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工程目标?何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工程设计的技术路线

更多法律知识
生态城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理念策划与概念规划,详细规划和立法,生态工程设计与建设,生态系统调控与管理。生态城市建设有赖于五种动力: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赞助,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城市生态建设的前提是要搞好生态规划,促进硬件(资源、技术、资金、人才),软件(规划、管理、政策、体制、法规),心件(人的能力、素质、行为、观念)能力的三件合一。  生态政区规划要在对传统双赢战略的反思中强调区域环境尺度上的生态整合;物质生产方式的改革;人的素质观念的升华,实现人、物、境三层次的协调持续发展。这里的生态不只是生物生态、景观生态,更重要的是有关人类行为的社会生态、物质利用方式的经济生态和复合生态系统尺度上的整合生态。生态对象上要从以物与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空间尺度上要重视区域和流域研究,时间尺度上要重视中跨度间接影响的研究,规划方法上要从描述性转向机理性,规划目标上要从应急型、消耗型转向预防型、效益型;技术路线上要重视自下而上的生态单元研究。概括说,就是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和人性化。    生态市建设的宗旨是通过生态规划、生态设计与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促进全市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技术和自然的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生命支持系统功能和居民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经济、生态和文化得以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环境的综合整治及人的综合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需要强化完善生态规划、活化整合生态资产、孵化诱导生态产业、优化升华文化品位、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典型示范滚动发展。生态城市建设至少需要经过半个世纪的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实现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孕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机制,实现健康、持续、和谐的发展过程。
【0个回复】
【3个回复】
【1个回复】
【1个回复】
【1个回复】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网刊载各类法律性内容是以学习交流为目的,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内容,并不意味着认同其观点或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将问题与链接反馈给我们,核实后会尽快给予处理。
频道热门知识排行
频道热门法规推荐
微信法律咨询
扫一扫 随时随地为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法律快车 版权所有 2005-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粤B2-
客服QQ:(注:此客服QQ不进行法律咨询!)基于3S技术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可行性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基于3S技术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可行性研究
【摘要】:
黄河上中游地区是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节约和保护水资源。本文依托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郑州邙山生态园项目,分析了3S技术应用于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依据数字高程模型(DEM),遥感影像(TM、IKNOS或QUICKBIRDS)土地利用现状图,结合野外调查验证,制作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郑州邙山生态园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及强度分布图。同时,将DEM生成的坡度图、坡向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及TM影像叠加,建立GIS数据库。根据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标准,建立了土地结构调整数据库。依据GSI平台,划分出风景园林区、生态景观林带、高效经济林果园区和埋剑沟、十字界、飞龙顶小流域等6个治理单元,并根据项目区DEM研究出二个类型区四种综合治理配置模式。本文还重点对项目防治措施、技术保障、组织管理、工程投资、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了可行论证。指出项目建设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3【分类号】:S157.2【目录】:
1 绪论8-12
1.1 项目来源与建设目标8-9
1.1.1 项目来源8
1.1.2 建设目标8-9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9-10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10-12
1.3.1 研究内容10
1.3.2 技术路线10-12
2 项目区简介12-25
2.1 自然条件12-20
2.1.1 地理位置12
2.1.2 地貌、地质12-19
2.1.3 水文、气象19-20
2.1.4 水资源状况20
2.2 社会经济条件20-25
2.2.1 项目区的行政区划状况20
2.2.2 人口、劳力状况20-24
2.2.4 经济状况24-25
3 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分析25-36
3.1 水土流失状况25-34
3.1.1 水土流失类型、原因、流失面积、流失程度25-33
3.1.2 水土流失危害33-34
3.2 水土保持现状34-36
3.2.1 防治现状及成效34
3.2.2 项目区水土保持的经验及存在问题34-35
3.2.3 存在问题35-36
4 项目总体设计36-50
4.1 项目建设总体布局36-42
4.1.1 项目区农业结构调整36-37
4.1.2 治理分区及总体布局37-39
4.1.3 治理措施配置39-42
4.2 项目可行性论证42-46
4.2.1 水资源42-43
4.2.2 项目区水资源满足程度分析43-44
4.2.3 技术措施可行性分析44-46
4.3 项目建设任务及规模46-50
4.3.1 治理措施规模确定46-50
5 防治措施设计50-58
5.1 治沟骨干工程及淤地坝建设典型及标准设计50-51
5.2 人工林建设51-58
6 技术支持58-61
6.1 专题调研、技术成果推广、先进技术引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58
6.2 科研专题与技术推广的选题原则及主要内容58-59
6.3 技术培训59-61
7 组织管理61-66
7.1 管理机构61-62
7.1.1 机构设置61
7.1.2 职能61
7.1.3 办公室工作设施配置计划61-62
7.2 管理办法62-63
7.2.1 项目法人、治理措施产权及管护责任62
7.2.2 推行工程投标、招标的工程项目62
7.2.3 项目后评估的时间安排62-63
7.2.4 财务物资管理63
7.3 监督监测63-66
7.3.1 监督63
7.3.2 监测63-64
7.3.3 监测站点布设64-66
8 进度安排66-69
8.1 施工条件66
8.1.1 影响施工的主要因素66
8.1.2 建筑材料、苗木、种籽的来源66
8.1.3 当地劳动力的技能及施工力量66
8.2 施工方法66-68
8.2.1 各项治理措施的施工方法及组织形式66-67
8.2.2 建筑材料、苗木、种子及施工机械需要量67-68
8.3 施工进度68-69
8.3.1 施工进度安排原则68
8.3.2 分年度实施方案68-69
9 投资估算69-71
9.1 编制依据69
9.2 编制方法69
9.3 项目投资69
9.4 分年度投资69
9.5 资金筹措69-71
10 经济评价71-73
10.1 评价依据71
10.2 经济评价方法71
10.3 主要指标和参数71
10.4 经济评价71-73
11 结论73-77
11.1 本文提出了基于3S技术编制生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路线。73
11.2 本文论证了该项目区经济、社会、环境方面的可行性。73-74
11.3 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74-7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施一民;[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宽伟;岑国平;马文轩;李强;;[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1期
吴文玉;何彬方;杨太明;张爱民;;[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2期
高英杰;潘剑君;刘世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魏巍;蔡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陈龙高;陈龙乾;杨小艳;;[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李元鸿;;[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04期
黄芳;[J];北京测绘;2003年03期
陈洪艳,陈宜金,游代安;[J];北京测绘;2004年01期
张训虎;朱辉;陈秋伟;;[J];北京测绘;2012年03期
全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戴云明;;[A];2007第二届全国广播电视技术论文集2(下)[C];2007年
吴文玉;杨太明;何彬方;;[A];第三届安徽科技论坛农业与气候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贾俊涛;孟婵媛;谭冀川;邹永刚;孙昊;;[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马润赓;刘少峰;马国锐;;[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三次理事会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王峰;聂耿;王志东;赵磊;;[A];中国测绘学会九届四次理事会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翁伟琳;陈楠;;[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朱怀松;白雪;;[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张金娣;;[A];'2005数字江苏论坛——电子政务与地理信息技术论文专辑[C];2005年
邱文;崔蓓;赵伟;;[A];江苏省测绘学会2008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陶承祜;;[A];地理信息与物联网论坛暨江苏省测绘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威巍;[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孙艳红;[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谭正华;[D];中南大学;2010年
李斌;[D];长安大学;2009年
宗靖国;[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包欢;[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叶青;[D];华侨大学;2011年
梁华;[D];重庆大学;2011年
魏玉阔;[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郭立群;[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鞠登磊;[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田继辉;[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冯幼贵;[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秀秀;[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孙晓宇;[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魏洪战;[D];浙江大学;2010年
唐敏;[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牛瑞涛;[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0年
柯景福;[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余定椿;[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季善标;[J];工程勘察;1994年02期
施一民,史可超;[J];工程勘察;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许峰,郭索彦;[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1年04期
赫晓慧,常庆瑞,高亚军,贾科利;[J];水土保持通报;2002年06期
刘长星;[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6期
高微,赵荣飞,杨中平,黄玉祥,刘明光,陈玉芬;[J];中国农机化;2005年03期
李智华;;[J];绿色大世界;2007年Z1期
王海滨;朱超平;;[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09期
陈斓;[J];云南农业;2005年06期
葛亲红;[J];福建林业科技;2005年03期
乔丽芳,李传霞,赵一鹏,姚连芳;[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孔垂思;潘艳华;郭玉蓉;张晓林;申时先;;[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克里木江.买买提;塔西普拉提.提依拜;;[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刘雪俊;区磊海;;[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周立;;[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曾余赢;;[A];新技术在土地调查中的应用与土地科学技术发展-2005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张育红;;[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测绘学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6年
喻琴;周忠发;闫利会;;[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郑联寿;;[A];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区域遥感发展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杨武年;廖崇高;濮国梁;徐强;于庆文;徐凌;;[A];第十四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欧朝蓉;蒙睿;叶文;;[A];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刘志红;刘文兆;李锐;;[A];《中国水土保持科学》第1届4次编委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凯忱 张言波
都业任;[N];农民日报;2009年
闫丽娟;[N];中国水利报;2004年
喻权刚 刘乐融;[N];黄河报;2009年
刘志刚;[N];黄河报;2009年
马和亮;[N];宁夏日报;2008年
华锴;[N];北京日报;2010年
任治平;[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舒志群;[N];中国水利报;2002年
通讯员 刘裕新;[N];兵团日报(汉);2009年
陶丽琴;[N];中国水利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任宪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杨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程昌秀;[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郑跃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刘桂香;[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李首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红梅;[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凌侠;[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李谢辉;[D];兰州大学;2008年
何茂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中原;[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刘晓燕;[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崔利;[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任兴烨;[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曾金华;[D];长安大学;2004年
刘祖军;[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陈展;[D];浙江大学;2006年
郭述茂;[D];兰州大学;2009年
王勇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8年
邹贵武;[D];长安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4章生态工程设计与监理讲解.ppt58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四章 生态工程设计与监理 4.1 生态工程设计 4.2 生态工程监理 4.3 典型生态工程设计案例 4.1 生态工程设计 4.1.1
生态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4.1.2 生态工程设计原则 4.1.3 生态工程设计基本程序 4.1.4 生态工程设计技术路线 4.1.1
生态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生态工程设计,是保证生态工程实施成功与提高工程效益的关键步骤和依据。 4.1.2 生态工程设计原则 4.1.2.1
因地因类制宜原则
生态学原则 4.1.2.1 因地因类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紧紧围绕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进行生态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表现在3方面 考虑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土著生物的制约 考虑当地的人为因素 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 凤眼莲需要15℃以上,较长光照的条件 在南方采用凤眼莲为主的生态工程处理污水,可获得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在北方则不适合,需要另选耐寒、耐污、有强净化能力的植物来代替,比如黑麦草、芹菜 以芦苇为主的人工湿地净化污水 在我国,收割芦苇作为造纸、编织的原料,有机质和营养盐通过芦苇的吸收转化再输出而转移到系统外,促进了收支平衡 在欧美国家,一般不用芦苇造纸,因此任其自生自灭,不予收割,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生态工程是着眼于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效率、效益与功能,将各种单一的环节及技术进行优化组合,以生态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融于产业工程及有关生产之中。而不是单一解决某种废弃物、某一环境问题、或者某个产品、部门的问题。
这种组合不能生搬硬套某个地区的成功经验,而需根据所要进行生态工程地区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状况,因地因类制宜优化组合才能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变废为宝,既解决环境问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浅析生态工程技术特点与生态工程设计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析生态工程技术特点与生态工程设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