为,如病人能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5~1.0克一下,可明显延缓肾功能下降速度。
  当然,这并不是说下降到这个指标时,病人就可高枕无忧。我们仍应观察尿液的情况,且应定期(至少应每1~3个月1次)监测血压、肾功能、、尿蛋白等的变化;女性病人若要妊娠,前后更应加强监测。
(实习编辑:杨丽珍)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日是第十个世界肾脏病日,主题是“人人拥有健康肾脏”。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魏连波教授指出,肾脏病又有“隐形杀手”和治疗中的“富贵病”之说。肾病防治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阶段性,防得好,才能更加治得有效,早防早治,始终是上策。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职场白领们上班一坐就是8小时,如果期间不注意活动,可能会……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营养科主任曾晶介绍,多数市民都听说过…… []
做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是两个亲密无间的伴侣情感的交流。…… []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标志和危险因素,但蛋白尿的多少,并不一定反映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例如,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有可能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但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蛋白阳性怎么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